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的数字化生存

2024-09-06

公关的数字化生存(精选9篇)

公关的数字化生存 第1篇

一、数字出版给传统出版业带来的挑战与冲击

我国的数字出版行业经历了十余年的艰难探索, 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截至2006年底,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约200亿元。这两年手机出版更是来势凶猛。而在这200亿的大蛋糕里, 我们传统出版商又分到了多少?恐怕是少之又少。数字出版正以凌厉的发展态势, 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人们无法想象的冲击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阅读和传播方式的改变导致传统出版社角色的边缘化

数字出版技术出现之后, 任何具备基本计算机常识和上网条件的人都可以成为出版者, 任何只要懂得上网的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作品, 出版社不再是出版流程中必要的环节。读书市场从来不曾萎缩, 只是发生了转移, 由于传播方式和读者阅读习惯发生了改变, 由原来的只有纸质图书一种可以选择, 转变为可以在纸质图书、网络、手机等众多出版机构中选择。这样, 原来由传统出版社独占阅读市场变成现在的三足鼎立或许将来的群雄逐鹿格局。

(二) 出版流程和营销方式的变化导致出版社的市场适应性有所减弱

数字出版带来的不仅是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 而且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出版流程和营销方式。在传统的出版过程中, 出版社掌控着从选题到销售的全部出版生产流程, 而随着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 作者在图书生产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 选题诸环节更多地转移到作者手中。同时, 出版单位销售的产品也从物质化的书本变成了以数字文件形式存在的数字出版物, 传统的先复制后发行的经营模式变成了先销售后复制。

(三) 数字出版的发展必将对传统的纸质图书市场构成威胁

一方面, 至少从目前看, 传统的纸质图书出版收入仍然是大部分出版社的主要利润来源, 但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却是传统出版物购买和阅读的人数以每年12%的速度下降。另一方面, 国人的网上阅读率迅猛增长, 通过新媒体阅读的人数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而且这种阅读习惯改变不仅仅在我们国家是这样, 全世界都是这样。英国有一份调查表明, 25岁以下的人当中, 超过30%阅读电子书。几年的探索, 带给出版商最大的经验是:数字出版已经超越了传统出版的产品范畴, 它更贴切的定义是以网络和新媒体为依托的长尾服务。需要警惕的是数字出版产业对我们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二、传统出版业在数字出版时代的角色与定位

从出版的角度讲, 无论是数字出版, 还是传统出版业, 谁拥有了内容, 谁就占尽了竞争的主动权。传统出版机构在内容资源的积累上有数字出版所不能比拟的独特优势。全面看, 传统出版业在拓展数字出版方面有以下独特优势:

(一) 长期积累的作者和内容资源

与新兴的数字出版比较, 传统出版业在以往的发展历程中, 积累下了丰富的作者和内容资源。出版社与作者形成相对完善的“出版社—作者”的合作模式, 从制度层面对作者的著作权进行切实且充分的保障。并且, 我国的《著作权法》对出版物的版式设计权也规定了10年保护期, 现在的数字出版机构想要出版在保护期内的图书就只能与传统出版单位合作。这些都成为传统出版单位发展数字出版的独特优势。

(二) 出版流程和人才优势

传统出版单位在发展过程中, 从选题策划、组稿, 到编辑加工和发行, 已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图书生产模式和完整的生产流程。与此相适应, 传统出版机构一般都配备了一支成熟、专业的编辑、发行专业队伍, 这为其产品的内容和市场推广工作提供了可靠保障。

(三) 图书运作经验和营销优势

在我国出版业目前的产业结构中, 教科书占了销售产值和利润的半数以上。在此之外, 真正能带动出版单位利润快速增长的实际上是畅销书和长销书。而数字出版机构恰恰在这一环节暴露出其与传统出版单位的巨大差距。

三、传统出版业如何实现数字化生存

(一) 积极探索与技术提供商的有效合作模式, 实现双赢

目前,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 传统出版业要想向数字出版行业进军, 必须和技术提供商打交道。中国目前最普遍的一种合作模式是出版社提供内容, 技术商既做技术也做销售。但合作中的博弈则出现了许多利益分成上的问题, 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版权。出版社应该享有完整的版权, 包括创意权、版权、版式权等, 但技术商在模糊这个概念。二是双方之间的诚信。在结算上由技术商来定, 没有第三方监控, 对销售额的真实性出版社没有能力掌控。目前的合作模式是比较不成熟的, 这些都有待于双方在今后的磨合中进一步规范行业标准, 实现双赢。

(二) 做好数字版权的获取和保护工作, 积极开展数字出版实践

版权问题是当前数字出版推进中的瓶颈之一。传统出版在与纸质图书的作者合作和版权保护方面有相对成熟、稳定的模式, 但面对数字出版浪潮, 有部分出版机构的数字版权意识薄弱, 在签订出版合同时, 仍只局限于要求纸质图书的出版权, 而忽视了对数字版权的占有。

