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噪声暴露范文

2024-05-25

职业噪声暴露范文(精选10篇)

职业噪声暴露 第1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某冶炼厂精馏车间63名作业人员为镉与噪声联合接触组(简称联合组),某齿轮厂机加工车间57名作业人员为噪声接触组(简称噪声组),同一冶炼厂不接触有害因素的行政后勤人员53名为对照组。各研究对象均排除耳毒性药物中毒性聋、外伤性聋、传染病性聋、家族性聋、美尼尔氏病以及各种中耳疾病,无长期听MP3或常去酒吧习惯及吸烟嗜好,且非噪声易感者。

1.2 现场噪声强度、镉及其化合物检测

噪声检测按照《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GBZ/T 189.8-2007)的要求进行测点选择和噪声强度测定,噪声测量仪器采用杭州爱华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AWA 6218 B噪声统计分析仪。镉及其化合物采样采用微孔滤膜、用ESA-2个体粉尘采样器采样,实验室分析采用451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各采样和检测仪器均经华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检定合格。

1.3 听力水平测试

采用丹麦产的Iterm II便携式诊断听力计,在本底噪声<25 dB(A)的隔音室内,对工人进行左、右耳0.5~6.0 kHz 6个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测试。所有受检者受检前均脱离噪声环境24 h以上,纯音测试结果按《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GBZ 49-2007)的要求进行年龄和性别修正。

1.4 问卷调查

根据研究要求设计《噪声作业人员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个人生活史、职业史、噪声暴露史、爆震史、耳部疾病史、头部外伤史、家族性耳聋史、耳毒性药物使用史等。其中噪声暴露史包括:每工作日噪声暴露时间、噪声暴露工龄、下班后是否接触噪声以及是否常听MP3和常去酒吧等。

1.5 统计分析

利用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联合组63人,其中男54人,女9人;年龄19.3~42.1岁,平均(27.5±5.1)岁;工龄1.0~17.1a,平均(5.6±3.4)a。噪声组57人,其中男47人,女10人;年龄19.7~40.2岁,平均(27.6±5.1)岁;工龄1.0~16.2 a,平均(5.9±3.3)a。对照组53人,其中男42人,女11人;年龄20.3~45.8岁,平均(28.2±5.3)岁;工龄1.0~20.0 a,平均(6.2±3.6)a。对3组研究对象的年龄和工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F值分别为0.297和0.412(P>0.05),3组年龄和工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2 岗位噪声测量

见表1。联合组和噪声组作业人员岗位噪声强度均未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中的职业接触限值,对照组工作场所的噪声强度未超过《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中非噪声工作地点噪声声级设计要求。经t检验,联合组和噪声组的岗位噪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噪声组的岗位噪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工作场所镉及其化合物检测

联合组18个检测点的镉及其化合物浓度为0.002~0.024 mg/m3,其中5个点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因素》(GBZ 2.1-2007)中的职业接触限值,超标率27.8%。噪声组18个检测点和对照组6个检测点的镉及其化合物浓度均低于最低检出限(0.001 mg/m3)。

2.4 作业人员尿镉水平

见表2。联合组尿镉水平为1.34~18.62(4.94±2.68) μmol/mol肌酐,超标率23.8%,明显高于噪声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噪声组与对照组尿镉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注:经t检验,联合组与噪声组比较,t=0.176,P>0.05;联合组与对照组比较,t=21.757,P<0.01;噪声组与对照组比较,t=21.109,P<0.01。

注:经t检验,联合组与噪声组比较,t=13.109,P<0.01;联合组与对照组比较,t=12.939,P<0.01;噪声组与对照组比较,t=0.911,P>0.05。

2.5 听力测试结果

2.5.1 听力损失情况比较

见表3。联合组听力损失总检出率为36.7%,明显高于噪声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噪声组与对照组听力损失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

注:经χ2检验,联合组与噪声组比较,χ2=10.342,P<0.01;联合组与对照组比较,χ2=33.359,P<0.01;噪声组与对照组比较,χ2=9.456,P<0.01。

2.5.2 纯音气导听阈值比较

见表4。联合组的语频段和高频段听阈值均明显高于噪声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噪声组主要是高频听阈位移,听阈值在3、4、6 kHz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语频段仅0.5 kHz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 kHz听阈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注:经t检验,“()”表示“(t值,P值)”,a联合组与噪声组比较,b联合组与对照组比较,c噪声组与对照组比较。

2.6 镉与噪声的交互作用对听力损失的影响

以联合组中接触噪声强度小于80 dB(A)者为镉接触组,分别比较各变量的独立作用和相互之间的联合作用,发现镉与噪声联合作用引起听力损失的危险度(8.951)大于镉和噪声两独立变量导致听力损失危险度之和(7.046),说明镉与噪声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3 讨论

镉是一种有肾毒性的物质,由于内耳毛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功能相似,2种细胞均含有丰富的碳酸酐酶,当这种锌依赖的酶的功能受到抑制时,尿中碳酸氢盐的排出量增加,内外淋巴液中氯化物的含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听觉损害。Ozcaglor等[3]研究镉对白鼠听觉系统影响结果认为,内耳象肾脏一样作为镉毒性的靶器官,镉能损害听觉系统。本研究显示,当工作场所中镉浓度和作业人员体内镉水平较高时,即使是低于85 dB(A)的噪声暴露,联合组听力损失检出率也明显高于噪声组和对照组,且镉与噪声联合作用引起听力损失的危险度大于镉和噪声两独立变量导致听力损失危险度之和,这表明镉接触可加重噪声暴露工人的听力损害,且镉与噪声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本研究对0.5、1、2、3、4、6 kHz纯音气导听阈测试结果表明,联合组各频段听阈值均较噪声组和对照组高,这与吴磊等[4]的研究结果相似,表明镉接触可能致语言频段的听力损失增加,提示应制定镉与噪声同时暴露作业人员的听力保护计划,并加强健康监护。

参考文献

[1]赖树生,周志俊.同时接触职业有害因素加重噪声的听力损害[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4,22(3):139-141.

[2]高希宝,史丽,玄永庆,等.锌、硒对镉致大鼠听力损伤影响的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43(5):442-444.

[3]Ozcaglar HU.Agirdir B,Dinc O,et al.Effects of cadmium on the hear-ing system[J].Acta Otolaryngol,2001,121:393-397.

