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精神障碍性自杀

2024-07-10

预防精神障碍性自杀(精选3篇)

预防精神障碍性自杀 第1篇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分析,预防,护理对策

精神病是威胁人类精神健康的一大疾患, 患者的正常心智常可受到影响, 做出威胁自身生命安全的行为, 如自杀。患者的自杀行为是精神病患者常见的后果最严重的意外事故。但这种意外事故并不是偶发性的, 而是存在一定的精神诱因[1], 我院通过对精神病患者的自杀行为原因的分析, 进一步探索了其发生的条件, 制定了全方位的预防护理措施, 取得较好效果, 现将我院对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分析及预防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存在自杀行为的67例精神病患者, 全部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 (CCMD-3) 中精神病的诊断标准, 并排除其他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状态不佳;患者中男性39例, 女性28例;年龄在21~75岁, 平均 (37.6±12.8) 岁;患者的职业多样, 患者治疗用药以氯氮平、阿立哌唑、舒必利及利培酮为主;患者的症状主要是阴性精神病症状。

1.2 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特点:

精神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持续或阵发性心理状态不稳定、不正常。患者由于长期的精神疾患, 导致思维能力减退, 联想力变低, 注意力难以集中, 反应迟钝, 工作效率降低[2]。患者常有无力感及负疚感。患者的执行能力降低, 决断能力变差, 行动力减退, 对自己的决定及行动感到怀疑。由于中国人的传统是情感内敛, 较少表露情绪, 很多心理通过行为表露, 因此精神病患者中的躯体症状也应得到重视。常见的躯体症状有:失眠、嗜睡、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在未进行主动减肥的情况下, 体质量减轻, 食欲减退, 体质量剧增等, 以及腹胀、便秘、食欲减退等消化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的症状常表现为胸闷;生殖系统的主要表现有:性欲减退、月经周期紊乱。心理状态方面的突出表现有: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 常产生悲观绝望的情绪;出现厌世的念头, 做出自杀等过激行为。情感波动快速剧烈, 易激怒, 烦躁不安。

1.3 自杀原因分析:

通过对我院收治的发生自杀行为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我们总结出以下主要的自杀原因。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所患精神疾病包括:神经症、心因性精神病、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 其中以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症为主, 在研究时要着重分析。

1.3.1 自杀相关数据分析:

男性略多于女性, 但比例相差不大。患者的主要自杀方式为自缢。统计其自杀工具多为床单、毛巾、腰带等容易取得的工具。自杀患者中多数住院时间较长, 且反复入院治疗者较多。自杀患者中以精神分裂症患者为最多。

1.3.2 自杀原因分析。

(1) 外力迫害:部分患者存在严重的被害妄想症, 认为有某种邪恶的外力要将自己置于死地, 因为自己无力反抗, 极度恐惧, 从而自杀。 (2) 消极的心境:部分患者怀有深深的负疚感, 即产生自罪妄想, 认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导致现在的不堪状况, 自己罪孽深重, 不能苟且偷生, 从而选择自杀。 (3) 病情反复:部分患者住院时间过长, 或反复多次入院, 对自身疾病丧失治愈的信心, 认为所患精神疾患将永远困扰自己, 从而选择自杀达到超脱的目的。 (4) 幻觉支配:该类患者的精神症状严重, 常幻听到指令性语言, 并顺从于该指令性语言。在该类患者自杀时, 往往受幻觉支配, 而不受自身意念控制, 等到恢复清醒时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 (5) 弄假成真:该类患者自杀时是清醒的, 明白自杀是错误的行为, 并且有意采取这一行为以达到威胁他人的目的, 该类患者常以此为理由要挟院方让自己出院。但是由于对自杀措施的预估偏差, 患者在实施这一行动时并未按自己想象的方向发展, 反而弄假成真, 让这一行为威胁自身生命。 (6) 病友之间的消极交流:在精神病院病房的环境中, 患者最常接触的人即是病友, 病友之间的良性沟通将有益于患者心理健康与恢复。但消极沟通的存在也增加了患者自杀的风险。患者由于自己不能较好地控制情绪, 常会被其他患者的抱怨、消极想法或愤怒等不良情绪感染, 引爆自己的不良情绪, 若此时宣泄不畅, 容易使患者产生生不如死的念头。