(三) 实现数字出版和纸质出版的最优结合点

事实上, 数字出版和纸质出版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 人们对纸介质图书的购买需求是不可能被取代的。其实传统的出版活动和数字出版是无法分开的, 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冲击不仅仅局限于市场和盈利水平的挤压, 我们需要做的是, 如何有效利用数字出版的优势, 提升纸质出版的生存和盈利空间。在经历了对数字出版的恐慌之后, 大家逐渐意识到一种跨介质、跨媒体传播的数字出版也许更符合当下的出版现实和读者需求。如何促进二者和谐发展、变竞争为融合, 发挥其各自优势, 寻找最佳结合点是我们需要探索的问题。以传统纸质图书为主导, 配以网络、光盘、数据库等形式的其他媒介, 这样, 既达到扩展纸质图书空间的目的, 也满足了读者的多元化需求。

(四) 不可轻易放弃传统出版阵地

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传统出版的潜力:继续发挥传统出版在作者、内容等方面的资源积累优势, 不仅用更优质的文字内容去吸引更广大的纸媒读者, 而且还可向其他介质的媒体提供文本内容, 收到“一本多利”的延伸效益;充分利用数码印刷、在线下载等新型复制技术以及网络书店、在线销售等各类新的营销平台, 用降低采购成本和减少流通环节来吸引读者;利用数字出版传媒传输速度快和覆盖面广等优势, 与网络、手机出版乃至电视等媒体形成良性互动, 带动纸质出版物的发行、销售。

中国电影的数字化生存 第2篇

如今,在科学技术的驱动下,电影这架造梦机器所制造的影像世界有时比真实的世界给人以更为强烈的真实感。影片《拯救大兵瑞恩》中通过数字化技术,仅用两百人演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数万人参加的诺曼底登陆,几乎没有人会感到是科学的巨手在推动着这场银幕上的战争。数字技术正全面地改变着传统电影的制作方式,为了与一个虚拟的世界相衔接,电影的特技制景工艺甚至要制造出真实物体一模一样的道具。过去,我们历来相信电影是在现实生活中拍下来的,而现在的电影可能是数字工程师在电脑机房里合成出来的。而且它可能比拍的更好看,甚至比拍的更显得真实。历史上真实发生的巨大灾难也罢,人类永恒的爱情故事也罢。没有什么是数字技术不能制造的。作为电影艺术的最新款式――数码电影实际上并不仅仅在改变电影的画面,它在改变着电影的全部制作方式、传输方式,发行放映方式――总而言之由于数字化技术的引进,电影整个领域产生了革命化的历史变化。

数字电影与虚拟美学

在传统电影艺术的鼎盛时期,世界上曾出现过一系列标榜直面现实的真实美学。在电影的虚拟时代,以数字化技术为最新表现形式的电影艺术,它的美学价值又用什么来衡量呢?虚拟美学是否将会成为继真实美学之后,又一种新的美学风格呢?

传统的电影美学观念是建立在传统的电影制造方式之上的。这种方式的核心是“以现实反映现实”。也就是说,电影对现实有重要的依赖性,即使是一个假造的现实(舞台化的布影、摄影棚里的布景、特制的特技模型)它也必须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才能用于摄影机的拍摄。这些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东西(银幕的对应之物)是衡量一部电影真实与否的重要依据。如果我们把这个时代的美学称之为真实美学的话,那么数字时代电影艺术的典型样式则应当是“虚拟美学”。相对于过去传统影片的真实性和现实感,“虚拟时代”的电影将更具有“仿真性”和全方位模拟现实的特征。在这样开放性的创作空间里,好像也只有数字技术才能装点人类的无边想象,才能满足电影观众不断变化的心理需求。有人说,电影中最好表演是看不出来在表演的表演、最好的摄影是看不出来有摄影机存在的摄影、最好电影音乐是让观众感觉不到音乐的音乐。那么电影中最好的虚拟技术,也许还是那种让人看不到破绽、看不出痕迹的虚拟技术。这也许才是虚拟美学的最大魅力。尽管观众很爱看数字特技制作的电影,因为有很多特殊效果,而且非常逼真,在实际的生活当中人们很难看到。但是对电影、电脑特技制作人员来说呢,最重要的美学原则是要用电脑制作的内容要让观众看不出来是电脑特技制作的。因为它要达到一个非常真实的视听感觉。所以要尽可能在画面的最终效果当中避免流露出是电脑制作的任何痕迹,而让观众感觉到确实是真实的发生的事情。《寻枪》导演陆川认为:“数字化在电影中的使用要看不出痕迹来,完全是无缝衔接的那种感觉。它能做出非常逼真的、让人震撼的画面、场景,但是你不会觉得它有‘数字味’,如果‘数字味’出来的话,那就不是好的.效果。”导演吴子牛在谈到《英雄郑成功》的数字化技术时也说:“我觉得还是跟片子本身结合得比较紧才好。要尽可能做的比较朴实,看不出。现在你在上面(《英雄郑成功》)看到一个炮弹,唰的横飞过来,正面来轰炸一座门,然后旋转着冒着白烟,一看就是电脑做出来的――尽管它做得很逼真,但是像这样的运镜,这样的角度,这样的景别一看就是我们特意要去强调这个炮弹。观众看了以后可能觉得挺来劲儿,但是我看了以后觉得当时如果搞得更朴实一点就更好,就更真实一些。”

