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肉鸡生长的影响

2024-08-31

温度对肉鸡生长的影响(精选10篇)

温度对肉鸡生长的影响 第1篇

关键词:糖萜素,三黄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

糖萜素是由糖类 (≥30%) 、配糖体 (≥30%) 和有机酸组成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 是从山茶属植物种子饼粕中提取的三萜皂苷类与糖类的混合物, 是棕黄色、无灰微细状结晶。它具有提高动物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和抗病、抗应激作用, 可以清除自由基, 并具有抗氧化、调节c AMP/c GMP系统功能, 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和消化酶活性[1]。试验为了研究糖萜素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器官的影响, 在三黄肉鸡饲料中添加糖萜素, 现报道如下。

1 材料

试验动物为红星养殖场提供的体重基本一致的11日龄健康三黄肉鸡1 200只, 随机分成5组, 即1 (对照) , 2, 3, 4, 5组, 每组4个重复, 每个重复60只, 公母各半。

糖萜素, 有效含量≥60%, 由宁波联合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黄霉素, 有效含量≥4%, 市购。

2 方法

2.1 试验设计

以单因素5处理4重复随机试验进行试验设计。各组基础日粮相同。试验从肉鸡11日龄开始, 喂至上市, 试验期为42 d。分组情况:1组为对照组, 饲喂基础日粮, 不添加糖萜素及抗生素;2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0 mg/kg糖萜素, 3组添加1 000 mg/kg糖萜素, 4组添加500 mg/kg糖萜素+4 mg/kg黄霉素, 5组添加4 mg/kg黄霉素。

2.2 基础日粮组成 (见表1) 与饲养管理

注:1%的预混料中不含抗生素。

基础日粮参照NRC肉鸡营养需要 (1994年) 及《家禽营养与饲料》设计。试验鸡采用笼养方式饲养, 自由采食, 自由饮水。按常规进行免疫, 饲养管理按常规进行。

2.3 测定项目

以重复为单位测定采食量;在试验开始、结束时清晨空腹称重, 并计算日增重;根据采食量、日增重计算料重比;每天记录死淘情况;在试验结束日屠宰, 测定免疫器官相对重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长性能 (见表2)

由表2可知:3组平均日增重与1 (对照) 组差异显著 (P<0.05) , 试验2, 4, 5组均高于1 (对照) 组, 但差异不显著 (P>0.05) ;3组料重比最低, 2, 3, 4, 5组料重比均低于1 (对照) 组, 但差异不显著 (P>0.05) 。3组死淘率为0, 2, 3, 4, 5组死淘率均低于1 (对照) 组。

3.2 肉鸡免疫器官相对重量 (见图1)

注:同行数据肩标字母完全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含有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

3.2.1 对法氏囊相对重量的影晌

经计算, 3组法氏囊相对重量比1 (对照) , 2, 4, 5组分别重19.87%、17.53%、16.03%、29.29%, 表明在日粮中添加1 000 mg/kg糖萜素有利于法氏囊相对重量的增加;同时4组高于2, 5组, 表明糖萜素与黄霉素联用对法氏囊重量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协同作用;2, 3组法氏囊相对重量分别为3.08, 3.62 g/kg, 表明随着糖萜素添加量的增加, 法氏囊的相对重量增加。

3.2.2 对胸腺相对重量的影响

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 1 (对照) 组胸腺相对重量与2, 3, 4, 5组之间差异显著 (P<0.05) 。在日粮中添加1 000 mg/kg糖萜素对胸腺相对重量的增加有明显作用;4组胸腺相对重量介于3, 5组之间, 表明糖萜素与黄霉素联用对胸腺重量的影响优于黄霉素单独使用, 但差于糖萜素1 000 mg/kg单独使用, 说明糖萜素与黄霉素联用对胸腺重量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协同作用。

3.2.3 对脾脏相对重量的影响

3组脾脏相对重量最高, 说明糖萜素对脾脏相对重量影响较大的是1 000 mg/kg添加量。

4 结论

综合平均日增重、料重比、死淘率及免疫器官相对重量等指标来看, 以3组效果最好, 表明在肉鸡饲粮中糖萜素的适宜添加量为1 000 mg/kg。

参考文献

温度对肉鸡生长的影响 第2篇

流速与温度的交互作用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摘要:试验通过室内模拟,研究了流速与温度对太湖水中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光照度为3 300 1x、光暗比为10 h:14 h、氮磷浓度满足藻类生长需求的每件下,流速、温度对藻类生长的均有一定的影响,但流速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因此,治理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可从改变湖泊水流流态方面着手.作 者:赵颖    张永春    ZHAO Ying    ZHANG Yong-chun  作者单位:赵颖,ZHAO Ying(连云港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江苏,连云港,222001)

张永春,ZHANG Yong-chun(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审京,210042)

期 刊:江苏环境科技  ISTIC  Journal:JIANGSU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8, 21(1) 分类号:XI 关键词:流速    温度    藻类生长    影响   

温度对肉鸡生长的影响 第3篇

关键词:梨;花粉;温度;萌发率

文章编号:1005345X(2015)02000103中图分类号:S661.2文献标识码:B

翠冠梨是我国自主选育的优良梨品种之一,该品种具有成熟期早、内在品质优异等优点,目前已在浙江、重庆、四川、江西、福建等地大面积栽培,倍受市场欢迎。在南方沿海地区,翠冠梨成熟期一般是7月中旬至下旬,正值台风活动频繁时期,大棚栽培不仅可以避开台风,而且提早了果实成熟期,对沿海地区梨业发展尤为重要[13]。大棚内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昆虫等授粉媒介活动较少,因此只能通过人工授粉满足其坐果与产量的需要。据报道,花期温度不适常导致授粉受精不良,影响梨的产量和品质[45]。本试验主要研究不同温度对翠冠梨花粉生活力的影响,从而为生产上选择合理授粉时期以及大棚梨栽培花期温度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材料

材料取自南京农业大学江浦试验农场,采集翠冠梨即将开放的大蕾期花蕾,取下花药,用硫酸纸包好后立即放入硅胶中阴干,待花粉完全散出后,于-20 ℃条件下密闭保存备用。

1.2试验方法

采用花粉离体萌发法,参照张绍铃等[6]的方法略作修改。液体培养基的成分为0.01%硼酸、10%蔗糖、20%聚乙二醇(PEG4000)、30 mmol/L MES(2-吗啉乙磺酸)以及0.03% Ca(NO3)2·4H2O,pH值6.2。将翠冠梨花粉置于离心管中,加入适量液体培养基,放于恒温震荡培养箱中,转速120 r/min,温度分别设为15、20、25、27、30、35 ℃。4 h后在显微镜下统计不同温度下翠冠梨花粉的萌发率及花粉管长度。统计时,以花粉管长度大于花粉粒直径作为萌发[7]。每次镜检3个视野,每个视野≥50粒花粉,统计其萌发率;随机测量20根花粉管生长长度,重复3次,统计花粉管生长长度。

