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素质教育改革

2024-07-02

农村小学素质教育改革(精选12篇)

农村小学素质教育改革 第1篇

社会各个阶层都应该对教育形成重视,因为教育是国家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农村小学教育在根本上和城市小学教育是有一定差异性的,因此需要区别对待。我国总人口中农村人口占据了80%左右的比例,农村人口比例较大,农村中小学生人数较多,但是教育基础条件及师资力量相对欠缺,因此一定要对农村小学教育问题形成高度重视。只有有效解决农村小学教育问题,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才能促使农村获得更好发展。

1.农村小学教育面临的问题

1.1农村小学拥有相对落后的教育思想 。

当前一些从事农村小学教育的工作者一味按照上级教育部门的指示做事,没有自我意识和创新意识[1]。同时,少数小学教育机构都以成绩为目标,导致不管在学生还是老师心里,都认为成绩决定一切,学校追求的仅是学生成绩提高,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往往采取忽略态度。这种做法一般情况下都会导致小学生德智体美劳难以全面发展,因而,难以为以后人生道路奠定坚实基础。所以,落后的教育思想会阻碍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

1.2农村小学教育投入资金少 ,难以更新设备 。

通常情况下, 农村自身经济为农村小学教育提供资金投入,假如农村本身没有较为发达的经济,难以将更多教育经费提供给小学教育,时间一长,往往会出现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现象。农村小学教育本来就和城市小学教育存在差异,再加上农村经济比较落后, 导致农村小学教学设备远远落后于城市小学教学设备[2]。当前,农村中很多小学没有计算机机房、缺乏良好的运动设备等。这种现象导致农村小学生难以对社会发展进行更全面的了解, 甚至导致他们和社会发展之间出现脱节现象,当然难以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他们学习能力提高及自身成长。

1.3农村小学教育生源正慢慢减少 。

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村人越来越多, 很多家长因为不想和孩子分开,往往会把孩子带到城市上学,特别那些还处在小学阶段的孩子。或者,一些家长因为拥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希望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将孩子送到城市念小学等,这些都是导致农村小学生源慢慢减少的重要原因。

1.4农村小学教师自身存在的不足 。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尤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农村小学教师的不足之处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农村小学教师的自身能力存在不足[3]。在农村小学教学的教师往往拥有较少的进修机会, 有些教师即使有进修机会也因为懒散而将其放弃,所以,农村小学教师往往缺少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这样一来,教师教授给学生的那些知识往往难以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并且,利用陈旧的教育方法难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所以,教师如果不能更新教学方法,就难以使学生在学习上具有积极主动性。其二,农村小学教师整体素质普遍不高。相对而言,农村教学环境较为艰苦,所以很多有能力的教师都申请调到更好的学校任教,剩下的一般都是一些整体素质偏低的教师。并且一些小学教师因为怕招惹麻烦,对学生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教师和自己都失去信心, 教师难以将其积极的引导作用有效发挥出来,难以将有价值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2.农村小学教育改革的相关对策

2.1有效改革农村小学教育思想。

从事农村小学教育的相关工作者应该将只重视成绩的教育思想摒弃,相应的,树立重视学生全方面发展的意识。只重视成绩的意识往往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农村小学教师应该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 促使学生更好地对自我能力进行开发。比如,开展分组讨论、主题班会及各种类型的课外活动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还能强化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最终促使其各方面全面发展。所以,只有改革农村小学教育思想,才能为社会提供其所需要的人才。

2.2政府需要加大对农村小学教育的投入 。

对于国家来说,教育是基本,因此,政府一定要以实际行动为小学教育各项活动提供支持。首先政府应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有效利用各种措施增加农村经济收入。只有农村经济收入增加了,才能更好地扶持小学教育。其次,政府应该积极对农村小学教学设备加以更新, 如购买美术和音乐课上需要的器材和设备、新修体育场、购买计算机等。利用新型教育设备更好地让学生对所学技能和知识进行更深刻的理解,才能让农村小学教育获得更好发展。

2.3需要在思想上对农村小学生的家长进行教育 。

现阶段, 我国农村人口素质同城市人口素质相比较而言较为低下,所以在对孩子做出正确引导方面表现得比较吃力,家长难以将其具备的指导性作用有效发挥出来。基于这种情况, 进行农村小学教育的相关工作者或者孩子的班主任需要及时且积极地与学生家长沟通, 如可以采取定期家访或者开家长会等形式。通过这些沟通方式促使家长有效强化教育意识,并且促使家长有效提高思想素质。这样,家长才会更重视小学教育,同时正确支持孩子的教育问题。

2.4农村小学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

现阶段,农村小学教师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教育建设。并且, 农村小学教育机构应该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改善教师待遇,让一些有能力的教师感觉到在农村任教的好处,保证他们自愿留在农村任教。教师在愿意认真任教的前提下,还需要积极对课堂教学方法加以创新[4],利用新设备及新课本等更生动及有趣地将课堂呈现在小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除此之外,农村小学还需要重视对教师的继续培训。教师通过培训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从而和社会保持同步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教师逐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更有效地为学生将来生活及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3.结 语

农村小学素质教育改革 第2篇

论文关键词: 素质教育 课程改革 观念

论文摘要 :素质教育在我国已推行数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受到教育界的赞同,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但是从目前的情形来看,不少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误区,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在面临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情况下,思想准备不足,理念转变不够,行动迟缓,收效甚微,在响应上级号召下的教学改革换汤不换药。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本文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找出合理化的措施以促进农村教育的良性发展,使农村教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支持,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条件,促使农村教育与经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同我国宪法关于“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规定是完全一致的。

素质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的、主动的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各方面才能和兴趣、特长的和谐统一的发展,同时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和审美情操的发展,因此素质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教育。

一、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较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是更科学的合理的先进的教育。但是农村中小学在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时却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和阻力。

(一)教育理念匮乏、落后

沿袭传统教学,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教学中注重死知识的传授,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不平等的地位。教师片面地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减负,减少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内容。在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部分学校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教师像卸了包袱一样,不再像以前那样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生像泄了气一样,学习放松了。其次把发展学生的特长理解为素质教育的全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演化成了形式主义,放手发展学生但却不给予指导和培养,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成了学生摆脱枯燥无味的课堂学习的“自由玩耍”的天地。另外挂着素质教育的旗帜来搞应试教育,仍然把升学率当成评估质量的硬指标,一些领导把升入上一级学校学生的数量看做是一所学校办的好坏,来衡量学校。

这些问题都是对素质教育的不理解,吃不透精神而引起的弊病。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

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以达到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教育。在农村中小学中很多教师不愿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素质教育中去,原因是要应付每学期的竞赛考试,升学率。这与个人荣誉,职称的评定有直接的关系。这不仅仅是教师们的过错,也是教育体制不够完善所造成的素质教育下的日趋强化的应试教育的局面。

(二)教育资源配置失衡

经济发展水平是实现教育供给的决定性因素。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城乡之间教育供求失衡的重要原因。它直接导致了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而且教育政策的制定往往是以城市教育的发展为基点,教育投资向城市一边倒。而广大的农村遭到有意或无意的忽视,这样使本来有限的教学资源分配得不合理,导致教学资源配置严重失衡。

1.教育经费及教学设施

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短缺。面临很大的经费困难。在资金分配上,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获得的教育经费能投入到学校设施和教学设备上的也不多。大多用于日常教学工作中去。绝大部分中小学校没有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实验室等。甚至有些学校连个像样的操场都没有,体育课形同虚设。

2.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从教师来源来看,有的是民办教师转正的,有的是“学历合同”转正的,有的是向社会招收的;从学历层次来看,第一学历合格率低;从年龄结构上看,老教师和年轻教师居多;从职称结构看,高中级职称的少,绝大部分是初级的;从学科结构上看,音体美和农技教师奇缺。(2)教学科研水平偏低。对新课改感到“水土不服”。加之受农村文化的内在影响,经验主义文化模式占主导地位,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对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文化冲突普遍感到不适应。(3)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由于城乡学校差距悬殊,农村教师受利益驱动,工作不安心,千方百计想调入城镇学校。城镇教育又发展迅速,亟需调配师资,于是通过多种方式从农村学校挖走了大批优秀的教师。农村教师队伍呈现出不稳定的态势。

3.课程资源单一

目前农村与城市一样执行国家统一的课程方案,使用单一的课程标准,出现“校校同课程,生生同课本”的局面。农村学校教学内容单一化,其实施的目标也是唯一的,即参加中考或高考,仅仅追求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加之农村受条件的限制,很少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开发校本课程,很少使用乡土教材,致使农村课程设置单一,严重脱离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课程与教学跟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适应。

(三)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

一些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为了显示政绩,搞形象工程,过分重视“示范性学校”,“重点学校”的建设和管理,而把农村学校当成“弃儿”,疏于管理。加之一些学校领导教学观念陈旧,教学管理水平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相当部分校长和教导主任就如何进行教学管理心中无底,无章可循。有些学校或沿袭已制订的制度,学校教学工作缺乏激励机制,目标管理不明确,跟现代教学管理理念很不适应。有些学校领导不思进取,学校干脆不设什么管理制度,农村学校教学管理非常松散。学校没有引进竞争机制,工作既无动力又无压力,教师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倦怠情绪。平时教学只重数量而不重质量,作业批改的越多,越能得高分。教案写的越详越能证明工作积极性高,检查者却不看看教师的教案是怎么写成的。多年来写一次教案却能从容应付许多年,今年抄去年的,明年抄今年的。现在网上教案多如牛毛,教师为了“钻研教材”也都在网上“认真备课”了。

(四)课程改革流于形式

学习应该使学生发展能力,善于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通过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学习,旨在使学生形成对生活的适应力,培养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沿袭传统教学,课程改革只是口头上的旗号,依然是重视应试,忽视学生的能力发展;重一刀切,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好学生是学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通过给学生搭建平台,创设情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而在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学中教师却不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去让学生学习的。依旧把讲授作为重点和中心。一个班级有四五十个孩子,教师讲授使一部分学生能够听懂,或者没有问题方认为这一节课是授课成功了。熟不知还有一部分学生根本不知道教师讲的是什么,或者有问题,或者有其它的想法思考等都被教师扼杀在摇篮中了。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学生不善于解决问题,创新能力更别提能够得到培养。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是决不会放心这样做的。会认为学生把课堂搞乱,教学任务完不成。教师引导学生也只是很短暂的一个环节,学生智慧的火花不可能在与教师的交流目光中一瞬间爆发。教师认为如果不给学生设计好一堂课的“框架”,让学生在里面去“填实”,那么这节课就是失败的。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师讲到哪里学生要跟到哪里,这样才行,方可说学生们很听话,很配合教师。听课的也会评上个“好”字,一堂课下来,教学目标完成的好,学生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这些实际上都是做出来让别人看的。实质是把学生当木偶来演戏。新课程也可以为学生们做个“框架”,但这个框架可不是像电影的剧本一样,它不是个死的而是个活的。也可以让学生们去“填”,但这个填法却完全不同,学生们填,主动权就交给了学生,教师是在一边做欣赏者和点评者的。把舞台还给他们,不用你教,他们会跳更好看的舞蹈。只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实现,新课程改革才能在农村基础教育中生根发芽。

