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化与生态建设

2024-06-24

城市绿化与生态建设(精选12篇)

城市绿化与生态建设 第1篇

1 关于城市生态化的发展道路

随着各国之间的交往, 我国在城市建设上有2个选择。一是走向传统工业的道路, 这样所有的生产方式都不会改变, 只要合理的进行微调就可以;二是全面进行传统工业改革, 探索出新的生态发展道路。而第一种选择是存在危险的, 如果选择第一种方案, 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将会走许多弯路, 人类的生态危机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只会加剧生态建设问题的严重性, 从而付出更大的代价。而选择第二种方案, 将会使我国面临巨大的挑战。因而, 城市生态化的建设必须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 这样才能防止生态城市建设问题的反复出现, 这也是现行的最有效方案。人类要想摆生态城市的建设, 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保护生态环境, 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这样城市生态化的建设才势在必行。而要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就要加强生态化城市建设的宣传, 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普及生态化城市建设的作用, 倡导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态观, 从最基层做起, 树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观, 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同时, 这也是建设生态化城市最关键的一部。

在制定城市生态化的发展过程中, 要能够制定合理的计划, 并积极行动起来, 有效实施这个计划, 将思想与行动结合起来, 贯彻到整个城市生态化建设中, 并设立城市生态化机构, 使部门能够积极地交流沟通, 研究出合理的城市生态化的建设计划, 开发出先进的生态技术, 并能应用到建设过程中, 保持生态平衡, 防治环境的污染, 提高资源使用率, 维护绿色生态文明的建设。同时, 要能加强立法, 让人们能够做到有法可依, 遵法守法, 这样才是对生态建设的保障[1]。

2 针对生态化城市建设的研究

在生态化城市建设的过程中, 要想使城市具有生机活力, 就要表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 构建具有吸引力的城市, 使人类的本能可以充分发挥。这样在建设过程中就可以贴近自然, 在建设时也能与市民进行良好的交流, 形成一个互帮互助的城市发展氛围, 人们也会感受到平等和谐的社会城市。同时, 生态城市的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 在发展的同时能够兼顾建设的利益,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建设的数量, 还可以提高质量。同时, 可以有效地节约能源, 保护自然资源, 不断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只有从不同的层次研究生态化城市建设, 才能合理建设生态化的城市[2]。

与传统的生态城市建设相比, 现代化的生态城市建设更具有威慑力和影响力, 它做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从根本上改变了其方法, 这样就使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不在受到制约,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能保持生态的发展和平衡。生态城市的建设, 要求人们要能够做到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和变化, 协调城市的建设。将现代生态化建设做到健康、舒适, 使人们能够接受这样的建设。而在此过程中, 生态城市的建设结构合理, 具有多种功能, 且环境优美, 维护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城市又具有多种特征, 如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和整体性, 这都与传统的生态城市建设不同。因而, 只有遵循其生态建设的原则, 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此外, 要限制城市人口, 使城市能够容纳合理的人数, 使城乡之间的人口平衡, 这样才能建设生态化城市, 而在对城市的规划的过程中, 既要考虑城市的经济问题, 也要维护其生态系统的稳定, 要能够使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 避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生态环境建设, 要能将城市废弃物回收, 以免污染环境, 只有这样, 才能快速改善被污染的环境, 助推生态化城市建设计划的继续实行。

3 对于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城镇建设提出的策略

在城市生态化建设的起步初期, 要大力宣传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倡导人们及时的形成生态价值观, 激发人们对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视;同时, 要制定合理的计划, 开展有针对性的行动, 在建设其工程过程中, 要能做到示范性, 加强生态化建设基础能力建设, 要对城市建设组织结构进行调整, 将其功能应用到生态建设的过程中, 为建设阶段打下基础。然后在建设阶段, 要重视对社会经济组织结构的调整和改善, 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同时, 加强生态的构建和生态的恢复, 进一步提升人们的保护生态的观念。最后在成型期要能使人们自觉参与到生态化城市建设过程中, 有效地管理、研究, 实现自我组织、自我调节, 在这一过程中, 生态城市不可以形成僵死的状态, 而是要通过各种科学技术和行政管理, 引导人们寻找切实的解决方法, 实现生态化城市建设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目前, 我国大部分城市的生态建设已经开始, 在研究中, 要针对不同城市因其发展水平, 做出不同的计划, 从而使城市建设不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 在每一环节中, 也要考虑其建设的时间也各不相同, 此时要将基础环节与中心环节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从实际发展情况入手, 这才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最高境界[3]。

4 结语

只有采取合理的城市生态化建设方法, 城市的建设才能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生态化的城市不能离开合理的设计方案, 因此要针对不同城市的特点, 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 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 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

参考文献

[1]袁凤军.建设森林生态城市改善昆明市人居环境[J].林业调查规划, 2012 (3) :14-25.

[2]余合泉.更新城建理念建设生态城市——澳大利亚的生态城市建设及其启示[J].中外建筑, 2013 (2) :13-78.

生态城市与生态文明建设之关系研究 第2篇

【摘要】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生态城市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基于城市及其周围地区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自适应过程,必须通过政府引导、科技催化、企业兴办和社会参与,促进生态卫生、生态安全、生态产业、生态景观和生态文化等不同层面的进化式发展,实现环境、经济和人的协调发展。

【关键字】生态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协调

生态城市建设是基于城市及其周围地区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自适应过程,必须通过政府引导、科技催化、企业兴办和社会参与,促进生态卫生、生态安全、生态产业、生态景观和生态文化等不同层面的进化式发展,实现环境、经济和人的协调发展。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不仅是建筑与土地配置的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创造与之相应的文化——一种新的文明和新的思想文化模式,即生态文明。生态城市旨在采用整体论的系统方法,促进综合性的行政管理,建设一类高效的生态产业、人们的需求和愿望得到满足、和谐的生态文化和功能整合的生态景观,实现自然、农业和人居环境的有机结合。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的内涵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更新,不断充实和完善,生态城市的形成是一个渐进、有序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过程。生态城市为高消耗、低产出、重污染传统的传统城市建设模式造成的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提供了科学解决出路。生态城市的本质是要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的共赢。它是一个囊括了自然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复合概念,在空间上是一个开放的区域,体现了一种不断包容的生态观。

从内涵上讲,生态城市是一个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价值的总和性概念。它不只涉及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即不是狭义的环境保护,而是一个以人为主导、以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以资源流动为命脉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统一的符合系统。以人为本是生态城市的基本要求,宜人居住是生态城市的基本性质和目标,社会和谐是生态城市的主要特征,甚至可以说社会和谐是生态城市自然生态良性运转,从而也使整个城市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和谐是生态城市的目的和根本所在,即生态城市不仅要保护自然,而且要满足人类自身的进化、发展的需要。生态城市的建设内容和原则

2.1 生态城市的建设内容

一般认为,生态城市的建设内容应包括八个方面: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规划目标;严格控制城市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倡清洁生产,优先发展环保产业,提倡清洁消费;建立健全城市交通体系,环卫系统;搞好城市全方位立体绿化;发展城市生态农业,改善城郊周边环境,缓解市中心的生态压力;控制区域城市密度,保护绿色城市间隔;不断更新完善城市发展考核办法及指标。

2.2 建设生态城市的原则

建设生态城市有三个主要的先决条件:一是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基础;二是拥有高效的经济和发达的科技,这是实现资源、能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拥有高度的社会文明,这是使生态城市不断完善的关键。其他条件大部分都是可以归入这三类条件的。生态城市建设的其他原则还有:区域分异原则;特殊生态功能区优先保护和培育原则;确保城市发展空间原则;建设性保护与整体协调和系统整合原则;分阶段、分步骤、重点突出的原则。生态城市与生态文明的建设的内容

3.1 城市的生态安全建设

城市生态安全是生态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指城市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系统处于一种不受污染和不受危害或破坏的良好状态。这时,城市保持着一种完善的结构和健全的生态功能,并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与净化能力。城市生态环境是人类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城市形成和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因此,城市生态安全也必然是城市安全的基础条件。城市生态安全始终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重视城市生态安全方面的建设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3.2 城市的生态卫生建设

今天的城市,需要我们关注五个方面的全球性问题:城市卫生设施(厕所)匮乏、固体废物得不到妥善的处理和再利用、八亿人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有几百万的人在不安全的条件下依靠捡垃圾为生、用于农业生态的肥料短缺。生态城市建设中生态卫生的概念需要处理这些问题,需要运用系统方法组织解决方案,致力于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生态卫生的社会生态功能表现为:健康、清洁、卫生、方便、减轻市政工程的处理负担;其经济生态功能表现为:低投入、低运行费、节水、节土、节能、节省资源;其自然生态功能表现为:使大气、水污染,使用化肥,蚊虫、病毒和碳排放等最小化或零排放。

3.3 城市的生态产业建设

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急于生态系统承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它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体系或环节之间的系统耦合,使物质、能量能多次利用、高效产出,资源环境能系统开发、持续利用。企业发展的多样性与优势度,开放度与自主度,力度与柔度,速度与稳定度达到有机结合,污染负效应变为正效益。

3.4 城市的生态景观建设

生态景观不仅包括有形的地理和生物景观,还包括了无形的个体与整体、内部与外部,过去和未来以及主观与客观间的系统生态联系。它强调人类生态系统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耦合,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关联,以及天、地、人之间的融合性。生态景观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促进旅游购物、吸引外商投资办企业的重要途径,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3.5 城市的生态文化建设

生态文化是生态城市的软件,完善的生态文化软件环境是生态城市顺利运行的保障。生态文化的建设必须从其层次性着手,对物质文化、行为文化、体制文化和心智文化进行全面建设,最终实现生态文化体系的整体性提高这一目标。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生态意识的培育,通过面向全社会各阶层的生态教育以及广泛的宣传,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深入人心。生态城市与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趋势

建设生态城市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其目的就是让人的创造力和各种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的潜能充分释放出来,在一个高度文明的环境里早就一带超过一带的生产力。在达到这个目的过程中,保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保护的高度和谐是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城市的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生态环境目标才能达到统一,技术与自然才有可能充分融合。各种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才会最有效,进而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三者效益的同步增长,使城市环境更加清洁、舒适,景观更加适宜优美。

【参考文献】

[1] 尹成勇.浅析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139-141

[2] 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 王勇 鞠美庭 《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4] 王如松 高效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人民出版社,2011

城市绿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讨 第3篇

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经济发展是以保持自然,使生态良性持续发展为基础,与人口、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相协调。事实证明城市的环境恶化,直接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自然环境的丧失,也将导致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个必备基本条件的丧失。近年来,面对城市环境的恶化,国际社会发出了“城市必须与自然共存,人类渴望自然,城市呼唤绿色”的强烈呼声。它深刻地道出了城市环境建设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提高一个城市自然环境的比重,无疑是关系到一个城市长远发展的一件大事。从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实质及其管理部门所肩负的职能来看,城市园林绿化是我国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和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改善城市生态,防治污染的任务。城市园林绿化不仅是对城市中原有的自然环境部分的合理维护与提高,也是通过人工重建生态系统的系列措施和模拟自然环境的再创造。是对园林植被(乔、花、灌木、藤、草)这种能塑造自然空间的资源在城市人工环境中的合理再生,扩大积蓄和持续利用。绿化是环境建设之本,城市园林绿化的空间也是城市中主要的自然空间。园林绿化是城市自然空间的缔造者和维护者,其发展规模与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发展潜力和未来。

