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精神论文范文

2024-08-31

慎独精神论文范文(精选12篇)

慎独精神论文 第1篇

1 正确理解慎独的含义

慎独是护理道德修养的最高目标和标准, 是指在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 也应严格要求自己, 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坚持在独立工作时间、无人监督时, 仍按照道德原则和规范行事避免错误事件。

2 慎独精神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的重要性

2.1 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消毒供应中心的所有操作均关系到患者的健康, 有无按程序操作、按规定消毒、按要求实施, 均有赖于操作者的良知和责任感, 消毒供应中心的操作者只有具备慎独精神和明确操作意义, 才能在操作中更准确地完成工作, 有效减少失误。

2.2 有利于确保无菌物品的质量

消毒供应中心的各项操作在许多情况下, 均有可能由护士单独进行操作, 各类器械、物品是否按操作程序洗涤、包装、消毒等, 均有赖于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道德素质。因此, 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才能保证所完成的清洗、消毒、灭菌和监测工作的质量。在消毒供应室工作中, 虽不像临床直接面对患者, 但供应的无菌物品却直接应用到各种手术、治疗、换药等临床医疗中, 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应对所供应的物品按消毒技术规范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处理[2]。

3 慎独意识的培养

3.1 提高对本专业工作的认识

(1) 敬业爱岗, 充分了解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特点, 认识到消毒供应中心护士, 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工作中吃苦耐劳、严谨求实、表里如一。 (2) 让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在实际工作中, 最大限度地发挥护士的主动性, 做到人尽其才, 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最大限度发挥和谐团队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在护士间倡导竞争意识, 要求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鼓励人人参与管理, 善于发现不足之处, 不断进行自我激励、自我评价, 不断完善自己, 真正达到慎独的高尚境界。

3.2 提高慎独修养的自觉性

消毒供应室绝大部分是个体单独性的工作, 消毒灭菌质量的高低, 主要依赖于责任感。如在使用消毒液浸泡时, 消毒液配制浓度应准确, 消毒液加盖防止挥发;回收器械时, 将污染的器械及包布进行分类, 器械的轴部应打开, 穿刺针的针芯、针座分离, 使其完全浸泡在消毒液中并保证浸泡时间;在配制器械包时, 需将水擦干, 关节涂抹润滑油, 认真检查器械的性能, 且要求器械光亮无锈、无黏附物, 橡胶类保持管腔通畅无粘连, 穿刺针配套严密, 针尖无钩, 包布清洁、无破洞, 包裹配制是否合乎要求。在消毒灭菌过程中, 不断观察灭菌柜仪表的变化情况, 熟练掌握操作规程, 确保消毒灭菌合格。无菌物品的存放要求非常严格, 存放时保证无菌间相对的温度和湿度, 检查包裹有效期, 发现有过期、潮湿、落地、疑有污染的包裹, 需进行重新灭菌, 要求无菌间护士以高尚的道德意识约束自己的行为, 工作细心。

3.3 加强技术培训, 全面提高护士素质

具备良好慎独意识的前提是个人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及娴熟的操作技能。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操作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 强化消毒灭菌与无菌操作观念, 不断增强规范操作的自觉性, 同时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立体化的综合培训方法, 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3.4 加强医德教育, 树立良好的职业修养

护士进行医德修养学习中, 要学习伦理学, 掌握医德理论、原则规范和范畴, 倡导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先进人物的医德行为, 不断进行自我反省, 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 以真、善、美的观点战胜假、恶、丑的观念, 从而使自己的医德境界不断向更高目标升华, 工作时才能达到慎独的境界[3]。

总之,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慎独精神的培养对于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道德素质和防止医院感染具有重要作用。供应中心护士应不断加强自身学习, 自觉地培养慎独修养, 将慎独精神贯穿于工作中, 确保医疗安全。此外, 还应刻苦钻研业务技术, 不断学习新知识, 掌握消毒供应室工作改革的新方向, 提高自身素质, 适应新形势下消毒供应室工作发展的需要, 并使消毒供应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 才能有效地发挥供应中心在全院医疗中的职能, 为诊疗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 为医院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慎独精神

参考文献

[1]任伍爱.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指南[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6:7.

[2]李文仁.对护理工作中“慎独”的思考[J].现代护理杂志, 2002, 8 (10) :9-10.

学会慎独高三作文 第2篇

现代社会,关于道德责任的话题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关注度越高,所出现的争议自然也就越大,最主要的争议有两种观点颇具有代表性。一是“群德说”。

人是群居动物,不能单独离开社会而存在,这点我们是知道的。因此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问题就成了我们常说的为人处世,又叫“公德”,举典型的例子来讲,莫不是交朋友之间的问题了。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因为一点摩擦交流了,一方说对不起,一方便原谅,这是生活中常有的事,我们称之为礼貌;两个经常携同回家的人,如果交流之间发生了分歧,大多便会以无话可说而结束话题,或是违心应答以示“礼貌”;两个或一群好朋友交流如遇摩擦,这便是考验友谊的时,候先道歉的一方,我们便会说这个人有德,这仅对于我们人与人的日常交往。上述的`各种情况,皆因人与人的关系的亲密程度而言。二是“弱德说”。这种观点说明白一点,有点自我为中心的意思了。但在现实生活中又是一个十分普通的现象,它与“群德说”的观点对立,却又是有其自身的合理性。

就拿一场车祸事故为例,肇事逃逸我们都知道是不对的,那是对于罪魁祸首的道德批判,那对于围观群众们我们面临的道德问题是:受害者倒在马路上,你扶,还是不扶?这是一个问题,一个值得令人深思的问题。如果不扶,便有人指着你破口大骂、恶语相对,这会让他们上升为道德的监察员,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你进行批判。但如果你扶,又有新的问题,受害人的家属极可能不分青红皂白的来束缚你,让你为受害人负责,负责到什么程度呢?那是巴不得让你赔到倾家荡产……

从“慎独”看境界 第3篇

独处,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或许是一道永恒的考题,我们先抛开家国天下,也不谈君子圣贤,仅就个人独立意识的培养和进步来说,独处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节点,因为它是一切品性是否成熟与稳定的试金石。

但独处而不放纵并不容易做到,高唱自律未必能做到自律,更名八戒也不一定禁得住高老庄的美景入心。陪老僧入定,老僧入定了我们或许依旧心若飘风;随真人辟谷,真人得道了我们可能仍在忍受饥肠辘辘。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

想到过去曾听人说要穷养儿富养女,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却鲜有详解,我在这里姑且妄断一下这句老话传于世的初衷。其所言之富养,大约首先是为了增长见识,超越苟图小利的初级心理,不至于将来吃大亏甚至走歪路,若不明就里则可能养成贪慕虚荣,懒惰挑剔,凡事只能占先绝不吃亏的思维惯性,待蛮横霸道、颐指气使的品性养成之后,才悔不如当初穷养为好;而所谓的穷养,其本意则应该是为了培养坚忍担当、大度宽容的品格,如不知所因,一味以洗脑和压制为手段,以击碎璞玉般的原生态自信和善良为目标,最后变成将欲望压在心里,将贪婪写进眼中,养成心性黯漠,仇视光鲜,以独享为乐,以损人不利己为快的习性,到了如此地步是否又悔不当初?

可以想见,正直、善良、宽容、诚信等诸多品德并不是说说就能做到的,也不是单凭压制和恐惧所能遏止的,指天发誓也未必会对所有人长期有效。

慎独,就个体的养成而言,需要外在的长期培育和内在的不断修养,而培育者只有知其然并能够有知其所以然的通彻认识,以及耐心陪伴走过完整的自由意识成长过程的心态,才能慢慢成就出自由于内而中庸于外的慎独意识。当然,这还需要培育者自身具有与时俱进的心态和不断学习的精神才能长期担当此任。

其实,慎独之于群体的意义更大,因为正是由于每个人与众不同的独特性,才构成了群体内部丰富而深厚的多样性,从而在群体结构上增强了内部的张力,使得整体由此变得坚韧而有弹性。如果把群体也比作一个人的话,秩序的确定性就像人的筋骨,而文化的多样性则好比人的血脉,只有二者相辅,整体才会变得健康而充满活力。儒家孜孜不倦倡导的为政者仁和为富者礼,就是要提倡最大限度地容纳和保護这些个性化和多样性,如此便可以让秩序与和谐在同一个群体内并存和相互支撑。这就是中华民族传统人本文化的精髓,就是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核心价值所在。

慎独是儒家的一个基础性概念,也是儒家一以贯之的精神倡导。可以说,在儒家的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这四科教育体系中,慎独无处不在。

我们可以从儒家经典《论语·学而》说起:“当我们的所学经常能与所用相结合,当我们的朋友们从远道而来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是否会感到由衷的快乐呢?当我们的才能和品行不为人所知的时候,我们会不会有所不快甚至是恼怒呢?”每个人的答案可能会有所不同,而这开篇就是在温和地引导我们每一个人向自己的内心深处发问。在确立了个体的心路方向之后,就展开了儒家对社会结构稳定性的解读:“下孝悌而上仁本”;再接下来便又是一轮对我们内心慎独的精细化引导:“为人谋不忠乎?与朋友交不信乎?传不习乎?”

