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范文

2024-07-17

爱的艺术范文(精选11篇)

爱的艺术 第1篇

在人才激烈竞争的同时, 能否挽留住自己辛辛苦苦挖来的人才也自然而然成了这残酷竞争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于是, 许多企业想尽办法使员工在自己身边安心工作, 提高待遇、安排家属、提供优越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发展空间等, 但有多少企业老板能够真正做到对待下属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兄弟, 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呢!所有这些优越的待遇背后是什么?为什么在这些诱人的待遇下企业员工离职率还是居高不下呢?

美国国家保险专业协会的留人方法给了我们每一个想留住公司优秀员工的老板一个完美的策略:该协会专门提供各州的保险专员科技支持, 属于非营利组织, 预算并不宽裕, 当时大企业以一倍半的薪资抢走公司的人才, 员工离职率达30%。协会了解自己无法在薪资上着力, 改以提供四百多名员工更具弹性和质量的生活, 以吸引住他们, 结果员工离职率节节下滑。

《劳动力》 (Workforce) 杂志报道, 在协会提供的福利中, 成效最佳的一项是, 上班时, 员工可以带着出生不到六个月的婴儿到办公室。由于刚为人父母的员工, 觉得他们可以同时兼顾工作以及看顾新生儿, 给予他们充裕的时间寻找适合的保姆, 减轻了生活上的压力, 因此对公司的忠诚度大增。

希望申请这项福利的员工, 必须先签署一份义务同意书, 内容包括员工如何在上班时照顾婴儿的计划、指定一位同事, 当员工在开会等不在办公室的时候, 能够代为照顾婴儿。为了配合实施这项福利, 公司的厕所全部装置更换婴儿尿布的设备, 并且另设一间房间, 里面安静、灯光柔和、配备婴儿床和摇椅, 供员工在需要时使用。此外, 公司也设有申诉管道, 如果同事的工作受到干扰, 可以向公司抱怨。

过去五年来, 共有三十三位婴儿被带到办公室, 使用这项福利的员工中, 至今只有一位离职。因为协会实施这项做法的成效良好, 获得其他公司的注意, 目前有些政府机关及企业正在仿效这个做法。

协会提供员工的其他福利包括, 零利率的购买计算机贷款、员工把没有使用的病假, 捐给患有重大疾病的同事使用、一年有一个工作天员工可以利用上班时间担任小区服务工作等。

协会在实施新留才策略六年后, 如今员工的离职率下降至7%, 许多当初因为高薪被挖走的员工, 也因为喜欢这些福利, 重新回到了公司。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 第2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千万不能认为读书笔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爱的艺术读书笔记范文(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1

最近朋友推荐了一本弗洛姆所著的《爱的艺术》。我不敢以读懂爱的艺术自居,在这里仅是带着一种学习的态度梳理一下爱的艺术。

一、爱的知识

在作者弗洛姆的眼中,对爱情的定义是客观而全面的。客观是因为他对于爱的理解是符合人性的,而全面则是他将爱放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考量。在书中无论是对爱的定义,还是对各种不同类型爱的阐释都更侧重于社会这个维度。在他的眼中爱情可以解释为在特定社会环境中人们对于给与得的认知。我认为基于社会的角度去分析爱情是必要的。因为每一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活。爱是维持各种社会关系的纽带。从弗洛姆对个人到族群到国家到社会的进化这一过程的客观描述中,表述了人为什么需要爱。掌握爱的知识,人将更容易摆脱孤独、恐惧和自身的局限,达到完整和统一。

二、爱的给与得

弗洛姆说:“爱情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情绪,是人内心生长的东西,而不是被俘的情绪,一般来说可以用另一个说法表达,即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如果你读过这本书,你会发现给与得充满弗洛姆关于爱的每一个观点。对给与得的关系的阐述,让我们区分天真的爱同成熟的爱的不同原则。正如弗洛姆所说:天真的爱遵循我爱,因为我被人爱(得先于给)的原则,成熟的爱遵循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给先于得)。天真的爱源于需求,成熟的爱是基于贡献。对于爱的给于对象的不同,弗洛姆带我们领略了不同种类的爱:之于众生的博爱,之于孩子的母爱,之于爱人的性爱,之于自己的自爱,以之于神明的神爱。

三、爱的实践

如果爱是一门艺术,那就要求想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是的,不知道什么是爱的人是苍白的,不知道如何去爱的人是盲目的。从社会的维度去解读爱的动力,是人们为了摆分离、脱孤独和恐惧,达到同社会或者说自然的一种统一性。这种动力是我们爱的勇气,但同时也是对自我认知的局限。弗洛姆说,爱是实践就是对客观的认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体验的确认。他来源于你的的情感体验,投射于你的思想,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处理,这个东西变成了我们所认知的爱。体验需要客观的认识,投射需要理智的确认。

四、以爱之名

爱是一门艺术。它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撒下种子,爱是人的本能。但让我们感到悲哀的是,这种本能正在随着社会的更迭和时代的变迁渐渐的退化,与我们生命的本质渐行渐远。如果我们对自己及自己所生存的社会进行反思,就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道德和良性的社会关系正在以爱之名渐渐消融。爱变成了一个标签,变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爱是我们生命过程的体现,更是体验生命过程的通途。学习爱的知识,修炼爱的艺术,在爱的实践中我们可以摆脱人性和社会的局限是每一个人的必修课。我们爱,不是仅因为我们值得,更是因为以爱之名让一切完整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2

《爱的艺术》弗洛姆的哲学书,作为一个很久很久不看这类哲学书的工科生来说,真的是一个挑战。但是,作为一门全人类的通用科学来说,对于哲学的知之甚少对谁来说都是个错误。看了这本书,自己也有了一些对之前问题的解答,同时也有一些新的疑问尤其是对于现今的我所经历的教育。

曾经有一名走进哈弗校园的高考状元曾经说,我们的教育体制正在培训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在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并且形成那些知识贫瘠的人所不能驾驭的利器,在社会上最大能力的利己。我们的社会在也是在全力的支持着这些利己主义者,利用他们的精装,为社会的资源提供保障。当然了,博弈论的创始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约翰·纳什在博弈论的观点中提到,现代经济体制的利益最大化,建立在单个经济体的利益最大化上。这也就是说,我们的社会需要这些利己主义者来使得社会的利益达到最大化。但是,从我们的认知来看,这是真的吗?

在这本书中,弗洛姆这样阐释到,人们把爱别人的概念看作是理所当然,也是能够接受的,但是却普遍的认为爱别人是一种美德,而爱自己却是一桩罪恶。人们认为不可能像爱自己那样爱别人,因此自爱就是利己。但是其实在我看来,自爱是真正的爱自己,而利己不是爱自己,利己的本意不是太爱自己,而是太不爱自己。缺乏对自己的爱和关心表明了这个人内心缺少生命力,并会使他感到空虚和失望,只能依靠于一些身外的利益来填补自己,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利己主义。

对这两个概念清晰后,我们发现,我们所需要的是爱自己的社会人,而不是空虚的失望的利己主义者,针对两者的需要出发,我认为,在教育中我们在增加被教育者的知识的同时,更应该传授并且锻炼一种爱自己的能力,这种能力取决于对个人要求的出发点,所谓个人要求是指个人的对自己的一些要求或者是约束,而出发点,我定义为,爱自己。

艾克哈特说,你若爱己,那就会爱所有的人如己。你若对一个人的爱少于自己,你就无法真正爱自己,如果你一视同仁爱所有的人,包括你自己,你就会像某个人那般爱他们,这个人就是上帝和人。一个既爱自己有爱他人如同爱己的人就是这样的人,一个值得这样评价的人。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3

在自己学习之余,抽出时间认真的阅读了大师佛洛姆的作品《爱的艺术》。感受十分深刻,我们学习工科的,平时注重了太多理性而忽略了对一些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的现象的分析,对爱的理解只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这使得有些人可能在自己的感情处理中遇到很多问题。读这部作品最大感受就是能在享受中警醒,在反思中顿悟。

《在爱的艺术》这本书中所谓的"爱"与人们普遍认为的那种"一个人偶然幸运地体验并陶醉于其中的一种纯粹的快感"不同。佛洛姆认为爱是一种能力,一种态度。爱是一种积极的活动,并不是一种被动的情感。如果用最通常的方式来描述爱的主动特征,那么,它主要是给予,而并不是接受。或者说爱是一个人的活动能力,而不是两个人的偶然相遇。因此,人们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爱进行系统的学习,才能真正具备爱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实践爱。

一个人在世界上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人从开始有自己的意识以后一直在追寻的问题。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认为,人存在的价值就是"爱"。这也是人与其他自然界东西的本质区别,我们的全部的人格都是在这里体现出来的。当然会不会爱也就体现出人生的真正的价值。要想探索出爱的真谛,就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说起。

爱的起源应该追溯到人们从脱离自然界开始后的孤独和无力感。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人们从自然界的束缚中逃离并获得自由,却又转而依附另一种精神权威而逃避自由,就是为了克服孤独和无力感,但这种方式永远也无法让个体获得真正的自我,实现人作为人的真正价值。然而,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终究要实现,并且这种发展的最终归宿就是爱。

尽管当今社会的人们在爱的旅途中到处碰壁,比如高离婚率、自杀率、犯罪率等等问题对这个社会的和谐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人们对爱的实践感到空前的茫然,对爱的关注和渴望更是超越了以往的任何时代。但是人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忽略探索爱的本质含义,在行为上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尽管他们对爱如饥似渴,却又认为几乎每一件事都比爱重要:成就、名望、金钱、权力——几乎人们所有的精力都用来研究如何实现这些目标"。这是作者对世人的这种行为表达了深深的不满,"难道只有那些能够赢得金钱和名利的东西是值得学习的,而爱只对精神有益,在现实意义上并无利可图,是一种我们根本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精力学习的奢侈品吗?"可以看出爱才是最珍贵而且是人生的真谛。

博爱、母爱、性爱、自爱、神爱等各种形式的爱常常包含着共同的基本要素: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关心是首要因素,这在母爱中体现得最为明显,"爱是对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积极关心","爱的本质是为某物而劳作,是促使某物成长,爱和努力是分不开的。"从真正意义上讲,责任完全是一种自愿行为,是我们对另外一个人表达或没有表达的需要的反应,而当今我们理解的责任却多是指职责,从外部加于人身上的某些事。尊重和责任是互相依存的,假如没有尊重,责任就完全有可能是支配和占有。尊重不是害怕和畏惧,它是指按照个体的本来面目,发现个体的独特个性,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顺其自身的规律和意愿。了解是为爱提供正确的方向和现实的依据。

所以爱是一种能力,一种态度。自已应该对爱有进一步的理解才能够在爱的实践中取得正面的效果。从而面对自己的人生才能不迷茫,真的掌握人生的真谛,在生活中处理好"爱"。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4

《爱的艺术》五年前读过,时至今日又饶有兴趣地重读起来。书本不厚,却字字珠玑!关于爱情的理论,我想是这样的。爱情,首先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是人内心生长出来的东西,而不是被俘虏的情绪。

爱情的第一要素,是给而不是得。

“给”在一个性格还没超越接受,利用或者贪婪阶段的人,对给的理解往往误解为是放弃,或是被别人夺走东西或是做出的牺牲。一个”重商主义“的人“给”,那一定要通过交换,只给不得对他们来说是欺骗。而有创造性的人对“给”的理解则不同,他们认为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通过给体验他们的力量。在物质范畴,给是财富,但给的最重要的范畴决不是物质范畴,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范畴。一个人究竟能给予别人什么?

