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居住小区范文

2024-09-22

养老居住小区范文(精选8篇)

养老居住小区 第1篇

1.1 研究背景

我国早在20世纪末就正式进入老龄社会。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具备以下主要特征:一是老年人口规模巨大;二是老龄化发展迅速;三是地区的老龄化发展很不平衡;四是城乡老龄化倒置;五是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六是老龄化速度超过现代化经济发展速度[1]。针对这种问题养老居住小区的建设在现阶段还不成熟。一方面,养老政策以及养老社区的规划设计都尚未健全,尤其在建设时,还缺乏专门的规范以及相关标准进行指导,往往导致设计者无从下手;另一方面,一些地产开发商因缺少养老建设相关经验而直接引进国外的养老建设的设计模式[2]。起源于美国的CCRC模式的养老社区近年来逐渐兴起,CCRC具体是指在同一个社区中,为老人提供多种可选择的生活方式,包括独立生活、协助生活和专业护理等,并为老人提供一系列的配套服务,CCRC的最大优势是给老人提供一个在熟悉且舒适的环境中生活和老去的生活方式。本论文就是基于CCRC模式下的居住小区研究,从功能结构和布局方面进行了研究。

1.2 CCRC的概念

CCRC (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持续照料退休社区,通过为老年人提供自理、介护、介助一体化的居住设施和服务,使老年人在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变化时,依然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继续居住,并获得与身体状况相对应的照料服务[3]。通常情况下,老人按其健康活跃或需要照料的程度,分为自理型老人、介助型老人和介护型老人[4]。CCRC就是为上述三类老人都能提供相应的居住与医疗服务,以满足老人在不同生理年龄阶段的需求。这就需要CCRC具备相应的服务设施、社区附近紧邻医院资源、社区内部设置护理中心、设置老人专属食堂等特点[5]。

2. CCRC居住小区的功能结构

在CCRC居住小区中,根据不同类型的老年人,居住设施包括独立式居住机构、援助式居住机构和长期护理机构在内的护理连续体。同时,每个生活机构内往往需要配建社区中心。这就形成了CCRC居住小区的四大主要功能结构,CCRC居住小区的功能结构在组织上具有以下特点。

2.1 渐进式结构

渐进式结构主要体现在水平方向上的功能递进,这种递进表现为由自理空间向护理空间的过渡(图2)。渐进式结构是CCRC居住小区的特有的一种功能结构。相比于普通小区,建筑可以进行均质化考虑,然而对于CCRC居住小区来讲,三种不同类型的老年人由于健康状况的不同,产生了对居住的不同需求,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活环境。三大生活区往往需要渐进式过渡,从而形成不同居住环境的融合。

2.2 共享式结构

共享式结构是指CCRC养老居住小区的不同类生活居住单元通过共享社区中心的手法来组织功能。共享式结构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功能组织结构,它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规模较小的社区。CCRC的各个生活居住单元往往分区布置,这是出于老人身体状况与经济收入情况的考虑,但不可忽视的是这些老人都需要社区活动与服务,因此设计者往往会把社区中心放置在社区中央,四周布置生活居住单元以实现对资源的共享。

如位于纽约州的布赖顿之巅养老居住小区是对共享式结构的最好体现(图2)。社区以社区中心作为整个空间的焦点,在社区中心外围布置居住建筑,包括独立式居住建筑与援助式居住机构。外环式的交通沟通各个分区,长期护理中心在最外围的东侧,独立成区。

2.3 集中式结构

集中式结构是指在两三栋建筑中通过垂直方向将不同居住模式进行集中组织,这是对位于都市中土地成本极高的一种回应。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就是按照建筑层数划分不同的生活居住机构,在首层布置活动中心。由于援助式生活单元与独立式生活单元的生活模式不同,因此,往往需要不同的入口与垂直交通,这就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在空间布局上,往往是将独立式生活单元与援助式生活单元按照层数划分安置在一栋公寓大楼内。对于护理单元,处于对其特殊需求的考虑,一般将其独立设置。于是就形成了公寓大楼与长期护理单元共存的点式布局,而且二者往往通过廊道或辅助空间加以连接,避免产生不同生活模式的隔离感。

如麦克基肯塔楼(图3),老年公寓与护理中心形成点式布局,两者之间通过两层的群房加以联系,老年公寓大楼具有援助生活区入口和独立生活区入口,裙房平台具有为居住者停供小憩、观光等功能的作用,鼓励老人的交往[6]。

3. CCRC养老居住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

规划形态是指建筑群体之间形成的一种组合规律,并能够通过空间形态表现出建筑的基本性格。CCRC养老居住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与功能结构有直接的联系,与上述渐进式结构、共享式结构、集中式结构相对应,基本上可形成以下三种布局。

3.1 片状式布局

建筑在形态、尺度和朝向方面具有相同因素,采用自由式、行列式、围和式的组合手法成片成块,各自成区,不强调功能分区的主次性,从而形成片状式布局。这类布局的建筑一般以低层为主,居住模式也较为多样丰富。独立式的生活结构往往包含了独立式别墅、村舍式住宅等。这些独立住宅布局自由灵活,沿着景观或道路布置。考虑到独立式居住生活结构的老人喜欢社区生活、热爱交往的特点,因此,独立式居住单元采用自由式的组合手法。援助式生活机构需要集中式服务,建筑形式以公寓为主。援助式生活结构的老人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有限,往往建筑围绕庭院布置,因此援助式居住组团呈现出半围和的特点。长期护理单元的老人由于需要医疗护理,没有自理能力,需要相对高效的护理服务,因此其空间形态在组织上呈现出相对独立的布局特点。

