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研究范文

2024-05-18

国内外研究范文(精选12篇)

国内外研究 第1篇

1 TRIZ 国内外研究进展

创新方法,不是创新的方法,也不是方法的创新,是一个完整的词,是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工具的深度融合,是辩证法、方法论、系统论在科研创新中应用所形成的理论体系,TRIZ是创新方法的典型代表。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间,共产生了300多种创新方法[3],包括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5W2H、仿生创新法、逆反创新法和TRIZ等[4]。这些创新方法因其自身的特点,有着各自不同的应用范围和适用条件,其中尤以TRIZ最为著名,广泛应用于产品设计、技术创新、制造等领域。

1. 1 TRIZ 理论研究进展

TRIZ是俄文“teorija rezhenija izobreta - telskihzadach”的缩写[5],英文译文为“Theory of InventiveProblem Solving”,中文称作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它是由前苏联发明家Ahshuller G S与一批研究人员在1946—1985年间,通过分析世界各国近250万份专利并综合多学科领域的原理和法则而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6,7]。该理论以其良好的可操作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在全球的创新、创造学研究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位 置,已被认为 是一种世 界级的创 新方法[4,8]。

TRIZ是一套系统性的、基于知识的创新方法体系,囊括了创新的思维、分析工具以及基于知识的解题工具等。其中,用于辅助创新的思维方法有九屏幕法、IFR法、小人法、STC算子等; 用于分析问题的工具包含矛盾分析、物场分析、功能分析以及ARIZ算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基于知识的工具包括40条创新原理、76个标准解、效应数据库。这些为应用TRIZ进行创新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与工具的支撑,使其具有更好的操作性及实用性,并被广泛地推广应用。

然而,受创立时代背景、发展环境等因素的影响,Altshuller等人所创建的TRIZ理论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缺陷在TRIZ的应用实践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主要是一些理论工具的局限性及理论的可操作性问题,包括因生产技术不断发展所带来的矛盾矩阵中的工程参数和创新原理、技术进化法则等工具的普遍性及适用性问题; 因技术进步、使用者的要求不断提升所带来的TRIZ的智能化问题; 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大量的专家学者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随之,改良的TRIZ方法及表现形式逐渐涌现。

拟突破理论工具局限性的改良方面,DarrellMann等人认为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Altshuller等人所归纳的39个工程参数已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的变化,在充分理解 原工程参 数的基础 上,他们对1985—2003年间超过150 000个专利进行分析,提出了更新的48个工程参数[9]; 关于技术系统进化法则,区别于Altshuller的技术进化8大法则[10],在研究TRIZ以往成果的基础上,Victor Fey等人[11]将其归纳为9大定律,Darrell L Mann[12]提出了11条技术进化法则,Ideation International则提总结出了400条技术进化路线[8]。

拟提高TRIZ可操作性的改进方面,主要包括形成新的创新模式、与其他方法结合应用以及通过计算机辅助创新提高TRIZ使用的智能化水平。建立新模式、版本方面,有解决具有技术和物理矛盾的“困难”工程问题的IMC ( Inventive Machine Corp. )模式、提供统一的、简化的分析问题、方法的III( Ideation International Inc. ) 模式、简化的TRIZ版本SIT / ASIT / USIT模式,以及基于TRIZ理论并融合了一些局部系统化的老方法形成的WOIS理论[13],等等。

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方面,目前已见诸报道的方法有: LAMDA[14]( Look, Ask, Model, Discussand Act) 、层次分析法[15]( AHP,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 、实例推 理[16]( CBR, Case - BasedReasoning) 、产品生命周期分析[16]( LCA,Life Cycle assessment ) 、质量功 能展开QFD[17]( QualityFunction Deployment) 、6西格玛[18]( Six Sigma) 以及公理化设计[19]( Axiomatic Defunction Deployment)等。这些方法理论与TRIZ的整合应用研究更好地开发利用了TRIZ理论,促进了TRIZ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使其具有了更广阔的适用性以及更好的操作性。

计算机辅助创新方面,当前国内外的CAI软件主要有美国Invntion Machine公司的Goldfire Innovator、Ideation International公司的TRIZSoft TM, 比利时CREAX公司的CREAX Innovation Suite,我国亿维讯公司的Pro /Innovator、河北工业大学的InventionTool,等等[20]。这些软件为创新提供了结构化的流程,帮助用户更加容易地进行问题的分析、解决,同时还通过增加一些管理模块将方案评价、知识产权保护等融入TRIZ的应用,很大程度地 提升了TRIZ理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这些都为TRIZ理论的应用研究与推广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1. 2 TRIZ 应用研究进展

TRIZ理论主要被应用于技术创新领域。Altshuller设计TRIZ理论之初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揭示“创新的模式”,进而促进技术系统的发展 ( TRIZBeyond Technology )[21]。因此,在推广应 用初期,TRIZ方法主要被应用于技术工程领域。时至今日,这仍是TRIZ应用的主要领域,特别是机械制造、航天航空、电子科技 等领域,TRIZ得到了广 泛应用[8]。例如: Tsai等[22]、Li Te Sheng[15]将TRIZ应用于机械设计及制造; Stratton和Mann[23]、吴静敏等[24]探讨了TRIZ在航空领域的应用; Long - ShengChen等[25]则利用TRIZ对手机进行创新功能设计。

然而,TRIZ的应用并不局限于特定的技术领域。早在TRIZ发展的最初阶段,已有少数专家将TRIZ应用于非技术领域问题的解决; 到20世纪80年代,其数量已很可观,涵盖了包括艺术、教育、医学、生物学、科学问题的解决以及管理等诸多领域[21]。在非技术领域,虽然当前TRIZ理论系统的应用效果远不如技术领域[26],但是,TRIZ中的分析工具、创新思维以及部分基于知识的工具在非技术领域的应用成效颇佳。例如,TRIZ中的40条创新原理已被应用于商业、经济、市场、顾客满意度、软件程序及教育等领域的研究[27]。

目前,在应用研究的基础上,TRIZ已逐渐走向市场,一大批企业已在推广应用TRIZ。据统计,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00多家采用创新方法理论,如德国的奔驰、西门子、宝马,日本的松下电器、日产汽车、索尼,韩国的LG、三星电子,等等,通过使用TRIZ,促进了产品与过程创新,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收益[8]。以韩国三星集团为例,自1998年引入TRIZ至今,该公司已将TRIZ应用于三星产品和制造流程的各个领域,解决了许多工程问题,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8]。其中,仅2004年韩国三星集团便实施了70多个TRIZ项目,产生专利100多项,带来了约6 500万美元的经济效益[29]。

在中国,虽然TRIZ在企业的应用研究起步较晚,但自2008年创新方法工作开展至今的5年来,也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创新方法试点示范企业已达310家,主要涉及机械、电子、能源、农机、纺织等领域。据统计,企业引入创新方法之后共申请3 479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为1 066项,已获得授权的专利1 947项; 共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800个[1]。在我国推广应用这些年,创新方法显示出了它强大实力,为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速度、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 TRIZ 推广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纵然,诸多的实践已表明,应用TRIZ进行技术创新具有有助于发现问题的本质、产生新灵感、缩短解决问题所需时间、提高创新效率以及预测技术未来等优点,但是,在TRIZ的实际推广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

( 1) 理解难。TRIZ理论是建立在一套独特的术语之上,包含了思维工具、分析工具、基于知识的解题工具等,这些工具以及TRIZ理论本身都不简单。对于多数的初学者而言,该方法难于理解,不易掌握。其中在“创新方法在支撑计划农业领域中的应用研究”项目执行过程中,共对1 800多人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创新方法培训,而获得国内TRIZ二级以上证书的人员只有20位。同时,由于TRIZ源于技术工程领域,39个工程参数等常用的工具多以工程术语描述,对于其他领域的应用者,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理解问题。

( 2) 耗时长。首先,熟练掌握TRIZ方法的应用要在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实践,这个过程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以创新方法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培训为例,项目组采用了“普及培训———深度培训———跟踪培训———专题讲座———及时指导”的培训模式,其中仅深度培训这一环节便需要对应用者展开为期7天的集中培训,而这一培训也只能让应用者对TRIZ理论有初步的理解与掌握。另外,在应用TRIZ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来进行分析问题、挑选适当的工具、对产生的方案进行评价等,容易导致最初对TRIZ方法有兴趣的应用者半途而废。

( 3) 要求高。在TRIZ的应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效地应用该方法解决技术问题要求应用者本身要对本专业、本行业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并且充分理解掌握、熟练 应用TRIZ方法。例如,在应用TRIZ解题流程解决技术问题时,首先要对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标准化地描述,需要应用者对当前技术系统功能、工作原理、主要缺点以及现有解决方案有准确把握,明确待解决问题,才能进行下一步应用;而后续的系统分析、物 - 场分析以及解题工具的应用则要求应用者熟练掌握TRIZ理论及工具。但是在现实中,这两点条件一般很难同时满足。

( 4) 标准乏。虽然,TRIZ方法体系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工具,但是并未有标准告知我们如何快速地选择正确的工具,缺乏一套TRIZ方法的具体操作流程,不利于应用者们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高效、快速地运用TRIZ方法。

另外,还有存在其他一些问题,如TRIZ理论中基于知识的工具覆盖面不足、缺少解决方案模型实例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应用者们对TRIZ方法的高效应用。若这些问题能得到有效地解决,将进一步推动TRIZ理论及应用的发展。

3 促进 TRIZ 理论推广应用的对策

针对在TRIZ理论推广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根据自身的应用体验提出了一些设想,主要包括简化TRIZ教学课程、专用化TRIZ理论工具、优化TRIZ应用模式以及标准化TRIZ操作程序等。

简化TRIZ教学课程。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重新编译TRIZ教程,使其易于应用者理解; 针对不同类型的应用者,设计不同侧重点的TRIZ方法,比如面向儿童的注重创新思维培养的TRIZ、面向初学者的简化版TRIZ,等等; 用不同行业的术语对TRIZ理论中的术语进行诠释,使其符合不同领域应用者的需求。

专用化TRIZ理论工具。对于某个特定的领域,可通过对本领域的专利文献、科学文献等进行统计分析,从而调整TRIZ中的工程参数、创新原理等工具,进而形成本领域适用的特有的矛盾矩阵等分析工具; 对该行业相关的的专利、文章进行横纵向的深入挖掘,总结出创新相关的知识点,构建行业专用的知识库、效应库等,优化不同领域用户的应用体验。

优化TRIZ应用模式。对于有志于TRIZ应用的行业专家、技术人员,可对他们进行TRIZ理论培训,使其成为熟练掌握TRIZ的“专家”; 对于没时间参与TRIZ理论集中学习的行业专家等,可采用外聘TRIZ专家与行业专家共同解决问题的模式,在此过程中行业专家负责问题的描述、转化以及将解决方案模型映射为实际解决方案,TRIZ专家则负责辅助问题的转化,同时提供解决方案模型,从而解决问题。

