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手法范文

2024-06-25

赏析手法范文(精选6篇)

赏析手法 第1篇

1 翰墨书法与正骨手法[1]

概要:该文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翰墨书法及正骨手法习练的问题: (1) 书法和手法其学习和掌握的规律。认为精勤不懈, 勤学苦练, 习练书法和手法都要在学习通用的标准化字体和手法基础上实践之后, 在学习名家特色和总结自己实践的成果, 融会贯通, 求得创新, 形成自己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2) 书法和手法需达类似的施术境界。得心应手乃为“得之于心, 应之于手”, “既形之心, 心手合一”。手摸心会是实施手法前一个前提步骤。就是达到“巧生于内, 手随心转, 法从手出”的施术境界。二法皆得心应手, 了然于胸。

按:乍看张宇先生的文章题目, 很难想象到翰墨书法与正骨书法怎么写出文章来, 真是医术源于生活。笔者认为书法和正骨皆乃国粹, 书法和正骨内涵有“不能有僵拙之力”之意。王羲之在《书论》记载“每作一点画, 皆系管掉之, 令其锋开, 自然劲健矣”。清代蒋和:“字无一笔可以不用力, 无一法可以不用力。即牵丝使转亦皆有力。力注笔尖而以和平出之, 好善舞杆者, 神注杆头;善用枪者, 力在枪尖也”。正骨与书法两者之间不仅强调劲力, 更将劲力巧妙灵活运用, 在书法中是利用提、按、顿、挫等技巧, 在正骨中则是摸、接、端、提等表现出劲力的技巧。

2 从太极拳法到正骨手法[2]

概要:该文从两个方面阐述太极拳法及正骨手法间的联系: (1) 太极拳法和正骨手法其处事理念。太极拳法讲究以智慧和技巧化解刀兵相见、矛盾冲突, 不好战求胜。蕴含了珍爱生命的哲理。正骨手法作为中医骨伤治疗骨折和脱位的方法, 是以最小的解剖损伤和生理干扰换取最好的疗效, 最低的社会负担和生物负担获得最佳的健康生活。正骨手法复位骨折的蕴含无创或微创思想。 (2) 太极拳法和正骨手法其触觉理论。太极拳尤其讲究“听劲”, 通过身体触觉来判断对方力量的大小、方向、部位, 随人而动, 随机应变。正骨手法讲究“手摸心会”, 通过手的触觉来判断骨伤及骨折复位情况, 及时做出诊断及实施相应的复位手法。

按:李勇强先生通过习练太极拳法, 领悟到太极拳法不仅仅是舞动拳脚, 更是用心去练, 用智慧去练, 需要心态平和, 人与自然及人自身的和谐。笔者认为学习正骨也需要用智慧去学习, 将太极拳技击及养生理念服务于正骨疗法, 将太极拳“听劲”技法化入骨伤诊疗。通过“听劲”察知对方招式的来路去向及劲力大小, 通过对立而生的粘走动作以应对方。并根据对方的动向和企图, 制定简洁有效的攻防方案, 而制敌于未动之先。骨科医生摸法境界也就是通过临床实践达到“虽在肉里, 以手扪之, 自悉其情”的心会水平。心会是以摸法为前提, 了解患者的受伤情况, 正确的做出判断, 并根据骨折的移位和损伤程度, 制定简便验廉的治疗方案, 达到让病人不知所苦的施术境界。

3 天台山道教功夫训练与正骨手法[3]

概要:该文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功夫训练与正骨手法间的联系: (1) 练功向正骨手法的过渡。大家熟知的正骨八法“手摸心会, 拔伸牵引, 旋转屈伸, 提按端挤, 摇摆触碰, 推拿按摩, 夹挤分骨, 折顶回旋”都有了对应的功法练习。 (2) 练功提高正骨手法的疗效。在骨伤闭合复位时, 手法的成败与术者功力的深浅有密切的联系, 深厚的功力加上娴熟的手法技巧, 许多复杂骨折可以迎刃而解, 故内劲的增强又能提高复位手法之技巧。

按:借鉴应有荣先生文章, 笔者认为练习功法是正骨医生的必修课, 练功对医者技术水平及其文化的发展和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培养医者拥有健康的体魄, 顽强、勇敢、坚忍不拔、仔细果断、遇难而上、临危不惧的优良品质。练功可以修练元气, 增强体质, 提高耐力和暴发力, 以备诊疗时的需要。不少门派把临床基本功当做出师前不可缺少的考试项目, 尤其是基本手法如点按揉压、扳提背搭、拿拔牵拉等, 都必需熟练掌握, 达到流畅自然, 才可接触临床。历代伤科名家众多门派都具有很好的武术功底, 并对其医疗技艺及为其提高疗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骨伤科医生不乏有书法家、武术家、养生学家等, 他们在生活、行医、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如今合格正骨传授也越来越少, 或许将来就会有去古远矣的感觉。多数学习者只担心有没有发展空间, 会不会赚到钱。如果多几个像张宇、李勇强、应有荣这样从“务”到“悟”再到“务”, “务”“悟”结合的正骨医师,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骨手法何愁无人继承。在“贱谷伤农”的今天培养一位合格的民间正骨医师实在是太难了。

摘要:骨科正骨疗法源远流长, 而且在诊治骨伤科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医话,正骨,文化,评述,骨伤科

参考文献

[1]张宇, 王晓冰.翰墨书法与正骨手法[J].甘肃中医, 2009, 22 (1) :62.

[2]李勇强, 王晓冰.从太极拳法到正骨手法[J].光明中医, 2009, 24 (4) :747.