2 城市园林绿化的功能

2、1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园林城市是由各类形态各类功能的公园、绿地构成的总体,不管什么形态什么功能的公园、绿地都应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自己的一项首要功能。它应该拥有很高的园林绿地率,其标准应以能够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为准。要加快园林绿地的建设步伐,以适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需要。不仅要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发展公园、绿地,同时还要大力发展郊区的公园、绿地、风景区和生态林地。在建造各类公园、绿地时,都应坚持以使用植物材料为主,以种植高大乔木为主,以复层种植结构为主,少搞硬质铺装,少搞大面积的纯草坪,以利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还要特别注意保护生物多样性。 在植保方面要严格限制使用有污染的药物,大力推广无污染的综合防治办法 。

2、2 美化人居环境和美化市容

城市里高楼林立,車行如梭,烟尘弥漫,工作节奏很快,缺乏自然美,易使人产生压抑感、疲劳感、缺乏宁静感,因而城里人渴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已是城里人的一项重要追求。把大量具有自然气息的花草树木引进城市,按照园林手法加以组合栽植,就能形成美好的自然景色,就能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 。中国园林的一大特点就是师法自然,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其指导思想是天人合一,最适合人群需要。美好的园林景色,不仅能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由于它能产生负氧离子,因而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有益于身心健康,人们到了美好的园林景色中,不仅感到赏心悦目,而且感到心旷神怡神清气爽。正是由于园林有此作用,所以都盼望把自己的居住场所和学习工作场所绿化美化得更好。道路立交桥的绿化搞好了,会使人感到市容很美好。美好的市容风貌,利于吸引人才和资金,利于经济、文化和科技事业的发展。为能创造美好的人居环境和美好的市容,仅仅依靠有限的公园是很不够的,必须把居住区绿地、单位庭院绿地、道路河道绿地、城市周边、以及隔离防护绿地等处都加以园林化。

2、3 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要求满足其物质上的需求外,还要求满足其精神生活需求,当整个社会处于温饱型阶段时,精神生活需求还不那么强烈,到了小康阶段后就变得日益强烈了,这是个规律。例如目前,每天清晨都有大量人员涌入公园、绿地,有的爬山,有的打拳、舞剑,有的跑步,有的歌咏,不少公园仅进园晨练的就数以万计。

2、4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仅在城市中心地区发展园林,不能很好地解决城市生态问题,也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因此,园林的建设势必要扩展到郊区。郊区的农田和山地是归农民所有的,是农民赖以为生的,简单地让农民改种粮为种树种草以获取生态效益是行不通的,惟一可行之法就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使之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加强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在抓好深山远山造林绿化的同时,关注和重视人居环境生态建设。切实增强城乡居民生态文明意识,认真落实部门绿化责任制,推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向纵深发展。将美化环境和增强生态功能紧密结合,努力建设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庄、森林校园,不断提高绿化水平,让城乡居民享受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重点抓好铁路、高等级公路等旅游干线和旅游村寨的绿化、美化,促进全省旅游景观的整体改善。

3 创建园林城市的措施

3、1 做好园林绿地规划

根据国家绿地规划要求,借鉴国外城市绿化成功经验,改变过去那种用绿化点缀城市,见缝插针、小打小闹的城市绿化模式,着重于整体城市大环境建设和整体规划,在结合大规模市政建设和旧城区改造的同时,同步进行高质量,高标准的园林城市设计。

3、2 创新设计园林文化

中国传统园林凝聚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其风格、技艺在世界上也是独树一帜的。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继承,将其引入现代园林,使之发扬光大。要继承中国传统园林,绝不能简单地模拟仿建,必须大力创新。为要实现创新,很重要的一点是园林设计师要转变认识、要从狭隘的园的圈子中摆脱出来。不仅点能成园,线也能成园,面也能成园。放开眼界,则是要把眼界扩展到环境的全部,搞好景观环境设计。园林是环境的主体,环境中除有由植被、山石、水体、建筑构成的园林外,还有雕塑、道路、灯光、游乐设施以及标志物等物体,并且还要联系每一个空间环境的艺术设计,要将环境中的诸多因素从位置、体量到色彩,处理得和谐,与园林浑然一体。放开眼界,就是不仅要注重平面绿化,还要注重立体绿化,不仅要进行地面绿化,有条件的地方还要力争搞好屋顶和阳台的绿化。这样做不仅增加了景观,扩大了观赏面,更重要的是由于覆盖率的提高,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状况,能够更好地发挥大园林的作用。园林城市的设计要讲求风格。风格是由地理的、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艺术的及造园所使用的材料等诸多因素构成的,而且是经过较长的时间积淀形成的。其中地理气候条件是最大限制因素,而文化艺术则是最积极活跃的因素。

3、3 群策群力积极参与园林绿化

建园林城市是一项公益事业,具有社会性、群众性,离开社会和群众的支持参与是不可能办好的。为使群众能热爱并积极参与,应以多种方式广泛地进行有关园林绿化和人类关系的宣传教育,进行有关树木花草种养知识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其认识,培育其兴趣,力争把爱护园林绿化形成社会风气,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更重要的是要制定相应政策,大力倡导社会、单位及个人出资搞好各个单位绿地园林化,或投资兴建各种类型的公园和风景区。没有社会单位及个人多渠道投资,光靠政府拨款是不可能建成大园林的。

3、4 加大园林人才培养的力度

园林城市的成败得失,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才的有无和多少,因此要把人才培养工作当作一项根本大事来抓,根据全社会的需要,采取多渠道多方设法加大培养力度。园林绿化事业所需人才是多类型、多档次的,要按所需类型、档次分别加以培养。既要注重通过学校的培养,也要注重通过实践自学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除了进行知识性、业务性教育外,更要重视品德教育,要加强林业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制意识。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没有强烈的事业心,纵有知识懂业务,也成不了对人民有用的优秀人才。

3、5 构筑园林事业建设平台

多年来,园林系统都是按事业单位加以管理,这种局面、这种管法很不适应大园林的需要,应该根据政事分离、政企分离、重心下移的原则进行体制改革,从体制上、机制上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应该从政策上鼓励社会、单位和个人兴办园林事业,从事园林设计施工和苗木经营等活动。创建园林城市,即建成适合人们高质量生活、工作、游憩的生态环境,也称为绿色城市。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满足群众需求的唯一途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走进世界先进行列。

4 城市绿化环境对城市生态文明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社会效益

林业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城市园林绿化是生物圈中一个强大的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不完整的、不能完全实现自我稳定的生态系统。但是,城市生态系统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主要表现在城市园林能够进行初级生产,产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城市生态系统中这种珍贵的自我调节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城市园林绿地。城市园林植物通过其生理活动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产生生态效益;通过植物景观美化城市环境,并为人们提供休憩空间,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效益显著,并有创造减灾条件和提供避灾场的城市生产安全效益;以及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所派生的多项经济效益。这些都是城市生态文明提供的不可替代的效益。从城市园林的不可替代性来认识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性,应当成为现代城市建设中衡量这一行业地位的重要标准。正是由于这种不可替代性,加上城市绿化所创造的综合效益,理所当然地应赋予城市园林绿化作为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城市基础设施的地位。

5結束语

论生态环理论与生态城市建设 第4篇

关键词:生态环理论,生态城市建设,总体布局,城建布局,建设规划

现代城市的建设更多考虑经济性, 很少考虑到和谐性。城市建设的和谐性包括社会和谐、生态健康、文化先进、经济发达, 其中生态健康是城市和谐的硬件基础[1,2,3], 在城市生态健康中, 和谐的城市布局是和谐城市的生态框架, 决定着城市发展的规模、格局和未来发展方向。

1 总体布局 (生态环)

区域发展的总体布局, 杜能环考虑的只是经济指标, 而和谐城市布局要综合考虑社会、生态、文化、经济诸因素, 因此城市的总体规划、区域发展的总体布局要以当地的自然、社会条件为基础要件, 注入当地的文化历史, 综合社会学、生态学、文化历史学、美学、系统学等学科手段, 进行科学布局和规划[3,4,5,6]。城市是一个典型的人工生态巨系统, 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要在尊重生态学规律的基础上, 围绕着为人类的健康与幸福服务, 城市的发展建设规划设计要综合考虑社会、生态、文化、经济等因子, 其布局应该形成一个完备的生态环 (如图1) [3]。

(1) 城区。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

(2) 环城公园。城市居民度假、休憩场所, 同时还是生产生活废弃物的消解场所。这里的生产生活废弃物的消解, 不是简单的垃圾填埋和焚烧, 而是通过分类、回收、无害化处理后作为肥料, 培育园林植物, 美化城市。

(3) 森林公园。是城市生态保障区, 消解城市环境污染, 为城市提供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此外, 森林公园还是过境车辆的绕行区、客运和货物中转区。

(4) 半农区。为城市与农区的缓冲区, 进一步消解城市环境污染, 为城市园林绿化、生产生活等提供非食用农产品。

(5) 农业区。为城市居民提供生产生活用农产品。

(6) 牧业区。为城市居民提供生产生活用牧产品。

(7) 林业区。区域发展的生态基础, 同时为城市居民提供林产品。

2 城建布局 (生态块)

城市的总体规模要适中。规模太大, 增加城市生活成本和生态压力;规模太小, 则增加城市建设成本。具体规模大小, 可以按照当地的自然状况, 结合人文社会条件和城市发展方向, 根据生态足迹理论, 模拟出城市的建设规模。因此, 城市的发展规模, 要运用木桶理论, 即生态因子作用的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Liebig’s law of minimum) 和谢尔福德耐受定理 (Shelford’s law of tolerance) , 以城市所在区域最小生态承载力 (生态容量) 为上限。

Ext为总规模, Resi为按资源计算的城市规模, Disi为按废弃物排放量计算的城市规模, Ol为Resi和Disi重叠的部分, D为生态赤字, I为资源进口, E为资源出口, EP为单位面积单位时间资源生产力。

对于新建城市, 按照城市所在区域的生态容量计算, 则:

Pi为城市所在区域单位时间资源产量, ECi为城市单位时间单位面积资源消耗量, y Fi为根据资源安全状况、社会经济状况、文化历史状况等确定的调整因子, y Fi还可以采取德尔菲法确定。

Dai为城市单位时间废弃物排放量, EDi为城市所在区域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废弃物消解力。

对于老城市, 进行城市发展规划, 可以按照生态生产力求算发展空间:

Ci为城市单位时间资源消耗量, EPi为城市所在区域单位时间单位面积资源生产力。

Dai为城市单位时间废弃物排放量, EDi为城市所在区域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废弃物消解力。

在城市内部布局上, 要实行分块布局, 每一个社区由功能相近或相关联的机构组成, 形成一个功能相对完善的生态块 (如图2) 。

3 建设规划

(1) 尽量利用自然生态因子, 将城市规划融入到当地自然环境中去。城市建设完全可以依山傍水, 而不必移山毁林取土去填海填河填湿地;城市设施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因子改建, 不必毁去重建;城市绿地完全可以利用自然森林、河流、湿地建设, 而不必毁去重建人造景观。

(2) 将本土文化注入城市规划。美丽城市的建设, 关键是要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没有自己文化的城市不是美丽城市。本土文化都是经过千年锤炼, 已经与本地自然生态融为一体, 要实现城市文化和谐, 城市发展规划就要注入本土文化。城市的所有开发规划, 要围绕本区域的特色文化展开, 同时吸收外来和当代最先进文化成果, 并将它们融入到本土文化中去, 而不是简单的堆砌或粘贴。

