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管理范文

2024-07-02

蛋鸡管理范文(精选12篇)

蛋鸡管理 第1篇

温度是鸡群生长、发挥生产性能的重要条件。鸡群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18~23℃,如果低于5℃,产蛋量和饲料转化率都会明显下降。因此,应根据鸡舍的构造不同,实行防寒保湿措施,保持舍内温度不低于13℃,最好控制在15℃以上。

二、保持舍内干燥、空气清新

1. 合理通风。

鸡舍的保温措施非常重要,但通风也必不可少,否则舍内有害气体如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会造成鸡群的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因缺氧而窒息死亡。因此,舍内要灵活通风,确保二氧化碳浓度不高于千分之五,氨气浓度不高于十万分之一。

2. 消毒防疫。

冬季,鸡的免疫力下降,易患各种疾病,应加强鸡舍的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消毒。对鸡舍墙壁、地面、用具等要定期用2%~3%的烧碱水溶液,或2%~4%的来苏儿溶液,或0.2%~0.5%的过氧乙酸溶液消毒,也可用0.1%新洁尓灭溶液消毒。要做好防疫工作,特别注意禽流感的预防。流感病毒可随病禽粪便和鼻腔分泌物排除而污染禽舍、笼具和垫料等,对消毒剂及热比较敏感,因此,对污染的禽舍进行消毒时,必须先用去污剂清除污物,再用次氯酸钠溶液消毒,最后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铁制笼具也可采用火焰消毒。粪便中病毒含量很高,处理时要特别注意。粪便和垫料应通过掩埋和生物发酵方法进行处理,对处理中所使用的工具要用火碱水或其他消毒剂浸泡消毒。

3. 经常检查饮水器、水槽是否漏水。

喂水时,防止水槽过满溢水。加强对供水设备的维护,避免漏水,创造适宜温度环境。

4. 防止应激。

当天气由热变冷,鸡舍通风与鸡群体温发生严重失调时,以及鸡群受到惊吓时,会发生冷热应激和环境应激,造成产蛋周期的改变。因此,养鸡户应加强温度控制管理,并保持鸡舍及周围环境的安静,尽量减少温度变化、转群捉鸡等应激因素,饲料加工、装卸等操作也应远离鸡舍。

三、调整日粮,增加营养

寒冷季节气温低,蛋鸡的热能消耗大,为保持稳定高产,应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和能量水平。增加动物性原料和玉米、谷物等能量饲料的比例,全面满足蛋鸡对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的需要。在特别寒冷的季节,还可在日粮中酌情添加1%油脂,既能增加饲料的适口性,又能有效帮助鸡体抵抗寒冷,增加蛋重,提高饲料转化率。

四、人工补充光照

浅谈蛋鸡的饲养与管理 第2篇

题目:浅谈蛋鸡的饲养与管理

专业:畜牧兽医

年级:2012秋

姓名:林荷英

学号:

指导老师:陈团

成绩:

浅谈蛋鸡的饲养与管理

罗定市广播电视大学 林荷英

要饲养出一批品质优良的蛋鸡应该从雏鸡饲养就开始抓起,从雏鸡到育成鸡再到产蛋鸡,每一个环节的饲养方法都要有科学。对于广大养殖户来说,蛋鸡的产蛋性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的多少。由此可知,从育成期到产蛋期的过渡管理即产蛋初期的管理关系到产蛋期的整个水平。为了加强鸡群的总体性能,提高产蛋率,注意预产期(产蛋初期)的管理,也成为养鸡生产中关键控制点。

1、产蛋鸡的生理特点

1.1性成熟

刚开产的母鸡虽然性已成熟,开始产蛋,但机体还没有发育完全,18周龄体重仍在继续增长,到40周龄时生长发育基本停止,体重增长极少,40周龄后体重增加多为脂肪积蓄。

1.2环境变化非常敏感

产蛋鸡富于神经质,对于环境变化非常敏感,产蛋期间饲料配方突然变化、饲喂设备改换、环境温度、通风、光照、密度的改变,饲养人员和日常管理程序等的变换以及其他应激因素都对蛋鸡产生不良影响。不同周龄的产蛋鸡对营养物质利用率不同,母鸡刚达性成熟时(17-18周龄)成熟的卵巢释放雌性激素,使母鸡贮钙能力显著增加,开产至产蛋高峰时期,鸡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增强,采食量持续增加,到产蛋后期消化吸收能力减弱,脂肪沉积能力增强。

1.3产蛋规律

产蛋母鸡在第一个产蛋周期体重、蛋重和产蛋量均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依据这些变化特点,可分为三个时期:产蛋前期、产蛋高峰期、产蛋后期。

2、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

2.1做好转群工作

在转群的前3-5天,将产蛋鸡舍准备好并消毒完毕,并在转群前做好后备母鸡的免疫和修啄工作。关于转群时机,由于近年来选育的结果,鸡的开产日龄提前,转群最好能在16周龄请进行,但注意此时体重必须达到标准。

2.2适时更换产蛋料

当鸡群在17-18周龄,体重达到标准,马上更换产蛋料能增加体内钙的贮备和让小母鸡在产前体内贮备充足营养和体力。实践证明,根据体重和性发育,较早些时间更换产蛋料对将来产蛋有利,过晚使用钙料会出现瘫痪,产软壳蛋的现象。

2.3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保证营养供给。

开产是小母鸡一生中的重大转折,是一个很大的应激,在这段时间内小母鸡的生殖系统迅速发育成熟,青春期的体重仍需不断增长,大致要增重400-500克,蛋重逐渐增大,产蛋率迅速上升,消耗母鸡的大部分体力,因此,必须尽可能地减少外界对鸡的进一步干扰,减轻各种应激,为鸡群提供安宁稳定的生活环境,并保证满足鸡的营养需要

2.4光照管理

产蛋期的光照管理应与育成阶段光照具有连贯性。饲养于开放式鸡舍,如转群处于自然光照逐渐增长的季节,且鸡群在育成期完全采用自然光照,转群时光照时数已达10小时或10小时以上,转入蛋鸡舍时不必补以人工照明,待到自然光照开始变短的时候,再加入人工照明予以补充,人工光照补助的进度是每周增加半小时,最多一小时,亦有每周只增加15分钟的,当自然光照加人工补助光照共计16小时,则不必再增加人工光照,若转群处于自然光照逐渐缩短的季节,转入蛋鸡舍时自然光照时数有10小时,甚至更长一些,但在逐渐变短,则应立即加补人工照明,补光的进度是每周增加半小时,最多1小时,当光照总数达16小时,维持恒温即可。

2、产蛋期日常管理

3.1饲喂次数和次数

每天饲喂2次,为了保持旺盛的食欲,每天12-14点必须有一定的空槽时间,以防止饲料长期在料槽存放,使鸡产生厌食和挑食的恶习。

每次投料时应边投边匀,使投入的料均匀分布于料槽里,投入后约30分钟左右要匀一次料,这是因为鸡在投料后的前10多分钟内采食很快,以后就会挑食勾料,这时候槽里的料还比较多,鸡会很快把槽里的料勾成小堆,使槽里的饲料分布极不均匀,而且常常将料勾到槽外,既造成饲料的浪费又影响了其它鸡的采食,所以要进行匀料,并经常检查见到料不均匀的地方就要随手匀开。

每次喂料时添加量不要超过槽深的三分之一。

3.2饮水

产蛋期蛋鸡的饮水量与体重、环境温度有关,饮水量随舍温和产蛋率的升高而增多。

产蛋期蛋鸡不能断水,有资料表明鸡群断水24小时,产蛋率减少30%,须25-30天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各种原因引起的饮水不足都会使饲料采食量显著降低,从而影响产蛋性能,甚至影响健康状况,因此必须重视饮水的管理用深层地下水供做饮用水最为理想,一是无污染,二是相对冬暖夏凉。

