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掘机械改革范文

2024-07-25

采掘机械改革范文(精选10篇)

采掘机械改革 第1篇

关键词:采掘机械,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采掘机械是煤炭开采技术、矿山机电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是培养学生掌握煤矿采、掘生产一线主要生产设备的选型计算、安装调试、使用操作、维护检修、故障处理等应用性技术的专业课程。随着新疆煤炭产业的飞速发展, 社会对煤矿采掘机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高 (职) 校作为人才教育基地, 对煤矿采掘机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日益迫在眉睫。

当前, 我国煤矿机械化生产发展迅猛, 现代采掘机械被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之中, 因而办有煤矿开采类专业的高 (职) 校都开设了“采掘机械”这门课程, 并将其作为必修课。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 可以使学生掌握设备构造及原理、设备检修及维护、设备操作与运行, 最终能够更好地保证现代煤炭生产。但采掘机械课程包含了不少的内容, 范围也比较大, 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学生将在学习过程中面临不少的困难, 最终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 针对高 (职) 校学生的特点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要求, 改革采掘机械课程及其教学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1 采掘机械课程教学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材不适应教学的需要

采掘机械作为煤矿开采技术、矿山机电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 并且具有很强的实践。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可用于选择的教材书目却较少, 而且在现有的教材部分内容陈旧、过时, 主要表现在机械设备上。比如:我们现在讲授的液压牵引采煤机已趋于淘汰, 就大型煤矿而言, 都在选用电牵引采煤机, 它从类型到结构到回采能力都有很大不同。另外, 采掘机械还是一门动态性的课程, 随着新科技的应用和新理念的出现, 它在不断地更新、充实和发展着 (如掘进机现都配有激光定向仪) , 但教材更新缓慢, 跟不上技术的发展变化, 所以也导致教与学都不能适应科技进步发展的要求。

1.2 教学模式单一

在进行专业课教学时, 特别是采掘机械类教学, 专业性是比较强的, 但是现在的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 这样就必然造成有些内容很枯燥。即使有丰富现场经验的教师, 如何传授也是一个很难的问题, 有的内容用嘴说不清, 图画不出, 电教片的内容也很有限, 老师着急, 学生听不懂。这样, 学生的感性认识不强, 很多的知识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他们更加有兴趣的去学习, 因此也就无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还可能会使学生出现一种厌学情绪。目前, 许多新设备, 如电牵引采煤机、变频调速、PLC控制、新型液压支架、综掘设备等, 在煤炭工业中应用的都是比较多的, 但教师的教学通常仅仅讲解了相关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等, 并没有将这些原理与实践结合起来。从当下的教学情况来看, 还未建立与专业实践教学相匹配的教学环境, 在实践和实训环节还需要进一步到付加强, 否则比较难让学生更深刻的掌握学习的内容。这种仅仅通过课堂教学学习知识, 而不加以实践来辅助的教学, 无法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3 教师缺乏专业实践经验

采掘机械课程主要是针对生产实际的一门课程, 教授这门课程的老师基本上都是从高校毕业后就来教授这门课程的, 因此工作经验比较少。尽管他们理论知识都掌握的很好, 但是实际应用和操作的能力却比较差, 因此他们只能教授给学生一些教材中写的理论, 无法更好的结合实践, 在教学中介绍一些相关技术的最新发展状况, 这样就使得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相脱节。另外, 尽管有些教师是有一定经验的, 但是随着各课程的理论与技术的不断发展, 让他们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教学生也是不比较不容易的, 最终不能保证各课程教学的最佳效果。

2 采掘机械教学改革的方法与措施

2.1 教材建设

加强教材建设, 更新教学内容, 要编写适合于培养应用型人才、适合于企业现状的采掘机械课程的教材, 就要研究采掘机械课程的特点和授课对象的特点。编写教材时过程中要尽量介绍一些生产一线应用的新设备、新技术, 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我们现在用的教材都比较陈旧, 内容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培养人才的需要了。要想摆脱这种情况, 可以试行自编讲义, 突出介绍企业使用的生产技术、生产设备, 使课本中的实例更多一些, 使教材的实用效果更好,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此外, 还积极开发系列多媒体课件类的电子教材, 将教学的内容用一种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 不断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让她们对学习充满兴趣, 让学生不仅掌握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技能, 还要不断的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的改革

采掘机械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涉及机械、液压、采煤、矿压和管理等, 其中内容涉及面广, 比较有难度, 所以讲解相关的内容时要注意讲解采掘机械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本中的内容, 还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好的发挥自身潜力。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进行实际教学时, 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从而让学生对学习保持更高的积极性, 保证最佳的教学效果。

首先要有一个跟采掘机械课程相配套的实验环境, 利用好现有的实验资源, 充分的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 相互补充。如果校内暂时无法提供共良好的实践条件, 也可以选择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来加强学生的实践环节。一方面, 可以组织学生到一些大中型煤炭企业或科研院所的实验室去参观, 让学生具备较好的感性认识, 使教学与生产实际保持紧密的联系, 让学生了解现在不少的先进采掘设备已投入实际应用, 并并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 也可以聘请一些在大中型煤炭企业工作的, 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到学校做相关的讲座。

教师要尽量掌握更多的采掘机械最新发展情况, 并在自身教学中体现出来。一方面, 能让学生了解课程的最新发展动态, 让她们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另一方面, 它能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一门动态性的课程, 其所学内容出在不断的变化当中, 因此他们要树立一种终身学习的目标。

2.3 教学方法的改革

2.3.1 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方面主要需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师生互动式和辩论式等, 应做到“讲重点、讲思路、讲方法”, 使学生“会学习、会应用、会创新”。在课堂教学当中, 要选择合适的知识切入点和兴趣点, 不要将课堂气氛弄得过于死气沉沉, 而是要充满活力, 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应注意处理好难点与重点、概念与应用的关系。比如, 学生操作采掘机械设备运行时, 由于操作不当就会导致故障的出现, 为此可进行故障分析, 采用启发式提问, 老师给学生创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机会, 使学生思想和信息得到多向交流, 还可选择一些成功或失败的工程案例让学生参与分析, 借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3.2 运用实验和实践教学法

实验和实践教学法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将“实践与创新相结合”作为实验和实践教学的主导, 应逐步减少验证性实验, 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内实验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实验与科研相结合, 基础训练与创新相结合, 实践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使实验和实践教学既符合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 又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实验和实践教学法是在实验室、煤矿机械实训中心或模拟矿井同时完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理论教学中加入更多的实验和实践, 能够使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 更好的解决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即让学生先明确实验和实践的目的, 熟悉相关的步骤和内容, 然后再教授他们这其中的理论知识, 最后由学生独立地去完成实验和实践。这样, 学生不仅能够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来更好的进行实验和实践, 而且还可以在实验和实践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2.3.3 多媒体教学

与传统教学相比较而言,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还是比较多的。这种方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花更少的时间掌握更多的知识, 同时还能够通过一种更加生动活泼的方式来展开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 可以让学生不再觉得那些原理、公式和理论是那么的枯燥难懂, 从视觉让他们产生一种比较轻松接受的感觉, 感性认识变得更强, 这样就更容易记住相关的理论知识,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4 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要与不断进步的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 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来做学科和专业的带头人, 起好模范典型的作用。根据本校专业建设及其实际发展状况, 不断提升在职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 使教师具备更高水平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聘请更多的在企业工作过的教师, 还要注意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去顶岗实践, 以便让他们掌握更多的实践经验, 提高实践教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宁军胜, 王墀锡.关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 (29) .

[2]王娜君.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探索2011 (10) .

[3]张登宏.试论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1 (33) .