可以是最宝贵的东西,也可以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但这不代表他一定要为别人献出自己的生命。而是他应该把他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给予别人,比如同别人分享他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等有生命力的东西。他给决不是为了得,而是通过他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醒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从而使双方都充满快乐。

爱情就是这样,有生命力才能创造爱情的能力。反之,如果你爱一个人,无法唤起他人对你的爱,那么这样的爱情是软弱无力的,是一种不幸!

爱情的第二要素是关心:

爱情是对生命以及我们所爱之物生长的积极关心,如果缺乏这种积极的关心,则不是爱情,是一种情绪。爱的本质其实是创造和培养。

爱情的第三要素是责任心:

责任心不是义务,更不是外部强加的东西。责任心是一件完全自觉的行动,是我们对另一个生命表达出来或尚未表达出来的愿望的答复。“有责任”意味着有能力并准备对这些愿望给予的回答。

爱情的第四要素是尊重:

爱情如果有责任心而没有尊重,那责任心就很容易变成控制别人和奴役别人。尊重别人不是惧怕对方,“尊重”一词,从字面理解是有能力实事求是地正视对方和认识他独有的个性。尊重对方也就是说努力地使对方能成长和发展自己,而不是服务于我。如果爱对方,就应该接爱对方本来的面目,而不是要求对方成为我们希望的样子。当然,只有当我们自己做到独立,而不是想着去控制和利用对方的情况下,尊重对方才有可能。爱情也只有在自由的基础上才有真正的爱情。

爱情的第五要素是了解:

人们只有在了解对方之下才能谈尊重对方。如果不以了解为基础,关心和责任心都会是盲目性的,毫无益处。了解的方式多种多样,作为爱情的要素之一了解是要深入事物的内容,而不是满足于一知半解,只有以他人的眼光看待他人,而把自己的兴趣退居二线,才能真正的了解对方。

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包括我们自己,我们对自己是个谜,别人对我们永远是个谜,我们必须客观地去认识自己和对方,以使自己看到对方现实的状况,只有客观地了解一个人,我们才能在爱中了解对方的真正本质。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5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爱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本领,而是需要通过后天习得的能力。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永远也得不到满足。”

我时常在想,我为何总是厚颜无耻的不感恩自己已经拥有的生活。满足和感恩并不是一对同义词。用弗洛姆的说法来讲,是你不会爱,不会爱自己,不会爱他人,更不会爱生活。单身的对幻想的对象要求甚高,拒绝着冥冥中的缘分。相恋的爱人在激情后,沉默的瞳孔中倒映着对方的缺陷。她温柔,你嫌她不够勇敢。她安静,你嫌她不够开朗。她独立,你嫌她不会撒娇。每一个被生活细化的性格特征,在你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被点燃的时候,就会变成顽固的旧疾,刺的你坐立难安,一定要把情绪宣泄到蜕她一层皮为止。

其实这和她无关,和原生家庭无关,和钱也无关。你对付出爱情的恋人的生命和生长毫不关心,你对自己的情绪和状态也从不积极反思改进。

当她一件小事没做好,你想发脾气责怪她幼稚无知的时候,再多问一句自己:

你自己就是完美的吗?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6

初拿到这本书时,我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希望在这本小册子中学会如何去爱或是一些具体的方法。然而前言就已经告诉我们,这绝对不是一本秘籍类书籍,而是一本心理哲学的书籍。这本书告诉我们:爱是一种能力。

我想这种能力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已经用越来越难获得了,尤其是在这个独生子女占多数的环境当中。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成长在爸爸妈妈无尽的爱之中。这样一种观念早已烙在脑子里:我是这个世界的中心,所有人都爱我关心我帮助我。以至于习惯了获得,从而忘了给予。以为对妈妈的爱就是亲吻妈妈的脸颊。这就是弗洛姆提到的天真的、孩童式的爱,即“我爱,因为我被人爱。”长大了,离开了父母的庇佑,人们开始感到孤独,开始害怕孤独,开始需要爱,包括友情,爱情。这便是另一种不成熟的爱“因为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

我想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的是最近很火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四岁的王诗龄向当地居民要辣椒,当小伙伴质疑她不吃辣椒的时候,她说:“我爸爸爱吃辣椒啊,我爸爸饿了怎么办。”我想在这一点上,她比大多数人都棒,此时她的心中不只有自己,还有爸爸。

要想获得爱的能力,首先要从自我的世界中走出来,世界不会以任何人为中心。就以现在的大学生活为例,包含一个人的集合有很多,除了这个人自己组成的集合外,朋友圈,寝室,班级,学院,社团,乃至学校都是一个有时会需要自己的集合。然而这几个集合不是互斥的。当个人的利益同集体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内心中的选择就会暴露自己“自我”的世界。

爱是一种给予,不是只物质层面的,还有是精神层面。我们应该给予我们爱的人所有内心当中有生命力的东西,应该同我们爱的人分享我们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伤。张丽莉老师对学生们的爱就是一种无私的,忘我的给予,这道她爱的人们和自己中只能二选一的选择题,她及时的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她爱她的学生们,所以他被所有人爱。

爱除了给予,还要有这几个要素: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母亲爱她的孩子,所以关心他饥饱冷暖,士兵爱他的祖国,所以站岗放哨保家卫国,爱人爱他的伴侣,所以尊重他的习惯和选择,朋友爱他的知己,所以愿意了解他的全部。

校园中的也不乏可以证明以上要素的例子,我们这一代,从出生到大学走的都像是顺理成章的相似的路,从小学到中学,从中考到高考,就连谈恋爱也要保持高度的一致。两人或是同上一节课相识,或是参加同一个社团活动相知,或是通过某社交网站互相了解,经历了暧昧表白确认关系等必要阶段成为了男女朋友,然而这样的爱情能持续多久呢?分手理由也大概可归为几类:他不关心我,他不在乎我,他不尊重我,他不了解我。

人们为了摆脱孤独保持跟他人的一致,为了摆脱孤独渴望爱情,可是不会爱的人,没有爱的能力的人,为了被人爱而爱,这样的爱情注定是失败的,只会让他更加孤独。

师爱的艺术 第3篇

幼小的孩子刚刚跨进学園的大门,他们对幼儿园的教育、生活是完全陌生的、新奇的。他们就是一张张的白纸,需要我们用浓浓的师爱引导他们去描绘自己的

未来。

一、严是爱的开端

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无拘无束惯了的孩子,入园的第一件事就是对他们进行常规培养。我们首先拿出三节课时间进行常规训练。练习站姿、坐姿、举手姿势、说话声音洪亮,练习排队上下楼、上厕所(讲男生、女生分用厕所)。学会使用简单礼貌用语,上课要安静,做些适当的游戏。这样孩子知道了要遵守纪律,明白了什么是纪律。这正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二、夸奖是爱的奉献

短时间的常规训练只是教育的开端,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对孩子不断强化和巩固。一味的严要求可能会使常规教育事半功倍。而且孩子们是4岁的小娃娃,过分的严会使他们产生厌园心理。此时,表扬和奖励是最有效的方法。

刘明昊(化名)不到4岁就到幼儿园了,他在课堂上不是玩东西就是坐着发呆。我问他:“你喜欢幼儿园吗?”他很直爽地说:“不喜欢,我妈妈非把我送来的。不然他就让我自己在家里看家。”原来他们被家长吓唬着来幼儿园的。教育这个孩子的首要任务是让他爱上幼儿园。上课了,他刚坐直,我就说:“看刘明昊坐得多直。”他举手回答问题了,我及时表扬:“你真爱学习,敢举手交流了。”当他开小差时,我走过去摸一下他的头,用友善的目光对视一下,他立刻坐直。当他长时间表现好时,我给他竖起大拇指。我园园长多次对我们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师付出了大爱,学生就会用成绩回报你。在一日常规活动评比中,刘明昊被评为进步最大的孩子。

我利用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鼓励的话,使学生们争先做好,唯恐落后。我及时发玩具、笑脸、奖状,表扬先进,刺激全体学生。我把孩子们的第一个拼音本、所有的奖状和光荣本都收集起来,装入各自的光荣袋里,孩子们在表扬中不断进步。孩子们的出色表现,曾受到很多家长的一致好评。

三、批评也是爱

提起“处罚”孩子,教师都忌讳。实际上,哪个国家的教育只奖不罚呢?教师把幼儿当成自己的孩子,就应当该管则管。批评孩子一定要公平、公正。这样孩子才没有怨言,才不会耍赖,教师不能喜欢某个孩子就放纵,不喜欢某些孩子就严厉,当然这里说的批评绝不是讽刺、挖苦,更不能体罚。我们所说的批评是以教育为目的,孩子乐于接受,充满理智和爱的教育。批评是表扬的补充,为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

四、宽容是真正的爱

刚一开学,一位家长问我:“某某孩子分到你们班了吗?”我

说:“分到了。”那位家长说:“完了,完了,他可是大二班最淘气的孩子。而且他的爸爸怎么训他都不管用。”果然,一上课他就表现不一般。学生都在专心上课,他却不由自主地趴在桌上哼起歌来。我一想,这个孩子经历多次严厉的责罚,批评肯定效果不佳。此时,对他而言,最恰当的方法是宽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宽恕所产生的道德上的震动比责罚所产生的震动要强烈得多。”他告诫我们,不要急于处罚孩子,要给他自己改正的机会。我没有大声批评他,而是轻轻走过去,用手把他身子轻轻扶正,低声对他说:“我相信你能坐好。”这节课尽管他反复几次趴桌子上,但是只要我看他一眼,他立刻坐正。这说明,他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已经知道改了。这不就是进步吗?

