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主义论文范文

2024-08-03

物质主义论文范文(精选8篇)

物质主义论文 第1篇

我国社会的信仰形成, 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我国自古以来传承的传统文化部分;另一部分则为我国建国以来一直都在奉行与实践的马克思主义。

传统文化由来已久, 是历史的沉淀。由于历史的惯性, 传统文化不会轻易消亡, 而是会继续作用于我们日后的社会生活。马克思主义则为中国送来了无产阶级的胜利, 为劳动人民带来了一次春天。而社会主义的实现则是梦想与终极目标, 我国距离这个目标的实现还很远很远, 但是尝到了第一次无产阶级胜利甜头的人们, 不考虑当前情况, 形成了狂热的左倾错误思想, 对传统文化和资本主义进行无情的绞杀。时至今日, 许多表象上的东西和单纯的直接对比, 忽视了综合因素的考虑, 因此对马克思主义产生质疑, 同时西方在文化意识形态上也在步步紧逼, 向我国发起一次又一次的冲击, 许多不良思想开始在我国蔓延开来, 致使国民陷入思想上的混乱、信仰缺失。同时在不断改革的进程上, 许多媒体的不良导向也致使人民的价值观受到影响, 淡化主旋律、过分宣传物质生活、轻视文化, 这些都无可避免地对我们的国民精神、社会心理、社会情绪等产生消极影响。

我国正处于全方位改革之中, 其政策、领域的关系势必存在巨大的差异, 这是两种体制交替之时所不可避免的。因为体制的不同, 其运行规律与内在逻辑存在冲突, 为了实现折中, 以达成制度的交替过度, 就会出现边缘地带, 致使一些人或抱有侥幸心理, 或出于迷茫状态, 而模糊了是非的评判标准, 忽视了应守的行为规范。这虽是社会改革的一种必然, 但我们仍要积极去克服。在现实社会中, 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的节奏矛盾, 改革规划的统筹不完善, 社会推崇的信仰与现实不契合, 无法实现。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应该尊重民主的多元化发展。而在我国当代的政体下, 无疑对于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占据了主导地位, 同时也为信仰者提供一定的社会优势, 这就不难产生了信仰的虚假性以及投机性。一些人本着利害关系而投身对于共产主义的信仰, 实际上对于信仰体系的构筑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 极易腐蚀其他想要投身于共产主义信仰的火种。所以, 我们应避免一刀切的现象发生, 应当合理、妥善地处理信仰与信仰之间的矛盾, 以促进和谐共处, 实现信仰建设的繁荣发展。如不对这一过程进行疏导, 任其矛盾自由发展, 或者强行遏制, 则会阻碍思想的解放和国家的建设, 最终导致社会发展的停滞不前。在先力已竭, 后力未续之时, 信仰问题尤为敏感, 也极难控制, 其发展趋势和发展形态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但是, 可以确定的是, 信仰的缺失对社会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 它可以介入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小到公平交易、和睦家庭, 大到稳定团结、发展建设, 都需要坚实的信仰基础来支撑。而我国当今的信仰问题, 还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响应, 自发自觉, 自律自强, 提升个人精神境界, 圆满个人信仰。这期间的路还很艰难, 但只要大家同心戮力, 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二、从外因看:对物的本质认识不够透彻

1. 实用职能。

实用职能, 是指物品具备使用价值, 用以满足人的物质、精神双方面需求。例如, 购买一台缝纫机, 用以满足我们缝制衣物的需求, 就是实用职能的物质层面;而购买一株盆景, 用来愉悦自己的心情, 则为实用职能的精神层面。

2. 经济职能。

经济职能为物质自古以来就具备的职能。由于人们的不同需求无法以自产自用的形式来满足, 于是出现了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 这时物品就具备了交换价值, 也构成其经济职能。值得注意的是, 经济职能的异化是物质欲望极端膨胀的原因之一。在正常情况下, 人们在社会劳动中获取与自己劳动价值在一定范围内匹配的工资, 再通过货币交易实现物质需求。而某些时候, 人们利用市场规律, 谋取了不正的得益, 以实现非劳动收入。而非劳动收入恰恰是无限膨胀的物质欲望的成因之一。

3. 文化职能。

除了具备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外, 物同时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 承载了人类的科学与人文。物是知识、审美、生活的物化。许多收藏家收集古玩并不是期待其增值, 从而谋利, 而更看重其承载和内涵, 因为这些物品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 同时也包含许多精神, 体现了人们对于某种抽象事物的喜好。为满足物质需求而制造的物品, 在物品满足物质需要的基础上, 一般要经过时间的过滤, 才能实现其文化职能, 而为了满足精神需要而制造的物品, 则以其文化职能为主导职能。

4. 中介职能。

中介职能实为物品之经济职能的延伸。之所以将其单独作为一项职能强调, 是因为该职能涉及人与人之间通过物品形成的关系。物品是一种人们交往的工具, 人们正是借助这一工具建立了或远或近的联系。各国之间建立的普遍的联系就是通过物品实现的。借用科甘的一句话, 物品是我们彼此发生关系的物品。

5. 贮藏职能。

商品的价格是在商品价值划定的范围, 根据供求关系在一定区间内波动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通过对物品进行投资、贮藏来实现现有财产的保值, 这是一般意义上的贮藏职能。有些人积蓄财力、增加珍宝为的是彰显其地位和财富。

6. 门面职能。

门面职能是一种抽象职能, 这也正是其特殊性之所在。依财产之多寡所划分的社会阶层, 往往过着不同品质的生活。富有的人使用更加优质和贵重的物品, 即便这些物品与其他物品拥有同样的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所属社会集团。例如, 民间饮酒用瓷器, 达官显贵们饮酒用银器, 而宫廷皇族则用玉器, 甚至由更加名贵的金属和宝石打造的盛器。物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的社会地位, 这就是物品的门面职能。需要强调的是, 是什么样的人拥有什么样的物品, 而并非拥有什么样的物品就是什么样的人, 二者不具有可逆性。而对二者概念的混淆导致在追求“门面”的过程中曲解“门面”, 造成“商品崇拜”。

而今, 人们在物品上附加了远远超出了其自身职能, 将物的职能过度夸张, 乃至神化它。人们只有认清物品的职能与属性, 才能体悟到, 在社会生活中人是主导。虽然物品可以以种种形式反映人, 人在许多情况下也成为被物所指对的对象, 但归根结底, 人才是主动者, 是根源之所在。人只有转变观念, 其对物的态度才会有所转变。

从以上对于物质需求不正常发展的解构、分析可知, 树立社会主义新信仰, 健全社会主义物质价值学说, 正是当代社会所亟需的。其中的任何一方都需要我们社会全体共努力才能完成。我们也知道, 树立信仰面临着哪些问题, 哪些问题是我们所亟待解决的。同时我们也清楚了物品的基本职能, 以及如何有效地防止物品职能的异化。最终, 通过我们自身的内修, 和国家各个部门的统筹管理的外部限制, 实现重塑信仰, 完善学说, 最终消除商品拜物的宏愿。

摘要:当今我国商品拜物现象严重。究竟因何造成了当前的状况, 笔者从信仰缺失和关于物品的认识两个角度出发进行了论述, 解构、分析了信仰缺失和关于物品的认识歧化。期望通过二者的结合, 对我国当前的社会境况产生积极的影响, 促进社会主义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商品拜物,信仰缺失,物品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张琼苑.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解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6) .

[2]闫顺利, 赵红伟.关于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争鸣[J].社会科学家, 2009, (7) .

[3]王金福.维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基础[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0, (1) .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学习心得 第2篇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已经有一段的时间了,对于马克思主义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世界是什么?人与世界的关系又是怎样的?这是生活在世界中的人们不能不回答的问题,也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首先搞清楚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即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本质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对世界本原和统一基础的最高抽象。承认了世界的物质性,也就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从而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区别开来。唯物主义本身对“物质”的认识也有一个发展过程。从古到今,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理解,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把握,经历了一个从素朴到科学、从片面到比较全面的认识过程。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哲学,虽然在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它终究未对世界的物质性、对物质范畴做出科学的解释。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吸收了其物质观中的正确论点和思想,对具体科学关于物质世界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哲学的概括和总结,形成了科学的物质观。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的经典论述中,即“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不仅同唯心主义相对立,同时也与旧唯物主义有着原则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指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实践活动。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现代唯物论的物质范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第一,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世界上的具体物质形态一方面千差万别,纷繁多样,各有各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有共同本质、共同特性,就是它们都是在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无论它们的具体结构如何,形态怎样,一切物质都具有客观实在性。这就从根本上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我们可以看出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

第二,物质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具有可知性。物质是人的感觉可以反映的对象,而不是不可捉摸、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永远不可认识的事物。因此,要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去理解物质的可知性,只有这样,才能与旧唯物主义的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第三,物质范畴具有深刻的辩证性,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它是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最大共性的哲学范畴,体现了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相对和绝对、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对立统一。不管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和属性如何千变万化,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这一共同本质,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不变的。

第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是构成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即具有彻底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看到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又以实践为基础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建立起统一地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理论。这对于唯物主义以至整个哲学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他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而同时,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他的物质主体。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物质运动时间空间是有内在的统一性的。

