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成果范文

2024-06-19

农业科技成果范文(精选12篇)

农业科技成果 第1篇

1 构建农业科技示范平台的思路与定位及机制

湖南作为中部粮食主产省份,针对农业发展优势,已提出把农业大省建设成为农业强省的战略目标,但由于受资源、环境和农业科技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农业生产仍然以提供初级产品为主,产品科技含量较低,特色产业发展还不成规模,农产品加工业刚刚起步,农产品加工增值比重偏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推广应用难、人才流失严重、推广投入紧缺等问题。示范平台构建,将显著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服务能力,将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势特色产业带形成、农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等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将有力地促进我省农业跨越式发展。

湖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具有独特的优势,既取得了一批成熟的可供转化的国际领先的农业科技成果,同时也积累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经验,建立了湖南农业科技成果机制、管理体系和完善配套政策。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首的农业科学家,继三系杂交稻研究与推广取得重大成效之后,两系杂交稻、超级杂交稻进入大面积推广示范阶段;以刘筠院士为首的湖南省重点科研课题“四倍体鱼和三倍体湘云鲫(鲤)”完成了科研任务,已作为重点推广项目;以官春云院士为首的主持研究的转基因抗虫优质油菜品系,是湖南省第一个转基因作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水稻旱育秧及软盘抛秧技术、杂交棉新品种、双低杂交油菜、杂交辣椒、优质瘦肉型猪、特种水产及林业等方面新技术的亟待推广,将为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1.1 示范平台构建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利用现有建设基础,根据区域生态特点以及区域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科技的需求,瞄准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选择最新研究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按照种养加相结合、生产与培训相结合、示范与推广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将新技术、新品种示范、技术集成、农民技术培训等功能综合规划、科学布局,创新平台运行管理机制,构建农业科技的综合示范平台。

构建原则:坚持技术领先与农业发展需求相结合、技术示范与区域农业特色相结合、成果展示与集成创新相结合、平台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为区域农村发展、农业产业升级,提供成套技术示范,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农民,探索新型示范平台管理运行模式。

1.2 总体定位

科学定位,突出区域特色。根据湖南的生态区域类型和特点,以及市场、资源、信息等优势,以科技发展大农村、工业带动大农业、大城市辐射小城镇的战略。通过示范平台,加快与城市、农村之间物流、人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的互动,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合理分区,突出产业特色。示范平台应根据地理条件,设置核心示范区和辐射区两个圈层。通过明确地界区域和功能区划,保证核心区优势主导产业的重点建设,发挥其农业高新技术孵化、技术扩散、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产业开发以及小城镇建设示范功能。

有机组合,强化技术集成。示范平台应根据区域农业、农村发展对农业高科技的需求,以国家粮食安全、食物安全、生态保护等重大课题为导向,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现有技术组装配套为基础,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与综合示范,丰富基地示范项目,体现其技术辐射和引导作用。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机制。为加强对示范平台建设的领导,省、市、县三级部门应共同成立平台建设协调领导小组,下设管理委员会,负责示范平台的日常工作。示范平台还要聘请省内外知名农业专家,设立专家(顾问)委员会,为基地的发展提供科技信息与技术咨询。

1.3 运行机制

示范平台研究开发,应当实行以政府行为为指导,实行科技企业与科研院校相结合的运行机制。示范平台技术创新的主要内容,要涵盖农业重点技术领域和关键技术领域;要大胆探索企业与科研院校合作研发的新途径[2]。

要建立以示范平台为纽带的农业技术扩散运行机制,包括:建立专家数据资源库,为有需求的农户、农业企业、乡村组织联系专家,充当农业专家与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桥梁,形成“专家—企业—农户”互动的技术扩散机制;通过组装配套各种成熟的科研成果、整合各种资源加以推广示范;由示范平台牵头,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专业性农业展会,构筑以农业高新技术为核心的农业要素大市场。

2 示范区的建设和主要功能保障

2.1 示范区的建设

示范平台的功能集中体现在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展示、示范,调动农民采用新产品、新技术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向农村推广。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立足多年来扎实开展科技成果推广以及基地建设的工作基础,结合该院在相关科技领域具备的人才、技术成果和信息优势,2007年启动产业化经营新模式试验示范、农业科技入户试验示范、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试验示范、湘米优化工程试验示范、科技兴茶试验示范、柑橘科技试验示范、绿色蔬菜生产技术试验示范、地力提升工程试验示范、农田面源污染防控技术试验示范等9个科技试验示范大平台(基地)的建设。永州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总建设面积5.07万hm2,预计通过5—10年的建设,使示范园区形成优质种苗繁育区、优质水稻和蔬菜瓜果高产示范区、生物能源开发、有机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试验区、森林生态旅游休闲区、社会化服务及总部经济区等7大功能区,对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将起到带动和辐射作用。

(1)种植示范区。种植业示范区建设应充分考虑:大力推广抗、耐等特异作物高产优质高效优良品种;采用标准化产品生产技术;重施农家肥尽量少用化肥,所采用的生物肥料,为省部级认证高科技产品;以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农药为最新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符合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标准。技术集成包括: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保健栽培技术集成;生物有机肥及微肥施用技术集成;生物农药施用技术集成;名、特、优、新品种种植技术集成;设施栽培技术集成。包括以下具体内容:(1)单位面积种植方案设计。(2)轮种、套种模式设计。内容包括作物轮种、套种时间、品种及方式。(3)采用的技术包括播种、移栽;田间水分和施肥管理;果园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4)新技术的。如新型施肥、节水管理;新型抗旱、保水;新型土壤改良;新型病虫害防治等。例如,目前湖南推广示范的早稻超级稻品种有株两优02、陆两优996、株两优819和晚稻超级杂交稻品种为Y两优1号、丰源优299、金优299等以及优质稻品种湘早籼31号、湘晚籼13号、湘晚籼16号等品种。同时配套推广机械点播、节氮栽培、超级稻强化栽培、稻田免耕抛秧栽培、优质稻保优高产栽培等高产技术。

(2)养殖示范区。养殖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分为水产养殖示范区、畜牧业养殖示范区和特种养殖示范区。(1)水产养殖区既承担水产养殖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功能,又为来基地休闲的游客提供垂钓服务。技术方案的内容包括:鱼类放养品种(主养品种和搭养品种)和数量;对池塘周边环境整理方案;放养鱼类饲料供应来源等。(2)畜牧养殖示范区:其技术方案应包括:禽畜饲养种类和数量;放养技术方案设计;禽畜饲料来源;禽畜疫病防治措施等。

(3)加工示范区。主要针对大宗农产品精深加工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设施、新材料中的共性关键问题开展技术创新、集成、示范与推广,为当地乃至全国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技术方案包括:农产品加工种类选择及分布;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和生产工艺流程的开发设计;加工仪器设备购置方案;食品生产安全全程控制和检测技术设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及认证方案。例如,湖南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在永州为湖南熙可食品有限公司,协助其进行工艺改造和技术升级:改进酸碱处理与漂洗工艺,采取生产用水回用等措施,开展柑橘加工工艺节水攻关;通过省重大科技专项关键技术“柑橘酶法去皮和脱囊衣技术”研究,进行酶法脱囊衣技术攻关,均取得较大突破。

2.2 主要功能保障

(1)增强教育培训功能。依托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科研项目,以提高专业技术人才为核心,以培养中青年科技人才为重点,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开展农业技术普及、农村干部继续教育,推动科技与市场的紧密结合;开展经常性的农业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推动地区间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培训方式要做到理论与田间示范相结合,系统与单项培训相结合。

为配合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的农业科技素质,示范平台应配备培养具有良好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精神面貌的专业技术队伍,开展适合生产需要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素质教育。

(2)强化环境保护功能。本着“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的原则,在平台构建的同时,将环境保护列为重点建设内容。污物和废弃物处理:收集项目区产生的人畜粪便和腐烂变质的菜叶入沼气池,所生产的沼气为基地提供辅助能源,沼气池中的沼液,作为肥料;未腐烂的废菜叶则作为鱼、猪的青饲料;生活垃圾采取填埋方式处理。加工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则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新污染。农药和化肥污染控制:为控制面源污染,平台区各项种养殖业生产均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操作;加强土壤养分检测,采用平衡施肥技术,减轻施肥对土壤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尽可能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安装频振式杀虫灯,即可减少农药用量,又可杀灭害虫,还可利用虫体养鱼、养鸡等。例如,从蔬菜种植来说,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在岳阳君山区开展了以昆虫性信息素诱控、艾格里微生物肥料和植物免疫激活蛋白等综合防控技术为主的农药减量化技术与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氮磷减量化技术与污染阻断技术,重金属积累控制技术的研究与示范,以强化环境保护功能。

3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科技成果的转化要有利于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和民族产业的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机制的建立,有利于科技系统结构和科技人员队伍的调整。找准成果转化的问题,吸取国内外经验教训,深化科技经济体制改革,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对转化各环节和要素进行合理调整,建立起符合转化规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化机制。

3.1 强化科技进步意识,建立科学组织体系

构建示范平台,要树立企业是成果转化主体和市场的观念,树立政府推动与市场推动相结合、尊重科技开发与成果推广的人才观念。为了加强管理、确保目标的实现,可按照股份制形式构建项目法人,由项目法人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原则管理和运作。项目建设资金由政府、企业、科研单位以及其他投资者等共同投入,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机构。

3.2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管理制度创新

管理制度创新:(1)要活化成果转化的源头,即把重点放在高校和科研院所。(2)要转换研究开发型科研机构的运行机制,逐步由事业管理型机制转变为企业管理型机制。(3)要调整科技系统的结构格局与资源配置,以“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为指导,积极稳妥地调整科技队伍结构,加强技术推广队伍建设。示范平台构建可按照“因事设岗、以岗定员”的原则组织经营管理队伍。项目运行所需的员工采用股权单位推荐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全部生产操作人员以专业示范区为单位进行调配。积极推进目标管理的同时,创新工资制度和加强成本管理。

3.3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

政府在市场机制下的转化促进作用,主要是宏观调控、创造条件、提供服务,以多种方式引导科技成果转化,同时要注意协调政府各部门的关系。统筹部署有关成果转化的重大活动,共同研究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突出重点,组织重大转化:制订配套政策,提供转化服务;在示范平台构建中,政府主要发挥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鼓励和扶持原始创新、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加强政府以科技需求为导向的行为和强化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

3.4 加快中介服务体系和技术市场建设及成果引进[3]

发展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和服务产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进一步完善科技评价体系和科技信用管理制度;强化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的改革,完善合理的成果评价方法和体系;加强评价机构资格认证制度建设,以及科技评价工作相配套的制约机制和责任机制。在技术市场建设方面,重点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网络平台建设和技术市场的组织建设。