标准化TRIZ操作程序。总结不同工具特点及其在不同行业、领域应用时存在的优缺点,形成针对不同的领域问题能够快速进行相应工具选择的流程,进而构建一套应用TRIZ进行创新的完整的、高效的程序。

电子商务国内外研究研究现状总结 第2篇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

ISO/IEC对EB的定义:电子商务(EB)是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内容与需求交换的一种术语。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律委员会对电子商务的定义:电子商务是采用电子数据交换(EDI)和其他通信方式增进国际贸易的职能。

电子商务中的Commerce一词一般只商业伙伴之间的交易,现在许多专家认为EC显得比较狭义,现在一般用Business代替Commerce一词,因为现在的电子商务里面还包括了客户服务,商业伙伴之间的合作以及对组织内的电子化交易的管理。

二、电子商务模型的研究

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就开始应用依赖,电子商务理论研究日益增多,各时期研究重点也不断变化。近年来,理论研究领域专家提出了主要的几种电子商务模型:

(1)Nagi&Wat模型。香港理工大学E.W.T.Ngai和F.K.T.Wat两名学者归纳而正当额一个理论模型。Nagi&Wat模型将电子商务研究分为技术问题,应用问题,保障和支持问题研究四大领域。技术层面有安全、技术、支持系统等;应用层面包括网上支付系统、网上金融、零售、拍卖、教育和培训、市场营销和广告等;保障和支持层面宝库税收、法律、隐私、等公共政策和企业战略等。

(2)Kaufman&wden模型。模型是明尼苏达大学Carlson管理学院 的Robert J.Kaufman及EricA.Walden两名学者从经济学角度提出的。Kaufman& Walden模型由存在互动关系的技术、市场、产品、商务流程及微观经济等五大模块组成。技术层面是最基本层面,是企业改造和创造产品以及消费者享受便捷服务的基础;随着产品的更新和商务流程的改造,网络环境下的市场更趋灵活竞争力也更大,会推动企业、劳动力、政府等微观经济层面的变革。

(3)Urbaczewski et a1.模型。模型由Urbaczewski,Jessup和Wheeler 三人提出。模型将电子商务研究分为组织层面、经济层面、技术层面和其他研究等四个层面。组织层面包括电子商务概况、扩散、接受程度及应用等问题;经济层面包括了从产业结构、市场监管,电子市场中介、信息成本等问题;技术层面主要包括智能代理技术、数据整合技术、安全技术、交易结算技术等;社会问题研究、行为研究及法律问题归为其他一类。

(4)Turban.eta1.模型。模型是E.Turban, D.King, J.Lee和D.Viehland等四人于2004年得出的。模型由三个层面、一个铺垫和一个中心组成。其核心是电子商务战略:应用战略和评价等内容;铺垫是电子商务概况,由电子商务影响、扩散及区域性发展组成;三个层面中技术层面相对比较简单。由移动商务、电子商务安全、电子商务支付、内容管理及网站开发等组成;社会与环境层面涵盖电子政务、网上教育、法律、道德及社会影响等;市场与经济层面包括电子市场概况、B2C 市场、B2B 市场及以网上拍卖为代表的C2C 等四类。

(5)Choi三维理解模型。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电子商务 研究中心常务主任乔伊(Choi)教授等人从经济学的角度联合提出了电子商务的三维理解模型,该模型主要从市场主体、产品形式、交易过程三方面的虚拟程度进行了分类。电子商务的核心是由虚拟产品、虚拟主体、虚拟过程构成的部分。

三、电子商务的新兴发展模式 电子商务的模式研究一直是研究热门之一。常见的分类有:企业—企业(B2B)、企业—消费者(B2C)、消费者—企业(C2B)和消费者—消费者(C2C)模式。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一些新兴的细化的电子商务模式。

(1)亚马逊商业模式。其主要特色为:尽快形成规模、以顾客为中心、横向开拓和垂直挖潜。

具体表现为:亚马逊网站可以帮助读者在几秒钟内从大量的图书库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图书;建立了顾客电子邮箱数据库:公司可以通过跟踪读者的选择,记录下他们关注的图书,新书出版时,就可以立刻通知他们。建立顾客服务部:全职顾客服务代表负责处理与用户有关的小事情。

(2)电子港湾商业模式。电子港湾充当一个拍卖中介,没有存货,现在一般使用也不对拍卖之后的物品享有所有权,更不介入买卖双方的资金转移。电子港湾对自己的中介服务是要收费的,收费标准也十分复杂。另外,电子港湾也按照顾客要求,对特定交易的物品收取服务费。电子港湾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电子港湾鼓励所有的购买者和销售者都填写在线反馈表,所有这些反馈都公开在网站上。用户可以通过这些记录来评价自己的交易客户。

(3)网上直销型企业间电子商务。网上直销型企业间电子商务是指直接提供产品服务的企业,改变传统的营销渠道,将Internet作为新兴的销售渠道实现企业间的交易。对于企业来说,一方面作为提供产品服务者,通过建立网上直销电子商务站点可以为其顾客提供网上直 销渠道;另一方面作为产品服务的使用者,它从供应商建立的网上直 销电子商务站点中进行直接购买。这两种方式是从不同角度来分析问 其实企业要积极面对的是如何通过网上直销渠道实现与客户之间的网上交易。网上直销型企业间电子商务的主要特点是利用Internet 代替传统的中间商,如零售商和批发商。

(4)网上中介型企业间电子商务。网上中介型企业间电子商务是 指企业利用第三方提供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实现企业与客户或者供应商之间的交易。它与直销型企业间电子商务根本区别在于,直销型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是由参与交易的一方提供,一般是产品服务的销售方;而中介型则是交易双方都参与由第三方提供的服务平台进行交易,交易过程中交纳一定佣金费用即可。网上中介型方式一般适合于中小型企业,或者大企业建设自己电子商务站点不合算的情况下才采用的方式。

四、电子商务应用研究

电子商务应用领域较多,现在研究较多的新兴领域主要有:电子政务、旅游电子商务、制造业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等,现在已经有人提出农业电子商务应用概念。

(1)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让公众和机构更好的得到政府信息和服务,以及向公众、合作伙伴、供应商、公共机构工作人员提供公共服务。

电子政务应用的主要类型有:

①政府对公众:最基本的思想就是让公众在家里就可以和政府交流,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可以提出问题并得到回答。例如:电子化选举,电子福利发放,电子公告等。

②政府对企业和企业对政府:主要包括电子采购和电子拍卖。

③政府对政府:包括了政府内部以及部门之间的所有活动。

④政府对雇员:政府象私人组织一样向自己的雇员提供各类电子服务。(2)旅游电子商务

旅游电子商务概念最初由Ravi Kalakota(1993)提出的。旅游子商务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晚期(John Hagel, 1997)。善的旅游电子商务系统应包括以下功能:信息查询服务、在线预定服务、客户服务、代理人服务、电子地图、网上导游等。

(3)制造业电子商务

制造业电子商务就是在制造业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形成电子化的业务流程,建立一条“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完整的电子化业务链,精简传统生产过程中的一些不必要环节,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赢利空间、提高经营效率、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和企业竞争能力的目的。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从单一的网上营销转向原材料采购、产品设计、品牌宣传、客户关系管理等领域。制造业竞争从产品性能竞争转向配送能力、营销模式、人力资本、供应链等的竞争。

(4)移动电子商务

所谓移动电子商务指的是由手机、传呼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信设备与无线上网技术结合作为主干通信技术的电子商务体系。目前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成熟,拥有移动通信设备的人越来越多,移动商务将很快得到认可,可以随时随地上网,查询信息,购买产品,预定服务等。移动电子商务具有的特点:安全性、冗余度、服务及时性、灵活性、公认标准、处理特殊事件能力。移动电子商务的主要应用领域:基于位置的服务、移动交易服务、移动信息服务、多媒体信息服务。

五、我国现在电子商务研究和发展所遇到的问题 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人们的消费理念变化,已经有许多的企业加入到B2C大军中,人们已经发现电子商务已经不是一个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如何将电子商务应用到自己的行业领域从而促进公司的快速发展。

未来零售业的竞争已经不再是门店的竞争,而是供应链,科技,营销手段的多重竞争。如何用好电子商务这张牌,无意识摆在现如今企业面前的问题。

① 建设B2C网站是否把客户作为目标受众是每个企业要解决好和深入理解的问题。② 企业为什么需要电子商务,企业采用电子商务这种模式是要宣传企业,降低成本,扩展平台,但很多企业只是没有更深的领悟到这些,以及电子商务能给企业带来什么,从而表现在企业的B2C网站上会发现,深入的应用、扩展的应用以及整合的应用很少甚至没有。在这方面,中国的企业同国外的沃尔玛、IBM等企业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③ 电子商务的核心,电子上午的核心是用户体验,好的电子商务网站能让用户如行云流水般流畅。④ 电子商务的基石就是诚信,这在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⑤ 专业复合型人才的缺乏及流失。电子商务的研究和发展需要大量的软件工程人员,系统分析人员以及程序设定人员,而这些人才正是现如今我国较为缺乏的。⑥ 电子商务的体系构建速度不理想,虽然我国现如今的滇西商务体系发展日趋完善,但对于跨行业,跨领域,跨区之间的电子金融支付体系人不够理想,这在根本上阻碍了对电子支付体系依赖性很高的电子商务的发展进程。⑦ 电子商务模式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需要完善。

六、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1)社会性网络服务(SNS)

社会性网络服务(SocialNetworkingServices),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WEB应用服务。只有形成了社会关系的用户才是稳定的用户,正是看到这一点,各个电子商务网站纷纷推出相关产品以抢占市场,如淘宝网推出的淘江湖等等。

(2)数字化三维处理

一直以来,电子商务就有一个发展目标:让体验接近现实。现在随着三维技术的成熟,已经有一些国外的网上服装销售商对衣服数据进行数字化三维处理,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 “可供试穿”的数字衣服顾客可以在几分钟内,从数万件衣服中依据自 身数据筛选出合身的衣服进行试穿,从而大大方便了顾客。

(3)概念一致性(FrederickBrooks)在电子商务的系统设计中,概念完整性应该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也就是说为了反映一系列连贯的设计思路,宁可省略一些不规则的特性和改进,同时,不提倡独立和无法整合的系统, 哪怕它们其实包含着许多很好的设计。好的系统设计需要设计的一致性和概念上的完整性。可以说,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正在以概念一致性为标准重塑自己的企业。事实上,不易整合的东西对企业本身就是一种浪费。

(4)将电子商务同Web数据挖掘结合起来。通过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发现潜在的客户,提供更加优质化、个性化的服务,聚类客户,改善站点的设计。下图是一个基于Web挖掘的电子商务模型。