1.3统计分析

数据结果均为3次重复的平均值±标准差(SD),采用Excel 2007进行处理,DPS v7.05软件中的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并用不同的小写字母标明检验结果在0.5水平差异显著性。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温度对翠冠梨花粉萌发率的影响

由图1可以看出,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翠冠梨花粉的萌发率不一样。翠冠梨花粉萌发的最低温度要求是15 ℃,温度为5 ℃和10 ℃时,其萌发率为0,15 ℃时萌发率为3%。随着温度的升高,花粉萌发率也增加。20 ℃时花粉萌发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5(2)

率为38.1%;25 ℃时花粉萌发率为47.0%;27 ℃时花粉萌发率达到最大值,为67.5%。之后随着温度升高,花粉萌发率呈下降趋势。30 ℃和35 ℃下,花粉萌发率分别为52.1%和10.5%。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25 ℃和30 ℃下,翠冠梨花粉的萌发率差异不显著,但都与27 ℃呈显著差异。所以适合翠冠梨花粉萌发的温度范围为25~30 ℃,而最适温度为27 ℃。图1中有两个阶段花粉萌发率随温度变化较明显,分别是温度由15 ℃升高到20 ℃和温度由30 ℃升高至35 ℃。前者是花粉萌发率随温度变化急剧增加的一个过程,后者是花粉萌发率随温度急剧下降的一个过程。

2.2不同温度对翠冠梨花粉管生长长度的影响

由图2可以看出,不同温度下,翠冠梨花粉

管生长长度有较大差异。翠冠梨花粉管生长的临界低温也是15 ℃。随着温度逐渐升高,花粉管生长长度也逐渐增大。15 ℃下,花粉管生长长度为8.58 μm;20 ℃下,花粉管生长长度为111.04 μm;25 ℃下,花粉管生长长度为162.39 μm;27 ℃下,花粉管生长长度为

235.46 μm。温度超过27 ℃时,花粉管生长开始呈下降趋势。30 ℃下,花粉管生长长度为219.92 μm;35 ℃下,花粉管生长长度为54.84 μm。根据显著性比较可知,27 ℃不仅最适合翠冠梨花粉的萌发,也是花粉管生长的最适温度,30 ℃次之。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不利于翠冠梨花粉管的生长。

3结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翠冠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有较大影响。翠冠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最低温度为15 ℃,低于15 ℃时花粉不能萌发,也不能生长。当温度高于35 ℃,翠冠梨花粉停止萌发,花粉管停止生长。最适合翠冠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温度为27 ℃。

由于春季温度波动较大,在生产上进行液体授粉或人工授粉时,应选择合适的品种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使其能完成正常的受精,以提高坐果率。

参考文献

[1]王涛,王海琴,林媚,等. 大棚栽培对翠冠梨果实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2008,20(4):236239.

[2]陈超,郦敏. 大棚小气候环境对翠冠梨生长发育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2011(3):513515.

[3]蔡美艳,黄雪燕,王涛,等. 不同授粉时间对大棚翠冠梨坐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09(4):668670.

[4]周晶,郭素娟,李文泉,等.授粉树与花粉活力对板栗结实率和坐果率的影响[J].辽宁林业科技,2009(5):58, 21.

[5]姜雪婷,杜玉虎,张绍铃,等.梨43个品种花粉生活力及4 种测定方法的比较[J].果树学报,2006,23(2):178181.

[6]张绍铃,陈迪新,康琅,等. 培养基组分pH值对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2):225230.

[7]RODRIGUEZ-RIANO T,DAFNI A. Anew procedure to assesspollen viability[J].Sex Plant Rep, 2000(12):242244.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Pollen Germination and Pollen Tube Growth of Cuiguan Pear

Ji Xue,Zhang Huping,Tao Shutian,Zhang Shaoling

(P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Jiangsu, Nanjing, 210095)

Abstract:Effect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s on pollen germination and pollen tube growth of Cuiguan Pear were studied by vitro culture under the constant temperatures of 15 ℃、20 ℃、25 ℃、27 ℃、30 ℃、35 ℃ with 4 h using the Pollens of Cuiguan Pear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when the temperatures were between 5~27 ℃, the pollen germination rate and the length growth of pollen tube would increase. When the temperature was 27 ℃, the pollen germination rate was 67.5% and the length growth of pollen tube was 235.46 μm with reaching maximum. When the temperature rose continuously, the pollen germination rate and the length growth of pollen tube would decrease.

温度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第4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材料共选择了10 水稻品种,即龙稻5号、垦稻12、龙稻21、东农428、松粳9 号、龙稻18、中龙香粳1号、龙稻7号、龙稻11、松粳3号。利用水稻育秧后闲置的大棚做增温处理,采用ZDR-11温度记录仪器记录温度。

1.2 方法

1.2.1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5年在哈尔滨市道外区民主乡农业示范园区进行。依照当地种植习惯进行育苗,4月15日播种,5月14日插秧。选择叶龄3.0~3.5的稻苗,分别插入盆中。每盆装细土8kg,并施底肥硫酸氨2g,磷酸二铵1g,硫酸钾1g。每个品种插6盆,每盆插3株,室外常温放置3盆,育秧后闲置大棚内放置3盆(高温)。

1.2.2测定项目及方法

每周调查株高、叶龄等农艺性状,并且全生育期记录大棚内外的温度。稻苗移栽7d后开始进行处理,并在此时开始记录温度,每15min记录一次温度。每天全部数据的平均值为该天的平均温度,从记录温度当天开始至开花期的温度和作为花期积温。并对大棚内外同品种达到花期是所消耗的积温差作为花期活动积温差。花期活动积温差越大说明品种对温度的反应越敏感反之则相对迟钝。最后利用常规的相关分析,分析花期积温差与其它表型性状差异大小的相关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度对花期的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品种到达花期的天数差之间是有差异的,其中差异最小的垦稻12,只有9d,差异最大的是中龙香粳1号,差15d。室内外活动积温差最大的水稻品种是中龙香粳1号264.99℃,差异最小的是垦稻1 294.27℃。

2.2 温度对叶龄的影响

由图1可以看出,高温下的出叶速度要比常温下快,但是在生长过程中总会出现某一时间节点叶龄呈现相等的,并在之后常温下叶龄增长的速度比高温下增长快的趋势。东农428 在6 月10日前后达到了这一时间节点,其余的3个品种都是在6月15日到达该时间节点。这与之前人的研究高温会加速出叶速度[3,4]并不矛盾,同一品种在不同温度下生育进程也发生了变化,某些单株有减叶的现象,而叶龄的增长本身就是前快后慢的模式。所以在本试验的处理中以时间为横轴会产生交点。其余的6个品种也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从田间观察可以得知水稻的剑叶及稻二叶的出叶速度是明显要比之前的稻叶的出叶速度慢,而在本试验的处理当中大棚内高温处理部分单株有叶片数减少的现象,这恰恰说明了温度对水稻的生育进程有促进作用。

2.3 温度对株高的影响

由花期积温差与不同时期株高差的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在6月10和15日两个时间节点的株高差与花期积温差在0.01水平下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这说明这一时间段的株高差能反应水稻不同品种在该光照条件下对温度反应的差异。差值越高的品种说明其对温度反应越敏感。

*表示在0.05水平(单侧)上显著相关;**表示在0.01水平(单侧)上显著。*mean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05level;**mean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01level.

