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专业学生范文

2024-05-30

医护专业学生范文(精选7篇)

医护专业学生 第1篇

实习,对于中职学校医护专业学生而言,既是对理论知识学习的检验, 又是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平台。做好中职学校医护专业学生的实习管理,不仅是学校实习、教学管理部门的义务,而且是所在实习医院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2013年7月中旬开始在甘肃省省级医院实习的1009名实习生,采用了焦点团体座谈会的方法。我校围绕中职学校医护专业学生在医院实习的具体情况,共派出2个调查小组,选派教学、学生管理部门人员及班主任、实习生代表参加,分别与10家省级医院的主管院长、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带教教师及医技主任进行了团体座谈。

二、结果分析

1. 中职学校医护专业实 习生存在的 问题。在工作中, 中职学校医护专业实习生表现出组织纪律性不强、工作缺乏主动性、着装举止不规范、缺乏基本的医疗安全及自我保护意识等问题。在学习中,他们表现出理论知识不扎实、基本概念不清晰、主动学习意识与基础操作能力差等问题。

2. 医院、学校教学管理 中存在的问题 。医院的带教教师年轻,带教中过于重视技能传授,忽视理论知识与人文素质教育, 医院对学校实习生的实习情况反馈不够及时。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理论教学不扎实,教师缺少临床见习,学校安排的实习计划与临床有差距。

三、对策

1. 建立“双导 师”教学制 度。即学 校与实习医 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列出实习教学计划,签订实习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同时,学校选派医护专业的教师到医院进行临床见习并兼实习指导教师,形成医院有总带教、一对一带教,学校有专业带教教师指导的“双导师”教学制度。此外,学校可以聘请医院的带教教师,让他们提前介入带课。通过建立“双导师”教学制度,能够真正实现医院、学校、教师、学生多方合作共赢。

2. 建立岗前培训制度 。在学校与医院 协商制定有针对性的实习教学计划后, 需要对实习生进行岗前培训。岗前培训的时间可以安排在实习前的一个月; 岗前培训的教师可以聘请医院的带教教师和实习管理教师;岗前培训的内容可以结合临床实践,对实习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主人翁意识教育、安全防护教育,以及职业规划、医院管理制度与实习生管理制度培训等;岗前培训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团体讲座、多媒体演示、管理制度与基础知识识记等。

3. 建立预警 召回制度。 (1)实习预警 的实施流程。即医院实习管理部门出具证明,学校实习管理部门与医院、实习生进行确认,实习指导班主任反馈给实习生家长,学校登记备案。(2)实习召回的范围有:实习预警两次以上(含两次),旷工,发生医患纠纷,较为严重地违反了实习生管理制度。(3)实习召回的实施流程。即医院实习管理部门出具证明,学校实习管理部门与医院、实习生进行确认,实习生结束在该医院的实习,学校实习管理部门反馈给实习生家长,实习生自行联系实习医院,重新计算实习时间,学校登记备案。

4. 建立达标 奖惩制度。 在实习班级建立达标奖惩制度,要求实习管理部门给予相关指导,鼓励实习指导班主任真正起到实习监管的作用, 打造一支敬业的实习管理队伍。学校可将医院对实习生的评价、实习指导班主任的检查督导工作情况等进行量化,规定一定的分值。对于达到分值要求的实习指导班主任,可以给予物质奖励,对于不达标的,可以适度进行惩罚。

医护专业学生 第2篇

1 职业道德内涵的界定

由于社会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学者在对职业道德的理解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我国学者认为所谓职业道德就是为适应各种职业的要求而必然产生的道德规范, 是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道德或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是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它包括职业观念、职业情感、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良心和职业作风等内容。

西方学者Miller和Coady把职业道德界定为信仰、价值观和原则, 它们指导个人在其工作环境中的实践, 理解他们的工作权利、职责, 并采取相应行动的方式[1]。库珀把职业道德界定为个人对职业所秉持的一种信仰和据此而采取的处理工作中问题的态度方式。

比较来看, 我国学者多从集体主义的角度来理解职业道德, 注重的是规范性;西方学者则更多地从个人主义的角度来看待职业道德, 注重的是灵活性。

笔者认为, 职业道德属于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它应当涵盖意识 (认知) 、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具体来看, 第一, 对所欲从事的职业有科学的意识 (认识) , 包括对职业特征、职业定位和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认知, 这是形成职业道德的基础;第二, 对所欲从事的职业有着一定的情感乃至信仰, 这是职业道德得以遵守的保障;第三, 在处理工作中的问题时一贯的行为方式, 即职业道德的外化结果。据此, 笔者将职业道德定义为, 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对职业特征的意识以及相对稳定的职业情感和处理工作中问题的行为方式。

2 目前医护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

医护专业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时间相对较长, 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仍然存在着几方面的不足。

2.1 重视知识体系的传授, 忽略职业道德情感和行为的培养

学者杨志君对我国高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教育方法问题进行了分析, 指出在教学方法上多以“灌输”理论条款为主,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 缺乏主动学习精神[2]。曹育南等人对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职业道德教育进行了分析, 认为我国职业道德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 “职业道德课多是通过课堂教学实现, 比较注重职业道德知识的灌输, 重视榜样的作用, 要求言传身教。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 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这种授课形式利于职业道德知识的传授, 学生较易掌握课程的内容, 但职业道德教育内化的效果不够理想。[3]”这是职业道德教育的普遍现状, 医护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也不例外。职业道德教育从本意上来讲是应用性知识, 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将职业道德内化为自己价值观、人生观的一部分。而我国高校对职业道德教育狭隘的理解导致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职业道德情感和行为的培养。

