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武术文化

2024-06-10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精选12篇)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 第1篇

1 武术是一种文化形态,它必然要打上地域文化的烙印

武术基本上属于纯粹的民间文化形态,其生命力深藏于社会下层百姓之中,所以它的地域特色又是最浓郁的,保留着原始古朴的风貌,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外来文化的影响(大概只有两汉时期佛法的传入是仅有的一个例外)。中国武术的所有流派,都是以地域文化为底蕴,从地域文化中孕育出来的。

中国武术自唐宋后,就逐渐传向国外。日本、朝鲜、越南及东南亚国家习武者都不少,并形成一些武术门派[2]。在欧美国家,中国武术的影响也非常深远,称中国武术为“功夫”。很多西方人认识中国文化首先是从了解中国武术开始的。在外国,作为功夫的武术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有很多人因为爱上了功夫,最终爱上了中国。中国的武术,发于防身,立于健身,搏于赛场,习于日常,载于武艺,归于武德。从来无需证明自己,只是通过刻苦的锻炼不断完善自己,以期成就那种接近自然的完美。拥有强大力量却不用来战胜别人,而只是以武会友,互通有无。从不炫耀武力,只是坚守着心中仁义礼智信勇的情操。中国的武术,中国的武者正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着中国的文化,传承着中国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

2 武德,中国武术文化的核心

武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简而言之,就是武术道德。“道”一般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并引申为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准则、规则或规范;“德”即得,人们认识“道”,遵循“道”,内得与己,外施与人,便称为“德”。“道”主要指一种外在的要求,“德”则指内心的精神情操或境界。武德既是参加武术活动人们所遵守的公共体育道德,又是武术工作者在从事武术教学、训练、竞赛等工作中应遵循的伦理规范。

中华武术文化是中华和谐文化的集中体现,中华武术文化是一种体现和谐文化特质的文化。这种和谐文化的哲学本质在于“道”,其价值指向是“天人合一”,即在武术文化的思维模式与实践规范中追求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行为之间的高度和谐统一。她注重调节人的心身关系,推崇知行、内外、灵肉关系的和谐,以提升人的精神意境和人生价值,主张人们通过“以武修道”来完善自我。

中华武术文化所包含的尊重自然的生态文化、尊重武德的中道文化、倡导多元的平等文化,为解决人类社会这些弊病提供了良方。这种和谐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必将潜移默化地影响人对自然、对他人、对社会的良心和良知,唤起人们对大自然、对人类共同的前途和命运的关注。

3 中国武术的文化特征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一项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独立体系和多种社会功能的运动项目。目前,中国武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已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胡锦涛总书记在对“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的指示中提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这不仅是对中华民族本身而言的,也是面向世界的,这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一种责任和历史使命。当今的世界迫切需要一种以和谐文化为基础的人类文明,一种以包容文化为特点的人与人的关系,一种以和谐文化为内涵的民族与民族间的交往,一种以内敛文化为准则的外交环境。只有这样,人与大自然才能相生共存,民族与民族之间才能相敬共存,国与国之间才能相荣共存。

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表现形式,一方面跟中国的古典哲学、政治伦理、军事思想、文化艺术、医学理论、社会习俗等等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共同组成绚烂多姿的中国文化整体;另一方面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武术的文化特征,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3.1 哲理性

中国武术是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它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其哲理性很强。“天人合一”的观念是道家哲学本体论的一种表现。由于中国武术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想,具有修心养性的功效,因此,它在世界上对很多国家有着广泛的影响,如我国古老的健身术与气功早与印度瑜珈相互渗透,少林拳法于明清时代传入日本等国,都足以说明中国武术与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有着传统的思想基础。

3.2 技击性

武术核心是技击性。武术的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竞技表演功能、教育功能等,都是通过以技击性为动作设计原则形成的各外攻防技术动作来实现的。如太极举以棚、捋、挤、按、采、挒、肘、靠为主要攻法;形意拳以劈、崩、钻、炮、横为基本五拳;长拳以踢、打、摔、拿为四击;八卦掌以推、托、带、领、搬、拦、锁、扣为八法。而器械又根据不同种类有着不同的使用方法;实战搏击又有千姿百态的各种打法。虽然各家各派在技击方法和技击原理上各有不同,但都遵循攻防的规律,表现攻防的特点。

3.3 健身性

人们从事武术练习,一般来说,是把健身、技击实用等作为主要目的。中国武术是一种身体运动形式,属于人体科学的一部分,而中国的人体科学是建立在传统医学———中医学的基础之上。中国武术传统练功的理论是以中医的阴阳五行说、经络学说、脏象学说等基本理论为生理学依据。中医理论认为,人之一身,惟“精气神”为三宝。武术练功不仅重视内在的“精气神”的锻炼,而且还强调以内形于外、重在外在的攻防技击技术动作的演练,因而收到内外兼修、强身健体的健身效果。这种实用理性的价值观也为中国武术推向世界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3.4 娱乐性

武术的娱乐性包括两方面:一是人们从习武中获得身心的愉快,并在社会大众中得到发展;二是人们从对武术的观赏中获得艺术的享受,武术与戏曲、舞蹈、杂技、文学、影视等文艺形式的结合表演,均给人们留下深刻的、精彩的印象。

4 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前景

武术的文化特性是使它自古流传至今不衰的根本原因[3]。而任何一种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要想使中国武术真正走向世界,就非把武术纳入完善的正规教育体系不可。我国虽已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把武术列入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但实践并不成功。究其原因,主要是武术在学校体育的地位很低,武术师资严重不足。为了扭转这种落后状态,首先,要确立武术的地位,把武术作为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要树立武术教育的长远目标:第一步是使武术成为国家的体育文化体系,逐步把武术纳入完善的正规教育体系,成为大、中、小学和军事训练必不可少的体育内容,使每个学生和每个战士都懂得武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步是逐步使武术成为国际的体育文化体系,大力推广武术,使它成为中华民族向奥运会贡献的第一个体育项目。还有,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加强武术教育。

4.1 切实做好国内各项基础工作

武术走向世界,国内是基础。我们要认真贯彻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加强武术工作的决定》,努力做到“武术技术要规范化、武术理论要科学化、武术活动要社会化”。

4.2 套路运动与技击运动同时并举

套路演练、技术格斗这两种武术运动形式都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都应继承和发展。中国武术今后的发展,应采取套路运动与技击运动同时并举的方针,在积极发展套路形式的同时,加强技击格斗的研究,走国内普及、国际推广的道路。武术套路形式的今后发展,则应努力做到:动作套路规范化、理论科学化、训练系统化、竞赛制度化。

4.3 通过多种办法大力推广武术

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武术要走向世界还需要一个推广过程。今后要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多种方位、多种层次,大力推广中国武术。例如举办各种武术节、比赛、培训班,派遣优秀运动队在国内外巡回表演,优秀教练员外出讲学、指导,以及报刊、图书、广播、影视、声像等传播媒介进行宣传、推广武术。

在弘扬和继承方面也应该学会两条腿走路,既要传承和弘扬传统武术,又要发展现代竞技武术,做好两者的协调和国际化。现代竞技武术适应现代体育的比赛规范,适合当代人们的观赏要求与生活节奏。同时,多姿多彩的中华传统武术的国际传播和推广,有益于让世人更多地了解中华武术的丰富文化特性与内涵,使其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爱好,两者相得益彰,有助于扩大中华武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包括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振兴。中华武术文化要适应世界体育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扬其内在的精神活力,大力吸收西方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系统地挖掘和整理其几千年深厚文化积淀,并对传统的武术文化进行创新性的诠释,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调整其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部分,寻找在新时期的发展模式,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创新体系,使之适应现代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岗.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自尊[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2]龚茂富.新中国武术发展的演进与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8).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化建构 第2篇

我国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与中国有文字以来的历史同步出现。而本文所讨论的传统文化是体系复杂、涵盖面广的中国精神文明的漫长历史积淀,它是由多种思想、众多学派构成的庞大体系。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曾出现过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参预争鸣的百家中,就有道家、儒家、法家、墨家、兵家、农家、名家等主要思想学派,这些学说和思想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当今中国的现实需要和时代精神来观照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不难看出,虽然它至今仍然包涵着不少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可贵部份,如强调“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精神,以“有教无类”为博大宗旨,“诲人不倦”、“因才施教”为基本方法,“学而不厌”、“教学相长”、学思结合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以“政者正也”、正身正人、“修己安人”为基本方法,表现出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的社会管理思想;“杀身成仁”、“舍身取义”、“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慨;尊老爱幼,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规范等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些精华,至今仍闪烁着哲理的光辉,是值得我们肯定并加以弘扬的。

当今,我们要建构的中国现代文化,首先必须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这种文化必须为当前经济体制改革服务,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四项基本原则。现实的需要与奋斗的目标明确之后,那么我们所欲建构的现代文化的内容也就可以确定。对于中国现代文化的重构,我们认为除了继续宏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身优点之外,仍然需要批判地汲取外来先进文化,走中外文化交融合璧的发展道路。这就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刻的反思。

从基本倾向看,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虽具有与当今中国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时代精神相一致的一面,也有相抵牾的一面。我们只有去其糟粕而发扬其精华,才能创造出我们更新更美好的文化。我们在深入批判“全盘西化”和全面否定民族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的同时,也要注意汲取外来文化中的有益部份,我们吸收外来文化的气魄应该更大一点,更要有世界眼光。不管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不管是第三世界的还是发达国家的,不管是古代的还是近代、现代的,凡是人类创造的优秀艺术表现形式,我们都要积极地了解、介绍、学习、借鉴。

中国现代文化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有通盘考虑和科学的构想,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根据当今中国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时代精神和现实的需要,在尊重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的基础上,把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份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有机地结合起来,经过有机的文化整合,通过融合、提炼、升华与再创造,使之发生质变,逐步地建构起无愧于当今时代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文化。

公民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第3篇

【关 键 词】公民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一、公民文化的内涵和本质

1.公民文化的内涵

公民文化亦即公民政治文化,是稳定民主制度一种心理分析理论。由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等人首创研究的,其逻辑起点是对政治文化作出严格的界定。这是采用科学定量方法研究政治文化的一个必要条件,而这一界定通过层层辨析和分解的方式,建构了一个可以通过问卷设计进行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政治文化概念。从文化视角探讨了人们的政治行为和社会政治生活,就是政治系统内的个人和社会各利益诉求主体对于该系统的态度取向,包括对整个政治体系,体系的输入与输出的人口的态度在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评价。根据一个国家的人口的态度在政治取向诸方面不同的频率分布。可以区分出3种基本的政治文化类型:地域型政治文化,依附型政治文化,参与型政治文化。按照阿尔蒙德等人的界定,所谓“公民文化”是由这3种类型政治文化交汇而成的[1]。

2.公民文化的本质。首先,它包含着所谓的“理性——积极”模式,即公民对政治活动是积极参与的,而且这种参与又是理性的。其次,这种参与是全面的,即涉及政治活动的全过程。再次,在公民文化中,参与者政治取向与臣民和村民政治取向是结合在一起的。最后,这些取向之间的关系是协调的,传统的、较为保守的态度或取向与政治参与的积极性等相融合,产生出一种相对平衡的政治文化。从中我们可以概括出公民文化的特质在于:第一,公民具有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关注政治系统的输入与输出,尤其是输入功能取向的具备;第二,公民具有较强的政治认同感和效能感;第三,公民政治活动的频率较高,但这种活动的主要特征是高理性基础上的高参与。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与特点