3.2 向心式布局

建筑按照某个主导因素组合排列,表现出一种由该主导因素下向外辐射的特征,即主导因素具有向心性。CCRC型养老居住小区在空间布局上由于存在三种类型的生活模式,而且三种居住结构往往独自分区,这是出于分类管理的需要,但这种分区会在一定程度上分裂了不同类型老人间的交往。因此,社区出于老年人生活与交往的需要,往往会设置一个集合餐厅、沙龙、健身、学习等为一体的社区中心。尽管对于小型社区来讲,这种机构也许是分散在各个居住机构中,但往往还是会有一个相对较为完整而独立的社区中心。出于对居住者身心健康的考虑,每种居住生活组团都会共享社区中心的服务,那么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以社区中心为中心向外围辐射的向心式布局,如布莱顿之巅(图2)。

3.3 点式布局

集中式的功能结构往往形成点式布局,点式布局是一种在垂直方向上解决三大生活单元和服务中心的一种新式布局思路,但也面临着在垂直交通方面的难题。点式布局在总图上显示出几栋点式建筑相毗邻的情形,而且点式建筑往往通过廊道或屋面来实现水平方向上的联系。如韩国三星Noble County社区(图4),老年公寓、服务中心、护理中心形成点式布局,三个区域通过架空连廊联系,方便不同功能区之间的联系,同时避免山地坡度高差带来的移动上的不便。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4. 结语

CCRC养老居住小区是源于美国的一种社区养老模式,如今已经被很多国家借鉴,其特点在于吸收了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的优势,维持了老年人社区生活的持续性。针对CCRC的研究将为我国养老居住小区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这种融合了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的新模式是值得开拓研究的。正因为CCRC这种养老模式在国内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对其的研究就显得是必要的。本文就是从规划层面探讨了CCRC居住小区的功能结构与布局的基本原则。

摘要: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CCRC养老居住小区,从规划层面上对CCRC养老居住小区的功能结构与布局进行了探讨,总结出三种典型的功能结构的组织方式,即渐进式结构、共享式结构和集中式结构。针对这三种结构,笔者归纳出CCRC养老居住小区的片状式布局、向心式布局和点式布局,并通过实例加以分析佐证。

关键词:CCRC,养老居住小区,功能结构,布局

参考文献

[1].赵晓征.养老设施及老年居住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1

[2].周燕珉,林婧怡.我国养老社区的发展现状与规划原则探析[J].城市规划.2012.1

[3].佚名.CCRC——持续照料退休社区.http://lnlm.bcsa.edu.cn/info/1018/2348.htm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5].李卿曦.从开发模式看中国未来养老地产的复合形态及其技术要求[J].工程建设与设计[M].2014.5

养老居住小区 第2篇

创造富有个性的生态居住小区--以河南省南阳市圣园居住小区为例

一、设计理念的由来 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的南阳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城市,这里历史上既是东汉武帝刘秀的发迹地、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著作地、诸葛武侯躬耕地,还是张衡发明浑天地仪的地方.

作 者:张连华 李黎 何波 Zhang Lianhua Li Li He Po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市规划设计院刊 名:小城镇建设英文刊名: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 TOWNS年,卷(期):“”(9)分类号:F2关键词:

养老居住小区 第3篇

绿化更是一个全方位、立体的环保工程。绿化率的指标数值能体现小区的绿化程度, 但更重要的是实际效果, 尽管人们对小区“绿色”的呼声越来越高, 但搞好绿化是为了实用而不是为了摆设。

1 居住小区绿化的重要作用

居住小区绿化为人们创造了富有生活情趣的环境, 是环境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准的提高, 不仅对居住建筑本身, 而且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 居住小区绿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1.1 居住小区绿化以植物为主, 从而在净

化空气减少尘埃吸收噪音, 以保护居住小区环境方面有良好的作用, 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小气候、遮阳降温、防止日晒、调节气温、降低风速, 而在炎夏静风时, 由于温差而促进空气交换。

1.2 婀娜多姿的花草树木, 丰富多彩的植

物布置, 以及少量的建筑小品、水体等的点缀, 并利用植物材料分割空间, 增加层次, 美化居住小区的面貌, 使居住小区建筑群更显生动活泼。同时还可利用植物遮蔽丑陋不雅观之物。

1.3 在良好的绿化环境下, 组织、吸引居民

到户外活动, 使老人、少年儿童各得其所, 能在就近的绿地中游憩、活动观赏及进行社会交往, 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 增进居民间的互相了解, 和睦相处。人们赏心悦目, 精神振奋, 为形成好的心理效应, 创造良好的户外环境条件。

1.4 居民区绿化中选择即好看, 又实惠的

植物进行布置, 使观赏、功能、经济三者结合起来, 取得良好的效益。

由此可见, 居住区绿化对城市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 城市面貌的美化, 对人们心理的良好作用都很有意义。随着人们的审美需求不断提升, 居住区环境景观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提倡简约明快的景观设计风格。环境景观还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舒适性, 不仅为人所赏, 还应为人所用。

2 居住区绿化的原则

近几年,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和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 在住房的过程中, 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强调一个新的选择尺度:景观环境。亦即居住区内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否丰富, 是否有活力和与生态协调。这种生态化的现代居住观, 给园区环境设计注入了新的内容, 因此居住小区绿化应坚持方便、安全、整洁、环保, 从充分发挥园区功能出发, 通过建设高品位、高质量的绿化空间环境, 创造一个舒适、美观、休闲、有益于身心健康、充满活力的人居生态景观。居住区绿化对树种选择要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

3 居住区绿化管理养护的内容

居住区绿化率的提高, 绿化品种的增加, 对物业管理中的绿化管理提出新的要求。绿化管理是一项季节性极强的工作, 居住区绿化管理养护的内容包括浇水、开穴培土、修剪、施肥、除草、修剪抹芽、病虫害防治、扶正、补苗等整套过程。只有正确进行管理养护, 才能使居住区的绿化环境得到保障, 提升环境质量, 进而实现物业的增值。