平台运行与管理,应结合区域农业生态特征,积极引入最新研究的农业科技成果,按标准化和绿色产品生产技术要求,对平台示范的品种、技术及时更新,确保基础生产的产品在品种特性、科技含量等方面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同时,加强对国内外农产品市场需求变化的调查分析,做好市场需求趋势的预测,对未来农产品市场需求做好准确定位,选择相应的农业科技成果组织示范与推广。

3.5 拓宽成果转化投入渠道,多元筹措资金

多元筹措资金、科学合理地使用平台构建资金是打造高效平台的根本保证。必须走“多渠道投入、多元化融资、多成份合作加速成果转化”的发展思路,形成多元化、全方位的投入机制,实现投入筹而有向,聚而有量,集而有度,用而有序,管而有方。平台构建的投入主体应是政府主管部门,省市县科技部门要计划专项资金。同时,还要通过引导企业成为科技投入主体、争取银行信贷对转化支持、建立风险投资和防范机制、开辟成果转化融资渠道等途径筹集资金。加强平台资金的管理。平台实行财务预决算制度,建立严格的资金使用与管理责任制,做到专款专用,取得最大的示范推广效果。

3.6 推进产学研的合作,强化技术支撑[4]

示范平台构建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一是有持续稳定的技术供给;二是有一支高水平的专家咨询队伍。示范平台构建过程中,应通过以市场配置的手段,将部分相应的科研院所和大学的研发机构推向市场;鼓励通过资本运营,收购某些科研院所,或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依托,使其成为技术创新的基地;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和联盟;政府为产学研一体化制订政策,搭建平台,提供条件,优化环境,调动各方积极性等推进产学研结合手段,为平台开辟更加广泛的技术来源渠道。

3.7 加强科技法规建设,强化政策法律支撑

政策法律支撑示范平台构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一是要完善政策支撑体系:转变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和工作方式;建立激励机制,调动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动科技成果合理转化,依法保障各方面的合法权益。二是要加强转化立法和执法。从保护示范平台运营者角度,加强法制建设、强化法制宣传和加大执法力度。

摘要:本文针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点之一——示范平台欠缺问题,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新时期背景下破解"三农"难题的角度,阐明了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示范平台应突出区域和产业特色、强化技术集成和管理机制、实行科技企业与科研院校相结合以及"专家-企业-农户"互动的运行机制的构建思路,提出了在建设种植、养殖、加工等基本示范区的基础上,增强教育培训、强化环境保护等功能的设想。并从建立科学组织体系、推进管理制度创新、建立有效保障机制、加速成果引进、拓宽成果转化投入渠道、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科技法规建设等方面,对构建示范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设新农村,科技示范平台,科技成果转化,现代农业

参考文献

[1]张宝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建设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支撑能力[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5(1):4-9.

[2]杨印生,盛国辉,刘子玉.吉林省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5(1):64-69.

[3]刘志民,欧阳晓光.多模块复合型:我国现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组织结构框架[J].科技与经济,2005,18(2):41-44.

农业科技成果 第2篇

观光旅游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是一家专业旅游咨询与创新设计机构,多年专注于休闲产品设计与度假项目开发,是中国第一家专业乡村旅游规划设计院。经过山合水易长期对乡村旅游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现代科技农业园类项目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和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有着非常典型的示范作用。

因此,山合水易根据以前对现代农业的深入研究和对以往做过科技农业园类成功项目的总结,对现代科技农业园区的规划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1、现代科技农业园区概况

现代科技农业园区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一种新鲜事物。前些年我国各地建设的各类农业科技园和农业开发区可认作是其雏型。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兴起是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转移, 实施两个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时刻产生的,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现代科技农业园区可通过发挥其农科教基地的作用, 依靠农业科技发展和推广来探讨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途径;可以探讨在农业科学技术链和产业链的结合上, 构造农科成果转化应用的机制和环境,探讨由农业科技的发展促进农科产业孵化器和示范基地的建设 , 探索农业科学技术有效转化的机制和体制。

现代科技农业园区的聚集效应,有利于合理使用土地,其经济水平的提高 ,将促进并支援农业科技、农村建设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现代科技农业园区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 以当地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为基础 , 以农业生产、科技、教育、技术推广等单位为依托, 充分发挥农业科技进步的优势 , 广泛应用国内外先进适用的高新技术 , 综合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 合理地配置各种生产要素 , 由农业研究部门和各级行

政管理部门共同筹建的以高新技术的集约投入和有效转化作为特征 ,以企业化管理作为手段 ,进行农业科技研究、试验、示范、推广、生产、经营等活动的区域。

2、一般特征

现代科技农业园区除具备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一般特点外, 又具备自己的特色。其一般特征是: 区内高新技术和人才高度密集。其产出是技术高、新、精、尖和高附加值的农业产品或技术; 区内的行政、企业管理及经济运作方式有别一般开发区,更为灵活;具备良好的孵化功能;环境优美,田园风光和城市景观协调、融合,生活服务设施完善,科研及休憩条件先进等。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良好的基础设施,宽松优惠的政策环境,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理想的生活环境,密集的智力及人材,熟练的劳动力等。

3、功能构成3.1科研及试验功能:基本功能之一。通过试验和研究,开发农业高新技术,研制农业高新技术产品。

3.2孵化功能:通过中试, 将农业科技转换为生产力, 包括研究成果的孵化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孵化功能是现代科技农业园区最基本、最原始的功能。

3.3 推广示范功能:现代科技农业园区的特色功能。将农业新技术、新成果进行示范,推进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实际运用;将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及成果进行示范; 将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管理、成功经验进行示范。

3.4 集聚与扩散功能:现代科技农业园区可以作为带动区域经济的生长点,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育与成长的源头,向社会各个领域辐射。通过逐步集聚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所需的资源,加速园区环境的形成与优化。各种组织向示范区的集聚增加了信息的总量,促进农业科技信息及产业发展的交流与共享。

4、空间结构

4.1 同心园结构:产生在农业高新技术密集区,或投入和开发较集中的区域。它由核心园区、不同形式和规模的腹地园区及交通干线组成。

———核心园区: 集中了主要的行政管理、科技开发、产业机构 , 为全区提供集中的教育、培训、技术推广、社会化服务等的公共服务设施 , 是整个园区的建设核心和重点。是农业高新技术的科技和产业开发基地。物质、资金、人力在此园区全面聚合、高度集中。

———腹地园区:是农业高新技术的试验基地、高新技术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它还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区域 ,核心园区的直接服务对象。为核心园区提供各类农业产品、农业生产力。

4.2多核结构: 由不同层次、规模的农业园区组成 , 这种结构产生自逐步推进、分散开发的区域。它包括中心园区、副中心园区、环绕扩散园区及交通干线。

5、功能分区

5.1 科技园区: 综合性的农业科研、实验、教学、信息中心 ,是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基地、农业技术培训基地。

5.2 产业园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 企业、工厂集中区。

5.3 中试园区 :农业科研、中试的实验田区。

5.4示范园区 :各类农业科研技术的示范园区, 进行各类由先进农业科技实验培育的农作物的种值、养植的栽培、种养示范。

5.5生活服务园区 :包括居住小区及相关公共服务设施(如商业服务、邮

电、物业管理等)集中区。

5.6其它园区: 如金融贸易、休闲旅游等功能组合或单独形成的各类园区 ,视具体情况而定。

6、发展模式

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模式有四种:(1)科研开发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产、学、研相结合,对加速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及其成果转化有重要意义;(2)示范推广项目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对农田进行成片开发建设,对农业采用先进实用技术以开发当地特色资源和实现农业持续,高效发展为目标,力求形成技术含量高的优化结构及生产体系;(3)工厂化集约模式,这种模式充分利用国际化大都市发达的经济、科技、人才和市场优势,以现代化农业设施为主,建成工厂化生产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其特点是设备先进 产出率和成本高,但农业自身经济效益不够理想;

(4)综合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依托于大城市,利用特殊的自然资源开发及旅游观光项目,将农业生产和大自然有机结合,是集经济、科研、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

7、持久高效的经营管理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障碍与对策 第3篇

一、影响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信息因素

1.信息形式问题

英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也同样取决于其传播的深度与广度。不仅知识的内容决定其是否构成信息,而且知识的传递与表达方式也决定着它是否构成信息。虽然科技成果本身就是一种信息集合体,但是由于科技成果的生产往往相对集中于某些时间和空间,在对其进行相关的信息化处理之前,其本身的形式并不一定适合进行传播与运用。所以科技成果的信息传播形式就成为影响其最终价值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由于农业生产者数量庞大,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虽然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等传媒在农业科技成果的传播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最主要、最有效的传播方式仍然是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与农业生产者面对面的沟通。

2.农业科技信息的载体障碍

农业科技信息的载体主要有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推广组织等。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发展很快,但网上资源匮乏,因此网络用户稀少,这又使得用户入网费用提高,进一步限制了网络信息的开发。同时,农业信息网络技术水平低,信息交流方式落后,传递速度缓慢,信息时效性不强,大大限制了信息网络作用的发挥。

由于近年来面对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原本效果不错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在人员与经费规模、工作所需投入上呈倒金字塔结构,即县级农技推广人员占的比重大,而乡村两级农技推广人员所占比重小;而据研究,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乡村两级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的工作状况。因此,目前的情况不符合农业科技推广的规律,对农业科技成果信息深入到千家万户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也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是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综合应用,是理论与实践经验的高度结合。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与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新技术大量涌现的新形势相比,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年龄大,文化水平低的问题日趋严重。

3.信息供体与信息受体的行为动力障碍

信息供给与需求双方的共同作用是农业科技成果顺利进行产业化的前提。信息供体的行为动力当然地来源于市场诱因,但是又不完全依赖于市场机制。研究表明,越接近于科技成果形成的源头,科技成果的转化越依赖于非市场因素的作用;越接近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终端,市场机制作用的强度越大。同时,由于农业科技成果公共物品的性质,免费搭乘“信息快车”,无偿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使得成果拥有人(包括成果转化开发单位和各级推广组织)的经济利益不能得到切实保障,严重者甚至无法收回成本。作为回应,信息供给者常常被迫提高信息产品的价格或信息使用的门槛。这就使科技成果供应陷入了一个怪圈:免费或过低的收费,将使科技成果与信息的供给者血本无归,而过高的收费又往往造成潜在用户的流失。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还是要通过政府行为,提供完善的政策法规或一定的经济补贴来支持信息供体,鼓励其开展农业技术信息的传播与服务。当然,现实中也有少部分信息供应商,如一些刊物、报纸、信息咨询中心等通过有效的市场运营获得了成功,但网络信息供应商目前的经营状况还不甚理想。这主要是因为信息高速公路“最后一公里”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4.信息的信度与效度问题

信度是反映事物稳定性、可靠性的指标。信度的作用在于消除不确定性。但是,如果信息路径的噪音太大,那么,科技成果信息的传播过程反而可能成为增加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对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每一个中间环节的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

