生命中的平等范文

2024-07-13

生命中的平等范文(精选5篇)

生命中的平等 第1篇

当谈到英语中的亲属关系时, 中国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英语语言中表现亲属关系相对简单, 再联系到政治上的基本常识, 虽然可能不存在某种偏见, 但是对英语语言中的亲属关系作出进一步的评价是, 但是英语语言的亲属关系表现出英国人的人际关系淡漠。从英语语言来这样解读英国社会人际关系实际上是一种误读。真正意义上的英国人际关系表面的“简单化”实则是一种亲情平等观念的外在体现。单单从一个词如aunt或者uncle来诠释英语语言中所蕴含的人际关系是片面的、不全面的。这样的解读正如我们试图从cat这样的个体来解读它所属的科属一样困难。再如解读mouse的意义有可能指计算机中的一种辅助工具而非仅指这样带有长尾巴的小动物本身。再回过头来看我们中国文化中表达亲属的优势, 其在于精确地分解了我们社会关系中的族群或群体, 使社会族群或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了他应有的位置, 而这种显见的地位序列正暴露了我们中国的先民们从一开始就有的很强烈的权力意识, 并把这种意识观念贯穿于他们的子民们, 人与人之间必须有等差级别。正如孟子所言:这种观念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 就是造成人际关系稳定中的不和谐因素的存在, 造成表象上的均级平等而实质上的差级不平等。一种可能的情况是在这样一种简单的社会族群关系中一位个体的地位是较为至上的, 而在一个复杂的婚姻关系所生产的大族群关系中, 这位个体将会沦为族群关系的低层。英语中这种表现平等的词还有一个典型, 就是marry这个词, marry所含有的关系是双向平等, 而不像我们汉语词中的“嫁、娶”, “嫁、娶”非常明显地表现了一种男权思想与压迫不平等观念。虽然事实上英国的婚嫁也是女到男家, 而且女方的姓要改为男方的姓, 但至少可以说平等的思想还是从一开始根植于生物意义的人心中而非社会意义的人心中。

像这样的社会关系中能充分表现人际关系的词语, 汉语中还有“他、她”, 英语中有“he, she”, 现在看来这两对词语是对应的。但在汉语发展的早期, “她”字却是没有的, 遇到表达女性的活动或是女性专属的东西, 也只有一个“他”字来完成。直到“五四”运动, 由鲁迅等人发起的文学革命, 实际上也是对人际关系在语言中的一次小小的革命, 造出了一个“她”字, 甚至还有指称女性第二人称的特殊用字“妳”。在这次运动之前, 中国的社会从这层语言学意义来看, 明显是男权社会。这一个字的出现让我们思考:几千年的中国难道就没有注意到人类社会群体的另一半的存在, 中国社会完全是处在单性社会外交之中?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 有不少伟大的女性, 或是女性活动家存在。如女皇武则天、文学家李清照等人, 但她们无法凭自己弱柔的力量颠覆强大的男权一统的社会。因而没有出现过为女权而呼的一个可以表达自我心曲的女性用字。而在英语中, 对女性地位表示尊重的专属用字一开始就出现了, 虽然英国的文明史留下的痕迹从方方面面表明它也是一个十足的男权社会, 但就是这个小小字眼的存在为女性二十世纪发起轰轰烈烈的女权运动埋下了伏笔。

在人际关系的称呼语中, 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人称合称时, 汉语和英语也存在一定的差别。汉语中习惯说“你我他”, “我和你”及“我和他”。这里面表现出来的是强烈的以我为中心的某种潜在的意识。“我”总是处在话语的中心位置。中国的哲学思想强调“和”与“仁”, 谦让似乎让我们占尽了礼仪之邦所有的名分。但英语中的“me”却总落在了最后的位置, 总能在字词的排列中体现出一丝谦让, 总会说“you, he and I”、“you and me”及“he and me”。如萨克雷的《名利场》第三十二章中描写滑铁卢战役中有这么一句话:

Centuries hence, We Frenchmen and Britishmen might be boasting and killing each other still, carrying out bravely the Devil’s code of honour.

译文:几个世纪之后, 我们法国人和英国人或许仍然在夸耀武力, 相互残杀, 勇敢地捍卫着魔鬼制订的荣誉法典。 (贾文浩译)

这句话是作者站在英国人的立场上看待这场战争的, 但却把他们英国的老敌手放在前排就坐, 这样做从文字层面给法国人以足够的尊重, 尽管内心当时在恨着他们。在使用汉语描述时, 我们就要把它们的顺序颠倒过来, 不然会给中国读者造成误解。但上面的译文恰恰忽视了这样的文化差异, 把说话主体的身份弄混了, 说话主体竟成了法国人。

