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陌生化范文

2024-08-16

去陌生化范文(精选9篇)

去陌生化 第1篇

在骨质疏松症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必然伴随着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骨代谢生化标志物是指在骨代谢过程中与骨代谢有关的物质及其产物, 其变化先于骨量和骨微观结构表现出来, 往往能反映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受影响的状况, 以及骨基质和骨矿物质的变化。当机体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时, 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就会分泌调节骨形成和骨吸收的生化标志物, 以调节骨的塑建和重建过程, 进而使骨量和骨微观结构发生变化。骨代谢生化标志物在最近十年发展及其迅速, 一些灵敏度高, 特异性强的骨代谢生化标志物已经开始在骨质疏松临床上应用, 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血钙、血磷和血清碱性磷酸酶 (ALP) 。而运动可通过影响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变化, 进而对骨质疏松症有积极的防治作用。因此, 可通过对骨代谢标志物的生化检测来评定体育锻炼效果。

1、实验材料和方法

1.1、实验动物

雌性C57BL/6小鼠共30只, 约4周龄, 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适应性喂养一周后, 测量体重为16.23±1.36g, 随机分为5组, 每组6只, 安静组 (A) 、运动组 (E) 、假手术组 (S) 、安静+去卵巢组 (A+OVX) 、运动+去卵巢组 (E+OVX) 。

1.2、去卵巢手术

8周训练计划结束后, A+OVX组和E+OVX组采用0.1g/kg戊巴比妥钠进行腹腔麻醉, 在脊柱两侧切开背肌1cm的切口, 摘除卵巢, S组小鼠进行去卵巢假手术, 仅去除卵巢周围少量脂肪组织。

1.3、训练方案

E和E+OVX组小鼠从5周龄开始进行跑速0.8km/h, 坡度-9度的下坡跑训练, 每次训练40分钟, 每周训练4次, 共训练8周。A、A+OVX组和S组小鼠正常饲养, 没有安排训练。

1.4、取材

A组静养8周和E组训练8周后, 于E组小鼠最后一次训练结束24h后, 进行眼球摘除取血处死, 进行第一次指标测试。血液用离心机5000转/min离心10分钟分离出血清, 采集出血清后, 放入-80℃冰箱中保存, 用于测定骨代谢生化指标;S组、A+OVX组、E+OVX组手术后静养6周后进行第二次测量, 方法等同于第一次。

1.5、指标测定

利用血液指标试剂盒和全自动酶标仪测定血清中钙、磷、碱性磷酸酶 (ALP) 。

(1) 血钙的测定原理和操作步骤 (表1)

原理:血清Ca2+在碱性溶液中与甲基百里香酚蓝 (TMB) 结合, 生成蓝色络合物。通过比色与同样处理的Ca标准进行比较, 可计算出Ca的含量。

混匀, 静置5分钟后, 波长610nm, 1cm光径, 蒸馏水调零, 测各管吸光度。根据下列公式计算钙含量:

(2) 血磷的测定原理和操作步骤 (表2)

原理:血清经尿素溶解稀释后, 用孔雀绿—钼酸试剂显色, 在一定范围内, 颜色深度与含量成正比。

混匀, 温室准确放置15分钟, 640nm比色, 1cm光径, 蒸馏水调零, 测定各管吸光度。按照下列公式计算磷含量:

ALP的测定原理和操作步骤 (表3)

原理:碱性磷酸酶分解磷酸苯二钠, 产生游离酚和磷酸, 酚在碱性溶液中与4-氨基安替吡啉作用经铁氰化钾生成红色醌衍生物, 根据红色深浅测定酶活力的高低。

立即混匀, 520nm, 0.5cm或者1cm光径比色, 空白管调零, 测各管吸光度。按照下列公式计算碱性磷酸酶的活力:

1.6、统计学方法

检测结果以±S表示, 用SPSS16.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以P<0.05为差异显著性标准, 以P<0.01为差异非常显著性标准。

2、实验结果

2.1、实验后各组小鼠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比较

2.1.1、实验后各组小鼠血钙浓度的比较 (表4)

从表4可以看出, 下坡跑8周后, E组小鼠血钙显著低于A组小鼠 (p<0.05)

去卵巢6周静养结束后, A+OVX组小鼠血钙显著高于S组小鼠 (P<0.05) 。E+OVX组小鼠血钙显著低于与A+OVX组小鼠 (P<0.05) 。

2.1.2、实验后各组小鼠血磷浓度的比较 (表5)

从图4可以看出, 下坡跑8周后, E组小鼠血磷显著高于A组小鼠 (p<0.05) 。

去卵巢6周静养结束后, A+OVX组小鼠血磷显著低于S组小鼠 (P<0.05) 。E+OVX组小鼠血磷显著高于与A+OVX组小鼠 (P<0.05) 。

2.1.3、实验后各组小鼠血清ALP活性的比较 (表6)

从图4可以看出, 下坡跑8周后, E组小鼠血ALP显著高于A组小鼠 (p<0.05) 。

注:*p<0.05, 代表与A组比较;#p<0.05, 代表与S组比较;∆p<0.05, 代表与A+OVX组比较 (下同) 。

去卵巢6周静养结束后, A+OVX组小鼠血ALP显著高于S组小鼠 (P<0.05) 。E+OVX组小鼠血ALP显著高于与A+OVX组小鼠 (P<0.05) 。

3、分析与讨论

3.1、血钙、血磷、血ALP与骨生成的关系

骨质疏松的发生与骨形成和骨吸收调节失衡有关, 其外在表现之一为骨矿物质含量减少。骨矿物质主要是钙和磷混合物以及钙磷羟基磷灰石晶体形成的。钙是骨中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 是唯一的以储存形式担任重要功能的营养素。人体内磷的含量居于第二, 仅次于钙, 血液钙和磷的浓度有密切关系, 当血钙以钙盐形式沉淀时, 血钙减少, 相应血磷的浓度就会上升, 血钙和血磷的比例是固定的。由于骨细胞的活动, 新骨不断形成, 钙不断被沉积到骨上, 同时又不断地从骨中释放到血液循环中, 所以血液中钙和磷的含量可以作为反应骨代谢的标志性物质。因此, 通过测定血钙和血磷的含量可间接了解骨代谢的状况。

血清碱性磷酸酶 (ALP) 是最常用的评价骨形成的指标。成骨细胞含有丰富的碱性磷酸酶, 其在骨矿化区水解磷脂, 释放的磷酸根和钙结合, 沉淀在骨胶原架上, 进行骨矿化效应。当成骨细胞处于活跃状态时, 其分泌较多的ALP, 一部分参与骨的矿化作用, 还有一部分要释放到血液中使血清ALP的活性升高。血清中约50%的ALP来源于骨, 剩下一半由肝产生, 只有极少量来源于小肠或者胎盘。研究发现血清ALP的活性越高, 成骨细胞就越活跃, 因此认为成骨细胞促进骨形成作用可以使血清ALP活性升高。临床上发现采用成骨疗法治疗Ι型 (绝经后) 骨质疏松, 患者血清ALP活性升高。

3.2、生长期运动干预对去卵巢小鼠晚年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

骨矿物质中的钙与骨的关系最紧密, 正常人99%的钙存在于骨和牙齿中, 钙与磷共同形成骨盐沉积。机体在进行新陈代谢时, 骨组织无时无刻地进行着钙、磷等代谢。同时在骨质疏松发生过程中伴随着钙和磷调节的失衡。许多研究显示, 适宜的运动能改善血清钙和磷的浓度, 如章明放等研究证实, 雌性大鼠进行10周的跑步训练后, 股骨中钙的含量比安静组大鼠提高了8.5%, 血液中钙的浓度显著低于安静组大鼠, 而血磷、尿磷却显著增加;孟昭亨等对有训练习惯的老年男性, 进行血和尿中骨矿物质生化指标检测, 结果显示运动组的血钙离子低于安静组。

