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民间艺术论文

2024-07-26

安塞腰鼓民间艺术论文(精选12篇)

安塞腰鼓民间艺术论文 第1篇

安塞腰鼓产生至今是以鼓报警,以鼓助威,以鼓告急,以鼓为乐,以鼓健身,以鼓教育、以鼓和谐等独特的功能价值。安塞腰鼓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命名为腰鼓之乡。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象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腰鼓的发展已不是一种单纯的艺术形式,它是与舞蹈艺术、体育艺术、绘画艺术、音乐艺术、语言艺术等相结合的多维艺术的表现,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和人们认识欣赏能力提高的要求,腰鼓既继承了古老艺术,又不断利用其它打击乐等辅助来创新发展,提高了腰鼓本身的艺术。所以对它的深入研究更能体现它本身的艺术性和民族传统性,也是它本身的社会价值的更进一步的体现。

1 安塞腰鼓与艺术关系的依据

艺术是通过动作、姿态、线条、色彩、声音、语言、文字等为表现手段,塑造出具体生动可被人感知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审美属性[2]。艺术活动不仅是人们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别人,而且观赏者被这些情感所感染,同时也体验到这些感情。腰鼓,顾名思义,就是系在腰间的鼓[3]。它的解释各有不同,《辞海》解释为:击乐器;古之腰鼓,据陈哂《乐书》:大者瓦,小者木,皆广首纤腹。隋唐时,用于西凉、龟兹、疏勒、高丽、高昌诸乐;奏时挂在腰间,用两手掌击;今之腰鼓,框用木制,长形,两端小而中腰较粗,双面蒙皮,用于民间腰鼓舞,赛时用绸带系鼓,缚在舞者腰间,双手各执鼓槌,交替击奏,并伴有民歌、器乐和舞蹈动作[4]。腰鼓表演通过人体动作语言、鲜艳的服饰、音乐、文字等表现手段的一种艺术,是以人体的舞动来传达人的情感信息的符号的物质载体,恰恰与艺术融为一体。其表现的感情是全能的,既可以大到某种情绪范畴,也可以细到一个人内心情绪波动过程。由此,腰鼓和艺术是分不开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2 安塞腰鼓技术特征表现艺术要素

从腰鼓表演的行程中显示,它有路鼓和场地鼓之分。路鼓中主要有十字步、走路步、马步缠腰等表演动作,常用队形有单过街、双过街、单龙摆尾、双龙摆尾等;场地鼓中主要有马步蹬腿、连身转、马步跳跃、对鼓、柳树盘根等数十种,队形变化图有古庙、天地牌、申楼、对鼓、十字梅花等三十余种[5]。从腰鼓表演形式显示,鼓手称“挎鼓子”或“踢鼓子”,少则数十人,多时可达百余人的表演阵型。队伍包括拉花女角、伞头、蛮婆、蛮汉等角色,和“跑驴”、“水船”,等各种小场节目组成浩浩荡荡的舞队[6]。

3 安塞腰鼓多维艺术

安塞腰鼓从产生发展至今来看,它的舞动技术很受群众的喜爱,以它独特而精湛的艺术打遍全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与它的综合艺术价值体现是分不开的。

3.1 安塞腰鼓的视觉艺术

腰鼓表演运动与视觉结合后,便产生了腰鼓表演的形象、理念、行为和视觉传达符号。它是社会公众通过亲身看到和各种媒体接触到腰鼓表演的形象、理念、行为的视觉传达,经过思维与情感的整理与分析而形成的对腰鼓表演运动的总体评价和社会印象,它的要素主要包括:腰鼓、服装、化妆、绘画彩车、技术动作、阵型,各种乐器等。

3.1.1 安塞腰鼓的体育艺术

体育艺术是指体育及体育相关领域的各种各样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化体育运动的总称。狭义的体育艺术是一种以审美规范化了的有组织、有节奏的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体现人的身体运动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含有较强审美元素和艺术元素的社会体育文化活动[7]。体育表演艺术现象主要存在形式有:健身性体育表演艺术;娱乐性体育表演艺术;竞技性体育表演,具有审美、节奏、表演等特性。安塞腰鼓技术特点同样有体育项目里的各种跑、跳、闪、跨、跃、蹬等动作,腰鼓表演艺术取材于生活领域,通过腰鼓表演者的身体活动,达到艺术的表现和精神上的需要,同时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欣赏者在观看腰鼓表演时情不自禁地也动了起来,来感受腰鼓所表现的精神世界达到美的享受。

3.1.2 安塞腰鼓的舞蹈艺术

舞蹈艺术是以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来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音乐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的舞蹈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样式。安塞腰鼓表演是舞蹈类运动项目之一,它有舞蹈的特性,同时也有舞蹈的表演艺术,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它揭示人体运动的合理性、有序性、规律性和和谐性,充分展现了人体在动态中的内在美;二是它有美的理论结构,是一个由运动概念、技术要领、表演风格建构而成的严密的逻辑体系;三是它有一套完善的创作方式。所以,安塞腰鼓的舞蹈艺术表现的活灵活现。

3.1.3 安塞腰鼓的武术艺术

武术特点主要通过身体动作和器械来体现。它的艺术内涵是练功者要“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如太极拳主张身心合修,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形意拳讲究“内三合,外三合”,少林拳也要求精、力、气、骨、神内外兼修。此外武术套路在技术上往往要求把内在精气神与外部形体动作紧密相合,完整一气,做到”心动形随”,“形断意连”,势断气连”。以“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的变化来锻炼心身。安塞腰鼓中含有武术的技术动作和武术的艺术内涵。以腰鼓中的“二起脚”、“三脚不落地”、“无底洞”、马步蹬腿、连身转、马步跳跃等的动作特点体现了武化了的腰鼓表演艺术。

3.1.4 安塞腰鼓美术艺术

美术艺术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一门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艺术手段,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的艺术。腰鼓表演时,表演者要画脸、服饰和跟随的彩车的装饰等都是用绘画的艺术表现出来,它的表演阵型变化多端,也是创编动作和阵型的人追求美的艺术,让人眼花缭乱,观赏者乐在其中,体现了富有代表性的民族的特色,给人们在视觉上一种美的享受。

3.2 安塞腰鼓的听觉艺术

腰鼓总是与音乐共生共存的,不存在没有音乐的腰鼓,因它本身是一种乐器。腰鼓表演和音乐都有节奏,都直接表达感情,而且音乐的表达具有抽象性,它不会对腰鼓的具体表达产生重叠、矛盾或干扰,而可以起到烘托、渲染等作用,可以结合得天衣无缝。腰鼓和音乐都是在时间过程中展示的,这样他们能够同步进行,结合在一起。腰鼓需要音乐的激发和强化,离开音乐,腰鼓难以充分表达感情的,音乐本来就是直接渗入人心的特点。腰鼓融入其中的有打击乐和吹奏乐,打击乐在腰鼓活动中起着指挥、领衔的作用,包括大鼓、大镲、小镲、锣、小锣等;伴有奏乐器主要是唢呐等,唢呐声音宏亮、圆润、质朴,与腰鼓的击打声协调一致,起到相映生辉的作用。腰鼓表演整体声响是通过人的听觉器官而引起相应的情绪和情感体验的音乐欣赏艺术。欣赏者往往被腰鼓和乐器的声响中联想到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积极奋进精神世界。

3.3 安塞腰鼓的想象艺术

想象艺术是指文学艺术,是以书面或口头语言为媒介,通过想象而呈现于头脑中的。安塞腰鼓在文人墨客的眼中不是实物的鼓,而是文化符号的鼓、艺术的鼓、心中的鼓、健身的鼓、奋发上进的鼓、和谐的鼓等艺术的体现。如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刘成章的散文《安塞腰鼓》撼人心魄,是一曲陕北人生命活力的激情颂赞;甘肃酒泉市肃州区清水中学教师马如峰写的《安塞腰鼓的五美》,写出了蕴涵其中的艺术美;红叶的幽默趣闻的鼓;马新有的激活思维的鼓;肖长庚的语言艺术的鼓;王新军的现实诗歌的鼓。文人们写出了腰鼓的生命激昂和宣泄、羁止不住的力量、原始能量的释放。

4 结语

通过对传统民族体育陕北腰鼓的历史考证、技术特征、多维艺术阐释,得出腰鼓本身是一种乐器,它带来的不只是节奏和欢快,其实它也孕育着多种艺术文化。包含了从视觉角度的体育艺术和绘画艺术;听觉角度的音乐艺术;视听觉角度的腰鼓表演的整体艺术;想象艺术角度的文人墨客的文笔艺术。安塞腰鼓艺术文化几千年历史以来已融入了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的血脉之中。它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鼓声可以鼓舞人心、鼓舞斗志,给人以勇气和信心,达到人们健身、和谐作用。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从艺术学角度结合腰鼓整体技术特征,从不同的视角来剖析安塞腰鼓内含多种艺术。认为:安塞腰鼓有体育艺术、美术艺术、音乐艺术、语言艺术等综合艺术。其不凡的艺术价值为人们娱乐健身活动、学校课程设置提供素材,发扬和传承腰鼓的发展为和谐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民族体育,安塞腰鼓,艺术

参考文献

[1]曹世玉著.绥德文库[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1,159-161.

[2][4]张新德著.安塞腰鼓[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4.