2.4 温度对穗长、穗粒数、有效穗数的影响

由图2可以看出温度处理对水稻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及穗长均有影响。其中有效穗数在高温下所有品种都有明显减少的趋势,减少的幅度略有差异;穗长及穗粒数在高温下都有增加的趋势。这说明温度偏高会抑制分蘖的形成,但穗长和穗粒数针对与常温处理要略高一些。并且穗长及穗粒数常温和高温的处理差异并不显著,分蘖数只有中龙香粳1号、龙稻5号、龙稻18和东农428达到了显著差异,其它品种间差异不显著。

3 结论及讨论

在大棚内相对较高的温度下各水稻品种的开花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前,株高的变化是前期大棚内的增长的速率要高于大棚外的各品种,但是后期基本趋向一致。出叶速度在4~6片叶的时候表现出大棚内的更快一些,但是在7片叶左右各品种都在以时间为横轴的坐标线上有一个交点,之后的趋势是大棚外的叶龄增长速度要快于大棚内的,这与生育期提前部分单株的减叶片现象有关。分蘖力方面大棚内的处理有效分蘖相对较少,但穗粒数相对较多,穗长偏大。

从本试验的结果可以得出,水稻的各农艺性状都受温度大小的影响,但受影响幅度不一,整体趋势保持一致,这说明了温度对水稻不同品种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该品种在该光照条件下对温度反应的敏感性所致。敏感型的品种受影响的幅度要大于迟钝型的品种。通过相对高温的试验可以说明不同水稻品种对温度反应敏感性的差异。相信这种方法也能说明不同品种对延迟型冷害的耐受能力,迟钝型的品种相对敏感型的更耐受延迟型冷害。

摘要:温度一直是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第一限制因子,正确的理解温度对黑龙江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将更有益于未来更好更快更精准的培育水稻新品种。利用水稻育秧后闲置的大棚做增温处理,以10个已审定并且推广面积较大的水稻品种为材料,进行全生育期温度调查,研究不同品种在大棚内外生育进程及各农艺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下所有品种的生育期都提前了,但是幅度不一样,达到齐穗期活动积温也存在差异;同时高温对龙稻5号、龙稻18东农428和中龙香粳1号有效穗数的影响达到了显著差异,对穗粒数及穗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通过相关分析可知,用某一时间点株高的变化幅度来表示不同品种对不同温度反应的钝敏差异。

关键词:水稻,温度,全生育期,钝敏,黑龙江省

参考文献

[1]中国水稻品种光温生态研究小组.水稻的光温反应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J].中国农业科学,1978(2):1-10.

[2]孙岩松.黑龙江省水稻光温生态研究报告[J].黑龙江农业科学,1979(4):15-19.

[3]朱德峰,章秀福,许立,等.水稻主茎叶片出生速度与温度关系[J].生态学报,1998(5):71-73.

温度对肉鸡生长的影响 第5篇

肉鸡生长与发育障碍综合征(RSS)是一种肠道疾病,虽然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但病因还有待确认。虽然已经分离出几个新型病毒,但还没有复制出临床疾病。研究已经确定病毒序列属于只在RSS+上存在的细小星状病毒家族以及未知来源的序列。此外,在感染RSS的鸡肠道中检出了3个星状病毒:ANV-1、ANV-2和一种新的鸡星状病毒。最近,由美国禽蛋协会发起的一项研究确定了三个目标:1)生产基于克隆的重组蛋白并在已建立的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上表达的实验疫苗。用一种新的鸡星状病毒(CAstV)纯化的免疫原性蛋白、禽肾炎病毒样病毒(ANV-1)、类似禽肾炎病毒2(ANV-2)和一个新的鸡细小病毒(CParvo)制备多价疫苗。2)用CAstV、ANV-1、ANV-2和CParvo纯化蛋白组合物免疫接种肉种鸡并评估对后代的保护作用。在12和18周龄时接种重组蛋白/油佐剂疫苗观察单个衣壳蛋白的血清转化情况。将接种和未接种疫苗的母鸡种蛋孵化,共进行7次。在所有7次接种疫苗的蛋孵出的后代在孵出时均有衣壳蛋白阳性抗体。攻击后5和12 d时RSS攻击组和未攻击组体重表现显著差异。然而,在1和3组的后代中,在攻击后12 d接种/RSS攻击的鸡体重抑制小于未接种疫苗/攻击的鸡。MCAP/RSS攻击组所有组的后代囊隐窝病灶平均数均高于NEG/RSS攻击组,不包括3组,这表明接种疫苗的鸡病理反应加强。然而,MCAP/RSS攻击组的3组的后代中囊性病变比NEG/RSS攻击组低40%,这表明囊性病变缓解。根据之前的研究,星状病毒衣壳蛋白的抗体能通过降低病灶总数及降低体重抑制水平而减轻该病。添加ANV-1、ANV-2和CParvo衣壳蛋白到星状病毒衣壳中没有缓解临床疾病,在某些情况下攻击后还可能加重疾病。3)用制备的纯化重组蛋白制剂CAstV/ANV-1/ANV-2/CParvo、ANV-1/ANV-2/CParvo、CAstV/ANV-2/CParvo、CAstV/ANV-1/CParvo和CAstV/ANV-1/ANV-2给商业肉鸡胚胎进行卵内接种。在14或18日龄卵内接种疫苗的处理组没有发现具有保护作用。事实上,在胚胎发育14日龄对ccCkAstV和无菌PBS组进行卵内注射疫苗发现孵化率显著降低,这表明孵化率降低可能与接种的时间有关。单独ccCkAstV在14或18日龄进行卵内接种似乎并没有影响到21日龄的体重。然而,当在14日龄卵内接种时,未攻击组在接种5 d后11%的鸡有囊性病变,这表明病毒能引起小肠绒毛的病理变化。ccCkAstV的减毒可能能用来减少未攻击鸡的病变,但目前尚不清楚这是否会减轻临床疾病。星状病毒的免疫机制还不很清楚。该病毒是在进栏6 h后鸡暴露于RSS污染的垫料环境时在其小肠绒毛上被检出,从而限制了传统疫苗接种策略。抗RSS保护性免疫力可能不主要是体液水平的调节,还有黏膜和细胞水平的调节。

