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校本课程开发思考

2024-07-06

动漫校本课程开发思考(精选12篇)

动漫校本课程开发思考 第1篇

关键词:动漫意识,动漫思维,动漫绘画能力,开发,校本课程

“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制造, 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名人列夫·托尔斯泰的这句话引起我的思考: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怎样的有利于发展创造力的教学环境呢?我们学校坐落在城乡结合部, 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 美术基础较弱。学校在高二年级开设美术“设计”选修模块, 同学们对老师布置的设计作业往往采取模仿和抄袭的做法。怎样“让学生远离模仿和抄袭”呢?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尝试与反思, 我发现, 在农村高中美术“设计”模块教学中, 巧用问题解决学习模式、善于创造性使用教学内容和大胆使用自编设计课程, 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创意设计思维和独创设计能力, 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学思考与尝试, 在此与大家一起来探讨:

一、巧用问题解决学习模式, 培养学生的动漫意识

面对象白纸一样的同学们, 农村“设计”模块教学何去何从?现代教育以“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为目标, 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新课程中的美术课程“设计”这一模块, 在其内容标准中明确指出:“帮助学生广泛地接触材料, 认识功能与形式的关系, 提高策划、设计、绘图、制作能力和形成创造意识”我在教学中发现, 巧用问题解决学习模式, 解决“设计要怎样思考”的问题, 可降低课程难度, 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

“所谓‘问题化’, 就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提出适当的问题, 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 更要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课前预习、课内讨论, 自己提出和解决问题。”

首先是一课一问, 训练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和探究。如在《设计与生活》一课中, 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 提出问题:“你发现这件设计作品与生活有何关系?”引导他们关注社会与生活, 养成以设计者的眼光和艺术思维的方式看待周围环境和物品的习惯, 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的设计意识。

其次是利用名作欣赏, 教会学生从功能的角度思考问题。在教学中, 多引导学生欣赏设计名作, 并与生活中的设计问题相结合, 经常性地进行设计学习, 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尝试从功能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是问题解决学习模式的有效举措之一。

最后是提出问题假想, 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我认为可利用问题假想的方法, 提出一个与结果截然相反的问题, 引导学生从相反的角度思考设计问题, 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

二、善于创造性使用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的动漫思维

美国哈佛大学的罗博特·海斯教授曾预测:“15年前, 企业靠价格竞争, 今天靠质量竞争, 明天将靠设计竞争。”由此可见设计的重要性。我们知道, 设计讲的是创意, 在设计的功能基础上追求创意和个性。创造性地使用教学内容, 适当增加教材的深度和广度, 能培养学生的创意设计思维。

人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集中体现在设计活动中, 只要对创造性有所追求, 就可能多角度发展创意设计思维。当同学们穿着自己设计的班服、戴着自己设计的班徽、在自己绘制的校庆标志前进行班级风采展示、参加校运会、参加班际合唱比赛和篮球赛时, 他们感受到设计的魅力。

三、大胆使用自编动漫课程, 培养学生的动漫绘画、制作能力

“新课程注重了学生可以终生使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堂教学从只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培养和认知图式的构建, 到关注起学生的具体生活和直接经验, 并真正地深入学生的精神世界, 从而使教学活动的基础性、发展性和创造性达到了统一。”我把握这一教改发展的新方向, 积极探索, 精心设计, 在设计课上大胆使用自编特色课程, 提升学生素质, 培养学生的独创性设计能力。

为了使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在教学中尝试把综合艺术、本地文化资源、校本资源与高中美术“设计”模块相结合, 把设计与生活相结合, 设计了《牛仔服装设计》、《班服设计》和《发型设计》等自编设计课程, 大胆在课堂掀起“设计风暴”。

记得有一次笔者去上一节高中美术课, 一位女学生目不转睛地盯着笔者穿的牛仔裤问:“老师, 你的牛仔裤在哪买的?好看, 我也想买一条。”笔者不禁想到, 在这个年代, 同学们大多喜欢穿牛仔裤, 普罗大众也喜欢穿牛仔裤。穿牛仔裤好看又方便, 还很“潮”。如果要自编一个有关“牛仔服装”的课程, 教学资源不是问题, 因为我们学校地处增城, 这里有特有的节日“新塘国际牛仔服装节”、在增城的新塘镇和学校附近均有布料市场, 有便宜的各色牛仔布出售 (大概6元一斤) , 学生可轻易买到牛仔布在课堂上使用。于是, 我马上自编了《我们设计的牛仔服装》课程。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 设计草图, 挑选牛仔布料, 剪贴与装饰。很快, 一件件极具独创性的牛仔服装设计剪贴作品完成了:有牛仔休闲服, 有活泼的学生装, 有可爱的童装, 有性感的晚装, 有时尚百搭款式……同学们后来还在学校艺术节展演中表演了一场“牛仔时装秀”,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

综上所述, 在农村高中动漫校本课程教学中, 无论是问题解决学习模式的应用, 还是自编动漫课程的使用, 又或者是创造性使用教学内容的尝试, 其目的都是培养欣赏美、发现美的眼睛, 培养能思考、会创造的学生。农村高中动漫校本课程的教学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林华民.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 2007.

[3]范凯熹.艺术设计方法论[M].广东:岭南美术出版社, 1996.

动漫校本课程开发思考 第2篇

万力维1,周雪华2,杨琪3(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湖南,吉首 416000)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结合数理统计法和实地访法,对吉首大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情况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校本开发原则与建议,以加快吉首大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进度,同时为武陵山区其他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借鉴依据。关键词:体育校本课程;素质教育;理性思考

College P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Jishou University

Wan Liwei,ZHOU xuehua(Sports Science Institute of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Abstract: Paper uses literature, expert interviews,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field surveys, sports-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Jishou University to explore and propose appropriate school-based development principles and recommendations to accelerate 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rogress Jishou University, as well as Wuling Mountain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draw basis.Keywords:PE Curriculum;Education;Rational thinking 相关概念的解读

校本课程开发一词最早缘于1973年爱尔兰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其概念经过三十多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发展大体可概括两个方面;一是必须与国家相关法规结合,开发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校本课程。二是教师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校所在的地区文化特点,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的,开展的对国家课程重新加工改造的过程。

体育校本课程可视做校本课程更加具体的表现形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出台,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学校体育老师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引下,根据地区学校文化特点,以及学校现实资源,开发一系列针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过程。

1[1]

[2]

[3]

[4] 作者简介:万力维,男(1992~),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2 吉首大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

吉首大学位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体育科学学院一直坚持“压根湘西、驻足湖南、辐射边区”的办学理念,提出和实施了“做体育文化人”的口号。本文就体育学院的体育课程设置、运动设施、师资队伍等方面分析。2.1吉首大学体育课程设置情况分析

通过对吉首大学民族传统体育领头人张旭老师访谈结合学院学工部调查得知:截至2014年吉首大学体院体育教育专业共开设19门课程,其中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就有五门,平均每门课程36学时,总计180学时。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平均每年课程开设72个学时。这五门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分别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舞龙舞狮,苗族鼓舞、武术、民族传统养生方法、其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包括毽球、三人板鞋、蹴球、竹竿舞、秋千、押枷、陀螺、高脚竞速、高脚对抗等八项课程。

表1 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设置情况统计表

课程总数学年段(年)

(门)

1992-2003 2003-2007 2007-2014 58 56 68

(门)10 11 19

(%)17.24 19.64 27.94

(节)3715 3568 4000

(节)360 396 684

(%)2.25 11.11 17.10

民族体育课程数

比例

总课时数

民族体育课时数

比例

[5]2.2吉首大学民族民间体育运动设施现状

通过对体院后勤部门走访得知,吉首大学现有民族民间体育运动器材407套,其中高脚以及三人板鞋器械较多占总体育器械的48.78%,而秋千、舞龙、舞狮这三项是由于器械要求较高,需要花费大量资金,据调查安装一套符合比赛要求的秋千场地需要10万以上,学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能符合比赛要求的毽球场地,一般上课都是在羽毛球场地或者田径场。调查总体来说上课期间器材人均占有量约为2.26套/每人;人均占有量基本能满足学生对民族民间体育器材的选取需求。场地方面。而吉首大学拥有400米标准田径场面积充足。因此吉首大学民族民间体育场地也基本能满足学生上课的需要。

表2 吉首大学现有民族民间体育运动器材统计表(N=407)

项高脚 板鞋踢毽

陀螺

蹴球

竹竿舞(跟)20 4.98

花炮

花炮

舞龙

秋千目(付)(套)(付)(付)(个)N % 110 27.09 88 21.69

17.27

14.81 6.21

(付)(付)(付)(付)15 3.76 3.76 1.36 0.31 2.3吉首大学民族民间体育师资现状

至2014年底吉首大学体院现有教师67人,参与民族民间体育教学的授课教师就有22人,占教师总人数的32.84%。教师队伍中有教授1人,副教授8人,讲师12人,外聘1人。教师职称程中间大两头小的局面,以副教授和讲师组成教学主力军,要靠他们完成本科95%的授课任务,而教师队伍平均年龄为34.32岁,正是教师经验积累充足、精力旺盛、教学积极性高的时期,而体育学院的教师最低学历都是硕士,具有完善的知识架构支撑他们完成科研任务。

表3 吉首大学民族民间体育教师职称结构(N=22人)

职称 教授 人数 1

副教授 8

讲师 12

外聘 1 表4 吉首大学民族民间体育教师年龄结构(N=22人)

