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别分析范文

2024-05-28

差别分析范文(精选12篇)

差别分析 第1篇

我们以EBIT表示企业的息税前利润水平, EPS表示企业的每股收益, I为债务利息, T为企业所得税税率, N表示企业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则有:

鉴于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状态下, 无论采取股权融资方式还是采取负债融资方式进行融资, 每股收益都是相等的。当我们把EPS1表示采取股权融资情况下的每股收益, EPS2表示采取负债融资情况下的每股收益, 则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状态下, 有EPS1=EPS2, 即:

(一)

下面我们以2013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辅导教材《财务成本管理》第277页中的例子为例来进行分析:某企业目前已有1 000万元长期资本, 均为普通股 (共100万股, 每股净资产10元) , 股价为10元。现企业希望再融资500万元以满足扩大经营规模的需要。假设企业有两种筹资方案可供选择:方案一:全部依靠发行普通股股票筹资, 按照目前的股价, 需增发50万股新股, 即每股发行价10元;方案二:全部通过年利率为10%的长期债券融资。假设企业预期的息税前利润为210万元, 企业所得税税率25%。

根据以上资料, 可以计算出融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状态下的息税前利润为150万元。在该盈利水平情况下, 不论采取发行长期债券进行融资还是采取发行股票进行融资, 每股收益均为0.75元。由于企业预期的息税前利润为210万元, 远高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状态下的150万元息税前利润水平, 根据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分析法进行决策, 企业应选择采取负债融资, 每股收益将可以达到1.2元, 比采取股权融资方案的每股收益1.05元高出0.15元。

(二)

融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分析法对企业在融资方式选择的决策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但该方法还是存在一些缺陷, 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单独运用该方法进行决策。

一、未考虑发行价的不同对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影响

在上例中企业新股发行方案是假定按照每股净资产价发行的, 且每股净资产等于股票的价格 (企业每股价格和每股净资产都是10元) 。在资本市场上, 上市企业的股票价格及新股发行价一般都是高过企业每股净资产的, 在企业拟融资的总额不变的情况下, 当股票发行价高过每股净资产, 随着股票发行价越高, 发行的股票数量就越少, 每股收益也就越高, 根据不同的发行价计算出来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就会不同, 如果没有考虑这个因素, 将可能会导致企业在进行融资方式决策时出现失误。

例如, 假设上例中企业的股票价格是20元, 企业发行新股方案拟采取全部向原股东配售的方式按每10股配售4股的比例发行, 配股的价格12.5元, 发行股票数量为40万股, 其他条件不变。

根据给出的条件计算出来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状态下的息税前利润为175万元。在该盈利水平下, 采取发行长期债券进行融资和发行股票进行融资两个方案下的每股收益均为0.937 5元。即如果按照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分析法进行决策, 当预期息税前利润超过175万元时应采取负债融资, 当预期息税前利润低于175万元时, 应采取股权融资。

由于企业采取的是向原股东配股方式进行股权融资, 在融资总额确定的情况下, 配股价越高则所需发行的股票数量就会越少, 这也就导致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状态下的盈利水平越高。在全体股东都参加配股并全额支付配股款的情况下, 原股东并不会因为配股而使其股权比例下降, 即无论是采取10元的发行价还是采取12.5元的发行价进行股权融资, 对原股东并没有产生实质影响, 但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状态下的盈利水平却发生了变化。

由于股权融资中每股发行价的不同导致融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不同, 是应该按照每股净资产为发行价还是按照超过每股净资产的实际发行价计算融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并进行决策?

二、股票发行对象不同将可能影响到决策的有效性

股票的发行对象一般可以分为向原股东发行股票 (俗称配股) 和向原股东以外的新投资者发行股票两种。在股权融资中采取对原股东以外的投资者发行新股情况下, 当预计盈利水平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之下时实际上并不一定能得出应该采用股权融资的结论。

例如, 在上例中假设企业在融资前的息税前利润为180万元, 即每股收益1.35元。在企业融资的两个方案中, 其中股权融资方案采取的是对原股东以外的投资者进行增发股票, 每股增发价为16元, 发行股票数量为31.5万股, 总融资额500万元, 融资后预计企业可实现息税前利润200万元, 其他条件同上例。

按融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分析法计算出来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状态下的息税前利润是208.73万元, 该状态下的EPS为1.19元。但作为原股东是否会同意这个增发方案呢?

在该案例中, 由于预计企业息税前利润为200万元, 低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状态下的208.73万元的息税前利润, 按规则应该选择股权融资 (采取股权融资每股收益预计达到1.140 7元, 如果采取负债融资, 则每股收益预计为1.125元) 。但如果按照这个方案实施将会导致企业原股东发生损失:虽然采取增发新股方案后预计每股收益要比采取负债融资方案的每股收益多0.015 7元, 但要比企业在融资前的1.35元每股收益下降了0.209 3元, 原股东账面总利润合计减少20.93万元。由于该例采取股权融资方案将导致原股东利益受到损害, 所以该融资方案是不可能被原股东所接受。

(三)

根据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企业在融资决策时不应单独运用融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分析法进行决策, 而应在实际运用时灵活掌握, 并辅助其他方法进行综合决策, 否则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很重要的一个辅助方法是看企业所融资金的投资报酬率, 理论上只要投资报酬率高过借贷利率, 采取负债融资方式可以提升企业的每股收益。

例如, 假设前例中的企业两个融资方案中, 其中股权融资方案是全部发行普通股50万股, 每股发行价10元, 企业在融资前的息税前利润为120万元, 预期未来的息税前利润水平为160万元, 其他条件不变。

根据上述资料可以计算出企业的融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下的息税前利润为150万元, 每股收益无差别点下企业的每股收益是0.75元。由于预期企业未来息税前利润可以达到160万元, 超过每股收益无差别点下的息税前利润, 所以如果根据预期的息税前利润来进行融资方案的选择, 则应该选取负债融资 (采取负债融资方案后企业的每股收益为0.825元, 而采取股权融资方案后企业的每股收益只有0.8元) 。

但是, 如果仔细分析负债融资对股东利益的影响, 就会发现采取发行长期债券进行融资将会导致股东利益受损。因为在融资前的息税前利润有120万元, 即每股收益0.9元, 而发行长期债券进行融资后预期的每股收益只有0.825元, 股东损失了7.5万元。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所融资金投资产生的息税前利润与融资额之比只有8%, 而发行长期债券进行融资的资金成本为10%。虽然融资后可以为企业增加40万元的息税前利润, 但是由于发行长期债券的50万元利息支出超过了融资给企业带来的40万元息税前利润, 发行长期债券融资所付利息不仅吞噬掉了投资所产生的全部息税前利润, 而且侵蚀了企业的其他项目的利润。所以发行债券的方案当然不能采用。

另外, 上例如果改为股权融资, 由于预期息税前利润为160万元, 预期每股收益为0.8元, 虽然预期的每股收益要比融资前的每股收益水平低, 但企业总的净利润上升了 (净利润由90万元上升为120万元) , 如果股权融资产生的净利润与融资额之比达到甚至高于股东所要求的回报率, 则方案还是可行的。在该例中股权融资产生的净利润与融资额之比为6%, 如果股东可以接受这6%的投资净利率水平, 则股权融资方案可行, 如果不能接受6%的投资净利率水平, 则企业融资所拟投资的项目就没有必要投资, 本次也就没有必要进行融资。

参考文献

[1] .施海丽.直线斜率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财会月刊 (综合版) , 2008;2

[2] .孟薇, 林俊国.企业资本结构的改进:每股EVA无差别点.商业研究, 2005;10

分析QC与QA的差别 第2篇

很多做质量的人可能都会问QC是什么意思吗?QA又是什么意思,他们有什么不同吗?特别是其他部门人员则更容易混淆这两个职称的概念,觉得好象都是你们质控部的,为什么要佩带两种不同的标志呢?