采掘机械考试题 第2篇

一、填空

1、采掘机械的作用是完成和这两道工序

2、滚筒式采煤机的组成部分有、、3、普通机械化采煤工作面采用或支护顶板;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采用

4、截齿的基本形式有

5、圆环链的的规格用

6、液压支架的四个基本动作是、、、7、液压支架工作特性曲线表达了立柱下腔的液体压力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8、液压支架的控制阀由阀组成9、单体液压支柱按供液方式分为式两大类

10、DZ型单体液压支柱的三用阀包括阀、阀

二、选择、1、目前我国大多数采煤机采用()方式实现牵引

A有链牵引B无链牵引C内牵引D外牵引

2、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采用()支护顶板

A金属摩擦支柱B单体液压支柱C液压支柱D金属铰接顶梁

3、滚筒上的截齿偏向煤壁的称为()齿

A正角度B负角度C零度

4、滚筒采煤机截割部上离合器把手在()时应搬到分离的位置

A工作B检修C调高

5、在滚筒调高时,如果采煤司机推或拉着调高操作手把一直不放,滚筒上升顶到顶板或下降触到底板,不会造成安全事故,是因为()

A此时安全阀会动作溢流,进行过载保护B此时滚筒会把石头割掉C此时电动机保护装置会进行过载保护

6、对一个具体型号液压支架,其最大初撑力主要由()决定

A立柱数量B立柱直径C泵站额定压力

7、对于超前支护的解释,正确的是()

A就是先进行输送机的推移,然后再进行采煤,然后再对采煤后暴露出来的顶板进行支护

B就是先进行采煤,然后在进行输送机的推移,然后再对采煤后暴露出来的顶板进行支护

C就是先对暴露出来的顶板进行支护,然后再进行采煤,然后在进行输送机的推移

D就是先进行采煤,然后对采煤后暴露出来的顶板进行支护,然后再进行输送机的推移

8、导向装置的作用是:在支架()时对其进行导向,防止支架出现下滑或偏移

A降架B移架C升架D推溜

9、液压支架上所用的工作介质是()

A油B水C乳化液

10、()液压支柱主要用于顶板坚硬、完整、周期来压大,底板较硬的煤层

A支撑式B掩护式C支撑掩护式

三、综合题

1、滚筒式采煤机是如何实现调速、换向的?

2、使用液压支架管理顶板时,有超前支护和滞后支护两种方式,试说明两种支护方式时液压支架的动作顺序有何不同?

采掘机械实践教学探讨 第3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 技能水平 岗位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b)-0196-02采掘机械是采掘专业重要的专业课,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是教学的重点。我们的课程教学要以能力的培养为主,不断创新,使专业课教学更好的适应岗位需求与行业发展,使学生技能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实践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实现采掘机械实践教学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确立以岗位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

以岗位能力的形成为主线,整合采掘机械课实践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岗位能力的实践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把实践教学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和大纲,通过各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而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岗位能力。

1.1 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确立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岗位能力主要是职业岗位群所需具备的工作能力。包括岗位基本能力、岗位专项能力和岗位综合能力三方面。岗位基本能力是职业岗位群所需具备的最基本的操作能力。比如:支架工对支架的正确操作与使用能力;专项能力是指适应岗位要求所应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比如支架工在操作过程中对出现故障判断、分析和处理能力;综合能力是指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综采工作面三机配套运行及综合管理,新工艺在综采工作面应用分析与推进。岗位能力培养目标实施应针对培养对象分层实施、如果你所需培养一线操作工人,要达到专业基本能力就行,如培养一线操作技能工,除具备专业基本能力外,还应加大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要培养一线技术管理人才,那这三样能力都必须同时具备。

1.2 以能力培养规律为准则,设计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需要以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为依据,具体讲就是以学生的岗位能力为主线,根据职业培养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按基本能力、专项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几个层次,将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体设计,将能力需求转化为实践教学体系,根据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进行。采掘机械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流程设计(如图1)。

3 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1)实践教学过程的组织。

岗位能力的培养具有综合性。我们应根据采掘工作面岗位需求,以能力形成的特点,由生疏到熟练再到自如的训练过程,在实践教学中合理安排各个环节,坚持采掘机械课教学的“早实践、多实践”原则,让实践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各实践教学中,按模块组织教学,每个模块按能力特点,设计若干项任务(项目)和综合任务(项目),通过在校认识实习达到相应能力。例如对采掘工作面的设备布置图,设备使用说明书,液压图、供电图的阅读分析能力,形成对采掘工作面的概况认识;专业课学习分层次分项目进行,注重专业技能培养(同时组织学生多到矿上学习)。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组织过程中,以满足采掘工作面的人才需求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为原则,做到实践教学环节不脱节,实践教学不断线,使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融入一体化课程,实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两者的培养目标相互补充,相互衔接,紧密配合。

(2)认识学习:分两部分进行。

一是校内认识学习、模型—电视录像片—多媒体课件—形成煤矿生产初步总体概念,达到对采掘工作面的初步认识;另一部分是现场矿井认识实习,目的是增强对实际矿井的了解和对采掘工作面的感性认识,了解煤炭生产过程,达到对采掘工作面的具体布置,设备使用、工艺流程的充分感知,为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3)生产实习:生产实习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实践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采掘机械程课教学效果和达到专业课教学目标的关键。通过对实习矿井全面了解,跟班参加矿井生产劳动,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加深对所学基础知识及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实习系统掌握采掘工作面生产工艺过程及相关管理、发展要求。实习后要求写出实习报告,并逐人进行相关项目考核。

(4)顶岗实习:学生在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后,参加省技能鉴定之前,为达到职业教育双证要求和达到综合能力而进行的一次比较全面而又深入的现场专业实践,是使学习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习达到下列目的和要求:

①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实习岗位生产实践,对本岗位的技术、工艺及其它岗位相互间的联系培养综合运用采掘机械学科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②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地、创造性进行工作能力。

③进一步达到了解新科技,推行新工艺、新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

3 充分利用实践教学资源,促使实践教学目标实现

(1)学校内的实习基地,能确保理论课中有实践,实践教学有理论指导。充分利用学校内的实践教学基地。如,实习工厂、采掘机械实验室、综采工作面模拟演示室、三个多媒体教学室,以及相关软件。就能够让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随地进入实践学习。体现了以培养“能力为本”的教学思路,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加强。

(2)利用区位优势,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目前我校在周边的几个矿和机修厂建立实训基地。校内实习基地不能完全满足实训要求,我們就利用与周边的几个矿和机修厂建立产学合作关系,依托矿和厂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力量,让学生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学习最新的实用技术,感受真实的职业环境,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按岗位的需求和行业发展培养人才,同时,加强顶岗实习环节,并尽可能让学生到矿上的需求的工作岗位上参加实习。提高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采掘机械实践教学从这三方面着手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也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增强了学生的行业的适应性。但这些还远远不能满足行业不断发展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我们的采掘机械实践教学必须不断完善与改革。

参考文献

[1]教师岗位培训教程[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徐锋,盛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职工科专业课开发[J].职业教育研究,2008(3).

[3]职业教育教学设计[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139).