数字化技术正在彻底改变电影的历史面目。当今的电影是电脑工程师不断渐入的时代。只要他们愿意就可以将任何人的图像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处理,让他在银幕上“为所欲为”。有趣的是:电影的虚拟世界在视觉上和我们在银幕上见到的现实世界可能并没有任何区别。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胡克认为:“数字化电影如果发展起来以后,那么它比较可以预见到的这个变化是,人(在电影中)越来越把真实世界和虚拟的世界混为一谈了,已经难以判断什么是真实的世界,什么是虚拟的世界了。”是的,当科学迈着诱人的脚步在艺术的殿堂不断飞旋、舞动的时候,电影因与数字技术的联姻是否还能保持住它那颗艺术的心?自古以来,艺术注重的是人的感性生命,截取的是生活的偶然性;而科学注重的是人类的理性,追寻的是世界的必然

公关的数字化生存 第3篇

数字化是信息社会的技术基础, 是多媒体技术的基础, 数字化技术正在引发一场范围广泛的产品革命, 小到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 大到卫星、飞船等航天设备, 从操作方式到核心内容都在向数字化方向发展, 而数字收音机、数字电视等信息接收终端的改变催促着传统媒体数字化理念的完善。

数字化趋势下, 各种媒体的区分越来越模糊, 如电子杂志突破了原有杂志的发行周期瓶颈, 发展为报纸式的日刊, 网络平台上很多网友利用微博等工具, 既作为信息的接受者, 又成为新鲜资讯的创造者, 这些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认知差异。可以说, 数字化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改变着人们的固有理念, 而传统媒体在这种趋势下讨论的焦点已不该停留在能否生存的问题上, 比比皆是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 生存的空间仍在, 关键在于用什么方式拓展空间。

首先, 我们要明确数字信息时代培养出的新一代消费者。目前, 单一媒体的运行方式已很难满足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 也很难获得生存发展的空间。在深刻的技术推进背景下, 全媒体概念油然而生并被接受, 全媒体内容的生产和运营已经成为数字化时代传统媒体生存的一个重要选择。全媒体传播对传统媒体而言, 其实质就是通过采、编、播等流程的重新制作升级, 实现媒体融合, 从广播、电视、报纸产业转变为内容产业。

以媒体融合为目标的多媒体实践目前如火如荼。英国《每日电讯报》数年前就在新的办公地点, 将独立的办公室模式改成了报纸和网站的编辑记者共同办公的大平台模式, 同样的编辑平台也出现在美国新闻机构的相关部门。中国网络电视台 (CNTV) 的开通, 它是以视听互动为核心、融网络特色与电视特色于一体的全球化、多语种、多终端的公共服务平台, 充分发挥了电视平台和网络平台的双平台优势。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早已不拘泥于传统广播模式, 开发了网络、手机广播、手机报等产品平台, 实现了对受众及客户的多维度到达。当然, 全媒体的实现不单单是内容和流程上的改造, 还涉及到媒体文化价值的重塑、传统观念和思维模式的转变、新的人才结构的构建、内部利益格局的调整等。

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合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是两家公司的文化差异较大。在全媒体探索中, 集团各媒体不仅仅想的是自己可以成为什么, 还要多想想在一个新的业务流程中自己应该去做什么。在媒介融合过程中, 不但要考虑如何保住自己的既有利益, 更要多想想如何和别人的利益融合做大新蛋糕。我们要在媒介融合过程中, 拓展传统媒体的资源优势, 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 形成合力, 从而完成数字化趋势下传统媒体的生存。

其次, 全媒体的实现是传统媒体在到达途径上的实践, 而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更切实地得到受众的认可, 对数字化时代的品牌研究必不可少。

品牌是一个老话题, 数字化时代的媒体品牌却是一个较新的话题, 相对于以往的品牌概念, 它势必更能体现这个时代的特性。

有专家将现在的受众群体定义为移动的一代, 类似移动电话的运行原理。移动的一代是以更高的效率进行全方位、全球性的转换, 数字化信息通道是他们转换的主要载体, 因此数字化时代的媒体品牌必须适应这种传播转换模式。作为两年前才引入的舶来品, 微博在我国的扩张速度令人惊叹, 它的用户数量和商机直逼世界著名的推特网, 品牌的打造在微博世界中同样关键, 各大门户网站争相请明星开博吸引人们的眼球, 占据市场份额。虽然“电音天后”Lady Gaga在推特网上的粉丝已经突破千万, 但放眼全球, 她最大的竞争者并不是排名第二的美国偶像歌手贾斯丁·韦伯, 而是来自中国的演员姚晨, 因为姚晨在新浪微博上的粉丝已经突破900万, 这不得不说是新浪在品牌发现和打造上的成功范例。

相对于受众忠诚度, 当下很多学者提出了“媒体珍惜度”概念。怎样推动受众更加珍惜媒体, 如何提高受众对媒体的珍惜度?品牌在其中的作用应该得到彰显。新的观点是品牌构筑媒体, 也就是说是品牌造就了媒体。

打造全新品牌的影响力对于数字化趋势下的传统媒体尤为关键, 有了品牌的支架, 传统媒体才有可能拓展其数字化时代的生存空间。■

数字化生存读书笔记 第4篇

2. 坚持用单一字体反而更恰当,变换字号也偶一为之。“少”其实可能反而意味着“多” 42

3. 浓缩信息不仅节省了信息传送的成本,同时也节省了我们的时间。44

4. 1976年7月3日深夜,以色列乌干达的恩德培机场发达了一次极为成功的奇袭,一举救出了被亲巴基斯坦游击队扣押的103名以色列人质.......以色列人的做法是在沙漠中按照一定的比例建造一座恩德培机场的实体模型。然后突击队在精确的模拟环境中,演练全队登陆和撤离,乃至实战攻击。83