2 预防护理对策

2.1 做好心理护理:

加强健康教育, 通过组织知识讲座、发放宣传册等增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 加强患者治疗的主观能动性[3]。组织家访、家属联谊活动、志愿者服务等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4]。提高患者对生活的信心能在根本上降低患者采取自杀行动的概率。当患者病情缓解后, 往往对自己的疾病拖累家庭、自己曾做过的危害他人生命财产的行为感到非常后悔, 感到灰心丧气。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有力的支持和理解, 并组织亲友、家属探视, 提升患者对生活的信心。

2.2 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对精神病病房的安全情况要格外重视, 避免出现锋利的器物, 病症患者应避免穿戴腰带。注意患者的床单等物品有无破损。新入院患者应对所携带物品进行检查, 将安全威胁品暂时保存于别处。患者服药监护要密切, 避免患者蓄积药物, 大量药物同时服下。注意患者的情绪波动, 尤其是节假日、监护薄弱时刻、家属探视结束时, 以利防范。

2.3 针对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注意甄别自杀先兆, 包括语言先兆、行为先兆, 患者常伪装自杀意图, 注意识别。将自杀倾向较高的患者安置于重点病房, 做到床头交接班, 专人护理, 并及时长期地做好患者的心理疏通工作[5]。在本研究的分析当中, 很多患者的自杀行为发生于精神疾病的恢复期, 因为在此期内患者意识到自己给家庭和亲友带来很大的伤害, 感到自责内疚自卑。此期患者心智较正常, 可伪装自杀意图, 并造成疾病已经治愈的假象, 应注意严密防范。

3 结果

67例患者, 65 (97.01%) 例自杀未遂, 2例 (2.99%) 自杀后被抢救成功。患者获得了较好的护理, 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状况好转。通过分析其临床资料, 探讨得到患者自杀行为的原因, 并制定出护理对策。

4 小结

本研究67例患者中, 揭示自杀行为的与不良的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关系密切。综上所述, 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自杀和疾病类型、性别、病程、家庭因素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且其规律有迹可循。护理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 应仔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 发现自杀先兆, 对患者进行及时而必要的心理疏导, 防范于未然。健全的心理干预机制是降低精神病患者自杀率的根本措施, 对于患者的康复很有效。对于恢复期精神病患者, 恢复期看似漫长, 但却是最关键且危险的阶段。我院建立了多层级多角度的精神病自杀防护网络, 从最基础的病房设施设计, 到心理防护网络, 事实证明这对降低精神病患者的自杀率有重要意义。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学会自我监控症状, 识别病情复发的先兆, 并学习处置持续症状的常用技能。在恢复期学习人际交往技能, 如如何在复杂环境中掌控情绪, 如何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 如何参加社区活动、解决问题、交友等。康复治疗和社会技能训练, 看似简单, 但有助于患者快速恢复正常生活, 在回归社会时阻力降低, 也会降低精神病患者自杀的风险[6]。对患者的家庭、社会环境进行了解, 自杀倾向严重的患者与家庭的关系更为疏远, 从家庭及周围环境得到的支持较少, 心理上较为孤僻[7]。为了预防精神病患者的自杀行为, 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来自家庭的影响当然不能忽视。在护理时, 遇到家属探视, 应护理人员应积极同家属交流患者的相关情况, 并加大对精神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增强家属对患者康复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杨爱华.精神病患者自杀预防护理体系的构建[J].当代护士, 2011, 34 (2) :72-74.

[2]费惠慧.精神病患者自杀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 23 (1) :100-102.

[3]刘建国, 叶宏林, 徐学兵.26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相关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2 (6) :730-732.

[4]庞桂英, 殷俊凤.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死亡特点分析与护理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 2010, 12 (8) :54-56.