(五)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严重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广大的农村家庭“留守学生”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独特而重要问题。由于“留守”在家的孩子缺少父母的爱,在对他们的管教上就很容易出现问题。比如,隔代监护容易产生溺爱、寄养监护会出现偏爱、无人监护就会失爱,而这些孩子又缺少自律意识,部分孩子的学习成绩比较差,人格形成出现了缺馅,心理问题复杂。“留守学生”在心理上的问题比较明显。更多的“留守学生”暴露出性格上的缺陷:

如自制力差、自我中心、金钱主义、自私、自卑、孤僻、任性、暴躁、逆反等。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就会表现出以下一些症状:更容易违纪,成为教育的难管对象,更为严重者还会走向犯罪道路。普遍有厌学倾向,学习成绩差。缺乏沟通,人际关系和青春期问题突现。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成员之间亲情的缺乏,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二是学校教师的急功近利、重视知识传授,放松学生品德及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认识误区,以及对“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忽视。三是社会教育的监管力度不够,社会环境中不良风气对于“留守学生”的影响,也会导致他们产生心理问题。

二、解决农村素质教育改革的建议

(一)转变观念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领导班子干部要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转变哪些观念呢?就是做好三个转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由只重智育向“五育”并重全面发展转轨,由单一的升学型办学向综合型办学转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应该在以下几方面来转变观念:1.更新学生观: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确立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理解信任尊重爱护学生。认识到学生的独创性,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发展个性。2.更新教师观: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是学生的诊断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学生生活与心理的辅导者,是评价者和激励者,是学生的管理者,是教育共同体的协调员,同时教师又是一个研究者,是一个不断进取的人。3.更新教学观:教学方式由以讲为主转向合作探究为主.,教学内容由封闭转向开放,教学组织形式由单一时空转向灵活时空,教学手段由黑板粉笔转向多样化综合,教学评价由重结果评价转向多元评价。

(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要积极地为农村教师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鼓励农村教师参加在职或脱产进修,提高学历层次,提升教学水平。精心组织农村教师进行全面的新课程理论培训,使他们能够认真理解,理会和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解读。精心组织农村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信息技术素养。让农村教师定期分批到城镇学校“拜师学艺”,由专家引领,促进专业成长。

(三)加强农村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书育人水平

农村教师在师德方面要不断的学习和总结,不断的约束自我,提升自我。教育主管部门可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加强对教师师德的考评,坚持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建立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家长评教师,学生评教师相结合的考评机制。重点考核教师教书育人的实绩和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和育人效果等。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务聘任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四)大力推进课程改革,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

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

新课程强调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课程不只是官方文本,教学不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成为课程知识的建构与开发的过程。这样,课程与教学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地融为一体,教学真正成为师生追求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

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以改变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爱护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大力开展探究性教学。2.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因此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倡导合作学习,并因此建立起新的“学习共同体”。把教学定位为交往,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教学关系,不仅在理论上超越了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以及“特殊认识论”,而且在实践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提倡体验性教学。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各种活动。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发现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4.增强师生之间多维互动。互动可能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个人与全体学生的互动,教师个人与学生个人的互动,教师个人与小组学生的互动等。不同类型的互动也是不同文化在不同水平上的交往,促成的是文化间的交融与整合。在这种文化交融与整合中,学生既有机会学习成人的价值和态度,为进入成人世界打下基础,同是也使自已的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5.注重学习方式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学习。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保障,教学生学会学习是学习连续性发展的重要支撑。新课程标准为适应终身学习时代的要求,积极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学习方法”提升到学习的上限概念——“学习方式”,这是理念上的进步与发展。学生只有学会学习,才能体验到学习的过程,领会学习的真谛,才能促进智力潜能的发挥,促进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促进终身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为学生的认识活动是学生独立完成的。教法不能代替学法,今天所学的知识不一定就是未来所实用的。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才能终身受用。从某种角度讲,“教学生会学”比“教学生学会”意义更为深远。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优化学习方式,教学中要刻意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性,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选择,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并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教师要善于关注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善于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课堂中,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培养质疑的习惯。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讲座,留给学生自我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和指导他们主动地、独

立地钻研问题,并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讲座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教师要有意识地实施教会学生会学为目的的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阅读、学会观察与思考、学会发现与归纳,并能通过自已的力量解决问题,创新问题,提高获取新知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活力与灵气。

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为已所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为他们提供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地翱翔于天际,张开想像的翅膀去实践、去体验、去创新、去开拓。

(五)完善教育机制

1.加强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建设: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制度,健全科教领导小组及工作会议制度,实行年报监测,进行行风评议,加强新闻监督,建立家长学校。建立督导评估报告,定期公告制度,及时公布督导结果,接受群众监督,重视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对教育工作的监督。

2.积极稳妥地推进升学考试制度的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排除阻碍。改革以分数多少作为升学依据的考试制度,形成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考试评价体系,从而真正把教育从分数中解放出来,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全面发展。

3.加强领导扎实工作,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1)务必做到责任落实,组织落实,资金落实。(2)精心组织,严格管理,加强监督。(3)大力宣传,营造人了群众广泛参与和加强监督的良好社会氛围。

4.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运用正确的政策导向,思想教育和物质激励手段,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转换学校内部运行机制,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

(六)加强社会关注、扶持力度

农村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有13亿人口,8亿在农村。在2亿中小学生中有1.6亿多学生生活在县镇和农村。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占到80﹪, 高中教育在校生占到64﹪,这就决定了基础教育工作重点在农村。所以说整个社会都应关注农村的基础教育。教育政策应该倾向于农村教育,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用于农村教学硬件设施,提高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另外要大力呼吁社会各界人士为农村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使我国能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整个社会都应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七)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

农村学校较城市学校而言,问题行为学生比较多,表现得也比较复杂。这使得农村学校在对待问题行为学生的时候会出现走极端的现象。一部分是留守学生,一部分是家庭畸形造成的。这些学生在学校表现都比较极端,扰乱课堂秩序,不听从教师的管理。为此学校也煞费苦心,想尽各种办法去对待问题行为学生。可收效却不明显。大多是采用强制措施,压制这些学生的行为。教师大多采用体罚或变相体罚的办法。在课堂上当众侮辱问题行为学生,或在课下恩威并施。有些教师却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等。很多教师也采用说服教育的方式,但只是流于形式,不能够深入。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要他们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等。对问题行为学生来说这些说教是起不到根本的治疗作用的。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好问题行为学生的身心问题就要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首先是从人格上要尊重这些学生,在生活上去关心他们,在行为上去引导他们。其次是想他们之所想,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地解决他们的问题。这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一个教师,还要学会做一个好的父母,做一个忠实的朋友。以教师的人格去打动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化他们。让他们学会自我教育,只有从内心深处认识自我才能形成一种动力,才能努力学习,教师才能真正地放心,教育也才能走向良性循环。

三、结论

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的子弟变成书呆子。这说明我国农村教育缺少三农性。当前,三农问题成为我国突出的问题,党和国家花很大的力气去解决也成效不大,三农问题的解决首先必须要有解决的人才,而人才必须靠教育。教育内容是农村教育的根本,是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的关键。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要依靠农村教育培养。农村教育的内容要为三农服务,就必须改革过去农村教育内容中脱离农村实际,脱离农业需求,脱离农民需要的内容,使农村教育为农村的发展和振兴做贡献。

另外农村教育的改革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新型农民需要通过农村教育的发展来培养。从目前农村教育的现状来看,其改革和发展又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在全社会的重视下,通过持续的投入和长期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

教育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能够促使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统一。农村教育是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且任务艰巨。农村新课程的改革要寻找一条适合农村现状的道路,着眼于学生,着力于农村。关注农村的发展和建设,做好做强农村教育。

论文

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改革和探索

哈尔滨市阿城区松峰山山河小学

论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改革 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农村小学语文;现状;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109-01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的基础。小学语文是整个语文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对学生表达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进行培养的重要途径与手段,是小学阶段的一项必修课程。但在农村小学教育中,语文教育现状与现代化教育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本人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针对当前的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浅谈以下几点: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观念陈旧、落后

我国目前正在推行素质教育,但对乡村小学并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力,没有使大多数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根本转变。主要体现在:(1)对教材过分依赖,忽视学生;(2)注重强调语文的重要性,忽视学科整合;(3)强调教材,缺乏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并且农村乡、镇的部分基层领导缺乏对语文教育和教学的了解。他们认为低年级语文极其简单,是人人都可教的课。所以,从高年级到低年级,在众多农村小学的语文作业本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方言现象。因此,我认为要想加强和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就必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彻底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真正引起农村小学对语文教学的重视。

2、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方法滞后

在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都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认知特点和个性心理差异毫不考虑。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的这些理念只是耳闻而已。小学语文教师只是沿袭完全不合时宜的教育观念,且已经根深蒂固,那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很难注入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大脑中。

3、农村小学教学条件差,对语文教育的投入不够

首先,由于农村经济长期以来都比较落后,且发展相对缓慢,在财政收支方面比较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在教学上的投入就很低,没有太多的财力去添置教学设施,因此,在农村小学想要拥有一间宽敞明亮的多媒体教室是很困难的。一间多媒体教室要注重东西的安全,防盗、电脑维护、维修以及每月的上网费用,对于一个只有百把人甚至就几十人的农村小学来说是一笔庞大的费用,自然大多数农村小学就没有设置或不愿设置多媒体教室;其次,农村小学的师资资源较为缺乏,一般一个教师不仅要教两门主课还要教一大堆副课,所以很少有人愿意抽更多的时间做多媒体课件。就算学校有多媒体教室,也很少运用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最多也就是在公开课或赛课时用一下。这就使语文教学的设备缺少独立性,教学条件不能得到保障。最重要的是多数教师不懂电脑操作,甚至连一些简单的課件都不会制作,那他又如何去教学生呢?