职业暴露演练脚本 第2篇

依据卫生部发布的《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为了进一步加强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工作,切实保障我院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同时加强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最大限度降低职业暴露对医护人员造成的危害,保障医疗安全。我院将于*年*月期间组织一场医院职业暴露应急演练,具体方案如下:

一、演练目的

(一)通过演练,使医护人员了解和掌握职业安全要求,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标准预防措施,锐器伤的预防措施,血液、体液暴露防护措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处理措施,血液、体液职业暴露处理流程等相关知识。

(二)增强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提高防护能力和执行标准预防的依从性。

(三)规范各项操作,纠正导致职业暴露的高危行为,避免或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二、演练前准备

(一)制定演练方案

院感科负责拟定出《医院职业暴露应急处置演练方案》。

(二)明确职责分工 指

挥:院感科主任

参加部门: 院感、医务部、护理部、急诊科。

1、临床科室

(1)发生职业暴露后的临时紧急处理,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皮肤,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后,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伤口予以75%酒精或0.5%碘消毒并包扎。

(2)获取暴露源(病人)的病情资料,如暴露源情况不明,设法动员病人给予配合,做相应的检测,并将检测结果或病情资料报送院感科,以备对照评估。(3)当事人立即向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报告,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主任护士长签字。

(4)当事人到院感科初步评估暴露情况填写相关表格。

(5)当事人到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就诊。经医师再次评估确认后,由医师开出相应项目检验单,院感科盖章,检验科抽取血样标本检测,并将检验结果送回院感科存档,以备跟踪评估。

2、院感科

(1)立即组织人员及时查找原因,总结经验,制定防护措施。(2)接到职业暴露报告后,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评估、早服药、定期随访”的原则,进行暴露者和被暴露者的检测确认工作。

(3)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做出初步的危险性评估,指导被暴露者进行伤口消毒处理。

(4)收集暴露者和被暴露者的基本资料和标本结果,做好登记,便于调查分析,随访复查。

(5)指导当事人到综合内科门诊就诊。综合内科医师指导采取相应的阻断措施,如接种疫苗,预防性服药等。如艾滋病职业暴露还需到中南医院就诊。

(6)做好被暴露者的心理辅导和跟踪随访,及时安排定期复查,情况严重者,送上级相关医疗机构检查治疗。(7)加强对所有人员的院感知识培训和教育。

(8)督导临床科室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范操作治疗,避免医院感染和职业暴露。

3、检验科

主要承接相关检测工作,并注意保存样本和资料。如医务人员在夜间值班或节假日发生职业暴露,则送检的血样标本由综合内科值班医生开具加盖院感科公章的化验单后即可接收。

4、综合内科

根据职业暴露处置流程,做好被暴露者的诊断、治疗,就诊病历上明确追踪复查时间及具体项目,指导当事人随诊。

(三)人员培训

院感科组织演练人员学习,学习内容包括: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定义及分类、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因素、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处理掌握应急处置知识。

(四)预演练

按照演练方案,根据职责分工,各部门人员模拟实景进修预演,进一步磨合机制,完善方案。

三、演练过程

(一)时间:年 月日点

(二)地点:急诊科针刺伤的应急演练活动。

(三)处置程序: 锐器伤的现场处理

1、年月**日下午**时**分,急诊科护士给患者李某进行抽血时,不慎手被带血的针头刺伤,暴露源不详(因患者刚入院,无相应检查化验单)。

2、下午**时**分应急处理流程(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在伤口周围

轻轻挤压,使部分血液排除,然后用肥皂水及清水清洗伤口10分钟,再用75%的酒精或0.5%的碘伏进行消毒,用消毒纱布或创可贴包扎伤口)。同时上报科主任和护士长。

3、下午**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护士长签字,当事人报告院感科。

4、下午**时**分,当事人到院感科,院感科对被暴露者的伤口进行初步评估,对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

5、下午**时**分当事人到综合内科门诊就诊,综合内科医师确认是否预防性用药,明确查血项目做好随访记录。

6、当事人拿盖章的化验单到检验科做相关血样的检测工作。

7、血样检测完毕,门诊病历复印件留院感科存档。

8、院感科做好被暴露者的登记及跟踪随访,及时通知定期复查。

发生血液、体液职业暴露的应急处理

1、年月日午时分,手术室护士对病人进行救治处理时发生患者血液喷溅到眼面部,暴露源HCV阳性。

2、时分应急处理流程(立即脱去污染衣物,污染的粘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眼部应用洗眼器反复冲洗)。同时上报科主任和护士长。

3、下午**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护士长签字,当事人报告院感科。

4、下午**时**分,当事人到院感科,院感科对被暴露者的暴露情况进行初步评估,对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

5、下午**时**分当事人到综合内科门诊就诊,综合内科医师确认是否预防性用药,明确查血项目做好随访记录。

6、当事人拿盖章的化验单到检验科做相关血样的检测工作。

7、血样检测完毕,门诊病历复印件留院感科存档。

8、院感科做好被暴露者的登记及跟踪随访,及时通知定期复查。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分析 第3篇

【关键词】 锐器伤;医务人员;职业健康;安全

被针头等锐器刺伤是医务人员常见的职业伤害,可导致感染严重血源性传染性疾病,对受害人及其家属造成身心伤害。近年来,职业安全防护研究,成为业内人士的热门课题之一。本研究对我院2005年1月~2011年9月发生的锐器伤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出适当的改进措施,先将结果与分析报道如下。

1 治疗与方法

1.1 资料:自2005年1月~2011年9月我院173名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

1.2 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1年9月医务人员发生的锐器伤情况、锐器的类型、发生伤害的环节、原因伤害后的处理行为。

2 结果

2.1 发生的锐器伤医务人员情况,符合锐器伤且填报资料完整的有173名,其中52%发生在护理人员中,工龄以<5年为主占35.3%,其中实习生30名,见表1

2.2 锐器的类型 发生锐器伤的类型涵盖临床使用医疗锐器的绝大多数类型,其中72名医务人员被静脉输液针头包括头皮针和留置针封管针头;62名被注射针头损伤,包括过敏试验、胰岛素注射和局部麻醉注射器针头;17名被采血针损伤,包括静脉采血针、血糖监测采血针等;见表2