(5)现如今,随着SaaS软件服务模式的出现,软件纷纷 登录互联网,延长了电子商务的链条,形成了当下最新的“全程电子商务”概念模式,在现如今互联网洗洗碎片化以及云计算技术愈发成熟,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出现,i-Commerce(individual Commerce)顺势而出,电子商务摆脱传统销售模式生搬上互联网的现状,以主动、互动、用户关怀等多角度与用户进行深层次沟通。其中以IZP科技集团提出的 ICE最具有代表性。

(6)在电子商务如今遇到发展瓶颈的情况下,一种在云计算环境下的电子商务模式开始发展起来,它能有效地解决当前电子商务的发展瓶颈,并提供全新的机遇,下图是基于云计算的全程电子商务的构建模型

七、国外对于电子商务安全的研究

由于国外的电子商务发展比我国快了很多所以他们对于安全的要求也就更高,现在的电子商务对于安全的需求越来越高,集中在信息的机密性,信息的完整性,信息的真实性以及不可抵赖性等方面。

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安全模型如下:

现在电子商务的安全技术主要有:(1)加密技术(2)认证技术

这里面又包括: ①数字签名 ②数字时间戳 ③数字证书

④CA安全认证忠心

(3)黑客防范技术,这其中又包括防火墙技术和入侵检测技术。

电子商务的安全协议现在主要有

(1)SSL协议

(2)SET协议

国内外瑜珈旅游发展研究 第3篇

摘要:瑜伽旅游是休闲旅游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对旅游者的身心放松有着一定的作用,能够缓解人们在紧张工作环境中疲惫的身心,是当前市场营销重要消费的项目,更是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项目之一,对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瑜伽旅游;返璞归真;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F592.3

0 前言

瑜伽旅游项目的发展主要依靠瑜伽文化、瑜伽哲学、瑜伽体式修炼等内容,在国内外的瑜伽发展中,都会根据自身国家的发展特征来对瑜伽旅游进行一定的改进,但从总体瑜伽的主要内容来看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主要都是通过瑜伽的动作以及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特征,来实现炼意、炼气、炼身等,从而达到缓解身体疲劳、疏松紧张的神经等目的,更能通过一些经典的动作如,背部凹拱等动作来治疗腰椎、颈椎疼痛,本文主要对国内外瑜伽旅游发展进行分析。

1 瑜伽旅游概述

所谓瑜伽旅游,主要是以瑜伽为主的旅游休闲活动项目,瑜伽旅游是引导瑜伽行者回归大自然进行生命体验的重要方式之一,提高了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更注重生命体验有益于放松休息[1]。瑜伽旅游与其他旅游项目有着很大的差异性,瑜伽旅游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休息、游玩的旅游项目,而是一项对自身进行放松调整的休闲手段,尤其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之下,在现代社会快节奏带动下,一些工作紧张的人群比较适合参加瑜伽旅游,用来调整自己、放松自己,更有利于缓解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等。

例如,在瑜伽体位法的引导下,通过正确的跪、站、倒立、坐、卧等各种姿势对身体各个部位进行扭转、伸展以及弯曲等,能够使人体的脊柱、内脏器官、肌肉等之间进行很好的摩擦和牵引,能够有效的缓解工作上带来的身体不适,如,很多背部凹拱的动作对治疗腰椎、颈椎疼痛、下半身血液循环不畅等常见病治疗有着一定的作用[2]。另外,瑜伽旅游中的语音冥想和休息术等对缓解压力、镇定紧张的神经、改善睡眠等有着一定的作用。此外,瑜伽旅游是大多数女性非常热爱的旅游项目之一,其主要原因是瑜伽可以雕塑体型,更能达到减肥和收臀的效果,深受久坐办公室形成梨形身材女性的热爱。

2 国内外瑜伽旅游的發展

2.1 国内的瑜伽旅游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身体健康也原来越重视,但是,在工作以及生活的双重压力下,给人们的身体以及精神都带来极大的负担,而在近些年来,我国瑜伽旅游也逐渐受到国人的关注,瑜伽旅游也逐渐成为缓解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3]。瑜伽旅游主要以瑜伽为主,通过在旅游中渗透瑜伽文化给人的精神以及压力的放松和缓解带来一定的作用,在近些年来,瑜伽旅游的发展逐渐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而且瑜伽旅游项目也受到人们关注,更多的人选择在假期参加瑜伽旅游来缓解工作压力,瑜伽旅游也成为我国市场营销的重要项目之一。

根据中国瑜伽联盟对瑜伽会员进行数据统计,我国有瑜伽网站超过200家,注册瑜伽会馆数量已超过800家,专业培训学院近20家,注册的瑜伽企业也有超过30家,更有很多与瑜伽企业有着关联的企业不下50家,这些都为我国瑜伽旅游的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从近些年对一些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进行调查发展,瑜伽会馆的加盟数量每年都在逐渐的增加,瑜伽旅游也成为各大城市重点的经营项目。另外,近几年我国瑜伽教练的培养也逐渐被重视起来,每年走进社会的瑜伽教练都呈现多倍的增长,因此,从这个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瑜伽旅游项目的发展潜力不容小觑。

2.2 国外瑜伽旅游的发展

我国瑜伽旅游项目的发展主要起源于印度,印度以及一些国家特别注重练身,而瑜伽就是练身的重要方式之一[4]。瑜伽旅游是国外特别重视的旅游项目之一,尤其是像印度这类特别重视练身的国家,更是将瑜伽作为国民练身的重要运动项目之一,而且,通过近些年对印度等国家的瑜伽旅游项目发展情况来分析,古老而神秘的瑜伽是美体瘦身、减压调神的秘密武器,瑜伽的超凡脱俗、身体效果的感觉以及修身养心无限的魅力深受各大国家所重视,而且瑜伽旅游项目的发展逐渐走向国际市场。

3 促进瑜伽旅游发展的方法

3.1 以返璞归真作为瑜伽旅游发展的动机

最早的瑜伽运动是室外运动,但是,在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瑜伽也逐渐由室外转向室内,主要是是受到紧张的时间以及城市化发展等因素影响,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生活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多,也逐渐将室内的瑜伽运动转向室外,到大山中、森林中、大海边、溪流旁等体验瑜伽,去呼吸更新鲜的空气,并将自己融入到大自然中[5]。瑜伽旅游主要就是将返璞归真作为动机,将瑜伽欲动回归自然,在远离城市喧嚣的条件下,走进优美、清静、洁净、开阔的大自然中,通过将身心融于自然,并得到升华,在回归自然、追求淳朴、享受自然的动机下去参加旅游,如,乡村旅游、探险旅游、生态旅游、海洋旅游等,瑜伽旅游也逐渐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重要发展项目之一。

3.2 以文化渗透作为瑜伽旅游发展的文化基础

瑜伽旅游的发展应流露出瑜伽文化,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去吸引人们积极来参加到瑜伽旅游的行列中[6]。从印度传入我国的最早瑜伽主要以练身为主,是菩提达摩带入到中国的《达摩易筋经》又名《易筋经》,主要所传授的功法包括内壮、静功、炼气、外壮、动功、炼意、炼形等,并与古印度瑜伽项目所提出的八支行法极为相似,八支行法即內修、外修、调息、坐法、禅定等。瑜伽旅游虽然是旅游的重要项目之一,但是,要实现瑜伽旅游业的发展,更应注重文化的渗透,让更多人了解瑜伽的文化,尤其是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人们对外形、身材、健康等越来越重视,可以利用瑜伽的功效来达到人们所要实现的目的,从而促进瑜伽旅游的快速发展。

4 总结

综上所述,人们在日益激励竞争市场下生存,长期保持紧张的工作状态以及在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会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而瑜伽旅游作为健身保健、休闲放松的重要方式之一,对缓解压力、疏松紧张的神经等有着极大的功效,更是当前市场营销中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项目。通过本文对国内外瑜伽旅游发展研究,作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以及自身对瑜伽旅游的了解,主要对国内外瑜伽旅游的发展进行剖析,同时也提出了以返璞归真作为瑜伽旅游发展的动机、以文化渗透作为瑜伽旅游发展的文化基础等几方面促进瑜伽旅游发展的内容,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对促进瑜伽旅游业的发展给予一定的启发。

参考文献

[1] 陈永力,杨心浩.道家精神与瑜伽智慧——通往身心和谐的道路[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5)

[2] 余利容,赵强,张乾伟.绵阳健身房瑜伽项目开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1)

国内外休闲农业研究 第4篇

休闲农业起源于欧洲。1865年在意大利成立的“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标志着休闲农业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类型诞生。当时大多数欧洲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进程中, 人们本能地产生逃避城市高污染快节奏, 向往乡村原始慢生活的需求。当乡村的通达性得到改善, 休闲农业旅游立刻蓬勃发展起来, 情况类似国内改革开放后期。如今,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类型, 以其独特的方式日益影响着乡村的经济、政治的变化。政府把休闲农业视为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 学者则研究休闲农业所带来的综合效应。

1 国外休闲农业研究综述

目前, 国际上并没有对观光农业、农业旅游、乡村旅游等概念作出统一的界定。欧美习惯用乡村旅游的概念, 而亚洲的日本、台湾等国家与地区则用休闲农业的称呼。因此, 在搜集和整理国外的文献资料过程中, 难免出现乡村旅游、观光农业、农业旅游等不同提法但意义基本相同的概念, 在此文章均翻译与理解为休闲农业。

1.1 休闲农业的概念研究

国外学者重视休闲农业的概念研究。因为, 概念的确定关系到系统理论的确立。但目前对休闲农业概念仍未取得一致的界定。Inskeep[1]在《旅游规划——一种可持续的综合方法》一书中, 将农业旅游、农庄旅游、乡村旅游等提法不加区别, 相互替换。Inskeep[1]还将对偏远乡村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称之为农庄旅游。而OppermannM[2]则认为休闲农业包括了农业旅游和其他旅游活动, 并将户外旅游和郊野旅游从休闲农业分离出来。BramwellB等[3]对休闲农业的概念进行了较为完全的阐释, 还进一步阐释了农业旅游、农庄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关系, 并认为农业旅游/农庄旅游是休闲农业的重要组成形式之一。

总体上看, 由于所着眼的角度和层次不同, 国外尚未达成统一的看法, 但基本认同休闲农业的“乡村性”, 它是吸引旅游者进行休闲农业旅游的基础, 也是界定休闲农业的重要标志。