[5]张根芳, 黄平.47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 (35) :70-72.

[6]周伟华, 王海军.预防精神患者自杀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2 (20) :116-118.

如何预防青少年自杀 第2篇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现象一直呈上升趋势。据有关人士介绍,目前处于10岁至25岁年龄段的青少年成为自杀或自杀未遂的主流人群。花样年华,过早凋谢,给人生带来不幸,给家庭带来苦痛,给社会造成损失。青少年为什么要自杀,漠视生命?那么如何预防青少年自杀,悲剧不再发生?

青少年自杀的原因主要是:

学业压力繁重、家庭沟通不畅、情感问题处理不当、灾难、突发性事件以及经济条件不佳等。此外,一些青少年对自身条件不满意,认为自己太丑、太胖或存在某方面的缺陷,也是引发自杀的重要原因。

案例1:

一个8岁女孩,因服过量丙咪嗪(此药是其母服用的)而急诊住入儿童医院,药是在头一天入睡前服下的,由于单居一室未被人发现,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未起床上学才引起家人注意,母入室唤醒孩子,女孩诉头痛、头晕和疲劳,表现害怕和易激动,要求母亲离开,并表示愿意死去。住院后经处理,小儿科医生将她转到精神科以评定其自杀行为。母亲告诉医生,最近两个月以来,夫妻已分居并准备离婚,这件事对孩子是一个非常强烈的刺激。而且其母在过去一年曾发生抑郁和焦虑。原因是丈夫经常很晚喝醉酒回家,对妻子凶狠敌对和不顾。孩子原为好学生,交友广,自从父母关系恶化以来,母亲未能对孩子提供支持,老师反映孩子在课堂坐立不安,上课时思想不能集中,常常白日做梦,期中考试成绩下降,平时不能完成老师指定的作业。行为上也与以往不同,不与同学交往,孤单,下课后不与同学一起玩,而且与几个要好的同学争吵。

案例2:

沉湎卡通书的少女自杀事件。该少女是南京市第50中学初二(七)班的学生,2000年12月5日,下午6:30还未放学回家,父母颇感奇怪,也有些担心,遂与班主任电话联系,后又与孩子三个要好的女同学联系,均未找到下落。晚上7:05孩子回家,称是自行车车胎坏了,才迟回家的。晚上10:30,妈妈推开房门,女儿正在一个花色纸上写着什么,看到母亲进来,忙把纸遮盖上。第二天早上妈妈喊女儿起床时,发现女儿已服毒死亡。两天后,承受着丧失独生女巨大悲痛的父母开始清理女儿的遗物,结果在女儿的计算机里发现了遗书,上面写着:“人生梦一场,一切如此,也不过如此”,“假如天堂里没有日本卡通书,我还要回来拿几本去”-是乱七八糟的卡通书害死了心爱的女儿。。而令人不解的是,卡通书怎么会有这样大的吸引力,以至于少女“上了天堂”还要看。智力功能通常用智商(IQ)评定,有关IQ水平与自杀行为关系的研究较少,尚无定论。但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和不断发展,自杀率相应增加,则推断智力高者可能有较高的自杀风险。一些研究发现:让他们完成一项社会任务,借以观察他们的能力和适应水平,有自杀观念和自杀未遂行为少年的社会适应是异常的。也就是说,社会适应不良是少年自杀风险的标志,而且也是少年自杀常见的刺激因素。因争吵而与朋友失和,学习成绩不良,害怕父母惩罚,是少年急性自杀的常见诱发因素。

案例3

2000年9月11日中午,南京市六合县东沟镇上,某小学四年级学生秦某放学回到家中。他先在隔壁的爷爷奶奶住处徘徊了一下,然后便回到自己家中。秦在自家门槛上呆了一会儿,便走进自家堆放农具的东屋,找出一瓶剧毒农药甲胺磷,拧开盖子仰脖猛喝了几口。11时15分左右,从田埂劳作回家的王某一跨进自家大门,便发现11岁的儿子口吐白沫,人事不醒,立即送东沟镇中医院救治,但已无力回天。秦服毒自杀死亡后,其家人悲痛欲绝,78岁的爷爷整天以泪洗面,奶奶更是伤心地卧床不起,而孩子的父母则整天沉默寡言。秦自杀的原因是作业没做被老师罚站并让他去下一班留级。

那么,如何预防青少年的自杀行为?