总结: 畜牧兽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几个月的实习经历让我认识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此次活动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增 强了我解决在实践当中遇到的问题。我在新观广公司实习有 3 个多月了,我在这里的工作主要是输精员,在产蛋舍学习到了很多 专业知识。在这里我主动积极的学习,我刚从学校毕业出来,对于专业的实际操作能力还有 待加强。但是我凭着不懂就问、少说多做的原则,主动向师兄和班长请教,虚心的听取他们 的指点。虽然难免会犯错,但每个错误都不会让自己重犯。实习和在学校读书时大不相同,实习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在学校学的知识与在这里学的知识结合起来,运用到 实际工作中去。这样自己的理论知识更加丰富,牢固,也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自己 认为实习成绩还不是非常好,但我却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实习的过程中,我不仅结识了新朋友,学到了有用的知识,也学到了宝贵的经验,让人回味 无穷…… 通过 3 个多月的实习,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了较快掌握一种新事物的能力,思想变成熟了许多,性格更坚毅了。我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需继续去努力,去拼搏。

夏季蛋鸡饲养管理要点 第3篇

(1)搭设凉棚。在鸡舍上方搭设隔热凉棚,将鸡舍遮盖,减少太阳辐射。并在鸡舍向阳面和进风口一侧搭设荫蓬,遮挡太阳光,使凉爽空气进入舍内。

(2)植树遮阴。在鸡舍周围栽植生长快而且透风好的梧桐、白杨等大叶冠树木,种植葡萄、丝瓜、栝楼等藤蔓攀爬植物,使其茎叶遮盖鸡舍房顶和墙壁,可减少辐射热和反射热。

(3)通风换气。目的是排除舍内的污浊空气,换进新鲜空气,以调节舍温。要经常打开鸡舍门窗,并安装电风扇,改横向通风为纵向通风,使流经鸡体的风速加大,以排出舍内的暑热浊气,使舍温下降。

(4)喷水降温。舍温高时,用高压喷雾器将清凉水进行空间喷雾,每隔一小时喷1次,并将水洒地面、墙壁和房顶,以使水气化吸收舍内热量,降低舍温。

(5)剪羽散热。鸡无汗腺,羽毛丰厚,散热困难,将鸡脖子、胸腹、翅膀下的羽毛全部剪掉,留毛茬1.5厘米,有改善鸡体代谢作用,可加快鸡体散热,调节降低体温。

(6)降低饲养密度。减少鸡笼和运动场面积内的饲养只数,有利于空气流通和鸡体散热。笼养鸡减少70%~80%,平养鸡每平方米3~5只。

2.增喂青绿多汁饲料。青绿多汁饲料(胡萝卜、芹菜、西瓜皮等),清凉适口,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夏季喂鸡一举多得,不仅补充鸡体所需的维生素,节省饲料,而且清热降温,生津解渴,增加食欲和产蛋率。饲喂方法:

(1)胡萝卜。切碎在鸡日粮中添加10%~20%。

(2)芹菜。每两天喂1次,每只鸡一次40克左右。芹菜叶单喂,芹菜茎切碎加入饲料中。

(3)西瓜皮。切碎,每只鸡日喂50~100克。

3.添加维生素C。在34℃高温下,每公斤日粮中添加维生素C200毫克,产蛋率可提高8%;添加维生素C300毫克,产蛋率可提高10%。

4.添加小苏打。小苏打有健胃制酸和促进食欲等作用。夏季在鸡日粮中添加0.1%~0.3%小苏打,不仅能增加饲料的适口性和采食量,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和产蛋率3%,而且可减轻热应激,防治食欲缺乏及酸中毒等疾病。

5.饮青绿茶水。夏季将茶叶用开水闷泡30分钟,兑水让鸡自由饮用,茶渣拌料喂鸡,既可清热降温,减轻热应激,增加食欲和产蛋率,又能消炎杀菌,防治胃肠炎等疾病。

6.搞好鸡舍的环境卫生。鸡舍要勤清粪便,勤换垫料并打扫干净,每5~7天用石灰水或来苏儿液对舍内外消毒1次。鸡舍周围的杂草要除净,污水沟坑要填平,禁忌堆放粪便、垃圾等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鸡栖息处要钉纱窗,定期喷药灭蚊蝇,大力消灭老鼠、蟑螂等害虫,确保蛋鸡健康度夏。

7.科学饲喂。夏季鸡的消化机能减退,常因饲喂不当吃了不清洁的饲料患胃肠炎等疾病。为了防止病从口入,每次饲喂前,先对饲料进行一次仔细地检查,坚决弃掉霉变的劣质饲料,确保饲料优质新鲜。随即用0.1%高锰酸钾水将饲槽、饮具清洗干净。改拌混料为喂干粉料,饲喂最好在早、晚温度较低时进行,一次添料不宜太多,不应超过饲槽容量的1/3,要少喂勤添,每顿料分2~3次添加,可以引诱鸡争先多采食,使饲槽内不剩料。不留饲料过夜,隔餐的食物需高温消毒后方可喂鸡。每7天给鸡饮一次0.1%高锰酸钾水,可以起到消毒杀菌、净化胃肠、防治疾病的作用。

蛋鸡的光照管理 第4篇

光照对鸡的性成熟、产蛋、蛋重、蛋壳厚度、产蛋时间、产蛋到排卵的间隔、受精率、精液量与孵化期及生理状况、活动、代谢及行为各个方面都有影响。

1. 光照时间对蛋鸡的影响

光照时间的长短与鸡性成熟日龄密切相关。育成期光照时间过短将延迟性成熟, 时间过长则使性成熟提前。过早成熟的鸡则开产早, 蛋重轻, 产蛋率低, 产蛋高峰持续期短。若产蛋高峰时突然缩短光照, 可降低产蛋率, 增加死亡率, 即使恢复原来光照, 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原来的产蛋水平。

2. 光照强度对蛋鸡的影响

过强的光照, 可使鸡烦躁不安, 造成严重的啄癖、脱肛、神经质。光照突然增强, 可使鸡群的破壳蛋、软蛋、大蛋、双黄蛋、小蛋等畸形蛋增加, 鸡的猝死率提高。但光线太弱, 可使雏鸡采食下降, 饮水减少。雏鸡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熟悉环境, 进行觅食与饮水。合理的光照强度不仅可提高鸡的产蛋量和群体产蛋率, 而且还能节约用电, 减少鸡恶癖的发生。

3. 光线颜色对蛋鸡的影响

鸡对光线有较强的色感。在红光下鸡趋于安静, 啄癖极少, 成熟期稍迟, 产蛋量增加, 但受精率降低;在黄光下, 鸡的饲料报酬低, 性成熟延迟, 蛋重增加, 产蛋量减少, 啄癖率提高;绿光可使鸡的性成熟提前, 公鸡的配种能力增强, 增重加快;蓝光促进性成熟, 提高公鸡的繁殖力, 增重加快快, , 啄癖极少, 但会使母鸡产蛋下降。

光照对鸡生殖机能的作用还受机体的内在生物节律与光周期变化同步性的影响。光线对鸡体的作用不仅取决于光照周期的长短或明、暗长度的比例, 而且可能更主要取决于光照是否符合鸡的某一特定生理阶段的昼夜生理节律。如果光线照射与此生物节律相符合, 机体即发生反应。否则, 无论给多大光照其效果也不会明显。

二、蛋鸡的光照管理

实行人工控制光照或补充照明, 是现代养鸡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大技术措施, 必须高度重视和严格执行。雏鸡及育成鸡均处于生长时期, 这阶段光照制度是促进雏鸡健康成长, 但要防止母雏过早性成熟。母雏10周龄后, 光照时间长会刺激其性器官的加速发育, 造成过早的性成熟后, 对其今后产蛋不利。因此, 这阶段的光照时间宜短或逐渐缩短, 不宜逐渐延长, 光照强度宜弱。产蛋期要使母鸡适时开产, 并达到高峰, 充分发挥其产蛋潜力。因此, 光照时间宜长, 不宜逐渐缩短, 强度也不可减弱。