1.2 休闲农业的经济研究

申葆嘉[4]首先从经济学的角度入手研究休闲农业, Ager率先在相关论文中研究了山地村庄的旅游开发, 强调了其对山村居民的重要性。Oppermann M[2]、Nilsson P.A.K.等[5]通过不同国家休闲农业的实例研究, 证明休闲农业开辟了一个新的收入来源, 尽管获得的收入不是很多。Nobel[6]在研究法国农村旅游业时认为旅游业是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Sharpley[7]则认为“在传统农业已经衰退的乡下地区, 休闲农业已广泛成为促进收入和增加劳动机会的有效来源。”Evans[8]、Dernol[9]等人在各地区研究中不仅证实农村旅游为当地人们带来了就业, 而且还用调查问卷形式对女性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 结论得出妻子控制着旅游业, 在休闲农业发展中处于中心地位。

由此可见, 在欠发达的乡村地区发展休闲农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溢出的, 具有正相关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提供当地居民工作机会 (Cohen, 1984) 以及复苏当地经济 (Fleming, 1988) 。

1.3 休闲农业的社会研究

对现有的文献回顾表明, 休闲农业会带来社会问题, 主要表现体现在旅游地居民对待旅游的态度:正面、负面还是不确定。一些案例 (Cohen, 1984) 证明旅游业正通过商业化的社会现象从经济领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这些方面的变化将直接影响着当地居民对旅游态度, 有时表现出不确定的特点。Hussey[10]在对印尼巴厘岛一个渔村旅游业发展研究时指出:一方面, 渔家乐为当地居民和外来移民提供就业机会, 也为当地政府带来财税收入;另一方面, 渔家乐带来渔村人口的膨胀, 环境的污染, 原始村落的破坏, 使得犯罪率猛增。可见, 经济正效应带来了社会负效应, 它们的差值决定了当地居民的最终态度。研究还发现, 经济落后的地区发展旅游, 当地居民主要持正面态度。Wall G[11]通过对印尼巴厘岛乡村居民的旅游态度证实了这一点。另外, 当地居民不能容忍利益分配不均。Akama J S (1996) 通过肯尼亚农民对待旅游负面态度研究发现, 利益分配不均是导致态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因为当地农民不但没有从旅游中受益, 反而为此付出代价。

1.4 休闲农业动力机制研究

休闲农业发展的动力主要在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从需求方面来看, 城市急剧扩张, 环境恶化, 快节奏生活方式等导致人们回归乡土田园的心理需求;从供给方面来看, 乡村通达性的改善、闲暇时间的增加、农民获取经济利益的动力等因素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在需求研究中Greffe[12]把旅游者的需求由两个轴 (一个轴为物质主义者-理想主义者, 另一个轴为现代的-传统的) 划分为4个象限, 认为旅游者主要兴趣集中在右边两个象限, 以主题度假为主要目标。而在供给研究中Bendl对奥地利农村旅游研究中发现, 广大农民支持和欢迎休闲农业, 乐意照顾和管理旅游景观, 积极发展旅游基础设施, 提供多种旅游有利条件, 协助外来旅客更好地体验农村乡情乡貌。

1.5 休闲农业社区管理研究

在国外休闲农业管理中, 特别强调社区参与。一些案例证明当地居民参与规划与管理的项目比受控于外地人要成功的多 (Fleming, 1988) , 与外来开发者相比, 当地居民更愿意顾及当地利益、文化和非经济的影响 (Fleming, 1988) 。Dahms认为, 要建设一个既有吸引力, 又能为接待地社区带来利益的旅游吸引物, 关键因素是本地的企业家精神。因此, 有些学者认为, 本地人提倡的旅游开发是成功的必要因素 (Walsh and Burr, 1993) 。诚然, 这些学者看法有些偏激。其实, 只要当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规划决策与利益分成之中, 他们就会有较多的正面看法, 并且支持投资者对当地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Reid D G[13] (2004) 认为社区参与是其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而不是必然因素。目前, 社区管理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关注利益的同时兼顾效率与公平。这将是未来社区管理研究的方向之一。

2 国内休闲农业的研究综述

由于国内学者对休闲农业的理解不同, 表述多样, 在理论研究中对休闲农业的称谓并没有作统一的规定。目前有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乡土旅游等等十多种称谓。在我国大陆的学术研究中, 不少学者把“休闲农业”、“旅游农业”、“观光农业”往往看做统一概念[14];有称之为“观光休闲农业”[15];也有称之为休闲农业[16]。一般说来, 台湾惯用“休闲农业”, 大陆惯用“观光农业”, 但其本质是一样的。它们叫法不同, 只能反映他在功能上多少有所区别, 但实质都一样[17]。

2.1 休闲农业概念, 性质研究

在概念上, 祁黄雄等[18]认为休闲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业, 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涵义。狭义的仅指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广义的休闲农业应涵盖“观赏农业”、“观光农业”、“农村旅游”等不同概念。郭焕成[19]认为休闲农业是以农村和农业为载体, 农业活动为基础, 农业和旅游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交叉型产业。台湾行政院农委 (2004) 在制定的《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才给了休闲农业定义, “休闲农业是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 结合农林渔牧生产, 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 提供国民休闲, 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之体验为目的农业经营。”从此使得休闲农业有了权威的定义。

有关休闲农业的性质, 大致可以分为3种观点:一是属于农业范畴 (郑智鸿, 2001) 。台湾学者普遍认为休闲农业是一种农业经营方式, 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二是属于旅游业范畴。陈文君认为观光农业属于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类型。三是混合型产业, 这也是主流观点[20]。郭焕成认为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的一种交叉型产业, 一种新型农业艺术的农业旅游活动。卢云亭指出休闲农业是不同于传统农业的一种文化性很强、大自然意趣很特殊的新型交叉性产业, 具有“农游合一”的特点。

2.2 休闲农业开发与发展研究

休闲农业是观光旅游与农业的结合产业, 其开发与发展研究一直是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的重要方面。综合国内学者的研究, 大抵从开发类型、开发模式、景观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

从开发类型上看, 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按结构休闲农业分为休闲种植业、休闲牧业、休闲渔业、休闲副业、休闲林业、休闲生态农业六类 (刘慧平, 1995) ;按功能分为观赏型、品尝型、购物型、务农 (参与) 型、娱乐型、疗养型、度假型等七种类型[21];按内涵把观光农业分为资源特色型和文化特色型两种类型[22]。

从开发模式上看, 观光农业的模式应该是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 农业资源条件为前提, 以城市为依托, 以农业高科技为手段, 关注生态型, 突出观光性, 重视可持续发展道路。舒伯阳[23]把观光农业分为自发式、自主式、开发式三种发展的阶段模式和依托自然型、依托城市型两种地域模式分布, 并分析了各自不同的区位、目标市场和管理形式。鲁怀坤从投资者角度, 把我国观光农业分为农户、政府、企业三种类型的主体经营模式[22]。

从景观设计上看, 休闲农业的景观设计必须要遵循景观学理论, 结合自身特点, 利用空间结构差异性和生物多样性, 对休闲农业的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副业景观进行系统设计。另外, 建立休闲农业旅游资源评价因子体系, 不间断地进行评价, 确定景区环境容量, 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效益的统一 (王云长, 2000) 。

2.3 休闲农业驱动机制研究

在驱动机制研究中, 学者主要从生态环境、旅游业和农业的发展角度来考虑的。

从生态环境角度来看,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是休闲农业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白廷斌, 2001) 。面对城市发展负面影响的加剧, 城市人们渴望重建与自然的有机和谐关系, 以摆脱高污染、快节奏、高压力等“现代文明病”[15]。这是形成休闲农业发展的客观背景。郭焕成、刘军萍、王云才认为农村生态环境较好, 对城市居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从旅游业发展的角度来看, 城市居民的内在需求是休闲农业兴起的根本原因, 动力是收入的持续增长[22]。另外, 休闲时间的增加, 尤其是黄金周的时间聚集, 人们外出旅游有了客观条件, 人们旅游观念开始产生“生态”与“个性”的需求 (游碧竹, 2006) 。刘莹莹等[24]指出交通运输日益发达, 使人们外出休闲十分便利。

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看, 休闲农业已是改变乡村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戴美琪等[25]明确提出休闲农业的产生是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需要。具体表现在:农业生产方式改进;农业劳动力需求上升;剩余农产品不断下降;乡村服务业和社区振兴。

2.4 休闲农业扶贫研究

旅游是反贫困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之一。20世纪80年代末, 国内的一些边远地区实施旅游, 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经济效果。此后不久, 旅游扶贫正式纳入了中国政府工作日程。学者们也开始关注旅游扶贫问题。周歆红[26]认为旅游扶贫的核心在于如何在旅游发展中让贫困人口获益和增加发展机会。邱云美[27]提出了社区居民参与, 当社区居民参与其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自然而然会获得收益与发展机会。面对贫困地区资金短缺的情况, BOT (特许经营权转让) 融资方式是贫困地区启动旅游扶贫项目的有效融资手段[28]。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对旅游扶贫与扶持要适度[29]。秦其文[30]通过具体地区的旅游扶贫实例发现;要因地制宜, 针对不同地域条件, 提出了旅游扶贫的相应策略与措施。

3 研究述评

从休闲农业的发展来看, 休闲农业首先是一种区域农业与休闲旅游业有机融合并互生的一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业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对乡村扶贫的正面作用越来越明显, 休闲农业的地位也日益巩固和提高;其次, 休闲农业对中国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等一系列国家重要战略有巨大的溢出效应。最后, 中国休闲农业还处于初级阶段, 存在众多问题, 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总体还是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

纵观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有相似, 更有差异。相似之处在于, 国内外重视经济效益的研究, 欠缺休闲农业理论的系统研究;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存在重复研究且缺乏深入的探讨;与其他多学科结合不够密切, 比如社会心理学、景观学、地理科学。

差异之处在于, 从研究时间来看, 国外要远远早于国内;从研究方法来看, 国外主要是运用社会学和旅游学, 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统计法、图表法、比较法和综合法等等方法来研究休闲农业, 而国内跨学科研究少, 主要是定性研究、少量的定量分析;从研究内容来看, 由于社会形态与价值观的差异, 国外侧重于经济效益的研究, 而国内侧重于综合效益的研究。从研究的理论性来看, 国外注重休闲农业的应用性研究, 而国内偏重理论研究。

摘要:国外对休闲农业的研究始于19世纪中叶, 早期国外对休闲农业是从经济学角度开始的, 发展至今, 已经扩展到了概念、社区、驱动机制、发展策略与社区管理等6个方面研究。到了20世纪80年代, 中国改革开放拉大了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 国内开始研究休闲农业的发展对乡村的溢出效应, 时至今日, 国内研究主要体现在概念与性质研究, 开发与发展研究, 驱动机制研究和扶贫研究4个方面。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5篇

(1)国外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研究现状分析: 水是人类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自然界中不可再生的资源,其总量是有限的,我们天天饮水,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数量,充分说明水对人体的重要性,同时水又是影响公共安全重要因素之一。水资源危机与饮水安全问题在各个国家都备受关注,很多国家根据本国的饮水安全现状和水资源的条件从多个方面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以此来有效地保障饮水工程正常进行。很多研究机构和学者的研究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政府应该担当何种角色来保障饮水安全,应该采取什么体制措施来解决饮水安全问题。