1.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是世界主要的文化形态之一,是全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适应于中国社会在地理环境、经济结构、民族心理、语言文字、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和特殊需要而逐步產生和发展起来的,最终成形为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中国文化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1.宗法文化。2.农业文化。3.血缘文化。这三种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并且随着历史的演变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作用越来越紧密。

2.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一是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二是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三是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四是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2]。

三、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国公民文化的发展

1.中国传统文化在国民中的地位。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的依然存在并散发活力的古老文明,在我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下持续地发展着,直到今天的现代社会,仍然有大量的传统文化和思想认识影响着普通民众,即使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也成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速度上占据国际前列,但很多传统思维和文化方式如同我们的基因一样伴随着我们,没有改变,也如同深入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里和血液里,不是我们想刻意抛掉就能丢弃的东西,虽然历史上有过很多这样那样的对传统文化的打击破坏甚至毁灭,但依然经历了时间的长河缓缓流到今天的现代社会。因此,传统文化在国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提倡公民文化的发展,应结合我国国情。公民文化是西方世界的产物,也是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产物,而其涵盖的内容和意义都明确反映了公民文化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都存在和我们的传统文化矛盾甚至冲突的方面。因此,接受西方的先进思想和文化,应采取拿来主义,而这种拿来主义不只是洋为中用,而更要在更深层次上体现拿来的中国化,以及应用的中国化。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结合我国国情。一方面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依然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从时间和整个发展状况看,都无法和西方国家相比,在这样的前提下,一定要实事求是,不可盲目,根据实际情况来把握公民文化在我国的发展。二是公民的民主政治意识和权利意识还很淡薄,我们不能拿几个西方的资产阶级思想著作或者西方的政治体制就来解决我们存在了几前年的意识,不能急功近利,而应用科学发展的态度改变改善甚至废除我们国民中传统文化的不利的有害的深刻影响,三是我国公民的教育程度和法律观念仍待提高。我国的教育要更加强对公民的普及,并在传统的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公民的法律教育,提高公民的教育水平和法律观念和意识思维方式的普及。

3.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公民文化相结合,促进有中国特色或是更符合中国实际和公民需要的公民文化的发展,是我们需要长期坚持的目标。因此,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中体现了当今全人类的普遍价值观念,极富现代意蕴。这些内容既是民族的,又是全人类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我们把这些内容用国际社会容易理解的形式对外传播,比较容易认同,从而有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亲和力,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软实力。同时,这也有助于在全世界塑造我们国家的文明、友好、开放、包容的形象。[3]

四、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积极探索中国公民文化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很大进展。经济增长方式、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民众的思想观念有了更大的改变。民众在21世纪初的政治知识和政治参与意识显然已大大超越于改革开放前,也强于上个世纪90年代。但较之中国社会变革的速度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仍显滞后,为此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公民文化的步伐,进一步推进社会整体文明。

1.发展市场经济,特别是改善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和差距,培养和强化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经济发展是解决当前公民文化发展障碍的很重要的基础手段,并且通过经济发展的平衡和协调,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科学发展,公民才会在自主自觉的前提下培养主体意识,也才会在自己的亲身参与下强化主体意识。

2.培育公民社会,强化公民的参与意识。提高公民能力有效的途径就是公民实际的政治参与和民间管理。民间治理不仅形成了组织化、群体化的权力制约和平衡力量,促进了多元利益、权利保障,也增进了自生自发秩序,形成了反思对话的互动协商机制等等,从而促进了广泛的公民参与,提高了公民的自由自主、理性自律、自主发展的能力,推动公民文化的形成,民主的精髓乃是公民的自治,公民们在公共领域内协商、共议群体公共事务,锻炼了判断辨识能力,并在与他人的关系和共同行为中成为群体有效成员,实现每个参与者公民的主体性。在“精英政治”仍是一种无法避免的现状条件下,公民首先需要在各种小规模的自治组织和初级的基层机构中学会自治。然后才有能力、有兴趣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公民在非国家的或准国家的团体或机构中养成的自尊,当他们面对国家时也要着意维护和表现出来[5]。

3.加强法治建设,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改革开放以来,法治建设得到了长足进步与发展,法律逐渐成为公民政治行为的价值标准。但封建的“人治”意识根深蒂固,法治意识仍显淡漠。因此,建设公民文化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催生公民的法制意识,帮助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理性、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避免非理性的政治行为和维护社会稳定。

4.在努力改善差距,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下,培育公民的宽容意识。经济的发展造成利益格局的进一步分化,使利益主体趋向多元化,各利益主体的自觉意识不断觉醒。公民在非均衡利益格局状态下,通过利益关系的不断冲突、分化、整合,力求在个人利益与他人和集体利益中找到平衡点,并在此过程中学会妥协、合作与忍让,逐渐铸炼了公民的宽容精神。它意味着只有在尊重其他个体利益正当性的前提下,自身的利益要求才会得到尊重.才有实现自身的可能性。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物质基础,制度保证,但同时需要精神的支持。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持便是宽容。所谓宽容,就是社会包容的心态与思维方式,换句话来说,就是对不同于自身的他人的存在、他人的生存方式、他人的选择,给予承认和尊重。社会是由不同的生命组成的,每一个人的生命权与尊严都应受到保护与尊重。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个生命,是社会良好品德的基本条件。宽容意味着不但要尊重自己同一集体的成员,还应尊重与自己不同的信仰、文化、政党、种族群体。宽容还意味随时准备节制个人或地区与集团的特殊利益,而将共同利益置于首位。

总之,公民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同,但在全球化的大视野下,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需要不断做好拿來主义,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而在这样的拿来主义想真正地成为中国制造,必须去更深刻地剖析两者,努力做到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的同时接纳和发展公民文化。使二者互为补充,从而促进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在沉淀着深厚传统文化的土壤里生长出更加民主自由宽广的公民文化。

参考文献:

[1][美]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制度和民主[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519

[2]薛明扬等.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潘一禾.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民文化[J].中国青年研究.2002,3

[4]俞可平等.中国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 第4篇

中国传统文化极为丰富并且非常辉煌, 门类众多, 特别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国传统建筑、中国传统书法、中国传统家具都非常讲究运用各种直线、曲线的不同组合, 充分利用线与面所产生的光影和层次塑造这些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几乎所有的传统艺术形式都追求一种刚柔相济、流畅舒展的外在表现, 从而达到一种完美的节奏感、韵律感。反过来看中国现代家具对于形式的追求包含了更多的内容, 但是最为本质还是追求家具的舒适度、品味感、价值感。这些也都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所追求的本质性的东西。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六法”理论首先就是“气韵生动”, 这种“气”, 就是艺术形象中所呈现出来的感动人的一种力量, 一种艺术造型上所表现出的和谐的节奏与韵律, 一种赏心悦目的风致。中国现代家具也是同样的, 要通过对家具形式的设计传递出一种气韵, 这种气韵包含着设计师的文化情感, 同时也包含着家具设计的人文关怀, 通过家具这个载体传递给消费者。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中国现代家具的人文内涵传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具本身的文化属性也决定了消费者购买家具的使用功能时, 也购买了家具的文化价值。现代中国社会向传统文化回归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消费者希望寻找家具本身所具有的传统文化元素, 以此来满足对于传统文化的回归, 并且通过高品质的中国现代家具设计体现自身的文化品味。

中国的传统文化符号、民间文化、地域亚文化等都是中国现代家具设计的灵感之源。符号强调典型性, 中华民族具有自己的文化传承和艺术风格, 尊贵祥和的龙与凤、蝙蝠、辟邪的蜈蚣、蟾蜍、蟠螭等都是中国图腾文化的象征符号。中国现代家具的设计根据目标群体的不同将这些符号进行消化吸收, 并加以简化和提炼使其更为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

但是, 有些家具企业只是简单的照搬照抄传统家具的形式, 或是将中国传统文化生搬硬套地用在中国现代家具上, 使得家具给人不伦不类的感觉, 这种方式注定是会失败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中国现代家具应该继承的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而不是流于表面的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天人合一”与当今社会所追求的“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中国现代家具与当今社会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所以中国现代家具的设计也是追求“美观”、“生态”和“舒适”。这样我们就可以很明晰的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家具设计的核心内容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这就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中国现代家具传承的主要内容之一。

广东南海市的联邦家私集团公司在1991年推出了一组实木沙发系列“联邦椅”, 包括单人椅、双人椅和三人椅, 以及长短两款茶几。这几款家具199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流行, 并且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全国。这个系列的成功有着多种因素, 但最为重要的是家具的设计形式集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雅、内敛、和谐、韵律等等因素。靠背曲线有着明式家具的反“s”形的优雅。整体造型虽然与明式座椅家具截然不同, 但却有着某些相同的神韵。这充分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现代家具的巨大影响。只有当中国现代家具的设计能够将传统文化精神融于其中, 中国现代家具才能摆脱西方家具形式的模式, 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二、中国现代家具对中国传统家具功能的传承

中国传统家具所追求的不同功能决定了中国传统家具的不同的类型。比如圈椅、案几和屏风都是依据不同的功能衍生出来的。特别是屏风这种传统的家具形式, 它的类型多种多样, 具体功能也各不相同, 例如枕屏、座屏、挂屏等等, 都是具有极佳的实用功能和装饰功能。

中国古代有行军打仗、野外出游各种等室外活动, 在室外活动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停顿休息, 而传统家具因为其体积庞大又特别重, 所以非常不方便携带。古人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椅腿设计为交叉折叠, 收拢时便可解决其携带不便的问题, 满足了自身的需求。到了宋元时期, 出现了带靠背的交椅, 这就让使用者坐起来更加的舒适与惬意。到了明代, 又将交椅细分为折叠椅和圈背交易, 既丰富了它的形式, 又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特别是明代交椅造型优美流畅, 做工考究。其前足底部安置脚踏板, 装饰实用两相宜。在扶手、靠背、腿足间, 一般都配制雕刻牙子, 另在交接之处也多用铜装饰件包裹镶嵌, 不仅起到坚固作用, 更具有点缀美化功能。

由此可见, 中国传统家具的功能性是非常强的, 而这些功能的设计都是以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当今社会, 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中国传统家具中的功能依然可以作为中国现代家具设计时的重要参考, 并且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因此, 中国传统家具的功能也是中国现代家具传承的主要内容之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具设计的专业化, 越来越多的新的家具形式层出不穷。然而, 这些形式往往只是从商业噱头的角度出发, 却忽视了家具最本质的功能作用。任何一件家具都是为了一定的功能目的而设计制作的。因此功能构成了家具的中心环节, 是先导, 是推动家具发展的动力。

中国现代家具追求的是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对于设计师而言, 功能是每一次家具设计时必须考虑的要素。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 从材料、结构、形式等多方面进行考虑。例如, 现代屏风设计就是在保留屏风分割空间的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进行的创新设计。

三、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家具都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瑰宝。因为中国传统家具与中国现代家具之间存在着前后相承的血缘关系, 所以中国现代家具对中国传统家具的传承是必须的。但是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完全不加舍弃地模仿甚至照搬也是行不通的。在传承的基础上对于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地方通过设计师的设计加以改良、革新, 使中国现代家具的发展在传承的道路上不断创新, 满足新时期家具使用者的各种需求, 体现中国现代家具自身的风格, 在此基础之上不断提升中国现代家具在世界家具体系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沈嘉禄.《时尚老家具》.[第一版.]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4.6