年龄 25-29(岁)30-34(岁)人数 4

表5 吉首大学民族民间体育教师学历结构(N=22人)

学历 博士 人数 2

硕士 20

35-39(岁)

40-44(岁)

45-49(岁)吉首大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的思考

校本课程本来就是舶来品,想要在武邻山片区落地生根,就必须遵循其本质特点和基本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少数民族教育的多元化文化,以及在该地区基础教育课程的现状等实际出发,走适合武邻山片区少数民族地区特点、本土化的校本课程开发之路。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选送体育教师到全国各地学习课程开发理论知识以及学习外校的成功经验,同时学校领导也应该与时俱进,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方式组织开展校内培训学术讨论交流。

[6]4.体院校本课程开发原则的理性思考

4.1 健康第一、以人为本原则

每个学生对待体育运动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体育科学学院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基本准则大力开发能够激发学生运动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课程。4.2因地制宜原则

吉首大学是位于武陵山区域内一所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特色的省属综合性大学。应根据本校特殊位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性的课程例如高脚、秋千、苗鼓。不仅能使学生觉得贴近生活,积极参与课程。而且和现有的教课书形成互补。换用灵活的课堂内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4.3可行性的原则

以吉首大学龙舟队为例。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老一辈的革命先辈就提出了在风雨湖创办龙舟队,后来因为龙舟太大,而风雨湖太浅及这些年水质不断恶劣,最终导致这一计划

[8]

[7]无限期搁置。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以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和学生等实际条件出发。这就包括了学校的各种物质条件和资源。只有将这些需要和可能、理想与现实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使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正确利用。结论与建议

目前我国各地中小学的办学水平、师资水平、生源水平都不尽相同,在借鉴校外成功经验时,吉首大学应该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切忌盲目跟风,一哄而上;在开发校本课程时,要考虑学校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学校内外环境的基础。开发时一定要切合实际,适应湘西土家族、苗族风俗习惯特点,做出适当的理性选择。

参考文献: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思考 第3篇

【关键词】 校本课程 开发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1-092-01

一、农村普通高中学情现状堪忧

常规教学内容过难、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过于狭窄的课堂教学,加上教师缺乏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会导致学生分散注意力或者寻求其他方面自我价值的实现,敷衍了事地对待学习任务,甚至完全放弃学业。下表是笔者一份学情实地调查。

二、校本课程开发势在必行

如何转变问题生,形成浓郁的学风、纯正的班风,让学生有一种积极上进的心态、想学乐学的追求呢?校本课程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特点出发,强调的是学校和学生的特殊性,突出的不是统一性、一致性,而是基于学校、学生的现实展开的,针对学校、学生的问题而进行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和终级目标,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课堂围绕学生听得懂的、学生感兴趣的、学生喜欢的知识设计教学方案,满足学生的需要,适应学生的发展,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师生互动、生生协作、人人参与的课堂氛围,让课堂充满活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让学生对课堂充满期待。

我校从2012年下学期开始启动校本课程,全体教师积极投入,开设了《时政大讲坛》、《生活处处皆文化》、《营养与健康》、《影视旅游》、《英语口语交际》、《硬笔书法教学》、《Excel软件的基本应用》等11门课程,同时还组建了四个课外活动小组,如合唱团、舞蹈队、书法兴趣小组、电脑兴趣小组。各位老师自发组建了“静心俱乐部”、“头脑风暴”“视线之外”、“E网之上”、“健康守护者”等教师团队。团队中各位老师的全力支持与配合,有力地保证了校本课程的正常开展。如《生活处处皆文化》围绕学生身边的事选题,将抽象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融会到日常生活当中,《舌尖上的文化》通过一道道学生熟悉的菜名来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书香校园,文化熏陶》让学生在校园标语中感悟。为了让学生体味校园的标语文化,老师和学生一道将校园各个角落的标语都摘抄下来,让学生自发地组织小组讨论,写心得体会,课堂几分钟,课前几天功。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把学生深深的吸引住了。正是这些校本课程让学生爱学,教师爱教,学风、班风、校风明显转变。

三、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思考

我校的校本课程,虽然开发的时间不长,但取得的成效还是令人鼓舞的。我们抽调部分老师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切实需要编写了八部校本教材,每部教材都有本人及地方特色,学生在掌握知识中能很好联系实际,并运用到生活中去。校本课程推进了学校的特色建设,省级课题《农村普通高中艺体生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获得省优秀课题就是突出的例证。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我觉得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有几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1. 必须牢牢地把握校本课程的根本目的,以“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为宗旨,以是否能够满足各类学习者的不同要求为检验标准,把握校本课程的开发方向。2.设立校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所以,校本课程必须保证学生的选择权利。经过一年多的实施,一部分课程因各种原因难以继续,必然被淘汰;一部分课程经过实施愈见其开发的价值,应努力打造,使之成为精品。对前期反响比较好的课程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作为校本课程的资源, 供学生自主选择。3. 校本课程不为学校所限,一是内容与施教场所不为学校所限,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走向世界;二是施教者不为学校所限,要动员学校内的各种教育资源,更要动员社会方方面面的教育资源。要提倡能者为师,要把学校教育的课堂拓展到工厂、农村、社区、网络、大自然等各个领域中去,实现社会教育资源的重新整合与充分利用。4. 校本课程不能只强调学校行政权力,而要让教师、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到课程开发上来,给师生更多的创造空间,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让他们尝试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校本课程,应该成为学校教学改革最活跃的领域,应该积极利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成功经验去改造传统的学科教学,从而使校本课程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发展要求,而且成为传统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在一定意义上实现让教师与学生教和学自己编写的教材。5. 校本课程是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培植特色、创造良好社会声誉的机会,在开发的态度上应提倡以校为本,强调不等不靠,而在具体工作中又应持开放的态度,提倡合作、交流、借鉴、学习。能不能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广泛吸纳借鉴他人的经验,能不能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团结更多的教师共同研讨、共同工作,这也许是校本课程开发成败的关键。

中小学动漫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 第4篇

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动漫教学实验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美育、智育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跨学科综合发展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能有效转变当前学生“盲目上网”的局面。创作动漫作品必然要运用到美术知识和信息技术,这也是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整合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创作主题

教师在教授学生进行动漫作品的创作时,可以引导学生对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元素进行改造和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有机结合,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学习知识,更能激发学生对本民族本区域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实现作品创作同人文坚守之间的相融相生。

1.传统民间文化改变动漫基因。

传统民间艺术凸显出的人文内涵和人文价值,是中国人观念体系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它能够在审美风格、审美价值、艺术思维及塑造形象等方面涵养学生的美学品质。中小学生学习动漫创作应集英纳萃、吸取营养,一脉相承地展现我们这个时代和民族所具有的道德品质、心理特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主动吸收传统文化并与世界现代文明和谐相融,形成健康向上的文化价值追求。

2.传统民间艺术提供动漫创作广阔空间。

动漫作品的核心竞争力是新颖的形象和独特的创意,这依赖于角色设定、画面效果、拍摄手法以及在叙述时对节奏的控制和把握。从根本上讲,一个好的剧本是这一切的基础,没有好故事、好形象,再高明的技术制作也不能创造经典。

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创作意图,从民间艺术传统的宝库中挖掘精彩的“动漫原型”,用动漫的设计语言对原型进行重现、改编和创新,重新组织以达成新的意境和情趣,创作出具有中华风格气质的动漫作品,承担起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这将是中小学动漫教学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技术的发展,动漫创作也进入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但教师一定不要片面夸大科学技术的含量,在人物设计和故事情节方面产生幼稚化、雷同化、性格特征不突出、模仿意味较重、缺少想象力和创造力等问题。科学技术是其血脉,人文主义则是其灵魂,只有将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相结合,才能使动漫发展达到协调状态。

重构课堂

笔者认为在中小学开设动漫课程是完全可行的。它是一门对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学科,学生十分感兴趣,教师正确地引导学生认识动漫,比学生自己盲目接触要好很多。很多教师感觉难,这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以前未教过该科目,对整体知识没有系统性建构;另一方面是没有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材,现在很多现成的教程都是从逐一介绍基本的工具使用到对象的编辑再到动画的制作,章节设置重理论和技术,具体的案例偏少,最重要的是没有从艺术性出发。

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来推动美术教学,能发挥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技术的优势,通过教与学把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融为一体,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的工具,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美术教学同步发展,改善教与学的效果,促进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根本改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落实到行动中,较容易实现的有以下一些方式。

1.在普及中发现人才,发现创意,并在美术课上加强对简笔画、卡通形象设计的教学,锻炼学生抓住特点、表现特征的能力。

2.与语文写作教学结合,从学生的视角开发,甄选优秀动漫剧本,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其中包括:(1)鼓励语文教师带领学生研发动漫剧本,并指导学生提升剧本编写能力;(2)鼓励学生日记配画、诗配画、作文配画等,以单幅、四格漫画或连环画的方式表现文章内容,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绘画技巧;(3)每学期动漫周举办动漫剧本、卡通形象设计、四格漫画、连环画评选,入选作品进一步完善后,选拔学生录制配音,并由动漫社团制成动漫作品。剧本作者和配音演员名字都将在动漫作品中出示,并对获奖学生给予奖励。

3.与信息技术课的整合,主要体现在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上,如查找资料、掌握软件的操作技巧等。

4.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师资特点,分层、多点开展动漫教学。低年级重点在美术课引入简笔画教学和超轻泥教学,并对其不足部分进行修正,形成适合本校的风格,以达到提高学生绘画水平和动手能力的目的;中年级社团可开设定格动画及手工课程,理解动画原理;高年级可开设动漫欣赏和技法教学,如Flash、SAI及传统手绘等。