3.1 施肥。

按照绿化的种类进行定期施肥, 乔木每年施有机肥料一次;灌木、绿篱、草本类每季度施肥一次。并根据品种确定施肥量, 采用适合的撒施及水肥等方法施肥。

3.2 修剪、除草。

根据植物生长的具体情况, 确定修剪的次数。保持树木自然生长状态, 一般乔木无须造型修剪, 及时剪除黄枝、病虫枝、荫蔽徒长枝及阻碍车辆通行的下垂枝, 及时清理干净修剪物。每周清除树根周围杂草一次, 确保无杂草。灌木、绿篱、就要求修剪成圆形、方型或锥型的, 每周小修一次, 每月大修一次, 剪口平滑、美观, 及时清除修剪物, 及时剪除枯枝、病虫枝, 及时补种老、病死植株, 每周清除杂草一次。草本类每周剪除残花一次、清除杂草一次, 及时剪除枯枝、黄枝。

3.3 浇水。

一般植物施肥后都要进行浇水, 确保有效吸收肥料。灌木、绿篱、草本类施肥后三小时内浇水一次, 并每天进行浇水一次 (雨天除外) , 水渗透深度10厘米以上, 确保植物的水份充足, 易于生长。冬季绿地内要注意防冻浇水。除了及时浇水外, 还应在大雨过后要及时排涝。

3.4 补种。

春季是植树的有利时机。土壤解冻后, 应立即抓紧时机植树。种植大小乔木和灌木前作好规划设计, 事先挖好树坑, 要做到随挖、随运、随种、随浇水, 以提高苗木存活率。乔、灌木树种应根系发达, 生长茁壮, 无病虫害, 规格及形态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达到生长旺盛, 姿态丰满, 品种优良, 苗源取近原则。观叶植物, 叶色应鲜艳, 叶簇丰满。同时挖种植穴、槽的大小, 应根据苗木根系、土球直径和土壤情况而定。穴、槽必须垂直下挖, 上口下底相等。种植应按设计图纸要求核对苗木品种、规格及种植位置。规则式种植应保持对称平衡, 行道树或行列种植树木应在一条线上, 相邻植株规格应合理搭配, 高度、干径、树形近似, 种植的树木应保持直立, 不得倾斜, 应注意观赏面的合理朝向, 种植密度适宜。种植绿篱的株行距应均匀, 树形丰满的一面应向外, 按苗木高度、树干大小搭配均匀。在苗圃修剪成型的绿篱, 种植时应按造型拼栽, 深浅一致。种植带土球树木时, 不易腐烂的包装物必须拆除。珍贵树种应采取树冠喷雾、树干保湿和树根喷布生根激素等措施。

3.5 病虫害的防治。

树木最常见的虫害包括蚧壳虫、刺蛾、天牛等等。冬季是消灭园林害虫的有利季节, 可在树下疏松的土中挖集刺蛾的虫蛹、虫茧, 集中烧死。在冬季防治害虫, 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基本采用对50%杀螟松乳剂稀释500倍的液体喷洒的方法进行喷施。

21世纪, 是居住小区将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 打破固式化规划理念, 以营造最佳居住环境, 最好居住条件为中心, 使小区规划达到经济功能、环境功能、社会功能的要求, 随着绿化面积的增大, 居住区绿化管理也逐渐走向专业化, 对物业管理来说成为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因此了解认识绿化管理的重要性, 掌握绿化技巧是十分必要的。

现代化的居住小区, 要注重居民的交流、运动和休息, 如何围绕园区绿地这一共享空间, 组织一些有益的户外活动, 丰富园区居民生活, 密切人际关系, 居住小区绿化是以满足居民生活, 在喧闹都市中营造接近自然、生态良好的温馨家园为宗旨, 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 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 用最少的投入、最简单的维护、达到设计与当地风土人情及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居住区绿化同居民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更具有功能性和实用性。居住区绿地规划应以人为本。园区绿地最贴近居民生活, 规划设计不仅要考虑植物配置与建筑构图的均衡, 以及对建筑的遮挡与衬托, 更要考虑居民生活对通风、光线、日照的要求, 花木搭配应简洁明快, 树种选择应按三季有花, 四季常青来设计, 并区分不同的地域, 因地制宜更重要的是通过环境影响人、造就人、提高人的层次和品味。创造出安静、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打造出居住小区绿化、美化的高质量。营造出有益于身心健康、充满活力的人居生态景观!

责任编辑:王莉

摘要:居住区绿化同居民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更具有功能性和实用性。居住区绿地规划应以人为本。重点阐述了居住小区绿化的作用、养护及意义。

居住小区绿化初探 第4篇

1.1 居住小区在绿化时不能很好的做到因地制宜

居住小区的绿化其实是恢复自然生态环境, 有些投资者或者绿化部门在对小区进行绿化时并没有对小区的实地环境进行考察;在选择植物的时候也没有对环境条件和植物本身的生长情况仔细考虑, 这样居住小区绿化本身的地方特色就比较缺乏, 而且植物可能会出现生长不良造成资金浪费的情况等, 同时生态功能以及景观效果也比较差。

1.2 居住小区的人均绿地率不高

最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也开始更加重视居住小区的绿化, 但是在整体的规划中对绿地的规划重视程度还不高, 很多居住小区在实际的绿化过程中并不是根据规划来进行绿化, 而是见缝插针的进行绿化, 而且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 城市的土地资源开始变得更加紧张, 这样可供绿化的面积就比较窄, 很多居住小区的绿化只是停留在平面绿化阶段, 垂直绿化比较少, 从而导致居住小区的人居绿地率不高。