再如现在大家习惯在开会庆典时开场白说“女士们, 先生们”, 看似在中国对女士们是尊敬的, 实则是舶来品, 是女权运动与“英语帝国主义”共同作用在中国的词语产物。但从英语词语角度看, 确实包含了对女士的尊敬。还有一句常说的话:女士优先 (Ladies first!) , 那么在英语文化中女士真像语言所描述的那样, 事事都能得到照顾吗?其实这是英语国家人对成年女性从语言角度的安慰, 其社会的主角从男女两性来看, 实质还是以男性为中心。因为在他们对子嗣的称呼中, 即男孩与女孩的重视程度中又表现出是以男孩为中心。因为他们总是说:boys and girls, 而不会说girls and boys, 这和汉语在此意义上的称呼不谋而和, 因为汉语中也习惯说:男孩和女孩或男女 (老少) 。

总之, 汉英两种语言中的词语所表现的文化中的平等观念或是不平等观念各有千秋, 不能说绝对的孰优孰劣, 或是哪个观念在社会关系中表现得更加平等。汉英两种语言所表现的平等观念有其更为深刻复杂的社会因素, 还需作进一步的深入探讨。更多地了解汉英两种语言中词语中包含的文化问题, 更有助于两种语言的学习与交流。

参考文献

[1]何云波.中西文化导论[M].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0.

[2]辜正坤.构建语言学文化原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平等对话”焕发课堂生命 第2篇

中职语文教学现状提醒我们,该改变一下教学策略了,但从何做起呢?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给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丰富而鲜活的内涵。

所谓对话,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全身心投入的相互交谈。语文课堂中的“对话”,则是在课堂这个特殊的空间,师生凭借教材,均以主体的身份参与交谈和交流的教学方式。它不仅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观点、主张的对话交流,还是学生与作家、作品之间的心灵、情感的对话交流。而“平等对话”则是人格对等基础上的交融,相互信赖氛围下的启迪。因此,如果我们能构建这种“平等对话”的中职语文新课堂,必定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真正从心底里悦纳语文。

既然如此,怎样构建“平等对话”的课堂教学模式呢?笔者在语文教学中构建“平等对话”课堂的探索是:

一、教师要“蹲下来”倾听学生的心灵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总是以威严的面容出现在学生面前,不苟言笑,站在讲台前,其身份是课程知识体系的灌输者。学生呢,来到学校坐在教室里,要么缺乏自信,不敢随便发言;要么浑浑噩噩,把课堂当作梦乡,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地进行知识构建。后现代主义教育反对以教师为中心,主张建立平等的师生对话关系,并提出一个新概念“作为学生的教师”。美国后现代主义教育代表人物多尔认为,“作为平等者中的首席,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建构,从外在于学生情境转化为与这一情境共存”。这就要求教师应改变居高临下的传统习惯,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教师要以一个参与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探索研究、讨论、争论之中。与学生一起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换自己的看法,用商量的、研讨的口吻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相互补充、开展争论。

比如笔者在教学《〈论语〉选读》时,并没有按常规一开始就介绍孔子其人及其思想特征,而是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之后,问学生:“你喜欢怎样的老师?”“你喜欢孔子当你的老师吗?为什么?”通过两个问题,迅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时空距离,学生又能带着第二个问题主动地走进文本去解读文本,他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从文本中读出孔子是个怎样的老师,这样,可以说,就把文本交给学生自己去品味了,而笔者只在适当的时候,指出几个重点字词和文言句式,以及整合学生的意见作一个总结发言。

所以,笔者认为,课堂的主体和重心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应是睿智的导航人和平等的合作者。不然,任凭教师对文本理解得如何精辟深刻,学生如果作壁上观,那也是徒劳。

二、营造和谐的“平等对话”的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课堂对话的首要条件。建立一种和谐、平等、愉快的教学氛围,特别是教师要有足够耐心善待和宽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形成健康的人格。

而在平等对话的课堂中,教师在教《雨霖铃·寒蝉凄切》一词,讲到“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一句时,下面一位学生大声插了一句:

“眼泪哗啦啦地流下来。”

其他学生哄堂大笑,笔者也笑着问:“你们笑什么?”

学生们都愣了一下,马上有学生回应:“怎么会是哗啦啦地流呀?”

其他学生又笑。

笔者立刻又问:“那怎么流呢?”

生:“泪珠一滴滴滚下来。”

师:“你怎么知道?”

生:(多个齐喊)“相看泪眼——”

生:“不对不对,应该没有眼泪,他只写到‘泪眼,没有说‘眼泪,后面又写‘无语凝噎,说是他拼命地忍住哭,以致于说不出话来。”

师:“为什么你认为两人是‘拼命忍住哭?”

