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课程教学

2024-09-13

新课标下的课程教学(精选12篇)

新课标下的课程教学 第1篇

关键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优化,整合,发展新兴运动

新课标虽然规定了课程目标, 但对完成课程目标所需的内容, 只是提出了一个大体范围, 各地区、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有相当大的选择余地。课程改革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 目标统领教材。同一个目标, 可以用多个教材来实现, 同一个教材也可完成教学目标多个方面。新课标下我们依据什么?选择什么内容进行教学?来完成我们的课程目标, 适应当今时代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

一、注意课程内容的基础性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 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 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在教学中要注意打好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基础, 掌握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的知识。现在提倡淡化技术教学, 注重学习过程, 注重学生学习兴趣, 但学生不掌握最基本运动技能, 不具备基础的跑、跳、投能力和身体素质, 那么学生在学习中就会感到吃力, 力不从心, 对体育课失去信心, 失去兴趣, 日后走向社会就不可能在体育锻炼中挑战新的运动项目。因为无论什么类型的运动, 都是需要以一定的基础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做保障的。

二、对传统教材优化、整合, 对竞技性内容进行改造

课程改革并不是不假思索地否定过去的一切, 传统教材是我们体育工作者几代人实践总结出的结晶, 在实践教学中还是取得较大的成果。课程内容的选择还要以传统教材为框架, 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取舍、优化组合, 改变过去那种纯粹为了学习某项技术动作或提高某项身体素质而教学的思想观念。

大家都有体会, 传统的田径教学是学生最怕的, 也是教学效果最不理解的, 是不是就此将田径项目删除?基本的跑、跳、投不练?前面我们谈到课程内容的基础性, 田径项目是运动的基础, 其内容的开设是必须的。铅球、蹲距式起跑, 背越式跳高等项目趣味性差, 技术要求高难以掌握, 又无益于终身体育的项目只可作介绍, 其它项目可进行适当改造, 通过简化规则, 简化技、战术, 降低难度要求, 改造场地器材等手段开发出新的课程内容。以游戏的形式, 比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在学生“玩”的过程中讲解一些动作要领, 提出一些动作要求, 这样也便于学生更好地“玩”。学生既掌握了最基本的动作方法, 又“玩”的开心。球类和体操及其他项目, 部分同学往往是因为对某个技术动作的掌握难度大, 进度慢而失去信心, 产生自卑, 从而厌学。那我们选择同类项目中难度小, 易掌握的技术动作, 分组教学, 分质教学, 不同组别练习不同难度的内容, 学生既掌握了动作, 又增强了信心, 培养了兴趣。

三、注重学生的运动兴趣, 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

体育教学对象是学生, 主体是学生, 制定教学内容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 喜好;了解学生的能力动机等因素。要精选既受学生喜爱, 又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有较大价值, 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学习内容。保证学生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有专长, 并能加以运用。根据学校的场地、设施等条件, 确定一些课程内容范围, 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学生自己喜欢了就会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从而全面发展体能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增养积极的自我价值感发展个性。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方式、方法也应作为教学内容;因为高中学生已具备自学, 自练的能力, 让学生掌握体育学习的方式、方法, 做到授之以渔, 为日后离开学校进行自我锻炼奠定基础。

四、面向全体, 关注个体差异

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确保每一个学生“平等受益”, 这反映了学生主体的呼唤和需求。在制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前要深入到学生中考察和分析, 了解学生体育兴趣爱好、态度、个性心理特征、实践能力, 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心理个性、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 尽量让学生通过自身努力都能达成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不一定苛求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严密性, 同一个内容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标, 将课程内容分解、分级让学生选择练习。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自学自练的能力, 针对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心理特点开出运动处方, 让学生自我练习, 做到“因材施教”, 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五、发展新兴体育运动项目

课程内容除了优化、继承、改造传统教材外, 课程内容还要注意时代性, 贴近学生的生活, 关注学生生活经验。例如, 定向运动、三门球、健美、现代舞等, 通过新兴运动项目的学习, 增强学生体育锻炼意识, 培养运动兴趣。当然引进新兴运动项目不能盲目, 为了求新鲜, 赶时髦、一哄而上, 要根据学校的条件, 教师的能力, 学生的喜好, 适量选择。

新课标下的课程教学 第2篇

新课标下加强高中历史课程知识教学的研究

结 题 报 告

课题来源: 课题名称: 课题类别: 课题批准号:

课题主持人: 所在单位:

通讯地址:: 邮编: 电话: 撰写日期: 年 月 日 新课标下加强高中历史课程知识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我校历史教研组自2008年7月份至今承担了汕头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课题“新课标下加强高中历史课程知识教学的研究”的实验工作。本课题组本着“从教学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创新教学”的原则,团结合作、开拓创新,在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的指导及学校领导老师的通力配合下,经过两年的实践和实验,已较为圆满完成研究工作,现进行结题,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背景

1、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

随着2004年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启动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在“课标”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民族和全人类的命运。”与以往的历史教学大纲比较,要通过历史学习达成课标提出的要求,仍以“尊重历史、追求真实”为立足点,肯定和重视对课程知识教学的地位和价值。

2、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学科体系和编写体例的载体是课程知识。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学科体系和编写体例是依据“课标”进行构建的。在学科体系上遵循以“人类文明进程为中轴线、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的原则,高中历史课程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和六个可供选择的模块。在编写体例上遵循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时代性的原则,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既注重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突出以必修课为主体、选修课为补充拓展的格局,采用“模块+专题”的编写体例,力求体现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时序性、整体性、多样性,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初衷和课标的要求,突出了课程知识的载体性质,而学生的探究、合作学习及个性发展始终离不开对课程知识的学习。但现行教材中却出现了某一历史事件、历史规律、历史结论阐述的重复或模糊不清,甚至模棱两可、立场相左,使老师和学生难以适从,这是本课题组进行研究的最初动机。

3、“三维目标”和“一标多本”的教材格局需界定学科课程知识。

在当今的中学教学中出现“一标多本”的教材格局,主流版本的有“岳麓版”和“人教版”,在日常教学中应如何界定学科课程知识;如何通过对课程知识的教学来实现课标的三维目标,并体现课标基础性、多样性、时代性、人文性的精神,是当前高中历史教学所面临的一个既传统又富挑战性的问题。具体而言,就是怎样以某一版本的教材为依托,立足课标、纵揽全局、回归课堂,使师生能“有选择地讲与学、有目的地合作与探究、有收获地追寻历史的本原与魅力”,这是本课题组进行研究的持久驱动力。

4、健全课程知识和培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是进行研究的归宿。

我们并不完全否定“一言堂”、“满堂灌”,因为这样的做法仅仅是教学手法的问题,我们 反对的是整齐划

一、千篇一律的教学目标,反对过分追求统一性、忽视个体的差异性,反对过分强调分数的唯一性、忽视技能的可塑性,反对知识的至上性、忽视人性的多样性。我们更反对离开历史事实而无节制开展无谓的探究活动,既浪费教育资源,又使受教育者难以得到有效的收获。我们追求的是以课程知识为载体,突出课程知识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发掘课程知识中可以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素材和资源,重新构建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模式,力求通过对课程知识的教学促使学生个性健康发展,这是本课题组进行研究的归宿。

二、课题理论依据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为指导,依据课程理论、教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学习心理学理论等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市情、校情和历史学科的特点,力求探索出重视课程知识教学的可行途径,并为体现历史学科在新课程中的发展价值服务。

三、研究目标、内容、方法

(一)研究目标

1、通过教学实践、调查研究,总结新课程标准推行过程中,对高中历史课程知识的教学中出现的主要现象、问题。

2、提出和创设对加强高中历史课程知识教学的意见和可行的建议。

3、制定对加强高中历史课程知识教学的目标和评价方案。

4、初步形成对加强高中历史课程知识教学的相关基本理论。

5、全面实施对课程知识教学的基本方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6、体现历史学科在新课程标准中的学科价值,进一步促进教师科研水平和素质的提高。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

1、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校学生的实际,对历史学科中必修课的不同模块、单元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制订详细、可行的教学目标体系。

2、根据不同模块、单元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安排课堂教学的内容,力求安排充实、精当、有序,并初步形成相对完整的课程知识教学体系。

3、根据对课程知识教学的目标要求,探索对课程知识的教学方式,并在此课程上形成多种切实可行的可操作的历史学科的教学模式。

(三)研究方法

主要以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为主,包括实验研究法、个案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

四、课题研究进程

(一)准备阶段(2008.4—2008.7)

