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质量控制

2024-09-06

园林工程质量控制(精选12篇)

园林工程质量控制 第1篇

1.1 重视园林科学研究, 加强职工培训, 提高业务水平

参加施工养护管理的技术人员、生产人员是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要提高工程质量, 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 树立“质量第一”的观点。其次是人的技术素质, 管理技术人员应有较高的质量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生产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 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 确保工程质量。

1.2 重视施工时间的控制

根据施工时机, 充分利用气候条件, 是保证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徐州师范大学绿化工程施工时间, 一般控制在春季和秋季。园林绿化工程苗木栽植若夏季进行, 由于气温较高, 蒸发量较大, 苗木易因失水而影响成活率。若园林绿化工程冬季施工, 由于气温过低, 土壤变硬, 无形中增加了施工难度和工作量, 部分苗木就容易因没有适应栽植地的气候条件而出现冻害, 影响园林绿化工程质量。

1.3 重视种植土壤的改善

园林绿化种植土质不宜粘重, 以中壤土为好。如果土质过于粘重, 则土壤透气性、透水性较差, 这样容易使植物出现烂根现象, 尤其是栽植较深的各类乔木更容易受害, 因此,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种植土必须进行改良或更换, 做到适地适树。

1.4 重视植物品种的选择

根据地区自然地理条件, 设计中尽量以乡土树种为主, 起到改善校园小环境、小气候的作用, 要因地制宜进行树种选择, 不能盲目追求景观效果而将不适宜校园绿化的品种植入校园, 违反植物的生长规律、习性进行种植, 甚至造成大片植物死亡, 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

2 科学管理, 严格控制工程质量

2.1 应深刻领会设计意图,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作为管理技术人员, 应熟悉设计指导思想, 设计意图, 图纸和质量的要求, 管理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 搜集地形地貌、地下管道、施工条件和定点放线的依据等有关资料, 对质量、工期、效果、效益目标做出规划。要及时组织人员做出详细目标管理, 结合工程质量特点, 地区环境和施工条件, 从施工全局的技术角度出发, 遵循施工工艺要求, 科学地制定施工方案, 组织实施。

2.2 严格控制工程现场管理

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 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手段、方法及监控措施, 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得到落实。管理人员要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 发挥其主导作用, 以优质的工作创造优质的园林工程。

2.3 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管理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重点控制工序质量, 就必须全面控制施工过程, 使每一个分项都符合质量标准, 每一个分项工程又都是通过一道道工序来完成, 对每一道工序必须严格检查, 当上一道工序质量不符合要求时, 绝不许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只要每一道工序质量都符合要求, 整个工程质量就能得到保证。

2.4 后期养护管理

后期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保证。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工作的好坏, 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通过养护管理使植物健康生长, 促成园林设计理念的实现才能真正达到设计者的创作意图, 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是实现工程质量的关键。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植物种植工作完成以后, 接下来就要对植物进行养护管理。养护是根据不同绿化植物的生长需要, 及时对植物采取施肥、浇水、中耕、除草、修剪、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 以确保其能够正常生长, 如果园林绿化施工优良, 但绿化养护管理不到位, 如浇水不及时, 导致苗木成活率低;除草不及时, 导致绿化工程杂草丛生;打药治虫不及时, 导致病虫害严重等质量问题。所以, 人们形容植物的种养关系是“三分种植, 七分养护”, 这说明绿化养护管理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顺利完成的关键。

一个精品工程, 要通过设计、材料、施工工艺、场地、后期养护方面完美结合才能实现。作为施工方, 图纸到手后, 要根据设计、材料、现场、实际状况从多方角度对图纸进行完善, 实现图纸、材料、工艺、现场完美的融合, 图纸依现场地形实际变化和植物材料施工工艺景观再造的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严格执行标准, 工艺要精确, 软硬景衔接, 植物配置要和谐, 修剪、栽植深度、树穴整理、支撑、朝向、观赏面等工序都要符合标准, 使景观效果再现, 体现园林绿化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建设工程质量控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工程质量监理与质量控制论文 第2篇

1监理控制制度

①技术文件审核、审批制度;②原材料、构配件(工程设备)报验制度;③工程质量检验制度;④工程计量付款签证制度;⑤会议制度;⑥工作报告制度;⑦安全管理制度;⑧工程验收制度;⑨收发文制度;⑩监理处考勤制度、监理人员廉政制度与监理人员奖惩制度等。监理人员岗位职责。①监理人员守则;②总监理工程师职责;③总质检师职责;④副总监理工程师职责;⑤监理工程师职责;⑥监理员职责;⑦资料员职责等。

2质量控制难点与要点

(1)质量控制难点。

①穿湖段施工。荆州段渠道工程2处穿越长湖湖汊,穿湖段总长1887m,倒虹吸穿湖段工程分两个枯水期施工,第一个枯水期填筑穿湖段的施工围堰,并在围堰内建设倒虹吸工程;第二个枯水期填筑二期围堰与前期施工段封闭,倒虹吸开始导流。

②膨胀土换填。荆州段渠道基础中局部存在中膨胀性土和弱偏中膨胀性土,总长10.9km,膨胀土换填采用水泥改性土路拌法施工技术。

③沙基处理。荆州段渠道工程沙土基础总长4.95km,需要采取工程措施控制地下水位对底板的顶托或对渠坡的渗透变形影响。半挖半填渠道设深井排水,间距20m,单井深20.0m,约450口深井;在挖方渠道在渠底两侧距坡脚5.0m处设降水沟,沟内设逆止式集水箱以降低地下水。其他渠段渠堤分布夹沙层、渠底黏性土较薄,施工期采用轻型井点排水;对渠坡有粉细沙的渠段,主要采用碎石换填。

④软基处理。穿湖段有1.2m左右深的.淤泥或淤泥质土,对渠道的稳定和沉降有较大的影响。采用粉喷桩对穿湖段软土基础进行加固处理。粉喷桩总长度为36万m。

(2)质量控制要点。

①土方开挖质量控制内容包括轴线位置、轮廓尺寸、保护层厚度、建基面高程与渗水处理等。

②土方回填质量控制内容包括填筑部位的填料质量,铺料厚度、平整度及碾压遍数,碾压机规格、重量及碾压情况,堤身及坡面平整度等。

③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内容包括原材料、中间产品质量,伸缩缝制作、安装,模板制作、安装,混凝土试验、级配、试块取样、浇筑、养护等。

④浆砌石质量控制内容包括原材料、中间产品质量,测量放线,胶结材料试验、级配、试块取样,浆砌石砌筑、养护,砌体质量检验等。

3工程质量缺陷处理

针对工程质量缺陷处理,监理制定了以下控制措施。

(1)制定了引江济汉施工监理(荆州段)工程质量缺陷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施工质量缺陷分类标准、缺陷处理管理职责、缺陷处理、缺陷调查分析报告提纲、缺陷处分工作报告提纲、缺陷处理验收合格证及缺陷处理备案表等。

(2)制定了引江济汉工程施工监理(荆州段)质量问题责任追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工程质量监理岗位责任、工程质量检验管理办法等。

(3)定期开展质量控制体系自查,并编写自查报告。

4综合评价

4.1建立层次结构

依据上述分析,建立了监理质量控制体系评价指标层次,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3个层次。目标层为质量控制综合评价A,准则层为监理机构设置B1、质量控制体系建立B2、质量控制效果B3等,指标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见图1)

4.2指标系数

依据招、投标文件以及质量控制实际资料和监理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实际情况,采用等间距分级方法确定各指标(见表1)[4-5]。其中监理机构设置与投标书承诺比较,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与政府质量监督主管部门检查情况比较,质量控制效果与实际情况比较。

5结语

水运工程质量控制研究 第3篇

关键词:水运工程;质量控制;特点;影响因素;对策

水运工程具有复杂性、系统性、危险性等诸多特点,因而加强水运工程质量质量控制显得十分重要。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水运工程质量控制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要对水运工程质量控制的特点、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并以改革创新精神大力加强水运工程质量控制,确保水运工程不出现任何质量问题。