[2]方海.《现代家具设计中的“中国主义”》.[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12

中国传统文化 第5篇

再过两三个月,我们又要过新年了。想到我们到时又会得到大人发的压岁钱,心里真是激动!可是,为什么过春节的时候要给孩子压岁钱呢? 原来,这里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吓得哭起来,然后就发烧,说梦话并从此得病,几天后热退病去,但聪明机灵的孩子却变成了痴呆疯癫的傻子了。

人们怕祟来害孩子,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称为“守祟”。在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逼着孩子玩。孩子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拆开包上,包上又拆开,一直玩到睡下,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到枕头边。

夫妻俩不敢合眼,挨着孩子长夜守祟。半夜里,一阵巨风吹开了房门,吹灭了灯火,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头时,孩子的枕边迸裂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缩回手尖叫着逃跑了。管氏夫妇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大家也都学着在年夜饭后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交给孩子放在枕边,果然以后祟就再也不敢来害小孩子了。原来,这八枚铜钱是由八仙变的,在暗中帮助孩子把祟吓退,因而,人们把这钱叫“压祟钱”,又因“祟”与“岁”谐音,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称为“压岁钱”了。

现在,我明白了,大人在过年时给孩子发压岁钱,是大人对我们这些孩子的爱!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红包里的钱,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岁岁平安,不单单是我们小孩子,还有爱我们的爸爸妈妈……

春节的传统习俗放鞭炮

红红活活过春节,热热闹闹团圆饭,哈!再过两三个月又要过年了,别的不说,就拿放鞭炮、舞狮子等等的一切风俗,就让我们兴奋不已。

对于我们这些男孩子来说,放鞭炮是最过瘾了。我特意查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中国人有在春节燃放鞭炮的习俗是因为民间的一种说法: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挨门窜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年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鞭炮也叫爆竹,爆竹声中除旧岁。除夕夜里人们用爆竹声辞旧岁迎新春,大年初一人们一开门便燃放爆竹,叫做“开门爆竹”。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院的瑞气,喜气洋洋。

中国文化传统中之士 第6篇

中国文化有与并世其他民族其他社会绝对相异之一点,即为中国社会有士之一流品,而其他社會无之。夏、商、周三代,中国乃一贵族封建社会,然其时已有士。

孔子曰:“士志于道”,孟子曰:“士尚志”,即尚其所志之道。其道始则修于身,继则齐其家。推而广之,扩而大之,则有家族,有家乡。更推而广之,更扩而大之,则有治国之道。又更推扩,超国家而上,则有平天下之道。其实所谓身、家、国、天下,此诸分别,即古代封建贵族之所传,如所谓禹、汤、文、武,上溯及于唐尧、虞舜,莫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以贯之,以成其为圣帝明王。惟当时建有修、齐、治、平之礼,而孔子则综合会通加以阐发,倡为修、齐、治、平之道,以求广大奉行,而成为一完整之体系,如此而已。

孔子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用者,用其道,非指用其身。能用其道,则出身行道。不能用其道,则藏道于身,宁退不仕。不显身于仕途,以求全其道而传之后世。故士可以用,可以不用。可以仕。可以不仕。而社会有士,则其道乃得光昌传播于天地间。战国虽称为士势力之骤张时期,而诸子之聚徒讲学,自成一家,如儒、如墨、如道、如名、如阴阳、如农家之许行,凡属开山宗师,及其继承人物,在当时学术上有大名望大表现者,均不曾在政治上获大用。其获用于上层政治者,在学术上仅属第三四流以下之人物。而亦鲜得安于位。不致身死,已属大幸。然则所谓士之一流,其在中国文化传统历史影响上之特有意义与价值究何在?

明白言之,中国士流之影响与贡献,主要在社会。即如许行,亲操耒耜,耕于田亩,而陈相之徒聚而从之。士之亲其师,尊其师,有过于其君。此不仅孔子、墨翟为然,下至如许行亦何莫不然。故在中国社会上,最受尊亲者,乃师而非君。乃在野之士,而非在朝之卿相。战国之时,仅七雄为大国,分别统治了整个全中国。而为之士为之师者,乃为当时全中国人所向往所仰慕。为君者又乌得与之比?乃使政治上层,亦不得不俯心下气。以尊贤而礼士。如颜斶见齐宣王,明告以士贵王不贵,而宣王亦无如之何。又如秦昭王见范睢,乃至长跪以乞言。当年七雄中,齐宣王秦昭王岂不更巍然为之魁首,而其尊贤下士有如此。如颜斶,如范睢,岂诚为当时一大贤上士?而齐、秦之君尊礼之如此。其最大之意义与价值,则在政治上层不敢自居为最尊最贵之地位,而自知尚有当尊当贵之过于彼者,其人不在远,即在其所统治之社会下层。姑举一例,如秦兵围赵,赵国存亡在即,不得不屈意帝秦,求获苟全。时鲁仲连在围城中,乃独抗议反对,谓苟帝秦,则仲连惟有蹈东海而死。以一白衣穷途之士,蹈海而死,于天下大事,国家兴亡,何足轻重。而帝秦之议,竟以作罢。此等事因其千古传颂,后人视若固常,不复厝怀。而于其对文化传统历史影响之大意义大价值所在,今人乃不复存怀。此岂非一大可惋惜之事乎?

重道而轻仕,此亦涵有一番甚深衡虑,岂率尔而出之一言乎。此下中国政治业务,必求士为之。而为士者,则宁退不进,此诸葛亮之所谓“澹泊明志,宁静致远”。而中国政治亦常得保持一次好之地位。其社会人生,乃终得蒸蒸日上。务使为人更上于為政,此诚中国传统文化一大特征。倘必奉政治人物为尽善尽美至高无上之人生标准,则此人生亦何多望。惟中国则为人另有一更高标准,更高境界。而政治人物,群向此境界而趋赴,亦得群向此标准而崇仰。此中国社会之有士,所以为中国文化所特具之一最有意义与价值之所在。

传统武术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武侠电影 第7篇

关键词:传统武术,文化,中国,武侠电影

中国武侠电影是极具民族特色和市场号召力的类型片,它的产生与发展有其广博的文化渊源。中国武侠电影中的“武”有两大源头:一是博大精深的传统武术文化;二是对武与电影技术融合后形成的“虚打”。其中,“实武”源自武术,“虚打”是在武术的基础上,通过电影化的手法展现的非凡能力。从传统武术文化的角度看,武侠电影中的“武”是融合了“义”的“实武”与“虚打”的交错呼应,并通过虚实结合的风格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侠”是指兼具武术造诣和侠义精神的人,通过“实武”与“虚打”相结合的形式,展现本质与传统武术伦理道德规范内涵相统一的侠义精神。因此,以传统武术文化为视角审视中国武侠电影,有利于我们正确了解和感悟其传统文化内涵。

1 中国武侠电影之“实武”

1.1 武术动作与文化

中国武侠电影中“实武”的构成基础是武术动作与文化。据《中国武术教程》记载:全国共有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129种。拳种纷纭、流派众多的传统武术文化为武侠电影武打设计提供丰富的素材。如电影《少林寺》中的演员皆是武术名家,影片中演示了少林寺的十八般武艺,堪称是少林武术的荟萃。《醉拳》和《洪拳与咏春》中,导演严格按照醉拳、洪拳、咏春拳的文化理念来设计攻防动作。在电影《精武门》中,李小龙凭借精准的后回旋腿和飞踢徒手斗恶党。电影《太极张三丰》则主要体现了武当太极拳法的虚灵顶劲、气沉丹田、行如流水的基本技法和进退、攻防、虚实、开合等哲学理念。电影《精武英雄》的打斗场面中展现了武术中分筋错骨的擒拿技巧、散打的低鞭腿技术,也体现了武术随机应变、四两拨千斤和舍己从人的理念。因此,传统武术各流派本身带有鲜明的形象感和文化偏向,为武侠电影提供带有审美色彩的动作、文化和造型创作空间。

1.2 动作导演

动作导演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现的正式电影行业。中国武侠电影中的“武”具有极强的戏剧性,其戏剧性源于动作导演对动作的力量、速度、造型、效果等的艺术夸张,并以对比和强调等方式,实现动作招式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打斗场面内部情节的拓展与开发是动作导演创作的主要内容。动作导演对武打场面的综合处理极具个人特点。如袁和平导演的《太极张三丰》、《精武英雄》、《醉拳》、《卧虎藏龙》等影片倾向于以打斗攻防之道展现影片的情与理。程小东导演的《新流星蝴蝶剑》、《新龙门客栈》、《东方不败》等电影注重动作与情境的融合,以故事情节与攻防情节的节奏转换,形成新奇的风格。元奎导演的《功夫皇帝方世玉》和《新少林五祖》擅长以武打场景中的非攻防因素为铺垫,实现攻防的交替。因此,动作导演不仅要有丰厚的武术文化底蕴,也要通过力量与速度对比、招式反差等方式,把动作招式的设计和审美表现与文化同主题、人物、场景和情景进行适宜的融合。

1.3 动作演员

在中国武侠电影中,打斗的场面主要是以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和集体演练的形式来展现。其中动作招式大部分属于演员的拳、械对练套路的“实武”。演员的手法、腿法、身法、眼法等表现武术力量与神韵的专业技能,使中国武侠电影的人物鲜活、内容饱满。李小龙被誉为截拳道之父,以其迅猛的拳脚、凌厉的叫声、睥睨的眼神和明星气质开启真功夫电影时代。此外,成龙、李连杰、赵文卓、甄子丹、吴京、吴越等与武侠电影携手成长的明星都曾是武术比赛中的佼佼者,他们精通多种拳术和器械套路,武术功底丰厚。武打明星们良好的传统武术文化素养为电影中展示“实武”技术的多样化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提供坚实的基础。可见,只有通过展现动作演员的专业特质,强化武侠电影中“武”的特性,带给观众专业、独特的视觉感受,才能赢得观众的青睐。

2 中国武侠电影之“虚打”

2.1“虚打”的动作基础

中国武侠电影是以电影化的“武”的形式,来达到满足观众需求目的的艺术展现。其中,“武”不仅包含从武术中汲取的动作与文化的内容,也包括创作者们根据剧情和市场的需要,通过电影特技技术把武术艺术化所创造出的“虚打”。如电影《笑傲江湖》中令狐冲的“独孤九剑”,则是在传统武术中剑的基本技法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凌空翻滚的“荡剑式”。《射雕英雄传》中的“九阴白骨爪”则是神乎其神的“虚打”内容。武侠电影中“武”的技巧重在“实”“虚”相生、动静结合、节奏分明。武侠电影是一种艺术展现,其中的“武”与现实武术之间的关系等同于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因此,“实武”是电影人展现富有创意的“虚打”内容的基础,但有些神乎其神的“虚打”也确实为传统武术蒙上了神秘的面纱,难免使人们对传统武术文化的认识产生偏差。

2.2“虚打”的技术支持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为了追求影片的娱乐性、观赏性和竞争性,动作导演在创作过程中大量使用数字技术,创造更具想象力的武打动作视觉效果的“虚打”内容。数字技术是制造电影真实感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电影艺术的本质决定电影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人文精神。一方面,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使早期的电影特技得到了完善,动作的视觉效果更真实、更具冲击力。另一方面,数字技术蕴含无限的可能性和想象力,它不可避免地改变着中国武侠电影中“武”的形态,使其中“虚打”的色彩渐浓渐幻。武侠影视中夸大动作演员的能力,以其神奇的武术玄幻给观众以更加震撼的视觉效果。部分观众被武侠电影中的“武”所迷,把电影中的“武”完全等同于生活中的武术,无法了解武术的真相,这难免使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武术产生偏见。

3 中国武侠电影之“侠”