以下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QC--英文全称Quality Control,代表是品质控制,产品的质量检验,发现质量问题后的分析、改善和不合格品控制相关人员的总称。一般包括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来料检验),IPQC(In-Process Quality Control制程检验),FQC(Final Quality Control成品检验),OQC(Out-going Quality Control出货检验),也有的公司不管三七二十一,将整个质控部全部都称之为QC。QC所关注的是产品,而非系统(体系)这是它与QA主要差异,目的与QA是一致的,都是“满足或超越顾客要求。”

QA--英文全称Quality Assurance,代表品质保证,通过建立和维持质量管理体系来确保产品质量没有问题。一般包括体系工程师,SQE(Supplier Quality Engineer 供应商质量工程师),CTS(客户技术服务人员),6sigma工程师,计量器具的校验和管理等方面的人员。QA不仅要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还要知道这些问题解决方案如何制订,今后改如何的预防,QC要知道仅仅是有问题就去控制,但不一定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去控制。

打个有些不恰当的比喻,QC是警察,QA是法官,QC只要把违反法律的抓过来就可以了,并不能防止别人犯罪和给别人最终定罪,而法官就是制订法律来预防犯罪,依据法律宣判处置结果。

总结的说明一下,QC--主要是事后的质量检验类活动为主,默认错误是允许的。期望发现并选出错误。QA--主要是事先的质量保证类活动,以预防为主。期望降低错误的发生几率。

QC是为使产品满足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它包括检验,纠正和反馈,比如QC进行检验发现不良品后将其剔除,然后将不良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采取改善措施,因此QC的控制范围主要是在工厂内部,其目的是防止不合格品投入,转序,出厂,确保产品满足质量要求及只有合格品才能交付给客户.QA是为满足顾客要求提供信任,即使顾客确信你提供的产品能满足他的要求,因此需从市场调查开始及以后的评审客户要求,产品开发,接单及物料采购,进料检验,生产过程控制及出货,售后服务等各阶段留下证据,证实工厂每一步活动都是按客户要求进行的,QA的目的不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保证产品质量是QC的任务,QA主要是提供确信,因此需对了解客户要求开始至售后服务的全过程进行管理,这就要求企业建立品管体系,制订相应的文件规范各过程的活`动并留下活动实施的证据,以便提供信任

这种信任可分为内外两种,外部的即使客户放心,相信工厂是按其要求生产和交付产品的,内部是让工厂老板放心,因为老板是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产品出现质量事故他要负全部责任,这也是各国制定产品质量法律的主要要求,以促使企业真正重视质量,因此老板为了避免承担质量责任,就必须以文件规范各项活动并留下证据,但工厂内部人员是不是按文件要求操作老板不可能一一了解,这就需要QA代替他进行稽核,以了解文件要求是否被遵守,以便让老板相信工厂各项活动是按文件规定进行的,使他放心,因此QC和QA的主要区别前者是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规定,后者是建立体系并确保体系按要求运作,以提供内外部的信任.同时QC和QA又有相同点:即QC和QA都要进行验证,如QC按标准检测产品就是验证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要求,QA进行内审就是验证体系运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又如QA进行出货稽核和可靠性检测,就是验证产品是否已按规定进行各项活动,是否能满足规定要求,以确保工厂交付的产品都是合格和符合相关规定的.细分QC和QA的岗位职责: QC

1)参与维护、监督质量体系的运行、组织和管理内部质量审核工作;

2)监控项目现场检验工作的具体实施情况,包括人员组织、技术实施、质量、进度、安全、成品保护等;

3)及时上报批量质量问题,不合格信息的及时传递;

4)5)6)7)为纠正质量问题,有权停止现场的生产;

检验工具的管理,清单的维护;

每日上班召集组员进行交班工作和工作安排,进行短暂的教育;

QC或生产部门反映品质不良时﹐到现场进行确认﹐并做出初步的指导工作;

8)如有新材料进来﹐追踪新材料的厂家是否是合格分包商;

9)每日定期抽查组员填写的报表是否真实(每三-四小时一次);

11)如有新产品生产﹐跟踪其品质情况﹐并汇总给QE;

12)学习产品检验规范﹐并教育组员使用之;

13)教育新进员工﹐并使之达成上岗;

14)每日定期稽查生产现场的生产纪律执行情况﹐并将其结果报上级;

15)每日收集数据﹐对组员进行考核分析;

16)提报加班要求和追踪组员加班情况;

17)协助质量主管完成其它质量管理体系方面的工作。

QA 1)监控工艺状态,对工艺参数的改变对产品的影响进行认定,并论证设定的合理性;

2)根据公司整体质量状况组织质量控制方案,监控产品全程质量;

3)定期评估工艺或控制方案;

4)制定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5)处理客户反馈,依据反馈改善质量控制;

6)总结产品质量问题并推动相关部门及时解决; 7)分析工序能力,进行质量改进

8)工艺流程、控制计划、工程变更通知单的接受; 9)为纠正质量问题,有权停止现场的生产;

10)对不合格产品作处理判定;

11)协助跟踪产品的使用情况并提供改善意见;

12)协助上级分析、处理和解决客户质量问题,满足内、外部客户的质量需求,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满意度;

13)制定新产品质量管理计划,并监控实施,使新产品质量水平达到预定目标;

15)配合技术部门进行新产品试制及质量控制;

16)分析最终产品及过程产品失效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案;

18)如有开发新供货商﹐协助相关部门对其进行品质方面的稽查;

19)完成上级委派的其它任务。

差别平衡点分析在税务筹划中的应用 第3篇

在税收制度中,许多税收处理差异是以数量标准为依据的,由此形成了许多“质量互变”的边界,即无差别平衡点。无差别平衡点是指两个或更多个纳税方案下企业的税收负担达到相等程度的临界值。无差别平衡点分析方法在企业的几乎各个税种的纳税筹划中都有涉及,本文借鉴财务管理中盈亏平衡点分析的原理,对企业各个税种中的纳税行为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无差别平衡点,为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提供理论与方法上的指导。

二、企业税务筹划中适用无差别平衡点分析的情形及例解

第一,当税法对于同种应税对象由于不同价格(或者不同收入等)而规定不同税率时。如按消费税政策规定,卷烟消费税采取复合计税的办法,即先从量每标准箱(每箱250标准条)征收150元,再从价对每标准条(200支)调拨价为50元(含50元,不含增值税)以上的按45%的税率征收,对每标准条调拨价为50元以下的按30%的税率征收。因此卷烟价格的提高,会引起纳税人应缴纳的消费税税额的增加,如果价格的增长没有达到无差别平衡点的临界价格时,价格的提高,将会减少企业的收益。因此纳税人在商品提价前,应事先计算好无差别平衡点的临界价格。无差别平衡点分析步骤如下:

企业面临两种纳税方案:当企业卷烟每标准条调拨价在50元以上(含50)时按45%的税率征收;对每标准条调拨价为50元以下的按30%的税率征收。

变量 X 和 Y分别表示这两种方案下的税后利润。设销售数量为A标准箱卷烟;第一种方案下的卷烟每标准条调拨价为P1;第二种方案下的卷烟每标准条调拨价为P2;每标准箱的成本为C;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则有:X=A×[250× P1-C- (150+ 250× P1× 45%)] ×(1-25%)。

Y=A×[250× P2-C- (150+ 250× P2× 30%)]×(1-25%)

令两种纳税方案的X与Y 在不同纳税方案下无差异,即 X=Y。解得P2/P1=1.273。其中P2/P1为无差别平衡点价格变动系数。

以上分析表明:当实际价格变动系数为无差别平衡点价格变动系数1.273时,两种纳税方案下的税后净收益相等;当实际价格变动系数大于无差别平衡点价格变动系数1.273时,企业卷烟价格的上升会带给企业税后净收益的增加;当实际价格变动系数小于无差别平衡点价格变动系数1.273时,企业卷烟价格的上升会带给企业税后净收益的减少。

例如某卷烟厂拟销售10标准箱卷烟(每标准箱250标准条),将每一标准条的销售价格从 48元提高到58.8元(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忽略不计),每一标准箱成本为20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调价前,企业应缴纳的消费税和所得税税后净收益为:

应纳消费税=10×(150+250×48×30%)=37500元

税后净收益=10×(250×48-20×250-3750)×(1-25%)=24375元

而调价后,企业应缴纳的消费税和所得税税后净收益为:

应纳消费税=10×(150+250×58.8×45%)=67650元

税后净收益=10×(250×58.8-5000-6765)×(1-25%)=22012.5元

每一标准条卷烟的价格虽然提高了10.8元,但企业的税后净收益总额却下降了2362.50元,其原因就是每一标准条卷烟的实际价格变动系数(58.8/48=1.225)低于无差别平衡点的价格变动系数1.272。

在税法条文中类似规定如在消费税税目中,每吨啤酒在出厂价格(不含增值税,含包装物及包装物押金,下同)不超过3000元时,定额税为220元,超过3000元时,定额税为250元(财税【2001】84号),又如对工资薪金及劳务报酬所适用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和三级超额累进税率等等。

第二,当税法条文中对纳税人行为、身份等规定有选择性税收条款时。选择性税收条款是指对于同一纳税事项,因其前提条件发生变化而可以选择适用迥然不同的税收政策,这就使得同一纳税事项在一定环境下会出现不同的纳税处理模式,这往往会形成税负的差别。例如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种类型,企业到底采取哪种纳税人身份比较合算呢?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无差异平衡点分析步骤如下:假设应税销售额为B,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可抵扣项目金额为A,扣除率为17%,新增值税法下小规模纳税人适用征税率统一为3%。