4、语文教材内容较深

农村小学生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他们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幼儿教育,多数都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孩子来学校读书都是一张白纸,在此情况下,一篇低年级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会认、会写十个字,认识七八个字,还要会背诵课文,教师还要完成教学目标,教师教起来很吃力,学生学起来更费劲。这样,很多学校虽然定了教材,但不能按教材的要求施教,以至不得不抛开教材。很多教师不读课文,对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真实目的不渗透,更谈不上如何让孩子去欣赏文章,导致语文课缺少系统性、多样性及丰富性。

二、对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现状进行改变的对策

1、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从思想上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将片面追求高分的短视行为自觉摒弃,认识到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增设教学设施,改善教学手段

相关部门要按照《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对办学条件进行逐步改善,特别是对乡镇中心小学及规模大的完小,要尽可能按国家规定的标准配齐教学仪器与电教设备。学校领导也要根据教学需要,多方筹措资金,增设教学仪器,努力改善教学手段。

3、更新教学方法

通常来讲,制定目标的任务多数是由各地教学科研机构来完成的。农村小学教师的任务是将教学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去。从一些教师的目标教学研究课来看,模式化的倾向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不以目标教学的思想为指导,而是亦步亦趋地对目标教学课堂结构模式进行套用。

4、稳定教师队伍,提升教师水平

多数农村小学教师会经历频繁的调动,常常每隔一两年就要换一所学校。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不能让他们积累语文教学经验和进行教改活动。所以,要对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现状进行改变,就非常有必要提高教师水平。

总之,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文化在繁荣,全社会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所以,必须尽快转变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现状,只有这样,才可以使社会发展以及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全体教师,特别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为此共同努力。树立真正的终身教育观,让教育成为唤醒心灵的快乐,让学生享受教育,享受生活,享受人生。

参考文献:

[1] 彭光福.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浅析[J].时代教育,2014(20):196.

[2] 唐永香.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4(82):10.

农村小学素质教育改革 第4篇

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规模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不仅是改革的范围扩大,还包括改革的方向扩大。正是由于处于新课改的背景下,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便做出了相应的改进,以迎合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在我国农村的中小学中,音乐教育的普及度还不是很高,在农村中小学中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教育在我国总体教育中所占的比例也是极大的。

(一)教师队伍建设不够强大、优秀

在教师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点:教师资源不足、教师素质低下,这两个方面对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进行十分不利。

教师资源不足。在农村中小学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教师资源不足,尤其是专门的音乐教师,一般,就算是农村中小学有音乐教师也无外乎是两种情况:一是音乐教师是从市里来的,参加“走教”活动,另一种则是半路出家。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反映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资源的不足。

教师素质低下。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资源不足使得音乐教育无法正常开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农村中小学便出现了“兼任”现象,所谓兼任就是指从事非音乐教育的教师兼任音乐教师。兼任教师最明显的不足就是不够专业,音乐实力不强,水平有限,严重制约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

(二)农村传统观念限制,各级对音乐教育不够重视

在农村经济条件比较落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比较浅薄,只注重知识的学习,而不赞同音乐的学习。通常,在农村,人们愿意花钱供孩子上学,却不愿意让孩子学习这些无用的音乐,这是由于农村人思想观念淡薄,没有长远的认知。

另外,就是由于各级教育管理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并未提出具体的要求,便使得各级的执行人员忽视这一点。政府、学校、教师、家长等多方面都对中小学音乐教育表示了不重视。音乐教师的资薪也是十分有限,因此,就会有越来越少的人选择音乐教师这个行业,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教师。

(三)教学条件有限

经过实际调查,发现农村经济水平十分落后,而且在教育上的投资也很少,这就意味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条件的有限。音乐教育所需要的设备多是一些淘汰品,利用这些设备进行教学,其教学效果也是不太明显,而且,多数学校的音乐设备也不齐全。总之就是这么一个现实:社会对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投资力度不够大,教育经费不足,难以为农村中小学教育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

二、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下的改革

(一)引入大量资金,全面建设音乐教育环境

为了大力发展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加大社会的关注力度,吸引更多的社会人士。最重要的还是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要对当地农村中小学进行调查,然后再依据实际情况分配资金。农村中小学引入大量的资金,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建设音乐教育所需要的环境,例如:利用一部分资金购买一些正规的音乐设备以及教具,另外,还需要为学生配备一些统一的音乐教材、音像资料。

(二)扩大教师队伍,提高教师质量

音乐教师也是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一大问题,当下,需要做的是扩大音乐教师的队伍,提高音乐教师的质量。在扩大音乐教师队伍方面可以从教师扶持方面下手,也就是讲,社会也给予农村音乐教师起码的尊重以及一些补贴、奖励之类的,使农村音乐教师这一职位充满吸引力。在提高教师质量这一方面,建议采用培训的方式,可以从一些质量较高的音乐教师的队伍中选取一些质量较好的教师进行集中培训,提高教师的水平,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另外,还可以从政策上入手,国家可以制定大力开展免费音乐师范生,为师范生提供充足的便利,不仅免除大学所需的全部学费、生活费,还予以补助,已解决免费师范生的大学学习问题。这样,既能够保证每年向农村中小学输入一批音乐教师,扩大教师队伍,还能够保证教师的质量。

(三)依据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改革方向

在新课改下,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必须审时度势,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改革方向。由于我国是个多元化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都会影响到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因此,在进行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改革中,不能盲目的跟随一些成功的实例,将其改革方向一味地进行誊抄。因此,在实际的改革中,应该先分析清楚农村中小学的实际情况,然后根据各自的特色进行合理的分析,最后再确定科学的改革方向。

(四)设计艺术实践活动,扩大音乐在农村的影响力

在进行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中,需要明确农村大众的观念,在他们的意识里,音乐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自己的孩子没必要将过多的精力花费在这上面。基于这种理念,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就必须设计一些艺术实践活动,通过将音乐教育教学效果呈现给大众,收获观众的反应这一过程,对实践活动进行改进,以满足农村大众的需求。长此以往,音乐教育就会被农村大众所接受,于是也便为农村音乐教育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三、结束语

新课改背景下,农村音乐教育更应该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众的视野,这也就意味着农村音乐教育的改革是一场必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社会各界的配合,认真将农村音乐教育改革工作进行到底,以促进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新宇,葛超.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10(8):76-78

[2]郑宜.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落后现状[J].音乐大观,2014.02(6):333

农村小学素质教育改革 第5篇

一、深刻领会十五届三中全会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认识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去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农村改革开放20年的基本经验,进一步明确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提出了农业和农村跨世纪的发展目标、方针政策。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决定》强调:“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落实科教兴农方针、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关键。必须从农村长远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统筹安排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指出:“努力改变教育与经济、科技相脱节的状况,促进教育和经济、科技的密切结合。”这些论述深刻阐明了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指明了农村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不仅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落实科教兴农方针,开创教育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的新局面,首先要深刻领会十五届三中全会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教育、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国际经济、科技发展来看,江泽民同志去年在北大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本世纪,人类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新发现新发明日新月异。特别是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微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研究等的重大进展,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能力,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科技领域的革命性变革,必将有力地推动当前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必将深刻地影响下个世纪的发展。从21世纪农业发展来讲,开展农业科技革命,广泛采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核技术、农药化工技术等,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依靠科技和教育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这种趋势起步快,来势猛,推力大,它将带动农业观念、技术、生产体系和生产力水平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发达国家竞相攻占现代高技术制高点,以获得其产品的最大市场占有率,成为全球经济和技术竞争的新角逐场。邓小平同志说过:“农业问题,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要靠生物工程,要靠高科技。”我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0%,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十分重要的问题。同时,我国又是一个农业资源相对贫乏、农业生产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我国农业科技对生产的贡献率约为40%,只相当发达国家的一半。要使我国农业科技和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并在若干领域取得突破,能够在21世纪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关键是要提高国民素质,加快人才培养,走科教兴农的道路。没有农村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就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就没有综合国力的提高,就不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权。从我国农业和农村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来看,近些年来,我国农业生产连续夺得丰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农产品供求关系有了明显改善。但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还很严峻,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全国还有4200万人尚未脱贫;农业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均耕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随着人口的增加,资源紧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农业基础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产品总量基本平衡,但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和效益回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业仍处于粗放经营的状态。要解决上述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狠抓科教兴农,把农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努力提高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21世纪农业生产要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进而实现现代化,更必须依靠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使我国农业科技和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大幅度提高农村劳动者掌握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是新世纪我国农业跟上时代步伐的希望所在。从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状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国有9个省、直辖市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的目标,“两基”人口覆盖率已达到73%。已有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高中阶段职业教育有了很大发展,教育思想、办学体制、教育内容等方面的改革不断深化,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农村教育总体上仍然比较落后,还有约27%的人口地区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约8%的人口地区没有普及初等教育,扫盲和巩固扫盲成果的任务仍很艰巨。一些地方农村教育结构还不尽合理,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还很薄弱。全国约半数的行政村没有建立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农村劳动者的年培训率只有20%左右。在农村,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农村实际的现象。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难以满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实际需要,更不能适应我国农村长远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刻不容缓。总之,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在发生着新的阶段性变化。要适应这些阶段性变化,在新的起点上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关键是要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没有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农业和农村问题就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而教育不同经济、科技紧密结合,更好地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同样不能很好地发展。