生:“不想使对方难过。”

生:“这样更能体现出两个人分别时的深情蜜意。”

生:“还有痛苦。”

在这段教学过程中,笔者不失时机地抓住学生的一句话,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给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又适时地把学生话题拉回到教学内容上,学生的讨论踊跃而热烈,课堂气氛和谐而轻松,并水到渠成地使学生理解了词所蕴含的情感。笔者从学生跃跃欲试的表情中看到了生机,感受到了他们作为课堂主人的快乐。著名作家王蒙说:“读书是一种训练,也是一种发现。”“平等对话”给学生的“发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况且,学生的个性特征、创新思维和创造才能只有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才能得到迅速的发展。要创造自由的教学环境,必须提倡充分的教学民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正确对待学生的创造欲,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把他们的所知所感用语言表达出来。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讨论甚至争辩,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秩序,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主动探求知识、发表独立见解的积极性,在参与中动手、动口、动脑,增长智慧和能力。

三、把教案变成真实生动的课堂

刘吉英老师说过“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并不一定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实践中教师如何面对学生去灵活运用。在实施课堂教学时,教师不能对着预设的教案按图索骥,刻板僵化地实施教学”,否则,课堂还是教师的课堂,“平等对话”就成了一句空话。

“教案是预设,不是生成,是思路,不是课堂。”把教案变成课堂,就是指教师要根据学情操作教案,教师不能垄断文本解读,用自己的理解剥夺学生的解读,应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考虑教学方案,而不是只考虑教师如何展示自己的理解。而现实中,有的语文教师本身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对文本理解透彻,教案内容预设非常充实,这固然是好事,但在课堂上往往过于注重展示自我而陷入了独白的窘境;也有的语文教师为了显示课堂教学内容的厚度、深度,喜欢在课堂上送给学生“几句话”,几句意味深长的话,这些话也确实蕴含深刻,但学生没有感悟,就成了脱离了文本的展览品。

再简单的教案,优秀的教师也能上得丰富;再丰富的教案,我们也不一定就能上得精彩,关键在于:我们教师是否愿意主动地把教案变成真实生动的课堂。不要把课堂填得太满,留一些空间给学生,留一些空白给自己,让教学流程随课堂现场的情况而自然推进,教师不是带着事先设计好的圈套让学生表演,而真正把自己当做学生,和他们一起平等地学习、讨论,启发学生积极探究的意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会学生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例如笔者教《林黛玉进贾府》时,关于王熙凤的人物形象,请学生围绕她出场时的这段肖像、语言和行动描写展开讨论:在这段描写中,你觉得王熙凤是个怎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学生围绕问题相互质疑,共同解答,笔者欣赏着他们的对话活动,只是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其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有时也给予必要的启发、指点。下面是一小段关于王熙凤的对话实录:

生1:为什么把王熙凤中做凤辣子?

生2:因为她泼辣。

师:还有吗?

生3:漂亮。

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4: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学生笑)

师:“风骚”是什么意思?

生5:体态风流。

师:哦,看来是褒义词,同学们刚才笑得不对吧。

(学生领会地笑)

生6:“三角眼”还漂亮?

生7:也叫丹凤眼。

生8:她很富有,从服饰上体现出来。

生9: “粉面含春威不露” ,说明她很厉害。

师:有人说她“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学生有的笑,有的惊叹)

生10:她对林黛玉还比较好,比较关心,“携黛玉的手”,问这问那。

师:会不会别有用心?

生11:因为贾母喜欢林黛玉,所以她也要表现出喜欢的样子。

生12:可是她喜欢林黛玉也是有可能的,黛玉身世凄凉,她同情流泪也是人之常情吗。

师:嗯,有道理,人的性格大多是多面的,复杂的。

生13:对对对,我还觉得她很能干。你看贾府里不管什么事都可以找她解决。

师:如果王熙凤生在现代,绝对是个女强人。

(学生笑)

……

学生的感受可能是肤浅的,但却是他们自己对文本的真正体验。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话题,充分地展开对话交流,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不再以一个“标准答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可见,上好一节课很不容易,其中一定要重视学情,以教案为纲,根据学生的实际引导他们学习,把教案变成真实生动的课堂,实现“教”与“学”的平等对话才能真正水到渠成。

新标准、新教材要求我们用新的理念去诠释语文教学。在新的背景下,我们要让自己成为学生的伙伴,成为学生的沟通对象,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构建平等对话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真正改变原有僵化的面貌,才能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机活力,才能让学生学习语文成为一种享受,一种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2]史绍典.“对话”细说[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8-9).

[3]于漪.语文教学切莫边缘化[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11).