企业可以选择一般纳税人身份也可以选择小规模纳税人的身份,变量 X 和 Y分别表示应纳增值税税额。如果企业选择一般纳税人身份则应纳增值税税额为X=(B-A)×17%;如果企业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身份则应纳增值税税额为Y=B×3%

两个纳税方案的X与Y 在不同纳税方案下无差异,令X=Y,即(B-A)×17% =B×3%,解得(B-A)÷B=3%÷17%。其中(B-A)÷B为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解得(B-A)÷B=17.65%。

以上分析表明:当实际增值率等于17.65%时,说明此时一般纳税人税收负担与小规模纳税人相等;当实际增值率大于17.65%时,说明一般纳税人税收负担重于小规模纳税人,从节税角度讲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身份对企业有利;当实际增值率小于17.65%时,说明一般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轻于小规模纳税人,这时选择一般纳税人身份对企业有利。

例如新华公司是一家小型生产企业,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经过一段时间经营后,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公司想扩大规模,但这样会使公司达到一般纳税人标准,很可能被税务机关认定为一般纳税人,该公司预计下年度不含税销售额198万元,可抵扣购进项目金额为29万,在该情况下新华公司是选择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

分析:首先计算出该案例中的增值率。

增值率=(销售额-可抵扣购进项目金额)÷销售额

增值率=(B-A)÷B×100%=(198-29)/198×100%=85.35%

由以上计算分析可见:该案例中的增值率85.35%,明显大于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17.65%,一般納税人税负重于小规模纳税人,适宜选择作小规模纳税人。

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新虹公司下一年度应纳增值税:

应纳税额=198×17%-4.9=28.76(万元)

作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新虹公司下一年度应纳增值税:

应纳税额=198×3%=5.94(万元)

该企业以一般纳税人身份比小规模纳税人身份多纳税22.82万元(28.76-5.94),所以应尽量保持原有的小规模纳税人身份以承担较低税负。如果扩大规模后无法保持原有的小规模纳税人的身份,应考虑申请注册两家公司,两家同时生产,同时销售,年少纳增值税额22.82万元。

选择性条款在税制中普遍存在,如混合销售行为、兼营行为的税收政策、经营租赁与融资租赁的选择以及合并、分立中的选择性税收政策等。

第三,当税法条文中明确规定了起征点时。起征点是课税对象金额最低征税额,低于起征点可以免征;纳税人营业额达到起征点的,应按营业额全额计算应纳税额。一般来讲,各个税种的征收都有起征点。这里可以用无差别平衡点分析方法来精确计算当纳税人营业额增加到多少时收益的提高足以弥补收益提高所增加的营业税税收负担。当纳税人预计取得营业额略高于起征点时,纳税人存在两种选择方案:一是可选择按照营业额全额征税,二是纳税人充分利用营业税起征点优惠条款。

用X和Y分别表示第一、二种方案下的税后利润(假设不考虑其他税收,仅考虑营业税)。则X= X-X×5%,Y=999。

两个纳税方案的X与Y 在不同纳税方案下无差异,令X=Y,即X-X×5%=999,解得X=1052。

以上分析表明:当纳税人实际营业额等于1052时,说明此时纳税人税后收益与其充分利用营业税起征点优惠条款税后收益相等;当实际营业额大于1052时,说明只要纳税人获取的营业额收入越高,纳税人不必考虑享受营业税起征点优惠条款,其税后净收益至少为999元;当纳税人实际营业额收入处于[999,1052]之间时,纳税人收益的提高不足以弥补收益提高所增加的税收负担,这意味着[999,1052]区间内所有点,尽管税前收益较高,但考虑到税收因素影响,纳税人的实际收益反而小于临界点处,因此不是纳税人的最优定价点,该区间可以定义为“价格禁区”。

例如张某所在地区营业税按期纳税的起征点为月营业税1000元,2009年张某退休后为社会提供看护病人的服务,每月提供33小时的看护服务,每小时收入30元,张某每月的收入990元。2010年他每月提供35小时的看护服务,每小时收入不变,张某每月的收入1050元,略高于营业税起征点。

分析:2009年张某收入990元,由于低于营业税起征点,免征营业税,税后收益990元;而2010年张某的收入略高于营业税起征点,应比照“服务业”税目,按照5%的税率计算缴纳营业税,其税后收益为1050-1050×5%=997.5元。2010年张某每月提供的看护服务比2009年增加了2个小时,其税后收益反而减少了,其原因就在于张某取得的收入刚好处于价格禁区[999,1052]之间,纳税人收益的提高不足以弥补收益提高所增加的营业税税收负担。

此外在我国税收制度中,除明确规定的起征点外,还存在一些符合起征点性质的特殊规定,如纳税人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的,免征土地增值税;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的,应就其全部增值额按规定计税,该规定实质上是两级全额累进税率,第一级税率为0;第二级税率为20%.20%的增值率具有“起征点”的性质,属于“隐性起征点”。

参考文献:

[1]王韬、刘芳:《税收筹划》,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基于数据挖掘的特约商户差别分析 第4篇

一、决策树算法

客户细分的数据挖掘技术一般采用分类预测法, 主要有决策树法、神经网络法、k-临近分类、遗传算法和粗糙集算法。分类是数据挖掘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多种分类方法中决策树分类法在海量数据环境中应用最为广泛, 决策树算法具有灵活、直观、清晰、强健、运算效率高等特点。目前已形成了多种决策树算法, 如CLS、ID3、CHAID、CART、FACT、C4.5、GINI、SEE5、SLIQ、SPRINT等[2]。这里采用ID3算法。算法的基本策略如下[3]:

第1步, 树叶代表训练样本的单个节点开始。

第2步, 如果样本都在同一个类, 则该节点成为树叶, 并用该类标记。否则, 算法使用称为信息增益的基于熵的度量作为启发信息, 选择能够最好地将样本分类的属性。该属性成为节点的“测试”或“判定”属性。在决策树算法中, 所有的属性都是分类的, 即取离散值的。连续值的属性必须离散化。

第3步, 对测试属性的每个己知的值, 创建一个分枝, 并据此划分样本。

算法使用同样的过程, 递归地形成每个划分上的基本决策树。一旦一个属性出现在一个节点上, 就不必考虑该节点的任何后代。

递归划分步骤在下列条件之一时停止: (1) 给定节点的所有样本属于同一类; (2) 没有剩余属性可以用来进一步划分样本。在此情况下, 使用多数表决。这涉及将给定的节点转换成树叶, 并用样本中的多数所在的类标记它。换一种方式, 可以存放节点的样本的类分布; (3) 分枝没有样本。以训练样本中的多数类创建一个树叶。

二、信息增益

创建一个节点时, 需要比较每个属性的信息增益值, 属性的度量方法如下[4]:

在树的每个节点上使用信息增益 (information gain) 度量选择测试属性。选择具有最高信息增益 (或最大熵压缩) 的属性作为当前节点的测试属性。

设属性A 具有v个不同的值{a1, a2, …, av}。可以用属性A将S划分为V个子集{s1, s2, …, sv} ;其中, Sj包含S中这样一些样本, 它们在A上具有值aj。如果A选做测试属性, (即最好的分裂属性) 则这些子集对应于由包含集合S的节点生长出来的分枝。设sij 是子集S中类Ci的样本数。根据由A划分成子集的熵 (entropy) 或期望信息由下式给出

undefined

式中:项undefined充当第j个子集的权, 并且等于子集 (即A值为 aj) 中的样本个数除以S中的样本总数。

熵值越小, 子集划分的纯度越高。注意, 对于给定的子集s

undefined

在A上分枝将获得的编码信息 (即信息增益) 是

Gain (A) =I (s1, s2, …, sm)

Gain (A) 是由于知道属性A的值而导致的熵的期望压缩, 也就是说属性A具有最高信息增益, 因此成为决策树根节点的测试属性。创建A节点 (如交易金额) , 对属性的每个值创建分枝, 并据此划分商户类型。

三、属性的概念分层

在基于决策树的分类挖掘中, 须进行关键的数据预处理步骤, 消减一个属性取值个数的离散化处理。离散化技术方法可以通过将属性 (连续取值) 域值范围分为若干区间, 来帮助消减一个连续 (取值) 属性的取值个数。可以用一个标签来表示一个区间内的实际数据值。