全部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之所以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才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在于客观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类之所以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在于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而规律是可以被人类认识和利用的。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实践是物质的,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的特点。实践从一开始就是社会地进行的,任何人的活动都不能离开社会的联系。人类实践的具体形式是丰富多样的。随着人与世界关系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分工的进步,人类实践的具体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

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拓展和深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重要性。人类改造自然与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把推进生产发展,实现生活富裕,保持生态良好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挣脱物质主义对生命的捆绑 第3篇

关键词:物质主义;心路治疗;高级自我;内在空间;国民幸福总值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6.06.0038

心理治疗为我们带来心理学洞见和精神真相的融合。心路治疗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我们不必去除我们自己和他人的问题部分,反而能够利用它们来加强与“高级自我”的联系。我们每个人,生来有光明、爱和真理,当我们在这世上成长,由于受到物质主义的绑架,大多数人看不到这些“珍宝”。我们所有人中都存在着更广阔的意识。要阻止物质主义束缚我们的生命,要发扬光大我们的高级自我,激活我们生命中的“珍宝”。本文将向你说明如何从现在开始在生活中达成这一目标,以及使你进入这一活动可以采用的步骤。

人生最痛苦的挣扎之一,就是克服可见与不可见世界的分离。可见世界,我们称之为“现实”。对于我们的感观而言,一切都是真实的——也许在帮助和拓展感知力工具的帮助下,比如微软、计算机、扫描仪——属于这个世界。它是一个日常世界,食物、汽车、产品、建筑、广告、经济、职业、科学、权力、金钱!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就是所有现实。在他们的世界观中,不存在不可见的、非物质的、精神性的存在;而且,这一点没错,因为你可以很舒适地过上一种幸福和满意的生活,把你自己限制在这一圈层当中。这就是其所是——限制生命。当你长大,学习在物质世界中寻找你自己的道路。任何这些时刻,你都将面临一个十字路口:你愿意成长吗?你为更广阔的视野准备好了吗?你足够渴望把那个可触及现实的舒适抛掷身后,旅行至一个一无所见的地方吗?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中庸》第十六章)

当我们进一步思考物质维度,当然可以看到非物质的方面。我们所吃食物包括活生生的物质,直至它变成我们吃的东西。无论事物是活的或是死的,你都可以看见。我们对一头牛和一块牛排,可区分得很清楚。但是,你能真正地触及这种差异吗?你能真正地理解它吗?你可以衡量它,你可以解释它,你可以经历它,但是你可以生产它吗?创造它吗?究其根本,它不是一个谜吗?

也许,还有你驾驶的小汽车,它全部都是机械和电路。但是,这些炫酷的设计来自哪儿?是来自设计者的头脑?他或她的灵感是一种相互碰撞的神经事物吗?这是不是某种耦合?

一、一种物质与非物质现实的混合

我们尝试把我们的现实定义为存在着的物质,但更进一步观察,我们生活在物质和非物质现实的混合当中。当事情变得复杂时,僵硬的物质主义作为我们的防护线;物质和非物质现实的混合,已经从那向前迈出一步。我们所有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压力层升起,我们对生活的感知就会变窄,落至裸露的本质:只有物质是重要的。更广阔的视野消失于恐惧的笼罩中;而且,我们的生存本能会特定地聚焦于可见的事物,比如说食物、水、居所、温暖。只有提供这些事物时,我们才能在更敞亮的情绪中放松下来,再次给予生命的非物质方面以空间。

这很平常。它是我们人类的环境,服务于这颗星球上进化过程中的各种人种。但是,一旦满足我们的生物需求,生命需要我们向前迈步。我们处于物质丰裕的舒适中,倾向于遗忘这些。心路治疗课程认为,我们感谢物质层面的现实,但心路治疗走出了更远一步。这一步是我们难以迈出的步伐,因为我们所有的心理感知指向别的道路。不过,在其基础观点方面,心路治疗与其他宗教传统并无不同,这就是——最终只有非物质层面是真实的。

二、生命的物质方面与活出生命的全部潜能

当你饥饿、失业、生病,丧失或卷入深度冲突中,都令人难以接受。幸运的是,心路治疗让我们踏上一条逐渐演变的跑道,意味着活出人类生命的全部潜能。所有258节心路治疗课程,大量课程应对克服恐惧、骄傲和自我意志的更为世俗的现实,发现内在的消极性(我们更低下的本质或心理治疗对其下的定义:低级自我),帮助我们形塑生活经验,感谢我们健康缺失的自爱,学习创造我们想要的生活,而且更多的准则帮助你过上更完美的生活。

在这种状态中没有恐惧。有一种终极安全的感知,以及充满于你整个存在的世界家园感。一种关于生命、你自己、所有一切的安全感,也许可被描述为生命的“惬意存在”,生命就像一支适合于你的手套。但为了到达这一状态,你必须克服让你停留在分离和隔绝状态的障碍,这是人类历险。它通过诸多自省来认识、承认,不仅在表面也在我们人格更深处让那种伤害他者的冲动随之而去。对我们自己的真诚和宽恕,让我们对冒险更容易也更有乐趣。一路上,我们必须与我们更低本性中过度的破坏性和物质性相搏斗。

当我们陷入这种物质主义的心态时,就没有“内在空间”这类事物。只有当事物通过感官可见、可测量、可观察才是真的,剩下的则是幻觉、幻想、白日梦、一厢情愿的想法,没有意义。依据心路治疗课程,这种物质主义观在过去一个世纪已变得重要,当前正导致现代世界的多种问题。因为物质主义有正面和负面,比清晰明了的破坏性更微妙,更少非黑即白。由此,依据自我负责其对我们提出更多要求。物质主义的积极一面是带来物质的丰裕,就像在巴西、印度和中国等世界人口巨大和日益增长的国家那样。物质主义消极的一面是拒绝生命力量本身,错误认为没有精神实在这类事物。受此控制,由此轻易把你的世界观窄化至可触及的物质、金钱和市场实在。这是一个潜在的过程,你会逐渐失去看见那些根本上的让生活有价值的品质——敬畏自然,建立关联和关系的机会。假如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朝向一个目标,通过效率和效益,我努力的结果,我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带有色彩,于是感情就蒸发了。

道家、儒家和佛教最伟大的圣人,都没有把物质主义视野作为反思世界的基础,但出于他们生命哲学的更深层次,使用社会行为和人的规矩作为基础。对于道家来说,与自然世界和谐相处及其生命之流是基本规诫。儒家的核心信条与德国哲学家康德的“绝对律令”相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佛教的基本原则是,苦难是由贪恋所引起,对物质的痴迷作为命运已然可见,这是最大的障碍。我们可以采纳从道家、儒家、佛教和其他传统智者的名言以使用所有这些智慧资源。如:“一丝慈爱甚于金钱和权力。”(佛陀)“知足是幸福,过犹不及带来不幸。这适用于一切事物,特别是金钱。”(老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我们的世界可以满足人类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类的贪欲”(甘地)。但是我们用所有这些智慧来做什么呢?

三、“国民幸福总值”与避免暴富症

西方世界特别强调实在物质外在的一面,引发了日益增长的无意义感。在荷兰,超过100万人(人口1600万)日常服用精神镇定剂来摆脱这种痛苦。140万荷兰男人和女人是重度酗酒者。这些数字与其他西方国家并没有太大差别。特别聚焦在“国民生产总值”上似乎并没有让我们幸福。我们可以引用不丹王国鼓舞人心的例子,不丹国王(1972年)引进“国民幸福总值”作为替代。“国民幸福总值”包括四个方面:合理与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价值观保护和促进;保护自然环境;良好的政府治理。不丹制定了750页的指南来计算“国民幸福总值”,包括33项指标调查问卷,例如心理安宁、健康、教育、文化、政府、生态,生活标准和时间使用。历年来“国民幸福总值”引起世界关注,最终在2012年联合国大会作为讨论议题。一些西方政府,比如法国和英国,学习不丹的做法。这个喜马拉雅小国,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由此设法发挥其影响,不是从物质资源方面而是从精神启迪上。

这是来自我们所有人的事物:精神激励具体化。不管你称之为什么,你引用的名言,最终都归结为你如何过你的生活。我们的日常在其中被严重误解,因为它使我们趋向聚焦可见的事物。在我们每天的琐碎事情中,不管是在办公室、工厂、厨房或学校,我们所有的能量聚焦在操纵事物。这没错,为了完成工作我们应当用这种方法,我们必须做这些事情。

但是,假如我们让自己相信,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在物质之中,例如,变得富有,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这会导致我们毫无所获,就像美国成功的企业家马库斯·珀松那样,把他的公司吾船(Minecraft)卖给微软,成为亿万富翁,但同时也遭受了“暴富症”。你得到一切,但问题是你也耗尽了继续努力的动力,由于内心的不平衡而无法进行人际互动。他说:“在伊比沙岛与一群朋友玩,与名流聚会,能够做任何我想要做的事情,我从未感到如此孤独”。他还写到,他公司的雇员“现在讨厌我”,而且,他发现一个自己喜欢的“很棒的女孩,但是她怕我和我的生活方式,宁愿和一个普通人在一起”。

虽然我们许多人固然高兴地接受马库斯的问题以及他的金钱,但这位亿万富翁指出了深奥的真理——钱并不能让你幸福,缺钱也不会让你不幸福。有钱很好,但不要聚焦在外部世界,让你从内在世界分心,在那里可以找到真实的、无穷的令人满意的财富。人们认为,只要他们有更多的知识、技术和物质财富,他们就能生活得更好。因此,人们越来越多地生产、消费和排放。但是,大众生产、大众消费和大众排放是不可持续的。内在超越是人们追求更好生活的更智慧的方式。

