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的社会角色

2024-07-10

大众传播的社会角色(精选9篇)

大众传播的社会角色 第1篇

论概念 (r是ol戏e) , 剧一指演中词的本大员中世扮人纪演物二。三的2十剧0众学者年代, 将它引一些传形进成了基本社会学, 播□严的论色理社—会——论”学。“理角作的雨丝的概念为一个, “社抽象社指会与人们角色”的是会某位一、致种的社身一会份整地相角务套的规范权利、与义色行它特是定为人身模们份式对的,

人的行为期望, 它构成了社会群体

或组织的基础。角色是在互动中形成和扮演的, 它总是存在于相对其他角色的关系之中, 是个人与社会的结合点, 也是社会关系网上最小的纽结。 (1)

早在20世纪初, 美国社会学芝加哥学派的奠基人米德就创立了著名的“符号互动论”, 但他在表述社会组织或社会本质以及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时并不确切。努力解决这一问题的社会学探索之一, 是开始将目光集中于“角色”这一概念。由此, 一种新的理论———角色理论逐渐发展起来。帕克则是最早以强调角色来发展米德思想的学者之一。他强调, 角色与社会的结构位置相联系, 而自我则与社会结构位置规制下的角色扮演联系紧密。 (2) “符号互动论”与大众传播的联系已可谓众所周知, 那么“角色理论”及“角色”与大众传播究竟有什么样的关联, 它们能为大众传播提供多大的可为空间呢?事实上, “角色理论”与“符号互动论”的联系是相当紧密的。角色理论是一种以角色概念为核心的解释人类行为的研究取向, 与符号互动论一样, 是一种有代表性的关于社会互动的理论观点。社会互动的主要焦点在于符号与规则的制定者、使用者与建构者之间的传播与交换。研究社会互动不仅应考虑现有的社会语境, 而且应考虑所有那些被我们带入这种情景的因素。由此一来, 诸如角色、规则、权力等问题也就与非语言传播、语言及符号等相关了。 (3) 所以, 以信息传播为基础的“角色”已经不仅仅是社会学概念, 它已经成为传播学的关键概念。

具体而言, 我们可以在角色扮演的动态过程的三个阶段中, 体会大众传播与社会角色的关系:

对角色的期望。对角色的期望主要指社会或他人对某一社会角色的期望。对角色的期望必须在社会互动中生成, 而目前能将社会成员联系在一起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大众传播。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无处不在。如今, 大众传播已经成为人们最主要的信息来源, 人们通过大众传播享用着它为人们提供的共同的文化参考。大众传播议程设置的功能使得其虽然不能成功地告诉我们该如何想, 但能成功地告诉我们该想些什么。因此, 一个明显的问题便呈现在眼前。人, 是环境的主体, 应当靠自己的力量确认自己的环境。但现状却是, 人们过于依赖于信息环境及其赋予的定义而生存。在这样的现代环境的结构下, 人有时就会被信息环境所欺骗。显然, 传媒的职业特点本身、政治和商业动机, 都会影响传媒对外部世界复制的真实程度, 并进而影响当时当地的舆论。在很大程度上, 人们就是这样利用大众传播提供的信息、文化和环境, 形成对其他社会角色的期望并通过大众传播了解社会、他人对自身扮演角色的期望。

对角色的领悟。对角色的领悟主要强调的是个人对自身所要扮演的角色的认识、理解。由于每个人的思想基础、道德水平、价值观念以及所处环境的不同, 因而对同一角色的理解常有差别。虽然如今每个人的知识积累并不完全取决于大众传播, 但大众传播正在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 对当今社会的道德及价值取向等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作用, 也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人们对角色的领悟。大众传播对自我和个性的强调, 使得新一代的年轻人对自身的角色领悟已经完全不同于他们的父辈。席卷中国的“超级女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改变着青少年的价值取向。“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已不再是青少年的唯一价值目标。

对角色的实践。对角色的实践是角色领悟的进一步发展, 是在个人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角色。人们对角色的实践并非总与社会对角色的期望、自身对角色的领悟相一致, 总要受到主客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大众传播作为一种外部力量,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对角色的实践。许多批评家认为, 女性在大众传播中的角色经常遭到贬抑。在媒介中, 女性经常作为对别人、尤其是男性的创新作出消极反应的对象。这类角色为观众塑造了女性行为及其应当被对待的方式, 这种现象不仅给女性带来了负面的效果, 同样也给男性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4) 综上所述, 大众传播想要扮演更好的社会角色, 任重而道远。

角色的互动性, 决定了任何角色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大众传播必须与时俱进, 小心使用自身的影响力, 以负责任的态度推动人们对新角色的自觉扮演。一个人在刚刚充当某一角色时, 往往容易表现为自觉的角色。但是, 如果没有他人在场、没有特定的环境与任务, 人们就容易忽视自己的角色, 不再遵守这一角色的行为规范。因此, 大众媒介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场, 通过大众传播创造出适合的环境, 明确社会对角色的期待, 使人们可以长期地记住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同时, 大众传播对社会角色的规范性的强调, 还会在有意无意中扼杀生活中人们的活力和创造性。因此, 要在规范性和创造性之间寻求平衡, 大众传播必须从一个整体的“人”出发, 全方位、多方面地对社会角色进行反映, 引导社会对角色的合理期待, 在强调社会角色的规范性和秩序性的同时, 必须给其一定的自由度和空间。

参考文献

[1]景天魁:《当前中国社会关系的观点与和谐社会建设》, http://www.soufun.com

[2]邵培仁:《米德:美国传播学的鼻祖》, 《徐州师大学报》, 2001 (2) 。

[3]约翰.费斯克[美]等编撰, 李彬译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4年版, 第286页。

大众传播对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第2篇

《从娱乐节目看大众传播对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班级:新闻与传播三班

姓名: 贺玉婷

学号:120130801104

从娱乐节目看大众传播对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近两三年来,各种各样的综艺娱乐节目大批涌现在荧屏。本文主要选取《奔跑吧兄弟》作为素材,从而分析大众传播对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首先,我简单的介绍一下《奔跑吧兄弟》这档综艺节目与大众传播的概念。《奔跑吧兄弟》是浙江卫视引进韩国SBS电视台综艺节目《runing man》推出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这档节目有7个固定的主持人,每期会邀请一些嘉宾或者不邀请,让主持人和嘉宾通过做游戏的形式比赛,游戏里撕名牌为其节目的特色。在比赛的过程中通过主持人与嘉宾的语言、动作、行为、心理、矛盾冲突达到搞笑的目的。关于大众传播很多学者给出过定义,这里介绍一下郭庆光先生对其的解释: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简单点说大众传播主要是以报纸、广播、电视及互联网为媒介而进行的传播,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所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