由此可见,慎独也许是一个会持续一生一世的发问,每个人的答案都可能不同,这是缘于每个人内心的境界不同,而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答案也会有所不同,即使同为忠信,其程度也难免会有所差异并处于变化之中。

儒家的先贤通过慎独告诉我们:慎独的关键就在于我们每个人内心的修炼,在于时时对自身心路历程的观照,而观照的目的就在于让我们的内心拥有不断提高境界的意念。登高而见者远,顺势而闻者彰。中华文明的三大主流根系儒释道之所以能够相容为一个整体,其内核的相通之处也许就在于此。

大学生“慎独”精神培养策略浅谈 第4篇

目前一些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抄袭作业, 考试作弊, 甚至剽窃论文;在寝室聚众赌博, 通宵上网, 一人独处时常常感到无聊、郁闷;社会公德意识薄弱, 随地吐痰, 乱丢垃圾, 坐公交车不知道让座;价值观念混淆, 在国家助学金评选过程中为了一己私利尔虞我诈、伪造贫困证明;个人主义严重、人际关系不和谐;劳动纪律和吃苦观念淡薄, 享乐主义和自由主义盛行;爱群居不爱独处, 喜欢随声附合, 缺乏独立思考;喜欢阅读休闲娱乐作品, 对专业书籍和文学名著却不“感冒”。一般来说, 学生在纪律约束下和有人监督时能按要求去做, 但是, 一旦外界压力消失, 学生对自己的要求就会放松, 行为就可能出现偏差, 在纪律面前, 也是“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大学生普遍缺乏“慎独”精神。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和网络的普及, 大学生能够迅速获得新知识、新信息, 同时, 充斥着暴力、血腥、色情, 以及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与人性论的信息和腐朽文化也一并入侵,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要抵制这些落后、腐朽的信息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当代大学生必须能够“慎独”, 在面对开放性的社会、各种信息和无人监督时都能按照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 都能自律、“慎独”。因此, 培养大学生的“慎独”精神势在必行。

二、“慎独”的含义和特征

“慎独”一词最早见于《礼记·中庸》:“莫见乎隐, 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 君子就是在单独活动和无人监督的情况下, 也谨慎地按照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去做, 不放纵胡为。道德的力量主要来自两方面, 社会舆论、传统风尚、习惯等是外在力量, 主观感受、自我规范等则是内在力量。当一个人独处时, 能否严格按道德规范要求去做, 是不能靠外力强迫的, 只能依靠个人内在的力量, 即依靠“慎独”。“慎独”作为自我修养的一种境界, 使人永远有追求, 永远有理想, 追求一种自我完美, 追求一种理想人格, 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内在积极性。

由此可见, 做到“慎独”首先要有坚定的信念, 它是人凭借自己的理性, 依靠内心信念作出选择而付诸行为的过程。其次还要有强烈的愉悦性。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 一个人懂得什么是真理, 不一定按真理去做, 那缺少的就是情感监督;“慎独”对于个体来说, 不使人感受到一种约束与限制, 也不是一种奉献与牺牲, 它使人从道德修养的不断完善中获得极大的兴奋、满足和喜悦。再次具有显著的自主性。“慎独”是从我始至我终, 通过自己引导自己, 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内心反省、自我监督、自我解剖、自我改造的自求自得过程, 并及时调整、修正、改善自己的言行, 使自我与社会有机地结合。

根据“慎独”的含义特征,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慎独”精神。

三、大学生“慎独”精神的培养策略

1. 大道引航, 树立坚定信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一些大学生是非观念混淆、人生观和价值观错位是导致他们在无人监督时甚至在公共场合出现一些不文明言行的主要原因。要让大学生在无人监督时也能谨慎地按照内心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做事, 首先必须在他们内心树立起一种高尚的道德标准、一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大学生心中树立起大道, 一是要充分利用“两课”这个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阵地, 改革“两课”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倡导案例教学、讨论教学、专家讲座、专题教学、研究性教学等形式;引进先进的教育教学设施, 拓宽“两课”渠道, 加强“两课”教学的趣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充分发挥“两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二是通过党课、团课培训、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的荣辱观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让大多数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在耳濡目染中、在美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明是非、知荣辱。

三是通过主题班会、班级文化建设、辩论会、民主生活会等形式, 结合重大节日, 对每一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公德意识进行引导, 让大家在讨论中、在辩论中、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感受大道的魅力。

2. 榜样引领, 明确奋斗目标。

通过树立“慎独”精神的榜样引导学生学习。一是古今中外坚持“慎独”的名人, 如东汉的杨震、宋朝的王安石、革命家周恩来和吴玉章等, 在学生中广泛宣传古今中外“慎独”模范的事迹。二是学生身边具有“慎独”精神的优秀教师, 乃至学生中涌现出的此类人或事。他们也是“慎独”精神的榜样, 要充分利用这些榜样的示范力量来教育带动广大学生, 让学生在感受身边榜样的事业和人生的成功中自觉地萌发向他们学习的冲动。为此, 我校通过“感动师院人物”的评选和颁奖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慎独”精神;开设河洛大讲堂和博士论坛充分展示教授和博士的治学精神及为人之道, 让学生从身边的教师身上领略“慎独”精神的魅力。此外, 我们还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慎独”精神, 适时予以表彰, 增强学生在“慎独”精神培养过程中的愉悦感和成功感, 激发学生培养“慎独”精神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使“慎独”精神能够长期保持。我校每年组织“十佳百星暨十佳杰出青年”评选活动, 通过院系评选、网络评选、事迹宣传和颁奖晚会充分展示这些优秀学生身上的“慎独”亮点;举行社会实践报告团和科技创新报告团巡回报告, 提升学生的服务意识、独立思考和创新的精神。

3. 细节引导, 铸就“慎独”精神。

“慎独”精神的基本要求就是人们要谨慎地对待自己的言行, 无论在任何时候、处于任何情况下都不逾越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要求。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从细节上对大学生进行引导, 让学生成为教育自己的主体, 引导他们慎微、慎言、慎辨、慎行、慎隐。

慎微是“慎独”的根本落脚点。“轻者重之端, 小者大之源, 故堤溃蚁孔, 气泄针芒。是以明者慎微, 智者知几”。 (《后汉书·陈忠传》) 恶是一个由小到大, 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 在微小或萌芽状态时最容易得到纠正, 但也往往最容易被忽视, 错误容易在“问题不大”中失去警惕, 最终酿成大错, 这就要引导大学生坚持“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信条, 利用基础文明教育月、诚信校园行等活动使大学生自纠“恶小”, 勤为“善小”。

慎言。“白圭之玷尚可磨也, 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诗·大雅·抑》) , 就是说, 白玉之瑕还较容易磨去, 但言语若有错误却很难把它收回。一言可以兴邦, 一言亦可以丧邦, 言语不可不慎也。学生之间所发生的冲突和伤害事件, 大多是由出言不逊所造成的;一些学生在网络上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 上网聊天时信口开河, 甚至恶意传播谣言, 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产生严重后果。这就需要通过文明上网、文明言语等活动, 引导广大学生做到“良言一句三冬暖”。

慎辨。辨, 即辨析。“聪必历于声而始辨, 明必择于色而始晰, 心必出于思而得之, 不思则不得也”, 意思是, 人们在进行自身道德修养的过程中, 决不能轻信盲从, 必须对所为之事谨慎思考和辨析, 最终有所收获。当代大学生被各种各样的信息所包围, 既有真实的资讯, 又有虚假的信息;既有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又有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这就需要大学生不断增强是非判断能力和美丑鉴别能力, 自觉抵御不良信息的诱惑, 在内心深处筑起一道坚固的防御线, 增强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和防腐拒变的警惕性。

慎行。如果大学生的行为失去了道德的约束, 就会做出一些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事情。有时行为主体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越是这样越要保持节操, 不能放松对自己的道德要求, 更不能肆意妄为。大学生要认识到自己的不当行为可能对他人造成的危害, 自觉遵守网络空间中的道德要求, 自觉遵守公共道德, 依靠道德修养来调控自己的行为, 达到“慎独”的道德境界。大学生要规范自身言行, 尤其在独处时, 更要三思而后行, 树立自身文明形象。

慎隐。慎隐是“慎独”的最高境界。慎隐指在独处、无人监督、有机会做坏事而不会被人发觉的情况下, 严格自律, 不做越轨的事。宋朱熹说:“君子慎其独, 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 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 亦常慎之。”做到“慎隐”是非常不容易的, 其原因就在于, 在当今的现实社会中, 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监督和内心信念来发挥社会作用的。但社会舆论监督只在人们思想和行为是公开的情况下才能起到作用, 而对网络中的那种“不睹”、“不闻”、“莫显”、“莫见”的思想和行为, 往往因为网络自身隐蔽性的特点和网络控制管理技术的滞后而鞭长莫及。因此, 当大学生身处“人所不知而己所独处”的虚拟社会里, 在只有“天知、地知、我知”, 失去外界监督的情况下, 真正做到“慎隐”, 主要靠个人的自律。这就要引导大学生在上网时自我约束, 保持正直和诚实。

摘要:当代一些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存在问题。究其原因, 主要是大学生普遍缺乏“慎独”精神。要培养大学生的“慎独”精神, 一是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在学生心中建立社会主义道德屏障;二是要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三是要在一些细节上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

关键词:大学生,“慎独”精神,培养策略

参考文献

[1]朱子四书语类 (第三卷) .

[2]张世友.传统“慎独”道德精神及其现实价值[J].齐鲁学刊, 2004, (5) .

[3]张春秀.“慎独”与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的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6, (6) .