2.2 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

教学内容具有滞后性, 教材的编写注重严谨的科学性和普遍性, 但对现实热点问题阐述不够。在此, 以职业倦怠为例进行分析。在临床实践中, 医护人员作为医疗卫生的一线工作人员, 经常要与患者及其家属打交道, 这就要求他们一方面要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 同时也要具备较强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医务人员工作压力比较大, 工作时间相对不稳定, 这就使得医务人员成为工作倦怠的易发群体[4]。2001年在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和苏格兰5个国家的医院开展的一项调查结果中发现, 医院中工作倦怠现象非常严重。在参与调查的5个国家中有4个国家40%的护士对目前工作不满意。在美国所有护士中有1/5声称将在一年内停止工作, 而年轻护士则有1/3表示将在近期辞职[5]。

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存在, 一方面影响了医疗质量, 给医患关系埋下了隐患, 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医护人员自身的身心健康。它应当是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个重点课题, 归属于职业道德情感方面, 而教材上对此鲜有提及。

2.3 课程师资力量配备不够

首先, 许多院校认为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不是主干课程, 无关紧要, 所安排的教师大多数都是兼职教师, 因而导致该课程缺乏稳定的教师队伍。其次, 所配备的教师在知识结构上不符合要求, 医护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针对性很强, 拟解决的是今后在临床实践中将会发生的问题。因而, 该课程应当由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道德水准高的教师主讲。但现实情况是很多教师并非医护专业出身, 完全缺乏临床知识, 上课仅凭想象和推测。

3 医护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对策探讨

3.1 发展职业道德教育内涵, 完善职业道德认知

在职业道德教育中, 要始终强调人的主体性。职业道德不仅是职业人应当普遍遵守的规范, 更是人类的福祉。因此, 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 我们不仅要传授基本规范, 更要着眼于受教育个体的职业发展, 要将受教育者的气质、性格与职业特征相结合, 将受教育者的生活习惯与职业习惯相结合, 帮助受教育者全面理解职业的特点、功能, 辅导受教育者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3.2 联系临床实际, 培养职业道德情感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精神是对职业的崇敬、热爱、执着乃至献身的精神。职业精神是基于对职业的正确认识, 建立在职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念基础之上的, 把职业当成事业、当成人生、当成奉献的高尚情操。现代社会的职业精神以敬业意识为核心, 包括职业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的观念体系。职业精神作为职业道德的进一步升华, 已经超越了道德约束的层面, 进入了对职业发展的渴望和追求的精神境界。

与其他专业相比, 医护专业的职业精神更为重要, 因为它关系到人的健康、生命。在市场经济转型期, 更应当提倡白求恩、南丁格尔精神。

应当强调的是, 职业道德情感的培养要与实际需要相结合。可以邀请医院优秀的从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他们独特的人生经历比空洞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更能打动学生的内心, 帮助他们培养深厚的职业道德情感。

3.3 多种形式结合, 培养职业道德行为

职业道德行为是职业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 主要包括职业道德的行为方式和职业道德习惯这2个方面。在职业道德的构成要素中, 职业道德意识是人们进行职业活动的一种强大精神动力, 职业道德规范是人们进行职业活动的标准和原则, 而职业道德行为则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人们在社会职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职业道德意识, 制订的职业道德规范, 只有再回到社会职业生活实践中去, 才能形成职业道德品质。所以说, 职业道德行为教育是关键, 是高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最终落脚点。职业道德行为教育要求内容贴近学生实际, 可操作性强。在具体方法论上, 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如见习、实习、社团活动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 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内涵也在不断发展, 医护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也应当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力, 刘林祥.高等医学院校医学影像 (技术) 教育办学模式的国际比较[J].医学与哲学, 2003, 8:57~59.

[2]杨志君.关于高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理性思考[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 4:10~12.

[3]曹育南, 常小勇.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中外比较研究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 2002, 19:61~64.

[4]Breivik T, Thranne PS, Murison R, et al.Emotional stress effects on im-munity, gingivitis and periodontitis[J].Eur J Oral Sci, 1996, 4:327~334.

医护专业学生 第3篇

1资料回顾

本院是伴随着新中国自行开发建设的第一个特大型煤炭企业的发展而逐渐壮大起来的, 现已成为集医疗康复、保健预防、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国家级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现拥有开放床位2 0 0 0张, 中、高级专业人员1 0 8 0人。我院于2 0 1 2年开始准备三级综合医院等级复审工作, 并于2 0 1 4年6月第二周期医院评审时作为河南省第一所省辖市级医院, 率先通过复核评审, 也是河南省卫计委组建以来第一个接受并通过复核评审的医院。

2方法及体会

2 . 1成立医院达标办公室医院等级复审工作不同于其他检查, 不存在突击应付的可能性, 需要全院工作人员深刻认识并积极配合和参与。医院领导层高度重视, 反复召开会议, 宣传动员, 成立了医院达标办公室 (达标办) , 全面负责医院达标评审工作, 主抓医疗的副院长任达标办主任, 抽调临床精锐骨干到达标办工作, 明确职责, 各司其职。达标办通过召开医、护、技管理人员会议传达精神, 将医院参加等级复审的目的、意义、检查要求、检查方法传达给每位医务人员, 同时督促大家学习质量环 (P D C A) 法、追踪检查法等先进的管理学方法, 解析各标准条款的具体内涵等, 使全院医务人员知晓各标准条款的具体要求以及在工作中应如何落实, 进而主动参与到等级复审的具体工作中, 保证复审能顺利通过[2]。