本实验8周训练结束后, E组血钙比A组的降低, 6周静养结束后, A+OVX组与S组相比, 血钙显著性下降, 原因可能是由于去卵巢后雌激素迅速减少, 而雌激素对骨代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能通过对降钙素、甲状旁腺素等的影响作用, 发挥抑制骨钙释出的反应。E+OVX组血钙与A+OVX组相比也降低, 说明运动可以促进钙吸收、利用, 提高钙在骨上的沉积, 对防治骨质疏松具有积极的作用, 同时这种效应能够延续到老年时期。磷在人体内的含量仅次于钙, 血钙和血磷浓度有密切关系, 当血钙以钙盐形式沉淀时, 血钙减少, 血磷的浓度会上升。本实验8周训练结束后, E组血磷比A组浓度要高, 6周静养结束后, E+OVX组血磷比A+OVX组增加, 结果能与血钙的变化进行相互对照。

碱性磷酸酶 (ALP) 是成骨细胞成熟的标志, 也是反映骨代谢的一项重要指标。ALP能促进骨组织对钙、磷等矿物质的吸收, 增加骨量, 提高骨密度。ATP活性还与机体雌激素含量有密切关系, 所以可以比较准确作为评价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指标。吴国亭等研究发现大鼠去卵巢6个月后血清ALP、骨特异性ALP和髂骨的镁元素均显著降低。而运动作为一种负荷刺激, 对骨代谢会产生重要影响, 提高ATP活性, 如刘思金研究绝经后女体育教师与非运动老年女性骨密度和骨代谢生化标志物发现, 老年体育教师与非运动老年人相比其血ALP明显升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 8周运动后, E组较A组的血清ALP活性明显要高, 其机理可能是由于运动诱导成骨细胞数目的增多或者活性的提高, 引起血液中ALP数目或者活性增加, 从而提高骨转化, 促进骨形成, 提高骨健康。在去卵巢静养6周后, 与A+OVX组相比, E+OVX组小鼠血清中ALP活性明显要高, 说明生长期下坡跑对去卵巢后静养小鼠成骨细胞的作用仍然存在, E+OVX组小鼠成骨细胞的功能仍高于A+OVX组, 生长期运动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由于雌激素缺乏对骨组织造成的影响。

4、结论

4.1、生长期运动能显著降低去卵巢小鼠血钙, 提高血磷, 同时使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性增加, 并且早期运动产生的效果将一直持续到妇女绝经后。

4.2、为骨特异性生化指标在骨质疏松临床上应用及预防骨质疏松, 促进骨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摘要:目的:通过对小鼠生长期实施运动干预, 结束后去卵巢模拟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静养至晚年, 研究生长期运动对去卵巢小鼠晚年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30只4周龄C57 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A组, E组, S组, A+OVX组, E+OVX组, 每组6只。E组和E+OVX组进行下坡跑训练, 每次40min, 每周训练4次, 共训练8周。训练结束后进行第一次测试, A组和E组眼球摘除取血处死, 分离血清, 检测血钙、血磷浓度、血ALP活性。同时S组实行去卵巢假手术, A+OVX组和E+OVX组摘除卵巢。此三组小鼠静养6周后处死, 测试与第一次相同。结果:与A组相比, E组小鼠血钙显著降低, 血磷、血ALP显著增加;与A+OVX组相比, E+OVX组小鼠血钙显著降低, 血磷、血ALP显著增加。结论:生长期运动干预可以通过影响血钙、血磷、血ALP等特异性骨代谢生化标志物, 进而用于评价全身的骨代谢水平, 预测骨丢失、骨折等骨健康问题, 以期为青少年时期进行体育运动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理论支持。

去陌生化 第2篇

我不想自己的人生没有目的地,可想想目的地就是死亡,又觉得人生太没有意义。

我喜欢去流浪,虽然不像背包族那么洒脱,但一个人的旅途就是在带着自己的灵魂远行。

我的流浪不像那些天涯海角的行者,因为我总是需要回望现实中的自己,在那里我有着那么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我需要去兑现这份承诺。

我总是在想要向前的时候往回缩一点,跟自己好好的呆在一起,似乎在为自己打气、加油,因为前面的路无论多么的艰难险阻我是一定要去闯的。

我想去流浪,像一匹狼,带着坚毅和勇气去陌生的地方闯荡。也许我太喜欢狼,太爱闯荡,注定我不甘安静和固守,而流浪就是我闯荡的前奏。

走,流浪去,现在就走,去看看第一缕阳光照进城市时那高楼的模样;

走,流浪去,现在出发,去试试整个城市只为你一个人空着的感觉;

走,流浪去,现在启程,去瞧瞧末班车载回来几个为生活而忙的他、她、它;

走,流浪去,现在就背上背包,尝尝第一个热腾腾的馒头包子;

陌生需要用爱去抚平 第3篇

经过多年的摸索探求,我发现:微笑可以驱除陌生的孤独,赏识可以拉近陌生的距离,而真爱可以燃烧冰冻的心。

现将我探索的一点所得,介绍给大家共享。

一、美好的第一印象,可以驱除陌生感

步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会使人产生畏惧心理,做事畏首畏尾;一个陌生的环境会让人感到心灵孤独,孤独会让人自我封闭,产生自卑。因此要教育好插班生,首先应该消除他们的陌生感。

教师要给插班生留下自己喜欢他的第一印象,让学生在欣赏崇敬的心理暗示下,自觉地拉近与教师的距离,消除他的陌生感。

每当新生要到我班时,我总是抛开自己的一切烦恼,用亲切的笑脸、平易和蔼的话语迎接他。就拿今年新学期从农村小学转入我们班的王雪晨来说,9月4日,星期一,我们学校开学的第一天,主任领着王雪晨来到我们的办公室,告诉我王雪晨要插入我带的三年级一班。打量着眼前这个高高地、英俊的男孩,我笑着对他说:“你看老师今天高兴吗?”他羞涩地点了点头,我接着说:“你知道老师为什么高兴吗?”他迷惘地摇了摇头。我接着说:“因为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我们班级大家庭中又增加了一位这么英俊的男孩,所以我很高兴。王雪晨,你愿意加入我们这个大家庭吗?”开始还有点拘谨的王雪晨脸上露出了笑容,狠狠地点了点头。望着这个开始放松下来却又一言不发的大男孩,我知道,他对我的第一印象,正在慢慢驱散他心中的陌生和惶恐。

我和王雪晨的第一次交流,不是询问他的学习情况,不是询问他的家庭情况以及择校的原因,而是一次心灵的碰撞。这次心灵的碰撞,消除了他作为一个插班生对老师的陌生感和恐惧感。

二、同学们的掌声,是消除陌生的最佳良药

第一次与同学见面,同学们的态度,暗示着是否接受新来的插班生,也影响插班生适应新环境的心理。隆重介绍与同学们的热烈掌声,往往是消除插班生陌生恐惧心理的最佳良药。

第一次见面后,我亲自把他送到教室,并面带笑容地向全班同学宣布:“同学们,静一静,给大家介绍,站在我身边的这一位是王雪晨同学,是刚刚转入我们班的新同学,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掌声过后,我接着说:“同学们,我们班一直是一个团结互助的班集体,王雪晨就要加入到我们这个集体中,谁愿意作他的朋友来帮助他?”话音刚刚落下,班长就第一个站来说:“王雪晨,我叫张超,是班长,我们做朋友,我来帮助你好吗?”接着一个个同学站起来说要与王雪晨做朋友,我适时地打断了学生的发言说:“同学们要同王雪晨做朋友,下了课以后有的是机会,现在让王雪晨来做一下自我介绍,好吗?”这时一阵热烈的掌声响起,王雪晨在大家的注目下走上了讲台,脸有点发红,语言有点颤抖地介绍开自己,慢慢地声音开始变得洪亮起来。当他介绍完自己后,又一阵掌声响起,他笑着鞠了一个躬走下台去,这时我明白,王雪晨已经走出陌生和恐慌,开始融入这个新的班集体了。