一、水运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特点

水运工程包括传统的码头、防波堤、疏浚、修造船等工程以及海滨护岸、栈桥、海洋平台等专业技术类似的海岸工程,因而水运工程质量控制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水运工程周期较长,由于水运工程与其他工程具有本质区别,因而水运工程必须到省级乃至国家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批,这就使得水运工程审批时间较长,要求也比较高,因而对质量控制的要求就更高;二是水运工程论证复杂,由于水运工程建设环境十分复杂,其影响因素涉及到潮流、潮汐、波浪以及水文、泥水等方方面面,因而水运工程必须经营科学认证,因而水运工程质量控制也会涉及到方方面面,这是水运工程质量控制的最大特点;三是水运工程极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由于海洋气候变化无常,这就使得水运工程会受到很多的影响,因而对水运工程质量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必须对当地的气象等因素进行收集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加强质量控制工作,这样能够使质量控制更加有的放矢。

二、水运工程质量控制的制约因素

水运工程与其他施工工程一样,都属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范畴,因而水运工程既包括一般工程所具有的投入性、固定性、危险性、长期性等诸多特点,而且由于水运工程与在土地上建设的工程具有很大的差别,因而也使水运工程在质量控制方面具有更多的制约因素。一是水运工程质量控制影响因素较多,除了前文所述的自然条件影响外,水运工程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还包括设计方案、施工材料、施工工艺、施工机械、施工管理、施工人员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因而水运工程质量控制的范围较广,必须拥有健全和完善的控制体系,否则根本无法对其质量进行更有效的控制;二是水运工程质量控制难度相对较大,这主要是由于水运工程质量具有“隐蔽性”的特点,其隐蔽工程所占比例较高,而且施工过程也比较复杂,这就给质量控制造成了很大的难度,但如果不及时发现水运工程质量方面的隐患和问题,一旦水运工程施工结束,很难再发现质量问题,极易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因而水运工程质量控制必须突出“精细化”和“全程化”控制;三是水运工程质量控制验收局限较大,由于水运工程隐蔽工程较多,因而对水运工程的验收无法更好的对其隐蔽工程进行验收,这就使得水运工程验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水运工程质量控制必须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既验收之前就将质量和安全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水运工程质量控制的有效对策

(一)做好质量控制规划

通过以上分析,水运工程质量控制不仅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而且也面临着更多的制约因素,因而必须全面做好水运工程质量控制规划,使水运工程质量控制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轨道。这就需要我们在开展质量控制之前,根据水运工程的特点制定有利于质量控制的工作规划,明确质量控制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控制内容、保障措施等等,使水运工程质量控制更加有章可循。

(二)明确目标责任体系

要想切实抓好水运工程质量控制工作,就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水运工程质量控制目标责任体系,使质量控制的每个领域、每个环节、每个区域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形成强大的质量控制合力。这就需要我们在开展水运工程质量控制过程中,要将质量控制“目标责任制”作为重要的工作模式,根据质量控制规划,将水运工程质量控制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和落实,并具体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建立形之有效的奖惩机制,确保人人重视质量控制、人人狠抓质量控制、人人投身质量控制。

(三)加强全程质量控制

由于水运工程质量控制的特殊性,因而在水运工程质量控制方面,必须将全面控制、全程控制、全员控制“三全原则”落实到水运工程质量控制当中,特别是要在全程控制方面狠下功夫。要切实抓好事前控制,在水运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必须对施工材料、施工机械、施工人员进行有效控制;要切实抓好事中控制,密切关注水运工程的每一个施工环节,哪怕只是非常细微的环节也要做好质量控制;要切实抓好事后控制,对于出现质量问题的施工环节,必须及时研究解决办法,用最快的速度进行修正、完善和补救,确保水运工程质量。

(四)提高控制人员素质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要想抓好水运工程质量控制,必须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水运工程质量控制人员队伍。这就需要我们在开展水运工程质量控制方面,要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较强政治素质、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专业素质的控制人员队伍,保证水运工程质量控制落实到位,着力提升水运工程质量控制人员开展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水运工程质量控制工作中,确保质量控制取得更好的成效。

综上所述,水运工程质量控制有其自身的特点,这就使得水运工程质量控制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因而必须对水运工程质量控制的特點和制约因素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全面抓好水运工程质量控制工作,特别是要在做好质量控制规划、明确目标责任、加强全程控制等方面狠下功夫,努力使水运工程质量控制步入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效能化轨道。

参考文献:

[1]刘红涛,唐功利,于可涛.水运工程质量控制研究[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05)

[2]王亚南.水运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问题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09)

[3]肖发.关于水运工程项目质量的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12)

园林工程质量控制 第4篇

关键词:质量控制,阶段控制,控制手段,质量意识

工程质量是决定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 质量的优劣, 直接影响工程建成后的运用。工程建设质量的好坏, 影响建设、施工单位的信誉、效益。控制工程建设质量是参建各方工作的重点, 也是参建各方共同的职责。作为监理单位, 应以质量控制为中心, 始终把工程质量作为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重点, 自觉接受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和检查, 协调设计、建设和施工单位的关系。

一、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主要指决策者的素质, 管理者的素质, 操作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 生理缺陷, 粗心大意, 违纪违章等。施工时首先要考虑到对人的因素的控制, 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 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 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施工人员应当树立五大观念即质量第一的观念、以主动控制、事前控制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 (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 综合效益观念。

二、材料因素

工程材料泛指构成工程实体的各类建筑材料、构件、成品、半成品等, 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 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工程材料选用是否合理, 产品是否合格, 材质是否经过检验, 保管、使用是否得当等等, 都将直接影响建设工程的结构刚度和强度, 影响工程外表及感观, 影响工程的使用功能, 影响工程的使用安全。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 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 所以, 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 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影响材料质量的因素主要是材料的成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

据统计资料, 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占总投资的70%或更多, 正因为这样, 一些承包商在拿到工程后, 为谋取更多利益, 不按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品种、规格、技术参数等采购相关的成品或半成品, 或因采购人员素质低下, 对其原材料的质量不进行有效控制, 放任自流, 从中收取回扣和好处费。还有的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约束机制, 无法杜绝不合格的假冒、伪劣产品及原材料进入工程施工中, 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 为材料的检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国家在有关施工技术规范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实际施工中只要我们严格执行, 就能确保施工所用材料的质量。

三、方法因素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含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案正确与否, 施工工艺是否先进, 施工操作是否正确, 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否顺利实现。过去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 影响质量, 增加投资。为此, 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 必须结合工程实际, 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 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 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同时, 应当大力推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不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 以保证工程质量提高。

四、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指对工程质量特性起重要作用的因素, 包括:工程技术环境, 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 工程作业环境, 如施工环境作业面大小, 防护设施, 通风照明和通讯条件等, 工程管理环境主要是指工程实施的合同结构与管理关系的确定, 组织体制及管理制度等, 周边环境如工程邻近的地下管线, 建 (构) 筑物等。环境条件往往对工程质量产生特定的影响。加强环境管理, 改进作业条件, 把握好技术环境, 辅以必要的措施, 是控制环境对质量影响的重要保证。

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 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千, 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 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 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 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 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此外, 冬雨期、炎热季节、风季施工时, 还应针对工程的特点, 尤其是混凝土工程、土方工程、水下工程及高空作业等, 拟定季节性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以免工程质量受到冻害、干裂、冲刷等的危害。同时, 要不断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 尽可能减少施工所产生的危害对环境的污染, 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实行文明施工。