2.3 锐器伤的环节 102人的锐器伤发生在诊疗操作过程中,占59%;34人发生在治疗操作后锐器弃置前,占19.7%;34人发生在锐器弃置后,占19.7%。

2.4 锐器伤的原因 本组锐器伤影响因素有光线不足、他人碰撞、锐器放置错位、回套针帽、清理锐器不当等。见表3

3 讨论

3.1 工龄低的医务人员是发生锐器伤的高危人群,本组锐器伤发生在<5年的人群(含实习生)中占41.6%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这与他们对职业防护的认识不足,对设施方法使用不熟悉以及技术操作不熟练等因素有关。

3.2 静脉输液针头容易误伤医务人员,输液管道长且富有弹性,易造成远端针头甩动或扭转容易误伤医务人员,诊疗操作时紧急,无序状态常发生他人碰撞,从而增加锐器针头控制难度。合理配置人员,减少因护士工作忙乱而引起的损伤。提供安全型输液工具,如安全型留置针、无针密闭输液针头,将有利于减少针刺伤。

3.3 针头处置空间位移,用过的锐器针头处置也是重要一环。病区护士拔输液针后往往手持针头和输液管步行至处置室后丢弃在损伤性废弃物收集盒中,这样造成针头处置时间长,空间位移大,大大增加潜在针刺伤风险。

3.4 锐器的放置错位 锐器错位越大,越隐蔽,潜在损伤的概率越大,潜在受伤的人群越广。本组调查中,锐器错位到了产妇用后 的卫生纸中,病区地板上,使科室中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概率非常大。医疗废弃物处理不当、不使用安全锐器盒等。这主要涉及到医护人员的知识、态度和行为。

通过分析,我认为把职业安全防护的教育列入医学实习生和新上岗人员岗前必备培训项目很有必要,在职业安全防护中增加案例警示,改进在职人员的培训,加强锐器及时处理、就近处理,使用符合规范质量的锐器盒是防范锐器伤的重要措施。

见表3 173名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环节与原因构成比(%)

参考文献

[1] 米光丽,唐彦,柳萍.379名护士针刺伤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8):1136.1137

[2] 秀兰,王云琼,王刚.新医护人员锐器伤调查及预防措施[J].中国医院感染控制杂志,2005,4(3):240-241.248

职业噪声暴露 第4篇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2年生产日用品的某世界500强企业长期接触噪声作业人员676人为噪声组, 其中男623例, 女53例;年龄19~59岁, 平均年龄 (29.3±5.93) 岁;接触噪声工龄1~21 a, 平均工龄 (12.1±2.93) 年。选择同厂后勤、办公人员355人为对照组, 其中男156例, 女199例;年龄18~60岁, 平均年龄 (32.0±6.4) 岁;工龄1~22 a, 平均工龄 (13.1±3.23) a。两组均排除脂代谢、心血管、肝肾等方面疾病者。

1.2方法

1.2.1样本采集

采血前2周嘱检查者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 最好停用影响血脂的药物数天或数周, 采血前24 h不饮酒, 不做剧烈运动, 采集各组工人空腹12 h以上的静脉血5 ml, 当天进行测定分析。

1.2.2实验室检查

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 (CHO) 、甘油三酯 (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CHO、TG采用酶比色法, HDL-C、LDL-C采用直接法, 仪器为德国产RocheModular全自动生化仪, 试剂为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1.2.3血脂异常诊断标准

血脂异常的诊断参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1]:TG≥1.70 mmol/L, CHO≥5.8 mmol/L, HDL-C<1.04 mmol/L, LDL-C≥3.37 mmol/L。具备其中1项者即为血脂异常。

1.2.4统计方法

应用Epi Data数据库管理软件建立数据库, 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的数据用±s表示, 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进行比较。计数资料用构成比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检验水准α定义为0.05 (双侧) 。

2 结果

2.1噪声组与对照组血脂异常检出率

血脂异常检出率噪声组为51.18% (346/676) , 对照组为43.38% (154/355) , 经统计学分析,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674, P<0.05) 。

2.2噪声组与对照组血脂异常测定结果的比较

噪声组工人血脂成分中TG、CHO、LDL-C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 HDL-C含量较对照组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注: CHO—血清总胆固醇; TG—甘油三脂; 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3不同工龄血脂异常测定结果的比较

随着工龄的增加, TG、CHO、LDL-C含量也增高, 经方差分析显示, 各工龄之间, TG、CHO、HDL-C、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5~9年组和10年~组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 与对照组比较, aP < 0. 05。 CHO—血清总胆固醇; TG—甘油三脂;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3 讨论

噪声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是噪声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如国外Hsuan、Tomei等[2-3]研究认为长期职业性接触可能引起心肌缺血、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增高; 国内学者研究认为噪声对心血管系统有影响[4-8]。本文研究职业噪声暴露对职业人群血脂的影响, 为制定保护工人身体健康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血脂异常是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中1种或几种脂质异常, 常见指标包括CHO、TG、HDL-C、LDL-C等。在本研究中显示, 噪声组CHO、TG、LDL-C水平较对照组高, 与曹煜红等[9]的研究基本一致;HDL-C较对照组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吴喜江等[10]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本调查结果还显示, 噪声组血脂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1) 。随着作业工龄的增加, 噪声组与对照组工人血脂异常检出率比较也有升高的趋势, 与赵南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1]。

职业性噪声暴露对人体脂类代谢影响的机制, 与长期处在噪声环境下使中枢神经系统失去正常的调节过程而出现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和心血管系统的改变,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血管运动中枢调节发生障碍和脂质代谢紊乱。因此应加强对噪声暴露人员噪声危害及防治的宣传教育, 自觉佩戴护耳器, 以减少噪声的危害, 平时应进行规律的体育锻炼, 防止肥胖, 戒烟酒, 定期健康检查及早检出血脂异常, 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Z].2007.

[2]Hsuan SL, Kannan MS, Jeyaseclan S, et al.Epidemiology of occupatio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genda[J].Am J Ind Med, 1996, 30:495-499.

[3]Tomei F.Papaleo B.Baccolo T P.Chronic exposure and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in aircraft pilotes[J].Med Lay, 1996.87:394-410.

[4]王平, 刘树峰.噪声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及预防措施[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 2011, 5 (11) :703-704

[5]朱玉华, 田月秋, 娄菊妹, 等.噪声对作业工人心血管影响的调查[J].中国职业医学, 2010, 37 (1) :84-85.

[6]郭振东.稳态噪声对心血管系统影响[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1989, 7 (6) :346-347.