心路治疗一次又一次强调“迈向内在”,一旦我们踏上我们意愿的内在旅程——许多旅行冒险之后——就会发现:我们幸福的内在源泉,深深地隐藏于内在。我们每个人都携带着遗忘的财富,用心路治疗的术语称之为“高级自我”。我们每个人生来就有光明、爱和真理的核心,但当我们在这世上长大,其物质干扰让大多数人看不见这一珍宝。那是个坏消息。好消息是你能发现你的回归之路,通过心甘情愿让旅程穿过阻止你与你的“高级自我”联系的两个层面。

四、理想化自我形象、低级自我与高级自我

首先,人的外面一层是“理想化自我形象”或面具自我,这在中国被称为“倍儿有面子”,就是我们自己相信的形象,应当反映我们是谁:“假如我像这样,我很好”,基于我们从周围所获得的信息(“不,不要那样做”,“松手”,“你真丢人”,“做得好,现在你是一个好女孩/男孩”),我们学习如何行动才能得到赞赏。与理想化自我形象不符合的一切事物都被隐蔽压制。这种理想化自我形象,是人们使用保护他们自己对抗痛苦经验的主要工具。从自我角度来看,理想化自我形象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意外和不幸,以支撑自我信心。它也反映出自我希望被其他人妒忌和羡慕。你的理想化自我图景完全有可能包括你的真实自我所拥有的特质和特点。但是,理想化自我背后的动机是假装的:你假装“好像”。因此,理性化自我图景常常是造作和不真实的。

我们越是依赖理想化自我形象,我们就越是开始相信它。而且,我们越相信它,我们就越让我们自己相信面具是真实的,我们就越与我们内部实在疏远。在我们生活的第一部分——让我们在上半场说出来——这还不是一个大问题。你仍旧忙着积淀你的生活,让你的自我强壮和成功。但慢慢地,逐渐从外部和物质事物的满足变少,你开始注意到空空的内在。一种失落的苦恼感觉困扰你,而且它促使你准备改变和进一步成长。

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准备好根本的改变,但是如何实现呢?面具层的苛刻模式是很难改变的,因为这层本身缺乏真正的——非表层的——转变所需的能量:只要改变的渴望消失,你就会落回到旧模式中。心路治疗课程认为,为了真正的转变,我们必须进入更深一层。那需要勇气,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会吹走舒适的表层,虽然我们不悦地怀疑它不讨人喜欢。

而且,那是对的。因为在面具自我之下潜伏着低级自我,它有破坏性和消极性。视它为你衣服的一部分,不是你灵魂的本质。联系是高级自我和精神实在本身的中心特性,低级自我的本质是分离。它是负面的、破坏性的,而且它与一切人和事作战,它是内在的敌人。假如你能集合勇气继续内部旅程,穿越表面的造作和众所周知的面具层,你就会发现在低级自我领域的自己。可以理解的是,我们都紧抓面具自我,因为低级自我是恶劣的、讨厌的、残忍的、剧烈的、冷酷的、敌意的,完全自我主义的、存心不良的、压迫的、负面的和有害的。

使用理想化自我形象或面具自我压制所有,我们也阻塞了低级自我包含的强大能量。不是抛弃低级自我,而是转化。在心路治疗视野中,每次消极的显现都是原始纯洁和积极能量的扭曲。释放原始纯洁能量的唯一方式,是让其有益于完整和一体的人格,进入到你的内在世界中令人恐惧、令人厌恶的地带。然后,你可以引导意识光芒照到黑暗,溶解扭曲,释放阻塞在那里的强大能量,转变为创造性和积极的用途。

假如你面对你内心的邪念,你会发现这是解放,进入高级自我的世界。提升你的意识让你到那里。面具自我意识认知把你带入与你的低级自我的联系中,而且,转变低级自我重新建立与高级自我的联系。高级自我不是我们在很遥远的未来,经过长期和繁重的劳动之后才可能得到的神秘能量,也不是在大师和复杂仪式帮助下建立联系的神秘能量,假如我们很幸运的话。高级自我就在此,在当下。如果每次你遵从你的内心做事,没有期望或希求任何事情,你就与你的高级自我相遇。你的高级自我是你与更大的整体、生命力量、神圣事物的联系,这是一种来源。当你幸福生活时,当你感到与你的生命或你周围的生命联系时,你所有的善、爱、真实和纯洁的冲动,来自你的高级自我。这是我们灵魂的本质,是我们的真实之是、根本所是。然而,“你的”高级自我这个术语可能有些令人误解,因为高级自我是联系我们所有人,它超越个人层面。你也可以称其为“上帝”,或者道、“生命”、“光明”、“大全”。

因此,从外在到内在的顺序是:面具自我、低级自我、高级自我。这也是扩展意识过程必须经历的路线。当我们认识到和透过我们的面具看到——我们理想化自我形象——我们能为我们的低级自我承担责任。我们做得更多,更多低级自我融化,愤怒和停滞的能量转变为高级自我的原始积极和创造性能量。你越接近你的本质,你就越能感受到它,实际上,我们以一种很奇怪的颠倒秩序向外部世界呈现我们的人格。我们认为最好的实际上是最坏的。你的核心是高级自我。由于概念误导和破坏性,它被低级自我掩盖。但这不是真的:根本而言,你并没有你所恐惧的消极个性:你是爱,你是光,你是生命!所有只是被掩盖,然后被我们每个人揭开,不管我们所住何处,不管我们的环境是什么。假如你能够集结勇气深入观察你自己的内心,你将会看到你所站立的由金子打造的地面。不久前,我发现了这金子。

在冥想中我聚焦这一问题:为什么我没能挣到足够多的钱?我看到一支塑料充气船在波浪中摇摆,与我的自我有关,通常围绕着一点徘徊。“我应该去哪里?我应该做什么?”我带着绝望的情绪询问。一种内在的声音诉说:“你不必去任何地方”,“是的,是的”,我冷笑着思考,填补问题的余下部分,“我已经在那儿了,对吗?”,我叹气,“这样的答案有什么目的呢?这没有解决我的问题,不是吗?”我在垫子上坐了一会,愤怒地观察我的呼吸。然后一个想法撞过来:假如我让自我离去,看看会发生什么?我料想在塑料船上扎个洞。气体发出嘶嘶声,我下沉并消失在水底。当我慢慢地落下,我看见鱼儿在我周围游来游去,带着惊讶的表情:你在这儿干什么呢?然后,我触碰到海底。我坐在地板上,环顾四周。现在呢?我不知道。我毫无想法地在海底移动我的双手,把沙推到一边,突然看见一些事物闪烁。那是什么?我用双手推走更多的沙子,令人惊奇的是,我看见由金子组成的底部。不仅仅是一块,所有我推开沙子的地方,遍地都是金子。整体海底都由纯金做成。我试着用我的手指摆动其中一块金子,这样我才能占用它,但是不行,它是如此坚固。我唯一所能做的事情是看着它,坐在那里。

五、结语:激活你更广阔的意识

假如我们特别关注外面的金子,我们就会失去里面的金子。而且,只有里面的金子能给予我们真正的满足、幸福、圆满以及持续的内在平和。在我们的年纪,许多人似乎都像老鼠,贪得无厌地渴望上好的、多汁的奶酪,受此指引,最后悲惨地掉入老鼠陷阱中,掉入我们自己限制生命的个性化、定制、舒适的视野中。这听起来像你的生活?——是时候该醒醒了!

我们所有人都有更广阔的意识。有待于把我们从我们的老鼠陷阱中解放出来。需要终结物质主义对我们生命的限制,心路治疗为我们展示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心路治疗的承诺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当你从最深处的自我中心解放出来,就会吸引到生命的丰富,活出生命的全部潜能,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责任编辑 文 格)

Abstract:Caught in the split between the imagine and the visible world, all humans struggle with the problem of materialism. As long as we see the material side of life as the only reality, we will miss out on the abundance, happiness and integrity of the immaterial sphere of Life. It is discussed that the binding of life by materialism and how to break away from the restrain of material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thwork. This will provide enlightenment for us to live out full potential of life and lead a better life.