1. 育雏和育成期光照管理

雏鸡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熟悉环境, 进行觅食与饮水。育雏最初几天, 光照强度应比正常光照强度增强2~3倍, 这时较好的光照强度为20勒克斯, 即每平方米面积应有2瓦带灯伞的白炽灯光源。2~3天后光照强度逐步减弱, 最后光照强度为5勒克斯, 也就是每平方米面积有0.5瓦带灯伞的白炽灯光源。

两月龄以后, 小鸡的性腺发育加快, 光照对性腺的促进增强, 加上现代商品杂交蛋鸡在遗传上有早熟特性, 使得性成熟期早于体成熟期, 造成小母鸡过早开产, 产小蛋时间过长, 而全年产蛋量不高。因此, 必须对光照进行控制, 使性成熟延迟, 与体成熟同步发育, 才能提高生产性能。生产上一般从育雏结束后开始控制光照时间和强度, 最迟不超过10周龄。在允许范围内, 若逐渐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 对性成熟也有促进作用, 所以育成期尤其是后期, 不可延长光照时间, 不可增加光照强度。

密闭式鸡舍完全依靠人工光照照明, 容易控制光照。初生雏最初48小时内保持23~24小时光照时间, 在喂食器高度的光照强度为20勒克斯, 使水和料易于被发现, 便于饮食。从第3天起到第2周末, 光照时间逐渐降为每天15小时, 强度逐渐降为5勒克斯。第3~17周, 光照时间逐渐降为每天8~9小时, 强度不变。从18周龄开始向产蛋期光照制度过渡。

开放式鸡舍受自然光照影响较大, 而自然光照在强度和时间上随季节变动大, 如北半球6~7月日照时间为14~15小时, 而12月至翌年1月约为9小时。所以, 必须用人工光照对自然光照加以调整和补充, 才能适应雏鸡的生长发育。

调整和补充光照时要根据出雏日期、育成期当地日照时间的变化及最长日照时数来进行。北半球在12月21日至翌年6月21日之间, 日照时数呈上升趋势, 6月21日后处在光照时数下降阶段。

5月4日至8月25日孵化的雏鸡, 生长阶段后期处于日照渐短时期, 为适时鸡, 可完全利用自然光照。上面的日期确定的依据是从第8周开始控制光照时间, 第18周开始向产蛋期过渡。这与以前实行的从第10周开始控制光照时间, 第21周开始向产蛋期过渡不同, 主要原因是现代蛋鸡的性成熟普遍提前。8月26日至翌年5月3日孵化的雏鸡生长阶段后期, 处于日照渐长或较长时期, 为不适时鸡, 如完全利用自然光照, 通常会使母雏早熟、早衰。为防止不适时鸡早产, 多利用人工补充光照, 控制光照时间。具体办法有两种, 一是恒定光照时间, 第1周光照时数23小时, 第2周起查出2~17周龄期间的日照最长时数为14小时, 此光照时间一直保持到17周, 从18周起每周增加0.5~1小时, 达到产蛋时数为止。二是光照时间逐渐缩短, 将2~17周龄期间的日照最长时数14小时再加上人工光照, 然后逐渐减少。第1周光照时数23小时, 然后根据当地气象资料查出2~17周龄期间的日照最长时数, 再加上3.5小时人工光照 (如自然光照14小时, 加3.5小时共17.5小时光照) , 作为第2周龄的光照时数, 以后每周减少15分钟, 至17周龄正好减去3.5小时, 18周龄起每周增加0.5~1小时至16小时产蛋期光照时数。

以上两个方案中, 方案一在生产中较容易实行, 但控制性成熟的效果不如较为麻烦的方案二。以上开放式鸡舍的光照强度从4日龄起, 最好逐渐降为5~10勒克斯。光照方案适于商品蛋鸡。对于蛋种鸡, 为了使其体形得到充分发育, 获得较大的开产蛋重, 提高种蛋的合格率, 光照增加时可比蛋鸡延迟2~3周。

2. 产蛋期的光照管理

蛋鸡每天光照16小时较好, 每日光照时数超过17小时, 对产蛋还有一定抑制作用。光照强度在20勒克斯以下时, 产蛋量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增加;在20~40勒克斯之间, 产蛋量变化不明显;超过40勒克斯, 鸡只的死淘率增加, 从而影响总产蛋量。

密闭式鸡舍可在育成期8~9小时光照的基础上, 每周增加1小时;连续2周后, 每周增加0.5小时, 直到16小时。16小时光照可以一直恒定到60周龄。60周龄后将光照时间延长到17小时, 直到淘汰时结束。根据渐长光照对鸡的产蛋性能有刺激作用的原则, 实际生产中可以每周增加15分钟或2周增加0.5小时, 直到增加到16小时, 这样渐长的光照的刺激次数更多一些, 对鸡的产蛋有好处。

开放式鸡舍主要是利用自然光照加人工光照补充的原则, 一般于早晚各开灯一次。开产时, 也同样需要采用渐增的补光方法。比较理想的补光方法是采用早晨补充光照, 这样更符合鸡的生理特点, 且每天的产蛋时间可以提前。不管采用哪种光照制度, 一经确定, 应严格执行, 否则会影响产蛋率。

三、照明系统的设计和布置

光照度可用照度计直接测量。光照度的单位是勒克斯。被光均匀照射的物体, 在1平方米面积上得到的光通量是1流明时, 它的照度是1勒克斯。在生产中, 可按以下方法简单计算照明灯泡的数量和瓦数。普通灯泡每瓦大约可发出6.15流明的光到达鸡背水平。假设有一个2000立方米的育成鸡场, 需10勒克斯光照强度, 则总共应安装3252 (2000×10/6.15) 瓦灯泡, 如用25瓦的灯泡, 则需130 (3252÷25) 盏灯泡。安装灯泡的高度一般为2~2.4米, 灯泡间距一般为3米, 安装两列以上的灯泡时要注意交叉排列, 使舍内照度均匀。要保持灯泡的清洁, 及时换掉坏灯泡;最好加用灯罩, 可提高光照效率30%~40%。按上述办法, 育雏第一周内, 按每15平方米的鸡舍安装一个40瓦的灯泡, 第二周开始逐渐交错地换用25瓦的灯泡, 进入育成期逐步交错换用15瓦的灯泡就可以了。

密闭鸡舍中常采用人工照明设备, 如高效节能灯来满足鸡的需求。在实际生产中, 高效节能灯因具有寿命长、能效好、发光效率高、光线适合人的视觉、调节频率较高等特点, 能满足鸡的生理需要, 是理想的鸡舍照明设备。鸡舍内照明系统的合理布置是供给蛋鸡适宜光照的直接保证。在集约化蛋鸡生产中常用的是阶梯式鸡笼和叠层式鸡笼, 特别是叠层式鸡笼上下层全部重叠, 育成鸡笼架净高近4米, 若与普通鸡舍一样, 在同一平面布置灯具, 势必影响下层笼鸡的采光。因此, 叠层笼养鸡舍的照明系统中采用的是高低两层布置形式。通常下层灯离地面1.8~2.2米, 上层灯离鸡笼顶部0.2~0.4米。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各层鸡的光照条件比较均匀。

四、光照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光照管理应从雏鸡开始为最好, 最迟不能超过育成期, 否则达不到理想效果。

2. 光照制度一经实施, 不宜变动, 不可忽照忽停;时间不可忽长忽短;强度不可忽强忽弱。尽可能保持舍内照度的均匀, 并维持应有的照度。

3. 育成期光照制度向产蛋期过渡, 结合鸡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如大母雏生长发育较差, 体重较轻, 可推迟一周增加光照时间。增加光照时间前1~2周增加饲料, 在开始增加光照时, 换用蛋鸡料。

4. 不能突然改变光的颜色和光照时间, 尤其是对产蛋鸡, 补充光照的时间应由短到长, 且在早、晚补充为佳, 以便增加鸡的采食量。但初期每周增加的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 以免导致脱肛。对于光线强度应渐明或渐暗, 从育成期光照方案过渡到产蛋期方案也要逐步进行, 如果突然关灯或缩短光照时间, 则可能引起惊群、换羽、产畸形蛋或休产等现象。