(3) 建设节约型城市。首先要树立节约建设的观念, 将节约的观念融入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去;其次是要从法律法规上完善城市建设规划的监督, 规定各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凡是没有达到使用寿命就变成妨碍城市发展或危险建筑的, 一律追究规划和建设施工单位与个人的责任, 对于无故随意拆建没有到期建筑物的, 则追究拆建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再次, 科学规划城市物质流和能源流, 最大限度地进行物质和能源复合循环利用, 城市的建设和生活生产, 要实行清洁生产[6,7,8]。

(4) 建设人性化城市。为了方便居民, 同时也为了节约管理成本, 维护城市安全, 城市建筑物要限制高度, 禁止建造高层和超高层建筑, 楼层高度不超过20m左右为宜;减少天上地下管线, 所有管线集中设计安装;长途车站、火车站、物流中转站、机场集中放在一个区域 (城郊的森林公园区) , 方便旅客、货物中转, 最大限度减少移动带来的能源消耗、环境污染;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逐渐实行自行车免费公用制度, 控制使用助行车, 限制使用轿车等小型汽车。

(5) 建设绿色城市。充分利用街道, 使街道成为贯穿城市的公园, 成为消解城市废弃物、噪音、粉尘的生态带, 成为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的骨干框架。城市绿化, 对植物来说, 城市环境条件较差, 日照短、人为破坏大、垃圾多、土壤坚硬、空气污染严重、管线多, 因此城市绿化用植物选择要尽量选用本土的、抗性强的物种, 此外还要有耐旱、耐瘠薄、抗病虫、清洁、吸尘等性能, 不能选择有臭味、飞绒等影响环境的植物。

参考文献

[1]王如松.生态政区规划与建设的冷思考[J].环境保护, 2005 (10) :28-33.

[2]张晓霞.社区自然生态的管理[J].成都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4 (3) :27.

[3]张国庆.和谐的城市布局[J/OL].科学网, [2008-01-18]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14628.

[4]张国庆.论城市建设的和谐性[J/OL].学说连线, [2005-02-03]http://www.xslx.com/htm/jjlc/glkx/2005-02-03-18260.htm.

[5]张国庆.和谐建设现代城市[J].绿色中国, 2005 (6) :55-57.

[6]郭宏忠.生态特区建设理论初探[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04.

[7]张国庆.和谐发展:生态文明之路[J/OL].科学网, [2008-01-11]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14287.

城市绿化与生态建设 第5篇

摘要: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和乡村的交错结合带,是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矛盾冲突的区域,科学地规划好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对城市和乡村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论述了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生态特征,分析了该区域乡村景观功能的科学定位问题,探讨了乡村景观生态建设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边缘区应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景观生态建设:①以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理念推进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建设,并注重地方特色景观的保护;②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与建设的合理模式,实现城市和乡村优势互补、协调发展;③改变传统的农业耕作模式,推动城郊型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现代都市农业建设;④合理开发城市边缘区景观生态资源,发展城郊生态旅游;⑤绿色景观建设;⑥景观廊道和网络建设。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景观生态建设;乡村景观规划

Study on Landscape Ecological Features and Landscap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Rural Landscape in Urban Fringe Abstract:Rurban fringe is a connecting area between the city and countryside,which is a more extrusive contradictory district of bala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and the protection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nd if we could solve the problems properly,it would be beneficial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and countryside.Firstly,the paper discusses rural landscape ecological features,and then analyses landscape functions,and brings forward the contents of landscap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It includes ①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with the landscape ecological principales that aims to regional traditions protection;② seeking for optimizing patterns eusu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city and rurality;③to develop tourism agriculture and urban agriculture instead of low eficiency agriculture;④to develop local rural landscape resources to promote ecological rurban tourism;⑤green landscape construction;⑥landscape corridors and networks construction designed for bio-diversity protection.Finally,it points out the trends of rurban fringe development.

Key word: rurban fringe;landscap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化发展和城市土地开发中最活跃的区域,是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和空间结构逐步从城市特征向农村特征过渡的地带,同时具有城市和乡村的地域景观特征:其发展既受到城市中心辐射作用的影响,又受到远郊乡村向城市集聚作用的冲击,同时还具有自身城市化发展的潜力,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1]该区域的人类活动较其他地区更为复杂,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更具有特殊性,景观生态问题和生态安全问题也更为突出,是乡村和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焦点”,因此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特征和景观生态建设进行研究,对城市的科学布局和可持续发展,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市和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城市边缘区的乡村景观生态特征 1.1 景观类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不同于以人工景观为主的城市景观,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则融合了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三种景观类型,既有商业金融、居民点、工业及矿产和道路等人工景观,又有森林、河流、农田、果园和草地等自然和农田风光,具有丰富的景观类型。在景观中,它表现为斑块数量、大小和形状的复杂程度和景观组分的丰富度,决定了物种和生境类型的多样性。例如,位于北京近郊区的温泉镇百家疃村,属于大城市边缘区的典型区域,面积仅约1100hm2,据李振鹏等的乡村景观分类和制图研究结果[2],共包括裸岩景观、荒草地景观、人工林地景观、园地景观、农田景观、聚落景观、工程景观、水域景观、道路景观等9个景观亚类,28个景观单元类型,162个大小不等的景观斑块.其景观类型的分布十分复杂 1.2 景观功能的多样化

理想的乡村景观在功能上应该体现出乡村景观资源提供农产品的第一性的生产功能,其次是保护及维护生态环境功能和文化支持的功能以及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观光资源的四个层次功能[3]。过去单单强调乡村景观的生产功能,而忽略了其他功能,导致乡村景观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未来乡村景观的发展应当强调乡村景观功能的社会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三方面协调统一。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由于其地理区位的特殊性,在功能上具有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双重功能。既有城市景观的文化支持功能,也有乡村景观的生产和生态功能。现代城市的发展对其边缘区乡村景观的文化和生态景观功能越来越重视,尤其强调其对城市环境的保护和净化作用。

1.3 景观单元之间错综复杂的边缘效应

城市边缘区内部不同性质系统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具有独特的性质,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等方面,比如工业景观和建筑景观系统与乡村的农田和自然景观系统之间的冲突,城乡居民之间的混居,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的转化等。因此城市边缘区是城市景观、乡村景观、农田景观、自然景观之间物质和能量流动频繁交换的地区,表现出很强的边缘效应,是景观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区域。正如麦基对亚洲城市化现象研究的结论一样[4],在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大都市周边和大都市之间形成的一些特殊区域(被称为Kesakota)是当地及第三世界乡村城市化的主要形式,该区域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十分频繁和高强度,农业和非农业活动高度混合,是介于农业人口稠密的乡村类型地区和具有城市雏形的准城市类型地区之间的一种区域类型,其形成是由原城市中心的工业再配置或分散布局以及农村地区本身的非农业产业的增长而逐步形成的。1.4 景观空间结构变化剧烈,稳定性相对较低

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相比具有较高自然属性,也具有比城市景观更高的稳定性。但是应该注意到,城市边缘区的乡村是城市景观向乡村景观变化的过渡地带,受到城市发展的强烈影响,农地被大量吞噬,建设用地急剧膨胀,土地利用方式和景观斑块之间转化较快,从而引起景观格局的剧烈变化,是景观最富变化、最复杂的地区之一,景观的稳定性甚至比城市景观内部还要差。其发展必然导致乡村景观有序度增高,景观稳定性下降,所以必须有效处理乡村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达到人工与自然、建筑与风景、已塑造与未塑造之间的和谐与美[5]。

1.5 景观生态问题加剧,乡土特色风貌破坏严重

近些年,由于各地盲目求快地推进乡村城市化,占用了大量的耕地,没有顾及乡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得各地传统的地方特色消失,随之而来的是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比如自然、半自然景观破坏严重,缺乏连续性,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乡村景观缺乏合理规划,景观破碎化严重,通达性降低;乡村景观资源粗放利用,土地浪费现象严重,农田面源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生态安全受到威胁和审美价值降低等。以北京远郊的城市边缘带为例,仅在西部和北部山区保存一些成片次生林,但由于郊区土地开发和交通建设的活动日益增加,使北京周边的一些乡村景观生态呈恶化之势。尤其是位于西郊的门头沟区,因长期的煤炭和石灰石资源的开发利用,造成植被破坏、地表塌陷、矿渣污染、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针对上述问题,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将西部和北部山区定位为“两个生态功能带”,进行全面的景观生态规划与建设,重整乡村景观布局[6-11]。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文化差异较大,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多样化的地方风貌和建筑风格。但是随着城市工业和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受到强烈的冲击,很多地区乡村发展缺乏合理有效的规划管理和生态建设,各地为了经济发展的需要经常把一些古建筑拆除和破坏或在古文物和古建筑周围盖起了高楼,甚至盲目追求欧式风格建筑,这与地方特色建筑和乡土风貌极不协调,大大损害了乡村景观的整体风貌和传统的文化特色。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功能分析及定位问题

相对于城市和乡村而言,城市边缘区乡村既拥有紧邻城市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低廉的土地资源和良好的环境条件,同时也具有大量的农田、果园、菜地等农业生产用地,是一个城乡要素逐渐过渡、相互渗透,边缘效应明显、功能互补、融合的中间地带。它不仅是城市化的前缘带和城乡关系的协调区,同时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先导区和生态环境的巨大屏障[10]。作为城市发展所需物资和能源的供应地和集散地,城市边缘区不仅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后备土地,同时也为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新鲜农副产品。此外,城市边缘区的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对城市污染的防止和环境的净化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综上所述,城市边缘区是城市扩展的重点地域,依托城市和乡村,具有大城市的科技优势和广阔的市场,也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工农互补优势,因此应该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制定综合性的发展战略,把其发展纳入到城市发展规划中去,实现与城市的协调发展、优势互补,实现资源、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全方位合理流动与优化组合。同时,应针对各个乡村景观的具体情况,确定乡村景观的主导功能,兼顾其他功能,比如在粮食主产区,其乡村景观应该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基础上,对乡村景观的环境服务功能和旅游观光功能给予适当的考虑。而在旅游风景区,其主导功能为旅游观光和环境服务,生产功能则退居次位。如北京市门头沟区地域相对广阔,人口密度低,山地占全区总面积的98%,且大部分为石灰岩石质山地,水土流失严重,因而一直是北京西部的生态脆弱带。同时门头沟又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京郊山区,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气候和历史文化等因素造成了十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永定河河谷两岸的山地气候垂直带谱明显,生物种类十分丰富,如百花山、灵山的植被分布从800m以下的各种灌丛到中部的桦林和山杨,直到山顶的亚高山草甸,一年四季独具风光。针对这样的资源条件和地貌格局,根据最新的北京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方案,该区域将是“两轴两带多中心”布局中的一条西部“生态带”,其主体的功能定位就是作为京西的生态屏障。因此,无论从门头沟区本身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现状,还是从北京城市未来发展布局中的生态功能要求,科学制定北京西部景观生态建设战略迫在眉睫。3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生态建设的原则和内容 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合理地对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空间结构进行规划,使廊道、斑块及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使市区内部、边缘区内部、城市与边缘区以及边缘区与乡村之间的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循环畅通,使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既符合景观生态学原理,又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适当的将自然组分引入到城市边缘区的规划与建设中,使其具有多样性,这是城市边缘区景观生态建设的目标,同时也是其他地区景观生态建设的方向。3.1 城市边缘区景观生态建设的原则