[7]邓锦伦, 黄德贞, 翁乔生, 等.噪声对纺织工人非听觉系统的影响[J].职业医学, 1986, 13 (2) :57.

[8]唱斗, 梁武, 王生.高频稳定噪声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调查[J].中国职业医学, 2003, 30 (12) :25-27.

[9]曹煜红, 丁志群, 张玉润, 等.脉冲与稳态噪声对工人血脂水平的影响[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05, 31 (5) :325-326.

[10]吴喜江, 黄在坤, 祁光伟, 等.噪声作业对生产工人血脂成分影响的调查研究[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1999, 25 (1) :40-43.

医院职业暴露总结 第5篇

2013年,我院在上级控感部门的指导和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各项控感工作顺利进行,为了保障医疗安全,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有效保障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减少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机会,全院职工积极参与各项防控工作,建立健全了医院感染管理监督机制,各项控感工作制度逐步完善并实施。有计划的开展环境微生物监测,按照规范开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评价,为防控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医务人员能加强无菌观念,正规诊疗操作,有效降低了职业暴露发生率。按照2013年院感知识培训计划,针对个别工作人员控感观念淡漠,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进行思想教育,改变工作观念,强化院感知识学习。控感科不定期举办业务知识培训,对新上岗职工、实习生、工勤人员、全院职工进行职业暴露防护宣教,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各科手卫生设施齐备,医务人员能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做到操作前后洗手。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能做到标准预防,能正确使用各种个人防护用品。发生针刺伤后工作人员能及时处理,及时上报。院感科采取有效干预措施进行预防。医疗废物管理到位,规范收集,运送,有效防止遗失,泄露,扩散,减少了医务人员意外伤害。各项院感工作制度认真执行,医用锐器按要求使用,规范操作,有效降低了针刺伤发生。各科能做好物表清洁及室内空气消毒,坚持开窗通风,减少陪护,为住院患者提供了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

2013年,我院全院职工虽然能积极参与各项控感工作,防控意识不断增强,但在实际工作当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别院感工作制度执行不力,监管不到位。

2、手卫生依从性有待提高。

3、个人防护用品急需配置,个别工作人员防护不到位。

4、医废收集不规范,未按要求进行处置。

5、无菌技术操作不严格。

6、发生职业暴后个别人员上报不及时,抱有侥幸心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职工将会不断加强防控观念,加强个人防护,有效减少职业暴露,保障身心健康。

总结人:陈方方

职业噪声暴露 第6篇

1 噪声及其测定和评价

噪声的分类方法有多种[1],生产性噪声按照来源可分为机械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根据噪声随时间分布情况,生产性噪声又可分为连续噪声和间断噪声。连续噪声按随时间的变化程度又分为稳态噪声和非稳态噪声。工作场所噪声暴露情况是非常复杂的,主要表现在:噪声源发出的噪声不稳定性 劳动者与噪声源的相对位置的不固定性和同时存在多个噪声源等。这些复杂的情况造成劳动者实际接触噪声水平随时间波动,单一时点的测定难以反映工人的实际噪声暴露的动态变化过程。

现场噪声暴露的测定多用声级计,在劳动者耳高度定点测定,虽然这种以机器和厂房噪声为对象建立的噪声发射测定方法目前已有一定的改进,但仍无法满足以人为对象的噪声暴露测定要求[2]。噪声的个体暴露测定和评价是针对现有方法的缺陷提出和建立的新方法,噪声个体计量仪是一类可随身携带、连续记录噪声暴露水平的电子仪器。个体计量仪随身佩带,连续记录被测者噪声接触水平,使测定结果理论上更接近真实值,可以提供足够的数据客观评价工人的实际噪声暴露。其在噪声测量和评价时有明显的优势,其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将给噪声评价和治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好处[3]。

噪声对听力损害具有累积效应,长期暴露后听力下降程度不仅取决于噪声的强度,还与噪声类型及接触时间和接触方式有关。为了将噪声累积暴露的概念变为可以实际操作的数学模型,有人提出等能量学的理论,该学说假设噪声暴露的能量相同,引起的生物效应也相同,依此推导出相应的累积噪声暴露量[4]。还有人以生物效应为基础提出了等效应学说。

2 噪声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2.1 噪声对血压的影响

噪声对接触者血压影响的调查研究结果不一致,多数学者认为长期接触噪声可引起血压升高,但也有学者认为噪声暴露人群的血压并不高于对照人群。职业性噪声暴露早期可表现为血压不稳定,长期接触较强的噪声可引起血压升高;脑血流图呈现波幅降低、流入时间延长等,提示血管紧张度增加,弹性降低[5]。

马永志[6]的研究结果表明,接触布机噪声的女工低血压和高血压的检出率分别为29.8%、11.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杨福龙等[7]对某电厂噪声作业工人的血压调查表明,接噪组中血压超过正常标准者占17.24%,对照组中血压超过正常标准者占6.10%,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ogari等[8]的研究结果表明,累积噪声暴露量水平较高的人群血压值也较高,提示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是血压升高的一个危险因素。国外有研究认为,噪声强度的变化比噪声强度更易引起接触者血压的变化[9]。

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噪声引起血压的升高,随着噪声暴露时间的延长,血压下降。苏先明[10]认为,在强噪声的作用下,火电厂作业人员在初始接触噪声时人体产生保护性反应,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和脉搏加快;噪声强度越大,反应也越强烈,结果导致心输出量显著增加,收缩压有某种程度增加,但是随着噪声作用时间的延长,人体的这种“应激”作用逐渐减弱,继而出现抑制,表现为心率和脉搏减缓,心输出量减少,收缩压下降。