学习爱的艺术 第4篇

我们应当看到小林在校表现的“可圈可点”之处,尤其是他对同学的关心、祝福和病时问候,但是小林寻求“同样的回报”显然是过于理想化的追求。在情感的世界里,本来就没有简单的“等价交换”。小林平日对同学的关爱也许是基于想得到爱的回报,这无可厚非,但要求等价交换,显然不够理性。如果为了保护小林的情感,答应其要求,就会纵容小林生活在一个不真实、非理性的世界里,致使他今后面对工作、爱情、婚姻等问题也容易产生偏执。付出了就一定要得回报,不得回报就要挟,那将是一种很可怕的想法。

班主任应建议小林先做一个换位思考,想想同学们如果知道他的要求后会有怎样的感觉。或许有人会因忘记问候小林感到愧疚,或许也有同学会感觉情感被“绑架”而不舒服。同学关系应该是以平等为基础的,小林欲借助老师的“权威”力量实现大家都来关爱他的目的,这样的强迫行为只会招人反感,即使迫于老师的要求发了短信也未必出于真心。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和小林谈谈爱的付出与回报的问题。爱首先是“给”而不是“得”,通过“给”,才能体验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富裕”、自己的活力,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使自我充满欢乐。“给”会比“得”带来更多的愉快,“给”不是一种牺牲,而是通过“给”表现了自身的生命力(语出弗洛姆《爱的艺术》)。心中有爱的人,内心是明亮而温暖的,生命因为有了爱而更呈现出勃勃生机,不必通过他人的回应来印证自己的价值。

另外,爱是一种需要培养的能力,一门需要修习的课程。小林关爱同学之心值得肯定,但是方法却值得推敲。201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个节目叫做《群发的我不回》,群发短信方式被人诟病的原因,是人们感受不到内在的真诚,觉得这只是流于形式,而缺乏对个体的关心。小林的同学中只有几个人回应他群发的短信,应该也有这个因素吧。小林在众亲的宠爱中长大,家人对小辈爱的方式往往是一味迎合式的,或许耳濡目染之下,小林对同学的关爱也有些刻意迎合的意味,群发祝福给全班同学,力求讨得每个人的欢心,但这样恰恰少了一份真实与自然。不妨提醒小林活得更随性、自然一些,多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同学交朋友,不必费心劳神地迎合每一个人,以换取他人的关爱,这也是做不到的。

当然,班主任还可以提醒班干部,或是平时和小林走得比较近的同学,小林平时挺关心大家,他生病时大家是否应该问候一声?但提醒不是命令,老师没有这样的权利,同学也没有这样的义务,否则就变成了道德绑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也可以提醒小林的家人,爱不是宠溺,不应有求必应,屈意顺从孩子的愿望。另外,既然小林渴望得到爱的回报,那么不妨让他从自己开始,身体力行地做起,而不是任由长辈一味地付出。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 第5篇

此文中计划先总结梳理本书的架构和脉络,然后对某些经典的表述和句子进行摘录和评述,最后就几个自己比较关心的问题说一点想法。

关于本书

作者开篇就提出了一个核心问题:爱究竟是一门需要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的艺术呢,或者爱仅仅是一种偶然产生的令人心旌荡漾的,只有幸运儿才能体会个中滋味的快感?毫无疑问,大多数人都认为爱只是一种快感,这是因为:

1)很多人只是把爱简单地看成自己能否被人爱的问题,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去爱的问题;

2)人们认为爱的问题就是爱的对象的问题,而不是爱的能力的问题;

3)人们不了解“坠入情网”同“持久的爱”这两者之间的区别。而本书的作者认为爱是一门艺术,需要像掌握音乐、绘画、工艺、外科手术那样去学习。因此,在接下来的篇幅之中,作者从爱的理论、爱的实践和对于西方社会中爱的异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爱是如何产生的?爱是人类对于生存问题的回答。

从动物到人,使得我们开始具有自我意识,人们开始感到孤独(本书的孤独应该指的是广义上的,也即是意识到自身的软弱与无助,对与同伴、与外部世界和谐统一的渴望),这种孤独,如作者所认为的,是所有恐惧感的根源。因此人类发明了各种抵抗它的方式:从远古时期的集体纵欲,到现代社会的个体纵欲,到追求同一化,到创造性劳动,这些方法虽有形式上的区别,但都无法完全彻底地解决问题,于是仅存的“爱”成了达到与外界、与他人和谐的唯一路径。

在作者看来,爱是一种积极行动,是“人的力量的运用”,它“允许人保持自己的个性,保持自己的完整性”,也即爱是“给予”而不是“接受”。同时,爱也需要关心、责任感、尊重和了解等要素的参与,弗洛姆批判了弗洛伊德对于性行为纯粹出于释放性压力的解释,他认为这种观点忽略了男女各自人性的不圆满,过分强调了欲望,而没有深刻认识到性其实是人对于结合的强烈愿望。为了使得“爱的理论”更加为大众所接受,作者接着从父母之爱、博爱、性爱、自爱和上帝之爱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对于父母之爱,作者认为母亲的爱是无条件的爱,而父亲的爱是严厉而理性的爱,一个健康而成熟的人,需要由以母爱为中心的阶段发展到以父爱为中心的阶段,最后完成父爱和母爱的综合。

博爱是爱的基本形式,是一切爱的形式的基础,如果真正具有爱的能力,就会爱一个人,进而爱所有人,爱世界,爱生活,能够深入人的内心而发现人性的共同之处。

只来自于生理上要求,或者只为了释放精神的紧张和压力的性爱,会随着逐渐淡化甚至消失,性爱既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互相吸引(如自由恋爱中的一见钟情),也不单单依靠意志力的维系(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它需要从生命本质去爱对方并体验对方的生命本质,同时也需要承诺和决定。

自私不是一种爱,相反的自私的人根本不要自己,他们对自己利益的过分关注是他缺乏对自身的爱和关心的体现,作者引用了梅斯特·艾克哈特的一段话:“如果你爱自己,你就会像爱自己一样爱所有的人,如果你对别人的爱少于对自己的爱,你在爱自己的时候也不会成功。如果你爱所有的人,包括你自己,那么你就是把他们当作一个人来爱,那个人既是上帝,又是人类。这样的人,就是一个伟大而公正的人,他既爱自己,也爱他人。”

上帝之爱这一节比较抽象。上帝意义的演变有两种趋势,一种趋势与上帝的性别有关,宗教从以母性为中心的阶段发展到了以父性为中心的阶段,另一种趋势与人所达到的成熟程度有关,上帝从人格化的神演变为一神论纯粹抽象的原则的象征。对立统一的逻辑给了我们这样的结论:对上帝的爱既不是从思想上了解上帝,也不是在自己心中保持敬爱上帝的思想,而是在爱的体验中与上帝结合,与上帝统一。

作者认为西方文明社会中充满了虚假的爱,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导致了管理阶层成为主导,同时高度集中、分工严密的企业导致人成为了流水线上的机器,“现代人与自身,与其他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被异化了,人成为一种可供交易的商品,人与人本质上是陌生的”。婚姻成为了一种“合作关系”。这种境况下,社会经常可以看到恋母情结、恋父情结、偶像化的爱、伤感的爱、投射自身的问题、认为爱就是没有冲突等误区和病态。

掌握爱的艺术需要哪些准备工作?

学习任何一门艺术:一是自律;二是专注;三是耐心;四是“极大的热情”。而对于爱,除了上面几条之外,还需要克服自恋,保持客观性,也就是能够对任何事物具有开放的态度,能够从事物的真实情况出发认识事物,并且能够将事物的真实面貌和自己处于渴望或者惧怕而形成的想象分开。其次还要有信仰的支撑,理智的信仰是立足于自己思想和情感体验的一种坚定的信心。是对自己思想中所具有的确定性的坚持。相信他人的人格核心是成熟的,相信自己的人格核心是稳定的,相信自己的爱能够唤醒别人的爱,相信爱是稳定可靠的,同时,也要相信别人具有发展的可能,人类有能力建立一个以平等、正义和爱为原则的社会制度。

如何去培养信仰呢?第一步是注意自己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会失去信仰,还要看穿我们为失去信仰而辩解的借口,同时,任何时候都要积极地行动,不断主动地关心所爱之人。

作者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阻碍了爱从个别特例发展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公平原则”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平等交易的价值观。要构建一个普遍存在爱的社会就必须进行根本性的社会制度变革,但是我们可以从个人做起。

摘录

1.在一般情况下,所谓爱上一个人的感觉,其实是在对这件产品是否符合自己的购买能力估价之后才产生的。(京华出版社P3)

2.我们所有的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同时我们每个人又都是独特的并且只能存在一次的、不可重复的生命。从所有人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能够以博爱来爱所有的人;但从我们是个体生命这个意义上来看,性爱就要求体现鲜明的、独特的个性色彩,而这种能够吸引自己的个性色彩,只会在某些人身上发现,绝不是所有人都具备。(京华出版社,P55)

3.在真正的宗教文化中生活的人也许可以比喻成一个八岁的孩子,八岁的孩子一方面离不开父亲的帮助,但另一方面他已经开始把父亲的教诲和原则接收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而现代人则像一个三岁的孩子,需要的时候就哭着喊着要父亲;不需要的时候就只顾自己玩耍。

4.从出生到去世,从星期一到星期日,从早晨到晚上,所有的活动都一成不变、千篇 一律,按照预定的方式进行。一个个被安排、计划好的时间点贬值成了一张密密的大网,那么请问,一个深陷网中的人怎样才能不忘记他是一个人,一个有独特个性禀赋,只有一次生命体验,能感受希望、失望、担心和恐惧,渴望爱情和惧怕孤独寂寞的人呢?(京华出版社P17)

写在读后

论宗教的世俗化和侵略性

其实对于宗教所知甚少,唯一有所了解只是因为有一个修国关双的舍友,在每日一同进餐时向我发表过一些她对于宗教的独到见解。加之自身出生在一个对于祭祀等礼仪较为重视的地区,也算是耳濡目染,此处看法也就是随口说说,并不值得推敲。

作者极为推崇这样一种与上帝的关系:也即是上帝就是我,我就是上帝,作为一名基督徒,他认为神非人格化,不能用任何具体的形容词去表述,你只能说他不是什么,而不能断言他必然是什么,因为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非可以定论的实体。作者说“对上帝的爱不是从思想上了解上帝,也不是在自己心中保持对于上帝敬爱的思想,而是在爱的体验中体验与上帝的结合,与上帝的统一。“

作者认为当代社会爱的扭曲来源于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所以人与上帝关系的异化必然也归因于此,这种异化具体指的是人和上帝成为了一种商业上的”合作“关系,人希望通过对于上帝表面上的恭敬而获得一种庇佑,从而在事业上、在权利游戏里、在金钱竞争中获得成功。上帝沦为一种手段而非信仰,与千千万万的工具一样,人们对于他谈不上爱,或者说像爱救命的药、御寒的棉袄、饥馁时的面包一样的”爱“。

而另一方面,总会对神爱到近乎癫狂的人群,他们在外人看来几乎是疯子。宗教的极端主义分子,他们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而成为神的子民,神的奴仆,他们的生命完全的因为捍卫神而光荣。他们不具有独立性和自我意识,一方面,他们是未断奶的孩子,对神有着对父母一样的依赖,近乎盲目地追逐,他们像好斗的孩子一样在异族面前捍卫者自己”父母“的尊严和权威。另一方面,他们全然不爱自己,已经完全成为了一个虚无的形象附庸,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寻找归属感,和千千万万追逐着同一个神的人结成兄弟姐妹,感受着群体壮大带来的热闹,以此抵御人的孤独。他们对于质疑他们的异教徒有着近乎残忍的仇恨,因为对于他的宗教的否定将会带来他对于自身存在和价值的全盘推翻,将会使他置身于孤独之中,从而让他们和他们的后代赤裸裸地面对最深刻的恐惧和无力感。