采掘机械的可靠性问题分析 第4篇

1 可靠性内涵

可靠性就是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产品”是指作为单独研究或试验对象的任何元件、设备或系统,它可以是样品或成熟产品。可以失效一次以上并修复使用的为可修复产品,否则为不可修复产品。“完成规定功能”是就制造产品的目的而言,可以与产品的技术性能指标不一致。对于需要进行可靠性研究的具体产品,应预先制定完成规定功能的标准。产品丧失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失效;对可修复产品也可称为故障。产品是否失效与产品技术标准所作的规定密切相关。“规定时间”也称服务时间,其长短因产品的用途而异。在采掘机械上,常用完成采煤量或掘进进尺规定服务时间。“规定条件”一般指使用条件。它包括所有物理、化学及人-机工程的因素,同时还包括使用次数、放置时间和运输条件等。

产品在制造厂生产出来时所具有的可靠性叫做固有可靠性。在设计构思阶段应综合考虑各项质量指标。确定要求的固有可靠性,作为设计目标力争实现。为了保证产品的固有可靠性水平,在设计阶段应重视原材料和元器件的选择,并利用可靠性预计技术加以验证。在试制和投产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可能使产品的固有可靠性水平降低,应通过可靠性保证计划使这种降低减至最小。有一定可靠性水平的产品,要经过包装、运输和保管等环节才能投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又要受到环境、操作状况、维修方式和维修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可靠性,称为使用可靠性。为了提高可靠性,应从产品的构思开始,在研究、设计、制造、试验、检查等所有环节,进行周密的计划和组织。把整个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可靠性技术工作和可靠性管理。

2 可靠性指标

可修复产品的可靠性指标分为两组:以日历服务时间表示的各种服务期限,和与产品完成任务时间有关的各种寿命。

产品的服务期限,是指在规定的使用和维修条件下,产品在达到它丧失工作能力的极限状态之前,按日历计算的连续使用时间,如大修期。但怎样算“大修”,要由具体产品标准规定。寿命是指产品的无故障工作时间。在寿命指标中最常用的是平均寿命。对不可修复产品,平均寿命是产品失效的平均工作时间,记作MTTF。对可修复产品,平均寿命是平均无故障时间,记作MTBF。对于复杂产品,寿命将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消耗。恰好达到给定可靠度所对应的时间称谓可靠寿命(或百分位寿命)。产品在规定条件下使用,具有可接受的失效率的时间区间,称为使用寿命。在这里,需要引进可靠度和失效率这两个定量指标。

可靠度是最重要的可靠性定量指标。它是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常用字母R表示。因为0≤R≤1,常用百分数表示可靠度。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丧失规定功能,即发生失效的概率,称为失效概率,常用字母F表示。因为失效与不失效是相互对立事件,故R=1-F。可靠度和失效概率,可以通过对同类产品的大量试验来确定。例如,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N个被试验产品中有n个失效,则。

采煤机是高产高效综采工作面的关键设备。提高采煤机元部件可靠性比增大功率和改进功能更为重要。70年代末要求采煤机主要元件通过1000h满载试验。80年代中期英国NCB提出的新规范,要求采煤机的所有元部件通过5000h满载试验。截割部和破碎机构等承受严重冲击载荷的部件和传动齿轮要求设计寿命12500h,并按驱动电动机的闷车转矩校核强度。液压牵引部要求齿轮设计寿命5000h,轴承设计寿命11000h,并按牵引部最大闷车转矩校核强度。

3 采掘设备的可靠性试验

采掘机械的所有零部件,由于受到工作载荷的反覆作用和环境条件的经常影响,将因逐渐丧失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而失效。失效的形式可能是:断裂、塑性变形、疲劳破坏、磨损、腐蚀、过热、泄漏、老化和丧失稳定性等。这个过程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可靠性试验的目的是取得产品的可靠性指标,以便了解产品的可靠性水平、故障特性、失效原因和进行可靠性预测等。作为可靠性技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可靠性增长试验具有特殊的意义。当产品的技术规范对改进产品的可靠性有要求时,或需要通过改进产品设计提高可靠性时,就应进行可靠性增长试验。设计采用新技术或未经可靠性严整的元器件,则可靠性增长试验可能是一种鉴定手段。可靠性增长试验就是反复进行“试验—失效分析—改进—再试验”的循环,每次循环使产品的可靠性获得提高,使之达到或接近设计要求的固有可靠性。可靠性试验可在试验台上或使用中进行。试验本身不能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水平。只有通过检测和分析产品的失效,对产品有问题的部分进行信息反馈和重新设计,采取正确和有效的改进措施,才能真正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水平。评价可靠性增长的数据不论来源于现场或实验室,其准确性都依赖于有效的试验环境、监控程序、失效分析及信息的真实性。

4 设计阶段可靠性的确定

可靠性是采掘机械的一项重要特性。可靠性水平是在设计阶段确定的,在样机试验阶段可以修正或进一步确定可靠性。开始批量生产后,除非对基本结构进行重大修改,不可能再明显提高可靠性。因此,设计阶段对于保证可靠性是决定性的。在设计阶段研究和计算可靠性的基本任务可分为四步:1)深入研究采掘机械子系统的可靠性要求,规定可靠性指标,如功能、性能、环境、寿命等。在制订技术方案和草图设计阶段,应在分析和综合系统结构和论证设计原则时,平行地解决这个问题。2)在技术设计和工作图设计阶段,在系统和子系统零件之间分配可靠性要求,研究和定量分析保证可靠性采用的各种方法的有效性。3)在设计文件的基础上验算系统、子系统及主要零件的可靠性,确定强度和耐久性裕度、稳定性裕度和其它可靠性指标。4)利用计算结果和可靠性试验资料,修改设计文件,以求改革可靠性,保证批量生产时能够达到设计的可靠性指标。

在设计阶段计算采掘机械的可靠性指标,可用概率法和类比法。采掘机械及其个别零件的可靠性准则通常是,在第一次大修前不产生某种形式临界状况的概率。采掘机械和液压支架承载零件是受强度和稳定性临界状况制约的。在个别情况下,只能对一种临界状况进行可靠性计算。在设计阶段提高采掘机械可靠性的基本途径是:采用最优设计原理,降低工作过程能耗,降低机器零件的载荷和能量损耗,最合理地利用结构材料和镀层等;简化零部件和整台机器的结构;简化机器的装拆过程,以提高可维修性;采用综合标准化、通用化的方法和组合原理;分析故障性质并消除可能发生故障的原因。

摘要:可靠性就是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可靠度是最重要的可靠性定量指标, 采掘机械元部件可靠性尤为重要。采掘设备应进行可靠性实验, 包括试验台试验和使用实验。设计阶段对于保证可靠性是决定性的, 必须进行设计阶段可靠性的确定。

采掘机械改革 第5篇

关键词:煤矿;液压系统;故障;维护

一、煤矿采掘机械液压系统故障产生的原因分析

1.空气进入液压系统

相对而言,液压油压缩性一般较小,与之相反的是低压空气较大的压缩性,所以,液压系统之中即便是进入极为少量的空气,对于整个系统的危害都是非常严重的。空气进入液压系统有很多的方式,但最为主要的有两种:油箱以及吸油的环节。空气一旦溶解进入液压油就会产生许多的问题。当压力较低的时候,空气会在液压油之中冒出形成气泡,而后气泡會产生穴蚀的现象,当压力过高的时候,气泡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迅速碎裂,进而产生大量的噪音以及热量,影响内部元件的工作,损害液压系统,而且一旦气泡进入到液压油中,绞车的安全运行便会受到威胁,随时可能出现事故。

2.油温过高

由于制造的原因或者其他的原因,比如元件不达标、设计不合理会导致油温过高,在煤矿采掘机械液压系统之中,其油温一般都要控制在30至50度之间,最多也不能超过60度,如果油温超过60度,并且还有继续升高的趋势,那么对于整个系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一旦油温过高,那么液压油的黏度便会大幅度的降低,这将直接导致液压油在各处流量的增大,从而使得正常的机器运行受到干扰,其次,液压油黏度的降低会造成机器部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大,使得机械的磨损大大加剧。与此同时,油温过高也会导致液压装置升温,从而加快设备的老化、密封部件损坏等等,直接降低了液压系统的工作寿命。