中国武侠电影是一种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片,它不仅要描述古代侠客行侠仗义的故事,还要赢得人们对中国传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为侠者不仅要有高超的武术技能,还要奉行忠、孝、节、义的基本道德伦理准则,更要有主持公道、坚守正义、爱憎分明、嫉恶如仇、不惜牺牲的理念。

3.1“侠”的文化内涵

《史记·游侠列传》:“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行,其信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可见,天道为公,但人道不公,侠替天行道,消除世间不公的行为就是顺天意、得民心的义举。侠义精神是中国武侠电影所要表现的主题,“义”反映的是为侠者的道德内涵,“武”则是践行侠义精神的途径。因此,“义”是“侠”通过“武”的形式与人间的不公对抗。作为习武者行为规范的传统武德强调习武与修身、立人、品德的统一,它协调着习武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影响着习武者的各类活动。虽然,传统武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习武群落中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但相对稳定和延续的体现了“艺以德为先”、尚勇治气、贵教重养、贵仁、尚义、爱国、诚信守义等思想。因此,中国武侠电影中“侠”的侠义精神与习武者的武术伦理道德规范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3.2“侠”的表现形式

中国武侠电影通过“侠”的德与行,弘扬做人、修身、报国的侠义精神,为人们营造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化认同和心理归宿。如电影《赤壁》以马战、水战还是短兵相接的白刃战,展现各路英雄联合起来忠君爱民的侠义情怀,并借此呈现“侠”为国为民、惩恶除奸、扶弱济贫、除暴安良的智勇双全。在电影《黄飞鸿》中,黄飞鸿除暴安良、惩恶扬善,讲究礼、义、忍、恕,强调武德。在电影《七剑》中,众侠在打败恶敌救下小孩后,又进京请求皇上取消禁武令,以救苍生。此外,在《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死亡游戏》等电影中,李小龙凭则借真实而独特的武术风格,以精准的后回旋腿和飞踢徒手斗恶党,刻画了反西方的民族大义的主题。因此,中国武侠电影能否赢得观众的认可,关键在于“侠”的“义”能否通过诚信守义、舍身取义、爱国爱民等精神的“武”的形式与观众价值观念和心理需求产生共鸣。

4 结语

在中国武侠电影中,“侠”是通过“武”的形式,消除世间的不公,给世人以希望,进而展现蕴含传统武德修养的侠义精神。从“武”与“侠”的文化构成看,传统武术文化是武侠电影的选题、立意、人物形象塑造及意境变换的文化支持。可以说,中国武侠电影中武术文化的民族性,为其在竞争激烈世界影坛占有一席之地作用重大。因此,全面了解武侠电影所融摄的传统武术文化,可以为我们更好地领悟武侠电影的文化主题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编委会.中国武术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周伟良.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贾磊磊.武之舞——中国武侠电影的形态与神魂[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 第8篇

1.1 道家思想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老子、庄子的思想为代表并包括秦汉黄老、魏晋玄学等思想的总称,其哲学的最大特点是崇尚自然、无为而治。道家思想从形成至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曾为促进中国古代的政治、科学、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是中国四大国粹之一。武术经历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继承与发展,到现在仍然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原因就在于它生长于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华民族,受到深刻的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为中国传统武术理论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才使得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体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其它事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然武术也不例外。它的变化发展过程受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尤其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的影响,这些不仅可以从武术的运动方式、技术理论、训练手段中可以看出,而且在武术精神及其运动理念中也都深刻的体现出来。

1.2 道家思想是影响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核心思想

温力先生认为:“武术的民族特色不仅表现为中华民族对武技的理解和运用,而且也表现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包括思维特点、欣赏习惯、感情意志、理想道德观等等,这些不仅影响到了中国武术技术的风格特点,并且影响到了武术技术体系的形成”。所以要真正了解和领悟武术的精神,就必须深入的分析研究其内在包含的中国哲学思想文化内涵。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体系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家、佛家和道家,但是从这三种哲学思想的地位来看,道家思想的地位是最重要的。因此,可以说,道家思想是整个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是影响整个传统文化的重要因素。

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也有过精辟的论述:“道家对大自然的思考与探究,奠定了中国古代科学基础”。中国武术的各个方面都与道家哲学思想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道家思想是非常博大精深的,在各个发展时期的观点也不完全相同的,各个代表人物的观点也不尽相同,但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是不变的,这就是道家的本体论。哲学中所说的本体论,主要是探讨何为万物之本源的问题,道家的本体论主要表现在道论、气论、天人合一论这三个方面,而这三方面是中国武术文化形成的主要理论基础。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武术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道家思想的核心作用。

2 道家本体论对中国武术文化的渗透和影响

2.1 道论与武术的关系

道家的创始人相传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之本源。中华武术吸收了这一思想,认为“道”也是武术的最根本的本质特征。道家认为,“道是万物之始,万物之宗”。而武术理论中的“一招变万招、万招归一”的理论思想正是从“道”的思想中领悟而来。“一招变万招、万招归一”的思想指的是武术的动作是从原始单一的进攻防守动作,按一定的路线演变成千万个技术动作,而千万个技术动作又通过长期演练最后达到形成一种形神合一。这种形神合一就是武术训练阶段的至高境界。

“道”的观点首先是由老子提出的,老子关于“道”的学说是宇宙生成论,即“道”是世界万物的总根源,演化出了天地万物;同时又是本体论,即“道”是世界天地万物的总根据。道生万物,万物归于道,拳术理论也是如此,武术种类虽然千变万化,而它们包含的道理是相通的。这种思想将中国武学的理念推至了最高顶峰。所谓武学最高境界实质也就是摆脱武术招式的束缚,这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无招胜有招”。追求武术的本质和“悟性”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经过日积月累的实践、摸索才能“得道”。“道”生成了万物,是万物存在的根据。那么,“道”是怎样进行活动和遵循什么样的法则行事呢?老子提出了“道法自然”的命题,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道法自然,就是不违背自然,一切顺应自然。老子主张人们的思想行为应该像道一样“生而不有,为而不悖,长而不宰”,就是说道生养万物,哺育了万物,而不占为己有,有所作为而不居功自恃,成长了万物却无意做主宰。万物自相治理,不加任何干预。从形式上看,道是无为的,自然而然的,这充分体现了“道法自然”。

2.2 气论与武术的关系

在先秦时期,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比较模糊,道家学派虽然提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仍尚未能给道一个合适的命名。道家为了表述本体观,用“气”字来代表万物的根本,来体现“道”。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气”是庄子对老子“道”的具体化。庄子认为,构成宇宙的本体是阴阳之气,万物的生成,是阴阳之气的聚合,而万物的灭亡,则是阴阳之气的离散。“气”在武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俗话说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气被看作是武术的根本,是武术的本体与精华所在。气与养生更为密切,气是武术养生的重要理论基础。庄子本人也非常注重养生,他的养生基本方法是“心斋”与“坐忘”。道家认为:气是构成、维持、充养人体和生命活动的根本物质。武术养生是以养气炼气为主旨。武术养气皆不外通过静心平息,存养气息,以求全身内气凝聚充盈于丹田,太极拳的“气沉丹田”、形意拳的“聚气于丹田”、少林拳的“气贯丹田”等,将养气炼气法融入站桩的“桩功”练习,以意念引导气息,配合劲力的聚蓄、运转、爆发的劲力练习等,都是武术内气炼法。

道家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故以精、气、神为修炼的基础,以宝精、固气、啬神为修炼原则,从而达到精足、气充、神旺的目的。道家的行气、吐纳、服气等养生术,实际上就是道家的“气功”,是道家以“气”为万物本源的认识论基础上创造的一种养生方法。道家气功特别是内丹功被广泛融于武术体能和技能锻炼中。道家气功同武术结合,是中国武术的一大变革和跃进。

2.3 天人合一论与武术的关系

所谓“天人合一”指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所谓“天”并不是指天上的神灵主宰,而是“自然”的代表。所谓“天人合一”是说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世间一切人事,都应该顺应自然,不能违背违自然规律,才能够获得生存与发展。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更认为天人本是合一的,《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因此天人合一思想的主旨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武术是人体的运动,只有严格遵守自然的法则,顺应自然变化,遵循自然规律,才能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武术练功十分重视按自然界四季和人体机能的变化,采用不同方法,来达到相应的练功目的。只有顺应四时气候变化,才能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道家强调要达到天人合一,就应该要遵从自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武术主张从大自然的生物与现象中获得灵感和启迪。武术模仿各种飞禽走兽的形象、动作、攻防,创造出新的武术动作。如大鹏展翅、白鹤亮翅、金鸡独立、野马分鬃、神龙摆尾等拳术术语。又如五形拳是根据虎、蛇、猴等五种动物的攻防动作创出的。形意拳更是依据道家“五行”之说立论,用“五行”与“五拳”相配,用“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劈、崩、钻、炮、横”五拳。习武要与社会和谐相处,要先立德后学武。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中所主张的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在武术中则表现为追求“人际关系和谐”。武术非常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提倡武德,处理人际关系时强调宽厚、容忍。习武与比武中点到为止,避免致人于死地;遵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理念;以门派规矩约束人的行为,维持武术内部的和谐平衡。武术将人体视为心与身是统一,将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和锻炼。内外兼修、和谐发展,绝不是为了培养争勇斗狠、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

在此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武术的和谐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武术是人体的一种运动方式,要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练武一方面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效法自然,利用自然规律达到与宇宙自然的统一和谐;另一方面必须达到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以寻求人类自身的最大发展。天人合一的观念是道家本体论的一种表现。中国武术经过长期实践得出:武术实践中必须自然规律,达到二者的和谐统一,才能更好的达到练习目的。《峨嵋十二桩》中说:“象天法地,圆空法生;大小开合,唯妙于心。”这四句揭示出功法的本源是“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使人领悟到“圆”与“空”是大自然天地的基本特征,因而是动功的最佳方式与境界。圆则灵活多变,空则轻灵无滞,圆而又空则能做到活泼自如,变化无穷,如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这些拳种悟自然的变化规律于拳法之中,最完满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促进了武术和谐思想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道法自然是武术最基本的指导方针,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武术强调效法自然。武术的和谐思想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受着自然法则的制约,并遵循着同样的运动变化规律。人与天是一体的,天既包括宇宙、天地、万物和自然,与人是感应的。大自然的变化可以影响到人体这个小宇宙的变化,而人自身的变化也可以反映自然的运动规律,人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遵守人体运动的自然规律才能谋求更大的发展。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现实意义来说,同样需要提倡武术的和谐思想。

摘要:中国武术之所以博大精深,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内部饱含着丰富的中国古代哲学理论和方法。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其自身的发展中从道家思想中汲取了许多重要内容,对武术自身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从道家本体论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关系的视角进行分析与探讨,对传统武术文化蕴涵的道家思想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道家思想,传统武术文化,道论,气论,天人合一论

参考文献

[1]温力.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71.

[2]惠蜀.体育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6.

[3]杨润根.发现老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9.

[4]张岱年.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2:31.