谈语文课堂中的平等对话 第3篇

今天, 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这无疑是一层境界, 一种方向。

首先, 我们的语文教师不会再像以往那样感到孤独, 偌大的语文课堂只剩下“孤家寡人”的情况已一去不复返。通过“平等对话”, 学生们可以对老师“品头论足”, 而老师给出的问题也会有许多种不同的回应, 答案的丰富多彩真实地体现了语文学科开放性的特点。如前不久我观摩的一次小说《台阶》的阅读教学活动, 授课老师很年轻, 但极具亲和力, 一位学生在回答时结结巴巴, 一句话停顿了好几次, 可她始终没有打断对方, 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微笑, 她请这位同学再把刚才的话连贯地表述一遍, 这次, 这位学生回答得很流畅, 教室里响起了掌声, 我想这是给这位学生的, 也是给这位老师的, 课堂的气氛一下子灵动起来。接下来的讨论交流就像开闸的潮水奔涌不止, 特别是对父亲形象的解读, 大家各抒己见, 从质朴倔强说到坚忍不拔, 从不甘人后说到谦卑老实, 甚至还在父亲人生的幸与不幸上有了争执。对此, 老师应该是有预设的, 但她又不局限于预设, 而鼓励大家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并就学生们的问题, 也谈了她的看法, 明确表示大家的发言丰富了自己对父亲形象的认识, 让她有了新的收获。面对这堂课上师生的表现, 每一位听课老师肯定有很大的感触, 会自然地让我们联想到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提到过的“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于是, 我们老师也会放下架子, 走到可爱的学生中去, 俯下身子, 认真倾听, 听那最真实的话语, 听那最生动的声音, 从学生那里知晓我们不明了的许多东西, 感受时代的飞速发展, 知识的日新月异, 实现老师对学生热爱、信任后所产生的“期待效应”, 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我想这样的语文老师可能不一定是最优秀的, 但他一定是最幸福的。

其次, “平等对话”中的学生可以真正地呼吸到语文课堂的自由空气, 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 创新就不会只停留在理论的书页上。陶行知先生就曾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面对这一权利, 学生们可以在语文课堂上畅所欲言,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过去“一言堂”时期那种压抑和畏惧一扫而空, 代之的是主动探究, 畅所欲言, 语文教学所倡导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会潜移默化地在学生身上体现。走进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王君的课堂, 我们就能看到她的学生在“青春语文”的引领下, 张扬个性, 积极思维, 怀揣梦想, 快乐成长。他们恪守最不完美的创新也比最完美的守成伟大一百倍之信条, 被激励和鼓舞!他们享受自由坦诚的平等交流和张力十足的思维交锋, 有对话、主见和提升!每一位学生都能与文本对话, 与老师对话, 与同学对话, 能说会写, 长于沟通, 出口成章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他们会豪迈地说:“我们追求的是高迈的生活情怀和乐观的生活智慧, 所以我们要喊‘少年心事当拿云’, 所以我们要唱‘纵横学海、笑傲征途、青春壮美’, 我们呼唤豪气干云的壮美, 呼唤铿锵矫健的大情怀、大胸襟。我们追求的还有大抱负、高眼光, 所以我们事事敢为人先。”在这样的境界中, 老师甚至不必去刻意地提醒, 学生们已自觉地开始在语文的海洋里畅游, 撷取朵朵知识的浪花, 这无疑是“平等对话”之后, 师生“零距离”交流取得的最佳效果。学生们在这里触摸到了老师真实的心灵, 享受到了与老师合作的欢愉。我想, 这样的学生即便算不上是最聪明的, 但他们一定是最具个性活力的。

爱情 不平等中的平等 第4篇

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母亲是父亲费尽心机才追到手的。那时,母亲几乎天天唠叨,说父亲见到她的第一天,就要求住在她家,借口天黑路远,回不去了;说父亲为了追她,不惜冒着被处分的危险,半夜从部队跑出来坐火车去看她;说父亲最后还是为她受了处分,肩章上被捋掉了一颗星……

父亲和母亲的生活不算幸福,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母亲出生于书香门第,喜欢舞文弄墨,而父亲17岁就当了兵,读报纸都经常遇到不认识的字。从小,我就常常见他们吵架,母亲总是为了些芝麻大的小事跟父亲大吵大嚷。开始的时候,父亲会赔笑脸,说些轻松的话来化解母亲的怒气。可母亲总是不依不饶,急了还要摔东西,哭闹着捶打父亲,说自己如何委屈,怎么就瞎了眼嫁了这么个没出息的男人。二十多年来,我听母亲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埋怨父亲没出息。母亲总说父亲要啥没啥,毛病傻大,除了会耍点儿嘴皮子逗人乐,就什么本事都没有了。我承认,父亲是没什么太大的本事,他始终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军官,是外婆眼里的“小矮子”和“罗圈腿”。但他是我的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我从小就替父亲感到不平。

2

母亲不会做饭,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不是进厨房的命。”的确,在我记忆中,母亲是从不做饭的。我小时候,父亲还没调回重庆,每个周末,父亲从部队赶回来,第一个任务便是逛菜市场,然后整整两天都给我和母亲做饭,有些一做好就放进冰箱,让我和母亲未来一周慢慢享用。从我记事起,父亲就属于厨房。早先我们家没有房子,住在母亲单位的集体宿舍里,老式的筒子楼,厨房就在走廊里。每次父亲回来,从早到晚地在屋子外忙碌,满身的油烟味,还有满脸的汗水。