1.3 对草皮绿化过于重视、后期的养护管理不到位

最近几年出现的广场热以及草坪热, 使得很多投资者和绿化部门在对居住小区进行绿化的时候, 没有考虑小区自身的实际只是简单地照抄照搬, 过分重视草坪绿化, 这样居住小区的绿化结构就比较简单, 群落的稳定性也不好, 生态功能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出来。还有就是在对苗木进行配置不是很合理。居住小区的绿化完成之后绿化功能和效果不能及时得到体现, 需要加强后期的养护管理才能够让绿化的作用有效发挥出来。但是因为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 导致很多居住小区的绿化后期养护管理工作不到位。

2 居住小区绿化的原则分析

(1) 居住小区在进行绿化设计的时候需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 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让他们更加追求精神生活。对于居住环境要求, 需要绿化设计符合一定的美学, 这样才能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2) 居住小区在进行绿化设计的时候需要符合相关的功能要求在现代建筑发展的过程中, 人们对于居住小区绿化设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这不仅是在视觉上的要求, 同时也在功能上提出了要求, 所以在进行设计时需要满足相关的功能要求。 (3) 居住小区在进行绿化设计的时候需要满足净化环境的要求社会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等变得越来越严重, 人们希望能够有一定的绿化起到净化空气环境的作用。在进行绿化设计时, 可以根据小区的地形地貌、周围环境等, 选择具有特殊功能的植物进行栽种, 从而优化居住环境。

3 居住小区绿化的建议

3.1 加强居住小区的垂直绿化

现在居住小区的人口密度比较大, 建筑也比较大, 如果只是依靠地面绿化的话那么人均绿化率就比较低, 绿化的景观效应和生态效益就不能很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在地面绿化面积一定的情况下采用垂直绿化能够有效地对绿化空间进行拓展, 让居住小区的绿化面积增加, 能够有效地让小区居住环境得到改善, 维持生态的平衡。

3.2 科学的进行绿化植物的配置

植物种类比较多, 为了有效地提高居住小区绿化设计的效果, 对于绿化植物的选择配置必须科学合理。居住小区是城镇生活的组成部分, 城镇绿化一般都采用人工种植群落来进行绿化, 它是模拟的自然物种, 结构配置、层次方面比较科学, 景观优美的一种植物群落。所以对于居住环境也可以采用该种方法进行, 坚持生态环境的原则, 采用合理的美学要求, 使居住小区绿化设计与自然融合。在进行居住小区建设的过程中, 其土壤破坏比较严重, 这时应该选择耐贫瘠的乡土树种, 这样才能保证植物成活的可能性;同时也可以增加一些新品种树种进行搭配, 提高美的效果。根据不同的气候环境, 对于树种的选择也有区别。而对于小区的绿色布局, 也需要注意。对于行道就需要栽种一些树冠大、耐修剪, 掉叶整齐的树种, 如垂柳、合欢树等。小区绿化进行配置的时候, 也需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感。把这些不同物种修剪出不同的形状, 提高层次感。

3.3 对居住小区的绿化养护管理要不断加强

对居住小区绿化来讲, 加强养护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对小区绿化情况进行定期巡查, 增加养护管理的资金投入, 及时对花草树木进行施肥、浇水、除虫、修剪, 同时还需要及时对绿化材料进行更换和补种, 让居住小区的绿化效果能够达到一个最佳的状态, 从而来创造出比较良好的居住环境。

摘要:在建设城市生态环境中居住小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在开始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但是从居住小区现在的绿化情况来看还有很多需要去解决的问题, 本文主要对居住小区的绿化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居住小区,绿化,建议

参考文献

[1] 唐军.城市居住小区绿化初探[J].现代园艺, 201 (06)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 第5篇

1 把握小区规划的宏观整体性

1.1 小区规划应注重人文环境

居住小区是城市的组成部分, 所以其规划应该因地制宜, 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及居民的生活模式, 使整个小区有机地融入到所在城市的大环境中。目前我们的很多已建或在建小区, 根本看不出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和居民的生活模式, 都是内陆学习沿海的, 沿海学习国外的。从南至北, 从东至西, 居住小区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长条形住宅和行列式的排列。虽有某些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 大同小异, 互相雷同, 地方特色不明显, 根本体现不出一种文化传统的淀积。

1.2 小区规划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不可逆的, 生态环境的好坏是影响小区居住条件的关键因素。所以, 在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和地物的特点, 在尽可能不破坏建设基地原有的河流、山坡、树木、绿地等地形条件的同时, 加以利用, 创造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相互依存, 富有当地特色的居住环境来。

2 把握小区规划的微观整体性

对于小区规划工作本身, 要把有关小区内部各种要素组成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此点可称之为把握好小区规划微观整体性。具体表现如下:

2.1 小区规划应注重功能分区的相互组合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用空间和私用空间是小区空间按功能要求所划分出的四个等级

公共空间是指那些供小区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 如小区的公共干道、集中的绿地或游园。在公共空间的规划上要注意与原有水面、曲桥、草坪、树木、雕塑小品等结合在一起考虑, 重要的是营造出一种舒适、幽雅的空间氛围。半公共空间, 顾名思义是指具有一定公共性限度的小区空间, 作为居住组团内的半公共空间是供居民共同使用的, 它是居民相互交流的地方, 也是防灾避难的疏散的有效空间, 同时半公共空间通过其较完整的绿地和开阔的视野成为居民接近自然的场所。在这部分空间规划上应注重根据各居住组团的不同组合方式来考虑, 注意要保证半公共空间的交通畅通及功能上齐全。半私用空间是小区住宅楼幢之间的院落空间, 是居民活动、健身和休息的场所, 在设计上应注重其设施的多样化和完备性, 在规划时把它变成小区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居民活动空间。私用空间指住宅底层庭院、楼层阳台与室外露台。底层庭院的设置使居民可以自由种植喜欢的植物, 增加了组团内的景观, 又使居民有安全感。楼层上阳台则可以眺望、休息、种植花卉, 营造垂直绿化的景色。