由于数据范围变化较大, 构造数值属性的概念层次树是一件较为困难事情。利用数据分布分析, 可以自动构造数值属性的概念层次树。这里采用基于熵的离散化方法。利用熵的方法构造数值概念层次树具体内容说明如下:

给定一组数据行S, 属性A中的每个值均可认为是一个间隔潜在的边界或阈值T, 例如:属性A中的一个值v将数据S分为两个部分且分别满足A

undefined

其中: S1和S2为S的一个划分而且分别满足条件:A

undefined

其中:pi为S1中类别i的出现概率。该值可以通过S1中类别i的行数除以S1中数据行的总数而得到。Ent (S2) 的值也可以类似计算获得。

四、数据信息采集

(一) 银行信用卡业务数据信息

以下是银行信用卡业务涉及到的业务数据, 数据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1) 客户的静态数据信息:客户基本表、个人客户表、企业客户表、卡表、卡账户表、特约商户表。 (2) 客户的动态数据信息:余额历史表、卡账户交易日志表。 (3) 客户的分析数据信息:①包括银行自身以及对客户的预算、分析, 为领导机构做出决策提供依据;②提供为银行带来利润的大客户的排名;③提供对于某些行业的评比结果;④提供存款结构的统计分析;⑤分析对于某一个客户的经营成本, 以及决策保持还是放弃此客户;⑥分析对于某一行业的经营成本;⑦客户的日平均余额;⑧大宗高额度交易。

(二) 特约商户相关数据

以下数据是银联的某地区一天的POS机收单记录和特约商户的基本信息, 不包括客户的基本信息和分析信息。因此主题定义为对信用卡客户在特约商户的消费记录进行分析挖掘。刷卡消费记录如表1所示。

注:为了保护企业隐私, 所有企业名称都进行了处理, 某些字符用*表示。

五、数据预处理

本次分析任务中, 所做的数据清理有:去除没有交易成功的记录共2 237条, 去除非交易类别的记录共785条。确定相关属性4个:发卡行、交易时间、交易金额、商户行业和特约标志。在4个属性中, 发卡行和行业是已经分好的, 还需要对交易金额和交易时间进行概念分层。概念分层中最重要的是确定一个最佳的分割阀值。最佳的分割阀值是指当按照这个分割阀值对数据分组后, 每组数据的目标变量有共同的取值。如在确定“客户是否在特约商户消费”的任务中, 交易金额若选择了2 000元作为分割值, 它将会将交易记录分成低于1 800元和高于1 800元两组。所谓的最理想的状态是:客户低于1 800元的消费均不在特约商户完成, 高于1 800元的消费均在特约商户完成。

在数据挖掘中, 测定目标变量差异程度的指标通常称为差异系数, 差异系数越小, 说明组内目标变量的取值越集中, 分割阀值越理想。差异系数可以采用基尼系数。它的数学定义为:1- (Pundefined+Pundefined) , 其中P1是从样本集中随机抽取的一个数据, 其目标变量取某一类值的概率, P2是取另一类值的概率, 且P1+P2=1 。Pundefined是从训练集中随机抽取第2个数据, 其目标变量值仍为某类值的概率, Pundefined是按照同样的方法取另一类值的概率。因此, 确定交易金额最佳分割点的步骤如下:

第1步, 计算根节点的基尼系数。有13 822条交易记录, 其中有9 205条与是特约商户有关的, 4 617条是与特约商户无关, 则:

阻尼系数undefined

第2步, 指定分组变量的某个取值为分割阀值。在依此完成对样本数据的分组后, 分别计算各组的基尼系数, 并计算各基尼系数的加权平均值。指定交易金额分割阀值为1 800元, 它将客户消费分为两组:大于等于交易金额1 800的和小于1800的客户消费, 计算两组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4828和0.4438。

加权平均值undefined

第3步, 计算该层的加权平均值与根节点基尼系数之间的差值, 即

0.4449-0.4446=0.0003

第4步, 返回第2 步, 取分割阀值500, 1 000, 1 500, 计算它们与总基尼系数的差值。分别是0.0015, 0.0016, 0.0004。

第5步, 选差值最小的分割阀值为最佳分割阀值。从以上计算得出最佳分割阀值为1 800。

选1 800元作为交易金额的最佳分割阀值。由于交易金额小于1 800元的交易数量众多, 再对小于1 800元的交易进行同样的步骤分层, 小于1 800元的共有13 520条记录, 总基尼系数为0.4438。分割阀值为300, 500, 600时, 差值分别为0.0032, 0.0007, 0.0008。所以, 确定的最佳分割阀值为500元。其它属性分层过程省略, 最后属性的分层如下:

特约商户信用卡交易金额分层:

01:交易金额<500;02:500<=交易金额<1800;03:1 800<=交易金额

特约商户行业类型:

01:房地产;02:电信;03:零售百货、超市;04:汽车;05:服装;06:家居;07:饮食娱乐;08:珠宝;09:其它

信用卡发卡行分层:本行;它行

信用卡交易时间分层:

01:0:00<=time<6:00

02:6:00<=time<12:00;

03:12:00<=time<18:00;

04:18:00<=time<0:00;

六、决策树构造

数据共包含交易23 755笔, 经过数据预处理后为20 733笔。建立决策树的总样本量为13 822。表2给出了取自某银行顾客数据库数据元组训练集。类标号属性“客户是否在特约商户消费”有两个不同值 (是, 否) , 因此有两个不同的类 (m=2) 。设C1:对应于“是”, 而类C2:对应于“否”。类“是”有9 205个样本, 类“否”有4 617个样本。

为计算每个属性的信息增益, 先使用下式

undefined

计算对给定样本分类所需的期望信息

undefined

下一步, 需要计算每个属性的熵。从属性“交易金额”开始。需要观察“交易金额”的每个样本值的“是”和“否”的分布。对每个分布计算期望信息。对于交易金额<500, s11=8 527, s21=4 119, I (s11, s21) = 0.9105;对于500=>交易金额<1 800, s12=499, s22=375, I (s12, s22) =0.9854;对于交易金额>=1 800, s13=179, s23=123, I (s13, s23) = 0.9751;如果按“交易金额”划分, 对一个给定的样本分类所需的期望信息为:

E (金额) undefined

因此, 这种划分的增益是Gain (交易金额) =I (s1, s2) -E (交易金额) =0.00235。类似地, 计算出Gain (商户行业) =0.0143;Gain (发卡行) =0.00284;Gain (交易时间) =0.0001。由于商户行业在属性中具有最高信息增益, 它被选作测试属性。创建一个节点, 用“商户行业”作标记, 并对于每一个属性值, 引出一个分枝。样本据次此划分, 如图2所示。

所以发卡行成为“零售百货、超市”分枝划分样本的最大信息增益, 这一分枝的节点为“发卡行”。

接下来再分别对发卡行的两个分枝进行分析:如:对于“零售百货、超市-发卡行-本行”的分枝, Gain (交易时间) =0.000805;Gain (交易金额) =0.00055。所以交易时间成为这个分枝划分样本的最大信息增益。这时, 对于交易时间的分枝只剩下交易金额属性可以进一步划分了。

对交易时间的4个分枝分别使用交易金额进行最后层次的划分。如:对于交易时间为6:00<=time<12:00 的分枝, 有以交易金额的划分<500, s11=867;s21=326;I (s11, s21) =0.8461;500=>交易金额<1 800, s12=5;s22=3;I (s12, s22) =0.9544;<=1 800 s13=1, s23=2;I (s13, s23) =0.9183。现在已经没有属性可以用来划分了, 因此对以上节点进行树叶标记判断。经过递归的计算划分, 最终得到零售百货的决策树如图3所示, “I”表示不能判断目标类的程度。

完整的决策树很大, 从根节点“商户行业”开始划分为9个第2层节点, 第3层节点有24个节点, 第4层有63个节点, 最后一层有133个节点。对于此次创建决策树的目的是找信用卡客户到特约商店消费的特征, 因此根据“客户是在特约商店消费”这一条件, 对这棵大树的结果进行归类, 即按“是”、“否”和不确定归为3类, 其中标记为“是”的树叶有12个, “否”的有6个, 不确定的节点有115个。

七、结论

上述案例分析说明本行的银行卡客户不多, 特约商户数量占一半左右, 饮食娱乐、珠宝、零售百货、汽车等行业情况不错, 但是房地产和电信行业要发展一般。因此, 将通过决策树分析后的结果信息放到特约商户的信息中, 这类特约商户信息可以放在3 层数据仓库 (DB-ODS-DW) [5]体系结构的操作数据存储 (ODS) 中易于访问[6]。这样当银行制定交换费时, 根据商户以往的消费历史记录, 对不同的行业及同行业不同的发展情况制定刷卡消费差别定价方案。

参考文献

[1]杨会志.数据挖掘技术的主要方法及其发展方向[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2000, 21 (3) :77-80.