我认为像《奔跑吧兄弟》这类综艺节目,它对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有好的一方面也有不利的一方面。下面我通过对《奔跑吧兄弟》这档节目中的一些特点进行分析,并以此说明其对社会文化环境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首先,很明显的是《奔跑吧兄弟》作为近几年来收视较好,关注度较高的综艺节目,它的成功对我国综艺娱乐节目发展以及人们的娱乐休闲活动的多样化都是一个推动力。现在与这档节目类似的节目有很多,比如像《极限挑战》、《挑战者联盟》、《全员加速中》等等这些节目的推出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电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通过这些节目,受众可以及时迅速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在人们的休闲娱乐活动方面表现为,现在很多学校会模仿《奔跑吧兄弟》中的一些游戏开展活动,包括现在孩子们在平时的休闲玩耍中都会模仿《奔跑吧兄弟》玩撕名牌。其次,我们可以从它的节目名称《奔跑吧兄弟》以及节目中大量的体能竞技看出它所传递给观众的“奔跑”“兄弟”的这种思想观念是积极向上的,有很多人因为看这档节目而喜欢上奔跑,爱上健身。节目中7个主持人在做游戏或者比赛时所表现出的兄弟情义也给观众传递了一些正面的团结友爱的精神。以及《奔跑吧兄弟》中7位固定主持人在做游戏中,那种不畏艰难、不怕困苦、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也通过节目传达给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民。《奔跑吧兄弟》在韩国、澳门、香港等不同国家和地区录制,对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文化交流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最后,我认为《奔跑吧兄弟》这档节目对社会文化环境最有利的影响,就是它所传达出的助人为乐、勇于拼搏的精神品质,例如节目中有为贫困地区或者贫困的学生所设立的公益项目,他们大多数的比赛奖金也都拿去做了公益。这为其他的节目和个人树立了一个积极正面的形象,使助人为乐这种精神品质在这社会中广泛传播,引导了健康的社会风气的形成。下面我简单的说一下《奔跑吧兄弟》对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利影响。我认为最明显的一个方面,就是对青少年的影响。综艺节目一般都将近一个多小时,严重的占用了人们的时间。特别是青少年,由于自制力差,一旦开始观看节目一般很难从节目中抽出来,造成了对时间的浪费。其次,我认为节目中由于主持人个人文化水平和个性的不同,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们对一些事物的认识和个人性格的形成。比如邓超因为其英语水平差,将family读错,虽然确实有笑点,但确让这个错误的读法红了起来且把它当做自己的一个特色大力宣传,致使现在的小朋友以为family原本就是读这个错误的音。在节目里,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一个角色设置,因为节目效果的需要,节目中经常会有一些背叛、言辞侮辱、投机取巧等等低俗不好的戏码,一味的用这些迎合大众口味。这些不但降低了节目的质量,也大大的降低了观众的审美,使社会文化环境变得庸俗不堪。最后再说一点,节目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在节目中插入大量的商业信息,使观众面对如此多的信息却不知该如何取舍。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单方面赞助性的商业文化信息的传播,实际上制约了人们接触其他文化传播的可能性。

大众传播的社会角色 第3篇

《大事件》讲述的是电视摄制队无意中拍到警队在街头被元率领的悍匪重创,全港市民哗然。为了重整士气,全港3万名警察誓要捉拿重犯归案。重案组督察恒追踪元至一幢大厦,正欲行动之际,副指挥官方洁霞却打算将整个行动现场直播。市民全都屏声静气,观看这场电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件”。其中,警匪之间利用大众传播进行了一场斗智斗勇的激战……从电影中可以看到,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沟通情况,提供信息

人们接触新闻媒介,第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有用的信息,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这个社会上任何一种新闻媒介,假如这个媒介不给人们所需要的信息,或者是提供的信息量不够大,不能够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仅仅是在媒介里面讲述一些官话、套话,并不能提供确实可靠的信息,这样的媒体早晚会被遗弃,从这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新闻媒体如果不提供有用的信息给社会,那么它存在的意义就微乎其微了。当然其存在与否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大事件》中警方选择了大众传播的这种方法与市民进行沟通,定期给予一定的信息量,既满足了大众对信息的需求,也拉近了民众与警方的距离。年轻警司方洁霞是聪明的,她能想到采取这种方法为扫清匪徒开了个好头。但在具体过程中,选择性的对表现警方英勇方面大肆宣扬,而士气挫败方面借助手段予以剪辑以致当市民最终在匪徒处得知事情的真相引起了愤怒,社会不满情绪高涨,对警察施压迫切要求提供真实信息。可见,大众传播通过沟通情况,提供给社会信息。而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则往往取决于信息的客观真实性强弱,若大众传播与事实偏差过大则会带来与初衷截然相反的效果。

二、进行宣传,整合社会

大众传媒可以通过有效的新闻渠道和新闻点整合社会所需的信息进行宣传,从而可以达到引导社会舆论的功效。大众传播中出现的典型“警察向匪徒投降”事件,造成了社会对警察执法能力以及能否保护民众安全的怀疑,造成了社会的普遍恐慌。这反映了大众传播对社会一个反面的影响,也是方洁霞选择利用大众媒介作一场秀的一个重要原因。她意识到要消除社会的恐慌心理,大众传媒显示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优势,警察此次剿匪的最重要任务是重塑警察的光辉形象。为此,通过采访牺牲的警察家属及下跪投降的警察的谈话,暂且不谈话里会不会丝毫不掺杂虚假的成分,单单说其表情、神态、语言无不流露着真诚,既从警察家属的支持侧面反映警察的高大形象又剖析了投降警察的内心世界,宣传了警方宣扬的“以人为本,不要做不必要的牺牲”的理念,从根本上消除了人们对警察行为的不好印象,综合表现了警察的英雄形象和人性化特点。让社会对警察有了新的认识和信赖,减轻了恐慌。这一段是电影应用大众传播最精彩的一处。

三、实施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大众传播的一个重要作用,电影中警方的压力来自于舆论,通过大众媒介使民众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力。使社会民主意识增强,利于稳定民心。

大众传播作为庞大的媒介系统,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行为。由于大众传播受到其系统内部组织结构和活动规律的制约,它向人们提示的环境并不能简单的等同于客观环境本身,而是环境的再现,即信息环境。就像《大事件》中方洁霞提供给大众的信息并不是完全客观的完整的,甚至是按照其意志加工完善的信息。其目的无非是通过这种信息环境影响人们对环境的认知,提升警察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消除人们对警察执法办案的能力的质疑心理。同样,敌人认清了这一点,在警方几乎要赢得民心时将特警两面受敌的视频通过网络呈现给大众,再次改变了人们对环境的认知,使人们迫切要求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这场警匪战争中,人们对环境的认知也随着对峙方选择向大众呈现的信息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发生着改变。

在当今的大环境下,当代社会的环境愈加变得复杂,人们如果再单纯地依靠感性来认识某个事件并直接进行认识是不行的,必须要依靠大众传播提供给大家的信息资源,在受众接受信息的时候,可能他们本身不能感觉到这种信息环境的不客观性,将其最为一种客观的环境去对待,然后采取一定的行动。换句话说,受众的这种行为实际上就是对信息的一种反应,在接受信息的时候,自身对信息的一种应对策略,但是最终的结果成了现实发生的情况。因此会形成一种这样的状况:大众传播过程中形成的信息环境,不仅能够制约人的认知和行动,而且还能在制约人的人认识和行动上对客观环境形成的影响,对现实环境产生一定的作用,因此,这种现象使得现代环境更加信息化,信息环境也更加环境化。

开头的一幕,媒体不经意间将警察中的典型,即下跪警察的视频传播开来。将这种个别一经渲染影响了整个社会对警察这个专有职称的认知,从而形成了普遍不满的社会舆论。倘若这种舆论不断扩散开来,整个社会风气会是如何?是不是有些尽忠职守的警察会不满这种舆论,于是朝着典型警察的方向发展,毕竟反正好好工作得不到认可那又何必拼命?信息环境便会真的环境化了,极有可能演变为现实环境的趋势。毕竟舆论(人际传播)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

大众传媒政治传播角色论略 第4篇

当下高效的政治沟通是和谐社会、民主社会的应有之义。构建合乎实践的政治沟通模式,离不开大众传媒政治传播这一特殊“通道”;而大众传媒基于自身的性质特点和运行规律,也往往会制约和影响着政党政府和民众的沟通机制和效果。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大众传媒承载政治传播的“通道”角色界定,并非代表大众传媒在政治沟通中是完全被动、无作为的,从政治传播的理想状态和模式设计看,大众传媒可以就此为公民建构起良性的政治参与渠道,强化政治传播主体和受体之间的反馈及互动,并减少政治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噪音等。政治沟通的有序运行有赖于大众传媒的积极参与,并在以下角色扮演中尽力作为:

政治信息的公开传播

大众传媒在政治传播中的首要作用就是传递政治信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也为公众政治知识的获取及政治行为决断等提供信息依据。伊莱休·卡茨在其《大众传播与参与式民主》一文中说:“媒体传递了社会中心与社会边缘发生的事情,给咖啡屋提供了讨论的主题,激起了政治谈话,从而磨炼出成熟的意见。”在当下媒介社会,通过大众传媒将政治主张、国家方针政策等政治信息传递给广大人民群众,已成为政治沟通得以畅通有序运行的第一要件。毛泽东同志曾主张:“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者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群众知道。”大众传媒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政治传播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使政治传播得以在更大范围和更多层面上发展。而官方意见的普遍传播,不仅有利于统一思想、有利于进行政治合法性论证,而且还有利于规范公民的政治行为,维系政治体系的平稳运行。同时,政治信息作为具有新闻价值的硬新闻,也往往能得到广大受众的注意和关注,较好地满足受众对于各类政治信息认知和了解的需要,获得对国家事务的知情权,调动起公众的政治参与热情,并逐步培养公民的民主政治素养。如围绕事关江西科学发展全局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江西省委于2006年10月下旬开始推出了“问计于民”的群众建言献策活动。该活动细则通过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媒体的公开,极大地激发了关心江西发展的有识之士建言献策的积极性,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各界人士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书信等方式建言献策3.5万多条,反响极为热烈。

值得关注的是,大众传媒传播的政治知识、政治价值、政治规范等,都是负载于政治信息公开传播过程之中,以此完成对民众的政治教化、政治动员和引导等。不少实证研究提供的数据也表明,经常接触大众传媒的人,其对政治事务的了解和政治知识、政治技能远远高于不接触或较少接触大众传媒的人。

政策议题的议程设置

美国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把“大众传媒的注意”列为“一般社会问题将纳入政府议事日程”的途径之一;政治学者斯科兹·克奈特也主张:“传媒之有用在于,不仅对公共事务起了发现机制的作用,更重要的在于它具有使冲突社会化的催化作用。传媒把一度私人的问题转化为了公共问题,扩大了知情者的数量,改变了政策议程设置过程的动力。”媒体通过对某些议题的连续反复重点报道,引起公众对这类问题的关注,使之成为人们关心和议论的话题,从而推动舆论焦点的形成,形成公众议程媒介议程政府议程的转化,从而为政府决策提供决策议题,或影响以至推动政府主体的决策。在当代中国政治过程中,大众传媒为决策者设定议程的最经典案例是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那场“真理标准大讨论”,该政治事件直接由媒体发起,并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政治讨论,最终影响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策议题。这个实例有力地证明了媒体在政策议题方面的“点火效果”。

通过媒体的报道,也可以建立起一般政策问题上的“触发机制”,如2007年“生活品质之城”杭州城市品牌的推出,也是大众传媒议程设置较为成功的一则案例。2007年杭州日报周密策划,以党务公开为切入点,以城市品牌征集为载体,围绕杭州打什么样的城市品牌这个议题开展讨论,编委会在《杭州日报》要闻版开辟专栏,连续半年集中报道。这样的议程设置,领导关注,群众也关注,共收集到来自全国各地的4000多条建议。经过专家和市民票决,最后由市委常委会定夺出这一广受欢迎的杭州城市品牌。

政治权力的舆论监督

大众传媒在政治沟通过程中同样具有舆论监督功能。传媒通过公开报道和事件曝光,代表社会舆论行使对政治权力的监督职能。

“假使没有报纸,那么比上古城市国家大一点的国就不能行民治政体了。报纸的能力可使政治家的言论直接到达全国人民,并且能使立法行政的官吏常常处于人民眼光所及的地方。新闻纸自己虽然是不负责任的,但是它能够使一切做公务的人,不得不负责任。”基于媒体的公开报道,促使了“政治过程的透明化”,提升了相关运作过程的透明度,使得政府工作人员和政府官员以及其他一切掌握权力的人,被置于大众的眼皮底下,从而增强了腐败和滥用权力所面临的道德压力,有利于推动政治民主进程及建设。值得关注的是,自2008年起,从“周老虎事件”到南京“天价烟”风波、浙江和江西某公费旅游团清单曝光等掀起的一系列网络问责风暴来看,很好地体现了网络媒体近年来逐步加大和强化的监督公共权力的功能及力度。另外当年发生的“封口费”事件、深圳“猥亵门”事件都因为网络的监督而发生了急剧转向,问题解决进入到快速通道。2008年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的“网络舆论监督年”。网络媒体依托自身及时、公开、互动、聚合力强和信息海量等传播特性,已形成了与传统媒体监督的呼应与互动,也必将发挥更积极有效的政治监督功效。

政治参与的渠道

梁启超总结报刊的基本使命是作为人民的耳目,通中外之故,通上下之情。毛泽东也指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政治沟通的实施离开了公众对政治问题的普遍关注和广泛参与就会落空,大众传媒的发展为公众更加广泛地参与国家大事创造了新的机会,满足了公众就社会公共事务和国家事务发表意见的话语权。因为大众传媒在政治沟通中的作用,不仅仅表现为自上而下的政治信息和政治意见的单向传播,也发挥着自下而上的民意收集与反馈作用。而大众传媒的及时公开和广泛性等传播特点,以及多层次多渠道的媒介网络,都有利于公民发表言论意见,为公民参与政治提供更多机会。大众传媒为政府与民众之间搭建了沟通和互动的桥梁,已成为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便捷的窗口和重要的政治参与渠道,也成为政府了解民情民意、把握公众意向的基本途径之一,是政府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和衡量标准。

当下随着网络媒体的勃兴,更凸显了网络互动平台作为政治参与通道的优势所在。通过网络表达诉求,抒发己见,传递民意,建言献策,正在成为普通民众参政议政的新型民主表现形式。如从2009年2月开始,包括新华网、人民网等在内的政府官方网站围绕“两会”议题,联合商业网站推出“有话问总理”、“两会建言”、“两会调查”、“为省部委建言”、“网民提案”等五花八门的栏目,而网民对相关话题的讨论更是早已在各大论坛上“置顶”。“两会”召开之际,有着两亿多网民的中国互联网上,网民参政议政的各种交流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因此获得2009年的“E两会”称号,也成为网民参政议政的代名词,“网络民意在两会殿堂中成为‘焦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促进了利益主体多样化和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觉醒,公民要求参与政治的愿望和要求增强,但从总体上说,我国目前政治参与的形式和渠道相对单一。通过大众媒体建立上传下达、疏通民意的政治参与通道是现代政治的大势所趋,也必将极大地推进和谐民主的政治和社会氛围。

大众传播的社会角色 第5篇

聚英厦大考研网携手厦大新传研究生学姐桔子姐为2018备战新传的学子们整理考研的知识点,供考研学子们学习参考。更多知识点请登录聚英厦大考研网,每日为大家分享新闻传播考研的复习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宝贵的知识点讲解。

心态决定态度,20世纪,新生的大众传播媒介对整个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争论随即鹊起。

大众传播媒介到底在对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早期的西方产生了大致两种态度,一种是“基于乐观主义期待”的肯定态度,另一种是“怀疑主义”的忧虑态度。人类在评价迅猛发展的新生事物时一向如此,比如今天不断发展的转基因技术,有人力挺,有人担忧。在这两种的态度的交织中,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只有经历时间的洗礼,才能验证媒介的作用。