国外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主要起步于二战后,60、70年代是其高速发展的时段。经过近70年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发展历程,国外经验比较成熟,然而直到2009年,世界上仍有超过10亿人无法享用安全的饮用水,其中大部分人口位于偏远的农村地区。农村饮水工程的开展主要是因为进入工业社会后,随着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然而集中供水主要在城市,偏远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水资源不经净化就被直接饮用,导致各种水生疾病在农村肆虐。

国外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加快国家经济发展及城市化进程并促进国家经济转型;

2、制定保护农村水源地的法律法规;

3、积极开展水利工程建设;

4、加快农村饮用水管理体制建设;

5、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6、鼓励新技术发展。

下面介绍两个国家的实例:

日本:日本的政府支持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起了决定性作用,启动‚供水设施前景‛计划以提高供水设施的管理水平,将小型供水设施合并节省成本,并提出公众与私人合作,政府负责供水设施而私人机构负责技术维护。

韩国:韩国起步较晚,从农村建设简易的管道供水系统起步,特点是借助外力,短时间内迅速完成了农村饮用水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政府占主导地位,不惜重资投入。

总得来说,国外发达国家对水资源的利用的相关研究比较丰富,但是对于饮水安全保障以及饮水安全的管理问题,他们仍然研究得不是很充分,要主要表 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饮水安全问题多是侧重于分析饮水的水质问题。国外的很多研究主要分祈了水质被破坏的表现,并探讨了其成因,以及对人民生活水平及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其解决方案多从净化处理等技术层面提出。虽然这也为改善饮水的水质问题提出了很多颇有价值的建议,但是缺乏对危害的预防等深入性的研究。对于如何挖掘影响因素、造成水质问题的深层次的原因也分析地较少。第二:,发挥政府的管制作用是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的基本共识。很多专家学者发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大量文献研究政府如何参与饮水的安全管理、如何在保障饮水安全方面发挥规制作用。这些研究成果在政策、法律、水源保护、监管等方为政府职能的转变提供了很多思路,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提出了许多保障饮水安全的具体措施。

第三,比较系统全面地研究了水价的制定问题,为水价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以供水成本实证研究为基础,提出了多种切实可行的水价制定方法。国外相关的研究大都认为水资源的稀缺性应当在水价中有所体现。这样也能为供水单位的供水服务带来更大的动力。这一观点为中国水价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意见。但是国外的研究很少涉及水价与饮水安全的关系、市场化手段与饮水安全保障等问题。国外在饮水安全保障问题以及工程运行管理的研究方面,还缺少较系统深入的研究。我国在这些问题的研究方面同样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每个国家的饮水工程建设模式都与自己的特殊国情相关,各国有各国的特点。我国要根据本国特色借鉴国外经验部分。

(2)国内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研究现状分析

我国对饮水安全问题特别是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研究起步比较晚,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逐渐幵始了关于饮水安全的研究。从年开始,国家加大饮水解困工作力度。2001—2005五年时间,国家共投入资金223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17亿元,地方自筹配套资金106亿元,解决了6700万人的日常饮水困难。工程建设的标准以解决人畜的饮水困难为基本目标,供水系统的管道通常只能到达公共的供水点;一般年份时人均日生活供水量为升,干旱年份人均量有所降低,一般为12~20升,供水水质严格达到国家有关文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标准。至此本解决了我国农村群众饮水困难问题。

2006年8月,温家宝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十一五’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要解决1.6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虽然根据近年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评估结果,全国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仍然很严重。饮水安全问题包括饮水水质不安全以及水量、方便程度或保证率不达标。然而10年来,我国累计完成农村饮水工程投资1786亿元,解决我国将解决3.26亿农村居民和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受益人口比例由2004年的38%提高到2011年的63%。以下是我国供水工程建设工作突出的地方实例:

广西兴安县:立足水利工作实际,坚持‚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验收‛的原则,全面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完善全县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机制,划定1000人以上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源保护区,有效控制水源保护区养殖污染,建立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体系,农村群众饮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致力于促进城乡供水服务均等化,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助力生态乡村建设新面貌。

目前我国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模式大致如下:水利部门组织专业机构管理、乡镇水管站管理、村集体管理、用水户协会管理、股份制企业管理、租赁(承包等)出让经营权管理以及农户自行管理。供水形式主要分为直型井供水以及小型自来水厂供水(水源来自地表水或地下水)。

目前我国农村集中供水的普及程度较低,而且规模较小,主要以单村供水为主。我国农村饮水工程数量大、分散、规模小,服务对象为一般村,群众承受能力有限,水费标准低且收取困难,给工程的维护管理和经营带来许多困难。农村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是目前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多年来,我国各地在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多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我国还存在一些严重影响工程长效运行机制建立的深层次的问题:

1、部分工程产权不清,管理责任不落实;

2、工程单位性质界定不明晰,运行经费没保障;

3、供水成本过高,合理水价形成机制尚未确立;

4、人员专业水平低,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十二五‛饮水规划是:一要统筹兼顾,分步实施。优先解决严重影响居民身体健康的水质问题、涉水重病区的饮水安全问题以及局部地区严重缺水问题。二要规模发展,注重实效。有条件的地区发展规模化集中供水,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采取分散式供水或分质供水。三要防治结合,确保水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完善水质检测与监测制度。四要建管并重,促进节水。建立健全县级供水技术服务体系。积极推行用水户全过程参与建设和管理。认真落实节水政策和措施,促进节约用水。五要坚持政府主导,农民参与。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管理由地方政府负总责,中央给予指导和资金支持,群众投入以投工投劳为主,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南昌市: 南昌积极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由于地质和地层构造等原因,江西省部分地区地下水的铁、锰、砷、氟等含量超标,加上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不达标排放,农药、化肥用量的不断增加,一些地方江河湖库及山溪、池塘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从2005年起,江西省开始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各地积极利用已建成的城镇自来水厂,开展农饮工程、集中供水工程和自来水工程等项目建设,并通过管网延伸方式,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从2005年到2013年,累计投入农村安全饮水各类资金79.5亿元,建设了6万余处工程,有效解决了1572万农村居民和125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据了解,南昌市2014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8886万元,项目实施直接惠及14.76万农村居民和4.189万农村学校师生。现在,这些项目已完成总投资8069.99万元,占总投资计划的90.8%,其中5处工程已经全部完成。南昌市将在2015年继续投资12.97亿元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22.27万农村居民和5.66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

随着研究层面的越来越广泛,有关饮水安全的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果。国内有关饮水安全的研究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饮水安全的内涵及评价体系、饮水安全问题的主要危害以及对饮水安全的保障举措等。国内的学者们关于饮水安全的概念的界定以及关于饮水安全评价指标的研究更加全面、合理地反映了农村饮水安全的内涵,更加客观地描述了饮水安全的现状,更加实际地为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

(3)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评价

水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事关群众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如我国农村高氟、高砷、苦咸、污染等水质问题长期存在并对农村居民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农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大力实施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强调一定要把‚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作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工作奋斗目标之一。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是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要务。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多措并举提供安全工程管理方面的技术支持和相关服务,认真做好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也是对党和政府的必然要求。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有利于保障群众的生命健康,生命健康权是最基本的人权;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饮水工程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而又能通过改善农村经济拉动GDP增长;有利于提高政府的服务意识与能力,提高管理能力,同时也增强了政府的权威;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繁荣了农村经济,保障了居民健康,缩小了城乡差别;有利于维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对群众宣传了水资源的重要性并整治污染型企业,使水资源得到保护;

国内外“学习行为”研究综述 第6篇

学习行为是指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受个人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学习行为对学生的学习成效有着直接的影响,而这一行为有时会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从多年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的学习行为存在下列几方面的误区:1.忽视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2.片面追求技巧训练而淡化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3.广种薄收,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不成正比。从学生上述学习结果与行为的偏差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行为对学生个人成才目标有重大影响。只有学生正确对待这两方面的影响,才能端正其学习行为。学习行为对于学习的重要影响已为教育部门所认可,很多小学的成长手册中已将学习行为列入考核目录。

国内外学者对学生学习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将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研究文献做

个简要综述和总结,为学习行为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相关概念界定

1.行为的概念界定

所谓行为,泛指完整的有机体外显的活动,包括动作、运动、反应或行动。米尔腾伯格尔(Miltenberger,R.)还指出行为是可以被观察、描述和记录的,但是行为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隐蔽的,人们可以通过改变引发行为的环境事件来改变行为。

2.学习的概念界定

学习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对“学习”有两种解释,其一,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其二,效法第一种释义,认为学习还包括个体的实践过程,即学习不仅指特定环境条件下(学校、课堂、书本)的学习过程,还包括人从出生到生命终结的全部实际生活和劳动过程,即实践过程。

3.学习行为的概念界定

专家对于学习行为的内涵从不同的层面有着各自不同的评定,可谓百花齐放,冀芳在《不同课程形态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行为的个案研究》中有如下阐述。

(1)学习行为是指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2)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系列学习行为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包含着由学习动机到实现学习目标这一过程中的一切行为活动。学习行为是学生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和表现。

(3)学习行为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行为形式与方法,它是学习者的思想、情感、情绪、动机、能力及运作程序的具体行为表现,是学习者在特定情景下的学习活动的具体化和现实化。

(4)学习行为是学生为达到学习目标而做出的一系列的结果,它的产生与持续首先基于学生对学习目标的价值判断及对学习结果的估计。

(5)学生学习行为是指学生在获取和应用知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这种特征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而存在差异。

本研究将学习行为界定为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涵盖注意力、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策略运用等四个层面。这些行为有公开的,可以通过课堂观察获得;也有隐蔽的,可以通过问卷、访谈由学生自己描述获得。

二、国内外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研究

1.国外对学习行为的相关研究

国外的学习行为研究一般都是把学习行为置于一个狭义的概念范畴下进行的,将学习行为等同于学生的问题行为,主要是研究如何改变和控制学生的问题行为。

起源于西方管理学的行为科学(Behavioral Science)以及起源于前苏联并流行于西方的行为理论(Activity Theory)是研究网络学习行为的理论基础。

尹福春在《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行为研究》中有如下阐述。

(1)(美)古德(ThomasL.Good)、布罗菲(JereE.Brophy),从教师角度着眼探讨改善学生课堂行为的研究,就如何研究课堂行为为教师提供了一系列的方法和研究内容。

(2)杜勃鲁(Durbrow)等考察了学生的学习行为、焦虑、注意问题、认知能力以及家庭背景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焦虑、注意以及学习行为对成绩的影响占32-35%,而认知能力和家庭背景只占11-14%。从中得出可以通过降低学生的焦虑感和促进适当的学习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学者卡特里(Cartledge)和米尔本(Milburn)研究了合作学习对改变有问题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的作用,指出建立一个合作的学习环境可以促进良好的同伴关系和提高问题行为学生的学习成绩。