( 摘编自:The Poultry Site网站 2014-01-15)

温度对肉鸡生长的影响 第6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培养基

应用市售普通营养琼脂经高压灭菌制成, 由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生产。

1.1.2 中药烟熏剂

主要成分为藿香、螵蛸、薄荷、荆芥等中药, 粉碎后烘干, 加易燃剂混合均匀, 备用。

1.1.3 液体消毒剂

主要成分为5%双链季胺盐、有机络合碘, 批号为2008040201, 由天津金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1.2 方法

1.2.1 中药烟熏剂杀菌效果试验

杀菌效果试验分为Ⅰ、Ⅱ、Ⅲ、Ⅳ组, 分别在1, 2, 3, 4号4个1 m3空气消毒柜内进行。首先用同心圆回流式喷雾器喷大肠埃希杆菌悬液, 同时开动柜内的小风扇, 使细菌气溶胶均匀分布, 用冲击式采样器采样。然后1, 2, 3号3个1 m3空气消毒柜分别按2, 3, 4 g点燃中药烟熏剂进行消毒;4号空气消毒柜用液体消毒剂按说明 (1∶2 000) 进行喷雾消毒。30 min后, 再用冲击式采样器采样。将采样液接种培养48 h, 统计菌落数, 计算灭菌率, 再根据灭菌率筛选中药烟熏剂的最佳用量。

1.2.2 中药烟熏剂对鸡舍空气杀菌效果试验

在河北省大名县某养鸡户鸡舍随机选择3个鸡舍的20日龄817肉鸡, 每个鸡舍饲养量均为2 000只, 分别作为Ⅰ、Ⅱ、Ⅲ组。Ⅰ组用中药烟熏剂按3 g/L的剂量在鸡舍内选择8处进行带鸡熏蒸, Ⅱ组用液体消毒剂按说明书 (1∶2 000) 进行带鸡消毒, Ⅲ组为空白对照, 于消毒前、消毒后12, 24小时普通培养基采样, 在37 ℃培养48 h, 统计菌落数, 计算灭菌率。

1.2.3 中药烟熏剂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

在河北省大名县某养鸡户鸡舍随机选择4个鸡舍的20日龄817肉鸡, 每个鸡舍饲养量均为1 000只, 分别作为Ⅰ、Ⅱ、Ⅲ、Ⅳ组。Ⅰ组用中药烟熏剂按2 g/L的剂量在鸡舍内选择8处进行带鸡熏蒸, Ⅱ组用中药烟熏剂按3 g/L的剂量在鸡舍内选择8处进行带鸡熏蒸, Ⅲ组用中药烟熏剂按4 g/L的剂量在鸡舍内选择8处进行带鸡熏蒸, Ⅳ组用液体消毒剂按说明书 (1∶2 000) 进行带鸡消毒。饲养第30天时, 测定肉鸡的生长性能指标。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药烟熏剂的杀菌效果 (见表1)

注:无肩标表示各组数据间差异不显著 (P>0.05) 。

测定结果表明, Ⅲ组消毒效果最好, 灭菌率为 95.12%;但与Ⅱ、Ⅲ组相比,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故认为中药烟熏剂的最佳用量为3 g/L 。

2.2 中药烟熏剂对鸡舍空气的杀菌效果 (见表2)

表2数据经方差分析表明, 消毒后12小时时中药烟熏剂 (Ⅰ组) 的灭菌效果与液体消毒剂 (Ⅱ组) 的灭菌效果相比差异显著 (P<0.05) , 24小时时差异极显著 (P<0.01) 。这可能是中药烟熏剂在鸡舍中分布较均匀, 与空气中的细菌充分接触, 灭菌较为彻底;而喷雾消毒时受人为因素影响, 液体消毒剂在鸡舍内喷洒不均匀, 不能起到充分杀菌作用, 液体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主要是双链季胺盐、有机络合碘, 长期使用易产生抗药性。

2.3 中药烟熏剂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见表3)

表3数据经方差分析表明, 与Ⅰ组、Ⅳ组与Ⅱ、Ⅲ组相比净增重差异显著 (P<0.05) ;Ⅱ组、Ⅲ组之间净增重差异不显著 (P>0.05) 。Ⅱ组、Ⅲ组都能明显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 由于Ⅲ组添加药物剂量大, 所以临床上建议以中药烟熏剂3 g/L剂量加入为宜。

2.4 中药烟熏剂对鸡群临床症状的影响

带鸡熏蒸消毒的肉鸡舍, 肉鸡精神状态正常, 未发现有甩头、咳嗽、打呼噜、打喷嚏等呼吸道症状和眼结膜发红及流泪等临床症状;而用消毒剂消毒的肉鸡舍, 经常因为呼吸道疾病造成肉鸡生长性能受阻, 使肉鸡体重不能达标, 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2.5 死淘率

30 d饲养试验结束时, Ⅰ组死淘数为28只, 死淘率为2.8%;Ⅱ组死淘数为20只, 死淘率为2%;Ⅲ组死淘数为30只, 死淘率为3%;Ⅳ组死淘数为80只, 死淘率为8%;Ⅰ组、Ⅱ组、Ⅲ组之间死淘率和健康状况差别不大, Ⅳ组死淘数明显高于以上3组。

3 结论

温度对肉鸡生长的影响 第7篇

关键词:双低菜籽饼,植酸酶,日增重,钙磷代谢,经济效益,试验

“双低” (低硫甙、低芥酸) 油菜品种的选育, 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油菜籽和菜籽饼粕中硫甙及其降解产物含量高的问题, 而其中存在的其它抗营养因子及营养缺陷问题的不利影响突显出来, 在改进“双低”菜籽饼粕的饲用品质方面人们做了很多工作, 综合考虑各种方法的经济效益和作用效果, 添加酶制剂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1]。对于家禽专用的“双低”菜籽饼粕酶制剂的研究, 尤其是添加酶制剂对“双低”菜籽饼粕矿物质、干物质以及能量代谢率影响的研究, 国内还很少。本试验旨在为禽用“双低”菜籽饼粕专用酶制剂的研制提供基础研究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及地点

试验于2008年10月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田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肉鸡养殖场进行, 试验期42d。