认知总是滞后于媒介的发展,在大众传媒的初期,乐观主义观点略占上风。早期的乐观主义观点以美国政治学家 J.布莱士为代表,在1889年出版的《美利坚民主国》一书中,他讨论了大众传播与政治民主进程的关系,提出了围绕公共事件的舆论的形成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分别是基于情绪和期待的印象形成阶段、单纯地交换或获取信息的消极阶段、通过讨论和论争而使舆论得到组织化的积极传播阶段、形成最终的合意付诸行动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大众传播媒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布莱士认为,报刊的三种功能:

(1)作为事件的报道者和讲解员的功能;

(2)作为政治主张的代言人功能;

(3)反映社会上读者一般意见的“测风标”功能。

这三个功能可以使舆论超越个人意见的简单相加,成为组织化的有机整体。唯有这种舆论才能在民主政治中发挥主导作用。

同样注意到报刊的社会政治功能的,还有法国学者塔尔德,他在著作《舆论与群集》中,提出报刊对社会的最主要贡献,就是造就了现代舆论的主体——公众。在报刊出现之前,社会群体的活动形态为“在本质上是保持着肉体接触的集群”,这种群体集中于同一物理空间之中,容易收到模仿、暗示和感染机制的制约,具有情绪性和激动性。但公众是不同的,他们由“有教养、有知识、有理性”的个人组成,他们坐在家中,关注同样的内容,能够进行公正、冷静的思考。

塔尔德认为,唯有作为公众意见的舆论才能具有政治上的正当性与合理性,报刊是将分散的公众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纽带。公众的规模随着报刊的普及不断扩大,而社会会将由受“习惯和传统”支配的时代前进到以“流行和革新”为主流的时代。

另一位有影响的美国社会学家库利也曾对大众传播寄予厚望,在他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写到,“印刷意味着民主”。他虽然对大众传播的盈利主义感到不满,但认为在总体上“新的传播正在像曙光一样普照世界,促人觉醒,给人启发,并充满了希望。”

从以上几位学者的观点看来,大众传播媒介普及的早期阶段,人们对它给予的期待非同凡响,但历史并没有照着这些学者的期待发展。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播事业集中与垄断不断加剧,大众传播媒介不仅没有成为一般公众参政的手段,反而成为帝国主义进行大规模宣传战和心理战的工具。二战后,大众传播媒介的煽情化、浅薄化、低谷化的倾向加剧,进一步招到了学者们对它的批评。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拉扎斯菲尔德和著名的社会学家莫顿提出了大众传播的负面效果,“麻醉”效应。日本学者清水几太郎提出了“拷贝支配”的观点。

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两种观点,对当代传播学研究的影响根深蒂固,为学者们研究新的媒介形态,指引了方向。比如关于互联网媒介的研究诞生了“电子乌托邦”的思想。

大众传播是伴随着社会发展而诞生的,对任何一种媒介的社会影响都不能简单断定。我们不能幼稚地认为大众传播必然会为人类带来自由与民主,也不能简单地断定它必然会招致法西斯专制或者独裁。

归根结底,大众传播媒介是伴随着传播科技而发展的一种强有力的大型社会信息系统,这种信息系统能够发挥什么性质的影响,关键在于它的使用和管理者,脱离社会与历史对大众传播进行道德评价是没有意义的。

重庆大众英语的社会传播 第6篇

1 大众传媒

获取和表达信息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大众传媒使人们追求信息的跨时空表达, 具有社会协调、环境监督、思政教育、价值规范、舆论影响、文化传递、信息交流等多方面功能。中国传媒业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 中国传媒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也在明显加快, 国家相关政策也开始松动, 从以前的严格控制转变到如今的限制性进入。中国互联网、电视、手机用户、网民数量已是全球首位, 媒体成为增长最快的消费品, 新媒体上市公司为传统媒体的二到三倍, 而且在未来的几年内是中国新媒体迅猛发展时期。尤其是电子通讯日新月异的时代。3G手机的推广, 标志着大众传媒与人际传播的完美结合体的诞生, 标志着最大的无线互联网门户的建立, 开创了中国无线互联网的独立模式, 让大众传媒的形式更具时代感。在中国市场巨大的大众传媒背景下, 应利用和开发好它对重庆大众英语的传播作用。

大众传媒无论对提高受众的英语兴趣和水平, 还是对传播外来文化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提高大众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从而有效扩大英语在重庆的实际应用规模。一位中学生认为某英语杂志使他拓展了视野, 了解了西方很多国家的风俗民情, 那些是英语课本中学不到的, 使他大大提高了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二是能从实际上提高大众的英语意识和水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通过长期的媒介传播影响, 能无形地提升大众的英语兴趣和水平。重庆某校录制《希望—英语杂志》节目作为校内的英语培训资料, 并组织学生集体收看学习, 这就是运用大众传媒促进英语传播的成功典范。三是通过大众传媒的优秀节目形成示范效应, 推动英语应用的良性发展。大众传媒可以通过“出众首领”影响其周围的大众, 一个影响十个, 十个影响百个, 以此类推, 在英语大众传媒中受益的大众就会越来越多, 受益越来越大, 并形成长期的良性循环链条, 对重庆的大众英语学习氛围的形成大有裨益。

在重庆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 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广告、产品商标、公共标牌等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传播着英语知识和信息。尤其是电视。近一两年, 在中央电视台各频道, 英语出现得越来越频繁。除了重新包装原有英语频道 (CCTV9) , 启用一些外国人士作节目主持人外, 在它面向国内观众的主频道, 也出现更多的英语内容, 如英语大赛、英语解说、英语音乐、节目英语译名、电视广告中英语商标和英美人的出现、新闻联播及其它重要新闻节目中播报的国际新闻里出现外国领导人的英语讲话等等 (樊浩, 2000) 。大众传媒让大众在娱乐的同时, 也受到了英语知识和文化的熏陶, 尤其体现在获知一些新的英语词汇, 如WTO (世贸) 、IT (资讯) 、APEC (亚太会议) 、AIDS (艾滋) 、SARS (非典) 、GDP (国内生产总值) 等。进一步加大大众传媒对英语传播的广度、深度和力度, 势必能更好地促进重庆在国际化进程中的步伐。

传媒途径的不同会导致受众接受信息的角度可能不同, 传媒途径相同, 大众对信息的态度也可能不一样, 受众对传媒具有主动选择性。在大众传播途径多样化的新背景下, 重庆的国际化发展需要我们恰当地选择媒介来传播和采集信息, 主动思考、辩证实施, 最大化地利用好大众传媒的公众效应。

2 机构培训

现如今, 各行各业都要与国际社会接轨, 语言交流显得更为重要, 形形色色的英语培训层出不穷, 重庆好点的英语培训机构有新东方、美联、韦博、英孚、朗文等。要想办好英语机构培训, 应有科学的教育质量管控体系作保障, 应具备良好的口碑、师资、服务和环境等, 才能充分发挥好培训的实效, 为重庆的灿烂明天增光彩, 现简析之。

口碑优良:英语培训机构可以通过做广告、扩大规模等方式较好地推广自己的品牌, 注重师资建设, 使客户对自己有一定认知, 从而树立在客户心中的好口碑。

师资专业:英语培训机构的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上有独到之处, 对英语测试要有全面深刻的了解, 最好有海外学习、工作或生活的背景;尽量是专业专职教师, 全力以赴, 效率相对高一些;一定既要了解英语学习又要了解语言考试, 才能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通过语言关。有的英语培训机构里多名教师都有海外留学背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亲自参与了多次各类英语考试, 不断了解考试的形式和特点, 有的教师出版过专门的教材书籍, 这样就非常利于高质量的英语培训。