2.2采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 实现质量持续改进

2.2.1完善组织管理体系确保有效运转成立院科三级医疗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质控小组, 明确各层职责并严格落实, 下级完全对上级负责, 上级质控小组随时督导检查并与绩效挂钩。组织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转是等级复审工作成功与否的基础, 我院各级质量控制小组两年来各司其职、分工协助、相互配合, 应用质量管理工具对医疗护理质量进行科学分析及管理, 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2 . 2 . 2研读评审细则, 领会细则要求, 确定实施办法新的评审标准更加关注医院系统化和精细化管理, 要求任何工作都应用制度、流程、培训、执行、监管、反馈、整改和持续改进[3]。充分理解和掌握评审细则标准是落实好各项评审工作的关键, 坚决避免走弯路, 力争把事情第一次就做正确。每一个医疗护理制度的修订落实, 每一项流程的优化都将涉及每位医务人员, 反复修改而传达不彻底会导致在掌握、执行时出现不同版本, 医院工作无法实现同质化管理。医务部及护理部就相关条款逐条逐字斟酌, 通过识别→ 修改或新增→ 试行→ 再修改→ 实施等系列程序将复审要求的所有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医疗护理常规或管理方案等进行整理, 编印出《医疗护理规章制度汇编》、《危重症病人医疗护理救护程序》、《医院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等工具书共计2 3 本, 所有书籍统一编码, 科室定位存放, 使医疗护理工作严格按照章程、遵循统一制度, 实现了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2 . 2 . 3广泛学习、制订适合本院特色的医疗护理管理方案在历经2 年的评审准备中, 广大医务人员通过进修、外出参观、购买书籍等方式广泛收集资料, 通过甄别挑选予以参考借鉴, 形成自己独特的实施方案。医院也多次组织人员参加培训, 通过培训使大家对评审工作有了系统思考, 掌握了评审办法, 更便于指导临床落实。通过到省内外医院参观学习, 开拓了视野、启发了思路, 逐步推进各项工作从而实现了医疗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2 . 2 . 4加强培训, 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综合素质, 提升服务水平为防止建立的规章制度挂在墙上、夹在文件夹里, 真正将制度落实运用到工作实践中, 我们制订了一系列培训方案。医务人员的技能操作由医务部、医疗护理部各司其职, 分别培训。技能培训分为基础培训和临床专科培训。示教室培训根据医务人员层级不同选定不同项目, 通过对科室小教员现场培训→ 发放视频→ 科室带教→ 科室培训→ 示教室考核来完成。临床专科培训通过确定专科操作项目→ 制订操作考评标准→ 审核标准流程→ 全科培训→ 病区考核来完成。每月下旬医疗护理部组织培训老师在示教室对上岗5 年以内的护士进行考核, 对上岗5 年及以上的护士深入病区对专科操作进行抽考, 要求专科操作必需在患者身上完成, 以提高专科操作的实用性, 提升护士的随机应变能力。

理论知识培训将应知应会的内容进行梳理, 按照掌握、熟悉、了解三个等级进行分类, 制订周、月培训计划, 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模式”, 鼓励广大医务人员“见病看书”以提高专科理论知识, “见问题溯根源”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院开展“医疗护理查房天天问”活动, 每天科室早会后护士长针对需掌握的问题反复提问, 通过重复提问, 医务人员知晓率明显提升, 在评审过程中医务人员面对评审员的各种询问侃侃而谈, 得到评审专家的一致认可。

2 . 2 . 5多措并举提升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持续开展病区“六规范”活动, 即病区基础设施规范、病区整体医疗护理建设规范、病区人员职责和管理制度规范、病区工作流程规范、病区常用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规范和病区安全管理规范。通过规范活动的开展, 工作人员各司其职, 工作井然有序, 使患者在温馨、舒适、整洁、安全的环境中得到治疗和康复。以开展优质医疗护理服务为抓手, 开展“感动式服务”, 将“七声”、“5 S ”、“九个一”、“三多四让”等医疗护理服务融入到日常医疗护理工作中, 牢固树立医务人员“立足岗位, 关注细节, 从我做起, 从身边小事做起”的服务理念。从生活、心理、情感等细节入手, 让患者时时处处享受到热情、周到、规范、舒适、超值的医疗护理“感动式”服务。通过“感动式”服务的开展, 医务人员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 服务方式和服务技巧不断创新, 患者及患者家属满意度不断提高, 医院信誉度得以进一步提升。

2 . 3高度关注医疗安全, 医护一体化查房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正确识别、评估与处理, 是医疗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4]。作为企业医院, 医院时刻牢记集团公司“不安全、不生产”的理念, 领导层高度重视医院安全管理工作, 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医院成立了安全办公室, 专人负责全院安全隐患排查、应急演练及部门之间涉及安全问题的协调配合工作, 将安全隐患分为A B C D E 5 个级别, 安全办公室根据隐患级别启动安全应急机制, 实施相应的安全干预[5]。每月进行不良事件分析讨论, 在全院工作例会上进行质量点评。通过典型案例分享和经验交流, 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 预防了类似事件的再发生[6]。为改善年资医生临床经验不足、执业能力不足的问题, 实施了主任医师 (首席医师) 日查房、主治医师日二查房制度, 使疑难危重病例查房都能在高资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开展了医护一体化查房模式, 对部分疑难危重患者, 护士长跟随主任查房, 责任护士跟随主治医生查房, 医护一体查房减少了沟通障碍, 提高了工作效率, 促进了专科水平整体提高。