物质主义论文 第4篇

物质主义是改革开放后产生的新现象,它具有与英雄崇拜,领袖崇拜等崇拜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社会后果,易引起青少年的关注和讨论。随着社会的发展,报刊、图书、广播、电视等传媒工具以面向大众的信息沟通方式,迅速的向受众者提供有关社会事件和社会变革的信息。大众传媒对于物质的大肆宣扬,同时由于物质本身与传媒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及利益影响,物质被传媒的受众者高度关注的同时,也受到青少年群体的疯狂追捧,使很多青少年成为物质的追捧者。

物质主义价值观与传统的清欢寡欲,淡薄名利是相左的,这样一种过于现实,追求享受的价值观念会直接刺激青少年的金钱观,刺激着青少年对金钱的欲望和追求。因此,研究青少年的物质主义价值观倾向是十分有意义和必须的,有利于奋斗在第一线的教师们更加了解青少年的价值观趋向,更好的开展德育工作,也有利于青少年群体健康茁壮的成长。

本文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及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青少年的物质主义倾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物质主义价值观与心理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以期能为预防和干预青少年的物质崇拜现象提供实证研究,总结与思考缓解青少年物质主义价值观的策略。

二、物质主义价值观的研究现状

1、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概念

物质主义者倾向于将拥有物质财富的数量和质量当作成功的标准、能力和实力的象征;根据人们的消费水平来评价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物质财富也是其提升自身形象最有力的工具。高物质主义者目标意识强,并有计划有条理,功利主义强,用金钱和物质财富作为个人地位提升的工具;他们追寻奢华的生活,享受消费的快乐和物质拥有的过程,但高物质主义者往往生活满意度低。根据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人类具有三种基本的心理需求:胜任(competence)、自主(autonomy)和关系(relatedness),如果这些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人们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并体验到幸福感,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疾病。对内在的生活目标(如友好关系、个人成长)的追求和实现能够相对直接地满足这些需求,从而有助于个体幸福感的提升,而对外在的生活目标(如物质财富、名声)的追求将不会有助于甚至会偏离于这些基本需求的满足,从而导致心理疾病。由于物质主义者把物质目标看得比其他生活目标更重要,因此他们会体验到低的幸福感。

2、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测量

对物质主义的测量使用最广泛的是Richins和Dawson于1992年编制的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material values scale,MVS),把物质主义区分为三个维度:以获取财物为中心(acquisition centrality)、通过获取财物追求幸福(acquisition as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以财物定义成功(possession-defined success)。MVS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4,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各项拟合指数均达到统计学指标。

3、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成因

(1)个人不安全感

当个体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把物质主义作为一种补偿策略,以减少不安全感所带来的痛苦。而这种个人不安全感又有许多根源,如经济的、人际的、身份的。关于经济的不安全感,当人们在一种经济被剥夺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时候,内化了一种主观的经济不安全感,当他们成年后,这种经济不安全感仍然持续停留在他们的心里,致使他们非常看重物质的成功,成为物质主义者。

(2)社会学习

除了不安全感能够促进物质主义的形成以外,个体还可以通过社会学习的过程发展物质主义,这种社会学习主要来自家庭成员、同伴以及那些频繁出现在电视节目尤其是商业广告中的物质主义信息。来自家庭成员的社会化模式主要是价值观的传播,它是通过儿童模仿看护者价值观的认同过程来实现的。另外,同伴的影响也是个体物质主义定向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最后,电视尤其是广告被普遍认为是物质主义形成的一个原因。

三、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湖北省荆州市第六中学高中一年级2、3、4、5班为被试,其中男生75名,女生105名,共发出调查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7份,回收率为98.5%,其中有效问卷为180份,有效率为90%。

2、研究工具

华中师范大学的李静和郭永玉将Richins和Dawson的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MVS)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了修订,修订后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92重测信度为0.830,均达到了可以接受的标准。

本研究中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 tion wi th Li fe Scale,SWLS)是由Diener等人编制的,包含5个条目,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9。

正负性情绪量表(Posi tive Affect and Negative Af fect Scale,PANAS)由Watson(1992)等人编制,包含积极和消极情绪两个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4和0.80。

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RES)采用4点计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4表示完全符合,量表的分数范围为10-40分,分数越高说明自尊程度越高。本研究中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5。

社会支持量表采用肖水源1986年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测试社会支持状况。该量表重测性信度系数为0.92,各条目的Cronbachs在0.89-0.94之间,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感恩量表(GQ—6,Mc Cullough et al.2002)有着非常强的单因素的解释(Mc Cullough et al.2002),并且这个量表在成年个体中有一个非常好的内部相关(a=0.82;Mc Cullough et al.2002),在青年个体中内部一致性系数为a=0.82(Froh et al.2008),通过分析,感恩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

3、研究过程

采用团体测量的方式,采取统一指导语以不记名的方式答题,问卷当场收回。对所有收集到的数据材料统一编码,录入电脑。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四、结论

使用SPSS17.0数据分析,(1)男生和女生物质主义价值观之间不存在性别差异;(2)青少年的物质主义价值观与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自尊存在负相关,但是相关不显著,与研究假设不符;物质主义价值观与消极情绪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18,相关系数在0.01水平显著,符合研究假设;(3)物质主义价值观与社会支持存在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85,在0.05水平显著,符合研究假设;物质主义价值观与感恩存在负相关,相关系数不显著,不符合研究假设。

五、讨论

1、青少年物质主义价值观现状分析

从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男生和女生的物质主义价值观程度在的份上接近均值,均值和标准差都不存在显著差异,并且,男生和女生在量表的标准得分之间也不存在显著差异。青少年在经济基础尚未建立的同时,就将物质作为衡量成功和快乐的唯一标志,将物质追求作为其生活的中心,无疑会增加这些学生的心理负担,影响他们的幸福感,甚至不利于他们的长远发展。

2、研究不足

(1)研究中所选取的被试是整群抽样的方式,虽然班级是随机抽取的,但是并不符合严格的而随机取样的要求,选取沙市六中也是方便取样的原则。

(2)在被试填写问卷的过程中,有带班老师的陪同和监督,同学们是在一种非常颜色和紧张的环境中完成问卷的,同学们仿佛置身于一次严格的考试中,填写问卷的心情是紧张不安,焦虑着急的状态,而问卷调查应该遵循匿名、轻松、开放的答题原则。

(3)沙市六中属于一所中等偏下的学校,来这里就读的同学,学习动机不高,学习成绩不好,家里给予的升学机会也不是很大,同学们基本处于厌学,逃学的状态,所以,他们对这种做问卷在反映自己的想法和观念的方式存在本能的抵触。外加我作为一个外校人员,无故要求填写问卷,也遭到了同学们的一些排斥,即使有老师们在场,仍然不能保证同学们填写问卷的认真程度,基于此,同学们懒散,随意,甚至是刻意胡乱填写问卷,造成数据的不真实,也会严重影响实验结果。

(4)在问卷的编排上,笔者特别主意将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排在整个问卷的最后面,让生活满意度,正负性情绪,自尊,领悟社会支持和感恩放在问卷的前面,考虑到这些问卷在情感色彩上不太强烈,被试在填写问卷的过程中不太容易有社会赞许倾向,但是,物质主义价值观的量表里,有类似“我羡慕那些拥有昂贵的房子、汽车和衣服的人”,“获得物质财富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一个人所拥有的物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明他有多成功”等这样的描述,会让敏感的同学产生社会赞许倾向,使回答不真实,甚至刻意掩盖自己的物质主义价值观倾向和认同,从而使得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得分趋于平均数,造成相关系数的不显著,影响实验结果。

摘要:本文试图调查青少年物质主义价值观与心理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以期能为预防和干预青少年的物质崇拜现象提供依据社会支持之间存在负相关,且相关显著。

关键词:青少年物质主义价值观,心理功能,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姚本先,陆敏.物质主义概念与测量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心理研究,Psychological Research,2010,3(4):25-28.

[2]李静,郭永玉.物质主义及其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4):637-643.

物质主义论文 第5篇

第三条文明单位称号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综合性的最高的集体荣誉称号。

文明单位建设的标准为:

(一)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针,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要求,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精神文明建设摆上领导议事日程,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考核。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开拓进取,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以身作则,作风民主,在群众中威信高。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好。

(二)业务工作实绩显著。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进取,科学决策,依法经营,严格管理,工作效率高,服务质量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稳步提高,主要业务工作指标达到本行业、本地同类型单位先进水平。

(三)思想道德风尚良好。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各种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扎实有效,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行业风气和干部群众精神状态良好,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良好风尚。重视科学文化学习,群众性文体活动活跃。计划生育工作好。

(四)环境优美环保达标。环境清洁,绿化美化,卫生管理和环保制度健全、措施落实,环境污染控制等指标达本地先进水平。工作条件逐步改善,服务设施逐步配套,工作环境优美,秩序井然。

(五)治安安全状况良好。治安、安全措施落实,无重大刑事案件,一般刑事案发率和安全事故发生率低于规定指标;无转化为刑事案件的民事纠纷,无赌博、封建迷信活动等问题发生。

(六)创建工作扎实有效。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计划周全,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责任落实。广泛开展创建文明车间(科室)、文明班组和争当文明员工等活动,创建工作基础扎实。积极参加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等属地共建活动。

当代资本主义非物质化趋势评述 第6篇

关键词:非物质化;当代资本主义;物质需求合理化;生态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0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9)04-0072-0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非物质化发展趋势。接受非物质化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的人越来越多,非物质化对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凸显。对这一发展动向进行考察和分析,有助于深化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认识,有助于我国在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进程中获得一些启示。

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一种代表着生态现代化、引领现代生活方式的发展趋势——非物质化趋势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法、德、奥等国的学者相继开始对非物质化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些见仁见智的看法。德国学者施米特·布雷克(F.Schmidt-Bleek)基于对节能陴耗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提出“减物质化”和“非物质化”可以减少每单位经济产出中能源、自然资源和物质的消耗。在他看来,“如果减物质化是从制造者角度来考虑如何驱动可持续发展的话(考虑为提供者),那么相对应的还有消费者一方(考虑为需求),就是非物质化。”而英国学者戴维·利沃思(David Leevers)则从信息化对社会变迁影响的视角探讨了非物质化问题。他认为:“非物质化是一个通过信息技术社会满足人类需求逐步代替人类对物质产品过多需求的进程。”