三、关爱和表扬,是消除自卑感的良药。

学校间通常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往往会导致插班生的胆怯心理:见到教师躲着走,怀疑同学瞧不起自己,学习上碰到问题不敢问等。时间一长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要想使插班生从陌生和自卑中迅速地走向自信,需要教师用关爱和表扬为他们营造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力都是无穷的,只要教师用善意的眼光去鼓励他们,用关爱的心去抚慰他们,他们就会在自己的舞台上灿烂地绽放。

为了更大地激发插班生的学习热情,挖掘他们的潜力,在他们刚刚来到我班的第一、二个星期,我总是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用关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本来就属于这个新集体。就拿刘明同学来说吧,,因为班中以前正好68人,而他的个子又高,我只好把他安排在教室的最后,单人一桌。单人单桌的同学有可能会感觉很孤单,或者有自卑感,所以把他安排下来后,我就高声对他说:“刘明,你的同桌就是我,我把这些作业本放在这里,你能帮我保管吗?”他有点羞涩却又十分高兴地答应了。课堂上,只要看见他在后面把手举起,我总是把机会留给他,并且从他的答案中找到可取之处,加以点评和表扬。一个星期过后,刘明回答问题时候已经可以自然地把手高高地举过头顶,回答问题的声音也十分响亮。他的陌生感、自卑心消失了,已经完完全全地融入了大集体。现在的刘明学习干劲十足,完成作业认真,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而且还积极地参加班中组织的其他活动。

因此,对于插班生的教育,要把握好刚插班的前一两周的时机,用关爱和表扬为插班生营造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使他们在关爱和表扬中获得自信,这样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锤炼语言及其陌生化 第4篇

(1) 、从语法方面入手。首先, 讲求句式的变化, 巧用变式句。把整齐结构与不整齐的结构交织在一起, 不同的句式排列使用, 能收到表意深刻、语势连贯的表达效果。其次, 语法结构的超常规搭配。将句子中的主谓宾作超常规的组合。如: (a) 村庄真是一个固执的地方, 多少代就在这里矗立着。而且村庄自信:从村庄走出去的人, 无论走多远, 有了多大的变化都还会回来看她。 (b) 村庄就是巴掌大的地方。只是那巴掌一握就会把好多游子, 把好多时光, 把好多的梦, 把好多年庄稼的长势握在手里。 (c) 父亲的睫毛上都结上了皱纹。例句 (a) 将修饰人的“固执”来修饰“村庄”, 将“村庄”与“自信”组合, 看似不合情理, 但却能把村庄对于游子的等待, 以及游子对于故乡的依恋生动表现出来。例句 (b) “巴掌”和“握”似乎不无新奇, 但是奇就奇在所“握”的宾语上, 村庄虽小, 但是却将一切都牢牢地放在心里。例句 (c) 主谓搭配尤其特别, 我们可以看到父亲的苍老渗透了他的身体。通过以上例句, 我们可以看到, 讲究语法结构的超常规组合可以带来很多的惊喜。再次, 注重节奏、声调等的锤炼。中国的古代文人非常注重讲究语言的音律美。他们认为“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例如李清照, 她的“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 , 一口气连用了十四个叠字, 成为千古绝唱。传情达意要借助完美的语言形式, 声情并茂离不开语音的支配。

(2) 、从思维方式方面入手。为了达到语言的创新, 使“语言陌生化”。首先, 使用逆向思维。“逆向”要求破除习惯性思维, 寻找到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论点与见解, 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俗话说,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从不同的角度去看, 同一事物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给人不同的美感。例如学生胡某在完成作文《告诉你, 我很坚强》中有一句“这点挫折只能是你通往成功的垫脚石, 而绝非绊脚石!”将“挫折”比成脚下的“垫脚石”, 这就把平时对于挫折的印象转变了, 非常地切合她所要完成的作文的主题“我很坚强”。其次, 调动创新思维, 使用夸张变形。在写作中, 运用丰富的想象, 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 以达到对事物的变形, 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例如“我的思想好像被抽空了一样, 无数条苦涩的水在我的全身蔓延……”中的将“思想抽空”中的“抽空”二字, 夸张的表现形式就很能够表现小作者当时的痛苦和失落。

“陌生化”理论与文学翻译 第5篇

一、翻译原则的演变——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之争

传统译论视翻译为一种语言转换行为, 是译文对原意的复制, 强调“忠实”和“对等”。换言之, “忠实”和“对等”成了传统译论探索翻译实质的关键词。这一观念经反复灌输、强调甚至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 并进而规范为“忠实是译者的天职”。此外, 受传统文论中作者意图中心论和人文主义的普遍人性观导引, 传统的翻译活动和翻译批评以是否忠实地直译作者的原意作为惟一目的和标准, 由此原作和译作的关系也因此被认为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

随着对翻译现象的探索从语言文字层面提升到文化、历史、哲学等高度, 翻译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 对包括翻译的本质是什么等在内的一系列翻译基本问题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拓展。人们发现, 在实际操作中越来越难以“忠实地直译”, 尤其在涉及特定的文化现象时。于是, 直译?还是意译?哪个更恰当便成了译界争论的焦点。

古今中外, 自有翻译以来, 就有了直译意译之争。但以往, 翻译一直被看作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表层指称意义的转换。所谓直译 (literal translation) 或意译 (free translation) 都是针对源语语言形式的处理方法。“直译是在译入语中找到再现原文内容与主要意义、符合恰当原则, 符合译入语规范的常规对应语”。“意译是为了不违反恰当原则在译入语中找到再现原文内容、符合译入语规范的非常规对应语”。直译和意译的区分是客观存在的, 两者之间的争论从来就没有结果。实际上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直译的译文, 也不可能有百分之百意译的译文。当译者意识到语言和文化不可分, “他处理的是个别的词, 而他面对的却是两大片文化”时, 文化必将成为翻译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问题。一旦文化被纳入现代翻译的视野中, 直译意译之争就被归化和异化之争所取代。归化异化之争可以看作是直译意译之争的延续和扩展。

旷日持久的归化异化之争随着新原则的不断提出, 愈演愈烈。其中辜正坤先生提出的“归化还原增色—减色”翻译法影响颇大。其基本原理是:汉语是描写性特强的语言;英语则是逻辑性特强的语言 (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 是所谓“形而上学思维的语言”) 。因此, 一首较平常的英语诗译成汉语后, 往往要比原作更富于文采, 这就是还原增色翻译;反之, 汉英文学翻译可酌情采取还原减色翻译法。这一翻译原则是否可视为对陌生化技巧的运用, 值得讨论。

二、“陌生化”理论的要义

“陌生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 其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 (V.Shklovsky) 认为“艺术之所以存在, 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 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 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到事物, 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 使形式变得困难, 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 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 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 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在他看来, 文学创作要对所描写的对象进行艺术加工和处理, 而陌生化作为艺术加工和处理必不可少的方法, 可以增加对艺术形式感觉的难度, 拉长审美欣赏的时间, 从而达到延长审美过程的目的。艺术陌生化的前提是语言的陌生化。与“陌生化”话语相对的“自动化”话语, 是指那些过分熟悉、已不再引起人们注意的语言。