服务周到:服务是本, 英语培训机构应重视服务的每一个环节, 要为学员提供专业、全面和个性化的应试或从业培训, 从最初为学员量身定制学习计划、跟踪学员学习过程, 到后期回访等诸多细节中都体现出用心和周到, 这样更能赢得学员的好评。

环境得当:教学环境不可忽略, 英语培训应有较高水平的教室硬件, 也要有较好的课堂环境, 对自学能力较强、基础较好的学员, 可以建议其选择大班来巩固提升;对基础较差又希望尽快提高成绩的学员, 最好用小班环境让他更安心地学习和受教。

价格合理:好的英语培训机构应把重点放在教学质量上, 通过多种渠道降低成本, 收取价格合理的费用, 政府可进行一定资助, 让更多的潜在学员不因高学费而放弃培训机会。

3 单位活动

文化活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 它是企业管理的一大重要内容。搞好企业员工的文化建设, 能营造独特高雅的工作生活环境, 并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它不仅可以发扬以人为本的科学价值观, 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可以让他们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和完善自我, 还可以丰富业余生活并最终实现全面发展。工会在这方面具有最大的职责和优势。

英语使用率高的单位应经常在单位内部, 或与外单位联谊举行英语方面的活动。培训可以聘请外单位或本单位内部的英语良才, 培训内容最好是与行业有关的行业英语, 如酒店英语、保险英语、金融英语、医学英语等。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英语的文化节、标识比赛、歌曲 (或朗诵、演讲等) 比赛、晚会等, 可以模仿高校的英语活动进行组织。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可以把员工的英语水平与工作业绩相挂钩, 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地提高英语能力和水平。这样可以让单位员工边工作边便利地运用英语, 树立良好的英语氛围, 又同时促进公司的友好合作。

很多企业仍不知道如何有效开展单位的文化活动, 而现行的专门机构培训方式与企业实际需求又存在较大距离, 效果有限。创建“英语示范单位”活动能以一种全新的途径, 用英语情景培训、现场体验等方式解决企业在认知、方法和行为之间的落差, 从而可以极大地扭转这种被动状况 (陈坦, 2012) 。为此, 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国企业联合会联合北大、清华等国内著名大学在全国范围开展创建“全国企业文化示范企业””活动, 并带来了良好的市场效应。

熟练掌握英语是国际化人才的必备条件, 是树立国际化意识和提高国际交往能力的基础。大众英语的传播是一种社会性传递语言信息的行为, 是个人之间、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与集体之间交换、传递新闻、事实、意见等语言信息的过程。它促使重庆这个新兴的世界未来之星与全球联系紧密, 使重庆在高速运转的世界链条中跟上并赶超发达地区。大众传媒、机构培训和单位活动等是大众英语传播的主要社会媒介, 对重庆大众英语的良好传播效果的取得起到了重要的社会作用。重庆的国际化发展需要英语来营造良好的国际化氛围, 也需要借助英语向世界介绍重庆的发展。

摘要:基于重庆的大众英语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现状, 本文从大众传媒、机构培训和企业活动三个角度分析重庆大众英语在社会上的传播情况, 以期为重庆的全球化发展探索英语这一国际化语言的社会传播途径。

关键词:重庆,传播,大众传媒,机构培训,企业活动

参考文献

[1]陈坦.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J].中国石化, 2012 (4) .

大众传播的社会角色 第7篇

一、社会转型发展状况

当前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所以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社会进行多元分化,没有形成完整的机制。原有的社会模式已经弱化,社会成员之间的配合难度增大。第二,文化开始偏向多元化,人们开始从旧的思想理念中逃离出来,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思想和新文化。在此时期,人们的精神生活难免会出现紊乱,产生各种社会问题,引发社会危机。第三,制度较落后,存在各种问题,个别社会成员已经与社会断裂。部分成员开始面临生存危机,没有及时得到社会的救助,处于困境中无法自拔。第四,存在社会风险。一方面来自社会机制弱化产生的风险问题;另一方面,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下,对各种核、生态和基因技术产生了威胁,社会风险较大。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将工作中心放在经济建设上,大众传媒发生了显著转变,社会开始向信息化进程转变,很多传媒行业开始融入市场经济中。因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必须正确认识传媒的社会责任。

二、大众传播媒介的责任

(一)维持社会稳定,强化社会监督

随着社会机制的不断弱化,大众传媒对私人空间产生了很多作用。一方面,大众传媒属于国家的重点控制部分;另一方面是联系社会的密切部分,可以调节国家和个人的关系,具有非常重大的责任,能加强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只有大众传媒进行恰当的社会传播,才能疏通国家和个人的问题,激发社会成员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缓解多元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除此之外,社会传媒还要强化监督职责,认真发现并处理违法乱纪及贪污腐败等问题,纠正不良风气,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将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二)积极进行社会道德建设

转型过程中的主要特点就是“异质性”。在转型中,人们的道德和价值体系出现紊乱,很多传统的美德逐渐被人们摒弃,道德沦丧。同时,在转型过程中,社会结构也开始不断变化,各种新型的社会组织不断出现。在新组织和新社会环境的发展下,必须由新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但是该时期社会结构分化较严重,所以还不能形成完整的法律法规。由于大众传媒在社会道德体系建设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所以必须承当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可以借助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新思想、新知识和性度,在长期的传播中,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促进社会价值体系的形成,不断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推动转型社会的发展,保证社会稳定。

(三)激发社会正能量,消除社会消极能量

社会转型期间,大众传媒主要肩负着加快经济建设和保持社会稳定的使命。为了促进国家使命的顺利进展,必须营造以中国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凝聚社会力,将积极向上的思想推动到和谐社会发展上,抑制社会发展反作用力。对此,大众传媒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其影响着受众的价值观念、爱国思想和民族自豪感。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全体社会成员,所以要求社会成员学习新技能和知识,促进国家发展。大众传媒在发展中会影响人们怎样想、怎样做,只有不断调整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才能传播出社会正能量。

事实证明,社会在任何一个时期的发展中都有负能量,也可以称之为“社会消极情绪”。此种情绪对社会稳定具有很大威胁。大众传媒可以通过合适的途径,消除社会消极情绪,如通过弘扬正义,揭露社会丑陋现象,将不良思想扼杀在摇篮中,为社会稳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四)推行社会救助,强化社会关怀

社会转型过程中存在各种制度空缺,社会成员的自我独立性明显增强,一旦遭遇社会灾难得不到制度保障,就会处于绝境中。所以社会传媒在此种状况下,必须积极对受灾害群众实施救助,一方面救助了受难者,另一方面唤起了社会认识,让民众思想得到道德教育。除此之外,大众传媒的出现,产生了很强的社会反响,进而演变为一种群体效应,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大众传媒不仅承担着信息和娱乐的作用,还可以助力社会转型,对于整体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

在社会转型发展下,大众传媒面临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选择,但必须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正确认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联系,辩证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大众传媒根据实际需求发挥媒介对社会的作用,促进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摘要: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大众传媒媒介得到了迅速发展,并提升了在社会中的地位。在社会转型的影响下,众多社会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大众传媒是影响社会大众的主要传媒工具,所以必须在社会转型时期发挥出自身的作用,承担起社会的责任,保证社会转型的顺利进行,构建和谐的社会。本文主要对转型时期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进行分析,希望可以给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会转型,大众传媒,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管佖路.社会转型与传媒法律——浅析1990年与1991年俄罗斯两部传媒法[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6(1):17-19.