[4]武艳萍.网络对大学生道德的影响和对策[J].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 2004, (1) .

做人要慎独 第5篇

所谓“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身自处无人注意时,也能够谨慎律己,不苟从事。“慎独”,既是一种道德修养原则,又是一种自我修养方法

古今中外,先哲贤人们都十分重视“慎独”。我国古代儒家在《礼记。中庸》中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季思),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他内心有了不好的念头,尽管很隐蔽,很细微,没有不显露出来的。所以,当“君子”独身自处之时,所想所为是应该十分谨慎的。二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也说过:“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身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慎独”,是衡量一个人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高低的试金石。

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有这种情况:我们有些人在单位里,在上司面前,或在群众的监督下,常常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办事认真,吃苦在前,严守纪律,讲究文明等等,让人看着象那么一回事;可是,一旦换了一种环境,当上司不在场的时候,当与周围的人不相识,或独处时,其表现与前者却相差甚远。诸如:对待工作拈轻怕重,马虎从事;纪律松弛,自由散漫;在日常生活中,乘车抢坐,买票插队,遇见坏人坏事绕道走;甚至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敲诈勒索,做出违法乱纪,丧失国格人格的事情来。对于这些人前一副样子,人后另一副样子的人来说,加强“慎独”修养是十分必要、非常重要的。

一个人在公共场合,在社会和他人的监督下,能够严格自律,检点自己的言行,固然是好事,但在独处时,当着外部的约束放松,就更应该加强自我约束,增强自制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窃以为:一要自律。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在本地区、本单位,还是在外地、外单位,无论是处于有形监督之下,还是处于无形监督的特殊环境中,一个人都要时刻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二要自省。自省是提高慎独修养的重要方法。贤者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说:“我经常在晚上发现,自己早上以为满不坏,因而自视甚高的看法,其实是错的。”自省才能自悟,自悟才能自责,从而激励鞭策自我。三要自爱。爱护自己的人格,做一个襟怀坦白,光明磊落,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当独身自处时,所想所为,是好是坏,是美是丑,就象有十只眼睛在注视自己,十只手在指着自己一样。只有这样,从一点一滴做起,于“无人见处”下功夫,经过长期艰苦的自我表现锻炼,积极的实现自我表现反思,自我克制、自我完善,才能够达到“慎独”的境界,做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

领导干部要“慎独”

“慎独”出自《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由于最隐蔽的地方也最能看见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事情也能显示出人的灵魂,所以,当君子单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时候,总是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对领导干部来说,“慎独”是加强自我修养的一个重要要求,应把“慎独”作为人生的重要信条,终生坚持。领导干部做人行事,就应该“事无不可对人言”,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做老实人,不给党和人民的事业抹黑,不做不该做的事,不伸不该伸的手,不拿不该拿的物,不说不该说的话,不去不该去的地,不吃不该吃的饭,八小时之内和之外一个样,在家在外一个,对熟悉的不熟悉的一个样,对老弱病残一个样,对党员群众一个样,对领导下属一个样„„.慎独以存志,志高方长远,长远方成事。领导干部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做出对党和人民信赖的业绩,唯有慎独修身养性。

首先,要在小事上下功夫。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代表党的形象,主要任务是为人

民服务。小善一着,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完全可以提高自身修养,树立自身形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那些违法犯罪者中,许多是从不拘小节开始的。“细微之处见精神”。领导干部慎独就要始终坚持从小事、小节入手,在一点一滴中加强修养,提高素质。

其次,要在“隐”字上下功夫。领导干部要努力做到在无人知晓、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靠自身的信念和毅力,自觉加强素质修养。“入暗室而不欺”,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不做亏心事、不做昧良心的事。领导干部作为公众的焦点,备受瞩目,就要做到有人无人一个样,暗室明室一个样,豁达干事,从容待人,手不伸、嘴不张,让温暖的阳光照亮心房的每一个角落。

再次,要在恒字上下功夫。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人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领导干部要提高素质,加强修养,务必要有持之以恒的信心和决心。无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万事一个标尺,万理一个口径,像雷锋、郭明义那样,几十年如一日,不因身体不好找借口,不因事情太小找托词,不因事情难做找退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从早到晚,都要在做好事中、在为人民服务中度过,做一名真正的布什维克似的钢铁战士。

(学与思)领导干部贵在慎独

(作者系中共淳安县委副书记)

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笔者认为,领导干部都应从自身做起,贵在慎独。思想道德的防线,是慎独的第一防线。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坚定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扬好“两个务必”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转变作风,做实事、做好事。具体着重做到:“慎初”,把好了第一次大关,掌握抵制各种腐蚀诱惑的主动权;“慎微”,加强自身修养,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慎恒”,要经历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在思根源上牢固确立第一防线。通过后天不断地加强理论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增加积累,磨砺党性,达到具有守身如玉的高尚情操,坚定不移的政治信念,刚正不阿的凛然正气的目的。

勤于实践、勇于实践,在实践中磨砺修养,使慎独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指出:“革命者要改造和提高自己,必须要参加革命的实践,绝不能离开革命的实践;同时,也离不开自己在实践中的主观努力,离不开在实践中的自我修养和学习。”“必须注意在革命斗争中的锻炼和修养”。领导干部的实践必须是“为民”的实践,要在行动上树立起“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权力观”,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领导干部手中或多或少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要在实践中保持警惕,就必须正确对待和使用权力,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必须要用人民给的权力为人民谋利益,绝不能有谋私利的权力,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实践“为民、务实、清廉”的根本要求。只有正确认识了权力是为民的,才会做到“慎权”,处理问题、运用权力时才会为民着想、不存私心,才会真正做成大事、做成有益于人民的事。

领导干部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有人监督与无人监督时一个样,才是慎

独的境界。特别在八小时以外的生活中要增强自律性,时刻警钟长鸣、木鱼常

敲。在生活中要注意做到:“慎章”,领导干部在无他人监督或社会舆论压力的情况下,要经常想想党的纪律,严格遵守党纪国法,自觉加强纪律约束;“慎情”,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分得清黑白,辨得出真伪,看得见是非,正确对待朋友圈、亲人圈、社交圈,不为亲眷、朋友、身边的人所左右;“慎欲”,要时时刻刻抵制外界形形色色的诱惑,理性地克制自己的私欲,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如果利欲膨胀、利欲熏心,就难免要摔跟头,节制自己的欲望,面对权利的诱惑不失志,面对利益的引诱不动心,克己自律,严于自察,就能永葆领导干部的清白本色,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为人民服务当中去,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领导干部要慎情

为官从政要保持清正廉洁,必须注意“慎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党员领导干部也是人,有常人的七情六欲,同样会动感情,对亲人满怀深情。但对于手握公权力、掌握公共资源的领导干部来说,必须慎重对待感情,学会用理智驾驭感情,不困于情、不徇私情、不滥用情,切实过好“情”字这一关。

慎亲情。共产党人也重亲情,但怎样对待亲情,不少违纪违法者留下了深刻教训。少数腐败分子在“官本位”思想的驱使下,大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为亲属子女的位子、票子、房子四处奔波,滥用手中权力,不惜以身试法,最终落得个自毁家毁的可悲下场。元代官员徐元瑞说过,“修身正家,然后可以治人;居家理,然后可以长官”。亲情再深亦应有度,个人利益再高,也不能超越党和人民的利益,突破法律与道德的屏障。领导干部要在管好自己的基础上,教育和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和亲属,决不允许他们利用自己的职权或职务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领导干部应当用自己的清廉行动,感染家人和亲友,带出良好的家风,这样才能清廉一辈子、幸福一家人。

慎人情。我国是一个重“人情”的社会,有“人情大如天”、“人情大于债”的说法。这就能解释为什么一些平日能坚持原则的领导干部,一旦有恩与己的老上级、老朋友、老同事有求于己时,便很容易在人情关上败下阵来。于是乎人情代替了党性原则、纪律和法律,不该说的话说了,不该写的条子写了,不该办的事办了,在“人情偿还”过程中,不自觉地进行以权谋私,助长了不正之风。对自己有恩的人,领导干部应当心存报恩之念,不忘人家的恩情,尽力去回报人家、帮助人家。但不能牺牲原则,不能损害国家和大众的利益,不能用公权去报私恩。领导干部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不仅回报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而且回报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回报社会,造福社会。

慎情欲。权力一旦与金钱交易,金钱一旦与女色为伍,其祸莫大焉。领导干部如果不严格要求自己,很容易沦为情欲的囚徒,玩火自焚。为了玩弄女色、包养情妇,葬送自己的美好前程和人生,孰轻孰重,领导干部应静下心来细算这笔帐。要过好“美色关”,就要培养健康高尚的生活情趣,用“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约束自己的生活作风,保持思想作风的纯净和精神生活的高尚,自觉抵御女色的诱惑;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全身心扑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上,把精力和情感倾注在本职工作上,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落实,也就没有兴趣、时间和精力去玩弄女色了。关键是管住自己的心,学会慎独自守,做到有人知道与无人知道一个样,有人监督与无人监督一个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把握住自己,战胜物欲,遇情不滥,见色不迷,洁身自好。

为官从政要保持清正廉洁,必须注意“慎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党员领导干部也是人,有常人的七情六欲,同样会动感情,对亲人满怀深情。但对于手握公权力、掌握公共资源的领导干部来说,必须慎重对待感情,学会用理智驾驭感情,不困于情、不徇私情、不滥用情,切实过好“情”字这一关。