1.2 试验材料

1.2.1 双低菜籽饼

由金沙县康星植物油有限公司提供, 用小型机榨油后得菜籽饼, 实测饼中异硫氰酸盐0.70mg/g、恶唑烷硫酮0.47mg/g, 饼中干物质为91.10%、粗蛋白36.0%、粗纤维6.7%、粗脂肪8.91%、钙0.94%、磷1.15%、植酸磷0.76%。

1.2.2 植酸酶制品

Natu Phos-5000 (德国BASF公司生产的植酸酶) , 活性为5000U/g。

1.3 试验动物及试验设计

1.3.1 试验动物

选用出壳重相近, 发育正常的1日龄土杂肉鸡240只。

1.3.2 试验设计

将240只鸡随机分成2组, 即对照组和试验组, 每组120只, 每个组3个重复栏, 每个重复40只。28日龄时, 分别在对照组和试验组各选体重约450g的健康鸡18只, 试验前1周在鸡肛门处缝合集粪瓶盖, 1周后, 预试期3d, 正式期4d。其中, 1~28日龄为生长性能试验期, 28~42日龄为钙、磷代谢试验期。对照组饲喂含10%双低菜籽饼基础日粮, 试验组分别饲喂含10%双低菜籽饼基础日粮+600U/kg植酸酶 (取代一半磷酸氢钙) 。

1.4 试验日粮

试验日粮以《鸡饲养标准》 (NY/T33-2004) 肉鸡营养需求标准为基础, 结合本省肉鸡养殖的实际按照《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5032-2006) 配制, 其基础日粮配方及营养成分值见表1~2。

1.5 试验鸡饲养管理

各组鸡饲养于同一鸡舍内, 采用地面平养。粉料, 自由采食和饮水, 每日统计饲料采食量。按正常程序防疫, 按常规接种免疫, 试期42d。

注:同行肩标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在P<0.05水平差异显著, 字母相同则表示差异不显著。

1.6 测定指标

1.6.1 生长性能指标测定

出壳毛干称量初生体重, 28日龄生长性能试验结束时, 于清晨空腹时称量鸡体重, 每天记录各组的采食量, 观察鸡群的生活习性, 精神状态, 发病及死亡情况, 计算饲料利用率, 并进行经济效应分析。

1.6.2 钙、磷代谢指标测定

将收集的粪样集中在洗净、烘干、编号的搪瓷盘中, 并按每100g鲜粪加10%硫酸溶液10ml, 搅拌使之混合均匀, 置于0~4℃冰箱内。待收集结束时, 将收集的粪样置于65℃鼓风干燥箱内烘至恒重, 粉碎后分析。钙、磷代谢率测定方法参照《动物营养学》 (杨凤, 1999) [2]。

1.7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试验数据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运用SAS9.1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试鸡的生长性能

由表2可知, 成活率方面, 试验组 (98.3%) 比对照组 (94.2%) 高出4.35% (P>0.05) 。料重比方面, 试验组 (1.94) 比对照组 (2.12) 低出 (P<0.05) 。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方面, 试验组 (3.51) 比对照组 (3.86) 低出0.35元/kg (P<0.05) 。平均日增重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5.55%, 日采食量试验组低于对照组3.55% (P>0.05) ;但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P>0.05) 。

2.2 经济效益分析

试验用含10%双低菜籽饼肉鸡日粮中添加600U/kg植酸酶, 取代50%的磷酸氢钙, 由于大幅度减少了日粮中磷酸氢钙的使用量, 因此饲料成本得以降低, 每千克饲料成本对照组为1.82元, 添加植酸酶的试验组为1.81元。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为添加植酸酶的试验组比对照组低0.35元, 养殖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2.3 钙、磷代谢试验结果

由表3可知, 添加植酸酶的试验组和未添加植酸酶对照组比较, 钙的利用率提高5.51% (P<0.05) , 磷的利用率提高了9.48% (P<0.05) , 植酸磷的利用率提高了10.45% (P<0.05) , 磷排泄量下降了1.04% (P<0.05) 。这说明外源性植酸酶能有效地分解植酸, 使其被鳌合的钙、磷释放出来, 从而提高其消化利用率。大量试验报道, 植酸酶能够改善钙、磷等元素的利用率[3,4], 与本试验结果相一致。

3 结论

植酸酶在适宜的条件下将植酸分解为肌醇、无机磷酸及一系列的中间产物, 如肌醇单、二、三、四、五磷酸等中间产物, 终产物无机磷酸可以被畜禽消化利用。因此, 添加植酸酶后一方面可以提高磷的代谢率, 另一方面由于植酸磷的降解, 使与植酸以植酸盐、植酸—金属—蛋白质 (氨基酸) 结合的金属离子 (如Ca2+, Mg2+, Fe2+, Mn2+, Zn2+) 游离出来。由于钙磷比例对二者本身的吸收有很大影响, 二者中有1种的吸收不足, 多吸收的那种也不能为机体利用而排出体外[5], 植酸对钙消化吸收的抑制作用比其它矿物质更大。因此添加植酸酶在改善磷代谢率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钙的代谢率。植酸酶同时也将与植酸结合的钙、锰、锌以及蛋白质、氨基酸释放出来供动物利用[6]。

注:同行肩标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在P<0.05水平差异显著, 字母相同则表示差异不显著。

试验结果表明, 在含10%的双低菜籽饼鸡日粮中添加600U/kg植酸酶取代50%的磷酸氢钙可以提高成活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经济效益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P>0.05) ;日粮中钙、磷的消化利用率显著提高 (P<0.05) , 并且还可取代一半的磷酸氢钙。这对于推广双低菜籽饼肉鸡饲料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妮娅, 齐德生, 等.添加酶制剂改善“双低”菜籽粕矿物质、干物质和能量代谢的研究[J].动物营养学报, 2005 (4) :51-55, 62.

[2]杨凤.动物营养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3]苗雪霞, 陈红歌, 李秀兰, 等.植酸酶对肉鸡生长及磷利用率的影响[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33 (1) :68-71.

[4]苏晓鸥.植酸酶对肉鸡矿物质代谢的影响[J].饲料广角, 2000 (5) :25-26.

[5]霍启光.动物磷营养与磷源[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4-139.