2.2 噪声对心电图的影响

在噪声的作用下,心率可表现为加快或减慢,心电图ST段或T波出现缺血性改变、传导阻滞等。陈正其[11]进行累积噪声暴露量与心血管系统疾患相关分析的研究表明,接噪组心血管患病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噪声是心血管系统疾患的一个正相关因素。杨长春[12]对某纺织集团接噪车间的作业工人调查显示,噪声作业工人窦性心动过缓和心律不齐的检出率最高,是噪声对心电图最主要的影响;通过年龄段、工龄段的分析显示,接噪早期(10 a以内)心电图异常率增加,随后异常率反而降低。但年龄41岁以上、工龄21 a以上者心电图异常率又明显增高,可能是由于早期人体心血管系统对噪声反应敏感,随后机体逐步代偿性适应,继续接噪时间则超出机体代偿能力,且受年龄变化的影响,心电图异常率进一步增加。唱斗[13]的调查显示,噪声暴露者的窦性心律失常、传导异常、ST段及T波变化等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卢生善等[14]对铁路企业噪声作业男工心血管系统影响的调查显示,在心电图异常方面,噪声组与对照组间只有窦性心律不齐和部分ST-T改变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电图异常检出率虽随接触噪声声压级的增高有递增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汪会文[15]通过对某厂玻璃纤维纺织车间接触噪声作业工人的调查显示,接触组和对照组在窦性心律失常、传导异常、ST段及T波变化等心电图异常改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心电图异常改变的检出率并不随噪声强度升高而上升。

3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热应激蛋白(HSPs)的产生是对抗环境因素的一种保护机制,HSP抗体的出现在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中起着重要作用[16],如高温和苯等[17,18,19]。有学者[20]对HSP 70抗体与高血压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得出的结论是HSP 70抗体可能作为HSP 70介导某些环境应激引起高血压的血清学标志物或其本身参与了高血压的形成过程。

噪声对心脏影响的机制尚不清楚,因此今后的研究可将噪声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机制作为突破方向。随着分子流行病学的发展,噪声引起心电图异常的研究方向也应朝着这个方向迈进。张颖等[21]研究表明,听力对噪声敏感者与不敏感者的DNA水平存在差异。而心电图对噪声敏感者与不敏感者的DNA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尚未见报道。因此,可用这种方法进行心电图对噪声敏感者与不敏感者的DNA水平差异的研究,还可以通过实验寻找噪声作业工人心电图异常患者有哪些碱基对或碱基片段发生变异或突变,从而,使用采取基因置换或基因矫正等手段来治疗心脏功能异常成为可能。

新生儿病区噪声暴露现状及对策 第7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三级乙等综合医院新生儿病区。

1.2 方法

采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机电总厂生产的HE5624A噪声统计分析仪,从08:00至次日08:00连续24h监测新生儿病区暖箱内外噪声,分别记录每小时等效声级(Leq)、最大声级(Lmax)、累积百分声级(L90)。记录新生儿哭声、开/关暖箱门、敲打暖箱、仪器报警、交谈声等特殊噪声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和成组样本t检验。

2 结果

2.1 新生儿病区噪声监测结果

见表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昼间”是指06∶00至22∶00的时段;“夜间”是指22∶00至次日06∶00的时段。

2.2 特殊噪声监测结果

见表2。

3 讨论

3.1 噪声的危害及新生儿病区噪声暴露现状

噪声会导致应激反应,影响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可能导致新生儿行为及肌电图改变,听力下降、睡眠障碍、心血管疾病等生理改变[1,2]。美国环境健康儿童委员会建议:新生儿病区的环境应该促进睡眠、维持新生儿生理稳定、减少对患儿听力损害的副作用。WHO提出,医院内噪声等效声级住院病区内不超过30 dB(A)(白天和夜间),夜间噪声峰值水平不超过40 dB(A)[1]。我国规定,医疗卫生功能区环境噪声等效声级限值:昼间≤55 dB(A),夜间≤45 dB(A),夜间突发噪声最大声级≤60 dB(A)[3]。本研究中,新生儿病区暖箱内外昼间的等效声级分别为55.40±3.67 dB(A)和59.56±3.04 dB(A),夜间的等效声级分别为52.41±1.66 dB(A)和56.35±2.72 dB(A),夜间的最大声级分别在61.10~90.90dB(A)和73.60~98.00dB(A)之间,均远远超过WHO和我国制定的医院内环境噪声标准。

注:*P<0.05,**P<0.01。a与昼间比较P<0.05,b与昼间比较P<0.01。

3.2 新生儿病区噪声的来源

本研究中暖箱内外昼间的等效声级(Leq)和最大声级(Lmax)均高于夜间相对安静时段,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交谈声、开/关暖箱门、敲打暖箱等由医护人员行为引起的噪声水平均超过等效声级,最高达97.3dB(A),显示医护人员引起的噪声为新生儿病区的主要噪声来源。新生儿哭声和仪器报警声在67.7~91.3dB(A)之间,其对新生儿的噪声影响不容忽视。

暖箱马达本身的工作噪声大约45~50dB(A),当外界噪声较高时暖箱对其有一定的屏蔽作用[4];在夜间安静时段,暖箱马达的噪声是引起暖箱内背景噪声升高的主要因素。表1显示,暖箱内的等效声级(Leq)和最大声级(Lmax)比暖箱外低3.94~7.52dB(A),而累积百分声级(L90)反而高于暖箱外,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HO指出L90代表区域内的背景噪声,表示在测量时间内90%的时间噪声超过的值[1]。本研究发现,暖箱内外夜间的L90分别为49.94±0.37dB(A)和47.86±0.66dB(A),表示在夜间新生儿病区暖箱内外有90%的时间超过了WHO和我国的规定限值,应引起护理管理者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4 对策

4.1 加强医护人员的教育培训和行为干预

内容包括《WHO社区噪声指南》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相关规定、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护士站噪声监测结果及各种噪声测量结果等。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噪声的敏感性,发挥其降低噪声的主观能动性。要求日常工作做到“三轻”即说话轻、走路轻、动作轻。适当调整工作模式,尽量集中安排护理操作,多留时间给新生儿休息,有助于降低环境噪声,促进新生儿睡眠,维持其生理稳定。在患儿哭叫时,及时给予拥抱,安抚患儿,以减轻哭叫声对其自身及周边患儿的影响。可对新生儿使用耳罩、隔音帽等听力保护设备。

4.2 加强医疗设备设施管理

各种仪器应远离患儿头部,并根据每个患儿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报警设置,并将报警音量调到最低或设定为静音可视报警模式;定期维护医疗仪器设备,使其处于最佳功能状态,使用橡皮减震垫降低各种设备的工作噪声;在暖箱内放置吸音泡沫板以降低暖箱内背景噪声。

4.3 优化病区环境

病区内放置水生绿色植物可减弱声波传递,使声波发生偏转和折射、降低声能;在建筑装饰中使用具有高吸音效果的天花板或吸音瓷砖来减少声波的反射,以降低背景噪声,改善语言的清晰度。

综上所述,新生儿病区存在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噪声,护理管理者和研究者应通过多种干预措施降低噪声、优化国内新生儿护理环境。

参考文献

[1]Berglund B,Lindvall T,Schwela DH.Guidelines forCommunity Noise[EB/OL].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eneva.1999,http://whqlibdoc.who.int/hq/1999/a68672.pdf.