5. 电视的发明纯粹是由于技术上的推动。当费罗.法恩斯沃斯和费拉基米尔.兹沃尔金等先驱在1929年盯着邮费般大小的电子影像时,它们纯粹是受了技术价值本身的驱使而想方设法改进技术。100

6. 我也许愿意因此付给马可夫每篇文章两分钱。如果1995年互联网全部上网人口中,有0.5%的人愿意像这样订阅马可夫的文章,而马可夫每年创作100篇文章,那么他一年就可以稳赚100万美元。 103

7. 向广告说再见:今天的媒体的经济模式几乎都是把信息和娱乐大力推到公众面前,明天的媒体则会同样或更多地注重拉力......我们可以直接提出要求...... 199

8. 民族国家本身也将遭受巨大的冲击,并迈向全球化。50年后的政府一方面变得更庞大,一方面变得更渺小。270

9. 1963年,一个名叫拉里.罗伯茨 (Larry Roberts)的人设计了互联网络。.....当时在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主持电脑研究计划的苏泽兰邀请罗伯茨到华盛顿去。273

10. 军方拨款资助ARPA网络的时候,正值冷战高峰。核战争的威胁令大家忧心忡忡。因此,假设6号信息包经过minneapolis 的时候 .......我总是有办法找到可用的传输路径............ 274

互联网数环境下纸媒的数字化生存 第5篇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读者流失、广告下滑、盈利降低等挑战,让传统媒体生存受到巨大考验。美国新闻学者菲利普?迈耶在《正在消失的纸媒: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中,为纸媒定下了确切的死亡日期——“2044年传统纸媒将走向消亡,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但很多人相信,只要纸媒完成到数字化媒体的转型,这些就可以避免。

时值纸媒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美国ipad版数字杂志从2011年起销量呈下降趋势,新闻集团于2012年12月宣布月底将关闭《The Daily》,这些无疑给业界泼了一盆冷水。如果不改变守旧的思维、糟糕的用户体验、落后的采编方式等问题,所谓的纸媒数字化转型只是增加了互联网发行平台的纸媒而已。

确立发布优先理念

在互联网环境下生存的纸媒应当按照媒体自身的反应灵敏速度来决定新闻发布的先后次序,让影响随时间的顺序逐渐扩大。新加坡报业集团的丹尼尔呼吁报业通过建立“一体化、多平台的新闻编辑平台”来实现新媒体采编流程的转型,以使纸媒的新闻发布模式符合数字化时代的需求。在自身内容优势的基础上确立“发布优先”理念。以道琼斯旗下的新闻平台为例,第一个报道的是华尔街日报的移动APP和新闻网站,其次是CNBC电视台,然后才是道琼斯广播、《华尔街日报》纸质版、《Smart Money》等系列刊物,最后是Factiva商业资讯数据库。

增加UGC内容生产模式

U G C全称是u s e r generatedcontent,中文含义为“用户产生内容”,这是当前国际主流媒体兴起的一种思路,即在编辑的规范和指导下,把内容的产生过程交付到用户手上,让用户获得话语权。传统媒体都是由专业人员进行内容的编辑,在传播方式上是一对多的单向传播,更新周期也比较长。UGC模式下的内容是由用户自主参与,基于兴趣分享,更利于内容的传播。它有别于传统的权威中心向外辐射的形式,大家处于一种平等的关系下,创造了一个及时的内容分享与沟通环境。UGC改了变单一的发行模式,让每一个用户都作为发行者,人人可以轻松拥有海量信息并掌握一定的传播平台,把媒体的传播变成一种自发的行为。

《太阳报》和《每日电讯报》网站上开辟了“YOURMEDIA”板块,欢迎用户提供新闻图片、音频和视频报道素材。《泰晤士报》和《苏格兰人报》网站上则开辟了“YOURSTORY”板块,欢迎用户提供文字报道素材。尽管新闻从业者有时确能采纳其他人的视角,但他们永远无法完全超越自己的视角,因为归根结底,他们终究还是附属于特定的组织、阶层与社会位置。分享而非占有新闻是纸媒在互联网环境中的明智之举。

重视用户体验

当下互联网市场是用户为王、体验为王的时代。基于互联网传播的便捷性、自由性以及伴随自媒体的发展,由用户体验产生的口碑几乎决定了互联网产品和服务的生死存亡。对于纸媒,尤其是非严肃读物的杂志来说,它们的读者大多数并不是“读”,而是“翻”。那么可以说,实体的杂志显然更适合随意的“翻阅”。而电子版的杂志在翻阅上并不那么顺手,它更适合通过导航去到特定的指向(而非随机的翻阅),或者它更适合其它的一些互动形式。如果要把一本实体杂志转换成新媒体版本,它必须彻底忘掉固有的形式。