[5]沈涛.太极拳谱[J].中华武术,1995(5):40.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 第9篇

1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与西方骑士精神介绍

1.1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

1.1.1 文化的来源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于流长。武术精神传播深远,对于武术的理解,中国人从“武”字的结构就已经给出了答案。佘志超:“武”字可以拆分成“止”和“戈”两个字。戈是中国古代兵器,有“枕戈待旦”的成语,我们常说的大动干戈就是指的打斗战争,指的是制止禁止。武如果这样的理解,应该是武者要“不战而屈人之兵”,尽量少动干戈,以自己的强大赢得对手的尊重和敬畏。中华武术追求的境界不是单纯的胜负,而是通过不断超越自己而不断的强大。这种强大也是在儒家“中庸之道”、道家“无为无不为”的精神总指引下演变发展起来的。中国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非常紧密,客观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传统武术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代表,蕴含着积极的民族精神,我们必须继承与发扬。

1.1.2 文化的特点

儒家文化和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于此紧密相连。儒家思想主张“济世救人”,家国天下的情怀、井然有序的政治理想,重教化,奉周礼。儒家思想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管理,因而,封建王朝的几千年里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这种文化影响深远,形成的伦理道德标准在当今社会也有着广泛的影响。道家倡导道法自然,强调“无为而无不为”,并注重人与天道自然的和谐,强调的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儒家尊重道家思想,积极与道家思想相融合,虽几千年来统治阶级独尊儒术,但道家思想也深入人心,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这两种思想着具体的体现。

1.1.3 文化的核心

做事先做人,练武先养德;“武德”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灵魂。“尚武崇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武德指的是习武之人应当遵守的道德要求与行为准则。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所提到的“武德”,主要包括即“仁义,理智,勇气”。“立德”也应从三个方面入手。“立德”是一个付诸于行动的过程,“见义不为,无勇也。”立德是持之以恒,漫长坚守的过程;古曾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古训来教导我们,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每一个中国人的教导。关于怎样去“树德”,教育的祖师,孔子曾提到:一是要“见贤思齐”树立榜样向其学习,要虚心学习,深刻理解“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二是要“每日三省吾身”,进行自我批评,随时纠正错误,知错就改。“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3]。”

1.2 西方骑士精神

1.2.1 精神的来源

骑士是一种称谓更是一种荣誉,如同东方的武士;骑士精神是骑士阶层在日常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英勇、忠诚、正义等优良品质;它产生于日耳曼民族,发展于中世纪的西欧,以基督教为自己的信仰。在教会和君主的共同培养和渲染下最终形成[4]。典型的骑士应该具有八大美德,分别是:正义、忠诚、荣誉、英勇、牺牲、谦逊、怜悯、诚信这八个方面。骑士精神的产生是由骑士制度的发展而客观形成的。要探讨骑士精神的形成,就要先了解骑士制度的形成。

骑士是西方社会中的资产阶级,有自己的土地和财产,生活富裕,受教育良好。他们的与大贵族或君王属于统一战线,主要任务是保护自己的家园和贵族的利益不受外族入侵,也可以说是通过一种严格的选拔仪式进入军队以保护本阶层利益而组成的一群军人。骑士装备精良,是跨骑宝马手持长矛战斗力极强的重骑兵。骑兵的装备价值不菲,所以骑士有着强大经济的后盾。骑士是西方中世纪统治者军队中的精英与主力,装备精良和训练有素,战术过硬。骑士阶层社会关系复杂,组织体系完善;要成为骑士,即要考虑血统的纯正性又要符合条件的苛刻性,要经过特殊的仪式,即:臣服仪式和授剑仪式[5]。骑士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到自己的身份,恪守自己的信条,最终形成了骑士精神。

1.2.2 骑士精神的内涵

真正的骑士必须具备八大美德,八大美德中有四项是骑士精神代表性的特征。第一,谦逊待人,骑士时常给人的感觉是彬彬有礼,尊敬他人有绅士风度[5]。骑士拥无尚荣耀和地位,受人敬仰,但骑士并不像封建专制统治者那样盛气凌人,而是礼贤下士对贵族与平民都很谦逊。骑士从野蛮武夫到谦谦君子的蜕变过程是在西方教会的提倡和宣扬影响下形成的。第二,为荣誉而生为荣誉而死的荣誉至上精神,骑士誓死守卫自己的信条。第三,英勇顽强的大无畏精神,英勇是无所畏惧的气魄,和视死如归的胆量。当然这不是一种不计成本的疯狂,而是面对强敌敢于亮剑的勇气。第四、悲天悯人的同情心,中世纪欧洲的骑士都有着博大包容的心。担负着惩奸除恶伸张正义的使命,正义是他们行为的准则。骑士常有英雄相惜的情感,对于英勇牺牲的对手,内心会由衷地产生敬佩之情。

1.2.3 精神的核心

骑士精神的核心在于信仰,他们信仰上帝;所以他们的行为准则都是与教会的价值观相一致的。在现在社会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信仰,可是能否为了信仰去努力、去奋斗、去牺牲,才是最难得。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向骑士精神学习,不为世俗所束缚,勇敢的去实现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追求。

2 中方传统武术文化与西方骑士精神的共同点

2.1 思想上充满了正义感

中国传统习武之人常以天下为己任,思想上贵在修心养性、以武正人、匡扶正义、保家卫国,锄强扶弱是中国传统习武之人的基本武德,以声张正义为自己的立德之本。骑士精神八大美德中首要的也是要有正义感。正义与邪恶的理解是站在不同的立场下进行区分的结果。在中世纪的欧洲,君王和教义是正义的化身,是骑士所捍卫的对象;而叛君背教的行为都是邪恶的,是骑士要消灭的。在平民中锄强扶弱、行侠仗义的行为是骑士正义感另一方面的表现。骑士眼中的弱者不仅是指那些老弱妇孺,还包括修道士、僧侣等手无寸铁的群体。骑士不仅尊重他们,而且还会保护他们免受欺压。

2.2 行为上谦卑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武者是低调的:不逞强好胜,不唯我独尊。总是提醒自己: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这种低调不是软弱,而是对对手的一种尊重,对自己的一种修为。也是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不仅是一种谦虚,更是一种哲学智慧。骑士总是彬彬有礼,宽以待人,骑士的这一原则与教会的要求是一致的;骑士的谦逊不是卑躬屈漆,而是一种强大,一种责任。在这一点上中西方的这两种精神有着共同的特点。

2.3 较量中英勇无畏

强者不一定勇敢,勇敢的人一定是强者。我们常说:狭路相逢勇者胜。也就是在说,两军对垒,勇气决定着两军的胜负。勇意味着牺牲,因为勇意味着在冒险,冒险就有牺牲的风险。勇者的特点是敢于冒险,愿意承担牺牲。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的牺牲精神由来已久。古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大无畏精神;充分说明中国的武者为了理想信念是敢于牺牲奉献的。西方骑士的勇敢品质的获取和表现,同样需要通过冒险来实现。在军事活动频繁的中世纪,骑士不惧风险不怕牺牲,常跨骑烈马,手持长矛冲锋陷阵,表现了义无反顾的英勇气概。

3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与西方骑士精神的差异性

3.1 荣誉追求方面

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习武之人讲究“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通过内外兼修的方法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最终达到超越自我的目的。超越自己服务弱小是其最高的荣誉追求。中国传统的习武之人并不愿与人逞强斗狠,他们更强调自我修为[6],以行侠仗义为乐,以除暴安良为荣。主要通过服务别人而获得荣耀。西方“骑士教育”与“斯巴达勇士”培养一样。从小就被灌输战斗的思想,为了信仰、家园、荣誉,时刻准备着为荣誉牺牲一切[7]。骑士们恪守忠君护教、正义行侠的信条,通过展示自己的能力风险自己的生命而获得荣誉。综上所述:中国传统习武之人的荣誉是通过服务大众而获得,而西方骑士的荣誉是通过捍卫自己的信仰和利益而获得,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差异。

3.2 行为动机方面

骑士待人谦逊、作战勇敢、扶助弱小;但在动机上,这种行为是由自身的身份地位、职责信仰和个人的荣誉而引起的。以加官进爵为目的,具有很强的功利性。由于以上原因,客观上,骑士会严格遵守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武者,大多都重名轻利;无论是金庸小说中描述的“华山论剑”;还是“天龙八部”中所展现的恩怨情仇,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武者行为的主要动机是获得较好的名誉。小说是现代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客观性无从考证,但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也已经说明符合中国传统武者的价值观和民众的期望。

3.3 个人情感方面

西方骑士精神的爱情观体现了他们对纯洁、浪漫、典雅的爱情永不停息的渴望与追求;注重情感层面的随心所欲,坦率直接,热情奔放;甚至接受婚外恋,而且形成了一种社会风尚。骑士对爱情的崇拜,是一种被后人称之为“典雅爱情”的爱情观,是在精神层面的理想爱情。突出的是忠诚不渝精神。这种爱不是被抒情诗人吟唱出的世俗之爱,而是对优秀女性的美德近乎宗教式的虔诚挚爱。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很少涉及男女爱情之事,鼓励抛家舍业的为国为民,鄙视男欢女爱的儿女私情。关于爱情提倡的是责任与温情,在这一点上中西方文化是有着较大冲突的。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文化核心。中国武术的传统文化精髓是“尚武崇德”,德主要是指“智、仁、勇”,天下之大德也。即“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骑士精神的主要代表依次是正义、忠诚、荣誉、英勇、牺牲、谦逊、怜悯、诚信八个方面。(2)比较结果。正义勇敢,谦逊怜悯是两者的共同点。在自我荣誉价值观方面、行为动机和个人情感方面,中方传统武术文化与西方骑士文化有着一定差异性。

4.2 建议

中国传统武术教学与传承中要把武德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进行发扬;西方优秀的骑士精神,要有选择性地进行吸收学习。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要积极推广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武术文化的中所蕴涵的国学思想需要挖掘和弘扬。

参考文献

[1]王燕,柯易,桂晓红.论武术的文化与技术的关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09).

[2]张景全,王卓.论骑士制度产生的原因[J].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3]刘文武,徐伟军.武学内容体系及其历史演绎[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06).

[4]朱伟奇.中世纪骑士精神[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5]倪世光.30年来国内骑士研究述评[J].世界历史,2009(1).

[6]王广虎.体育文化建设的认识误区与内涵挖掘[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12).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武术 第10篇

1、武术与中国古典哲学

阴阳、五行是中国道家独具特色的哲学思想, 又是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典型代表。而在武术中的太极和形意两项拳种中, 却将这浩瀚庞大的道家思想表现得无比透彻。

(1)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太极

王宗岳在其太极拳论中的首句就以“太极者, 无极而生, 阴阳之母也”为其拳法立论。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 认为宇宙是由一种基本的物质构成, 道家谓其“道”, 儒家谓其“易”或“太极”。由此可见, 太极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紧密不可分。同时, 在太极的运动特点中, 无不体现了阴与阳, 宇宙与万物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有静就有动, 有虚就有实, 不禁引人深思, 古代人民的伟大智慧。

(2) 五行学说与形意

再者就是五行学说, 五行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 即金、木、水、火、土, 五行之间关系复杂多变, 有时相生, 有时相克, 有时相侮, 有时相长。武术中的形意拳即是以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创编而成的拳种, 该拳种极具特色, 简单、大方, 朴实无华, 却又极具实战特色, 在形意拳中, 五行拳是其基本拳法, 劈、崩、钻、炮、横五种拳法分别对应着五行当中的金、木、水、火、土, 并且具有其特定的属性, 相互之间也具有相生、相克等多种变化。

事实上, 出太极和形意两个拳种之外, 中国武术蕴涵的文化元素不胜枚举。如此庞大的文化体系蕴藏在武术中, 使得我们应该不断激励自己, 勇于探索, 勇于追求, 去发现那些让人怦然心动的奇妙。