肖笃宁曾经对我国高强度土地利用的农村景观生态建设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提出了生态建设4个原则[4],对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开展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除此之外,还要重点考虑以下3个原则: 3.1.1 自然和农业景观优先原则

景观生态建设必须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维护自然生态过程的基础上进行,它是进行景观生态建设和实现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大系统,自然界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彼此影响,最后达到生物与生物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状态,它反映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而在对城市边缘区开展景观生态建设时,必须要认真研究生态建设合理性,并尽可能的结合自然进行景观生态建设和设计,设计一个适应自然的系统[13-14],同时对某些特大工程和重点工程建设,首先应该评估该工程的实施可能对周围的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和结果,并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给予有效的监督,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景观生态问题,从而实现自然和人类的和谐共存。3.1.2 整体性和连续性原则

城市边缘区建设应该有整体性和连续性的观点,特别要注意景观建设的局部控制与整体协调。在城市边缘区,人类活动占主导地位,它直接制约和影响着该区域的景观格局和其他生态过程,很多地区的自然景观和自然生态过程已经被盲目和过度的人类活动阻碍和隔断,自然景观生态系统的能流和物流、生物多样性、甚至人类的生存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此外,我国现行的行政边界多与自然生态地理单元的边界不一致,各个地方的景观生态建设仅仅考虑局部利益,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的考虑,这也是导致区域景观破碎化的原因之一[9,10],而局部景观的变化影响往往会放大影响到全局的景观功能。3.1.3 突出地方特色原则

城市边缘区的景观生态建设不是单纯经济意义上的建设,而是要在保留乡村景观地方特色风貌的基础上,综合自然、社会和经济三方面,推进城市化进程,达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独特的地方风貌首先体现在文化景观方面,包括土地利用方式、房屋建筑、聚落形态以及风土人情、思想形态、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等方面,同时也体现在自然景观方面,这主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优秀的传统文化景观是人们长期改造自然和适应自然的智慧和结晶,更能体现浓郁的地方风情,因此,乡村城市化过程中的现代文化景观建设应该是在现代科技发展的前提下,对传统文化景观的继承和发展,不是对传统城市发展道路的延续。3.2 城市边缘区景观生态建设内容

景观生态学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对景观生态过程的控制和影响,试图通过格局的改变来维持景观功能流的健康和安全。其以景观单元空间结构的调整和重新构建为基本手段,包括调整原有的景观格局,引进新的景观组分等,以增加景观的异质性,改善受迫或受损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高景观系统的总体生产力和稳定性,将人类活动对于景观演化的影响导入正向的良性循环[15]。基于以上对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特征和功能的分析以及景观生态建设的原则,应该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开展景观生态建设:

3.2.1 以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理念推进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并注重地方特色景观的保护

城市边缘区建设受到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强烈影响,往往只注重现代化高楼大厦和柏油公路的建设,而忽略了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地方特色景观的保护和维持,导致景观空间缺乏连续性和整体性,降低了乡村景观的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乡村景观建设应该以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理念来推进,准确定位,合理布局,灵活实施,提高城市边缘区居住环境质量,这对整个村落的布局、特色塑造和生态环境的保育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兼顾乡村景观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四个方面。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必须从自然因素、人工因素和历史因素三方面来组织乡村空间,推进城镇建设,不仅能使乡村空间各物质要素在布局上清晰合理,而且在时间上使其历史文化特征得以体现,很好的保护了地方传统和文物古迹。Forman曾经提出一种基于生态空间理论的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最佳生态土地组合与景观规划模型,该模式就是根据美国和欧洲农村的情况,融合生态知识和文化背景的一种创新,值得结合我国乡村景观的实际情况,加以研究[2]。

3.2.2 城市和乡村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与建设的合理模式

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城市与乡村发展的重大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虽然我国城市与乡村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可以看到二者的差距在不断扩大。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如何通过城市的发展来带动乡村的发展,缩小二者之间的差距。可以看到,乡村存在城市所不具有的优势和特点,城市对乡村具有较大的依赖性,所以实现城乡优势互补,相互带动,协调发展,是消除城乡差距的有效办法之一,也是城乡发展的必然趋势。

3.2.3 改变传统的农业耕作模式,推动城郊型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现代都市农业建设

城市边缘区由于其与城市的特殊关系和地理位置,应该积极发展多功能化、高度集约化的城郊型新农业、现代都市农业和观光农业。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的物质和能源的补充基地,应该推动以蔬菜、名优苗木花卉和果品以及特色养殖为主的农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逐步加强与非农产业的结合,引进高新科技成果,改变传统的耕作模式,实行现代化的管理和耕作模式,合理规划规模化的塑料大棚、规模化的畜牧业养殖基地,突出地方土特产品生产,使传统农业逐步向城郊型生态农业发展。

3.2.4 合理开发城市边缘区景观生态资源,发展城郊生态旅游

乡村景观特有的类型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美学价值和休闲功能决定了乡村景观特有的优势、地位和作用,使得乡村景观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成为可能。根据自身的特点,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乡村景观资源,保护乡村景观的完整性和特色性,开发乡村的观光型、民俗型和休闲型的生态旅游,规划各类休闲娱乐场所,比如观光采摘果园、农家菜和周末游等,为城市居民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能美化环境、调节气候,从单纯的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演变为城市休憩度假旅游的场所。挖掘乡村景观资源的市场价值,使其在内容和形式上充分体现出与城市生活不同的文化特色,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色彩和文化内涵,并将之融合于优美和谐与平衡发展的生态环境中,从而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双赢。3.2.5 绿色景观建设

城市边缘区绿色景观建设应该纳入到城市绿化和景观生态建设的范畴内,统一考虑和规划,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主要包括绿地、绿化隔离带、生态防护林等方面。作为城市的绿色屏障,绿地、绿化隔离带和景观生态林建设对城市环境起到重要的调节和保护作用,因此,必须开展一定的绿色景观建设,制定详细的景观规划,合理布局景观生态林、绿地和绿化隔离带建设的数量和结构,保持较高的连通性和整体性,并选取适当的植被种类,以提高绿色景观的生态防护性能[16]。以北京市为例,在对市区内绿地建设和绿化隔离带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应该对边缘区山地丘陵地带生态防护林进行建设,生态防护林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北京市市区内生态环境的状况。城市边缘区绿色景观建设应以开放空间为主体,以各种类型的绿地景观相互镶嵌而形成的大绿带景观为主,绿地类型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是生产性、生态性和风景化的价值功能的综合。例如,北京市绿色景观建设重点在于以郊区的重点生态保护区建设和景观生态整治为突破,以西部北部山区建设为主体,兼顾东部和南部平原绿地系统建设。绿色景观中的农田生态系统应实现高效和无害化,生产绿色产品,严格限制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强度。保护好郊区的水体景观,控制郊区的围湖造田,开垦河道和湿地,保护大绿带中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重点保护水源区景观生态体系。通过以林地为主体的景观建设,构筑北京市郊区大绿带都市森林体系。3.2.6 景观廊道和网络建设

随着城市边缘区的不断扩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鉴于此,著名景观生态学家Forman提出的“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布局模式被认为是生态学上最优的景观格局。该模式是基于生态空间理论提出的景观生态规划格局,首先考虑保护或建设几个大型的景观类型单元(斑块)或基质,作为物种生存的自然栖息地、水源涵养或生产基地,并有足够的主要廊道加以连接满足生物体的空间运动;而在开发区或建成区需要有一些小的自然斑块和廊道,用以保证景观的异质性。

因此,大城市边缘区的分散布局应当是其解决景观多样性保护的最优选择,并成为该区域的基础格局,其中,科学地设计城乡廊道网络对城市和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包括道路交通、水系、绿化林带等多种形式。它是连接城市和乡村之间能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通道,是实现人类活动以及生物与非生物运动的关键所在。人类过渡的开发活动,导致了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破碎化,产生了许多孤立的斑块体,阻碍了孤立斑块体之间的能量和物种的活动与流通,使得自然生态过程中断,生境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17,18]。因此,有效开展景观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实现孤立斑块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流通,具有很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比如,通过构建水系廊道,把孤立的水体和自然残余斑块联系起来;种植农田防护林网或树篱,为鸟类或其他动物迁移和捕食提供栖息地和通道;或者通过公路两旁的绿化带或护路林来为孤立斑块间联系提供通道等等。4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应对外来文化和城市发展对乡村带来的冲击,如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开展乡村景观规划,将是21世纪中国乡村社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借鉴国内外乡村发展的经验教训和目前我国的社会现状,总结认为,我国乡村景观的发展与乡村景观建设应该积极推动乡村城市化的合理发展和城乡经济一体化整合发展,促进城乡景观协调发展,着眼于塑造具有地方风貌和时代特色的乡村景观,实现当代科学技术与文化、民族传统文化和时代环境的有机融合,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同时,以科技为依托,发展城郊区现代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和乡村产业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参考文献:

城市生态文明与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第6篇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对于高速城市化和日益恶化的城市自然环境而言,是需要高度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程。

绿色基础设施概念最早由美国保护基金会和农业部森林管理局组织的“GI工作组”(Green Infrastructure Work Group)于1999年正式提出,“GI工作组”将绿色基础设施定义为“自然生命支撑系统”,即一个由水道、绿道、湿地、公园、森林、农场和其他保护区域等组成的维护生态环境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相互连接的网络[1]。绿色基础设施是一个有关城市自然生态和绿色空间的术语,旨在通过绿色基础设施框架的构建来突破传统生态保护的局限性,最终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2]。绿色基础设施概念的提出,提高了城市对绿色发展的重视程度。建设绿色基础设施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良好的促进与推动作用,具体而言,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加快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构建城市生态化的人居环境,减少和治理城市污染,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绿色基础设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起着重要作用,不仅可以缓解城市化造成的环境恶化与城市污染,还可以修复城市生态环境。绿色基础设施为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指导城市科学建设、加强环境保护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是构建更加生态宜居、低碳绿色城市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3]。

第二,优化城市空间合理发展,提升城市总体经济价值,促进城市绿色转型。绿色基础设施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公共设施,需要系统化、规模化的规划建设和整体布局,需要与城市的经济发展、交通规划、土地规划以及其他公共政策规划进行很好的协调与发展,调整城市内外部的空间结构[4]。可以根据城市人口的变化,合理发展城市住房与用地,优化城市的空间结构,促进城市绿色转型与低碳发展,缓解城市压力。绿色基础设施不仅可以优化城市空间,还可以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的总体形象,促进城市低能耗的旅游业与其他服务业发展。良好的城市绿化,会使更多人投身到户外运动中来,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人性化的绿色基础设施也会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城市投资,提高政府税收,使政府有更多的资金再次对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进行投资,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产业,吸引绿色投资,同时为城市增加经济收入与就业机会,为城市绿色转型发展做出贡献。

第三,维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建设美丽城市空间。我国的生物多样性虽然丰富,但是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绿色基础设施可以将生态孤岛连接成生态网络,从而维护生态平衡与生物种群,促进城市生态化建设,维护自然生物的多样性。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和宜居空间,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在节能减排方面,绿色基础设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缓解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有害气体对城市的污染,使城市环境得到改善,让更多的居民选择绿色出行,减少机动车的使用,减少城市雾霾天气,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建立美丽宜居城市空间。