2 . 4请进来, 走出去等级评审切忌“闭门造车”, 否则就会“坐井观天”, 一知半解、多走弯路。医务部、护理部分别派出骨干到南方著名医院参观, 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 拓宽视野。就近到上级医院观摩学习, 熟知本省的医院管理发展现状, 取长补短。先后邀请了河南省卫计委评审专家到我院授课及督导检查, 通过初评审、预评审, 基本摸清等级评审“追踪检查法”的具体检查方法, 做到心中有数。通过评审专家现场指导、沟通, 熟悉检查流程及检查方法, 特别是了解追踪检查的模式与方式。通过“请进来, 走出去”与省内外知名医院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桥梁, 学习、借鉴兄弟医院好的做法及经验, “巧借他山之石”, 进一步完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

2 . 5细节决定成败迎检的第一步就是“梳理”, 达标评审细则涉及医院每个工作岗位, 甚至医院的临时人员, 渗透到每个工作细节中。如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中, 第6 3 6 条涉及护理工作的条款不仅出现在第5 章, 其他5 个章节中都有护理工作的相关要求, 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护士资质、护士配置、培训职责、工作岗位职责、医疗护理质量、医德医风、患者安全、患者隐私、应急方案、不良事件报告问题等[3]。这提示了作为管理者更要逐条阅读评审标准, 掌握整体要求, 争取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只有这样, 才能从医院整体管理的高度和角度来审视“标准”, 从而进行全盘的考虑和工作部署, 尽量避免走弯路走错路。新一轮评审标准的制定和检查方法的改进, 要求医疗护理工作保持常态化, 医院管理工作的达标是日常工作的积累, 应用这一标准建设和管理的医院, 才能真正达到“以评促改, 以评促建, 评建结合, 重在内涵”[7]。

等级医院评审作为衡量医疗质量的一个抓手或窗口, 促进了医疗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提升了内涵建设, 促进了专业技术发展, 使医疗质量体系更加完善、更加科学, 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医院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在医院等级复审中我们紧紧围绕“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 完善和提高了医疗护理管理体系的职能作用, 增强了医务人员质量、安全、服务方面的持续改进意识, 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医疗护理人才, 为医院和医疗护理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蓄积了后备力量。

参考文献

[1]卢苇, 姚健, 刘静.融合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与IS09001标准重建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5, 22 (5) :23-26.

[2]吴欣娟, 张红梅, 曹晶, 等.以等级医院评审工作促进医疗护理工作的持续发展[J].医疗护理管理杂志, 2012, 12 (8) :546-547.

[3]郭淑娟, 王春秀, 赵燕平, 等.等级医院评审工作对护理工作改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 12 (11) :107-109.

[4]李菁, 刘秋生, 李嘉颖, 等.基于企业风险管理的医疗不良事件内部管理体系的构建[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4, 30 (3) :182-184.

[5]秦霞, 王静, 孙君红, 等.我院加强安全风险综合管理的实践与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2, 28 (7) :496-498.

[6]刘玉洁, 张金凤, 罗军萍.如何构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体系[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5, 22 (2) :6-7.

医护专业学生 第4篇

一、存在的问题

1.学生基础较差。一方面,高职高专的生源在高中阶段英语底子多数就较差,入校英语成绩很多不及格,这意味着学生的公共英语词汇量、语法基础、听力、口语表达能力都很有限,使即将开始的专业英语教学缺乏一个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由于高职高专学生在校只有两年时间,专业英语课程和其他一些专业课是并行开设的,导致学生在还未开始相应专业课程学习的情况下就已经开始相关专业英语的学习,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2.对专业英语缺乏兴趣。很多学生的理解是,作为专科层次的学生,将来的工作地点多是市、区县级医院,将来的工作环境中,外国患者极少,也不要求用英文与同事或患者交流,不要求书写英文的护理文件,用到公共英语的机会都很少,更别提专业英语了。另外,与公共英语相比,专业英语的学习没有权威全国性考试作为考核标准,虽然现在已出台METs (医护英语等级考试) 考试,但是社会认可度尚不高,对于学生的就业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推动作用。因此,学生认为学习专业英语没有意义,思想上不重视,自然也就没有学习动力。面对一群没有学习动力的学生,教师教学也显得意兴阑珊。

3.硬件条件差。由于上述原因,在英语教学领域,各高职院校显然也是更重视能取得显性成果(例如全国性证书)的公共英语教学,对于专业英语教学投入不足。缺乏影像资料、听力资料,没有声、像刺激,教学过程显得枯燥,学生容易丧失兴趣,教学效果也会因此而大打折扣。

4.缺乏适合的教材。目前市面上可供专业英语教学使用的教材也是名目繁多,但是总结出来主要是下列两种:一种由涉及医护行业的科普文章堆积而成,这类教材内容较为简单,但是教学价值不高;另一种参考国外原版教材编制,内容多,单个篇幅单词量大,对于高职学生来讲难度过高。

5.教学模式单一。大部分院校专业英语的教学承袭了公共英语教学的那一套模式:即带领朗读单词、分析单词、分析课文、学生理解和吸收及完成课后练习。这种模式忽略了专业英语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特点,教学无特色。