父亲的饭做得极好,听母亲说,父亲最初在部队的时候做司务长,专管伙食。每次吵架,父亲都会闷闷不乐地躲进厨房去熬汤。母亲非常喜欢喝汤,无论吵得多么伤心,哭得多么委屈,香味四溢的汤一端进屋,她马上就止住了哭声,抽抽搭搭地坐到了饭桌前。每个周末结束的时候,我们家的冰箱里都会盛满食物,而水杯和水壶里也都盛满了开水,接下来的5天里,母亲惟一需要做的家务,就是把饭菜从冰箱里端出来,放到笼屉上热一热。即便如此,母亲还常常抱怨父亲不在我们身边,不能很好地照顾我们娘儿俩。

父亲不仅做饭,家里的其他事务,无论巨细也全操心。母亲不仅很少料理家务,甚至连自己的衣服都很少洗,更别提照顾我了。母亲从小就像我的老师,只负责告诉我人生的种种道理,而不负责饮食起居。

3

高三那年,父亲为了更好地照顾我和母亲,经过长期努力,终于调回重庆。和父母朝夕相处的一年中,我深切地感受到母亲和父亲之间的不平等,甚至对母亲的一些举动,我都不能容忍。父亲却不仅能够包容,而且安然地放纵母亲。每天早上总是父亲起来做饭,并洗刷碗筷;每次家里来了客人,母亲都喜欢当着客人的面数落父亲,陈述自己为这个家所做的一切,比如为这个家挣了许多钱;每次奶奶来,母亲都爱在奶奶面前历数父亲种种莫须有的罪名,偏听偏信的奶奶,便开始训斥父亲。我最看不下去的便是母亲喜欢跟父亲说:“昨天,我们单位的某某请我吃饭,他比你强多了。要不,咱俩离婚算了。”而每次父亲听了这话,只会回答一个”好”,然后就若无其事地接着做他的饭去了。

我读大二那年夏天,父亲住院了,得的是肝癌,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晚期。得到这个消息时,我整个人都傻了,第二天就从上海坐火车回了重庆。这一次,母亲破天荒地去了医院,而且不再读书,也不再写作,而是陪在病床前。见到母亲的时候,我真的有些恨她,虽然她比父亲有知识,虽然许多生活的道理都是她告诉我的,但是,站在父亲的病床前,我还是觉得她渺小而可恨。这二十多年来,如果她能够替父亲分担一些家庭重担,也许父亲就不会得这样的病。那天,我和母亲大吵一场,冲着她大叫:“你以为你挣了钱就是承担了家庭的责任?没有我爸,你挣再多的钱都没用!”

去世前3个月,父亲提出要回家住,我坚决反对,母亲却不顾我的反对,搀着父亲回了家。不可思议的是,父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围起围裙进厨房,无论我怎么叫嚷和阻拦,父亲还是坚持去做饭。而母亲始终没有说话,靠在厨房的门上,看着父亲为她做饭。我急得都快哭了,冲着母亲嚷:“爸给你做了一辈子饭,难道你就不能看在儿子的面上饶他这一次,自己做顿饭吗?”可是,母亲没有理我,父亲也没有理我。老两口就像过去的几十年一样,一个闲着,一个做饭,看得我心都要碎了。

父亲的行动已经非常滞缓,那顿饭做了很长时间。最后,母亲竟然来了气,冲着父亲发火:“难道你真的不愿给我做饭了吗?你说过要给我做一辈子饭的!”嚷完,便哭哭啼啼躲进卧室。我忍无可忍,父亲却还跟从前一样,颤悠悠地把汤端上了桌。与以往不同的是,母亲很长时间没有走出卧室。父亲用汤勺舀了一勺香浓的排骨汤,缓缓地蹲下来,轻轻地浇在卧室的门缝边,很快,诱人的香味便弥漫了整个屋子。过了好久,母亲走了出来,如同多年来一样,她撅着嘴,胸中似乎有千般委屈万般怨怒,还是抽抽搭搭地坐到餐桌旁,有滋有味地吃了起来。

父亲只为我和母亲做了5顿饭。5天后,我和母亲把肚子高高鼓起的父亲重新送进了病房。在我和外人看来,母亲还是那个不会照顾人的母亲,父亲住院期间所有的饭菜都是年迈的奶奶做的,所有的衣物都是我洗的,而母亲整日坐在父亲的床边,只做一件事情,那就是给父亲读她自己写的书。我曾听母亲这样对父亲说:“孩子他爸,以前你从来不看我写的书,现在你病了,就好好躺着听我给你读书吧,这书里有你也有我呢!”