2.2 小区规划应注重灵活布局

小区规划应注重加强建筑色彩的运用, 注意建筑小品的安排, 加强公共建筑的艺术处理以及小区绿化。当前一段居住建筑多是小开间, 并采用定型预制砼建筑构件, 起来形式比较雷同。为了避免这种局面产生, 除了将住宅平面加以错开布置外, 在建筑立面装修上采用不同的建筑色彩处理也是必要的。加强公共建筑的艺术处理, 利用小区的周边, 适当安排一些公共建筑项目。这也是小区规划多样化不可缺少的一环。如设置医院、邮电局、银行, 并小区道路加以分隔, 这样不仅减小了街道行驶车辆的噪音对居民的干扰, 使小区内更为宁静, 同时对城镇街景也有所美化, 小区的布局也灵活了。充分利用地形, 采用多种室外工程设施, 适当布置点式住宅, 也是丰富小区内容、使小区多样化的手段之一。加强小区绿化, 巧妙布置绿地。居住坏境的绿化目前已开始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 它不仅能改善居住环境, 而且还能调节小气候, 使居民得到较多绿地, 同时巧妙地与商业服务建筑、托幼建筑配合, 起到分隔居住组团的作用。在一般城市里, 这种手法也是小区规划多样化的一种手段, 如果适当与高层建筑配合, 再加上小区公共建筑的布置, 即使在地形平坦的地段, 一个正方形的地块, 也能利用单一标准化条形单元组合布置出多样化的平面来, 这样多样化小区, 人们人内可以看到郁郁葱葱的绿地, 会给人一种舒适宁静之感受。

2.3 小区规划应注重道路网与居住区群体布局的关系

小区规划应注重道路网与居住区群体布局的关系。道路网与居住区群体布局, 关系十分密切。我们通常习惯于方格网棋盘式布置道路。这种布置方式是道路规划中最为简单、合理的一种手法。它可以保证车辆交通安全和较快的速度行驶, 在坡地地带居住区内采用这种手法就不合理。在方格道路网中布置条形标准化住宅, 如无点式住宅、区级公建、高级住宅与之相配合, 难免会显得十分单调。这样布置方式, 虽然建筑朝向条件保证了。但街景还是一排山一样, 就如兵营一样。如果道路随地形修建成另一种形式, 环型布置或道路带有一定的弯曲, 即使同样是条形组合, 效果也不一样。它不仅可以保证好的朝向, 整个小区也活跃得多了。由此可见, 城市道路系统的布置, 小区规划布局形式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尤其在修建一个新城镇时, 不能因为原有道路曲折, 就硬要修直它。其道理是:适应交通发展而采用直线形。如果原有道路是结合地形布置的。我们的新规划还是尽可能地加以利用, 或在此基础上扩建。其次, 要综合分析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与建成后的空间布置效果。这样, 不仅可以避免大开大挖, 还可节约基建费用.加速规划区建设。

2.4 小区规划应注重服务系统的完善

在住宅小区规划中, 社会服务环境的营造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 因为它不仅是解决居民日常生活活动需要的基本保证, 也是小区稳定的物质基础。在服务设施的设置上要考虑居民的生活要求和行动轨迹, 如小区级商业服务设施应布置成外向型, 设在人流交通必经之路的出人口附近, 使居民方便顺路购买。自行车、摩托车和小汽车的存放与垃圾处理也是小区服务环境的关键问题之一, 住宅小区中的自行车应遵循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布置方式, 因地制宜, 采取多种途径, 而汽车应设专门的汽车库或采取地面停车的方式。如以往住宅的垃圾处理通常是将垃圾道附近设于住宅的楼梯平台处, 因而经常发生堵塞而造成臭气四散, 影响居住环境, 在住宅小区规划中可以放弃垃圾收集方式而采用室外垃圾桶、垃圾箱和中转站来处理。在垃圾中转站的设置上应注意便于垃圾清运和处理, 不要使清运垃圾的车辆横穿小区, 造成污染的扩散。

4 结语

二十一世纪的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应是以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为指导, 从时代、社会与自然中寻找规划设计方向的创新之作。作为规划设计者要紧跟时代的发展.针对问题深入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 而不只是抄一些表面的手法, 玩弄一些不切实际的概念。

摘要:如何能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易于社会交往、能得到更多娱乐和学习机会的生活场所,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优劣。以下对如何做好小区规划设计, 促进城市建设快速发展。

关键词:住宅小区,小区规划,整体性,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1.

[2]李莲秀, 吴盛伟.城市小区规划与可持续发展[J].山西建筑, 2005 (16) .

居住小区公共设计分析 第6篇

关键词: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计

目前,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对居住小区多功的要求日益增多。居住区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人性化、多功能化对满足人们日渐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作为人们进行社会生活的公共建筑, 由于其性质和规模的差异, 因而存在着不同的特征, 这就是我们在做公共建筑设计时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1 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居住小区的建设将实现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转变, 人们对居住水平的要求不是仅仅局限在房屋面积的大小和房子里面所配置的功能, 同时还非常的在乎居住地附近的环境的建设情况。比如:商业方面的建设、文化和健身方面的建设、植物美化的程度、物业方面的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要求。现在的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由居住地就行了, 还应该有好的生活环境。所以说居住区的各种各样的实施能否满足人们的要求, 已成为新时代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需要我们给与更多的帮助。

1.1 居住小区公共建设中对卫生的要求

首先, 居住小区的卫生是指对小区中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的处理和管理, 这也是对小区中垃圾箱的规划方面的问题;其次, 小区中环境卫生还指空气的质量和能否更好地采光等问题, 这些也是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1.2 安全方面的公共建设