二、解决对策

1.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入校英语成绩,将所有涉外护理班级分为试验班和平行班,设置与学生英语水平相适应的专业英语教学目标。平行班的专业英语教学以满足最基本的医护沟通、医患沟通及医护类文件书写为目标,将通过METs(医护英语等级考试)考试作为成绩考核方式之一。试验班教学可与ISPN(国际护士执业水平考试)结合,针对ISPN考试设置教学目标。通过该考试的考生,更容易受到国内涉外医院的青睐或得到综合性大医院涉外部门的工作机会,获得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更高的工作报酬。甚至将来学生选择出国就业,通过境外医院面试和笔试的几率会更高。

2.多条途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自行自作可用于医护专业英语教学的听力或视频材料,还可将制作好的听力或视频材料放到网络课程中,督促学生在课前预习或课后反复多次观看和跟读,一方面增加教学过程的形象性、生动性,另一方面可实际提升学生的医护专业英语听说能力。二是邀请往届出国就业或到涉外医院工作的学生回校开办讲座,让学生意识到学习专业英语对实际就业的帮助,进一步强调英语应用能力强的护理专业学生拥有更好的职业前景。

3.自编教材,改革教学模式。鉴于目前市面上的专业英语教材实用性不强,任课教师可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需要,自编讲义。由于专业英语和专业知识结合紧密,可在上课前要求学生将与下次课相关的专业知识进行预习;模拟医院或诊所中的实际情境,以创设的情境为背景,在教师提供必需的词汇、句子的前提下,要求学生自行编制医护对话或护患对话,提升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从以前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三、结论

医护专业英语的教学存在必要性,是多文化融合背景下成为一名合格护士所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根据现在医护行业的发展,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也不能永远停留在专科层次,将来必然需要进行学历的提升和能力的提升。护理专业的从业者也不能仅仅满足于完成临床日常护理操作,还需要学习和开展科研工作,才能不断想办法提升护理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医护行业的信息更新很快,要想获取行业内的最新信息,进行科研工作需要查询国外医护类文献。这些都离不开医护专业英语这个工具。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我国高职高专医护类专业的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提升医护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

医护专业学生 第5篇

一、乡村医生免费培训形成制度

落后的基层医疗条件, 高素质基层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制定, 促使民办高校实行乡村医生免费培训成为可能。基层医疗条件的改善需要依托办学优良、机制灵活的民办高校, 同时民办高校基层医疗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实现也需要以乡村医生免费培训为突破点。

1.构建平台

民办高校拥有优厚的师资队伍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能够为乡村医生的培训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以山东协和学院为例,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开展医护专业培训, 积累了较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短期培训经验。2005年医学类专业通过了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医学类专业高等专科教育评估, 为乡村医生免费培训构建了良好的专业基础。

2.落实定位

民办高校医学类专业确定的服务, 面向定位与贯彻落实国家新农村卫生工作方针相适应, 与地方农村卫生服务需求相一致, 与培养社会和基层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标相衔接。

3.“非典”触动

2003年“非典”, 凸现出农村三级卫生网薄弱、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才匮乏, 多数由“赤脚医生”转变而来的乡村医生基本还是靠体温计、听诊器和血压计等“老三件”诊治疾病。乡村医生中只有约10%的具有职业医师资格证, 很多人都是凭借经验, 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弱化, 农民看病就医不能得到有效地保障, 存在着看病难、看病贵、看不好病的现象。

二、乡村医生免费培训的积极作用

乡村医生是农村卫生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的直接参与者。乡村医生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农村卫生政策的落实, 影响着农民的健康保障水平, 但高素质的基层医疗型人才还很匮乏这是不争的事实。而民办高校办学机制灵活, 又拥有充足的师资和教学设备, 这为乡村医生的培训工作既提供了政策支持又提供了环境支持。同时, 民办高校在培训乡村医生时, 其医护类专业还可以更好地落实面向基层培养基层医疗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从而实现双赢。

1.服务作用

乡村医生免费培训体现了民办高校“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方针, 拓展和实现了民办高校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农村的办学功能和服务地方卫生事业的社会责任。

2.双赢作用

乡村医生免费培训彰显出双赢作用, 一是培训双赢。乡村医生免费培训推进了学校全日制教育, 增强了学校教师与学生综合素质, 同时, 全日制教育进一步促进了乡村医生免费培训。二是资源双赢, 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和基层卫生资源共享互利。

3.桥梁作用

以乡村医生免费培训为抓手和桥梁, 搭建了学校与基层、教育与就业、培养与培训、需求与服务的直通桥梁。通过这个桥梁, 了解地方基层卫生状况和实用人才需求, 检查和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合作开展教学科研活动, 推进了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和基层专业技术建设。

4.促进作用

乡村医生免费培训促进了学校与地方卫生部门及医院的紧密结合, 优化了合作关系, 增进了友谊往来, 促进了共同发展, 在人才培养中产生最佳的共振效果。

三、乡村医生免费培训的成果丰硕

民办高校开展乡村医生免费培训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 也是乡村医生业务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 同时对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 诸如办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师素质、学生就业、实习实训等的完善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深化办学理念

办好一所学校, 尤其是办好一所民办高校, 办学者是关键, 关键在于办学者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以乡村医生免费培训为抓手, 建立校院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了办学者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 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又优化了校院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强化社会责任感

以社会责任为动力, 推进以乡村医生免费培训, 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很好地实现学校教书育人与服务社会的职能。同时, 学校以强化社会责任和乡村医生免费培训为切入点, 推进了职业道德建设, 确保了校院结合共同育人的效果。

3.提高乡村医生的业务能力

通过集中培训, 提高参加培训的乡村医生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能力, 掌握了常规医疗仪器和药物的合理使用, 杜绝了以往在药物应用上的“三素一汤” (抗生素、维生素、激素和输液) 不良现象。