1、认真分析,确定课题。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结合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 在教研组组会进行探讨研究,初步拟定《新课标下加强高中历史课程知识教学的研究》的课题,作为本课题组的主攻目标,并呈报汕头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根据实际,分解课题。根据课题的有关精神和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和教师个人的兴趣、特长,对课题进行分解:什么是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程知识、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程知识教学、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加强高中历史课程知识教学的基本原则、对高中历史课程知识教学的基本方法、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新方式、对高中历史课程知识教学的评价问题等等,形成本课题的主框架。

3、进行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我们认真组织学习《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等关于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并采取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办法,先后学习了《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历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走进新课程》等刊物和专著,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素质,为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作准备。

4、组织调查,修定课题。

通过本校历史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并结合相关学科在教学中发现的主要问题,采用集体讨论和自主选报的方式,确定个人研究方向及主要承担任务,力求充实和完善课题的研究。

(二)实施阶段(2008.9—2010.6)

1、组织调查研究。(2008.9—2008.10)

根据课题的研究目标,制作既切合实际又能反映当今中学历史教学要求的调查问卷,对本校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调查,运用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技术手段对掌握的情况和数据进行客观、科学的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学校,听取学校及老师们的意见。

2、在教学实践中研究问题。(2008.10—2009.12)

通过我校有普通班、艺术班的特点施行教学,从中观察、总结当前中学历史对课程知识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论证课题开展的必要性及方向。

3、制订修正性意见、评价方案。(2010.1—2010.3)

根据所掌握的情况,进行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依据研究目标和分解的课题,从对课程知识教学重要性、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课堂教学新结构等方面制订具体的实施修正性意见和评价方案,力求以具体的目标和评价方案规范、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对课程知识的教学进行理论上的有益探索。

4、在教学实践中检验研究问题。(2010.3—2010.6)

根据制订的相关资料,组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进行行之有效的实践,并通过开展组性、校性、区性、市性公开课检验,探索课程知识教学的新模式,通过观察、座谈交流、反馈调查等途径了解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和应用的情况,力求从实际出发检验实施意见的可行性、可操作性。

5、对反馈情况进行反思研究。(2010.6)

根据实践情况和目标,力求从本课题的总目标出发检验实施的效果,收集相关的资料和教学成果进行深入的研究。

(三)总结阶段(2010.7—2010.9)

1、整理研究成果。

2、撰写结题报告。

3、专家鉴定结题。

4、课题理性反思。

结合研究成果,进行课题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的验证,探讨如何改进存在的不足之处,对课题研究、实施加以完善,为新一轮教学实践提供指导,力求进一步明确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要求和使命。

五、课题研究成果

(一)理论成果

1、高中历史课程知识的界定

高中历史课程知识主要是指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具有丰富历史信息、历史内涵的事件、人物。具体是指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的历史事件、人物、典章制度、经济变迁、思想文化成果等承载历史信息的事实。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古希腊的民主制度、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历程、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世界市场的形成、20世纪主流思想的演变等。

通过界定,为不同年级、班级的教学提供了控制深度、广度的标高,逐步形成“高一打基础、拓宽知识面、培植学科情感,高二加深度、分析探究、提升学科素养,高三要全面、知识技能并举、增强综合素质”的系统教学观念,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层级提高、螺旋上升的机制,也为教师的教学创设了有效的循环上升空间。

2、调查问卷及分析报告

通过问卷调查和师生座谈,形成比较实用、科学的研究方法。首先,应明确调查的目标及调查对象的心理、年龄、学习特征,为制作问卷、指导填写、撰写报告提供大致的范围,而不会导致调查失效。其次,应对调查对象进行观察、跟踪,在保持调查样本、内容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适当依据年级特点增加或变更符合实际的内容,以便于适时、准确、有效对学生学习状态、教师教学要求作出客观又有利于持续发展的评价、指导。最后,运用统计测量、定量定性分析、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对获取数据进行纵横比较,客观、科学撰写调查报告,以利于研究实验。

3、教学论文、学法讲座

理论来自于实践,有效的实践更需要理论的指导。经过两年的研究,我们共完成12篇较有质量的论文,其中涉及到“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程知识、当今高中历史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高中历史课程知识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课程知识教学的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等方面,尤其是“对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课程知识教学的几点看法、新课标下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落实历史课程知识教学的课堂模式评价、新课标下课程知识教学的思考、新课标下高考历史科复习方法初探、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影响”等论文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供指导和借鉴作用。同时,我们根据问卷调查、座谈、观察、纸笔测试等途径了解、跟踪学生的学习状态及需求,适时开展学法讲座,重点解决好高一的“读与记”、高二的“记与用”、高三的“用与答”,力求有目的、有步骤、有方法诱导学生学生解决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和困惑,使学生能“在教师的诱导下自主学习、在同学的合作下自我激励、在实践中得到素质的抬升”。

(二)实践成果

1、举办各类公开课、撰写教学设计

两年来,我们举办的各级公开课有8个,撰写的教学设计有8份,在区、市都获得较高的评价,其中获得省级奖励有1人次、省级交流2人次;市级奖励和交流有5人次。

2、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新模式及评价方案 我们已探索出一些有益于教学的课堂新模式:(1)教师诱导式

在汲取新课改依赖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教材“模块+专题”的编写体例跳跃性、探究性强的特点,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效能,致力于建立“知识量分布合理、思维层级科学、师生关系融洽”的新课堂,具体是遵循教师“信息输出—问题导引—情境创设—问题探究—分析评估”、学生“信息输入、储存—自主、合作探究—问题辨析—知识储存、应用”的程序,即每节课基本上遵循了“复习巩固—新问题提出、探究—整理巩固”的过程,这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模式。

(2)师生互动式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突出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具体是:教师布置问题—学生分组合作—学生解决问题、合作完成—教师点评、思路整理—师生合作总结。如辛亥革命的成败、洋务运动的评价、儒家思想的历史价值等具有一定理论深度和探究价值的问题便是采用这种模式完成探究的。

(3)生生互动式

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终身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仍然应明确“授之以渔”更重要于“授之以鱼”。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根据新教材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就一些专门性问题开展活动课,如“古希腊神话人物与人文精神的萌发、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行政体制的变更、古代民本与近代民主思想”等。具体是:教师提出、分解问题—学生合作选题、定题—搜集、整理资料—模拟采访、辩论、讨论—学生代表、教师点评。

综合上面三种模式,都离不开师生的配合,我们反对哪种教师一手包办的做法,更反对哪种放纵自由的极端行为,我们遵循的是寻找师生合作的最优化途径,充分利用、发掘可开发的教育资源,以理性、务实、创新的眼光去看待新课标,去品酌新课程改革带给我们的契机与收获的欢欣。

评价方案根据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进行制作,较之传统突出对知识传授的评价,主要有三个特色:

(1)“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并重,尤其是突出最难体现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2)突出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感受、收获的评价,改变了以往过分强调对教师评价的做法,做到以学论教、评教,更能反映新课程的要求。

(3)对教师的评价更具综合性、挑战性,既立足对知识功底的评价,又突出对教师运用有效教学手段、主导地位体现的评价,既综合权衡教师的素养,又肯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某一片段的评价。

3、自编教学提纲、试题、CAI课件

依据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及教学实践,我们已形成一套适合不同版本、不同学段、不同层次的自编提纲,一套按照考试说明顺序编制的同步测试题,一套可供参考的CAI课件等学科公共资源。

(1)自编教学提纲

①依据“一标多本”的教材格局,将岳麓版、人教版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采用“模块与时序并行、中外分开、中外混编”和““通史与时序并行、中外分开、中外混编”两种编写方法,克服了不同版本的差异,有机融合不同版本中课程知识,为教学提供了可以控制的知识范围、难度标尺、大致的能力层次,指导性较强。

②依据学生实际和个体差异,结合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编制内容、层次、形式不同的提纲,有简纲、表格、网络、细化四种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选择,教师也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筛选,兼顾了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需要,为其能力、认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可行的基本途径,实用性突出。

③依据课程标准和最新考试说明编制符合课标、考纲顺序的提纲,有简单、重点、细化、中西结合四种形式,既适应于平时的教学,也适应于考前指导、复习,对于进入高三的学生意义重大,可以压缩知识、整理知识、突出考点,应用性高。

(2)自编试题

依据模块和考试说明顺序编制,包括全套同步测试卷、综合检测卷2份,两年来命制的区、市模拟题2份,具有较高参考、应用价值。

(3)CAI课件按照模块顺序进行整理,共有课件237个,对多媒体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六、课题价值反思

1、现实价值和深远意义

两年来,本课题组全体老师进行了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学生的认同,在各级的教学评比中屡有收获。