临终时,父亲把我叫到病床前,没有泪水,只有一句话留给我:“毕业后回重庆陪着你妈,给她做饭。”而留给母亲的也只有一句话:“孩子他妈,我走了,以后再也不能给你做饭了。”为了这句话,母亲整整哭了一个星期,不吃不喝地哭,谁也劝不住,反复说的只有一句话:“你说要给我做一辈子饭,你说话不算数,还没到一辈子,你就不给我做饭吃了。”

父亲走后不久,母亲就搬到二叔家住了。二叔小父亲5岁,小母亲7岁,也做得一手好饭。二婶很明事理,对母亲搬去同住没有任何异议。母亲总算又能喝上自己喜欢的汤了,精神也渐渐好了起来。

4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重庆,和母亲生活在一起。这时我才渐渐发现,原来母亲一直是那样依赖父亲,不仅在生活上,而且在精神上都完全依赖父亲。在母亲心里,父亲其实并没有走。

我被分配到万州区一个事业单位,就劝母亲搬出二叔家,跟我一起生活。母亲说,给她一个晚上的时间考虑。那天半夜,我听见母亲的房间里传来“呜呜”的哭声,便爬起来,从虚掩的门缝一瞧,只见母亲坐在父亲的遗像前哭泣,手里拿着枚一元钱的硬币,对着父亲的遗像说:“孩子他爸,儿子让我跟他一起去万州,可是我不想离开老二呀,老二做的饭就像你做的饭,搬过去,我就找不到你了呀!哎,还是让它来决定吧。”母亲颤抖着把那枚硬币抛了出去,我看不到结果,眼睛已经模糊了。

为了我上班方便,母亲还是搬到了万州。我天天上班忙,没有太多时间给已经退休的母亲做饭,就常常从饭店里买些饭菜带回家。有一天堵车,我回去晚了,进屋的时候,竟看见母亲在厨房做饭,她笨拙地切着土豆片,泪水挂在腮边。我突然间想起父亲临终前的那句话,泪水渐渐湿润了眼眶。

父亲去世第四年,一个周末的下午,我跟母亲说:“要不,您再找个合适的老伴,免得我上班了您一个人在家闷得慌。”母亲听了我的话,竟然张皇失措。我忙笑着安慰她道:“您别急,我说的是真的。您原来不是说单位里有个比爸爸更好的老头儿吗?要不,您也带到家里来,我看看?”没想到,母亲却哭着躲进卧室,直到吃晚饭时才出来,眼睛哭得像个桃子。从此,我再也不敢跟母亲提找老伴的事了。

父亲去世第六年,母亲在时光和寂寞的催逼下,追随父亲而去。临终前,母亲对我说:“把我所有的书和你父亲的遗像一块儿烧了吧,让他和我一起走。”母亲去世那天晚上,我流着泪看完了母亲出版的最后一本书。我和父亲一样,几乎从不看母亲写的书,而直到此时,看完了母亲的最后一本书,我终于明白,母亲原来是那样地深爱着父亲,依赖着父亲,只不过她爱的方式与众不同罢了。其实,她的生命是长在父亲身上的。

班级管理中的“复合平等” 第5篇

关键词 正义 复合平等 班级管理 共同体

人们经常从“程序性正义”、“补偿性正义”、“持有正义”的角度分析班级管理,这些正义的视角是十分必要的,其实“复合平等”的正义思想也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

一、“复合平等”思想

1.正义议题——罗尔斯与诺齐克之争

正义是政治哲学探讨的重要议题,如何实现正义,应该有什么样的正义观,怎样实现正义是其探讨的主要问题。

如果拿男女拔河竞赛来解释不同的正义观,“程序性正义”主张一个中立的程序适用于任何社会群体,而无论结果如何——无论是什么竞赛,不管男士、女士在力量上有何差异,只要是竞赛,参赛者们就都去比赛。“补偿性正义”则主张根据历史、文化、经济条件有偏向地制定法律和政策,以保证一个相对公平的结果。在竞赛中可能规则上对女方不利,那需要在规则上给女方进行补偿(比如增加女方人数)。“持有正义”认为只要是一个人获取和转让的正义,那么他所得到的都是正义的。男女在力量上虽然有差异,但是他们拥有力量的前提是正义的,只要在拔河的过程中是正义的,那么得到的结果也是正义的。在沃尔泽看来,社会可以分成很多领域,他不否认各个领域存在着差异,并且承认各个领域存在的不平等。因此,沃尔泽提出“复合平等”,即在一个领域的拥有不能影响另一领域的分配。就拿性别这件事情来说,男女在性别上具有差异,不能因其这方面的差异而影响男女在求职等社会地位方面的平等。

罗尔斯《正义论》是探讨正义的主要著作,其中探讨了正义的两大原则:自由平等原则及差别原则,这也是自由主义平等的两大原则,是一种“公平正义”。诺齐克的“持有正义”认为,只要是一个人获取和转让的正义,那么他所得到的都是正义的。罗尔斯用“无知之幕”来论证其观点,“无人知道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自己的阶级地位或社会身份;也无人知道在自然资质分配中的命运、能力、智商、力量等等”。显然,无知之幕固然能够为正义提供论证,但是现实中真的会存在这种连自我都不明晰的状态吗?这也成为其后批判者批评的靶子。对诺齐克“持有正义”的批判主要集中在怎么能证明最初的持有者是正义的,但到底怎样是正义的、怎样是平等的,并没有给出肯定的回答。