[3][5][6]安塞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塞县志仁[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安塞腰鼓》说课稿 第2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朗读的方法与技巧。

2、在朗读中,体会安塞腰鼓磅礴的气势。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筛选文章关键词语的方法,表达初读感受。

2、采用教师示范,学生实践的办法,掌握朗读方法,学会朗读,体会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中华文化的悠久和精深。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在朗读中,体会安塞腰鼓磅礴的气势。

2、难点:在朗读中,体会安塞腰鼓磅礴的气势。

三、教学方法

1、教法:朗读法品析法

2、学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陕西安塞县,有一种独特的大型民间舞蹈,它历史悠久,动作豪放,舞姿奔放,曾在北京、香港等地演出。展示了西北黄土高原人民粗犷豪放的个性,被称为“天下第一鼓”。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文字中,体会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板书课题)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说初读感受

浏览课文,根据课文词语,用“的安塞腰鼓”表达初读感受。

(提示:从课文中寻找,可填词语、短语或句子)

示例:壮阔、豪放、火烈的安塞腰鼓。

活动二:说朗读理解

【教师阐释】本文的结构脉络:

第一部分(1—4段)表演前;

第二部分(5—27段)表演中;

第三部分(28—30)表演后

朗读——

第7段;

第18段;

第27段:

从自己朗读后的感受出发,用“好一个的安塞腰鼓”表达你的朗读理解。

(要求:不能用课本上的内容,可以是词语、短语或句子)

示例:好一个读了让人酣畅淋漓的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文本解读 第3篇

一、 独树一帜的语言

本文的语言简洁有力,节奏明快,不仅富有韵律美和诗意美,还极富感染力和穿透力。

鼓响前,“茂腾腾”“咝溜溜”的叠词已先给文章铺垫了几分气势和韵味,而腰鼓一旦响起来,便能“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这原始而又桀骜不驯的鼓声,顷刻间便爆发出它不可一世的生命力!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急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动态的描写,把人体的动作与腰鼓的响声,互激互容,合二为一,从艺术上组成一个表现着生命之源和力量之泉的整体。

“痛苦和欢乐,现实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这快速跳跃的节奏,这炽热灼人的氛围 ,这排山倒海的气势,在此全部化为酣畅淋漓的快感——阅读的快感。

二、 丰富多彩的修辞

1. 贯穿始末的对比。

《安塞腰鼓》全文20个自然段,按“表演前——表演时——表演后”分为三部分,呈现出“静——动——静”的表演过程。

表演前,四周一片肃静,只见“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这是以静写动。鼓手们贴身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而展现在鼓手们身后的是“一片高粱地”,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神情沉稳而安静”地立着,他们似乎在积攒着力量,期待着爆发,等待着展示。

“看!”顷刻间,那铿锵的生命力爆发了!那样来势迅猛,势不可当!他们“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那声音“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而且“愈捶愈烈”,后来,人、声,都“成了茫茫一片”。世上还有什么声音比这更惊天动地,更气壮山河,更奇伟磅礴?

然而,“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静得“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静得甚至听得见“一声渺远的鸡啼”。这,就是激情释放后的寂静;这,就是表演前后的强烈对比!它的直接效果是:主题部分因为首尾的安静变得更加火烈、热闹、气势冲天。

文中除了整体布局的鲜明对比外,还不乏一些词句的对比:“冰冷——燥热”“困倦——亢奋”“痛苦和欢乐,现实和梦幻,摆脱和追求”,这些对立词语的组合,将安塞腰鼓雄浑、奔放、狂野的特点渲染得更加淋漓尽致!

2. 形式多样的排比。排比的优势是能制造韵律,渲染气氛,抒发情感,加强文章的气势和力量。文本作者不仅充分利用排比这一手法,更将其发挥得酣畅淋漓。“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这是句内的排比;“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之中,使人叹为观止。”——这是句与句之间的排比。如此精妙的比喻和排比,足以把安塞腰鼓壮阔、雄浑、激越、狂放的场面演绎得气势磅礴,摄人心魄,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3. 一咏三叹的反复。

文中,安塞腰鼓并非单纯地作为人类生命力量的一个载体,一个象征,其自身,就是人类生命力量的磁场。在这里,鼓与人,人与鼓合二为一,作者自然要倾注全部的热力和笔力去咏之,去叹之。为此,作者通过富有音乐性的复叠咏叹,来进一步加强文中情感的传递,作者在每个层次之末,单独设计“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的咏叹句式,而且,咏叹之中又有变化,每段都有新意,每段都有提升,层层递进,直接将情感步步推向高峰!如此条理清晰、层层深入的反复咏唱,不仅给人们的感官带来强烈的刺激,心灵带来强烈震撼,同时也加强了散文的诗意美,使通篇文章具有了形式的回环美和音乐的韵律美。

静下心来,走进文本,潜心研读,细嚼品味,不需要借助任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我们一样能感悟文中那排山倒海、气势磅礴、刚劲激昂的表演场面。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安塞腰鼓的艺术特征研究 第4篇

安塞腰鼓表演时的独特风格如陕北人民的乐观开朗的性格一样,表演者借助震动天地的鼓声将个人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鼓也依托着表演者的敲击将威力发挥到极致。安塞腰鼓的表演从始至终贯穿着一种精气神,展现的是一种势磅礴、雄壮浑厚的气势。安塞腰鼓的精髓就在于这既可以作为一种运动形式来锻炼身体,更可以作为展现地方民间特色的艺术形式。

安塞腰鼓要求表演者与道具能够完美的配合,达到人与鼓合二为一的最高境界,使表演更具有感染力和魅力。在表演达到顶峰时,鼓乐声震天动地,所有的表演者也挥舞着鼓槌,它与彩绸此起彼伏、交相辉映,展现出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而安塞腰鼓的这种宏大的规模、刚劲激昂的气势正体现出陕北人民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同时也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体现。

二、安塞腰鼓的风俗

(一)安塞腰鼓的民间风俗

安塞腰鼓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形式,它的产生、发展与本地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将传统的风俗文化与腰鼓这种运动相结合,人们也习惯用这种形式来表情达意。每年的大年初一、初二当地人就会去祭神,然后进行表演安塞腰鼓,以此来表达庆贺新年之意。村民非常欢迎腰鼓队前来表演,他们认为这种表演可以驱除灾祸,保佑全家能够出入平安。二月二之后春天来到,这是一个播种的季节也是怀揣着希望的季节,这时人们会闹秧歌、表演安塞腰鼓进行祭祀,祈求今年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二)安塞腰鼓的表演风俗

在安塞腰鼓的表演中有很多的“桩阵”,如野马分鬃、凤凰展翅、四方阵等等,从这些阵势的表演和变化来看,都体现着我国传统文化中周易阴阳观。安塞腰鼓成为传播传统民俗文化的载体,它与文化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安塞腰鼓的功能发在了巨大的变化,它不再只是用来祈福和祭祀,更多意义是成为人们一种娱乐的艺术形式,而且深受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欢迎和喜爱,成为当地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重要是能够代表安塞人民的情感和思想内涵的表现手段。

三、安塞腰鼓的表演形式

安塞腰鼓的表演形式十分的生动和自由,主要包括“路鼓”和“场地鼓”两种表演形式。“路鼓”指的是表演队伍边走边进行舞蹈,人物形象很丰富、动作自由,趣味性强,为节日增添很多欢乐。由于“路鼓”多以“走路步”、“十字步”动作为主,常用的队形也比较简单,多为“双龙摆尾”、“单龙摆尾”、“双过街”等。“场地鼓”是在固定的场所进行表演。到达指定的表演场地后,由伞头发出号令,同时敲响鼓乐,动作幅度加大,队形变化丰富,可以说是载歌载舞、热情高涨,表演者突破了时间的局限,将自己的高超技艺完美地表现出来。

安塞腰鼓多采用集体表演形式,鼓手少则数十人,多时可达百余人。队伍包括华女角、伞头、蛮婆、蛮汉等角色,与“跑驴”、“水船”等各种小场节目组成浩浩荡荡的民间舞队。在表演上强调整体效果,要求动作的整体统一和队形变化的规范性,主要通过鼓手们豪迈粗犷的舞姿和刚劲有力的表演技巧,充分展现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男子汉们的阳刚之美。

四、安塞腰鼓的动作

1、安塞腰鼓的动作韵律风格

安塞腰鼓源远流长、风格独特,它融舞蹈、歌曲、武术于一体,具有队形多变、刚劲豪放的特点。安塞腰鼓依据不同韵律风格有文、武之分。“文腰鼓”的风格与秧歌类似,动作幅度相对较小,整体的节奏非常的活泼潇洒、轻松明快 ;“武腰鼓”的风格则较为豪放,节奏比较激烈,所用的舞动的幅度较大,如360度旋转、踢打、跳跃等,其中鼓手腾空飞跃的动作难度较高,给人英武、激越的感觉。发展到今两种腰鼓逐渐结合,这使得特有淳朴的气质和憨厚的性格更加生动地展现出来形成了安塞腰鼓的新风格。特别在表演中融入歌舞与民间武术的动作,使得安塞腰鼓的表演形式更加自由、灵活和多样化,气势更加浑厚、磅礴。

2、安塞腰鼓的动作表现特点

舞者击鼓有股子狠劲,无论是上打、下打、缠腰打,双手都将鼓槌击打、击鼓狠而不蛮、显得挺拔浑厚,猛劲中仍不失其细腻之感 ;做踢腿、跳跃动作时,都要有股子“蛮”劲。节奏欢快,难度较大,代表了安塞腰鼓粗犷豪爽、刚劲泼辣的风格 ;击鼓转身是安塞腰鼓表演的关键,在舞蹈中凡做蹲、踢动作必有转身,转身时必须要猛,特别是做腾空跳跃落地蹲、边转身、边起步的一套动作组合时,运用迅速地猛劲才能完成动作的变化与连接 ;动律形态复杂、跳跃幅度较大。表演随着节奏的加快、脚步便开始复杂的踢踏跳跃,并加大身体左右摆动的幅度。如做“马步蹬腿”、“连身转”、“马步跳跃”等动作时,舞者运用弓步向后连跳两次,然后左腿大步前胯,右腿发力蹬地而起,势若龙腾虎跃,显示出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状态。

摘要:安塞腰鼓是陕北地区独特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同时也是构成安塞地区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安塞腰鼓艺术特征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分析其艺术特征,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安塞腰鼓,从而感受陕北民间舞蹈的精神和文化内涵。

安塞腰鼓教案 第5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2、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 “叹为观止”、“茂腾腾”的意思。

3、背诵课文12——16段

4、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培养孩子对祖国传统民间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从文字中体会安塞腰鼓的气势壮阔,体会文章的节奏美。教学难点: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积累优美的语句。

教学准备: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安塞腰鼓的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初读课文,读通全文。初步感知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2、交流了解有关安塞腰鼓的相关资料。

3、学习生字,理解部分词语,理清文章脉络。

4、学习鼓响前的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鼓响前,蓄势而待起

1、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将文章分成哪几部分内容,分别是文章的哪几节?