(1)举办各级公开课共8个,其中区、市级以上2个;撰写教学设计共8份,获得市级及以上奖励有4份;有12篇教学论文区、市两级交流获奖。

(2)谢维江老师先后被评为区、市优秀教师和校、区、市教学改革先进个人。蔡璇娟老师被评为校教学改革先进个人。林伟江老师获得澄海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市二等奖,被评为校十佳青年教师。陈斯亮老师被评为校教学改革先进个人。历史教研组被评为校先进教研组、汕头市示范教研组,并就教研组的建设参加在深圳市举行的广东省优秀科 组建设研讨交流会。

(3)教研科研氛围进一步浓厚,教研组活动形成制度化、具体化,每4周举行一次活动,安排主讲人,集体讨论协商;备课组进行经常性活动,集体备课、探讨问题。全组教师凝聚力、教研科研能力进一步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不断提高。

(4)教师在观念转变、角色转换、知识更新、教学手法创新、教学评价反馈等方面实现了不同程度的转变,在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等方面获得较大的收获,历史科高考成绩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为继续实践和推动中学历史新课程教学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5)为系统进行学科教学、学生培养积累了资料和经验,同时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研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些可以参考的做法,收到一定的效果。

2、尚待研究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1)课题研究的理论准备不足,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现代统计理论与课题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是我们中学课题组研究课题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本课题组虽然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但仍力不从心、抓襟见肘。

(2)教师的知识储备略显不足,新课标的推行重视了学生的存在和价值的体现,对教师的学识、生活视野、思维视角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如何进一步开发有利于落实课程知识的课程资源是本课题组继续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3)如何通过对课程知识教学的研究推动本学科其他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如继续探索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评价技术和模式、教师培养方式和机制、相临学科的有机结合等等。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第1版。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朱汉国,王斯德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3.《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4.《浅谈高中新课标的特点及基本实施策略 》, 左世友。5.《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王苏,教学研究,2002.6。

浅谈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第3篇

关键词:信息 方法 主人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学信息技术的学习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按照教育部的规划,各地中学普遍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有的还开通了校园网或远程教育网,可以说信息技术教育的形式正在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尤其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更新教学观念

传统教育强调以”教”为主,现代教育则强调以”学”为主。特别是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学习的环境和手段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是知识的引导者,学生不再只从教师的讲解中获取知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和信息。因此,教育的重点更多的转向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基于这样的观念,我认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学重点应该体现两个方面的思想:

1、教学的同时应更加注重教的方法

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呢?我认为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学习方法的传授应该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逐步培养。作为教师来说,除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常规学习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学习的方法。例如:学习软件操作时,要指导学生善于运用“帮助”系统、善于探索学习、善于和同学讨论、善于运用互联网的搜索和虚拟社区的交流功能等。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学会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

从学生来说,也必须改变传统的学习观念。对于信息技术本身而言,只是一种技能,不能把它当作一门知识去学,一定要注重自身的实践,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不懂就问,问老师、问已懂得同学、查阅资料、浏览帮助系统甚至借助互联网和虚拟社区进行广域的学习,要勇于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2、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在信息技术中有关技能的学习更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与其他课程比较而言,信息技术课程有更大的主动发挥余地。而失去了学生的主动性,课程就会死板、枯燥。因此,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一定要落实到行动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学中不要事事包办,要更多的体现“教”变为“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堂上要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不要以老师的理解强加给学生,也不要以标准的结论暗示学生,应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改变信息技术课上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学习。

二改进教学方法

陈至立在中央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极好的途径。我们万万不能把信息技术教育按照学习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那将窒息孩子们的创造精神”。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注意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具体来说,我认为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1、学与玩结合

学习兴趣是激发创造性思维、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在电脑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经常利用一些趣味性与娱乐性强的小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根据中学生毕竟年龄小,好动性、好奇性强的特点,配合教材内容,通过各种渠道得到一些既适合中学生又具有很强趣味性的游戏软件。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指法时,可以让学生们玩一些关于指法练习的游戏软件,如:字母打靶游戏、警察抓小偷、吃苹果、答题过关、赛车等游戏,学生可以在忘情地玩游戏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指法练熟了,懂得了平常课堂中很难理解的回车键、空格键、换挡键、退格键、功能键的作用与使用,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正确地引导学生玩电脑游戏是利多弊少。使我体会到“电脑游戏是通过电脑世界的捷径”这句话的含义。但电脑游戏的取材和活动时间必须要严格控制,要选择优秀的适合学生的游戏,更要强调趣味性、益智和学习的功能。

2、主动地与其他课程整合

课程整合是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因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并不仅仅是计算机技术的教学,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决不能脱离实际去讲技术,一定要主动的创设情景,将其它课程的内容恰当的整合进来,让学生在真是的情景中完成学习过程。

整合学习要采用任务驱动,这些任务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可以是社会性问题。教师在设计任务是要灵活创新,让任务有意义、有趣味性,给学生留有成功和创新的机会,不能拘泥于教材或参考书所提供的材料。例如:学习word时,就可以考虑将语文的部分内容整合进来;学习电子表格EXCEL时,可将考试成绩的统计与分析这样的一个实际问题整合进来,可以让学生自己利用电子表格计算总分、平均分以及全班的排名等;学习POWERPOINT时,可以选择其他学科重点一些专题研究性学习,如:“对自己的介绍”、“旅游风光介绍”,“地震的成因”等,借助互联网或实地调查进行研究,最后用多媒体文稿的形式展开研究的成果。

通过这种整合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可以避免单纯的操作学习,在真是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真是任务的实践过程中真切体会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以及发布信息的全过程的综合应用,更有利于信息素养的提高。

3、提供学习资源,精讲多练

现代教育思想提倡: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变教为学,以学定教。因此,教师应注意这样一个原则:学生能看懂的、会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做。不要急于给出结论,要突出“练习”和“探索”,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增长技能。在学习之前,教师一定要向学生提供比较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环境,如:多媒体网络机房、电子教师、多媒体教学光盘、软件库、素材库等,当然,能有校园网环境更好。

4、鼓励协作学习和研究学习

教与学是双向互动的过程。学习中的很多问题往往通过协作讨论更容易解决。那么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利用网络环境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发展学习的很好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下的课程教学 第4篇

一、问题:作文教学现状令人堪忧

然而, 当前初中作文教学存在一种令人担忧的问题:老师不会教作文, 课堂教学随意性大。

现状一:作文课等同休息课或应急课。

在语文教学中, 历来有“作文不可教”之说。因而, 时常能听到一些老师这样说“今天两个班四节课, 太累, 就安排写作文”“昨晚有应酬, 来不及备课, 就让学生写作文”“今天要外出开会, 语文课就安排写作, 叫班主任看班”等等, 作文课变成了语文老师疲劳时的休息课, 变成语文老师应付不备之需的应急课。因为, 那是“不需要教”的, 不需要作事先的准备, 不需要对课堂进行设计, 只要随手拈来一话题, 就可让学生去“劳作”。

现状二:作文指导即是题目解读。

由于作文课弹性大, 内容可多讲也可少讲, 作文强调感性, 有感则发, 无感则止。故有老师在进行作文指导时, 往往就是把作文题目解释一番, 随意地举些例子, 在学生还是一片茫然的时候, 便把整堂课交给他们, 或者干脆让他们回家去写作。这样的作文指导, 缺乏实质性内容。简单而空洞的解释, 只会令学生厌烦写作, 面对作文, 苦思冥想, 搜肠刮肚, 无从下手;或是缺乏写作热情, 觉得浪费时间, 故敷衍了事;又或是思虑作文反正写不好, 要被批评, 干脆把笔“束之高阁”, 对抗起来。

现状三:作文评改辛苦而无功。

每次作文评改, 教师都是疲倦、担忧、无奈的, 疲于奔命日复一日的辛勤批阅, 学生作文水平却每况愈下。有些老师常发牢骚:“面对着学生的各种练笔, 日记、周记、读后感、单元习作, 哪一篇我不认真阅读、精心批改、用心评讲?可是, 花那么多工夫, 为何作文教学效果总不尽如人意呢?”