诗歌鉴赏手法赏析二 第2篇

一、什么是渲染与烘托

渲染、烘托本是一种国画技法。渲染,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烘托,是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

在古典诗歌中,渲染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烘托指从侧面着意描写,起一种烘云托月的作用。

烘托与衬托容易混同。烘托与衬托相同之处是都着眼于“托”,即使某种事物、某个形象、某种情感得到凸显。但两者的手段方式不同,衬托主要通过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和与其相似或相对的事物(或形象、或情感)的对照映衬来完成;而烘托主要通过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外在的侧面描写来实现。即《艺概》中所说:“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

二、渲染与烘托在古诗中的运用:

在古典诗歌中,渲染与烘托有分别单用的情况:

先说渲染。如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南北。

诗中“鱼戏莲叶东”四句的渲染,使得全诗生动活泼,音调优美,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的欢愉的情绪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再说烘托。烘托在古诗中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以物烘托人。如《诗经·秦风·蒹葭》中首章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次章的“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末章的“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清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

又如高适的《别董大》首二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直接状写眼前之景,展示出一幅暮日黄昏、沙尘漫天、遥空断雁、大雪纷飞的北方荒原天寒地冻的暮天景象。通过这送别时的环境描写,烘托出离愁别恨的低沉气氛。

再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第一曲弹完,“东船西舫悄无言,未见江心秋月白”。这个情景描写真切地烘托出听者沉湎于动人的艺术境界中,醉心神往的情思,含蓄地描绘了音乐的神妙动人。

2、以人烘托人。如著名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对罗敷外貌的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作者意欲极写罗敷之美,却未对罗敷的美貌作任何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烘托出了秦罗敷的美貌,把读者的联想向篇处延伸、扩散,从而间接构成了极为活跃的视觉艺术效果。难怪茅盾先生赞扬道:“不写罗敷的美貌,而罗敷的绝世美貌跃然纸上,这真是前无古人的艺术描写。”

又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烘托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他的感慨主要是因周瑜而发。

3、以物烘托物。如王维的《鸟鸣涧》“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描绘出一幅极其完美的春山月夜图。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于那种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使幽谷前后景象顿时发生了变化,这时习惯于山谷静默的鸟儿,似乎连月出也带来新的刺激,居然鸣叫起来。这种以闹衬静的写法,不仅没有破坏春山的安谧,反而衬托得春夜山涧更加幽静。

再如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若耶溪山林一片幽静,唯有不时传来一两声“蝉噪”“鸟鸣”。静寂,本是无声,有声则打破了静寂。但是诗人偏偏说因为那一两声“蝉噪”“鸟鸣”,山林愈发显得幽寂了。作者有意识地运用“蝉噪”“鸟鸣”之动来烘托一种静的境界。由此可见诗人匠心独运之功。王籍在这里通过“寂外有音”的烘托艺术手法创造出一种幽静恬淡的艺术境界,令人神往不已。

实际上,在古诗中,渲染、烘托两种手法往往是结合在一起使用的。特别是在借景抒情类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选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

诗歌手法赏析难点讲解六:象征

一、什么是象征

象征,指的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二、古诗中的象征运用示例

在屈原的《离骚》中,他把才德和有作为的人比做“美人”:“恐美人之迟暮”。他描写他“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的举动,又赞美古圣先王“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这些芳草香木,都有象征意义:一是表明屈原追求的美好事物品格高洁,屈原佩戴它们,就是象征他的品德高尚;二是用以比喻贤臣。这种“美人芳草”式的象征手法,对后世文学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

又如李德裕的《登崖州城作》: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境况,书写了思归不得的忧伤。

三、古诗中常见的表象征的意象

1、冰雪,心志忠贞、品格高尚的象征。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2、月亮,成了离愁别绪,思乡之愁的象征物。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3、柳树,惜别的象征。如柳永《雨霖铃》,就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4、蝉,象征品行高洁。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写照,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 “我亦举家清”。

5、草木,长势繁盛反衬荒凉,在古诗中用于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朱雀桥边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6、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水边的送边之所。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

7、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8、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9、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10、梧桐,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

11、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到了唐宋时期,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张耒:“何以伴高洁,清晓颂《黄庭》”;张泽民:“一白雪相似,独清春不知。”“肌肤姑射白,风骨伯夷清。”苏轼:“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

12、松柏,常用于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李山浦:“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桃李谤她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另外,如菊花象征坚贞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

13、杜鹃,凄凉哀伤的象征。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14、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15、蟋蟀作为被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它对蟋蟀的活动规律观察得相当细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那时古人已经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声后的惆怅。

16、莲,表达爱怜、爱情。

17、鹧鸪,表示离愁别绪。

四、象征的妙处:

象征用象征物靠联想来暗示象征义,给读者丰富的联想空间,显得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诗歌手法赏析难点讲解七:顶真与回文

一、什么是顶真、回文

顶真,指上句结尾的词语做下句的开头,或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连续两次都用上,使相邻的语句、片断、章节首尾顶接,蝉联而下,又称联珠、蝉联、连环。

回文,即把相同的词汇或句子,在下文中调换位置或颠倒过来,产生首尾回环的情趣。又叫回环。

二、顶真、回文在古诗中的运用

先说顶真。如汉代七言乐府诗歌《平陵东》: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劫义公,在高堂下,交钱百万两走马。