3、我们已经学习了鼓响之前的内容,一起来读一读。(出示PPT)

二、览全文,一叶而知秋

1、快速浏览课文,文章几次写到 “好一个安塞腰鼓!”请你划下来,读一读。

2、出示这四句话,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指导朗读这几个句子。

[设计意图:由全文的整体感知,将文章细分为三大段,再将重点段细划为四个部分。在教学中,有意地渗透段的意识给学生,训练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

三、鼓声起,沙场秋点兵。

(一)场面壮阔

[这一环节,训练点重点放在析句方面。以重点句为抓手,指导体会,再由朗读来感悟安塞腰鼓的场面壮阔、火烈。]

1、这安塞腰鼓到底好在什么地方呢?先看第一部分。指名读

2、出示重点句:“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烁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A、指名读。指导朗读。

B、这个句子还可以说:急促的鼓点像();飞扬的流苏像();蹦跳的脚步像();闪烁的瞳仁像();强健的风姿像()。出示对比这两个句子。

C、作者为什么要反过来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倒装句,强调的作用。)(概括板书:场面壮阔。)这样壮阔的场面震憾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D、再指名读,齐读。

E、教师引读过度:这安塞腰鼓是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啊)!

3、重点句“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读了这段文字,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画面?(燃烧的火花,飞溅的瀑布)(设计意图:把抽象的感觉具象化,使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

安塞腰鼓震憾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作者不由得发出这样的赞叹——好一个安塞腰鼓!

(二)鼓声震憾

[设计意图:仿说练习的设计,旨在一方面可以说课文内容,对课文内容进行复习巩固,一方面想象仿说,可以将作者的感受内化,将学生带入文章描写的意境。在积累优美的句式的同时,加深体会课文内容。]

1、出示句子,指名读。

2、概括这一小节的内容。(声音震憾)

3、指导朗读

4、出示有关黄土高原的图片,拓展学生的思维,便于下面的想象练习。

4、填空练习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

先把课文中的内容说一说。鼓声还能碰撞在什么地方?照样子再说一说。

5、师生合作读这一段

6、安塞腰鼓,它的声音震撼着每一个观众的心灵,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慨叹——好一个安塞腰鼓!

(三)鼓者强健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理解重点词句的基础上,加深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多种形式来理解重点词语。谈对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认识]

1、出示句子读

2、重点句: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急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指导朗读这句话。搏击的理解。怎么急速?大起大落什么意思,你做一做动作。这是惊心动魄的搏击。配上鼓声再读。

你有什么感受?这是一群怎样的后生啊?(朴实得像高粱一样的后生,充满着力量的后生,鼓起来就忘记了一切的后生。)

结合内容理解“茂腾腾”

[联系前文理解词语,既照应了文章的开头,加深印象,又帮助理解本句话。]

3、重点句“它使你惊异于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A、联系这句话,说说这还是一群怎样的后生。指名读。概括板书:鼓者强健

B、他们要证明什么?他们要证明——我们在这贫瘠的黄土高原上生存着,而且生存得很好,很精彩!

C、是谁给了他们这样的力量?(黄土高原)

D、只有在黄土高原上生长起来的后生们才能有这样的力量,也只有黄土高原这样厚重的土地,才能承受这样的搏击。

E、让我们情不自禁地感叹——好一个高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四)舞姿火烈

[本环节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优美词句的积累。这一节本身就是对前三部分内容的一个总结。回读的设计旨在照应全文,既将文章很好地进行复习,又用以前的内容学习了新的段落。最后设计了背诵的指导,教给背诵的方法。]

1、出示文字第十五小节

2、安塞腰鼓还好在什么地方?(舞姿火烈)概括板书:舞姿火烈

3、联系内容,回读全文。

每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回读: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急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烁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之中,使人叹为观止。

4、这美妙的舞姿美得到了极点,让人惊叹,这就是——叹为观止。

[设计意图:联系前文理解“叹为观止”,既是联系这一小节中的内容,又是联系整篇课文的内容。]

出示填空,运用刚才的方法自由背诵

每一个舞姿都(),每一个舞姿都(),每一个舞姿都是(),每一个舞姿都(),使人()。

5、这样的舞姿让每一个观看的人都发出这样的惊叹——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五)观看视频

[由直观的视频资料加深对文字的理解,更加深刻地理解内容,感受安塞腰鼓震憾人心的力量美。]

1、教师引读第十七小节。

2、(看视频)老师朗诵《安塞腰鼓》中的句子

二、鼓声止,无声胜有声。

[设计意图:在轰轰烈烈的视频结束后,耳畔似乎还回响着安塞腰鼓沉重的声音,教室会显得出奇地安静。教师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以字幕的方式出示文章的最后一段。无声的字幕,此时,可能比有声的朗读更能滋润学生的心田,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目的。]

1、以字幕方式出示文章第三段。

2、教师学生默读文字。

三、动手做,润物细无声。

1、教师总结: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还有许多民族艺术为世人所瞩目。

2、课后可以读一读有关这方面的书籍,了解有关黄土高原和民间艺术的知识,制作一张小报

板书设计:

好一个安塞腰鼓

场面壮阔声音震憾鼓者强健舞姿优美

《安塞腰鼓》教后反思

《安塞腰鼓》上完了,心潮却仍如鼓声震荡,一直在耳边回响,隆隆,隆隆,隆隆。我很久没有上一篇自己这么喜欢的文章,也正因为自己的喜欢,所以我的反思也许会更深刻吧。

近几年的公开课,我常常会觉得力不从心。是自己老了吗?我想我还没有老到那个地步,有很多年纪比我大的老师,在课堂都充满了活力。所以,我反思的第一个内容是:课堂的活力欠缺。这篇文章的文字非常美,可以说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有可挖掘的东西。当然课堂上老师的语言,就更应该体现这种民族的,深层次的,有内涵的底蕴。在这方面,我做得很不够,包括修改后的教案,在这

方面还要继续深挖掘。

第二点:朗读的指导不够,方法还是太单一。施老师的班,孩子们读书读得非常好,但是这不是我的功劳,这是人家老师的。所以在语气,技巧方面我几乎没有教给他们什么。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如果再上,在这方面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比如:示范读一小节,做一做动作再读,一层一层地递进着读,这些多种的方法的使用我想会让学生在朗读这块有更大的进步。

第三点:训练点有些零碎。这个问题是教授提出来的。我自己也有感觉。我好像是为了训练而训练,训练的目的性不够强,层次性就更不够。而且我觉得,我都采用了填空的方式,也过于单一。但是如果在这方面要改的话,我的教案还要做大的修改。另外,写的训练基本没有体现。这个问题在跟汪老师的交流过程中,我提出来了。汪老师帮我想了一个写话的训练: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题或句首写一段话。我觉得这个训练点很好,想以这个训练为一个抓手,设计一个有层次的训练形式。等我修改好了,我把这两种形式的教案都挂在网上,请大

家来评判。

《安塞腰鼓》教学之我见 第6篇

一、感受节奏的迅猛

我们常说,文章的好坏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容,但《安塞腰鼓》却不同,它的感人之处更在形式,在于它迅猛的节奏感。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感受节奏的力量,让他们真正地“忘情了,没命了”,沉浸于文章的气势磅礴之中,去领略“骤雨一样……的鼓点”“旋风一样……的流苏”“乱蛙一样……的脚步”;去想象“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的壮美;去聆听“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电”,从而升华自己的情感,产生不可言喻的共鸣。

二、感受生命的昂扬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骤然间迸发出来的能量,“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因为他们“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这是作者对生命的赞美,“这生命是原始的,未经人工雕饰的,没有半点污染的,不掺任何杂质的,完完全全的生命”,如果说使我们获得激越感受的是文章迅猛的节奏的话,那么震撼我们灵魂的则是生命的昂扬。“好一个安塞腰鼓”所蕴涵的生命气息,如春潮般排山倒海地向我们涌来,我们感受到了它的激昂与狂野,感受到了它的不可抗拒的威力。

三、感受意境的壮美

这篇文章的感人之处,还在于它意境的壮美,读罢这篇文章,我们总觉得这是一个特别的地方,人、鼓声、环境,是这样的和谐与统一,这环境既不是江南水乡的温柔,也不是塞北雪原的凜冽,这是一片厚重的土地,只有这样的土地,才有这样的人民;只有这样的土地,才有这样的鼓声;也只有这样的土地,才使得安塞腰鼓这一乐器得以淋漓尽致的宣泄。古老的土地,层层的沟壑,一望无际的高粱,这就是陕北的黄土高原,这就是安塞腰鼓的故乡,它没有阴柔娇嫩的秀丽,却有着粗犷雄浑的壮美。