综合西方学者的研究可以发现,所谓非物质化(Immaterialisation)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领域,用非物质形式取代有形物质产品来满足人们的需要,从源头上减少资源、能源消耗,进而推动社会进步的方式,其宗旨是通过改变人们的消费行为来实现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目前,非物质化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正在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趋势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都在得以贯彻。

1人们更加注重非物质化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首先,人们更加注重挖掘知识资源和信息化中蕴藏的非物质化发展潜力,进而挖掘非物质化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清晰地看到,生产力的发展并非仅仅依赖于对物质资源越来越多的开发、利用和消耗,通过知识创新和信息化发展等非物质化因素也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在当代,知识和科技已成为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科研、设计、咨询、情报、专利等“知识产品”在生产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罗提出的经济增长公式测算:20世纪80年代,科技进步在美国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66%,而到20世纪末在西方发达国家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已达80%左右。而产品设计、工程支持、技术研发、信息技术支持、资讯服务、广告宣传、新闻传播等“知识产业”已占各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70%左右。众多非物质化“知识产品”在生产中的应用,使西方发达国家在大量减少资源、能源消耗的条件下依然可以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在非物质化语境下,“创新成为经济和生活的核心内容”。在瑞典这个只有900万人口的国家中,专利注册局平均每年受理专利申请竞高达5000项之多。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近几十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在信息技术方面全面突破,互联网正在使社会生产和生活发生根本性变革。“无纸化”办公,“无纸化”交往,电子邮件,网上下载,召开可视的多媒体会议等日益普及。信息化发展意味着部分物质资源可以被信息技术手段所取代,非物质化的发展同样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故此,西方社会开始注重挖掘信息化中蕴藏的非物质化发展潜力。

其次,人们更加注重推进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等非物质化经济的发展。为了能够在减少资源、能源消耗的条件下推动经济发展,西方国家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将注意力转向文化产业和生态旅游产业。他们认为工业化社会对人的需求的满足大多都和食物、住所和安全等物质需求有关,但是,人们同时还需要尊严和关怀。因此,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在西方国家快速发展。

目前。旅游业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经济的优势产业和重要支柱之一。以法国为例,到法国旅游的人数逐年增加。1990年为5250万人,2000年达到7300万人。全国有从事旅游业的职工150万,旅行社多达2.61万个。旅游业给法国带来了巨大的外汇收入(交通费用未计入):1990年为201.9亿美元,1999年为317亿美元。

同旅游业一起构成非物质化经济两翼的是文化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足球产业、篮球产业、戏剧影视产业、新闻出版产业等均有可观的发展规模。欧洲足球、美国NBA、法国红磨坊以及美国百老汇、好莱坞、吉尼斯游乐园等持续发展,享誉全球。美国是经济大国,也是文化产业大国。它有4000种专业刊物、8000种娱乐杂志、9000个广播电台、5000个闭路电视系统、2000家出版公司,有666个电视台、6983个电台全天播放节目。这种在几乎不消耗资源、能源条件下带来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是非物质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2人们普遍接受物质需求合理化的生活方式。

非物质化生活方式不是拒绝物质享受,而是主张以物质享受合理化的生活方式代替无节制使用、消费物质产品的生活方式。非物质化的宗旨是从源头上实现对资源和能源的减量化消耗,而最大的减量化是降低人们为提高生活水平而线性增长的物质需求。目前,欧洲民众普遍接受了物质需求合理化的生活方式。人们“拒绝功利主义的社会结构,强调工业增长的有限性,主张通过改善生活质量来代替数量上的物质性消费和物质占有,实现人类生活的实际的(即质量上的)增长”。德国最大的市场研究机构GFK调查发现,85%的德国人认为,个人消费会影响世界环境变化,他们对过去无节制的物质主义消费观抱有“负罪感”,因此,越来越多的欧洲人开始坚持物质需求合理化的消费模式。人们开始注重集约使用资源,合理利用资源。合租住房、写字楼。汽车共享或搭车,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公共书籍和工具书的公共服务功能,多家公司共同使用办公室,降低私车使用频率,多乘地铁出行等日益成为正常生活逻辑。

对物质产品放弃独占欲,确立共享理念是非物质化方式的重要体现。非物质化强调享受产品性能而非产品。其基本理念是,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拥有产品,而是为了享受它的性能。所以,要实现产品向服务的转换。“产品”是提供服务

的“机器”,服务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和最终的享受。从2007年7月起,巴黎推出了“自行车自由行出租系统”。在全城设立750个自行车出租站,投放2万多辆自行车。一年来出租自行车使用率高达2700万人次,自行车出行率高达70%。和法国略有差异的是,德国兴起了汽车共享模式。全国现有90万家汽车共享协会。人们拼车出行或上班,一辆共享车可代替6-10辆私车。放弃私家轿车,租用自行车或推行汽车共享均是集约使用资源的生动体现。

3人们更注重完善自我、创设丰富多彩的人生。

西方学者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的物质消费和我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营养、住所等)无关,而是和满足一些非物质需要(社会地位、个性等)有关。因而放弃以多使用物品为主的物质消费观,建立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基础上的修心养性、社会尊重、心情舒畅的非物质化消费观越来越被西方民众所接受。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物质享受合理化的前提下将额外的收入用于完善自我,注重“自我表达、归宿感以及知识和美学的满足”,享受丰富多彩的人生。

首先,人们以休闲、旅游等丰富、愉悦的生活代替对过多金钱和物质财富的追逐。在北欧,人们最大的满足是在假期到海滩或绿地沐浴阳光或和朋友聚会、与家人度假,这是北欧人对幸福生活的理解。享受当下的生活和生活的快乐是人们的一致追求。而在法国,宁可接受一份收入较低的_T作,也不愿意为赚大钱而干得死去活来已成为民众的观念定势。人们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旅游和度假。据统计,选择度假和旅游的人占法国人口总数的比例是:1970年为49.2%,1992年为60%,1998年上升到69%。法国人平均用于度假和文化娱乐的开支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是:1970年为6.9%,1990年上升到8.7%,2000年达到9.1%。

其次,人们以慈善活动、艺术欣赏、读书等完善自我的生活代替对物质消费的偏好和炫耀,在欧洲,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徜徉在博物馆、展览馆之间。法国总统府、总理府、国民议会、参议院、巴黎市政府、国防部以及全国各地的文化场所和历史遗迹每年的参观人数高达1000万人之多。为了追求生活的幸福和人生价值,越来越多的欧洲人将休闲时间用于读书。据对法国人的统计,91%的家庭都收藏书籍。34%的人一年阅读1-9本书,23%的人一年阅读10-24本书,14%的人一年中阅读25本以上的书籍。此外,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参加攀悬崖、搞园艺,出席地方会议,参加慈善活动等自寻乐趣、自我完善的活动。

再次,人们以体育锻炼、健身操、按摩等非物质化方式代替药物保持身体健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摒弃大吃大喝以及热衷于各种保健药物的生活方式,开始注重合理饮食和体育锻炼。游泳、冲浪、滑雪、滑冰、登山、长跑、健身操等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强身健体成了普遍的人生追求。总之,在物质享受合理化的前提下追求非物质化的幸福人生,摒弃对物欲的过分贪恋是当前西方民众普遍接受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

非物质化趋势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下述三个方面:

1后工业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为非物质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首先,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欧美各国开始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在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持下,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其中,自然资源和资本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在逐步降低,而知识和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在逐步提高。科技进步的神奇作用使人们看到了在减少资源、能源消耗的条件下推动经济发展的现实可能性,从而找到了推进非物质化的现实基础。

其次,随着科技的进步,西方国家的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据统计,当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全员劳动生产率都在年人(劳动者)均4.8万美元以上(见表1)。如此之高的劳动生产率意味着西方社会在适当降低物质生产速度的条件下也有能力满足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需要,在全面推进非物质化的同时也有能力使经济适度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物质价值的依存程度降低,而对非物质化的关注程度提升。

再次,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使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了“丰裕社会”阶段,其人均国民收入已高达3万至4万美元的程度。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人均国民收入高达两三万美元的条件下,维持生存和人身安全等物质方面的需求已经解决,而环境保护、自我实现等后物质方面的需求必然凸显出来。美国学者罗纳德·英格尔哈特曾指出:“收入水平的提高伴随着幸福和生活的满意度上升。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强。当超过一定的点时,曲线开始变成水平。当我们从低收入的国家转到高收入的国家时,主观的幸福感大幅度上升。但是当我们达到人均10000美元时,收入的影响开始停止。超过这个点之外,收入和主观上的幸福之间实际上没有任何联系。尽管德国人的财富是爱尔兰人的两倍,但是爱尔兰人比德国人幸福。”这一论断启示我们:当社会生产力达到一定高度,社会拥有的物质财富丰富到一定程度时,后物质价值在推动社会全面、健康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此时,物质生产与非物质化的协调发展显得更为重要。

2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为非物质化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