二、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绿色基础设施是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中国许多城市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上仍然严重存在土地分配不合理、资金投入不足、宣传推广不够等多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进而制约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以北京为例,北京作为首都,虽然在各个方面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要面临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等诸多任务,城市发展也长期存在资源能源匮乏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严重影响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在思想观念上,对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绿色基础设施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引入时间较短,我国缺乏具体的实践经验,在实际操作方面缺乏相应的评价标准,城市管理者与决策者对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战略意义、具体操作缺乏完善的认识。目前城市化进程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也承受着资源与环境上的制约,如交通拥堵、水资源紧缺、雾霾天气频发等。城市不能再以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高速的经济发展,绿色低碳发展应当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主流思想,但是一些政府部门、企业以及城市居民对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度不够,参与度不高,制约了绿色基础设施的发展,使得绿色基础设施在城市建设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其功能与作用没有得到完全发挥。

第二,绿色基础设施的容积率较低,资源分配不均,难以形成规模化发展。如,北京人均资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于东京、纽约等国际城市,但是北京的绿化覆盖率与森林覆盖率却低于以上城市,容积率较低。另一方面,资源分配不均也是阻碍北京绿色基础设施发展的重要问题,很大一部分绿色基础设施资源集中在核心区,核心区以外较少,以公园为例,香山公园、朝阳公园、奥林匹克公园这样的大型公园多数集中在北京六环以内,而六环以外的公园数量、整体规模、景观质量等方面与前者有着一定差距。此外北京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比较缓慢,高层建筑过多,绿地太少,绿色基础设施难以形成规模化的发展。

第三,资金投入不足,社会组织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我国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支出,北京面临着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民生发展、公共服务、文化发展等诸多任务,能够投入到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相对较少。建设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单一依靠政府力量是不够的,政府的人力、物力毕竟有限,借助社会组织的力量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各种NGO(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不仅可以增加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各种资源,还可以减轻财政压力,增加社会福利,此外,社会组织对绿色发展理念的宣传与传播,也可以形成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大动力和社会资本,发挥监督作用。但我国社会组织地位不够强大,往往依附于政府部门,独立地位缺失,缺乏社会认可及自身诚信和能力建设。

nlc202309051321

第四,过度追求GDP,忽视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我国部分城市追求GDP至上的政绩考核,将GDP指标作为政绩评价的硬杠杆。一味强调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找不到经济发展与绿色环保之间的平衡点,导致土地过度开发、土地分配不合理、绿地不断减少,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绿色基础设施在与经济用地博弈时处于劣势地位。绿色基础设施对于开发商而言是额外的投入,因而不愿建设更多的绿色基础设施,甚至以损坏绿地来尽可能增加其他商业用地面积。二是部分地方政府建设动力不足。绿色基础设施作为一种公共设施,政府部门在开发与建设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当政府选择一块土地用于开发绿地时,面对以极高的机会成本换取较少的既得利益。当政府面临财政压力或片面追求政绩时,对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动力不足。三是开发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开发商以高昂的资金购买土地,自然会追求利润最大化,把大部分的土地尽可能用作经济开发,极少的部分用作绿色基础设施开发,甚至把本应当用于绿色基础设施的土地用于经济开发。

第五,缺乏有效的市民参与机制,对城市环境建设监督乏力。一方面,我国许多城市不够重视公众参与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的突出作用,公众参与城市环境建设管理与决策的执行度不够理想,公众的管理决策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我国现有城市绿地系统缺乏多制度的衔接机制,公众参与机制不够完善[5]。有些城市的绿地规划主要由规划部门与园林绿化部门负责,缺少与其他部门或组织的沟通合作,并且规划的参与者以政府人员与规划师主导,缺少其他领域的人才,更缺少公众参与。另一方面,城市环境信息公开不够,信息透明度差,导致市民难以进行有效监督和参与。在信息公开上,我国政府公开的内容和范围较为狭窄,形式简单、手段不足,缺乏一定的标准,导致公众无法有效的监督。另外,沟通渠道不畅也是阻碍公众参与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公众往往只能通过报纸和电视等新闻媒体来获取信息。政府缺乏对互联网与其他新闻媒体的有效利用,导致对环境信息的推广力度不够。

三、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基础设施对策选择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应加快中国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在加强规划、完善政策、资金投入、完善参与制度等方面采取有效对策,改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所存在的局限与问题,为公众创建绿色宜居的城市生活环境。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第一,加强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建立生态文明政绩考核体系。加快顶层设计,加强规划,是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加强城市土地规划的立法工作,用法律来约束城市土地规划,明确土地的用途,增加城市土地开发中对绿色用地的刚性规定,严格执行绿地建设的相关规划,保障绿色基础设施的土地使用空间。另一方面,要严格制定和实施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工作,加强监督,保障绿地建设规划落地。绿色基础设施应当作为一个体系来保护和发展,在开发之前就应该对绿色基础设施进行规划和设计[6]。一旦城市总体规划完成审批,绿色基础设施规划若要再对城市总体规划所定下来的绿地空间布局结构进行更改,必须经过非常繁琐的程序[7]。所以严格制定和实施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工作十分重要,这可以及时保护土地资源和绿色空间,减少城市化进行中过度的土地开发和建筑用地、工业用地对自然生态系统侵蚀的危险,为城市绿色转型和城市园林绿化提供空间保障。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改变传统的唯GDP至上的政绩考核体制,建立面向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生态文明政绩考核体制机制,鼓励城市政府多建设绿地,多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第二,完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政策,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战略选择,应该加强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和完善,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各级城市政府应当把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到城市发展政策中。推行相应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激励政策,使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全面与完善。应当推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如硬性规定土地开发必须保证一定的绿地面积和建设相关的绿色基础设施配套,并减少相应的税收,鼓励开发商开发和建设绿色建筑,一定程度上减轻开发商的负担,鼓励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加大资金投入,充分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发挥NGO的作用。政府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导者,应当加大资金的投入,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资金的合法应用。此外,绿色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把其作为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重要部分,确保地方政府在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不影响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政府在投资建设绿色基础设施的同时,要加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多元化投资机制,鼓励企业公司、投资人和市民参与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另一方面,政府要充分利用NGO的效益,发挥其作用,这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首先要确立NGO的法律地位,赋予其对城市环境建设的参与权和监督权;其次要合理简化NGO的登记流程,为其工作创造便利;最后要与NGO积极展开合作,共同建设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而NGO也要加强自身建设,借鉴国外先进的发展模式,提高自身在环境领域的话语权与影响力,从而更好地在城市绿色基础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四,完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公众参与制度。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不仅是缓解污染、保护生态平衡的自然产物,也是服务城市居民的公共产物,公众作为直接的受益者,应当积极参与城市的绿色基础建设。为此,政府方面应当尽快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在立法层面上,规定公众的环境参与权,为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提供法律依据,从而使环境政策民主化,保护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8]。另一方面,政府应拓宽沟通渠道,加大推广力度,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媒体,对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进行宣传,使公众更好地获取信息并参与到建设队伍当中来。此外,应由政府部门主导成立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公益性社会组织,用于交流合作、推广宣传以及招商引资等,吸收各个领域的专家与人才,使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全面与完善。社会组织可以建设关于绿色基础设施的服务网站,宣传与推广绿色基础设施的理念,或者通过网站自发筹集资金,并全程监管资金去向。

参考文献:

[1]裴丹.绿色基础设施构建方法研究述评[J].城市规划,2012(5):84-90.

[2]周艳妮、尹海伟.国外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理论与[J].城市发展研究,2010(8):87-95.

[3]杨静、潘国锋.建设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打造“绿色宜居城市”[C].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2011:296-298.

[4]刘晓明、谢丽娟.广东理想城市建设的策略—绿色基础设施的改善[J].风景园林,2011(6):50-53.

[5]徐本鑫.论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制度的完善—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思考[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3(2):15-20.

[6]刘晓明、谢丽娟.广东理想城市建设的策略—绿色基础设施的改善[J].风景园林,2011(06):50—53.

[7]徐本鑫.论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制度的完善—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思考[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3(2):15-20.

[8]刘国涛.完善公众参与的制度和机制[DB/OL] http://www.china.com.cn/xxsb/txt/2007-06/19/content_8412481.htm.

(责任编辑:赵静)

※课题来源: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科研项目:《北京创新驱动与经济转型的对策研究》(GDKY201303)

收稿日期:2014-02-20

作者简介:陆小成(1978-)男,湖南耒阳人,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副教授,博士后。

浅论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系统建设 第7篇

城市生态建设的目的就是在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现在经济发展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环境生态问题不容小觑,很多的城市生态问题不加解决的话将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日趋严重化,城市生态问题不是小事,是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大事。本文针对我国城市建设的基本现状和城市生态化的发展情况,结合我国国情为建设生态城市的提出了一些比较合理有效的对策和具有现实意义的设想。

1 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现状

1.1 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城市化进程比较快,但是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不是很好。“十一五”期间,在能源消费和国民经济年均分别增长6.6%和11.2%,全国城市空气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下降26.3%。尽管我国环保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遏制。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大量污水和废物,有的未经处理就对外排放,再加农田中大量化肥和农药的残留物,最终都汇聚到湿地和水体之中,大大超过了湿地的自净能力,导致湿地水质下降、湿地生物物种减少、生态功能退化,破坏了湿地乃至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追求短期效益,过度开发、超负荷接待游客,导致著名的湿地景观受到严重的破坏。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断在湖泊、河流、湿地周边大量新建游乐场所、开发房地产,这些都在导致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1.2 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

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是有几个主要的因素导致的:首先是人口压力,宏观上的人口压力方面,生态环境的变迁与人口压力有莫大的联系,长期的人口压力引起了中国生态资源的破坏,如珍稀动植物资源的消退与消逝,泰山、燕山、长白林海的消逝等。生态资源的破坏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出现如河口淤积、地下水位下降、荒漠化、城市热岛等生态问题。当城市的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的时候,生态环境必然不断恶化。

工业化压力:中国发动工业化时间晚,发展起点低,又面临赶超发达国家的繁重任务,大城市问题越来越多,城市病越来越突出,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城市化就一定要有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伴随着基础设施的建设,伴随着城市居民住房的建设,伴随着城市的教育、卫生等等的建设,它是系统的工程。但是如果只是重视经济,忽视生态,短期性经济行为就会为中国生态环境带来长期性、积累性后果。

市场压力:中国正处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市场经济本身会产生许多外部经济效应或者外部付经济效应,环境污染就是最明显的例子。环境作为一种公共财产,这种公共财产的提供,对所有人都有好处且多一些人享受它的好处并不会加大总成本。但是如果没有公共财产,所有人的利益都会受损。来自市场经济的压力愈大政府对防治环境污染、整治国土资源的责任就愈大。为了改变中国日益恶化的环境形势必须得到实时的遏制,尽可能的避免不断增长的生态赤字。

2 我们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应对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的措施

2.1 局部的成效与反思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如何协调城市规划发展与城市生态的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生态学应用是现实中的一种存在现象,虽然每个人都知道生态的重要,但却不一定能遵循大自然的规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为此,将生态应用到城市规划中应该是规划工作者的理想。而生态学在城市规划的应用,则是更强调的是生态学的应用部分,并且范围更为广泛,是把生态学的原理应用到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中去,在应用过程中可能作为“应用者”不一定要把生态学的原理都讲的清清楚楚,但应用者本人却要对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非常熟练。