慎亲情。共产党人也重亲情,但怎样对待亲情,不少违纪违法者留下了深刻教训。少数腐败分子在“官本位”思想的驱使下,大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为亲属子女的位子、票子、房子四处奔波,滥用手中权力,不惜以身试法,最终落得个自毁家毁的可悲下场。元代官员徐元瑞说过,“修身正家,然后可以治人;居家理,然后可以长官”。亲情再深亦应有度,个人利益再高,也不能超越党和人民的利益,突破法律与道德的屏障。领导干部要在管好自己的基础上,教育和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和亲属,决不允许他们利用自己的职权或职务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领导干部应当用自己的清廉行动,感染家人和亲友,带出良好的家风,这样才能清廉一辈子、幸福一家人。

慎人情。我国是一个重“人情”的社会,有“人情大如天”、“人情大于债”的说法。这就能解释为什么一些平日能坚持原则的领导干部,一旦有恩与己的老上级、老朋友、老同事有求于己时,便很容易在人情关上败下阵来。于是乎人情代替了党性原则、纪律和法律,不该说的话说了,不该写的条子写了,不该办的事办了,在“人情偿还”过程中,不自觉地进行以权谋私,助长了不正之风。对自己有恩的人,领导干部应当心存报恩之念,不忘人家的恩情,尽力去回报人家、帮助人家。但不能牺牲原则,不能损害国家和大众的利益,不能用公权去报私恩。领导干部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不仅回报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而且回报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回报社会,造福社会。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要“慎”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要努力做到慎微、慎独、慎初、慎欲、慎权、慎钱、慎交友、慎待亲人、慎露个人爱好、慎终。

“慎微”。我国古代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名言警句,有唐朝宰相陆贽、宋朝宰相范质戒奢的历史佳话,也有“库吏被斩”的历史典故,更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廉洁自律的典范,我们当今的领导干部应该从中受到启迪,时时处处既重大节又注小节,以免误人误己误家庭误事业误党误国。就拿一些领导干部受贿犯罪来说,你“不以礼小(少)而收之”,慢慢就会就敢收大礼、常收礼,从“小贪”变成“中贪”、“大贪”、“巨贪”。成克杰、胡长清、刘方仁、田凤山、韩桂芝等人也是从小贪而逐渐蜕化成巨贪的,不是与生巨来就是巨贪。何况“小礼”与“大礼”、“薄礼”与“重礼”,虽有数量之别,但没有十分明显的界限,而且性质是完全一样的。收“小礼”,必定慢慢收“大礼”;小贪不戒,终成大贪,这是千古不变的法则,更是历史为我们敲响的警钟。

“慎独”。领导干部外出参观、学习、考察、开会、检查等独处的时间、单放的机会比较多,独处时能不能严于律己,能不能“慎独”,是检验领导干部个人修养、品质、觉悟、党性、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尺度;是验证一个领导干部在离开组织、脱离监督的情况下,能不能表里如

一、做老实人的重要方面;也是体现领导干部对组织负责、对组织关心信任回报的一个重要时机。因此,领导干部要摒弃侥幸心理,遇事多想要求,办事多想影响,处事多想后果,要有强烈的自律意识。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将慎独作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有效形式和最高境界加以提倡:“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

“慎欲”。俗语说:“无欲则刚”。古人又云:“ 弱水三千,取饮一瓢;广厦千间,夜卧六尺;良田万顷,日食三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领导干部要谨防个人情趣成为人生的陷阱,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正确选择个人爱好,明辨是非、克己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洁白,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耐得住名利、金钱、美色的诱惑,努力制欲戒贪,不为“位子、车子、房子、票子、妻子、儿子”所烦所忧所累所困,避免重蹈落马贪官污吏的可耻下场。

“慎权”。领导干部的权力是党和人民所赋予的,是公权而不是私权,应当“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代表党和人民正确行使权力,振兴党的伟大事业,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权力又是一把“双刃剑”。“失去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绝对的权力,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这是一个社会、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出现腐败现象的最基本规律。不给权力“上铐”,很容易产生绝对权力,导致权力“横着使”,权大于法, 权力就会成为个人炫耀的资本,进行权权交易、权色交易、权钱交易的工具和手段,极容易使人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给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造成极坏影响和巨大损失。胡长清临刑前有个反思,说自己官越来越大,权力也越来越大,肆意妄为,组织、领导、制度、媒体、人民群众对他的监督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此类因权力失去监督制约搞腐败落马的贪官污吏,不胜枚举。

“慎交友”。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朋友,要择善而交,多交一些益友、诤友,而不是酒肉朋友。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多同普通群众交朋友,多同基层干部交朋友,多同先进模范交朋友,多同专家学者交朋友”。如果多交不以名利为目的的益友、诤友,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会给你不少的意见、建议、提醒、批评、鼓励、表扬、支持和帮助;如果多交“酒肉朋友”,对生活和工作有百害而无一益。许多领导干部堕落腐败,往往是交友不慎,特别是“傍大款”,在不慎交往中耳濡目染、逐步变质的。被赖昌星腐蚀拉拢的那些贪官污吏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特别是在经济工作中,领导干部要注意分寸,慎同餐、慎同行、慎同事、慎“八辈子打不着的亲戚”,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领导干部要学会拒绝,抵制诱惑,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出污泥而不染”,“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慎初”。古人云:“守身如玉当慎初”。“初”就是第一次,刚开始的意思。所谓慎初,就是把好“第一次”,万事皆有初,无数事实证明,不少违法犯罪行为无一不与当初不慎的“第一次”有直接关系。腐败分子也是从“一”开始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第一次”,就是关隘,就是“缺口”,如果不很好地守住“初”字,就极可能被“初恶”所误,导致终生悔叹。领导干部要视“初”为“高压线”,“不越雷池半步”,要克服侥幸心理,不搞“下不为例”,死守自己的第一道防线,做到言正行廉,永葆共产党员和人民公仆的本色。“慎钱”。有人说:“金钱象鞋子,大了不跟脚,小了会挤脚,合适就最好。”这就是说金钱对每一个人来说固然重要,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追求金钱一定要适度,如果见钱眼开、贪婪无度、唯利是图,就会掉入“拜金主义”的泥沆,就会不择手段,就会被人利用。成克杰伙同情妇李平疯狂敛财几千万元,“一想起广西还有几百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我这个当主席的就睡不着觉”只不过是掩人耳目的弥天大谎。“卖官书记”马德贪污受贿的数字是日进万金,他的家成了“汇丰银行”,是普通老百姓根本无法想象的。贪官胡建学可是深刻地意识到了对金钱过度贪婪所带来的恶果,他惨痛地说:“钱是什么,钱就是两个持戈的士兵守着金库,伸手就要被捉。”可见,别人的钱和国家的钱是不能随便揣错地方的,如果将别人的钱和

国家的钱随便揣进了自己的腰包,疯狂“拜金”,迟早将会被钱所害,走进“铁窗”、走上“断头台”的。

“慎待亲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种封建残余思想在今天的官场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朝中有人好做官”,也是很多领导干部的亲友所信奉的“真理”。一个领导干部到了某一个地方,总会有“七大姑八大姨”什么的亲戚找上门来,求着办点私事、开点后门等等。因此,领导干部一定要把握好党性和原则,不能为“亲情”和“人情”所惑、所累、所困、所烦、所扰。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管好自己,而且要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亲友和身边工作人员。因为,凡想拉拢腐蚀领导的“别有用心”之人,往往会采取“迂回”战术,收买和拉拢领导的家人和身边人。“枕边风”腐败和“秘书”腐败已经越来越成为领导干部腐败的帮凶和罪魁祸首。成克杰、陈良宇案等就是最鲜活的例子。所以,领导干部一定要提高警惕,严格加强对家人以及身边人的教育和管理,不给腐败留下隐患。

“慎露个人爱好”。领导干部的爱好很容易产生示范、导向作用,也很容易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所以,领导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慎露个人爱好。领导干部 慎露个人爱好,培养良好的生活作风,一要管好自己的脑,从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钢铁长城,做到警钟长鸣;二要管好自己的嘴,把好“进口关”,不要谁请都吃、谁请都喝,败坏了党风、损害了形象;三要管好自己的眼,不要被形形色色的东西和表面现象所迷惑,更不要眼睛总是盯着名、利、财、色、权;四要管好自己的耳,不偏听偏信,听得进“逆耳”忠言;五要管好自己的心,做到心胸开阔,具有容人容事的宽广情怀;六要管好自己的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用权、怎样用好权的问题,做到放权不失控,用权不越位;七要管好自己的脚,就是要多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疾苦,反映群众呼声,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进的门不进;八要管好手,手不乱伸乱拿,拿人家的手短。

古人慎独的故事 第6篇

春秋时鲁国人柳下惠,相传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宿于郭门,有一个没有住处的女子来投宿,柳下惠恐她冻死,叫她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裹紧,同坐了一夜,并没发生非礼行为。也有传说是:某年夏天,他外出访友,途遇大雨,直奔郊外古庙暂避,但一踏进门槛,见一裸体女子正在里面拧衣,他急忙退出,立于古槐之下,任其暴雨浇注。庙内妇女发觉,躲在门后,忙着湿衣。此事传为佳话,故有“柳下惠坐怀(槐)不乱”之美名。