陌生化与变形有联系, 都是将习见的事物换一种样式呈现, 以取得最佳艺术效应, 但变形是指作家在构思中极大地调动想象力与创造力, 以违反常规事理创造意象的方式。通过变形, 作家往往能获得独创性的形象。如果说变形着重于“改变”事物常形来创造的话, 陌生化则倾向于不用习见的“称谓”来描写事物, 而以陌生的眼光把事物原原本本地具体描写出来, 以产生一种奇特的新鲜感。例如, “柱子上挂着一个挂钟”, 就是一种“自动化”的“称谓”写法, 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可《红楼梦》以从未见过挂钟的农村老妪刘姥姥的陌生眼光来写王熙凤堂屋里的挂钟, 收到了陌生化的效果。陌生化的心理基础是作家摆脱日常的“自动化”感觉, 而以事物给人的第一刺激反应作为构思方式, 所以它能激发读者的新奇感。

陌生化的关键是产生距离。“陌生化”理论重视接受者与表现客体之间的“距离”。什克洛夫斯基曾以列·托尔斯泰的创作为例揭示“距离”的审美意义。他认为, 托尔斯泰最常用的手法, 是他对事物视而不见, “像初次见到那样来描写事物, ”其目的是给人一种“距离”感, 使读者感受作家描写的新奇。欣赏者的新奇感是需要“距离”的, 习见的东西不美, 是因为“距离”太近或消失了“距离”。对于欣赏者来说, 有些东西看似平淡, 有时也能在偶然之间给人以新鲜感, 因为人们暂时脱开生活实用的约束, 把它放在适当的“距离”上去观赏的缘故。

三、“陌生化”理论与文学翻译

文学翻译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是在原作所指向的艺术空间里创新。对于注重形式的译者来说, 再现原作的“陌生化”的修辞手法, 可保存原作异常的写作手法。而翻译修辞的出奇出新与“陌生化”的艺术主张是一致的。翻译过程中, 译者适当抛弃语言的一般表达方式, 使译入语的表达世界变得“陌生”, 以更新译者和读者业已丧失的对语言新鲜感的接受能力正是译者的再创造。例如上文译例中出现的“黑太阳”、“黑色的玫瑰”。“陌生化”手法的运用可使译文与原文的语言形式保持一定“距离”, 突出译者再创造的艺术效果。我们认为, “陌生化”手法移用于文学翻译, 恰好是译者的再创造。

既然陌生化的关键是产生距离, 那么距离于翻译的意义何在呢?文学翻译需要“距离”, 译者只有同原作拉开一定“距离”, 才能克服原作的“抗译性”, 发挥创造性。我国传统译论讲究“神似”, 是针对“抗译性” (或称为“不可译性”) 采取的对策。“神似”是一种再创造。对付“不可译”, 只好再创造。“神似”需要“距离”。“神似说”承认“距离”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审美意义。“距离”说是翻译艺术产生的根源。

在文学翻译中, “形”与“神”难以兼得。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 “形”与“神”很难掌握平衡。实际上, 文学翻译是“有得有失, 以得补失。”而“距离”的审美意义由此可见。

那么归化还原增色—减色翻译法到底有无产生间离效果?能否算是对陌生化技巧的应用呢?

我国有学者认为只有译语异化才是“陌生”的。其实这种理解有失偏颇。译者把异国的东西照搬过来确实可给人以“奇异”感受, 如将“Among the blind, one-eyed is king.”译为“在瞎子的王国里, 独眼为王”, 比“山中无老虎, 猴子称大王”这样极度归化的陈词滥调更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 译语的异化无疑会造成浓重的翻译腔, 读者在看厌了翻译腔浓重的译文之后, 偶见带有汉文化色彩的巧妙译作 (即运用了归化还原增色法的译文) , 同样会得到新奇的感受。同理, 汉译英的“归化还原减色”同样可以说是“陌生化”的应用。

在当今学术界, 人们普遍认同文学翻译是一种艺术活动, 或承认它包含有许多艺术因素, 至少是一种艺术化了的二度创作。文学翻译既是艺术, 就摆脱不了艺术的规律。由于“距离”的存在, 译文, 哪怕是最忠实的直译, 都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变形。中国传统译论追求这种变形尽可能地小, 但敢于创新的译者以“距离”为美, 其译作往往发生更大程度的“变形”, 以致于使人感到陌生或惊奇。事实上真正艺术化的译作, 无不是陌生的、奇特的, 与原作有一定距离的, 因而从形式上看似乎是不很忠实的。

文学翻译虽是“再创造”, 但译者的“再创造”是有限度的。译者在运用“陌生化”手法时, 须考虑译文与原作的整体和谐性, 细部的背离应置于整体的把握之中, 在翻译实践中, 译者须把握“陌生化”的度, 归化过甚 (淡化过甚) , 易于淹没原作的间离效果;异化过甚 (增色过甚) , 则会失去读者。

四、结论

对于中国的文学翻译来说, 陌生化是一种新的境界。我们提倡文学翻译的“陌生化”是为了探索翻译的艺术手法, 更新文学翻译的观念。艺术是需要不断创新的, 因为读者的欣赏趣味喜新。“距离”是一种审美现象。“距离”使得文学翻译具有“选择性”和“创造性”, 因此可以说, “距离”是翻译艺术产生的根源。传统译论忽视“距离”的存在, 过于强调“忠实性”, 容易把译者意识统治得太死, 在方法论上容易单一化。而由“距离”产生的“陌生化”, 则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 不断探索翻译艺术新的表现手法。

摘要:本文研究了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之争, 及陌生化理论的要义, 旨在对翻译研究中与陌生化理论的运用相关的某些误区进行讨论, 并以此为基础探讨陌生化技巧在文学翻译中可应用限度。

关键词:文学翻译,归化还原增色—减色,陌生化技巧

参考文献

[1]Gentzler, Edw in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2]Heller, Joseph.Catch-22[M].NewYork:Dell Publishing Co.Inc., 1985.

[3]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4]吕煦.异化翻译策略:全球一体化走向中的文化期待.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6.2.

教学“陌生化”课堂活起来 第6篇

正所谓“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习惯性行为,教师在课堂上习惯于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仅仅向学生传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并习惯采用固定的教学模式,并逐渐形成一种特定的不变的教学风格。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习惯于教师的教学风格,逐渐产生学习钝化,思维受到束缚,久而久之容易对本门课程失去学习激情。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自己的教学风格,借助“陌生化”文学理论,创新教学理念,并将其作为指导教学过程中重要手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求知欲受到强烈激发,进而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并对小学语文学科重新产生学习兴趣,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一、教学情境陌生化唤起情感共鸣

教学情境即伴随教学过程的重要心理活动。在熟悉的课堂气氛下,师生之间很难形成积极的教学情绪,且难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适当为学生创建陌生化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其进入理想的学习境界。

如笔者在执教五年级上册《桥》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师:老汉为什么会得到人民的拥戴?

生1:因为老汉平时一定是一位处处为群众着想的党支部书记,所以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戴。

生2:因为人们相信老汉一定能带领他们逃离危险,所以才会拥戴他。

生3:因为老汉一定是个为群众做了很多事的好官,所以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戴。

生4:在洪水到来时,他第一个来到木桥前,不顾自己的生命,指挥人们逃生,所以会得到人们的拥戴。

师:在镇定的老汉面前,出示: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师:望着老汉,人们充满了信任和期待。都认为有了老汉,就有——救了,就有——希望了。

师:刚才还是乱哄哄的,现在平静下来了,因为有——老汉;刚才惊慌失措的,现在镇定下来了,也因为有——老汉。把镇定的老汉与乱哄哄的人们写在一起,这是对比的写法。我们更觉得老汉像——一座山。

……

师:此时,你们就是如山般站着的老汉,眼前山洪咆哮着,一群乱哄哄的人你拥我挤地过桥,你沙哑地喊话——

生1: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师(语气带着紧迫感):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全体男生: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师(语气更加紧迫):洪水越来越高,情况越来越危险,大家一起喊——

全班读: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师:是啊,情况是多么的危急!同学们,让我们暂时离开课文,请三个同学来做一个小实验吧。我准备了一个盒子,代表一个山洞,山洞里的一角着火了,假如你们都掉进山洞里,你们手里拿着的小球代表你们自己,盒子的口很窄,火很大,这么紧急,你们要怎么逃生呢?(为了营造危急氛围,我叫其他学生一起喊:火越烧越猛,越来越急啦!那三个学生马上行动起来!)