《纽约时报》于2013年4月26日发布了Google Glass应用,这是全球首个可安装在该设备中的第三方应用。这款应用能给佩戴者实时提供最新的新闻标题,用户如果想要看到详细的新闻内容,只需要倾斜一下头部就可以阅读到详细的图片和文字。更有趣的是这个软件还能给用户“读”新闻,从标题到摘要到全文,都可以在耳机当中听到。在纸媒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当善于利用智能产品来提高用户体验。

公关的数字化生存 第6篇

(1)中国电视媒体网络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电视媒体在数字频道、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数字化网络化领域的改革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旧存在不少的问题,下面对这些问题进行逐一探讨 ;

(2)业务路径过于单调,商业模式同质化现象严重

电视台网络化的发展具有各种各样的模式,由于自身体制的限制,使中国电视媒体网络化发展的方式受到一定的限制,使得整体发展模式显得单调,发展的速度也停滞不前 ;同时,国家广电总局对新媒体的业务实行具有很严格的准入制管理模式,所以,在这些因素的限制下地方媒体只能在能力范围内介入数字化,不能很好的规划相关领域发展的实现。商业模式过于单调使电视媒介在网络化的发展途中没能实现持续注入新鲜血液的目标,让其在市场竞争中逐渐降低战斗力,同时,投资的金额可能随之减少甚至是消失,导致其发展出现恶性循环的后果,最终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消失不见。这是目前我国电视媒体网络化发展在数字化背景下面临的严峻考验[1]。

(3)内容不丰富、质量相对较差

想要在快速发展的网络化中得到有效的发展,就必须要在拥有竞争力的内容资源的同时还要有新的传播渠道和内容形式。由于现代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使频道及宽带资源从以往的缺乏变得过剩,反之,内容成为主导电视媒体成败的关键所在。节目信息在网站中的存在大量重复的现象,许多的电视媒体过于依赖母体媒体内容,从而大量、重复的从母体媒体中复制内容。这个现象在电视剧中尤为常见,在观看电视的过程中经常可以看到似曾相识的场景,久而久之,人们便会对电视剧免疫。大多数网站是数字频道的另一个“频道”,这种网站缺乏创新性,仅靠从其他地方翻版的网站对人们的吸引力是不够的。但是,纵观我国当前的网站,大部分网站的内容都是简单的频道翻版,很少网站是根据网络传播的特征结合广大网民的需要来设计新颖的、不同于母体媒体的传播信息。与此同时,信息更新的速度较慢,画面特色并不突出,许多电视网站不能很好的将自己的媒体资源库开发加以利用[2]。

(4)电视媒体网络化生存发展方式

在上述电视网络化发展阐述中,可以看出电视媒体在数字化的影响下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为了让电视媒体网络化在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仍能较好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几个建议 ;

1) 打造平台型电视网站

平台型电视网站相当于一个新的、综合性的多媒体媒介,拥有强大的功能,在建立的过程中势必要消耗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盈利性就成为了网络平台化持续发展的关键,在这个基础上平台化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优势。平台型电视网站有别于其他网站在于其不仅仅体现在展示方面,更重要的是注重业务的开发与利用,实现自身循环造血功能。要求其自身作为经济主体来参与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加强其经济效应,注重其经济效益以最大化满足市场跟客户各方面的需求。平台型网站还注重其产品的高实用性,其效益最主要的来源是信息的产品与后续服务,信息的采集跟销售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以实用性为主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盈利的可能性,降低网站运行的风险。平台型电视网站还具有高扩展性,由于网站平台业务的快速发展,系统的扩展和升级显得越来越重要,电视平台可以将前期的投资以最低的代价来对系统进行升级,是其在设计系统前必须考虑到的问题[3]。

2) 科学的运行战略

电视网站既是媒体同时还是虚拟的社区平台,所以有实力的电视网站想要改变其运行模式仅靠信息量的提供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开发新的服务模式满足广大网民的需求。在这个开放的信息时代想要使信息博得人民的关注就必须要充分了解信息对于人民的重要性,制定科学的运行战略,大胆的研发公司化运行操作方式,与其他多媒体大型网络新闻信息发布平台紧密合作,实现其组建跨行业、跨地区、跨体制的高级网站交流平台。

(5)小结

公关的数字化生存 第7篇

互联网数字化媒介的发展, 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电子书的出现, 颠覆了整个出版业, 电子屏幕正在取代纸质媒介成为这个时代最主要的信息载体。对比纸质书, 电子书的优点有:轻便、低价、内存大、智能化、网络化;电子书的缺陷有:人文气息差、伤害眼睛、信息干扰性强。

纸质书刊的销量逐渐下滑, 经营纸质书刊的传统书店也面临诸多困境。独立书店作为小众的纸质书籍实体店, 其生存环境更是令人担忧。电商的出现, 对整个零售领域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 而对零售中一直在亏损的书店来说的影响更是可以用惨绝人寰来形容。突破电商的围城, 不能一味在传统的思维领域故步自封, 必须将品牌资产转移到新的渠道来进行差异化创意营销。

传统媒介与数字媒介的转型和融合期, 纸质媒介如何在互联网电子屏的围攻下生存与发展。传统媒体价值被瓦解, 电子媒介怎么构建出新媒介生态格局。独立书店是否会在互联网数字化媒介的浪潮中消失, 是我们亟待关心的现实问题。独立书店如何逆潮流而生, 冲出一条特立独行的道路, 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研究。