[2]邵峰晶, 于忠清.数据挖掘原理与算法[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3:90-93.

[3]Jiawei Ham, Micheline Kamber.数据挖掘概念于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88-91.

[4]巩固, 张虹.决策树算法在天气评估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 2007 (34) :245-247.

[5]朱鹏翔, 刘文煌.基于DB-ODS-DW的CRM动态数据仓库[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2 (20) :192-193.

差别分析 第5篇

姓名:程霞燕

学号:201008020102

班级:法政系公共事业管理1001班

重要性:新一届的高考考生即将步入高考考场,所以对他们现阶段的心理素质进行分析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有助于他们更好的在高考考场上的发挥。而且,90后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他们的未来就是祖国的未来。高考考生的心理素质的高低对于他们在考场上的发挥至关重要。现阶段,对于即将步入高考考场的考生们来说,调整他们的心态是很重要的,提高他们在考前的心理素质,便于更好的发挥。

创新性:该选题是从男女高考考生出发,对他们的心理素质差异进行研究和分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男女考生在面对高考时,心理素质肯定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一般来说,男生的心理素质要高于女生。如果我们对男女考生的心理素质的差别进行研究,从而得出造成差异的原因,得出对策,提高高考考生的心理素质,尤其是提高女考生的心理素质。

可行性:可行性指的是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调查课题的主、客观条件,而我们大一的学生都是从高考的考场上走过来的,都经历过高考,对当时的心理素质有很大的了解,所以对男女考生的心理素质差别进行研究,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差别有点大 第6篇

在现代社会做个女人,真好。

漂亮吧,叫美女,不漂亮吧,叫有气质;有才气叫才女,没才气也不要紧,可以叫淑女。

瘦了叫苗条,胖了叫丰满;高的叫亭亭玉立,矮的叫小巧玲珑。

脾气好的叫温柔,脾气不好的叫泼辣;爱傻笑那叫阳光,绷着脸那叫冷艳;活泼的叫顾盼生辉,矜持的叫稳重大方。

化妆叫妩媚动人,不化妆则是清水芙蓉;穿得整齐叫庄重华美,穿得随意则叫潇洒自如。

年轻叫青春靓丽,年长则叫成熟妩媚;追的人多叫众星捧月,没人敢追叫傲雪寒霜。

挣钱的叫追求独立,不挣钱的叫牺牲为家;多生孩子叫做母亲伟大,不生孩子叫响应国家计划;天天在家不出门的那叫贤惠,天天出去不回来的那叫女权。

从不离婚的叫感情专一,经常离婚的叫追求幸福;偏要和男人一样那叫不让须眉,偏要男人让着那叫女士优先。

长的像女人那叫有女人味,长的不像女人——更没关系啦,那叫“女汉子”。

做个男人,太难

长帅点吧,太抢手; 不帅吧,拿不出手。

活泼点吧,说你太油; 不出声吧,说你太闷。

穿西装吧,说你太严肃; 穿随便一点吧,说你太流里流气。

会挣钱吧,怕你包二奶; 不挣钱吧,又怕孩子断奶。

找个漂亮女人吧,太操心; 找个不漂亮的吧,又不甘心。

光顾事业吧,人家说你没责任感; 光顾家庭吧,人家又说你没有本事。

专一点吧,人家说你不成熟; 花心点吧,人家说你是禽兽。

有钱,说你是坏人; 没有钱,人家骂你窝囊废。

自己奋斗吧,等有钱了女友也老了; 让女人养吧,不如自宫练葵花宝典算了。

不去应酬,怕被老板废了; 去应酬吧,怕被老婆废了。

现如今做个男人,太难。

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差别分析 第7篇

会计体系起到的作用是就是辅助会计人员更好地管理、 控制、完成财务相关工作,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 我国会计体系也在不断调整,并呈现出细化的趋势。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会计体系宏观上可以分为事业单位会计以及企业会计,企业会计多用于带有营利性质的经济体之中,起到了管理和控制生产经营,把控资金流动的作用,而事业单位会计( 又称预算会计) 则应用于政府机关、行政事业单位之中,对社会的资金分配、福利待遇、经营活动等事务进行监督及反映。因为事业单位并不是物质生产机构,所以其不能够直接提供相应的物品,但它却能组织开展社会活动, 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提升社会效益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区分企事业单位的关键点就在于单位是否具有生产经营性质,事业单位开展各项活动所需的经费一般都由国家财政负担,具有无偿性质。

2事业单位会计和企业会计的具体差异

2. 1二者定义及适用范围不同

事业单位会计的核算对象是本单位在开展相关业务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事项,属于一种专业会计,其基本职责是客观地记录、监督、反映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并把握经济活动运行的轨迹,在事业单位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企业会计在财务处理中的职责是核算、监督,包括资金的来源、使用情况,企业的成本、费用、运营之后所得的财务成果,企业盈利部分用来改善经营管理,作为提高经济效益的费用。 企业会计财务处理在内容上会根据企业业务的繁简而有所变动。此外,二者在适用范围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企业会计适用于以盈利为目的的单位开展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而事业单位会计则适用于不具有盈利性质的国家管理和政府服务机构,并且间接或直接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2. 2二者要素构成存在差异

从运行结果和运行方式的角度来看,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且两者的构成要素也有差异。事业单位会计基本要素包括收入、支出、资产、负债和净资产; 企业财务会计基本要素则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以及净资产等。除了资产和负债两个要素没有较大差异,其他要素均有不同: 首先,所有者权益和净资产,事业单位的净资产表现为一种资产净值,且具有产权单一、预算会计把控、非营利性组织和政府所拥有等特征。从企业财务会计角度来看,会计要素中的所有者权益对应了事业单位内部净资产,但它的定义为: 企业的资产中扣除负债之后,由所有者享有剩余权益的部分。其次,利润会计要素,在特定的会计期间内,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经营成果被称为利润,利润是企业会计要素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它需要以组织自身的基本营利性质为基本前提,因为事业单位从本质上来讲并非营利性质机构,所以,事业单位会计也就没有利润这个会计要素。再次,收入会计要素, 事业单位组织开展相关活动所需资金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 资金流入是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从系统内其他单位及财政部门取得的资金,且获取的该资金不具有偿还性。企业与事业单位不同,其资金来源是企业在市场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获得的,这些资金流入都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息息相关,并且和企业成立之初所有者给予企业的资金投入没有任何关系,而且收入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使所有者权益、资产保值增值。最后,支出会计要素,支出是事业单位资金消耗的一种表现形式,通常会发生在事业单位建设基础设施、开展业务活动等环节,这种支出的目的主要是创造社会价值, 而企业费用支出的目的则是要获得更多收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这种资金流出往往是在开展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产生。

2. 3核算内容和方法存在区别

事业单位与企业会计在核算内容及方法上存在着区别,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事业单位与企业会计在核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经济事项时,其核算方法上还存在着不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第二,事业单位与企业会计设置的会计科目存在着差异,事业单位在会计科目的设计方面比较简单,会计科目的整体数量相对于企业来说也较少,力求简约实用,而企业会计出于管理上的需要,在会计科目的设计方面较为细化、全面,力求实现精细化管理; 第三,事业单位与企业会计在核算内容上存在着差异,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时,其核算内容不包含成本核算,对于具有营利性质的业务也只需要核算其内部成本即可,而企业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则特别注重成本核算方法,并对企业内部财务运行情况实施宏观管理。

2. 4会计等式存在问题

事业单位会计的基本等式为: 资产+ 支出= 收入+ 负债+ 净资产,这个等式表现出一种动态的形态,能够对事业单位开展活动时的收支、结余、净资产变化情况进行客观的反映。因为事业单位开展相关活动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所以对资金的使用进行严格的管理尤为重要,特别是要通过会计的监督来防止资金非法挪用、资金不合理滥用等情况的出现。可见,事业单位的会计等式必须采取动态形式建立,事业单位编制的财务报表,也要充分符合此会计等式的基本要求。

企业会计的基本等式为: 所有者权益+ 负债= 资产,这个等式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特征,其主要反映了资产、负债之间的实际数量关系,以及企业具体资产归属状况。企业会计基本等式证明了企业股东与企业之间保持着一种独立存在的关系,此恒等式也成了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主要参考依据。