5. 光照管理必须要与完善的饲养管理体系相配合, 合理的光照才能明显提高鸡的生产性能。

蛋鸡养殖合作协议 第5篇

甲方:XXXXXXX有限公司

乙方:XXXXXXXXXXXXXX

为了引导广大养鸡户科学饲养,提高养殖综合效益,我XX公司一直致力于“打造健康养殖的引领者”,始终坚持“客户发展了,我们就发展了;客户成功了,我们也就成功了”的客户理念,现与XXXX养殖专业户XXXX就合作养殖有关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1.乙方必须全部使用甲方的饲料产品,并帮助推广甲方饲料产品。

2.资金合作方式:由甲方全部投资,乙方负责管理,养殖所得利润按7.5:2.5分成(即甲方得75%,乙方得25%)。

3.养殖场设施购进能开正规发票的必须开正式发票,不能开的乙方负责记账。乙方必须建立养殖场详细明细账目,每月一清账,账单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留档。

4.甲方有随时抽查监督的权力,如遇与实际不符合,或是乙方不按甲方的意见管理,因此所造成的损失,乙方应加倍赔偿。

5.乙方遇到问题不能自作主张,甲乙双方应协商处理解决。

6.凡在本养鸡中所开展的养殖新技术不可随便传人(如传:一则必须是使用甲方饲料的客户,二则提供有偿服务)。

7.乙方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制定养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规章制度和奖罚制度,严格按照无公害标准化养殖场规章制度执行。

8.养殖场折旧与归属:一旦乙方不在本养殖场从事养殖工作,甲方有权出租给他人,并负责收租费。若最后无人从事养殖或租用,应按照当时市场价格对养殖场进行折旧评估处理,并拆除地面上建筑物。否则乙方有权自行处理,甲方不得干涉。

9.本次合作乙方不承担任何风险,乙方主要负责管理工作,甲方需要每月从养殖场经营利润中先支付乙方管理费,每批鸡(5000只/批)每天20元,按月支付。

10.养殖场雇工安排:乙方有权根据养殖场养殖管理需要雇佣工人,负责养殖场的喂料、饮水、消毒、清粪、捡蛋、装箱及一

切与养鸡有关的杂活。但乙方每月必须向甲方报告雇工考勤和

工资支付实际情况。按照目前市场行情,青年鸡每千只雇工费

8元,产蛋鸡每千只雇工费10元。

11.养殖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双方协商解决。

12.乙方的管理职责:乙方负责养殖场管理工作,包括每批鸡的日

常管理、疫病防治、购买养殖所需物品。每月乙方向甲方汇报

当月养殖场管理状况、雇工使用情况、养殖场收支状况等实际

状况。

13.甲方必须每月给足乙方所用资金,如果资金不到位,乙方有权

处理养殖场固定财产。

14.养殖场防盗措施:每栋鸡舍都要安装防盗设备并喂上狗;若出

现被盗情况可报警处理,乙方不负责赔偿损失。

15.养殖场雇佣工需要押一个月工资,凡是不按条例、制度执行者

或偷盗者,其工资全部扣除,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应加倍赔偿,严重时经公处理。

16.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XXXXXXXXXXXX有限公司代表:乙方:XXXXXXXXXXXXXXX代表:

冬季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第6篇

【关键词】冬季;蛋鸡;饲养方法;管理技术

进入冬季后,气温急剧下降,这对蛋鸡的生产性能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一些养殖户为了保证鸡舍温度而容易忽视鸡舍空气质量,从而引起疫病高发,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在近几年的生产实践中,笔者对蛋鸡冬季饲养管理进行了调查和总结,认为蛋鸡冬季饲养管理应抓好4项关键技术。

1 合理营养

能量是提高蛋鸡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进入冬季后,蛋鸡对能量的需求会更高,它既要满足产蛋需求和维持鸡的正常生理需要,又要增加鸡只抵御寒冷所需的能量,因此,冬季必须保证鸡只能量的有效供给。首先要保证饲料中玉米的质量,选择颗粒饱满、无霉变、含水量较低(12%~14)的玉米饲喂蛋鸡;其次,适当增加能量饲料的供给。凡使用浓缩饲料的,应将玉米用量提高2~3个百分点,保持浓缩料配比不变,同时降低麸皮用量2~3个百分点;第三,在产蛋高峰期,适当增加浓缩料2~3个百分点,同时降低麸皮2~3个百分点,以满足粗蛋白需求;第四,在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和多种维生素,以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第五,适当增加维生素C和益生素的供给,降低冷应激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2 合理光照

2.1 补充光照时间

蛋鸡在产蛋高峰期的最佳光照时间为14.5~15.5h/d,在冬季须人工补光5~6h/d。一般在早晨6:30~7:00和晚上5:30~10:00进行人工补光。。

2.2 光照强度

关照强度以3W1m2为宜。

2.3 灯光布置

补光灯宜选用普通照明灯泡,以功率25W为宜,产蛋后期可用40W灯泡。灯泡架设高度应距地面2m左右,间距为2m。

2.4 补光的注意事项

2.4.1 光照强度不能太强或太弱

光照强度太强会引起钙、磷代谢紊乱,导致蛋色变浅和产蛋率下降。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开产和产蛋高峰期严禁使用40W以上的灯泡,否则会造成产蛋高峰期缩短、蛋变小和畸形蛋增多。光照强度太弱则会导致蛋鸡由于视线不清而减少采食量,造成营养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光线太弱还会影响卵泡的形成和发育,导致产蛋量下降。

2.4.2 光照时间不能太长

蛋壳的形成一般在凌晨1:00~4:00之间,如果蛋鸡在这个时段内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就会出现产软壳蛋或者产蛋率严重下降的现象。

3 合理保温通风

3.1 保温

蛋鸡的最佳产蛋温度为13~26℃,最低临界温度为5℃,成年鸡的最低耐受温度是-5℃。温度在13~-5℃之间,随着温度下降,蛋鸡的生产性能也随之下降,因此,必须保证鸡舍温度不低于5℃。养殖户应在鸡舍内悬挂3~5个温度计,及时对温度做出正确评价,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保温问题。

3.2 通风

通风是降低鸡舍温度和净化空气的关键措施。鸡舍通风不良会导致病原微生物(如大肠杆菌、传支病毒)在空气中聚积,从而直接威胁鸡群健康;另一方面,通风不良会使鸡舍湿度升高,鸡粪发酵产生的大量氨气和硫化氢气体易引起鸡只轻微中毒,刺激鸡上呼吸道黏膜发生炎症,病原微生物可从损伤黏膜侵入体内而引起发病。由此可见,通风是蛋鸡冬季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通风和保温是一对难解的矛盾,要保证蛋鸡的生产性能,就必须解决好这对矛盾。对此,通常可采用定时通风法,每天进行3次通风,第一次在上午10:00,第二次在中午12:00,第三次在下午5:00,每次通风0.5h,然后关闭门窗,使鸡舍温度迅速回升。这样既可提高鸡舍的空气质量,又不会使鸡舍温度下降太低。在通风时,一定要形成空气对流,否则达不到通风效果。

4 合理运动

运动是防止蛋鸡过肥和难产发生综合征、提高蛋鸡生产性能的有效措施。在冬季,每10d内连续2d采用2次间歇光照法来加强鸡只运动,一般在晚上6:00~10:00之间进行,采用“开灯30min→关灯30min→开灯60min→关灯30min→开灯120min→关灯”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要在料槽中添加足够的饲料,利用明暗光照间歇,使鸡只啄料加速,从而提高鸡只的活动量,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作者简介:

徐雅梅(1968-),女,陕西彬县人,大专,助理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

夏季蛋鸡饲养管理 第7篇

1. 提高饲料中能量物质的含量

夏季气候炎热, 易导致蛋鸡热应激。用脂肪来代替碳水化合物 (玉米) , 可改善饲料的适口性, 延长饲料在消化道内停留时间, 从而提高蛋鸡采食量和消化吸收率。热应激时脂肪在饲料中的添加量以2%~3%为宜, 相应的玉米用量减少4%~6%。脂肪易氧化变质, 所以日粮中添加脂肪的同时应添加抗氧化剂, 如乙氧喹类。

2. 减少蛋白质总量

在热应激时传统方式往往是通过提高饲料中粗蛋白原料的含量, 弥补产蛋鸡蛋白质摄入不足, 但是蛋白质代谢产生热量远高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增加了机体内的代谢产热积累, 所以在调整饲料配方时不应该提高蛋白质原料的含量, 而要适当减少。建议减少日粮中杂粕等蛋白质利用率较低原料的用量, 适当减少鱼粉等动物蛋白饲料的用量, 增加豆粕等蛋白含量高、利用率高的原料, 但不应增加总体蛋白质用量。

为提高蛋白质利用率, 保证营养需要, 要根据日粮氨基酸的情况添加必需氨基酸。有研究发现蛋氨酸、赖氨酸可以缓解热应激, 它们是两种必须添加的基础氨基酸, 一般在原有日粮基础上增添10%~15%, 使其添加量达到每只鸡每天蛋氨酸360毫克、赖氨酸720毫克, 并注意保持氨基酸平衡。

3. 矿物质调整

热应激能够影响蛋壳质量 (蛋壳变薄、变脆) , 所以应根据采食量下降的幅度来调整夏季日粮配方中钙磷的比例。如果其他季节的钙、有效磷水平分别为3.5%、0.3 6%, 则钙、有效磷水平应调整为3.8%、0.39%以上, 原则上钙的调整水平不要超过4%, 有效磷调整水平不要超过0.42%, 因为过高水平的钙会造成肠道环境中高渗透压环境, 导致腹泄。还应注意钙源的供应粒度, 最好2/3为粒状 (小指甲盖分四半) , 磷源最好也采用颗粒磷源。

另外, 在热应激条件下, 矿物质在粪尿中的排泄量会增加。热应激会影响锰、硫、硒、钴等离子吸收, 对它们的需要量增加, 所以应按照日粮摄入量的减少幅度相应地提高在饲料中的含量。

4. 维生素调整

热应激对维生素E、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的吸收影响较大, 夏季添加量应调整为正常量的2~3倍。维生素C因与蛋壳形成有重要关系, 应至少添加200克/吨, 少了没有效果。

5. 调节电解质平衡

一般氯化钾的添加浓度为0.15%~0.3%。同时在饲料中添加0.3%~0.5%小苏打, 能减少次品蛋1%~2%, 提高产蛋率2%~3%, 使蛋壳厚度增加, 提高日粮中蛋白质利用率, 但是要适当降低盐用量。

6. 加喂抗应激药物

在饲料中添加0.004%杆菌肽锌或0.1%丁酸二酯等化合物、0.3%的柠檬酸, 均可以缓解热应激, 提高产蛋率和饲料报酬, 使鸡增加采食量和提高产蛋率;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0.1%延胡索酸等, 能有效缓解热应激反应, 使蛋鸡采食量增加, 产蛋率提高。

二、往料槽中喷水, 增加鸡群采食量

往料槽中喷水对饲料起到潮拌作用, 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 喷水能够降低饲料温度, 增强饲料适口性。

1. 制定喷水计划

在炎热的夏季应该制定一个详细的喷水计划, 并应用营养药物和抗菌类药物相结合的方式添加。如每10天喷水1次, 每次2~3天;每20天添加1次抗菌类药物, 每次3~4天。在喷水计划中要将对饲料和料槽的微生物监测计划列入其中, 以便能够及时的掌握饲料和料槽中的微生物含量, 控制饲料卫生。喷水时间应在每天11:00~11:30, 此时温度逐渐升高, 喷水可以缓解高温带来的应激。

2. 喷水前准备

喷水前与驻场兽医沟通, 水里要添加一些营养药物及抗菌素预防肠炎发生, 例如多维0.1%、维生素C0.03%, 并提高鸡群的适口性。在兽医指导下选择水溶性好的药物进行喷水。喷水之前计算用水量, 按照每10米长的料槽用0.5公斤水计算;根据用水量多少, 确定用药量。药物要分开称量, 并保证称量的准确性。

3. 喷水方法

调节好泵的压力。用手去感觉喷出水的压力, 尽可能将泵的压力调到最小, 使喷枪喷出的水呈雾状, 喷出水的面积要小于或等于料槽底部的面积, 以免造成药液浪费。喷水开始将喷枪枪头向后, 与料槽距离为10厘米, 枪体与料槽呈45°角, 人体斜对料槽。喷洒要均匀, 走路速度要快而稳, 并时刻观察喷在料上的水量, 只需在料的表层喷洒一层即可, 不能喷洒太多, 水多会使湿料糊鸡嘴;同时, 水量过大、时间过长会造成饲料发霉变质, 给鸡群带来不良的影响。

喷水之前, 要根据料槽中的剩料多少确定有无必要再进行一次喂料, 若料槽中的剩余料多时, 在喷水之前进行一次匀料, 保证每个笼前的料是均匀的;若料槽中的料不足时, 喷水之前进行一次喂料, 保证每只鸡都能吃到充足的饲料, 起到真正增加采食的作用。因为添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水会加快细菌、微生物滋生, 所以禁止将水喷洒在地上、笼上或墙上, 确保正确操作, 不造成浪费。喷洒完毕后, 时刻观察鸡群的采食情况, 在下一次喂料前检查所剩料的情况, 有无湿料;若有则及时清除, 以免出现堆料现象, 造成饲料浪费。喷水后增加匀料的次数, 以免在喷水后使料槽底部饲料发霉;将粘在料槽边缘部分的料渣儿和鸡毛等杂物用干毛巾擦掉, 以免给细菌创造滋生的环境。

喷水要不定期进行, 以免鸡群产生依赖, 导致在正常喂料时不能起到刺激采食的作用, 反而起到负面影响。

三、改善饲喂方法

改变饲喂时间, 利用早晨、傍晚气温较低时多添料, 此时温度比较适合蛋鸡, 采食量容易提高, 也比较容易形成采食习惯。改变适口性差的原料饲喂时间, 将贝壳粉或石粉在傍晚时加喂, 这样可以提高其他营养物质的摄入, 而且傍晚是蛋鸡对钙需求最高的时候。改变饲料形态, 可以把粉料变为颗粒饲料, 加强饲喂以刺激采食。用湿拌料促进采食。夜间开灯1小时增加饮水等。在饲料中添加香味剂、甜味剂、酸化剂、油脂等物质, 提高蛋鸡采食欲望。

四、保证充足的饮水

夏季一定要保证全天自由饮水, 而且保证新鲜凉爽。在炎热的夏季缺水时间过长, 影响鸡生长及生产性能发挥。为保证每只鸡饮到足够的新鲜凉水, 应放置足够的饮水器具, 而且要高度合适, 布局均匀, 水温以10℃左右为宜, 同时要注意保证饮水器具清洁卫生, 最好每天刷洗消毒1次, 防止高温出现水污染现象。在保证充足饮水的同时, 还应保持舍内地面的清洁, 防止洒水、漏水造成舍内湿度过大。

五、加强环境管理

可在距离鸡舍周围2~3米处, 种植生长快速的林木, 在树生长过程中必须修剪, 让树冠高出房檐约1米, 以避免阳光直射舍内。还可以种植藤属攀缘植物, 如爬山虎、牵牛花等, 以达到遮阴, 吸收阳光, 增加产氧量, 改善小气候的目的。鸡舍顶部和墙壁应采用不吸热的白色材料或涂料, 以反射部分阳光, 减少热量吸收。