二、独立书店与互联网营销案例分析

(一) 不打算凭借卖书生存的传统独立书店

诚品自1989年在台北开第一家店开始, 以人文、艺术、创意、生活的初衷, 直至今日开辟出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的复合式经营模式。诚品以书店为品牌核心, 运营扩展至画廊、出版、展演活动、艺文空间和课程、文创商品等类型, 并延伸至商场开发经营和专业物流中心建置等专业。诚品是城市人的集体创作, 连锁而不复制的经营模式, 尊重各地文化特质, 透过人、空间、活动的互动积累, 发展出不同的场所精神和经营内容, 塑造了城市中不同角落、不同内涵的文化氛围。除此之外, 贵州的西西弗书店经过十余年的经营, 也总结出了一套“西西弗进化论”。西西弗进化论的2.0阶段是以文化空间体验及文化互动服务多元化为核心。比较与众不同的是专注阅读邻居的读易洞, 读易洞是打造现实真实版的社区, 通过读书会等活动将人们聚集到一起。发展很好的猫的天空, 在其中可以看书、喝奶茶、写卡片, 特别像中国的旅游景点的小店。这种跨界组合带有与众不同的气质, 深得人心。

书店结合了书店、咖啡、创意空间, 举办很多活动, 逐渐提升除了能够购书以外还有其他文化需求, 举办签售会、文化活动, 销售文化附加产品, 做很多跟文化相关的创意产品。这是现在目前的模式, 复合式书店模式。书店可以充分发挥环境体验的优势, 打造成城市综合性创意文化艺术生活空间, 最终成为城市的文化地标。

(二) 偶尔卖卖书也能赚一笔的互联网社交媒体

时代所需, 独立书店的发展不能抵触互联网, 要与时俱进跟新媒体紧密融合。逻辑实验在强大内容生产力的基础上, 聚集了大量黏度和忠诚度都很高的会员。逻辑实验更像是运用新媒介互联网思维营销的前卫的实验性的艺术, 每一次活动都策划得别出新意。很有意思的是, 逻辑思维推出的这个特别书包作为图书出版上的一个特别的实验, 它的名字叫“未来站在你身后”。包里有六本神秘未知的书。书本身已经是一种悬念, 广告也很能吸引注意力。第一本书这样的文案介绍:“散失已久的经典, 它让你对我们的身体有全新的认知, 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是残酷竞争的产物, 同时也是它的俘虏。”

逻辑实验这次活动的成功可以总结为:销售渠道的唯一性 (只能通过逻辑思维微信平台购买) , 目标受众的固定性 (只可以由会员购买) , 产品的绝版限量性 (只印刷一次) , 价格的低廉性 (宣称有价产品654.定价499) 。互联网思维最重要的特质是颠覆, 创造出重新组合一切的可能性。而“虚张声势和故弄玄虚”是惯用的伎俩, 可以利用消费者的心理进行情感和审美的攻势, 让消费者自愿沉沦甘为俘虏。

三、独立书店生存建

独立书店要继续生存下去, 首先要有坚持独立思想主张、独特的精神情怀和独特的内容供给;其次要有专业化管理, 从内部系统到店面装潢每一个细节都要保证书店整体的服务品质;再者要跨界整合资源, 采用复合式书店模式, 实现文化和商业之间的整合和平衡;最后要与时俱进, 积极尝试与互联网融合。实体书店对于顾客来讲, 他的产品价值, 他的场所价值, 他的服务价值, 这是三个核心。

做一些互联网办不到的事情, 营造一种真实存在的环境氛围。精致、品位的定位和追求, 互联网上粗制滥造参差不齐的书籍和一种混乱而干扰性强的阅读体验, 让人感到不舒服。在现实中举办的一些活动, 让受众真正参与到其中, 是互联网凭借一个屏幕远远做不到的事情, 也是生命中真实发生过的感同身受的事情。当大家所有的时间都被微信、微博, 其他的信息方式分割的支离破碎的时候, 我们至少还能有这么样一个空间实现人和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 实现人和人之间精神、经验的分享。

做一些互联网办得到的事情, 利用大数据分析来制定营销策略, 利用电商平台来给人们提供便捷的购物体验, 利用社交媒体的即时性、互动性来发布信息、增加与读者的沟通交流, 利用移动终端APP来提升品牌整体形象给消费者提供综合整体服务。独立书店需要有一种战略性的眼光来审视未来的发展, 在互联网领域不断尝试, 探索出线上与线下融合的最佳模式。

摘要:电子书和电商对传统纸质书籍和书店的具有摧枯拉朽的作用, 独立书店举步维艰。独立书店的运营只有情怀和理想式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专业而丰富的管理经验、复合式书店的经营策略, 并且不断从互联网的成功营销案例中汲取养分, 才能在残酷而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公关的数字化生存 第8篇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纸质期刊,图书馆,生存与发展

随着现代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建设体制的不断完善, 对现代图书馆的服务和经营模式带来了深远影响, 特别是对纸质期刊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数字期刊。纸质期刊的服务形式渐渐地被边缘化。然而, 这种发展形势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纸质期刊服务形式将退出舞台, 相反我们新的挑战更带来的更多的发展机遇。纸质期刊有着其不可替代的独特性, 怎样在数字化时代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 利用现代便捷的信息服务网络来推销自己, 扩大自身的用户群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纸质期刊应该通过服务创新和新型体制的建设来应对现在以及未来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 纸质期刊服务面临的危机