4.推进课程体系改革

学院以乡村医生免费培训为抓手, 推进校院结合育人的过程中, 注意发挥“三个”作用, 即:发挥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改革中的主体作用、校外医疗卫生单位在教学改革中的参与作用, 社会服务与实习实训在教学改革中的桥梁作用, 在校院结合和合作中多渠道地检验教学内容对人才标准要求的契合度, 推进课程体系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取得明显成效。

5.增强教师业务素质

以乡村医生免费培训为抓手的校院结合, 拓展优化教师教学思想和业务素质的路子, 推进人才培养工作。校院结合使教师有讲解儿童护理方面的知识, 并帮助他们做好孩子的入学准备。

古巴领导层认为, 世界面临着贫穷、环境恶化、社会健康服务严重不足等问题, 教育是缩小国家间日益扩大的经济和科技鸿沟的有效手段。大学肩负着保存、发展和传播文化的职责, 同时也产生新知识, 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延续文明, 促进全球价值、伦理、文化间的对话、相互理解与和平, 消除新世纪日益加剧的文盲、经济科学和技术鸿沟。因此, 21世纪是一个世界化、信息化、知识多元化的知识信息社会。知识, 从不同层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经济方面, 出现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特点, 人力资源方面也要求知识型人才, 随之社会也要求教育起到创造知识体制和培养知识型人才的作用。因此, 在重视知识经营的以知识为基础社会的古巴, 要求教育系统和教育功能符合以知识为基础社会体制的要求。在古巴21世纪教育发展战略中, 最重要的课题就是构建以知识为基础社会并创造和应用知识。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古巴, 没有人在乞讨, 也没有人在挥霍;没有绝对的贫困, 也没有仇富的社会现象;没有贪得无厌的渴求和冲动, 也没有太多的失衡和刺激;物质生活和生态系统基本保持平衡。古巴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与干部廉洁和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分不开的。

古巴的财政支出中, 最大项是教育和医疗卫生方面。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古巴, 全民免费教育和医疗卫生, 两项相加就占了国家财政支出的60%至70%, 如果按经济总量算, 两项支出占GDP的22%, 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正是如此, 古巴也较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提前实现了全民的免费教育和全民免费医疗福利。

摘要:本文在部分民办高校多年开展免费培训乡村医生的基础上, 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和表象与内涵的关联上, 系统地总结、分析和论述了免费培训乡村医生的积极作用与成效, 对今后高等院校发挥其自身教育资源, 开展基层实用人才培训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民办院校,乡村医生,免费培训

参考文献

[1]卫生部, 教育部, 财政部, 人事部, 农业部.关于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意见[S] (卫人发[2002]321号) .

[2]中共山东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 (鲁发[2003]3号) [S].

[3]山东省卫生厅, 教育厅, 财政厅, 人事厅.关于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管理的意见[S] (鲁卫科教国合发[2003]16号) .

医护专业学生 第6篇

1“三层次三提高”实践教学模式内涵

“三层次三提高”实践教学模式是指教学过程中的实验课、劳动课、社会调查、认识实习、军训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第一层次, 由它们构成基本技能与素质训练模块;专业综合实训课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第二层次, 并构成综合技能与素质训练模块;宠物医护专业相关综合实习和顶岗实习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第三层次, 由它们构成柔性方向拓展模块。其中基本技能与素质训练模块、综合技能与素质训练模块均为必修内容, 柔性方向拓展模块中的内容, 学生可以根据工作趋向、兴趣和爱好选修。每个层次的训练, 都能使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提高一个水平, 通过三个层次的逐步提高, 有助于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 有利于学校培养高质量的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

2“三层次三提高”实践教学模式制订依据

宠物医护专业与传统的兽医专业在知识体系、技术要求、职业素质、服务理念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目前宠物医护要求越来越全面, 其诊疗技术的精细化程度不亚于人的诊疗技术, 猪、禽、牛羊等传统养殖动物多以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为主, 而宠物则主要以普通病、老年病、营养代谢病、日常护理和保健等为主, 在宠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更多地融入了人性化的因素, 因此对宠物医护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临床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必须在以往兽医专业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创新。

3“三层次三提高”实践教学模式实施

3.1 基本技能与素质训练模块实施

1) 军事训练。入学后的前3周进行军事训练, 目的是要求学生了解与掌握军事化管理。2) 实验课。随各课程教学的进程而安排。3) 劳动课。于第1~5学期各参加1周左右的由学校统一安排的生产劳动 (包括实验室、教学基地、环境卫生区、社会公益劳动等) 。4) 认识实习。于第1和第3学期寒假回本地县、市进行宠物养殖状况、宠物疾病流行状况、宠物医院和美容院分布状况等情况调查, 并提交调查报告。5) 思想道德修养。通过观看录像和进行专题讨论, 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提高学生的自身文化素养。6) 法律基础。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法庭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观念。