利用风冷效应和水帘直接降温, 改善鸡舍内环境。关闭鸡舍内所有进风小窗, 根据温度控制风机运行个数, 完全启动纵向通风系统, 靠风速来降低鸡群体感温度。当温度达到32℃以上时, 启动水帘系统, 同时关闭其他进风口, 保证过帘风速达到1.8~2米/秒 (注意:风速不能过高, 否则会引起腹泻等条件性疾病) , 当舍内温度降至26℃以下时, 适当关闭部分湿帘, 温度升高到32℃以上时再打开, 如此循环。

夏季蛋鸡饲养管理 第8篇

一、加强通风,降低舍温

鸡没有汗腺,对高温的适应能力很差。当舍温超过25℃时,可在进风口设置水帘,使热空气经过冷却后再进入鸡舍。当舍温超过30℃时,可用高低雾量旋转嘴喷雾器进行喷雾降温,每2~3小时喷1次,可有效降低鸡舍内温度。另外,还可以采取一些其他措施对鸡舍进行降温,如安置风机、在鸡舍顶上安装遮阳网、在鸡舍周边种植树木等。

二、保证饮水,降低密度

夏季气温高,鸡的呼吸加快,体内水分蒸发量大,其饮水量明显增加,因此,要设置足够的水槽,确保鸡群充足饮水。同时要保持饮水的清洁卫生,可在饮水中增加电解多维的含量(在13:00-18:00饮给),以缓解热应激对蛋鸡的影响。由于气温高,鸡只呼吸频率加快,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浓度加大,因而必须降低饲养密度,合理分配饲养空间,并经常打开门窗换气,有条件的可安装排风扇,以利内外空气流通。

三、调整饲喂时间,改善日粮结构

每天应在早晚凉爽时多给料,勤给料,刺激鸡的食欲,让其多采食,但要注意避免料槽积存湿料,同时适当添加青饲料含量。青饲料含水量多,不仅能够满足鸡只的水分需求,而且能够增加饲料的适口性,刺激鸡群食欲。夏季高温会造成鸡群采食减少,摄入营养不足,应采取措施刺激其多采食,还要提高日粮营养水平以弥补营养不足。

1.提高日粮能量。可以在日粮中增加2%左右的植物油脂。

2.提高蛋白质或氨基酸水平。夏季,蛋鸡采食量普遍降低10%~15%,日粮蛋白质摄入也随之减少,导致蛋重降低、产蛋减少,所以要及时补充蛋白质,保持日粮平衡。适当增加氨基酸含量,尤其是蛋氨酸和赖氨酸。

3.增加维生素、矿物质供给。可以使用强效速补磷酸氢钙、优质骨粉或钙粒等。

四、加强消毒工作,防止中暑

夏季的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且夏季蚊蝇多,易造成疾病的传播。因此,在搞好鸡舍、运动场卫生的同时,还要清除鸡舍周围的杂草、填平污水沟,鸡舍内要钉纱窗,并定期喷药灭蚊、蝇。鸡舍及周围环境要进行定期消毒,尤其是定期带鸡消毒,既可杀灭病原微生物,又可降低舍内温度。

夏季鸡群容易中暑,如发现蛋鸡食欲下降、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张口急促呼吸、痉挛、触诊高热灼手等中暑症状,应立即将其转移至通风阴凉处,保证清洁饮水,并在水中加入补液盐等。同时,为防止因鸡群中暑造成抵抗力下降而引发疫病,可在鸡群饮水中加入含有黄芪、甘草、柴胡等成分的中成药,提高鸡群免疫力。

五、加强卫生管理,预防酸中毒

酸中毒是夏季蛋鸡养殖中的一种常发疾病,轻则造成少量死亡,重则可以导致全群覆没。夏季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剩食过夜或饲料受潮、受热极易腐败变酸,被鸡采食后会刺激嗉囊壁,引起炎症。若剩食在腐败过程中产酸过多,就会通过鸡的嗉囊壁和肠壁进入血液,导致鸡酸中毒。因此,夏季养鸡一定要严防酸中毒。

1.症状。鸡发生酸中毒后一般鸡冠发紫,离群呆立,翅膀下垂,羽毛蓬松,食量大减,甚至拒食。用手压病鸡嗉囊,有的空虚,有的充满液体。将病鸡倒提,会从口中淌出泡沫状酸臭液体,病情严重的鸡还会发生昏迷或死亡。

2.预防。应以少喂勤添、不留剩料过夜为原则,食具经常刷洗和定期消毒,保持鸡群活动场所清洁、无污染。每次配制或购进的饲料不宜太多,存放饲料的库房应保持干燥、通风、凉爽,避免饲料霉变。习惯拌湿料饲喂的养殖户应酌情改喂干料,将清水放置在食槽边,让鸡自由饮用。

蛋鸡冬季管理十要点 第9篇

1 调整鸡群

入冬前,对即将开产的青年鸡,要将同群中病、弱、瘦、小、残及有恶癖的鸡及时淘汰。在产蛋期间要经常性地淘汰寡产鸡,及时淘汰换羽早且慢、褪色次序混乱且不彻底、喙呈鸭嘴状的鸡,保留健康高产的鸡,确保鸡群整齐,稳步高产。

2 防寒保暖

冬季气候寒冷,导致产蛋质量和数量下降,所以必须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在冬季来临前,要修好门窗,堵塞风洞,在鸡舍的外面还可以覆盖一层塑料薄膜,防止贼风侵袭,并可适当增加饲养密度。蛋鸡的最适舍温为16~21℃,当舍温低于5℃时,产蛋率就会下降,如果舍内温度达不到要求,应立即使用煤炉、火墙等人工方式加温。

3 增加光照

蛋鸡产蛋高峰期间每天需16 h的光照。冬季昼短夜长,自然光照时间及强度均不足,应人工补充光照。补充光照的办法是在早晨天亮之前或晚上天黑时,开电灯照明。电灯可安在离地面1.8 m的高度,一般按鸡舍每2~3 W/m2就可。如果是多层笼养,要考虑到下层鸡笼的母鸡能否照到光线。补充光照宜逐渐延长,每次增加量不超过1 h,并维持5~7 d,直至昼夜光照之和为16 h,切忌忽早忽晚,忽长忽短,忽强忽弱。一般当年新育母鸡的补充光照时间自10月开始至翌年3月底止。有条件的养鸡户可采用鸡舍光照控制仪来控制鸡舍光照,每次开、关都要逐步由暗到亮,由亮到暗,给鸡一个适应过程。

4 调整日粮

冬季气温低,鸡体热量消耗大,维持体温需要的能量增多,为满足鸡体自身消耗和产蛋需要,必须增加饲料中玉米、小麦等能量饲料的含量,同时要满足鸡对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最好在原有标准基础上呈倍量添加,以保证蛋鸡对不良环境的耐受力和蛋壳质量,同时要增加饲喂次数和饲喂量。早上开灯后要尽快饲喂,晚上关灯前半小时加喂一次,以缩短产蛋鸡寒夜的空腹时间,缓解冷应激。

5 通风换气

冬季密闭的鸡舍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会对鸡产生强烈刺激,甚至诱发慢性呼吸道病,如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鼻炎等,所以在保温的前提下应注意通风。要把防寒保温与通风换气有机地结合起来,及时排除滞留在鸡舍内的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换进新鲜空气。平时可敞开上部换气窗,严寒天气可在中午较暖时打开换气窗或换气扇进行换气,换气时间长短、换气窗开启大小,要根据鸡群密度、舍内温度、天气情况、有害气体的刺激程度来决定。另外,为有效清除或降低舍内氨气等有害气体,可在鸡的日粮中添加2%~5%的沸石粉、1%~2%木炭渣或0.5%腐植酸钠,可大大降低粪便中的臭味和氨气。

6 防潮除湿

冬季鸡舍密封,换气量小,舍内易潮湿,容易降低舍温,并易激发鸡呼吸道病,湿度应保持在50%~70%。要及时清理粪便,垫料要勤晒、勤换,保持其干燥。要经常检修饮水系统,避免水管、饮水器或水槽漏水淋湿鸡体及饲料,造成舍内湿度和鸡体散热加快。要保证排水畅通,及时排除舍内污水。下雪天要及时清除舍外及运动场上的积雪,避免场内结冰,以利干燥和保温。