《诗·小雅·巷伯》毛传记载:在一个暴风雨之夜,邻居寡妇的房子被雨淋坏,到独处一室颜叔子这里避雨。颜叔子让她进屋以后,一直让寡妇用烛火照明取暖,后来柴草烧完了,就把屋子上的柴草抽取下来照明,通宵以礼相待。

《烈女传·卫灵夫人》记载: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夜里在宫中坐着,听到车轮声由远而近,到宫门前就停下来,停一会儿,声音又响起来。灵公问南子说:“你知道这是谁吗?”南子回答道:“这一定是蘧伯玉啊。”灵公说:“你怎么知道呢?”南子说:“我听说,从礼节上讲,做臣子的人,走过君上的公门口,一定要下车,看见了君上驾路车的马,一定要行敬礼,之所以这样就是表示敬重君主。凡是忠臣孝子,不因为在大庭广众之下就有意表现自己的礼节,也不肯在没有人的地方,就放弃他的品行。蘧伯玉是个贤人君子,平日服事君上很尽敬礼,这个人一定不肯在暗昧的地方失了礼节。”卫灵公差人去问,果然是蘧伯玉。

《后汉书·杨震传》记载:杨震四次调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上任路过昌邑的时候,过去他曾经推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正在做昌邑县令。夜里,王密去拜见杨震,怀中揣了十斤金子,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这是怎么回事呀?”王密说:“深夜没有人能知道的。”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怎能說没人知道呢!”王密羞愧地退出去了。

张皋《医说论》记载:宋代河澄为人疗病,被人妻引入密室告之:“家业典当殆尽,无以供汤药之资,愿以身相许。”河澄正色曰:“娘子何以此言,切勿以此相污!当为调治取效。”言毕,他匆忙离去。

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们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个人不为所动。这时有人就问他:“为什么你不摘梨呢?”他说:“不是自己的梨,怎么可以随便乱摘呢?”那人就笑他迂腐:“世道这么乱,管它是谁的梨。”他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明代曹鼎任泰和典吏(相当于现在的检察干部),他在一次捕捉盗贼的时候,抓了一名绝色女贼,由于离县衙路远,夜宿一座庙中。月光下,女贼千方百计地以色相引诱他,当他实在顶不住时,就写下了“曹鼎不可”四个字贴在墙上提醒自己,终于保住了清白之身。

清代,河南巡抚叶存仁在一次离职时,僚属们为给他赠物、送礼,想方设法不透露风声,一举一动避人耳目,在深更半夜无人能知、能见、能闻之时,用小船给他送了一批财物。叶存仁既不想私藏暗吞,又不愿生推硬挡,就写诗一首加以拒绝。诗曰:“月明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

在历史的星空里,那些慎独者,就是一颗颗星星,他们那独特、高贵的光芒照耀着这片古老而文明的土地,也照耀着整个人类,奋然前行。

慎独精神论文 第7篇

消毒供应中心是承担医院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虽然不直接与临床工作接触, 却是承担着确保医疗质量, 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部门。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环境是特殊的, 具有很高的个人自由度, 其工作行为大部分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完成的。特别体现在消毒员岗位。近几年, 随着消毒供应中心的飞速发展, 消毒员岗位凸现出了他的专业性和重要性, 这个岗位的人员也同时在慢慢成长, 紧跟专业发展的步伐。

1 培养消毒员“慎独”精神的必要性

消毒供应中心自2009年正式开始实施卫生部颁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三大行业标准”, 全面要求实现集中式管理, 回收了临床、门诊各科室的器械、物品, 提高了工作质量要求, 同时增加了大量的工作。消毒员岗位也在其中体现了岗位的重要性, 做好灭菌物品的质量控制, 确保安全生产。而且为了保证临床科室工作的正常进行, 经常加班, 确保无菌物品当日下送给临床使用。

消毒员的工作对象是具有专业性非常强的压力容器, 灭菌工作除了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外, 对生产无菌物品的过程更需要要高度的责任心, 才能确保无菌物品的安全生产, 这需要消毒员一定要有“慎独”精神, 无人监管下一样能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由于我院手术室每天大量的手术, 消毒员经常需要为灭菌手术室的物品加班, 坚持手术器械的及时下送, 确保第2天手术的顺利进行。灭菌质量的全程控制靠单人完成, 是否能胜长期的高强度工作任务, 除了具备专业的知识, 也考验着消毒员是否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慎独的精神, 同时具备了这些素质, 才能胜任消毒员岗位[1]。

2 造成消毒员“慎独”精神差的原因:

(1) 素质存在问题:人员结构陈旧, 安排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人员多是“老、弱、病、残”的人员, 文化水平不足, 无消毒隔离意识, 甚至做出弄虚作假的行为。 (2) 专业知识不足:只管灭菌器的开机关机, 机械性的完成工作, 无加强学习, 跟不上专业知识的步伐。对机器的性能不熟悉, 被动工作。 (3) 思想教育不到位:继续教育和护理质量考评都无法对“慎独”道德品质做出具体的评价, 注重的是护理“三基”教育培训和考核, 但伦理道德教育和个儿道德修养上的培养不够, 各项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中, 也没有针对护士道德规范的考核标准。

3 培养消毒员“慎独”精神的方法

3.1“迎新辞旧”

对文化水平过低, 无法接受新知识的消毒员队伍进行调整岗位。挑选具有中专以上毕业水平的工作人员。新进医院的年轻工作人员要有道德品质相关内容的培训计划, 选择品学兼优的学生。现在多数是独身子女, 娇生惯养占大多其数, 因此道德品质的培养相当重要。加强反思教育, 加强自我监督, 强化内心信念, 做到自觉地修养, 以慎独精神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不做有损患者的事。从小事入手, 从细心做起, 养成良好习惯, 就会达到慎独境界。培养慎独精神, 必须打消一切侥幸省事的念头, 如果消毒隔离不严, 造成患者感染, 会给患者增加痛苦, 同样也引起医疗纠纷。如有此行为, 必将严肃处理。

3.2“送出去”

近年来, 消毒供应中心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受到重视, 消毒员岗位也体现出独特的专业性, 省内各种培训班开设了专门针对消毒岗位的培训, 在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设立了“广东省消毒员岗位培训基地”, 培训基层医院消毒员的岗位技能。因此, 我科积极派送消毒员进省参加消毒员培训讲座, 并参加消毒员培训基地的培训, 全面提高消毒员的素质。

3.3“关怀”改善护理人员有关条件, 满足其合理要求[2]

充分考虑护理人员各方面的困难、条件和要求, 合理安排班次, 提高消毒员待遇, 改善工作条件, 尽量减少后顾之忧, 让他们安心工作。

消毒员岗位工作是一种风险性工作, 也是间接为患者健康服务的工作。同时具备专业技能知识和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慎独精神, 才能更好的诠释消毒员岗位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诊疗技术的迅速发展, 消毒供应中心的服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负责全院可重复使用器械、器具的集中处理。而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要切断微生物传播途径, 控制院内感染, 就必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此项工作质量好坏, 直接关系着患者的治疗康复乃至患者的生命。消毒员承担着全院物品的灭菌工作, 把握全院无菌物品的质量关, 是消毒供应中心的核心岗位。

关键词:慎独精神,消毒员,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张陵敏.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慎独意识的培养[J].全科护理, 2010, 8 (28) :2594-2595.

[2]任燕敏, 肖长, 李小凤.慎独修养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国健康月刊:A版, 2011, 30 (7) :194.

慎独精神论文 第8篇

1 ICU护士加强慎独修养的意义

1.1 ICU护士的工作特点

ICU病房内的患者均需要封闭式的护理, 患者的病情多较危重, 病情瞬息万变, 随时需要给予各种处置, 在这种环境下从事护理工作, 护士的各项护理工作和仪器操作均需要独立完成, 没有外界或患者的有效监督或干预。再者, ICU内的患者由于病情复杂、各种处置较多, 使护士的工作十分繁重, 导致护士的心理压力大, 非常容易出现紧张、烦躁等不良心理反应。若ICU护士缺乏慎独修养, 不仅会缺少工作的主动性, 而且容易在无人监督的单独工作时出现护理差错, 会产生即使操作不规范也无所谓的心态[4]。所以,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不仅要加强护士业务技术水平的培养, 更应加强慎独修养, 使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以保证医疗安全, 促进患者康复。

1.2 慎独精神是ICU护士工作性质的要求

ICU护士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与健康。由于每天护理人员必须面对患者痛苦的面容, 频繁的夜班与加班使护士失去了正常的生物节律, 无暇照顾子女及家庭, 有时其工作不能得到理解与尊重, 使护士失去了责任感, 甚至会消极应付工作[5]。因此, 护士的工作直接受其职业道德水平的支配与影响, 尤其是ICU病房的护士。由于患者多处于不清醒状态, 而且不允许有家属陪护, 护士的操作多是在无人监督下独立完成, 患者无法感知到或监督其护理工作是否规范, 因此, 护理人员是否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 主要是依靠护士自身的道德与职业修养, 依靠护士的慎独精神。故此, 护士这种具有特殊性的工作决定其必须具备慎独精神, 必须培养ICU护理人员的慎独精神。