5.做好动漫网站平台。动漫教学、论坛、文化资源等可集体开发,合作共享。积累并建设动漫素材资源库,如形象、场景、声音、配乐、剧本、绘画等。

6.丰富动漫制作范围,在当地特色文化动漫的基础上,逐步进入校园文化、学科教学、道德教育等领域,如校园文化宣传动漫、学科教学演示动漫、道德教育动漫等作品,打造动漫展示平台,制作相关的漫画集(准备出版相关作品集)、动画作品库。

7.在教学中积累素材,不断探索课程内容和授课顺序,逐步开发校本教材,形成低中高三个层次的物化教材。

8.在批阅学生的创作作品时,笔者认为可主要留意构思好的作品。对构思与技术都不错的作品打上三颗星,构思不错、画功稍逊的打两颗星,构思有些欠缺的打一颗星。发放作业时,三星的作业一般无需修改,直接定稿;对二星的作业指出不足,提出修改方案,让学生重新创作;三星的作业需要好好推敲,能想出合适的修改方案就保留,否则弃之。第二稿如果创作得好就直接定稿,不行就再修改,最后完成定稿。最后,把学生的定稿全归类到计算机中,用“姓名+作品标题+班级+日期”命名这些作品,集中或分类放在特定文件夹内。此外,最好建立两份电子表格,一份登记作品的题目、作者、创作时间等,另一份记录投稿情况,如所投刊物、投稿日期、发表或获奖情况。

结语

动漫校本课程开发思考 第5篇

麦裕华

(广州市协和中学,广东广州

510160)

摘要:论述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哈利·波特化学魔法”的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并对该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作出讨论。关键词:校本课程;化学趣味实验;哈利·波特化学魔法

“化学趣味实验”是我校化学科组一贯开设的第二课堂活动。在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之初,我校为建立适应新课程需求的三级课程体系,该活动即被改为校本课程。笔者在2009学年开始负责该校本课程,通过以往的实验通知单发现该课程仍处于第二课堂活动的形态:(1)不同的任课教师选择的化学趣味实验并不相同,即课程内容不固定,随着教师的更换而改变;(2)许多任课教师选择的化学趣味实验缺少必要的线索,即课程内容缺少系统规划,显得较随意;(3)一些化学趣味实验涉及到的化学知识与学生的知识基础有一定的落差,即部分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4)缺乏课程评价,无法了解校本课程开设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基于上述情况,笔者按照较规范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对其重新开发,完成了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课程设计 1.1 课程目标

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已是毋庸多言,在教学实践中合理使用化学与社会生活联系的事实更得到中学化学教学领域的广泛认同。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事实的使用常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对这些事实的了解大多停留在口耳相传、文本阅读的阶段。

校本课程“化学趣味实验”的选课对象是高一级新生。笔者认为该校本课程应该是一门强调合作、参与和不断丰富经验的非学术性化学实验课程。笔者将课程目标确定为:学生合作完成一系列化学趣味实验,了解化学趣味实验的相关知识,体验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对化学的好奇心和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为此,笔者借用魔幻系列小说主人公哈利·波特的名字,将课程名称更名为“哈利·波特化学魔法”,籍此吸引学生和表现该校本课程的主要特点。

1.2 课程内容

在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时,主要从以下3点考虑:(1)化学趣味实验需要符合以下基本要求:学生感兴趣,实验装置简单,药品用量少,反应耗时短,实验现象明显,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2)化学趣味实验的主题应该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并且尽可能地采用生活用品进行实验,力

第1页,共5页 求增加学生的亲切感和改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刻板印象,增强学生对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这一观点的认同。(3)化学趣味实验涉及到的化学知识尽可能与学生在必修课程的学习相适应,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实验原理。笔者初步选择了12个化学趣味实验,以化学1模块的知识编排顺序作为这些实验的编排线索,并且根据化学1模块的教学进度,确定每节课的化学趣味实验主题。课程实施

高一级共有56名学生选择笔者开设的校本课程“哈利·波特化学魔法”,每2位选课学生被随机安排为1个实验小组。我校教导处将校本课程时间安排在第4周到第18周的星期3第9节(17∶00-17∶30),总共应上课15次;但因国庆节放假、期中考查和校内重要活动而先后停课4次,实际上课11次。笔者在第一节课说明该校本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并且演示多个化学趣味实验,引发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在最后一节课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态度和意见。笔者曾离校外出参加培训,有3节课的内容被代课老师安排为观看由美国探索频道制作的与化学有关的纪录片。因此,学生实际上只完成6个化学趣味实验,6个实验的主要内容见表1。

表1 6个化学趣味实验的主要内容

称 死灰复燃 自制豆腐花 自制固体酒精 变色墨水 黑龙出洞 化学绘画

在方糖块上撒上香烟灰,使方糖块在酒精灯上燃烧。往豆浆中滴入盐醋水,使豆浆出现聚沉而得到豆腐花。用硬脂酸钠、氢氧化钠和酒精制备块状的固体酒精。用CoCl2溶液在白纸上书写校训,并将纸张烘烤干而显字。在NaHCO3表面铺上方糖粉末和酒精,燃烧后出现上升的碳柱。利用Fe3与KSCN、K4Fe(CN)6的颜色反应进行绘画创作。

+笔者在每节课都向每位学生派发化学趣味实验的实验报告,并且让学生在实验报告上填写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以及对该实验的评论和感想。笔者将学生的出勤、实验后卫生处理情况和实验报告的填写情况作为评价学生个人表现的依据。课程评价

对校本课程本身进行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阶段。由于学生参与校本课程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了解发生的各种教学事件,他们的观点较客观和可信。为此,笔者编制了不记名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分为2部分。第一部分采用5点计分法,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学习内容和课堂管理的满意程度,和对完成的6个化学趣味实验的感兴趣程度。第二部分是2道陈述题,了解学生在校本课程中是否有所收获,和对校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总共有54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有效问卷52份。调查问卷能够代表学生群体的整体态度。

3.1 对校本课程的总体评价

笔者将调查问卷第一部分平均分在3.5分(含)以上的评价项目的评价结果归类为满意或感

第2页,共5页 兴趣,2.5分(不含)至3.5分(不含)之间的归类为中立态度,2.5分(含)以下的归类为不满意或不感兴趣;并且统计各评价项目中认为“满意/感兴趣”(选择5和4分)、“一般”(选择3分)、“不满意/不感兴趣”(选择2和1分)的人数百分比。具体结果见表2和表3。

表2 选课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总体满意程度

评价项目 教师教学 学习内容 课堂管理平均分 4.39 3.98 3.85

标准差 0.56 0.86 0.81

评价结果

满意 96.3% 78.6% 63.0%

中立态度 3.7% 14.8% 35.1%

不满意 0.0% 5.6% 1.9%

满意

满意 满意

表3 选课学生对化学趣味实验的兴趣程度

验 死灰复燃 自制豆腐花 自制固体酒精 变色墨水 黑龙出洞 化学绘画平均分 3.69 4.13 4.02 3.94 4.17 3.92

标准差 0.81 0.99 1.04 0.83 0.90 1.20

评价结果 感兴趣 感兴趣 感兴趣 感兴趣 感兴趣 感兴趣

感兴趣 51.9% 75.0% 65.4% 71.2% 78.8% 65.4%

中立态度 46.2% 19.2% 28.8% 25.0% 15.4% 23.1%

不感兴趣 1.9% 5.8% 5.8% 3.8% 5.8% 11.5% 由表2可知,学生对校本课程总体持正面的态度。在教师教学、学习内容和课堂管理这3个方面,持满意态度的学生分别高达96.3%、78.6%、63.0%,这表示笔者在校本课程中组织和实施的教学活动获得学生的肯定。除此以外,分别有14.8%、35.1%的学生对学习内容和课堂管理这2个方面持中立态度。

表3显示学生对6个化学趣味实验均感兴趣。平均分达到4分以上的有“黑龙出洞”(M=4.17)、“自制豆腐花”(M=4.13)和“自制固体酒精”(M=4.02)。调查数据同时显示,46.2%的学生对“死灰复燃”持中立态度,11.5%的学生对“化学绘画”表示不感兴趣,这说明部分学生对这2个实验缺乏兴趣。在后续的课程中,将考虑对这2个实验进行改进或直接更换。

3.2 对校本课程的感想和意见

由学生在调查问卷第二部分的作答得知,学生均表示其在校本课程中有收获。笔者将学生的收获归纳为6个方面,按照学生提到的次数多少依次为:(1)认识化学知识;(2)增加对化学的兴趣;(3)感到化学是奇妙和有趣的;(4)增加实验动手能力;(5)增加与同学的合作;(6)感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过半数学生提到“了解更多化学知识”。一些学生表示,通过校本课程,“了解到平时许多我们不知道而且很巧妙的化学实验。原来化学是如此地奇妙、有趣”。也有学生提到“这门课程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化学是可以那么好玩”,并且提出日后要自己再尝试制作豆腐

第3页,共5页 花。有几位学生思考得较深入,他们认为:“凡是自己动手做出来的东西,都会有满足感,有些事情是要两个人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感到很快乐”;“平时那些所谓的神奇,只不过是化学原理,化学是与生活相密切的”。以上学生的作答显示校本课程让学生在不同方面有积极的反应,能够初步实现课程目标的要求。