信息的效度即信息的准确性和应用效果。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加之农业生产环境的开放性,因此几乎没有具有普适性的农业科学技术。任何一项技术都需要结合一定的生产条件进行适度的改造。而农业科技信息的加工方法和改造程度直接影响着它的效度。

农业科技成果的立意是否以解决特定问题为导向是决定其信度与效度的关键因素。问题导向在决定科技成果内容的同时,也决定了科技成果的信息形式,即它充分考虑了接受者的特点。比如说,农业生产有很强的地域性,要提高技术使用效率,就必须使农业科学技术与当地生产条件相结合,实现技术的本地化。

二、政策建议与措施

1.进一步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制,促进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

首先,要进行制度创新,改革农技推广项目的拨款制度,建立推广项目的基金管理制度;建立公开公平的农技推广项目招投标竞争制度;改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和个人发展条件,解决其长远发展的后顾之忧,以调动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制定政策,健全民间科技推广体系。以农民专业协会为代表的民间科技推广组织是农业科技推广的新生力量,它有效地弥补了政府农技推广部门的不足,填补了农业科技推广的一段真空地带。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民间科技推广组织的作用,积极扶持、促进其健康发展。第三,为涉农企业等中介组织提供良好的政策空间。融技术、产品、服务于一体的中介组织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将技术成果、技术转化、技术应用有机地联系起来,促进农业科技信息的交流与利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2.消除噪音,提高科技信息的信度与效度

消除噪音的關键就是要控制好信息源的信息行为。从理论上讲,科研人员、推广转化组织(包括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示范户都可能成为信息源。完善法律、行政管理和社会信用制度是消除人为信息噪音的根本。同时,缩短信息传输路径,减少中间环节,尽可能做到信息的直线传递,是减少信息噪音的技术手段。

实施信息的标准化是提高信息信度与效度的重要措施。农业标准信息是指反映农业标准的技术性文献。它不仅技术手段先进,而且通俗易懂,易于为信息用户所接受。农业标准信息对于建立科技成果的市场信誉,加快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努力做到农业科技成果信息的准确、规范,实现标准化和统一性的有机结合,避免无效和错误信息的出现。

3.遵循信息梯度转移规律,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

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发展要求,精心选择技术信息对象,因地制宜地做好科技成果和成果形式的选择工作,以提高产业化效率。同时,根据各地的经济、文化、自然等资源禀赋条件,以提升经济层次为目标,选择适合当地特点的适用科技成果,积极进行尝试,努力实现经济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4.建立完善、开放的科技信息管理体系

由于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各利益主体寻求自我保护或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性,其彼此间互相进行信息的封锁,以确保自己处于信息垄断者的地位。然而,这种行为的最终结果是,由于彼此间的不合作,极大地影响了科技成果的市场化,最终是打碎了科技信息垄断者获得最大利益的梦想,使大家的利益都受到损害,而科技研究、开发的投资者成为这一行为的最大牺牲者。建立完善、开放的科技信息管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做到科技成果信息的公开和共享,是科技成果产业化各利益主体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最有效保障。

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信息本质,把握其信息特点,遵循信息传播规律,改善信息传播条件,以促进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来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三、结论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牵涉财政、金融、法律、科技、行政等各个方面,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科研体制与成果转化机制必将出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问题将成为历史。

参考文献

[1]孙宝寅,曹自学.科技传播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王爱玲,刘军萍.化等.影响科技下乡的原因探究及建议.中国农学会.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3]谢康.信息经济学原理.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农业科技成果 第4篇

政策和科学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两大动力,从农业生产关系和农业生产力两个方面来作用农业生产。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中,农业现代化要求我国农业生产和发展应更多地依靠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农业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已日益显示出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推动力。太空育种技术、生物基因工程、原子能辐射技术、卫星遥感技术、同位素示踪技术等不断创新的科技成果,正大力推进着我国的农业现代化。

一、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目前,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的国家、省、地市三级农业科学研究体系,是在195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前提下建立的,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有一整套较为健全的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体制。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下,农业科学研究蓬勃发展,方兴未艾。农业科技更注重实用性、及时性,新技术、新成果大量涌现和应用,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和发展,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贡献率达45%以上。

1985年春,《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正式启动。之后,出现了科研加创收的格局;1992年夏,中央颁布的《关于分流人才、调整结构,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强化了农业科研,提高了成果转化力度;1999年8月,中央提出了“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科技发展方针,农业科研机构推向了全面的调整与提高阶段。进入2000年后,我国农业科研单位的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已显规模化、产业化端倪,成果转化渠道与形式日趋成熟。

现在总的来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方面,西德、英国、法国约为50%~60%,美国可达80%~85%,而我国约为30%~40%。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着自身特点如开发周期长、综合性、相关性程度高,不稳定性大等,这就决定这一工作面临着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相互制约;其次,农业科技成果从取得到应用,要经历中间试验、示范应用,才能由点到面实现转化,内部环节多,转化速度受到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还涉及到各级政府的重视程度和广大农户对科技的认知和接受能力,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经费投入、人员配合等多个方面情况。政府对科研投入严重不足,我国财政用于科技的研究资金占财政总支出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这就要求从观念认识上着手,政府重视,加强投入,培养复合型人才等多方面来改变农业科技转化率仍不高的现状。

二、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难的是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涉及面广,各地水平不一。传统农业是以自然条件为依托,主要特征是以畜力为主要动力的自给和半自给的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后,农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依靠的是现代物质技术装备和先进的管理能力,农业机械化水平高是重要标志。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和供给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一直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土地面积广而耕地面积不足,人口多而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低,成为了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我国土地分布特点是山地、丘陵,属干旱、半干旱土地较多,可垦地少,按2007年土地详查表明,我国耕地面积1.218亿公顷,仅占土地总面积的12.5%。农民整体素质水平影响着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农民整体素质包括文化和科技水平两个主要方面。据相关统计,全国近5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4.1%,其中文盲及半文盲占6.9%,高中及高中以上占3.8%,平均教育年限6.87年,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接受过系统职业教育农民占农村劳动力不到5%,万名农业人口拥有农业科技人员约4人,而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这一比例达20%以上,这些因素制约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也表现出农业现代化发展取决于一系列农业科学技术的突破,科学技术对农业现代化推进作用日益显现出来。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在各领域都取得卓越成就,也给现代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生化分析技术、生物克隆技术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的广泛应用,涉及到农业的多学科如植物生理学、生物遗传学、营养学、生态学等,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现代农业科学理论,并且有了新的实践和提高。

在农业现代化上提出“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和商品化”,即应用技术的科学化,生产经营的集约化,管理服务的社会化,农产品的商品化的“新四化”的概念,把现代农业作为发展我国农业的目标,加快农业生产经营形式的转变。

三、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重要性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加速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我国农业生产和发展在政策推进,技术驱动两大力量的支持下,进入了新的阶段。全国各地农业生产区域特色鲜明,转变了只对数量的追求,正在形成生产种类丰富,销售渠道多,品质要求高的农产品生产配给网络。由于受长期的低效益循环农业生产方式和长期的传统种植观念束缚,“轻农”意识一直蔓延,“伤农”现象时有发生。我国农村实行家庭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生产面广而分散,“科技入户难”问题较为突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农业生产实际相脱节。近几十年来,中央颁发的农业科学研究改革政策与措施,提升了农业科研能力,强化了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的观念,并在农业生产和发展上发挥了极大的支撑作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是当今社会的主要任务,已成为了社会共识。这就要求提高农业科技转化率,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从而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

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途径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涉及到社会、自然、经济等多方面,是从生产实际中取得课题,再把研究成果应用到生产中去的过程,有着很严格的规律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对象已转向了直接生产者,转化途径及过程有多层次和多方面。如何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应理清源头,广辟转化途径,狠抓落实,使转化工作行之有效。

1.端正观念,重视农业科技转化工作

农业科技成果的取得大多由各层农业科研单位完成,但科技成果的转化,离开了政府行政上的支持,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我国是农业大国,发展农业现代化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根本。要强化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意识,重视该项工作,把年度工作分解落实,订立科技应用的考核指标,把农业科技转化纳入政府职能部门的议事日程。

2.加大投入,确保科研和转化顺利进行

农业科研成果从产生到顺利转化,一般要经历课题选立,科学研究,试验示范,规模转化一系列过程,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科研能力,强化人员素质,研究出高、精、尖农业科研成果,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先决条件。加大农业科技转化投入,研究多渠道转化途径,开展讲座,现场指导,职前培训等,是成果转化工作有效进行的保证。

3.健全机制,提供该项工作的制度保障

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农业科研单位要派专人负责,农业生产及行政部门要积极配合与领导,并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水平。认真跟踪落实过程,反馈实际情况与问题。依据现实问题,制定执行一系列政策措施,完善各项管理办法,健全体制机制,保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正常有效地开展。在选题立项成果评定中,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在选人用人上,要拟定人才评价制度,以激励机制、创新机制、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精神,提高科研科技成果转化率。

4.培养人才,优化配置农业科研内各门学科

拥有一支真才实学、水平高、热心而善于从事农业科学研究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队伍,是该项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整合科研资源,优化学科配置,才能把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服务于农业生产实践中。这在农民科技素质文化水平较低与分散经营的现实状况下,显得尤为必要。

5.研究模式,建立多渠道科技成果转化途径

近几十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开展,已经逐步形成了形式多样的转化途径,相关研究部门专门划拨人财物,着力于科技服务模式研究。农业科技服务是农业科技转化的研究主体和人力资源,如近年来探索出了科技示范型、联合创新型、技术转化型、技术承包型、农民专家培训型等多种科技服务模式。但这方面仍要花大力气研究,适应新形势,开发出链接好科研与生产的新模式,才能高效率地转化农业科技成果,有力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五、讨论

紧紧抓住人的因素,用足政策用好现有资源与配置,积极争取多方支持,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成败的关键。

农业科学技术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一是提高劳动者生产技能,二是提供先进的劳动工具和高效能的劳动对象。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的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决定着科学技术成果发挥作用的程度。近年来,农民专家培训,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一大举措,在成果应用上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如在本院扶植下,在江苏丘陵地区由农民专家兴办的万亩桃园、连片草莓种植带等给地方农村经济带来了新的景象。

农业科技人员是农业科技成果的获得者、培训者、示范者,通过示范培训,用新技术取代传统农业生产经验,以明显的效益,激发农业劳动者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及时反馈,认真总结,通过试验示范,成果应用,还能进一步提出新要求新课题,还可以探索更简洁有效的转化途径。

各级农业生产指导部门管理者是否正确认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是成果转化能否有效地进入基层,有规模地应用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各方人员大联合,各部门大协作的协同工作。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使该项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朱道华.农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张素敏.加速成果转化促进农业发展[J].农业科技管理,1995,(3):29-30.