浅述师爱的释放艺术 第6篇

关键词:师爱;平等;欣赏

中途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085-02

一父亲给小儿子讲过一寓言:蚂蚁每天不辞劳苦地建筑房舍储备粮食,蟋蟀却放声歌唱。寒冬来临,蚂蚁有温暖的家和美味的粮食,可蟋蟀却饥寒交迫一命呜呼。父亲对儿子说:“记住,你要做勤劳的蚂蚁,千万别学蟋蟀。”一天,这位父亲去看望一亲戚的孩子。孩子得了白血病,可怜的他大约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撕心裂肺地哭喊着妈妈,闻者莫不落泪。于是,这父亲给绝望的孩子讲故事,还是这个寓言。讲完了,父亲对已安静下来的孩子说:“蚂蚁一生不辞辛苦奔波,最终的追求是填饱肚皮。蟋蟀虽然只有短暂的一生,却始终在快乐地歌唱。”眼角还挂着泪珠的孩子,眼睛里开始有了神采。

故事是相同的,父亲的爱心也是相同,但父亲两次讲故事的感慨却不同,不同的感慨,带来了不同的效果。从中我也明白了:在教育中,为什么自己表扬、鼓舞、奖励,给学生播撒了无限的阳光,对学生倾注了所有的爱心,可换回来的是不少学生的越发敷衍、浮躁、轻狂、无所顾忌,苦叹一片苦心,付之流水。因为同样是教育,在不同的时候应有不同的内涵。对于不同的孩子,爱的表达方式要因人而异;对不同的情况,爱的表述也应随机应变。就像自然界,雨水过多,有的地方被淹没了;阳光过强,有的植物就枯萎了。因此,教育中师爱的释放也应适度、适时。探求师爱的释放艺术,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以人为本,平等相处

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教育注重面向个体,教师既要尊重个性、发展个性,又要规范个体行为。人是有情感的人,情感中存在著愿意与不愿意、喜欢与不喜欢。一个个有个性的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教育者的教育,是每个教育者都要直接面对的问题。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关心学生的身体、学习和生活,使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班主任要热爱所有的学生,只爱“金凤凰”不爱“丑小鸭”,不是真正的爱学生。班主任要把自己的温暖和感情倾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通过真情的流露去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走进学生的心灵,感化学生。

当今的教育要求班主任要与学生做心灵相通的朋友,应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做到把学生看成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感情、有思想、有独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可以任意摆布和要求的工具。工作中曾听到不少班主任抱怨说某某同学自私,让他做事表现得不情不愿的,支使不动;而学生却说老师不近人情,不管别人有没有时间……有人把这种现象的产生的根源归结为:当今社会,家庭独生子女居多,过分的溺爱使得孩子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心态,不懂得关心他人,乐于助人,是一种道德的缺失。我认为这种说法有点言过其实,小题大做。从教育学的观点来看,这种矛盾的实质其实根源于观念上的冲突。教育者把学生提供的服务定性为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义务,还是学生所给予的帮助,就能折射出教育者是否具有平等的教育观念,是否把学生当成人格平等的对象看待。构筑平等的师生关系需要放下架子,摆脱居高临下的姿态,在实施教育的具体过程中,不要习惯于单纯地从成年人、教育者的角度,带着爱之深,责之切的心理去进行说教、指正,要善于倾听,了解学生怎么想,怎么看,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些小事让学生感受到关心和爱护,如学生的学习用品掉在地上,碰巧经过时,不是旁若无人地走过去,而是帮他捡起来,让学生觉得这个班主任是容易亲近的,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多一点理解和宽容,从爱出发,了解学生真实的感情需要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给学生平等对话的机会,让学生觉得班主任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从而“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二、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生生理发育开始日趋成熟,心理上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发现了“新的自我”,明显地感到“我”是大人了,并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民主、平等要求;在人生的追求中强化了自主管理和个人实惠观念;产生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这些生理心理特点就要求教育者必须及时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古人所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因此,班主任要积极创造条件,主动亲近学生,细心体察、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为学生摆脱烦恼、化解困惑。这样的情才能动人,这样的爱才具有说服力,这样的教育才能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要讲求方法,要适度,要合乎情理,体现艺术的针对性。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老师不是圣人,学生也不是圣人,班主任要树立“允许学生犯错误的教育观”,把育人当作一项长期的事业,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要有一颗对学生宽容的心。当有学生请假时,不妨用关心地询问他哪里不舒服,取代用怀疑的眼光上下打量,看他是不是说谎。过几天,再问一下这个学生,看他的病有没有好。也许有的学生请病假是说谎,但在老师的不断关心下,他会觉得羞愧。这样,一次宽容就变成了一次行之有效的教育。就像人的手指长短不齐一样,一个班往往也会有一些自制力薄弱的学生,他们认错态度诚恳,改错效果却不尽人意。面对学生反复犯错误的情况,暴风骤雨、劈头盖脸地来一通批评,痛快固然痛快,但未必收到好的效果,这种情况下,班主任要稳定情绪,留一点时间给自己思考,留一点余地给学生自我改进,照顾学生的自尊心。在班级管理中,教师适当的放手,留一定的空间给学生,远比不信任学生,大包大揽,不留一丝空隙,效果要好;对学生教育目标的确定,不能主观臆断的采取高标准、严要求,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制定,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有助于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师生的感情。

三、懂得欣赏,认识自我

社会心理学中“阿伦森效应”告诉我们:人们总是喜欢褒奖不断增加,批评不断减少。任何人做事都希望得到人的赞赏。所以,班主任不要吝惜对任何一个学生的赞扬和肯定,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要多使用表扬这件法宝。时代在发展,学生的思想也在变化,以往所崇尚的自谦美德在人的精神品质中所占的首要地位,在今天的社会已被自信所取代,今天的学生不缺自信和自傲,缺的是对自我的客观评价,教师评价学生,如果只关注其缺点,而忽略对其优点的肯定和认同,就会产生思维方式上的冲突——教师认为是在严格要求学生,帮助其完善提高;学生认为自己在老师眼中一钱不值,老师不懂得欣赏自己。这种冲突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对老师的教育持一种抵触情绪,影响教育的效果。

现在的学生有两大倾向,尖子生在家、在校都受宠,真可谓宠坏了,批评不得;双差生在家、在校都受歧视,真可谓坏透了。久而久之,尖子生变得高傲自大碰不得,双差生变得心灰意冷无所谓。这样的教育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是畸形教育,评价学生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辩证法:对尖子生采取表扬中的批评,让他明白自己虽有成绩,但还有不足,要追求全面发展,需要不断的努力,同时培养他们一定的挫折承受能力;对于双差生则实行批评中的表扬,差生易犯错误,犯了错误不批评不行,这是原则,但要让他在接受批评时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期望,找出他的发光点,帮助他树立自信心。差生有了进步要及时表扬,并鼓励他再接再励,差生的表现易出现反复,班主任要有耐心,恒心。这样,让学生在老师的欣赏中愉快地接受教育,自觉地改进、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

不要埋怨付出没有回报,不要责备孩子不太领情。反躬自省,审视自己心中是否已把“适时”的爱给了“适时”的学生。用一颗平等的心与学生交往,尊重学生,讲求沟通的技巧和方法,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欣赏学生,真情互动,就能使教育在学生的心底开花、发芽,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马涛的《教育需要爱来做支撑》

[2]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

班主任爱的艺术 第7篇

一、营造轻松的教育氛围

我带的近几届学生现在都进入了上海市的许多中学继续读书。总有家长向我报喜:“我家小叶在徐汇中学,语文考试名列班级第一,谢谢你,郁老师……”“我女儿小季明天要来看你,她说昨晚梦见你了。”接到这些电话,我总会想起这些学生乖巧的笑脸,也会想起有几个学生调皮的模样。在教育学生时,教师不妨宽容一些,营造轻松的教育氛围。

例如,有一天,分管校车纪律的黄老师向我反映学生小张不遵守纪律。为了将情况了解清楚,我请小张把当时的情况说了一遍,又请他写下来。他是这样写的:“今天是周五,听说黄老师开会不坐校车。我开心地想,今天可以放松啦。校车经过徐家汇花园时,我看到一个老外在玩橄榄球。正巧,有个同学刚给我一个蜜饯橄榄,我不由自主地拿出它,偷偷地吃了起来。可刚含进嘴里,我猛然想到学校有规定,在校车上是不能吃东西的。于是,我胡乱一嚼,差点没把核吞下去。后来,我又从椅子背后找到几个空瓶子和同学抛着玩,瓶子在空中来回旋转。我们得意极了,哪想到这种违纪行为已被别人看在眼里。今后,我一定要引以为戒啊!”

我并没有批评小张,而是与黄老师商量让小张担任校车的“小小监督员”。这样一来,小张有了任务,对自己也就有了约束。当然,小张不可能一下子就改掉缺点,我经常去黄老师那儿打听他的情况,发现了他有了进步马上表扬,觉察到不足就及时与他谈心,帮助他。经验告诉我,数十名学生组成的一个班级,光靠几个学生干部的力量是不够的,要引导全体学生成为管理工作的积极参与者,这样的班集体才会蓬勃向上。

二、巧妙走进学生内心世界

孩子的很多思想是成人无法想象的,光靠蛮劲或是刻板感化和说教不会起很大作用,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别是对刚入学的小学一年级学生。

学生乐乐的脚骨折了,本应在家静养,但她的父母担心她耽误太多的课程,我就提出把乐乐送到学校来,并提前告诉班里的学生该如何帮助她。我把坐轮椅的她安排在靠墙的位置,她很懂事,不想麻烦我推她去厕所,总回答“不用去”。我就假装请求她:“乐乐,我要上厕所,快陪郁老师去趟厕所!”只要乐乐的轮椅一来,坐在前几排的学生就会不约而同地挪开桌椅,方便乐乐通过。

学生小李总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有时不管教师怎么叫他,他都听不见。他上课时爱走神,我就故意请他来发言;打了铃不见学生进教室,我就请他监督大家是否准时进教室。他学习好,很聪明,喜欢在教室的墙壁和桌面上涂鸦,我就会假装幸灾乐祸地对他说:“看来要叫你爸爸卖掉车子买涂料来刷墙喽!”“不要!”说着,就看见他拿着橡皮去擦拭了。对待学生的偏差行为,教师不能总是“笑脸相迎”,也不能总是“生硬讲理”,他们需要的是最有效的能唤起他们迅速改正的引导型措施。有时候,我会一会儿跳到左边(演学生甲),一会儿跳到右边(演学生乙),教小学一年级学生如何用礼貌的请求的语气去和同伴商量,解决困难。学生是极会模仿的,他们都微笑着看我表演,很快明白了哪些事情可以请求家长和教师帮忙,哪些事情可以靠自己来解决。就这样,在说说笑笑中,就把教育难题解决了。

所以,教师要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天真单纯、活泼好动、天性好奇的特点,用扬长避短的办法,快速、巧妙地化解教育难题。

三、真诚与家长交流

与家长交流是一门学问,也是心灵的艺术。教师开展教育工作,必须与家长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桥梁,教育的过程就会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的过程。平时,我总是诚心诚意地和家长交流,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与家长交流要讲究谈话技巧,也要有一些幽默感,那样更易于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一天,一位家长打电话问我:“郁老师,小葛今天胃口不好,没吃什么早点,你看看他现在怎么样了?”我立刻去查看,询问小葛饿不饿,并及时回复家长:“小葛刚吃了4块饼干,跑跑跳跳,心情很好,你放心。”我自己也有孩子,知道做家长的多希望教师能及时告知孩子的情况。小葛妈妈又来了短信:“郁老师真是有心人啊!小葛在您那儿,我放心!”