学者罗兰(Dolan)认为消极学习行为是学习面临失败的危险信号,并指出较之年龄、性别、种族、入学分数等因素,更能判断哪些学生存在学习失败的危险。还有学者斯伯宁(Sperling),对早期学习行为与阅读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儿童早期的学习行为与以后的阅读能力有显著的相关性。

除此之外,斯金纳的操作反射学说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和学习领域,尤其是在行为目标的设置、程序教学、相倚行为契约和凯勒计划的实施方面。研究结果一般都表明这些应用对学生的成绩有积极的影响。

Karin Anna Hummel等通过一种基于Web的在线学习平台,分析数据库访问记录和Web服务器日志文件,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行为。Du Jin等曾将网络学习者模型分为学习者个性模型和学习者行为模型,并对学习者行为模式作了简单介绍。

20世纪初,行为主义开始兴起,并在20世纪前半段占主导地位。该理论的主要特征即用环境中的事件来解释学习过程,而不是以心理过程来说明行为的获得、保持和推广。桑代克、巴甫洛夫、华生的学习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学习看成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的过程。美国的Thmas J.Zirpoli对行为学主义的理论作了概括:

多数行为是习得的。

多数行为是依赖特定刺激的。

多数行为是可以传授的、改变和塑造的。

行为改变的目标必须明确地界定。

行为改变应该关注儿童的环境。

斯金纳的操作反射学说应用于教学和学习领域。他们最大的用途是在行为目标的设置、程序教学、相倚行为契约和凯勒计划的实施方面。研究结果一般都标明这些应用对学生的成绩有积极的影响。

20世纪后半段,认知理论取代了行为主义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主张,人们从社会环境中获得学习。从班杜拉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类的机能活动就是个体因素、行为和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在这一框架下,学习被构想为一种信息加工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成为一种符号表征,人们依此从事各种活动。学习可以分为有实际表现的行动性学习和通过观察榜样、听指导以及看材料而进行的替代性行为。行为的结果尤其重要,带来成功结果的行为被学习者保留,而导致失败的行为被舍弃。

但是与教师行为以及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相比,关于学习行为的研究不仅没有把学生的学习行为作为研究的一个方面,也没能有效地利用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成果。

2.国内对学习行为的相关研究

学习行为本身的含义就存在各种不同的观点,从已有的关于学习行为的文献中可以发现,探讨的内容多数是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问题,其中主要集中在学习动机和具体的学科心理方面。同时人们都希望建立起学习行为与提高学习效率之间的必要联系,在这些问题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多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研究,更多是从某些学习行为出现的频率来说明问题的。

由于学习行为的内涵存在一定的争议,还有很多研究者把学习行为等同于学习方式进行研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各学科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上都发生了转变,从单一的接受学习转变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个体自主学习等,并对学习方式的这一转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与国外有关学习行为的研究相比,国内的研究相对比较零散,对教师行为的关注多于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关注。虽然由于目前的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已经有个别学者开始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但主要还停留于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行为的现状调查上,仍处于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起步研究阶段。

在对数字化学习资源和学习者的相互作用的探究中国内学者发现,要想使基于资源的学习更加有效,就应该减少学习者对学习过程随意性的终止,增加两者间的互动,利用动机去引导学生建立有效的学习行为。首先,注意分析影响学生学习行为效果的普遍性因素。影响学生学习行为效果的普遍性因素有三个,即生理层面,心理层面,社会层面。其次重视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关键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正确的理想、合理的目标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正确的理想能把学生学习行为引向崇高的境界,促使学生发奋求知,合理的目标,会使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成长过程,并走向成熟。学习兴趣则会使学生保持对学习的深刻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内在动力增强。

还有其他国内学者在学习行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尹福春(2008)曾在研究中还提到如下两位学者对学习行为研究的贡献。

(1)邓兴军对北京市中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进行了调查,发现在学习欲望、学习方法、学习计划、学习环境、学习习惯、学习态度、考试准备、考试技巧等方面,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问题,而家长、教师和学生对学习成绩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的关注。因此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加以关注、研究就成为目前十分迫切的一项课题。

(2)华东师范大学的陈桂生教授还提出了试行“课堂学习行为设计”的建议,他指出“课堂学习行为设计”旨在把学生被动的学习行为变为带有一定主动性的学习行为;把主要靠听讲、读书的学习行为变为或多或少从自己“做”中领悟学习内容的学习行为。设计的以“学习行为”为教与学中心环节的课,主要程序包括引导学生解读自己的“学习行为”,其中包括对学习行为的自我检查、自我评价、相互质疑问难、相互评价等.

此外国内对高中学生的学习行为的研究论文有很多,但大多是从一般性的层次上进行研究,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研究仍不多见。

三、总结与建议

学习行为本身的含义就存在各种不同的观点,从已有的关于学习行为的文献中可以发现,探讨的内容多数是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问题,其中主要集中在学习动机和具体的学科心理方面。同时人们都希望建立起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必要联系,在这些问题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多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研究,更多是从某些学习行为出现的频率来说明问题的。还有很多研究者把学习行为等同于学习方式进行研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各学科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上都发生了转变,从单一的接受学习转变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个体自主学习等,并对学习方式的这一转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笔者建议今后对多种学习环境下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进行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并制定一系列学习行为规范,服务于教学和课程建设改革;更加重视对学生理想与兴趣的引导,引导学生建立合理的目标,帮组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实践证明,凡是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都善于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主要靠教师调动,因而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富有弹性,要给学生体验和思考的时间,哪些问题由学生看书自学;哪些问题由教师启发再让学生解答;哪些问题由学生讨论解决;哪些问题由学生独立练习;在练习中教师要帮助哪些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要注意哪些优生可能有创造性的发挥;学生质疑会出现什么问题等等。只有在教学设计中将内容和时间安排好,在课堂教学中才能避免学生出现麻木情绪,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主动学习行为的次数,让学生融入到学习的快乐氛围中,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这一鲜活的教学资源。学生上课有他们各自不同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当教师对这些经验进行了针对性的引导,就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脑子不停地转,产生许多奇妙的、有创造性的东西,这就可以使学生信心倍增,兴趣盎然。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分析思考形成“学习共同体”,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宽松的环境下学生的思维才活跃,才能敢想敢说。

参考文献

[1] 陈桂生.关于试行“课堂学习行为设计”的建议.现代中小学教育报,2004(5):17.

[2] 邓兴军.中国中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现状与期望.大众科技报, 2005(11).

国内外绿色会展研究综述 第7篇

(一)会展业的涵义

目前在业内,还没有对会展业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就目前的主要观点来看,可以分为两大流派。第一种是以欧洲为代表的,会展被称为C&E(Convention&Exhibition)或者M&E(Meeting&Exhibition),会展的内容主要包括会议和展览,是一种狭义的概念。第二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会展业被称为MICE(Meeting,Incentive,Convention,Event),包括各种类型的博览会、会议、展销会、奖励旅游、事件活动等,是广义上的概念。本文所界定的会展业是狭义的概念,即会展业主要包括会议和展览。其中会展产业的三大要素包括会展主办者、会展参展者和会展参观者。

(二)绿色会展的含义

胡平在借鉴“绿色饭店”定义的基础上得出了“绿色会展”的定义。他认为“绿色会展”必须符合三方面的要求:(1)绿色会展是指那些为参展商等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符合充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对人体无害的要求而开展的会议和展览;(2)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使展览对环境产生最少的影响,同时节能少消耗,降低会展的运营成本,做到环境保护与会展经济的和谐统一;(3)“绿色会展”的经营和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需要构成威胁。

孙明贵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认为“绿色会展”是指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遵循循环经济的“3R”原则,保护环境与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会展资源,实现会展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好的会展物质和精神文明。

何卫东从建设绿色会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绿色会展计划”: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把会展活动的资源节约化与环境友好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采用多种措施改善会展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会址、服务、餐饮、住宿、交通、活动和材料供应都能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通过减少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使用可再生资源、使用环境标志产品、使用公共交通等,减少会展举办城市资源环境的影响,从而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

本文在参照上述三个定义的基础上,认为绿色会展是指在遵循循环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会展活动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包括会址、服务、餐饮、住宿、交通、活动和材料供应等,把会展活动的资源节约化与环境友好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和保护环境。通过减少展前资源投入及可再生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强展中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展后废弃物的排放,实现会展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国内外绿色会展研究综述

(一)国外绿色会展研究状况

国外对绿色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以绿色会展为指南的建设方面,国外很多学者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制定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指导原则:Cathy Crisci分析了一个由2500人参加的为期五天的会议。可能产生的大量的塑料、纸质废品及资源的浪费,指出了一些绿色会展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使用环保的纸质宣传材料,在选择会议场所、住宿酒店及餐厅时要遵循就近原则,最好能步行到达,当会议结束时回收可循环利用的废纸等等;CTCNews Staff(2009)报道了一家非营利针对旅游业提出的“绿色饮食”作为会展业活动期间的指南;2003年,美国“会议产业委员会”绿色会议特别小组负责为会展组织者和供应商制定了专门的绿色会议指导方针;加拿大环境研究委员会和绿色会议委员会也制定了非常详尽的绿色会展指南。其中2006年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第三节世界城论坛所依据的《加拿大绿色会议指南(2005)》是当今最为详尽和最具可行性的绿色会议运作指南,它按展前、展中、展后分别介绍了绿色环保要求。

第二个是绿色生态场馆的建设方面。国外一些国家在开发绿色会展活动时,将生态系统引入场馆设计中,把场馆、商业、酒店、娱乐、交通和其他会展设施综合起来,使其形成一个系统。德国注重在总体规划会展场馆时,强调展馆与个服务设施如酒店、餐饮、商业等的距离,在展馆建设时就优化其功能区和形态布局,即做到展会期间交通的通常,又减少了交通量。英国在开发会展中心时,则在场馆前留住一块空地,配以铺地、水面、雕塑和绿化,美化净化了环境,同时也可以将建筑底层作为共享空间,使会展空间得以贯通而舒展,增加了场馆的容量面积又减少了土地的使用量。法国在建设大型会展场馆时,将农业景观引入,用农田作为各个会展场馆自然的隔离带;Pete Daly还提出一种全部以绿草搭建的建筑作为会展场所的构想。此外,国外绿色会展的开发中还与循环经济相联系,运用“3R”原则来指导场馆的建设及运营,减少资源消耗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