1.1 纸质期刊资源发展受到限制

在近十年的历程中, 纸质期刊在图书馆经营体制中的服务模式几乎没有什么发展。单就从购买纸质期刊的费用上来说, 绝对费用没有减少, 反而与日俱增。纸质期刊价格上的上涨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图书馆资源数量的增加, 特别是一些外文期刊。从图书馆未来很长一段时期的发展来看, 这种状况将会继续存在, 这就极大的限制了纸质期刊的资源发展。

1.2 纸质期刊的主体功能正逐渐被数字期刊取代

纸质期刊在将近300年的发展中已然形成了一套成熟且系统的出版体制, 长期以来其出版时间的稳定、质量和权威的保证性使人们形成了固有的通过纸质期刊出版来推向市场、面对读者的模式。可以说, 在数字期刊出现之前, 科技纸质期刊奠定了其在科研、教学等领域中不可替代的文献服务功能。然而, 数字期刊的出现彻底打乱了这一格局, 纸质期刊的主体功能也在逐渐的被数字出版物取代。数字期刊的出现解除了纸质期刊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的制约, 其具有更低的成本性、下载和阅读的实时性、共享的快捷性, 特别是具有纸质期刊无法比拟的检索、分类、全书库式聚类功能, 极大的节省了搜集科研资源所耗费的时间。

2 新时期科技纸质期刊服务应对策略

2.1 优化、精练纸质期刊资源建设

纵观现在的数字出版物, 其中Z类 (综合类期刊) 、C类 (社会科学总论类期刊) 、D类 (政治法律类期刊) 、TS类 (轻工业类期刊) 、TN类 (无线电与电子技术类期刊) 及F类 (经济类期刊) 这6大类期刊的占据绝大部分, 而种数占50%以上的其他期刊资源却十分稀缺, 这就使我们看到用户的资源需求量与数字图书馆资源短板所存在的冲突性。纸质图书馆可以针对这一用户的需求优化馆藏资源设置, 抛弃传统“重藏轻用”的模式, 采用以用户为核心的图书馆资源建设模式, 在科技纸质期刊的订购上, 要保证期刊资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特别只针对外文期刊资源的订购。

2.2 为用户提供精细化服务

纸质期刊的要实现自身的服务价值性, 必须结合用户群体的具体分类和实际需求进行细化服务。喜欢纸质期刊的读者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1) 需要当期期刊的读者 (数字期刊具有出版的滞后性) ; (2) 对纸质期刊有偏好的读者; (3) 对使用电子产品不熟悉或者抵触的读者等群体。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提供精细化的服务, 是发展纸质期刊用户群体的有效方法。如针对第一类读者, 这类用户往往是要更及时的掌握行业信息或科研需要, 我们可以通过该现代信息通信将出版信息及时的通知用户, 比如电子邮件、微博、手机短信等方式, 特别是针对核心期刊信息的推送。针对第二和三类用户群, 我们可以通过完善导读和期刊分类检索、提供更优质的阅读环境, 建设用户交流论坛等更多人性化的服务。

2.3 不断进行服务创新

只有不断的进服务创新才能提高纸质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来应对数字化时代不断涌现的各种挑战。

2.3.1 深度开发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由于其刊登文献资料的高质量性, 通常是最新科研成果发布的前沿阵地, 因此学科用户对其资源的需求度极高。核心期刊由于刊载的论文质量较高, 通常是专业领域里科研成果与科研动态发布的前沿阵地。然而用户在资源的实际利用中, 一本刊登了几十篇学术论文的核心期刊, 往往只有一、两篇是用户需要的。针对此问题, 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两种策略加以解决: (1) 将图书馆新版核心期刊目录进行汇编, 方便用户进行查找和检索; (2) 对核心期刊内容尽快浏览, 并根据不同的栏目内容进行归纳重组, 从而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检索便利性。

2.3.2 馆员工作角色转变

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革新传统的“守摊”式服务模式, 将工作范围转换为更系统、全面的文献检索、期刊咨询、相关学科信息的介绍与推送等方面上。此外, 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做好图书分类、整理工作, 并将相应的分类信息录入计算机图书检索软件之中

2.3.3 服务方式的创新

图书馆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 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咨询和交互类服务。其中包括自身网络平台的建设、用户会员注册的开发与管理, 新期刊信息的实时性通知。根据用户对不同期刊资料的需求进行分类而定制人性化的推送服务。同时, 图书馆和图书馆员要注重期刊管理工作的开发和研究, 使多样化的期刊文献资源在不同的环境下得到充分的利用, 使读者可以在任何地方获得图书馆的各种期刊文献资源, 将纸质期刊资源与电子期刊资源进行有目的的整合, 借助现代的网络信息优势来发挥科技纸质期刊的实际价值性。

参考文献

[1]李智霞.论知识管理与图书期刊管理的变革[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 (7) :218-220.

[2]桂兰.浅谈高等院校图书馆期刊信息资源的科学管理[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2007 (5) :99-101, 143.

[3]李金庆, 卓晓云.信息时代纸质期刊工作的走向[J].图书馆检索, 2010 (10) :103-106.