生齐说:一、二、三快出来啊!(结果一个学生都出不来,其他学生都替他们着急,后来他们冷静了一下,马上做出了判断。)

生2: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结果他们成功出来了。)

通过创设这样一个“陌生化”情景,学生很快就能理解老汉在面对危险时的镇定、沉着,指挥若定、心中只想到别人的高尚品质;同时学生也很容易就明白,当我们遇到危险时要进行有序地逃生,才能确保更多人的安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情境“陌生化”,就可以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全身心进入课文的情景中,同时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陌生化激发学习热情

什克洛夫斯基曾说过,对于熟悉的事物,我们的感觉趋于麻木,“当感知变成习惯性的动作时,它就是机械的了。”教学中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场面:教师在讲台上大道理讲得口若悬河、谆谆告诫直至口干舌燥,学生听起来“说的无非就是那点事”“讲的无非就是那点理”,昏昏欲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教师不顾学生的心理状态,不善于从教学内容中挖掘新奇点。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对课堂内容进行弹性处理——对教材内容的增删、调整和抽换,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等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对学生过于熟悉、信息含量较少的内容进行抽换,对过于繁难的内容进行删减等,可以打破学生心理上的思维定势,形成积极的阅读期待。教师还可以根据学期的教学计划或者教学内容的需要,对课文进行调整、重新组合或者拓展,从而带给学生一种新鲜感,引起学生的认知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

比如,笔者在执教一年级上册《静夜思》讲授中,学生对于这首诗早在幼儿园已倒背如流了,如果教师仅是老调重弹,照本宣科,学生疲倦甚至厌烦也就在所难免。因此,笔者设计了先向学生介绍李白的生平及写这首诗的背景,然后让学生理解诗中的床指的是井口栏杆,让学生想象自己在圆月当空的夜晚,看见明月倒影在井底,对着月光如水的美丽月色,指导自己根据创设的情境说一段话,然后让学生再拿自己的话与作者对比,就很自然地体会到这首诗少了我们应有的喜悦,而是多了一点淡淡的忧愁,这种忧愁就是远离家乡的思乡之愁。在这过程中,虽然我没有逐句对诗句进行解释,但孩子却能深刻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感情。

三、教学流程陌生化引发学习兴趣

“陌生化”理论的重要特征就是:戏剧创作和表演过程中,采用“间离技术”,突破观众与剧情之间产生的移情、内模仿或感情共鸣效果,使观众更理性地、冷静地分析判断剧情和人物,从而获得更深刻的审美享受。教学流程陌生化,即打乱师生都已习惯的教学流程,重新建立另一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流程。在常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固守单一的教学流程,导致学生出现审美疲劳,而在教学流程中进行陌生化处理,往往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笔者在执教阅读推荐课《告诉世界我能行》这一课时,在两个班级进行试教,设计和实施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态迥异,检测教学效果也很大不同。课堂流程:

教学流程一:惯常的教学模式:1.导入;2.看封面,了解作者;3.看目录、前言;4.精读片段,小组讨论谈阅读感受;5.总结阅读方法,推荐阅读;6.布置作业。

教学流程二:1.导入;2.阅读老师从书中带来的三个小故事,小组讨论研读品味,谈阅读感受;3.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4.读封面,了解书评;5.读目录,谈自己最想读的章节,并说理由;6.总结阅读方法,留下悬念,推荐阅读。

课后检查课堂效果,采用教学流程二的班级明显强于采用教学流程一的班级。教学流程二从理念上看,是在寻求着“陌生化”理念。“陌生化”这一诗学原理是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最先提出来的,这里借用到教学上,目的就是为了打破教学过程的惯常定式,产生教学过程的陌生感,增加新鲜感,激发好奇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流程陌生化,打乱了师生都已习惯的教学流程,重新建立另一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流程。实践证明,教学流程“陌生化”在学生兴趣和参与意识上具有激发性。

陌生化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它不是万能的,只是一种手段,凡是能大胆创新并赋予小学语文课堂以创造性、新奇感的,无疑都是符合陌生化标准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陌生化理论,是在教学中换一个角度,另辟蹊径来进行教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这就需要教师学会用陌生化的眼光去挖掘教材中的亮点。教师在运用陌生化效应教学时必须要把握好度,用得其所,要善于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能够从教学陌生化魅力中激发学习欲望,形成一种语文能力培养的基本思维,实现能力的获得和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

总之,只要教师用心挖掘教材,通过实践精心诠释“陌生化”理论,语文课堂教学就会活起来,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摘要:“陌生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大师什克洛夫斯基对文学何以具有审美魅力的解答,也是俄国形式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这里借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上,目的就是为了打破教学过程的惯常定式,在日常教学中通过教学“陌生化”的实施,改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并激发教师对教学工作进行有效探究与改革,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探索有效教学途径,提升课堂效率,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兴趣,进而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基于此,本文对教学“陌生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陌生化,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俄)乌申斯基,郑文樾,张佩珍,等.乌申斯基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费多益.创造的“模板”[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10).

[4]王松泉,王柏勋,王静义.语文教学心理学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论顾城诗歌亲近的陌生化 第7篇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个体一旦从环境中获得安全、爱和地位,个体的发展才开始。“每个人以自己的独特形式开始发展,这时的发展就变得更加依赖内部而不是依赖外部[3]29”年少的顾城融入到自然中并开始个体的发展,这种发展在主体的内部凝成诗歌。这使顾城保留如孩童一般对人生、环境如初见的惊奇感,这份惊奇感以陌生化体现在诗歌中。

一、视角的陌生化

顾城诗歌的陌生化并非刻意斧凿,而是童心、惊奇感的外化。但不能否认顾城对陌生化手法全然不知,在20世纪初, 俄国形式主义家什克洛夫斯基在论述陌生化时称 :“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的存在,正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4]6。艺术陌生化技法使感受主体对事物的感觉即为所见的视像,而不是已知的事物。顾城诗歌所展现的正是对事物犹如初见般的新奇,而非早已为人们熟知的天地。

由童心生发的惊奇感,使诗人以陌生的角度焦距事物, 从不同侧面了解世界。在《眨眼》中,以那个“错误的年代”为背景,描述“我”眨眼后的错觉。作为特殊时期的见证者, 诗人并没有焦距暴力冲突场面,而是被鲜亮的彩虹、红花所吸引,彩虹与蛇影是两个差异极大的意象,彩虹鲜艳,蛇影危险,在那个“错误年代”里,真实的彩虹与错觉的蛇影, 哪个才让诗人“目不转睛”?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错觉往往直达更高层次的真实。诗人焦距于孩童所喜爱的彩虹,继而发现错觉中的蛇影。以这样陌生的角度展现特殊时期真假颠倒的荒谬,延长读者的感受过程,在揣摩真实与错觉的置换中获得陌生化体验。