1、学校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人格健康发展的环境

(1)减轻过重的学业负担,丰富学习生活,广泛开展适应学生年龄心理特点、需求的各种活动,变封闭式教育为开放教育,为学生创造能使自己身心潜能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空间;

(2)所有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要符合教育学的原则;要用心理卫生的要求严格训练我们的教师,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尽量排除任何诱发、增强及扩大青少年自杀倾向的学校社会环境。

(3)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各级学校学生的必修课,训练学生应对学习生活中各种压力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指导建立可信赖的人际交往关系;教给学生自我情绪调节的方法,如系统放松法、焦虑转移法、情感渲泄法、自我暗示法等;将珍惜青春生命、憎恨自杀行为作为一个基本价值观念,根植学生头脑。

2、早期诊断与发现青少年学生自杀的苗头,早期危机介入

老师要强化自己的“心理辅导员”的角色意识,敏锐地发现学生的异常反应。

一是从学生的语言上诊断发现,如“活着真没意思”、“干脆死了算了”,或突然沉默,或词不达意等;

二是从其行为变化来诊断、发现,如逃学旷课、突然不回家,或不与人往来,成天关在屋子里,或逐一还书、还钱等反常行为;

三是从其身体征兆来诊断发现,如失眠、躁动不安、情绪低落、无食欲、极度疲乏、体重下降、生理功能紊乱、自律神经失调等。一旦发现有自杀苗头,应立即与家长联系,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形成社会支持系统,进行重点心理援助,释放不良情绪,疏导心理死结,并及早调整其生活环境,尽量消除不利因素。

3、重视对学生中的神经症和精神病患的确诊和积极治疗

学校发现有精神异常、身心异常症状的学生,应配合家长及时请心理医生或心理专家进行鉴别诊断,确诊后的抑郁症、忧虑症、强迫症、分裂症等神经症和精神疾病,积极进行转介药物的治疗同时进行心理辅导,根治病根,方能避免自杀的发生。

4、优化家校家庭教育环境,让孩子心智健康的成长

“望子成龙、成凤”的父母是孩子产生压力的另一个重要压力源。一是家长要适时调整期望值,针对自己孩子自身的情况,找出切合实际的期望和要求。否则,除了增加孩子过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外,别无他利。二是调整家庭气氛和亲子关系。家长要重视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在沟通中尊重、理解、宽容、信任、激励孩子,不仅能及时了解孩子成长中的烦恼,而且能帮助、支持孩子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有利于增强亲子关系,形成孩子良好的性格特征。令人遗憾的是,家长愿意花钱投资孩子的文化课艺术课的学分,而不愿意投资自我成长及家庭关系的学习成长上,只看重孩子的学习能力却忽略了重大的家庭教育所带来的滋养孩子心性的意义和作用。。

自杀行为原因和预防方法的分析 第3篇

自杀可以说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无论是古往今来,还是中外各国都非常普遍地出现过自杀现象。可以这么说,自杀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自杀行为是指有意识、自愿的直接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它主要是一种个体行为。它与心理过程、社会环境和文化影响等因素密切相关。

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状况的迅速变化与前进,以及很多不可控的社会问题,致使人们也产生的更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问题,从而也导致了更多的自杀问题的出现。据WHO统计,2000年全球自杀死亡的人数达到100万,自杀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

一、自杀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内因

在诸多研究中,无论是什么原因直接导致了自杀,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自杀者的心理绝大多数是不健康的。归纳起来,引起自杀行为的内部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躯体的折磨。在自杀的人当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因为身体有残疾,或得了重病乃至不治之症,因而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也有些人是为了不给身边的人增添负担),觉得前途暗淡,看不到光明,不如一死了之。这类原因是比较多的,尤其是在车祸中受到伤害和他人人生攻击等(如女孩遭遇强暴等)。