[2]杨云翔.社会转型背景下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功能[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132-135.

大众传播的社会角色 第8篇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和谐”是属于哲学范畴内的一个概念。他表达和反映的是一种精神, 一种理念, 一种理想境界。而“和谐社会”则是“和谐”这一哲学概念运用于社会所形成的一种经世致用的思想, 从古代孔孟的“天下为公”、陶渊明的“世外桃源”, 再到近代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康有为的“太平大同”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都是在传达一种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所以可见“和谐社会”是一种人类始终在不断追求的社会理想。 (1)

二、大众传媒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大众传媒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毋庸置疑应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自己应当有的功能作用, 所以大众传媒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紧密的联系, 它们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和谐共存的关系。一方面大众传媒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宣传者和促进者, 构建一个完整的和谐社会又是新闻传媒的奋斗目标和工作动力。另一方面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必须包括和谐的大众传媒的发展, 因为只有一个充满活力的健康的大众传媒的发展才能带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那么, 大众传媒究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它又有着怎样的角色定位和角色冲突, 面对媒体角色困境, 应当怎样思考解困之道, 这是我们接下来需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三、大众传播媒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角色定位

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媒体始终扮演着守望者、协调者、引导者和安全阀的角色, 而与此同时媒体又存在着很多角色冲突, 我们媒体工作者会经常在传统与新潮, 海外与国内, 东方与西方, 过去与现在等不同的文化范畴中困惑游走。其具体表现是媒介社会责任与媒体经济利益的冲突, 媒介关怀与社会分配的冲突, 媒介运营传统方式与娱乐经济体系下的行为方式之间的冲突, 民族意识与社会强势文化形态的冲突, 媒体行为规范与法律制约的冲突等。媒体的这种角色困境导致了一定的传媒歧视, 从而信息平台向精英阶层倾斜。这种状况将大大降低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于是大众传媒开始研究并探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媒介角色所遇到的问题, 寻找自己的角色定位, 并从媒体自律, 法制建设, 传媒投资体制创新等方面思考解困之道。

(一) 大众传媒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

1. 大众传媒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守望者

大众传媒是社会的守望者, 这是新闻传播学的一个基本原理, 是由大众传媒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传播学家们将大众传播四大功能的第一项列为监视环境, 守望社会, 这是经过了一番深刻的讨论和研究的结果。对于人类社会来说, 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只有安全得到了保障, 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的守望者和监督者, 担负着社会预警和社会监督的重任。特别是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 权力和利益处在再分配和再调整的过程中, 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会明显凸现出来, 消极腐败现象、社会丑恶现象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有时甚至相当严重。 (2) 这时就需要我们大众传媒扮演好守望者的角色, 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将社会消极的、负面的问题反映出来, 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并最终促成其解决, 推动社会健康有序地发展。

2004年新华社关于“安徽阜阳等地劣质婴儿奶粉事件”的报道引发之后一系列媒体对此事的跟踪报道直至掀起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对劣质奶粉的大检查就是一起典型的舆论监督事件, 通过媒体的广泛关注, 劣质婴儿奶粉案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它使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大众传媒作为守望者的强大威力。

2. 大众传媒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协调者

当前, 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社会阶层有了明显分化, 出现了一些新的阶层, 并且不同的阶层对于大众信息的获取方式和占有量也有明显不同, 社会复杂程度高于以往, 这无形当中给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了障碍。在这种情况下, 扮演着协调者身份的大众传媒就应当果断地从社会利益和道德立场出发多方听取来自不同阶层的民众呼声和诉求, 积极地“下情上传”, 向社会管理层施加压力, 促成对相应问题的解决以及制度的调整或者改善, 从而避免社会负面情绪的累积, 导致最终出现民众过激行为。还记得2004年某媒体报道的“广州民工讨薪遭殴打事件”就是依靠着媒体的力量最终受到了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 将拖欠农民工工资一事作为当年乃至之后几年亟待解决的大事之一列上议事日程。

3. 大众传媒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引导者

大众传媒作为一种舆论工具, 可以及时将公众所关心的现实问题和情绪反映出来, 并且努力把它引向符合传播者利益的轨道。一般来说, 大众传媒总是将那些对自己有利的舆论扩大化, 使受众关注并且受其影响, 而对那些对自己不利的舆论往往采取批评或者缩小其对公众影响的态度, 在有条件时则积极进行引导, 将其纳入有利于自己利益的轨道。当大众传媒认为需要使某种舆论在整个社会舆论中起主导作用时, 便进行反复的宣传, 因势利导, 形成有利的舆论环境。正如很多新闻媒体大篇幅地报道宣传先进人物事迹, 呼吁广大人民群众听报告、听讲座, 学习他们的精神, 又或者是通过对“三农”、“民工”、住房、养老等社会问题的报道从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都是大众传媒在履行自己引导者的职能, 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4. 大众传媒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安全阀

社会安全阀机制是一种社会安全机制, 就是在不破坏社会结构的前提下使敌对有害的情绪得以释放出来以维护社会整合的制度。也就是说当社会风险对公众产生负面影响并且有可能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时, 大众传媒就要扮演一个安全阀的角色, 尽量地消解或降低公众的负面情绪, 使其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这同时也是在考验大众传媒的危机公关能力, 在遇到一些很可能对社会产生负面作用的社会问题或者是突发状况时, 大众传媒要及时地做出预警, 将其解决于初始状态, 同时通过媒体的力量呼吁对社会问题的受害者进行人文关怀, 消除民怨, 表达民意, 达到一种为社会减压的功效, 使和谐社会能够正常运行。

拿媒体在2003年“非典”中的缄默甚至误导造成民众的恐慌为病毒传播推波助澜的表现与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当中媒体及时准确真实的报道相比, 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我们的媒体在逐渐地趋向成熟。

(二) 大众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角色困境

当今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正处于转型期的社会, 很多学者将目前的现状形容成第三次“百家争鸣时期”。特别是网络这种新型媒体的出现更是将言论最大限度地自由化, 在这种情况下, 难免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如媒体为了追求利益而使报道流于媚俗和炒作, 从业人员道德水平下滑, 又或者受众定位倾斜, 忽略普通受众的需求, 无形当中造成不同群体的对立与歧视。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有可能造成媒体角色冲突, 成为影响和谐社会稳定发展的绊脚石, 所以我们就要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来为大众传媒寻找解困之道。

1. 媒体媚俗化

这是指民众自觉 (也可以理解为文化传统下的被迫) 或被迫参与到过度娱乐化、恶俗化倾向的大众传媒中。当前有那么一部分大众传媒一味地追求利益最大化或所谓的轰动效应, 让“性腥星”的东西充斥媒体, 如对“艳照门”事件的过度庸俗报道, 对暴力、色情事件的过分刊播, 低俗广告充斥荧屏等等行为, 都是一种置自身社会责任于不顾的行为, 客观上对社会民众, 尤其是青少年产生负面效应, 对和谐社会的建设产生十分严重的危害, 使得有些大众传媒的社会公信力大打折扣。

2. 媒体审判

“媒体审判”是因为媒体把本该由法院做的事拿来自己做, 并不是说它有“法院审判”的效力。它的“审判”主要是在社会中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压力, 甚至影响到法院对于一起案件的判决, 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司法公正。舆论监督是媒体的一项职能, 但这并不代表媒体可以滥用这项职能。大众传媒中仍不乏有这样的媒体犯着这样的错误。这种在法院判决之前和判决之外形成的舆论不但给案件当事人造成不良的社会评价, 或者伤害他们的隐私权, 而且很可能严重影响法官的独立判案。媒体在关注社会事件的同时, 必须能够公正、理性的思考, 这样才能以公众意见的面貌出现, 也正因为这样, 传媒才更应该抱着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工作。