2、民族、地域文化与武术

武术是文化的一面镜子, 它不仅折射出了哲学文化的形形色色, 更反映出了我们华夏民族这个大家庭中, 各个民族的风貌特点。

(1) 查拳与回族文化

众所周知, 作为北京体育大学标志性拳种的查拳, 便是起源于回族, 回族可谓是我们少数民族中的一支主力军, 在查拳中, 民族的特征至今依稀可见, 不少动作中还是能够体现出这个民族的文化特色。

(2) 南拳北腿

提起地域特点, 大家最耳熟能详的可能就是南拳北腿这四个字, 地大物博的中国在世代的繁衍生息中因为地域的不同, 而造成了身体形态上的不同, 北方人一般较南方人的身高高, 而在武术中, 高大的北方人充分利用身高四肢长的长处, 擅长长击, 同时, 南方人则利用其特点重视近身短打, 这样便形成了别具风格的南拳和北腿。不管是南拳还是北腿, 引人深思的是劳动人民运用自己的智慧, 取长补短, 扬长避短, 创造了如此丰富的拳种体系。

民族、地域文化的不同, 形成了不少优秀的, 旗帜鲜明的拳种, 更形成了从明清时期就开始的百家争鸣的迹象, 虽然历史的波折可能使得宝贵的武术文化曾遭受挫折, 但是, 我们正因为这样才要更加用心, 去挖掘那些宝贵的文化元素。

3、文化使得武术更吸引眼球

武术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 文化则是为武术增光添彩的耀眼旗帜,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中, 武术这一独特的文化代表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 与世界交流的重要工具。中国功夫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前来探索学习, 当然, 作为重要的文化交流手段, 武术也三番四次的走出国门, 向世界一展风采, 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套路代表队就曾多次在中国与世界多国的国际交流中一展武术风采, 让世界人民看到了武术。作为文化战略的孔子学院更是独具慧眼的将武术这一瑰宝作为孔子学院的必修课程, 不断地向世界人民宣扬着中国文化, 武术使世界了解中国, 文化使武术更吸引目光。

二、结语

武术使得我们应该不断激励自己, 勇于探索, 勇于追求, 去发现那些让人怦然心动的奇妙, 去挖掘那些宝贵的文化元素, 武术使世界了解中国, 文化使武术更吸引目光。

参考文献

[1]徐伟军, 李英奎.太极拳理论与方法的诠释[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1, 34 (9) :1-4.

[2]郭玉成.体育的武术与文化的武术[J].搏击武术科学, 2007, 4 (5) :1-3.

[3]张文广.中国查拳简述[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 1989 (2) :74-79.

[4]刘海金, 郑楠.武术文哲思想发展的历史解读[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6, 22 (4) :8-9.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 第11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建筑;传统砖瓦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053-01

引言

中国的建筑在几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价值,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建筑和文化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逐渐消失。方盒子式的建筑在祖国大地上被疯狂复制,使原本有特色的城市失去了它的地域特征,原有的历史风貌遭到破坏。我们只有深入的挖掘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建筑和民族精神,吸取国外建筑的优点,融贯古今,发展民族传统的建筑文化,才能打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特色的建筑。砖瓦作为一种传统的建筑材料,很早就应用于建筑当中。砖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耐久性,耐磨性和抗压性,而且使用的年限长,这些特性决定了砖的使用。然而,砖瓦材料却湮没在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浪潮中。

一、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

中国建筑追溯至河姆渡文化的遗址至少已经有了7000年的历史,形成了丰厚的传统,并且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最初意义上说,建筑是一种生活的需要,它为人类提供了庇护的场所,遮风避雨,免受侵扰,它为人类提供了日常居住的空间,饮食起居,经营着一个温馨的环境。由于人们在生活中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才形成了不同的建筑和建筑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构成了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不同于其他种类的纯艺术,它受到一个时代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直接影响,带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点。所以中国建筑和中国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这片国土上,几千年的文化连续不断的发展,使得建筑也一脉相承的发展。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物,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类型的代表,它沉淀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是人类文明的一部“石头的史书”。中国建筑的文化产生于中国这片特定的土壤,它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因此中国建筑的文化有自己的特色并且丰富多彩,如北方四合院、苗族吊脚楼、傣族竹楼和黄土高原的窑洞等。这些建筑都是产生在中国这片土壤中、发展在这片土壤中。

二、传统砖瓦的历史

密斯说,砖是很了不起的东西,本身就是建筑,而且砖体积小,便于搬运,适用于各种目的。看似简单的砖其实有着自己的规格,而其材料的特性也直接决定了砖砌体的砌筑方式。人们常说“秦砖汉瓦”,可见,要追溯砖瓦材料的发展史可从秦汉开始。瓦的发明是西周建筑发展的最突出的成就,制瓦的技术是从陶瓷器发展而来的。砖瓦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是共同发展的。砖瓦起源于原始社会,人们发现经常烤火、煮食的地面和墙面发生了变化,变得坚硬,由此产生了砖。旧石器时代,人们住在天然的洞穴里,到了新石器时代,穴居渐渐被地上的建筑所替代。春秋时期砖和瓦已经普及,出现了长城。战国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修建大量的高台建筑,砖瓦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秦统一了度量衡,建筑也有了初步的规范,砖瓦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汉代的砖瓦技术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形式多样的空心砖。到了魏晋南北朝,砖的烧制技术趋于成熟,砖瓦开始运用到地面的建筑中。隋唐时期,许多建筑采用、砖、石、木等材料,砖瓦技术更进一步。南宋时期,出现了砖瓦砌筑的城墙。明清时期,砖的技术极大的普及,砌筑城墙普遍使用砖的技术,青砖在民居中也广泛使用。中国古代建筑大多以木建筑为主,砖瓦的发明极大提高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质量,延长了建筑的使用寿命。

三、传统砖瓦在现代建筑中的创新运用

砖瓦曾是城市建筑的主旋律,看到砖瓦,我们都有怀旧感,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砖瓦逐渐被边缘化。重提砖瓦,意在通过砖瓦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传承与演化,来探究其背后的意义。建筑是有生命力的,从砖瓦开始,所有的生命活力,都会依附于社会情感。在传承的层面上创新,在构造中创新,在钢筋水泥森林中,多一些砖瓦传统的元素,这是建筑的血脉和文脉。

王澍作为当代中国建筑师荣获普利茨克建筑奖,再一次证明了王樹广泛的影响力,其建筑作品及其理论已经获得了世界性的认同。王澍认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以农为基,中国的一切文化根源在农村。近年来城化进程加速,大量农村土地被兼并,带有城市记忆和文脉的旧城建筑被拆除。千城一面,许多具有地域性特色及乡土文化的传统正随着农村的婆缩而逐渐消失。

他认为建造出悠久的既有独特的传统文化特色又能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是完全有可能的。为此王樹在他的建筑创作中进行了实践,将乡土材料运用于建筑设计中,同现代的建筑形式相结合。作为地域性文化代表元素的乡土材料,它的使用能使现代建筑拥有时间的积淀,使得地方乡土文化得以延续,而现代的建筑形式可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建筑功能的需求,两者的结合相得益彰。

四、小结

本文以传统砖瓦的视角探析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传统元素是建筑本土化的源泉,如果把传统砖瓦作融入到建筑中,把废弃的砖瓦在现代新建筑中循环再利用,对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保护砖瓦建筑,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改善我国的建筑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宁忠意.城市精神与乡村情怀同在——对话砖瓦:建筑元素与社会情感[C].中外建筑,2010.11.01.

[2]张淼.传统材料在现代建筑构造中的演绎——对王澍作品的感悟和思考[J].建筑技艺,2012 .10 .20.

[3]邢至怡.结合后现代主义理念解读王澍建筑作品的“瓦片情结”[J].北京林业大学, 建筑技术与应用 2012.08.15.

[4]沈毅秀, 兰文江 .砖的历史文化点滴 [J].砖瓦, 2014.02.29.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第12篇

天人合一

天人关系是中国文化的基本问题, 也是人与生俱来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 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态度截然不同, 西方将外部世界作为客体独立于主体之外, 天与人是独立的客观存在, 中间有一条分明的界线。而中国人一开始对于外界的认识就是浑沌的、感觉的、整体的, 因此, 中国人的天人观是合一的。

春秋时期, 作为儒家的开创者孔子虽然很少讲天, 但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却有自己深入的思考。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论语·阳货》) 意思是说,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更替, 昼夜旦暮的转移, 万物的生生不息、新陈代谢, 这些都是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进行的。

孔子对山水情有独钟。子曰:“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智者动, 仁者静;智者乐, 仁者寿。” (《论语·雍也》) 意思是说智者之所以喜欢水, 在于水的灵动, 就像人的智慧;仁者之所以喜欢山, 就在于山的坚定, 就像人的仁爱。孔子在谈山水时总是与人的品德和人生联系在一起, 这是儒家的特点。

一般人认为, 孔子是现世的、功利的、道德的, 其实孔子的理想却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的自我的心灵自由。《论语·先进》告诉我们这样一件事:一天, 孔子饶有兴致地问围坐在自己身边的几位得意弟子的志向, 子路、冉有、公西华纷纷慷慨陈词, 表达了自己不凡的理想和追求。唯有曾点 (曾皙) 与众人的志向相左:“莫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意思是说, 当春天来了, 穿上舒适的春装, 相约上五六成年人、六七少年人, 结伴到沂水里去游泳, 然后在凉爽宜人的舞雩台上吹吹风, 大家优哉游哉地玩个痛快, 之后高高兴兴地唱着歌回家。这番话表面上看起来很没有抱负, 没想到却得到了孔子的赞同:“吾与点也!”意思是说我赞同曾点的想法呀!

孔子在天人方面最突出的贡献是他的“比德说”。与其说孔子关注自然、热爱自然, 不如说, 孔子更关注自然与人性的联系, 他的落脚点仍然是人自身的德性和修养。

孟子作为儒家思想的继承人, 主张把天道和人道联系起来, 他说:“尽其心者,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孟子·尽心上》) , 认为天有善恶之心, 人性天赋, 人有善端, 与生俱来, 因而性天相通。

道家与儒家不同, 他们看待天人关系, 更注重发现自然、顺应自然、回归自然。老子在《道德经》一开篇就讲, “道, 可道, 非常道;名, 可名, 非常名。无, 名天地之始;有, 名万物之母。”老子第一次提出道的概念, 既作为万物的本源, 又作为他哲学体系的核心。他说:“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道常无为, 而无不为。”“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这些都说明道为万物之源, 一切由此而生。人作为天地一物, 只有顺其自然, 才能适得其所。

如果老子更多讲的是大千世界的辩证法, 那么庄子则在老子强调“道”的基础上更崇尚人的自由, 强调人对世俗的超越。他认为, 人与天地自然都是由气构成,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因而天人是统一的, 但由于被名利诱惑, 种种不善之行, 又造成了天人对立。要恢复人之本性, 必须破除束缚人性的东西。他主张“无以人灭天”, 反对人为, 追求“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他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 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 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他主张人应该发现天地之间的美, 顺应万物之理。他追求的是一种“逍遥”境界:“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逍遥于天地之间, 而心意自得。” (《庄子·知北游》) “鹏之徙于南冥也, 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 物我合一, 物我齐一, 是庄子心中的理想。“昔者庄周梦为胡蝶, 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 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齐物论》) “庄周梦蝶”表达了物我合一的人生理想。

《周易大传》在天人关系方面提出“裁成辅相”之说, 《象传》云:“天地交泰, 后以裁成天地之道, 辅相天地之宜, 以左右民。”《系辞传》云:“与天地相似, 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故不过;旁行而不流, 乐天知命, 故不忧;安土敦乎仁, 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 曲成万物而不遗, 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文言传》云:“夫大者, 与天地合其德, 与日月合其明, 与四时合其序, 与鬼神合吉凶。先天而天弗违, 后天而奉天时。”