农业科技成果现状及对策论文 第5篇

农业生产易受气候环境、立地条件以及人文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不同地区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不同,光、热、水、土等自然环境条件差异甚大,形成了不同区域的生态类型和农耕习俗,因此,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下研制出的农业科技成果,只能在相同或相近的生态区域推广使用,表现出明显的区域适应性。

1.2综合相关性

农业科技成果往往是集成多个单项技术措施配套组装而成的综合技术,各项技术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表现出复杂的相关性和互作效应,其综合效果一般高于各单项技术效果的简单累加。农作物新品种的育成和推广应用,只有良种配良法,科学运用相应配套的栽培技术、科学的耕作制度、肥水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控技术等新成果,良种内在潜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1.3自然开放性

科技点睛都市农业 第6篇

科技助力打造“种业之都”

农业科技的内涵丰富,科技的力量彰显在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从种子的研发到种植方式,从农药化肥的使用到病虫害防治,从农业机械的应用到农业经营方式,从农业信息化到农业的组织化、市场化,都需要科技的助力。而农业科技的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种子问题。

“十一五”期间,北京制定了《种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北京将打造“种业之都”。围绕形成中国种业科技创新中心和世界种业交易交流中心的目标,北京市规划总投资预计达25.6亿元,其中涉及政府投资15.6亿元,将带动社会投资60亿元。2014年世界种子大会将在北京举行,成为北京打造“种业之都”的新起点。在打造“种业之都”的过程中,科技力量必不可少。

目前,北京市拥有籽种经营企业1360余家,4家属于全国种业前10强企业,全球10强种业巨头有8家在北京建立了研发或分支机构,是种业企业总部和大中型企业聚集中心。北京市聚集了种业研发机构80多家,已初步形成全国种业科技创新中心和交易交流中心。2011年,全市种业收入达18.1亿元,同比增长24.3%,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小麦是北京主要种植农作物。自2010年北京市实施小麦品种更新换代工程以来,新品种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11年北京市小麦新品种种植面积达83.2万亩,占全市种植面积的91.7%,较上年提高33.1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北京还注重引进优良品种。比如为促进郊区花卉、果品产业发展,近几年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从国内外累计引进各类优新花卉品种150余个,推广种植面积60余万平方米;昌平区储存草莓品种资源达七十多个,其中从国外引进约六十个。2011年,北京农作物种子进出口额为5333.1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52亿元),进出口总量为5003.77吨(646.15万株)。

智能精准、数字化,农业也新潮

传统农业生产中,浇水、施肥、打药,全凭经验、靠感觉。如今,什么时候进行什么样的管理?怎么根据农作物生长需要供给肥料、保持温度、湿度和光照?这些都正向智能精准、数字化方向转变。

测土配方施肥

增产和保护环境是农业生产面临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难题。为破解此难题,2006年北京开始实施测土培方施肥项目,9个远郊区县被列入全国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有关部门消息称,2011年,北京市农作物采取测土配方施肥,推广专用配方肥20种。实践证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比常规施肥肥料利用率平均提高了8.8~10.2个百分点,小麦、玉米、蔬菜和果品平均每亩节省肥料分别为1.77公斤、2.12公斤、5.31公斤和9.92公斤。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已经成为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技术手段。

高产高效栽培

2011年,北京小麦重点示范推广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除了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良种外,还进行“三调五改进”:即调整播期,推广适期播种;调整密度,推广适当密植;调整肥料,推广适量施肥;改进因苗管理、农艺节水、综合防治、调优栽培和改进全程机械化技术。玉米实施关键技术“一增二改三提高”:即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高产耐密型品种、改进施肥技术;提高旱作节水技术应用率、狠抓播种质量提高玉米生长整齐度、实施深松作业提高根系吸收和抗倒伏能力。蔬菜种植方式也转向高科技、数字化和现代化。各种绿色蔬菜不仅由露天种植改为设施栽培,而且还出现了在墙上种植的“活体蔬菜”,运用新引进的气雾式栽培技术,有效利用立体空间,栽培面积是普通土壤种植面积的2.5倍,产量和单价较普通土培蔬菜均可增加4至5倍。

节水技术推广

“十一五”末,北京市节水灌溉面积已达428.7万亩,占总面积的88%;再生水灌溉面积达58万亩;农业灌溉中15%的面积已经使用了微灌、新型喷灌等高标准节水措施。北京近年来在京郊果园、菜田和设施大棚中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2011年通过实施“都市农业走廊综合节水示范工程”、“菜田、果园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推广”等项目,全市共建立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128个,共2.7万亩。监测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溉相比,示范区蔬菜、果树每亩年均节水分别为152立方米和86立方米。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0万亩蔬菜和果树用上了水肥一体化技术,每年可实现节水2200多万立方米。

机械化提高效率

近年来,北京市高度重视设施农业发展。2011年,全市设施蔬菜播种面积达到45万亩,占全市总量的44.9%。北京市农机推广部门根据设施农业在机械化技术方面的需求,通过积极引进、研发、试验、示范、推广设施农业新装备、新技术,基本实现了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在耕、整土地环节,引进设施深耕机,比传统微耕机作业的效率提高了0.5倍;在育苗、播种环节,引进蔬菜育苗播种生产线成套技术设备,实现工厂化育秧;开发单行移栽机,实现设施作物的机械移栽;针对施肥、植保,开发出精准施肥喷药一体机;在设施温湿度管理控制方面,开发电动卷膜机,配套智能开闭膜遥控装置;开展远程日光温室多点温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测试技术试验研究。这些在传统农业生产中要靠经验去做,或者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在农业科技的助力下变成了现实。

重质量树品牌

《北京市食品安全行动计划(2011-2015)》指出,到“十二五”末,北京市将形成食品“产地要准出、销地要准入、产品有标识、质量可溯源、风险可控制”的全程监控链条。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将达到97.5%以上,“菜篮子”产品全面达到无公害标准,绿色产品和有机产品产量比2009年翻一番。2011年,北京市开展了创建“菜篮子”产品安全放心品牌,推进标准化分级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创建等重点工作。

各郊区县在农业科技带动下,迅速行动。大兴区建立果园生态实验室,率先建立了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塔形结构,先后有20个基地通过有机认证,带动全区2万亩果树进行有机化栽培;密云县着力发展特色农业,新增有机杂粮基地1万亩;昌平区草莓已被打造成了农民致富增收的“金字招牌”,新品种“天皇御用”价格卖到每公斤600元,听起来不可思议,而销量甚好……这些无不是农业科技带来的“福音”。

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努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依靠农业科技创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发展现代农业将成为“十二五”期间农业发展的主题。对于北京来讲,农业科技已经成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必将为首都农业可持续发展持续提供强大动力。

(作者单位:北京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农业科技园与农业科技城研究概论 第7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园,农业科技城,示范

一、农业科技园与农业科技城的内涵

1.农业科技园的内涵

科技部在十五科技计划中提出, 农业科技园是指在一定区域内,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的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 是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的载体, 是市场与农户连接的纽带, 是现代农业科技的辐射源, 是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的基地, 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为目标, 对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示范与带动作用。农业科技园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我国地市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已达500多个, 县级以上更达到3000多家。其中, 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 (陕西杨凌) 1个, 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试点) 36个, 省级园区42个。科技部从2001年开始, 为了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同时规范和引导各类农业科技园 (区) 的健康发展, 对申报农业科技园 (区) 设立了严格的条件。申报农业科技园, 园区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 较强的科技开发能力, 并且已纳入地方科技发展计划, 经过2年以上建设, 同时必须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并已建立健全的园区管理机构。

2.农业科技城的内涵

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是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以要素聚集武装现代农业、以信息化融合提升现代农业、以产业链创业促进现代农业, 以“高端、高效、高辐射”为目标, 通过资本、技术、信息等现代农业服务要素的聚集, 形成“高端研发、品牌服务和营销管理在京, 生产加工在外”的现代农业产业模式, 延长农业产业链, 使普通的农业生产增值, 打造农业高端产业。科技部与北京市政府将共同合作把农业科技城打造成全国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现代农业产业链创业服务中心, 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引领和服务支撑, 引进国内外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在科技城建立总部研发机构, 打造总部企业密集的产业经济中心, 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农业科技城将采取“一城多园五中心”布局, 以“五个中心”为平台, 以“多园”为载体, 形成“中心”与“园区”互动、科技城与外埠园区网联的发展格局。“一城”指物理空间 (标志) 与虚拟网络相连接的农业科技城, 目前指北京城。“五个中心”包括农业科技网络服务中心、农业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农业科技创新产业促进中心、良种创制与种业交易中心和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多园”是指在科技城内建设若干特色鲜明、专业性强、辐射面广, 具有现代农业高端形态富有特色的农业科技园区。

二、农业科技园和农业科技城的主要功能

1.农业科技园的功能

(1) 生产加工功能。

农业科技园是一个经济实体, 因此, 产品生产与加工是其基本功能, 这项功能是其他功能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但是, 农业科技园不是提供一般的农产品, 它是利用农业高新技术和优良品种来培育、加工、生产优质精品。

(2) 研究与推广功能。

农业科技园大都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有联系, 农业科学家、专家和教授为其提供科技支撑。一方面, 园区通过建立科研机构, 进行自主研发;另一方面, 通过引进国内外农业生产先进技术, 或通过与传统技术进行重新组装集成, 形成适合地区特点的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功能不仅为园区的发展提供技术服务, 也为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通过先行先试, 大批高科技、高产出、高效益的现代农业科技项目得到推广示范, 促进了当地农业综合开发和科技推广。

(3) 示范功能。

农业科技园通过展示优良品种、高效种养模式、农业先进生产设施、采用高效经营管理模式以及诸多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高效实用农业生产技术, 逐渐成为区域性现代农业的示范窗口。我国农业差异性强, 农民千家万户分散性特点, 客观上要求农业科技园向农民展示农业新技术、新生产方式和优良品种, 向周边农村示范、传授, 帮助农民发家致富。

(4) 休闲观光、教育培训功能。

农业科技园园林化的整体设计和融入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为一体的人地合一的景观, 成为都市居民接触大自然、体验农业文明、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以及对广大青少年进行农业科技知识普及的场所和空间。可组织周边地区农民进入园区观摩学习, 通过组织理论与现场相结合的技术培训, 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2.农业科技城的功能

(1) 高端服务功能。

科技部与北京市政府于2011年8月签约共建北京农业科技城, 这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需要。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 是科技、信息、人才等要素最为密集的城市, 有责任、有条件成为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的服务中心, 有能力、有信心服务好全国。围绕农业科技创新和涉农龙头企业发展的需求, 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产权交易、科技保险、期货交易、管理咨询、投融资服务、现代物流、会展交流、高端人才培养等高端服务。