3.液压油受到污染

煤矿由于其工作环境,经常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困扰,譬如煤尘、岩尘以及淋水的问题,导致一些杂质混入液压油之中,杂质通过液压油混入各个元件之中,导致了故障的产生,液压油作为液压系统循环的保证,必须要保证其清洁。就目前而言,液压油的污染一般分为自身和外界环境两大类。自身的污染是因为液压系统在工作的时候,机械运转产生的微粒,比如密封材料的碎片、涂料的碎片以及各种金属微粒,都会污染液压油;而外部则是煤尘、岩尘、水分,以及搬运和组装过程之中产生的各种小碎片。一旦液压油遭到了污染,杂质混入液压油流入液压系统之中,就会对液压系统造成破坏,杂质会对各个元件造成损伤,从而使得元件不能精密的磨合,严重的会导致元件在运行时失灵;污染物进入液压油之中,会堵住油泵的过滤器,使得油泵吸油的压力增大,从而影响了液压系统的整体工作。

二、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维护

1.防止空气进入液压系统之中

因空气进入液压系统之中带来巨大的危害,所以一定要做好防范措施,在液压系统中一定要设置好排气阀,将空气排出。

2.防止油温过高

液压系统一定要配备散热系统,以防止其温度过高,正确组装油箱的位置,保证液压油在循环之中能够得到冷却,适当的时候可以用风扇对其进行降温。要保持油箱中液压油适量,经常检查油标尺,保证油位在油标尺上限下方。在工作之中要保持对液压系统的巡检,保证在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能够发现,要及时去除液压系统上附着的脏物,以有利于散热。在液压油的选择上,要注意与机器黏度的配合,一旦黏度不够,就会增加机器的磨损,增加泄漏,反之,如果黏度过高,机器运行阻力会变大,从而增加液压油的热度。

3.防止液压油受到污染

要想保证液压系统的整体清洁,首先確保证液压油的清洁,在加油的时候,不能够将水分等杂质带入液压系统之中,要定期的清洗过滤器,更换过滤装置,最大限度的保持清洁性,

同时要注意更换密封装置,因为其密封部件大多是塑胶制品,遇热会加快老化,从而影响液压系统的运行。

4.加强对于液压系统的日常维护

要使得液压系统运行正常,其日常的维护工作必不可少,要为液压系统建立严格的维修养护以及巡查制度,保证定时的巡查,定期的检测和维护,要重点检查各个连接部位、密封部位,要观察液压系统在工作中是否正常,有无异音,要经常性检查液压油油量是否适合,根据油标尺,决定是要加油还是适当的放掉液压油,随后要经常性对于液压油的污染情况进行检查,以保证液压油的清洁。

结束语:

煤矿采掘机械液压系统产生的故障原因各式各样,空气的进入、油温过高以及液压油带有杂质等都是其原因,然而这些故障并非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我们能够细心的检查,定时对液压系统的运行监控,保证液压油中尽可能的没有杂质,及时将油温降下来,就能保证液压系统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牛志宏.煤矿采掘机械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原因探究[J]科技专论.2014:322~323

采掘机械改革 第6篇

随着我国煤矿工业的不断进步, 液压设备逐渐被应用到煤矿生产的重要环节中。大范围的推广使用也造成了由于液压管理不当而造成的煤矿事故间歇发生, 煤矿生产安全是煤矿企业发展的命脉, 频发的事故不仅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也威胁着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该文主要就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液压系统容易出现的故障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维护措施。如今液压设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到处可见, 液压设备的引入在一定程度提高了煤矿生产的效率, 但是由于液压设备需要严格的密封, 导致即使设备出现问题操作人员也不能直接从设备外观觉察出来, 不能及时的对于设备故障进行维修, 出现生产事故。

1 液压系统

液压系统控制换档、离合器以及刹车等, 是将液体压力能转换成为机械力能, 其主要原理是由执行元件把压力转变成往复运动或者转动, 其主要的作用是帮助人类进行工作。若液压系统坏了, 那么力将不能传到变速箱, 也就意味着机械在工作中换不了档了。完整的液压系统是由五部分组成的。

1.1 动力装置

动力装置的作用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 比如液压泵, 它是将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

1.2 执行装置

执行装置的作用是将液体的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得能量转换元件。比如液压缸和液压马达。

1.3 控制与调节装置

控制与调节装置主要包括各种控制阀类 (如方向阀、压力阀、流量阀) 。它们的作用是分别控制液压系统的流动方向、压力和流量大小, 以满足执行元件对运动方向、力和速度的要求。

1.4 辅助元件

如油箱、油管、滤油器、蓄能器、压力表等, 分别起贮油、输油、过滤、贮存压力能、测压等作用, 是液压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上来看, 它们是起辅助作用的。

1.5 液压油

液压油是液压系统中传递能量的工作媒介, 其中液压油可分为乳化液、各种矿物油以及合成型液压油等几大类。

2 煤矿采掘机械液压系统的故障分析

2.1 太高的油温

通常来讲, 液压油温度保持在32—52摄氏度之间, 最高的油温不可以超过60摄氏度, 倘若不间断地升高油温, 那么就会降低液压油的黏度, 增加通过过滤网的速度, 致使液压流量难以跟固有的工作运行相符合。太高的油温会软化密封圈, 一直到降解和变质, 最终使液压系统的密封性降低。

2.2 液压系统中进入空气

液压油存在于液压系统中是不可以压缩的, 有着接近零的体积压缩比。在通常使用的时候, 不会影响到液压系统, 然而在液压油中进入一些空气的时候, 空气就会产生比较高的压缩比, 会是液压油的1000倍左右。即使系统中存在少量的空气, 也有着比较强的压缩性, 进而大大地影响着液压系统。在液压系统当中, 液压油当中溶解的空气能够析出在低压环境中, 大量的气泡会生产, 导致气蚀。在液压油比较强的推力之下, 如此的气体能够迅速地破裂, 在系统零件表面出现不少气泡的撞击, 以使液压系统出现非常强的噪声, 并且因为不少的气泡在零件表面撞击, 从而使不少的热量放出, 由于短时间内难以散去这些热量, 导致局部的热量过多。最终使空气出现非常大的可压缩性, 这样元件也会出现相应的侧移, 破坏液压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再者, 液压系统的震动非常强烈, 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

2.3 杂质混进液压油

在安装液压系统零件之前, 都是先经过认真的配合, 像阀门和一系列的泵, 在安装时需要非常高的精度, 一系列的传动零件间缺少空隙, 要么是空隙小, 肉眼难以观察到。再者, 在液压系统当中, 不少的零件存在, 并且有着非常多的控制阀芯和阻尼孔, 如果液压油当中存在杂物或脏污, 那么就能够到达控制阀芯, 将阀体与阀芯间的距离加大, 以及使阀体的粗糙度增加, 一些细小的划痕形成, 导致出现较为严重的漏油情况。有些情况下, 在阀体与阀芯间的空隙会被液压油卡住, 导致零件的失灵, 非常容易导致故障的出现。液压油中有太多的脏污, 会堵塞滤网, 吸油的压力非常大, 这样油泵难以顺利地运行。一些杂质在液压油当中, 会使液压油出现相应的生物或化学感染, 导致液压油的变质, 难以顺利地应用, 丧失固有的价值。

3 煤矿采掘机械液压系统的维护

3.1 维护油液

确保所应用液压油的黏度与质量。在加油的过程中, 应当保持附件环境的清洁, 确保油箱周围无尘土与飞扬的脏污, 务必不可以带入杂质与水分。煤矿机械应当认真地结合液压的标准加油, 对油量的控制, 降低穴蚀情况损伤系统元件情况的出现。需要对过滤器进行定期地清洗, 实时地更换滤芯, 确保液压油的清洁。对油位进行检查, 发现液压油当中出现变质或水珠以及乳白色液体形成的时候, 需要更换及时。液压油的选择务必重视经济性, 尽量地减少费用, 以最少的投资实现最大的效益。