汉董仲舒讲天人合一, 提出“天副人数”, 把人体与自然界的时令节候相比拟, 认为天有阴阳, 人也有阴阳, 提出“以类合之, 天人一也” (《春秋繁露·阴阳义》) 。董仲舒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天人合一论过于牵强附会。

宋张载在中国文化史上第一个提出“天人合一”。他认为儒者“因明致诚, 因诚致明, 故天人合一, 致学而成圣, 得圣而未始遗人” (《正蒙·乾坤》) , 在张载的思想中, 天地皆由气构成, 气是万物的本源, 也是天人合一的基础。《西铭》云:“乾称父, 坤称母, 予滋藐焉, 乃浑然中处。天地之塞吾其体, 天地之帅吾其性, 民吾同胞, 物吾与也。”意思是说天地犹如父母, 人与万物都是由气生成, 气之本性也是人与万物的本性。人与自然万物在本性上是相通的。人民都是我的同胞, 万物都是我的朋友。从本质上讲, 张载是主张性天相通的, “性与天道云者、易而已矣”。 (《正蒙·太和》) 他把天人合一看成是最高境界, 主张穷理尽性。“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完成人道天道的统一。

禅宗作为中国化的宗教, 更与大自然结下不解之缘。僧人常年居于深山古寺, 看花开花落、云起云飞, 自然心灵空寂, 断绝烦恼。参禅, 重要的是心境。“境生于象外”, 才能心灵自由。“悟得来, 担柴挑水, 皆是妙道。”“禅便如这老牛, 渴来喝水, 饥来吃草。”一切皆是自然, 立地便能成佛。“看山是山, 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 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 看水还是水。”同样是水, 在看的过程中, 心情发生变化, 看到的山水也就不一样。禅宗讲究的是人对自然的彻悟。

中国诗歌中有许多关于人与自然合一的美好篇章:

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山流。”《鸟鸣涧》:“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秋登兰山寄张五》:“北山白云里, 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 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 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 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 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 共醉重阳节。”

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

中国文化的格调、优雅、情趣尽在于此。虽然俗世并不使人快乐和自由, 但只要我们改变对于这个世界的态度, 仍然可以体味到心灵的快乐, 追求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意栖居”。

恩格斯对自然和精神的统一问题, 有过一系列精辟的论述。他说:“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 学会认识我们对于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5]159他还说:“自然界和精神是统一的。自然界不能是无理性的……而理性是不能和自然界矛盾的。”[5]200“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 只要它们被正确地认识, 必然是互相一致的。”[5]203恩格斯的这些论述, 与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特别是在当代, 这种思想更有着深刻的合理性和现实性。

以人为本

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 虽然是西方近代以来的文化理念, 但对人的重视并不就是西方的专利, 中国文化中也有不少重视人的价值的思想。西方近代哲学中对于人的主体性的强调, 西方现代哲学对生命意识的强调, 都说明了人在文化中的重要性。而中国一开始, 就将目光投射在人的身上, 它不像西方那样具有过多的形而上追问和主客体的分离, 它更多的是关注人的内心。儒家对于现实的关怀, 道家对于个体自由的追求, 禅宗对于俗世的摆脱, 都在追求人有一个内在完整、纯洁、自由的世界。人的价值不以外物占有的多少为标准, 而以道德的完善和心灵的富足为目标。

孔子学说集中体现了儒家的人本思想。孔子强调人贵于物, 主张“天地万物, 唯人为贵”。《论语》记载, 马棚失火, 孔子问伤人了吗?不问马。说明在孔子看来, 人比马重要。孔子的人本思想的核心应该是“仁者爱人”。爱人就是要看到别人的长处, 体谅别人的难处, 有体人如己之感。他所说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合在一起, 就是“忠恕”之道。在对别人宽恕仁爱的同时, 孔子要求个人应该有所追求, 有自己的人格和节操。孔子说:“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三军可以夺帅, 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不降其志, 不辱其身。” (《论语·微子》) 这种精神与《周易》古经所说的“不事王侯, 高尚其事” (《蛊》卦) 、“不事王侯, 志可则也” (《象传》) 是一脉相承的。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爱”思想, 进一步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社会。孟子又特别重视个人人格的修炼, 他说:“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 (《孟子·告子上》) 在义与利之间, 孟子是选择前者的, 以义为上, 以义为先。孟子说:“士穷不失义, 达不离道。……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 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告子上》) 孟子之后, “独善其身”和“兼济天下”就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自觉追求。

老子学说, “道”和“德”是紧密相连的。选择不同的道路, 就选择了不同的德性。而且老子讲“德”往往是与自然之“道”连在一起的。比如“上善若水”, 讲的既是自然之水, 又是社会中人。水性与人德有许多相同之处, 所以是人要向水学习, 要有水一样的德性。在做人方面, 老子明确指出:“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善者不辩, 辩者不善。知者不博, 博者不知。圣人不积, 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 利而不害;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 (《道德经·八十一章》) 一方面要人朴实无华, 诚以待人;另一方面要人“不争”, 不要在利益面前与人相争, 要无为谦让。只有当人断除了对于利益过多的追求和争斗, 人与人的关系才会和谐, 社会才会稳定, 国家才能得到治理。

荀子在观察自然的基础上深入地思考了人何以贵的问题, 他说:“水火有气而无生, 草木有生而无知, 禽兽有知而无义, 人有气有生有知有义, 故最为天下贵也。” (《荀子·王制》) 与自然界的水火、草木、禽兽相比, 人有气、有生、有知、有义, 集优点于一身, 这是其他任何一种东西都无法相比的, 所以人最优秀、最珍贵。

墨子提倡“兼相爱, 交相利”, 具有博爱的情怀;所谓兼爱, 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 它是一种无差别、无差等的爱。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关爱。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 视人之家若视其家, 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诸侯相爱则不野战, 家主相爱则不相篡, 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 君臣相爱则惠忠, 父子相爱则慈孝, 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 强不执弱, 众不劫寡, 富不侮贫, 贵不敖贱, 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 以相爱生也, 是以仁者誉之。”

管子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他说:“夫霸王之所始也, 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 本乱则国危。”他从政治稳定的角度, 讲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礼记·礼运》中描绘的“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一个理想的“大同”社会。

先秦时期这些思想家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基于当时的社会动乱、人心不古, 其中有不少理想成分, 而恰恰是这种超越现实的理想, 成了后世人们弥足珍贵的追求。

以人为本, 后汉思想家仲长统讲得最为鲜明。他说:“所贵乎用天之道者, 则指星辰以授民事, 顺四时而兴功业, 其大略也, 吉凶之祥, 又何取焉?……从此言之, 人事为本, 天道为末, 不其然与?” (《全后汉文》) , 这里提出的“人事为本”说明了人的重要性。

佛教东传之后, 宣扬灵魂不灭、三世轮回的观念, 一些人受此影响, 儒家学者起而反驳。南北朝时何承天的《达性论》、范缜的《神灭论》都反对神不灭论。宋明理学提出的气本论、理本论、心本论等学说, 也不承认鬼神的存在。宋明理学一方面执着于大千世界的形而上追问, 另一方面又致力于人之本心, 力图达到宇宙、万物、人生、本心的和谐境界, 都强调了人的本体性和主体性存在, 因此, 这一时期的哲学应该是中国文化思想的一个高峰。宋代周敦颐说:“二气交感, 化生万物, 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太极图说》) 充分肯定了人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人生意义、人生价值、人生理想、人的道德, 因此, 它是关于人的学说的哲学。如果说, 在中国文化中, 道家更侧重于自然主义的话, 儒家则更侧重于人本主义, 儒家关注的是人的品德、习性、内心。自汉以来, 儒家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就在于它能切合现实人生。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认为儒家的人本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肯定人的价值; (2) 认为人的价值主要在于人具有道德的自觉性, 而人的道德自觉性表现为人格的尊严与社会责任心; (3) 认为人生理想的最高原则是“和”, 即多样性的统一。[6]

总的来看,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本位的文化, 它和西方以自然本位的文化不同, 它重视的是人伦关系。人是社会中的人, 是国家中的人, 是家庭中的人, 而不是自然意义上的人。中国文化的“三纲”、“五常”、“八条目”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都是将个体放在各种关系之中, 因此, 中国传统人本主义讲的是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作用与价值。“它把道德实践提到至高地位, 对于人的精神的开发, 对于个体道德自我的建立,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道德教育代替宗教信仰, 用道德自觉抑制宗教强制, 大大丰富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4]292

中国传统人本思想除了重视人的地位、人的价值、人的品德、人生意义外, 还比较重视在政治生活中人的地位与作用。这就是历史上很多人提出的“民本”思想。虽然“民本”思想不是今天的“民主”思想, 但“民本”思想的提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中国社会是以皇权为中心的集权统治, 如果抽象地提“以人为本”, 可能助长帝王思想的泛滥。“民本”思想的提出尽管有其巩固政权的历史背景, 但实行起来对于老百姓是有好处的。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所谓“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所谓“休养生息”政策, 封建社会的太平盛世, 都是重视了老百姓的地位与作用。这一点, 我们在谈中国自身的人本主义思想时应该既看到它的局限性, 又看到它的积极性。

刚柔相济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刚柔相济, 既强调积极有为的进取, 又强调谦逊无为的处世;既强调人格节操, 又强调生存智慧;既强调人之内心的刚正, 又强调人之外在的圆通。刚中有柔, 柔中有刚, 刚柔互用, 取中为上, 其中蕴含着深刻的自然辩证法和人生辩证法。

儒家重视“刚”的品德。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 (《论语·子路》) 刚毅即是具有坚定性。孔子的弟子曾子说:“可以托六尺之孤, 可以寄百里之命,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论语·泰伯》) “临大节而不可夺”即是“刚毅”。

《周易大传》提出“刚健”、“自强不息”的生活准则。《文言传》云:“大哉乾乎!刚健中正, 纯粹精也。”《象传》云:“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系辞传》云:“夫乾, 天下之至健也, 德行恒易以知险而克服之, 以达到恒易。”大自然包括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是崇尚刚强的, 只有刚强才能有生存有发展, 要生存要发展又必须努力向上、积极进取, 作为人, 也是如此。

在中国文化中, 与刚健自强相连的是关于独立意志、独立人格、独立不改的生命原则。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证·子罕》) 又赞扬伯夷、叔齐“不降其志, 不辱其身”。他说:“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孟子提出:“生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 (《孟子·告子上》) 他还举例, “一箪食, 一豆羹, 得之则生, 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意思是说:只要得到一小筐饭、一小碗汤就可以保全生命, 不能得到就要饿死, 如果是轻蔑地吆喝着叫别人吃, 哪怕是饥饿的过路人都不愿接受, 如果是用脚踢着给别人吃, 那就连乞丐也不会要了。这就是中国古代讲的“饿死不食嗟来之食”, 人宁可饿死, 也不接受人格的污辱。他说:“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儒家刚健进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屈原、司马迁、嵇康、陶渊明、李白、岳飞、文天祥、郑板桥、闻一多、朱自清、梅兰芳等都是有骨气的志士仁人。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盖西伯 (文王) 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左丘失明, 厥有《国语》;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不韦迁蜀, 世传《吕览》;韩非囚秦, 《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西晋大音乐家、“竹林七贤”代表人物嵇康宁可被斩首洛阳东市, 也不为司马氏王朝所用, 临刑前还当众演奏了他的拿手曲目《广陵散》。东晋诗人陶渊明:“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唐朝诗人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岳飞以“精忠报国”四字为一生处世的准则, 宁可以“莫须有”的罪名死于狱中, 也不向奸臣秦桧求情。文天祥被俘乃书《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囚禁四年, 经历种种严酷考验, 始终不屈, 于1283年从容就义, 年仅47岁。郑板桥清正为官后因请求赈济农民而得罪豪吏, 告疾罢官归, “掷去纱帽不为官”, 居扬州以诗书画自适。闻一多面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在云南大学致公堂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美国的救济粮。梅兰芳以民族大义为重, 蓄须明志, 不为日寇演戏。