二、进一步端正农村教育办学指导思想,始终坚持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方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进一步推进农科教结合,全面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农村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统筹协调发展,使农村教育切实转变到主要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上来。”这是对20年来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的方向,也是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农村经济发展,我国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提出农村教育要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努力提高广大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水平。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指导思想。1987年,原国家教委在山东平度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经验交流现场会”,要求农村教育一定要面向本地需要培养人才,并决定在全国大力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1988年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燎原计划”。此后相继在全国建立了116个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县和30个地区联系点,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20年来,我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主要是:1农村教育的办学方向,必须由主要为升学服务转到主要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上来;2必须根据农村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合理调整教育结构,不断改革农村教育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3必须实行三教统筹,协调发展农村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4必须实行农科教结合,组织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共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5必须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科技推广中的作用;6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点上深化、面上扩展的原则,推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些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农村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办学方向,否则农村教育自身不能健康发展,也不能发挥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去年以来,《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教育部《关于贯彻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教育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的意见》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及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都反复重强调了这一指导思想,现在的关键是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落实这一指导思想。应当说,这些年来各地对这一指导思想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有一些地方的同志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一些地方仍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因而办学脱离农业、农村和农民实际,把农村教育主要看作是跳农门教育,甚至于拿升学率作为衡量农村教育办得好坏的主要标准,这样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办不好教育的。在这种办学思想指导下,教育结构不合理,忽视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发展;忽视各类学校的德育、体育和美育,智育也发生了扭曲,学生课业负担很重,实践能力薄弱,不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创新精神得不到发挥。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严重地脱离了农村和农民的实际需要。在现实中,多年来农村向高校和外地输送了不少学生,而且也出了很多人才,但如果年复一年,当地经济仍很落后,农民群众依然贫困,这就非常值得我们深思。根据《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未来几年内,我国高等教育将会有较大的发展。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中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9%提高到15%左右,从我们的国力看,这一发展速度应该说是很快了,但我们必须看到,仍有85%左右的同龄青年是上不了大学的。这些上不了大学的学生,多数生活在农村地区,他们将成为我国经济,特别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力量。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我们不仅要重视高科技人才的培养,还要重视对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劳动者、特别是农村劳动者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只有把留在农村的绝大多数青年都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能经营、会管理的劳动者,农民群众才能彻底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才有可靠的保证,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才能获得成功。

三、认真贯彻全教会精神,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迫切需要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新型农村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应当具有热爱祖国、热爱农村、建设农村的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应当有文化、懂技术、能经营、会管理,能够承担起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重任。因此农村各级各类教育都要认真贯彻全教会精神,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各类教育的各个阶段,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为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1打好“两基”攻坚战,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是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实施科教兴农方针的奠基工程。农村是实现“两基”的重点和难点。各地要继续将“两基”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已经通过“两基”验收的地方,要进一步落实教育部颁发的《认真做好“两基”验收后巩固提高工作的若干意见》,扎扎实实抓好巩固提高工作,严格控制并降低初中辍学率,同时大力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二片地区,要按照规划进度保质保量地做好验收工作,切不可盲目赶超进度,追求县县达标。“十五”期间要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继续加强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要积极进行农村初中的课程改革,课程内容要适应、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农村学生走向社会服务。黑龙江省宁安市、重庆市潼南县把绿色证书教育引入农村初中课程,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科技、能经营、会管理,有一定实践能力的农业生产后备军,有效地落实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这种做法,既可以为学生升入上一级学校服务,又能使返乡的学生具有一定择业与创业的能力,为毕业生成长为新一代农民奠定基础。实践证明,这是在农村贯彻《义务教育法》,保证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增强学生服务家乡的意识和参与家乡建设的能力,是农村教育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这一做法值得推广,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稳步推行。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热爱农村、扎根建设农村的教育。要把多种形式初中阶段的职业教育作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途径之一。要加大农村扫盲工作的力度,把文化知识教育与实用生产技术培训紧密结合起来,与农民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扫盲工作的质量和效益。2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初中级人才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是农村教育中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最直接的部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科教兴农方针、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较为迅速,但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差距还很大,仍然是农村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各地要在打好“两基”攻坚战的基础上,把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摆在突出位置。首先,要从调整教育结构入手,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在确保“两基”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努力实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面向21世纪振兴教育行动计划》中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现有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要进一步挖掘潜力,扩大招生规模,为初中毕业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机会,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减缓升学压力。鼓励社会力量以各种方式举办职业教育,鼓励单位和个人捐资助学。农村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要实行更加灵活的招生制度,有条件的学校,要允许免试招收农村应届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农村青年入学,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要创造条件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和学分制,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各地都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充分考虑当地资源条件和产业优势,办好农村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每个县都要建设好一所骨干职业学校,多数乡和村都应办起能常年开展培训活动的农民文化技术学校。要抓好农村小学后、初中后分流,要使未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学生都受到不同年限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江泽民总书记在全教会的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不仅能自主择业而且能自主创业。职业和成人学校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专业设置要与当地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相适应,努力办好农业类和农村急需的专业。现在有一些地方,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上脱离当地实际需要,把主要精力用于向大中城市、发达地区的劳务输出上,这种现状一定要尽快改变。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要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行产教结合,探索有效的办学模式,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邵阳市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各地都应当像邵阳市这样,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改革办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和编写体现农村发展需要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及教材。要重视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的实验示范基地建设,为职业学校、成人学校办好单独或共用的实验、实习基地,为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创造条件。积极发展校外和学生家庭实习基地。努力使学校的生产、实验、实习基地成为当地经营管理、技术推广和辐射的示范。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农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基本保证。各地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优化教师队伍的有效机制,加强编制管理,精减富余人员,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制定政策,鼓励中小城市和县镇学校教师以各种方式到农村缺编学校任教,加强农村与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城镇中小学教师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的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经历,才可聘为高级教师职务。要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教师到经济不发达地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任教。当前要特别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培养既有合格学历,又有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的“双师型”教师,充分发挥实践能力较强的能工巧匠和专业户在学生技能培养中的作用。今年,教育部将重点抓好50个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建设工作。各有关高等院校都要注重为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养培训合格师资。在农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农村各类教育的沟通与协调,实行三教统筹,形成普教、职教、成教相互沟通的教育培训网络。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统筹搞好学校布局调整和专业设置调整。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沟通与协调,发挥一个基地多功能的作用。建立起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沟通的县、乡、村三级教育培训网络。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形式,抓紧培养一大批农村急需的实用技术推广人才、乡镇企业管理人才和医疗卫生人才。力争在三到五年内,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使农村劳动力普遍掌握一两项脱贫致富的实用生产技术;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使农村劳动力普遍掌握适应农村产业化需要的生产技术,使一部分农民获得“绿色证书”,适应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和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的需要。对于务工农民要加强岗位培训,提高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要在农村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教育,加强对农民的思想道德、民主法制、科学文化、环境保护、计划生育教育,引导农民移风易俗、革除陋习,为创建“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户”作贡献。要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为农村和边远地区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扩大农民接受各种教育的机会。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农村中等职业、成人学校要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逐步使教育科研网络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3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要主动为农业和农村培养高层次人才,开发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研究成果,积极参与农村经济建设农科教结合,没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参与,科技推广就没有源头活水,就很难提高农业科技的含量。高等院校要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路子。要把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紧密结合起来,面向农业与农村,开发、推广农业和农村急需的先进实用技术,建立科技创新体系,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内的商品化和产业化。目前,我国农业科技的成果转化率较低,科研、推广脱节,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技术,一方面科研院所的成熟技术下不去。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全社会的关注。高等农林院校要有主动服务的意识,要像河北农业大学那样,长期坚持不懈地面向农村经济主战场,通过人才培养、技术推广、农业综合技术承包和建立服务机构等途径,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要像湖南农业大学那样,通过实施“现代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工程”,依托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把农业科技辐射到广大乡村。理工大学和综合性大学要发挥学科优势,积极拓展为农业和农村服务的渠道,支持乡镇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的更新换代。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全教会的要求,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大批接受过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人才,也是容纳高职人才最广阔的地方。今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一定要面向农村,培养一大批农村急需的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专门人才。要扩大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招生比例,为农村各类学校毕业生提供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要创造条件,鼓励高职毕业生到农村建功立业。

农村小学素质教育改革 第6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背景下 农村小学 教育管理模式 创新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14-02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也得到前所未的关注度和重视。尤其是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不断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和教育模式是中国教育不断向前发展必然趋势[1]。所以对于农村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以新的教育管理模式达到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以此来提高小学教学的效率。

1.营造良好学校管理氛围

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能够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并且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综合文化素质。从以往的资料显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它具有潜移默化的功能。所以说如果一个学校有着比较优越的教学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其中的学生发展前提必然比其他学生的学生高出许多,不仅文化知识高于其他学校,就连学生的精神面貌都优越其他的学校的学生。然而,在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当中,很多学校对校园文化都没有给予重视,尤其是在农村小学中,更加没有想过要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2]。当然,农村小学的办校规模和资金都是比较缺乏和受到限制的,所以他们主要把教育管理模式更加侵向于课堂教学中,把校园文化建设当成是无用产品。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管理者应该以积极的心态来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比如可以再学校多种植一些花草树木,还可以通过举行大型的诗歌朗诵活动,来活跃校园的氛围,以此来丰富校园的生活。与此同时,还可以增强学校人文文化的实力,通过各种学科的比赛活动,来发展校园的文化精神,进而充分的提高农村小学教育管理模式的综合教育能力。

2.创新教育管理的思想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素质教育一直是社会所关注的焦点之一。所以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推行素质教育是目前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主体。但是,在以往的农村小学教育中,应试教育一直都牢牢占据着大部分人的脑海中,要想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来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难度系数比较大。尤其是我国长期都是采取比较容易维持的必修课体系,这样教育模式很容易抹杀学生个性特色以及创新意识[3]。所以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老师一定要主要对学生学科的整合,把必修课和选修课进行结合,保证学生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能够保证基础知识的学习。另外,在创新教育管理模式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个性兴趣培养,并且在以往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此同时,云南农村小学可以依据自己学校的规模能力,开设力所能及的教学课程,比如美术音乐等简单的活动,通过这样的教育模式来实施课堂优化,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

3.创新教学管理的方式

在以往的农村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当中,教师一直处于教学的主体位置,学生反而是站在一个弱势的位置,这种的不仅会限制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还会打击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严重压抑住了学生的散发性思维能力。所以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尤其是小学老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培养,把学生当中课堂的主角,老师自己则扮演一个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4]。并且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可以构建一个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以此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让他们在认知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获取知识并且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一方面,教学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做到平等自由,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并且积极主动的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多问多学,让学生彻底成为课程教学的主人。

4.结语

综上所述,云南农村小学的教育管理模式可以反射到整个中国农村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在课程改革背景之前,农村小学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中最为薄弱的地位,尤其是在过去几年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所以说,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小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是迫在眉睫,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乔叶.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教师课程意识研究[J].西南大学,2015,18(13):312-3125.

[2]李福华,丁玉霞.教师主体派生性初探-对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再认识[J].教师教育研究,2014,18(12):3045-3046.

[3]王希亮.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程素质研究[J].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2015,18(16):2018-2019.