(2) 总部经济研发功能。

北京市聚集了61%的国家重点农业试验室, 约有24%的涉农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同时还有众多全国一流的农业高校、院所。凭借集聚的农业科技资源优势在京建立总部研发机构, 提升农业科技城的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农业科技资源的集成与共享, 打造总部企业密集的产业经济中心, 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3) 产业链创业功能。

为促进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将科技、信息、管理、资本等生产要素植入农业产业链当中, 通过龙头企业产品创新和高端人才创业推动农业产业链细分和延伸。鼓励法人科技特派员在科技城创业, 吸引社会主体在产业链扩张中创业、就业, 提供宽松的创业环境、良好的创业机会和优惠的创业条件, 为全国农业产业提升提供科技引领和服务。

(4) 先导示范功能。

科技城是优质农畜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研发基地, 是把农业科学技术和科研成果向农民推广、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重要空间载体。先进科技成果首先在农业科技城得以集成创新和转化应用, 然后, 通过成果对接和产业互动的方式, 网联各省市农业科技园区, 进而辐射服务全国现代农业发展。

三、农业科技园与农业科技城之间的比较

1.农业科技园与农业科技城之间的相同点

农业科技园与农业科技城都是由核心区、试验区 (示范区) 、辐射区三大部分组成, 以市场为导向, 以科技支撑农业的发展, 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促使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 加速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有重要作用;同时, 两者都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供了平台, 对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有示范和推动作用。

2.农业科技园与农业科技城之间的区别

农业科技城突破了原有农业科技园技术示范、成果转化、生产加工的传统模式, 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 强化科技与服务结合, 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全新理念, 实现产业、村镇、区域整体功能的突破与升级, 推动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农业科技城以“高端、高效、高附加值”为特色, 而农业科技园的基本特点是新设施、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制。

四、总结

农业科技城是由农业示范园或农业科技园区演变而来的, 它既是现代农业技术的示范区、农业科技的转化基地, 又是农业科技园区。例如已经开始试点的国家农业科技城昌平园和国家农业科技城顺义园。农业科技园为农业科技城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奠定了基础;农业科技城升华了农业科技园, 是农业科技园的最终发展结果。农业科技城比农业科技园规模更大, 功能更齐全, 战略更为远大。但是, 两者都在转化和应用农业科科技成果, 改变农业生产方式,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在建设新农村, 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龙罡, 黄磊.论农业科技园的建立理论基础与功能[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0, (18) .

[2]徐克勤.农业科技园特征与运行机制初探[J].现代农业, 2004, (11) .

[3]王朝全, 郑建华, 李仁方.论农业科技园的目标、功能与保障体系[J].农村经济, 2002, (11) .

[4]何志文, 唐文金.农业科技园区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5, (24) .

[5]蒋和平.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特点和类型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00, (10) .

[6]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全球农商务中心[J].县域经济, 2010, 9 (35) .

[7]张建荣.”以农为本”的规划探析——有感于三亚农业科技城规划设计竞赛[J].城镇规划, 2004, (6) .

[8]陈治光.北京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6问[N].科技潮, 2010, (10) .

农业科技成果 第8篇

1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和效益

1.1 农业科技成果及转化现状

近年来,国家不断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促进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快速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数量逐年增加,质量大幅提升。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形成的农业科技成果总数在6000项以上,大量研发成果亟待转化和熟化并形成现实生产力。2010年全国科技成果统计年度报告中,全国共登记科技成果42108项,综合统计农业科技成果6417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5858项。

目前,对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计算,尚无一套科学的理论依据与计算方法。农业部科技司2000年的统计,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为30%~40%,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70%~80%的转化率,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1]。2010年一项农业科技成果供需调查与分析报告指出:从科研机构来看,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为41%,与“十·五”期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相比,提高了10个百分点,但是目前仍旧有大量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其中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成果转化率与国外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对于研究机构和高校,农业成果尚未转化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中间试验与工程化的能力和条件。对于企业而言,企业的成果转化率平均为47.24%,资金缺乏是目前项目未转化的最主要原因。上述数字说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能够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比例偏低,大部分成果仍滞留在实验室、计算机、试验田、展览馆或档案库中,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相距遥远。因此,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对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实施效果显著

为强化国家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质量和效益。从2001年起,国家财政设立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重点支持农业、水利、林业等科技成果进入生产的前期性开发、中试、熟化环节。实施10年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31.5亿元,带动社会资金140余亿元,5000余项成果得到了转化应用,累计形成新品种8070个、新设备2.5万套,建立中试线2700余条、生产线6500余条,取得授权专利2484项,其中发明专利1185项;10年来项目实施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214.26亿元,净利润271.30亿元,缴税总额56.49亿元,创汇10.72亿美元,投入产出比达到了1:8.7;项目累计共带动农民2284万人增收致富,新增就业人数77.2万人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实施,为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增强科技对现代农业支撑引领能力、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方式转变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2.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形势

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只有转变为新型的生产方式和产业,才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资源约束越来越紧、水旱灾害影响加大、种粮比较效益不高等诸多压力下,粮食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迫切要求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粮食安全、资源安全、环境保护等一系列影响国计民生的战略性问题,对我国农业经济、农村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迫切要求通过农业科技成果的密集使用,大幅度增强科技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支撑能力;随着国家对农业科研的投入不断加大,科研院校的高新技术成果越来越多,积累了大量农业科技成果急待转化,也迫切要求将大量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通过转化资金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但由于我国的科研起步较晚、科研手段落后、农业科研投入不足、农业科技成果供给结构不合理、成果转化体制不畅通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低,农业科技成果缺乏国际竞争力。

(1)财政投入不足,社会投资利益回报机制不健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融资难仍是首要制约因素。2009年全国科技成果统计年度报告中数据表明,因资金问题而导致成果未应用或停用的占50.2%。中央财政每年用于农业科技的支出不足农业财政支出的1%,其中用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不到农业科技支出5%。而发达国家研究开发、中试熟化、推广应用科技投入的比例一般为1誜10誜100。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环节极其薄弱,大量农业科技新成果因缺乏资金支持无法转化。同时,由于缺乏安全可靠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利益回报机制,大多数企业和其他社会资金望而却步。

(2)农业企业实力薄弱,主体地位尚未确立。农业科技型企业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但是,我国农业企业大多只有十年左右的历史,还处在发展的幼儿期和资本原始积累期,无论在资金规模、人才团队、知识储备以及运营机制等方面都还不具备科技成果自主创新和转化的能力和条件。以种业为例,目前注册登记的8700余家种子企业,总资产规模尚不及孟山都一家跨国公司。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不到1%,科研经费投入平均不到销售收入的1%,平均8家企业才拥有1件品种权。

(3)推广体系不完善,农业科技成果难以落地转化。一是推广与科研单位之间知识产权不清、利益关系不明,推广部门推广什么、推广谁的难以适从;二是政府推广部门与企业商业性推广之间的定位不清,恶性竞争,使得基层农技推广部门缺乏中立性;三是在科研机构、推广部门和农户三者之间的利益博弈中,重政绩考核、强行推广等违背农民意愿的行为时有发生。这些矛盾的存在造成了大量科技成果难以真正实现落地转化。

(4)人才力量薄弱,阻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我国农业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数量少,意识差,对农户和农业企业生产的具体需求考虑不足,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结果导致科研与生产脱节、研究与推广脱节,相当一部分农业科技成果沉淀于科研领域。这种现状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难以满足当前国家大力推进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农业综合实力的需要。

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促进农业发展理念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加快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农业装备水平和涉农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2]。

3.1 农产品供给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并重转变

为农业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基本目标,提供科技支撑是农业科技的基本任务。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生物育种技术、良种良法等大量新品种、新技术的集成转化与示范应用,促进了农产品供给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数量与质量、效益与生态并重转变,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3]。10年来,支持一大批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转化应用,使2687个农作物新品种得到中试熟化,建立试验示范区3.53万个,累计示范面积2873.3万hm2,在我国粮食实现连续8年增产增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通过支持系列超级稻新品种的转化,进一步巩固了我国水稻育种的国际领先地位,有效带动了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生物种业快速发展。

3.2 产业结构由传统单一型向多元化、均衡化、合理化优化升级转变

农业发展必须把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放在优先地位,调整农业产业内部构成、进行合理的产业区域布局、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增值、扶持和培育大型龙头企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4]。转化资金围绕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不断调整支持重点,近年来重点突出了对诸如生物种业、生物基材料及生物质能源、食品加工与物流等新兴战略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同时也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很多地方围绕“提升传统产业、壮大特色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的思路,搞好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

3.3 农业发展由依靠资源消耗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需求和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要把支持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资源产出率放在突出地位,促进农业发展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提高单位资源的产出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此,要突出加强对现代种业(包括农林作物、畜禽水产)等节地、节水、节能和环境技术(如生物化肥、生物农药)等成果的转化,发展循环农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面源污染,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和农业永续发展。采取综合措施,切实加大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深入推进农业生态文明,缓解我国农业面临的资源缓解约束,从根本上改善农业生态,转变粗放的农业发展方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3.4 农业生产条件由主要“靠天吃饭”向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转变

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既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环节,更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条件。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大量发展设施农业,抓好水利工程建设、基本农田地建设,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强化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形成稳定有保障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例如新疆农垦科学院中试示范的棉花膜下滴灌铺管铺膜精量播种机,可一次完成精量播种、铺膜、铺管等八道工序,省种75%,省工80%,人均管理棉花定额由项目实施前的1.67hm2-2.0hm2扩大到6.67hm2-8.0hm2,提高了棉花生产的机械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通过一系列高水平农机、农业信息和自动控制装备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7.89%,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9%,高新节水灌溉技术推广73.33万hm2,占总播种面积的70%左右。

3.5 经营方式由分散粗放型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转变

经营方式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支撑。一是推进农业产业化最有效的途径是加快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二是大力发展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三是加强农村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户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营方式,切实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5]。要以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把农民合作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随着企业自主创新地位的确立和科技政策的引导和扶持,涉农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也在在逐步加强,企业更加注重新成果、新技术的转化应用。涉农企业在参与科技活动的方式上,也由过去的引进现有技术,向产学研结合、与科研单位共同开发和技术合作、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等方向转变。10年来,转化资金支持的项目中各类企业立项数占项目总数的48.07%,推动了企业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紧密协作,促进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加快了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

4 进一步加快成果转化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建议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科研机构、企业、中介服务和政府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运行。为更好地发挥科技进步创新对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促进作用,急需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支持。

4.1 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

一是建立全国性的农业科技成果登记、加工和发布信息网络,尽快形成全国农业科技成果储备平台。二是探索构建一批以农业科研院校、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或基地,开展重大农业科研成果的中试、熟化,为企业、农民和农业技术合作组织提供公益服务[6]。三是建立健全农业技术市场,充分发挥农业技术市场在各种研发机构、推广部门、农业企业以及农民之间的中介作用,完善技术市场在价格发现、信息沟通、市场评价、资源配置等方面功能。

4.2 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

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建议进一步增加国家财政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投入,并将其列入财政长期预算计划。同时,深化科技与金融的合作,由科技部门牵头建立由政府、银行、企业、社会等共同投资和承担风险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以风险投资基金为主要形式,鼓励银行、保险公司、企业集团向风险投资公司参股,积极培养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资本合理流动,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金保障。

4.3 积极培育企业、合作社的成果转化能力

充分调动农业科技型企业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积极性,突出农业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型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大型种养户的积极参与和示范带动作用。适应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整合资源、突出重点,瞄准区域层面、产业链层面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瓶颈领域,积极组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重大项目或专项行动,实现不同类型、不同环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协调对接和组团转化,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效益。

摘要: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都迫切要求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也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业产业结构、农业装备水平等方面,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目前我国每年的农业科技成果越来越多,但转化率一直不高,转化过程中还存在财政投入不足、农业企业实力薄弱、推广体系不完善、人才力量薄弱等问题。进一步做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需要在加大支持力度、健全转化体系和培育企业成果转化能力等方面进行管理创新。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发展方式,农业投入,农业推广体系

参考文献

[1]马扬,陈刚,孙剑峰.科技成果转化的阻滞分析及政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0,18(2).