其实, 作文评改也属于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但目前老师的作文批改方式过于单一, 评语千篇一律, 面面俱到。学生的写作情愫没有被调动起来, 久而久之, 感觉也就变得麻木, 对老师的辛劳自然视而不见了。

出现这样的问题, 呈现这样的状况, 归根结底, 在于教师潜意识里觉得作文就是有感而发, 不可刻意安排, 虽然知道作文教学很重要, 但指导乏力, 批改无方, 盲目性、随意性还是比较明显, 不懂得进行作文课的有序教学, 主观上认为只要让学生多写几篇, 自己多详细批阅几篇, 就能把作文水平提高。长此以往, 写作成了学生的一个负担, 作文教学成了语文课里的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二、对策:树立作文教学的课程意识

笔者认为, 要改变初中作文教学的不良现状, 老师应树立作文教学的课程意识, 把作文课当作一门课程, 进行系统性教学, 通过主动寻找规律, 课前认真准备, 课堂上系统、有序的指导与训练, 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

新课标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 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同时, 也明确指出从小学至初中各个阶段目标。第一学段为“写话”, 第二、三学段为“习作”, 第四学段 (即初中阶段) 为“写作”, 这表明作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因而作文教学应有整体的规划。而树立作文教学的课程意识, 进行作文的有序教学, 正是从作文自身体系出发, 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 整体安排教学的顺序, 拟定相应的课程计划, 遵循一定的课程标准, 并选择合适的教材, 落实具体的教学内容, 创新课程形式, 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发展学生个性, 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落实:

1. 保证作文教学课时充足, 摒弃重“读”轻“写”。

新课标明确要求初中阶段作文的数量是“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0万字, 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目前初中作文教学课时就是每一单元两节作文课的时间, 每学期作文教学时间分配一般是6~8次, 这点少得可怜的时间很难完成写作课程目标规定的量。初中阶段每学期的作文教学课时起码包括三大块:

第一块:每学期6~8次的“大作文”训练课。这样的训练每两周一次, , 切不可挪作他用。教师必须精心准备这每一次的作文课教学, 对学生进行系列的写作训练,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

第二块:读写结合的课堂练笔课。这些课时根据阅读教学的进程来确定, 基本应是一课一练。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 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指导, 如模仿范文的写作技巧开展片断写作, 或者利用课文资源, 进行改写、续写、扩写、缩写、仿写的小作文训练。

第三块:对课外自由练笔的评点课。课外练笔包括日记、周记、读书笔记、生活随笔等, 这些训练是在课外完成的, 但老师要作评点, 这是指导学生感悟生活、积累素材的有效途径, 故应每周有一课时的安排。

但现在仍有不少老师连一节课也舍不得拿来上专门的作文课, 觉得这样太浪费时间。通常的作文教学安排就是老师布置任务式地提示一下, 就让学生课外自行完成写作, 或是归结一篇课文的写作特色时提醒几句, 让学生学习某种写作方法, 最多也就是用上一节课来评讲一下作文。在老师看来, 课文才需要一节课一节课地落实, 作文课没什么可讲的, 只要学生多写点就水到渠成了。其实, 老师没有意识到阅读的终极目的是在写作上的实际操练, 课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最终还是体现在学生的作文水平上, 重“阅读”, 轻“写作”, 最终会导致学生语文水平的整体缺失。所以, 作文教学安排要得当, 作文课不是老师天马行空的随意指点, 便让学生课外茫然无策的自由发挥;也不是老师蜻蜓点水地略作解释, 便任凭学生绞尽脑汁、苦思冥想。

2. 确立作文课的目的与内容, 改变“放羊式”教学。

作文课怎么上, 这是不少语文老师感到头痛的问题, 目前初中的作文课很多是“放羊式”教学。许多时候作文教学的目的是笼统的、空泛的, 学生经常不得要领, 写出来的作文大多为泛泛之谈, 空洞之说, 矫情之作。其实“作文有可教之处, 如语言修辞逻辑, 知识技巧等;也有半可教处, 如观察、思考、想象、表达等各种能力, 它们不能直接传授, 只能反复训练后而习得;更有不可教处, 如才气、灵气、生气等”。所以, 于漪老师说:“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 写, 也是如此, 不是随便画画, 放羊式的”。

树立作文教学的课程意识, 就是要求语文老师改变“放羊式”教学, 像讲授课文一样设计每一堂作文课, 要有具体的教案, 明确每一次课的教学目的和实在的内容。每一节作文课是写作知识的介绍, 还是写作能力的培训, 或是创设情景展现学生写作的才气, 都要预先设计好, 真正做到切合学生的实际, 使学生喜闻乐见。

同时, 作文教学应依照新课标的要求, 针对当前学生的作文“基本功比较欠缺。叙事不清, 丢头落尾, 详叙略叙把握不住;说明却说不明白, 稍微复杂一点就语无伦次;描写充斥时尚的、网络的语言;议论, 颠来倒去那几句话, 空泛得很”等等问题, 充实作文课教学内容, 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 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作文水平。

(1) 加强教会学生运用基本表达方式写作的训练。新课标明确要求作文教学应注重奠定学生的基础, “写记叙文, 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 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 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在作文课教学中应扎扎实实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写作知识, 有序地开展写作训练。比如初一的作文课应注重记叙文的写作训练, 作文教学应围绕记叙文六要素、材料选择、记叙顺序、表达方式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专项写作指导与训练;初二主要学习说明文的写作, 应从抓住说明对象特征、运用合适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等充实作文课教学内容, 使学生逐渐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步骤;初三重点训练议论文, 可从议论文三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展开作文课教学, 帮助学生初步学会议论文的写作。而从总体上说, 整个初中的作文教学重点应放在记叙文的写作上, 教师还可细化记叙文的写作内容。而不同年级的作文教学内容又不是孤立的, 应和相应文体的课文阅读教学结合起来。

(2) 加强作文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步发展的训练。学生写不清楚, 其实就是想不清楚。所以老师在作文教学中, 要加强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步发展的训练。新课标在写作“总目标”中就特别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初中阶段的写作目标中要求“运用联想和想象, 丰富表达的内容”、“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 进行扩写、续写”。

这些目标的提出, 无非给人传递一个信息:写作不是单纯的语言堆砌, 而是思维活动的外在表现。所以, 老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 不能只是孤立地进行语言训练, 更应同时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 作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思维训练, 教给学生思维的基本方法。如:想象和联想、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比较思维、整合思维、抽象思维等, 提高学生的立意和谋篇布局的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 将能改变写作中语感不强、语序不清、思路不明、内容混杂等毛病, 真正实现“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的课程目标。

(3) 作文教学还可就作文本身的架构进行专门指导, 如从作文的审题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方面引导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知识, 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

3. 选择适合的作文教材, 创新作文教学的课型。

一直以来, 作文教学都没有固定的教材, 这与作文教学缺乏系统性有很大关系。虽然目前市场上各种各样的作文辅导书很多, 但良莠不齐, 老师也很难作出选择。故语文老师在上作文课时, 也缺乏具有参考价值的教材, 教学的随意性比较明显。现在,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 有很多老师在进行尝试, 自编作文教材, 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比如《初中生作文教程》, 就是按照初中三年学生知识积累的进展程度设计的一套作文教学用书。分为六册, 每一册集中一种写作表达方式或话题, 分成列个训练点。每个训练点, 都设计“准备活动”、“重点训练”、“反思交流”、“拓展延伸”等板块。这样的教材有可操作的训练步骤, 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又如, 《新课标初中语文同步训练——我的作文书》也是很实用的指导教材, 它分为初一、初二、初三三册, 结合不同阶段的学生情况, 进行写作指导与训练。如初三这一册, 共有“写作技巧训练”“专题写作训练”“作文复习与评改”三部分。第一部分系统介绍写作技巧与方法, 不光是理论上的讲解, 还有练习进行实践;第二部分编拟一套“关注自我、关注社会、感悟人生、关注家庭、关注校园、文化积累”的作文训练系列, 涵盖中考所规定的训练重点;第三部分是让学生把自己一学期的作文进行复习与修改, “温故而知新”。

教材的选定, 为老师开展有序的教学提供了基础, 但教材毕竟是教材, 不能生搬硬套, 因而作文教学还要注重课程形式的创新, 以吸引学生喜欢写作。

现在的作文教学一般过程是“命题、辅导、作文、批改、评讲”, 与之相应的课型就是“作文指导课”、“作文练习课”、“作文评讲课”, 这些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不利于学生作文兴趣与能力的培养。新课标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因此, 作文教学课型应讲究形式的创新, 形式各异的作文课将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使之欣然投入写作中, 让学生从原来的害怕写作到喜爱写作, 从原来的不会写作到善于写作, 从原来的流水帐式的文字到妙笔生花, 这样的变化都靠老师在作文课程形式上的精心构设。我们可以通过佳作欣赏课、信息交流课、习作整理课、写法讲析课、提纲训练课、思路开拓课等类型的课, 来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如习作整理课, 要求学生每一阶段就整理一下自己的习作, 并将不同类型的文章分别整理成册, 通过在作文课上翻阅浏览, 交流展示, “让学生激起回忆的浪花, 回首生活的足迹, 撷取有用的材料, 修改稚嫩的作文”。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是各科成绩、各项课外活动的经验, 以及平时的思想品德的综合表现。因此, 语文老师要努力让作文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亮点, 这就迫切需要改变初中作文教学现状, 树立作文教学的课程意识, 以摒弃作文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 推动学生作文水平循序渐进, 使新课标的作文教学目标得到更好的落实, 从而让语文老师从繁琐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 更高效率地开展语文教学, 更切实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S].