[2]Trapanotto M,Benini F,Farina M,et al.Behavioural andphysiological reactivity to noise in the newborn[J].JPaediatr Child Health,2004,40(5-6):275-281.

[3]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S].2008,GB 3096-2008.

职业噪声暴露 第8篇

关键词:轨道交通,噪声,站台

噪声是站台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影响站台噪声强度的因素主要有站台设备、广播系统、列车、旅客等几个方面的影响[1,2]。笔者对地面站台、地下屏蔽门站台和地下无屏蔽门站台这3类站台的噪声进行了检测, 分析这3类站台的噪声暴露水平和变化特征, 以及各噪声影响因素对站台噪声暴露水平的影响程度。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广州轨道交通地面站台、地下屏蔽门站台和地下无屏蔽站台中各选取4个站台为研究对象。

1.2 噪声监测方法

本次研究监测的时间段选取早上07∶00~11∶00, 涵盖了上班高峰期。在选择的时间段内对每个站台中线上的左、中、右3点采用CEL-320X型记录式噪声个体计量仪进行测量。按照《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的测量方法, 使用CEL-320X型记录式噪声个体计量仪选定的时间段内进行测量和收集数据[3]。在测量前进行校正, 测量时将仪器和收集线固定在测量架上, 传声器指向屏蔽门。选择的监测点尽量远离履带式电梯和送风口。

1.3 统计学分析方法

用CEL-320X型记录式噪声个体计量仪随机软件导出储存的测量数据, 以选定时间段内 (07∶00~11∶00) 的加权平均等效A声级 (LAeq) 、列车进出站时的等效A声级和上班高峰时段 (7∶30~9∶30) 的平均等效A声级作为分析指标, 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分析。

2结果

2.1 站台噪声的来源和影响因素

站台噪声主要来源于站台广播系统、通风空调设施、自动扶梯、列车进站和出站产生的噪声、乘客的嘈杂声等[2]。对同一类型站台来说, 通风空调设施、自动扶梯以及广播系统和列车进出站在一个周期内的噪声值可认为是一个常量, 客流量是影响站台噪声值的一个变量。对不同站台来说, 自动扶梯以及广播系统产生的噪声可认为是一个常量, 通风空调设施、列车进出站和客流量是影响站台噪声值的变量。现目前主要通过适当降低站台广播系统的分贝值、对通风空调管网进行消声和隔声处理、站台安装屏蔽门等措施来改善站台噪声环境。

2.2 各类型站台噪声暴露水平

3类站台噪声测量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上述3类站台选定时间段内的加权平均等效A声级值的组间总体差异及列车进出时的等效A声级的组间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所有站台的高峰时段平均等效A声级 (LAeq) 明显高于选定时间加权平均等效A声级 (LAeq) 。其差值地下站台明显大于地面站台。

选定时间加权平均等效A声级 (LAeq) 和列车进出站等效A声级dB (A) 统计分析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 地面站台与地下两类站台的选定时间加权平均等效A声级组间差异显著 (P<0.01) , 地下屏蔽门站与地下无屏蔽门站的选定时间加权平均等效A声级组间有差异 (P<0.05) , 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地面站台与地下无屏蔽门站以及地下屏蔽门站与地下无屏蔽门站的列车进出站等效A声级组间差异显著 (P<0.01) , 具有统计学意义。地面站台与地下屏蔽门站的列车进出站等效A声级组间无差异 (P>0.05) 。

3讨论

选定时间段内地面站台LAeq最小, 且与地下两类站台的LAeq组间差异显著, 其原因主要有:①地面站台空旷, 噪声不易反射叠加;②地面站台大多数时间采用自然通风, 减少了通风空调系统的噪声影响;③地面站主要设在郊区, 客流量小;④列车行车间距时间长, 列车进站次数少, 相应的影响时间变短。地下无屏蔽门站台LAeq最大, 这与地下车站站台空间狭窄, 噪声容易反射叠加;客流量较地面站大;无屏蔽门系统等因素有关。

列车进出站等效A声级地下无屏蔽门站台明显高于地下屏蔽门站台和地面站台, 其之间差异显著, 说明屏蔽门系统对站台噪声暴露水平有直接的影响。

同类站台上班高峰时段平均等效A声级明显高于选定时间段内的LAeq, 这说明客流量明显影响站台噪声暴露水平。上述两者之差地下站台大于地面站台, 这与地下站设在城市中心, 客流量大相吻合。

综上所述, 客流量和列车进出站能直接影响站台噪声暴露水平, 屏蔽门可以明显降低列车进出站时站台噪声暴露水平。上下班高峰期的客流嘈杂声对站台噪声暴露水平影响显著, 在站台噪声控制设计时应考虑客流人群噪声的防护。在站台顶和墙壁上敷设吸声材料吸收客流噪声。在选择吸声材料时应考虑吸声材料的吸收频率段, 避免将具有警示性的广播系统声音吸收掉。

参考文献

(1) 刘移民, 陈永青, 张海, 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J)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06, 5 (3) :12-14.

(2) 谭淑英, 汤心虎, 尹华, 等.广州地铁一、二号线噪声状况调查 (J) .暨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25 (1) :115-118.