温度对肉鸡生长的影响 第8篇

1.1 材料

420只1日龄AA肉仔鸡, 从山东利津驾屋养殖示范小区购入。

1.2 方法

1.2.1 试验分组及处理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 将1日龄AA肉仔鸡420只, 随机分为7组, 每个处理4个重复, 每个重复15只鸡, 进行为期42d的生长试验。试验鸡日粮以玉米一豆粕为基础配制成粉料形式。7种日粮是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 (对照组) 、0.025、0.050、0.075、0.100、0.125、0.200mk/kg剂量的硒添加剂 (以硒计) , 分别记为1~7组。基础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分别见表1、2。

1.2.2 饲养管理

试验期内保持24h/d恒定光照和机械通风制度, 在前3d内舍温保持33℃, 之后每周降低3℃, 直到24℃时保持恒定不变。试验期内自由采食和饮水, 每天人工清粪1次。按AA肉仔鸡免疫程序进行NDV和AIV等疫苗接种。

1.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于试验第1d、21d和第42d称取试验鸡的体重, 并记录各组鸡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采食量, 用以计算各组鸡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

1.2.4 统计分析

试验所得数据用SA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硒对肉鸡成活率的影响

结果见表3。

表3结果表明, 添加硒影响肉仔鸡的成活率但不显著 (P>0.05) 。1~21日龄2~7组与1组 (对照组) 相对比:成活率分别增加1.93%、5.66%、3.85%、7.59%、9.51%和1.93%。21~42日龄2~7组与1组 (对照组) 相对比:肉仔鸡成活率分别增加1.98%、2.08%、3.95%、3.95%、3.95%和1.98%。2~7组与1组 (对照组) 相对比总的成活率分别增加3.88%、7.88%、7.88%、11.76%、13.76%和3.88%。通过试验可以看出, 日粮中添加硒以后, 试验个体体质明显提高, 抗疾病能力明显增强。

2.2 硒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结果见表4。

注:表中数据用“X±SD”表示, 同一列标有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表4结果表明, 添加硒显著影响肉鸡的生长性能 (P<0.05) , 但对肉鸡的料肉比影响不明显 (P>0.05) 。

2.2.1 硒对肉鸡的生长性能的影响

21日龄2~7组与1组 (对照组) 相对比:体重分别增加2.32%、12.84%、14.74%、26.74%、31.37%和22.53%。42日龄2~7组与1组 (对照组) 相对比:体重分别增加2.05%、18.22%、22.70%、35.39%、49.38%和30.91%。

2.2.2 硒对肉鸡不同阶段料肉比的影响

1~21日龄2~7组与1组 (对照组) 相对比: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1.36%、4.07%、7.69%、10.86%、18.10%和9.05%。1~42日龄2~7组与1组 (对照组) 相对比:1.57%、6.27%、8.24%、10.59%、15.69%和6.28%。

3 讨论

温度对肉鸡生长的影响 第9篇

小肽对家禽的作用及吸收已取得较大进步与成果, 一些具有代谢优势和生理活性的小肽制品已开始应用于养殖实践, 用以更有效利用和节约蛋白质饲料资源[1]。本试验旨在研究大豆活性肽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血清激素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探讨其对肉鸡蛋白质代谢的调控作用;进一步探索其生物学功能, 为绿色饲料添加剂-饲用活性肽在肉鸡生产中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选用黄羽肉鸡120羽, 初始体重差异均不显著, 笼养, 白天自然光照, 晚间补充光照;自由采食和乳头式饮水器饮水, 疫苗接种按常规方法进行。试验饲料采用玉米-豆粕型日粮, 实行原料采购, 自行配制全价饲料。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选用120羽1日龄雄性黄羽肉鸡, 采用单因子随机试验设计, 分成4个处理, 见表2, 每个处理6个重复, 每个重复5只鸡。处理A饲喂基础日粮;处理B、C、D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大豆活性肽0.2%、0.4%、0.6% (固态, 含活性肽40g/kg) 。试验期为7~21日龄, 黄羽肉仔鸡21日龄时禁食4h后逐羽称重, 记录每个重复的采食量。

1.2.2 样品采集

试验至结束 (第21天) 时, 禁食12h后, 随机从每个重复抽取3只宰杀, 断颈静脉采血, 收集血液, 3000r/min下离心10min, 分离血清, -20℃保存备用。

1.2.3 生产性能测定

每天准确记录试验鸡的采食量, 试验开始和结束称重, 计算日增重、采食量、饲料利用率。

饲料利用率=日均增重/均采食量×100%。

1.2.4 血清指标测定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 、甲状腺素 (T4)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 、谷胱甘肽 (GSH) 及丙二醛 (MDA) , 以上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测定方法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

1.3 统计分析

所有实验结果以“X±SD”表示, 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单因素方差 (ANOVA) 分析, 不同组之间进行LSD多重比较, 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豆活性肽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 1~3周龄, 试验组B、C、D的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A, 其中D组与A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 , 即添加大豆活性肽, 试验表现出对黄羽肉鸡日增重的明显提高。饲料利用率方面, 除试验D组 (86.28%±0.05) 显著高于对照组A (79.73%±0.17) 外 (P<0.05) , 其余各处理组间差异都不显著, D组的饲料利用率最高。

2.2 大豆活性肽对黄羽肉鸡血清激素的影响

从表4中可以看出, 随着活性肽浓度的增加, 血清中的T3含量呈上升趋势, 差异显著 (P<0.05) ;T4呈下降的趋势, 差异不显著 (P>0.05) ;随着活性肽浓度的增加, 胰岛素含量呈上升趋势, 差异不显著 (P>0.05) ;随着活性肽浓度的增加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呈下降的趋势, 差异不显著 (P>0.05) 。

2.3 大豆活性肽对黄羽肉鸡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从表5可以看出, 随着活性肽浓度的增加, 血液中的超氧化歧化酶含量呈上升趋势, 尤其以D组的超氧化歧化酶的含量最高。谷光甘肽的含量呈上升趋势, 尤其以D组的含量最高。丙二醛的含量呈下降趋势, 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 , 尤其以D组的丙二醛含量最低。

3 讨论

本试验通过将不同浓度的大豆活性肽添加在肉仔鸡饲料中, 研究大豆肽对肉仔鸡日增重、采食量、饲料利用率、血液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1) 饲粮中添加大豆活性肽能够提高肉仔鸡的日增重, 降低发病率, 添加量以浓度0.6%较好; (2) 大豆活性肽能有效地提高血清中激素的含量; (3) 大豆活性肽能有效地提高血清中的抗氧化能力。

3.1 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活性肽是由数量较少的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 一些活性肽在体内代谢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而成为体蛋白的合成原料, 另一些可直接用于合成机体蛋白质, 提高机体蛋白质合成效率。除了单纯的营养作用外, 更重要的是其作为机体生理活性调节物而起作用[2]。大量研究表明, 生物活性肽在促进动物的胃肠道发育和成熟、增强机体免疫力等方面均发挥显著的作用[3]。小肽可能是通过2种途径提高饲料的蛋白质沉积:一是提高日粮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吸收率;二是使吸收入体内的蛋白质沉积率增加[4]。通过本试验研究进一步确定, 黄羽肉鸡的饲料中添加大豆活性肽能够增加机体蛋白质的沉积, 减少蛋白质的损失, 有利于满足畜禽营养的需要, 促进机体生长。这对于绿色饲料添加剂的研制和开发, 产品品质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试验表明, 日粮中添加0.6%的大豆活性肽添加浓度 (每千克饲粮含有效活性肽240mg) 较为适宜, 可以达到提高黄羽肉鸡饲料利用率、日增重的最佳效果。