在对校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方面,学生的观点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1)部分学生认为“不足就是实验内容较少”。许多学生提出要“多设一点有趣简易的实验,让学生多动手”,“希望今后的实验更有趣、更多”。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实验“难度不大,没挑战性”,“没让人觉得十分奇妙之处”,建议“老师应该设计多一些高难度的实验”。(2)部分学生希望实验“更贴近现实生活”,“希望从实验中获得并解释生活中的一般化学现象”。(3)部分学生“希望今后在课堂上的实验时间能够充足,因为每一次做实验到最后都手忙脚乱(怕时间不够)”。(4)一些学生认为“老师在上课时应严厉一点”,“有些同学兴奋过头了,却显得有点吵闹,我希望老师能维持实验纪律”。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指出笔者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没有注意到的盲点,其中透露的信息可以解释为何会有较大比例的学生对学习内容和课堂管理这2个方面持中立态度。笔者在后续的课程中需要着重设计和完善这2个方面。问题讨论

回顾校本课程“哈利·波特化学魔法”的开发过程,笔者感到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充满艰辛、注重实践和思考、时间漫长而又必须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一个学期的困惑和尝试,笔者作出如下几点讨论。

(1)王斌华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分为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五个阶段。[1]与以往的第二课堂活动相比,笔者认为该校本课程在课程设计上更注重课程目标对课程内容的导向作用,能够有序、系统地组织课程内容,并且独立组织了反映学生态度和意见的课程评价。这一系列初步努力使得原有的第二课堂活动逐步走向校本课程。不可否认的是,该校本课程的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课程设计和课程实践有待进一步完善,各种难题总会层出不穷。不过,笔者相信只要对该校本课程继续进行精细化设计,不断累积实践经验和及时反思,有望将校本课程的建设提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2)教师是学生经验的设计者,因而必须慎重考虑和选择校本课程内容。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判断某个化学实验是否适合学生,但是这个实验是否具有趣味性,则需要由学生结合个人感受来评定。只有当学生认同实验的趣味性,才会自愿而非被迫地完成实验,并且有可能从中有所感悟。另外,笔者赞同学生也具有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进行课程决策的权力。因此,极有必要在校本课程结束前,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实验的感兴趣程度。笔者相信,经过几轮课程实践后,可以筛选出一批学生确实感兴趣、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化学趣味实验。

(3)在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最遗憾的是学生实际完成的化学趣味实验仅有6个,远少于课

第4页,共5页 程方案的设想。虽然这是客观原因所致,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各个方面也持有肯定态度,但是从学生在调查问卷第二部分的作答,可以强烈感受到学生对增加实验机会的渴求。在正常情况下,笔者预期后续的课程可以上课13-14节,学生能够完成11-12个实验。

(4)笔者是该校本课程的负责人,笔者因事离校外出不可避免地使校本课程在衔接和实施上受到影响。笔者一早感到“单枪匹马”地从事校本课程开发绝不是明智之举,只有通过科组教师间彼此充分、真诚地合作和交流,才能超越笔者个人的局限性,使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越趋完善。然而,一个实际的问题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愿意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诚如王建军[2]所述,教师意愿、教师职业特点、课程知识技能、工作负担和时间限制、参与的方式等因素都会影响教师参与课程发展。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原有的思维和习惯带来沉重冲击,教师必须以大量精力应对各种精神和实践压力。新课程改革期间需要经历的各种阵痛仍要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在现阶段,笔者希望通过邀请科组教师讨论教学计划、听课和审阅实验报告草稿等方式,让科组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5)学校课程委员会是为了实现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整体规划学校课程设置方案、指导校本课程编制而设立的校内学术机构。课程委员会的成员由学校行政领导、各学科组优秀教师组成,课程委员会的有效运作有赖于课程委员会成员的共同努力。笔者感到学校课程委员会较少对校本课程的编制进行业务指导,而且未曾对校本课程实施评价,学校课程委员会在校本课程这一领域的功能仍然有待发挥。如果把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看作是学校自下而上的教师文化重塑[3],那么学校课程委员会则是引导这一力量实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形成和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这一目标的制度保障。学校课程委员会的自我建设也应该成为学校领导思索和规划的问题。

参考文献:

动漫校本课程开发思考 第6篇

关键词:校本课程;评价机制;综合素质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实施,校本课程①开发日益成为课改的一大热点话题,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我校领导非常重视,积极创设条件,克服各种困难,不断推进校本多样化课程建设。首轮开设校本课程30余门,我也有幸参与了一个模块的主持工作。

一、此次校本课程开发的收获

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时间并不长,但这段经历对学生、教师和学校来说,都是不可多得、从未体验过的。

对学生而言,校本课程的开发,给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验。通过校本课程,学生们感受到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学习体验,同时也享受到确定自己发展方向的自主权。通过校本课程,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都得到提高。

对教师而言,校本课程的开发扩展了教师的视野,同时也是教师面临的一个挑战。开发校本课程,给了教师创造和开拓的空间,让教师的自主精神和创新能力得以张扬,也让教师体验到了生命的价值和职业乐趣。

对学校而言,我校一直本着“人文教育,和谐共进”的办学宗旨,以“崇德、立志、健康、博学”为校训,始终将培养“公民素养”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此次校本课程开设公民意识、公民品行、科学人文素养、志趣专长等四大模块,初步构建了学校多元化课程体系框架,彰显学校发展特色。

二、校本课程开发中遇到的困难

一方面校本课程开发给学生、教师和学校带来了不可多得的、从未体验过的快乐;另一方面在实施过程中又遇到了诸多的困难,有时间、财力、物力上的,但是我觉得最大的困难还是自身校本课程开发的水平有限。

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是校本课程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需求和学科特点确定教学内容。还要能编写教材,至少能根据参考书目编写教材。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驾驭教材的能力。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思考

1.全面分析和利用校本开发的资源,制订长远而明确的开发计划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这样的校本课程才有血有肉,才不至于形成“千校一面”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不是一个零敲碎打的过程,而是一个有计划的系列开发活动,需要有一个长远具体的规划,这样才能逐步形成学校明确的办学目标和鲜明的办学特色。

2.树立正确的课程开发理念,提升课程开发的意识

以“三本”理论思考为基础,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整体联系,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教育的宗旨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所以校本课程开发需要考虑好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整体联系。“生本”是“校本”与“师本”的前提和根本目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教师本身,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及未来,以学生的共同发展为本。学生本位的课程理念在课程的设置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主要表现为课程门类的多样性、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和适应性、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趣味性和丰富性等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会更有利于学生系统、整体地掌握学科知识。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牢固树立“全员参与”的合作理念,以教师为主体,形成一个由家长、研究专家、学生及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开发课程的合作共同体,使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还可以结合定期进行的校本研修活动,对全体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相关理论培训,让教师认识到,校本课程既是为教师施展才华搭建平台,又能够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3.构建有效的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机制

构建有效的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机制,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内容。建立评价机制的目的在于诊断课程,修正课程并确认课程开设的价值,并根据形势发展,推动校本课程深入持久地进行。选择合适的、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方式。校本课程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价值,所以校本课程的评价不应面向全体学生,评价的方法也不全以学业成绩为主,而是根据各个学校学生情况的不同,面向学生的发展而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就应该以这种更全面而具体、更充满人性化的评价为主。

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离不开评价机制作为保障。首先,教师能够评价校本课程开发,但教师参与评价机制还没有形成。学生理应进行评价,但在校本课程开发中难以发挥作用。学校能够评价,但是评价也往往流于形式。教育行政部门是主要评价者,但也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在所有评价主体中,学生家长几乎没有评价权利。其次,评价内容定位的模糊。在实践中,对校本课程开发什么样的内容评价缺乏合理的认识。再次,评价方法的单一。作为当前校本课程开发评价主导者的教育行政部门,所采取的评价方法,很少触及校本课程实施的环节。最后,对评价效果缺乏反思。评价者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评价后,基本不涉及对评价效果的再思考。

站在课程改革的十字路口,我们已经看到新课程所带来的全新的理念。需要我们付诸行动。只有坚持实践与研究相结合,既要注重新课程理念,更要注重理念的技术化,把理念转化成工作规程,走技术路线,才能充分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9.