二、意象陌生化

朦胧诗的朦胧之处在于通过象征手法促成意象的陌生化,顾城擅长组合看似意料之外的意象群,但回归诗歌却发现意象群又在情理之中。在《早发的种子》中,“种子”与“炮火”、“小旗”和“军营”等密集的军事意象联系,硝烟弥漫, 氛围徒然紧张,早发的种子犹如加入一场反抗寒冬的斗争, 在寒风中挥舞旗帜、冲锋陷阵,而早发的种子是孤独的战士, 在春寒中夭亡,早发的种子是为了春天的信仰而战斗牺牲的无名英雄。嫩芽本给人纤弱之感,而与陌生的军事意象组合, 则被塑造成前线的“列兵”,无畏前行,使人耳目一新。

意象是融汇创作主体意趣的形象,顾城诗歌中意象群组合的特点是超越一般人的思维习惯,意象群不仅是图像式的呈现,还是“一种在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情感的复杂经验,”是“各种根本不同观念的联合”[5]202,这使意象有丰富的内涵和表现方式,通过暗示和象征等手段让读者领会意象群联系,感受意象的时间被延长,在陌生化中重新认识意象,获得诗歌审美体验。

三、语言陌生化

日常语言是一种传达工具,而诗歌语言则是对标准语言规则的违背。形式主义文论认为,为强化诗歌的可感性,对自动化的语言进行革命,“通过疏离、变异等陌生化手段, 使语言变形、扭曲、反常化”[6]156,顾城的诗歌语言是清新、纯净的,并非粗暴地摔打语言再重新组合,其语言陌生化主要体现在简洁而多义,看似稚语却不乏深意。

顾城的诗歌句式短小,韵脚流畅响亮,语言天然纯净。这与政治口号式的诗歌形成鲜明对比,语言清新如春风拂面,柔软人心,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安慰》是简明易懂的童话诗,是孩子对妈妈的安慰,也是理想对现实的安慰, 在黑夜里,成人为生计为物质烦恼,孩子则想到早晨的红太阳能让生活变暖变甜,尽管生活清苦,但理想照亮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红太阳”用“甜甜的”修饰,使代表希望意义的太阳增添了味觉,甜的不仅是太阳,也将是妈妈发愁的心。在语言的运用中,顾城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使语言陌生化,显示他作为“孩子”的奇思妙想。“影子从他们身体里流出 / 我是从一盏灯里出来的”(《分布》),影子是光线投射的结果,在诗人笔下,仅用动词“流出”就赋予影子液体的质地,朦胧诗的多义是语言陌生化的结果,顾城的奇异想象使内心生发的诗歌语言脱离大众化的语言模式,使人摆脱机械化阅读,使语言重新成为审美对象。

四、亲近的陌生化的实现

若一味追求诗歌陌生化而任意肢解语言,则陷入难以解读的危险,成为艰涩的能指链。而亲近化则是“对不必要的变形进行抵制,同时对原始语言的琐碎和芜杂进行刈除,以最低限度的变形取得最大限度的诗意效果”[7]8。诗歌中的亲近化与陌生化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使诗歌既有生活气息又蕴含艺术魅力。顾城诗歌的陌生化没有遮蔽亲近化,这源于诗人的本真童心对生命的真切体验,其诗歌扎根于民间土壤,贴近大地。

首先,陌生视角距离读者不遥远,这是人在童年时期认知事物时都经历的奇异旅程。成人习以为常的事物在儿童看来是未知、全新的,顾城诗歌以陌生角度焦距事物是相较于成人的自动化、机械化视角而言,而人与物的视角交换,能唤起读者的童年记忆,这是对成年人暌违已久的童心地深情召唤。其次,陌生化组合的意象群来自生活。意象的陌生在于看似不相干的意象群组合,它们不是用变幻莫测的意象堆积吓唬读者,意象群有着内在的、深刻的联系,它们有着同样的指向,朝同一方向运行,以便在诗中形成整体组合。顾城诗歌的意象是寻常物,“雨水”、“种子”诗人以心取象, 亲近亲切。另外,陌生化的语言贴近童语。语言的陌生化是在陌生的视角、意象以及孩童般的想象的基础上形成,也是较于特殊年代的政治语言而言,但诗人向生活与心灵探索, 童真与深刻结合,语言天然纯净,看似稚语又不乏生命体验的哲理。

诗歌的陌生化与亲近化如浮力与重力,使诗歌艺术高于生活又不脱离大地,二者之间的张力之弓拉得更大,射向读者之箭就更有力。顾城因其“一念之本心”对世界保留着孩童般的惊奇感,诗歌是其心灵的真实写照,这个“始终没有长大的孩子”一如他的诗一般,对这个世界亲近而陌生。

注释

1[1]顾城.大游戏小人间[A].赵毅衡,虹影.墓床[C]北京:作家出版社,1993.

2[2]顾工.顾城和诗(代序)[G]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3[3]A·H·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M].李文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4[4]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见《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G].方珊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5[5]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

6[6]周瑞敏.诗歌含义生成的语言学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莫言小说《蛙》的陌生化分析 第8篇

作为俄国形式主义核心理论之一, “陌生化”最早由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艺术的手法》一文中提出。根据什克洛夫斯基的观点, 要想打破人们对日常生活的习惯化感觉, 产生新的兴趣, 就要运用艺术的技巧, 把熟悉的、司空见惯的事物通过艺术手法的加工变得陌生, 增加感觉的难度和长度, 令人产生意想不到的的审美情趣。

那么, 《蛙》是如何打破平铺直叙的传统从而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的呢?本文试从词语选用层面分析作品陌生化的艺术手法。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的审美性及构成都是通过语言来呈现的, 因此, 语言必然成为文学研究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俄国形式主义者对语言极其重视, 什克洛夫斯基在阐释陌生化理论时指出, 艺术陌生化的前提就是语言的陌生化, 对语言要进行能动的构造, 通过变形、扭曲、重新组合等, 消除语言表达的惯性从而产生“阻拒性”, 更新人们的语言感觉。从莫言《蛙》的描写, 我们可以看出, 莫言保持了他那种天马行空的驰骋想象, 他的语言表达, 几乎不受任何约定俗成的规律的限制。莫言的小说可以说是语言的狂欢。

一、特殊的人名处理

莫言在《蛙》中对语言的陌生化处理首先表现在小说中特殊的人名处理上, 在《蛙》开篇的第一部分, 莫言描写了“我们那地方, 曾有一个古老的风气, 生下孩子, 好以身体部位和人体器官命名。譬如陈鼻、赵眼、吴大肠、孙肩……”。[1]8陈鼻名字的由来, 作者在小说中也有所介绍。陈鼻的母亲叫艾莲, 艾莲经常怀里抱着一条浑身生着斑点的狗。后来, 这条狗被村里的土狗欺负死了。艾莲于是挺着大肚子葬了狗, 不久之后就生下了陈鼻, 所以有人说陈鼻就是那条斑点狗的投胎转世。包括陈鼻的嗅觉灵敏, 也与此有关。不同于一般小说中的人物, 大都有着优雅别致的名字, 《蛙》中的人名一开始就给读者一种粗野、怪异的感觉。名字的异乎寻常, 打断了读者顺畅的阅读, 作者有意的违规, 延长了读者阅读的时间, 增加了读者感受的长度, 从而达到一种陌生化的效果。

二、方言俚语的使用

莫言在《蛙》中对语言陌生化的处理还表现在方言俚语的大量使用上。方言是在一方水土上, 经过千千万万的子孙反复锤炼、选择、演变流传下来的一种语言形式。方言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准确生动, 具有多种微妙的语意延伸。方言的生命力在莫言《蛙》中表现的异常顽强。莫言曾经说过, “故乡和人是有血脉关系的, 尤其对小说家。故乡释放了无穷的自由, 但对我是一种束缚。”《蛙》的故事发生在高密东北乡, 正是莫言的故乡, 自然而然《蛙》的语言也来自他的故乡民间, 十分口语化。而大量口语方言的使用, 使读者在阅读时受阻, 给一般读者增加了感受的难度。