亲切的称呼能缩短心灵之间的距离。我发出的短信常常是这样的:“伊伊妈,今天小伊伊有点不舒服,回到家里请密切观察,谢谢!”家长总会回复:“应该谢谢你才是。”在短信的交流中,家长们真切地体会到我的工作是细致的,是充满诚心的。

在工作中,我们还要关注“隔代情”,用真情拉近与老人之间的距离,为工作的开展添加润滑剂。学生均均出生至今都是外公外婆照顾,父母忙于工作,外公外婆管吃喝、管学习、陪练琴……当然,也非常宠爱均均。有时候过多的爱和担心违背了学校的规定,我就会注意在平时的交流中表现出对两位老人的关心:“外公,白天均均上学,你们要多注意休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位老人越来越配合学校工作了,他们总说:“郁老师,你说呢?我们听你的。”

教师“爱的能力”——“给”的艺术 第8篇

人教版高中必修三第五单元是诗词单元, 选编了李清照的一首词———《声声慢》。当时笔者带的实习年级是高二, 在准备上这首词之前做了很精心的准备, 并且有了一个自认为不错的创意———就是颠覆传统的上这首词时的缠绵哀婉的基调, 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于是, 笔者信心满满地走进教室。下面是这节课的一段实录:

(之前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师:好, 请大家注意下面一句词:“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 晚来风急?”我们知道, 古人借酒消愁, 酒是越浓越好, 而此时的李清照正经历国家沦丧之苦, 孀居之痛, 应该说作者会将这种情感融在烈酒, 浓酒中, 为什么李清照在这里偏说是“淡酒”?

(学生陷入一片沉思……等待半晌, 无人回应, 笔者便走下讲台, 欲请学生回答。走到一位男同学前, 站定。)

师: (笔者轻拍这位男同学的桌子) 好的, 我们就请这位男同学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胆怯地站起来, 半晌无语)

师:嗯, 男生应该对酒会更有感触, 从你平时的生活中, 你能悟到什么?

(全班大笑)

生: (委屈地看着我) 老师, 我不喝酒……

(全班一下子安静下来……)

笔者顿时觉得伤害了他, 看着他哀怨的眼神, 笔者有些慌乱, 于是请他坐下来, 然后自己回答了这个问题。之后, 课堂变得很安静, 临下课笔者布置了一个作业———扩写《声声慢》, 写成散文。但是, 从后来交上来的作业来看, 没有一篇作业可以实现这个目标。因为笔者没有让学生沉浸在作者的情感中, 没有沉浸在学生自己的情感中, 更没有营造有效的课堂文化氛围, 来提升“课堂品位”。

上完这堂课, 笔者突然意识到, 教师之于学生的意义。作为教师, 不仅要教作品, 让学生理解作品, 更重要的是要教作品的品格, 作者的人格, 连带着教师自己的人格, 最终要达到的效果是形成整个班学生的集体人格。但是这堂课笔者没有做到。虽然这堂课看似上得如火如荼, 但是从结果上来说却是非常失败的。

由于这次失败的教学经历, 笔者认为教师若想从课堂中有所得, 必须具备两个要素, 既要懂得“爱的能力”, 又要体会“‘给’的艺术”。“爱的能力”指向教师本身, 是教师精神内涵的蓄养, 要求教师用健全的人格和宽阔的胸怀去原谅一切, 包容一切, 爱一切。“‘给’的艺术”涉及课堂教学, 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精神气质的外放和显现, 体现为教师“给”什么合适, 怎样“给”合理的问题。兼顾二者, 教师爱由心生, 才能投射到班级中, 投射到课堂中, 投射到学生的心中。

对于如何做到“爱的能力”和“‘给’的艺术”, 笔者有几点不成熟的思考。

一、教师要培养“爱的能力”

“爱的能力”一词由西方精神分析大师弗洛姆首次提出, 在其《爱的艺术》中着重强调了这一点。他漫谈到:“如果我确实爱一个人, 那么我也爱其他人, 我就会爱世界, 爱生活。如果我能对一个人说‘我爱你’, 我也应该可以说:‘我在你身上爱所有的人, 爱世界, 也爱我自己。’”[1]他还强调:“爱的能力取决于我们本人成熟的程度, 以及我们在同世界和同自己的关系中能不能发展一种创造性的倾向。”.[2]可见, 他指的“爱的能力”不仅包括爱自己, 爱周围的亲朋好友, 也包括爱天下所有的人。下面笔者将从两个方面具体论述教师“爱的能力”如何实现。

(一) “爱”书本。

正如德国医学家巴拉塞尔士的一句名言:“一无所知的人什么都不爱, 一无所能的人什么都不懂, 什么都不懂的人是毫无价值的。但是懂得很多的人, 却能爱, 有见识, 有眼光……对一件事了解得越深, 爱的程度也越深。如果有人以为, 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 那他对葡萄就一无所知。”不可否认, 这段话所阐述的哲理是简单而又深刻的, 读书可以广阔眼界, 让人高屋建瓴, 又可以涵养心境, 使人性行淑均。虽然读书不一定可以让人具备“爱的能力”, 但是它可以作为培养“爱的能力”的前提条件。作为教师, 一堂课的文化深度不就是衡量一个教师涵养的标准吗?在课堂上的妙语连珠, 对答自如, 张弛有度都传达给学生作为教师的见识和眼光。而做到这些, 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知识之泉予以供给和温沃。语文课既是知识课, 要能读懂大千世界万象气息;语文课还是文学课, 要求有鉴赏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语文课又是文化课, 要有剖析文化厚度的魄力。有了经年累月知识的不断沉淀和积累, 并内化到教师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教师就有资格谈“爱”。

(二) “爱”自己。

圣经说“爱他人如同爱己”。它肯定和尊重了人本身, 它保持了人作为人的独立性。弗洛姆说:“如果把他人当做人来爱是美德, 而不是罪恶的话, 那么爱自己也应该是美德, 因为我也是一个人, 有关人的一切概念都与我有关。”[3]在“爱他人”与“爱自己”的关系上, 他漫谈到:“对自己的生活、幸福、成长以及自由的肯定是以爱的能力为基础的, 这就是说, 看你有没有能力关怀人, 尊重人, 有无责任心和是否了解人。如果一个人有能力创造性地爱, 那他必然也爱自己, 但如果他只爱别人, 那他就是没有能力爱。”[4]可见, 他认为要展现给别人一个人具有“爱的能力”, 首先要证明这个人有爱自己的能力。这里的“爱自己”并不等同于“自私”, 他们二者有天壤之别, “利己和自爱绝不是一回事, 实际上是互为矛盾的。利己的人不是太爱自己, 而是太不爱自己。他看上去似乎非常关心自己, 实际上只是试图通过对自己的关心去掩盖和补充他们缺乏爱的能力。”[5]所以, 这里所要说的爱自己, 绝不是自私的“利己”, 而是真正地在语言、行为、思想上尊重自己, 修善自己。作为教师, “爱自己”远比忘我地奉献自己更能深刻地影响学生, 因为学生在教师的身上可以学到如何爱, 如何看到自己的优势, 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知道自爱, 才有能力爱所有人。

二、教师要努力完善“给”的艺术

“给”不单单是教师与学生知识的交流, 也包括文化、信仰的传承, 人格和精神气质的垂范。“爱是给而不是得。‘给’并不是放弃和牺牲, 有创造性的人认为‘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 恰恰是通过‘给’我才能体现自我的力量, 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使我充满了欢乐。‘给’能比‘得’有更多的愉快。”[6]“给”的艺术主要表现在教师能不能“给”, 以什么样的方式“给”, 怎样“给”合适。

(一) “给”人格。

上面的课例中, 笔者在最后给学生布置的作业, 学生并不能完成, 是因为他们没有感受到所谓的“人格力量”。这种“人格力量”, 不仅指教师自身的人格, 也包含了作者的品格。笔者所上的那堂课“人格力量”在一片嬉笑声中荡然无存, 学生感受不到榜样的存在, 无法理解人格之于体会作品的意义, 更无法参透作者如泣如诉、字字泣血的情感。笔者认为, 西蒙娜·魏尔的一句话很有借鉴意义, 她曾说:“说话的方式取决于这些话发自你内心的深度, 而不取决于个人意志。在双方息息相通的情况下, 这些话会触动对方相等的内心深度。所以一个有能力区别的人就会听得出来这些话的分量有多重。”[7]而笔者恰恰是把这种缠绵哀婉, 最能触动人心的东西以一种非常轻松的方式呈现出来, 自以为是做到了创新, 实则与目标渐行渐远。因为“相等的内心深度”, 笔者的说话方式只能触及到学生心灵的表层, 所以他们做出的回应也只可能浮于表面, 效果可想而知了。

(二) “给”尊重。

海外学者多次论述过“崇拜盲点”。就是如果要问霍元甲和李连杰哪个重要, 大部分的人都会说“霍元甲”重要, 我们头脑中会有一个“理想原型”。而反应在教学上, 就是学生会以老师为标杆, 准绳和参照。老师的“现场指导”作用, 对于学生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在上面的课例中, 笔者公开对那位滴酒不沾的男同学谈“酒”的问题, 其实是向同学们证明了“他是喝酒的”这一事实, 这当然是极不尊重他的表现。笔者不知道那位男同学在课后遭遇到什么, 同学的嘲笑, 还是议论?总之, 无疑给他带来了困扰。他也必定没有看到所谓“人格力量”, 因为这位老师带给他的只有永远得不到答案的困惑。所以, 要尊重学生, 从了解学生开始, 从言语开始, 从行为开始, 让教师的“人格”在学生身上开花结果。让学生成为他自己, 而不是把他定义为教师心中的固有形象, 也不是用教师的思维去束缚他所有的想象力。虽然这是个很沉重的负担, 但这也是每个教师的责任。

(三) “给”元典式创造。

所谓“元典式创造”, 无疑“创造”二字为核心。教师不要总是搬一些古人、今人的理论来说, 而是要提供学生无所闻, 无所见的东西去与他们的心灵共鸣。最好的方式就是教师“现身说法”。弗洛姆认为教师要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把学生当做平等的实体。阿莫纳什维利的做法很有借鉴价值, 他在《孩子们, 你们好!》一书中, 强调要将假期的见闻告诉孩子, 所以他的做法是在开学第一天, 把自己在假期的欢乐或悲伤或有趣的事情告诉孩子们, 孩子们久而久之会与他产生一种默契。他不怕孩子们分享他的不幸, 因为他正在“创造”, 孩子们正从他的见闻中感受到“元典式”创造的力量。因为对于他们来讲, 这是他们在书本上见不到的“知识”, 这是教师分享给他们的独一无二的精神财富。

有水草的地方, 才是我们要去的远方。教师“爱的能力”和“给”的艺术, 虽然不是现时生成的, 但是如果教师能用一定时间累积和淘洗, 它一定会伴随教师的成长而生长。等我们寻到那一片水草, 才发现那里早已枝繁叶茂, 花团锦簇。

参考文献

[1]—[5]弗洛姆.爱的艺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43, 111, 54, 55, 56.