2.复合平等的提出

沃尔泽在罗尔斯与诺齐克思想的基础上,看到了两者在自由与平等之间的矛盾。在自由与平等的关系上,沃尔泽提出自己的主张:多元分配主义下的复合平等。沃尔泽说:“平等的根本含义是消极的,平等主义就其起源来说是一种废弃主义政见。它并不在于消灭全部差别,而是消灭特定的一套差别,以及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消灭不同的差别。它的目标总是明确的:贵族特权、资本主义财富、官僚权力、种族或性别优势。”在他看来,真正的平等很难保证。绝对的平等根本不存在,在复杂的多元社会里,平等只能是相对的。即不能保证各个方面内部的绝对平等,却可以保证各个方面组成的诸领域实现复合平等。

沃尔泽认为,我们的社会共识要求“复合平等”,也就是说这样一种分配制度,它不试图使所有的益品平等化,而只是设法确保在一个‘范围内的不平等(如财富)不会延伸到别的范围(如保健、政治权力)”。“自由平等的有序社会”是罗尔斯思想核心所在。“乌托邦之社会理想”是诺齐克的思想寄托,而沃尔泽所精心构思的“复合平等”则是他发展正义理论所系的目标。同一时期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立场理解存在着显著的差别,经济上富有的人认为诺齐克的“持有正义”是公平的,而最不受惠者可能认为罗尔斯的“差别原则”是最佳的。复合平等意味着任何处于某个领域或掌握某种善的公民不剥夺其他人在其他领域的地位或得到其他善的权利。易言之,一个社会分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等方面,往往会因为经济上处于良好地位的人经常会得到更高的社会地位,表现最突出的是政治地位。例如我国是一个城乡二元制的社会,城市的经济能力显然比乡镇强得多,因此,在政治方面特别是选举权方面表现明显。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从“同票不同权”到“同票同权”,城乡选举票代表的人数从1:8到1:4再到1:1传达了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坚定决心,这一重大改变是我国民主政治的一大进步,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同时它也表明我国在复合平等的社会理想上迈出了重大的一步。国家是一个复杂因素的综合体,按照复合平等思想来说只要一个领域的差异不会影响到另一领域权利的享有上,就可以称为是平等的国家。作为教育系统的一个单位的班级,也需要这种复合平等。

二、班级管理中“复合平等”思想的缺失

1.科层制的班集体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单位,科层制为班级管理稳定性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科层制的班级管理主要表现在班级层级结构明显。班主任处于金字塔的顶端,其次由学生组成班干部,再次是各小组长和小队长,处于金字塔低端的就是没有任何职务的学生。这与古代社會官僚体制有很多的相似性。利用沃尔泽的理想来说,他想建立的社会是一个“无阶级”社会,用“先生”“女士”等词来进行称呼身边的人。即使是上级亦或是下级,这一理想建立在这样的一个信念上:社会关系不应该由阶级地位决定。同理,既然整个社会不应该由阶级地位而决定,班级更不应该以层级结构来划分。虽然这种科层制的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率,但其惯用的等级森严、权力集中、命令服从等方式,陷入了过度科层制的管理误区。科层制的班集体使得各成员各司其职,严格按照班级规约行事,在这个稳定的金字塔里很少出现越界行为,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安分守己,墨守成规。在这种集体下生活的学生很少质疑班级规约的平等性,缺乏对权威的质疑与思考。这种缺乏互动与交流的单一金字塔结构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很少因时变动。

2.班级管理缺乏复合平等

对于多重领域的复合平等问题,沃尔泽所讨论的领域主要有:市场、公职、体闲时间、教育、神恩、政治权力等。沃尔泽所论述的“复合平等”不是一种简单的平等,也不是对弱势群体进行的补偿,而是一种评判方式出现的结果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不能推演到别的领域。班委选举时我们经常会默认学习成绩好的能为班级做更好的贡献,选举班委时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推举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担任班级干部。曾遇到这样一条班规:“成绩在班级15%之上的才能竞选班委;30%以上的才能参与各类班级集体活动;50%以下的不得参与任何班级活动”。这条班规,无情地鞭笞了“成绩论天下”的教育。我们不能否认由于学生在天赋、能力、努力方面存在着差异导致成绩出现高低之分,在沃尔泽看来这种差异的确存在并且承认其存在,他认为这种成绩差异的不平等不能影响其参与班级活动等领域的权利。沃尔泽复合平等的三个原则是:自由交换、应得和需要。在这三个原则的基础上分析班级管理:进行交换必定产生市场,在班级这个市场里存在着代表不同社会意义的物品,不同的分配方式产生不同的结果,这种结果的差异我们必须承认,但并非所有的物品都可进行交换(比如参与班级活动的权利)。所有这些物品都应该进入应得的范围,但到底有多少种物品和多大程度上占有物品是很难确定的。至少班级成员都应该具有进入应得这些权利之中。我们经常提到“按需分配”,需要本身就产生了一种分配的领域,而需要也是一种分配原则。不同的物品产生不同的需要。班级管理中能进行分配的各个社会物品(比如座位排列、班委选举、成绩高低),分配的主体不一样,其分配方式和结果必定产生差异,这时就需要把“复合平等”考虑进去。不能因为成绩高低而影响班级活动的参与权利,也不能因为班委选举结果的差异影响在班级地位上的差异。