2.2 加强城市的生态规划确保城市生态系统持续发展

城市的生态规划要着力优化空间开发格局,科学规划高效集约发展区、生态农业发展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区、优良生态系统保护区。要加快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增强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具有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业体系。同时,要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强化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全面推进环境综合治理。要积极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彰显“显山、露水、见林、透气”的城市特色。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起主导作用的生态系统。城市中的一切设施都是人制造的,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第二,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流通量大、运转快,城市生态系统不论在能量上还是在物质上,都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这种高度的开放性又导致它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同时会对其他生态系统产生强烈的干扰。所以,要加快生态文化建设,着力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建立健全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总的来说,城市规划,不仅要根据目前城市的生态关系和生态质量,还要放眼于城市未来的生态关系和质量,以使城市和城市生态系统持续发展。

2.3 城市的工业化发展和城市生态建设

相应国家的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建设需要注意城市工业化和城市生态建设的关系。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互为依托、相辅相成。产业是城市发展基础,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是城镇化的重要支撑。要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坚持两条腿走路,既要抓好大项目建设和大企业引进,又要积极促进中小微型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增强发展活力和后劲。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把高起点规划城乡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以人为本、保护生态、突出特色、彰显底蕴、循序渐进,用超前思维和先进理念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的品质。要想方设法引进、聚集更多高端人才助推“两化”发展,使城市更具生命力和吸引力,产业更具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同时,深入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战略,加强城乡统筹,实现均衡发展。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3 结束语

城市规划与建设是人类在地球生物圈的重要活动,生物圈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不仅涉及到社会的各阶层、各方面、各行业,而且不同时期有不同目标、内容和要求;既要搞好顶层设计,明确方向、目标和任务,又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广大环保工作者肩负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历史重任。总之,我们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按生态学规律办事,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史云宇, 付志彬.探讨生态城市体系的建设与城市规划的关系表现[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14) .

[2]毕继胜, 尹淑银, 张炜.加强城市生态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发展[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02) .

[3]赵发兰, 杨红云.浅谈生态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 2010, (17) .

生态城市的建设与规划探索 第8篇

城市,是指人类通过已有的自然环境基础,进行以其为核心的建设,最终形成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既是人类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人类发展生产的主要场地。而生态城市则是指人类通过总结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探索的过程中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模式的最优状态。

当前,全球气候急剧变化,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并重,为了保障人类的长期发展,建设生态城市已经成为了世界和我国城市发展的最终途径。建设生态城市既是关乎人类发展的目标,也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终方式。一般来说,要想建设出生态城市,就需要根据城市基础,依据城市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订制有针对性的生态规划与管理制度。但就我国城市目前的发展来看,城市在规划时对于环境保护考虑存在短板,城市规划与落实执行存在很大落差,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未得到完善与落实。这些都直接导致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落后。

同时,从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与国外的生态城市建设进行对比看出,我国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主要强调于城市规划,强调城市中生态功能区与生态用地结构的完善。我国众多学者与专家也在对生态城市建设进行着不懈的探索与研究。总的而言,学者认为:要想实现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就需着眼于大范围内的区域规划,通过城乡统筹来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把城乡两者间的土地利用模式与交通运输体系进行宏观调控,在生态城市的规划中普及生态学原理,进而实现生态城市建设与规划的目标与措施的有效呼应与执行。

二、生态城市的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生态城市的建设与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环境保护做不好,也就做不好生态城市的建设与规划。一方面,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必然带来环境的改变与污染,如城市土地、水体、湿地、森林等自然资源的不断缩小甚至消失。且城市在扩张的过程中也会造成土地污染,土地浪费,城市灾害频发,如生物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生物多样性骤减等。由于环境的改变与污染,城市居民的生活也必将受到影响,如清洁水源的减少、水质的下降、城市区域的土壤与水体污染、城市郊区所栽种的蔬菜、水果等有毒物质含量上升。而城市生活中带来的大量汽车尾汽,城市工业的发展都会带来“城市热岛”效应,造成城市空气中污染物增多,甚至形成雾霾等。当然,对于更多的中小城市来说,城市居民的活动会造成“垃圾围城”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对那些长期处于欠发达阶段的城市来说,由于经济压力一味只重视发展,忽视环保,不仅会造成城市生态用地侵占现象严峻,而且由于意识与经济能力的不足,生态建设与复建的推行遥遥无期,甚至有心无力,城市灾害频发,人居环境恶劣。当然在这些现象中,也存在着打着建设生态城市的名义而进行生态破坏的现象。这些现象大部分是忽视城市自然资源现实,如在严重缺水地区进行人工湖挖掘,大规模移植大树进行广场景观营造,甚至假借生态城市建设名义进行房地产开发,把原有的公共绿地与森林变成私人的生活区。此类不顾生态规律的行为还包括不经过生态测评就一窝蜂地建设起湿地公园、生态公园、生态住区等等。

因此,关于生态城市的建设,科学而严谨的调研是规划的第一前提。基础理论上城市生态安全研究应对城市生态用地布局、生态结构、生态指标量化等方面进行全面掌握。为了更好地做好生态城市的建设规划,考虑到城市是一个动态的体系,所以要对城市发展的动态过程进行研究,并把生态城市建设划分为区域规划、城镇周边体系、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等层面,针对生态城市与城市设计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科学合理地研究。在生态城市建设与规划中避免产生建设性生态破坏,保障生态城市建设后的生态效益要大于生态城市建设中引起的生态环境损失。

三、生态城市的建设与规划重点

生态城市的建设与规划需要考虑到其长期性与综合性。一方面,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必须与城市发展政策相配合,同时从城市规划设计到具体的落实与管理,都要有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另一方面,要想实现生态城市各项目标,那就要对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各政府部分进行有效的分工与协作,从政策方针到技术管理,再到财政支持都要紧密连接,否则很容易因小失大,造成生态城市建设的失败。而在生态城市的实际建设与规划中,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掌握:

(一)准:

城市发展战略布局。城市发展战略布局要准确到位,要在全面而科学的发展战略下制订出有针对性的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为了做好这一点,应对城市原有的主体功能区进行升级,依据原主体功能区的分布与资源,对各功能区配备相关资质的管理者。如旅游功能区应侧重于工商管理与旅游开发干部,农业发展区应配备农学类与旅游开发区专业干部。因为干部是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一线人员,对口的干部才能保障功能区在原有的基础上贴近生态城市建设主旨,为城市的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基础。同时,考虑到生态城市的建设其主要核心是进行资源优化,也就是通过整合资源达到集约利用作用。因此,在财政投入与土地资源调配上,对工业建设用地应保证组团式集聚,而对农业与生态保护区,则应引导其向都市农业与生态旅游业方向整合发展。实现资源互补,优势集中,促进产业集群,以淘汰落后的污染企业,摸索出一条绿色经济发展之路。

(二)严:

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把生态城市建设作为一个中心,在统筹全区域建设规划时,应严格落实规划间的用地协调。对城镇建设用地的审批应从严从紧,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打下生态城市的规划基础。当然,在落实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政府的能动性,应做好管理政策的制订与完善,提高政府干部素质,提高其对于生态文明的认识,提高资源分配科学性,从财政支付与价值目标层面上进行引导与约束,提高政府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主动性。

(三)全:

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绩效评估与考核。以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中的量化指标进行评估与考核。在具体实践中,对于城市不同功能区应结合不同的生态功能进行综合考评。在经济发展考核基础上,如对工业区应侧重于工业污染与污染整治的考评,对农业发展区应侧重于服务业与环保绿化方面的评估等等。因地而异,因功能区而分不同的考评重点,才能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各区域实现统一而公平的考核,有利于团结各区域的领导与干部更为投入地进行生态城市建设与规划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不同城市与不同地区的资源条件都有所不同,自然资源与发展情况、人文景观与地理风貌的不同,所以在进行生态城市建设时,应根据区域发展要求的现实情况酌情处理。这也就意味着生态城市的建设与规划应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与指标,每个城市的生态城市建设途径与方法也应有不同,实事求是,从现实出发,做到城市发展与环保事业共同提高,不断提升人民的人居环境,让城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是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终极目标。

摘要:目前,国内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既有跃进式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生态环境问题。从长远来看,建设生态城市必将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因此,本文对生态城市的建设与规划进行相关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城市,环境建设,城市规划

参考文献

[1]李浩,李建东.生态城市规划实效论——兼议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矛盾性与复杂性[J].城市发展研究,2012

城市绿化与生态建设 第9篇

经过工业化、城市化的急速发展, 自然环境已经变得十分恶劣, 生态失去平衡, 大自然饱受蹂躏, 空气、水、土壤遭受污染, 森林退化, 水土流失, 沙漠化, 温室效应等问题日益凸显, 各种“城市病”随之而起, 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这些促使人类觉悟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我们必须从工业化的黑色道路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转变。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是生态城市的重要基础部分, 是当今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建设园林城市可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 维护生物多样性, 改善生态平衡, 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前, 城市生态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 克拉玛依自然条件概述

克拉玛依市区坐落在加伊尔山北侧山麓地带, 加伊尔山是市区北侧的一道天然屏障。市区的地形地貌较为单一, 为倾斜平原砾质戈壁。区域的气候特点为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 干旱少雨, 夏季炎热, 冬季寒冷, 风沙危害严重;年平均气温为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稀少, 大约为101.7mm, 降雨主要分布在6、7、8三个月;年均蒸发量大, 大约为3545.2mm;全年平均大于8级的大风日为76d, 最大风力可达到12级以上, 瞬间最大风速为45m/s, 主风向为西北风。而克拉玛依作为一座资源型城市, 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园林绿化必不可少, 而城市园林的环境功能, 是潜在的生产力, 它融合在社会生产的全过程中, 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资本, 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条件之一。许多城市和社区出现了“以绿引资, 因绿兴市”的连锁反应, 因环境改善、景观美化, 而走上了环境与经济的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道路。因此, 加强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工作, 促进区域的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人口日益膨胀, 城市里高楼林立。同时, 由于人类活动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和气体废物, 对水质、空气造成了较大的污染;各种噪音、光、热污染普遍存在, 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由于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利用, 使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影响了生态平衡, 因此, 人类面临着保护自然环境的巨大任务。目前人们开始在城市内大量植树、栽花、种草, 用园林绿化人为的强化自然生态系统, 利用绿色植物特有的生态功能, 通过它们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放出氧气, 利用它们吸收有毒气体, 减轻空气污染和防尘杀菌, 用它们降温增湿, 调节小气候、减弱噪音、防止沙尘等。城市要取得基本的生活质量以及与自然环境协调, 就是实现建筑, 城市与园林绿化的再统一。因此, 应当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 根据生态学原理进行人工设计, 加强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 实现自然和人工的完美结合, 把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4 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的思路

鉴于克拉玛依市的自然条件, 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 笔者认为把城市林业的理念引入到克拉玛依市今后的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中, 是克拉玛依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把森林引向城市, 遵循生态学原理, 并以经济生态学原理为指导, 使克拉玛依市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到协调发展, 建成有园林风貌的生态城市。在尽可能的条件下, 既可生产各类园林产品, 又能保护生物多样性, 为全体市民创造出最理想的清洁、舒适、优美、文明的现代化生态环境, 是克拉玛依市园林绿化事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紧迫要求。然而, 由于诸多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 克拉玛依市的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尚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急需改善与提高。根据克拉玛依市的园林绿化现状, 着眼将来, 特提出强化生态意识, 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4.1 加强宣传, 依法治绿