[6]王守纪, 孙天威, 轩颖.爱的艺术与爱的教育——弗洛姆爱的理论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4 (05) .

爱的艺术 第9篇

20世纪之后,自我中心主义在西方社会大行其道。一味追求自我利益的病态心理,漠不关心和勾心斗角的道德危机不时出现在人们之间。面对这一社会现象,弗洛姆指出西方社会正处于价值和道德沦丧的黑暗时期,道德和伦理力量的缺失才是对人类真正的威胁。

(一)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

弗洛姆指出,爱是人性的重要表现,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正是通过爱才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交往,没有爱的社会,只能是互相残杀的野蛮丛林世界。弗洛姆认为,爱是对自己的认可,是对他人的肯定,是双方在各自保持完整与独立基础上的一种完美结合。爱是一种建立在双方平等、相互独立、互相肯定基础之上的人与人之间的结合,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总之,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更具有社会属性,人出生之后通过不断的社会化学习到了社会常识,逐渐产生了孤独感,恐惧感。生活在不同时代和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中的人,却永远都会面临一个相同的问题,如何克服孤独感,如何超越个人的天地。爱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人们内心的渴望,对爱的追求既是单个个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家庭社会得以持续存在的重要力量。人类一天也不能生存在没有爱的社会中。

(二)爱是“给”不是“得”。

弗洛姆认为爱是给而不是得。所谓“给”并非意味着放弃与牺牲,对于富有创造力的人来说,恰恰是通过“给”才使他们充分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使人生充满了欢乐。“给”是体现自身力量的有效方式,也是力量的最高表现。主动的“给”比被动的“得”能获取更多幸福。能够给才能证明能够爱,试想如果一个什么都不肯“给”的人,他会怀有多少爱心呢,而“得”虽然也是获得好处,但是其内在力量远不如给的力量强,因为,爱他人与被他人爱关键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奉献,一个是索取。奉献价值永远值得赞美。爱也是一种责任心,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所表达出来的承诺和答复。爱是发自内心地对他人的要求作出积极的回应,对他人的负责也就是对自己的负责。

(三)爱是一门艺术。

在《爱的艺术》这本书中,弗洛姆开门见山地就提出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纯粹的个人行为。掌握爱这门艺术,需要两个方面,一是掌握丰富的爱的理论,二是努力付出爱的实践。另外,还有几个严格的要求,即宽宏、专注、耐心、操守。只有在生活中严格地遵守这些要求,才有可能掌握爱的艺术。我们常讲,无规矩不成方圆。不遵守爱的这四种要求,爱就无法实现。爱的艺术的基础是专注,在灯红酒绿的当代社会,物欲横流,很难使人专注。因此,在今天经济飞速发展的西方,爱也理所应当成为奢侈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人们过分追求效率,这也体现出了身处物质社会的人们对于爱的缺乏。人为了获得爱就必须全力以赴地付诸行动,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也是一个纯粹的过程。

二、爱的表现形式

在《爱的艺术》一书中弗洛姆认为,爱不仅仅是同单个人之间的简单联系,爱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态度。就算一个人找到爱的对象,也并不一定会自发地产生爱,这就是爱的能力的关键作用。同时,弗洛姆所强调的爱在具体形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所以,他将爱根据不同的对象划分成五种具体形式。

(一)博爱。

博爱凝结了同其他人的结合、团结与统一。博爱的基础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同等人之间的爱。弗洛姆认为,博爱的实质是对人类的整体爱,是对需要帮助的人,特别是穷人,弱势群体之间的爱。任何动物一样,都爱自己的骨肉。但是只有当你爱那些与你无半点关系的人时,你的爱才可以算作开始。如果你爱所有的人,你会发现你的确具有爱的能力。如果一个人只疼爱自己的家人的话,而对其他人完全无任何爱心,这是爱的无能的表现。另外,对一个具体人的爱与同整个人类的爱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对一个人产生爱,那么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对这类人产生爱。对人类的爱不是抽象的,也不比爱一个具体的人低级,爱具体的人是爱整个人类的前提。

(二)母爱。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人们之所以无限地赞美母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母爱最无私。为了自己的儿女,母亲可以抛弃一切,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为之感动。“可怜天下父母心”,“儿行千里母担忧”……这些质朴的语句道出了母爱的无私伟大。父爱是部分阶段的,可母爱是全面的。母爱是无条件的,母亲热爱自己的子女是一种天性。这种爱主要表现在爱自己的孩子,为自己的孩子提供成长发展所需要的一切物品,甚至为了孩子的成长,可以献出自己的一切。母爱的实质是血缘联系,正是血缘关系才促使母亲愿意为自己的孩子献出一切,并通过对孩子的爱促使与孩子之间的分离,这正是母爱与性爱之间的不同之处。孩子与母亲分开以后,只有那些生活经历丰富,感情充实的母亲才能够继续爱自己的孩子,才能成为真正爱孩子的母亲。反之,爱的能力不足,对生活理解不够的妇女,永远也成不了真正疼爱自己子女的母亲,对他人的爱就更无从谈起。

(三)性爱。

性爱是专一的爱,这是性爱同母爱、博爱的最大区别,是一种具体的爱,有很强的排他性。性爱既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交织混杂在一起的爱,它要求爱的对象合二为一,各自都真心付出自己私密的一种爱,是男性与女性之间的一种爱。性爱是一个人能否爱的集中体现,是爱的典型表现形式。弗洛姆认为性爱是由人的意志决定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把自己的全部生命都交给了对方。实质上,性爱既是意志行为,也是献身行为,这是性爱最关键的地方。另外,弗洛姆也强调,性爱与纯生理的短暂的肉体结合也有着本质的区别,也不等同于通过肉体的结合来克服人与人之间的隔离,更不是各自霸占对方的身体。如果性爱不是以爱情为基础,那么它就只是一种纯生理的动物行为,只能是粗野的肉体的结合。但是,性爱只有在与所爱的人结合时才具有排他性和专属性。性爱的独占性意味着只对同一个人既在肉体上又在精神上保持一致性。

(四)自爱。

顾名思义,自爱就是对自己的热爱,就是对自身的一种肯定,对实现自我与发展自我的一种自信。很多人都认为,爱他人是一种美德,而爱自己是一种自私。其实,爱自己不见得就是自私,关键有个度的问题,这个度就是自尊、不自欺欺人。在这个度内就是自爱,同时这样的自爱正是爱他人的基础。试想,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爱,他还会爱谁呢?只有懂得自爱的人才会萌发对他人爱的想法,才会采取行动去爱他人。自爱与爱他人可以同时存在,但是自爱与自私却有着本质的不同。自私的人既不懂得爱自己,也不懂得爱他人。弗洛姆认为,自私自利者时时刻刻以自己为中心,把周围的所有一切都当作为自己谋取利益的工具。严格说来,自私自利者是不存在爱的。表面上看,自私自利者太爱自己,实则不然,而是他们太不爱自己。对爱的缺乏会使他们感到恐惧与孤独,并会消解他们的生命力。表面上的爱自己实则是对自己无爱的能力的掩饰而已。只有懂得自尊自爱,不自欺欺人的人才会真正爱自己、爱他人、爱整个世界。

(五)神爱。

神爱是一种宗教表现形式。从心理学角度而言,神爱的产生是由于人们追求完美,追求正义,追求永恒的需要。人们将美好的愿望、将正义与公平,将最高价值都统一到了神的身上,借助“神灵”这一载体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几乎都有人们表达对神的崇敬的痕迹。人们认为神是无私的,神是博大的,神是无所不能的,神是爱世人的,当然这些都是人们爱的一种表现,体现了人们心灵的伟大。人们对神的爱实际上是人们对自己最高境界以及完美、正义、永恒的一种努力追求。

三、爱的现实意义

弗洛姆认为人是被自己努力创造出的资本主义经济社会所奴役。在他看来,只有掌握了爱这门艺术才能使人们摆脱压迫和掌控,才能实现自由和发展。爱是纯粹的,是无私的,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解答。同时,弗洛姆也强调人在爱他人的时候也必须维持自己的独立性。不随便盲从于他人才能真正做到爱自己进而爱他人,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人才有克服与生俱来的孤独和恐惧的能力。

弗洛姆的出发点和设想是单纯而美好的,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他的理论所存在的片面性。弗洛姆的“健全的社会”的构想是建立在人与自己的爱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爱这个基础上的,妄图通过爱来解决一切问题则是不现实的。弗洛姆对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的发展,也仅仅是从个体层面发展到了群体层面,却没能深入理论的根本基础。同时,弗洛姆也忽视了一个决定性因素,人们之间的爱其实是具有阶级性的。对于社会中存在的种种社会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人们的心态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还是要回到社会制度上来。弗洛姆的爱的理论带有一定的空想性,甚至有乌托邦的色彩,他并未挖掘到人们心灵异化的最根本矛盾。

摘要:弗洛姆的爱的理论是建立在人道主义伦理学基础上的,爱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技艺。在物欲横流的当今世界里,爱的缺失并不鲜见。对人类存在问题的真正和全面的回答是要在爱中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统一。如何学会爱并掌握爱这门艺术是人们找回自我,净化心灵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爱的理论,弗洛姆,爱的艺术

参考文献

[1](美)E·弗洛姆;萨如菲译.爱的艺术[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3卷

[3](英)休谟;关文运译.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下册

[4](美)查尔斯·霍顿·库利;包凡一,王源译.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5]曾繁仁.20世纪欧美文学热点问题[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英)罗素.罗素论幸福人生[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爱的艺术 第10篇

爱利希·弗洛姆 (Fromm Erich, 1900—1980) 是“新弗洛伊德主义”精神分析学派的缔造者之一, 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成员。他一生写下了大量著作, 《爱的艺术》是其代表作之一。

弗洛姆在此书中最重要的主张是只有把实践爱当做一种信仰, 才能真正地懂得爱的艺术。当代青年对爱的态度并不十分严肃, 很多教育者面对这样的现实心里面都会有些许尴尬。但是爱本身既是每个人必须要经历的一件事情, 又是人生中很有必要的一件事情, 爱是个人的意愿, 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崇尚个性和自由的时代。所以, 无论是对是错, 爱就在这里。

不得不承认, 读这本书的一个重要的初衷就是想让自己在爱这件事情上有一个完美的实践, 但是读过这本书之后, 对爱的需要反而不那么迫切了。因为我领悟了爱不是对象的选择, 而是自我的一种能力, 是自我创造性的体现, 是奉献, 是理解, 是尊重。正是因为在这些方面自己的自信, 所以反而不担心是不是被爱了。