论中国农村素质教育改革现状与展望 第7篇

多年来,我国农村教育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以填鸭式课堂教育、题海战术、死记硬背、严格严酷的教育方式甚至体罚学生、本本主义等落后的教育模式为主。这种落后的教育模式虽然可以使大部分学生遵纪守法,“认真学习”,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且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这种落后的教育模式,会极大地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还处在身心发育不完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之际,会严重固化学生的思维模式,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是打着: 努力地培养“学业智商高”的人才的口号,而忽视了培养社会所需的多层次创造性人才。

二、素质教育改革的提出

中共中央于1994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 “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又明确提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这就以法规性文件的方式,确立了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地位。

三、我国农村素质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虽然中国农村素质教育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全国性的素质教育改革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但是由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和思想、文化的千差万别,使得素质教育改革出现了多种多样的问题和困难。

( 一) 农村教育观念落后,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产生偏差

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在地域上、经济上、文化上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使得教育观念落后,对素质教育改革缺乏全面完整的认识。多数学校只是形式上应付上级教育部门要求的改革方案,但实际上仍以应试教育为本,以学生的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为考核教师教学成果和水平的唯一标准,忽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创新能力、想象力和创新的思维模式的培养,阻碍了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严重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

( 二) 农村基础教育教学软、硬件条件的不足

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师年龄老化,教学水平和知识水平落后,难以引进高水平的年轻教师,音、体、美、德育、英语、计算机等学科专业教师普遍缺乏等现象广泛存在。同时,在硬件方面,校园设施陈旧落后,缺乏基本的素质教育教学设施等问题依然突出,尽管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但是在硬件条件方面相比城市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基础教育教学软、硬件条件的不足阻碍了素质教育改革的进程。

( 三) 农村家庭教育的缺失和不合理

在目前广大的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大量存在,许多中小学生由爷爷奶奶照顾,且大部分家长文化水平低,不懂得正确的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普遍存在溺爱、放任、严酷管教、体罚等不正确的家庭教育。且大部分家长并未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把孩子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这种落后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思想认识,极大地阻碍了素质教育改革。2013年,在山东农村一所小学,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学生小明和小东在课余时间玩耍,小东不小心将小明的手夹到,经过医生检查后并无大碍,但小明的家长却经常去学校里闹,要求赔偿,最终事情以老师赔偿2000元告终。由于家长的溺爱和放任,本身道德知识水平有限,造成学生养成了大量的坏品质,老师之间也形成了不敢教,不敢管的气氛,当然这是少数,但这部分学生的成长更大程度上受家长教育和文化水平的制约,因此,应该在村里通过海报广播等途径宣传有意有利的道德观价值观。

( 四) 农村素质教育改革的副作用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自身身心还未成熟,自制力低下,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下放任自流,造成了懒散、傲慢、以自我为中心、道德品质下降等问题,不认真学习,逃课,沉迷网络游戏,荒废学业,甚至出现违法犯罪等行为,这是目前农村素质教育改革主要出现的副作用。

四、我国农村素质教育改革现状的反思和展望

目前,我国农村素质教育改革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正是改革带来的阵痛,面对困难,我们不能退缩,要积极寻求改进方法,来攻克当今农村素质教育改革带来的问题。

( 一) 改进农村素质教育改革方案

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广泛征询基层教育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广泛考虑学生,家长的意见,对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有益的改进和调整。

( 二) 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软硬件条件

国家需要大力提倡和引导杰出的青年教师和优秀的师范生到广大的农村去工作,缩小城乡教师薪酬待遇差距,并且为农村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发展通道,提高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

( 三) 提高农村家庭教育的水准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阶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农村地区家庭教育落后,农村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开展大量的讲座、宣传杂志、广播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培训,并且进行后期跟踪交流等形式不断提高农村地区家庭教育的水平。

( 四) 引导农村中小学生利用素质教育平台提升自我

我国农村中小学生占比较大,农村基础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国基础教育水平,只要克服目前农村素质教育改革出现的这些问题和困难,将有效提高我国基础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为我国高等教育乃至各行各业培养优秀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后备保障。

摘要:素质教育的概念是从上世纪80年代被提出来的,素质教育得到我国教育部的高度重视,从上世纪80年代最先开始在城市中的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实行,并且逐步向广大农村的中小学进行义务教育改革,目前已经形成了全国性的素质教育改革攻坚阶段。纵观整个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过程,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积累了大量的改革经验,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城乡素质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广大农村地区素质教育出现的困难和副作用日益显著,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重新审视和反思我国农村素质教育改革,有必要对我国农村素质教育改革的方法和路线进行改进和改良,来解决目前出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使我国农村素质教育改革朝着更加良好的方向发展。

改革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初探 第8篇

一、“别的同学在看书不关我的事, 我还没玩好呢!”

在学校, 由于老师已开始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 一部分较自觉的学生认真听老师的话, 开始捧起课外书来。在家里, 部分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 孩子与爷爷、奶奶住在一起, 老年人太溺爱孩子, 大多不关心孩子的学习, 课外阅读更是无从谈起。有的父母虽然在家里, 但因其文化素质的局限, 仅仅是询问孩子的作业有没有做完, 还无暇或无能力顾及孩子的成长要求, 为孩子创设条件。所以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一有空, 就与其他小伙伴一起玩耍;一有空, 电视机前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

二、“我只喜欢看这些书!”

农村地区没有图书室, 学习图书室的书过于陈旧, 地方新华书店可供儿童阅读的书又比较少, 再加上家长认识的偏颇, 仅仅给孩子买些作文书、AB测试卷之类的辅导书。种种原因, 使学生捧在手中的多是卡通漫画、故事书、作文书。学生的阅读面太窄。

三、“读课外书, 看看就行了!”

学生也知道读书好, 所以在班级图书角里翻翻这书, 看看那书, 觉得这本也好, 那本也不错。但拿来看了几页就觉得没意思, 又接着换。有些学生看书只看开头, 稍好些的只是把内容从头到尾粗略地看一遍, 走马观花, 囫囵吞枣, 结果收获甚小。在孩子们心中, 课外书看看就行了。

四、“唉, 今天就算了, 我明天再读! ”

因学生对课外阅读重视不够, 缺乏一定的计划性, 想起来就看, 今天有什么其他事就自我安慰不去看。“唉, 今晚的电视太精彩了, 不看太可惜了, 书还可以明天再看的!”“今天到亲戚家吃饭, 晚上时间太迟了, 读书就算了吧!”“同学来找我玩, 不去多不好!读书, 明天再说!”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 当然没大的收获。

农村小学生中课外阅读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 那我们如何使课外阅读真正为少年儿童的成长服务?如何开展课外阅读才能提高孩子整体语文素质, 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呢?以下, 笔者就如何引导农村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谈几点看法:

一、师生共同阅读, 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阅读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 是阅读动机中最为活跃的因素, 而小学生模仿力特强, 老师喜欢做什么, 他们也乐意跟着做。老师捧起书来, 这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学生爱读书, 乐读书。

只要在教室里, 一有空, 我们的老师就捧起课外书来, 或许这一行为开始只会吸引部分学生, 但只要老师们坚持下来, 会吸引更多的孩子聚集到自己的身边, 问这问那。此时, 就可以抓住这样的机会来告诉孩子: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 充实我们的生活, 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 陶冶自己的情操。之后几天, 可专门利用班队课等开展“我与好书交朋友”中队活动。在活动中老师可讲述自己童年时读书的故事, 自己喜爱的有关读书的名言等。这样, 学生读书的兴趣自然被调动起来, 与老师一起畅游知识的海洋, 体验读书的快乐。

二、与家长共携手, 推荐有益读物

学生究竟该读哪些课外书?课标中已推荐了相关书目, 《亲近母语》也向我们推荐了许多优秀作品。但书从哪儿来?农村里大多数家庭一般能买得起多少书?为此, 我们就应与家长取得联系, 得到他们的理解、信任、支持。我曾做过这样的尝试, 利用开学初举行了一次家长会, 会上告诉家长:当今时代死学习早已行不通, 使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增加作业, 而是阅读, 阅读, 再阅读。只有通过阅读, 才能拓宽孩子的视野, 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陶冶他们的情操。老师的话语得到了家长的认同。在这种情形下, 我提出自己出资五百元, 希望每位家长一年节省几十元, 为孩子们购置一批适合他们阅读的优秀读物。当即, 我拿出五百元, 家长看到我完全是为了他们的孩子着想, 个个走上讲台, 你三十, 我五十, 不多一会儿, 购买书的三千多元筹集到了。没几天, 一百多本适合孩子们阅读的有益读物上了图书角的书架。这份知识的大餐, 孩子们该收获多少呀!

三、制定阅读计划, 提示阅读方法

如果我们仅仅认为为孩子提供了优秀读物, 调动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我们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那么孩子的阅读只会停留在兴趣这一层面上, 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等实际情况, 制定阅读计划。然后让每位学生每学期制定适合自己的阅读计划, 要求学生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要求每位学生每学期给自己制定一个阅读计划, 主要规定自己每天的阅读时间、阅读内容, 这个计划一定要循序渐进, 根据自己的能力不断提高要求。要求学生以计划来规范自己的阅读行为, 从兴趣阅读走向意志阅读。

对于阅读方法的指导也是特别重要的, 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 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阅读分精读和泛读两种, 对于一般性的部分, 只要泛读;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重要的部分, 要精读, 边读边思考, 边读边感悟, 可随时将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到读书笔录本上, 可把自己阅读后的体会、感受及时写下来。教师可将自己的读书记录卡、读书记录本展示给学生看, 为学生提供范本。

四、开展多彩活动, 享受阅读快乐

1.课前两三分钟, 交流自己的读书记录卡。利用语文课前两三分钟时间, 让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交流自己最近阅读书目, 精彩的部分, 自己的体会, 将自己收获的喜悦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建立读书兴趣小组。

2.举行“班级读书会”活动。一学期进行五、六次班级读书会, 交流自己阅读的感觉, 提出自己的疑问, 全班讨论, 彼此在思维的碰撞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3.开展一系列的读书竞赛活动。如“故事大王比赛”、“小博士竞赛”、“课外阅读摘录本评比”……面向全体, 在全班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举行“我与好书交朋友”演讲比赛, 通过竞赛, 来展示自己读书的收获, 通过竞赛, 让学生彼此互相学习, 共同进步。