当然, 中国文化中除了具有“刚性”的一面, 也有“柔性”的一面。与儒家“重刚”相反, 道家“贵柔”。老子非常推崇水, 水的特点恰恰与道家崇尚的美德贵柔、谦下和不争相同。《道德经》上说水是“善立万物而不争”之物, 所以在道家看来确实是“上善若水”。“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柔弱胜刚强, 这就是水的“柔德”。水铺天盖地柔和地展开, 柔光所及, 木石皆成琉璃, 每一寸柔光都含着粉碎一切、荡涤一切的力量。“天下之至柔, 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 入于无间。”水没有形状, 所以可以渗透到没有空隙的地方。水无孔不入, 无坚不摧, 无往不胜。水是最柔弱的东西, 也是最坚强的东西。“滴水穿石”、“抽刀断水水更流”、“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一切事物、个人在水面前好像都是软弱的和渺小的。水是最美的:“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霞与孤鹜齐飞。”水又是最有情的:“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中国文人曾经用超群的才华和无数的篇章描写水、歌颂水, 由此可以看到人对水寄予了多么深厚的感情。

在关于人的修养问题上, 庄子及其后学提出了“心斋”、“坐忘”等理论, 要求忘掉人己、物我的区别, 停止一切心智活动, 以达到“形如槁木, 心如死灰”的境地。魏晋玄学在道家的基础上将“无”强调到很高程度, 知识分子抨击纲常名教, 热爱自然山水, 追求个人心灵的自由宁静。隋唐佛学大讲虚静无为, 涅槃静寂, 即使是宋明理学, 也沾染了佛教的一些思想。道佛虽有差异, 但以“无”为宗, 强调内心的纯净、空灵还是一致的。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一直有出世与入世, 刚健有为与清静无为, 动与静的争论。儒道互补, 佛道互渗, 三教合一, 成为中国文化的典型特征。

总的来说,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 它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尽艰难而不灭, 就是有一种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同时, 谦和处世、以柔克刚更是一种人生修养、人生智慧、人生境界, 特别是当人们处于形为物役、明争暗斗、斤斤计较、你死我活的境况中时, 更需要一种战胜自我、淡泊名利、宁静致远、锲而不舍的勇气和毅力。在这个意义上, 刚柔相济又不仅是一种辩证思维, 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知进知退、有舍有得、有刚有柔、有入有出、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才会达到一种高妙的人生境界。

以和为贵

和谐, 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 也是中国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西方文化一开始就强调物我二分、主客对立、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一直纠结于物质与意识、现象与本质、物与我的一系列矛盾之中, 而中国文化一开始就主张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 自我身心的和谐,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民族国家之间的和谐, 和谐成为中国文化的中心话题。

“和”是中国文化中的最高价值。

儒家很早就开始关注“和”的问题, 孔子的弟子有若说:“礼之用, 和为贵。” (《论语·学而》) 礼作为维系社会关系的纽带,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很早就有“礼乐治国”的概念, 《乐记》说:“大乐与天地同和, 大礼与天地同节。”如果音乐的本质是和谐, 那么礼的本质也是和谐。礼的作用是规范社会每一个人的言行, 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让每一个人做事说话都能恰到好处。如果“礼崩乐坏”, 社会就会大乱。因此, 对于每一个人来讲, 不用一定的规矩制度 (礼) 来加以节制, 是不行的。

孔子还说:“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对这句话这样解释:“君子小人所为不同, 如阴阳昼夜, 每每相反。然究其所以分, 则在公私之际, 毫厘之差耳。”君子出于公心, 小人囿于私利。出于公心所以能胸怀宽广, 纳百川而归于海, 搞五湖四海而不搞拉帮结派。出于私利所以就心胸狭窄, 结党营私而排除异己, 搞宗派主义而不讲道义原则。

由此可见, 孔子讲的“和”是多样性的统一, “同”则是一味地附和乃至结党营私。孔子明确指出, 做人要近君子而远小人。因为, 君子能够宽厚待人, 与人和谐相处。

其实, “和同之辨”始见于西周末年周太史史伯的言论中。《国语》记述史伯之言曰:“夫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 (《国语·郑语》) 意思是说, “和”是不同事物的结合, 不同、差别是“和”的前提, 这样的“和”才能长久, “和”物才能生。如果“去和取同”, 那就会“声一无听, 物一无文, 味一无果, 物一无讲”。在这里, 不同事物相互为“他”, “以他平他”即聚集不同事物而达到平衡, 这叫做“和”, 这样才能产生新事物。如果以相同的事物相加, 是不能产生新事物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有关和谐的思想可以追溯得更远。和谐一词早已有之, 它原指乐律的调和。据《尚书·舜典》记载, 舜曾要求其乐官做到:“诗言志, 歌永言, 声依永, 律和声, 八音克谐, 无相夺伦, 神人以和。”在这里, 和谐不仅是乐律的本质, 而且应当是自觉追求的境界。对和谐的推崇在《周易》中也有所体现。《周易·乾·彖》云:“乾道变化, 各正性命, 保合太和, 乃利贞。”由于乐律来自对自然之声的发现, 所以古人推而广之, 逐渐把和谐看作自然的法则。

《中庸》中有:“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和”也是万物生长的前提。老子也讲“和”, 《老子》四十二章云:“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意思是说万物各自包含阴、阳两个对立面, 这阴阳二气, 相互激荡, 而得到统一。它讲的是万事万物生成的过程, 这个“和”就是对立统一,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老子》五十六章云:“塞其兑, 闭其门, 挫其锐, 解其分, 和其光, 同其尘, 是谓玄同。”意思是说, 关闭传递知识的门窗, 挫掉自己的锋芒, 解脱自己的纷扰, 蕴藏自己的光彩, 混同自己于尘垢之中, 这就叫做高深奥妙的玄同。老子在这里强调的“玄同”实际上是一种生存智慧和技巧, 它好像与前边讲的“和”有矛盾, 但实际上并不矛盾。因为事物的起因产生于阴阳二气, 是一种矛盾。事物的存在也有矛盾即隐与显, 只有把握好隐与显的关系, 事物才可能很好地生存。就像一个人, 过于张扬, 反而容易遭人嫉恨, 而低调生存, 隐其锋芒, 反而有利于生存发展。人与事物能不能生存和发展关键是能否达到一种和谐状态, 把握好矛盾的平衡点。

《庄子·天道》说:“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 此之谓大本大宗, 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 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 谓之人乐;与天和者, 谓之天乐。”中国哲学把“与天和”、“与人和”看作是最大的快乐, 正是因为其所追求的目的, 乃是建立在和谐基础上的“天人合一”和“天人之乐”。

儒家讲的和, 包括了自然界在内的和谐。《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悖。”这就是儒家所设想的“太和”景象。大自然的万物各有生长的空间, 相互不干扰、不侵害, 万事万物各行其道而不冲突而共同前进, 这就是一种非常和谐的状态。

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他主要从战争的角度, 讲了“人和”的重要性。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中, 人和最重要, 它是战争胜利的根本。

在处理人际关系和建立社会和谐方面, 儒家还提出了仁、义、礼、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等一系列概念, 旨在实现“人和”, 提出了建设大同社会的远景理想。正如《礼记·礼运》所云:“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荀子则提出:“和则一, 一则多力。” (《荀子·王制》) 道家反对追名逐利、人与人的相互倾轧, 希望能有一个和谐的社会。老子主张“无欲”、“无为”、“无争”, 彼此和谐相处, 宽大为怀, 人人过一种“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生活。老子提出的“去甚, 去奢, 去泰”、“知止”、“知足”等主张, 让人们效法天道, “有余以奉天下”, 实现相对均衡。

在处理身与心的关系上, 儒家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 孔子说:“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论语·里仁》) 但他又强调“欲而不贪” (《论语·尧曰》) , 反对放纵欲念。他说:“君子有三戒, 少之时, 血气未定, 戒之在色;及其壮也, 血气方刚, 戒之在斗;及其老也, 血气已衰, 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 也就是说, 人要掌握中和的原则, 保持平衡谦和的心态, 不能贪得无厌, 不能违背自然发展的规律。

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 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了“协和万邦”的思想。《尚书·尧典》说:“克明俊德, 以亲九族;九族既睦, 平素百姓;百姓昭明, 协和万邦。”《周易·乾卦》说:“首出庶物, 万国咸宁。”孔子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 (《论语·颜渊》) , 又说:“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 则安之。” (《论语·季氏》) 主张以文德感化外邦, 反对轻率地诉诸武力。孟子提出“仁者无敌” (《孟子·梁惠王上》) , 主张“以德服人” (《孟子·公孙丑上》) , 提倡王道, 反对霸道。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模式, 都是以“德”为本, 先管好自己, 治理好家庭, 才能治国平天下。而且平天下不是以武力压人, 而是以德服人、感化人, 这样才能实现“协和万邦”的理想。《易传》说:“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只有人心归顺, 才是实现和平理想的正确途径。

中国古代哲学家、政治家十分注意把“矛盾”作为和谐得以建立的前提, “《易》以道阴阳” (《庄子》) 。按照《周易》的说法, 阴阳恰恰是构建和谐时不可或缺的两大基本要素, 故古人认为, 没有阴阳矛盾, 便没有和谐;而没有和谐, 矛盾则无法得以化解。和谐是对合理性的追求, 故《周易》特别强调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居位要“中”、要“正”、要“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和”往往表述为“中”、“中庸”、“中道”、“中和”等概念。“和”与“中”密不可分, 实现“和”的理想, 最根本的途径是“持中”, 孔子把“中”衍化为“中庸”, 上升为最高的道德准则, 使之成为一个道德哲学范畴, 他说:“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雍也》) 又说:“不得中行而与之, 必也狂狷乎!” (《论语·子路》)

总的来看, 中国人讲“和”是以“中”为前提。中国人的“和”不是无原则的“和”, 而是适度的“和”。“和”作为中国人的智慧和处世方式, 它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我们可以持续发展, 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可以得到一个人人都有自由、人人都能发展的稳定社会。追求人的身心和谐可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使人身体健康, 感到心灵的自足与快乐。追求民族国家之间的和谐, 可以赢得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 和谐是向心力, 和谐是凝聚力, 和谐是竞争力。有了一种和谐的思维方式, 我们每个人做事就不会走极端, 人与人之间就会求同存异, 国家与国家就会和谐相处, 人们理想中的大同世界才会实现。因此, 和谐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足———人人有饭吃, 更重要的是人人有话说, 是一种精神上的交流。特别是在当代社会, 和谐思维对于建设小康社会和和平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376.[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376.

[2]梁漱溟.中国文化的命运[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0:174.[2]梁漱溟.中国文化的命运[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0:174.

[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4:293.[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4:293.

[4]张岱年, 方克立, 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286.[4]张岱年, 方克立, 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286.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

上一篇:性道德价值观教育下一篇:男子单打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