尽管近些年来西欧各国都在对社会福利制度进行改革,但横向上覆盖全民、纵向上“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基础和框架并没有改变。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对西欧民众产生了两点重要影响:其一,它使这些国家的贫富差距缩小。据统计,目前西欧各国的基尼系数保持在0.3-0.4的合理区间(如英、法、德、加等国)。尤其是北欧诸国,其2002年的基尼系数,挪威为0.258,瑞典为0.250,芬兰为0.256,均属世界上收入差距最小的区间。贫富差距的缩小使人们的生活方式趋于同质化,加上物质生活的相对富裕。致使人们不再过多和过分地关注利润、产值、金钱等与个人直接相关的物质价值领域,而将很大一部分注意力转向更加广泛的社会领域,如环境保护、完善自我、多彩的人生等。其二,它为西欧民众建立了“安全网”,提供了“无风险社会”的制度基础,增强了人们心理上的安全感。这种制度安排促使人们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非物质化的议题上。在当今世界中,西欧各国接受非物质化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的民众比例最高。这说明,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是推动人们选择非物质化价值取向的关键所在。

3工业社会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是非物质化被广泛认同的直接原因。

在工业化时代,各国为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无节制地向地球索取各类资源,致使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酸雨频发、地球变暖、淡水危机、森林资源锐减、荒漠化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开始威胁人类的生存。据调查,目前地球上的

森林面积每年以1800万公顷的速度在消失;每年有600公顷的土地沦为荒漠;全球每年排入大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达10亿吨以上;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已达2839万平方公里。

面对生态环境的灾难,西方各国民众在反思和寻求对策时发现:西方发达国家无节制地追求经济增长,以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破坏为代价来满足人们无止境的物欲是当今生态环境恶化的元凶。例如,1994年美国燃烧矿物燃料向天空的排碳量为13.71亿吨,人均排放量为5.26吨,为世界之首,并占世界20个排放量最大国家排放总量的25%。战后,西德工业发展迅速,但同时给环境带来的恶劣影响也很大。20世纪70年代西德排放到大气中的毒气占世界总量的1/5,所形成的酸雨降到瑞典的硫酸每年达100多吨。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已十分健全的条件下,面对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西方社会(尤其是西欧各国)的民众开始意识到:物资匮乏、生活难以为继等生存问题已不再是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而保护环境,拥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才是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应有的责任。在工业化进程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众多沉痛教训面前,西方社会的一些有识之士终于认识到,只有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生活方式。才能很好地处理经济发展、生活改善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才能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维持生态平衡,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社会民众放弃物质主义价值取向,接受非物质化价值取向是必然的。

非物质化趋势的出现标志着西方主流社会价值理念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一改变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和进一步的思考。

1非物质化趋势符合现代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具有“解意识形态化”的“同质”性价值。

虽然非物质化趋势出现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带有资本主义“印记”,但它解决的不是特定社会制度和特定意识形态的问题,而是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处的问题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共性问题。它所遵循的不是特定社会制度的特殊发展规律,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非物质化的根本意义在于有助于推动现代人类文明的发展,其受益群体是整个社会民众。实践已经证明,现代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并非表现为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以及人类对物质财富的肆意占有和挥霍。实际上,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集中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之上。这是世界各国的“同质”性价值,也是人们对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由于当代资本主义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率先成为经济发达国家,先于其他国家着手解决后工业社会遇到的问题,因而,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非物质化趋势,引领人类文明发展趋向是符合历史逻辑的。

非物质化趋势的出现提示人们,在当今世界,人们既要面对带有鲜明意识形态色彩的问题,也要面对“解意识形态化”的问题。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既存在意识形态的对立,亦存在“解意识形态化”的“同质”性价值;既存在社会制度之间的争斗,亦存在共同面对的全球性问题。因此,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不可避免地面临两个并行不悖的价值选择:一是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和对立,维护其意识形态在本国的主导性和影响力,保证国家的政治安全。二是加强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碰撞和交流,实现“同质”性价值的借鉴与传承,解决好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为此,无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抑或当代社会主义国家,都既要遵循各自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也要遵循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规律。非物质化是人们遵循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必然反映。

2非物质化从源头上推动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我们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提供了重要启示。

非物质化引导人们由过多关注物质满足和物质享受转向更多关注精神满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由追求生活方式的奢华转向向往生活方式的质朴、恬静;由感性主义消费转向理性主义消费。这有助于人们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有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生态现代化。非物质化为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为工业化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路和范式。

尤其值得提出的是,当代资本主义的非物质化趋势为我们深入思考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提供了有益的资料和启示。非物质化趋势表明,衡量一个社会的生活水准不仅要看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水平,还要看非物质方面的生活水平(如文化生活、自然环境)。人们只有达到物质满足和非物质满足的最佳结合,才是科学发展和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说来,尽管非物质化趋势产生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但由于它为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问题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有益探索,具有“解意识形态化”的“同质”性价值,因此,它对我国走新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建设科学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物质主义论文 第7篇

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接受教育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是大学生正常学习、交往、生活与发展的基本保证。但近年来,我国在校大学生存在不少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问题成为大学生退学、休学、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障碍的大约占30%—40%,其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大约占l O%左右[1]。我国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不容乐观的,并且心理障碍学生的比例在逐年上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备受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的发展带来财富上的相对富足,但与此同时,西方物质主义文化传入中国并且影响日益加深。所谓物质主义,Richins和Dawson(1992)认为,它是一种强调拥有物质财富重要性的个人价值观,物质主义者往往是通过不断消费来追求充满财物的生活风格,不愿意过物质简单的生活[2]。物质主义渗透到大学校园,使容易接受新观念的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一些以追求物质为生活的目标,买高档化妆品、名牌服装和举办奢侈的生日或朋友聚会等等消费倾向。物质的欲望刺激消费,而大学生需求与能力之间差距很大,他们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欲望很难实现。同时,大学生由于各自社会背景不同,消费行为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因此个体之间会有一系列的情绪体验,如愉快、愤怒、恐惧、焦虑、孤独、抑郁、嫉妒、自卑等。生活满意度的高或低的长期作用,必然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物质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即中国几千年来所一直倡导的和新中国几十年来所提倡的正面价值观,诸如:真诚、孝、勤奋、谨慎、正义感、节俭、廉洁等等相背离。价值观的多元与共存,有可能给大学生带来价值观选择的错位,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显然,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希望的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状况不仅直接决定着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发展方向,而且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那么物质主义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传统价值观”对心理健康有怎样的影响?对此,本文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立场和方法,在了解大学生物质主义现象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对大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有碍大学生健康的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文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云南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和昆明大学450名1—4年级、18—25岁的大学生做问卷调查,获得有效卷396份,有效率为88%。

2. 研究工具

调查问卷包括物质主义倾向、中国传统价值观、焦虑和抑郁四个量表。两个价值观量表以“Likert7级量尺”为测量标尺。其中,物质主义倾向量表由16个条目、中国传统价值观量表由40个条目组成,内容主要包含真诚、信用、仁爱、随和、有礼貌、孝、勤奋、谨慎、团结他人、节俭、中庸等组成。焦虑量表采用Zung于1971年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由20个条目构成,每个条目按1~4四级评定,得分越高,表示焦虑水平越高。抑郁量表采用Beck编制的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由20个条目构成,每个条目按1-4四级评定。

3. 研究程序

调查由经培训后的调查员深入各校,以班为单位进行测试,并当场收回问卷。有效问卷统一录入,用SPSS13.0做物质主义、传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焦虑与抑郁的计量和计数资料的t检验和卡方检验。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 大学生的物质主义倾向

调查表明,大学生中近一半的人数崇尚物质主义(见表1),物质主义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把物质的富有当做生活的重要成就,并认为拥有更多的物质享受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和幸福。

西方传入的物质主义对大学生产生极大的诱惑性与影响力。由于物质主义强调借助财富的拥有、对奢侈品的消费来体现个人的价值和生活意义,从而提高生活满意度与幸福感[3],因此,高消费作为一种寻求个体成功、幸福、美好生活概念的手段得到认可并广泛传播,大学生也力图通过获取物质的拥有实现高消费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大学生的消费特点主要表现在突出个性化消费,追逐时尚和新潮,部分大学生存在超出自己基本的需要走向对物质享受的追求,形成依附与家庭的特殊高消费现象,并且把消费、享用物质财富的多样化作为彰显个性和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4]。同时,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在消费过程中存在攀比心理、从众心理、炫耀和易变心理。另外,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从小对自己子女的消费基本上实行满足供应的政策,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特别是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为大学生的高消费提供了经济基础,使他们有优越感,进而他们的高度物质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在同学间起到误导的作用。因此,在社会生活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对物质生活水平具有了较高的期望与要求,物质主义在当代中国大学生意识形态中已经占据了一定的位置。

2.“传统价值观”在大学生中反映的特点

大学生普遍认同中国传统价值观,其中真诚、信用、仁爱、随和、有礼貌、孝、勤奋、谨慎等八项的认同度都在90%以上;团结他人、个人修养、耐心、谦逊、正义感、节俭、廉洁、爱国精神、贞洁、遵从社会礼仪和安分守己等十一项的认同度在80%以上;财富、中庸、对上级忠诚、尊卑有序、尊重传统和文化优越感等六项的认同度在70%以上;而寡欲、保守和要面子三项的认同度则低于50%。

这表明,在受到物质主义影响的同时,大学生对传统价值观普遍持肯定态度,这主要得益于大学生从幼年时期开始就受到中国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和新中国几十年来所倡导的正面价值观教育,说明大学生并没有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改善、物质生活的丰富而否定这一传统价值观的在当代的社会意义。