五、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阶段是施工阶段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施工准备的充分程度, 对施工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建设单位应加强领导, 建立健全管理机构, 制订施工意见、质量检查办法等, 保证管理机构的良好运行。搞好迁占赔偿, 处理好地方关系, 落实安全保卫措施。及时组织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 组织项目办、监理和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进行质量管理上岗培训。同时, 督促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的人员组织、料物准备、技术力量、现场施工准备及拟采用的施工方案进行检查, 确保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六、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是工程建设的主体, 是工程建设项目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 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对工程质量负总责。工程质量是工程项目投资效益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 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的有效方法, 应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始终。建设单位相关部门应全权代表建设单位履行职责, 采取超前控制, 预防为主的手段, 将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达到预期的质量控制目标。

建设监理制实施以来, 工程建设质量明显提高, 工期和投资控制有了保障。为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使监理单位能够有效控制工程项目质量, 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和监理合同的要求去做, 并赋予监理工程师相应的权力, 使监理工程师能够较好地履行监理合同所规定的各项职责, 达到控制工程质量的目的。通过招标, 选定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从事工程建设, 签订工程施工合同。监理单位对施工质量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工程监理进行。工程监理依据监理合同对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理, 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活动完全处在监理控制之中, 通过控制人员、材料、机械、方法工艺和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 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通过现场质量检验、落实检验方法, 参与分部工程、隐蔽工程验收等措施来控制工程建设质量。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由参建各方人员参加的工程质量联合检查, 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成立督察组织, 随时对工程建设质量实施督察, 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

工程质量控制工作 第5篇

工程质量控制工作

项目监理机构应要求承包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或经过修改后重新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组织施工; 工程项目的重点部位、关键工序应由项目监理机构与承包单位协商后共同确认;

承包单位在测量放线完毕,应进行自检,合格后填写施工测量放线报验申请表,并附上放线的依据材料及放线成果表报送项目监理机构,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实地查验放线精度符合规范及要求,施工轴线控制桩的位置专业监理工程师、轴线和高程的控制标志是否牢靠、明显等,经审核、查验合格,签认施工测量报验申请表;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承包单位自有实验室或外委实验室均应按本条规定的五个方面进行审核;

略论建筑工程桩基工程质量控制 第6篇

[关键词]桩基工程;处理措施;预控方案;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1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254-02

0引言

桩基础,是由基桩和联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桩身全部埋于土中而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叫低承台桩基;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叫高承台桩基。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高层和大跨度的建筑中,桩基础应用广泛。常用的桩型主要有预制桩和灌注桩两大类。

桩基工程的施工现场条件复杂,工序繁多,工艺要求高。

桩基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勘察、设计、施工等诸多方面。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是否详细准确、设计取值是否合理以及施工中的材料、工艺、设备等等都是影响桩基础工程质量的因素,稍有不慎,便会造成质量问题或事故。若处理不及或不当,就会给工程留下隐患。

1常见的质量问题

1.1测量放线错误,使整个建筑物错位或桩位偏差过大。

1.2单桩承载力低于设计值。

1.3桩倾斜过大。

1.4预制桩接头断离。

1.5断桩。灌注混凝土施工质量失控,发生断桩事故。

1.6桩基验收时出现的桩位偏差过大。

1.7离析、桩身夹泥、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钢筋错位变形严重等。

1.8灌注桩顶标高不足。常见的有两种,一是施工控制不严,在未达到设计标高时混凝土停浇;另一种虽然标高达到设计值,因桩顶混凝土浮浆层较厚,凿出后出现桩顶标高不足。

2质量问题的原因剖析

下面主要就单桩承载力低于设计值、桩倾斜过大、断桩、桩接头断离、桩位偏差过大等问题进行详细地剖析。

2.1桩承载力低于设计要求的常见原因

2.1.1桩沉人深度不足。

2.1.2桩端未进入设计规定的持力层,但桩深已达设计值。

2.1.3最终贯人度过大。

2.1.4其他,诸如桩倾斜过大、断裂等原因导致单桩承载力下降。

2.1.5勘察报告所提供的地层剖面、地基承载力等有关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

2.2倾抖过大的常见原因

2.2.1预制桩质量差,其中桩顶面倾斜和桩尖位置不正或变形,最易造成桩倾斜。

2.2.2桩机安装不正,桩架与地面不垂直。

2.2.3桩锤、桩帽、桩身的中心线不重合,产生锤击偏心。

2.2.4端遇石块或坚硬的障碍物。

2.2.5桩距过小,打桩顺序不当而产生强烈的挤土效应。

2.2.6基坑土方开挖不当。

2.3出现断桩的常见原因

除了桩倾斜过大可能产生桩断裂外,其他原因还有三种:

2.3.1桩堆放、起吊、运输的支点或吊点位置不当。

2.3.2沉桩过程中,桩身弯曲过大而断裂。如桩制作质量造成的弯曲,或桩细长又遇到较硬土层时,锤击产生的弯曲等。

2.3.3锤击次数过多。如有的设计要求的桩锤击过重,设计贯人度过小,以致于施工时,锤击过度而导致桩断裂。

2.4桩接头断离的常见原因

当设计桩较长时,因施工工艺的需要,桩需要分段预制,分段沉人,各段之间常用钢制焊接连接件做桩接头。这种桩接头的断离现象较为常见。其原因除了2.2中(1)至(5),还有上下节桩中心线不重合桩接头施工质量差,如焊缝尺寸不足等原因。

2.5桩位偏差过大的常见原因

测量放线差错沉桩工艺不良,如桩身倾斜造成竣工桩位出现较大的偏差等。

3常见质量问题的处理措施

打(压)桩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切忌自行处理,必须报监理、业主,然后会同设计、勘察等相关部门分析、研究,做出正确处理方案,由设计部门出具修改设计通知。对事故处理方案要求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期短,并对未施工部分应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还应考虑事故处理对已完工程质量和后续工程方式的影响,比如在事故处理中采取补桩时,会不会损坏混凝土强度还较低的邻近桩等。事故应及时处理,防止留下隐患,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桩基事故处理方法较多,但要对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和施工方便的方案。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用最佳的处理方案。一般处理方法有补沉法、补桩法、送补结合法、纠偏法、扩大承台法、复合地基法等。下面分别作简要介绍:

3.1补沉法

预制桩入土深度不足时,或打人桩因土体隆起将桩上抬时,均可采用此法。

3.2补桩法补桩法

就是在会同设计、监理以及业主的意见,根据设计单位出具的补桩方案进行补打,但此种方法投资大、工期长,很难被各方共同认可。

3.3补送结合法

当打入桩采用分节连接,逐根沉人时,差的接桩可能发生连接节点脱开的情况,此时可采用送补结合法。首先是对有疑点的桩复打,使其下沉,把松开的接头再顶紧,使之具有一定的竖向承载力。其次,适当补些全长完整的桩,一方面补足整个基础竖向承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补打的整桩可承受地震荷载。

3.4纠偏法

桩身倾斜,但未断裂,且桩长较短,或因基坑开挖造成桩身倾斜,而未断裂,可采用局部开挖后用千斤顶纠偏复位法处理。

3.5扩大承台法

3.5.1桩位偏差大。原设计的承台平面尺寸满足不了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可用扩大承台法处理。

3.5.2考虑桩土共同作用。当单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需要扩大承台并考虑桩与天然地基共同分担上部结构荷载。

3.5.3桩基质量不均匀,防止独立承台出现不均匀沉降,或为提高抗震能力,可采用把独立的桩基承台连成整块,提高基础整体性,或设抗震地梁。

3.6复合地基法此法是利用桩土共同作用的原理,对地基作适当处理,提高地基承载力,更有效的分担桩基的荷载。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3.6.1承台下做换土地基。在桩基承台施工前,挖除一定深度的土,换成砂石填层分层夯填然后再在人工地基和桩基上施工承台。

3.6.2桩间增设水泥土桩。当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可采用在桩间土中干喷水泥形成水泥土桩的方法,形成复合地基基础。

3.7修改桩型或沉桩参数法

3.7.1改变桩型。如预制方桩改为预应力管桩等。

3.7.2改变桩人土深度。例如预制桩在贯人过程中遇到较厚的密实粉砂或粉土层,出现桩下沉困难,甚至发生断桩事故,此时可采用缩短桩长,增加桩数量,取密实的粉砂层(膨张土层)作为持力层。