[2]瞿葆奎.教育與人的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校本课程开发与发展的思考 第7篇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对策

一、校本课程的优势

校本课程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四点: (1) 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国家课程的意志与要求。校本课程是基于国家课程之上, 由学校教师依据国家课程的基本要求, 结合本校发展的理念, 对国家课程进行的二次或多次以上的开发, 它不但能满足国家课程的基本要求, 而且能满足学校本身或学校所在地域的要求, 使学生兼具两种或以上的特质。 (2) 能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 决定学校自身发展的方向。校本课程的开发权在学校, 所以一所学校要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更好地体现自身的发展理念及办学特色, 就必须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做文章, 虽然校本课程在国家课程的具体要求下具有内容上的较大随意性, 但它的开发离不开学校的支持与要求, 更离不开学校办学理念及办学特色。学校的发展特色离不开校本课程开发与发展的支持, 校本课程的开发更离不开学校办学思想的引导。 (3) 能更大程度地激发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本能积极性。以前由于我国师资队伍不但数量上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而且在质量上也是参差不齐, 教师在疲于教学任务的同时其他与教育有关的琐事也是目不暇接, 教师包括很多专攻教研的人在角色上沦为国家课程的被动执行者, 即使有个别人有参与教改之心也苦于难以把握大方向, 更鲜有足够时间供其支配;而今我国师资队伍在数量及质量上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大多数教师都有一定量的业余时间供其支配, 学校也有一部分资金供其发挥潜能, 促使教师从被动执行者向主动探索实施者转变, 加之教改大潮的适时出现, 我们教师队伍中按部就班的人已实属罕见, 主动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的人随之大增, 主动总结自己教育心路历程以及经验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 (4) 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校本课程由于从学校里来到学生中去, 所以更适合开发学校学生的特质, 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也逐渐转变为课堂的构建者、组织者甚至是实施者, 知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主动总结, 学习效果、效率可想而知。

其实校本课程的优势不仅于此, 有效的校本课程不仅是学校特色的体现以及国家课程的高效率实施过程, 更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同标准下各具特质人才的根本所在。从校本课程的优势来看, 我们可以预见校本课程开发与发展的重要性, 这就促使我们必须将校本课程一抓到底, 常抓不懈。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现状

由于我国校本课程概念提出及实施大体是在90年代后, 虽然已有近20年发展史, 但是我们的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基本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我们将校本课程的现阶段开发依照整个国家课程的门类分为以下几种情形: (1) 大张旗鼓型, 这种学校依托自身人、财、物的优势, 对国家课程的大多门类都进行了二次或多次开发, 从结果上看有自己个别科目的成果, 但上升至校本教材还需一定的路要走, 此类学校以经济发达区居多。 (2) 零敲碎打型, 这类学校也有自己的办学宗旨, 只是限于自身条件, 在一两个科目上小有成就。 (3) 浅尝辄止型, 有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或经历, 但苦于效果不佳、思路不清所以鲜有成就。 (4) 闭门观望、无动于衷型, 这类学校多属于薄弱学校, 从客观条件上讲多属于被动型, 人、财、物都不具备, 从主观上看学校没有办学理念, 发展思路不清, 教师热血沸腾但无相应条件支持。

当然从不同条件出发, 我们可以对校本课程的开发现状做出不同的归类, 单从开发形式上看也可以将现状分为, 独立完成型、合作开发型等, 这里不再赘述。

由于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的困扰, 校本课程的应用大为受限, 其效果可想而知。

三、阻碍校本课程开发发展的几个环节

1. 人力资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与实施的先决条件。

尽管我国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 教师数量质量也有极大改善, 但是距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要求还很远。这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普遍低下、团结协作能力差、敬业思想有待加强等方面。

2. 学校的办学宗旨或理念的瑕疵是校本课程开发发展的致命伤。

在时下很多学校由于学校领导班子的缺陷导致学校无发展思路或人云亦云思路不清, 校本课程研究缺失内涵甚至连起码的校本教研和普通教学活动混为一谈, 校本课程的命运也就无从谈起了。

3. 政策导向决定了校本课程开发发展的大方向。

所谓政策导向, 与学校直接关联的还是招考问题, 我们现行的考试制度,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去理解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发展具有致命的限制。我国大力实施校本教研、校本课程的目的无非是利用学校处于一线教育阵地的优势, 让学校围绕国家教育教学大纲, 将因材施教、因地施教、因时施教、因人施教进行到底, 进而达到提高学校教育效率、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 然而各类考试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校本课程的有效发展。在当今趋利思想的引导下, 多数学校会将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心从国家大纲和学校的要求转移至考试大纲的要求, 致使学校教学难免围绕考试这一目标运行, 学校教育多元化目标价值取向向单一化目标靠拢, 达到的目的很难为社会接受甚至适得其反, “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发人深思。从功能看, 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社会淘汰而是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进而促进自身成长, 然而考试使得校本课程以此为最终目的和方向, 国家课程中涉及的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容在校本课程中被挤没了, 高分低能甚至高分无德的人屡见不鲜。当然不参与国家考试的项目或课程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而它们在学校的生存地位岌岌可危。

4. 混淆校本教研、校本课程、校本教材的概念也是导致校本课程无法正常开发发展的一大因素。

在很多学校还存在将这几个概念分不清的教师, 有的人将校本教研只言片语的总结等同于校本课程, 浅尝辄止停留在小成就上呼呼大睡, 又有一些人将校本课程等同于校本教材望而生畏而不知何时方成正果。这些人都是概念不清, 加以引导或可成大器。

5. 时间、财力、物力及团结一致的向心力也是成就校本课程的必要条件。

四、校本课程开发发展的对策思考

既然我们已经找到了阻碍校本课程开发发展的症结所在, 就应对症下药。依据我校校本课程的现实发展情况, 我们认为从以下几点着手可以对校本课程的发展有所促进。

1. 着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及科研能力。

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发展不仅仅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意愿, 更多依靠教师良好的科研素质, 因此着力开发教师业务素质及科研潜能是影响校本课程开发效果的先决条件, 我们认为要提高教师各种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 应当加强师范生的教学观察力, 适当的试验设计能力、试验实施操作能力、适时的试验控制力以及较强的总结能力。师范生这些能力的取得可以从源头上保证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 对于在岗教师应花大力气进行培训, 这决定了时下校本课程的开发前景。我们以往的培训多以十天半个月的短期培训为主,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的质量, 从内容上讲, 有点就事论事的味道, 不能很好地让教师掌握学习的方法, 更不能从实际出发教给教师哪怕些许的从事科研的方式。众所周知, 只有教师学习能力的提升, 方可保证校本课程的与时俱进, 否则校本课程就不能得到有效提升与发展。我们认为, 无论是国家培训还是地方培训, 都应以受训教师在岗的受训后成绩为培训结果做注解, 而不应以场面轰轰烈烈、过程复杂繁琐为榜样。特别是培训应建立长期跟踪机制而不应“来去如风”。多抓少而精的培训, 少做无效秀;培训更应长期化、制度化让在岗教师能不断挑战自我激发潜能, 为教改大计做贡献。再次, 加强校本培训, 提高本校教师素质。校本课程产生的过程离不开学校的课堂, 缺少了校本培训的教师很难从实际出发开发出适合校情的校本课程。所以加大校本培训是多快好省出人才的有效方式, 校本培训应打破高职称、低素养论资排辈的局面, 不拘一格用人才是校本培训的关键所在, 努力营造校本培训的大环境, 搭建适合学校名师以及其他有教学特长教师的舞台, 将他们的经验或优势在全校发扬光大。

2. 加强校内外的团结协作与合作交流, 培植校本课程开发发展的大气候。

其实我们许多学校特别是城市里的学校已经做到了这一点, 它们的校本课程之所以能取得一定成就与打开校门办教育的思路是分不开的, 假使我们所有学校都有虚怀若谷的气度, 不仅能欣然接受来自外界的赞扬之声, 更能气度非凡地接受外界的批评与质疑, 那么校本课程的开发肯定会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我们这里提到的合作交流主要是针对校本课程开发而言的, 之所以要求学校打开校门办教育就是要求更多的同行快速加入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来, 因为校外不止有专家学者更有来自社会各界的默默关注, 他们不一定能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有所帮助, 也不一定懂课程评价, 但有一点就是他们一定能对校本课程实施的结果给出不同的建议。相同地域、不同学校的相互交流更能促进校本课程内容多元化, 更容易促成资源共享, 教师之间的帮带也是缩小校本课程开发成本的有效途径。当然, 如若能将专家邀请到校, 对教师自身的发展成长来讲更是求之不得。

3. 取才方式多样化是促进校本课程发展的关键。

其实考试本身并无大错, 错就错在我们将考试内容和选才制度混为一谈, 考试能力本身就是一种素质, 但一种素质不能代替其他素质成为选才的关键。我们选才应以多种方式综合素质考查为主导, 而不应以分论人。只有选才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校本课程才不会弹新曲唱老调, 国家课程的最终目的才会在校本课程更加完美地体现, 教育多元化目标才不致沦落于现行单一化体现。

4. 团结一流的班子和思路明确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引导校本课程发展的明灯。

校本课程的发展离不开领导班子的倾力支持, 当然不能撇开学校办学宗旨随意开发, 学校办学理念决定了校本课程水平的高低, 而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则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

5. 有效的课程评价机制是督促校本课程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校本课程的发展必须以课程评价为督导, 运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手段对校本课程的实施予以科学的评价, 促使其在动态过程中趋于合理, 确保校本课程的良性发展。

要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发展其中还牵扯到许多技术性环节, 比如课程的目标设定、课程的框架结构、课程的论证修订以及课程指南等。当然, 没有国家或地方的指导性文件, 不顾学生的差异需要及地方学校的发展需要, 即使开发出某些课程也是毫无意义的, 另外适当的财力物力支持、相对稳定的工作团队、工作时间及场地也必不可少。

浅谈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第8篇

如今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全面铺开, 校本课程的开发无疑是其中一大亮点。课程改革将校本课程作为课程三大板块之一, 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这意味着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 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本次课程改革以素质教育为中心, 注重学生的终身持续发展, 强调教育的全面和均衡, 更提倡教育的个性化和多元化。这种变化无疑为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所谓校本课程, 就是学校根据本校独特的教育理念, 通过对在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估后, 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自身的相关资源开发的, 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校本课程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意识和教育理念。下面, 笔者以我校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为例, 谈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和思考。