职业噪声暴露 第9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12年本市某外企工人4 349人进行健康检查,对样本进行筛选,排除464人,该人数包括家族性高血压病、心脏病、体重指数超标、血脂异常、糖尿病、肾病史、有不良生活行为方式 (不良饮食习惯、吸烟、酗洒等)和存在多种职业危害因素影响者。实际研究样本为3 885人,噪声暴露组为1 273人,其中女性695人,男性578人;年龄18~47岁,平均(25.27±4.468)岁,其中≤25岁795人,26~35岁431人,≥36岁47人。对照组为2 612人,其中女性为1 445人,男性为1 167人;年龄18~58岁,平均 (为25±4.924)岁,其中≤25岁1 685人,26~35岁815人,≥36岁112人。经比较,两组年龄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血压的测量采用具有美国医疗仪器促进协会 (AAMI) 认证、经过检定的日本欧姆龙电子血压计 (OMRON HEM-7071A8854),由护士测量诊室血压并记录。

1.2.2血压水平分类按2010年修订版(第3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6],正常血压:收缩压<120 mm Hg和舒张压<80 mm Hg,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39 mm Hg和/或舒张压80~89 mm Hg,高血压: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

1.2.3噪声的测定依据《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噪声》(GBZ/ T 189.8-2007),按其工作场所噪声等效声级参考接触限值确认是否噪声暴露。

1.2.4质量控制

1.2.4.1统一测量方法和要求诊室血压的具体测量方法和要求,按2010年修订版(第3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7]; 噪声的具体测量方法和要求依据《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噪声》(GBZ/ T 189.8-2007)进行。

1.2.4.2发放调查问卷,排除其他影响因素1调查问卷首页阐明调查目的、意义和内容,使其充分了解,求得合作;2调查人员由医务人员组成并经过培训,统一调查方法;3调查表由课题组自行设计,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职业史、高血压家族史、个人生活习惯(不良饮食习惯、吸烟、饮酒)等,同时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4调查采用统一发放调查问卷,统一讲解调查内容和填写要求,实行集中填写、当场收卷;5回收问卷后及时复核,剔除废卷。结合其它资料,排除有家族性高血压病等不符合调查要求者464人。

1.3统计学分析所有资料录入计算机,采用Foxpro建立数据库,以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噪声组职业人群其收缩压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25,P<0.01);噪声组其血压正常高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42, P<0.01)。见表1。

注:χ2=18.025,P<0.01

噪声组职业人群其舒张压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56,P<0.05);噪声组其血压正常高值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0, P<0.05)。见表2。

注:χ2=74. 56,P<0.05。

3讨论

噪声对血压的影响国内外已有很多的报道[1,2,3,4,5]。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噪声暴露组收缩压、舒张压正常高值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噪声对血压正常高值有影响,为制定工业噪声的卫生标准提供间接参考依据;同时,还间接提示学者对高血压的研究可以前移至对血压正常高值的研究,做到未病先防。

噪声对血压的影响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祖爱华等[7]的研究认为,长期噪声刺激可导致外周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引起去甲肾上腺素增多致血压升高;陈静君等[8]的研究认为,噪声刺激中枢神经系统, 使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失调, 皮层下血管运动中枢失衡, 肾上腺素能活性增加,使节后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E), 引起外周血中NE含量升高,周围小血管收缩, 至血压升高; 也有学者通过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认为血浆热应激蛋白 (HSP)60抗体参与了噪声导致人体高血压的发生的过程[9],虽然其产生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但为噪声对心血管影响的更深入研究提供了思路[9]。

减少噪声对人体危害有以下方法:1消除、控制噪声源:是控制噪声危害的根本措施,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高噪声的设备,提高机器的精密度,减少摩擦和撞击;合理配置声源,避免高、低噪声源的混合配置。 2控制噪声的传播:采用吸声、隔声、消声、减振的材料和装置,阻止噪声的传播。3加强个人防护:企业应制定健全的防噪规章制度,发放合适的防噪耳塞或耳罩, 并加强佩戴的监督管理;定期开展有关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提高作业人员防噪认知度。4健康监护:按要求进行岗前、岗中和岗后职业健康检查。做到未病先防、 预防为主,确保职业人群的健康,提高职业人群的健康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研究虽然能看出噪声对血压的影响,但由于条件限制,在调查中,没能按累积噪声暴露量(CNE)分组,故机械噪声暴露对工人血压正常高值的影响有待更深层次的研究。

护士的职业暴露和职业防护 第10篇

1 护士面临的职业危险

1.1 生物性因素

包括各种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及呼吸道传播的疾病。医院是各种微生物聚集的场所, 病人的呕吐物和排泄物是病房环境空气的主要污染源, 主要通过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传播疾病, 经血液传播疾病特别是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是医护人员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

1.2 物理性因素

1.2.1 噪音

噪音不仅对人体听觉系统有明显损害, 对心血管系统同样具有损害作用。长期在噪音下工作易引起疲劳、头痛、听力下降和精力分散、焦虑。噪音主要来源于机器声、器械的碰撞及仪器、设备移动的声音以及小儿哭闹声等。

1.2.2 锐器伤

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事故, 不仅引起皮肤粘膜损伤, 更危险的是引起血源性疾病的传播。由于近年来经血液传播的传染病如艾滋病、各种肝炎等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因此器械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液感染和病毒感染的潜在威胁日趋严重, 对医务工作者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1.3 化学性因素

包括细胞毒性药物、化学消毒剂。护士每天都要接触大量化学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对皮肤有轻度损害, 强烈的气味对呼吸道刺激大;戊二醛在医院中使用是引起职业性哮喘的原因之一。随着各种抗肿瘤药物的不断涌现, 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合理应用, 使肿瘤治疗的效果有了很大的改善, 然而多数抗癌药物在杀伤或抑制癌细胞的同时, 正常组织细胞也受到损害, 医务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在对病人进行治疗时直接或间接接触此类药物, 日积月累会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Sarto等调查发现, 配置环磷酰胺、顺铂的护士尿液中可监测到该药或其代谢产物, 环磷酰胺尿中代谢产物有诱变引起肿瘤的危险。Kevekordes等发现长期接触细胞抑制剂的护士淋巴细胞染色体断裂, DNA损害明显增多, 姐妹染色体交换频率显著增加, 与不接触此类药剂的医务人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1.4 心理社会性因素

工作紧张、倒班、心理压力超负荷等。由于护士工作长期面对患病、意外伤害以及死亡, 这些忧伤情绪都会影响护士的精神状况和生活态度;随着对护理服务要求的提高, 加上恶性事件以及酗酒、吸毒等社会问题, 增加了护士工作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工作紧张感。过度的压力会造成心理、生理上的损害。

1.5 医务人员相关因素

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程度、个人防护意识、职业暴露的频率、防护措施、安全用具、预防接种等。

2 职业暴露原因分析

2.1 职业防护知识缺乏, 医院管理层防护意识淡薄

临床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普遍较弱, 对普遍性预防原则的了解不够。调查表明国内护士学校普遍未设置职业安全防护教育课程, 也没有相应教材[1];陶新学等调查显示, 只有28.5%的临床护理人员得到相关的培训, 而有97.5%的临床护理人员认为自己有必要参加相关的培训[2]。护理人员在被针刺伤的当时, 约86%的人采取一般的消毒措施 (碘酒加酒精) , 能较规范处理的仅占4%左右, 有0.33%的护士未做任何处理[3];毛秀英等调查临床护士针刺伤后向上级汇报的仅为10.2%[4];40.36%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因没有使用防护用品所致。护士防护知识的缺乏是影响护士防护意识的一个重要因素。