3.7.3改变桩位。如沉桩中遇到坚硬的、不大的地下障碍物,使桩产生倾斜,甚至断裂时,可采用改变桩位重新沉桩。

3.7.4变沉桩设备。当桩沉人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可采用大吨位桩架,采用重锤低击法沉桩。

3.8其他方法

3.8.1底板架空。底层地面改为架空楼板,以减填土自重,降低承台的荷载。

3.8.2上部结构卸荷。有些重大桩基事故处理困难,耗资巨大,耗时过多,只有采取削减上部建筑层数的方法减小桩基荷载。也有采用轻质高强的隔墙或其他材料代替原设计的厚重结构而减轻上部建筑的自重。

3.8.3结构验算。出现桩身混凝土强度不足、单桩承载力偏低等事故,可通过结构验算等方法寻找处理方案。如验算结果仍符合规范的要求时,可与设计单位协商,不作专门处理。但此方法属挖设计潜力,必须征得设计部门的同意,万不得巳时用之,且应慎之又慎。

3.8.4综合处理法。选用前述各种方法的几种综合应用,往往可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3.8.5采用外围补桩,增加周边嵌固,防止或减少桩位侧移等。

4结束语

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第7篇

1 园林工程的施工特点及其施工质量控制

园林工程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如下方面的特点进行考虑:一是, 审美性, 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应首先考虑到园林工程艺术审美方面的要求, 尽可能营造一个最理想的境界。二是, 施工对象多为有生命的植物, 通过对形态各类的植物进行配置和栽植, 以便充分发掘其生态特征和形态美, 在净化空气、调节温度的同时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的休闲场所。三是, 园林工程施工的季节性, 以及养护过程的长期性。园林工程施工对象的特殊性使得其施工季节性极强, 施工过程容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 因此, 施工质量同其它工程相比更难进行控制。

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必须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 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阶段, 即设计方案审核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验收与养护阶段。对于园林工程而言, 进行施工时除了充分考虑到技术性与专业性特点之外, 还应充分考虑其艺术审美方面的特性。施工时应将先进的理论作为指导, 借助于现代化技术, 通过加强质量控制实现施工质量同人文艺术理念的有机融合。

2 我国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现状分析

随着近几年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 我国园林工程发展状况并不容乐观, 这主要是由于有关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方面仍存在着不少问题:

第一, 我国园林工程的施工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实际施工时很难确保其能够严格地以施工图纸为依据进行施工, 就直接造成了园林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较低, 因此, 就更别奢望施工效果能全面体现出园林工程的核心设计理念。

第二, 现阶段, 由于我国市场监管体制不完善, 导致了各种转包、挂靠等现象频繁出现。不少资质较低的施工单位纷纷混入园林工程的建设过程中, 对于园林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带来了严重威胁。另外, 因对施工主体方面的规定不够明确, 一旦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时, 很难对有关责任人进行确定, 对事故的及时处理也带来了不良影响。

第三, 对于园林工程而言, 由于目前还未引入一个健全有效的监理机制, 导致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安全以及施工进度等关键问题无法有效地进行监督和控制。

3 加强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对策分析

3.1 施工准备阶段

园林工程在施工之前应建立一个结构组织合理, 人员充足的项目经理部, 以便为施工质量的控制奠定基础。对于园林工程专业性较强以及工艺技术要求较高的特点, 应在施工准备阶段做好充足的准备。项目经理部相关质量控制管理人员在具备足够的理论知识的同时, 还应了解有关艺术美学等方面的知识。施工准备过程中, 施工方应进行科学质量控制体系的制定, 以便将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工作人员中。还应进一步完善奖罚制度, 以激励大家参与到质量控制方面的工作中来, 施工方还应以施工图纸相关要求为依据, 对工程实地进行勘探和测量, 以保障施工过程的顺利开展。此外, 前期进场的各中材料、植被、土方等均必须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 并确保按时入场。

3.2 施工阶段

施工过程中应对现场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制定和实施。施工方应严格依照合同的要求进行施工作业, 且采取现代化监测手段对各环节的施工质量进行即时监管和控制, 一旦发现某环节出现质量问题, 必须立即返工, 以便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还应加强各工序的质量控制, 对于各分项工程而言, 需严格按照执行施工次序的要求进行施工。待完成后, 质量管理人员应进行施工质量的验收, 在确定无质量问题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此外, 监管部门应挑选一批经验及专业技能较为丰富的人员常驻施工场地, 以便可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进行处理, 监管人员还应常同设计及施工各单位保持联系, 以保障各个阶段的施工质量。

3.3 养护阶段

园林工程养护阶段是一个长期的工作。由于不同类型的植物, 其生长习性, 对温湿度及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均有不同, 因此, 为了确保各植物能够得到茁壮成长, 并充分发挥其绿化及美观作用, 应为植物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及成长条件, 施工方应形成有效的养护管理意识。对于不同类型的植物应注意其需水量方面的不同, 对于抗旱及热带植物而言, 由于其对水分的需求较小, 无需经常灌溉。进行养护管理时应注意施肥的合理性和适时性, 为确保植物的快速生长, 还需认真进行施肥。

4 结语

为打造一个精品园林工程, 应从各个环节做起, 对施工各个阶段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以便推动园林工程的建设, 进而创造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摘要:为了确保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 必须进行科学化的施工管理及严格的质量控制。本文先对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 并重点就园林工程施工现状及其施工质量控制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现状,控制

参考文献

[1]范元强.浅谈现代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J].吉林农业, 2010 (8)

房建工程质量控制 第8篇

建筑是人类社会的产物, 是指一切建筑物和构筑物, 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 并不断发展完善。它是人类为了满足生活和生产劳动的需要, 利用所掌握的结构技术手段与物质生产资料, 在科学规律与美观艺术的指导下, 通过对空间的组织而形成的社会生活生产环境。建筑设计和其他设计一样, 它是有目的的建造建筑物的活动, 是建造活动前的必然环节。它是空间环境的构建过程的前提, 最重要的是, 这个过程必须协调好人、环境和建筑的关系。当然作为建筑要以实用为准, 艺术及观赏价值为辅, 那么建筑的质量就尤其的重要, 房屋的质量是决定住宅安全性能的核心, 是住宅建设的最重要的部分。