[1]于漪.今天怎样教作文[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5, (10) .

[1]刘锡庆.略论“中语”教学中的“作文”问题[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4, (11) .

[1]郑桂华, 冯善亮.初中生作文教程[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8.

[1]文武.新课标初中语文同步训练——我的作文书[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6.

[1]王方鸣.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7, (8) .

新课标下对体育健康课程的评价方法 第5篇

新课标下对体育健康课程的评价方法

体育健康课程评价是体育健康课程标准发展与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课程改革的重点,本文将课程评价落实到具体的内容和操作方案中,对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体系进行充实,增强评价的.可操作性,同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教师应采取的积极措施和应对方法.

作 者:张战涛 作者单位:西安培华学院,陕西,西安,710065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23)分类号:G80关键词:新课标 体育健康课程 评价方法

新课标下的课程教学 第6篇

【关键词】高中教育 历史课程 生活化 文化修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50-01

历史作为“文科代表”之一,深入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对其行为思考也有着重要作用。教师要对历史教学方法进行积极的研究,为有效教学的实施制定必要的策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历史知识,强化历史基础,使之应试能力得以强化训练的同时,提高文化修养。

一、选择适当的史料辅助教学,加深历史印象促进历史思维形成

历史与今天相距遥远,给学生了解历史、学习历史课程带来很大的难度。教学实践中,常发现学生往往一知半解地死记硬背历史教材中的现有观点,如此应付式的学习,更别提对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历史纷繁复杂,教材显然无法涵盖所有史料,但诸如典籍、随笔等史料却能在很大程度上还原历史的真实面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活化与深化历史教材,扩大学生的历史知识视野,启发学生的历史思维。因此,在部分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选择合适的史料来辅助教学,进行补充。

将历史资料引进历史课堂,这是有效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途径之一。

然而,学生不能只停留在死记硬背教材内容的层面上,而必须在比较分析史料的过程中,甄别史料的价值,并将教材内容与相关史料记载有机结合起来,以此准确地、最大限度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藉此方法,能够让学生对历史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与理解,继而在阅读某则史料的过程中能够借助已有的知识储备,认知、鉴别史料,最终让史料还原历史的真面目。

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实践中不能局限某一本教科书或者某一位学者的结论,应该引导学生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科学地诠释这段历史。不仅如此,还必须引导学生明白教科书或者某位学者之所以会得出某种结论,是基于怎样的史料、怎样的理论、怎样的历史研究法等佐证自己的观点,使之明白“除了教材中的结论与某些学者的结论之外,学术界还有哪些不同的观点?”“产生这些观点的依据有哪些?”然后,再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观点进行科学的探讨,以此使学生充分感知历史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感知学术界对于同一历史对象往往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诠释;继之再引导学生接受学术界公认的最为合理的诠释。通过上述教学引导,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大有裨益。

二、整合历史生活化教学内容,训练实践能力同时提高历史素养

高中历史学科涉猎的范围及内容十分广泛,在高考的强压之下,学生通常都采取最快速的“死记硬背”法,投身于浩瀚的“题海”之中。从效果来看,好像是这种方法最有效、最便捷,但是事实上,利用这种方法学习的学生,最终收获往往最少。而“生活化”教学理念的适用效果则恰好相反,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实质是教师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历史内涵,并且利用自己的历史知识,在教学中联系生活事例,以更好地教授学生历史知识和历史结论。其将历史变成了现实生活的一部分,让我们在现实中“看到”了历史的影子,与历史的距离不再像以前那样遥不可及,历史课堂也不再枯燥乏味、昏昏欲睡,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得到显著提升,故而不再认为历史是毫无用处的,历史素养也由此得到了明显提升。

对此,历史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点,还要尽可能为其拓宽知识面,使之掌握更多课外的历史知识。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协同学生一起整合历史内容,比如,将乡土资源和教学内容充分结合;乡土资源作为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在生活中能够较为轻易接触到的历史层面,充分运用乡土资源能够有效丰富历史教学内容,深化学生对乡土人文的感情;又或是将身边的名胜古迹、保护景区、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纳入教学范围,在课堂上向学生系统的介绍,以此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历史古物和文化现象,并将所学历史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实现从知识到实践的转化,最终提升历史学科的教化功能。

三、尝试影视资源与教学融合,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和体会历史

行为心理学理论提出“人在认知过程中总是要借助动态的、直观的表象去理解和认识静止的、抽象的事物,这既是认知的一般规律,也是认知的简捷方式。”历史学记载、撰述的是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运动发展的过程,研究的是过去发生的重大事件、有一定影响的各类人物以及由此进行抽象归纳的理论结果。这就决定了历史所涉及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较大的距离,仅仅依靠教材的文字、插图和教师的讲述很难达到理想的认知效果。要破解这一“瓶颈”,教师应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和新媒体资源,以形象逼真、生动直观的环境和片段还原历史情节的形成发展过程,帮助学生建立起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历史结论和历史规律的提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历史影视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仅能够为课堂气氛注入了轻松和愉悦,还能将平面的、枯燥的历史文字转变成了立体的、可视的、具体的、动态的视听资源,可以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其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氛围,最终实现学生对历史固有认识的积极改变。此外,还可以将历史知识活化、深化,使学生通过观看影视片段来内化所学的知识,明确历史视角,从而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历史。例如,在相关“鸦片战争”知识点的教学中,为让学生更深入了解鸦片战争的影响,可播放《鸦片战争——你所不知道的真相》影片片段,同时引导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事件的起因、结果和国内外的影响,以及对后世的启示等,逐步帮助学生形成对此次历史事件的立体认识。

四、总结与建议

笔者认为,历史是与社会密切相关的人文学科,体现了人文思想与教学效益观念,对其学习,既要立足课堂,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也要放眼课外与社会,要对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组织学生参加与历史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与社会活动,在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历史新课程标准为提高教学实效性指明了方向,广大历史教师要深刻领会新课程的内涵,不断反思、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实践,确保高中历史教学的精彩、鲜活而灵动性,在教学实效性的提高进程中同步促进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方颖.抛锚式教学——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的有效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05)

[2]徐易平.谈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11)

[3]肖金玲.高中历史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学习环境的优化[J].考试(教研版),2008(10)

[4]张振宇.史学研究成果引入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

新课标下的课程教学 第7篇

一、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探究”课程教学优化策略

1.对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探究

在教育这块领域中, 建构主义包括认知理论和方法论两个体系.从认知理论的角度来说, 知识是利用认知主体反思来建构的, 这个建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 人是认识知识的主体, 人所进行的所有努力都是具有目的性的, 人类具备组织知识的能力.因此, 对于高中数学的教学课程来说,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 引导学生提升对数学的思考能力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斜三角”这一章节中, 教师带领学生利用测量工具测量模型的高度, 让学生自己动手来解斜三角, 主动探索这个数学题的解决方法, 以此提高学生的主动认知能力.

2.对未知的数学规律进行探究

高中生学习数学的经验越来越丰富, 数学知识筹备量也随之增加,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来导出未学过的知识这一方式来进行数学教学.上课前, 教师应该精心准备授课内容, 通过已学过的规律来精心设计未知的规律.例如:通过已学过的正弦定理来引出余弦定律的知识.这种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可以加快教学进度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3.对已知的数学知识与规律进行探究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最难的不是理论知识的讲授, 而是将已知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面对二十一世纪的高中数学教学课程, 教师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加强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实践活动中的数学应用能力, 将数学应用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比如利用数学中的二次函数来解决批发商遇到的问题:“一水果批发商每箱苹果的进价是40元, 若以每箱50元的价钱来销售, 平均每天卖出90箱, 若每箱价格提高1元, 平均每天就少卖出3箱.问题:每箱苹果的价格是多少时, 可以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又是多少呢?”这道数学题就是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4.对跨学科的综合应用进行研究

通过综合应用来探究问题, 这里的综合应用指的是跨学科应用.所有学科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彼此不能分割, 比如数学和物理, 阿基米德既是数学家又是物理学家, 历史记载中, 数学和物理原本是不分科的, 微积分的发现才使数学和物理分家.数学和其他学科也有着广泛的联系, 数学不是单一的, 它的博大精深还体现在其他学科里, 例如数学和美术之间的关系.在美术中, 雕塑会应用到黄金比例, 而黄金比例这个理论知识正是出自数学领域.正是因为数学和很多学科有着共通之处, 才使得知识比较好掌握, 所以高中生学习数学要带着这样的心理去探讨知识, 进而培养自身的数学逻辑思维, 提高探索能力, 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优化高中“数学探究”课程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1.注重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应用能力

新课标高中数学探究中, 教师给学生讲授新知识时, 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应用能力, 以及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一系列数学概念、性质和定理的教学中, 教师也应重视数学教学的设计, 进而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从问题的角度来进行数学探讨活动, 让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提高应用数学的实践能力.