公共建筑的安全不仅包括小区的布置是否有利于小区的安全, 城市居住区域内应明确划分公共活动区和私人区, 又包括在使用公共设施时是否存在安全问题, 要明确的规定人们的生活的地方和公共活动的场所, 以保证居民财产的安全, 总之就是为了便利人们能够更好地生活。

1.3 合理的规划小区中的公共建设

公共建筑的便利性既是人们对所居住环境的基本的要求, 为了便利与人们能够更好地生活应该尽量的区规划小区中的公共建设, 应该尽量的设计出能够达到人们要求的条件。

1.4 让居民有很亲切的、回家的感觉

从某方面来说, 所谓的归属就是有了回到家、见到亲人的感觉。公共建筑在满足这个层次上的需求同样能够有所作为。可以依靠公共建筑功能的多样性形成其形式的多样化来达到其识别性, 可以依靠其功能集聚而成的小区中心来形成有特点的环境, 还可以与广场、街道、绿化一起形成有生活气息的场所, 进而使居民拥有归属感。独特的场所设计不但提高了居住小区的空间质量, 增加小区空间的可识别性和归属感, 而且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1.5 居住的人能够更好的参与

这就要求在实际的时候能够满足人们更高层次追求, 这主要是指居民对居住地的生活文化的追求, 这时精神上的追求, 在设计的时候应该能够让人们亲自参与其中, 并且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

2 居住小区商业建筑设计

相对于规模大、档次高的都市型商业和区域型商业, 如百货中心、大型综合超市而言, 小区商业规模小、布局分散。往往处于从属地位而不为人们所重视。但是小区商业在整个城市商业分工中与居民生活最贴近, 为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购物提供了最直接的服务, 特别在城市扩张后的边缘地区, 新辟的住区较为密集, 而相应的配套商业还不够完善, 因此小区商业在居民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区商业作为建筑设计的一个专门分类, 其重要性也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小区商业与其他商业类型相比有其特殊的一面。首先, 小区商业所包含的内容通常都是居民日常生活所需, 诸如涉及面较广的各类便利店、药店、音像店、花店、面包屋、美容美发、书店、家居饰品、餐饮等等, 这些商业服务场所往往由于规模小, 所需的面积也较少。其次, 为了给居民提供方便的服务, 小区商业要考虑合理的服务半径, 通常服务半径不宜超过500111。另外社区商业作为整个房地产业的一部分, 还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 即其本身作为商品也要傲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 要能够顺利销售或租赁出去。因此, 要做好小区商业就必须对其内在规律有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3 市政公用类公共建筑

这类公共建筑是小区得以良性循环的基础设施, 如垃圾站、公共厕所、自行车库等。

(1) 垃圾站人人讨厌却又离不开它, 历年来想了许多方法, 却都有不如意处。笔者以为最好的方法还是垃圾袋装化, 在每个住宅楼前设有盖垃圾桶。由物业管理部门统一收取, 运至垃圾站。

(2) 公共厕所不宜单独设置, 宜和其它类型的公建联合设置, 如商业服务设施、小区活动中心。它应布置在容易找到又相对隐蔽的地方, 所以将其布置在沿街又不正面对街, 街上设明显标志是个不错的选择。

(3) 自行车库是个老大难问题, 现在一般有下列两种布置方式:分散布置、集中布置。对于多层住宅, 可以将其底层作为自行车库进行分散布置, 每户一问:也可以集中布置, 集中车库宜布置在组团的出人口, 这样存车取牟均不须走回头路了。而对于高层住宅, 车库一般设于底下或半地下层。有些小区采取室外集中停车的方式, 经过设计的车棚不仪没有破坏环境, 其高技的外观还可以成为小区独特的风景线。

4 居住小区学校建筑设计

居住小区学校建筑由于自身功能的限制而具有单元性和多样性。我们可以把这种决定建筑形态基本框架的功能要素看作是具体建筑形态生成的内部原因居住小区的外部环境则是形态生成的外部原因。而做这类形态设计的最终日的是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 与小区协调统一, 并丰富小区的形象。但是协调和丰富形象是一对矛盾, 而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这一对矛盾的调解。由此我们也得出在小区内设计教育类公建的两条原则:

4.1 学校应与小区相协调

这种协凋反映了一系列关系的平衡。包括学校与住宅的关系、学校与绿地、道路的关系、学校与小Ⅸ整体形态的关系……这种协调应从两个层面}进行把握: (1) 总平面上, 小区的形态与周围环境是否相协调作为一个整体, 学校是否找到应有的位置并成为小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的存在是否对小区的整体形态作出积极贡献。 (2) 微观层而上的协调:包括细部、颜色、尺度、比例的协调。这个层面上的协调实际意义, 因为它们更直接地抓住居民的视觉, 也就更容易地被进行比较。

4.2 学校建筑设计应具有特色, 以丰富小区的形象

学校特有的功能本身决定了它的异质性。功能相对单一的住宅组成了小区同质的肌理, 学校建筑可以很好地成为小区形态的活跃元素, 甚至成为小区的标志性建筑。

5 结束语

根据上面的分析, 我们应该更加的清楚对居民小区的设计的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否能够便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区中的公共建设是小区居民生活中的的基本的保证。在对小区的规划的时候应该根据平常人们的生活的方法来对人们的合理的分配小区中的的公共设施, 从而能够尽量的满足人们的要求, 同时更有利于人们生活的便捷。同时在设计规划的时候还应该将居民小区与绿地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共同构成居民小区的中心, 这使得小区建设的形象更加的好, 从而能够更容易有归属感, 最终设计出有特色的小区。