3.2 对黄羽肉鸡血清激素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T3和T4能调节许多基因的表达, 影响酶或蛋白质的合成, 还可影响动物机体内众多重要生理生化代谢过程。在动物机体内, T3的活性是T4的6~7倍。因此机体内主要发挥作用的是T3。虽然细胞膜上和细胞核内都有T3和T4受体存在, 但T3受体数要远大于T4受体数。T3和T4不仅使机体内许多组织的分解代谢加强, 耗氧量、产热量和形成ATP的量增加, 而且还能促进脂肪组织分解。本试验结果表明, 0.6%大豆活性肽组有提高T3和降低T4的趋势, 但各处理均差异不显著 (P>0.05) 。这说明0.6%大豆活性肽组能促进肉鸡体内T4向T3的转化。由于T3能增强脂肪组织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 使ATP转化为c AM P。c AM P激活蛋白激酶可使苹果酸脱氢酶磷酸化而失活。此外, c AM P可引起脂肪组织中的激素敏感脂肪酶磷酸化而使脂肪分解加强。T3含量增加会促进肉鸡体内新陈代谢, 加快营养物质在体内的分解速度, 提高体蛋白的周转率。可见含有大豆活性肽的组能通过提高T3的分泌促进肉鸡体内脂类的氧化分解。

在禽类, GH的作用表现较为复杂。血液GH水平和生长速度并不相对应。生长速度快的品系GH浓度低于生长慢的品系[5]。垂体分泌的GH并不能直接促进生长, 而是在GH与受体结合后诱导肝细胞产生IGF-1的介导下进行, 它不仅对下丘脑和垂体具有反馈作用, 还能直接促进细胞的生长。本试验中血清中GH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而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贺淹才报道, 生长快的AA肉仔鸡血清GH水平显著低于缓慢生长的泰和鸡, 并认为可能是由于血清中GH含量高, 从而下调了GH受体[6]。赵茹茜等报道, 出壳后GH对禽类生长的作用主要决定于GH受体, 高水平GH反而下调肝脏GH受体, 从而不能刺激IGF-1生成, 而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

甲状腺激素对DNA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能调节糖类、脂肪的代谢主要促进器官和组织的分化。杨彩梅等报道, 在黄羽肉鸡的日粮中添加中草药能显著提高血清中T3、T4的水平, 且T3、T4含量高组增重速度也快。李四桂等报道, 5日龄肉仔鸡血清中T3水平显著高于蛋鸡, 与生长速度呈正相关。本试验结果与上述报道一致。田允波研究表明, 中草药添加剂提高血清T3、T4浓度, 表明它一方面通过甲状腺激素促进脂肪的动员, 另一方面通过甲状腺激素对IGF-1作用的增强而起作用。据此可以认为, 本试验所用中草药添加剂, 特别是方D的促生长作用可能与T3、T4水平的提高, GH水平的下降有关。中草药添加剂促生长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血清T3、T4的水平、降低GH的水平实现的。

3.3 对黄羽肉鸡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抗氧化能力 (T-AOC) 反映机体抗氧化酶系统和非酶系统对外来刺激的代偿能力, 以及机体自由基代谢状态。SOD是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2·-) 的天然清除剂, 能消除细胞代谢中产生的有害自由基, 对维持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它通过清除 (O2·-) 而达到预防或减轻活性氧对细胞生物膜的损伤作用, 间接达到维持细胞内钙稳态的目的。添加大豆活性肽使得SOD酶活性一定程度的提高, 主要是大豆活性肽清除了部分自由基, 减弱了自由基钝化抗氧化酶能力。本试验中MD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 MDA是自由基通过脂质过氧化所产生的, 自由基能引起细胞膜的脂质氧化和血浆脂质蛋白增加。MDA含量可表示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的高低, 并可间接反映出体内自由基水平的变化。MDA含量降低说明大豆活性肽对抑制自由基、降低应激时的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具有一定效果。

谷胱甘肽是属于含有巯基的、小分子肽类物质, 具有两种重要的抗氧化作用和整合解毒作用。抗谷胱甘肽的另一主要生理作用是作为体内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 它能够清除SH还可保护细胞膜, 使之免遭氧化性破坏, 防止红细胞溶血及促进高铁血红蛋白的还原掉肌体内的自由基, 清洁和净化肌体内环境污染, 从而增进了肌体健康。

试验结果表明, 黄羽肉鸡的饲料中添加大豆活性肽能够增加机体蛋白质的沉积, 减少蛋白质的损失, 有利于满足畜禽营养的需要, 促进机体生长;大豆活性肽可有效提高黄羽肉鸡血清激素的含量;大豆活性肽可有效提高黄羽肉鸡血清抗氧化能力, 增强肌体抵抗力, 改善生产性能。

摘要:选用120只黄羽肉鸡, 采用单因子随机试验设计, 分成4个处理, 每个处理6个重复, 每个重复5只鸡。处理组A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B、C、D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大豆活性肽0.2%、0.4%、0.6% (固态, 含活性肽40g/kg) 。结果表明, 随着大豆活性肽添加浓度的提高, 黄羽肉鸡日增重加快, 饲料利用率提高, 试验D组 (86.28%±0.05) 显著高于对照组A (79.73%±0.17) ;大豆活性肽添加剂能有效地提高血清中激素的含量, 特别是T3的含量, D组比A组提高了20.67% (P<0.05) ;大豆活性肽添加剂能有效地提高血清抗氧化能力, 高浓度的试验D组比A组提高了16.66% (P>0.05) ;血液中谷光甘肽的含量有上升的趋势, 高浓度的试验组D比A组提高了17.05% (P>0.05) ;血液中的丙二醛呈下降的趋势, 试验D组比A组降低了36.45% (P<0.01) 。

关键词:黄羽肉鸡,饲用活性肽,饲料利用率,日增重,血清激素,抗氧化能力

参考文献

[1]赵贵兴.大豆活性肽在肉鸡饲料中应用的研究[J].饲料博览, 2009 (1) :1-4.

[2]刘建胜, 孙秀玉, 王福强, 等.大豆活性肽对肉仔鸡日粮蛋白质代谢及增重效果的影响[J].中国家禽, 2006, 28 (17) :14-18.

[3]陈黎龙.绿色营养型饲料添加剂-生物活性肽[J].兽药与饲料添加剂, 2001, 6 (5) :23-24.

[4]李富伟.肽的制备工艺及肽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影响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3.