3. 大学生心理健康(焦虑/抑郁)的状况

大学生中无焦虑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3.6%,轻度焦虑的占总人数的3%,中重度焦虑的占总人数的13.4%。大学生中无抑郁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1.4%,可能抑郁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3.1%,肯定抑郁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1%,重度抑郁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8.4%。这一研究结果与大量的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结果一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形势是比较严峻的。这说明,在这个竞争激烈和充满物质诱惑的世界里,价值观的多元化选择必然会给大学生带来不适应,面对这种状况,对将来的适度担心和考虑是必要的,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适度的焦虑和抑郁能有助于大学生积极面对挫折,迎接挑战,但过度的焦虑和抑郁会产生严重的悲观情绪,成为一种疾病而阻碍正常生活。因此,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容忽视。

4. 物质主义与心理健康(焦虑/抑郁)的关系

焦虑组(中重度焦虑)/抑郁组(重度抑郁)比起对照组(无焦虑)来说更崇尚物质主义,物质主义对他们的影响更大。焦虑组中46.2%的人数比例崇尚物质主义,喜欢豪华品,而对照组中只有14.2%的人崇尚物质主义,喜欢豪华品,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且P值小于0.01。抑郁组中33.7%的人崇尚物质主义,喜欢豪华品,而对照组(无抑郁)中只有14.8%的人崇尚物质主义,喜欢豪华品,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且P值小于0.01。

焦虑组和抑郁组比各自的对照组更喜欢豪华品,更加崇尚物质主义。但也不是绝对的,这还要考虑其他很多的因素,比如说家庭、经济收入、人格、性格等(见表2)。

注*P≤0.05;**P≤0.01

调研数据表明,大学生的物质观影响着其自身的心理健康。越看中物质富有、喜欢豪华物品,对生活的满意度越低,越易发生较多的焦虑、抑郁等负面因素。在社会及同伴影响之下,一些大学生盲目追潮、自不量力,以过度的物质消费满足其虚荣心,而中国大部分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有限,其后果是物质主义使其产生消费挫折感,加大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当个体的需求与满足这些需求的能力不相适应或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机体难以承受,就会出现心理应激[5],又称“压力”,而产生“烦恼”和“紧张焦虑”;当个体内心冲突积压过多,可通过神经介质,引起机体心理和生理唤醒水平的提高,出现心理和躯体上的不适,严重者则产生行为问题[6]。

5.“传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焦虑/抑郁)的关系

不管是对照组还是焦虑组/抑郁组,他们都基本认同中国传统价值观,但对照组普遍比焦虑组/抑郁组有更高的认同水平,其各因子的认同率普遍在85.0%以上,说明传统价值观对他们的影响更深。这也说明越接受传统价值观的大学生,越具有谦逊的、勤奋的、谨慎的、仁爱的人格特征,而这些人格特征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道德品质。(见表3)

研究显示,焦虑组/抑郁组的人数对保守和要面子的认同要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对这两个条目的认同率均低于40.0%,且二者都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存在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特别是传统观念中的高度约束性特征,往往易于使个人需求、欲望、情感受到过分压抑而容易引起焦虑不安、谨慎退缩、疑心多虑。这更进一步表明应对中国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注*P≤0.05;**P≤0.01

本研究发现,越接受“传统价值观”的大学生各种心理症状越少,中华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一些为人处世的哲学和态度,起到维持心理平衡、增进心理健康的作用,其表现是:心理健康与道德修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健康兼顾身心和谐发展,讲究心理与外界环境的和谐;较为偏重道德境界的完善[7],这与世界卫生组织在对健康的定义中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和谐和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和谐;强调个人身心关系的和谐是一致的。

四、对策和建议

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在尊重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同时,对物质生活追求也表现出高度的认同,然而两种价值观下所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截然相反。现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别阐述。

1. 大学生应大力弘扬中国的“传统价值观”

西方物质主义的冲击使中国优良传统价值观体系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力日渐式微,进而导致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当代大学生应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传统,这是时代发展需要,是保证其心理健康发展所要求的。譬如,重视传统文化道德中“内省”,通过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体的积极修养来控制引发心理冲突的事件以解决心理问题;通过修心养性来塑造理想人格;发扬“仁爱”精华,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氛围、适度地回归“节欲”的传统思想。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上的欲望不能满足,就会产生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而对物欲的过度追求不仅会损害身体健康,也是心理上不健康的表现。要通过用理性控制欲望的无限膨胀,以克制物质主义思想中的“对物质欲望的无限追求”,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养目标、不再注重物资上的享受,而是追求精神上的快乐”。

2. 引导大学生以扬弃的态度来看物质主义

物质主义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与物质丰富的同时带来了更多的心理和社会的问题,作为新新一带的大学生要以扬弃的态度来看待物质主义。物质主义思想中所强调的以自我为中心、把追求快乐和生活的满意建立在物质与金钱的获得之上、物质的拥有胜过人际关系、担心别人与之争夺,容易使人产生孤独,嫉妒、人际关系不佳、高消费、财务危机困境等,从而引发社会问题,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可能造成伤害,从而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这与我国所倡导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相背离的。实践中,我们也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由2008年的“次贷危机”所带来的全球经济危机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是根源于深层次上受物质主义影响的结果。因此,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更要以批判的眼光来看物质主义,树立正确的物质观,走出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泥塘。

3.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

价值观的多元化容易使大学生产生价值观错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能够使其建立客观的自我评价,使其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做出合适的选择,这对促进心理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易经》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就是精神,器就是物质,两者必须平衡。也就是说,“传统价值观”与物质主义之间必须有个“度”的平衡,学校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大学生在发扬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同时,还要树立起正确的物质观,使二者协调地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一方面引导大学生的道德升华,一方面又不受过度的物质诱惑所左右。

摘要:在社会转型时期,西方传入的物质主义和中国传统价值观并存且冲突着,它们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从价值多元的角度,以云南四所高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使用问卷调查,对物质主义与传统价值观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并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物质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而“传统价值观”对其有着正面的影响。最后,从两种价值观冲突的角度提出心理健康的建议。

关键词:物质主义,“传统价值观”,心理健康,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陶国富.大学生心理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

[2]Richins M L.Dawson S.A consumer values orien mtion for matedalism and its measurement:Scal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Joum a1ofConsumer Research,1992,(19):303~316.

[3]戚海峰,费鸿萍.物质主义对当代中国人心理影响的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6-11.

[4]闫缨.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研究评述[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12):29-32.

[5]肖水源.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7.

[6]章明明,张积家.心理冲突与应激水平、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118.

物质主义论文 第8篇

什么是实践?这似乎已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 没有什么可以再讨论的了。然而, 大家都从实践的观点去理解、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 理解的体系却五花八门, 它们互相差异着。它们各有各的逻辑, 各有各的根据。原是马克思哲学思想大厦的基石的实践范畴, 现在竟成了公共汽车, 大家都可以乘座, 甚至是成了出租汽车, 坐上它, 可以驶向自己要去的地方, 原是正确理解马克思全部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点的实践范畴, 现在却有可能消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似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多元的;或者既然搞不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就不要花心思去讨论它了, 还是搞点实际的研究吧, 还是多去研究点新哲学吧。造成这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的重要原因, 笔者认为是对作为马克思哲学理论基点的实践观, 特别是实践是什么的问题没有全面理解。熟知原非真知, 常识原非哲学。哲学以及一切科学的发展, 往往是从对熟知的常识的再反思开始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也要从对实践的常识理解再开始。就是说, 必须从我们的共同的理论基点实践观上返回到马克思的理解, 基点摆正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能得到合理的理解, 也才能真正做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因此, 讨论实践是什么, 就不能先从定义开始, 不能由实践本身开始, 而必须从考察马克思的特殊的哲学路线开始, 从考察实践范畴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功能开始。

二、实践——人类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马克思的实践观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黑格尔唯心主义时期的实践观, 二是在费尔巴哈派时期新实践观的萌芽, 三是1845年以后科学实践观的真正确立。

在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中, 是包含着实践观的合理思想的。黑格尔非常强调主体的能动性, 主体的劳作为自己创造一个外部对象世界。马克思在转向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以后, 是接受了黑格尔的主体能动性、创造性思想的。马克思在《莱茵报》上说:“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期:那时, 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 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 都要和自己的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那时……它是文明的活的灵魂, 哲学已成为世界的哲学, 而世界也成为哲学的世界。”在这里, 马克思强调哲学对现实的改造作用。“世界成为哲学的世界”, 是说要用哲学来改造世界, 世界是哲学的实现。这里既体现了他的唯心主义, 同时体现了主体能动性的思想。

马克思在转向费尔巴哈以后, 从一开始就有区别于费尔巴哈的地方。在马克思接受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同时, 他就指出了费尔巴哈的某种缺点, 说他“过多地强调自然而过少地强调政治”。马克思是非常强调“政治”即强调社会历史问题的。马克思用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原则解释社会问题, 并在这样做时, 显露了科学实践观的思想萌芽。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 马克思主张从家庭、市民社会出发去说明国家:“家庭和市民社会本身把自己变成国家。它们才是原动力。可是在黑格尔看来却刚好相反, 它们是由现实地理念产生的。”家庭和市民社会是人们的物质生活领域。马克思在这里已显露出从社会的物质生活出发来解释社会历史现象的思想。后来, 在马克思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 马克思就用“实践”来指称人们的物质生活领域。