在国内, 我们都听说过, 高层住宅刚建成就裂缝了, 大桥在施工完就不行啦, 这都是质量问题惹的祸。可这其中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 现在就以民用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方法为研究对象, 分析民用建筑质量控制的特点, 进而探讨了质量控制的阶段, 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质量控制的方法。控制阶段施工是形成民用建筑实体的过程, 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 要提高房屋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就必须狠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 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 使用材料的微小差异、操作的微小变化、环境的微小波动, 机械设备的正常磨损, 都会产生质量变异, 造成质量事故。工程项目建成后, 如发现质量问题又不可能像一些工业产品那样拆卸、解体、更换配件, 更不能实行“包换”或“退款”,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质量控制的特点由于房屋民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 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 再加上项目位置固定、生产流动、结构类型不一、质量要求不一、施工方法不一、体型大、整体性强、建设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 因此, 施工项目的质量比一般工业产品的质量管理难度更大,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影响质量的因素多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投资成本、建设周期等等, 均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质量。容易产生质量变异由于工程项目的施工不像工业产品的生产, 有固定的生产流水线, 有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和完善的检测技术, 有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环境, 同时, 由于影响项目施工质量的偶然性因素和系统性因素都较多, 因此, 很容易产生质量变异。例如:材料性能微小的差异、机械设备正常的磨损、操作微小的变化、环境微小的波动等, 均会引起偶然性因素的质量变异;当使用材料的规格、品种有误, 施工方法不妥, 操作不按规程, 机械故障, 仪表失灵, 检测设备精度失控等, 都会引起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异, 造成工程质量事故。为此, 在施工中要严防出现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异;要把质量变异控制在偶然性因素范围内。易产生判断错误项目施工由于工序交接多, 中间产品多, 隐蔽工程多, 若不及时检查实质, 事后再看表面, 就容易产生判断错误, 也就是说, 容易将不合格的产品, 认为是合格的产品;反之, 若检查不认真, 测量仪表不准, 读数有误, 则就会产生判断错误, 也就是说容易将合格产品, 认为是不合格的产品。这点, 在进行质量检查验收时, 应特别注意。二、质量控制阶段首先要组织落实, 拟定计划, 制订质量方针和目标;然后按职能部门进行质量职能的分解。成立由各职能部门领导 (或代表) 参加的工作班子控制进程突出重点, 确定质量方针, 制定质量目标, 现状调查和分析。其次为了加强对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 明确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 可把施工项目质量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事前质量控制指在正式施工前进行的质量控制, 其控制重点是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且施工准备工作要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施工准备的范围: (1) 全场施工准备; (2) 单位工程施工准备; (3) 分项、分部工程施工准备; (4) 项目开工前的施工准备, 即在将建项目正式开工前所进行的一切施工准备; (5) 项目开工后的施工准备。施工准备的内容: (1) 技术准备; (2) 物资准备; (3) 组织准备; (4) 施工现场准备。事中质量控制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的策略是, 全面控制施工过程, 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其具体措施是:工序交接有检查;质量预控有对策;施工项日有方案、技术措施有交底, 图纸会审有记录;配制材料有试验;隐蔽工程有验收;计量器具校正有复核;设计变更有手续;钢筋代换有制度;质量处理有复查;成品保护有措施;行使质量监控有否决;质量文件有档案。事后质量控制指在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 具体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 组织通电、试水; (2) 准备竣工验收资料, 组织自检和初步验收; (3) 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 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 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 (4) 组织竣工验收。三、质量控制的方法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 主要是审核有关技术文件、报告和直接进行现场检查及必要的试验等。审核有关技术文件、报告或报表对技术文件、报告、报表的审核, 是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控制的重要手段, 其具体内容如下: (1) 审核有关技术资质证明文件; (2) 审核开工报告, 并经现场核实; (3) 审核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 (4) 审核有关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检验报告; (5) 审核反映工序质量动态的统计资料或控制图表; (6) 审核设计变更、修改图纸和技术核定书; (7) 审核有关质量问题的处理报告。现场质量检查的内容:1开工前检查。目的是检查是否具备开工条件, 开工后能否连续正常施工, 能否保证工程质量。2工序交接检查。对于重要的工序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 在自检、互检的基础上, 还要组织专职人员进行工序交接检查。3隐蔽工程检查。凡是隐蔽工程均应检查认证后方能掩盖。4停工后复工前的检查。因处理质量问题或某种原因停工后需复工时, 亦应经检查认可后方能复工。5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 应经检查认可, 签署验收记录后, 才许进行下一工程项目施工。6成品保护检查。检查成品有无保护措施, 或保护措施是否可靠。现场质量检查的方法现场进行质量检查的方法有观察法、测量法和试验法三种。1观察法。其手段可归纳如下:根据质量标准进行外观目测。例如墙纸裱糊质量应是纸面无斑痕、空鼓、气泡、折皱;每一墙面纸的颜色、花纹一致;斜视无胶痕, 纹理无压平;对缝无离缝、搭缝、张嘴;对缝处图案、花纹完整;裁纸的一边不能对缝, 只能搭接;。墙纸只能在阴角处搭接, 仰角应采用包角等。又如, 清水墙面是否洁净, 喷涂是否密实和颜色是否均匀, 内墙抹灰大面及口角是否平直, 地面是否光洁平整, 油漆成活表面观感, 施工顺序是否合理, 工人操作是否正确等, 均是通过目测检查、评价。2测量法。就是通过现场实测数据与施工规范及质量标准所规定的允许偏差对照, 来判别质量是否合格。

由于我国目前的建筑施工企业数量众多, 市场竞争激烈, 质量将成为占领市场的有力武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 施工企业面对的是一个统一的国际市场, 区域和国家对企业的保护也将逐步弱化, 其产品和服务都必须接受统一的国际市场的评判。项目施工管理, 要站在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工程质量的重大意义, 坚持“以质取胜”的经营战略, 科学管理, 规范施工, 以此推动企业更大发展。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控制 第9篇

1 现阶段影响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因素分析

1.1 植物种植设计图纸标识不统一

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图纸是在总平面图上给出相对位置, 甚至包括跳石板的小园路, 很少带有立面图, 垂直方向的设计往往只能通过效果图估测。种植设计图普遍采用自定义的图例, 用文字标注说明植物名称, 而对不同种植点的植物规格要求、造型要求、植物种植面的朝向等问题, 或使同一品种在组群中规格的混搭, 均没用图示清楚标识或只是在平面图中简略说明。由于园林施工场地大多为建筑、交通规划以外用地, 很多时候未对现场原貌进行描绘和景观价值的评估, 故设计图纸上通常未对原有植被、原有地形进行有效利用。

1.2 植物形态变化和营造景观效果的标识不完整

由于工程材料中的植物属于有机生命体, 在其生长数个 (数10个) 周期内发生许多变化, 故所营造出来的景观有异, 施工技术、养护要求和工程营造也不同。目前, 园林绿化工程设计在乔木规格的表上普通只包含胸径和冠幅, 而对冠型、自然高、主干形状、分枝状况、生长势方面却很少限定。很难完整表述乔木形态, 而在灌木规格, 通常也仅仅有株高和冠幅, 却很少限定抽枝丰满度等情况, 这样很难对灌木形态加以控制以完成设计理念。

1.3 植物配置结构缺乏科学规划

组群种植如5株1丛, 3株1堆, 极少使用4、6、8株等双数丛植。其实单数成丛种植只是用最少的植物, 能达到打破景观呆板平衡, 使得景观效果有一种意犹未尽的空间感。灌木色块和草坪偏多, 难以形成复层结构。特别是街头绿地, 由于地处交通要道, 灌木色块均统一高度, 更是无法寻觅其造型的优美。在植物配置上不注重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 树种在长期的生长过程中, 对其所生长环境形成一种生态适应性。人们在栽植时常常忽视树种与环境之间的协调, 从而影响其存活及长势。例如, 忽视了不同树种对光照需求的差异, 在一些光照不足的地段种月季、玉兰、石榴等喜光植物;而在光照比较充足的地段却选种了毛杜鹃、珍珠梅等耐阴植物, 影响了它们的正常生长、花色花量及花期。

2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关键点分析

2.1 科学选择绿化工程植物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植植物质量的好坏, 或绿荫浓浓, 或造型丰满, 或开花繁盛, 或姿态挺拔, 或蜷曲虬枝的植物, 给人文化隽永、积极健康等许多舒心愉悦的感受, 因此, 园林绿化工程植物的选择是园林工程质量的关键。对于引种外来植物种类, 应以审慎态度对待, 多参考同类经验, 不主张直接引种, 若要引种也应该到当地园林科研部门引种经驯化成功的品种。同时要考虑植物与功能服务区的关系, 如居民区南面窗前选择地被和灌木为主, 种植乔木要留出适当距离, 并选择落叶乔木为主。

2.2 控制好苗木形态和规格

苗木表中应附所有植物名录, 名录中应包括与图中一致的编号或代号、普通名称、拉丁学名、数量、尺寸及备注。灌丛栽植应在种植平面上明确标出种植坛或花坛中的灌木, 花草的位置和形状, 不同种类用不同的形状表示。灌木的名录内容需加上种植间距或单位面积内的株数。草花的种植名录应包括编号、俗名、学名、数量、高度、栽植高度及花色、花期等。