3.2 确保结合面间隙的正常

在对液压系统进行维修的过程中, 需要设计合理与科学的间隙, 避免缺少液压油, 并且也要避免空气的进入, 从而使穴蚀对元件的影响大大地减小。

3.3 日常检查维修制度的创建

维修工作者需要对液压油与液压系统的有关元件进行定期地检查, 应当对油温的改变情况进行经常性地检查, 并且及时地更换液压油。

3.4 避免太高的油温

需要设计科学的散热系统, 确保油温不要过高, 倘若发生故障需要实施合理地分析, 实时地对故障进行排除。

4 结论

综上所述, 我国当前因为液压装置系统故障而导致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多,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液压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许多生产液压设备厂家将现代信号处理技术融入到液压信号处理过程中, 采用多种信号处理方式对液压设备进行处理, 提高液压设备在使用寿命内的稳定性, 同时人民也日益注重维护液压系统。因此, 必须做好煤矿采掘机械液压系统的维护工作。

参考文献

[1]郭厚明.煤矿采掘机械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原因分析[J].山西焦煤科技, 2006 (05) :27-28.

[2]郭守友.煤矿液压设备故障分析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27) :337-338.

论煤矿机械化采掘设备的运行管理 第7篇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 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由于我国煤炭资源的过分开采, 造成我国煤炭资源消耗过快, 资源浪费严重。因此必须客观认识煤炭资源开采现状, 加大对煤矿资源整治力度, 加强对煤矿机械化采掘设备的运行管理, 减少资源浪费, 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

1 我国煤矿机械化采掘设备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我国采掘设备质量整体偏低

在多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 我国的煤矿机械化采掘设备的研发水平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与世界上先进的采煤国家相比, 在设备关键部位的整体性能、功能及适应范围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造成了我国煤矿设备在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相对落后。

1.2 部分煤矿采掘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 执行不到位

虽然我国各煤矿企业都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 包含了一些安全技术管理和设备的管理运行的规章制度, 但是部分煤矿制定了规章制度针对性不强, 没有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 缺少细致的可操作流程, 不能发挥规章应有的作用。有的企业在制定规章制度过程中, 参照其他企业的规章制度成分多, 并没有根据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完善, 有的甚至是完全照搬照抄, 生搬硬套, 没有深入细致地考虑企业实际使用的机械设备性能、操作员工的知识结构和维修技能、企业的安全状况和安全隐患、员工培训情况等因素, 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能保证设备合理稳定运行。由于对设备疏于管理, 有的采煤掘进等设备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下运行, 有的带病运转, 日常保养维护不及时, 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1]。

1.3 缺少集约化生产效率

缺少集约化生产效率是造成了我国煤矿生产和国外先进采煤国家很大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煤矿生产集约化就是集中生产, 用最少的人员、最少的机械设备、采用最优的运行管理机制来组织生产, 而不是多人员、拼设备、多工作面的生产。我国大部分煤矿生产技术总体水平偏低, 单井单工作面生产能力小, 特别是我国南方产煤省和西南产煤省, 由于地质条件等原因, 还有大量生产规模很小的煤矿。

1.4 技术力量低

据统计, 与其他行业相比, 我国煤矿企业从业人文化程度偏低, 合同工、临时工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员工中大部分都没有经过正规机械化设备的专业教育, 由于设备管理人才的缺乏, 对采掘机械设备运行性能掌握不透彻, 对一些常见的问题缺乏理性的判断和处理方法, 从而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容易引发高危的安全问题。

2 煤矿机械化设备管理的目的和内容

2.1 优化设备管理的目的

为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利用, 必须进行煤矿机械化设备的优化管理, 提高煤矿机械化设备的运行效率, 达到降低开采资源成本的目的。从而增加煤矿的产量, 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在煤炭采掘过程中, 必须严格按照机械设备的操作说明书操作, 作业人员要不断地提高对设备的专业知识学习和运用能力, 降低在作业中发生事故的几率[2]。

2.2 设备管理的内容

2.2.1 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 建立健全有针对性的、彻实可行的设备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要确定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要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 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惯彻执行。

2.2.2 建立设备管理台账

建立并保管好以下设备管理台账: (1) 设备制造厂发货时随设备发来的产品说明书、设备总图、基础图、各部件工作原理图、备品备件清单等装箱文件。 (2) 项目工程设计单位出具的设备安装图、设计说明书和相关的设计变更图纸。 (3) 设备安装过程中监理单位出具与设备和工程相关的监理资料。 (4) 设备安装单位出具的设备安装峻工图等峻工资料。 (5) 设备安装后正式投产前的试运行资料。 (6) 设备各次大、中、小修的检修资料。 (7) 具有资质单位出具的设备检测资料。 (8) 设备的运行记录台账。

2.2.3 设备日常管理工作

设备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是检查落实设备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协调处理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淘汰设备、损坏设备、备品备件、设备消耗材料更新改造计划的编制、采购与实施等工作。

3 加强煤矿机械化采掘设备运行管理的措施

3.1 科学合理地使用设备

科学合理地使用设备, 就是严格按设备出厂说明书规范操作设备, 把设备的运行参数控制在设备生产厂设计的额定参数内, 杜绝超载运行。建立设备日常保养制度, 及时补充、更换润滑油、冷却液、制动闸瓦等易耗品, 始终使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关键岗位技术和操作人员要按规定进行继续教育和相关培训, 及时更新知识, 不断提高设备管理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 做到科学合理使用设备[3]。

3.2 落实设备管理责任制

主要设备包机到区队班组, 明确责任人。严格设备使用维护责任考核, 奖罚公平, 提高设备管理相关单位和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3.3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等相关规定, 定期对设备进行大、中、小修, 进行月检、旬检、周检、日检, 按规定委托具备资质的单位对设备进行检测, 使设备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4 及时更新机械设备和易损件

按规定更换国家明令禁止的淘汰落后设备;对长期运行导致效率明显降低的设备, 实施必要的技术改造, 提高运行效率;及时更换损毁的设备零件。

3.5 加强设备管理、操作和使用人员的日常培训

企业要定期的举办培训活动, 对设备相关管理、操作和使用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以便于更好的管理与操作, 将设备操作的每个技术管理层面上的细节和设备安全性能方面的知识传授给管理人员, 加强管理人员的团队建设工作。管理部门可以在煤矿生产一线发掘一些优秀人才, 进行专业的技能培养, 让煤矿机电员工能够通过获得的新知识来补充、提升自己。还可以组织技术管理人员不定期地去一些大型厂矿企业进行交流活动。在培训期间要实行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 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 结语

煤矿生产的关键在于机械化设备的运行情况, 企业要大力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运行工作, 深度探讨出一些可行性的方案。对于机械设备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 及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煤矿机械化设备的运行管理水平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键, 煤矿生产技术人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 我国的煤炭行业才能更好的立足于国际社会。

参考文献

[1]李鑫.煤矿大型综合机械化采掘设备的运行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 (21) .

[2]贾海筠.露天煤矿机电设备运行管理的探讨[J].露天采矿技术, 2009 (4) .