2. 5核算基础存在区别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其中: 收付实现制也叫现金收付制,它是以现金的实际收、 付时间节点作为会计处理的主要依据,并以此方式来确定特定会计期间内的全部费用支出,若某项费用为本期支出的款项,或是某项收入为本期实际收到的款项,则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都将被视作本期费用和收入进行确认,反之,如果该费用和收入不是在本期实际收到或付出现金,那么即使收入和费用支出的时间在本期,也不能被视作本期费用和收入进行确认。

企业会计的核算基础是权责发生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应收应付制,权责发生制把经济事项的应收应付作为其确认本期收入、费用的依据,如果该收入和支出能够反映本期的实际经营成果及生产消耗,那么即使现金未实际收入或付出,也需要确认为本期费用和收入,反之,如果费用和支出的相关权利、义务不归属于本期,那么即使现金实际收到或付出,也不能确认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 6二者在财务报表上存在差异

事业单位会计编制的财务报表主要包括: 资产负债表、 收入和支出明细表、财政补助相关报表等,这些报表主要是用于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特定时期的事业工作成果,以及预算执行的具体情况,这些信息有助于上级单位对其运转状态进行把控,并不断提升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准确度及可执行性。企业会计编制的财务报表主要包括: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这些报表能够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经营成果、现金循环状态、所有者权益变化情况等信息,为信息使用者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3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趋同走势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在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账务处理、财务报告等方面都做出了改变,并引入了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些理念,使其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如果研究事业单位会计向企业会计趋同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事业单位会计和企业会计有基本一致的理论指导依据; 第二,事业单位管理模式越来越向企业管理模式靠近,并更加推崇精细化管理; 第三,事业单位会计向企业会计趋同符合国际会计发展的潮流。事业单位会计向企业会计趋同的方面包括: 会计科目的变化、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变化、资产计量和入账的变化、相关财务报表的变化等。但无论未来两大会计体系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如何变化,会计工作本身的监督和核算功能不会改变,在实际工作中,除了要正确区分两大会计体系的差异之外,两个体系之间还应该取长补短,以求更好地为自己的组织服务。

参考文献

[1]罗富珍.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单位会计在财务处理方面的对比分析[J].时代金融(下旬),2014(8).

[2]张云.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单位会计财务处理区别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4(15).

[3]钟允赫.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单位会计财务处理对比分析[J].数字化用户,2013(29).

城市建设用地差别化配置的路径分析 第8篇

一、城市建用地供需均衡分析

我国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政府直接控制土地一级市场。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等手段直接在不同区域(产业)供给城市建设用地,对城市建用地供给也即成为了政府差别化配置城市建设用地的直接路径。但城市建设用地供需均衡并非仅仅由城市建用地供给决定,还受到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影响,政府通过运用差别化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影响需求者对土地的需求,也可以实现城市建设用地在不同区域(产业)之间的差别化配置。但对不同区域(产业)之间的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调控仅能间接地影响城市建设用地供需均衡点,因为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是通过对投资的影响间接影响对土地的需求。

假如在初始点,城市建设用地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此时,政府如果要增加该区域(产业)城市建设用地均衡数量,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从城市建设用地供给的角度,政府可以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等,直接对该区域(产业)下达城市建设用地供给指标,使得该区域(产业)城市建设用地供给曲线移动,如果需求曲线不发生变化,那么城市建设用地供需均衡点将发生改变,该区域(产业)城市建设用地供给数量增加;二是从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角度,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例如降低有关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的税收等)或扩张性货币政策(例如降低城市建设用地贷款的利率等)降低城市建设用地需求者的购买成本,通过影响投资,促进该区域(产业)对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在城市建设用地供给曲线不发生变化的条件下,使得城市建设用地需求曲线发生改变,同样也可以使得城市建设用地均衡数量增加。所以城市建设用地差别化配置既可以从城市建设用地供给的角度(即直接路径)实现,也可以从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角度(即间接路径)实现。

二、直接路径———对城市建设用地供给调控

路径是为完成某项目标所经由的路线,它是该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核心特征。因此城市建设用地配置的路径可理解成为提高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益,中央政府依据一定的手段将城市建设用地进行差别化配置所经由的路线。在城市建设用地配置过程中,差别化配置路径涉及到的配置手段主要有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计划、土地利用审批和土地利用执法。土地利用规划在整个城市建设用地配置手段中起到宏观控制的作用,土地利用计划是落实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体系的具体手段,同时二者均是政府在土地利用审批过程中的依据,而土地利用执法在土地利用规划、计划和审批的实施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城市建设用地配置直接路径的特点是中央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即指令性调控,直接通过行政干预进行城市建设用地区域配置,进而提高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益。因此对城市建设用地供给的调控就成为了中央政府差别化配置城市建设用地的直接路径。

1.制定差别化的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由于城市建设用地的有限性,政府为追求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的效益最大化,城市建设用地在不同区域(产业)之间的供给应体现差异性,应根据各区域(产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分配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同时地理学第一定律表明,在空间上,任何事物几乎都存在或强或弱的空间相关性,意味着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在空间上存在溢出性,在产业之间存在集聚性。因此政府在制定各区域(产业)的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指标时,不仅要考虑各区域(产业)自身的发展状况,还应考虑各区域(产业)的空间溢出性,合理调控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缩小各区域(产业)的边际生产率差异,进而提高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益和配置效率。而此时制定各区域(产业)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的手段主要有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尤其是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它可以直接调控历年各区域(产业)城市建设用地配置指标。

2.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的审批和执法。为防止各区域(产业)不执行土地利用计划指标,中央政府应通过严格的土地利用执法,监督审查各区域(产业)城市建设用地利用,保障城市建设用地差别化配置的有序进行。同时城市建设用地差别化配置的直接路径的两个组成部分并非独立的,严格的执法和审批有利于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的顺利实施,而制定合理的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也将有利于减少违法案件的发生。

三、间接路径———对城市建设用地需求调控

直接路径是从中央政府调控不同区域(产业)的城市建设用地供给的角度分析,而城市建设用地供需均衡的数量并不仅仅由供给决定,它还受到对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影响,因此中央政府差别化配置城市建设用地,包含的手段不仅有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等行政手段,同时也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中央政府制定差别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影响对土地的投资,从而产生差别化的用地需求,进而影响城市建设用地均衡数量,因此间接路径是从中央政府调控不同区域(产业)的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角度分析。

1.对地方政府需求的影响。1994 年我国分税制改革之后,在土地调控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行为越加明显。由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相对于改革之前,占总财政收入的比重在下降,而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比重却在上升,这将促使地方政府加大城市建设用地出让来获得土地财政收入,进而增加地方政府对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因此中央政府一方面可以通过差别化的税收减免或转移支付等手段改善地方政府收入,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以此调控地方政府对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央政府也可以通过制定差别化的利率等货币政策影响各区域(产业)对投资的需求,投资需求的变化自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从而实现各区域(产业)差别化的用地需求。

2. 对企业或个人需求的影响。企业可在土地一级市场通过协议、招标、拍卖或者挂牌等形式获得土地的使用权,但需要支付较大数额的土地有偿使用费以及缴纳相关的税收,以房地产企业为例,房地产企业涉及的税收种类有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营业税、教育费附加、房地产税、耕地占用税以及印花税等11项税收。因此中央政府制定差别化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自然会影响企业在不同区域(产业)之间进行选择性投资,导致差别化的用地需求,进而影响城市建设用地供需均衡数量。而对于个人来讲,一般是通过在市场上购买房地产而购买了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权,而购买房地产相对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无论是通过银行贷款还是自有资金支付或者其他融资渠道,差别化的财政政策或差别化的货币政策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人对房地产的需求,从而间接影响对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因此中央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差别化的财政政策或差别化的货币政策实现各区域(产业)差别化的用地需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城市建设用地均衡数量是在供给和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因此城市建设用地供需均衡的数量并不仅仅由供给决定,它还受到对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影响。中央政府可以通过直接路径或间接路径差别化配置城市建设用地,直接路径配置的手段包含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计划、土地利用审批和土地利用执法等行政手段,间接路径配置的手段包含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中央政府可以通过:一是直接路径,利用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计划直接调控各区域(产业)的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二是间接路径,制定差别化的财政政策或差别化的货币政策影响地方政府和企业或个人对土地投资影响,从而产生差别化的用地需求,进而影响城市建设用地均衡数量。因此,中央政府可以通过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的共同作用,实现城市建设用地差别化配置,提高城市建设用地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益。

摘要:城市建设用地供需均衡受到供给和需求的共同作用的影响,中央政府既可以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计划等手段直接在不同区域(产业)供给城市建设用地;也可以制定差别化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通过对地方政府和企业或个人对土地投资的影响,从而产生差别化的用地需求。因此,中央政府可以通过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差别化配置城市建设用地,从而提高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益和配置效率。