2.3 施工场地表层土壤处理

表土由于长期的营养积累, 具有大量养料和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 是树木生长的基础。在地形改造施工中, 往往剥去表土进行临时堆放, 容易造成地表板结。或常使用机械进行平整, 土壤被压实, 严重破坏土壤原有良好的团粒结构, 在复原中引起土壤成分的缺失, 在地表易形成滞水层, 导致植物生长不良。对于土质不好的绿地, 应对土壤进行改良, 改良深度含表层要达到80~100cm为宜, 以利乔木根系生长。

2.4 绿化种植要适时时节

要掌握各种苗木的生长习性和种植要求。植物的生长是有其自然规律的, 因此, 苗木栽植必须符合其生长规律要求。一般落叶树的移栽选择在落叶后到翌年春天发芽这段时间最为适宜。这时树木落叶, 进入休眠期, 除了基本的新陈代谢, 大树经历了冬眠, 植物的生理代谢趋于复苏, 容易成活。常绿树的移栽选择在10月下旬~11月下旬或第2年2~5月, 尤其以进入梅雨季节移栽最为适宜。

2.5 园林工程后期苗木养护管理

常用通直的木棍、竹竿作支柱, 长度视苗高而异, 以能支撑树杆的1/3~1/2即可。一般用长1.7~2m, 粗5~6cm的作支柱, 支柱应于种植时埋入, 也可栽后打入20~30cm深, 但应注意不要打在根上, 以免损坏土球。浇水时应防止冲垮水堰, 每次浇水渗入后, 应将歪斜树苗扶直, 并对塌陷处填实土壤。

摘要:分析了现阶段影响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因素, 提出了如何加强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工作。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 郭思敏.如何提高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探讨.[J]农业科技, 2012 (6)

市政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 第10篇

一般的园林绿化工程, 所选用的植物品种多, 苗木规格不一, 特性各异, 有的还是名优古品种, 这就要求在苗木的考察、选择、运输方面严格控制苗木质量, 包括胸径、头径、土球直径、冠幅、高度、造型、长势等。把好苗木进场验收关是确保绿化工程质量和景观效果的第一步。

1.1 乔木质量控制要点

(1) 树干笔直、分叉均匀、树冠完整匀称, 胸径和树高达设计要求。

(2) 土球完整, 无破裂或松散。

(3) 无病虫害, 树皮无损伤。

(4) 特殊形态的庭院苗木要符合设计要求和意图。

1.2 灌木质量控制要点

(1) 冠幅完整、匀称, 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不能缺脚叶。

(2) 土球完整, 无破裂或松散。

(3) 无病虫害, 表皮无损伤。

(4) 特殊形态的庭院苗木要符合设计要求和意图。

1.3 藤本植物质量控制要点

(1) 茎体粗壮, 无折断折伤, 无过度生长现象。

(2) 无病虫害。

1.4 袋装苗、草本植物质量控制要点

(1) 生长旺盛, 冠幅均匀符合规格要求, 花期适当。

(2) 无病虫害。

(3) 无明显杂草。

1.5 起苗、包扎、运输质量控制要点

(1) 起苗前, 有条件的可喷PV0等水分蒸腾抑制剂, 在不影响植物呼吸的情况下降低水分蒸发。如苗木太干, 则在起挖前两天灌水, 保持土壤湿度。千万不能在起苗时灌水, 否则容易造成土球散裂, 影响成活率。

(2) 土球包扎时注意松紧合适, 防止土球散裂;植冠包扎时注意不要折断枝叶。

(3) 苗木装运时要注意紧密适宜, 避免过于松动或相互堆压造成土球、枝叶的破损。

(4) 土球较大的苗木装车时, 应按车辆行驶方向, 将土球向前, 树冠向后码放整齐。

(5) 裸根乔木长途运输时, 应作浆根处理, 以保持根系湿润。

(6) 苗木最好要当天起当天栽种完, 特别是裸根苗, 暴露时间不能超过8h。如当天不能种植时, 要进行假植并注意喷水, 保持湿润。

2 苗木种植质量控制

2.1 种植场地平整、清理质量控制要点

清除施工场地内的石砾、杂草, 颗粒直径不宜超过3cm。地形平整要顺地形和周边环境, 整成龟背形、斜坡形等, 以利于排水。

2.2 放样质量控制要点

放样是对设计意图的充分体现, 因此放样不仅要按照施工图纸, 更要领会设计意图, 以点传神。以“方格网”为控制基础, 兼顾种植植物的外观形态, 以形定位。对于规则式的地块, 力求准确;对于景区块, 力求“点题”, 注意讲究艺术, 体现园艺水平。

2.3 种植穴开挖质量控制要点

(1) 种植穴位置要准确, 标记明显, 同一树种的种植穴大小、方向要统一。

(2) 种植穴的大小应根据苗木根系、土球直径和土壤情况而定, 穴必须垂直下挖, 切忌挖成锅底状。

(3) 种植层须与地下土层连接, 无水泥、沥青、石层等隔断, 以保证土壤毛细管、液体、气体的上下贯通。

(4) 有条件的, 挖好的种植穴最好晒太阳3~5d, 既可消毒又可增加肥力。清除施工场地内的石砾、杂草, 颗粒直径不宜超过3cm。地形平整要顺地形和周边环境, 整成龟背形、斜坡形等, 以利于排水。

2.4 种植土壤质量控制要点

(1) 需要换土时, 要注意种植土和有机肥相搭配, 比例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处理, 力求增加土壤的肥力, 以利于植物生长。换土深度:草地应大于30cm;花灌木应大于60cm;乔木则要求在土球周围大于80cm。

(2) 注意根据不同种植物对土壤的要求不同而选用壤土、沙性土、沙壤土等不同的土壤和pH值范围, pH值一般为5.5~7.5之间。

(3) 必要时还要对土壤进行消毒。

(4) 如对土壤有特殊要求的植物, 要对土壤进行理性和肥力检测试验, 以达到要求。

2.5 苗木种植前的修剪质量控制要点

(1) 苗木种植前应进行根系修剪, 应将劈裂根、病虫根、过长根剪除, 并对树冠进行修剪, 保持地上地下的平衡。

(2) 剪口要平滑, 不得劈裂。

(3) 枝条短截时应留外芽, 剪口应距留芽位置以上1cm, 修剪2cm以上大枝时, 截口必须削平并涂防腐剂。

(4) 乔木类修剪时要注意保持原有树形, 适当疏枝, 对保留的主侧枝应在健壮芽上短截, 可剪去枝条1/5~1/3。枝条茂密具园头型树冠的常绿乔木可适量疏枝, 枝叶集生树干顶部的苗木可不修剪, 具轮生侧枝的常绿乔木用作行道树时, 可剪除基部2~3层轮生侧枝。

(5) 灌木修剪时要注意带土球或湿润地区带宿土裸根苗及上年花芽分化的开花灌木不宜修剪, 当有枯枝、病虫枝时应予剪除。枝条茂密的大灌木, 可适量疏枝。分枝明显、新枝着生花芽的小灌木, 应顺其树势适当强剪, 促生新枝, 更新老枝。

(6) 用作绿篱的灌木, 可在种植后按设计要求整形修剪。苗圃培育成形的绿篱, 种植后应加以整修。

(7) 攀缘类和蔓性苗可剪除过长部分, 攀缘上架苗木可剪除交错枝、横向生长枝。

2.6 苗木种植质量控制要点

(1) 规则式种植应保持对称平衡, 行列树应在一条线上, 相邻植株规格应合理搭配, 高度、干径、树型近似, 种植的树木应保持直立, 不得倾斜, 注意观赏面的合理朝向。

(2) 种植绿篱的株行距应均匀, 按苗木高度、大小搭配均匀。

(3) 花卉地被种植时要注意:独立花坛应由中心向外的顺序种植;坡式花坛应由上向下种植;高矮不同品种的花苗混种时, 应按先矮后高的顺序种植;横纹花坛应先种植图案的轮廓线, 后种植内部填充部分;大型花坛, 宜分区、分块种植。