一、以学生为中心, 体现校本课程的拓展性和实践性

校本课程要体现内容的拓展性。校本课程是基本教程的重要补充, 其开发要立足于基本课程, 又要高于基本课程。

在粤教版语文必修 (二) 中有《项脊轩志》、《我的母亲》, 必修 (五) 中有《陈情表》。这三篇文章都从细处着笔, 或陈述人亡物在, 三世变迁的感慨, 或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或陈述祖孙二人相互依恋之情, 可谓情真意切, 字字动人。我们将散乱的教学资源进行重新组合, 汇聚同类题材的作品, 如将史铁生的散文《合欢树》、《秋天的怀念》和苏轼悼念妻子的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等引入课堂。先开发“吟唱生命, 歌颂真情”的情感美文欣赏课程, 唤起学生的共鸣, 接着通过比较以上文章写作方法的异同, 借鉴其多角度抒情的方式, 最后以“感动你我的人和事”为主题, 让学生自由书写。通过该课程, 学生不仅学到了写作的技巧, 更感受到了生命和真情的可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应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 才能够真正地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粤教版必修课中有一些现代诗歌, 如《再别康桥》、《热爱生命》等, 这些诗歌很适合朗诵。朗诵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朗诵可以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逐步培养语感,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此外, 朗诵还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通过朗诵, 可以创造性地表现作品的情感, 感受语言文字的音韵美。于是我校举行了“体会文学瑰宝———诗歌朗诵会”, 让学生在朗诵中把握重音和语调, 在朗诵中校准语速和节奏, 在朗诵中得到陶冶和启迪。

二、以地方为基点, 体现校本课程的特色性

校本课程应增强课程资源意识, 重视各种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学校所在地区具有的各种特色和条件, 都可以成为课程的重要资源。

我校位于顺德北滘镇, 北滘是中国家电制造业重镇, 民营经济发达。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发展, 我校举办了“走近我身边的建设者”系列讲座, 把美的集团、LeSaunda等知名企业的创业者、管理者以及普通的农民工请进学校, 请进课堂。他们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企业发展, 从不同角度, 生动介绍了创业的艰辛、工作中的迷茫以及成功的喜悦, 描绘了30年来北滘经济发展的缩影。随后, 开展了“走近我身边的建设者”活动, 鼓励学生利用各种资源, 了解北滘的发展, 与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建设者对话, 了解他们与北滘发展的不解之缘。最后, 组织学生围绕“北滘30年”主题, 自己任意选取写作角度, 通过走访身边的建设者, 利用图书、文件、音像、网络等各种途径获得素材, 通过人物成长观察企业成长, 透过企业成长研讨北滘发展。当凝聚着学生智慧和才华的作品汇集成册时, 学生们无比快乐, 因为他们在活动中提高了沟通能力, 学会了尊重北滘的每一位建设者, 学会了感恩;因为他们在写作中可以真实地表现自我, 在活动中明白如何品味生活。

三、以学校为基点, 体现校本课程的校园文化

校本课程应体现校园文化和学校特色。走进莘村中学, 最具特色的莫过于校园名人雕塑群了。老子、孔子、华罗庚、鲁迅等名人的雕像位列其中, 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此, 我校举办了“校园雕塑群名人故事大赛”, 鼓励学生搜集关于雕塑群名人的小故事, 通过这些小故事去了解这些名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 通过小故事反映这些名人优秀的精神品质。学生们觉得非常有趣, 参与的热情很高。比赛既提高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和演讲能力, 又达到了教育学生的目的。

浅谈中学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 第9篇

1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与意义

1. 1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与问题

地理校本课程是一个新的概念, 1999 年全国召开教育工作会议和2001 年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确定把我国课程分为: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 从此我国的课程体系和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为长期以来坚持国家课程为主的教学体系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即如何照顾各个地方的差异性以及体现各地文化背景下的特色教学等问题。而校本课程以 “学生获得”为根本目的, 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指导并结合当地社会、经济的具体实际情况和本校的传统与优点开发的, 这恰好弥补了国家课程在这方面的不足。地理校本课程是对地理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补充,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 近十几年来, 我国地理校本课程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各种理论研究和校本教材层出不穷, 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 1. 1 校本课程仅仅是国家课程的翻版, 无法突破应试教育的阴影, 不能体现地方特色, 学校特色和学生特长, 曲解了国家放权地方的初衷;

1. 1. 2 研究的主体和范围存在很大的不合理与差异性, 偏重理论建设, 缺少实践行动;

1. 1. 3 偏向单一学科或单一知识, 缺乏整体性, 教师校本课程开发意识淡薄;

1. 1. 4 以学校和教师为本, 忽视了学生的需求, 课程多数流于形式不能实现;

1. 1. 5 开发过程中出现了 “闭门造车” 的现象, 没有以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姿态融入社会;

1. 2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地理校本课程作为地理国家基础实验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即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计划、编制、实施的课程, 其基本定位是非学术性的, 是以学生个体差异性为目标, 承认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能力, 课程的开发者主体是一线的教师和学生而并非学者专家, 所以决定了地理校本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 2. 1 实施校本课程是推进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 并且也扩充了课程的概念。由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带有普遍的适用性和编制的周期性, 所以难以反映每个学校的差异性, 也不能及时的吸纳新信息和反映社会生活的快速变化, 而校本课程虽然有其缺陷, 但是能够弥补国家和地方课程的不足, 具体优缺点见下表:

1. 2. 2 推动实现教与学的创新, 有助于促进教育民主化的发展进程。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和共同发展的过程, 要求教学方式要由教师的教逐步转变为学生主动的学和探究, 而校本课程恰好是在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参与下编订的, 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 2. 3 教师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转变, 为教师继续教育提供了良机, 有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教师是校本课程的主要参与者, 在编制过程中把自己的角色从授课者转为研究者, 一方面其体验到了课程改革的权力, 另一方面使自己明白了应该承担的义务, 同时也增强了教师积极探索和学习的欲望。

1.2.4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 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过程的选择内容, 体现了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 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课程的选择。

2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所在地区教育政策的基础上, 结合各自学校自身的传统与资源, 并且兼顾学生的兴趣与爱好, 组织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士共同参与, 做好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 在开发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2. 1 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对于教育者来说, 教育学生的核心理念是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 也就是“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 为了一切学生”。在地理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离不开学生这个主体, 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心灵与心灵的互动, 所以地理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要把学生当作主动的获得地理知识的主人, 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工具。

2. 2 综合性和针对性的原则地理学科是一门自然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 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时要结合其他学科, 并且内容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特点, 不能单是按照教师的经验而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要针对自己学校的情况, 可以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 而绝非按部就班。

2. 3 适度性原则地理校本课程并非越多越好, 开发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 不能因为学校资源丰富等条件, 想开发多少就开发多少。结果导致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本末倒置, 加重学生的负担。

2. 4 兴趣性与价值性原则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 学生对地理校本教材主要存在两种误区; 第一种喜欢, 主要是因为考试没压力、上课不用开动脑筋和没有任务要求; 第二种不喜欢, 主要是地理校本教材没意思, 自己不会用, 对考试没有帮助。所以一本好的地理校本教材要求有思想、有情况、有收获、有价值和有启发性。在内容的选择和问题的设计上要有趣味, 这样才能让学生乐于选择、乐于接受、乐学其中,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补充国家与地方课程的不足, 否则它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更谈不上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3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学生在学校获得什么样的地理课程, 这是由国家、地方和学校决定的,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有着最直接的责任。新课改后国家设置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 要求我们在开设好国家课程的同时, 同样要开设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学校必须参与到课程的开发中来。从此, 学校由原来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但是每个学校的地理环境、师资力量、认识水平等又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所以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可以有 “范围”和 “行为”上的不同, 笔者从微观方面分析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

3. 1 首先学校要明确目标, 地理校本课程要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由于现实和历史等多方面原因, 地理课程并不为大多数人所重视, 长期以来以可学可不学的眼光看待; 而且很多地理教师也没真正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特点 “教了一辈子地理却不懂地理是何物”的人大有人在, 这样的现状使我们需要帮助一线教师对地理学科本质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3. 2 学校以学生需求为本, 注重校内校外合作, 突出学校和地方特色。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要达到培养人的目标, 就要求在教育过程中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性, 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主体, 只有学生的主主性被唤醒、被培植起来, 才能发挥其能动性、主动性、创造性, 所以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满足学生的需求。我国教育经过长时期的发展, 校外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 服务的对象和功能也在逐渐扩大; 但是对校外教育资源的定位和归属问题还没有解决。学校教育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发展的一般性和一致性; 而校外教育侧重考虑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在地理校本教材的开发中要把校内校外教育资源统筹结合, 避免把两者孤立。

3. 3 学校要有统一的地理校本课程核心理念, 注重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融合。不同的学校, 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一样, 地理校本课程的内容也应该有所差异; 这种差异性恰好为学校创造了自由的空间, 为学校展示自己提供了平台, 为特色学校创设了条件。但是无论哪一所特色学校必然有其核心的理念, 所有学科的校本课程都应该为这个核心理念服务, 学科与学科之间要相互融合, 取长补短。一个地方的风土民情、名人轶事、人文地理、环境保持等等校本内容, 其并不仅仅只涉及到一门学科。例如: 学校附近的一座小小的山包也许潜伏着一段惊天的历史, 一段历史又演绎了多少悲欢离合, 上演了一场场生离死别; 人们为了传衍下去, 形成脍炙人口的小调或者以某某名称来命名, 从而体现了历史文化与地理的有机地结合。

3. 4 学校要成立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管理中心, 专门负责对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 统筹各方面资源, 内容上要与时俱进。地理学科与社会经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比如当地的人口、资源、环境、工农业的布局等等问题都可以作为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面对如此丰富和复杂的内容, 要求我们一方面整合有限的校内资源, 成立专门的中心对地理校本课程的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储存; 另一方面要注意开发的内容是在不断变化的, 选择的内容要同当代地理科学发展的主要潮流及各个地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吻合, 这样才更有价值。