(二)我国绿色旅游研究状况

我国绿色会展研究起步较晚,因此研究成果不是很多,大都集中在绿色会展的开发实施途径的研究上。

孙明贵、张宏远(2006)在分析绿色会展开发的必要性及国外绿色办展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按照循环经济原则,坚持办展与保护环境并重,构建以企业实施绿色办展为基础,以生态会展场馆为主体,以会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为保障的绿色会展体系。此外,他们还分别从展前、展中、展后构思了绿色会展活动的开发途径:展前场馆建设时运用建筑节能新技术;场馆运营中采取高效节约化的循环使用手段,坚持场馆使用的经济性和无公害性;展中展会的绿色开发;展后废物及垃圾的循环经用回收及环境修复等。

颜澄基于循环经济的视角,指出了“绿色会展”的发展途径:政府方面,应该加强对“绿色会展”的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在企业方面,加强对生态型展馆的建设,引进国外会展业的“6R”理念,发展“绿色会展”。“6R”理念包括尊重原则(Respect),使用可再生材料和新材料(Renew),可在利用和可循环(Reuseand Recycle),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即减量化原则(Reduce),加强记忆和教育(Remember)加强对“绿色会展”理念的宣传和教育。

蔡梅良论述了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绿色会展动力机制研究,指出建立绿色会展的动力机制包括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其中内在动力包括企业经济效益目标、追求循环经济资源、环境等社会效益目标;外在动力包括政策支持、法制保障、技术支持等。此外,她还根据我国会展经济的发展实际,进行全方位、系统地进行宏观分析,提出科学定位措施和进一步发展策略:构建绿色会展企业发展水平指标评价体系;构建绿色会展政府调控政策标准;推进绿色会展技术进步与创新体系;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展会个案研究等。

何卫东(2009)提出了适应“低碳”需要的绿色会展,详细论述了《上海世博会绿色指南》的内容及其重要意义和《加拿大绿色会议指南(2005)》的概括内容,对比《加拿大绿色会议指南(2005)》与《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绿色指南》,指出《上海世博会绿色指南》无论是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显得简单和抽象,制定水平与国外的同类文件还存在的差距,可操作性不强,对实际工作的指引作用还有待于提高,提出实施绿色会展计划,制定绿色会展、会议指南时,要多多学习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最后,他按照会展活动的进程,提出了制定“绿色会展计划刚要”的建议。

三、结论

在绿色会展研究方面,国外研究比较深入细致,在内容上也较为丰富,且更具有实际操作性,而国内的开发途径方面的研究多为宏观性的概述,可实际操作性有待提高。在研究方法上,国外的研究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并以定量为主而国内仍以定性为主。但是二者对于绿色会展都还没有较为系统的研究,尤其是绿色会展的评价体系几乎没有涉及。然而随着会展业全球性的发展,会展活动所引起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绿色会展逐渐受到重视的情况下,建立一套评价绿色会展发展状况的评价体系就显得意义重大。

国内外分时度假研究综述 第8篇

一、分时度假的概念界定

(一)国外对分时度假概念的界定

国外关于分时度假概念的描述中,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分时度假房产法案》(Real Estate Timesharing Aet CH721 Florida)和欧洲联盟的《欧洲联盟分时度假指令》(European Union Timeshare Direetive)对其的描述最被广泛接受。

《分时度假房产法案》指出,“所有以会员制、协议、租契或出租合同、使用许可证、使用权合同或其它方式做出的交易设计和项目安排,交易中购买者获得了对于住宿和其它设施在某一特定年度中低于1年的使用权,并且这一协议有效期在3年以上”,即称之为分时度假项目。《欧洲联盟分时度假指令》认为,“所有有效期在3年以上、规定消费者在按某一价格付款之后,将直接或间接获得在1年中的某个时段(这一期限要在1周以上)使用某项房产的权利的合同。住宿设施必须是己经建成使用、即将交付使用或即将建成的项目”。

由以上关于分时度假的界定可以看出,分时度假的协议有效期必须在3年以上,且消费者有权利获得产品1年以下的使用权,《欧洲联盟分时度假指令》认为这一使用期限应在1周以上。

此外,其他国外学者对分时度假概念做出了更加详细的界定。Beverley Sparksa,Ken Butchera,Graham Bradleyb指出:分时度假是一种为所有者提供使用某一特定住所在某一特定时间段的使用权利的旅游产品,且这一时间段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他们还指出,分时度假这一模式具有四大特点:一是产品具有体验性与无形性;二是分时度假产品市场规模趋于增长态势;三是分时度假产品日趋多样化;四是分时度假产品市场复杂化,具体表现为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企业进入这一市场,除了为人们所熟知的大型酒店集团外,邮轮公司等也加入到这一市场。

(二)国内对分时度假概念的界定

我国对分时度假最权威的界定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旅游绿皮书—2000~2002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其中写到,“最初是指人们在度假地购买房产时,只购买部分时段的产权,几户人家共同拥有一处房产,共同维护、分时使用的度假形式,后来逐渐演变成每户人家在每年只拥有某一时间段的度假地房产使用权,并且可以通过交换系统对不同房产的使用权实行交换。”这一定义加入了所具有的交换性质的描述,使用权交换是分时度假的一个重要特征。

刘赵平在其撰写的《分时度假产权酒店一饭店业和房地产业的创新发展之路》一书中指出,“分时度假实质上是介于房地产产品和饭店产品之间的一种中间产品”。[1]分时度假是这两个极端的过渡形式,其衍生产品形式包括分段时权、点数制俱乐部等。

二、分时度假的经营方式

根据分时度假发展阶段来划分,分时度假的经营方式可以分为:产权酒店、时权交换、点数俱乐部。

(一)产权酒店

产权式酒店实质是“分时度假十房产投资”,即将度假酒店或度假村的一个(或一套)房间的使用权以周为单位卖给多个客人,使用期限可以是20年、30年,甚至更长时问。顾客购买了一个时段(一般是1周)的使用权后,既可以每年在此享受固定的投资回报,而且投资人还同时享有时段的转让、馈赠、继承等系列权益(詹芬萍,2004)。

值得注意的是,产权酒店并不等同分时度假,它只是随着分时度假发展所衍变的一个分支。刘赵平在《分时度假产权酒店一饭店业和房地产业的创新发展之路》中对两者进行了区别:在产权方面,分时度假产品更加突出使用权,而淡化产权的归属问题,产权酒店则更加强调使用权;在共享方式上,分时度假产品的购买者之间是单纯的共享关系,但产权酒店的购买者在使用产品之余,可以通过租用的形式将其出租给其他顾客;此外,由于产权归属的不同,分时度假产品的价格远远低于产权酒店。

(二)时权交换

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分时度假发展的渐渐成熟,人们发现传统的分时度假产品过于僵化,人们一旦购买分时度假产品,就必须每年前往该地度假,为了解决这一缺陷,分时度假交换系统应运而生。分时度假交换系统使得拥有度假房产使用权的消费者,可以将自己的度假房产使用权,通过全球网络交换系统换取同等级但位于其他地区的度假房屋使用权(刘赵平,2004)。

目前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分时度假交换公司是RCI(Resort Condominiums International)和II(Interval International)。RCI是世界上第一个分时度假交换公司,目前在全世界150多个国家里,与3800多个度假村结盟,并且在191多个国家拥有超过300万会员家庭。II(Interval International)则在65个国家共有1700多个度假地。

(三)点数俱乐部

点数俱乐部是指由不同的度假地的多个房产所组成的为顾客住宿和娱乐等提供综合服务的会员制组织(王婉飞,2006)。点数俱乐部一般拥有多处度假房产,俱乐部会员通过向供应商购买点数,再将点数花费到俱乐部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房产和其他游乐设施中。点数俱乐部的出现大大增加了分时度假的灵活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以开始渐渐衰退的分时度假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三、国内外分时度假的研究现状

纵观国内外文献可以发现,国外对方式度假的研究主要以市场为视角,研究分时度假产品购买者的消费需求、消费特征与消费满意度,此外还对分时度假模式所带来的金融影响进行了研究;国内分时度假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分时度假概念的界定与对分时度假相关法律法规的探讨。

(一)国外分时度假的研究现状

在国外关于分时度假的研究中,消费者价值(consumer value)这一主题的研究最为广泛与成熟。Beverley Sparks,Ken Butcher and Grace Pan在Understanding Customer-Derived Value in the Timeshare Industry一文中指出,分时度假的通用核心消费者价值包括它的便利性、所处地理位置、休闲性、社交性与娱乐性;分时度假所特有的消费者价值包括拥有分时度假产品带来的自豪感、奢侈性、盈利性、灵活性、礼物性、回报性与全新体验性。Beverley Sparks,Graham Bradley,Gayle Jennings通过对分时度假产品的非使用者、短期使用者与长期使用者三种类型的消费者进行研究,得出结论:虽然不同因素对不同类型消费者对分时度假产品的消费者价值产生不同影响,消费者价值与其对于分时度假的态度和分时度假未来的走向呈正相关。他们还指出,消费者价值与消费者形象的一致性是消费者选择分时度假产品的重要指标。

除了以消费者价值为核心的研究,国外学者还站在其他视角对分时度假进行了研究,其中主要包括分时度假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和分时度假的金融影响与财务表现。Chenchen,Huang Lori Pennington-Gray,Yong Jae Ko,Brijesh Thapa在ENGAGING T I M E S H A R E O W N E R S I N T O U R I S M D E S T I N AT I O N M A N A G E M E N T:TO U R I S M P L A N N I N G A N D TO U R I S M MARKETING IMPLICATIONS一文中指出,分时度假消费者对于旅游规划的想法、过去公民参与的程度和对度假地的认知会影响他们参与分时度假产品当地旅游规划的意愿,而他们过去的政治参与度并不会对其造成影响。Catherine Mbidde Nabawanuka,Seoki Lee则对分时度假对住宿企业的公司价值、财务风险与会计业绩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分时度假经营模式和住宿公司价值之间呈倒U型关系存在,分时度假模式与显净资产收益率呈U型关系,且和财务风险没有关系。

(二)国内分时度假的研究现状

分时度假概念传入我国是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是深圳、海南等地的部分饭店率先操作单体分时度假产品。1999年,RCI亚太地区年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这个全球最大的分时度假公司正式进入中国市场(Liu,J.,Pryer,M.&Rboesrt,A.,2001)。虽然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分时度假却仍处于摸索阶段,发展很不规范。纵观国内相关文献,目前我国分时度假研究方向除分时度假概念的界定外,主要集中于对分时度假相关法律法规的探讨和对分时度假交换系统的研究。

与国外相对成熟的分时度假法律法规相比,我国法律法规仍处于空白状态,正因为此,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专注于分时度假相关法律的研究。分时度假产品涉及主题众多,包括开发商、销售商、度假房产管理公司、分时度假交换公司、信托公司、业主联合会、再销售商、分时度假业协会等多方群体,如何妥善处理各方关系,规定各方权利与义务急需法律法规对此进行界定。汪传才在《论分时度假营销的立法规制》中提到,“建立冷却期规则、虚假广告禁止规则和有奖促销规则,防止开发商或销售商的强迫性销售、欺骗性销售”,是“保护购买人合法权益,建立良性运行的分时度假市场秩序”的必要条件。李秀娜则站在法律角度对解决分时度假信用危机进行了研究,她提出,确定分时度假购买合同为法定的附期限合同;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分时度假开发商资格进行限定并建立相应保证金及保险制度;杜绝虚假承诺行为的立法建议;合理分配签证风险等一系列建议。