7 合理饮水

水对鸡的生长发育、产蛋和健康十分重要,饮水不足可造成产蛋量下降,蛋重减少,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是提高蛋鸡产蛋量的重要因素。蛋鸡的饮水量随季节不同而变化,冬季产蛋鸡的饮水量一般为采食量的3~4倍,水温不能太低,应在10℃以上,有条件的最好饮清洁卫生的温水或新鲜深井水,忌饮剩水、冷水、冰渣水。

8 定期消毒

冬季寒冷的气候使鸡的抵抗能力普遍减弱,极易导致疾病爆发,所以必须定期消毒,防患于未然。定期消毒主要是对鸡舍内外、水槽、料槽、用具等的全面消毒,包括鸡群本身。消毒剂要选用广谱、高效、无毒、无副作用且粘附性大的药物,如新洁尔灭、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百毒杀等。药物配比浓度及使用量按使用说明即可。用药时最好选择三种以上不同剂型的消毒药物交叉轮换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一般在气温较高的中午进行消毒,消毒时要面面俱到,让药呈雾状均匀落在笼具、鸡体表面。进风口处和鸡舍后部应作为消毒重点。正常情况下每周消毒一次,如鸡群发生传染病、舍内温度较低、尘埃较多时每周可消毒2~3次,同时,药物浓度可降低10%~20%。

9 疫病预防

冬季是禽流感、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病毒性鸡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对于这些疾病,除了做好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适时投放预防药物外,还要按当地的疫病流行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按程序免疫,使产蛋鸡获得较强的抵抗力。及时对发病鸡进行检查、诊断和隔离治疗,妥善处理病死鸡。随时留意附近疫病发生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1 0 控制应激

蛋鸡冬季饲养管理 第10篇

1 防寒保温

冬季气温低, 通常10℃以下的低温对产蛋鸡的影响十分明显, 一般产蛋鸡鸡舍温度以保持在13~18℃为宜。鸡场可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同时要注意防止贼风侵入。

鸡场在天气转冷后应避免冷空气导致鸡发生应激。鸡舍内侧靠湿帘的地方应安装空气导流板, 使冷空气进入鸡舍后处于鸡舍的上层, 减少冷空气对鸡的刺激。另外, 要注意封闭除进风口以外的所有缝隙, 特别应注意对排粪口的遮挡, 以免形成局部低温区。

规模较小的养殖场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鸡舍的保温隔热层。鸡舍北侧迎风面应增加保温吊棚, 北侧窗口设挡风导流板, 以缓解寒风的侵袭, 南侧窗口应装好玻璃或塑料薄膜挡风。鸡舍应注意检查修补除换气孔、窗以外的所有孔洞, 出粪口要安装插板以挡风, 夜间应在鸡舍窗口和门口挂厚门帘保温。舍内可用煤炉、暖风炉等御寒保暖, 但要注意防止煤气中毒。

贼风一般来自门、风机、粪沟等处的缝隙, 有时这些缝隙的局部风速可达到5~6 m/s, 故必须堵严这些缝隙, 以防贼风直吹鸡体。

2 通风保温

冬季气候寒冷, 保温与通风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 冬季鸡场要处理好通风与保温的关系。通风必须灵活掌握, 冬季通风的目的为换气, 故冬季鸡舍通风以最小通风量为限, 以舍内不闷为度。

鸡舍的结构和通风方式影响着鸡舍的通风效果。饲养员应根据天气变化调整进风口的大小, 中午天气较好时, 应增加通风量, 以使舍内空气清新、氧气充足。通风时通风窗打开的角度应避免直对鸡体。

冬季舍内有害气体浓度不允许超过规定的范围, 冬季要尽量减少通风量。产蛋鸡最适宜的温度是18~25℃, 如温度降到13℃以下时, 其产蛋量开始下降, 如果低温持续时间过长, 则可能引起呼吸道疾病, 甚至诱发病毒病。鸡场如果只重视保温而忽视通风, 将无法降低昼夜温差, 这会导致鸡发生较大的应激。

鸡舍要注意防潮除湿, 舍内湿度过大会影响鸡只羽毛的保温性。冬季应注意保持鸡舍干燥, 地面应少洒水, 减少带鸡消毒的用水量, 并常检查饮水系统, 以免淋湿鸡体, 同时及时清除舍内的鸡粪, 避免鸡粪水分蒸发造成舍内潮湿, 必要时舍内可放置生石灰吸潮, 此外, 在外界气温适宜时可加大换气量, 以降低舍内湿度。

3 严格消毒

冬季气温较低, 鸡舍封闭较严, 这一方面导致通风量较少, 另一方面导致舍内有害气体集聚, 而冬季通风不良易诱发细菌性疾病, 如大肠杆菌病、鼻炎等。在冬季蛋鸡的饲养管理中, 搞好卫生、加强消毒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舍内消毒可减少舍内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带鸡消毒一般在气温相对较高的中午、下午进行, 消毒时以消毒液呈雾状均匀落在笼具、鸡体上为宜。消毒应不留死角, 进风口处和鸡舍后部是消毒的重点。

4 确保鸡群整齐度

合理进行分群是确保鸡群整齐度的关键。体格弱小的鸡群应调整到鸡舍前侧单独饲养, 确保每笼的鸡数为4只。调群工作的有效实施, 能保证鸡群有适宜的密度和较高的整齐度。

不同舍温条件下, 鸡对能量的需要量不同。冬季的蛋鸡每天能采食115~120 g饲料, 冬季应提高饲料能量水平, 以满足蛋鸡越冬的需要。

5 减少应激

冬季气温突降时, 鸡群会产生很大的应激反应, 为避免鸡群产生大的应激, 应在气温突降前1~2 d给每只鸡增加5~10 g饲料, 并持续喂3~5 d, 适量增加喂量也可使鸡维持正常体温和正常产蛋水平。气温回升后, 可恢复到原来的饲喂量。冬季气温突降时还要特别注意确保日粮中各种氨基酸的质量和添加量, 并适当降低饲料蛋白质含量及添加适量高能量原料。

蛋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第11篇

1育雏舍的准备

育雏舍及设备在上批鸡离舍后应立即清扫、冲洗、消毒,并至少空舍2~4周,以消灭病原微生物。消毒最好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熏蒸,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42毫升、高锰酸钾21克;或直接用甲醛薰蒸,每立方米空间用甲醛40~60毫升,倒人铁锅内高温蒸干为止。在进雏前3天打开门窗,使甲醛气体散尽。

准备足够数量的料槽和饮水器,保证料、水供应。料槽的高度要合适,通常料槽的上缘比鸡背高出2厘米左右。饮水器一般放在保温伞边缘之外的地方,并使饮水器的高度与鸡背部相平,在雏鸡运到前2~4小时装满水,使水温达到18℃以上,不能供应凉水。

2育雏温度的控制

温度是育雏的首要条件,在保证雏鸡正常生长的前提下,提高育雏温度不仅可促进雏鸡卵黄吸收,而且有助于提高雏鸡对白痢病的抵抗力。雏鸡体温比成年鸡低1~3℃,对温度变化反应敏感。温度过高、过低均对雏鸡发育不利,1~3日龄适宜温度为34~35℃,4~7日龄适宜温度是32~33℃,以后每周降低2~3℃,降到室温20℃恒温。温度的调节不仅要看温度表上的读数,还要随时观察鸡的行为,以便“看鸡施温”。温度适宜时,雏鸡精神活泼,分布均匀,食欲良好,饮水适度,羽毛光亮整洁,休息时伏卧于网上或垫料上,头向前伸,嘴贴地,有时翅膀延伸开,侧卧睡觉;温度过高,雏鸡远离热源,两翅张开,伸颈张口喘气,饮水频繁;温度过低,雏鸡扎堆,互相挤压,羽毛耸立并尖叫。