安塞人的安塞腰鼓 第7篇

关键词:安塞腰鼓,舞蹈,陕北文化,文化传承

1 安塞腰鼓的渊源

安塞地处西北要塞, 秦汉时期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界地, 也是秦汉与匈奴的交界, 秦汉设高奴县, 宋代设安塞堡。安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素有 “上郡咽喉, 塞北锁钥”之称, 向北可以控制北方地区, 向南可以抵御外族入侵。安塞处于黄土高原腹地, 西北内陆, 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地域与气候的差异使安塞与周边地方的经济和文化有了很大的差异, 但长期落后封闭的安塞在文化的传承中却独树一帜, 将出生在黄土里, 长在黄土里的安塞腰鼓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至今, 可以说安塞腰鼓是安塞文化中最原汁原味的一种。

鼓, 一种在古代战争中必不可少的装备。遇到敌人突袭, 击鼓报警, 用以传递信息, 两军交战中, 鼓更是起到了鼓舞士气的作用。战后, 战士们的娱乐也离不开鼓, 可以作为伴奏来愉悦战士们的心情。后来在欢庆战争胜利的时候, 有人便把小鼓系在腰间, 用跳舞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喜悦, 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当安塞这个地方与鼓这种器具组合的时候, 安塞的先人们跳出了陕北最美的舞蹈 “安塞腰鼓”, 处于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汇点的安塞人民更是将安塞腰鼓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彼此不离。在交通、教育、文化、医疗都不发达的那个年代, 安塞人民更多的受到封建迷信和巫术的影响, 每逢遇到难治疾病或者自然灾害都会觉得是妖魔作怪, 于是又能想到它们可能害怕红色与巨大的响动, 所以全身通红的腰鼓便成了现在腰鼓的模样, 边打边喊得形式也从那时流传到现在的安塞腰鼓的各种表演上。当安塞腰鼓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的时候, 安塞人民开始在祭祀与过年过节中带进了这一隆重的表演。每当在祈求上苍福临百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时候, 安塞腰鼓便在震耳的锣鼓与唢呐声中登场了。从除夕到元宵安塞人民为了表达自己对于他人的祝福, 便会有安塞腰鼓的拜年表演形式, 至今仍然保留这一习俗, 陕北人自己管这种形式叫 “沿门子”。安塞腰鼓好像逐渐成为了安塞人饭桌上必不可少的 “小菜”一样, 有和没有已经影响到安塞人民的日常生活了。到现在, 安塞腰鼓虽然渐渐地走出安塞, 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 但它永远非常“接地气”的出现在安塞老百姓的生活中。

安塞腰鼓的演化过程将扭、跳、跺、踢、跃、跨、打都融入其中, 又以猛、狂、蛮、狠的动作特点为主要特色。再加上表演者夸张地表情, 震耳的吼声和摇摆着的白头巾使安塞腰鼓诠释了不一样的文化体现。安塞腰鼓的装扮也别具特色, “白羊肚子手巾红腰带”这种最为传统的安塞腰鼓装扮无不呈现着陕北人的地域特点与生活习性。植树造林前的安塞可谓是黄土高原的典型地貌, 植被稀少, 黄土沟壑, 放羊人在寒冬头裹白头巾, 身穿黑棉袄在贫瘠的黄土地上显得格外清晰。安塞腰鼓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 自然也就没有抛弃陕北人的顽强生命力跟纯朴的性格, 每次的腰鼓表演中都将安塞人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

2 安塞腰鼓的发展

从战争、祭祀、拜年的表演形式到课堂教学和文化传承的体现, 安塞腰鼓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逐渐成为一种文化象征出现在安塞人的心目中。它又以一种舞蹈的表现形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下, 安塞腰鼓经过数年的发展重要成为了安塞中小学必修课之一, 安塞人自己对于这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也成就了安塞腰鼓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代表之一。

1942 年5 月23 日,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可关于“安塞腰鼓”进一步改革的讲话, “白羊肚子手巾红腰带”也正是在这一次的改革中成为了安塞腰鼓目前的服装形式, 安塞腰鼓也首次出现 “好腰鼓”的称号。早在舞蹈艺术十分盛行的唐代, 朝廷就颁布过禁止民间乐舞的命令。唐开元二年, 颁布禁令:“散乐巡村, 特宣禁断”。清代康熙十年以后, 曾经多次颁布禁止秧歌的法令, 康熙五十七年, 颁布禁止 《秧歌》、 《龙灯》的法令, “时逢岁旦, 节庆元宵, 唱秧歌舞把戏……跳傀儡贺龙灯…需查究, 以靖地方”。同时禁止妇女参加民间舞蹈活动, 当然戏中女角也都由男子扮演。延安的这次文艺改革彻底改变了安塞腰鼓的地位, 不仅使妇女可以参加安塞腰鼓的表演, 而且将安塞腰鼓作为全民健身的可选内容, 这可以说是安塞腰鼓走向全国的开始。

1951 年, 安塞腰鼓第一次走进北京天安门表演, 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的一致好评。之后更是在布达佩斯世界青年和学生联欢节上代表中国获得金质奖章。1984 年, 安塞腰鼓首次组成少儿腰鼓方队参加全国少儿歌舞电视调演赛, 体现了安塞腰鼓活泼俏皮的另一面, 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同年, 安塞腰鼓第一次以电影的形式呈现在大众眼前, 由陈凯歌编写的 《黄土地》在全国上映, 以农民为主体的安塞腰鼓队参加了该剧的拍摄, 用荧幕呈现出安塞腰鼓的黄土气息。1986 年2 月, 800 余人的安塞腰鼓队参加了中日合拍的电视系列片 《黄河》, 同年在参加 《全国民间音乐歌舞电视大奖赛》上获金奖。1987 年, 安塞腰鼓第一次参加 “春节联欢晚会”。1988年, 安塞腰鼓参加了全国农运会的开幕式和中国旅游节, 并进行了大型场地的表演。

1990 年9 月, 安塞腰鼓以舞蹈的表演形式参加了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 第一次将安塞腰鼓呈现给亚洲人民, 之后又在在香港回归等重要的节日参与表演庆贺。2009 年10 月1 日, 安塞腰鼓受邀参加建国六十周年庆典中农民方队的表演。当安塞腰鼓方阵伴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音乐舞到天安门, 1020 名腰鼓手成为了所有人目光的焦点, 1 分20 秒的表演时间, 安塞腰鼓让世界记住了她。连安塞人自己都说到终于将安塞腰鼓打出了黄土地, 打到了北京天安门。庆典结束后, 组织方赠送安塞县委、县政府 “安塞千人腰鼓舞出爱国豪情”的锦旗, 此刻的安塞腰鼓已经成为了安塞人民的骄傲, 也从这一刻安塞腰鼓成为了全国人民家喻户晓的陕北文化的典代。

3 安塞腰鼓的传承与保护

1996 年, 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 “中国腰鼓之乡”。2006年, 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是安塞人民的努力和国家的重视, 开创了安塞腰鼓的新纪元。

安塞腰鼓经过数百年的流传, 曾一度出现过断带代, 所以至今关于安塞腰鼓里最为古老的难度打法已经失传, 如 “三脚不落地”和 “鲤鱼跃龙门二次回旋”。值得欣慰的是关于安塞腰鼓的阵法却都流传下来了, 如 “秦王乱点兵”、 “马弓围城”、 “黄河十八镇”、“三角阵”这些古老的阵法都得到了及时的传承, 使现在安塞腰鼓的表演更加的宏伟与壮观。

2000 年之后, 安塞腰鼓开始逐渐走进校园, 逐渐成为安塞中小学必修课之一。安塞腰鼓开始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去学习, 所以安塞腰鼓出现了不同的年龄段方队, 如 “老年腰鼓队”、 “青年腰鼓队”、 “女子腰鼓队”和 “少儿腰鼓队”它们丰富了安塞腰鼓的艺术特点。“老年腰鼓队”朝气犹在, 动作娴熟, 打出了顽强的生命力; “青年腰鼓队”苍劲有力, 动作规范标准, 打出北方人的豪爽;“女子腰鼓队”整齐优美, 红妆两小辫, 打出了安塞人的心灵美;“少儿腰鼓队” 活泼俏皮, 富有活力, 打出了安塞人的 “精、气、神”。安塞腰鼓的普及不仅仅是农村到城市的传播, 最重要的是从黄土地到大江南北的传承。截止2004 年, 安塞县有安塞腰鼓协会4个, 正式注册培训的腰鼓手有4 万余人, 骨干6000 余人, 各乡镇都有成立腰鼓协会。安塞腰鼓也逐渐开始由单纯的表演到职业化的演变, 越来越多的优秀的腰鼓手开始以腰鼓表演为职业, 奔赴世界各地表演。日本、德国、加拿大都有安塞腰鼓的足迹。2011 年, 在“华侨华人2011 年春节大巡游”中安塞腰鼓将最传统的拜年形式拜到了罗马广场, 拜到了亚平宁半岛, 受到意大利官员及民众的一致好评。

安塞腰鼓如雨后春笋般的遍及全国, 是因为它是民族文化的代表, 它塑起了安塞人民的一种文化信仰, 一种安塞人民的形象, 展现的是陕北人的精神风貌。安塞腰鼓独特的表演方式将陕北人热情纯朴的形象表演的活灵活现, 这也正是中华民族所需要的民族形象。作为群体性表演的安塞腰鼓, 无不体现的是团结的新时代下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陕北人民是勤劳朴实的, 这种国民形象的优良典代是中华民族文化所需要的, 极大地增加了国民的民族形象认同感和自信心。融入原生态黄土气息的安塞腰鼓正是塑造和谐自然地民族精神风貌的特点, 土生土长的民族文化, 最具民族特色的表演形式, 安塞腰鼓顺应了新时代民族文化传播的潮流, 带着自强不息的精神活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它积极向上、热情磅礴的民族形象是国家在塑造国家形象中最需要正能量的一面。 “中华第一鼓”这种民族的优秀传承已然成为国家的骄傲, 我们的国家与社会也需要这种更 “接地气”更能体现我们民族形象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来诠释, 安塞腰鼓正是以这样一种表演形式走进我们的生活, 走进我们的文化。

4 结语

安塞腰鼓具有极为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极为鲜明的地方特色, 是安塞县地方文化的宝贵资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下, 中华文化的认同归属感显得尤为重要, 真正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天下第一鼓”的安塞腰鼓更应该顺应中华文化的发展潮流, 满足当代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需要, 这就需要安塞地方和国家给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足够的重视与保护, 正真的将传承与保护结合起来, 才能够算作是 “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安塞县地方志编写委员会.安塞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2.