农村学校教育改革的乡土情怀 第9篇

一、社会大教育的民生特征和家长教育心理引导

教育宣传:当前有一点需要明确, 家长的教育期望值与所担当的责任是不对等的, 学校问题和其他社会问题都不能成为家长责难、推脱孩子教育管理的理由, 只以经济的付出为重心, 对孩子的家庭教养辅导不胜其烦, 规避、转换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必须认识到对孩子的宽容不是迁就姑息、放纵, 是严格要求下的理解尊重。比如在孩子的兴趣发展, 力所能及的劳动, 个性品质的示范性 (言传身教) 方面, 家长要么引导不足, 要么溺爱有加;在劳动就业上, 不少家长不自觉地寄希望于提供让孩子轻而易举地获得财富机遇, 而不是靠辛勤劳动、艰苦经营, 怎么会有好的就业机会, 怎么会有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创新发展。我们看到中小企业的用工荒与毕业生的就业难的困局, 不是简单的企业待遇与专业对口的问题, 是劳动意识教育的重大失误, 劳动价值取向的分歧正在左右着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技术的创新能力。企业需要大量的生产技术人员而不是睁眼说瞎话的高端“管理”。显然农村家长出于的身份焦虑不断传染给子女, 无须否认在普适劳动 (从事基础劳动的综合实践能力) 、诚实劳动的社会基本价值判断已经出现重大的偏差。在传统的观念中, 从事合法的任何生产劳动都是正常的、体面的, 都具有不可缺少的重要社会价值, 哪怕是一个淘粪工人 (我们曾予以极高的荣誉) 。没有基本的社会劳动尤其是体力手工技术劳动价值的体面认知, 而去追求浮华的所谓体面劳动, 我们就失去了对社会劳动的尊重和人格尊严的敬仰。这是我国经济转型, 结构调整时期人才培养的重大偏差。我们的宣传教育引导明显滞后, 认识、关注不足, 力度不大, 传统的宣传优势没有体现出来, 关于负面的报道、小道、绯闻总是情有独钟。对媒体报道方式的自由和社会监督功能无须指手画脚, 但必须提倡引导积极的社会责任, 不能抛弃几千年拥有的家国情怀意识, 纠正农村家长教育行为意识上的偏颇。

二、学校文化的品质建设

学校教育自主发展特征。目前家长质疑学校教育的一个深层认识是学校的自主、公益、公正特质, 教育公平是公民权利和家庭、个性发展的上升通道的起点, 因为它涵盖了一系列的民生诉求。从学校的设置、建成、管理到人们的选择、认同、发展, 具有强烈的自然地域和人文特征, 其鲜明的平等、客观、自主、文化符号, 是文明、品牌的基石。所有形象都容易改变, 但情感的文化形象不变。文化照亮生命前程, 升华人性的光辉。中国农村老百姓所寄予教育的价值特别大。我们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首先, 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担当者———学校必须具有独立的文化人格, 客观地面对历史、政治、党派、思潮, 坚持教育的规律原则, 它的生命力取决于文化内核和 (家国) 乡土情怀, 有政治文化思想但不是政治运动的傀儡。即使受到重大干扰, 也是个别的、短暂的。学校既有规律共性, 也有自身的独立文化思想个性和差异, 正是那样百家争鸣才能产生文化的繁荣。其次, 当今的学校教育需要政府的有力保障和有效监督, 是老百姓对教育公正公平的必然要求, 不是投入时想给就给, 学校内部管理越俎代庖。政府的职能是保障及时, 监督到位, 严格执法。如果把学校作为一个权力利益手段、政绩工具来进行管理宣传, 客观上造成了教育的庸俗化和腐败, 尤其是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必然功利化。学校教育的政绩行为已经人所共知, 也知道来源于官本位意识, 在学校的管理与行政“官”挂钩, “家长”意识浓厚的氛围中, 显然与教育学术、民主自由思想背道而驰, 但愿这不是产生教育假、大、空、伪学术、伪权威的必然温床。我们看到“活跃”的校园经济时, 家长、教师都难掩困惑, 学校发展的难处和灰色成分挥之不去。作为教育工作者深知, 学校教育去功利化别无选择。第三, 现代的学校教育内部管理应该是内生和外引相互结合, 更强调内生, 它拥有的前提是自由、民主、责任。包括教育管理、教育与教学、课堂内外。它的基础是学生, 是老百姓 (家长) , 是教职员工。其本质是由下而上的, 是学校文化的根源。自上而下的僵化的学校管理方式很大程度是否定教师学生的自觉、自信、自律和文化制度的他律, 夸大行政人员的人治管理的道德良知。高企的教育行政管理成本与消耗跟教育的内生形成了对立, 这吞掉了相当多的有限教育资源, 在“关系”中消耗了大量的学校财、智, 也不咎是教育人才的浪费。我们花很多的精力培养的名师为何要“官”要“调”呢 (一种泛滥的价值待遇取向) , 他们的真正作用被雾化了, 或许已经不是照亮心灵的阳光了。学校文化建设不外乎稳定、交流、发展, 从校长到教师强调稳定内生, 当然不排斥合理交流。自上而下的校长、教师交流方式容易产生许多短期行为, 并不利于学校文化发展。学校文化建设本是老百姓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当前不少的学校文化建设形式多于内容, 仅仅是穿衣戴帽、光鲜亮丽不足以形成内驱式长效发展机制, 也不会是鲜明的文化标志, 既不属于学术思考, 也不属于人民大众。

三、乡土教育的人文情怀

或许你曾体味过, 当学子回乡探望, 或是残垣断壁, 或是鸡鸭共生, 或为他用, 失去最初教育记忆, 失去母校的遗憾, 点点滴滴, 难免带有文化根基的失落。没人怀疑社会的发展进步, 怀疑教育整合的必要性。但每一个调整都应经过理智、慎重的思考, 宣传规划、服务能力、保障措施跟进不失位, 慧誉民心, 充满人文关怀, 更不应把城市化理念看作唯一的愿景。俯拾皆是乡土人文素材才是真正的宝贵财富。教育不能奢求十全十美, 但教育不允许没有人文情怀的瞎子摸象, 代价的沉重难以估量。学校定位、教育方式、考试、招生不需要太大的道理, 普惠、朴实、公平就是老百姓的愿望。爱家、爱校、爱乡、爱国的情感线条不需鼓噪, 只需温情的呵护, 自然的感召。农村学校大量的教育债务、相对落后的教育条件与盲目的出国留学、千篇一律的城镇化、高价的名校名园抑或是教育的无奈, 抑或是教育的背离。家长应冷静面对就学、升学、就业竞争, 知儿女莫若父母。我们呼唤学校教育的的原生态, 打破为分数而分数的应试教育管理思维, 创建素质教育的现实情境, 把兴趣、创造、快乐还给孩子, 让乡土文化和人文关怀逸豫成荫, 创造家长教育宣传的理性氛围, 回归草根文化与教育理想的有机结合, 回归家长、学校教育的和谐。城市文明固然有许多的优点, 但我们能忍心乡村文化文明自信的丢失, 去完全适应浮华奢靡的城市情境?要尽量避免乡村文化道德建设渐趋“泛空心化”, 不能失去乡村文化朴素品质!

农村家长教育心理健康与学校发展是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的。了解、证明都是为了改革, 政府教育职权的放下和职责的恪守, 教师、家长乡村教育价值的回归, 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的互动, 宣传净化教育环境,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反省、去履行自身的行为示范承诺, 养育孩子该拥有一颗童贞的心。旁观、无奈、漠视、责难, 任水流舟, 都无异于自欺欺人、饮鸩止渴。我们的现行教育管理并不缺政治之“智”, 教育教学也不缺艺之“智”, 家庭教育更不缺爱之“智” (溺爱, 讲面子, 爱之甚, 过犹不及。) , 缺的是树人之“仁” (仁义, 仁爱, 仁道) , 顺乎自然, 育者非“功”, 润物无声, 仁者自威而厚德载物。

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 第10篇

一、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与使命

农村基础教育既是整个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乡土文化传承的主要场所,其改革背景也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首先,作为整个基础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农村基础教育处于一种前所未有的教育改革浪潮之中。从教材、教法到校址规划、经费投入,从地方学校的改革试验到中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等,我国教育在各个层面和领域都在紧张地进行着改革,改革无疑成了当前教育解决自身问题和应对社会发展新需求的最主要方式。其次,作为乡土文化传承的主要场所,农村基础教育又面临着乡土文化的瓦解和未来发展走向的困惑。在当前这个崇尚信息化、以城市文化为现代文明核心的社会格局中,我国的乡土文化正在迅速瓦解。根据《中国统计摘要2010》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天有20个行政村正在消失,乡土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乡村社会的范围正在逐年缩小,这无疑将乡土文化推向了文化发展的边缘。在此形势下其未来的发展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消亡,二是异化为城市文化的仿制品。但在我国社会的结构中,乡村社会无疑又是作为根基而存在的,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1]乡土文化依然是中国社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对这种情况,作为坚守乡土文化的最后阵地——乡村学校,将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保存和传承乡土文化的历史重任。以上这些共同构成了当前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在此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既要响应时代的要求,促进基础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又要重视对乡土文化的保存与传承,为每个走出乡村的个体寻求一份文化归属感;同时也为沉迷于物欲狂欢中的人们提供一种内心的宁静,这也是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使命。

二、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特殊性

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作为整体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部分,有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共性,如,增加教育投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直接经验等,但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又有着自身的独特性。

1.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这种地域特征表现在城乡教育的对比之中。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依然显著,城市和农村在自然条件、物质基础、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农村基础教育和城市基础教育在课程资源、办学条件、管理理念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不同。在现有的研究中,我们把这种不同主要定位在教学设备落后、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投入不足等方面,但农村教育的地域性绝不仅仅体现在这些物质层面,更多的是体现在基于物质基础上的思想观念。例如,在看待上学的问题上,城市家长可能认为这是理所应当,其所关注的不是要不要让孩子上学,而是如何让孩子上好学,如何能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于是各种才艺培训班、课后辅导班等应运而生。而在农村家长看来,尤其是在一些相对贫苦的农村,家长更多是考虑让不让孩子上学,对于已经上了学的孩子,他们所关注的重点也不是孩子的全面发展(甚至他们都不知道什么是全面发展),而更多的是考虑孩子能不能考上大学。于是他们的思想观念再次出现两极分化:有些地区高度重视教育,把考上大学视为孩子未来的唯一出路,如被称为“状元县”的甘肃会宁县;而有些地区却充斥着“读书无用”的言论,很多青少年高中没读完就开始步入社会打工。诸如此类的情况都显示了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地域性特征,如果把那些物质差异看做是教育改革需要学习的“显性课程”,而那些思想观念的差异则应当是教改过程中不得不重视的“隐性课程”。