2、自身性格上的弱点。性格对人的行为产生非常大的原因,很多自杀的人都或多或少会有性格上的缺陷和不完善。可以说性格是产生自杀行为的最重要原因,也是最根本原因,夸张一点,无论遭遇什么坎坷,只要性格足够完美,是永远不会产生自杀行为的。所以说,性格是最大的内因,它直接决定了人们对外界的感知、判断以及行为。好的性格能够很容易化解外界的很大挫伤,而不健全或者是消极的性格,纵是小小摩擦,也会引起轩然大波。所以说性格是影响自杀行为的最重要的因素。

3、有严重精神病。精神病患者一般非常容易产生自杀行为,因为患有精神病的人性格当中多了很多不可控的因素,换句话说就是性格(或者人格)弱点增多,被疾病控制。所以当出现激进刺激时,容易产生自杀行为。医学上认为,大约有72%的自杀者在自杀前情绪恶劣或有非理性狂乱冲动,抑郁症患者自杀率约为15%,研究表明36%的自杀者是精神病患者。

4、有不良行为或犯罪行为。吸烟、酗酒、赌博、吸毒等不良行为都有可能导致心理不健康,最终引发自杀。有不良行为的人群,性格怪癖,自制能力差,在面对挫折时,很容易出现自杀行为。有犯罪行为的人也极易出现自杀行为,原因是犯罪人群一般抱有一种侥幸心理,一旦走投无路,便极有可能一死了之。

(二)外因

除上述内在原因之外,还有纷繁复杂的外因,可造成自杀的悲剧。导致自杀的外部原因我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1.人际关系僵化。可以说,人际关系矛盾是引起自杀生的主要外部原因。如果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比较和谐,与周围的人能融洽相处,他(她)就比较容易找到倾诉的对象,内心的种种痛苦、压抑都会得到缓解,一般情形下是不会自寻短见的。

2.家庭原因。家庭原因是一个很重要的隐私,与配偶的关系恶化,是自杀行为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与配偶离异,也很大可能会带来自杀行为。众多科学家研究表明,与配偶的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家庭出现了不和谐,是很大可能带来自杀的。

3.意外的挫折和打击。失恋,考试失败、受坏人恫吓,丢失了重要财物、亲人突然去世等突然打击,都有可能使感情脆弱的青少年心灰意冷,悲观绝望。

4.失去社会归属感。

感觉到被抛弃,被社会组织或社会团体抛弃、被恋人抛弃,有时社会角色扮演失败也会产生被抛弃的感觉,情绪极端时可能感觉到被整个社会所抛弃。失去社会归属感往往使人失去在社会中的坐标和参照系,引发绝望。有时担心失去社会归属,或者预计自己将失去社会定位也可能诱发自杀。

二、自杀行为的预防

(一)完善自身性格,加强承受能力,提高心理素质

提升自身面对逆境的能力,是消除预防的最有效的方法,消除自杀行为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加强自身性格优化。只要性格得到了美化,心理承受能力加强了,心理素质、心理排解能力增强了,一般的挫折也就没那么容易对人产生致命的打击了。

(二)心理疏导及心理治疗

自杀行为不是突然爆发的,而是有一个渐变的过程,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所以在他们选择自杀之前,我们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悲剧的产生。加强对他们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自杀行为的产生。此外,对与有精神病的患者,我们也可以通过心理治疗的方式最大限度的降低其采取自杀行为的可能。、(三)减少挫折

对于我们生活的这个团体,这个社会来说,要尽可能的为每一个人提供最好的环境,减少挫折,增强人们归属感,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对这个群体、对这个社会是很重要的。增强人们幸福感,这样也就不会出现这么多的自杀者了。

(四)建立自杀预防中心

上一篇:农民工和谐文化建设下一篇:初中语文作文的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