[2]张新德.安塞腰鼓[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4.

[3]王东.安塞腰鼓“响彻”亚平宁半岛[N].延安日报, 2011.2.

[4]杨永林.安塞腰鼓:穿越千年的战鼓[N].光明日报, 2014.1.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第8篇

咬定“语言”不放松。语文教学既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 更要把学生的思维向语言深处引导, 引导学生揣摩文章基本的表达方式, 发现文章言语结构上的曼妙, 以寻求一种“言”“意”兼得的教学效果。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12至第16自然段。

2.学会本课6个生字, 认识两条绿线内的1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品味课文的语言, 了解安塞腰鼓独特的魅力, 感受黄土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

4.揣摩课文的语言, 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感受文章语言的和谐音韵和优美旋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揭示课题

1.同学们, 有这样一种表演, 人们是这样形容的:“表演起来有股能劲, 挥槌有股狠劲, 踢腿有股蛮劲, 跳跃有股虎劲, 转身有股猛劲, 全身使出一股牛劲, 看了叫人带劲, 听了给人鼓劲, 实实在在足劲!”你们能猜出来这种表演是什么吗? (板书课题)

2.现在, 就让我们跟随着刘成章先生, 走进黄土高原, 去欣赏安塞腰鼓, 感受安塞腰鼓的独特风采和迷人魅力。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未成曲调先有情”。一个精彩的教学开头就像一块磁铁, 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的情绪, 开启学生的心智, 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检查预习, 交流感受

1.听写词语:课前, 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 生字都掌握了吗?请拿出本子听写生字新词。

听写完后, 请同桌互相批改, 批改的时候, 一要看他的字写得是否正确, 二要看他的字写得是否漂亮, 把你认为写得漂亮的字, 用圆圈标出来。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既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工程, 也是语文的标志性能力。语文课应指导学生写好字,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提笔即是练字时, 学生一笔一画书写的, 还是一笔一画的人生态度。】

2.朗读课文:通过预习, 你们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吗?那你最有把握读好文章的哪个部分?

【设计意图:把自主选择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 有选择地朗读课文, 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 体验成功的快感。】

3.交流感受:通过读文, 安塞腰鼓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简要地说一说。

三、理清文脉, 建构话题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 看看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腰鼓表演的?由此, 可以把文章分成几个部分呢?请用小标题分别来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5~17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这一部分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展示腰鼓表演的魅力的?

【设计意图:整体关照, “瞻言”而“见貌”。让学生直面文本, 与文本对话, 对文章的层次结构进行审美感知和初步把握。只有这样一窥文本的外观形式和形象, 才能把握内部的情致和韵致。】

3.你们发现了吗?这一部分反复出现了一个什么句子?请找一找, 画一画, 看看这句话一共反复出现了几次?

4.质疑问难:同学们, “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了4次, 面对这样反复出现的话语, 你有什么疑问吗?请大胆提出来。

(学生有可能会提出如下问题: (1) 安塞腰鼓的“好”具体体现在哪儿? (2) 为什么要反复出现这些句子?)

【设计意图:“最有魅力的教学就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学生的思维与知识产生共鸣”。这里,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特别之处, 并与之展开对话, 质疑问难, 以呈现出一个个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 让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 诱发他们自主探究文本的学习欲望, 产生与文本深入对话的阅读期待。】

四、圈画批注, 揣摩语言

安塞腰鼓的“好”到底体现在哪儿呢?“好一个安塞腰鼓!”这样的话, 为什么要在课文中反复出现呢?请同学们先带着自己的这些疑问默读课文, 用心揣摩文章的语言, 静心思考这些问题。你可以边读边用笔画出有关的语句, 并把自己的感受简要地写下来。特别要提醒大家的是, 要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 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 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 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循着问题, 潜心会文, 自读自悟, 用自己的心力去探索发现文本的蕴蓄, 实现与文本的有效对话。】

五、多维对话, 品味语言

1.交流探究:安塞腰鼓的“好”到底体现在哪儿呢? (抓住关键词句, 体会意蕴, 揣摩方法, 并相机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与“火烈的舞蹈”对话。

(1) 你从这里的哪些语句体会到安塞腰鼓的“好”呢?

(2) 这里的语言形式很特别, 你发现有哪些特别的地方?想一想, 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形式来描写火烈的舞蹈场面?

———与“沉重响声”对话。

(1) 这里是从什么角度来写安塞腰鼓的“好”的?

(2) 这里, 作者是怎样来描写那震撼人心的鼓声的?读读课文, 细细地体会体会。

———与“黄土高原的后生”对话。

(1) 什么是“元气淋漓”?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意思。

(2) 这里, 有一个疑惑想请教大家:后生们是在击打腰鼓, 可是, 课文不用“敲击”, 而要用“搏击”, 而且一连用了三个“搏击”, 这是为什么?

(3) 黄土高原, 你们了解吗?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后生们还要与什么进行“搏击”?请结合课文的内容和课前查阅的有关资料来说一说。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用心体会黄土高原上的后生们元气淋漓的精气神。

———与“变幻的舞姿”对话。

(1) 作者是怎样描写变幻的舞姿的?

(2) 这里的哪些词句中, 可以让你体会到“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的魅力?

2.交流探究:“好一个安塞腰鼓”这样的话, 为什么要在课文中反复出现呢?

3.思考探究:读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 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这样的开头和结尾妙在何处?

【设计意图:提领而顿, 百毛皆顺。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紧紧围绕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阅读、对话。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在语言文字中驻足、寻芳, 觅得语言文字的情味、意趣和韵味。】

六、总结提升, 内化语言

1.总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安塞腰鼓》, 气势恢宏, 节奏明快, 语言跌宕, 语气连贯, 写出了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 赞美了黄土高原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每个词语都简洁有力, 每个句子都激越豪壮, 比喻、排比、叠字、叠词的运用, 增添了文章的气势和韵味, 突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

2.背诵:这是一篇诗化的课文, 有着雄浑奇特的画面, 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这样的语言, 值得诵读记忆。请同学们把课文第12至第16自然段背诵下来。

3.迁移:模仿课文, 用排比、比喻等句式写一段话, 描写一个表演场面。 (可为学生播放一些表演录像)

安塞腰鼓多元文化解读 第9篇

安塞腰鼓文化是当地人们生活的反映,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也是人们认识自然,思考自己,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安塞腰鼓思想和理论是安塞腰鼓文化的核心、灵魂,没有思想和理论的文化是不存在的。安塞腰鼓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由此,对安塞腰鼓多元文化的解读,有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创新有着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1 安塞腰鼓发展多元文化背景综述

安塞腰鼓源远流长,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据有关资料记载,远古时代黄河流域各部落的男性,常用一个中空之树杆包上羊皮,携于腰间,击之以驱赶野兽。后来,又用于报警和作战。到春秋战国时达到鼎盛,且以秦国为最[1]。安塞腰鼓的形式与发展,和当地的历史地理环境及民情习俗是分不开的。安塞位于陕西省延安地区的北部,地域辽阔,沟壑纵横,延河在境内蜿蜒流过,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历史上就是军事重镇,素有“上郡咽喉”、“北门锁钥”之称,为抵御外族入侵的边防要塞之一[2]。随着时间的流逝,腰鼓从军事用途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民众祈求神灵、祝愿丰收、欢度春节、强身健体的一种民俗性舞蹈,从而使腰鼓具有更大的群众性,但在击鼓的风格和表演上,继续保留着某些秦汉将士的勃勃英姿。80年代以来,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在陕西民间舞蹈中具有较大影响的舞种之一。

2 安塞腰鼓多元文化阐释

腰鼓有如此大的生命力能发展到现在,与它的形式、内涵、价值是息息相关的,而被国家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腰鼓是一种深深植根于历史肥沃土壤中的种子,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必然烙有历史的印迹,展现出它的恢宏的历史文化信息。腰鼓是社会的产物,它是这个社会大熔镂锻造的,经历了社会的考验,有着社会价值功能的作用。腰鼓是民族的鼓,是某一地域民族的群体品格和民族特性的反映。鼓舞动的价值产生体育文化,鼓的影响力产生社会文化,鼓的发展产生历史文化,鼓舞的内涵产生政治文化研究。