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黄犊。

这首诗,第一节点明劫人之事和被劫地点,既是写景,也是叙事,成功地渲染了“义公”被劫的环境和氛围。第二节,笔锋凌厉,情绪激愤,直陈劫之目的,揭示劫者“何人”,与前句顶真钩连呼应。第三节,从“义公”方面落笔,写他无力赎身之悲,与前三句密切相联。第四节,写事件的结局。

在这首诗里,顶真使得“义公”被劫持、被勒索、被逼卖黄犊几个细节环环相扣,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顶真还使得全诗读起来,不仅音调流畅,且增强了全诗的抒情气氛。

再说回文。回文在古诗词表现为如下形式:

1、通体回文,指一首诗从末尾一字倒读至开头一字,另成一首诗。

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吐碧衫。

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这是首通体回文诗。可倒读,极为别致。

2、就句回文,指一句内完成一个回复过程,每句的前半句与后半句互为回文

如清代李旸的《春闺》:

垂帘画阁画帘垂,谁系怀思怀系谁?影弄花枝花弄影,丝牵柳线柳牵丝。

脸波横泪横波脸,眉黛浓愁浓黛眉。永夜寒灯寒灯夜,期归梦还梦归期。

3、双句回文,就是下一句为上一句的回读。

如苏轼的词《菩萨蛮》: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4、本篇回文,就是一首诗词本身完成一个回复,即后半篇是前半篇的回复。

《春》

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5、环复回文,指先连读至尾,再从尾字开始环读至开头。

三、顶真、回文的妙处

顶真可使句子结构于整齐,语气贯通,突出事物之间的环环相扣。

回文正读倒读皆可成句,充分展示并利用了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和以语序为重要语法手段这两大特点,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

无论是顶真还是回文,只有内容与形式合一,才算是完美的。

诗歌手法赏析难点讲解八:间接抒情

一、什么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与直接抒情相对,指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等的叙述、描写、议论,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

二、间接抒情的类型与示例:

1、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指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场面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的含蓄的抒情方式。

如杜甫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在这里,春夜雨景,包含了诗人的喜悦心情。

2、借景抒情

指诗人把自身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

如杜甫的《绝句》: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感慨,诗人借对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情景交融与借景抒情有何区别:

“融情于景”,明写景,即字面都是景语;但是,必须暗含情,即所有景语皆情语也。

“借景抒情”者,抒情的一种方法,即借助于景物,以达到抒情的目的。

二者的共同点是,以抒情为中心。其区别是,前者表面写景,实质写情;后者写景、抒情都是明写,只是景为由、情为根而已。

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里的开头两句是“借景抒情”,诗人借故都长安的残破景象,抒发了无限悲痛的心情:昔日的繁荣荡然无存,此乃安史叛军之罪。这里体现了“景为由、情为根”的理念。第三四句是“融情于景”,灾难中的春花感于时事,露水化眼泪;被战乱吓破胆的春鸟,闻声而心惊。这里明写“花”与“鸟”,但是,一个“感”、一个“恨”字,却道破了句句在表现“人”即作者的情怀:此处的“景语”,都是“情语”。前两联诗句,重点都在抒情,而所用方法却明显不同,可见杜甫的笔法是非常高明的。

3、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指诗人借富有特征的事物来寄托、传达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诗中的物带有人格化的色彩。

如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人借物咏怀,通过开采石头烧成石灰的过程及结果,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难困苦的坚贞情操和清正磊落的高洁思想。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有如下不同:

(1)“托物言志”是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这些“物”不是“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是借助写景来抒情,或景中含情,时时流露;或情寓景中,蕴而不露。这里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2)“托物言志”中的“志”,含义很广,可以指感情、志向、情趣、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中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鞭挞、快乐、悲伤等感情。

(3)“托物言志”不在内容上产生意境,作者的某种感情、志向通过与之相关的实物传达出来,即达到写作目的,可以叙述和议论。“借景抒情”要求达到思与境谐,情与景会,寓情于景,情景相生,内容形成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有立体感的审美意境。

4、借叙抒情

所谓借叙抒情,指诗人对某事或某人充满激情的时候,便情不自禁地将自己的感情熔化于对具体事件的叙述中,借叙述来抒发自己难以遏止的感情。如崔国辅的《怨词二首》(其一):

妾有罗衣裳,秦王在时作。为舞春风多,秋来不堪著。

这首诗借叙事表现了宫女的凄亮怨情。

5、借议抒情

借议抒情,指在诗歌中,诗人往往在叙事写景的基础上,通过议论来抒发思想感情。这是一种依附于事理的抒情,诗人为了抒情的目的,“寓情于理”,其中的议论表现出诗人对客观事理认识感受后的情感判断和情感评价,与单一的议论不同,不重在摆事实、讲道理。如韦庄的《台城》: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这首诗中“无情最是台城柳”是议论,诗人说“台城柳”“无情”,是拿终古如斯的长堤烟柳和转瞬即逝的六朝豪华作对比,台城堤柳,既不管人间兴亡,也不管面对它的诗人会引起多少今昔盛衰之感,它堆烟叠雾,容颜未改,春来依旧绿遍十里长堤。在这里,说柳“无情”,正透露出人的无限伤痛。

6、用典抒情

用典抒情,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来抒情。用典是指在文章中引用、截取前人的语句或使用前人的事迹故事,借以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以抒发某种思想与情感。用典可以拓展意境,使诗词情意显得含蓄,达到字少意丰的效果。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诗用了如下典故:

(1)孙仲谋的典故,抒发了诗人对英雄的怀念,表达了收复失地的理想。

(2)南朝宋武帝刘裕的故事 表达了诗人北伐的决心。

(3)魏太武帝拓拔焘小名佛狸,他曾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诗人将今昔对照,内心沉痛。

前三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主战派的期望,还借此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进行讽刺和谴责。

(4)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以至惨败。这一典故,借古讽今,忠告韩侂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草率从事。

(5)借廉颇自比,表示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

7、借古讽今

借古讽今是咏史诗常见的表现手法,即诗人往往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咏叹史实,凭吊古迹来达到感慨盛衰、托古讽今的目的。如刘禹锡《台城》:

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接目摇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用典抒情与借古讽今有何区别?