大力宣传《城市规划法》和《城市绿化条例》等法规, 广泛地向市民宣传城市园林的重要意义。只有广大市民充分了解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性, 取得市民家庭和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 才能让他们自觉地参与到城市绿化建设中, 树立起建设绿色家园, 造福子孙后代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同时要加到执法力度, 切实纠正园林绿化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罚代法和以权代法的不良倾向。

4.2 提高市区的绿化质量, 增加绿地面积

结合克拉玛依市绿地分布的具体情况, 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解决市区绿化与建筑争地的有效措施。

4.2.1 合理规划园林绿地

在城区绿化中, 努力做到“见缝插绿”。整个城市园林绿地的分布规划, 应以大、中、小绿地相结合, 其中以小为主;点、线、面相结合实现线、面的特征。“三小”绿地 (即小街景、小绿地、小游园) 是普遍绿化的具体体现, 广泛分布于城区的各个地段、单位、团体, 具有面广量大、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因此, 建设好“三小”绿地, 不仅便于市民的接触和交往, 为他们提供一处亲近大自然的良好的休憩娱乐场所, 而且对整个城市市容市貌的改善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点、线、面上, “点”多指公园;“线”多指街道绿化、游憩荫带、滨河绿带等;“面”则指分布广泛的机关、医院、学校及居住区绿化地带。由于“线”是城市绿化系统的“血管”, 又是城市绿化的门面:“面”是城市绿地的“大头”, 且和市民生活、工作关系密切, 因此, 在“点”、“线”、“面”的三结合中, “线”与“面”更具有特殊重要性。

4.2.2 发展垂直绿化和屋顶花园, 实现立体园林

向建筑索取绿化空间, 既能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又能极大地改善建筑所创造的人工环境, 扩大绿化植物的数量。立体的全面绿化将成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途径。据研究, 一幢五层楼房的阳台和墙面绿化相当于楼房占地面积的3~4倍, 利用攀援植物或其它植物向立面空间发展, 无疑会极大地提高城区绿化面积。屋顶和平台绿化具有变化的层次和高差, 既能丰富城市的景观, 又能使较高层次的居民易于接近自然。同时, 室内绿化既能丰富和改善人的室内视觉景观, 又能调节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及情趣。因此, 室内环境的创造正日益引起国内外的高度重视。

4.2.3 提倡复层混交, 提高绿化质量

以生态学和群落学为基础, 实行乔木、灌木、草木、藤本、草坪及地被子植物的多层垂直混交的植物群落, 其综合生态效益为单一草坪的4~5倍, 不仅可以在城区较为恶劣的人工环境中更好地发挥其生态效益, 而且可以展示空间景观的丰富多彩。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 无论从生态的改善, 还是从美化的角度来说, 复层混交结构应当成为植物造景的主旋律, 警惕过量的“以草代木”。当然, 配置适当的疏林草地也是可以的, 但如以大面积草地点缀少量树木的种植结构作为主要模式普遍推广, 就会在丧失了大量的“绿量”和生态效益的同时, 只是得到大量雷同的景观。

4.3 实施城乡统筹考虑, 大面积增加绿地面积

应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为指导, 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发展, 从城市整体 (包括郊区在内) 生态环境出发, 以市民的生活为核心, 大面积增加城市周边区域防护林, 充分发展小拐乡、乌尔禾区等地方的农田防护林, 充分利用城市森林抑制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 净化空气, 调节气候, 保持水土, 美化环境的功能, 解决由于城市扩大, 人口增加, 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要以营造成片森林为主体, 更多地增加资源, 维护生态平衡, 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质的生态环境, 优美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投资环境。

4.4 多渠道筹集资金, 保障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顺利实施

多渠道筹集资金, 强化政府行为, 充分调动社会各部门、各阶层的力量, 参与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通过以土地换生态的政策, 调动市民参加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形成土地开发的良性循环, 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4.5 加强科技投入, 提高生态效益

近年来, 克拉玛依市加快了园林发展的步伐, 但是在园林科研和园林科技推广方面严重滞后, 导致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质量欠佳, 为打破这种僵局, 今后必须加强科研, 特别是在引种驯化方面应大力加强, 引种驯化要成熟一个推广一个, 要始终把科研及推广工作作为头等任务来抓, 同时借鉴国内外同行的先进技术成果, 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 有利地推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工作的发展。

5 结语

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的主体, 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举措。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营造城市的绿色景观, 就必须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地的覆盖率, 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局面, 是未来城市发展的理性选择。统筹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不可能一蹴而就, 必须持之以恒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创造更加适宜人们居住和创业的良好环境, 以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摘要:针对克拉玛依市的自然地理状况和城市园林绿化现状, 提出了在当前条件下, 发展克拉玛依市园林绿化的建议, 以期改善生态环境, 为干旱地区城市园林绿化和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生态建设

参考文献

[1]丁志熙.城市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2.

[2]林培勋.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环境建设[J].福建热作科技, 2005 (6) .

[3]杨秋萍.论南京生态园林城市建设[J].绿色科技, 2010 (7) .

浅谈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 第10篇

1 生态城市的基本概念

1.1 生态城市的概念

现今, 国内外都在建设生态城市, 由于各地对生态城市理解不同, 因此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内涵, 同时受各城市地理、空间、位置的限制, 很难用一个标准来衡量。但有一个原则, 就是生态城市必须保持系统的健康和协调, 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具备高度生态文明的生活空间。生态城市在维护本城市生态环境的同时, 也要注意保持相关区域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协调。

1.2 生态学对生态城市的观点

从生态学的观点来说, 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 是一个由社会、经济和自然3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一个符合生态规律的生态城市应该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合理是指适度的人口密度, 合理的土地利用, 良好的环境质量, 充足的绿地系统, 完美的基础设施, 有效的自然保护;功能高效是指资源的优化配置、物力的经济投入、人力的发挥充分、物流的有序畅通、信息流的便捷快速;关系协调是指人和自然协调、社会关系协调、城乡协调、资源利用和资源更新协调、环境胁迫和环境承载力协调。

1.3 生态城市的标准

生态城市是指在城市总体发展的战略和目标研究、重点资源时空分布研究、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研究、生态系统敏感性分析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的基础上, 进行城市市域生态分区和具有可操作性的生态调控单元划分。它包括人口控制、城市开发强度控制、污染总量控制、环境功能区调查、生态补偿策略和生态重构方案等。

2 生态城市与可持续发展

与城市规划一样, 生态规划也是基于某一目标体系面提出对现状改进的设想, 两者以公众利益为主题的利益取向也大致相同。现代生态规划从一开始就强调各种生态关系的系统性、关联性、提倡城乡一体, 以生态学观点看, 城市本身就是一个不完整的生态系统, 它依赖于周围环境对它的支持。生态城市规划要以一种整体的、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城市, 其思想和方法对传统的城市规划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衡量一个城市是否是一个真正的生态城市的超标准是看这个城市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也就是说, 城市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是城市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对城市本身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对全人类的生态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城市从生态学角度来说具有特殊性, 它是城市居民与其周围环境组成的一种特殊的人工生态环境, 是人类创造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城市规划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 合理利用城市土地, 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规划的目标在于为经济建设服务, 是促进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它是一种表层的物质规划, 在形式上表现为终极蓝图。这种静态的物质规划已不能适应城市的发展需求。

3 生态城市的规划

3.1 城市生态建设的目标

生态城市规划的根本任务是正确处理人与土地 (包括地表的水、土、气、生物和人工构筑物) 的生态关系, 通过生态辨析和系统协调规划, 运用生态学原理、方法和系统科学的手段去辨识、模拟和设计人工生态系统的各种生态关系, 探讨并改善生态系统的功能, 研究促进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可行的调控对策。生态规划重点在于运用生态规划修复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失衡, 使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生态规划的许多成果可以直接应用到城市规划中, 而许多城市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同时也编制城市生态专项规划, 以弥补传统城市规划在生态建设方面的不足。致力于城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建设城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序结构, 主要内容有:

(1) 人口的增值要与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相适应, 控制过猛的人口再增长, 以减轻环境负担。

(2) 土地利用类型与利用强度要与区域环境条件相适应并符合生态法则。

(3) 城市人工化环境结构内部比例的协调。

可持续性发展城市生态建设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城市人类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而是通过这一过程使城市的经济、社会系统在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内, 在一定的可接受的人类生存质量的前提下得到不断的发展;最终促进城市整体意义上的可持续性发展。城市生态建设不能理解为限制、妨碍了城市经济、社会系统的发展, 而将三者看成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整体。

3.2 城市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 生态优先, 体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作为城市建设中的一个原则体现了现代城市规划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一大进步, 体现了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和对人的关怀。鉴于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矛盾, 城市生态应该把净化大气、保护水源、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维持碳氧平衡、防风防灾、调节城市小气候环境等生态功能放在首位;并应从满足人体尺度, 为人类提供方便, 增加生活情趣含量以及观赏休闲等需求作为建设重点;从偏重于视觉效果转向注重人体身心健康角度综合考虑, 强调人居环境, 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相互协调。

(2) 系统优先, 强调整体效果。

科学配置, 完善城市生态的类型和布局, 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生态总量, 发挥城市生态环境的最优效益, 实现生态系统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 充分提高整个城市的总体功能。

(3) 因地制宜, 突出本土特色。

根据不同地段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质量, 确定适宜的环境结构, 选择应用具有主导功能特点的构思, 进行城市生态环境的合理布局。借鉴本土建筑特别是建筑群落的优点, 突出生态建筑群落模式的特点, 完备优化城市结构。

3.3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从最终意义上讲, 保护环境, 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规划是指导城市合理发展、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和手段, 是“龙头”。所以, 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必须从规划开始。区域规划要根据发展需要和资源条件, 给城市群或城市带中的每一座城市准确定位, 确保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避免无序发展, 各行其是, 甚至恶性竞争, 造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生态的破坏。而每座城市自身的规划, 大城市功能分区规划中, 应合理布置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的位置, 充分保护好原有的江、河、湖、海和山、园、林、树, 融城市的现代文明于自然环境之中。城区开发应重视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均衡分布, 相互衬托, 天然一体, 避免过度密集, 见绿插房。必须尊重人对自然的情感, 充分利用好原有的地形地貌和自然界景观, 忌讳大挖大填或以人工“美化”代替自然景色, 以实现“人—建筑—自然”的融汇这种建筑设计原则。城市规划建设中要保护好自然地貌, 强调自然景观。充分利用气候条件和乡土树种、花灌木等丰富资源建设“绿城”。

4 结语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 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 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按生态学规律办事, 才能使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被人类持续永久地利用, 才能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持续拥有地球这个美好的家园, 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林.城市生态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5.

[2]周红路, 郗洪波.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化建设[J].大连大学学报, 2004.