2.农村基础教育改革面临更多的文化困扰

这种困扰主要来自于乡土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碰撞。尽管城市文化是在乡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对于“在乡野里长大,熟悉的是离书本知识较远的泥土、大山、牛羊,讲的也是母语和方言”[2]的乡村孩子而言,城市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属于一种“外来文化”。在乡村孩子眼中,城市文化代表着文明、先进、时尚,而乡土文化则是野蛮、落后、土气的代名词。当他们步入城市生活之后,下意识地就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自卑感。造成这种自卑情结的原因很多,也因人因地而异,但主要还是因为在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接触的过程中,城市文化始终保持着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作为现代化的核心文化,城市文化有意无意地将乡村文化排斥在外,而把自身塑造成现代文明的代名词或标准,这对于乡村文化是不公平的。作为文化的主要体现和传播方式——教育,无疑也面临着这种文化困扰,乡村基础教育改革要解决的绝不仅仅是校舍的修建和教学设备的完善,还应着力帮助乡村孩子解决好这种文化困扰,使他们认可并热爱自己家乡的文化,为自己以后步入城市生活树立起一种自信、健全的心态和人格。这是当前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所应重视并急需解决的,也是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特殊性的又一表现。

3.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更趋向于一种“渐变式”改革

农村基础教育扎根于乡土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是面临着更多的文化困扰,这将决定着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更趋向于一种“渐变式”的改革。在整体上以“城市化”为主要取向的基础教育改革浪潮中,城市基础教育改革无疑有着物质、文化、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城市师生对改革中新理念的理解速度和程度要比农村师生相对好一些。与城市基础教育改革相比,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所面临的情况则更加复杂,如农村孩子对城市文化的适应、农村家长对教育改革的理念转变、农村教师对新教育理念的接受等等,所有这些情况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种理论或一个政策就能解决的。正如迈克尔·富兰所说:“结构调整的改革有相当多的层面并且非常复杂,以至于不可能预先知道特定的解决方法。如果你想针对环境的复杂性采用复杂的实施计划,那么,进程就变得难以控制、曲折和往往是错误的。”[3]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相对于城市基础教育改革而言,可能需要的时间会更长。

三、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的误区

结合上文所阐述的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所应具有的特点,我们再审视当前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就会发现在改革过程中存在着很多误区,总结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教育物质条件的改善掩盖农村基础教育文化职能的缺失

农村学校扎根于乡土文化之中,本应是乡土文化保存与传承的场所,是乡村少年精神文化的乐土。但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乡土文化正在逐渐瓦解,农村学校的这种文化职能也在淡化,甚至已经缺失,取而代之的是它为高考服务的实用功能。农村基础教育文化职能的缺失,不仅加速了乡土文化的瓦解,更使得当今的乡村少年处于一种精神荒漠化的状态。石中英教授讲:“我承认农村教育面临着教育投资、师资力量、教育改革动力方面的巨大的不足,教育和社会的关系不协调等等问题,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我们的一代又一代的农民失去了自信心。农村教育没有能够引导农民正确理解他们所生产、所传承、所享受、所创造的文明,这一点是最糟糕的。”[4]遗憾的是,这种文化职能的缺失在当今的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中正在被教育物质条件的改善所掩盖。我们目前所改变的仅仅是农村基础教育的物理环境,在此过程中很难看到对农村教育文化职能的系统思考,甚至希望通过物质条件的完善,彻底把农村教育剥离出乡土文化,实现所谓的现代化教育。这种改革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它可能短时间内能解决好农村基础教育的具体问题,但却不能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做长远的打算。因为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绝不仅仅是改善物质条件这么简单,它更需要我们重新认识乡土文化在农村教育中的价值和地位。如何使农村基础教育在传承乡土文化的同时又不失对城市文化的开放与包容,才是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今后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以城市化教育取向蒙蔽对农村学生的人文关怀

“城市中心”是目前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这种城市化取向在农村基础教育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等方面均比较突出。在教育目的方面,农村学生上学的主要目的甚至是唯一目的就是通过考大学而进入到城市生活中去,实现“脱离农村”或“走出大山”的梦想。在这种异化的教育目的下,追求升学率无疑成为农村学校教育的“王道”,教育内容也必将紧紧围绕着高考所考的知识而展开。那些与考试无关的课程和内容将被排斥在外,与农村生产生活和优良的乡村文化传统相关的知识更是少见。而对于那些为了响应“全面发展”的教育号召而开设的音体美等素质拓展课更只能是一种摆设。为了能取得好成绩以及在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观念下,农村学生几乎把全部的精力用在了高考知识的学习之上,对考试之外的农业生产知识和乡村礼仪几乎不涉及。如此一来,那些在高考中失利的农村学生就将处于一种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窘迫境地,即人们口中所说的“书呆子”。而对于那些通过高考进入到城市生活的农村学生而言,同样也面临着文化自卑、精神迷茫的尴尬处境。

3.以寻求突变的改革理念指导农村基础教育改革

现在我们大部分的教育改革都是一种“自上而下”式的改革,但这种改革却鲜有成功的案例。这其中的原因自然很多,如教育理论的嬗变、教育经费有限、教育体制不完善等等,但我们认为最关键的还是人们对于教育改革的心态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始终把教育改革看做是一次事件,是一个在短期内就可以完成的任务,我们所倡导的是“破旧立新”、“推翻过去”等改革理念,总是奢望能有一种理论或举措可以彻底改变当今教育的现状。这其实就反映出我们对待教育改革的一个态度问题:盲目改革,寻求突变,期望能运用现成的理论从外部把教育的面貌来一次彻底更换,而不是依据自身教育的经验从内部发起改革。这种自上而下的、强推式的教育改革非但不能解决教育过程中真正存在的问题,反而会夸大或简化以至蒙蔽那些真正的问题。对于农村基础教育而言,更多的是这种基于“突变”心态的强推式的改革。例如,为了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照抄城市教育发展的模式,以这种形式上的均衡来掩饰城乡教育发展事实上的不均衡。这种寻求“突变”的改革方式非但不能真正解决农村基础教育的问题,甚至会带来一定的危害。

四、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建议

针对前文所述的改革误区,我们认为农村基础教育在以后的改革过程中应尊重教育发展规律,从实践出发,切实解决好城乡文化之间的对立,对乡村少年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

1.尊重教育发展规律,从农村教育实践出发

任何事物都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已经成了人类活动的基本常识。但在面对教育发展的问题时,我们却往往忽略了这一基本常识,很多次的教育改革都是从人们的主观意愿开始,无视教育的实际情况,以脱离实践的理论来指导实践,这种违背教育发展规律、寻求“突变”的改革也只能是以失败告终。正如叶澜教授所讲:“改革,尤其是重大改革,无论是社会的还是教育的,都不是全然自发产生、自然而成之事,它是一种由改革主体审时度势,研究现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可能、明确目标、选择策略与设计方案,再逐步推进的过程;是需要策划的、人为的十分复杂和动态变化的社会实践过程。”[5]即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针对真正存在的教育问题和矛盾进行反复的思考和求解,形成具有创新性的教育理念,并通过教育实践来加以验证和推广。改革者也在此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并发现新的问题,继而新的教育改革便又会开始……如此循环地将教育改革进行下去。尊重教育规律,从教育实践出发,是所有教育改革都必须遵守的,农村基础教育改革自然也不能例外。在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中,应以农村学校、农村学生、农村文化等实际的发展情况为依据,切实可行地进行改革,而不是“暴风骤雨”式的推进。

2.促进城乡文化融合,优化农村基础教育的文化空间

目前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处在一个“二元对立”的文化空间之中,城市文化逐渐占据主导位置并将乡土文化推向边缘地带。由此带来的后果便是农村基础教育在改革过程中的文化困扰,即以城市文化作为发展的方向,却又带着与生俱来的乡土文化的影子。乡土文化是农村基础教育的精神食粮和根基,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乡村教育可以固守在乡土文化之中,因为乡土文化毕竟有自身的局限性,它不能完全满足乡村少年面对城市生活的文化需求。同样,城市文化作为当代文明的核心文化,自然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价值,如讲求理性、注重效率、向往自由等,但这也绝不意味着城市文化优于乡土文化,可以无条件地主导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因为乡土文化中依然有很多值得城市文化借鉴和学习的价值。因此,解决当前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困扰,不是舍其一,即“城市中心”或“农村中心”,也不是两者的平行发展,而应促进两者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在平等地位上实现相互结合和相互促进。能否实现这种有机的融合,将是当前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

3.增加对乡村少年的人文关怀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关注重点一直放在教学硬件设施的改善、教育机会的均等、教学方式的改进等方面,很少去关心乡村少年的精神世界。当今在乡村少年身上出现的逃学厌学、情感空虚、精神迷茫等现象正在逐渐蔓延,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即使教学条件改善得再好,也都是枉然。因为我们的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绝不仅仅是给乡村少年提供一个教育机会,更重要的是要使他们形成一种积极健康、阳光自信的人格。就目前的农村基础教育改革而言,这一点显然做得还不够,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只是对那些在正规教育体系中走得更远的学生做未来生活的准备,而没有充分关心他们当下的生活境遇。因此,在以后的改革过程中,我们应给予农村少年更多的人文关怀。一方面,我们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化解内心的文化困扰,以深厚的乡土文化填补他们内心的空虚,使他们拥有一份浓浓的乡村情感;另一方面,我们要为乡村少年构建一个平等自由的文化空间,肯定乡土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抹去他们心中那份自卑感,帮助他们树立起一种文化自信。使他们无论是生活在农村之中,还是走向城市生活,都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种人文关怀在当今的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中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但在“育人”的意义上讲,这种人文关怀又是最重要的,它也是农村基础教育最基本的任务。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6.

[2]余秀兰.农村孩子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弱势[J].上海教育科研,2005(3):26.

[3]迈克尔.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3.

[4]石中英.失重的农村文明与农村教育[EB/OL].http://www.snzg.cn/article/2007/0317/article_5024.html,2007-03-17.