3. 大众传媒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受到考验

随着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 新闻传媒距离人们生活越来越近, 但是批评声也越来越多, 越来越尖锐。其中, 对于新闻传媒及其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准, 尤其是诚信道德水平下滑的批评尤为强烈。特别是新闻炒作、虚假报道、低俗之风、新闻侵权、有偿新闻、虚假广告等长期以来为社会所诟病的痼疾更是部分新闻传媒及从业者将诚信友爱道德品质彻底抛却的恶果。这些被称做“公害”的恶劣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新闻界的整体形象, 而且间接在公众中扭曲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也造成了普通百姓对党和政府的隔阂甚至不信任, 无端增加了社会不和谐因子。如北京的纸馅包子事件以及山西矿难的封口费事件都是新闻从业人员制造重大假新闻或谋取个人非正当利益的败坏记者职业道德的典型事件。

4. 大众传媒“嫌贫爱富”的受众定位倾向

要一个社会充满活力, 就要尊重一切劳动, 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 维护最大多数人的利益, 但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新闻传媒业最为关注的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根据新闻传媒的经营尝试常识, 拥有一大批具备高经济消费能力的受众的新闻传媒更容易得到广告主的青睐, 最终获取丰厚的经济回报。据此, 大多数媒体将目标锁定“三高” (高学历、高收入、高地位) 人群, 意欲提升“档次”, 求得更大经济利益。然而这种情况却忽视了普通大众的根本需求和利益, 其结果会形成“信息需求真空”, 与社会充满活力的主旨精神相矛盾。类似的现象也反映在新闻传媒对广大农村受众的冷落上。我国的国情是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大多数, 然而现状是面对农村受众的新闻传媒少得可怜。广播电视甚至报纸的农村类题材都在呈萎缩态势, 而新兴媒体网络媒体从一开始就没有将农村受众纳入眼帘, 这样一来, 广大普通农村受众就变成了新闻传媒不予关注的盲点区。

5. 大众传媒易引发集体行为, 加剧社会风险

由于大众传媒具有广泛的受众面和强大的社会公信力, 这使得大众传媒在报道社会问题时, 过度地激起了民众的关注, 易导致民众的社会集体行为。这是因为当前社会正多元分化, 新的整合和控制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 原有的社会控制体系已经削弱, 而新的社会自律机制和社会控制机制尚未健全, 导致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弱控制状态。而大众传媒在对某一社会问题关注时, 其宣传报道的内容影响了公众的价值诉求和利益表达, 可能导致事态的恶化, 引发集体行为。

以上这些方面都是大众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当中所存在的问题, 或多或少地都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找到大众传媒的角色冲突和面临的困境并且解决它, 从而为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促进作用。

四、寻找大众传媒角色困境的解困之道

(一) 媒体自律

无论是媒体的媚俗化表现, 受众定位倾向的失衡, 还是媒体从业人员的道德下滑, 都可以归结为惟商业利益马首是瞻的一部分大众传媒已经逐渐地缺乏了相应的责任意识。那么, 这方面我们要怎样去改善, 最好的办法就是强化媒体自律。从新闻的产生到发展的过程中新闻的自由与责任就是一个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新闻的自由总是伴随着责任, 当我们的大众传媒在“观念的自由市场” (3) 自由驰骋时也要考虑到所要承担的相应责任, 因为大众传媒不是个人的私有财产, 它毕竟是大众舆论的公共武器, 一切的言论都要考虑它的传播效应和背后相应的责任。大众传媒所扮演的是一个相当严谨的角色, 容不得一点的儿戏和闪失, 一旦传媒在宣传报道上出现问题, 对整个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都会产生很严重的影响。所以媒体在顾及自己商业利益的同时加强自身的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二) 法制建设

目前, 我国已经进入了法治时代, 各行各业都在实行法治管理,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作为担负着舆论监督重任的大众传媒更需要有一系列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来帮助其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但是, 就我们之前所谈到的一些所存在的问题, 并没有具体的可参考的法律去规范, 尤其伴随着网络这种新兴媒体的出现, 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尤其是网络的虚拟和匿名等特点, 对于网络的可控性难度很大, 那么这就需要呼吁政府及时地出台一系列相关的、具体的法律法规来约束我们的媒体, 让新闻活动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参考文献

[1]郑保卫等编著《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第1版

[2]程世寿胡继明著《新闻社会学概论》新华出版社

[3]蒋晓丽著《传媒宣导抚慰功能》四川大学出版社

[4]田中初著《新闻实践与政治控制》山东人民出版社

[5]刘华蓉著《大众传媒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

[6][日]竹内郁郎著张国良译《大众传播社会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7]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120552.shtml

[8]http://www.qikan.com.cn/Article/xwah/xwah200606/xw ah20060607.html

大众传播的社会角色 第9篇

一、文本的研究背景和现状

(一) 研究背景

1、文本研究的兴起。

“文本”一词最早是在西方使用, 在西方解释学中, “文本”就是“任何由书写所固定下来的任何话语”。我国关于“文本”的定义也有不同的解释, 从目前来看, 文本不仅包括既定的、成熟的、已经出版的著作, 而且还包括读书批注、摘录笔记、草稿、信件等未发表的文字, 甚至还包括保存、出版、宣传、翻译等与文本本身相关的事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 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作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础, 在我国正逐渐兴起, 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回到马克思”、“重读马克思”、“走近马克思”等等一些提法接踵而至。1999年, 南京大学张一兵教授在他的著作《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中率先提出用文本学方法解读马克思经济学手稿。学术界的学者们纷纷回应, 各抒己见又分别提出“重读马克思”、“走进马克思”等口号。探讨马克思文本研究的状况、方法及其未来发展的研究著作也纷纷相应出炉, 并在理论界掀起了一股重读马克思主义文本的潮流。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文本传播。

文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载体, 也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中共十七大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命题, 在报告中对中国特色色还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基本内涵、历史地位进行了科学界定。这一界定是其文本传播和大众化路径的第一站, 也是源头。

自十七大报告后, 为了使大众得到原汁原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央宣讲团赴各地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文本解读, 从而更加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除了中央宣讲团赴各地进行解读外, 报告单行本及其各种辅导读本相继问世, 还有各种报刊、杂志以及其他各种媒体的共同作用, 展开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文本传播工作。可见, 自十七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命题后, 社会各界正通过各种文本传播方式和途径来实现这一理论创新的大众化。

(二) 研究现状

1、国内外马克思主义文本的研究。

无论是在欧美各国还是在亚洲日本等国都掀起过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的热潮, 尽管各学者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研究而得出的结论都未必完全正确, 但那时的热潮足以说明各国研究者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的重视, 特别是原苏联和东德联合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对开展文本研究提供了很好的便利条件。

我国学术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回到马克思”、“重读马克思”之说的兴起, 马克思文本研究格外引人注目, 目前讨论的重点是马克思文本研究方法论问题, 特别围绕有学者提出的“以文本为本位”研究纲领, 展开了富有意义的学术争鸣。与此同时, 马克思文本研究开始向某些实质性问题推进。如专著《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 (张一兵, 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走进马克思》 (孙伯鍨,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及其文本传播。

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种新思想、新理念, 所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为题目的学术研究成果还不多, 有些学者是以演讲报告的形式展示自己对此问题的理解, 比如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书林在清华大学以“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众化”为题对十七大报告进行解读。另外还有一些学者发表过于此相关的论文, 数量较少。与此较为接近的研究主题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 但是, 它们的立意、主旨、对象等诸多方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并不相同。