《地心引力》叙事手法赏析 第3篇

【关键词】《地心引力》 真实感 叙事语境 隐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C-0111-02

《地心引力》是由阿方索·卡隆执导,乔治·克鲁尼和桑德拉·布洛克主演的一部太空题材佳作。影片主要讲述了以下故事:美国一艘航天飞船与太空碎片发生碰撞,除出仓维修望远镜的航天员瑞安·斯通和麦特·科沃斯之外,其余全部丧生。二人在缺氧、失重、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彼此信任、互相合作,最终经过艰难的努力重返人类家园。本片上映之后赢得了全球观众的一致好评,最终该片囊括了包含最佳导演奖、最佳视觉效果奖、最佳摄影奖等在内的第86届奥斯卡七项大奖。与以往太空题材影片不同的是,该部影片更偏向于纪实。影片中的所有场景如太空行走、航天器运行细节等都是基于现有的航天科技水平,给观众带来了强烈地真实感受,同时也奠定了影片的叙事氛围。在叙事语言上作者没有着重突出以往科幻影片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形象,反而是通过营造孤独的叙事语境来体现主人公对重返人类家园的渴望。而在影片主题升华方面,导演选择了隐喻式的叙事手法,阐述了“归途中重生”的深刻内涵。

一、基于真实感的叙事氛围构建

与传统太空题材的影片不同的是,《地心引力》中并没有超自然能力,也没有异种生物的威胁,所有场景的构建都是基于现有的太空技术。制作者在处理影片视觉细节和色调时,并没有过分的对其进行局部处理或高度拟真,而是尽量弱化超现实部分,突出一种常态性。例如,影片开始时先构建出了一副真实的太空场景。整个太空为黑色所笼罩,因镜头的置换出现一些蓝色的星球,白色空间站及与之并行的宇航员由远及近的向观众走来,随着宇航员视觉发生变化,观众会发现空间站不远处是一望无际的黑色太空。这些都是真实的太空景象,而制作者通过综合调用蓝色、白色、黑色这些冷系色调,进一步弱化了视觉的刺激对比,给观众带来了一种朴实的心理感觉,继而也为影片营造了一种真实感的叙事基调。

此外,影片导演为了营造更为真实的叙事氛围,还运用一些主观镜头。传统科幻影片习惯用宏观视角来展现各类场景,以增强画面的震撼力,这部影片在拍摄时弱化了部分宏观场景,其中的部分场景通过女主人公瑞思·斯通的眼睛观察所呈现,这无疑也强化了影片叙事的真实性。也正因为如此,部分观众认为这部电影不能算是纯粹意义上的科幻片,而是具有纪录片的味道。例如,飞船与卫星碎片撞击的一刹那,女主人公在强大冲击波的作用下被甩向无尽的太空。紧接着各种色彩、光圈、黑暗接连出现,而这所有的画面都是从主人公的眼睛里显现出的,让人感觉这就是灾难发生时的真实场景,给观众带来独特审美体验的同时,又着重渲染了画面的真实叙事氛围。

二、孤独的叙事语境营造

传统科幻题材的影片继承了“好莱坞英雄情节”,叙事语境上更多地凸显主人公的英雄形象,而《地心引力》则蕴涵了浓重的孤独感。首先,这种孤独感是人类征服自然和破坏环境之后的孤立状态体现。影片中的所有任务都是出自地球的普通人,并不存在任何超能力,而飞船所遭受的侵犯也是由人类的行为所造成的。人类在日益发达的科技的支持下,不断拓展征服领域,太空中布满了各个国家的空间站与人造卫星,一方面揭示了人类科技的进步,而另一方面也展示了太空正在遭遇越来越严重的污染。卫星在撞击下产生的碎片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人类空间站和几名宇航员随即在撞击下消散。影片正是运用这种叙事手段来强调人类在太空中的渺小,以及人类自食其果,盲目征服宇宙所造成的孤立与孤独。

影片制作者利用长镜头与失衡的构图,较好地叙述了影片的孤独语境。例如,在描述瑞思·斯通解开固定身体的绳索,进入到一篇黑色的区域时,运用了两个长镜头加以处理。摄影师先是站在空间站的角度观察构建画面,瑞思·斯通被放置在画面的中央,随着向太空深处逐渐漂移,人物在画面中的影像越来越小,直至被黑暗所吞噬。随后,镜头出现了翻转,瑞思·斯通仍被放置在画面的中央,此时的背景变成了蓝色,随着镜头的拉近,人物由远及近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这两个长镜头放在对立的视角进行拍摄,给观众强烈的画面震撼感,以此来显示女主人公的孤立无助。此外,在影片拍摄时,制作者多次从瑞思·斯通的视角出发显示蓝色的地球形象,表面上看起来是地球的一种客观存在影像,实则是人类家园的象征,尤其是女主人公在孤立无助之时,多次利用人物主观镜头来展现蓝色的地球,并利用玻璃的反射原理,使人物与地球形象处于统一平面之中。这一处理方式既表达了主人公对重返人类家园的渴望,又进一步凸显了主人公孤立寂寞的心境。