公关的数字化生存 第9篇

微信是腾讯公司致力于移动终端开发的社交软件,自2011年1月21日面世的1.0测试版至今,微信已拥有亚洲地区最为庞大的用户群体。微信1.0版本开通了QQ好友导入的机制,通过提供即时通讯、分享图片、更换头像等服务吸引用户。

正如莱文森关于“补救性媒介”的理论所言,媒介必须持续完善自己,才能更好地与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日益扩张的欲望相适应:“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1]媒介发展的进程中,新兴媒介的成功总是基于对旧有媒介的功能扩充,从而进行市场扩展。

也正是基于此原因,微信发展的最初阶段,用户增长并不明显。腾讯内部也认为其发展前景不甚明朗,腾讯前CTO熊明华曾在2015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当时腾讯内部也有很多争论,微信到底是怎么一个定位?”[2]

微信很快给出了答案:从对企业现有产品的市场补救转为对其他同类软件的补救。随后的三个测试版中,微信增加了手机通讯录读取功能。同年5月的2.0版本,微信实现了用户语音对讲。与此同时,其用户数量第一次显著增长。同年10月,微信3.0版本增加查看附近的人、漂流瓶和摇一摇功能。

以电话为主要业务的传统通信业已经被约定俗成为某种基于上下级、长幼辈等社会固有身份设定形成的通信文化,更偏向于工作性质。与之相比,微信提供信息的可延迟回复,这让用户的交流更为平等,反馈更为自主与随意,并因此减低了社会交往中基于身份的压迫感,更强调社交属性。这也说明微信对于传统电信业只是“补救”,而非“替代”。

二、微信的发展助力:社会化媒介

微信成形于移动互联网平台,并且已经开发了“查看附近的人”“摇一摇”等LBS/O2O技术,因此对于形成So Lo Mo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其发展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形成社会化媒介,将庞大分散的受众有效组织起来。

微信的社会化发展,借鉴其他媒介的发展经验,“‘关系’成为重要的生产力,推动着‘内容’的制造与传播”。[3]此外,结合互联网的多级链接使得节点被连接得越广泛,话语权越大,收到的认同度越高,品牌效应也就越强的特点,微信采取信息生产方面的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原创内容),大势所趋。换言之,UGC就是其媒介社会化的具象化。

就微观视角而言,人的自我认知是作为行为主体的“主我”和来自社会评判的“客我”的结合。每个个体有通过展现自己的日常生活获得他人评判的欲望,所以人类需要发布与接收朋友圈信息,并通过点赞与评论功能完善自身认知,并对他人的状态予以反馈。

从中观层面分析,虚拟社群摆脱了地缘因素对交往的限制,个体在寻求更广泛的共同体时,需要以分享信息的方式交换信任。“圈”的概念确立,本身就附带参与其中的个体在某些方面共同的价值取向:他们可能喜欢同类的音乐,可能欣赏同一篇文章,可能有同样的特长……在这个语境下,“朋友圈”是作为打破地缘限制,在情感层面的共同体而存在的。

从宏观角度来看,朋友圈在小范围人群内具有媒介属性,每个人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源。媒介赋权极大地解放了人对于话语权的渴求与使用,借鉴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人的天性在于狂欢,移动互联网终端消解了宏大叙事,其用户的去中心化传播特点促进了用户分享的兴趣。

三、微信的竞争形态:新经济模式

基于上文对微信的即时通讯性能的分析和社交性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微信的So Lo Mo形态已具雏形。这不是一个到了某个节点就突然转型的时间上断裂发展的状况,而是微信在自身发展中不断调节发展策略并对功能优势逐步积累的过程。

不妨以微信二维码的使用为例。在2011年12月的微信3.5版本,微信就加入了“二维码”功能,当时是为了方便用户之间的身份确认和好友添加。但是一直到2013年8月的微信5.0版本,扫一扫功能都在持续升级。在这个过程中,二维码的普及促进了商户与用户连贯线上线下的全方位沟通,为微信扩展O2O和电子商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细节上微信社会化平台的全能性表现之一:整合现有资源。

其全能性的第二点体现在互联网生态系统的构建。

2013年6月,微信用户突破6亿。在当月举办的“开放变革”主题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明确“以服务为主进行平台搭建”的发展策略。同年8月,微信5.0版本新添“微信支付”功能。至此,微信完成了电商的最后环节——支付,移动电子商务系统被完整构建。

随后,微信鼓励微商,打造生产者、消费者、销售者三位一体的“微生活”环境。在最新的6.1版本(2015年1月21日),搜索功能开发到可以精准搜索朋友圈和订阅号,其营销功能也更加精准细分。这为之后的朋友圈广告推广埋下了伏笔。

四、结语

新媒介的出现和兴起除了形成固定的社会文化,确定新兴经济模式,还会带来政治层面的制度革新。“微信十条”从无到有就是政府对于互联网的监管,尤其是加强对微信舆论场监管所释放的信号。如何构建更加文明有序的微信环境,对于政府监管作何反应,这些自内而外的因素也将影响微信的变化。

参考文献

[1]保罗·莱文森(美).软利器——信息革命的自然历史与未来[M].何道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50-60.

[2]彭兰.“连接”的演进——互联网进化的基本逻辑[J].国际新闻界,2013(12):6-19.

上一篇:土地经济下一篇:超声波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