关键词:城市建设用地,均衡,差别化,路径

参考文献

[1]韩大伟.路径含义的词汇化模式[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差别分析 第9篇

真空断路器是10kv变电站中比较常用的部件之一, 这种断路器的特点比较明显, 如其体积小、结构紧凑、重量轻、维护简单、电气性能相对优良、噪音比较低并且无污染, 是我国配电系统中比较欢迎的断路器类型。结合真空断路器的应用情况, 应对其进行一定差别管理, 并积极应用状态检修的方式进行检修, 这有助于断路器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的进行, 也有利于维持电网的安全、有序运行。

1 应对10kv输电线路真空断路器实施差别管理

真空断路器具有比较优良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 并且其维护较为简便, 安装及调试过程也易于操作, 一般经过出厂前的检查和试验以后, 各断路器的性能都比较统一, 不过, 运行时间增加以后, 即使是相同厂家及批次的真空断路器也会出现设备性能的差异。因此, 应该对不同状态的真空断路器实施差别管理。

1.1 投运一年后需进行全面试验和检修

这是针对一些刚刚投入生产运营的断路器而言的, 由于同一厂家和批次的真空断路器在出厂以后的设备性能大致相同, 所以不需要在安装以前进行全面的试验, 但是又无法保障其在安装及运输过程中的一些性能不发生改变, 所以需要在该批次设备投入运行一年以后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试验和检修, 这样可以对一些存在安全隐患及出现瑕疵的真空断路器实施及时更换及维修。

1.2 缩短并妥善制定老旧断路器的检修周期

任何设备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期限, 真空断路器也不例外。所谓老旧的真空断路器, 指的是快要接近其使用寿命的那部分断路器设备。一般来说, 电力设备往往依照浴盆曲线的规律在运行, 即设备在刚刚投入运行及寿命快要终结的两个阶段是最容易发生事故的, 而人们的实际经验也印证了这一原理。也就是说, 在一些真空断路器设备快要接近使用寿命之前, 应该改变其以往的检修策略, 尽量缩短其检修周期, 并不定时检查, 以便保障这些设备的安全性, 不给变电站造成安全隐患。

1.3 加强对易出状况的断路器的巡查和记录

有些时候, 有部分操作次数较多的真空断路器会发生无理由跳闸等问题, 虽然暂时并未造成安全事故, 但是却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和风险, 如果不加注意的话很有可能会由于疏忽而引发事故。所以, 对于出过几次偷跳等状况的真空断路器应进行区别管理, 要尽量缩短其检修的周期, 并做好日常的跟踪维护工作, 积极进行相关的记录, 以便及时处理。

1.4 保障状态健康的短路器的检修周期

除了少部分断路器在安装后的运行中出现了问题以外, 大多数的真空断路器还是可以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运行的, 对于这部分真空断路器来说, 只要保证其正常的检修和维护周期基本上就能够满足日常工作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 在每次检修和维护的过程中, 一定要保障检修的质量, 要进行细致认真的排查和维护, 这样既能够满足输电线路安全性需求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检修维护的工作量。通过这种差异化的管理方式可以在节约人、财、物的同时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有序性。

1.5 确定不同的维护周期和维护项目

针对不同状态的真空断路器, 应科学确定其维护周期与维护的项目。目前, 我国的多数10kv电气设备的检修方式都是定期检修, 也就是在设备投入运行以后的第一年进行一次全面的检修和维护, 在此后的时间中, 每三年再进行一次大的检修和维护工作。随着电网铺设范围的增加, 10kv变电站也变得越来越多, 这就使给真空断路器的检修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工作量的加大使得现有的检修方式越来越无法满足电气设备的检修要求。

真空断路器检修及维护的相应项目应针对不同厂家及不同批次的断路器差异进行处理, 但是大致来说基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要对其外观进行检查, 查看是否有破损部位, 查看是否有烧伤痕迹, 轴承是否灵活, 是否需要添加润滑油等都属于外观检查的范畴[2];其次还要检查开关本体的运行是否良好, 比如进行灭弧室测试等;此外, 还要检查其操动机构的性能, 并做好机械特性及二次辅助问路的相关试验工作。

2 适时开展10kv断路器的状态检修工作

2.1 状态检修的概念及目的

目前, 状态检修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这是因为真空断路器在设计工艺和制造工艺上正在不断突破与革新, 很多断路器的电气性能及机械性能都有了较大的改进和提升, 这就使得其使用寿命、安全性与稳定性都获得增加, 所以, 可以适当调整电气设备的检修周期, 改变定期维护的现状, 改用状态检修的方式。

状态检修指的是依照先进诊断技术及状态监测提供的信息来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并及时预判设备故障, 依此制定检修计划, 从而在设备出现问题前进行检修的一种检修方式。状态检修是充分结合了目前新技术手段的一种检修方式, 这种方式的优势比较明显, 那就是高技术性、节约人力资源, 但是问题也比较明显, 因为其成本高昂, 并且还需要技术水平比较高的专家及相关人员配合才能确定检修内容并做好检修工作。

2.2 状态检修的必备条件

做好状态检修工作, 离不开各类技术部件的相应配合, 比如在变电站的现场, 要安装不同传感器对变电站中的湿度、温度及电压等做好及时的记录和检测, 另外还要有一个稳定的通信通道, 如光纤或是载波等, 此外还需要有一个分析系统作为调度的平台, 在此系统中汇集该方面的专家进行综合诊断并确定相关的检修计划。比如通过监测发现断路器累计的开断次数及开断电流已经超出了产品的要求, 或是经常开断过短路电流等, 就可以对其进行预测性检修了。

3 结语

对10kv变电站的真空断路器实施差别管理有助于充分利用并分配人、财、物等资源, 有利于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是应该积极采纳的真空断路器管理方式。另外, 状态检修目前主要应用在110kv及以上的电气设备的检修工作中, 在10kv电气设备中的应用并不多, 主要是因为设备比较昂贵, 并且10kv变电站较多所以目前还无法大面积推广, 但是可以预测, 状态检修必将成为电气设备检修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

摘要:对10kv真空断路器实施差别管理有助于充分利用并分配人、财、物等资源, 能够有效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是应该积极采纳的真空断路器管理方式。状态检修是电气设备检修的未来发展方向, 虽然目前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其发展前景是可以预期的, 本文介绍了10kv真空断路器的不同管理方式以及状态检修的概念及必要条件。

关键词:10kv真空断路器,差别管理,状态检修

参考文献

[1]廖伟兴.10kV真空断路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中旬刊) , 2012, (10) :96-98.

差别分析 第10篇

一、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含义

所谓每股收益无差别点, 是指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筹资方案下普通股每股收益相等时企业的销售额水平, 也是备选筹资方案下的息税前利润平衡点。在这一筹资平衡点上, 无论企业采用何种备选方案进行筹资, 其预期的息税前利润是相等的。

用以计算每股收益的公式充分体现了会计意义上利润的形成过程:

其中:EPS为企业预期的每股收益, S为预计销售额, VC为变动成本, F为固定成本, I为债务利息, T为所得税率, EBIT为息税前盈余, N为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D为优先股年股利。

当企业有多个备选筹资方案需要进行决策时, 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采用直线方程的原理, 将不同筹资方案下企业预期的EPS两两联立起来, 从中解出每两种备选方案下的息税前利润平衡点, 进而进行分析决策。在计算出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上, 无论采用何种备选筹资方案, 公司的每股收益都是相等的。公式如下:

能使上述公式成立的销售额, 即为每股收益无差别点销售额。

二、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测算示例及分析

(一) 测算示例

假设某公司原有资本7000万元, 其中债务资本2000万元 (每年需支付债务利息240万元) , 普通股资本5000万元 (普通股100万股, 每股面值50元) 。现由于扩大经营规模, 需追加资本3000万元, 其筹资方式有二:一是全部增发普通股:增发60万股, 每股面值50元;二是全部筹借长期债务, 债务利率仍为12%, 年应付利息为360万元。公司的变动成本率为60%, 固定成本为1800万元, 所得税率为25%。

将上述资料中的有关数据代入前述公式可得:

解上述线性方程得销售额S=7500万元。

此时的每股收益额EPS= (7500-7500×0.6-1800-240) (1-25%) / (100+60) =4.5元。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 当销售额等于7500万元时, 增发普通股和增加长期债务的每股收益相等, 为4.5元;当销售额高于7500万元 (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销售额时) , 运用负债筹资可获得较高的每股收益;当企业年销售额低于7500万元时, 运用权益筹资可获得较高的每股收益。