三、创建“复合平等"的班级

1.建立各方面的边界

对于社会而言,主要的善是政治权力、金钱和知识;对于一个班集体而言,主要的善是成绩、才艺、品德。自主分配要求划分清楚三者的界限,“成绩的归成绩的,才艺的归才艺的,品德的归品德的”。当然,这并不排除有些人占据三方面的优势,也不排除三方面做得都不好。这里所指的是这三方面必须有严格的界限,主要针对的是有些人成绩较好而在才艺和品德方面并无突出,我们经常会评选“三好学生”、“五好学生”,殊不知这些评选的结果经常会花落在某一方面特别突出的学生身上,尤其是成绩较好的学生身上。其主要原因也就是在成绩、才艺、品德方面并没有形成严格的边界。

建立各方面严格的界限,不仅会提供给教师在看待学生的不同视角,而且也能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两千多年前,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用在这里未必恰当,但真正因材施教不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全面发展,而应该是扬长避短的教育。所谓“扬长”也就是发现学生自身的特质来实现这一方面最好的发展。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学生,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闪光点,教师应该在日常的观察中善于发现,而不是一味地认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样样都好。各方面严格的边界会使得在各个方面形成一个金字塔,在这些金字塔的顶端未必是同一个人,也或许是错综复杂的金字塔系。

2.重塑班级“金字塔”

沃尔泽的多元正义以“复合平等”而不是“简单平等”为目标。他认为资本、政治、权力和知识不可能被罗尔斯简单平等地分配,只要这些善是在自己领域按照自己的标准进行分配,即使出现差异的结果分配也是正当的。易言之,社会上存在着不同的领域,在各项分配中,不能因领域x存在的差异而影响到Y领域的分配。同样,在一个班级中,学生互有差异,由于家庭背景、努力程度和自身天赋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每个学生在成绩、才艺、品德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形成不同领域的金字塔,每个学生都在班集体这个组织内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在成绩方面会形成一个金字塔,在才艺和品德方面也存在着一个金字塔。一个才艺突出的学生可能处于学习方面的底端,但在才艺方面却处于顶端。当然也不排除在各个方面都处于顶端位置或者底端位置的现象。只要成绩、才艺等各金字塔享有同样的尊严和尊重,在一个金字塔内的失落感将会在另一个金字塔内得以弥补,自尊自信也会同样实现。因此,在各个金字塔中,他们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和尊严。由此可见,之前提到的班规约定只建立了一个成绩的金字塔,在这个金字塔里,看不到才艺、品德好的学生身影,却只能看到成绩好的学生的光彩,无法实现其他学生内心深处的尊严和价值的需求。多元正义的班级既不追求简单平等,也不追求橄榄型的社会结构,多元正义理想的班级结构由多元的金字塔组成。

3.建立复合平等的班级共同体

金字塔内的成员也好,多元金字塔内的每个金字塔也好,它都是班级共同体的一份子。后现代教育的思想主張“去中心化”,在班级管理中往往表现为班主任或班干部在层级上比其他成员更高,然而他也是整个共同体中的一员,是平等的地位。如果把整个共同体比作一个花朵,每个成员都是一个花瓣(包括班主任),每个成员又都能成为中心。这个中心是多元的,在不同的方面会有不同的人绽放异彩。同时,这些中心又不会影响到其他人员在其他方面的中心。在班级这个共同体中,不仅需要正义也需要爱。正义是在处理物质缺乏等问题,爱却可以包容这些差异。沃尔泽所提倡的“复合平等观”不仅充满着正义的义气,也兼具了包容差异的特点。因此,班级共同体中一方面体现了一方的差异不能导致另一方不平等的正义之感,同时又体现了实现充满爱的复合平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生命中的平等】相关文章:

生命平等主义05-05

平等对话中的语文教学03-13

我国法律中的形式平等论文题目04-06

论婚姻中的男女平等权03-02

如何考察平等和不平等06-19

平等对话05-19

文化平等06-21

追求平等07-10

职业平等08-07

平等沟通08-17

上一篇:教育的真善美下一篇:中小型机械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