[2]张春舒.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研究观点综述[J].经济纵横,2011(3):121-124.

[3]韩长赋.毫不动摇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J].求是,2010(10):29-32.

[4]耿静.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J].吉林农业,2010(3):42-43.

[5]吴向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涵与途径[J].经济纵横,2008(2):23-25.

强化农业科技促进农业增效 第9篇

1 农业科技推广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多年来, 恩施州农业科技不断创新, 良种不断更新换代, 栽培技术不断改进, 使粮食单产不断提高, 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生活质量不断改善。通过种植结构不断调整, 经济作物面积不断扩大, 农民经济收入不断增加;通过种子包衣、轻简栽培等技术的推广, 劳动强度不断降低;通过优质水稻新品种的推广, 清洁能源的推广利用, 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效益不断提高。

1.1 技术推广提高了粮食单产

从种植玉米地方品种到品种间杂交种再到单交种, 从推广高秆水稻品种到矮秆品种再到杂交种, 从单作到间作套种, 从水稻水育秧到旱育秧, 从露地玉米到玉米地膜覆盖, 无论是品种的改良还是栽培技术的改进, 每次创新粮食单产都有很大提高。

1.1.1 杂交良种普及, 粮食单产提高

恩施州从1976年开始推广杂交水稻到1985年达到3.7万hm2, 水稻单产从每公顷2985kg提高到4905kg。在杂交玉米推广之初, 农民形象地说:“老品种, 鸡脑壳, 种一坡, 收一箩”, 从1964年开始大面积推广玉米品种间杂交种, 到1976年杂交玉米推广面积达到6.81万hm2, 玉米单产从每公顷1335kg提高到2115kg[1]。到2010年全州水稻平均单产达到每公顷5955kg, 玉米平均单产达到每公顷5100kg, 普及推广杂交良种意义重大。

1.1.2 地膜覆盖技术应用, 玉米单产提高

1984年恩施州开始大面积推广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到1985年玉米平均单产每公顷提高到3240kg, 比1983年的2460kg增长了780kg, 农民总结为:“杂交种盖地膜, 苞谷托托像牛角”[1]。目前,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仍是恩施州高海拔地区推广的一项重要技术, 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1.3 育秧方式改进, 水稻单产提高

恩施州1988年开始试验示范旱育早发育秧技术, 到1994年推广面积达到5.13万hm2, 水稻单产从1987年的每公顷4290kg提高到1994年的5100kg。旱育早发育秧技术提早了分蘖时间, 提高了成秧率, 确保了基本苗, 促进了水稻单产的提高。

1.2 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

茶叶、烟叶、药材、水果、油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养殖业不断发展, 农民经济收入不断增加。

1.2.1 茶叶面积逐年扩大

解放初期恩施州仅有衰坝茶园0.26万hm2, 产量820t, 到2011年恩施州茶园面积扩大到6.03万hm2, 产量达到5.29万t, 农村经济明显好转。

1.2.2 油菜面积逐年增加

1949年恩施州仅有油菜种植面积0.89万hm2, 1978年扩大到1.83万hm2, 2011年扩大到4.96万hm2, 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1.2.3 养殖业不断发展

玉米、马铃薯、红苕等作物单产不断提高, 促进了农村养殖业的不断发展, 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1.3 技术改进降低了劳动强度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 农村劳力老龄化现象普遍, 须降低劳动强度, 才能解决农业生产所需劳力矛盾。通过推广轻简栽培、机械化操作等技术, 大大缓解了劳力问题, 确保了粮食生产安全。

1.3.1 种子包衣技术的推广

1998年恩施州玉米种子就实现包衣率100%, 水稻种子包衣率60%, 减少了农药施用次数, 降低了劳动强度。农民形象地说:“玉米种、穿红衣、鼠不啃、鸟不啄、苗子齐、大托托”。种子包衣技术的推广既保证了苗齐苗壮, 又减少了用药次数;既降低了用种量, 又减轻了劳动强度;既减少了环境污染, 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目前仍是恩施州重点推广的一项实用技术。

1.3.2 免耕栽培技术的推广

优质油菜免耕稀植栽培是恩施州农业技术人员根据地区特点探索出来的一种油菜轻型简化栽培新技术, 采取提早播种、培育壮苗、稀植栽培等措施, 在前作收获后, 不耕整土地直接栽植油菜, 省去耕地、整地等环节, 通过免耕, 实现劳动工序的简单化、劳动强度的轻型化, 达到节本、节劳、增产、增效的目的。2005年开始试验, 到2009年全州推广面积达到1万hm2, 恩施州农技推广中心对巴东县随机取样测产验收, 每公顷产量达到3220.5kg, 比常规种植每公顷节约耕地、整地、移栽等劳力120个以上, 每公顷增收油菜籽1200kg左右。[2]免耕栽培技术在水稻、甘薯等多种作物上进行了推广应用, 可减少水土流失, 节省劳力, 达到既解决劳力矛盾问题, 又促进增产增收的目的。

1.3.3 机械化技术的应用

近几年来, 特别是国家农机补贴政策实施以来, 有力地推动了机种、机收工作, 到2011年恩施州水稻机收面积达到3.6万hm2, 占全州水稻面积的50%以上。水稻机插机收、茶叶机采等技术正在大面积扩大, 马铃薯机播等技术正在积极试验示范, 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 劳动强度将进一步降低, 农民所得实惠将进一步加大。

1.4 技术更新提高了生活质量

1.4.1 优质品种推广

2001年恩施州引进优质水稻品种金优117试验, 到2005年恩施州累计推广金优117达到4.33万hm2, 每公顷单产8250kg, 比金优58增产8%左右, 累计增产稻谷2.6万t, 直接增加农民收入达3700余万元。金优58、金优117等优质水稻品种的推广, 使农民对水稻品种的需求由高产抗病转为优质高产抗病, 对粮食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1.4.2 清洁能源利用

恩施模式就是以“五改三建两提高”为核心, 以生态家园建设为载体, 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模式。沼气开发利用是恩施模式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沼气利用改善了农村厕所、厨房环境, 减少了对森林的破坏, 保护了生态环境, 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1.5 盲目推广教训深刻

1956年未经试验示范, 恩施州引进银坊等粳稻品种推广834 hm2, 每667m2平均单产100多公斤, 比籼稻减产50%左右[1]。

2 农业科技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 恩施州各级农技推广部门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 取得了不少成绩, 也吸取了不少经验教训, 从当前农业科技推广情况来看各类问题逐步显现, 亟待解决和改进。

2.1 土地流转不规范

《半月谈》记者调查:当前, 不少农区的土地流转面积已超过耕地面积的30%, 但是相当部分在亲朋好友间流转, 没有签订必要的流转合同, 没有确定流转时间, 导致种植大户不敢改善基础设施, 不愿加大农业投资进行统一经营, 结果“规模田”变成了“应付田”[3]。恩施州情况也是如此, 土地流转不规范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农业资源的长效利用十分不利, 阻碍农业科技的发展。

2.2 技术研究不全面

近几年来,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 恩施州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在扩大面积的同时, 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栽培管理技术研究没有跟上, 茶叶、柑桔、梨、白柚、白术、百合等经济作物病虫害均呈现上升趋势, 不仅影响产量, 而且还影响品质。

2.3 成果转化不灵活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开始较晚, 加之长期受计划经济的传统思想影响, 完整的农业技术市场尚未建立健全。多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仍然以各级政府的农技推广部门和政府指导强化推广为主, 市场介入相对较少, 推广人员和成果使用人员缺少应有的积极性, 缺乏有效的促进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和环境氛围。

2.4 推广体系不完善

2006年3月湖北省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 原农技、农机、特产站整体转制为农村公益性服务组织即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实行“以钱养事”。个别农业服务中心人员人心不稳, 工作积极性不高, 对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不积极, 对稳定粮食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2.5 推广经费不充足

当前, 新品种的推广主要依靠种子企业的宣传, 新技术的推广主要依靠农技部门试验示范, 从各地实际情况来看, 目前推广经费不充足, 导致新技术推广速度慢, 农业科技成果没有充分转化为生产力。

3 加快科技推广的几点建议

3.1 加大新技术的研究力度

针对当前经济作物发展的状况, 病虫害加重发生的新情况, 加大对经济作物栽培技术及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力度, 确保经济作物健康发展;加大对农作物轻简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力度, 减轻农业劳动强度, 提高劳动效率。

3.2 尽快完善农技推广体系

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众多, 农户承包经营为主, 农业生态条件十分复杂的农业大国, 必须有一支健全的农技推广队伍, 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解决好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

3.3 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

改新品种选育的前期投入为后补助制度, 提高新品种的选育水平, 确保新品种的利用价值;严格执行《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加大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投入, 确保推广经费, 发挥新技术的最大效益, 以确保粮食安全, 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3.4 积极引导土地合理流转

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把土地向种田能手、种植大户、经济合作组织合理转移, 促进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 促进机械化技术的推广。

3.5 完善科技成果奖励机制

对社会效益大的科技成果要加大奖励力度, 同时建立惩处机制, 对成果不能用于生产的要对其实行限制项目申报等惩处制度, 以保证科技成果质量。

3.6 努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主体, 农业科技成果的成效如何, 最终取决于农民, 而农民的文化程度和科技水平的高低, 决定了农业科技成果能否被农民接受和应用的程度。因而, 必须加强农民的科技文化教育, 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 加强农民科技培训, 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 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源动力。

摘要:推广农业科技提高了粮食单产, 增加了农民收入, 降低了劳动强度, 改善了生活质量。本文简要回顾了恩施州农业科技推广对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所发挥的作用, 分析了当前农业科技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几点促进农业科技推广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科技,效益

参考文献

[1]曹泽恩.鄂西农特志[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3.[1]曹泽恩.鄂西农特志[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3.