2.构建良好的学习评价方式

新课标的“数学探究”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由于每个地方的发展进度不一样, 以及每个地方都有自己所特有的教学模式, 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地域条件、学校和家庭方面来对数学的学习进行评价.教学评价模式一般从社会、家庭、学校这三方面进行, 其中, 有综合性和针对性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也有系统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在数学探究的活动中, 学生是带着极大的兴趣去探索学习的, 所以, 教师和学校应该站在欣赏鼓励的角度来评价.鼓励的作用就是能给学生一种成功的体验,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进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新课标下的课程教学 第8篇

1. 教学的起点设计。

准确把握教学起点, 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学习者特征分析则强调考虑原有认知结构与认知特点分析, 它的设计应该在全面了解学生现实发展水平基础上进行。学生现实发展水平, 主要指学生已有的知识准备、能力水平、身心成熟程度和学习动力状态等。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要求, 这是比较好的因材施教的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征的分析确定其是否具备了学习新知识的条件, 安排教学进程, 以帮助学生迅速有效地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2. 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灵魂。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 在注重知识技能目标的基础上, 注重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 把握教学目标设计的拓展性和灵活性。对课程及各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 以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 在此基础上确定出每一课时的具体知识点, 其次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具体内容。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和理解, 准确把握本章节、课时的能力要求、知识要求、应用要求, 从而确定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在这些知识点中再分析出哪些是重难点, 如何去突破它。教学目标可分为:知识与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设计教学目标, 要分析教材内容, 分析学生已有的学习状态, 另外还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情感需求。在对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选出当前所学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作为当前所学知识点, 然后再围绕其进行有意义建构。其中, 教师应当根据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情境的需要, 灵活对待教学目标的表述, 可以使用一些定性的术语和概括性的描述来陈述教学目标。

3. 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点。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性, 注重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要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 在教学设计中体现过程与方法要素。其中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要把握基础兼顾广度与深度, 一些操作可精讲, 更多的让学生上机时发现, 老师可以适时总结同学的发现, 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本知识点广度的掌握。利用网络环境对学生进行教学, 可以把事先准备好的教学内容以网页的形式放在是局域网上或因特网上让学习者点击相应的网页进行浏览。教师在上课前根据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及学生情况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对课件进行演示, 学生通过课件接受学习任务, 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这样既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能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更感兴趣, 同时教学任务也能够很好的完成。

4.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各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参差不齐, 这就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要对学习者进行分析, 选择好对应的教学策略, 针对学习者原有基础的差别, 我们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 安排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 让学习者自由地选择学习任务, 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的方式。提倡“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的指导思想, 通常每小组安排有一接受能力较强、基础较好的的学生, 有些知识点必要时对这部分素质较好的学生单独辅导, 然后由他们再去指导本小组的同学学习。学生通过协作完成任务, 教师适时进行引导、学生各组进行交流讨论, 最后, .教师根据观察和分析总结可适当布置新的作业任务。其间要注意的是, 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方法, 也可以任务驱动为主线, 完成每个教学任务。任务驱动要从学生的真实问题出发, 而不是从教材或从教师假想的问题出发, 从解决问题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协作的过程。每一堂课都要向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解决好学什么, 为什么学的问题, 在实施过程中将学习任务明确化、具体化。

5. 教学设计中兼容各学科, 并渗透道德情感教育。

对各学科进行科学的分析、筛选、综合等, 找出其内在联系, 从而实施信息技术最优化教学, 信息技术的事例可以与其他学科整合, 通过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 以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为载体, 把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知识和能力渗透到信息技术学科中来, 一方面可以丰富和扩展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多思路、多方面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教学设计实施中渗透道德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现在博客很流行, 学生也对此非常感兴趣, 我们可以利用这点教学学生如何申请博客, 如何利用博客来记录平时的一些生活感悟, 同时可以通过网络来浏览别人的博客, 并发表评论或留言。这时我们要对学生进行一些品德的教育, 不能在网络上中伤别人, 要做一个有道德的小网民。

6. 教学评价设计及反思。

新课程以学生的学业表现和能力发展, 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工作业绩。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 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 也要从多个角度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发现同学作品中的优点, 赏识性教育在信息教学中可以充分应用, 要鼓励学生创新, 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评价学生作品可采取教师规定主题的要求, 给学生自选其中之一, 给出一定时间准备, 最后再集中进行作品创作, 进行评议。评估学生学习成就已大大包含了学生学习态度的变化、学生解决问题时的执着程度、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弱等内容。应设计出使学生不感到任何压力、乐意去进行, 又能客观地、确切地反映出每个学生学习效果的基于绩效的评价方法。我们更注重于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力培养的考核。而教学反思, 是教师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再思考和再总结, 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 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 提升教师理论和实践水平。总之, 新课程改革重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着力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整体提升。而优秀的教学设计, 是课程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证, 因此要通过我们信息技术教师不懈努力, 在工作时不断加强学习, 使自己能够在教育教学理念、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全面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从而实现新课程改革任务。

摘要: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多数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 单纯地强调知识的传授, 学生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新课标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和课程目标, 而教师的教学设计方面的能力素养提升, 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

新课标下的课程教学 第9篇

关键词:新课标,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体制的改革, 为了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我国基础教育目前正处于课程改革的重要阶段。在新的课程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 基础教育课程的内容和结构都产生了新的变化。在课程内容方面, 更加注重了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 突出了生活化、综合性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课程结构方面, 更加注重学科整合, 开设了艺术类、实践类、科学类等多种科目, 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呈现了结构均衡和课程选择性的特点。为了尽快适应课改对高等师范院校的新要求, 高师的基础教育专业必须加快对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进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小学教师。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是成都学院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这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交叉学科, 主要是建立在教育学与数学的基础上, 结合了认知科学、心理学等多种相关领域的成果在数学教育的实践中形成的。师范类的学生通过学习此课程, 可以学到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基本方法和理论, 掌握数学教育的特殊规律, 并将数学教育的新观念和新思想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的各个环节, 在此过程中, 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和初步的教育研究能力。可以说, 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的掌握程度、学生学生今后教育实习工作的效果以及毕业后的就业情况, 对培养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和推动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目前, 高等师范院校基础教育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导下, 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式单一等多种因素, 小学数学教师职前培养出现先天不足的现象, 为适应小学数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本文主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求, 围绕高师院校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展开分析, 希望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素质的小学数学教师。

一、高师院校基础教育专业学生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应该具备的素质

为了适应新世纪教育发展的要求, 社会对师范类学生和师范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国的中小学和高校也相继开展了不同程度的课程改革, 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这要求高师院校的学生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来满足课程改革的需求。

1. 掌握扎实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优化知识结构。

人们常说, “要教给学生一碗水, 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这就要求高师院校数学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良好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逻辑性强、应用范围广、既抽象又要求准确性的学科。数学教学的主要核心就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 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况是衡量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只有教师的教学效果良好, 才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数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要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实习与科研相结合, 将自己培养成具有扎实的知识底蕴、严密的知识结构的小学教师。

2. 以人为本, 树立科学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育行为的重要指导思想, 不仅关系到今后学生就业后成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情况, 对学生自身成长也有很大的影响。新课程主要是针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了革新,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逐渐取代了过去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思想,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新的课程体系更加尊重和重视学生的感受, 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主要站在了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新课标要求高师院校的学生能够摈弃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 树立正确的数学教育教学理念, 将自己培养成新时期下新理念、高素质的小学数学教师。

3. 充分发挥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新课标中的“新”体现了一种先进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这要求高师院校的学生必须注重对自身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作为创新教育的指导者和实施者, 只有自身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才能在实际教学中组织创新教育。只有教师作为带头人打破传统思想和教育模式的束缚, 以敏锐的洞察力、敢于尝试、开拓进取、创新求异, 不断创造出新知识, 才能培养更多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因此, 高师院校数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在学习期间认真研究和灵活运用数学教学策略, 挖掘自身的潜能, 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 培养自主创新意识, 为今后成为新课标下的合格小学数学教师而努力奋斗。

4. 加强对课程的敏感程度, 培养自身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快速发展, 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实施者, 其自身的地位和专业能力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成为衡量其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新课改的实施强烈要求教师具备课程生成能力。为此, 高师院校数学专业的学生要了解到小学数学学习对小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小学教师必须能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育环境的要求, 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充分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 不断在学习和教学实践中加强对课程的敏感程度, 增强对课程理论的自我构建意识, 做好课程的研发者和实施者, 希望将来能够成为跟上时代发展的优秀小学教师。