在《论犹太人问题》中, 马克思从世俗生活出发来说明宗教:“在我们看来, 宗教已经不是世俗狭隘性的原因, 而只是它的表现, 因此, 我们用自由公民的世俗桎梏来说明他们的宗教桎梏。我们并不认为:公民要消灭他们的世俗桎梏, 必须首先克服他们的宗教狭隘性。我们认为:他只有消灭了世俗桎梏, 必须首先克服他们的宗教狭隘性。我们认为:他们只有消灭了世俗桎梏, 才能克服宗教狭隘性。我们不把世俗问题化为神学问题。我们要把神学问题化为世俗问题。相当长时期以来, 人们一直用迷信来说明历史, 而我们现在是用历史来说明迷信。”这里所说的世俗, 实际就是人们的现实生活。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已经把实践理解为改造世界的活动。他说:“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 即改造无机自然界, 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马克思还提出了人化自然的概念, 人化自然就是人的实践及其产物。马克思说:“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 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人类历史实际上就是实践的历史, 是自然界人化的历史:“在社会主义的人看来, 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

由此可见, 马克思在1843~1844年间已有了唯物主义实践观的萌芽, 他把实践看作是人类改造自然界、创造对象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是意识的基础, 同时又是历史的本质, 只是在此期间, 这种实践观还不是十分明确和自觉, 实践观也没有能成为马克思整个世界观的核心和灵魂。

自觉地确立科学的实践观, 并以此作为划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标志, 是在马克思1845年所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实现的。在《提纲》中, 马克思把实践理解为人类的感性物质活动, 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

马克思把实践理解为意识的现实对象。马克思批评了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对意识对象的直观理解, 但决不批评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对意识对象的客观性的理解。只要我们承认马克思是唯物主义者, 那么, 马克思就不可能否定对对象的客观性理解。在肯定意识对象的客观物质性这一点上, 马克思和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不可能有什么差别。人们在理解马克思的《提纲》时, 只注意到了马克思和旧唯物主义者在对象理解上的差别性, 而忽视了二者的共性, 这同样没有理解马克思的观点, 说什么旧唯物主义对对象的理解太客观了, 是纯粹的客观, 唯心主义对对象的理解太主观了, 是纯粹的主观, 而马克思是把对象理解为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是不纯粹的客观和不纯粹的主观, 这种理解完全歪曲了马克思的观点与旧唯物主义观点、唯心主义的观点的关系。马克思的观点和旧唯物主义观点的差别, 不在于对象是纯粹客观的还是不纯粹客观的, 而在于对客观存在形态理解上的差别。旧唯物主义把意识对象理解为单纯自然存在 (也就是对对象做直观的理解) , 而马克思则把对象“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 当作实践去理解”。自然存在和实践二者都是客观的, 但存在方式不同, 自然存在不是人的存在, 而实践是人们的存在, 它才是意识的现实基础, 首先是意识的现实对象。

所以, 马克思批评的仅仅是旧唯物主义对意识对象的直观理解, 而不是对意识对象的客观性理解。在《提纲》中,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强调感性对象这一点是肯定的。马克思说:“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 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活动。”对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不同的感性客体, 马克思是赞同的, 他自己也认为客体是客观的。与费尔巴哈不同的是, 马克思认为感性客体不是自然存在物, 而是人的感性活动, 是实践。同样, 马克思反对对象问题上的唯心主义, 不是因为唯心主义对对象的理解太主观了, 而是根本反对对对象的抽象的、主观的理解。唯心主义发展了能动的方面 (实践方面) , 但唯心主义不理解实践的感性特质。马克思说:“结果竟是这样, 和唯物主义相反, 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 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 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马克思不满意唯心主义的, 不是主观性的多少, 而是根本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即实践。马克思不是要在唯心主义的主观性理解上增加客观性成分, 而是要根本改变主观性的理解, 恢复客观性的理解。

在《提纲》中被马克思所肯定的能动的方面究竟是什么呢?是不是主观能动性呢?人们谈到能动性时, 往往指的是主观能动性、思想能动性, 好像只有思想才有能动性。马克思所肯定的能动方面, 不是一般所说的思想的能动性, 而是指的主体的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 即实践。唯心主义发展了能动的方面, 是指的唯心主义发展了主体的创造性的活动这一方面, 但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这种能动的方面, 把它变为思想的能动性。马克思则要把感性特质赋予能动的方面。在马克思看来, 主体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就是真正的能动方面。列宁在《唯批》中谈到的资产阶级学者莱维教授评论马克思的《提纲》时说:“马克思和一切以往的唯物主义以及费尔巴哈一起承认, 同我们关于物的表象相应存在的是我们之外的实在的单独的客体”“另一方面, 马克思认为遗憾的是:唯物主义曾经让唯心主义去评价能动力即人的实践的作用”。“马克思认为:应该把这些能动力从唯心主义手中夺过来, 也把它导入唯物主义的体系中, 但是, 当然必须把唯心主义所不能承认的那种实在的和感性的特质给予这些能动力”。列宁对此评论说:“当莱维说马克思认为……人类的实践不仅具有现象的意义而且还具有客观实在的意义的时候, 他的话在本质上是正确的。”本人以为, 莱维教授的理解中有四点是正确的:第一, 马克思和以往的唯物主义在肯定意识对象的客观性这点上是一致的;第二, 能动的方面指的是实践;第三, 马克思要把唯心主义所不能承认的那种实在的感性的特质给予这些能动力, 也就是说, 在马克思看来, 实践是感性的、客观的活动;第四马克思把实践导入唯物主义体系中。总之, 莱维对马克思的能动力的理解是正确的, 马克思所说的能动方面, 就是能动力, 而这种能动力就是实践, 而实践是人类的客观活动。

由于《提纲》中的实践概念是马克思首先制定的新历史理论的基本哲学范畴, 因而既不能把它看作普通名词那样做实证性的理解, 也不能和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概念不加以区别地作含混、抽象的解释。《提纲》开头就批评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 指出它们的主要缺点是不把事物、现实、感性当作人的感性活动, 当作实践去理解。他一面肯定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 但同时又批评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用感性的物质客体代替黑格尔的思想客体是对的。但是由于他未能批判地吸收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容, 所以就未能进一步用人类感性的物质活动来代替黑格尔的思辩活动。而黑格尔正是借助于这种抽象思维的能动活动来达到他在唯心主义形式下对世界历史的总体把握的。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 仅限于用主宾颠倒的方法克服它的唯心主义性质, 以便重新把感性的物体客体确立为主词, 而把思维客体变成宾词。结果他得到的只能是抽象的自然界, 是抽象的人, 对于自然界和人, 除了极端崇拜和过度夸张之外, 他的哲学实际没有提供更多的东西。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他只是把自然界和人看作感性的对象, 而不同时是感性的活动。费尔巴哈虽然强调人和自然界的统一, 但仅仅依靠感性的直观就不可能了解人对自然界的能动关系, 达到人和自然界的真正统一。真正实现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的感性的客观活动, 即物质生产劳动。这是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从未提出并认真研究过的大课题。相反, 劳动作为哲学范畴却最早出现在黑格尔的体系中, 但是黑格尔作为一个唯心主义者“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的”。因此, 作为哲学范畴的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的首要的和基本的内容, 便是表现人对自然界的能动关系的物质生产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实践概念的提出才使马克思决定性地超出了费尔巴哈, 他不仅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 而且根据唯物主义的原则改造了他的辩证法, 从而积极地扬弃和克服了黑格尔哲学。

根据以上陈述, 我们说马克思的实践范畴是指在一定社会关系形式下实现的人和物、主体和客体相统一的能动的生活过程。它既是能动的, 也是受动的;既是自由的, 也是必然的, 是实践中的自由, 必然中的选择。对马克思来说, 实践不仅是不同于人的单纯思想活动的感性活动, 更重要的是这种活动同时是受人之外的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和决定的。抽去了这一点, 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这个观点, 马克思后来在他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反复地加以强调并作了充分的说明。例如, 《形态》一开始就批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是没有前提的, 而唯物史观则必须从现实的前提出发, 这种前提既不是任意想出的, 也不是教条, 而是“一些现实的个人, 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稍后又说:“它的前提是人, 但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 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只要描绘出这个能动性的生活过程, 历史就不再像那些本身还是抽象的经验论者所认为的那样, 是一些僵死事实的搜集, 也不再像唯心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 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的活动。”因此, 如果认为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是他的新历史哲学理论的基础和出发点, 那么就不应该把它理解为脱离外部客观条件的单纯的主体活动, 这种活动好像仅仅决定于人自身的观念和意志, 而不受外部自然和社会物质条件的制约。在这种仅仅是主体性的活动中, 物只能作为被动的一极而出现在结果中, 却不能反过来成为原因制约主体的活动。这种理解和马克思本人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在《提纲》中马克思明明指出, 人和环境、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上双向互动的。人的实践就是这种互动关系的完整体现。他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 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也就是说, 实践把人改变环境和环境改变人这两者统一起来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这个观点得到了进一步的具体发挥。其中说道:这种观点表明:“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 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 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 尽管一方面, 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 但另一方面, 它们也预先规定新一代的生活条件, 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 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 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总之, 在马克思那里, 实践是和意识相对立的一个范畴, 是用来说明观念的东西的现实物质基础, 实践唯物主义认为, 实践是物质的、客观的活动, 实践是能动的活动, 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 1956.121.251.425.460.417.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1985.53.85.88.8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上一篇:审计行为导向下一篇:现代通信管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