[2]谢瑞礼等.山区优质油菜免耕稀植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J].农技服务, 2011 (2) :199-200.[2]谢瑞礼等.山区优质油菜免耕稀植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J].农技服务, 2011 (2) :199-200.

农业科技成果 第10篇

农业科技成果是指在农业领域所取得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从大农业的角度来讲, 农业领域所包涵的方面涉及到了种植业、养殖业、农业机械、林业、水利以及渔业等。因此, 广义的 “农业科技成果”应该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农业机械、林业、渔业等方面。

2农业科技成果的特征特性

2.1研究周期长、投入大、出成果慢

农业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生物, 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很大, 因此导致其研究周期长, 投入大, 出成果慢。据调查, 成果研究周期一般为4~6年, 其中农林作物育种和畜牧育种成果为9~10年, 一般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的成果的研究周期要在5~10年。每项课题投入一般的在20~30万元, 大的研究项目投入在50~100万元, 有的在100~500万元甚至更多。成果在研究过程中, 科研单位要投入大量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 使科研成果本身的价值含量较高。

2.2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和馈赠性

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只有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才能体现它的真正价值, 且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上, 具有明显的公益性。据黑龙江垦区有关部门测算估计, “六五”以来, 垦区共取得科研成果1200多项,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7%,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82%。农业科研成果通过各种媒体及时报道出去, 使用者通过杂志、资料、电视、广播即可获得一些软件型的技术成果, 使农业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馈赠性。

2.3成果具有明显的区域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农业科研成果, 特别是农作物品种及其与之配套的栽培技术, 一般只适用于一些特定的区域, 它的推广应用受到一定的局限。而某些农业技术成果, 往往又是针对某些地区出现的生产问题而立题研究, 具有针对性。农业科研成果只有在具备先进性时推广使用才能体现它的真正价值,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生产实际问题的不断出现, 每项成果都将随时被更先进的研究成果所取代, 使农业研究成果具有时效性。

3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区别

“技术转移”这个术语使用较早的是美国, 后来在一些西方国家的科技管理领域广泛使用。他们对“技术转移”的定义是:将来自大学、科研机构或政府实验室的基本知识、信息与创新, 流向私人及准私人部门的个体或公司的任何过程;REBENTISCH和FERRETTI认为基于知识资产的技术转移是将技术、操作程序及组织结构等物化知识资产在组织间进行转移, 包括转移范围、转移方法、知识结构及组织适应能力4个方面 ;联合国《国际技术转移行动守则草案》把技术转移定义为: “关于制造产品、应用生产方法或提供服务的系统知识的转移。”

对中国来说, “技术转移” (technology transfer) 这个术语是一个舶来品。20世纪80年代以后, 国内的一些学者出于借鉴国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需要, 对国外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后将该词引入到国内, 将technology transfer翻译成为“技术转移”。国内对“技术转移”的定义说法不一,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改变以及研究的深入, 其内涵和外延也一直在发生变化。早期 (20世纪80年代) 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技术转移是指科学技术成果、信息、能力的转让、移植、引进、推广、普及等。其形式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和五条渠道。一类是科学技术内部的转移;一类是科学技术向生产应用方面的转移。五条渠道是:从实验室转向生产应用;从军用转向军民兼用;从先进地区转向后进地区;从城市转向农村;从国外转向国内。随着研究深入和对技术转移认识的逐渐深化, 认为技术转移是将无形的技术知识或有形的技术设备在供需两者间经由中介机构或双方自行对接, 以满足供需双方的需求与目标。

“科技成果转化”, 目前比较有权威的定义是出自我国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其表述为:“本法所称科技成果转化, 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 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4农业科技成果在技术转移过程中的限制因素

4.1科技意识还不够强

部分基层单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尚未全面树立, 部分单位领导科技意识还不够强, 经济发展尚未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技术推广部门不受重视, 人员配备少, 力量薄弱, 有的单位把技术人员改革精简掉, 认为可多可少、可有可无。资金投入不足或不到位, 资金投向偏于硬件建设和大项目, 而忽视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等可能带来巨大间接效益的软件投入, 对科技信息、技术服务、技术推广、人才培训等方面的软件投入常显得杯水车薪。一些单位的科技推广人员知识更新缓慢, 缺少再学习、再教育条件, 使科技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得不到普及推广, 从而导致许多先进技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执行不具体、操作不到位, 严重影响了科研成果在生产实践中的转化效率。

4.2劳动者的全面素质还不够高

广大农民或农场职工是农业科研成果的使用者, 也是受益者, 劳动者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科研成果的推广使用和转化效率。多年来, 在科教兴国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推动下, 从国家到地方狠抓农业知识的普及教育, 把农技推广技术培训、阳光培训等再教育工作摆到重要的工作日程。但总的来看, 由于受历史原因的影响, 职工的文化、科技素质还不够高, 一些单位重抓培训数量而忽视培训质量, 使受训者技术水平提高不大。有的农技推广人员对培训的本身认识还不够高, 对新技术仍接受较慢, 对技术信息不敏感, 缺乏使用先进科研成果的胆识和热情。

4.3一些科研成果的技术含量不高

有些农业科技成果本身的技术先进性与适应性较差, 技术含量不高;有的投资较大但应用效果不佳;有的课题研究成果选题不准, 考虑不周, 与生产实际结合不够紧密, 使用寿命短;有的研究课题重复严重, 失去先进性, 成果研究完成即放入柜中。

5农业科技成果的技术转移对策

切实结合各地的农业科研与生产实际, 研究和探讨加速农业科研成果的技术转移对策, 对加强科研与生产的紧密联系, 增强科研单位与推广单位的自身活力, 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推动科技体制的深化改革, 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5.1提高认识, 加强管理, 把技术转移工作摆在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

提高认识, 加强管理, 全面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各级领导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要把农业科技成果的技术转移工作摆在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从上到下要强化和完善科研、开发、教育、推广工作体系。建立健全投入机制, 使科研成果转化投入能投而有向, 筹而有源, 集而有量, 用而有序, 管而有方。科研单位要在加强科学研究工作的同时, 增强科技开发与技术推广力度, 加速本单位研究成果转化, 增强造血功能, 激发自身活力。健全并管理好技术市场, 研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业技术转移转化方式方法, 疏通转移渠道, 在技术转移的同时, 使科研单位的科技投入得到补偿, 科研经费严重不足状况得以缓解。

同时, 建议上级主管部门从垦区科研单位起步晚、基础差、力量薄弱的历史与现实考虑, 全面评估垦区各科研单位在推进垦区科技进步、促进垦区经济发展中为国家和垦区所做出的贡献, 适当增加科研、开发与推广工作的资金投入, 改善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创造一个人员稳定、结构优良、研发有力、持续发展的科研开发体系。健全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科技人员走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积极性, 发挥他们在推进科技进步、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促进垦区经济更加健康快速发展。

5.2加强科技教育, 提高劳动者素质

有关国家领导人曾经指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 必须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把农业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黑龙江垦区是国家的重要商品粮基地,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21世纪, 全球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在新的历史时期, 垦区更应加快步伐, 进一步发挥农业现代化“窗口”的示范作用, 必须改变垦区人才老化、知识更新缓慢、劳动者全面素质不高的不利状况。把垦区的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保持垦区农业的持续发展。坚持常年抓科技培训、科普教育、知识更新强化、知识传授讲座等一系列好的做法, 同时要研究和改进工作方法, 坚决克服走过场、抓不实、不到位、效果差的弊端。每次技术培训都要实行严格的结业考试, 建立农民技术档案, 多学科考试合格者颁发专业上岗证书, 实行土地 (养殖等) 持证承包, 农业劳动力持证上岗。

5.3加强科研管理, 严格课题审批, 多出好结果

黑龙江垦区的各科研单位在垦区60多年的开发建设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新的历史时期内, 科研单位如何面对垦区快速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紧密结合垦区的生产发展实际来选题研究, 以满足垦区新时期农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是摆在科研机构各级领导和科研人员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垦区研究开发了大量的科研成果, 成果转化率达到了82%, 但还存在着滞后现象。今后更应该加强科研管理。课题的选择、成果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都必须用经济观点和价值规律加以分析。每项课题的投入都比较大, 立题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查新、充分的调查研究和论证, 严格课题审批程序, 杜绝重复研究。对先进性与适用性较差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 (023)

摘要:农业科技成果有其自身特有的特征特性, 在实施技术转移的过程中, 存在着诸多限制因素。如何根据农业科技成果自身的特征特性, 来研究它们进行技术转移的方式方法, 对加速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技术转移、转化, 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现代化农业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业新科技 第11篇

前不久,农业部颁布2012年品种审定公告,河南省玉米新品种“伟科702”同时通过黄淮海、东华北和西北三大玉米主产区审定,成为10多年来国内审定面积最大的玉米品种。

“伟科702”是在国内著名遗传育种专家、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陈伟程带领下,由郑州伟科作物育种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南金苑种业有限公司(联系电话:0371-67896809)的年轻育种团队,历经多年培育而成的新一代玉米杂交种,具有综合抗性好、抗倒伏、产量高的特点,其适应性极为广泛,适宜种植的面积近0.2亿公顷,占国内玉米种植总面积的50%以上。

(河南 王丹丹)

油菜新品系YN171含油量再创世界纪录

记者从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2012年度工作会议上获悉: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联系电话:027-86811837)王汉中团队选育的油菜新品系含油量再次刷新世界最高纪录。

王汉中团队选育的油菜新品系YN171含油量达到64.8%,比一般油菜品种含油量(41%左右)提高了55%以上,创造了油菜含油量世界最高纪录。同时,该团队育成的高产油量杂交组合中11—zy293在2011—2012年度国家区试中含油量达49.57%,667平方米(1亩)产油量达95.63公斤,产油量增幅居参试品种之最。

(湖北 陶文丽)

天津“津新鲤”获评中国水产养殖新品种

农业部最近公布了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6个水产养殖新品种,天津换新水产良种场(联系电话:022-69591668,69572771 邮编:301500)历经17年培育成的“津新鲤”榜上有名。

“津新鲤”以建鲤为亲本来源,经过17年连续6代群体选育而得的新品种。津新鲤具有抗旱能力强、繁殖能力高、生长速度快、起捕率高等优点,适宜在我国各地,特别是“三北”低温地区池塘养殖。目前,苗种生产销售量每年可达10万亿尾,在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推广,推广面积达到了6.27万公顷。

(天津 黎川)

江苏泗阳沙塘鳢实现规模人工繁育

最近,江苏省泗阳县引进的高层次创业人才曲宪成博士在该县大规模人工繁育沙塘鳢喜获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