[5]赵茹茜, 李四桂.禽类生长轴的发育及其对生长的调节[J].畜牧与兽医, 1999:31 (4) :35-37.

温度对肉鸡生长的影响 第10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与分组

将300只1日龄艾维茵肉鸡随机分成5组, 每组3个重复, 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 试验Ⅱ、Ⅲ、Ⅳ、Ⅴ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05%、0.1%、0.2%、0.4%的陈皮提取物 (陈皮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23%) 。

1.2 基础日粮

基础日粮为玉米-豆粕型粉状料, 参照NRC (1994年) 肉仔鸡营养标准和中国饲料营养成分表并结合生产实际配制而成。0~3周龄时日粮中粗蛋白含量为22.18%、代谢能为12.01MJ/kg, 4~6周龄时粗蛋白含量为20.18%、代谢能为12.44MJ/kg。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试验鸡采用笼养, 每个重复单独给料, 自由采食、饮水, 日常管理与免疫程序按常规进行。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于3周末和6周末在早饲前进行称重, 分别计算日增重和料重比;于3周龄和6周龄对肉鸡进行静脉采血, 测定血清胆固醇 (TC) 、三酰甘油 (TG) 、高密度脂蛋白 (HDL) 、低密度脂蛋白 (LDL)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及丙二醛 (MDA) 含量。胆固醇测定采用胆固醇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终点法, 三酰甘油测定采用甘油磷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终点法, 高密度脂蛋白测定采用硫酸葡聚糖镁沉淀法, 低密度脂蛋白测定采用聚乙烯硫酸盐沉淀法, 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 丙二醛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 (TBA) , 所用试剂盒均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研制。

1.5 数据处理

用SPSS统计软件ANOVA进行显著性分析, 多重比较采用邓肯氏法。测定结果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陈皮提取物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见表1)

注:同列数据肩标字母完全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由表1可知, 在0~3周龄时各试验组的日增重和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P>0.05) 。在4~6周龄时各试验组日增重高于对照组, Ⅳ组提高最多, 为8.36% (P<0.05) ;Ⅲ、Ⅳ、Ⅴ组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 。在0~6周龄时各试验组日增重高于对照组, Ⅳ、Ⅴ组提高最多, 分别为5.67%和4.96% (P<0.05) ;料重比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但有降低料重比的趋势 (P>.) 。

2.2 陈皮提取物对肉鸡血脂指标的影响 (见表2)

mmol·L-1

注:同列数据肩标字母完全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由表2可知, 在日粮中添加陈皮提取物, 血清胆固醇含量均呈下降趋势, 3周龄时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P>0.05) ;6周龄时Ⅲ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 , 其余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P>0.05) 。

随日粮中陈皮提取物添加水平的增加, 血清三酰甘油含量均呈下降趋势, 3周龄和6周龄时Ⅲ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 , 其余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P>0.05) 。

随日粮中陈皮提取物添加水平的增加,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呈上升趋势。3周龄时Ⅲ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 , 其余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P>0.05) ;6周龄时Ⅲ、Ⅳ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 , 其余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P>0.05) 。

随日粮中陈皮提取物添加水平的增加,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均呈下降趋势。3周龄时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P>0.05) ;6周龄时Ⅲ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 , 其余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P>0.05) 。

2.3 陈皮提取物对肉鸡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见表3)

注:同列数据肩标字母完全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由表3可知, 3周龄和6周龄时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 且Ⅲ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 , 其余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P>0.05) 。3周龄和6周龄时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能降低血清丙二醛含量, 且Ⅲ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 , 同时在3周龄时Ⅳ组也同样显著降低了丙二醛含量 (P<0.05) , 而其余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P>0.05) 。

3 讨论

天然植物提取物是当前动物营养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许多学者报道, 饲料中添加陈皮可改善动物消化道的机能, 促进大鼠胃液的分泌[1]。试验结果表明, 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陈皮提取物对肉鸡生产性能产生的影响不同, 且不同饲养阶段其对肉鸡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的影响也不同。其原因在于添加陈皮提取物后, 肉鸡消化道黏膜得到了保护, 提高了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生长速度, 且随着陈皮提取物添加时间的延长这种效果更明显。在0~3周龄时, 各组差异不显著;在4~6周龄时, Ⅳ组的日增重最高, Ⅲ、Ⅳ、Ⅴ组显著降低了料重比, 而Ⅴ组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不及Ⅳ组。说明在肉鸡饲养的全程, Ⅲ、Ⅳ组显著提高了肉鸡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这与张耀等[2]报道的结果存在差异, 可能是由饲养环境、添加物有效成分含量存在差异引起。

陈皮提取物的主要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 可提高肉鸡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含量, 而高密度脂蛋白可以抑制细胞对低密度脂蛋白的摄取, 阻碍胆固醇在细胞内的堆积, 把过多的胆固醇以脂的形式转运出来, 从而降低血脂水平。国外早已证实橙皮苷能抑制过多的胆甾醇, 显著降低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和脂质含量, 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本试验结果与以上报道结果基本一致。添加0.1%的陈皮提取物可降低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 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 有明显降低血脂的作用。

自由基性质活泼, 有极强的氧化反应能力, 对机体有很大的危害性, 原因是其在体内与脂质过氧化物作用后可使多种大分子成分发生变性。陈皮提取物的主要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能力[3,4]。从本试验结果可以看出, 添加0.1%的陈皮提取物能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的含量。但陈皮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程度与剂量有很大的关系, 剂量达0.4%后其效果开始下降, 其原因还需进一步研究。

摘要:为了研究陈皮提取物 (陈皮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23%) 对肉鸡生长性能、血脂指标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试验选用300只1日龄的艾维茵肉鸡, 随机分成5组, 每组3个重复, 每个重复20只, 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陈皮提取物0、0.05%、0.1%、0.2%、0.4%, 试验期为6周。结果:日粮中添加0.1%、0.2%的陈皮提取物对肉鸡生长有促进作用。日粮中添加0.1%的陈皮提取物可显著降低6周龄肉鸡血清中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含量 (P<0.05) , 显著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 (P<0.05) 。日粮中添加0.1%的陈皮提取物显著提高了肉鸡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并降低了丙二醛含量 (P<0.05) , 增强了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关键词:肉鸡,陈皮,黄酮类化合物,生长性能,血脂,抗氧化性

参考文献

[1]欧立娟, 刘启德.陈皮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 2006, 17 (10) :787-789.

[2]张耀, 毛胜勇, 朱伟云.陈皮对肉鸡生产性能及回盲肠微生物菌群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 2007, 39 (6) :21-22.

[3]王卫东, 赵志鸿, 张小俊, 等.陈皮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 2007, 28 (9) :98-100, 103.

上一篇:土方填筑碾压下一篇:生命周期评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