其次,影片也通过揭示当代人的精神孤寂来营造具有强烈孤独感的叙事语境。例如,当男女主人公正在想法利用他国空间站回到地球时,画面在蓝色地球和白色太阳光芒的交相辉映下带引人们走进了女主人公以往的生活经历,画面节奏随之变得舒缓。瑞思·斯通平静地向同伴讲述了自己失去女儿的经过:“在她4岁那年,在校园里玩耍,不幸碰伤了头部,当我知道时还在路上开车,那时的我仿佛每天做的只是开车而已……”这一段叙述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看似平静,却让很多人想到了自己的生活状态。人类看似紧张地忙碌,却仿佛都是在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而忽视了家人、忽视了健康、忽视了享受,实则是一种精神的高度空虚。

影片在铺展主人公形象时,采用了许多封闭式的构图,这种构图与无尽的宇宙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如,斯通在废弃的空间站与返回舱中间游走,几乎占据了整个通道空间,就像是一条被困在水管里的小鱼。在狭小空间的映衬下,主人公的影像却变得大了起来,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压抑和窒息的感觉。而当废弃的空间站突然起火时,女主人公重新进入返回舱,此时人物再度被圈定在狭小的空间之中,女主人公所面临的只有一些操作手册和各种操作按钮。此时没有任何外界的信息传入,也无法与外界取得沟通,主人公只有在狭小的空间里创造奇迹才能重返地球。这种封闭式的构图较好地展示了人物的孤寂心境,也为影片蒙上了厚重的孤独叙事语境。

三、隐性叙事揭示影片内涵

隐性叙事指的是对一些叙述对象进行抽象画处理,赋予其主题化的特征。《地心引力》将影片的叙事空间设置于太空之中,不仅为展示3D特效技术提供广阔平台,还赋予了影片潜在的内涵。例如,开头字母的介绍“生活在太空中,没有氧气和压强,也不能传播声音”表面意义只不过是阐述一种客观存在的状态,更深层次的理解是:渺小的人类置身于浩大的宇宙之中,在缺少重力的情形下,整个身体被黑暗和寂寞任意摆布,恰似日常生活中被各种烦琐的事物羁绊而不能“随心所欲”。这是影片开头设置的隐喻,也是本部影片的隐含线索,随着影片的继续铺展,这条“隐喻”反映的问题也有了解答。男主人公为了缓解女主人公不安的心情,多次询问女主人公“家在哪个方向?此时家里的人们正在干嘛?”以及问女主人公“有没有特别记挂家园里的一些人或事情?”男主人公一次次提到家园,层层深入,不间断地出现在观众脑海,实则表达了一种对重返地球的强烈向往。至于地球中的日常生活羁绊,与人类的渺小相比,显得无足轻重。女主人公最后借助地心引力为导航,寻找地球的方位,重新点燃求生的欲望,在清醒中重归家园,即使丧失了生活的信仰、失去了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动力,地球仍然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家园,只要还有地心引力存在,就能找到回家的路。这是影片设置的另一个隐喻,通过情节的层层深入,揭示了回归母体,人类精神和身体将获得极大的安全与满足,而远离母体,生命终将枯竭的深层意义。同时,也表明人类在无尽的开发与掠夺中最终会受到自然的惩罚,只有人类家园——地球,才是我们最终的归宿。而宇航员回归地球的过程,也是人类重新认识自我行为,回归母体和重生的过程。

影片中的宇航员出于安全考虑,用绳索与航天器相连接,正如胎儿在母亲的肚中通过脐带来获取生命的养分。当女主人公进入到空间站之后,开启释放氧气按钮,脱下厚重的航天服,身体在极度疲劳与失重作用下出现蜷缩,极像未出生的胎儿在母体时的状态。这些隐喻在电影中重复多次出现,进一步强化了“归途中重生”这一主旨。

电影结局部分也采用了隐喻叙事的手法,为观众回顾了“人类进化的历史”,进一步升华了电影“重生”这一思想内涵。女主人公乘坐中国制造的神舟系列飞船返回地球,当着路器坠入到湖面的那一刹那,湖中充满了密集的水泡,象征着地球最原始的生命——单细胞组织生物。当她脱去航天服,在水里奋力游走并最终到达岸边时,象征着地球生物从海洋到陆地的进化。远处飞船其他部件冲击地球,昆虫、植物若隐若现,寓示着恐龙时代面临的大灾难。而女主人公在岸边调整一段时间之后,重新适应了双脚着地,直立行走的状态,预示着人类在经过历次灾难之后,勇敢地向前迈进。此时的摄影师设置了一个俯拍场景,从女主人公脚部开始扫至半身,象征了行走于大地之上,对生活琐事无所牵挂的巨人形象。

四、结语

《地心引力》制作者把叙事纳入精湛的画面处理与视听语言呈现之中,构建出独特的叙事优势。导演把普通人的感情与常见的场景融入到一起,形象地展示了主人公面对困境时自我拯救的精神,同时也隐喻了“归途中重生”这一主旨。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称该部影片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部太空题材影片”,虽然不尽客观,但从叙事手法上来看,《地心引力》确实做到了艺术性、启发性、观赏性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李国聪.文化视域下的好莱坞科幻电影[J].青年记者,2014(1)

[2]邓庆环,潘立新.《地心引力》空间线索与意识形态[J].电影文学,2014(11)

[3]王永收.讲述还是构建:叙述者问题与电影叙事的理论模式[J].求索,2013(12)