采掘机械改革 第8篇

1 液压传动技术中的概念以及主要发展历程

1.1 液压传动技术中的概念

对于液压传动技术而言, 它为流体传动过程中的关键部分, 通过采用液体介质来进行控制与传递能量的形式, 它的工作原理是借助液压泵使原动机的机械能和液体压力能进行相互的转换, 之后借助各个管路与控制阀对液体压力所产生的能量进行转换, 并通过液压当中的执行单元将其转换为机械能, 使其可以驱动工作的机构, 最终使直线可以进行往复运动以及回转运动。

1.2 液压传动技术中的主要发展历程

液压技术诞生于17世纪初, 主要来自于帕卡斯定律, 它的工作介质主要是水, 然而因为电气传动技术以及密封技术的冲击, 使其停滞不前。20世纪初期, 因为油液技术在液压传动中得到使用, 进而加快了液压传动技术以及液压装置的发展。而后出现的就是耐油橡胶, 慢慢地改变了水压传动技术的安置, 演变到了以矿物液压油作为介质的油压传动进程。随着工业技术不断地发展, 能源危机以及环保意识得到了人们的关注, 为此使得纯水液压技术被重新进入到研究, 渐渐的引进到了集成控制、检测以及传动为整体的自动化技术, 同时也成为当前衡量工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2 液压传动对运作介质的需求

液压传动的系统主要由液压控制的元件、液压执行的元件以及液压元件等辅助元件进行组成, 它的运作介质为液压系统的关键环节。而液压传动运作中的介质对工作的环境以及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比如说, 根据相关部门数据统计发现, 液压系统产生故障的原因7成以上和运作的介质有关, 为此液压系统对运作的介质有着非常严格的需求。

3 纯水液压中传动技术的分类以及优势

3.1 纯水液压传动技术的主要优势

当前, 纯水液压传动技术主要应用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 在煤矿中应用的比较少, 它存在着较好的安全性、抗燃性以及散热性等一些特征。容积损失比较小的是因为纯水压缩系数比较小, 可以将压缩的损失降低到相比石油型液压还少25%, 可以很好地补偿容积的损失, 从而确保执行元件的精确度。由于液压元器件的质量比较轻, 体积也比较少, 相同运转的速度之下, 液压泵质量为电机的1/10左右, 同时输出功率一致情况下, 其马达的体积也仅为电动机的1/10左右。

3.2 纯水介质的分类

对于液压传动技术而言, 其纯水通常是指没有任何的添加剂以及纯天然的水, 然而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 它们分别为未处理过的以及处理过的。其处理过的相比未处理过的污染物较少, 通常只有微生物, 可以符合液压系统对运作介质的需求, 也是当前纯水液压传动技术的研究对象。

4 煤矿采掘机械中的传动装置技术

对于煤矿采掘机械而言, 它在不同的工作面上有着不同的作用, 使其运作设备在进行工作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比如说该装置的传动部位不同于其他种类的设备, 包括牵引部位与截割部位, 它的传动技术使用了较为先进的摇臂系统, 但是其稳健优化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为此当前的传动设备装置大多是使用的是传动技术为石油型的液压系统以及电气系统, 而纯水液压使用的相对比较少。

5 纯水液压传动技术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5.1 煤矿开采机械中的纯水液压技术理论研究

当前, 因为纯水液压存在一定的技术难点以及特性, 其主要应用在食品加工企业中, 在煤矿开采中使用的比较少, 并且该理论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 当前阶段主要对纯水液压技术传动中的控制、材料、元件以及介质等进行研究。

5.2 煤矿开采机械中的纯水液压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

因为煤矿作业环境比较恶劣, 还有就是长期使用的石油型、乳化性以及合成型液压传动, 它们所使用的高水基液压油以及乳化液均对地下和地表污染比较严重, 不利于生产过程中的环保, 同时还会影响人和大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此外, 煤矿运作中存在着易燃易爆的气体, 并且生产的成本比较高, 阻碍了煤矿企业的发展。但随着纯水液压技术不断地发展, 该技术采用了耐磨损以及防腐蚀的材料, 而且还应用了纯水中抗燃性以及高散热性的优势, 节省了生产装置运作的成本, 改变了该技术因为润滑、磨损以及密封等一些因素的技术难题, 促进了煤炭行业的发展。

6 纯水液压传动技术在煤矿采掘机械中的应用

对于液压传动而言, 它的功率重量比较大, 且力矩的惯量也比较大, 相对比较容易实现直接驱动、实现防爆以及直线驱动等一些优点, 为此被广泛使用在煤矿机械当中, 同时很难被电气传动多代替, 由于防火因素的影响, 当前在煤矿机械中的液压系统里, 通常采用的是乳化液。然而因为乳化液的价格比较昂贵, 并且不容易运输及存储, 乳化液在进行使用时, 需要经过一些要求比较高的工序。比如说在进行配置的时候, 应采用专门的器械进行装置, 这是因为人工进行搅拌会导致乳化液混合不够均匀, 经常会使液压支架中的机械发生不正常的损坏, 为此需要采用专门的设备对配置完的乳化液进行储存, 以免细菌的产生导致其对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还应将其运输到井下才可以进行使用, 操作起来比较费时, 质量不容易控制, 而且排放时对环境污染比较大。

然而, 由以上阐述可知, 要是通过采用纯水的液压传动时, 将不会出现使用中的任何问题, 相比而言只需要对水质进行控制就可以。但是由于纯水介质的使用, 对材料的甄选及其设计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为此可见, 将纯水代替乳化液在煤矿机械当中具有非常大的应用价值。现对纯水液压传动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液压凿岩机械、液压描杆支护钻及液压煤层钻设备产生的问题进行探讨。

6.1 煤矿液压凿岩机械设备

对于气动凿岩机而言, 常常被能力消耗高、粉尘污染以及凿岩速度低一些问题所困扰, 为此在七十年代就产生了以高压液体充当动力介质的凿岩机, 并且很快投入到了煤矿挖掘中, 获得了广泛推广。随着我国纯水液压技术不断地发展, 各个煤矿企业也将纯水液压技术使用到采矿当中。在九十年代, 纯水传动的手持式凿岩机被南非矿山机构研制出来, 该设备在进行工作时没有油雾以及废气排放, 并且使得煤矿作业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噪声相比气动凿岩机减少了近20d B, 冷却效果增强了很多, 且成本降至40%左右。图1为我国液压伺服中变量泵机构, 该机构的油泵在进行推进时, 输出的流量比较小, 而在返回时流量输出比较大, 较好的避免了能量的损失。

6.2 煤矿液压锚杆的支护钻设备

曾经被广泛使用的煤矿液压描杆支护钻设备主要有掘锚机及单体式的液压锚杆钻机, 由于该设备的系统比较容易发热, 而且油液污染比较大, 使其可靠性比较低, 为此在近几年来被抛弃。然而通过利用纯水锚杆钻机, 由于其导热性比较好, 可以降低系统的过热性, 并且不会造成任何的污染, 故可以将纯水的优点应用到支护设备当中。

6.3 煤矿液压煤层钻设备

尽管如今我国采煤设备发展的比较迅速, 但依旧存在较多的炮采工作面, 在今后的时间里, 由于人员以及地质条件的影响, 其炮采工作面中的数量将不会减少很多。在当前, 炮采工作面经常采用煤电钻设备进行煤壁钻孔, 它存在的主要缺点是其在实现湿式钻孔时, 需要外加一个供水的装置, 然而这种装置因为结构较为复杂和故障多, 在煤矿现场当中很少得到使用;另一方面, 煤电钻当中的电缆因机械设备与矸石之间的碰撞使其容易发生破裂, 这是产生煤尘瓦斯爆炸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 可以考虑使用纯水煤层电。由于该设备工况不是很恶劣, 系统要求也不高, 为此可以得到广泛使用。

7 结束语

综上可知, 随着液压传动技术不断地发展, 纯水液压传动技术将在煤矿采掘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 给企业以及整个煤炭行业带来经济效益, 带动煤炭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产业链的发展, 进而促进我国经济不断地进步。

摘要:煤矿生产现场环境与条件恶劣, 由于生产中错误操作使乳化液发生泄漏, 对地表中的环境污染极为严重。在煤矿采掘机械中通过采用纯水液压传动技术, 将会使环境的污染大大减少, 使得员工的工作环境得到改善。本文通过对纯水液压技术的发展历史、潜力、特点以及优势进行分析, 对该技术在煤矿采掘机械设备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进而提升煤矿的运作效率以及生产质量, 促使经济结构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煤矿采掘,机械,纯水液压,传动技术,应用,探讨

参考文献

[1]雷胜利.煤矿机械液压系统油液污染的控制[J].机械管理开发, 2016, 03.