莫言小说《蛙》有一段描写:“拴个娃娃带回家, 全家高兴笑哈哈。今年拴回明年养, 后年开口叫爹娘。我的娃娃质量高, 工艺大师亲手造。我的娃娃长相美, 粉面桃腮樱桃嘴。我的娃娃最灵验, 远销一百单八县。拴一个, 生龙胎;拴两个, 龙凤胎。拴三个, 三星照;拴四个, 四天官。拴五个, 五魁首;拴六个, 我不给, 怕你媳妇撅小嘴。”仔细读来, 才发现这是高密东北乡的风俗, 每到农历的四月初八, 人们都会到娘娘庙去求子拴娃娃。《蛙》中类似这样的方言口语还有很多, 如:“滚, 小兔崽子们!这里没有你们吃的, 回家吃你们娘的奶头去吧。”“奶奶, 俺娘让你去, 俺大奶奶不中了。”“妈的, 有劁猪的, 有阉牛的, 有骟骡子骟马的, 哪里见过骟人的?”这在语言运用上颇有新意。

方言俚语有着鲜明地域特色, 有着鲜活而富有魅力的个性。同时, 正是由于方言的原生态、随意性、以及非规范化, 导致在这个要求统一接轨的时代, 使读者走进作者描述的方言世界, 是非常困难的。那么, 读者在理解作品时, 也会存在障碍。

三、歇后语的运用

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表现形式, 其结构像谜语, 分为前后两个部分, 类似谜语中的谜面和谜底。谜面是人们容易理解的事物, 而谜底常常是人们不易理解的、抽象的观点和道理。

歇后语有书面形式和民间形式之分, 莫言作为一位民间乡土作家, 小说《蛙》中用了大量歇后语, 固然带有的强烈的民俗化色彩, 在构造和运用上带有自己的个性。

例如, 瞎子点灯——白费蜡。这句歇后语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姑姑强烈要实施的计划生育的荒谬, 人一辈子要生几个孩子根本不受人为的控制, 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 计划生育只是徒劳的, 白费财力, 最后还落下遭人唾骂的下场。

臭杞摆碟——凑样数。这是姑姑自嘲自己的一句话。姑姑因为表现突出, 荣升当上了政协常委。可姑姑认为这个官可有可无, 根本不起什么作用。

狗咬泰山——无处下嘴。此句歇后语意在说明作家蝌蚪创作构思的艰难。蝌蚪在构思最后的话剧时被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素材扰乱, 不知如何做出抉择。

莫言《蛙》中歇后语的运用, 总是结合当时的语境, 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 不能按照以前理解的歇后语的意思, 要结合文本, 把握语言所要表达的信息量和鲜明的主题意蕴。这样, 读者的阅读时间就拉长了, 这充分体现了语言表达能力的超越化、极致化, 具有一定的美学意义。

四、修辞活用, 汪洋恣肆

莫言在《蛙》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从整体上增加了读者感受的强度。莫言认为, 没有象征和寓意的小说犹如清汤寡水, 索然无味。

(一) 象征手法的运用

在《蛙》这部小说中, 象征手法的运用给小说蒙上了一种神秘的面纱。书名“蛙”不但是小说的中心意象, 而且还有着多重意味。在小说结尾戏剧部分的第四幕, 作者通过蝌蚪之口说了这样一段话:“暂名青蛙的‘蛙’, 当然也可以改成娃娃的‘娃’, 当然还可以改成女娲的‘娲’。女娲造人, 蛙是多子的象征, 蛙是多子的象征, 蛙是咱们高密东北乡的图腾……”从这一段话中, 我们可以看出, “蛙”“娃”“娲”分别对应着姑姑人生经历的三个阶段。

在民间, 蛙是多子多育、繁衍不息的象征, 俨然成为了一种生殖崇拜的图腾。这在《蛙》的第一部分就有所展现。“我们家族对吃青蛙的人非常反感。我相信我们家族的人宁愿饿死也不会吃青蛙。”乞讨者秦河即使挨打也依然要制止他的同伴吃青蛙, “好哥哥们, 你们打死我, 我要感谢你们。但你们不要吃青蛙……青蛙是人类的朋友, 是不能吃得……”由此可见青蛙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这时候是20世纪50、60年代, 国家鼓励生育, 此时的姑姑也处于青年时期, 亦是她的黄金时代。姑姑以她的接生医术赢得了高密东北乡的尊重, 她是村民心中送子娘娘、活菩萨。

《蛙》第二、三部分展现是70、80年代的生育史, 那是计划生育政策由倡导到强烈执行的年代, 此时, 姑姑的青春岁月早已结束, 正在中年的道路上行走, 饱经沧桑。姑姑有着空洞的政治信仰, “生是党的人, 死是党的鬼。党指向哪里, 我就冲向哪里”, 坚持着这份使命感, 姑姑献身于国家的计划生育事业, 多少无辜的生命被扼杀。众娃号泣的场面触目惊心, 姑姑曾经被青蛙吓得口吐白沫、昏厥倒地, “蛙”已经是被姑姑残害的“娃”的象征了。后来, 姑姑嫁给郝大手, 一起与郝大手捏泥娃娃。姑姑说:“一个有罪的人不能也没有权利去死, 她必须活着, 经受折磨、煎熬, 像煎鱼一样翻来覆去的煎, 像熬药一样咕嘟咕嘟的熬, 用这样的方式赎自己的罪, 罪赎完了, 才能一身轻松的去死。”晚年的姑姑用捏娃娃方式, 通过塑造一个又一个形态各异、有名有姓的娃娃, 类似于抟土造人的“女娲”, 向被扼杀的2800多个娃娃赎罪。小说中这种象征手法的使用, 模糊了真实和虚构之间的界限, 即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恐惧和忏悔, 也造成一种陌生化效应。

(二) 比喻的修辞技巧

作为在小说中极为常用的修辞技巧, 比喻, 即是用某种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方自己想要表达的事物, 即以此物比彼物。

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就非常关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他认为“运用比喻就是为了美”, 并举了好多比喻的例子。

比喻, 在优秀的小说中被广泛运用着, 更被莫言这位富有才情的作家演化出千姿百态的独特韵致。

在小说《蛙》中, 姑姑在接生途中遇到田桂花, 姑姑“看到她的眼睛在幽暗中像猫眼一样放出绿光后, 才知道她活着。”还有一次, 黄秋雅发国民党的反动传单时, 看到姑姑走过来, 她像扔掉一只青蛙似的将那张传单扔掉。而她的“眼睛里突然迸发出磷火似的绿光。”这两处描写都把不同人的眼睛比喻成绿光, 突出田桂花和黄秋雅的恐惧和担心。这些比喻的运用使得遣词造句显得灵活多变, 有效地避免了语言的庸常和普通。这就要求读者具有足够的审美经验, 才能理解这些独特的比喻。

这样独特的比喻还有很多, 例如:“听到这个消息后, 哥哥姐姐像青蛙一样哇哇叫, 我在地上翻筋斗。”

“秦河这可怜虫就在我们面前, 他身体翻腾着, 宛如一根油锅里的油条。”“她身体蜷缩着, 像一只倒干了粮食的瘪口袋, 又像一只钻出了飞蛾的空茧壳。”“陈鼻坐在我家门槛上, 灶膛里的火映得他满脸闪光, 那个巨大的鼻子, 像一块结了冰的萝卜雕成。”“那郝大手, 静静地坐在工作台后, 目光迷茫, 面无表情, 仿佛一匹梦境中的老马。”