参考文献

居住小区植物造景设计 第7篇

1 植物造景的配置原则

1.1 因地制宜的原则

因地制宜是植物景观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 它主要包含两层涵义:一是对立地条件的合理利用;二是对绿化植物的选择。植物的选择应以乡土植物为主, 还可适当选取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来物种, 改善住宅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 使乔木、灌木、草本花卉合理搭配, 创造出四季景观。

1.2 色彩相宜的原则

植物配置时, 植物的色彩应与周围环境、地理位置、生态条件、场景气氛等相协调, 通过植物的色彩和形态等来烘托气氛、突出主题、创造意境, 同时因考虑不同色彩给人的感受。常见可以丰富环境的植物有:银杏、紫薇、樱花、月季、玉兰等。

1.3 季相相宜的原则

植物造景时, 应充分考虑植物的季相特点, 使小区四季有景, 要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周期以及因季节的物候变化而产生的色形态等方面的变化, 以延长观赏期。

1.4 因景制宜的原则

不同的景观主题采用不同的植物, 使用不同的配置手法来表现。无论是群植, 还是孤植、列植、对植、篱植, 都会随着景观主题而选择不同配置方式。同时植物的栽植需要考虑到地方习俗以及造景的目的、功能等人为因素。

2 植物营造景观的功能表现

植物是小区景观营造的主要素材, 丰富多彩的植物种类为营造小区植物景观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但对植物造景功能的整体把握和对各类植物景观功能的了解是营造植物景观的基础和前提。

2.1 植物表现时序景观

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季相特征。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 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 使得同一地点在不同时期产生某种特有景观, 给人不同的感受, 体会时令的变化。

2.2 植物形成空间变化

植物具有构成空间、分隔空间的功能。植物造景在空间上的变化, 也可通过人们视点、视线、视境的改变而产生“步移景异”的空间景观变化。造景中运用植物组合来划分空间, 形成不同的景区和景点。

2.3 植物营造观赏景点

植物作为营造小区景观的主要材料, 某些植物本身具有独特的姿态、色彩之美。不同植物形态各异, 变化万千, 既可孤植以展示个体之美, 又能按照一定的构图方式配置, 表现植物的群体美, 还可根据各自生态习性, 合理安排, 巧妙搭配, 营造出乔、灌、草结合的群落景观。

2.4 植物衬托主体建筑及环境景观

植物的树形、枝叶、质地和色彩等在视觉感受上有着不同差别, 环境景观中经常用植物材料来衬托建筑, 如通过基础栽植、墙角种植、墙壁绿化等形式。现代园林中的雕塑、喷泉、建筑小品等, 也常用植物材料做装饰, 或用绿篱作背景, 通过色彩的对比和空间的处理来加强人们对景点的印象, 产生烘托效果。

3 居住小区中植物造景要点

3.1 植物选择要符合植物的习性

居住小区中, 植物绿地是人们休息、娱乐的场所, 因此在选用树种时, 要考虑到树木对人体的安全性, 一般不选用有毒有刺的植物, 也尽量少选飞絮、落果污染环境的植物;多栽种易于管理、少虫害、无毒、无刺激性的的优良品种,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还可栽些有经济价值的植物。

3.2 植物造景要依据小区场所合理配置

在小区道路两侧及有露天座椅的公共空间, 应选择种植落叶树种, 因落叶树种比常绿树种具有更明显的季相变化, 这样夏季既可以遮荫避暑, 冬季又可以晒太阳, 比选种常绿树种更符合人们对环境的合理需求。在小区道路两侧种植高大乔木作为行道树, 这样人们在夏季行走时可有遮荫的效果。在有铺装地坪材料的广场上种植时, 采用透气性的路面材料, 树池上覆盖人工复合树皮等透气性材料。

3.3 植物造景手法合理运用

植物布局应根据实际需要做到疏密错落, 在有景可借的地方, 植物配置以不遮挡景点为原则。较大面积的草坪地被, 视野开阔, 空间感强, 适于观赏远景。而用高于视平线的乔灌木围合环抱起来, 形成闭合空间, 适于观赏近景。小区景观设计中, 要应用植物营造既开朗又有闭合的空间景观, 两者巧妙衔接, 使人既不感到单调, 又不觉得疲劳。

3.4 植物造景力求美化与生态功能并重

植物造景以绿为主, 城市园林绿化不仅要平面化, 而且要提倡立体化模式, 达到美化与生态功能并重。利用种植攀援植物, 可以弱化建筑形体生硬的几何线条, 使空间增加美化效果, 从而提高城市的生态效益。

4 小结

居住小区园林绿化探讨 第8篇

居住区绿化为人们创造了富有生活情趣的环境, 是环境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准的提高, 不仅对居住建筑本身, 而且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 居住区绿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1.1 改善生态环境

居住区绿化为人们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遮阳降温、调节气温、减少尘埃、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增进人民身心, 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

1.2 美化城市面貌

娥娜多姿的花草树木, 丰富多彩的植物布置, 以及少量的建筑小品、水体等的点缀, 并利用植物材料分割空间, 增加层次, 美化居住区的面貌, 使居住区建筑群更显生动活泼, 同时还可利用植物遮蔽丑陋不雅观之物。

1.3 对人们心理有良好调节作用

在良好的绿化环境下, 组织、吸引居民的户外活动, 使老人、少年儿童各得其所。能在就近的绿地中游憩、活动观赏及进行社会交往, 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 增进居民间的互相了解, 和睦相处。

2 目前居住小区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

2.1 未能因地制宜

居住小区绿化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有的绿化部门或投资者未能对居住小区原有的立地条件进行调查, 实地勘察、分析, 对所选用植物本身的生长规律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未作细致的考虑, 就盲目地进行绿地规划设计, 或照抄照搬, 或是设计者、投资者的爱好, 认为只要种上草、栽上树, 绿化的目的就达到了。