(4) 苗木置入种植穴前, 应先检查种植穴的大小及深度, 不符合根系要求时, 应修整种植穴。

(5) 对排水不良的种植穴, 可在穴底铺10~15cm的砂砾或铺设渗水管、盲沟, 以利排水。

(6) 带土球的苗木必须踏实穴底土层, 而后置入种植穴, 填土踏实。回填种植土时, 应遵循“三埋两踩, 随种随浇”的原则。种植后应在略大于种植穴直径范围, 筑成高10~15cm的灌水土堰, 堰应筑实不得漏水。

(7) 苗木种植后, 一定要浇透定根水, 浇水时应防止因水流过急冲刷裸露根系或冲毁土堰, 造成跑漏水。浇水后出现土壤沉陷, 致使苗木倾斜时, 应及时扶正、培土。

(8) 苗木种植后, 要注意做好支撑。

(9) 草坪铺设前要做好土地翻松平整, 杀除杂草、根茎及虫害。铺设后进行灌水, 待水渗透后, 进行拍打整平, 让草皮的土块和土壤紧密结合。

3 苗木养护质量控制

3.1 浇水、施肥质量控制要点

(1) 要注意植物的保水工作, 对一些大树要进行树干包裹, 甚至要进行喷雾处理。

(2) 栽种初期不能施肥, 以免烧根。定根后开始施肥, 肥料浓度不宜过浓, 有机肥和化肥结合使用。喷施叶面肥时严格按照浓度要求操作, 不能超标用肥, 防止发生叶片灼伤。喷施时间选择在一早一晚进行。

(3) 对个别花卉植物, 在种植初期要注意防晒处理。

3.2 修剪、整形质量控制要点

新种苗木修剪、整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苗木恢复生长, 提高

观赏性。大树、乔灌木修剪以保留自然树型为主, 乔木修剪主要修除徒长枝、病虫枝、交叉枝、下垂枝及枯枝烂头。灌木修剪是促进其枝叶繁茂、分布匀称及花芽形成。草皮要注意及时修剪、除杂草, 出现低洼积水时, 要铺淡水沙整平。

3.3 病虫害防治质量控制要点

(1) 新栽苗木恢复期较长, 抗病虫害能力有所下降, 因此要密切注意苗木的生长势态。加强植物肥水管理、修枝整形工作, 增强植物抗病虫害的能力, 减少病虫害发生。当出现病虫害迹象时要及时采取措施:剪除或喷药处理, 防止病虫害的蔓延。

(2) 农药使用浓度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比例配制, 不能超标使用, 增加农药残留量。

(3) 对于各种病虫害尽量使用专效、低毒的农药, 既可提高防治质量, 也可避免采用广普、高度的农药, 对一些病虫害的天敌一并杀害, 进入恶生循环。

结论

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 第11篇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引言:园林工程建设不同于其他的建设工程,它是集建筑学、美学、生态学、经济学、环境学于一身的一门综合学科,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结合相关特点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这就需要园林施工的管理者,必须具备更加全面的综合知识和技术素养。在园林景观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向用户展现更佳优质的项目作品、提供良好的施工服务、合理的工程造价和完善的施工进度安排。只有这样才能在行业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为城市建设发展和改善人们生活环境作出贡献,进一步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1.园林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

1.1 施工前,明确管理目标,落实管理组织责任

在确立施工管理的目标后,要以该目标为整个工程的管理准则,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同时作为项目的管理者,必须在具备较强相关专业素质,也要加强对人员、机械和材料方面的合理调度和安排,要用统一的管理机制保证各部门人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建立和健全各级岗位责任制,明确质量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权限,使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规范、有序的进行。保证管理制度能够得到严格的执行和落实。

1.2 施工中,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

施工现场管理主要包括施工前准备、正式施工、竣工验收和养护等几个阶段。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了解工程资料、工程设计思想、领会设计意图、熟悉图纸、搞好图纸会审等,施工人员配备到位,落实好水、电、交通、场地等各方面的施工条件,根据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机构的形式,逐级进行工程合同交底,技术交底和施工交底。确保每个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都了解和熟悉本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

1.3 把成本管理贯穿到整个施工过程之中

成本造价控制是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成本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它贯穿于项目施工的整个过程。对园林绿化工程进行成本管理要坚持全员管理、全程管理的原则、坚持动态控制原则、坚持项目目标管理原则、坚持权责相结合原则。成本控制是指在工程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对消耗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费用的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及限制,及时纠正项目发生的的各种费用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实现。降低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现在园林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园林建设起步比较晚,发展也比较畸形,目前我国多数园林公司尚未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尤其是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控制的管理体系。许多园林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都存在着随意的现象,不遵守规律和程序,杂乱无章。引起这些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建立起质量管理体系或者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2.2后期养护工作的严重滞后性园林工程养护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在当下大规模的园林建设中,对园林工程注重栽培而忽视养护的现象格外突出,为巩固和发展工程成果,必须加强对植物的养护管理。

3.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措施

3.1组建项目管理部是做好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前提

园林施工管理的首要问题是对人的管理。首先要制定严格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做到任何工作在管理上都有章可循。管理上做到张弛有度,奖惩分明。充分发挥施工人员的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施工人员树立“安全和质量”的观念,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其次,对现场情况要多了解多考查多沟通。实时掌握现场具体情况和工程进展情况。在项目管理部门人员的选用上一定要有由施工经验丰富,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管理能力,并且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来担任,项目管理部负责人要有效的贯彻和执行各项管理决策,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3.2把好施工材料的质量,做好工程施工的基础工作

材料是工程建设的基础,也是保证工程质量与进度的重要因素。园林施工过程中的材料采购,包括土建材料、水电设施、苗木、配套设施、标识导视等等。施工过程中,在材料采购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和国家相关质量标准。着重集中采购,严格筛选符合要求的供货厂家,并在材料进场之前对材料的质量、规格、性能以及生产合格证、出厂许可证等文件严格把关,严格抽样检测,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苗木采购要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所采购到的苗木质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最后的整个园林景观效果。在园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的种类和需求量一般都比较大,紧急情况下有时候需要在很短时间内采购大量苗木,这样就给苗木采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3在施工的过程中,重点控制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

在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现场质量控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是不容忽视的。施工单位应按照合同要求严格组织施工作业,并且积极采取先进的检测方法和手段,对于各项目的施工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在某一分项工程完成后,质量管理部门必须对其施工质量进行验收,确定未存在质量问题后,方可组织下一环节的施工作业。实际上,工程的施工质量与经济效益也是相互关联的,如果工程因质量问题而出现返工和工程延误时,那么施工单位就事必会付出更大的成本来解决因返工而产生的相关问题,因项目停工或返工而造成施工单位经济效益的损失都将直接影响施工造价的总体工程成本。

3.4做好园林工程的后期养护管理工作

园林工程施工后期的养护工作尤为重要,绝对不容忽视。园林中的植物栽植只是一项短期的工作,而后期的养护工作则是个长期工程。由于植物的生长习性各有不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都存在不同的差异,所以在种植前要对土壤的含水量、含肥量、透气性等方面进行仔细分析与研究,还需要进行提前的沤肥工作,以确保植物栽种之后有充足的肥料以供生长,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植物的成活率,成活率达到才能满足设计需要的园林景观效果,在后期的养护过程中对植物需进行必要的修剪和除虫工作。在浇水次数上根据苗木的种类不同而异,地被等对水量需求较大如草坪,特戒夏季浇水次数增加.灌木及乔木相对较少;在水量的控制上:耐干旱的种类浇水量较少些,反之.则多些,浇水时做到浇透.切忌仅浇湿表层,需浇到栽植层即根部.绿化种植除了给水还有排水,在养护过程中做好绿化区域排水非常重要,土壤出现积水时,如不及时排水使苗木浸泡其中,对植株生长会产生严重影响,甚至会出现烂根和死苗等情况以至于影响整体景观效果以及增加养护成本。

5.结语

总而言之,园林工程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把管理质量和进度控制、安全控制、保护措施等结合在一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合格。我国现代园林工程行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只有不断加强相关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才能有效提升我国园林工程行业的品牌效应,进而促进其全面、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欣.浅谈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J].科技信息 ( 科学教研 ),2007,36.