2.2 护理人员职业危害严重

我国乙肝表面抗原的携带率为9.75%, 丙肝感染率约为3%, 有关专家最新评估中国艾滋病感染者是65万例[5], 近几年来以30%的速度递增, 检测发现的HIV感染者及患者由2002年的40560例增加到2005年6月底的14.1万例, 其中艾滋病患者7.5万例, 累计死亡7375例, 并且正由特殊人群 (吸毒等) 向普通人群扩散。医护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性逐日增加, 面临重大的危害性。

2.3 针刺伤情况严重

2.3.1 针刺伤发生率高

毛秀英等调查432名实习护士10个月实习期间发生锐器损伤的占93.3%, 被污染物刺伤的占37.72%, 传染病医院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86.7%。

2.3.2 医疗废物处理不规范

如任小英调查注射后针头处理 (收废弃针、毁形浸泡、取下针头及重套针帽) 所致针头刺伤占刺伤总数的62.68%;毛秀英[4]调查432名实习护士发生针刺伤不同环节的刺伤率分别为操作前占25.6%, 操作中占20.0%, 操作后占54.4%;王红红报道护生实习6个月就有72.6%的人被刺伤, 其中79.4%的是被用过的针头刺伤[6]。

2.4 化疗药物的防护不到位

化疗药物配置多以分散式管理为主, 不设化疗配药中心 (基层医院根本没有这种条件) , 医院的护士在操作中均戴口罩, 主要与护士所受的无菌技术教育及护理部的要求有关, 但穿防护服、戴护目镜者极少, 能正确使用乳胶手套和聚乙烯手套的只有少数, 仅有几家医疗废弃物存放在带盖容器里。

2.5 心理社会问题

“社会心理因素使护士的工作疲惫感明显增加”, 李小妹等对西安市4所三级甲等教学医院的调查发现, 临床护士有情绪疲惫感的占59.1%, 无成就感者占53.2%[7]。

3 职业防护

3.1 加强医院管理部门的干预

首先, 医院要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 要以人为本, 勿以利益为本。国内和国外的相关研究显示, 护士血液性职业暴露发生率国内为80.6%~93.3%, 国外为52.0%~89.40%[8], 这可能与国内外处理针头方法不同有关, 国外医院要求针头使用后不用进行任何处理直接放入锐利物收集箱内, 而国内许多医院都规定针头使用后毁形、浸泡消毒, 在毁形、浸泡消毒过程中容易刺伤。其次, 医院在建立血源性职业暴露报责制度的同时, 也要进行完整的反馈制度, 医院领导要及时对护士的报告进行分析总结, 加以改进。再次, 建立医务人员健康档案, 定期为医务人员健康体检, 对高危科室工作人员进行乙肝疫苗免疫接种。

3.2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培训, 提高防护意识

职业暴露的防护关键在于安全意识的培养。目前, 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防护教育已被多数国家认为是减少职业暴露的重要措施。因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防护知识掌握情况不同, 所以教育培训应有针对性。

3.3 树立防护观念规范操作行为

我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指出: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无论是否具有传染性, 都应充分利用各种屏蔽防护设备, 以减少职业暴露危害性, 最大限度地双向保护医务人员和病人的安全。护理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应自觉采取防护措施, 如戴手套、口罩、穿隔离衣等, 养成操作前后洗手的习惯。遵守操作规程, 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规范, 做好各类物品的保管工作, 医疗废物应分类管理, 化疗和血液制品应有明显的标志。配制消毒液、化疗药时要戴口罩、手套, 配制化疗药物最好在专用的加药柜中进行。进行紫外线强度监测要戴防护面罩、眼镜。

3.4 职业暴露后及时采取措施

此举能有效降低职业伤害。有关研究表明, 暴露后预防能降低81%HIV感染。可见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是降低职业危害的有效方法。护理人员应以理性和健康的心态对待职业暴露、采取正确措施。锐器伤后应立即挤出伤口血, 用肥皂在流水下冲洗5min、2%碘酒、75%乙醇消毒, 然后向主管部门汇报及登记, 进一步检测处理, 必要时请有关专家评估, 指导用药, 并加强暴露后心理咨询, 有效降低护理人员因职业暴露引起的心理伤害。

3.5 提高护士自身素质

调查发现, 年龄轻、经验少、条理性差的护士发生暴露的比例大。因此护士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学习, 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 养成沉着冷静、有条不理的工作作风, 真正认识到职业暴露的危害, 才能自觉执行预防措施, 同时, 护士在工作中还要善于总结经验、汲取教训, 互相学习, 才能有效预防同样原因的职业暴露。

3.6 丰富业余生活, 增强体质

丰富业余生活是消除身心疲劳的上策, 参加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娱乐和文化活动, 以减轻工作压力, 促进对工作的承受能力。合理饮食, 进行适当体育运动, 以增强自身免疫力。同时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 加强责任心, 以避免和减少医疗纠纷和暴力事件发生。

摘要:通过对护士造成职业危害的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及心理社会因素的阐述及职业暴露原因分析, 提出有针对性防护措施, 对保护护士的职业安全, 减少职业危害, 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护士,职业暴露,职业防护

参考文献

[1]徐辉, 毛秀英, 盖小荣, 等.针刺伤防护教育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 2003, 17 (9) :1039~1040.

[2]陶新学, 章晓云.临床护士HIV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调查[J].护理研究, 2005, 19 (5) :857~858.

[3]任小英, 邓敏.护理人员工作中被针刺伤调查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 13 (3) :258~260.

[4]毛秀英, 金得燕, 于荔梅, 等.实习护士发生医疗锐器伤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 13 (2) :110~112.

[5]中国艾滋病数据统计[N].南方都市报, 2006-02-03 (A0) .

[6]王红红, 杨敏, 何国平, 等.护士工作中针刺伤现状及预防对策[J].实用预防医学, 2002, 9 (6) :666.

[7]李小妹, 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惫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 (11) :645~649.

上一篇:创业故事如何讲下一篇:电视节目后期制作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