3.2 综合技能与素质训练模块实施

1) 兽医基础综合实训。于第2学期安排2周, 要求学生牢固掌握正常宠物机体各器官的形态、构造、位置关系及生命的基本生理现象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掌握标本制作方法, 掌握病理标本和切片的病理变化, 掌握细菌药敏试验的综合分析, 并完成相应的综合实训报告。2) 兽医化验综合实训。于第3学期安排2周, 要求学生掌握常用试剂配制方法, 血液、尿液、粪便常规检验技术, 病原微生物检验技术, 寄生虫学检验技术。并完成相应的综合实训报告, 获得兽医化验员资格证书。3) 宠物诊疗综合实训。于第4学期安排4周, 让学生到学校周边的宠物医院进行宠物临床诊疗实习, 通过宠物医院的值班、实验室检测等工作环节, 熟悉地掌握宠物普通病、老年病、营养代谢性疾病等常发病的诊疗技术, 并完成一篇有一定水平的临床诊疗报告, 获得宠物医师资格证书。4) 宠物美容综合实训。于第4学期安排4周, 让学生到学校周边的宠物美容院进行宠物美容实习, 通过宠物美容院的前台接待、基础护理等工作环节, 掌握宠物基础护理、美容修剪的操作技术, 熟悉宠物美容院的经营管理工作, 并完成一篇有一定水平的宠物美容操作程序报告, 获得宠物C级或初级美容师证书。5) 宠物护理综合实训。于第5学期安排4周, 让学生到学校周边的宠物医院、美容院进行宠物健康护理实习, 通过宠物医院、美容院的值班、宠物的手术护理操作等工作环节, 熟悉地掌握伤病宠物现场救护操作, 掌握手术前准备、术中监护和术后护理工作, 掌握日常健康护理操作, 并完成一篇有一定水平的宠物健康护理报告, 获得宠物护理员资格证书。6) 宠物训导综合实训。于第5学期安排4周, 让学生到学校周边的宠物训导场、警犬训练基地进行宠物训导实习, 通过开展宠物的调教、训练等工作环节, 熟悉训犬的方法和技术, 掌握幼犬的调教方法及犬基础科目、观赏科目的训练方法, 并完成一篇有一定水平的宠物训导报告, 获得宠物训导师资格证书。7) 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广大学生从事生产实践、巩固理论学习的有效途径。通过实践锻炼, 让学生养成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品质, 使学生练就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利用暑假、双休日或课余时间安排实践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赴县、镇、乡等社会第一线参加科技三下乡服务、健康绿色环保宣传, 或与宠物医院、宠物美容院等企业合作, 结合所学专业, 开展学习参观、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调查研究等多种形式活动, 并提交调查报告。

3.3 柔性方向拓展训练模块实施

主要是以顶岗实习方式实施, 于第6学期安排进行, 根据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趋向有目的的选择实习内容。1) 宠物临床诊疗实习。适用于在宠物医院从事宠物医生工作的毕业生, 可以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从事兽医化验工作, 熟悉常用试剂配制方法, 血液、尿液、粪便常规检验技术, 病原微生物检验技术、寄生虫学检验技术;第二阶段从事宠物医生助理工作, 熟练掌握宠物疾病临床诊疗全过程及技术要点。实习结束后提交毕业论文或实习报告。2) 宠物美容实习。适用于在宠物美容院从事宠物美容师工作的毕业生。实习期间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宠物基础护理工作以及常见的九种宠物犬美容修剪操作技术, 实习结束后提交毕业论文或实习报告。3) 宠物护理实习。适用于在宠物医院从事宠物护士工作的毕业生。实习期间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宠物术前准备、术中监护、术后护理技术以及病伤宠物的现场救护技术, 实习结束后提交毕业论文或实习报告。4) 宠物训导实习。适用于在宠物训导基地从事宠物训导师工作的毕业生。实习期间要求学生熟悉宠物训导的方法, 掌握幼犬的调教技术及犬的基础科目、观赏科目训练技术, 实习结束后提交毕业论文或实习报告。5) 宠物繁殖生产实习。适用于在宠物繁殖场从事管理及技术服务工作的毕业生。实习期间要求学生熟悉宠物繁殖全过程, 熟练掌握宠物繁殖的技术与技能, 实习结束后提交毕业论文或实习报告。6) 社会技术服务实习。适用于从事各级技术服务工作的毕业生, 实习期间到宠物收容中心、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宠物繁殖场、宠物训导基地等进行社会技术服务实习, 即到生产第一线参与服务。实习结束后, 提交生产实习报告或实习地区的宠物发展概况、社会技术服务体系现状、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等调研报告。

4 小结与体会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学院从2006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宠物医护专业学生, 由于采取“三层次三提高”的实践教学模式, 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时具备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实操技能, 深受各工作单位的欢迎与好评。2006级 (55人) 、2007级 (65人) 、2008级 (62人) 、2009级 (61人) 、2010级 (55人) 共五届毕业生全部分赴全国各地大中城市宠物医院、宠物美容院就业或自主创业, 其中2006级宠物医护专业的学生自主创业的有25人, 占全班总人数的45.45%。2007级以后的几届毕业生目前除少数学生自主创业外, 大部分选择了先就业。学生就业的岗位有宠物医师、助理医师、宠物美容师、犬繁殖场技术员、化验员、影像师、宠物用品营销员等, 自主创办的企业主要是宠物医院、宠物美容院、宠物繁殖场、宠物用品店、名犬俱乐部等。2011级学生已完成第一层次的基本技能素质训练, 现在正在进行第二层次的综合技能与素质训练。宠物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前几届毕业学生良好的就业形势, 更增强了2011级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自律性, 也提高了在校的2012级宠物医护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按照“三层次三提高”的实践教学模式, 通过对五届学生的培养实践, 我们更加明确了宠物医护专业的实践教学核心、学生应掌握的技能核心和我们对学生培养的环节核心。实践证明, 依据宠物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学生进行第一层次的基本技能素质训练和第二层次的综合技能素质训练, 使学生能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 也是学生能够很好完成第三层次的柔性方向拓展实习的重要基础。而第三层次的柔性方向拓展实习, 使学生能熟练掌握专业技能, 也是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或创业的关键。