2.1 安塞腰鼓的体育文化

体育文化活动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在其创造、演进和实际开展中,融入了各个时期当地人民的诸多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安塞腰鼓的体育文化来自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是由当地群众自己创造的;其中包含了当地人们的思想意识、风俗观念、信仰追求和审美情趣,蕴含了中原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的多元文化。经过长期的流传和各个时期人们的加工创造,它具有历史性、传统性、民族行和文化性等体育文化特性;也具备健身娱乐、教育培养、表演宣传等体育文化功能,在学校、农村和社区开展这项文化娱乐活动可以强身健体、愉悦身心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等作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3]。所以,安塞腰鼓作为我国民间体育文化的优秀代表,它不仅传承了我们民族的体育文化,而且对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推广,提高人民身体素质、丰富人民业余文化生活和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的开展,可以满足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素质,也对我国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2 安塞腰鼓的民族文化

隋唐时期,由于国家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带动着文化艺术的广泛交流,使得腰鼓作为乐器或者道具被广泛用于宫廷歌舞表演中,它的形式、结构和用途也发生变化。在宋代,无论在战场上还是在民间,腰鼓活动十分兴盛,发展至清代,腰鼓已经成为农村、庙会和节庆日活动的主要形式,它的内容不断充实,表演形式更加丰富,逐渐形成了不同地域的多种形式和风格。安塞地理位置特殊,秦汉以前,安塞一直是畜牧区;打腰鼓有草原人那种豪放的气势。宋代,安塞是宋与西夏激烈争夺的战场,腰鼓在助战上显示威风。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腰鼓在安塞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所以,安塞腰鼓中的“蛮劲”和“牛劲”正是多民族文化意识在生活和个性上的表现,并在腰鼓艺术完整地保存和流传下来,成为安塞腰鼓的艺术精华。

2.3 安塞腰鼓的政治文化

安塞地理位置特殊,交通不便,气候恶劣;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劳动力水平低下,经济文化落后,人们寻求超越自然的神灵成为必然。打腰鼓是为了敬神、祭天、祈福,腰鼓作为道具,以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延续和发展下来。这些活动都包含了我国传统的思想习惯和宗教信仰习惯,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把各个时期人们的思想和信仰都延续到活动中来。所以,这些活动中无不体现出人们的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今天,安塞腰鼓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成为当地人们庆祝佳节和日常生活的主要活动。腰鼓已经成为当地人们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更是当地人们思想内涵和情感的重要体现。

2.4 安塞腰鼓的历史文化

据史料记载,远古时候黄河流域各部落的男性,由于对民族部落图腾的信仰和崇拜,对黄帝的朝圣,以及精神和生活实践的需要,制造成便于携带可供敲击的腰鼓,击之以驱赶野兽。后来,又用于报警和作战。到春秋战国时达到鼎盛,且以秦国为最;在这种风俗的熏陶下,安塞腰鼓的动作中就融入了这种精神,体现了人们主宰和超越自然的愿望,坚忍不拔的意志,勇往直前的精神,粗犷豪放的性格。

2.5 安塞腰鼓的艺术文化

腰鼓艺术文化历史非常悠久,从黄河上下到长江流域,几千年来,腰鼓文化早已融入了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的血脉之中。它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鼓声可以鼓舞人心、鼓舞斗志,给人以勇气和信心,达到人们健身、和谐作用。通过对传统民族体育陕北腰鼓的历史渊源、技术特征,表演的多维艺术、表演的价值进行分析,得出腰鼓本身是一种乐器,它带来的不只是节奏和欢快,其实它也孕育着一种艺术文化。包含了从视觉角度的体育艺术和绘画艺术;听觉角度的音乐艺术;视听觉角度的腰鼓表演的整体艺术和想象艺术角度的文人墨客的文笔艺术。

摘要: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等方法从文化角度对安塞腰鼓进行归纳阐释,得出安塞腰鼓经久不衰的发展过程,发掘它的文化内涵,体现它的价值所在,表现出它有顽强的生命力,对它的研究旨在为民俗体育的保护、发展、创新有着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安塞腰鼓,文化,解读

参考文献

[1]曹世玉著.绥德文库[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1,159-161.

[2]张新德著.安塞腰鼓[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4.

安塞腰鼓渊源考析 第10篇

安塞腰鼓,是侧背腰鼓于左腋下,两手执带彩绸小鼓槌(鼓箭)敲打,以踢打、跳跃、旋转、空翻等动作为主,在大鼓、镲、锣、唢呐等乐器的指挥下流行于陕北的群众性体育舞蹈,尤以安塞最出名,所以叫安塞腰鼓。表演形式有场地表演和舞台表演两种。其特点勇猛、粗犷、豪放、激烈,是集武术、体操、舞蹈、打击乐、吹奏乐、民歌说唱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体育形式,是古代军旅武术文化的衍生,是北方民族音乐、体育、心理、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与中土民间舞蹈文化艺术嫁接的结果。安塞腰鼓以其健身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群体价值、娱乐价值而深受广大群众喜爱,适合各年龄阶层习练。历经2000多年的发展变化,成为现在家喻户晓,打遍大江南北的安塞腰鼓,它与陕北秧歌、陕北民歌有机的结合,形成有鲜明地方色彩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随着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安塞腰鼓已在全国广泛流传。然而,关于安塞腰鼓的历史渊源,众说不一,很少有学者做深入的研究。为此,我们通过搜集有关安塞历史、艺术、文化、风俗人情等资料,对安塞腰鼓的历史萌芽、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考证和分析。

1 安塞腰鼓萌芽于古代宗教祭祀活动和军事传信

安塞腰鼓是陕北秧歌的一种表演形式,古时候,人们对自然现象不了解,产生了自然崇拜,人们认为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控制世界,于是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神灵崇拜,出于对太阳神的崇拜,人们在祭祀时欢歌鼓舞,为太阳神表演,于是把这种鼓舞叫做“阳歌”,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秧歌。人们以太阳定方向,以太阳记时日,太阳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和光明,所以古代祭日是非常隆重的,《礼记·祭义》载:“周人祭日,以朝及暗,祭日于坛,祭月于坎。”《史记·封禅书》载:“上遂郊雍,至陇西,西登崆峒,幸甘泉。令祠官宽舒等具太一祠坛……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1]祭祀过程中人们敲锣打鼓歌舞数日,祈助谷物丰收、人畜兴旺。对此,《中国神话哲学》一书中写道:“伴随着新石器时代向铜器时代过渡的文明史进程,先民们留下的早期的精神遗产之中,与太阳崇拜有关的神话、传说、史诗、歌谣、仪式、礼俗、建筑、历法、象征文字、造型艺术、歌舞表演等等,几乎随处可见。”[2]而歌舞表演中又怎能离开鼓这一最古老的乐器呢?古时在西北高原,巫风盛行,巫舞成为历史最悠久,流传最广泛的祭祀舞。王维在《凉州郊外游望》中写道:“野老才三户,边村少四邻。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女巫纷屡舞,罗袜自生尘。”[3]宋时《荆楚岁时记》中描写驱傩场面:“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言,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公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沐浴转除罪障。”在安塞古有打腰鼓祭天活动叫“鸡头会”,每年二月二,春耕开始,为祈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庄稼丰收,便打腰鼓祭天。由会长组织全村男女老幼,选择本村最高的山头为本村祭天地点(寓意离天最近的地方),夜幕降临,篝火四起,鼓乐齐鸣。仪式开始,会长向东南西北中各甩一颗鸡蛋,叫“打五方”,然后伞头带领民众唱歌祈祷,鼓手和民众应唱之后,秧歌队围着篝火进行一番踢打表演[4]。人们认为腰鼓可以通神,定能感动神灵,驱灾免难,风调雨顺,给人间带来吉祥。

鼓最早出现在军队中的记载出自于《易经·中孚》:“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意思是:“俘获了敌人,有击大鼓的,有击鼙鼓的,有哭泣的,有唱歌的。”安塞特殊的地理地貌环境孕育了腰鼓在军队中的运用。安塞地处陕北高原腹部,属鄂尔多斯地台。西毗志丹县,北靠靖边县,东接子长县,南与甘泉县宝塔区相连。地貌上沟壑纵横,川道狭长,梁峁遍布,山大沟深,交通十分不便,相对比较独立。据安塞县志载:上古,禹时,分天下为九州,安塞属“雍州之域”。夏商为“翟之域”。春秋战国,“县境先属晋国版图,后归魏国辖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安塞属“上郡”。西汉时,袭秦制,属“上郡”称高奴。东汉,复设高奴县,隶“上郡”。东晋属“赫连勃勃之夏国”,为“金明郡”。南北朝,北魏时,郡县大增,属“东夏州之编城郡”。隋,“改广洛县称金明县,属延安郡”。唐,“本县城从肤施析出,复置金明县”。北宋,“区划更改,并金明县入肤施县,割西南部入敷政县。以‘安定边塞’之意在金明故城设安塞堡”。南宋,“沿用安塞堡,开堡为县至今。”特殊的历史,特殊的地理环境,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由于战争通信的需要,自秦时起就在军队中用腰鼓声来传递信息,遇敌来袭则击鼓报警,战时则击鼓助威,胜利后则击鼓庆祝,闲时则为军中娱乐项目,各类鼓成为军队不可缺少的准备。现代腰鼓表演中无不透露着战争奋力厮杀的影子,队形变化中也可以看到古代排兵布阵的玄机。秦汉兵制是以个体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兵农合一的郡县征兵制,并辅之以军功赐爵制度。戍边的有民兵、戍卒和谪戍三种人。秦时从内地向人烟稀少的边郡徙民和罪犯,称为“实边”。徙边之民的户籍在边郡,平时垦荒种田,一旦有警,全民从征戍守备敌。这种戍边制度,必然是安塞腰鼓流传于当地,成为一种娱乐体育项目。