【作者简介】莫 颖(1973- ),女,广西宁明人,研究生,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语言文学。

《看不见的人》象征主义手法赏析 第4篇

《看不见的人》中, 主人公是一名年轻的没有身份地位的美国黑人。在这个白人主宰的社会中, 要想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必须要按照白人的价值观来塑造自己, 为此, 主人公不得不为真实的自己蒙上面纱, 以求得到社会的认可。在小说的最后, 主人公最终还原了真实的自己, 正如他所说:当我发现我是谁的时候, 我就自由了。 (埃利森, 2004:243)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 他的一生就是对自身身份不断地探求的过程:在寻求自身的身份过程中, 主人公从身份的迷失, 到找回自己, 最终退居到他的那间地下室。在这里他回忆反思了自己的生活, 看清了美国黑人的真实的生活状态, 重新定位了自己的身份存在。

在这部小说中, 埃利森巧妙地采用了象征主义手法来展示出主人公对身份探求这一过程, 并揭示了他在这一过程中遇到的阻碍:首先, 主人公生活在一个以白人为主导的社会中, 所有的价值标准都以白人为尺度。再次, 他也并不愿意让自己可见。最后, 许多无形的力量也时时在主人公探寻的过程中阻碍他。少年的主人公虽然心中充满抱负, 希望自己成为一名被主流社会认可的青年, 但是经历了一系列的现实的打击之后, 主人公已然从天真少年成为一位成熟的、有自己个人定位的成年人。

《看不见的人》这部小说中, 作者精妙地利用故事情节的象征主义来渲染主人公探求自身身份的过程。在这部小说中, 埃里森将故事的整体和每一部分的故事情节打构成环形的结构。在文章的开始, 主人公生活在一个地下室, “温暖而且充满着阳光”, 由此, 小说倒叙到他最初生活的南部, 按照他的生活经历, 从南到北, 从学校到社会, 故事的结尾, 主人公跌入了开头提到的这个地下室。这样的环形的故事情节布局正是象征主义在小说中的充分体现。通过倒叙手法, 埃里森安排主人公自述经历, 随着情节的发展, 主人公了解到过去的生活履历恰恰是指引他未来生活道路的重要部分。从狭义的角度来看, 作者利用象征主义手法将大自然的四个季节象征着主人公探寻自我身份的四个不同阶段, 最终完成了他对自身身份探求的苦旅。春天, 他顺利的在中学学习;夏天, 满怀抱负的进入了他梦寐以求的大学, 开始了他自认为的人生的辉煌阶段。正当他春风得意之际, 他犯了改变他一生的错误, 被迫离开学校, 提前步入社会。随着生活的起起伏伏, 主人公也逐步进入了他人生的“冬季”。但是这也恰恰预示着另一个新的春天的开始。由此可见, 小说中的四季, 周而复始, 起起落落正是象征着主人公在现代美国社会中所经历的希望和绝望。

小说开篇, 主人公描述自己是看不见的人。这段叙述解释了主人公的无形是源自于人们感知的扭曲以及白人社会所倡导的那些迂腐陈词。

主人公探寻自身身份之旅始于他少年时期生活的南方。长期以来, 他正是一步步的遵循着他所信赖的黑人教育家的教导, 按照拜仁的价值观塑造自己。在小说中, 作者安排主人公斗殴的这段情节的描写实际上是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的。蒙着眼睛的男孩们象征着每个黑人甚至世界上的每个人在探寻到他们的身份之前都被蒙住了眼睛, 并且至于险地之中;斗殴中蒙眼布的移动象征着社会中人们的茫然;主人公被迫的斗殴以及为了硬币和褶皱的钞票相互攻击象征着黑人生存于被白人羞辱、嘲弄、威胁、辱骂、引诱的状态;黑人男孩儿们无论是避开裸体的女人还是看那个女人都无法令白人满意, 这象征着他们处于白人社会中的困境和尴尬, 无论黑人如何做, 都无法使他们免于遭受白人的歧视和不公平的对待;最后, 白人奖励主人公的公文包和奖学金象征着主人公光明的未来。

充满着雄心抱负和希望, 主人公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涯。他坚信只要努力的学习和坚定的信念, 他就能融入在这个白人社会中。作者模棱两可的描述奠基人对奴隶的面罩也是具有着深层的象征意义的:预示着主人公未来的不可见性, 白人文化使得主人公无法真正看清事实的真相。最终, 主人公因为一次失误被学院开除了, 布莱索博士用七封推荐信欺骗了他。通过大学的经历, 埃里森指出:教育在黑人的身份探寻过程中是一个非常大的障碍。夸张和美化白人的重要性, 忽略黑人的个性和文化的教育无疑迷住了黑人的眼睛。使他们不能在社会中寻找到真正的自身位置。

《唐山大地震》影视手法赏析 第5篇

影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讲述故事,这种方式虽然最容易让观众理解剧情,但是影片本事的特制决定了大场面只有五分钟,而这五分钟出现在了影片刚刚开始之时,这使得观众们在后续观影中始终存在落差,怨言在所难免。如果换种角度,将大地震的震撼五分钟以回忆形式呈现,可能就不会有这么头重脚轻的感觉了。