1.3 慎独精神是提高ICU护理质量的保证

由于ICU病房护理环境的特殊性, 护士的工作具有较高的自由度, 大部分护理工作都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完成, 而ICU的护理工作又要求“精、细、到位”, 要使护士积极主动地完成护理工作, 护士必须具有良好的慎独精神[6]。如果ICU护理人员不具备良好的慎独精神, 工作时即使不严格的规范化操作, 也很难被患者发现, 但会给护理工作遗留很大的隐患, 甚至造成护理差错, 临床治疗将直接受到严重影响。因此, 要使护理质量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加强护理人员慎独精神的培养是其关键。而且ICU病房中许多护理工作均为弹性工作, 例如帮助病人翻身、拍背及肢体锻炼等, 做或者少做甚至不做均与护理人员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准即良好的慎独修养有关。良好的慎独修养不仅使病人得益, 也能减少工作中的差错, 提高护理质量, 并可保护自己的医疗行为, 减少护患纠纷。

2 ICU护士慎独精神的培养

2.1 加强ICU护士的医德教育, 树立牢固的服务理念

患者至上、无私奉献的精神是ICU护士职业道德中的突出特点之一, 不仅得到了病人与社会的尊重, 也使护理人员因自身价值的体现而带来自豪、幸福与快乐。因而, 将会进一步激励护理人员遵照医德规范工作[7]。通过对护士进行护理道德教育、优质服务理念的培训、医院评选服务标兵及科室多层次的培训与考核等多项综合措施与活动, 进而提高护士的道德认识、培养护士的道德情感, 树立牢固的服务理念, 明确自身的价值取向, 形成持续的自制能力与严谨自律的工作习惯, 在无人监督的环境下仍然能够坚守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 不断完善自我, 使自己的道德修养达到慎独的高境[8]。

2.2 加强ICU护士心理素质的培养

研究结果显示, 一名优秀的ICU护士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而个性心理的培养对护理人员保持心身健康、提高心理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9]。因此, 必须不断加强对护士心理素质的培养, 培养其慎独精神。护士应时刻认识到患者是自己的服务对象, 病人们需要医护人员的关心与安慰, 护士们的工作热情、语言及微笑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 增加病人对护士的信任, 积极地配合治疗, 有利于患者的康复[3]。因而, 日常工作中需重视护士的心理调节能力与个人素质培养, 使护理人员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到护理工作中, 以减少护理差错, 提高护理质量。

2.3 加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

从事护理工作者学历多较低, 在护理工作中应尽量提供多种学习机会, 使护士加强各方面基础知识的学习, 尤其是加强人文关怀, 使护士们体会到自身文化修养对于提高质量的意义[2]。因此, 为了提高护士的文化素质, 要鼓励她们参加成人自学考试或参加学术交流等。近些年来, 我院ICU护士的学历水平较以前明显提高, 47.8%的护士取得了本科学历。同时也要重视护士专业技能水平的培训, 并且每个季度对护士进行专业技能考核, 使护士基础理论知识扎实, 护理技术娴熟, 不仅能给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也是优良医德赖以形成的坚实基础[10]。

3 慎独精神对提高ICU护理质量的体会

培养ICU护理人员的慎独精神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坚持不懈地提高护士的思想、心理及职业素质,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使慎独精神成为护士自觉遵守的职业准则[4,5,6]。近些年, 我科通过不断努力, 使护士的进取心与创造力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拥有职业自豪感与责任心, 自身的价值在护理工作中得到体现, 具备了良好的慎独修养, 在护理工作中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积极主动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护理差错与缺陷率明显降低, 使护理工作质量逐年提高, 病人与家属的满意度上升至96.8%。

综上所述, 通过对ICU护士慎独精神的培养, 强化了护士的职业道德, 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 降低了护理差错与缺陷率, 提高了护理质量, 使慎独精神成为护理工作中的美德。

参考文献

[1]袁曦.论中国哲学与护理伦理学的融合:以慎独为切入点[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 (4) :450-451.

[2]贺莲.护士慎独意识的伦理思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 23 (1) :63-64.

[3]李风莲, 王冬梅, 高英俊.护士慎独修养的培养体会[J].山东医药, 2004, 44 (23) :67.

[4]朱雅娟, 孙玉双, 蒋蕊.谈手术室护士工作与“慎独”修养[J].实用护理学杂志, 2008, 18 (12) :93.

[5]朱锦莲.加强慎独修养防范医疗护理过失[J].齐鲁护理杂志, 2008, 14 (4) :92-93.

[6]何筱宁.论护士慎独修养的重要性[J].医院管理论坛, 2008, 25 (1) :50-51.

[7]韩淑娟, 余庆梅.护士的慎独素质与护理质量的关系[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7 (26) :6257-6258.

[8]王方.对加强护理道德修养的探讨[J].中国护理杂志, 2006, 3 (12) :108-109.

[9]李颖霞, 秦凤萍.ICU护士应具备的慎独修养[J].齐鲁护理杂志, 2006, 12 (8) :1590.

做人,贵在“慎独” 第9篇

大概不能说这位受过高等教育的留学生法律知识匮乏,但他却把自己的“才智”用到了钻法律法规的空子上面,试问,哪一家公司敢“养虎为患”、敢聘用一个无视法律的人?结局应正了那句古话——“聪明反被聪明误”。此事更让人联想到古代圣人推崇的“慎独”。

一、何谓“慎独”

“慎独”一词,最早出自《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道”(儒家指遵守仁义礼智信)是不能够离开片刻的,离开了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也要警戒谨慎,在人家还没听闻时也常唯恐有失。总之,君子在任何时候,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即使在独处、无人注意时,都不能和道德分离,都不能变得丑陋,都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自尊的人、一个值得别人尊敬的人。

二、恪守法律法规是“慎独”的底线

法律是实现正义、体现公平、规范人的行为的社会准则,它维护社会秩序,并且以强制手段发挥作用。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是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公民。一般说来,在众人目光的聚焦或监督下,多数人都较能注意自己的言行,依法行事。但在“无人监督之处”,一些人就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做一些为人所不齿甚至是违法犯法的事。

清代名臣曾国藩十分看重“慎独”,他在著名的“日课四条”中说:“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他把“慎独”列于四条之首,认为只有“慎独”方可使心安泰。表面的君子易当,表里如一或人前人后都一样的君子难做。“独”就像一块试金石,它将人心的善恶美丑毫不保留地显露出来,因为无人观看监督,有些人就可以尽情放纵自己,不再羞涩遮掩,不再顾惜脸面,而是随自己的喜好为所欲为。众人面前是温顺的羊,独处时则是残暴的狼。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当世,人们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智慧和潜能;但是,智慧用错了点,潜能挖错了道,一念之差,便会落得“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下场。

如何“慎独”?最根本的还是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欲”理智地控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知其所趋,知其所避,知其所守,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困,不为情所惑,要有点“不畏人知畏己知”的情怀(清﹒叶存仁)。“节欲”也许痛苦,但进入了“慎独”的境界,便会让你获得一份坦然。历史上因“慎独”而名垂千古的人物,当属东汉安帝时的荆州刺使杨震。据《后汉书·杨震传》记载:杨震去荆州赴任,道经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是杨震当年举荐的,王密为了表示对当年提挈的感谢,“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杨震说:“我举荐你是因为我了解你,你这样做是太不了解我了。”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杨震不因“暮夜无知者”而接受贿赂,留下了“清廉诫四知”的佳话。杨震明白,自己如果接受了礼金就是受贿,就犯了国法;王密送出了礼金,就是行贿,也犯了国法;自己不接受,就可以使二人都免于犯法。做人要上不欺天,下不欺地,内不欺己,外不欺人。做一件事,每一起心,每一动念,都要确认“天知,神知,我知,子知”。背地里做了坏事,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却一夜之间天下尽知。不把个人权利置于法律之上,不把私利置于工作职责之上,就是“慎独”。“何谓无知”道出了一位懂法、执法、守法的刺史的坦荡胸襟和气度,值得我们现代人仔细咂摸品鉴。

习近平总书记在《追求“慎独”的高境界》一文中,强调官员要“慎独”,“尤其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踰矩”。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也说:“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

三、完善道德是“慎独”最高的境界

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经》)其中的“道德”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以及人世的德性和品行。《周书》云:“慎,德之守也。守终纯固。”儒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追求,把修身放在第一位,要修身就必须做到“慎独”。只有身端行正,才能达到家和万事兴的“齐家”目标,由此才敢言“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慎独”是使道德纯洁的一种修炼。宋代学者陆九渊说过:“慎独即不自欺。”宋人袁采也说,慎独即“处世当无愧于心”。把慎独与诚实、不自欺和无愧于心相联系,表明了人对遵守道德规范的理性自觉。独处的时候,担心有自己看不到的地方而更加严谨,担心有自己听不到的地方而更加小心,这样的自我鞭策,使灵魂和人格更强大,从而最终能够“随心所欲无逾矩”。大凡我们人类,都受外在和内在的约束,外在的约束是法律,但它只是制裁企图伤害他人或对社会有危害的方面;内在的约束就是道德,道德能约束虽不违法但也会对他人甚至对社会造成危害的行为。“慎独”就是如何“以心治身”而不被外物左右,就是一个守护“自我”道德本性的过程。

“慎独”是生命的自觉,自觉而成为主观的恪守和神圣的稳定。当代作家周国平说:“我们可以不信神,但不可以不相信神圣。”《五元灯会》记载:由于战乱,普陀寺的禅者在迁徙途中,只有豫通大师一人坚持早课,从不荒废。有人劝曰:“此处无佛,大师可不必如此。”豫通大师答曰:“此处无佛,我心有佛。既诚我心,是诚我佛。”“心中有佛”就是“慎独”。人生,需要存在一种东西让我们有所敬畏。敬畏法律,法律规范我们的行为;敬畏佛祖,因为佛祖在关照你;敬畏“上帝”,因为“上帝”在考验你;敬畏自己的良心,不做错事,不让自己良心受熬煎。即使没有明确的信仰,也应当坚信——我仍然是一个善良的人。总之,要找到一种信仰或一种依托,它不至于让我们百无禁忌。