2 安塞腰鼓形成于北鼓南舞的交融

据《旧唐书·音乐志》载,“腰鼓,大者瓦,小者木,皆广首纤腹,本胡乐也”。由此看来,腰鼓是从胡乐中传入内地,材质或瓦或木,瓦者瓦音,木者木音,其制虽同,其间则异。演奏方式则多与其它乐器合奏,也有独奏曲,安塞历来为各民族交汇地,所以胡乐在此地扎根发芽流行起来。古胡乐之腰鼓,方法为用手两边拍击,也叫杖鼓、毛员鼓、都昙鼓、正鼓、和鼓等。盛行于隋唐,两边杖击,曲目多为独奏曲。宋时一面用手拍击,一面用杖敲击。元时“右击以杖,左拍以手”。明清时代发展为左手执鼓键击之,右手以手指,掌击之,有弹、拍、敲等技巧。[5]腰鼓演奏时长伴有舞蹈动作,边鼓边舞。

腰鼓属北方鼓系,被广泛运用在龟兹乐、西凉乐、高丽乐、疏勒乐、高昌乐诸胡乐中[6]。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由于气候环境、战争、政策原因的几次南迁,使少数民族舞乐大规模的传入内地。《竹书纪年》记载,公元前903年和前897年周孝王时,汉水流域曾两次封冻;公元前888年周夷王七年“冬雨雹,大如磨”,实为历史罕见[7]。从《诗经·豳风》中可以窥一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8]这一时期居于延安、离石、庆阳以北的北方少数民族,向南迁徙至关中地区,甚至达渭河河畔,出现“南夷与北狄交”的局面。气候的寒冷伴随着干旱的到来,西周历史上曾发生过持续不断的旱灾,直接引起了大规模的迁徙。居于北方和西北的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被迫离开原居住地,来到平原江河流域,寻找新的水源和草地。到西周末年中原内地几乎到处都有戎狄居住。到西晋时“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多少,戎狄居半”。少数民族之间为了争夺牧场、掠夺人口经常发生战争,失败方则被迫迁徙。为了加强管理统治阶级采取一系列政治、军事措施,迫使少数民族内迁,或游牧或农耕[9]。公元50年,南匈奴单于经东汉中央政府同意将其部落分散居于北方八郡,即今甘肃庆阳以东至陕北、内蒙古、山西一带。隋唐时期朝廷经常举办大规模的乐舞、百戏等文艺汇演,如隋炀帝每年正月十五都要调集四方散乐班子到东都洛阳表演,其中表演内容有百戏、百兽舞、羌笛演奏、龟兹胡舞等,表演者有三万人之多,戏场绵延八里,百官在道路两旁设棚座观看。唐代也在节日庆祝中有类似的表演。展现出汉族百戏与北方少数民族乐舞串演的壮阔场面,其时,南方四川、陕南、陇南等产稻区也有在田头击腰鼓表演歌舞的风俗,《唐诗纪事》载:诗人(僧)可朋在净众寺外看到“寺之外皆耕者,曝背烈日中耘田,击腰鼓以适倦”。有感而发,赋《耘(耕)田鼓诗》:“农舍田头鼓,王孙筵上鼓。击鼓兮皆为鼓,一何乐兮一何苦!上有烈日,下有焦土。愿我天翁,降之以雨,令桑麻熟,仓箱富。不饥不寒,上下一般。”[10]由此可见,腰鼓上至宫廷王孙,下至黎明百姓,皆有击鼓而舞的爱好。这种大规模的表演必然使北方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艺术和四川、陕南、陇南产稻区流行的插秧歌发生碰撞,相互融合,最后发展成为陕北独特的艺术形式——安塞腰鼓、陕北秧歌等艺术形式。由于地域的局限性和经济文化的相对落后性,使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在陕北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保留、生根发芽,流传至今。

3 安塞腰鼓发展于历代朝廷对乐舞的整理和推广

胡乐自汉代张骞出使传入中土后,经南北朝,隋唐大规模的传入后达到空前的规模,尤其是隋唐时期,胡乐东渐,几乎可达排山倒海之势,与当时华夏雅乐、俗乐始而分奏,继而交融。音乐的整理工作就成了当务之急,自隋代始,隋唐帝王对音乐进行了三次结集。第一次是隋文帝开皇初年,结集为七部乐;第二次是隋炀帝结集为九部乐;第三次是唐太宗结集为十部乐。主要用于皇宫、国家事务的宴飨乐舞而设置于殿庭。腰鼓表演既有单人演奏,又有多人表演,并配有专门的曲子《六幺》、《梁州》等。唐代敦煌壁画172窟双人舞就有腰鼓与琵琶对舞。唐明皇时腰鼓、答腊鼓、鸡娄鼓、羯鼓等胡鼓因“声震百里,动荡山谷”的演奏效果直接冲击了“中正平和,清而静雅”的中土雅乐,很快就有取而代之势,成为当时的“流行音乐”。《文献通考·乐二》详细的记述了胡鼓、胡舞的表演风格:“自宣武(北齐)以后,始爱胡声,琵琶、五弦……胡鼓、胡舞,铿锵镗鞈,洪心骇耳,……是以感其声者,莫不奢淫噪竞,举止轻飙,或踊或跃,乍动乍息,蹻脚弹指,撼头弄目,情发于中,不能自止。”观者手舞足蹈,闻者情不自禁。明皇终因沉迷歌舞美女而导致“安史之乱”,落得个仓惶奔蜀、忍痛缢妃的悲惨下场。他所喜爱的燕乐歌舞和羯鼓艺术,也随之走向衰颓,而腰鼓因便于携带却逐渐流传开来,同时吸收了其他胡鼓的形制和演奏特点。安塞腰鼓至宋代已经广为流传,并且规模宏大壮观,安塞县招安乡岳中庄、甘泉县西岔乡(原属安塞,1935年划归甘泉)出土的宋代墓砖上的打腰鼓浮雕像,舞姿矫健优美,动作古朴大方,刚劲有力。宋《梦梁录》卷三中有皇太后圣节腰鼓表演的描述:“第四盏进御酒,宰臣百官各送酒,歌舞并同前。教乐所伶人,以龙笛腰鼓发诨子[11]。”其演奏方式有坐姿,有立姿,立姿演奏时边打边舞。在民间举行的重大活动中,大型表演不乏其中,宋代诗人梅圣俞诗中写道:“露台鼓吹声不休,腰鼓百面红臂鞴,先打[六幺]后[梁州],棚帘平道多夭柔。”苏轼诗中有“腰鼓百面如春雷”。陆游也曾写过:“清歌一曲梁尘起,腰鼓百面春雷发。”范成大《元夕后连阴》诗:“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凉州百面雷。”元、明、清时代,腰鼓表演走向定型成熟阶段,在民间扎根发芽,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产生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和顽强的生命力。明太祖朱元璋看到农村田野人们在唱跳,便命翰林院谱写新词,按旧曲传唱,为他歌功颂德。《村田乐》中就有“打花鼓”、“拉花姊”等形式的民间社火表演。安塞历来就是兵家屯兵要地,也是各民族交替生活的地方,因此,安塞腰鼓的内容多反映军旅生活和民族风俗。从表演的场图来看,有反映宗教活动内容的“天地牌”、“古庙楼”、“神前挂金牌”、“神牌”等。有表现军事武术生活的“马方困城”、“九虎锁荆州”、“秦王乱点兵”、“黑虎掏心”、“二龙吐须”、“摆四方”等。有表现民俗活动的“湘子提竹篮”、“八仙过海”、“蒜辫”、“葫芦”、“笔架”、“升子底”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动作上看表现武术内容的较多,它是武术与腰鼓的完美结合,其中的踢、蹬、跨、跃等技术不正是武术基本技术吗?“二起脚”、“鹞子翻身”、“三脚步落地”、“二人对打”、“缠腰过裆”等难度动作,本身就是武术动作。因此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安塞腰鼓本身就是武术与民间艺术结合的产物,是武术运动的另一种表现方式。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安塞腰鼓与武术的发展虽然分道扬镳,但它们之间还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如今,它依然借助音乐,通过肢体语言展现其艺术魅力,成为中国较具影响的民间体育项目,以顽强的生命力发展壮大。

4 结语

安塞腰鼓民间艺术论文 第11篇

人教版7年级下册第17课《安塞腰鼓》是一篇描绘了黄土高原特有的安塞腰鼓的火烈与激越,反映了黄土文化特有的精神内涵,歌颂了黄土文化生命奔腾的力量美和阳刚美。它在苏教版小学课本中也有,初中增加了一些难以理解的段落和词语。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删减了小学已进行过的修辞的赏析与训练等,改为美文美读、美赏、美创,基于文本又高于文本,从而使学生得到美的文学熏染和艺术感悟。

一、美点呈现和审美意识之间的整合

《安塞腰鼓》是刘成章先生文学创作成熟期的一篇经典美文。他对于黄土高原的无限热爱,凝结成了这样一篇处处闪耀着美的诗意散文。作为语文教师应善于捕捉文本中美的元素,带领学生共同得到美的体验与熏染,塑造学生美的心灵。

但作为7年级的中学生,其审美感觉是懵懂的、偶然的、直觉性的,必须通过一定的感官刺激,如视听艺术、语言表述等对于眼、耳、脑的综合刺激,使其产生发现、感叹、惊艳、兴奋、震撼等心理变化,从而进一步研读文本,探寻美点。为此,我们设计了展现黄土高原具有犷野特质的土地的图片集,设计了安塞腰鼓击打画面的人物群像,收集了安塞腰鼓表演的直观视频,链接了安塞旅游的专业网站等超越文本的可视、可听的资源,引导学生发现并说出安塞腰鼓所包含的美,完成一次美点寻踪,意在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