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第12篇

1.1 园林工程的内涵

园林工程是一项关于城市园林造景工艺和施工的工程管理的学科。实际上, 本质是研究如何在利用各种园林中的建筑物、风景等已存在的自然景观或是人文景观, 发挥最大限度的园林自身的综合功能。这是一个利用园林工程师的创意和施工技术实现园林资源的优化组合, 谋求完全发挥园林的价值功能。

园林工程是一项在城市应用范围比较广泛的内容, 特别是在经济水平快速发展的情况下, 城市居民对精神文明的要求提高了许多,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压力下, 园林工程建设事业蒸蒸日上。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是园林工程的重要影响因素, 制约着园林工程水平的提高。

1.2 园林工程的特点

一般来说, 园林工程有如下特点:第一、表现出巨大的工程量、辐射范围广泛、工程周期比较长。第二、对于已经形成的园林景观, 如果要进行大面积的改造, 改造的工程量和难度都很大。第三、园林工程一般来说占投资比例大, 会达到50%~70%。第四、园林工程是技术性活动和艺术性活动的结合体。

1.2.1 艺术性。

园林工程在城市中的的首要作用就是美化环境, 其美观和艺术性是设计者和民众首要关注的问题。园林工程的结构布局、造型结构、以及色彩的配置都需要专业园艺工程师的设计, 经过园林工程的施工处理, 营造出园林景观。特别是绿色植物的配合装点, 要讲究整体配合和局部造型, 这是艺术和实务的结合。

1.2.2 广泛性。

园林工程建设涉及的范围广泛。无论是大到城市的景观构造, 还是小到一个街边的花园造型, 都用到了园林工程构建的知识。特别是大宗性的园林工程建设, 例如, 高速公路和大型绿化公园, 园林工程建设辐射的范围非常大, 涉及的专业人员非常多。园林工程建设除了对美化有一定的要求, 同时对其实用性也提出了一定的硬性要求。

1.2.3 专业性。

园林工程是一项技术性的活动, 要求一定的专业技艺和实际原林材料的结合创造一定的创造性活动。园林工程的施工需要例如建筑工程的技术 (混凝土、土方等) 、植物栽培 (栽植、养护等) 、园林造型设计工程等技术性活动。园林工程施工, 施工人员的技术性要求较高, 对于园林工程的施工的实践步骤, 施工要求提前规划, 按照设计的内容进行施工, 同时要注意保持对施工效果的观察, 如果不符合要求, 立即进行整改。园林工程的施工地点比较特殊, 一般会涉及到城市的主干道、市政工程的暂时中断等, 要求在工期内完成, 不造成多余的影响。

同时, 其施工的对象主要是有生命的植物体, 其要求多年从事植物培植的专业人员对植物的栽种和养护, 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植物的养护具有其特殊的生命周期, 要求其了解当地的天气和气候状况, 培植适宜在当地气候条件下的园林景观[1]。例如, 某市要大量种植植物, 方案选择没有其它城市种植或者少种植的植物, 同时要求其体态优美, 可以代表该市的形象。可以大量的种植, 成为该市的市树, 代表城市的形象。最后选择了一种树, 这种树高大丰美, 十分漂亮, 但是人们很快发现这种树很容易长一种俗称“吊死鬼”的虫, 每当夏天人们在等车或是树下休息, 都会受到袭击。这是一次非常失败的城市园林绿化行动, 也是园林工程值得深思和考虑的问题, 必须考虑园林工程建设的特殊性, 其植物景观的选择也要根据植物的特点和当地的气候特点来决定。

2 园林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2.1 专业性不足

园林工程要求大量的专业性人才来完成建设施工和植被培养工作。并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或是经验主义者就能胜任的工作。园林工程是一个发展迅速、更新内容非常多的行业, 仅仅依靠有经验的施工工人或是老农并不能满足日益更新的行业要求。更何况, 在大量的园林工程需要建设的市场中, 各种有经验的一线工人资源都非常稀缺, 有时还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专业人员的不足直接影响的就是工程的质量和景观植物的成活率问题。除了质量问题外, 还会带来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不专业行动造成的施工隐患问题。

2.2 监理机制不完善

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的管理一方面表现为工程方本身对自身管理内容的建设, 提高内部的管理方式和水平。另一方面表现为外部监理机构对园林工程的监理内容, 通过实施外部监理和检测, 达到监督和鼓励的作用。科学化的监理和评价是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提高的最佳方式。特别是关于施工主体责任人的问题, 由于不明确责任人, 当出现任何的责任事故时, 很难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事故的不及时处理会给园林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造成其它的社会性负面影响。

3 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 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园林工程施工前的质量控制主要内容为对施工过程的准备工作, 包括对原材料的充分准备、对管理人员和各个岗位职责的安排等等。特别是项目部经理的安排十分重要, 这是实现园林工程建设施工的质量控制的关键人物。在园林工程建设这种专业性和广泛性都非常普遍的建设工程活动中, 拥有一个头脑灵活、指挥清晰、擅伐果断的管理总指挥是十分关键的。可以对园林工程建设的内容和施工进度进行及时的安排和控制。利用管理将实现园林工程建设的效率最大化。这个项目经理负责的内容非常多而且繁杂, 要求其对工程建设的基本步骤、园林建设的要点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协调都具有较高的水平。因为园林工程建设与建筑、植物养护、土木工程、市政状况等都联系紧密, 要求一个可以对其充分掌握, 同领全局的人来指挥整个工程的进度。施工前的质量控制就是对这些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 为后续的质量控制做准备。

3.2 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主要表现在对现场的控制, 这也是质量控制的最重要的部分。施工单位按照合同要求进行园林工程施工, 同时监理单位会利用专业人员和先进手段进行阶段性和总结性的检查, 要求不合理的地方立即停止并且整改, 对其实行实时性监控。作为一项是系统性很强的工程建设, 要求各个单位的协调性配合[2]。因为园林工程建设实际上是许多单位的配合完成一项涉及到许多人利益的项目, 要求严格执行已经设计规划好的已经被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工质量是园林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 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对其施工中的质量加以保证。

(1) 加强对每道工序的质量管理。程序化的质量管理比之整体性的质量管理的优势在于能够精确到每一个分项的质量管理, 精确到细节的管理必定能够为质量管理提供更加详细的反馈。 (2) 及时处理质量状况。实现质量管理的实时监控能够对发现的施工状况进行及时的改进。要求施工的情况朝着已经设计的方向前进。对于没有出现质量状况的步骤完成后才进行下一步的工程内容。 (3) 重视实时监理工作。监理工作是一种从外部对质量施工实现掌控的工作。这种非内部的自身完善机制会为质量监控提供更好的监督效果。要求建立人员实现实时监控就要求其进组对施工队伍和施工质量进行跟踪反馈。

3.3 施工后的质量控制

园林工程由于施工对象的特殊性 (施工对象是绿色植物) , 对后续的养护工作非常重视。特别是在当地天气和气候状况都不甚良好的状况有所担忧的情况下, “三分栽, 七分管”绝对是园林工程的真理。对其实现反馈跟踪, 记录生长状况, 对有虫、死掉的树木实现补栽等后续养护工作, 维持园林工程的美化功能。

总而言之, 园林工程是一项复杂的施工建设工程, 其施工质量控制管理也涉及到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等一系列工作。要求园艺工作者注意到这些内容, 实现园林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管理。

摘要:园林工程建设高速发展给园林工程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新要求, 在园林工程施工前的准备、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施工过后的养护等内容都要求严格质量控制, 提高园林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园艺水平。

关键词:园林工程,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 李永华.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现代装饰, 2011 (6)

上一篇:自学考试创新下一篇:保卫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