之后的很多年, 我对当时读这本书的情景印象深刻, 那是我第一次真正觉得心理学知识像我当初期望的那样展示在我面前, 用通俗的语言来深刻地解读人性, 探讨生命的意义。曾经认为, 心理学是经验主义的学科。然而, 最初两年的心理学学习让我感到心理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 探讨了太多人体的生理学基础和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你无法从那里直接联系到生活中的心理学内容, 更无法用那些知识去解读人的心理。然而, 读了这本书之后, 才发现基础理论对一门科学是必不可少的, 必须经历长久的实践才能真正理解这门科学的价值。

20世纪的50年代, 正好是西方社会经历深刻变革的一个时期, 工业日新月异地突飞猛进, 社会倡导生产和消费, 正像我们国家现在经历的这个时期一样。人们被深刻地物化, 社会的焦点集中在橱窗之上, 那些光彩照人的商品是这个社会普遍追寻的价值所在。人们越来越远离人作为自然界中一份独立力量的存在, 忽略了人之所为人的本质特性——精神。人的精神的优越性被高度物化的现实世界摧残得七零八落, 人们在创造一个自然界之外的物质世界的高度亢奋当中, 乃至忽略了这一切的本质意义, 即怎样让生物体的人过更舒适的生活。这本书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写成的, 作者深刻剖析了当时西方的社会结构、社会人格, 从而试图探索出一条个人人格的正确的成长道路。

尽管将爱作为生命的根本意义这样一个概念是值得商榷的, 但是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地理解人性的视角, 让我们人类世界在物化的歧途中迷途知返。当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明确地告诉我们, 幸福感不仅仅是爱所能达到的, 就像这本书中说的一样, 人的自我实现才是人性发展的最高境界。包括个人的成就感、个人的自尊、个人的生活满意度及个人的休闲质量等等因素, 都是幸福感紧密联系的概念。这本书还告诉我们一个这样的道理:物质文明建设永远实现不了人作为人的真正价值, 只有在人格成长的过程中, 才能体现人作为人的价值, 也只有人格的充分发展, 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 达到真正完美的社会。不管弗洛姆的理论正确与否, 这种对人类发展方向的思维模式是极其有价值的。

就爱的心理学意义及其心理机制的探讨, 弗洛姆已经实现了一个非常大的跨越, 因为他将爱, 甚至将人格发展从弗洛伊德的生物解释中解放了出来, 把爱的问题放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来探讨, 并且认为人类的爱更多的是因为社会发展所形成的, 而非是弗洛伊德所归纳的生物本性。这一点更符合人的社会属性, 毕竟人是因为生活在社会中才称之为人的。

《爱的艺术》中所谓的“爱”与人们普遍认为的那种“一个人偶然幸运地体验并陶醉于其中的一种纯粹的快感”不同。弗洛姆认为, 爱是一种能力, 一种态度。爱是一种积极的活动, 并不是一种被动的情感。如果用最通常的方式来描述爱的主动特征, 那么, 它主要是给予, 而并不是接受。或者说爱是一个人的活动能力, 而不是两个人的偶然相遇。因此, 人们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爱进行系统的学习, 才能真正具备爱的能力, 才能更好地实践爱。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基于一种社会现实, 即人们普遍认为爱在人生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并且对爱充满强烈的渴望, 但是很少有人认为, 在实践爱之前还需要系统的学习。他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归结为三方面。

首先, “多数人宁愿把爱当成被爱的问题, 而不愿当成爱的问题, 即不愿当成一个爱的能力问题。对他们来说, 爱就是如何被爱, 如何惹人爱”。其次, 把爱的问题设想为一个对象的问题, 而不是才能的问题。“人们认为爱是简单的, 困难的是寻找正确的爱的对象, 或者被爱的对象”。尽管每个时代都具有自己鲜明的时代特征, 具有吸引力的气质取决于一个时代在体魄和精神上的风尚, 但在过去的数个时代里, 爱的意识常常只是作为人类自身交换能力范围内的商品而已, “人们力图做一个交易:从社会价值基点来看, 这个对象应是值得要的, 而且同时就我的公开和隐秘的财产和潜能而论, 对象也应该想要我”。再次, 人们“把最初堕入情网的经历与爱的‘久恒’ (或用我们能够使用的较容易理解的语言说:爱的‘永恒’) 之间的区别混淆了”。“认为没有什么比爱更简单这种看法, 尽管被相反的证据所淹没。却仍然很流行”。在这里, “几乎没有什么活动像爱这样以极大的希望和期待开始, 却以有规律的失败而告终”。“如果这是其他任何活动和事业, 人们都会渴望认识失败的原因, 学习做好这件事的方法, 或者干脆拉倒了事, 但爱是不可能拉倒了事的。”

弗洛姆认为, 学习任何一种艺术都需要学习两方面的内容, 即理论和实践。首先,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对爱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他认为爱的起源应该追溯到人们从脱离自然界开始后的孤独和无力感。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 人们从自然界的束缚中逃离并获得自由, 却又转而依附另一种精神权威而逃避自由, 就是为了克服孤独和无力感, 但这种方式永远也无法让个体获得真正的自我, 实现人作为人的真正价值。然而, 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 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终究要实现, 并且这种发展的最终归宿就是爱。尽管当今社会的人们在爱的旅途中到处碰壁, 比如高离婚率、自杀率、犯罪率等等问题对这个社会的和谐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人们对爱的实践感到空前的茫然, 对爱的关注和渴望更是超越了以往的任何时代。但是人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忽略探索爱的本质含义, 在行为上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尽管他们对爱如饥似渴, 却又认为几乎每一件事都比爱重要:成就、名望、金钱、权力——几乎人们所有的精力都用来研究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同时作者也对世人的这种行为表达了深深的不满, “难道只有那些能够赢得金钱和名利的东西是值得学习的, 而爱只对精神有益, 在现实意义上并无利可图, 是一种我们根本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精力学习的奢侈品吗?”

弗洛姆在对各种形式的爱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后认为, 所有形式的爱常常包含着共同的基本要素:关心, 责任, 尊重和了解。并在书中对这几个要素的本质含义做了进一步的说明。

书中指出, 关心是首要因素, 这在母爱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他认为“爱是对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积极关心”“爱的本质是为某物而劳作, 是促使某物成长, 爱和努力是分不开的。”

从真正意义上讲, 责任完全是一种自愿行为, 是我们对另外一个人表达或没有表达的需要的反应, 而当今我们理解的责任却多是指职责, 从外部加于人身上的某些事。

尊重和责任是互相依存的, 假如没有尊重, 责任就完全有可能是支配和占有。尊重不是害怕和畏惧, 它是指按照个体的本来面目, 发现个体的独特个性, 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顺其自身的规律和意愿。

了解为爱提供正确的方向和现实的依据。“心理学的普遍受欢迎, 固然表明了一种认识人的兴趣, 但也暴露了在当今的人际关系中爱的根本缺乏。因此, “心理学的知识成了爱的行为中充分了解的替代物, 而不是向这种充分了解迈进的一个阶梯”。即人们对心理学知识产生兴趣是因为他们想充分了解爱的真谛, 而事实上却没有用心理学的知识来实现充分了解。然而, 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研究均表明:社会经济地位不同的人, 其占主导地位的需要的层次是不同的;个性不同的人, 占主导地位的需要的类型也不同;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 所偏爱的表达思想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在了解了爱的真谛之后还必须要了解所爱的人的个性特征以及其需要的倾向性。

在对爱的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释之后, 弗洛姆又对爱的主要的实践方式进行了阐释, 包括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兄弟之爱、性爱、自爱、对上帝的爱等。紧接着, 弗洛姆对西方社会的爱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要想实现真正的爱, 必然要进行必要的社会结构的变革。他形象地指出“现代人实际上接近于赫胥黎在他的《勇敢的新世界》中所描绘的景象:丰衣足食, 得到了性的满足, 但没有自我。除了与其同胞极其表面化的联系之外, 没有任何东西”。他们遵循着赫胥黎非常简明的公式——“个人有了感知, 社会就会骚乱”, “今天能得到的快乐, 绝不留给明天”, 或者更加登峰造极的陈述——“现今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如今人的幸福在于“有快乐”。有快乐在于消费的满足, 在于“接受”——商品、风景、食物、饮料、卷烟、人、演讲、书籍、电影——一切能够被消费和被吞噬的东西。“世界是一个供我们消费的庞大的对象, 是一个大苹果、大瓶子、大乳房;我们是乳儿, 永远是期待着的人——却又是永远失望的人。我们的特点是适于交换和接受, 适于物质消费和交易, 每一样东西——精神的和物质的东西——都成了交易和消费的对象。”在爱的实践方面, 他提出了爱的实践的四个要素, 即规范、专心、耐心和关注。

最后, 他提出了爱的实现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信仰。爱的能力取决于人们从自恋中解脱出来的能力, 取决于从母系社会和氏族的稳固的眷恋中解脱出来的能力, 取决于我们在与世界和自身的关系中生长和发展一种创造性倾向的能力。这种解脱过程、产生过程和觉醒过程, 要求有一种品质为必要条件:信仰。爱的艺术的实践需要信仰的实现。他在书中对理性信仰与非理性信仰做了明确区分。他指出, 所谓非理性信仰, 是建立在屈从于非理性的权威基础上的信念 (或一个人或一种观念) , 而正确的信仰是根植于一个人思想和感觉中亲自体验中的信仰。理性的信仰并非对某事的信奉, 而是指信念具有的必胜和坚定的特质。

在书的结尾, 作者对爱的现状做了一个全面的概括与展望。在现存的制度下, 能够爱的人必定是极个别的。在当代的西方社会, 爱是一种罕见的现象。这并不是因为许多事业不容许博爱的态度, 而是因为生产的集中, 贪婪的商品社会的精神就是如此, 以至于只有极个别人能够防范他。于是那些密切关心爱, 并将其作为人类生存问题的唯一正确答案的人们肯定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要使爱变成一种社会现象, 而非极个别的、极罕见的现象, 那么我们的社会结构就需要有重大而合理的变革。

电影《断背山》中爱的艺术视角 第11篇

[关键词] 李安《断背山》音乐 爱情

华人导演李安蜚声国际影坛,取得骄人的成就。他的近悯断背山>濮扫国际各大奖项,使其成为华人电影导演中焦点人物。从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到洛杉矶影评人协会的最佳导演、最佳影片奖,从美国电影学会(AFI)年度十大佳片榜首到波士顿影评人协会的最佳电影、最佳导演奖,从美国国家评论协会评论最佳导演奖到金球奖的最佳剧情片以及最佳导演,最后还荣获美国第78届奥斯卡导演奖。

《断背山》不仅仅是一部不寻常的爱情电影,更是一门艺术。华美圣洁的断背山,清新柔和的蓝天白云,两个孤寂无助却有渴望真爱的年轻人,吸引了亿万人的眼球,牵动着亿万人的心。李安结合中西两种文化,以其独到的艺术敏感和文化眼光刻画人物,细腻委婉地表达人物的情感,从一个别样的角度揭示了全人类永恒话题——爱情。