沙塘鳢在清澈的淡水水体中生活,是石砾性产卵的鱼类。由于天然水域环境恶化,产卵环境屡遭破坏,目前天然水域沙塘鳢资源日趋枯竭,其捕捞产量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价格水涨船高,市场价格在每公斤200元左右,可称得上是水中“活黄金”。 沙塘鳢因其肉质细嫩、鲜美,无肌间剌、无鱼腥味,深受江、浙、皖、沪等地消费者青睐。上海世博会期间,招待世界各国元首和贵宾,菜谱中第一道炒菜就是“荠菜炒塘鳢鱼片”,以致被誉为“世博第一菜”。

近年来,泗阳县立足滨临洪泽湖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曲宪成博士与他的研究生团队先后解决了亲鱼培育、鱼巢的设计、人工促产技术、鱼卵孵化设施、水霉病防治技术等关键问题,成功实现沙塘鳢规模化人工繁育。今年在泗阳育苗500万尾,将为周边地区水产养殖户提供高效养殖新模式。

(江苏 陈红)

浙江萧山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中华鳖良种繁育基地

近日,杭州金达龚老汉特种水产有限公司(联系电话:0571-82123555)承担实施的“中华鳖良种选育及推广”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这也是杭州市水产行业取得的首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项。

据悉,杭州金达龚老汉特种水产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通过农业部国家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专家组验收的中华鳖(日本品系)国家级良种场。经过近十来年的不懈努力,该公司成功选育出了新一代“龚老汉”牌中华鳖良种,确定了人工培育亲鳖的选择强度标准,建立了中华鳖良种选育技术流程,制定了《龚老汉中华鳖苗种繁殖、培育及成鳖养殖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创新发展了二段法养殖、鳖鱼虾混养、与农作物轮作等中华鳖健康生态养殖模式。

农业科技成果 第12篇

一、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的局限性分析

(一) 与地方政府的沟通机制欠缺。

农业科技推广是一个系统工程, 能否更好发挥作用, 除了科研单位提供先进实用的科技成果、组织强有力的科技队伍, 还需要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也需要相应的政策措施等外部环境和条件作为坚强的后盾。目前, 不少科研单位缺乏与地方政府的长效沟通机制, 导致科技推广工作难以顺利实施。比如, 地方政府准备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生产, 科研院所却把玉米新品种在该县的推广列为重点, 则推广很难进行下去;科研人员满腔热情地推广某项技术, 地方政府或许缺乏了解和沟通, 虽然不反对但也不积极支持, 则推广效果会大打折扣。还比如,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实力有限, 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都带有一定的风险性, 因此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 努力为合作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科研单位与地方政府等建立多元化合作关系, 已经成为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手段。只有与地方政府联合, 构建政府推动、市场拉动、示范带动的运行机制, 才可能实现量大面广的公益性强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二) 对推广目标的定位欠妥。

科技推广是通过采取教育、咨询、沟通、干预、技术指导等手段, 把农业生产和经营中所需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 传播到农村、农民中去, 把潜在生产力尽快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一种活动。目前, 部分技术推广项目选题、立项不是面向农业生产, 而是为向上级财政、科技等行政部门争取经费, 为“推广”而“推广”, 导致所选的推广项目与现实生产联系不紧密, 再加上部分推广成果本身适用性差, 因而难以被农民接受。

(三) 对科技人员的激励措施不足。

技术推广的主战场在农村一线, 需要推广人员驻下去, 蹲得住, 才能出效果。但现实是, 不少科技人员不愿意驻点, 更别说蹲得住。究其原因, 就是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科技人员在条件艰苦的示范点工作几年, 吃苦受累不说, 成果出不了, 职称上不了, 工资涨不了。因此, 很难调动科技人员搞技术推广的积极性。如何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 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保证他们参与推广活动的时间、速度、服务质量和最终效益, 是科技推广工作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农业技术推广不能和推广主体的努力程度或付出挂钩, 推广工作很难持久。如今, 多数科研单位对科研工作的激励有比较健全的制度, 但对推广工作则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四) 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我国农村现在实行的仍是家庭承包责任制, 农户经营规模小, 组织化程度比较低。由于不同农户的家庭经济条件存在差异, 因此对农户很难实行有效的统一组织管理, 在推广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障碍, 也影响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成效。对农民来说, 他们最讲究实际, 极注重经验, 但相对保守, 改变他们的传统生产方式更需要通过事实进行演示, 农业生产的高度分散性, 使得技术推广成本增高、难度加大。

(五) 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科研院所直接参与到农业推广行动中, 部分农民文化素质较高, 能积极配合, 在专家指导下应用新科技, 取得良好的成效, 但也有不少农民还没有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 同时由于素质相对较低, 对新技术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应用。他们更关注一些短平快的技术, 而不愿意使用专家教授推广的生产周期较长但预期效益更好的技术。因此, 农民行为与推广行动发生碰撞, 导致科技进步进程减慢, 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

二、进一步完善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工作的建议

(一) 创新农技推广理念。

农业推广连接着农业科技成果供需双方, 是联系科研和生产的纽带。建立新的需求和供给紧密结合的农业推广模式, 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推广方法, 树立以人为本、自下而上、参与式的推广新理念。确定技术推广项目, 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适应“三农”需求, 以解决农业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技术问题为目标, 坚持实用原则, 不求新、奇、特, 但求有用, 侧重于对农业实用技术的集成配套推广, 形成系列高产模式, 农民群众照方套用即可。这样, 可以使农民第一时间更愉快地享受科技成果, 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果流通成本, 提高成果“走”向田间的效率和质量。

(二) 强化与地方政府的密切联合。

在新成果的推广中, 科研单位需努力贯彻当地政府的农业科技政策和推广意图, 争取得到地方相关部门在组织和资金上的支持, 争取政府提供的各种公共性产品。山西省农科院以“农民科技日”活动为载体, 强化与地方政府及涉农部门的对接和联系, 效果非常好。2009年起, 省农科院不定时与全省119个县 (市、区) 涉农部门、农业企业、农村合作社及广大农民进行面对面交流, 发布与展示全院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 供各级农业部门了解和享用;开展科技咨询活动, 为各级政府提供农业方面的决策依据;选择技术成熟、生产急需、覆盖面大又有能力实施的农业科技推广内容, 摆出示范样板, 组织农民现场观摩。通过上述措施, 建立起农科院与地方政府、企业、农民有机衔接的推广机制, 最终实现政府搭台、科技唱戏、农民得实惠。

(三) 建设精干高效的科技推广队伍。

队伍建设是农业科技推广的根本。一是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 营造良好环境, 以政策吸引人才, 以机制激励人才, 以环境容纳人才, 以项目聚集人才, 吸引更多的科技人员从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人员选配根据专业、年龄、综合能力等进行优化组合, 不仅要懂技术, 而且要懂经营、会管理。二是要强化继续教育工作, 通过脱产、函授等多种培训形式, 提高、更新推广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平, 让他们进一步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和先进经营管理技能, 成为既有技术, 又有开拓能力的新型技术推广人才。山西省农科院为鼓励、支持科技人员积极参与推广, 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措施:一是明确管理。由一名副院长分管推广工作, 设立技术推广处, 统筹负责全院农业科技推广的组织工作, 各研究所相应成立技术推广室, 组建专门的推广队伍。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在职称评定、提拔任用方面对一线推广人员适当倾斜, 对做出重要贡献的给予特别奖励, 每年评选院级推广先进工作者。三是完善工作考核制度。强化技术推广岗位目标考核, 做到分工具体, 责任明确, 人人有任务、有压力。对考核优秀的单位或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对考核不合格的要实行问责。四是加大经费投入, 支持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推广工作。

(四) 探索推广模式, 寻求科技与农业的高效组合。

2009年, 省农科院实施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示范行动以来, 从科技与专业合作社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相结合、与示范园区相结合等方面探索技术推广模式, 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1) 科技与专业合作社相结合的推广模式。农村合作组织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导力量, 它在合作组织成员、农技推广人员和科研院校之间架起了桥梁, 加快了农业技术推广速度, 重构了推广体系。万荣县振和苹果专业合作社有400余户果农, 1000亩果园, 由于树龄老化, 病虫害严重, 效益低下。“示范行动”苹果项目组与之对接后, 全面推广高光效枝形管理技术, 2010年, 150亩核心示范园亩纯收入达1.2万元以上, 是项目实施前的4倍。 (2) 科技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相结合的推广模式。龙头企业以订单形式和农户签订协议, 科技人员提供产前、产中技术服务, 农民稳定增加收入。沁州黄小米集团公司是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但是基地建设的规模和质量一直困扰其发展, 究其原因:谷子间苗特别费工, 效益低, 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当地品种退化, 产量和品质均不理想。“示范行动”谷子项目组与其对接后, 在基地推广“112”谷子简化栽培技术, 推广长生07、长农35等优质品种, 2011年推广4万亩, 预计可增收1600余万元。农民增加了收入, 企业扩大了基地, 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实现了双赢。 (3) 科技与示范园区相结合的技术推广模式。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一般是行政部门遵循当地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规划, 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开发、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的发展思路, 实行“政府支持、部门协作、农民主体、全社会参与”, 集新品种、新技术展示, 观光旅游, 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曲沃县磨盘岭日光节能温室园区建有2500余栋温室 (7000亩) , 硬件设施好, 农民素质高。“示范行动”水肥一体化项目2010年入驻该园区后, 积极示范推广工厂化育苗技术、水肥一体技术、病虫害防治和设施土壤生态调控技术, 建成5个设施蔬菜标准生产示范棚, 推广350亩, 亩纯收入达4万元左右。

(五) 加强培训, 大力提高农民素质。

农民素质的高低, 直接决定其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要针对关键技术和急需技术, 通过讲课, 现场培训, 实地操作和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 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在培训内容上, 对产业基础薄弱的贫困地区, 以基本农业技术知识为主要内容;在产业基础较好的富裕地区, 以新技术、新成果为主要内容。培训对象上, 要注重培养造就一批有知识、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涉农企业家队伍, 带动农民致富;要加强对专业大户以及基层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 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 提高素质, 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六) 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良好氛围。

科技推广是面上的工作, 社会效应强, 因此,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对推广工作顺利、高效开展至关重要。可以在农村建设“科技辐射园”, 组装配套和展示新技术、新品种, 通过示范、引导, 逐渐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的步伐;可充分发挥农民科技示范户的带头作用, 组织示范户现身说法, 拓宽农业新成果的宣传推广渠道, 引导农民自觉学习和交流农业新技术。此外, 要利用各种传媒将推广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典型大力宣传, 形成“致富依靠科技、科技助推农业”的社会氛围。同时, 可以更新推广手段, 如开设专家咨询热线, 开通网上推广平台等, 为农民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

上一篇:MTO装置下一篇:政务信息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