3. 5 学校对地理校本教材的开发要有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和制度上的保障。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费时、费力并且要不断进行调度、交流和完善的过程; 开发是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共同参与下完成的, 所以对其评价主要分为对进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对地理校本课程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评价, 又要将地理校本课程的评价作为学生学业评定的一部分, 纳入对学生的综合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对其结果进行肯定, 鼓励教师积极投入本校课程的开发, 对开发的精品课程要进行奖励, 典型经验做法要及时推广, 好的作品成果可以进行展览, 同时要建立长远的校本课程开发补充和完善机制。在制度上, 要按照开发的规模成立各个开发小组, 选定相应的负责人, 将管理制度明确细化, 做到责权分工明确, 在后勤上学校要给予一定的支持。

4 小结

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并且难度较大的工作, 它不仅有利于特色学校的建立还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 在开发过程中要秉承为 “学生终生发展”着想, 要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 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个性与潜能, 使他们的知识、能力、个性、情感等都能够得到提高和发展, 为新课程改革增添内容和动力。

摘要:地理校本课程是国家和地方地理课程的外延与补充,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中学阶段的地理课程应由国家、地方和学校三方面课程共同构成, 但是在三者之中又以学校地理课程最为缺失和薄弱, 开发地理校本课程能够更好的发挥地方和学校的优势与特长, 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促进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和学生全面发展, 为地方打造特色学校以及提高我国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理校本课程,现状及问题,开发策略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4]钟启泉, 崔允漷.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5]王述华.中学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初探[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12 (1) .

开发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第10篇

一、乡土课程开发大有可为

(一) 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明确规定:要试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应根据本地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 根据学校实际、学生兴趣和需要, 开发乡土文化资源, 建设德育校本教材, 强化乡土文化宣传教育。

(二) 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如今国外一些精美卡通片、动漫游戏等占据了学生很多的课余时间, 网络时代的信息量大, 良莠并存, 而学生又缺乏一定的判断力、免疫力。相反的, 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正在一点点消融。作为学校, 要引导教育学生学习民族传统乡土文化, 并予以继承和弘扬。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 这既是责任, 又是义务, 更是担当。

(三) 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需要

乡土文化资源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有待大力开垦的肥沃土壤。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 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 用事实说话, 用典型说话, 让学生去参与探索、实践体验等方式开展教育活动, 才能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才能使德育教育实现全方位、立体化转换。

二、乡土课程开发科学而为

(一) 明晰开发路径

一是挖掘乡土文化资源。课题组人员走访了多位专心研究昆山文史的前辈, 参考昆山文史资料、书籍文刊, 挖掘昆山乡土文化资源, 如昆山的名人轶事、语言文化、民间游戏、歌谣、传统美食、手工艺等, 并最后遴选出昆山乡贤人物、特色美食作为研究重点。二是多渠道采集信息。校本课程开发要发挥好教师建设者、实践者的作用, 让教师积极地通过互联网搜集、整理相关文史资料、网络信息资料、民间口口相传的信息资料等, 注重搜集和整理教学中的优秀课例, 形成具有校本特性的信息资源, 并根据他们各自的研究领域、突出成就进行分类、分组排列, 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和加工。

(二) 确立开发目标

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首先, 我们汇总前期所搜集到的相关信息资料, 并对信息资源进行评估、分析情况, 根据学校的办学思路, 提炼核心理念, 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总目标:让学生通过感知、体悟乡土文化,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陶冶人格情操;通过参观、调查等实践体验活动, 让学生关注昆山本地人文历史、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 从而了解昆山、热爱昆山, 学会对昆山这片热土负责, 增强建设好昆山的责任感;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三) 编写课程教材

在对昆山乡贤人物、特色美食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基础上, 我们着手分组安排教师编写教材, 并先后邀请了苏州市一些高等学校领导以及知名学者、编审莅校指导, 又多次召开编委会成员会议, 明确编写的具体要求、编写的方式等。在形成初稿后又分组交叉交流阅读, 反复修改, 最后请昆山文史研究专家审稿后成为校本教材 《走进乡贤》 和 《食在昆山》。

(四) 编写 《乡土德育校本课程的实施纲要》

开发教材最终是要用好、用足教材, 为使开发的校本教材发挥其最大的育人功能, 我们编写了 《乡土德育校本课程的实施纲要》。一是简要说明开课教师、教学材料、课程性质或类型、学习时限、参加对象等。二是组织教师编写具体教学方案, 其中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课程实施说明、考核评价方式等。

(五) 实施课堂教学

“乡贤文化”“美食文化”等乡土文化资源引入课堂, 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具体而亲切。为此, 我们要求教师在各科教学过程中能积极地与乡土文化紧密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机渗透。语文活动课上, 学生吟诵乡贤诗文、讲述民间传说、介绍家乡美食、歌颂家乡贤人;综合实践课上, 学生学做家乡美食;音乐课上, 学生学唱昆曲和家乡民谣;美术课上, 画美食、制作乡贤名片;等等。

三、乡土课程开发畅所欲为

(一) 探索课程实施的有效方法

一是保证课时落实。教材能否有效实施, 关键在于课时是否真正落实。为此, 学校教务处、德育处协调, 将每月一节班会课、一节地方课程作为 《走近乡贤》 《食在昆山》 校本教材的教学时间, 制定教学计划, 认真备课, 定时组织听课、评课。二是注重三个结合。在校本教材教学过程中, 我们注重了几个结合:①与语文等国家课程教学相结合, 与地方课程教学结合, 特别是与品德学科教学结合;②与德育处、少先队活动、与学校兴趣小组活动相结合;③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相结合。

(二) 转变教师的德育观念

在乡土资源开发、编写校本教材、教材实施操作中, 教师的德育观念得以转变。他们会更着眼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注学生的个性培养。

(三)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开发并编写乡土文化校本教材过程中, 教师不断学习, 不断充实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 逐步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平。在这三年中, 校本教材组教师参加了各级相关教育教学评比展示, 其中有6 位教师在三年来被评为昆山市德育学科带头人, 2 位教师被评为昆山市德育能手, 也有多篇相关课题论文发表在省级、国家级刊物上。

(四) 发展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开展校本德育课程乡土资源的教学活动, 学生在参观、访问、调查等实践中, 关注了昆山人文历史、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 受到了乡土文化的熏陶, 培养了健康的审美情趣, 陶冶了高尚的情操, 从而激发了爱家乡、爱祖国的美好情感。同时, 通过自主学习的研究活动, 培养了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促进了每一位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五) 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将乡土资源引入学校, 引入课堂, 拓展了学校的德育途径, 丰富了学校的德育资源, 也引起了昆山市教育局、市文明办、市文化馆等部门领导的重视, 并得到大力支持。2015 年6 月24 日 《姑苏晚报》 A4、A5 两大版面专题报道了新乡贤研讨活动, 宣传了 《走近乡贤》 校本教材, 南京有位教授在得知我们编写乡土德育教材后, 予以高度评价。玉峰学校创编的 《乾隆吃火奥灶面》 剧本在昆山市小学生“昆山方言讲昆山故事”比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乡土文化资源开发的空间巨大, 要求教师拥有更多的创造性实施能力。例如, 在开发乡土文化资源过程中, 要善于查找资料、搜集相关信息;要善于发挥家长、社会各界人士的力量, 协同多个相关部门共同努力;要不断提高在调查、采访过程中搜集加工信息的能力与水平;还要开发相应的评价体系, 以更好地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摘要:信息化时代, 民族的、经典的、乡土的文化正被外来文化一点点侵蚀。作为学校, 要引导和教育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经典文化、乡土文化, 并予以继承和弘扬。乡土资源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有待开垦的肥沃土壤, 充分开发利用, 可以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思考 第11篇

关键词:校本课程 办学理念 课程设置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组织教师(主体是教师)或其他人士根据相关的政策而开发的课程。一直以来,我校都坚持开发校本课程,并努力使之成为办学特色,以满足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下面笔者结合我校多年来的办学实践,谈谈我校在抓好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思考与做法。

一、明确的办学理念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先明确学校办学理念。它的确立,有助于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凝聚教育合力,形成学校特色。我校的“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对校本课程开发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

校本课程开发要在办学理念指导下结合学校具体情况进行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对象是学生,涉及学生的知识需求和心理发展需求。知识需求是指学生对知识本身及获取知识的方式、途径等的需求和看法;心理发展需求是指学生健全心智、培养人格、走向成熟的内在愿望和渴求。对学生需求的分析,有利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特长发展,进而因材施教。

三、设置齐全的课程类型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

首先,我们要结合本地的区域需求,发挥我校特色优势,挖掘学校资源优势,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弘扬传统文化,张扬个性特长,做心理健康、活泼向上的好少年。根据这一主题,我们可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这不仅能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还为实现文化的传承奠定了基础。

其次,我们要注重课程的拓展、延伸和学生特长的培养,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开设种类多样的选修课社团:“品味书香”社(阅读)、“心灵手巧”社(彩泥雕塑)、粘贴画社、“纸上乾坤”社(折纸)、“棋”思妙想社、“独出心裁”社(剪纸)、七彩画室、“心随笔动”(书法)、十字绣等课程。

再次,我们还要把校本课程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开发出学科拓展类课程,如《生活中的数学》《习作天地》《情景英语》等课程。