当育雏舍内外温差不大时,就可着手脱温。脱温的速度不宜太快。脱温要避开各种逆境(如免疫、转群、更换饲料等不良刺激),在鸡群健康无病、风和日暖时进行。

3湿度的控制

雏鸡对湿度的要求不严,一般1周龄湿度控制在65%~70%,2周龄65%~60%,3~4周龄60%~55%,育雏后期降为50%~60%。湿度过高,不利于雏鸡腹腔内残余卵黄的吸收,而且易引发球虫病和霉菌病;湿度过低,雏鸡易脱水,空气中粉尘增多易诱发呼吸道病。在南方湿度一般都可达到,在北方就要补湿,补湿的方法是在育雏舍内放水盘或带鸡消毒。带鸡消毒可补充湿度,又可净化空气。

4通风的控制

通风与保温是矛盾的,有些养殖户重保温轻通风,导致舍内高温高湿、有害气体浓度超标。雏鸡对氨非常敏感,氨会刺激雏鸡的感觉器官,减弱其抵抗力,导致发生呼吸道疾病,降低饲料转化率,影响生长发育,时间一长,雏鸡肺部会发生充血、水肿,鸡新城疫等传染性疾病感染率也会升高,因此氨的浓度应低于20毫克/米。,硫化氢应不超过10毫克/米3。当人进入鸡舍受到氨的刺激而流淚时,应马上打开窗户通风换气,并清除粪便,以防雏鸡患病。

5密度的控制

密度的大小要根据雏鸡日龄、品种、饲养方式、季节和通风条件进行调整。雏鸡1~2周龄笼养60只/米2、平养30只,米2,3~4周龄笼养40只/米2、平养25只/米2

6饮水和开食

雏鸡应先饮水后开食,这样有利于促进肠道蠕动,吸收残留卵黄、排除胎粪、增进食欲,尤其对长途运输的雏鸡,可有效补充运输途中所损失的水分。初次饮水要使用温开水,水温18~20℃为宜,水中可加入5%~8%葡萄糖,同时添加抗菌药物、多种维生素、电解质。

对于不会饮水的雏鸡,可以手握其头部,使其喙部插入水盘饮水2~3次即可学会饮水。饮水器要定时清洗、消毒。在饮水1~2小时后开食,一般情况下雏鸡在孵出后24~36小时开食为宜。开食时把饲料均匀撒在塑料布上,并增加饲料光亮度以引诱雏鸡前来采食。由于雏鸡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但是消化器官容积小、消化功能差,所以要少喂勤添,以刺激食欲。2周龄前每2~3小时喂1次,以后每3~4小时喂1次。

7光照的调节

育雏阶段,光照应遵守的原则是:采用弱光,避免强光;光照时间只能减少,不宜增加;补充光照不要时长时短,黑暗时间避免漏光。合理的光照,既可保证鸡只正常采食,又可防止鸡群发生恶癖。一般前2天采用24小时光照,使雏鸡有充分时间适应环境,促进饮水开食。自第三周开始,密闭鸡舍可用8小时光照,开放式鸡舍采用自然光照即可。在光照时间变换时要逐渐过渡,即每天减少1~2小时,防止突然改变。

8断喙

蛋鸡在6~10日龄应进行准确断喙,此时鸡只小便于操作,同时还可以减少鸡只的应激,以及防止早期啄癖的发生。在转入成年鸡舍时(即70天左右)再进行1次修喙。

断喙时左手抓住鸡腿,右手拇指放在鸡头顶上,食指放在咽下,稍施压力使鸡缩舌,以免伤着舌头。用断喙器将上喙1/2、下喙1/3切掉,断喙后食槽中饲料要充足并断水1小时,断喙前2天至断喙后3天这段时间内,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优其是维生素K和维生素C,浓度分别为4克/升和20毫升/升),以利于止血和增加抗应激性。

9做好防疫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 第12篇

1.1 鸡舍

鸡舍可以建成坐北朝南、三面围墙的敞棚状, 前高后低。鸡舍的跨度不宜太深, 得使阳光照射到舍内;长度可以根据容纳鸡的数量来确定, 需要隔成隔间。顶架需制成钢管结构, 支撑上覆物防止风吹, 顶上要铺设覆盖物, 以固定顶棚, 起到保暖隔热、冬暖夏凉的作用。

1.2 清洁消毒

淘汰鸡后或上笼前对蛋鸡舍进行全面清洁消毒。清理、打扫、清洗禽舍, 墙壁、地面、设备用具消毒等。

2 转群上笼

2.1 入笼日龄

如果上笼过晚, 会推迟开产时间, 影响产蛋率。为让新母鸡在开产前有一段适应时间, 并有充足时间进行免疫接种和其他工作, 需在16~17周龄前上笼。

2.2 选留淘汰

母鸡产蛋约一年后, 就要考虑全群淘汰, 若选留高产母鸡第二年再产蛋, 必须经过严格筛选。一是鸡的外貌特征至关重要, 高产母鸡外貌特征为身体健康, 发育正常, 活泼好动, 觅食能力强, 冠和肉垂颜色鲜红, 腹部大而柔软, 耻骨开张而直, 换羽开始晚。二是入笼时要按品种选留精神活泼、体质健壮、体质量适宜的优质鸡, 剔除无饲养价值的残鸡。

2.3 分类入笼

上笼时, 需要把大小不同的鸡分别装在不同的笼子里。如过小鸡适当提高日粮营养浓度或增加喂料量, 装在温度较高、阳光充足的南侧中层笼内, 促进其生长发育;过大鸡进行限制饲养。为避免先入笼的欺负后入笼的鸡, 每个笼格内要一次入够。

3 免疫

免疫接种在蛋鸡的养殖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养殖户往往对免疫接种比较重视, 对抗体监测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这就要求基层工作者要积极宣传、加以引导, 确保免疫效果。

4 驱虫

开产前做好驱虫工作。

5 光照要求

光线对鸡的影响有质和量之分, 是鸡生长和产蛋不可缺少的因素。鸡的性成熟时间、产蛋性能、蛋壳质量等都与光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果自然光照不足, 需人工补充光照。

6 饲养要求

开产初期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和产蛋率的上升, 应增加采食量, 保证每天每只鸡摄取足够的粗蛋白质, 同时其他营养成分也要均衡摄入。开产初期和高峰期既要保证鸡群有旺盛的食欲, 又要避免饲料浪费, 无需限制食量, 但给料量要适当。还要保证充足饮水, 如果饮水不足会严重影响产蛋率。

7 优良鸡种的特征

一是具有较高的产蛋性能, 产蛋率大约得达到80%;二是鸡体体质健壮, 适应性和抗病性较高;三是蛋壳质量好, 大小适中, 颜色均一, 破蛋率低。

8 蛋鸡的营养供给

蛋鸡生长需要多种营养物质, 如能量、粗蛋白、维生素、矿物质等, 每种物质都对鸡的生长发育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能量主要来源于饲料中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蛋白质是鸡体的重要营养物质, 如果缺少蛋白质, 会直接影响鸡的生产和生长, 甚至会引起死亡;矿物质对鸡的生长发育、繁殖系统及生理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蛋鸡对维生素的需求量很小, 但生物作用很大, 主要起到调控鸡体物质代谢, 维持鸡体健康和各种生产活动的作用, 缺乏时会出现代谢紊乱, 危害鸡体健康和正常生产;水在鸡体内的含量达到50%~60%, 主要分布于体液、淋巴液、肌肉等组织中, 是各种营养物质的溶剂, 鸡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因此必需供给干净充足的饮水。

9 常用饲料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蛋鸡管理】相关文章:

蛋鸡高产管理08-06

蛋鸡的光照管理07-10

蛋鸡高效饲养管理05-10

蛋鸡的饲养管理06-02

蛋鸡的饲养与管理06-15

蛋鸡产蛋期的光照管理07-21

蛋鸡生产05-26

蛋鸡产业07-22

饲养蛋鸡08-23

商品蛋鸡09-07

上一篇:中国古代家具的变迁下一篇:政治外宣翻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