具体解释如下:假设筹资以后, 该公司的变动成本率和年固定成本不变, 年销售额分别为5200万元和8200万元两种情况。

当该公司的年销售额为5200万元时, 若采用的是增发普通股筹资, 则该年的每股收益EPS= (5200-0.6×5200-1800-240) (1-25%) / (100+60) =0.1875元;若采用的是长期债务筹资, 则该年的每股收益EPS= (5200-0.6×5200-1800-240-360) (1-25%) /100=-2.4元。

当该公司的年销售额为8200万元时, 若采用的是增发普通股筹资, 则该年的每股收益EPS= (8200-0.6×8200-1800-240) (1-25%) / (100+60) =5.8125元;若采用的是长期债务筹资, 则该年的每股收益EPS= (8200-0.6×8200-1800-240-360) (1-25%) /100=6.6元。

从上述所计算的数据将可以很明显地看出, 当成本和税率等其他条件不变时, 预计年销售额低于筹资无差别点7500万元的时候, 采用权益筹资将会带来较多的每股收益;而且预计年销售额低于筹资无差别点7500万元的时候, 采用负债筹资将使每股收益更大。

事实上, 图1中权益筹资线和负债筹资线与横轴, 即销售额的交点也是可以测算出来的。对于权益筹资方式而言, 当每股收益EPS=0时, 权益筹资线与横轴的交点为5100万元 (S-0.6S-1800-240) (1-25%) / (100+60) =0, 解出年销售额S为5100万元) 。同理, 对于负债筹资方式而言, 当每股收益EPS=0时, 负债筹资线与横轴的交点为6000万元 (S-0.6S-1800-240-360) (1-25%) /100=0, 解出年销售额为6000万元) 。

(二) 分析

在对单一筹资方式进行决择时, 相对于权益筹资方式而言, 只要是预计年销售额可以超过5100万元 (权益筹资线与横轴年销售额S的交点) , 该种筹资方式就可为企业带来正的每股收益 (当公司预计年销售额为5200万元时, 息税前利润为280万元, 减去当年应支付的利息240万元以后, 税前利润是40万元, 每股收益是0.1875元) 。而对于负债筹资方式而言, 则需要当预计年销售额可以超过6000万元时 (负债筹资线与横轴年销售额S的交点) , 才可以考虑采用此种筹资方式, 也才可能为企业带来正的每股收益——上述的例证中, 当公司预计年销售额为5200万元时, 公司的每股收益经测算后成了-2.4元 (息税前利润为280万元, 减去当年应支付的利息600万元以后, 税前利润是-320万元) , 是负数, 也就说明了, 在低于负债筹资线与横轴交点的预计年销售额时, 不可采用该种筹资方式。

三、延伸探讨

(一) 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分析法测算的整体思路沿用的是会计意义上利润的形成, 考虑了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应付利息、所得税以及息税前利润、每股收益。会计意义上的利润本身是假设币值不变和采用历史成本原则的, 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及风险。因此, 对于要求较高的精细化财务管理而言, 此方法依然有待改进。

(二) 现实生活中企业的财务管理复杂多变, 筹资方式和筹资成本也日趋多样化。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分析法抽象了具体的多变因素, 将部分相关变量高度概括以后模型化了测算的方法。整体的测算思路是可取的, 但在实务运用中要注意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采用可靠的财务数据进行测算, 做好单项筹资决策、多项筹资或混合筹资方案中的取舍。

(三) 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分析法取公司的税后利润和每股收益作为衡量依据, 部分地体现了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当然, 在现实的资本市场中, 每股收益与每股市价并不是完全成比例互动的。对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最便捷的量化方式——取上市公司的市价来衡量公司股东的财富和公司的价值, 进而进行资本结权决策, 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分析法是无法涵盖的。

摘要:目前主要的资本结构决策的方法有三种:资本成本比较法、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分析法以及公司价值比较法。本文着重探讨资本结构决策中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分析法。

“头晕”“目眩”有差别 第11篇

专家表示,发病人数逐年增加和老年病增加、神经系统疾病上升及交通事故中头部损伤有密切的关系。此外,随着复杂的现代生活所造成的工作和生活各方面的压力增大,眩晕症发病率也迅速增加。

症状表现的不同

通常病人主诉的眩晕和头晕可被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旋转性眩晕,病人感觉自身或周围物体在旋转;一种是有摇摆、漂浮感或下坠感的眩晕;还有一種是黑朦或感到头重脚轻。仔细询问病人眩晕的特点,对医生的临床诊断是至关重要的。

眩晕的表现常伴有眼球震颤、指物偏斜、耳鸣及听力下降等,并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脉搏及血压改变等表现。此种眩晕称为“真性眩晕”。

而头晕的表现是无明确的周围环境或自身旋转的运动感,病人可有头晕眼花、头重脚轻,也可有摇晃不稳。一般不出现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障碍症状,也不出现眼球震颤,称为“假性眩晕”。

眩晕可单次发作也可反复发生,持续时间可短至一分钟,也可长达一年,眩晕程度有轻也有重。眩晕发生时往往还伴有其他症状,根据其伴随症状,可帮助寻找眩晕的病因和受累器官。如眩晕伴随听力症状,提示可能与内耳系统疾病相关;如眩晕伴随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提示可能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如眩晕伴随恶心、呕吐、冷汗和昏厥,提示与自主神经系统相关。

头晕和眩晕是如何发生的

许多疾病能引起眩晕,那头晕和眩晕是如何发生的呢?研究表明,与我们的内耳和脑干有关。内耳有一结构叫前庭,前庭神经末梢的细胞感应身体的空间位置,并将信息传递入脑,进入脑干的前庭神经核。前庭和前庭神经核的病变,如炎症、缺血、肿瘤囊肿的压迫均造成位置的错觉,出现头晕。而眩晕发生的机理是前庭感受的刺激与来自肌肉、关节的本体感受器,视觉感受器的空间定向冲动不一致时,便产生眩晕。

为什么头晕时会有恶心、呕吐的症状呢?这是因为前庭神经核与迷走神经有联系,前庭神经病变必然连带迷走神经出现症状。至于眩晕伴有视物旋转,那是因为前庭与眼肌有直接的联系,前庭神经核与动眼、滑车、外展神经核有联系,因此当前庭病变或前庭神经核病变时,就会出现眩晕、视物旋转、不欲睁眼。

临床解释,我们讲的头晕,是伴有“看东西转”的眩晕;如果没有,称之为头昏。如果是眩晕,且同时伴有听力下降,可能是突发性耳聋,需要及早治疗;如果眩晕持续时间短、发作频繁,又有固定的发作位置,就要考虑内耳平衡问题,部分患者可以通过手法复位得到缓解。

【医生笔记】

头晕的原因非常多,可能是内耳平衡差,也可能是脑部缺血引起。颈椎病有很多种表现,如手麻、肢体无力、行走不稳、颈肩部疼痛等,而颈椎病导致的头晕,也就是老概念讲的“颈性头晕”,其实非常少见。所以,出现头晕应该去专科就诊,明确原因。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疾病的,可能会因为低血糖或是血糖急剧升高出现头晕的表现,所以要及时去医院明确诊断。

差别分析 第12篇

近年来, 广东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 不断扩大覆盖范围, 提高保障水平。在新一轮医保改革中, 广东重在打破城乡差别、人群差别, 着力提高医保公平性。“十二五”期间, 通过整合城镇基本医保和新农合, 推动缴费年限和待遇互认;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城乡并轨, 逐步建立覆盖各类人群、城乡统筹、大小病兼顾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

广东还积极引入市场机制, 鼓励在医保制度运行中引入商业保险参与管理。湛江市引入中国人保参与基本医保大额补助和协同管理。2010年, 该市住院48.9万人次, 平均报销率达58.17%, 最高报销额提至12万元, 均比改革前大幅增长。

广东注重医保的可持续发展, 均衡适度提高基本医保水平。该省将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分别与在岗职工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直接挂钩, 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和医疗费用支出情况, 适时调整医保待遇, 确保职工医保最高支付限额不低于年平均工资的6倍;城乡居民医保不低于居民年可支配收入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的6倍。

在新近出台的《关于深化全省城乡医疗保障体制改革方案》中, 广东提出目标:力争到“十二五”末, 全省实现基本医保参保率达98%;在此基础上, 职工和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达到85%和75%左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差别分析】相关文章:

建筑差别分析论文05-06

建筑差别分析论文提纲10-09

建筑差别分析论文参考文献09-27

男女差别05-19

城乡差别05-21

差别因素09-03

差别与策略05-05

城乡差别范文05-18

差别化管理06-12

差别化培养07-12

上一篇:虚拟机环境检测下一篇:液压缓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