这些比喻的出现, 给读者带来了新奇性, 一定程度上中断了读者的阅读, 造成理解上困难。

《蛙》中的比喻的独特性还表现在将人与动物混为一体的类比修辞上。在小说的第四部分, 蝌蚪看到陈鼻牵着一条狗孤苦伶仃地流浪时, 便有感而发:“在高密东北乡这种新近开发之地, 土洋混杂, 泥沙俱下, 美丑难分, 是非莫辨。许多赶时髦的暴发户, 初暴发时恨不得将老虎买回家当宠物, 破产时又恨不得卖了老婆抵债。大街上许多流窜的野狗, 不久前还是富家豢养的身价不菲的名种。就像上世纪初叶, 俄罗斯爆发革命, 许多白俄贵妇, 流落到哈尔滨, 不得不为了面包, 放下身价, 或者为娼卖笑, 或者嫁给下苦力的下层百姓, 使这地方生出了一些混血的后代, 陈鼻的大鼻子深眼窝也许与这段历史有关。”将人与狗相提并论, 加强了语言表达的冲击力, 显示出作者戏谑的态度, 这种幽默的表达令读者忍俊不禁。

莫言在《蛙》中出神入化般的运用了比喻修辞, 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和个性化的思维模式, 以及细腻而犀利的笔触赋予了这些比喻鲜活灵动、独特新奇和意蕴深远等特点。这也是他的作品充满生命张力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 莫言的小说《蛙》的为读者展示了汉语言的多种表意可能性, 拓展了语言丰富多彩的表现能力。在莫言这里, “陌生化”是一个严肃的追求, 语言运用并不是虚有其表、好看无用的概念游戏。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是整个社会和人生的返照, 所以意蕴深厚。莫言运用外国的文学技巧来表现本国的文化内容, 即用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表现我国上个世纪计划生育史, 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 对传统进行精辟入里的分析, 以此凸显自己的态度, 引起了多数读者的共鸣。同时, 《蛙》这部作品也呈现出莫言新颖的艺术创新能力, 显示出莫言不断被刷新的可能性, 可以说是他的一次新转型。

摘要:莫言的长篇力作《蛙》一如既往地以高密东北乡的计划生育史为背景, 讲述了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姑姑波澜壮阔的一生。2012年, 《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在中国当代文坛乃至世界掀起了一股“莫言热”。本文意图基于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 试从词语选用层面展开文本解读, 由此在文学形式层面呈现《蛙》的审美意义, 及其对于读者的审美效果。

关键词:莫言,《蛙》,陌生化,语言

参考文献

[1]莫言.蛙[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2.

[2]邵纯生, 张毅.莫言与他的民间乡土[M].青岛:青岛出版社, 2012.12.

[3]于君.散文讲稿[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12.1.

[4]林建法.《说莫言》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13.1.

[5]赵利民.当代西方文学批评方法与实践[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2.

[6]莫言.聆听宇宙的歌唱[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2.4.

[7]莫言.讲演新篇[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9.

[8]莫言.自述[J].小说评论, 2002 (6) .

[9]安托万·孔帕尼翁.《理论的幽灵—文学与常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5.

[10]孟庆澍.莫言《蛙》三题[J].艺术广角, 2011 (1) .

陌生化在《鼠族》中的运用 第9篇

美国漫画家阿特·斯皮格曼的《鼠族》系列丛书(《鼠族I:我父亲的泣血史》和《鼠族II:我自己的受难史》)由于成功地唤起了广大读者对曾经受过二战纳粹大屠杀非人折磨的犹太人的深切同情,堪称为一部杰出的漫画作品,自问世以来也一直广受好评。《纽约时报》称赞它是“漫画的载体,史诗的内涵”,《华尔街日报》则将其誉为“关于纳粹大屠杀的最震撼人心和最成功的叙事”。随着2009年《鼠族》中文译本的出版,中国学者对该作品的研究也日益增多。然而,鲜有学者从陌生化的视角对其进行解析。本文认为,《鼠族》在艺术形象塑造和结局安排方面均运用了陌生化手法,带给读者的是新奇的阅读体验和广阔的解读空间,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二、陌生化手法在《鼠族》中的具体体现

“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一词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但亚里士多德并没有正式提出“陌生化”,而用的是“惊奇”、“不平常”、“奇异”等说法。直到20世纪初,该词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正式提出。什克洛夫斯基指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使人感受事物,是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可见,在什克洛夫斯基看来,文艺的美感特征首先是惊奇陌生的新鲜感,而陌生化手段的实质就是要设法增加对艺术形式感受的难度,拉长审美欣赏的时间,从而达到延长审美过程的目的。《鼠族》正是一部通过运用陌生化手法带给读者新奇阅读体验和广阔解读空间的作品。具体说来,该作品的陌生化手法主要体现在艺术形象塑造和结局安排两个方面。

第一,阿特·斯皮格曼塑造《鼠族》艺术形象时采用了陌生化的手法。首先,作品中的大多数人物角色都以动物形象示人,蕴含丰富的象征含义。如犹太人被画作鼠族,而纳粹德国人被化成老鼠的天敌—猫族,波兰人、美国人、罗马人(吉普赛人)、法国人、瑞典人和英国人则分别以猪族、狗族、舞毒蛾族、蛙族、鹿族和鱼族亮相。有趣的是,该作品中的动物是可以通过假面具互相扮演的。例如,在《鼠族I》中,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弗拉德克和安佳在二战期间为了避免被抓,在公共场合选择戴上猪的面具,以掩盖犹太人身份。通过这种方式,作者似乎在说明程式化的种族分类是多么的荒唐;犹太人和纳粹德国人本不该是互相对立的两个种族,却由于某些人的种族偏见酿成了纳粹大屠杀的历史悲剧。此外,某些人物角色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形象露面。例如,阿特在大多数时候都被刻画成老鼠形象;但在第二部的第二章,他却戴上了老鼠的面具,坐在一堆死老鼠上面,周围是嗡嗡作响的苍蝇群;在一部穿插进《鼠族I》、名为《地狱星上的囚徒:案例》的漫画作品中,阿特以青年男子的形象出现;在《地狱星上的囚徒:案例》的开头,摆放着一张阿特和母亲安佳拍摄于1958年的照片,照片上的阿特十岁左右,是一个面带微笑、充满活力的青春男孩。同样,安佳和弗拉德克也曾以人物形象和照片中的形象出现过。值得注意到是,这种艺术形象的独特塑造手法带给读者的是陌生化但新奇的阅读体验。

此外,《鼠族》的结局也极具特色。在第二部的结尾,赫然画着斯皮格曼夫妇的墓碑掩映在杂草丛中,墓碑上标注着安佳和弗拉德克的生卒日期,而在墓碑的下面则是阿特的签名及该作品的创作时间(1978~1991)。这种开放性的结局带给读者的是种种困惑,关于阿特与其父亲之间令人纠结的关系是否得到了缓和、安佳与丈夫二战后得以团聚却最终选择自杀的原因、以及弗拉德克与阿特的继母玛拉相识并结婚的过程等种种问题的答案我们都无法在其中找到。

三、结语

一方面,阿特·斯皮格曼在《鼠族》中运用的陌生化手段首先是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新奇的感觉;另一方面,不可否认这又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增加了读者的阅读难度,拉开了读者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创造了广阔的解读空间。读者在广阔的解读空间中翱翔的过程中体验到的又是全新的阅读愉悦。从这一方面讲,《鼠族》的审美价值不可小觑,这也是该作品的魅力之一。

摘要:美国漫画家阿特·斯皮格曼的《鼠族》系列丛书(《鼠族I:我父亲的泣血史》和《鼠族II:我自己的受难史》)自1986年和1991年问世以来,一直广受关注。然而,鲜有学者从陌生化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该作品在艺术形象塑造和结局安排方面均运用了陌生化手法,带给读者的是新奇的阅读体验和广阔的解读空间,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上一篇:指标空间下一篇:全面维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