二、高师院校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初始课程就是“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这门课程的开展为小学数学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基础, 也是服务于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整个过程的重要课程。高师院校作为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地, 不论是从其特有的示范性出发, 还是从教学本身出发, 都对教育体系层次结构的调整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本次研究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师资队伍等方面展开分析, 希望对小学数学教育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有所贡献。

1. 教学内容:

主要围绕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的内容标准和课程目标作为研究对象, 让学生了解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规定的课程总目标, 通过分析各种教学案例, 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或者观摩课让学生观看新课程实验学校的课堂教学录像, 让学生适应新课程下的新教学方式。另外, 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内容来源于小学数学实践教学, 最终也要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去, 因此在选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和课程开发建设方面, 要保持其灵活性和开放性, 在分析和利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 可以适当融入国内外有关领域的最新研究和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教育观念, 增加基础教育所倡导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案例, 对重复性、操作性不强的理论知识进行删减。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网络平台, 让学生自主地在平台中查找资源和交流信息, 加深学生对小学数学内容的掌握, 以便学生尽早掌握更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

2. 教学方式:

高师院校作为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重要发源地, 其本身的教育就具有示范性和教学性两种特征, 在高等数学的教学方面也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例如案例教学法、对比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过程, 发展他们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其中案例教学法是师范教育中常用到的一种有效方法, 它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也将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程的专业性和示范性紧密结合起来, 学生在类似于真实情景中学习, 既能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研究能力, 还能帮助学生提前适应小学数学教师的工作环境, 让学生尽早习惯教学实践中的各种不可预期性, 对他们将来走向就业岗位有很大的帮助。

3. 教学评价:

新课标中对学生学习评价有了新的要求, 要重视评价体系的全面性与科学性, 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业成绩, 还要发现和挖掘学生的多方面潜力、学习过程、态度、参与程度, 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业考试、见习效果、教育实习等方面综合起来, 通过对学生做出全面的评价, 帮助学生弥补不足和挖掘学习潜能, 才能真正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和导向功能, 鼓励学生与他人多多交流合作, 进而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4. 师资队伍:

教师作为学科带头人, 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作为一门重要科目, 需要具有一定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的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 不但要负责编写、修订课程和学习指导书, 还要指导青年教师进行科研活动。另外, 师范学校要根据自身的情况, 给予教师进修和在职培训的机会, 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育实习和见习, 不断提高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适当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指导青年教师和学生深入小学调查研究, 了解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的各种素质, 尤其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 认真构建和设计小学数学专业化培养模式, 通过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 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是在原有的教材教法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 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 对培养更多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有很大的作用。当前, 在新课标的引导下, 只有不断投入更多的研究和实践, 积极适应教学改革的新要求, 使得这门课程更加完善, 才能对推动基础教育发展有所贡献。

参考文献

[1]于海杰.论师范院校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02) .

[2]梁宇, 邹循东.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02) .

[3]王安平, 李小飞, 冉庆鹏.独立学院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价值工程, 2014, (22) .

[4]潘小明.高师院校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精品课程建设实践研究[J].教学研究, 2011, (06) .

新课标下的课程教学 第10篇

一、课堂语言丰富细腻

教师, “舌耕为业”。教师丰富形象的教学语言, 是课堂教学的魅力之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果。”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拥有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 对其教学的内容能准确、形象、灵活地表达出来, 能把“高昂与低沉、美丽与丑陋、欢乐与悲哀”等复杂感情, 通过声音语调的起伏、停顿、轻重、缓急、有憎有爱地表现出来, 能使学生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 能使学生产生难以忘怀的共鸣。同时, 教师优美、得体的课堂教学语言也是教师个人内在语文修养的外在表现, 它可以极大地影响学生的语言表达习惯, 乃至人格素养。语文课堂中, 教师示范性朗读能力显得非常重要, 如果能够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情感, 并将其外化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 那么就必然可以营造出不同凡响的课堂氛围, 能够吸引住学生的眼光和思维。

二、精备实教杜绝教条

要想让每一堂课达到理想的效果, 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 对教学内容要有明确的、清晰的再认识, 精心选择教学突破口, 设计详明的教学过程和优化教学环节, 并对所教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和已有的知识层面, 要有准确的定位。这样, 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差异性, 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当的选择和安排, 做到“任你弱水三千, 我只取一瓢饮。”选择学生语文学习中感到最有兴趣, 最棘手, 或久疑不决的知识点, 在教学环节中努力做到点面结合, 突出重点, 解析难点, 避免课堂上的面面俱到, 授课结构的程式化, 真正让学生一课一得, 教师堂堂出彩。精, 就是要教师遴选出课文的精髓, 精心备课,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巧妙引导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摄取课文精华。实, 就是实在, 即备课内容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加强落实, 从而提高教学实效和质量, 完全杜绝那些程式化的教学模式, 玩花架子的行为。即使提问, 也应以品位为主, 以阅读为主线, 提一些深化学生理解,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实际问题, 准确把握课堂难度。

三、民主教学互动升华

面对不断发展深化的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改革, 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树立民主教学思想。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课堂是双重主体的构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在课堂上这个半封闭的教学环境中, 教师应该站高一层, 退后一步, 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 发掘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能力,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不断引导学生回归学生主体, 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自由的发展。我认为, 民主教学实践最主要体现在课堂互动中, 即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通过媒介物———选文, 进行平等的思想情感交流, 互换对选文的认识、分析、判断、评价。这也就是让教师真正明白“教学相长”的内涵, 能够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和知识权威的羁绊, 学会做一个倾听者, 学会欣赏学生, 平等地和学生一起研讨教学内容, 挖掘文本的精华, 让学生大胆有理地讲出他们自己对文章的认知、分析、评价、判断, 教师对分析恰当的要大胆肯定, 对不完善的要及时补充, 对那些错误的认知, 要及时地循循善诱地给予纠正和引导。让学生在与教师和文本的民主互动中, 领悟教学和文本的精华, 汲取作者的认知和表达, 提高语文素养, 培养健全的人格。

四、勇于创新多元发展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江泽民曾经明确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创新不仅可以改进教学, 还有助于开发学生的主体思维。首先, 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创新, 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行为中不断吸收新的教学理念、教研成果, 不照搬“教参”, 不囿于现成的理论说法, 敢于有理有据地对教学内容提出质疑, 并与学生一起研讨, 以起到教师率先垂范的作用。其次, 是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第一, 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发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和智慧。同时, 教师要想减轻教学负担, 提高教学效益,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也必须以学生为本, 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第二, 淡化学习结果的评价, 注重学习过程的指导。语文素质是不断积累的过程, 不可能立竿见影。所以, 教师不应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 而应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语文能力的提升。第三, 多元发展, 展示个性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综合效应, 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更重要的是教师个人文学修养和教学理念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潜移默化作用。一堂语文课, 能体现一位教师的人生目标、教育理想、治学态度。所以, 语文教师需要有宽厚的人文关怀, 深厚的文化底蕴, 先进的教育理念。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更是教师个人文学修养和教学理念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潜移默化作用。新形势下的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更全面的素质, 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推动教学, 让学生喜欢语文课, 让自己成为真正的现代型语文教师。

新课标下的课程教学 第11篇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策略

随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全面推行,体育的新式教学理念已经走入了全国各大中小学校中。教师在初中体育的教学中,通过运用体育锻炼与健康课程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培养符合新时期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一、目前初中体育课堂的现状及对其的改进方式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育课程设立的初衷原本是为了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由于目前传统教育体制的束缚,教师在初中体育的课堂教学中逐渐与体育教学的初衷渐行渐远,各式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上的错误与漏洞层出不穷,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没有太大的兴趣,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自身身体素质的提高。初中学生身体素质的不断下降一方面可能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体力集中精神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从而导致学生文化素质的不断降低;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初中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也体现出教师体育课堂教学策略存在漏洞,这与新课改中所提出的“优质体育教学”目标不符。同时,由于教师在实际的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没有高效的教学策略,久而久之就导致了恶性循环现象的出现。为了改变这一尴尬现状,教师首先应该从自身做起,更新初中体育教学观念,使用更加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其次,教师应该增加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进行相关体育锻炼的时间,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初中体育课堂中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问题。例如,在田径运动的课堂中,教师可以制订完整的课堂教学计划,并要求学生进行适量的跑步训练,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二、教师运用高效教学手段提高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首先,教师在初中体育的课堂教学中应该端正教学态度,重视对学生的体育教学。其次,应该积极配合学校的监督机制,避免“占课现象”的发生。最后,教师可以运用新式的教学手段,以此达到进一步提高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的目的。以下为几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手段,可供教师进行教学参考:

1.建立以人为本、师生平等的初中体育课堂

师生关系是否应该平等是近年来教育界热议的一个话题。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师在学生义务阶段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建立以人为本,师生之间平等相处的和睦关系,这种新型的课堂模式同样适用于学生的初中体育教学过程。建立以人为本、师生之间关系平等的新型初中体育课堂一方面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保证教师事先制订的课堂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同时,这种新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也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顺利完成,对教师帮助学生解决体育锻炼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例如,在足球教学中学习“脚内侧停球与踢球”知识点时,教师为了开展师生平等的新式体育课堂模式,可以亲自融入学生的体育课堂中,当学生遇到“脚内侧停球与踢球”动作困扰时,可以立刻向身边的教师提问。教师通过具体的踢球与停球动作,帮助学生解决如何寻找脚内侧在踢球或者停球时的受力点与发力点,从而建立以学生为本、教师与学生平等共处的新式初中体育课堂。

2.开展体育拓展活动

开展体育拓展活动是初中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充分的体育拓展活动之中强健体魄,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体会体育拓展活动中所蕴含的生活道理,最终达到帮助学生情商与身体双重发展的目的。同时,教师在初中体育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体育拓展活动还可以让学生的身体与思想得到充分的放松,从而有利于他们之后的学习与生活。教师在开展体育拓展活动时应该考虑该拓展活动是否与教学内容相契合,从而达到有效延伸初中体育课堂的目的。例如,在学习“篮球运动技巧及其规则”这一部分的相关体育知识时,教师可以在体育课堂上向学生教授相关的篮球起源知识,以及篮球规则中关于“走步”“二次运球”“回场为例”等理论知识。在课下教师可以组织热爱篮球运动的学生开展篮球班级友谊赛,让学生在这样的拓展活动中放松自我,并运用自身高超的篮球技巧奋勇拼搏,帮助自己的球队获得最终的胜利。

教师在初中体育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重视学生的体育教学。同时,在体育课堂中注重体育理论知识与实际体育运动相结合,并开展相对应的体育拓展活动,全方位地到达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施群英,仇亚娟.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模式的构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新课标下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 第12篇

1、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

生成性是新课程实施中的核心问题, 要在课堂上动态生成, 需要教师具有开放的课程资源理念、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积淀等。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疑问或奇怪想法, 学生或教师的一个错误, 不同意见的碰撞、突发性事件等都是可生成的资源。只有慧眼捕捉, 才能做到处变而不惊, 生成不可预约的精彩。

如在讲《孔雀东南飞》时, 诗的结尾写兰芝、仲卿死后合葬、魂化为鸟, 富有浪漫色彩, 这样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我请一个学生起来回答这个问题, 可那个学生站起来后, 却说:“我觉得他们死后根本就不可能合葬在一起。”我问:“那我刚才问的问题你有没有思考呢?”他说:“没有, 因为我的这个问题我还没想通。”这位同学虽没认真听讲, 但是他能勤于思考并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这不正是他的“闪光点”吗?于是我没有批评他, 反而表扬了他, 并让全班同学一起来思考, 他的看法是否正确?与我所问的问题有没有内在联系?全班同学的探究热情都给调动起来了。大家仔细地看书、认真地思考、热烈地讨论……这堂课是我任教多年多次讲授《孔雀东南飞》最成功的一次。

2、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动态生成与教学预设是矛盾的统一体。一般来说, 很多动态生成资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完全与预设相同的资源不能称为动态生成资源, 但预设不阻碍生成。一位有经验的教师应该能预见课堂教学过程中各种可能发生的现象, 如学生的反应、学生的疑问、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情感等方面, 因此, 教师的教学设计要灵活, 为动态生成资源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比如, 我们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 理解文句、分析内容的同时也涉及了人物形象的探讨。对于焦仲卿这个人物形象, 上课时我们已归纳为:孝顺、忠于爱情、消极反抗。学完全文后, 我安排学生写一篇分析本文人物形象的文章, 要求是要有自己的个人看法。同学们没有拘于我在课上的归纳, 而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1、认为他能忍辱负重, 妻子受苦了可向他倾诉, 母亲生气了可向他发火, 他夹在妻子和母亲当中好为难, 有苦不能说, 有气不能发;2、认为他缺少智谋和远见, 在夫妻誓别时, 刘兰芝曾说“我有亲父兄, 性行暴如雷, 恐不任我意, 逆以煎我怀”, 他听到这句话后, 就应该能料想到事情的发展决不像他所想象的那么简单, 应该及时采取措施, 或送兰芝回娘家, 好好地跟其母亲、哥哥讲清楚, 或到府里赶紧把事干好回来接她, 而不是等到“闻此变”, 才“求假暂归”;3、认为他不是真正的孝顺, 为了孝母, 他宁可休妻, 可他最后却先母而去, 不惜承担“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莫大罪名, 还让他的母亲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莫大悲痛……尽管有些看法不尽完全合理, 但是我充分肯定了学生个性的观点, 表扬他们肯动脑、勤思考的创新精神, 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3、点石成金, 化腐朽为神奇

为了使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 必须坚持运用两个基本原则进行筛选:优先原则和适应性原则。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课程资源优先运用, 符合本堂课教学目标的资源优先运用。利用的动态生成资源既考虑到适应全体学生, 也必须适应特殊群体, 这样才能点石成金, 化腐朽为神奇。

比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 我让学生翻译文言句子, 一位文言文基础很差的学生是这样翻译“夫晋, 何厌之有”的:那个晋国, 为何厌恶他的拥有?我没有马上评价他的翻译是否正确, 而是问他刘禹锡的《陋室铭》中“何陋之有”该如何解释。那篇文章学生在初中都背诵过, 所以他准确地翻译出来:有什么简陋的?我将原句与译句都板书出来, 让他仔细对照, 落实每一个字的译义, 思考两句话的句式有何不同。这下他懂得了“何”该译成“什么”, “何陋之有”译成“有何陋”, 是个倒装句式, 同时我提醒他“之”在此是倒装句式中的结构助词, 无义。我及时地问他“何厌之有”从句式上来讲该怎么译, 他明白该译成“有何厌”。可是“厌”要怎么译呢?我问他非常简单的词语“贪得无厌”中的“厌”是什么意思。他马上知道了该译成“满足”。这样一来, 既加深了学生对这个倒装句式的理解, 同时又加强了对实词“厌”、虚词“何”的认识。

4、生活中不是缺少语文资源, 而是缺少发现

生活处处皆语文。大语文教育观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不能把全部希望仅仅寄托在课堂上, 而要把课内与课外、学科内外紧紧结合起来, 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和机会, 强化语文活动, 优化语文学习环境。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提出, 要使学生得到“六大解放”:“解放孩子的头脑, 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 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 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 使他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 使他能接触大社会、大自然;解放孩子的时间, 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因此, 我们要转变观念, 树立“大语文观”, 具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 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我们周围的语文课程资源, 创造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和实践的形式, 就一定能很好地推进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让学生彻底得到解放。

5、给学生一个支点, 让他们撬动资源之球

学生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对象, 也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最终受体, 课程资源的开发不只是为教师服务, 更应当应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 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 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资源优势, 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就必须让学生和教师一起成为资源开发的主体。

比如,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就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民居文化。在学习了汪曾祺先生的《胡同文化》之后, 我们安排了一个分组调查任务:选择当地有代表性的民居, 进行实地调查。调查方式:观察、丈量、绘图、拍照、查阅资料、访谈等, 调查内容:民居位置、环境、朝向、形状、质地、色彩、室内摆设以及配套设施的安排等, 然后写成调查报告。并由此引出一个更大的研究性课题:调查身边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现象, 如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桥文化、古运河文化, 有常州特色的梳篦文化、锡剧文化、集市文化, 有地区特色的淹城文化、横山文化、南宅的种茶文化、夏溪的花木盆景文化等,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身处于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生活环境中。许多同学通过实地考察、调查走访、查阅资料, 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材料, 思维灵感的火花在他们的脑海迸发, 写出了许多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小论文。

6、因校制宜, 积极构建校本课程

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 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人文精神, 促进学生的身心和个性健康的发展, 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 是我们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从时代发展的要求来看, 教材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合理构建课程资源的结构和功能, 体现时代发展的多样化, 对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 也是一次再学习、再深造的机会。校本课程的开发正是为教师们提供这种能力展示和提高的用武之地。

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广大教师而言, 的确是个崭新的课题, 但只要大家转变教学观念, 做开发语文教学资源的有心人, 就一定能闯出富有自身特色的语文教学新天地。总之, 要充分开发一切可以开发的课程资源, 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 最终构建起开放创新的、充满生机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 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实现语文素养的自我提高、自我完善。

摘要: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广大教师而言, 是个崭新的课题, 需要大家转变教学观念, 充分开发一切可以开发的课程资源, 最终构建起开放创新的、充满生机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 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实现语文素养的自我提高、自我完善。

上一篇:微机组成与维护下一篇:无线瓦斯传感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