采掘机械改革 第9篇

1.1采掘设备总体质量不高

虽然我国大型综合机械化采掘设备在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但是设备中关键部位的整体性能、功能以及适应范围等方面还需要加强改善。另外我国在煤矿生产中的基础理论还是有所欠缺, 适合我国煤矿地质条件的装运和行走部件的受力载荷计算以及计算机模拟仿真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出现系统的理论。且机械管理上的工况在线检测、故障诊断和预报、信号传输、传感器智能化技术上和外国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总体来说, 国内采煤机智能化程度低, 设备可靠性差、安全性和可维护性较低。

1.2严重缺乏技术力量

经相关数据统计发现, 国内几近80%的煤矿企业都没有自己的专职工程技术人员。很多矿井的技术负责人都是没有资质和“权威认证”的土矿师, 而场内机电专业的技术人员更是寥寥无几。一些资历较深的矿管干部一般只懂得煤矿生产现场地质方面的知识, 却缺乏针对采掘设备常见问题的理论知识和临场处理经验, 在设备的监管和指导上更是一窍不通。因此煤矿生产中的采掘设备总是频繁出现故障却没有及时被处理, 久而久之不仅影响到采掘设备的采掘性能同时对安全生产和生产效率都产生了不良影响。

1.3缺乏正确使用和维护采掘设备的观念

很多国内煤矿企业使用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作业规程以及安全技术措施仍然照搬《煤矿安全生产》, 而没有按照自身煤矿生产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作业规程, 因此很多条文虽然存在却毫无针对性, 对生产根本没有实际指导作用。且因为企业仍然以获得最大利润为生产的指导, 因此一线职工为了争当“优秀”职工也不愿意多学机电技术和其他理论知识, 而一味“埋头苦干”。采掘队伍为了追求最大化利益也一味降低机电工作标准, 不注意强化采掘设备的正当使用。长期的超负荷工作, 长期被注入型号不符的油脂以及被忽视的日常维护保护导致机械采掘设备带病工作, 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使用性能大大降低。

1.4企业内部员工节能观念落后

节能是大型综合机械化采掘设备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 但是在日常管理中, 管理者往往将管理重点放置在抽风、提升、排水、压风等大型固定设备上而对采掘机电的节能效益置之不理。虽然采掘机电设备的电机容量小, 但是因为采煤企业内部的采掘机电整体设备数量多, 因此做好机电设备的节能管理工作还是能为企业节省空耗和无功损耗所带来的浪费。

2加强煤矿大型综合机械化采掘设备运行的措施

2.1提升设备的技术水平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让机电一体化技术成为了未来机电产品的主流发展方向。近年来, 国内采掘设备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上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就, 很多煤矿企业由于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而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且这些企业在应用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后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很好的竞争地位。

2.2完善企业的全煤矿专业技术培训机制

为了加快煤矿生产时的技术换代, 管理部门可以结合生产实际情况从各煤矿生产线中选出一批文化程度较高, 工作经验丰富, 热爱学习新知识的机电工作人员去专业学校、专业厂家学习深造, 让煤矿机电技术人员能够不断通过新知识和新技术学习来充实自己, 成为专职技术人员。另外, 企业还可以定期组织煤矿机电管理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或进行学习参观。例如可以定期组织管理技术人员去一些机电设备档次高、管理先进的较大型矿井生产企业中去了解安全生产的设备配套情况, 或者到采掘设备上井检修单位现场观摩, 从而了解采掘设备的损坏情况, 并掌握设备损坏原因从而积累改进设备使用维护的相关方法和措施。

2.3强化生产设备的维护检修机制

煤矿采掘设备通常都是在井下作业, 由于工作环境差, 维护条件差, 因此很容易出现设备故障, 从而导致人身、设备事故。针对这种设备故障,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维护和检修工作:①设备操作人员应当熟悉设备的工作原理, 具体结构以及后续保养注意事项以及故障发生先兆, 尽量避免故障发生并在发生故障后做好防护措施;②结合日常生产情况, 管理部门应当对井下设备进行定期检修, 同时结合设备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点检细则以供实际生产检修使用;③当设备出现故障先兆时, 管理人员应当及时安排检修技术, 通过安全检修来保证设备的无故障生产, 从而将生产事故率降至最低。

2.4加强设备的节能管理

目前很多地区的供电都是采用同定式采区变电所, 这种供电方式供电距离远, 终端电压损失大, 无功损耗高, 且供电安全不能被保证。用电和供电两方面的电能损失不仅造成了浪费, 同时安全系数较低的供电方式也很可能诱发安全事故。因此加强设备的节能管理至关重要, 只有管理层能够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就能够很好的消除这类耗电现象。首先最关键的举措就是加强领导的节能意识, 让领导从重生产, 轻节能的生产误区中走出来, 通过合理设备管理和设备节能举措来提升设备的生产效率, 降低设备的耗能量;其次是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即领导在生产过程中要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其工作积极性, 让员工能自觉履行岗位责任制, 减少对设备的违规操作。

3结语

大型综合机械化采掘设备是煤矿生产的重点, 因此煤矿企业要想提高市场竞争力, 走可续发展的路线就必须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力度, 研究出一套符合企业生产实际的, 全面系统的大型综合机械化采掘设备运行管理方法, 同时针对目前设备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出有效对策, 从而让我国煤炭工作能够更上一层, 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采掘机械改革 第10篇

我国的煤炭资源相对比较丰富, 其主要形成的时期在侏罗纪与石炭纪地质时期, 成煤的环境较为复杂, 煤炭存在层的差异较大,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给煤炭的开采带来了困难, 也对开采机械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为这些复杂的环境会使采掘机械截齿的磨损程度加大, 从而对煤炭开采生产的工作效率带来影响, 使其受到制约。

截齿其实就是装载在采掘机械滚筒上面的割煤刀具, 在采掘过程中采掘机械的功率消耗最主要的承担者就是截齿, 为了更好的减少对截齿的损耗, 提高开采的效率, 其耐磨性须达到一定的要求, 对于其刀体来说要有足够的强度、耐磨性和韧性。目前研究中的铸钢技术制作的截齿强度可以远远超过由焊接技术制造的截齿强度, 而且已经运用到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这对截齿使用寿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从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有力地保障了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截齿损坏形式

2.1 截齿尖头脱落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 截齿刀体磨损程度达到了一定限度时, 其齿尖的硬质合金头因受到弯曲应力导致刀体脱落。造成刀头脱落的原因主要是刀头和刀体之间钎焊的质量问题。在使用的过程中, 刀体受到磨损或者偏磨的现象较为严重, 也会给刀头的脱落带来很大的可能。在截齿运转的过程中, 因为其工作的程度较为频繁, 使用时间过长, 使得刀头在较为频繁的冲击力作用下更容易造成脱落。如果在使用的过程中, 遇到了煤层中相对较为坚硬的硬岩石, 那就会使截齿处在一个拉应力的状态之下, 如果这种拉应力超过了合金的强度承受极限, 就会使其发生碎裂的现象。