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教训。 (2) 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和时代化的关系。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可能性。

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文章, 其数量虽然可观, 但是不少文章都是在宣传和解释当前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层面, 缺乏深厚的学理依据或方法的可行性, 涉及面也相对较窄, 如文本与大众化的结合面目前还无人问津, 像“文本传播在大众化中的重要性、如何通过文本传播来促进大众化”等一系列的问题, 急需加快研究的步伐。

二、文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

文本研究作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们应通过开展文本研究来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拓展文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结合面。

(一) 文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载体和理论前提

文本是思想的载体, 当代马克思主义文本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的物质承载, 是我党思想和理论的集中概括和体现, 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若缺少了文本的承载, 也就失去了展示它最重要的平台, 更谈不上对其进行研究、创新、大众化乃至发展。文本传播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过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过程中展开文本的研究, 即是大众化途径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 又是推动大众化进程的重要动力;即是总结马克思中国化、大众化历史经验教训的必然结论, 又是现代文明推进理论发展和实践的必然要求。另外, 从学术研究上讲, 也能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研究领域。

文本传播能够为其他大众化途径提供所需要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材料。无论是学校教育、理论研究或者演讲宣传等等大众化途径都离不开文本这个大前提, 这些理论的宣传者也正是通过文本传播掌握了理论, 继而才将其传之。一些重要的学术文本本身就不仅在学术界而且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又起到了另一种传播效果。

此外, 文本研究也有利于夯实大众化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大众化的对象, 同时也是指导其大众化的重要理论武器。通过开展相关的文本研究, 诸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文本产生的背景、创作过程、传播过程等等, 将有助于大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更加准确、灵活、科学地理解和把握。不仅有助于推动大众化进程, 同时反过来也为大众化提供了更为正确的理论依据。例如, 研究某一理论文本产生的时代背景, 再结合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特征, 就会防止我们对这一理论的生搬硬套, 不懂灵活应用, 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进程朝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文本的类型和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文本类型丰富多彩, 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种类。如传统文本与现代文本, 纸质文本与声像文本, 物质文本与虚拟文本等等。不同的文本具有不同的特征, 包括产生、制作、外貌、容量与传播方式、寿命、作用方式等等都各不相同, 但是, 对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 它们却具有同样的功能。

这些文本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 载体的多样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和思想是通过文本来表达和传播的。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 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 政府文件和学习资料。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 (崔长发,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8年1月版) 。第二, 出版研究论著, 具体的形式有文章、专著、论文集、研究生学位论文等, 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讨会论文集》。以上文本形式以纸质文本为主, 或称之为传统文本。第三, 研讨会、培训班等。如2008年六月北京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等社会各界联合举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坛.2008”, 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专题研讨。第四, 重要会议、理论和讲话文本。第五, 国家官方和其他媒体网站。

(2) 传统文本与现代文本并重。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 文本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其传播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传统文本可以简单概括为纸质文本, 而现代文本可以定义为一种混合体, 传播这个混合体的媒介除了书本以外, 还有电视、网络、手机等。就目前来说, 传统文本和现代文本各有利弊, 两者应取长补短, 相互结合。切不可只重视现代文本而忽视传统文本的重要性。

现代文本的优越性有:体积小、信息储存密度高、易于存放管理, 它收藏体积比纸质收藏体积缩小90%以上, 而且传递速度快。并且现代文本的检索功能也更全面, 以及省去了装订程序。但与纸质文本相比仍有其局限性:第一, 我国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还未达到普及程度, 而现代文本的获得和学习更多地是要借助于计算机及与之相关的设备, 纸质文本的传播则更易获得, 传播面更广, 不受现代设备的束缚;第二, 现代文本受贮存的制约, 用数字化方式贮存的信息极易受到病毒、磁场、电磁脉冲等的侵害, 相比较, 纸质文本的保存则更安全;第三, 现代理论文本出版滞后的制约, 例如电子期刊, 从生产流程看, 电子期刊比纸质期刊至少要滞后两个月, 延误读者的使用, 降低时效性;第四, 读者的观念及阅读习惯也影响了新型文本的发展。传统文本与新型文本只有相互结合, 相互补充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步伐。

(3) 目标的明确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利用文本的研究和传播使其相关活动的目标得以更加明确化。文本通过反复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 来加强和改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和教育, 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吸取力,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三、加强文本传播研究, 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步伐

中国特色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 就是要让当代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大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而不是强制人民去接受。通过加强文本传播的研究, 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大众真正所掌握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一) 文本在内容上要理论联系实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 在文本的内容上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 紧密结合受众群体的具体生活、实际工作;关注受众群体所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考虑不同受众群体之间不同的特征, 把大众化与受众群体自身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把深刻的道理寓于受众群体的日常工作、生活的经验、感悟之中, 避免套话、空话, 通过联系实际的文本使深刻的理论对广大人民群众更具亲切感, 增强理论自身的吸引力、感染力。同时文本的内容还应具有多主题、多层次的特点,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一个多角度的展示平台。文本在传播方式的选择上也可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既可以以理论专著这类学科性的形式出现, 也可以以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性的形式出现;既可以有知名专家写成的通俗读物, 也可以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感兴趣的人写成的随感、心得等读物。我们还应重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文本资源的开发、利用,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多角度、多层面地展现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

(二) 文本的受众群体要细分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面对的“大众”, 是个在文化程度、知识结构、职业特点、生活状况、年龄、兴趣等等多方面有着多样差异的群体。不同的人群对理论的理解、需求等也是有很大差异。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当今时代, 不能再用一种教育、传播模式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这也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艰难的课题。在文本创制的过程中, 要从具体的对象群体上着手, 可以对“大众”进行群体、层次等不同的划分, 区别不同的对象, 提供适合不同对象群体的、多种类的普及化、大众化的文本内容。如适应理论工作者、党政干部、青年学生、普通大众等不同层次的受众, 应有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文本作品。

(三) 文本的方式、大众化效果要重视

要用贴近大众习惯的方式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采用大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文本语言, 利用大众身边常见的事例,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生动活泼的阐述和讲解。当然, 也要在通俗化的同时, 一定要避免庸俗化, 通俗不等于庸俗。要把握好通俗的“尺度”, 分清两者的“界限”。要重视大众读物的形式、内容方面的创新, 把理论从政治性的文件语言向日常性的大众语言转换, 从抽象向具体转化, 从而向公众说出可以理解和信赖的语言, 不仅让大众看到, 更重要的是, 要让大众看懂和信服。如“不管白猫黑猫, 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摸着石头过河”, “不改革就死路一条”等等, 浅显直白, 直指问题要害, 也是契合大众生活的话语方式。同时要重视现代大众文本传播手段的综合运用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既是一种对大众的教育, 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播。传统文本要和现代文本相互结合, 相互补充, 并且要注重在文本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精心选择和创新, 注重不断更新。例如, 可以在图书的版式、用纸、插图等各方面把工作做细, 让大众在学习的同时感受到视觉上的享受, 既能增强读物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又能提高大众接受和吸收理论的效果。又如要避免新媒体老内容, 或无内容的网络尴尬情形, 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优势。总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文本要及时反映社会的新变化和新现象, 不断更新自己应有的文本语言方式和传播途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 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2]、立科著, 陶远华等译.《解释学与人文科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7

[3]、李建平《.大力开展文本研究, 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J]. 福建师范大学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4) :1-9。

[4]、黄皖毅.《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回顾与展望》[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7 (10) 。

上一篇: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下一篇:老年阿尔茨海默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