2.2 忽视人们的需求

建设部1993年发布的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 居住小区内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新区建设绿地率不应低于30%, 旧区改造绿地率不宜低于25%。大多数居住小区为了满足绿地率的要求, 道路、停车场的用地被压到最低的指标, 多出来的用地扩充为绿地, 来满足绿地率的指标, 有些被开发商作为“高绿地率”来炫耀自己的实力, 以期达到商业目的。这样的居住小区, 绿地面积虽然很大, 植物配置和环境设计也极具品位。但是, 缺少不同人群活动的场地, 不能满足人们的户外活动需求。

2.3 苗木配置及质量问题

小区绿化中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的比例不协调, 常绿树种比较丰富而落叶树种偏少, 导致绿地的季相景观变化不丰富, 绿化艺术水平较低。有些承包商为了追求进度和节约绿化开支, 选用的苗木不符合设计规格, 质量差, 不但没有达到预期设计的观赏效果和绿化的意境效果, 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还给以后的养护管理增加了难度。

2.4 养护管理水平落后

居住小区的绿地其绿化效果和功能的体现不是竣工后就全部得到的, 后期的养护管理使绿化功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有些城市居住小区缺乏专业人员养护, 绿地草坪退化严重, 杂草混生, 病虫害防治跟不上, 木本花卉及乔灌木修剪不到位, 造成植物生长不够理想, 未能充分发挥美化、优化环境的作用。

3 居住绿化的实施方法

3.1 规划设计是关键

3.1.1 严格执行规划设计要求。

要想提高新建居住区绿化美化水平, 就必须做到规划设计合理, 使规划到位, 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规划设计要求。

3.1.2 配套设施完善, 综合功能齐全。

居住区的基础设施除了绿地外, 还应包括教育设施、商业网点、卫生保健、娱乐场所、行政管理、市政公用设施等。

3.1.3 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要注重创新。。

注重经济实用;注重管理;注重绿化设计手法

居住区是居民一年四季生活、憩息的环境。在植物的配置上应考虑季节变化, 营造春则繁花吐艳、夏则绿萌清香、秋则霜叶似火、冬则翠绿常延的景观, 使之同居民春、夏、秋、冬的生活规律同步。

3.2 增加投资是提高绿化水平的重要保障

3.2.1 本着“谁受益, 谁投资”的原则。

在居民中筹集一定数量的绿化养护经费, 按照物业有关管理规定中的0.155元/m2的标准收取绿化费。使居民既尽了义务, 又对绿地增加了一份责任和情感。

3.2.2 分清职责, 加强对居住区绿化的保护和管理。

园林绿化部门要认真履行政府管理职能, 对居住区的绿化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办法, 依法加强管理, 并制定养管标准, 开展检查评比活动, 奖优罚劣。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要把监督管理绿化作为己任, 纳入工作日程。

3.2.3 积极宣传环保意识。

对于尚未实行物业管理的小区, 居民委员会要采取新的有效措施, 积极鼓励认建认养绿地的活动, 增强居民爱绿、护绿意识。

3.3 完善绿地养护管理制度, 是提高新建居住区绿化水平的重要保证

过去由于管理体制不顺, 养管主体单位不明确, 责任不清, 出现了一年绿、二年荒、三年光的现象。为了避免此现象发生, 在房屋产权单位多样化的今天, 对新建居住区的综合管理, 应由开发商组织物业公司进行管理。物业公司可自管, 也可委托具有一定实力、资质的专业部门管理, 但绿化行政管理单位一定严把质量关, 实行养管责任制, 明确责任。并执行绿化养护考核标准, 加强各项养护措施并进行现场指导和监督。

3.4 多管齐下, 确保绿地安全, 是提高绿化水平的有效措施

要强化全民绿化意识, 充分利用媒体大造声势, 利用植树节设立宣传、咨询站, 对群众进行绿化法规的宣传、教育和引导, 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教育, 让他们从小就懂得绿化的功能和作用, 使绿化造福人类的思想家喻户晓。加大执法力度, 严格依法行政, 遏制破坏绿化的违法犯罪行为, 严格控制树木的伐移审批手续。加强植保和养护技术研究, 提高绿地养护的科技含量。下大气力做好绿地病虫害预测预报, 生物天敌的试验和应用, 生物防治方法的推广工作。

4 小结

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要在合理运用植物、园林小品、园路和铺装等前提下, 强调园林景观与生活、文化的紧密连接, 在空间组织上达到一步一景, 景随步移的效果;注重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提倡多元化, 不要盲目效仿;同时兼备观赏性和实用性, 在绿地系统中形成开放性格局, 布置文化娱乐设施, 使休闲、运动、交流等人性化的空间与设施融合在园林景观中, 营造有利于发展人际关系的公共空间。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条件下, 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游憩生活境域, 使久居闹市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 这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理想, 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摘要:随着城市人口的日益增多, 人们的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 越来越多的人希望生活在接近自然的环境中, 居住小区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居住小区的绿化起到清洁空气、美化环境、调节身心的目的。随着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 开发的住宅小区也越来越多, 人们的可选择性也越来越大, 且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选择居住小区时, 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小区的绿化。本文以此为出发点, 探讨了居住小区园林绿化问题。

关键词:居住小区,园林绿化

参考文献

[1] 张琳, 胡广霞.浅谈居住小区绿化[J].河南林业科技, 2000 (20)

[2] 严玲璋.努力创造有利于城市生态质量的绿色空间环境[J].中国园林, 1999 (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养老居住小区】相关文章:

城市居住小区07-20

居住生活小区08-05

老居住小区09-04

居住小区配套09-12

现代居住小区09-17

居住小区植物造景09-02

小区居住环境调查08-06

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营造05-24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08-29

居住小区调查报告07-30

上一篇:教师肢体语言的魅力下一篇:慢性胰腺炎治疗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