第一,剧情的挑战性。一部电影剧情的挑战性在与它能够让其发展不跟着观众思路走。我们看《后天》,看《2012》,看《泰坦尼克号》,灾难电影已经形成了一种套路。这与我们的思维方式有关,既然是灾难电影,重点自然在灾难过程之中。人们固然也知道灾后的重建,特别是人们心灵的重建举足轻重,但很少有人敢以此为重点展开描写。许多反对者说,《唐山大地震》不过多的描述地震时的情景,反而写了唠家常似的写了一堆的矛盾:母亲和儿子的矛盾,养父和养母的矛盾,女儿和母亲的矛盾,婆婆和儿媳的矛盾……这不假,但不是本片的重点。用媒体的话说,冯小刚这次打了一张亲情牌。不错,地震发生时的感动可歌可泣,但灾后人们的拼搏,内心的挣扎,亲人之间的情谊更值得用血泪去书写。从地震中活下来难,从心灵的余震中活下来更难。我想问,看了这部电影,能不能让那场灾难牢牢地刻在心中?能不能被片中的温情感动?能不能从劫后重生的人们的经历中获得启迪?如果能,那这部电影就是成功的。

第二,冷静的视角。拍摄这样一部电影,需要冷静下来。首先,导演或演员要努力“走进去”,走进剧情,走进人们的心理。他们的心情应该跟着情节的发展跌宕起伏,他们要试着设身处地地了解片中人物的矛盾心理,然后用出色的演技将其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然后,他们必须要“走出来”,避免受虚拟人物太大的影响,用独立思考和理智分析,用冷静的思维,艺术化的手法重新审视这部戏,以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去制作。这是因为这样,《唐》给我们的感觉才是客观的,冷静的,而不是带有导演或演员情绪化的。

第三,情感积压。本片的精彩之处在于片末亲人相认的情景。我相信,这个片段一定是导演用力最深,而自制力最强的阶段。这是片子的高潮,最扣人心弦,催人泪下的场面。任何一个导演都会费尽心思话浓墨重彩去描绘。然而,情到奔放处难免难以控制,画面失衡不说,落入俗套更是令人感到丧气和厌烦。而冯则巧妙地绕过了这一点,以惊人的理智和冷静的洞察力压制内心的火热,给人以全新的感动。这个片段,从总体来说是先抑后扬,先静后动。导演采取了情感积压的方法。将高潮前的情感积压起来,待时机成熟再一次性释放,以达到最大的效果。于是冯小刚干脆省略了姐弟相认的场面。在回家的旅游车上,他也没有用过多的对话而是用平静压制。直到方登推开门,母女两人隔窗相望时(暗示母女两人之间仍有隔阂),导演依然用冷静的笔力描绘。母亲面对“死亡”32年的女儿,仅仅说了一句“先进屋吧”。这样的耐心,全部是为了影片的高潮那一刻做准备。导演早早的就拉紧了一面弓,绷紧了,持着,直到火候成熟之时(也就是在小屋内母女相跪而泣的那一刻),毫不犹豫斩钉截铁地释放出去。这样的耐力是二三流导演所望尘莫及的。

第四,细节描写,前后呼应。导演处处注意细节描写。元妮包饺子时因激动而颤抖用力过度的双手,隐藏在平静表面下的风起云涌,方登推开门时的脸部特写,还来不及摘下的黑白遗照,洗好放在盆中的柿子,小河欲拉起下跪的母亲而被方达制止……精彩之处过多而不一一阐述。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比较是成功的。

古汉语中的比喻手法赏析 第6篇

1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

【翻译】腐朽的木头是不能雕刻的,用粪土砌起的墙是不能粉刷的。对于宰予这种人我还有什么责备的!

【赏析】宰予在白天睡觉,老师孔子愤怒中用“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比喻宰予不堪造就。

2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下,不亦惑乎?(丘迟《与陈伯之书》)

【翻译】你(投降北魏)好像鱼儿游到沸腾着的锅里,燕子做巢做到飘动着的帷幕上一样,岂不是太愚蠢了吗?

【赏析】用“鱼游沸鼎,燕巢飞幕”比喻朋友的危险处境非常形象。

3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暑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庄子·秋水》)

【翻译】衡量一下四海在天地之间,难道不跟大泽中的一个蚂蚁洞一样吗?中国在四海之间,不也跟太仓(古代皇家堆积粮食的仓库)里一粒小米差不多吗?

【赏析】用两个比喻描绘了两个事物的小大相形,大中见小的特征,形象的比喻阐释了深刻的哲理。

4柔祗雪凝,圆灵水镜;连观霜缟,周除冰净。(谢庄《月赋》)

【翻译】大地像雪一样凝固,青天像水一样明澈,楼台像披上一层白色的绢绸,庭阶又像冰一样的洁净。

【赏析】一连串的比喻,把月光下的世界写得晶莹剔透,充满美感。

5霏霏乎其若轻云之蔽月,翻翻乎其若长风之卷旆也。猗猗乎其若游丝之萦柳絮,裹裹乎其若流水之舞荇带也。(苏轼《文与可飞白赞》)

【翻译】像月亮透过轻云发出微光,像旌旗在劲风中猎猎飞扬。又像空中的游丝萦绕着柳絮,还像沟里的水草随着流水东倒西歪。

【赏析】连用四个比喻来形容文与可飞白书法的轻盈多变,摇曳多姿。

6由断桥到苏堤一带,彩烟红雾。弥漫=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

【翻译】由断桥到苏堤一带地方,桃花盛开,像一片红色烟雾,布满了二十多里的长堤。歌声伴着乐声,随风飘扬;脂粉浸着汗水,挥洒如雨;身穿清罗薄绢的游人之多,简直超过了堤上的杂草,真是美丽极了!