语文的训练点则在于:文本跳读,准确筛选、把握有效信息的能力。结合文本,引用、组合文本语句,表述个人独特体验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审美愿望和审美资源之间的整合

作为一个典型的人文学科,语文课上学生不可避免地有审美渴望,这是语文的魅力,教师机械地传达对教材分析的体验是不可取的。

击打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上的“绝活儿” ,是安塞这个特殊地域所产生的特殊的民间艺术。作者以一腔饱满的激情和一支厚实的笔触抒写了一曲对遍体沟壑的黄土高原这块热土以及对陕北人生命光亮与活力的赞歌,而这些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距离感。为此我们在设计时,搜录了朗读视频、表演视频,整合了一批图片资源,实实在在地满足了学生的审美愿望,激趣与拓展的目的都达到了。

语文的训练点则在于:挖掘内心感悟,表达观感。对比不同的艺术观感,认知文学创作的不同语言风格。

三、艺术美的熏陶和工具性之间的整合

本课时的设计思路是“美之旅”,从安塞腰鼓出发,了解腰鼓所凝结的人物美、土地美、精神美、风俗美等,进而了解舞蹈艺术的不同形态,而这样的不同形式的舞蹈美,又是与文学思维密切相连的,因为文学即人学。这样的“美之旅”,不仅仅是看一看,乐一乐,我们从听、说、读、写4个基本点设计了语文训练点,视频、图片、音乐等只是素材而已。

为了避免让学生陷入“舞蹈知识的普及课”的错误认识或只满足于看和听的低层次享受。本课时设计了许多语文点的训练:

如,对难点语句的突破,“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如何理解?对比、反衬等手法的认知。

如,从句式仿写的角度,进行思维表达训练。如,从审美角度,对《安塞腰鼓》写作主旨的认知与归纳。

四、审美直觉和审美赏析之间的整合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目标”,可见,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的关系极其密切。《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审美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但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就初中生而言,已具备一定审美能力,但这只是一种朴素的审美直觉,缺乏理性的感知和分析,提炼与融合。这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搜集有效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审美赏析,以激起学生纯洁无瑕的审美情感。

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我们搜集了3个视频,多个图片集,并根据多媒体资源,结合语文学习需求,设计了相关的审美赏析、审美创造题。

如,欣赏舞蹈《千手观音》,比较不同观感。如,我们要艺术地在生命的天地里徜徉,现在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去点燃生命的艺术之火。模仿例句,说一说你对安塞腰鼓的艺术感悟。

美学思想的浸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有时候须要披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以增强语文课堂的吸引力,扩大语文教学目标的外延,收获更多的并非预期的教育教学成果。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自身的美的因素,充分整合各种教学视点,着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鉴赏、创造的能力,就一定能够实现通过语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的目标。

“延安三鼓”之安塞腰鼓 第12篇

一、安塞腰鼓的起源与发展

安塞腰鼓最初是由西域的传统乐器羯鼓、正鼓等经过汉化演变成为广首细腰的杖鼓,经过发展成为了今天的腰鼓。追其根源,还需从鼓说起。鼓象征着精神,舞表现了力量,鼓与舞的结合是舞蹈文化的先河。在原始社会并没有鼓,人们敲打石器,模仿兽类的动作,这是最初的跳舞。在鼓诞生后,最初是将打鼓用在祭祀的场合,使舞蹈得到了发展,这是农耕舞蹈文化的开端。后来又被应用在军事生活中,为其独特而豪放的表演风格奠定了基础。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如今的安塞腰鼓的功能已经逐渐转变为娱乐和健身,成为人们在节日庆典或空闲时间娱乐、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一种手段。

安塞腰鼓的形成和发展深受当地风土民情的影响。1942年,新秧歌运动在陕甘宁边区和延安兴起,促进了安塞腰鼓这一民间艺术的发展,被广泛使用在军民庆祝胜利、庆祝解放的场合,成为了“胜利腰鼓”,因此安塞腰鼓在整个中华大地被人们熟知,成为革命文艺运动中的一颗璀璨明珠。1951年,安塞腰鼓在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中演出,安塞的民间艺人还将腰鼓技艺传授给了中国青年文工团,使这一民间艺术得到发展。同年参加了在布达佩斯举办的世界青年学生联欢节并获得了特等奖。1952年,在人民大会堂安塞腰鼓为中央领导进行专场表演,获得了周恩来总理的赞扬。之后在港澳回归庆典以及第二十九届北京奥林匹克夏季运动会表演中均有安塞腰鼓的演出。安塞腰鼓获得了“华夏第一鼓”、“天下第一鼓”、“中华鼓王”等荣誉称号,安塞县也获得了“中国腰鼓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县”等称号。安塞腰鼓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民间艺术,成为我国珍贵的艺术瑰宝。

二、安塞腰鼓的艺术特征

(一)多样性

正是由于安塞腰鼓自身的多样性才能使其源远流长,经久不衰。从舞蹈的种类来看,可以将安塞腰鼓分为武鼓和文鼓。其中武鼓较为常见,同时也是腰鼓中最有名的表现形式。在表演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方便用最大的力量击鼓,表演者采取屈膝蹲裆的姿态,在音乐响起时,几十个表演人员采取蹲、跳、转等方式表演,更重要的是使劲甩臂击鼓,震撼的鼓声伴随着呐喊声,声音直冲云霄。通常武鼓多为集体表演,表演者按照一定的顺序站好,队伍的最前方是领舞者,一旦领舞者发出命令,所有人一起击鼓,鼓槌的狠劲、踢腿的蛮劲、转身的猛劲给人视觉和听觉带来冲击和享受,充分展示了陕北人民热情豪放的特点。文鼓与武鼓不同,文鼓是通过肢体动作来展示美,而不像武鼓那样使狠劲击鼓。新创的文鼓表演者以女性为主,结合了东北秧歌的元素,在表演中,领鼓者打节奏,主要是正步扭、十字扭和软腰扭。在文鼓中,击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扭动的频率要与鼓点一致。从表演形式来看,可以分为进行鼓和场地鼓。进行鼓即边走边舞,在走的过程中为了保证队伍的整齐通常击鼓动作较为简单。为了进行表演可以随时停下来,表演后继续前进,表演形式比较灵活。通常在正月十五腰鼓队会进行沿街表演,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与进行鼓相比,场地鼓则需要固定的场地进行表演,通常表演人数多,所以需要的场地较大。众多表演者一起击鼓,场面宏大,有时需要按照领鼓者的提示变换队形,较为壮观。

(二)民俗性

安塞腰鼓作为一种民间舞蹈在表演中的形态、动作均来自生活。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较为恶劣,但那里的人民乐观淳朴,形成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安塞腰鼓与生活结合的紧密程度远远大于其他民间舞蹈,因此安塞腰鼓具有很强的民俗性。例如在祭祀时使用安塞腰鼓,由于黄土高原较为干旱,老百姓知识有限,只能祈求上天保佑,所以在干旱的时候,百姓会一起击鼓,希望欢腾的腰鼓可以让上天高兴,降甘露,使百姓能有好的收成。又比如在过年时,更是安塞腰鼓表演的最佳时期,年长的威望高的老者会带领表演队伍去村子里“沿门子”,去每一家表演,负责唱歌的人要根据各家的景象唱一段信天游,然后大家一起击鼓,以达到镇灾辟邪的目的。如果两支腰鼓队遇到了,需要通过进行比赛来决定哪一方让路,动作不齐、鼓声不响的队伍就算输。所以,安塞腰鼓具有很强的民俗性,使得安塞腰鼓广为流传,深受观众的喜爱。

(三)时代性

与其他民间舞蹈不同,安塞腰鼓时代性很强,在发展的过程中,历史、文化等客观因素以及安塞腰鼓本身的艺术特性使安塞腰鼓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在三次时代转折中,安塞腰鼓得到了创新与进一步的发展。第一次是在上个世纪40年代,红军到达陕北后使陕北成为了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在延安的讲话中更是为当时的文艺工作者指明了艺术的方向。安塞腰鼓因此成为了文艺工作者的重点关注对象,他们不仅在形式上对安塞腰鼓进行了系统上的研究,并且在内容上对安塞腰鼓进行了进一步的创新,并根据当时的时代主题创作出了许多全新的腰鼓作品,从而使安塞腰鼓获得了“胜利之鼓”的美誉。第二次是在建国之后,安塞腰鼓在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促进了国内外大型活动的紧密结合,由于安塞腰鼓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使其在短时间内名扬海内外。第三次则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安塞腰鼓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其发展前景难以估量。而在进入新世纪之后,安塞腰鼓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发展,使安塞腰鼓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三、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民间舞蹈的代表,安塞腰鼓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正是由于这种特征,安塞腰鼓的流传较为广泛,逐渐发展成为古今中外广受关注和喜爱的舞蹈形式之一。为了更好地发展和传承安塞腰鼓,我们应该在保留其独特的艺术特征的同时进行不断的丰富和创新,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从而实现安塞腰鼓的艺术传承。

摘要:“延安三鼓”包括腰鼓、蹩鼓和胸鼓,其中腰鼓以安塞县最为著名。安塞腰鼓是陕西省安塞县的一种民间舞蹈,是我国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独特而豪放的表演风格,结合了舞蹈、武术、打击乐等多种表演形式。它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生活气息浓郁,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与安塞人民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表达了人们内心的真实感情。

上一篇:园林景观艺术设计管理下一篇:教师考核要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