“三层次三提高”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宠物医护专业的特色培养模式, 今后我们还将会在宠物医护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作更进一步的探索, 促进我校宠物医护专业更好更快发展。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实践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重要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是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再认识, 实践教学是训练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本文就宠物医护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实践结果表明, “三层次三提高”的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 有利于学校培养高质量的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

医护专业学生 第7篇

一、基于辩证视角看作业与学生心理的关联

对于很多中职学生来说,课外作业是一种负累,但也有学生将完成作业视作考验自己的一种方式,因此,从辩证的角度来看,课外作业与学生心理之间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首先,它的对立面表现在了学生对作业的排斥层面,如有些学生在课外首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将作业放在最后,这充分表达了中职学生的价值观、学习意识、学习态度以及学习动力等极其匮乏,表现出了他们厌学、叛逆的心理。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即以“学技术”“找工作”为核心的学习态度; 同时也受制于职教学生的整体特点,即很多中职学生在普教中因成绩低下或个性顽劣才转向职业教育,这种整体素质势必会形成一种不良氛围,影响着学生的学习。

其次,它的统一面则表现在了课外作业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匹配层面。那么,什么是学习需求? 学习需求是指学生心理上持续保持着的一种不平衡的状态,这种不平衡侧重内心认知更多的新事物,是有意识或潜意识中对维持个体发展所必须的客观条件的反应。每一名学生都有学习的需求,然而这种需求是否大于学生对娱乐、上网、逛街、购物等活动的需求, 是课外作业与学生心理形成统一辩证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二、课外作业与学生学习需求的整合

1. 把握好作业布置的三个要点

要想让课外作业达到预期效果,实现作业“效益”的最大化,教师就必须要把握布置好作业的三个要点。第一,要把握好中职学生的心理,不能一味的、周而复始的为学生布置繁重的作业,首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 如学生即将面临考试,学习任务较重,而此时学生的心理肯定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因此,此时的作业应以趣味性为主,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感受到乐趣; 其次,要深入分析学生是否存在厌学情绪,结合学生的思想动态合理布置作业。在实践中,教师可对学生们进行分组,定期测试,以测试结果作为分组和调整小组成员的依据。在分组的基础上,按照各小组的差异布置不同类型的课外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第二,要把握好作业的形式。在教学实践中,作业并非仅是以文字性问题形式存在的,其也可以是一项活动,一个实验,甚至是一个游戏。教师要把握好作业的形式,只有布置符合中职学生心理特点的作业,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作业也才能取得实效。第三,要把握好作业的内容,首先要结合学科特点,其次要与本课学习有关,最后要让作业生动谐趣,不能千篇一律,更不能生搬硬套教材中的题目。

三、优化作业内容设计

作业的内容形式有很多,关键在于如何能够使其与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相匹配,与学生的学习需要相融合; 同时,结合课程目标的设定,教师还需要让课外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综合来说, 中职医护教学中课外作业的设计应至少突出以下三项内容。

第一,能够诱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教师可将作业内容与课堂学习内容以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医护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外完成作业的同时也会思考收获了什么,让学生每当完成一次课外作业即获得一些技能, 而非单纯的知识。

第二,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将课外作业当作课堂教学的延伸。如“生命的细胞基础”一课,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途径和多种手段为学生们展示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动态,细致并全面的向学生展现光学显微镜下的真核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及细胞核三个部分,表达视觉不同,细胞的定义不同,细胞的微观结构是指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而电子显微镜下所见到的细胞结构则称为细胞的亚微结构等知识。在课后,布置的作业需要与课堂知识进行衔接,如“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胞具有哪些特点? 能否运用上课所学的‘生命的分子基础’知识为细胞下定义?”等类似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探索。

第三,设计任务驱动式作业模式,提出任务,引导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依然以“生命的细胞基础”一课为例,该课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四个主题,分别是膜相结构、非膜相结构、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由此,课外作业布置也应当与这些主题相关联,向学生们提出学习任务。例如,1解析细胞的膜相结构和非膜相结构、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概念、定义和内容; 2通过实验了解膜相结构的正常形态结构; 3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分别从细胞大小、细胞核、核糖体、内膜系统和细胞骨架等类别明确其间的差异。

考虑到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难以顺利完成任务,因此教师可给予学生一些提示。例如,1细胞的膜相结构包括: 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核膜及小泡等; 2细胞的非膜相结构包括: 染色质、染色体、核糖体、中心粒、微丝、微管以及中间纤维。膜相结构和非膜相结构的概念口诀: 1口诀“胞膜内融合腺泡过高”; 2口诀“管死中心和中间体制”。

总而言之,中职院校医护教学中课外作业的改革与创新应面向全体学生,并且满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要。要让学生更多的在课外参与实践, 感受实践过程; 要使中职医护教学适应能够新时代背景下的国人健康需求,能够以科学的改革与创新,构建起全新的职教医护教育体系,从而为我国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课外学习是中职学生的“软肋”,在中职医护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致力于介入学生的课外学习中去,矫正学生的不良心理,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对此,基于辩证的视角探索了中职医护教学中课外作业与学生学习心理的整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医护专业学生】相关文章:

医护05-05

医护沟通05-17

医护服务07-06

医护培训08-16

临床医护人员05-28

军队医护人员06-09

医护论文提纲08-18

医护沟通礼仪06-11

康复医护教学08-24

医护论文题目04-05

上一篇:播音专业下一篇:一体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