【赏析】一连比喻,描写了西湖春日风光,文字隽秀生动,优美动人。

7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元结《石鱼湖上醉歌》)

【翻译】群山是酒杯,湖水是酒池,一个一个的洲岛。就像是一群酒徒坐在那儿摆出狂欢的架势。

【赏析】以小喻大,用带夸张的比喻写出了石鱼湖胜景。

8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孙子·军争篇》)

【翻译】所以它(指军队)迅速起来像疾风(一样快),舒缓起来像森林(一样整齐),攻击起来像烈火,不动时候像山岳,不容易窥察的时候像阴天,动作起来像迅雷闪电。

【赏析】通过一连串夸张的比喻,使文章气势磅礴,写出了训练有素、指挥得当的军队的雄姿。

9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杂沓,熛至风起。(《史记·淮阴侯传》)

【翻译】天下的人会像云雾一样合拢,像鱼鳞一样密集,其行动的迅速,有如喷火,有如刮风。

【赏析】连用几个夸张的比喻,铺陈渲染,描写出了秦朝末年天下风起云涌,豪杰之士风云际会的场景。

10齐之临淄三百闾(按:二十五家为闾),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比肩接踵而在,何为无人?(《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翻译】齐国都城临淄有成千上万人家,每个人够张开袖子,就能把太阳遮住,挥一把汗,就会像落雨一样。街上的人多到肩并肩,脚靠脚,怎么说没有人呢?

【赏析】用夸张和比喻,描写出了临淄人口的稠密。城市的繁华。

11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翻译】如今人间爱好比厨刀和砧板,我们好比放在砧板上的鱼肉,’(处境如此紧迫),还向人家告辞做什么?

【赏析】用“刀俎”和“鱼肉”比喻迫害和被迫害两种不同的地位,生动地表现出了形势的紧迫。

12道济见收,怒目如炬,脱帻投地日:“乃坏汝万里长城!”(背景:南朝勇将檀道济智勇双全,治军有术。由于奸臣迫害。宋文帝将他和儿子、部将诱捕,这是他遇害前说的话)

【翻译】道济被捕时,眼睛冒着愤怒的火花,把头巾抛在地上说:“你毁坏了你自己的万里长城!”

【赏析】“万里长城”比喻保家卫国的武将,是隐喻。

13如欲以宽缓之政,治急世之民,犹无辔策而御悍马,此不知之患也。(《韩非子·五蠹》)

【翻译】如果用宽大的政策,治理乱世的人民,就如同驾驭劣马不用缰绳和鞭子一样。这是很不明智的。

【赏析】运用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治乱世,用重典”的道理。

14车雷震而风厉,马鹿超而龙骧。(张衡《南都赋》)

【翻译】车子走起来就像雷鸣一样震响,像刮风一样快速;马跑起来像鹿一样敏捷,像龙一样腾跃。

【赏析】铺陈的比喻描绘出南都气势恢宏的景象。

15与之语道理,辨古今事当否,论人高下:事后当成败,若河决下流而东注,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若烛照:数计;而龟卜也。(韩愈《送石处士序》)

【翻译】同他谈道理,分辨古今之事谁是谁非,评论人物的高下和一些事情的成功与失败,他就像黄河决了堤一样,滚滚东流,一泻千里。又像驾着驷马高车,轻巧熟念,简直与古代驾车的老把式王良、造父不相上下。又像是蜡烛照明一样的洞察一切,点数计算一样的明白无误,和用乌壳卜卦一样的灵验入神。

【赏析】用五个比喻分别形容石处士语言流利、事理通达和料事如神,非常形象。

16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笄,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庄子·齐物论》)

【翻译】山陵上陡峭峥嵘的各种去处,百围大树上无数的窍孔,有的像鼻子,有的像嘴巴,有的像耳朵,有的像圆柱上插入横木的方孔。有的像圈围的栅栏,有的像舂米的臼窝,有的像深池,有的像浅池。

【赏析】用人身上的三种器官、三种器物和两种地壳上的情状来摹写大树满身窍穴的样子。经此一番描绘,这奇形怪状的大树形象,恍如就在我们眼前。

17且夫天地为妒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贾谊《鹏鸟赋》)

【翻译】天地好比是火炉,自然好比是锻工。阴阳好比是炭火,万物好比是青铜。

【赏析】把万物在天地间生长,比作铜在炭炉里面熔炼,既清新又确切。

18臣与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司马光《奏弹王安石表》)

【翻译】我与王安石,就像冰和炭一样不能同时放在一个容器里。又像寒冬与炎夏一样不能同时存在。

【赏析】用“冰炭之不可共器”“寒暑之不可同时”来比喻政见不合,矛盾无法调和。

19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堰蜓嘲龙,鱼目混珍。嫫母衣锦,西施负薪。若使巢由桎梏于轩冕兮,亦奚异于夔龙蹩于风尘!(李白《鸣皋歌送岑征君》)

【翻译】鸡子成语结对地争着吃食。凤凰高飞却孤独无朋。蝎虎正在嘲笑蛟龙。鱼目和珍珠竟然混同。丑女嫫母穿的是锦衣,而美女西施反倒去砍柴负重。如果让巢由(相传是尧时的隐士)羁绊于官场之内,则和夔龙(相传是舜时的贤臣)爬行在风尘之中有什么不同?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赏析手法】相关文章:

常见修辞手法_写作手法的作用和答题格式06-11

文学手法05-15

现代手法05-24

比兴手法05-25

摄影手法05-25

按摩手法05-26

比喻手法05-27

改良手法06-06

建筑手法06-17

控制手法06-28

上一篇:泵站管理下一篇:危险品道路运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