乡村邮递员王顺友,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从未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他的“慎独”,贵在坚持,贵在责任。一位英国老人在中国旅游,因找不到回收废电池的地方,就把旧电池带回英国,交给回收部门。老太太的“慎独”,贵在善良,贵在灵魂高尚。

《淮南子·说山训》说:“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行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君子慎独,如兰生幽谷,舟行江海,无人也始终如一。”“慎独”如深谷幽兰,不因身处幽谷而不芬芳;“慎独”如夜空星辰,不因没人看见而暗淡光芒。独处,才能看见真我,才能展现真我。当我们率意真诚、任凭自己的道德规范“润物无声”时,也就做到了“慎独”。

“慎独”思想的现代价值 第10篇

(一) “慎独”一词的本义

慎是看重、顺遂、谨慎、认真的意思。首先, 慎有谨慎, 慎重的意思。朱骏声《说文解字·坤部》云:“慎, 假借为顺。”顺又有重的意思, 也就是说看重是顺遂的前提。因此, 慎就有看重、顺遂的意思。其次, “慎”字从心, 从真, 最贴切的解释是现代汉语中的认真的意思。独等同于特, 指人所没有而己独有之个性, 并且要保证这种个性不要在共同体中因同化而受到伤害或消失。所以, 慎独就是认真对待自己的个性, 由自身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认识能力实现行为的特立独行, 使自身的个性、特质都能够真实的呈现出来, 而不是按照外界所谓的行为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自身的个性受到损伤。

由对“慎独”的词源考察可以得知, “慎独”的本义强调的是个体的独特性, 注重发挥自己的个性, 彰显特性, 并不具有道德修养上的意义。但当“慎独”一词被儒家吸取, 出现于《大学》、《中庸》时, 它不再单单是指注重自我的个性, 而是被赋予了道德修养上的意义, 成为君子进行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继此之后, “慎独”思想经过郑玄、朱熹等人的发展, 与人性论、理学思想等相结合, 成为儒家的一种重要思想, 其内涵不断进行演变发展, 获得新的意义。

《大学》中的“慎独”是一种经验的道德修养方法, 与它的人性论密切相关。《大学》中的慎独的内涵, 本质即是诚意, 这是超越于个体所在的处境的, 是以内心为切入点的, 强调诚意是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前提, 从而将道德真正落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做到独处之时行为的严谨和道德性。《中庸》的慎独是发挥自身个性的一种方法, 是通过率性而为实现须臾不离道和行为中正的重要途径, 是将善性应用到生活中的一种手段。继《大学》、《中庸》之后, 郑玄把慎独解释为“慎其闲居之所为”[3]郑玄的慎独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个体的自律行为, 是强调由道德约束走向主体自律, 实现无人之地的规行矩步, 做到随心欲而不逾矩。朱熹的慎独就是指在心曲隐微之处遏制自己的不当欲望, 不使其滋长, 从而不使内心被欲望蒙蔽, 做到清心寡欲, 将人之善性彰显出来, 循性之自然, 进而实现大道流行。同时朱熹的慎独以诚为前提和要求, 要求无论是显明处, 还是隐微处都必须慎重的对待自己的内心, 遏制不当欲望, 不自欺, 处处都以诚为要求, 于一处不慎, 就违反了诚的要求, 就不是真正的诚, 也影响了慎独的进行。而王阳明认为慎独的意义不只是道德修养上的, 更主要的意义在于将良知这个本体推致于万事万物之中, 王阳明不是把诚作为慎独的前提, 而是把慎独作为诚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二) “慎独”思想的两个侧重点

总之, 从“慎独”思想的演变来看, 古代“慎独”思想主要强调了两个方面。第一、“慎独”必须以“诚”为前提, “慎独”是由内心的诚实现行为上的不偏不倚的。在“慎独”的心理和行为两方面内容中, 心理是前提和关键, 只有实现内心的诚, 才能实现行为的中正, 把“慎独”应用到生活之中。第二“慎独”必须以“隐”、“微”为切入点。《中庸》有“莫见乎隐, 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 一个人的品性越是在隐微的地方, 越能真实的显现, 所以, 君子越是在无人之地越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往往在明显之处能保持警惕心, 慎重对待自己的行为, 而对于隐微之地, 即闲居之地或是心曲隐微之处, 随着道德约束力的减弱, 以及无人对自己的行为做出道德上的评判, 缺乏社会舆论的监督, 个体则会放松警惕, 使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增大。因此, 君子必须在隐微之地同样严格要求自己, 使道德化为内心的需求, 养成一颗道德心, 做到无论何时都能规行矩步, 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只有做到隐微之地行为的中正, 才能真正实现慎独。所以, 要“慎独”必须以“隐”、“微”切入点。

通过以上对慎独的内涵的分析, 我认为慎独思想在现代社会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的某些思想可被我们所吸取并赋予新的时代意义, 从而继续发挥其价值。慎独思想不仅是个人进行自身修养的重要理论指导, 并且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意义。

(一) “慎独”中个性思想的现代价值

慎独的本义即是认真对待自己的个性, 强调个体的独特性, 注重将自己的个性发挥的淋漓尽致。另外, 《中庸》也强调“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认为道即是循性之自然, 并且提出不可须臾离道来强调认真对待自己的个性的重要性。慎独思想中这种对待个性的态度对于现代社会中个人和社会都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一方面,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 一个人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靠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等传统意义上的竞争力, 个性已成为新型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众不同, 鲜明的个性是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志。个性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性格上的与众不同, 它更是个体独特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体现。社会作为一个共同体, 个人在与他人的交流之中往往会受到共同体的行为准则及思维方式的影响, 而个体自身的特性则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视和损害。因此, 个体必须认真对待自身的个性, 认识这种个性, 保持这种个性, 不使它受到损伤, 并将自己的个性应用到工作与生活之中。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在现在这个个性社会中凸显出来, 超越他人, 只有将自己的个性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 才能真正的成就自己。另一方面, 个性意味着多样性。一个社会的人们如果都能将自身的个性彰显出来, 那么这个社会将是一个丰富多样的社会。所谓“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4], 不同事物之间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 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而否定事物的多样性, 以一种来否定其他只能走向灭亡。因此, 一个社会要想发展, 必须注重多样性, 提倡个性的发挥和张扬, 让不同的个性在相互矛盾中吸取对方中有利于自己的东西, 进而进一步创新, 获得发展。所以说, 社会的创造力, 发展的动力都来自于不同的个体自身的特性相互之间的作用。个性的张扬, 就是创新的开始。不同的个性, 意味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把它应用到工作与生活之中, 也就会产生不同的理念, 不同的创意。一个提倡个性张扬的社会, 才是充满创造力和发展动力的社会。总而言之, 慎独思想中独的思想对于个人成功和我国建设创新型社会及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启发意义。

(二) “慎独”思想对道德的重视在新时期的意义

郑玄把慎独释为“慎其独居之所为”, 在这里, 慎独强调的是个体的自制力, 注重个体的自律行为。当个体处于无人之地时, 所面对的不再是一个由他的各种社会角色所结成的种种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 他的身份只是他自我, 所面对的也只是他自身, 不再具有复杂的社会关系, 只是我与我的关系, 个体自身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因此, 道德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功能在个体面前降到最低, 对个人的约束力也降到最小。这时, 个体自身的主观自制力就成为道德的替代物, 由从道德中产生的自制力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做到独处之时行为的中正与不偏不倚。并且, 《中庸》更是有“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的说法, 把道德作为人性善的体现。慎独思想中的这种对自律精神及道德的强调, 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个人对道德进行重新定位, 从而更好的遵守道德具有重大意义。在现代社会中, 人与人之间缺乏足够的信任和理解, 彼此之间的坦诚交流越来越少。人们只是把道德作为一种交往的工具和方式, 只是看到道德的工具性, 忽略了道德中的人性思考和理性价值。道德不是被看作个体发自本心的要求, 只是所处的生活环境要求的一种交往方式。因此, 人们不会把道德看作是德性的体现, 而只是把它看作是一种工具, 甚至是一种虚伪的面具。故而, 在无人之地, 人们便会把道德抛在一边, 不会顾虑用道德来评判自己的行为, 甚至做出有违道德的事情。而慎独思想则认为道德是普遍的, 它来自于对人性的思考, 是有着深刻理论根源的, 不只是一种交往工具, 而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人性之中善性的发挥, 遏制不善的一面的, 因此无论何时都不能抛弃, 即使在道德的约束力将到最小时, 也要由产生于道德的自制力来约束自我的行为。总之, 道德是不能抛弃的, 它蕴涵着人性的思考, 不只是一种工具, 人们应从慎独思想中吸取这一观点, 重新对道德进行定位, 进行理性思考, 正视道德的价值和意义。