2.2 截齿磨损

截齿失效的形式有很多种, 其中最主要的形式就是磨损, 截齿的磨损主要是在干摩擦状态之下的磨损, 同时还有一定的腐蚀磨损。当然腐蚀磨损占有的比重较小, 不过在煤岩水浆的腐蚀磨损中, 其中的介质腐蚀作用也大大地加强了对截齿的磨损。

2.3 截齿丢失

在实际的过程中还有一种现象经常发生, 当然这也是无法避免的, 主要是因为截齿的固定不够可靠, 加上固定装置受到一定的磨损, 从而导致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截齿容易丢失。

3、 选择截齿材料

3.1 选择的原则

采掘机械工作的环境较为特殊, 截齿的工作环境也就变得更加特殊, 这样就会容易使截齿发生失效的现象, 主要的表现就是截齿丢失、刀头碎裂、硬质合金刀头脱落和磨损等。由此可见, 截齿的材料选择要满足一定的强度和硬度要求, 其中强度主要指抗弯强度和抗拉强度, 当然截齿同时需要满足较高的冲击韧性。在研究过程中通常要选择相对要求较高的材料作为截齿材料, 这其中应用相对较广泛的材料就是中等碳量的稀土低合金贝氏体耐磨铸钢。

3.2 成分组成

3.2.1 钢中的主要组成元素有很多, 其中碳就是主要元素之一, 也是重要的元素之一, 因此对钢的淬透性、强韧性、耐磨性以及硬度就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因为碳对其都有一定的影响。碳的含量既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 碳的含量取值范围应该定为在百分之0.35到百分之0.45之间。含碳量提高了, 那么高的强度与硬度也就有了相应的提高。但是由于在钢的成分中含有一定量的合金元素, 其占有的比重主要在百分之3到百分之5之间, 正是这些含量不多的合金元素, 碳与它们可以形成相应的碳化物, 在制作的过程中, 形成的碳化物溶解性较差, 扩散的程度也不够充分与均匀, 从而就会对奥氏体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使其稳定性大大降低, 含碳量超标, 也就会进一步导致淬透性变差, 从而使得钢的韧性进一步降低。如果碳的含量过低, 那就会使钢的淬硬性变差, 耐磨性也就会降低。

3.2.2铬、锰是其中相对重要的元素, 他们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进一步提高钢的淬透性, 从而对在连续冷却情况先获得的贝氏体的组织与结构进一步的改善, 从而提高钢的各方面的性能。

3.2.3 另一个重要的元素硅, 硅在钢中不会形成相应的碳化物, 但是会起到强化的作用, 对于钢的回火稳定性也可以起到相应的提高作用, 对于第一类回火脆性的发生起到很好的推迟作用。

3.2.4 钢的组成元素中的硼, 其作用主要是可以将淬透性提高, 同时可以形成相应的硼的碳化物。

3.2.5 与此同时, 将一定的稀土加到钢中, 可以起到将钢水净化的作用, 同时可以起到细化铸态组织的作用。

4、 设计与制造

4.1 设计方面

4.1.1 对于采掘机械截割头的设计, 其几何形状要按照一定合理的设计方法来进行设计, 不仅要对其几何形状合理的设计, 更要对其尺寸、相应的集合参数、截齿的排列方式以及截割时对应的参数进行相应匹配的设计, 要保证在使用的过程中, 能够使截齿在工作中均匀的受力, 使其磨损的程度尽量相同, 保证运动过程中的平稳程度, 进一步提高截齿割煤岩工作的效率, 尽量减少截齿的磨损与损坏可能, 以此保证截齿可靠性得到提高。

4.1.2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需要对实际情况进行仔细的研究与分析, 根据实际开采的地质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实验, 以便进一步确定煤岩体的硬度系数与相关数据, 根据实验所得到的数据与相关的硬度指数, 选择不同牌号与型号的截齿和合金刀头来进行实际开采工作, 从而保证截齿的使用寿命达到最大程度, 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提高抗冲击能力的同时还可以保证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

4.1.3 在实际的采掘过程中, 采掘机械的截齿齿体材料的选择有着一定的要求, 一般应该采用锻造性能相对优良的优质合金结构钢。在我国目前的经济与科技水平条件下, 普遍应用的主要是35CrMnSi, 这种材料在实际的操作工程中, 经过调质后具有相对较高的疲劳极限, 抗冲击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但是也有一定的缺陷, 主要是具有较为明显的回火脆性缺陷。因此, 选择42CrMo材料作为齿体的材料, 可以克服上述出现的缺陷问题, 在调质过后综合性能有一定的提高, 回火脆性也没有了, 这种材料相比而言是比较适合作为截齿材料。

4.2 铸焊工艺

4.2.1 在制造的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设计要求进行生产, 确保齿座与截齿之间的尺寸相互配合, 保证截齿在对应的齿座中可以自由灵活的转动, 避免截齿在运转的过程中发生偏磨的现象, 也就能保证刀齿的锋利程度, 从而保证自磨刃功能的实现。

4.2.2 铸焊其实就是在铸造的过程中同时将焊接过程加以完成的过程, 因此在截齿的制造过程中采用的就是这种铸焊的制作工艺。主要的方法就是将硬质合金清洗干净, 主要是其表面, 然后涂敷一层低熔点的钎料, 主要成分是铜, 再将其放入铸型型腔中, 通过液态金属的热量将其硬质合金表面的低熔点合金熔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凝固后形成一个过渡层, 从而进一步将合金与钢基体结合起来。

4.2.3 使用性能

铸焊焊缝相比钎焊的焊缝来说, 抗剪强度相对较高, 同时可以对其整体进行热处理, 使得母体材料的组织与性能可以得到更容易更准确地控制。铸焊工艺制造的截齿相比钎焊而言, 使用的寿命比锻造的截齿要长很多。铸钢截齿的原材料主要是由废钢为主的, 加入一定的铁合金熔炼而制成的, 相比而言成本要低很多。

4.3 优越性

采用以上的设计方案与施工工艺, 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降低原始工艺生产的截齿带来的缺陷, 运用新材料新工艺生产的截齿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对于煤矿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利的技术保障, 也给国家与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在很大程度上其优越性是无法替代的。

5、 总结

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 因为开采工作的特殊环境与特殊要求, 就给采掘机械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采掘机械的截齿在截割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或者遇到很多的问题, 一般主要是截齿失效, 或者是截齿数量的消耗相对较大, 使得煤矿开采的效率受到严重的影响与制约, 从而使得经济产生一定的损失。通过对截齿可能产生的这些状况的原因加以仔细认真的分析, 从材料上对其问题提出根本解决的办法, 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从设计方案、铸造工艺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提高截齿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从而对煤炭生产的效益起到促进作用, 提高生产的效率, 最终达到高效高产的矿井建设要求, 实现矿井的稳定快速发展, 提高煤矿的产量也就从某种程度上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

摘要: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煤炭资源有着不能取代的作用, 作为一次性能源, 只有对其高效高产的开采才能保障经济建设任务的顺利进行。对于煤炭的现代化开采, 采掘机械截齿的性能对整个开采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采用高新材料, 合理的设计, 降低可能出现问题的可能性, 提高整个开采过程的效率。

关键词:煤炭资源,采掘机械,截齿,铸钢

参考文献

[1]张国栋.提高矿用截齿性能的技术途径[J].煤矿机械, 2006, 27 (05) :827-828.

[2]翟登科, 吴碧英.钎焊硬质合金工具所用的钎料[J].硬质合金, 1986, 3 (04) :33-38.

[3]姚树玉, 等.堆焊技术在截齿中的应用[J].矿山机械, 2003 (08) :11-12.

[4]杨瑞林, 李立军.采煤机截齿的磨损失效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5.

上一篇:网络场域下一篇:绿色机械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