一、纏绵纠葛与反世俗的爱情故事

1963年夏天的一个清晨,美国怀俄明州的西部,为同一个牧场主打工的年轻牛仔杰克与恩尼斯邂逅于人迹罕至的断背山深处的牧场。牧场的工作单调而艰苦,随时有遭遇野兽袭击的可能。最初,两个牛仔赶着地毯般的羊群在旷野中相对无言,各怀心事,一次偶然的促膝长谈,他们互敞心扉。恩尼斯说起父母的车祸,自己被兄长抚养长大的经历,还有未婚妻艾玛,杰克则回忆父母和在马戏团的日子。

一个特别寒冷的夜里,两个人依偎取暖,偶发的激情与寂寞让彼此相爱了。在断背山中,两人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夏日时光。在只有山川河流、蓝天白云、羊群和马,以及他们真诚而又纯粹的情感中,放牧结束了。迫于世俗,杰克和恩尼斯依依不舍地分离。留在牧场的恩尼斯迎娶了自幼相识的艾玛,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杰克到了德州,在妻子萝琳家族的帮助下,事业蒸蒸日上,还有一个儿子。

四年过去,饱受相思之苦的杰克终于给恩尼斯寄去贺卡,重逢后的两人意识到心中炽热的情感,于是在随后的十几年中,都定期约会。每一次的约会后,两人之间的爱与心中面对现实的无奈和压抑与日俱增。然而这一切又被恩尼斯的妻子艾玛发现,知情的艾玛痛苦不堪。最终,艾玛决定与恩尼斯离婚,这让杰克兴奋不已,而恩尼斯却陷入了痛苦的自责。

二十年过去了,恩尼斯仍旧单身,而杰克的事业也渐渐下滑。这时候他们幻想着能一起离开这个地方,到一个谁都不认识的地方厮守终生。然而,这个美好的愿望却因为杰克的意外身亡而落空,去杰克家报哀的恩尼斯在杰克的房间里,发现了那件杰克曾在断背山穿过的衣服,而那件衣服居然一直没有洗过,伤心的恩尼斯潸然泪下,他毅然带走了这件衣服。他把杰克的衣服小心收好,眼里充满还未滑落的泪珠,衣柜里用同一个衣架挂着两人的旧衬衫,旁边是断背山的明信片……

二、音乐的巧妙配合,烘托气氛

《断背山》的电影音乐是整个影片中颇具闪光点的一个部分。《断背山》的配乐由阿根廷的一位配乐家GustavoSantoalalia(GS)制作,恬适通俗,平易近人,有种纯爱电影的感觉,呼吁电影主题——爱是与生俱来的力量。配乐家巧妙的用美国乡村音乐中常见的原音吉他,几乎每轨都有的踏板钢棒吉他和管风琴,来捕捉西部原野的开阔,人物内心的寂寞,烘托感情氛围。

《断背山》的主题音乐突出,贯穿整个影片,从开篇到结束。旋律简单,舒缓而安静。主奏乐器原声吉他,稀稀的数个拨弦,再配上弦乐在底层的铺垫。开场的配乐只有吉他一件乐器,主题旋律还为出现,只是隐隐约约可以听到主题的引子。吉他的音场很广,饱满而通透,就好像一把巨大的吉他漂浮在大山中弹奏的情景。由此画面把观众带到了上尉开垦的美国西部,故事发展的环境。真正的主题音乐的进场是在杰克与恩尼斯来到断背山时一起生活的时候,音乐声部分明清晰,旋律简单而美妙,透彻并有些空的感觉,很好地呼应在断背山上两人的孤独和空虚感。

主题音乐随着两个牛仔之间情感的发展而出现,反复。主题音乐在这部影片中一共有两个变奏。其中一个色彩是较为阴霾的。例如当杰克与恩尼斯承认彼此的感情的时候,主题音乐的变奏出现,弦乐由小调先入,然后吉他跟进,这也预示着他们两人的情感发展的种种危机及悲惨命运。同是导演将一只被狼食剩下的羊的尸骨作为主角悲惨命运的预示。在影片中,主题音乐可以象征性表现了杰克与恩尼斯之间美好理想化的爱情,同时夹杂着无以言喻的痛处;当某一方思念对方时,因无法和对方在一起而感到痛苦时,主体音乐就会想起,很好地烘托了气氛。另一方面,这种简单、平静的主体音乐很适合来表现男人间内敛且压抑、豁达而大气的感情,很好符合了男人情感的风格。

音乐伴随着剧情的起伏发展及人物内心的变化。杰克是一个活泼、冲动、外向的大男孩,喜形于色。当杰克得知恩尼斯离婚的消息后,以为从此可以和心爱的情人长相厮守,他兴高采烈地开着车去找恩尼斯,一路上想起充满激情地爵士乐可是到了恩尼斯家里,知道恩尼斯不得不照顾女儿一个月,他感到家庭的重任牵绊着两个人的爱情,觉得自己还是不能自由地和恩尼斯在一起,他伤心地开车离开。沿途中又响起深沉忧郁的女中音,杰克再次泪流满面。

另外说说电影中的插曲。为了结合影片中的场景,我们可以听到许多美国西部本土化的东西——乡村音乐。其中的插曲有不少是影响美国文化至深,耳熟能详的曲目。通过GS的重新编曲和数名成功乡村音乐歌手来翻唱,所以更近一步拉近了电影与观众的距离。通过音乐的陪衬,把观众带入了一个身临其境的牛仔遍及美国西部的环境中。

整部电影的背景音乐以原音吉他弹奏为主的抒情曲与几位乡村歌手演唱的西部乡谣交替而成,动听而浪漫。歌声温柔绝美,反映了人物间纯真朴实的爱情。

三、表达情感,手法细腻委婉

李安在导演以往的影片时,最擅长用细腻委婉的手法表达人物情感,在《断背山》中,处理杰克与恩尼斯之间情感也不例外。从两人在雇主门外第一次相遇,相互间若有若无的偷窥到慢慢靠近,又相互吸引,越过障碍走到一起,一路下来如行云流水,水到渠成。从性格上来讲恩尼斯是内敛的,而杰克是外向主动的,从两人性格而言,恩尼斯必然是被动的接受者,在整个漫长的爱情历程中他数次退缩过,杰克在两人交往中更显主动,他在努力维系两人之间的关系。

李安在影片之中的视角是那种平和无半点倾向性的视角,影片中对杰克与恩尼斯之间同性之爱那种超越性别的态度之外,他对影片中每一个人物都用一种无责备的眼

光在看待,其中特别是恩尼斯的妻子艾玛。她是这部影片中最有戏份的女角色,她是最早的知情者,一直以来痛苦压抑着心中的秘密,终于让心中火山暴发,离开了恩尼斯。李安对于这个人物充满了同情,他用东方式的隐忍来诠释这个人物的痛苦,他认为这部影片中的每一位人物都是无过错的,或许正是这个社会的错误造成了每个人的痛苦。宽容是李安影片的态度,也是他的电影能被各方所接受的原因。

其实,说到宽容,杰克的妻子萝琳也绝对比我们大多数人更宽容。当她拿着电话与恩尼斯对话时,她已经猜出对方是什么人,那一刻,她流泪了。或许是为这么多年的无奈生活,或许是回忆起当初坠入情网的一刻,或许是怨恨……但无所谓了,萝琳是有理由恨的,咬牙切齿、大声咒骂,但她沒有,她很冷淡,克制着自己的情绪,直到最后,她甚至告诉恩尼斯关于杰克另一半骨灰的下落,鼓励他去完成杰克未尽的心意。一个女人,一个在保守社会中与有同性恋倾向的男人结婚的女人,我们能强求她什么?她用最大的忍耐和宽容让杰克获得了相对平稳的生活。

影片中无处不在散发的是孤独和寂寞,杰克与恩尼斯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恩尼斯妻离子散,杰克魂飞天外,他们只想拥有对方但却不能够,所以他们虽然有家有室却只能一辈子守着孤独入睡。在恩尼斯的身上表现得最明显,他一直不快乐地生活,终于被妻子发现了真相。但他是个好人一直承担着家庭的责任,不愿因为自己与杰克的情感而伤害到自己的孩子。但同样他也明白自己无力再去爱一个女孩,只能让女孩流泪离开自己的身边。当杰克离去后,他只能一个人孤独的终老,独自离群索居住在一个大箱柜中,默默地思念着天国的杰克,然后喝一杯酒回忆一下断背山的美好时光。当杰克打开衣柜,一张断背山的相片和两件带血的衬衣,含着泪说一句:“杰克,我穿……”

李安的细腻委婉,抓住了观众们的内心和灵魂,让人忍不住为之流泪。四、爱情是全世界人类永恒的话题

这部影片讲述两个美国牛仔相爱,却迫于社会压力,他们分别又结婚生子。他们从年轻演到中年,彼此的感情牵扯长达20多年,部分娱乐媒体更直接称呼本片为“西部同性恋史诗”。但导演李安并不赞成把《断背山》归为同性恋电影。因为“这是一部关注全人类感情的影片。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希望不要仅仅将它视为一部同性恋影片。”就连原创小说故事的作者,也认为“因为这是一个爱情故事。如今爱已经部多见了。厌倦了分裂、仇恨、灾害、战争、死亡,人们都渴望知道,有时候爱会以强大而永恒的方式存在着,并且对谁都有可能。”

爱情本身没有错,它是永恒而纯美的。在李安导演的《断背山》中,断背山无疑象征着这永恒而纯美的真爱。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其实,每个人心底都有一座‘断背山’,有人正想回去,但有人永远也回不去了。”而对于这段不寻常的同性之爱,李安的观点更为坦白,“爱是可以超越文化差异的,当爱降临时,异性之爱与同性之爱是毫无差别的,爱女人与爱男人是一样的,在观看本片时,不妨把性别撇在一旁。”因此,爱情与性别无关,只与你爱的人有关,与爱情本身有关。

这部影片是演给那些向往真爱的人看的,也是演给那些灵魂相通的人看的。“我第一次读这个故事时就被打动了,它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讲述了一段美国式爱情,故事结尾处,当读到沾有因年轻时打架而留下血迹的二人的旧衬衫套挂在同一个衣挂时,我流泪了。”这是影片的结尾,也是影片最催人泪下的一幕,升华人物感情,年轻的演员也将自己对剧中人物最为真实的情感发挥得淋漓尽致。

尽管是同性的爱情,导演的真正目的却是唤醒埋藏在人类心底的那种被压抑的真实情感,而人物性别只是一个符号工具。一切善良美好的东西是全人类共有的,正如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这种感情超越时空,超越国籍,超越种族甚至是超越性别。这样的爱是唯一的,杰克和恩尼斯是唯一的,《断背山池是唯一的,杰克和恩尼斯不会回来,一直待在属于他们的“断背山”上。

上一篇:土方量计算的方法下一篇:税收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