城市绿化与生态建设 第11篇

关键词:应城市;生态建设;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S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16)01-0052-03

林业生态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证“自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基础。近年来,应城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牢固树立绿色决定生死的理念,扩大森林资源总量,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加快建设富强、文明、宜居应城提供环境容量和绿色能量。

1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

1.1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

一是林业工程项目顺利实施,资源稳步增长。近年来,全市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退耕还林、长防林、血防林、日援贷款造林、低产林改造、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建设资金1 074万元,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完成新造林450 hm2,完成公路绿化305 km,新建花卉苗圃基地440 hm2,全市森林总面积达14 100 hm2,森林蓄积量87万立方米。二是村庄绿化突飞猛进,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全市积极寻求林业生态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扎实抓好城乡绿化、绿色通道和绿色家园建设,共建设“绿色示范村”90个,营造点、线、面结合的城乡绿化网络体系,城乡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不断得到改善。三是农田林网建设稳步推进。全市还结合土地整理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高产农田项目等建设高标准农田林网,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控制面积4 100 hm2,林网控制率显著提升,真正实现“田成方、林成网、树成行”。

1.2绿色长廊建设效果显著

一是对汉宜公路东段进行景观重塑。汉宜公路东段生态景观绿化工程从隔蒲桥至八汤路,全长21 km,沿公路两侧各建50 m宽的绿化带,集镇建设园林小景点,新造林带65 hm2,村镇街道花坛3万多平方米。二是建设八汤路沿线观光林业产业带。依托汤池温泉、应城国家矿山公园、市国有林场等建设1 330 hm2的花卉苗圃和特色经济林基地,整个汤池旅游公路沿线形成一条绿色生态长廊、经济致富长廊和旅游观光长廊。三是沿环绕城区的富水河、红旗渠、盐水河三条水系和长荆大道建设了长15 km、宽60 m环城绿化带,新增城市绿地面积67 hm2,形成一条供市民休闲娱乐的绿色城市环带。四是高规格、高标准建设武荆高速连接线。2011年,市政府投资2 200万元建设武荆高速连接线,共栽植各类绿化苗木220万株,其中栽植各类大树2万多株,花灌木120万株,中型绿化苗木80万株,新增绿地面积21万平方米。

1.3林业产业化规模不断壮大

一是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在南部湖区、河堤库边,建成杨树基地面积达6 667 hm2,引进和发展速生用材新品种丹红杨、南林95等,建成竹柳育苗基地面积30 hm2,建成竹柳造林基地面积330 hm2。二是大力发展花卉苗木。近年来,苗木产业规模出现井喷式发展趋势,产业结构也从以前的常规、单一品种向名贵、高档、稀有、精品方向发展,每年拓展的苗圃面积在133 hm2左右,全市林业花卉种苗总面积已超过1 333 hm2,产业资产存量已突破2亿元。三是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经过几年的发展,应城市建成金水梨基地、茶叶基地等已形成特色。金水梨基地被湖北省农科院确定为南方早熟梨示范基地,金水梨产品获得农业部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认证。应城“景山春雪”茶荣获全国“中茶杯”特等奖,“思朋春露”茶荣获全国“国饮杯”一等奖。

1.4稳步推进林业系列改革

一是积极推进国有林场改革。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实现林场干部职工148人(在职64人,退休84人)全员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国有林场办公、生产、生活环境大幅提升,国有林场种苗基地逐步发展壮大,规模效益逐步显现,改革激发了国有林场活力。二是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截止2014年底,全市共确权集体林地9 467 hm2,确权集体林地2 773宗,确权发证率100%,林地流转9 333 hm2,林权抵押5 333 hm2,林权抵押贷款5 000万元。全市在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基础上,不断深化林业经营方式改革,引导业主组建了金水梨合作社、聂山茶叶合作社、天景龙香料种植合作社、杨树合作社、鲜桃合作社、天鹏野猪养殖合作社、蒲阳苗木专业合作社等10多家林业专业合作社,社员总人数达到3 000人,经济规模达到6亿元,搭建起了林业发展的新平台。

2生态建设的主要作法

2.1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林业生态发展

一是创新投融资机制。通过设立“应城市绿化发展基金”,整合现有中央、省级造林项目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投入林业生态建设。二是创新造林机制。成立专业化绿化造林公司,引导广大造林业主、企业、合作社和个人共同参与全市造林绿化工程,形成全民参与造林新机制。三是创新管护机制。给造林成活率达到85%上的造林业主及时颁发林权证予以确权。鼓励行政企事业单位、社团、群团组织认建、认领、认养绿化带及林木。四是创新发展机制。培植发展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林业产业化发展。

2.2开展科技服务,提高造林管护质量

一是做好种苗服务。造林种苗的质量是巩固造林成果的重要环节。我市在督促各林木种苗生产单位搞好造林种的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及经营销售的同时还重点加强了对各单位林木种苗标准化生产的工作,要求各林木种苗生产单位严格按《种子法》认真地做好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规范管理。二是抓好森林病虫害监测防治。提早动手,提前监测,做好预警预报,并及时发布森林病虫害防治简报,指导林农提前做好防控工作。三是搞好技术指导。春季植树造林期间,市林业部门和基层林业站都要选派林业技术人员深入造林一线,帮助业主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重点把好良种壮苗、起苗运苗、分级修剪、整地挖穴、栽植浇水和管护抚育“六道关”,确保造林成功。四是加强造林项目管理。对造林绿化实行项目管理,科学制定作业设计,严格按设计施工,严格按规程管理,严格按标准验收。五是加强人员培训。全市林业主管部门每年都要从基层林业工作站、森检站、科技推广中心等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省、市森林资源调查、森林病虫害防治、林木种苗等各类业务培训,为推广造林绿化适用新技术和工程管理提供人才支持。

景观生态学与城市绿地建设 第12篇

1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研究

1.1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这一概念是德国学者德罗特尔于1939年提出的,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相交叉的学科。其主体是地理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交叉。景观生态学以整个景观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景观结构、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的原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

1.2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景观生态学将景观看作一种由能量和物质流动连接起来的生态系统的镶嵌体,为研究使用规模的景观提供了关键的概念基础。

1.2.1 斑块—廊道—基质理论

景观基本结构是由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和基质(marix)组成。斑块是指动植物群落或非生命物体如裸露岩石和土壤以及建筑物等。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如树墙、防护林、河流、道路等,这些大多由人类干扰所形成。基质是景观中面积最大、连续性最高的景观要素,它在景观动态中起着重要作用。

1.2.2 景观异质性理论

景观异质性理论是景观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景观异质性包括3种类型:空间异质性(Spatial heterogeneity)、时间异质性(Temporal heterogeneity)和功能异质性(Functional heterogeneity)。目前景观异质性研究还是以空间异质性为主,时间异质性和功能异质性研究还有待深入。

1.2.3 景观连接度及连通性理论

景观连接度是描述景观中的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一种测定指标,是景观中各元素在功能上和生态过程上的联系。景观连通性是指景观元素在空间结构上的联系。

2 景观生态设计

2.1 景观生态设计的概念

景观生态设计是以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为指导,运用其分析方法,对某一尺度的景观进行规划和设计。景观生态设计是将景观作为一个生命系统来考虑,在设计中注重景观空间格局和空间过程的相互关系。

2.2 景观生态设计的基本原则

2.2.1 景观整体优化原则

不同尺度的景观都是由一系列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在设计中,应从宏观着眼,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使各个景观要素协调一致,达到整体最优化。

2.2.2 景观多样性原则

景观多样性指生态镶嵌式结构的拼块的复杂性。相关生态研究表明,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与系统内部结构复杂性、物种多样性成正比。

2.2.3 景观独特性原则

每个景观,由于当地的气候、土壤、植被、动物等因素的地域性,自然会呈现出不同于其他景观的独特面貌。自然条件是因地制宜设计的基础,同时,地域文化传统也是景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2.2.4 生态关系协调共生原则

生态关系协调共生原则指人与环境、动植物与环境、动植物之间、景观中的人工结构与自然结构、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等方面关系的协调。经济的发展建立在景观系统的完整与健康之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

2.2.5 全面综合原则

景观是社会、历史、文化的载体。景观生态设计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自然条件方面的,如:气候、地理、土壤、植被、动物以及文化因素,如:历史遗留保护等。景观不仅仅是一种良好的视觉效果的展现,也是一种发展演变的过程。景观系统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自身的演变,以及对历史遗留的保护与继承。

以上原则都可以用作城市绿地建设的理论指导。不同的绿地具有不同的功能特点,自然以上原则在每块绿地中不可能都得到体现。根据具体情况,侧重于某些方面的景观生态设计原则。

3 城市绿地

3.1 城市绿地的概念

城市绿地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城市中多种绿地类型与规模的绿化用地的整体,主要包括植被、水体、土壤等多种要素。在我国,城市绿地系统多指园林绿地系统,由城市公园、道路交通附属绿地、各类企事业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区绿地、经济林、防护林等各种林地,以及风景名胜区等各种绿地组成。

3.2 城市绿地的分类

根据绿地功能、特点、范围等因素,我国城市绿地可分为以下6种类型: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游览绿地、专用绿地以及街道绿地。

3.3 我国城市绿地建设现存问题

1)城市绿地系统布局不合理。2)城市绿化建设过程中对原有生境的破坏。3)外来物种入侵。4)后期植物养护不利。

4 景观生态学对城市绿地建设的启示

4.1 根据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建设健康的城市绿地体系

根据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可将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公园、花园、广场等点状空间看作城市基质上的斑块,而各种道路绿化用地、防护林带等,则等同于城市基质上的廊道。在进行绿地规划建设时,要统筹规划,合理分布不同等级的绿地斑块,并利用绿地系统廊道加以连通,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发挥最大生态效益。

4.2 建立贴近自然的城市绿地

景观生态学上衡量城市绿地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其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和本土化程度。因此,在绿地建设中,应该尽量保持植物种类的多样性,避免单一化,同时,有必要仔细研究分析乡土植物群落特点,建立合理的复合人工植物群落。

4.3 谨慎引入外来物种

在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对外来物种要进行严格的筛选和实验。要充分研究分析当地的生态特点,避免生态灾难的发生。如目前我国西南部的“紫茎泽兰”入侵事件就是一个教训。

4.4 注重植物养护

要维持良好的绿化效果,离不开养护管理,城市绿地中的植物配置属于人工植物群落,在建立之初其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再加上人流来往频繁,绿地使用量大,植物生长环境限制等因素,更需要注重养护管理。根据绿地植物生长、发育、成熟情况,可以将城市绿地的生长阶段划分为初龄绿地(定植后1年~3年)、中龄绿地(定植后4年~10年)、成龄绿地(定植后10年以上)。养护工作要求根据不同绿地阶段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养护手段。城市绿地的管理方面涉及的内容比较多,需要管理人员既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又具备一定的指导协调能力,还要注意和市民的交流沟通。

5 结语

城市绿地兼有两种生态系统的属性,即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态系统的属性。因此,生态问题是城市绿地系统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学习景观生态学原理,运用景观生态设计方法进行城市绿地规划建设,使城市成为一个真正具有生态功能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城市。

参考文献

[1]吴霖,周晓铁.景观生态学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8(3):33-42.

[2]凌珂茹.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园林,1998(2):51-54.

[3]王小克,张公保.浅议园林景观生态设计[J].山东林业,2007(6):85-87.

[4]陈顶立,傅伯杰.景观连接度的生态学意义及其应用[J].生态学杂志,1996(4):37-42.

[5]高海潮.构筑生态框架实现生态城市[J].山西建筑,2007,33(35):60-61.

上一篇:电力变压器的瓦斯保护下一篇:调节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