四、强化教师主力军的地位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

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与实施者,也是校本课程的主力军。校本课程开发必须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以教师为主体,以自主、开放、合作的形式进行,且课程要适合本校学生实际。因此,我们在选用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时,应对教师进行全面考核,争取让能力强、素质高的教师当担重任。

首先,教师要较好地把握课程标准对相应内容的要求,密切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开发出适合本校学生的课程内容。

其次,教师要深入地了解学生。学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而不同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家庭,具有不同的成长经历,他们在爱好特长、品行修养、学习能力以及心理素质方面千差万别。对此,我们可发放调查表从家长那里获取第一手资料,了解学情,从而把握每个学生的鲜明特征。同时,学校还要利用活动课为教师提供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平台,从而使教师从学生那里获得意想不到的智慧和灵感。

再次,教师要发挥自身主导作用,加强对学生的选课指导,力求克服选课的盲目性,提高选课的科学性,使学生明白“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道理。

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条件就是教师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多种教育技能。经验丰富的教师对教育技能技巧掌握纯熟,对教学有良好的监控能力,这就使得他们对学生的需求把握准确,能很好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而对于新教师来说就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当下教育的发展趋势,实现教师的“一专多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因此,教师要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逐渐发掘自己的潜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让学生在实施的过程中受益,让自己在学校课程的开发中体现自身价值、体味教育幸福。

五、“走班制”是校本课程得以实施的主要形式

为了确保校本课程在我校全面实施,最初我们确立了“走班制”,但是随着校本课程实施,它暴露出很多不足之处,如各年龄段的学生在指定的教室上课,跨越年级、年龄差距较大,不利于施教和管理。为此,本学期初,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学生需求及时调整了实施方案,决定按同年级学生不同的特长、爱好分班,具体方法:先由音乐、舞蹈、美术、器乐等教师在各年级选出具有这些素养与爱好的学生组成我校的特色社团。然后,剩下的学生,由班主任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组建不同课程的社团,在本班教室上课,这样便于实施教学与管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并允许选择有所调整,同时规定了每学期开校可以根据上学期的学习成果进行必要的调整,但要避免频繁调整,以便使学生长期稳定发展。这样,就使“走班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作为九年一贯制乡镇学校,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全面铺开,实为不易,但是我们从没有放弃。自从我校开发校本课程以来,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得到了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升。

我校组织教师申报了校本课程相关课题、开发了教学设计手册、校本教材、校本课程课堂案例。2011年、2012年,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少工委举办的“星火杯”书画大赛,曹蕴涵、候烨、王萌等同学的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张丽芬老师、孙吉青老师获优秀辅导教师一等奖。在全镇“庆六一”节目汇演中,我校的故事、相声、快板、朗诵节目均获镇级一、二等奖。姜建平老师、赵晓英老师编排的《裕固风情》和《卓玛》分获舞蹈类一、二等奖。此外,简笔画、舞蹈、书法、跳绳、剪纸等一系列校本课程的开展,也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学生校内活动的空间,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动漫校本课程开发思考 第12篇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以及课程专家和家长等群体在科学评估学生需求的基础上, 以学校为基础 (基地) 充分利用学校和当地社区的课程资源, 进而开发出的具有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1]。其目的是在尽可能满足学生、学校和地区的差异性的同时发挥学校和教师的主体性。校本课程是在满足学生多样化选择, 促使学生全面而主动地发展的同时, 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空间和平台, 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环境的差异性与独特性的同时提高课程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提高学生的参与性[2]。

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 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逐步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这种模式的校本课程能够使课程开发与教学零距离接触, 丰富的网络资源能够丰富校本课程的形式和内容,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和教师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能够丰富校本课程结果的实现[3]。因此, 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 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 在学生现有信息技术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增强校本课程的趣味性、参与性和开放性, 开发出学生感兴趣且促进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

1 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注意事项

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开发需要避开应试教育的误区, 突出素质教育的方向性,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 把信息技术带入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是课程开发的趋势, 可以拓展学习的方式和内容, 以信息技术为学习工具, 丰富学习方式, 扩展学习资源, 建构一个新的教学体系[4]。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应注意以下两点。

1.1 教材编写要契合教学理念

教师要积极思考, 制定合适的教学内容。教材的编写与索引应基于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水平, 是为学生在学习和应用中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供的一个平台, 让学生在提问中学到知识, 在动手中提高能力, 从本质上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教材要以信息技术为工具, 以学生信息素养和能力为基础, 切忌重形式而不重内容。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的教材编写要切实时代的特征, 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多为学生创造自由学习的空间。

1.2 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外, 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更应多样化。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模式建立在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性学习的基础上, 而且会因人的个性差异而变化, 所以这一教学模式本身又可以有无限的创意[5]。在实施和研究中, 我们也总结出了一些有较好成效的新的教学模式:

1) 主导式: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角, 学生是课程参与对象和接受者。所以, 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比较差, 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利。优势是知识传播的效率非常高, 并能通过大量的学习信息, 吸引学生参与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

2) 共享式:在课程上安排预习, 围绕学习目标师生共同收集知识和信息, 鼓励大家采用不同的方式获得信息, 分享知识的同时也在分享获得知识的手段。

3) 自助式: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 学校和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源和必需的硬件设施, 学生可以根据意向自由选择、搜索和建构学习信息。

4) 探究式:在教师、家长、同学等的帮助下, 利用校内外一切有用的学习信息源, 开展校本课程学习的研究性活动, 并把研究的成果以各种形式生成校本课程。

2 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的实施

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应注重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往, 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个性特长。因此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的实施应遵从以下四点。

2.1 有层次的校本课程体系

在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的指导下, 建立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两个部分的有层次的课程体系。必修课以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课程内容, 也是学习后续课程的前提;选修课是满足一些信息素养较高的学生进行探索和体验的课程体系, 它不仅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 而且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平台。

2.2 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的不同, 按照学生的兴趣分流导学

学生的信息素养会因种种原因而导致参差不齐, 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各不相同。只有在按照学生兴趣分流的基础上, 结合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分流导学、因材施教才可能提高校本课程的实用性。对于一些信息素养较好的学生, 可以直接跨过必修课而直接进入选修内容的学习;而另外一部分信息素养较差的学生, 则需要对必修课程进行认真的学习, 等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课程内容学习累积到一定程度, 考虑让学生进入到校本课程选修部分课程的学习。

2.3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 提高校本课程内容的时效性

校本课程所包含内容非常广泛, 在校本课程的设计上, 应注重将课程的地方性特色和现代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 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知识和社会发展更新与重组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和内容。

2.4 利用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来监督和保证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和长久发展

强调学习过程的评价和淡化学习结果的评价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区别于其它传统文化课程的特色之一。对教学的计划、教案, 学生出勤以及学生作业的质量对校本课程的质量进行评价[6]。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注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获取知识的方式;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独立创新意识的评价要尤其重视。

3 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的类型

3.1 应用网络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

注重现代科学技术的先进技术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使用, 网络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参与, 使得学生学习方式发生重大改变, 为拓展学生视野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增强以及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善, 为提高教与学效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尤其在培养学生兴趣, 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 激发学生探索精神等方面具有巨大潜能。

3.2 以地区发展特色为参考的特色校本课程

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校本课程开发时, 以信息技术为背景, 立足本校、借力于地区发展特色, 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发展特色为基本要素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 特别是将有代表性的区域性的经济项目元素加入到校本特色课程, 这些都可以提高校本课程的区域性和特色化。

4 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4.1 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教师个性化的教学效率

实施校本课程教师是关键。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 而且是课程的设计者、课程标准的制定者、教材的编制者。这些都是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努力, 去认识课程、去探索课程。而信息技术可以将教师从旧的教学模式中及时解放出来, 丰富教师在课程设计中的资源, 为教师设计具有个性化的教学过程提供现实基础;为教师研究分析学生, 提高教师融会贯通的综合能力提供参考。这些都有利于显著的提高教师个性化的教学效率。

4.2 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校本教研氛围

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时, 需要对新课程有一定深度的认识, 并能掌握相关课程的技能, 才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的进程[7]。在各地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 各地教学信息以及各地教学成果的相互交流有利于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校本课程教研氛围。

4.3 引导教师学会理性思考

课堂教学问题是复杂的、难以预测的, 教师一味的模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在开发的过程中, 面对众多的信息资源, 在其选取过程中能够使教师主动有意识地去反思, 进而主动弥补不足, 发展和改革教学方法, 促进校本课程的特色化、专业化。

4.4 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缺陷

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一种有益补充, 是符合地方特色、符合老师的实际教学经验、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有效补充。学校作为一个整合各种教学资源的平台, 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有着区域性的影响。教师作为学生与各种教学资源的媒介, 更应该应用丰富的教学经验不断推进本地化的校本课程完善和改进, 大力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

5 总结

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 从实际出发, 利用信息技术平台, 对原有的课程资源和学习方法进行创造性开发。学校、教师以及学生能够基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现实和网络课程资源, 丰富和优化课程设置, 使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符合教育教学的目标, 而且符合学生兴趣爱好, 使学生的个性、知识和能力得到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对这种教学模式的开发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对教育工作探索和创造的实践过程。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崔允郭.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3]罗东飙, 邓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能及校本专业发展途径浅探[J].求实, 2004 (4) :22-25.

[4]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J].教育技术通讯, 2003 (9) :21-26.

[5]钟启泉.现代课程论 (新版)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6]李雁冰.课程评价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上一篇:系统改进方法下一篇:学院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