农村初中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 第11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 素质教育

新课改要求实施素质教育,而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依赖于课程设置,因此进一步改革现在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是非常必要的。

农村的初中教育绝不应当只是单纯的文化知识传授,应当把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打好文化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习一些专业技术,使他们在毕业时就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一至两门致富技能,这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符合当地农村经济建设的需要。农村初中教育必须面向科教兴农的大目标,面向未来农村经济的大范围,面向城乡现代化建设的大趋势,才能真正体现全面的素质教育的需要,并同时做好升学、回乡两种准备,这样定位农村初中教育的功能与地位,才有可能真正把握好贫困地区农村初中的办学方向,办好农村初中。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只有改革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

国家建设需要高精尖的人才,也需要大量的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前者需要较高的科学文化,后者则更需要精湛的技术和技能。与其初中毕业后才分流去读职业学校,不如初中阶段就分流。一部分学生按普通教育进行教学,大部分按职业教育进行教学,真正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在这方面国内国外都已经有成功的经验。

美国非常重视农业职业教育,在美国几乎所有的乡村中学都设有农业职业课,中部一些州的某些学区甚至规定所有乡村中学一年级的男性学生都必须修读农业课。

英国发展出了由现场教学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工读交替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

新加坡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过程中,借鉴德国的双元制创建了新加坡的双元制教学工厂。即把学校按工厂的模式办,让学生通过生产,学到实际知识和技能。

湖北襄樊市在整个初中阶段都开展了渗透职业教育,并且与农时合拍,与地方经济和家庭经营项目合拍,既丰富了校园生活,又使学生学到了农村实用技术,受到学生及家长的普遍欢迎与支持。这一做法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改革农村初中课程结构,实行渗透职业技术教育是完全可能、可行的。良好的职业技能和文化素质,不仅是学生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需要,也是广大农村实现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根本保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强调:“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说:今后,我国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在农村,农村初、高中毕业生不仅是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也是我国产业工人的后备军。由此可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如何,直接关系到“富国强民”战略目标的实现。

从全国就业形势看,一方面一些地区和城市需要大量的有技能的劳动者,另一方面在一些贫穷落后地区又存在大量剩余的没有专业技能的劳动者。要解决这个矛盾,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法:

一、把劳动技术渗透到各学科中

为什么农村初中学生大多数对学习毫无兴趣?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是一个重要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想想看:书看不懂、试考不好、升学无望,哪里还会有什么兴趣?如果在现行教材中增加一些劳动技术的内容,不但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学到了劳动技术,而且能够使学生对科学技术产生兴趣,从而克服厌学思想。

二、因地制宜开设兴趣班、特色班

农村初中所有的班级都是普通班,培养的目标都是上高中。实际上人各有志,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想,其中只有一部分学生的理想是读高中上大学。因此,我们需要改变观念,因地制宜开设各种各样的兴趣班、特色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个或几个特色班,他们就能够乐此不疲,老师家长就不会头疼了,这也是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的。

三、创造性地进行学科整合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不要拘泥于教材,不要照本宣科,而要创造性地进行学科整合。

例如在教学“矩形”时,有道思考题:木工师傅用曲尺能否在一块木板上画出矩形?很多学生没见过曲尺,对这道题一脸茫然。这时教师可以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曲尺,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这样学生既学到了数学知识,又开了眼界。又如,《分式》中有道题要计算并联电路笔串联电路的电阻,对于什么是并联电路什么是串联电路学生是很难想象的。这时教师可以在一旁指导,让学生动手安装电风扇、安装走廊路灯。电风扇是按并联电路接电,走廊路灯按串联电路接电(能节约用电且灯泡十多年不会坏)。学生有了这些技能,回到家立马就可以一展身手,在以后的学习中将会更加努力。

因此,改革初中课程设置,改革教材内容,开好农村初中的劳动技术课,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文化教育和技术教育相结合,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庞绍宽.《关于农村初中职业教育的思考》.五大连池市龙镇中学

2.姚德明.《农村初中办学模式的成功经验》.湖北襄樊市教育局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探讨 第12篇

1.1政策制定的主体

党中央和国务院是这次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政策制定的主体, 正因为有了党和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 以及财政部、教育部等各机构的相互协调与合作, 才有了农村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政策的出台和实施。

政府在这方面的努力的具体行动可以追溯到2005年, 2005年11月10日, 教育部发布《中国全民教育国家报告》, 报告中的措词虽与现在出台的政策内容稍有不同, 但也体现了政府对农村教育问题所作的努力;2005年11月16日, 全球CEO领袖年会在北京举行期间, 财政部部长金人庆透露, 中央财政将全面支持农村明年真正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2005年12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提出了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这项政策, 以及温家宝总理在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时, 决定发出《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随之, 此项政策才真正在中国大地上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起来。

1.2政策制定的内容

国务院在2005年底就决定:“一是从2006年开始, 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二是根据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的合理需要, 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本标准。三是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 校舍维修改造所需资金, 中西部地区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 东部地区主要由地方承担, 中央适当给予奖励性支持。四是对中西部及东部部分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经费给予支持, 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照国家标准及时足额发放。”

1.3政策制定的意义

众所周知, 中国的义务教育梦可以追溯到1901年, 时任大清头等专使大臣张百熙出使英国归来, 被派为管学大臣。此后的百年中, 一直努力贯彻义务教育“免费”的观念, 只是到真正落实下去的时候, 各种名目的收费源源不断, 使得百姓仍旧没有享受到义务教育带给他们的优惠, 更多的是需要忍受严重的剥削和贫苦的生活。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 这个现状仍未改变, 中间虽有过基本“免费”的时期, 但这种好时期很快就过去了。并且, 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中, “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杂费”的口子固定下来, 从那时到现在, 杂费以各种名目在学生们的缴费单上出现, 成为农村乃至城市居民的主要开支之一。所以, 此项政策的出台, 是一个历史的突破和创新, 是新中国真正体现人民当家作主, 党和政府真正实现为民服务的思想的体现。

同时, 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政策的制定也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是党和政府根据现实情况, 实事求是办的一件惠及广大农民的好事。坚持了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从农民的现状和农民子女的受教育状况的现实出发, 使农民真正“减负”了。更重要的是, 农民的子女也有了一个公平接受教育的平台。

2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政策的执行

2.1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 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是实现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的关键环节。现要改变过去教育经费由乡镇县承担大部分的现状, 到现在的按照国务院确定的“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 的改革基本原则, 使得中央和省市政府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使政策有力地落实下去。

其次, 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是社会教育公平的体现。由于国情的原因, 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导致了城乡之间、沿海和边远地区的教育水平的巨大差异, 使得贫富差距和全民素质水平参差不齐, 这不利于中国整体文化水平、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也是十分的不公平的。

再次, 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是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 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 国家出台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重大决策, 大幅度增加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 旨在使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接着, 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已经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另外, 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是推进公共财政建立, 减轻农民负担的重大举措。农村义务教育是最大的公共事业,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体现, 是推进财政体制改革, 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方向。

最后,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将为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新机制建立后, 农村学校公用经费将有较大提高, 一些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将得到根本解决, 广大校长和教师可以集中精力抓好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农村义务教育将向更高水平迈进。

2.2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措施

(1) 明确政府责任是关键。

在教育经费的数额和用途上, 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 使中央地方共同负担, 并加大中央财政的投入力度。实行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的分担办法, 明晰了中央和地方的经费分担责任, 确保由各级政府完全承担起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责任。

(2) 经费到位。

继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会议确定, 未来五年各级财政将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约2182亿元, 中央财政的预算资金到达地方后, 将进入专门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而设置的专户, 实行“专款专用”, 地方在使用预算资金时, 应先将方案上报国务院, 再按照国务院的命令执行。对于地方财政需提供的新增928亿元经费预算能否如数到位, 如果地方财力紧张, 中央财政会通过资金调拨、转移支付等手段来保证这部分经费到位。

(3)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尤以师资队伍素质和水平的提高为主。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快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大力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要抓住建立新机制的有利时机, 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 提高教师素质。

(4) 坚持制止乱收费现象, 强化学校的管理。

新机制的建立从制度上和源头上为规范农村中小学收费行为, 坚决治理乱收费提供了根本保证, 并加强对学校的管理力度。

(5) 严格管理, 使内部制度的程序合法化。

要认真做好规划, 精心制定工作方案。加强监督检查, 对改革资金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 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6) 强化外部监督力度。

除了有国务院的管理、人大对预算的审核批准以及政协的监督, 还应呼吁全社会都参与到对这部分预算资金的使用监督当中。

2.3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尽管如此,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 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 依然是低水平、不全面和不巩固的。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方面, 仍然存在着各级政府投入责任不明确、总体保障水平偏低、农民教育负担较重等突出问题。这些都制约了农村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另外, 一些地方政府不仅对中央部委的相关规定置之不理, 连取消教育附加费都在暗中抵制, 并且, 农村中小学乱收费金额已占涉农乱收费的一半, 大大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迫在眉睫。

3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政策的评估和监控

一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固然十分重要, 但不可避免的会要对它进行评估和监控, 特别是对关系9亿多中国农民及其子女的一项政策, 它的涉及面之广、人数之多是空前的, 如果政策好, 执行也十分到位, 那么, 受惠的将不仅仅是千千万万农村劳苦大众, 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社会的安定与团结, 这是一个关系人心向背的问题。况且, 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的制定和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也有近两年的时间了, 义务教育学杂费的免除也由中、西部的部分地区扩大到了全国的农村地区, 因此, 政策的实施也该有一定的成果了。现在的任务是不仅要继续贯彻落实此项政策, 同时, 要加强对它的评估和监控。

4结语

加强对农村教育的重视, 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 是农民的福祉, 也是所有百姓的福祉。政策还需在不断的探索中完善, 尤其要在两个问题上下大功夫。第一, 真正、全面地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的范围, 积极培育农村教育师资。要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确保农村教育经费的落实。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和改善农村教育师资结构, 建立一套完善的农村教育人才保障机制。第二,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小康社会前提下, 突出和强调教育的公益性质。

此外, 还有一些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去挖掘和探索, 如此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后, 农民是否真正“减负”了, 其对“三农”建设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政府财政的真正来源到底在哪及政策落实情况的现状等等。

摘要:2005年, 中央政府明确提出在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政策,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政府的此项政策是有利于广大农民和农民子女的。而政策能否真正落实, 则需要政策在中央和地方的层层落实与把关, 也需要进一步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及其进一步对政策的评估和监控。

上一篇:现代嬗变下一篇:城市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