(三) “慎独”中诚的思想在现代的价值

慎独思想中诚的思想对于提升个人道德修养水平,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价值。《中庸》有:“诚者, 天之道也;诚之者, 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 不思而得, 从容中道, 圣人也。诚之者, 择善而固执之者也。”[5]“唯天下至诚, 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 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 则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则可以与天地参矣”。[6]而在现代社会中, 诚有了更为重要的意义。一方面, 诚是道德建立的基础, 只有立足于诚, 道德才有了稳定的基础, 才能真正的为人所接受, 道德也才能在日常生活正常地发挥其作用。没有了诚, 整个道德体系便会崩溃, 其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的功能便会失去, 从而失去其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功能。另一方面, 社会关系也必须建立在诚的基础之上。人与人之间只有坦诚交流, 在诚的基础之上建立社会关系, 才能实现社会关系的稳定, 进而实现社会的稳定。缺乏诚信的社会是不会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关系的。总而言之, 诚是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 取得人格尊严的基石。我们必须大力提倡诚的理念, 鼓励诚信行为, 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并且, 我们的和谐社会实际上就是一个以诚为道德支撑的社会, 只有实现了诚, 社会交往才能正常进行, 才能实现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稳定, 从而进一步实现社会的和谐。所以说, 诚既是个人进行自身修养的关键,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没有诚, 就无法实现社会的和谐。

总之, “慎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内涵不断的丰富发展。我们既要分析它在古时的内涵和价值, 更要注重它在现代新的意义和价值, 寻找“慎独”实现的途径, 真正将“慎独”应用到生活中去, 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这是我们研究“慎独”的最终目的。

摘要:“慎独”是古代儒家的重要思想。在现代社会中, 慎独思想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 慎独思想对个性的重视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第二, 慎独思想有助于现代人们重新对道德进行合理评价和认识;第三、慎独思想对于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慎,独,慎独,诚

参考文献

[1]冯达文, 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2]钱穆.朱子学提纲[M].北京:三联书店, 2002.

[3]杨朝明, 修建军.孔子与孔门弟子研究[C].济南:齐鲁书社, 2004.

[1]王媛, 徐阳鸿译注.大学.中庸[M].广州:广州出版社, 2004.128.

[2]王媛, 徐阳鸿译注.大学.中庸[M].广州:广州出版社, 2004.180.

[3]韦政通.中国哲学大词典[Z].北京:水牛出版社, 1989.675.

[4]北大哲学系教研室.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M].北京:中华书局, 2003.8.

[5]王媛, 徐阳鸿译注.大学.中庸[M].广州:广州出版社, 2004.145.

培养学生的“慎独”品行 第11篇

[关键词]慎独道德规范道德情感品行

所谓“慎独”是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是指导人们在没有任何制约的条件下,仍然自觉地按道德要求行动,自觉恪守道德规范,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在学校教育中,要想达到“慎独’’境界,必须经过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所谓自我教育,就是用一定的尺度衡量自己”,学校教育只有转变学生的内在要求为自我教育时,才能取得真正的、积极的效果,才能达到“慎独”的境界。

慎独的境界并不是自身随意达到的,这要经过深刻的道德观念的铸造,使学生形成并树立牢固的道德观念。“慎独”的境界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达到的,要给学生创造长时间的磨练的机会,“慎独”的行为,是由“他律”到“自律”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的养成。列宁曾说:“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事业”为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在教育工作中应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步骤和措施:

一、明确道德规范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前提。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培养“慎独”能力应先从明确道德规范、加强道德理论的学习人手,通过学习才能知道哪些符合道德规范,哪些不合乎道德规范,通过学习,才能懂得什么是道德,为什么要讲道德,自己应遵循哪些道德规范,规范的客观依据是什么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进行道德分析、判断和评价能力,能比较好的分析现实活动中的是与非,善与恶,道德与不道德的界线,从而正确地进行道德行为的选择,确立道德修养目标,使学生能自觉进行自我教育,为“慎独”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明确道德规范,不能靠说教式,要巧妙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使其主动地、自觉地按道德规范行事,增强道德行为的规范能力。

二、激发道德情感是引导学生

进行自我教育的关键在现实生活中,外在的道德规范如果不转化为个人情感需要,个人即使遵从道德规范也是处于“他律”的道德水平,只有情感才能把人引向道德上的“自律”,进而形成学生的自我教育。

(一)榜样激励

爱因斯坦说:“伟大神圣的人物作为榜样是引导我们得到崇高思想并做出崇高行为的唯一途径”。向学生提供仿效的榜样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办法。当然,选择榜样不一定都是英雄人物或伟大人物,身边的人,老师、同学、家长都可作为榜样。对这些身边的榜样,学生了解得实在、具体,有真情实感,更容易使人产生亲切感,更容易使人比照榜样进行自我评价,从而进行自我教育,使学生从学习模仿过度到自觉需要的心理状态。生活中不都是正面人物,除从榜样身上汲取营养外,还要从反面人物的堕落中引以为戒,从反面人物身上看到违反法律、违反公德,损害他人利益的人必然自食其果,不会有好下场,使学生产生警惕,从而检点自己的行为,严格要求自己。劳教所也可以为我们提供鉴戒的素材,适时地组织学生去劳教所,让犯人现身说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谈感受,发表看法,进行自我警醒,这是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格言激励

针对性地选择人们喜欢的格言警句来鞭策和教育自己,是自我教育的有效措施。不少老师很重视通过格言警句感染学生,让学生每天抄一首古诗或一则格言警句,这样就能使学生在读和选择的过程中受到感染。

(三)表扬激励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认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适时地给学生表扬和激励,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激发荣誉心和进取心,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只是一点点都不要忽略,尤其对那些所谓的“差生”,“良言一句三冬暖”,多给学生一些鼓励,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把守规行为的赞许之情真诚地表露出来,才能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形成自我教育的动机。

三、发挥监督作用,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环节

(一)利用舆论导向,使学生进行自我控制。

舆论是道德赖以存在的基础之一,正确的舆论来自明确的是非观念,班主任不要总是自己出来以班主任“身份”批驳错误,那样虽然也可以说明是非曲直,但更好的办法是引导学生形成舆论力量,增强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引导时可采用专题讨论、辩论会、黑板报等各种形式进行。

(二)利用跟踪督促方法,使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

自我教育是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实现的,自我评价的发展水平也制约着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教师在教育学生中我教育表格,包括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控制几个部分,要求学生每周填写一次,时刻提醒学生对自己这一周的表现进行评价,以后每两周、三周填表一次,间隔的时间逐渐延长,以至于一学期一次,对于这些“自我教育’’表格,每张教师都应细心审阅,帮助学生准确地评价自己。对于自我评价过低的学生,为了使其增强自信心,就应更多地鼓励他们,随时指出他们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自己的能力,而对那些经常过高估计自己的学生,就要适当地多指出他们的不足,引导他们多做自我批评。学生在教师的督促引导中提高自我教育能力,从而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四、激发学生自尊自信是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的目标

学生有了自尊心,才会追求上进,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自尊,激发其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在工作中应主要采取对学生多信任,为学生提供表现机会,启发和引导学生发现、肯定自己的方法,促进学生自尊心的形成。尤其是对成绩较差,文体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还可以对他们委以重任,使其充分表现长处,确认他们的价值,维护他们的自尊、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对于一些优等生,因为他们各方面都很突出,常产生一种优越感,这也会减弱上进的动力,在工作中要掌握时机,指出其缺点,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激发其自尊心。激发和培养学生自尊心,既能增强学生自我约束力,又能调动其内在因素,进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明确道德规范,使学生知道怎样去做;通过道德情感,使学生知道主动去做;发挥监督作用,使学生知道坚持去做。教师应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由自我内省到自尊自重,达到在无人约束的情况下自觉恪守道德规范,达到“慎独”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柳胜国.对网络伦理学研究的思考.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5.(5).

[2]于洋.构建和谐的网络人际关系.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5.(4).

医院感染控制与慎独文化 第12篇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 却发展很快, 其规范多, 要求高, 但预防医院感染不是院感科一个科室的事, 它是职能部门、各科室及全体员工共同的责任。医疗护理工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预防医院感染, 每一个人都有预防责任, 所以只有大家齐心协力, 共同防范, 才能避免医院感染暴发的发生。最近我国发生了辽宁省丹东东港市丙肝感染和安徽省淮南市新华医院血液透析丙肝感染事件, 充分说明在当前医疗形势下, 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也为我们又一次敲响了警钟, 加大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压力。

经常也有人质疑, 我们工作了几十年, 也没见出多少事, 你们管得太多了, 有这必要吗?有的心怀侥幸, 不执行手卫生、标准预防;有的甚至认为医院感染的要求是小题大做;更有人发难, 你这么多要求我们还怎么工作呀……。

职责所在, 规范要求所在, 我们不得不严格要求大家按规范做, 而且医院感染不出事则罢, 一出事就是大事。其实医院感染管理就是时刻提醒大家不要犯错误, 或者有错误及时改正, 有隐患立即将其消除, 是一切为了医院的生存发展和大家的根本利益。

医院感染工作需要倡导的文化就是“慎独文化”———即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 在无他人监督和相伴的情况下, 同样一丝不苟自觉地执行各项操作规程, 独自、认真、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 而不是应付上级检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慎独精神论文】相关文章:

慎独07-04

慎独自律范文05-19

自律慎独范文05-20

话题作文_慎独05-28

自律源于慎独范文06-11

加强自律慎独慎微07-19

如何做到慎独慎微07-28

思行合一慎独自律07-31

要做到慎独慎言慎行11-25

慎言慎思慎独范文06-06

上一篇: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下一篇:Ⅱ期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