此外,由于我国分时度假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至今仍未形成有规模的交换系统,许多学者专注于分时度假交换系统的研究。刘春在《浅析分时度假交换系统》一文中,以电子商务为着眼点,阐述了分时度假交换系统与分时度假交换公司,度假村、酒店,销售代理商,会员四者之间的关系。刘菲则对分时系统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归纳,并总结分时度假交换系统具有产权分散、所有权互换灵活,注重经营模式与要素的技术开发和应用,消费者权益多样性、期权性、滞后性等特点。

四、对我国分时度假研究的建议

由于我国分时度假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解决这一营销模式所面临的信任缺失仍是目前面临的首要问题,所以目前我国关于分时度假的研究仍将集中于其法律法规的完善。此外,有部分学者与业内专业人士已提出通过第三方来解决信任缺失这一问题,但由于我国第三方的发展也未健全,所以关于第三方的规范问题也会是未来一段时间的研究重点。与此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将分时度假与其他旅游模式相结合,例如与房车旅游相结合,也会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

顾客成本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9篇

一、顾客成本概述

顾客成本是指,为实现顾客价值,企业需要消耗的所有成本与费用。这个概念是企业在进行客户关系管理、分析顾客价值的时候提出来的。作为顾客价值的重要影响因素,顾客成本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的学者从企业与顾客发生联系的整个过程来定义顾客成本,比如赵乾坤、何岑成(2009)认为客户成本即顾客成本是指企业为吸引客户,向客户销售产品、服务客户及保留客户而耗费的各类资源,这包括花费在宣传、促销、经营、计划、服务以及营销部门的销售等活动上的费用。有的学者把整个过程划分为获得顾客和保留顾客两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对顾客成本进行了定义,比如刘向阳(2003)指出,顾客成本可视为围绕顾客所发生的一系列有意识的顾客吸引、顾客服务和顾客保留活动中产生的费用支出,这些费用应该包括获取成本和保留成本。Thorsten Wiesel, Bernd Skiera和Julián Villanueva (2008)提出,企业为了获得和保留顾客,必须投入资金,测量每一位顾客的获得和保留费用就得到了企业的投入费用,即企业的顾客成本。还有的学者提出了顾客终身成本这一概念,程志宇、李翔(2006)指出,顾客终身成本就是在企业生命周期内,企业投入到某一顾客的全部成本的现值。

关于顾客成本的类型和构成,很多学者都做了研究。江杨(2006)给出了顾客成本的具体构成并对其进行了简要分析,他认为顾客成本主要包括产品生产成本、顾客销售成本及其他成本。产品生产成本是发生在生产环节的成本;顾客销售成本是发生在销售环节的成本,主要包括顾客销售政策成本、顾客销售服务成本;其他成本包含的内容因企业而异,通常包括两类成本,即顾客售后服务成本和顾客管理成本。费艳(2007)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细化,她认为顾客成本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产品生产成本、顾客销售成本、顾客促销成本、顾客售后服务和管理成本。赵乾坤、何岑成(2009)从顾客获得、保留这个角度对顾客成本进行了分类,他们认为顾客成本可以分为顾客获得成本和顾客保留成本两大类。顾客获得成本是指公司获取一个新顾客的平均成本;顾客保留成本是企业为保留已有顾客所支出的费用。

还有学者在顾客生命周期内分析了顾客服务成本对顾客价值的影响,比如陈艳(2006)把顾客生命周期划分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并分析了各个阶段顾客服务成本对顾客价值的影响。

二、顾客成本的计量

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中,顾客的获得成本、维持成本和服务成本通常被作为期间费用处理。企业难以把这些费用按顾客对象化,因此往往不能得到准确的顾客成本信息。

对于顾客成本,国内外学者只是在研究顾客价值或进行顾客盈利性分析的时候,将其作为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来处理。下文中,笔者在阅读顾客资产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顾客成本的计量方法进行了总结。

1. 平均成本法。

Roland T.Rust, Katherine N.Lemon和Valarie A.Zeithaml (2004)在对营销回报进行分析时,对总的顾客成本进行了平均,得出了单个顾客的成本。Kumar, Rajkumar Venkatesan (2008)等人对IBM顾客终身价值进行计量时,对顾客成本进行了折现,并将平均成本作为花费在单个顾客身上的成本。其公式如下:

式中:CLCi为单个顾客i的成本;为在期间j内企业与顾客i的营销接触次数;为每次营销接触的平均成本,在本文研究中假定为$7;r为折现率。

显然,这种计算成本的方法操作起来较简单,从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数据库中比较容易获得数据。但是实际中,企业的每一个客户订货频率不同、享受的价格折扣不同、要求的售后服务也可能不同,如果将这些活动所产生的成本费用平均分摊在每一个顾客身上,就会掩盖很多成本信息,造成某些顾客的价值下降,而某些实际给企业带来亏损的顾客可能就会被隐藏。在这样的顾客成本计算方式下,企业无法发现谁是真正的盈利客户,谁是带来亏损的客户,因此企业制定的营销策略也是单一的。

2. 作业成本法(ABC)。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将作业成本法引入顾客成本的测算当中。这种方法为我们测算和预计单个顾客成本提供了较有效的思路和方法,它将每一个或每一类客户视为成本归集对象,分析成本动因,核算企业在不同客户身上耗费的资源。

(1)下图是徐秋生(2008)给出的作业成本法下客户成本归集的简化路径图,其列示了资源最终分配到某类客户的一般路径。根据该图,我们可以将成本归集分为四种情况:有些资源可以直接归集到某类客户上,例如专门与某个客户洽谈所发生的会务费等;有些资源需要先在作业中心归集后才能分配到客户中去,例如关于多个客户共同发生的订单费;有些资源需要在多个作业中心归集后才能最终分配到客户成本中去,由于作业间的层次性及顺序性,在计算成本时,应先归集较低层次作业的成本,然后再将其归入相对较高层次作业的成本中;有些资源经过多个作业中心归集到某类客户中,但这类客户所包含的客户与最终客户的划分不一致,此时需要按客户类别进行成本分配。

(2)王峰、徐琴、张文平(2008)提出了运用作业成本法对客户间接成本进行核算的数学模型。

首先,要完成资源在作业间的分配。公式如下:

式中:Cj为第j个作业耗费的资源成本;djk为第j个作业所消耗的第k种资源的成本动因数量;Xk为单位资源成本动因比率。

其次,要完成资源在客户间的分配。公式如下:

式中:Ci'为第i个客户耗费的作业成本;tij为第i个客户所消耗的第j个作业的成本动因数量;Yj为单位作业成本动因比率。

运用作业成本法能够比较准确地计算出发生在每个顾客身上的成本,管理者就可获得比较可靠的顾客成本数据,为营销决策提供信息基础。但是,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它仅能计算顾客与企业已经发生的成本,而对于顾客未来预期与企业发生的成本的计算却无能为力。另外,这种方法所需要的数据虽然比较明确,但实际中很多企业并没有这些数据的详细记录,这就制约了这种方法的应用。

3. 模型法。

(1) Blattberg和John Deighton (1996)将顾客资产划分为获取资产和维系资产,并对潜在顾客的获取率以及已获取顾客在生命周期内的流失问题进行了考虑,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们提出了顾客资产价值的计算方法———二分法。在这种方法下,顾客成本也分为获取成本和维系成本。顾客成本的表达公式如下:

式中:CLCj为单个顾客i的成本;Ca为顾客获取成本;Pa为顾客获取率;Cr为顾客维系成本;Pr为顾客维系率;d为资金成本率。

从公式可以看出,顾客成本被分成了两个部分。其最大特点是考虑了已获取顾客的流失问题,并将流失率设为一个固定的比率。这种方法存在一个缺陷,就是假定顾客的流失率是不变的,这与实际情况不符。同时,该模型还假定顾客与企业交易的时间无限长且顾客的生命周期趋于无穷大,这也与实际不符。

(2) Thorsten Wiesel, Bernd Skiera和Julián Villanueva (2008)通过对案例的研究提出了顾客在其生命周期t时刻的保留成本(LCR)的测量模型,公式如下:

式中:CRt为顾客在t时期内的保留费用;k为折现率;rt为保留率。

这个模型只考虑了保留成本,没有考虑顾客的获得成本,同时也是假定顾客生命周期趋于无穷大。

(3)徐远源(2007)提出了单位顾客i在其整个生命周期Ti内的顾客资产价值评估模型,其中单个顾客i在其整个生命周期Ti内的成本模型如下:

式中:CLCi为单个顾客i的成本;Pa, i为顾客i的获取概率;Pr, i, t为顾客i在时期t内的维系概率;Cr, i, t为实现当期销售收入支付的基本销售成本;Ca, i为顾客i的获取成本;Ti为顾客生命周期长度;d为折现率。

该式对前面的公式进行了改进,同时考虑了顾客的流失问题和顾客的生命周期。

(4) Robert C.Blattberg, John Deighton (1996)在进行顾客资产的计量时提出,可以认为营销活动是一项获得和保留顾客的活动。在这项活动中,企业为了获得和保留顾客,必然要发生获得和保留成本,进而在营销预算一定的条件下,为了实现顾客群最大的潜在价值,构建了顾客获取概率与获取成本之间的函数关系 (1) 式以及顾客维系概率与顾客维系成本之间的函数关系 (2) 式:

式中:Pa为顾客获取概率;MaxPa为最大的顾客获取概率;exp为共同的常数;Ca为每个潜在顾客的平均获取成本;k1为影响参数。

可见,顾客获取概率和获取成本之间成正相关关系,但投入的增加不会带来顾客获取数的无限制增长,而是有一个增长极限MaxPa,且不同行业的增长极限也不同。随着顾客获取成本的增加,边际顾客获取概率呈递减的趋势,表明顾客获取成本的效率逐渐降低,这与每个企业营销活动的效率k1有关。

式中:Pr为顾客维系概率;MaxPr为最大的顾客维系概率;Cr为每个顾客的平均维系成本或投入;k2也是一个影响参数。

同样,函数考虑了不同行业顾客维系极限和企业营销活动效率因素。但是 (2) 式仅仅考虑顾客维系成本或投入单因素,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顾客维系成本是一个平均数,即假定不同顾客之间没有差异,这忽略了顾客的个性特征。

三、结论

综上所述,学者们给出的顾客成本的定义和构成都比较全面地涵盖了企业为顾客所花费的成本,即企业在获得和保留顾客过程中所投入的费用,这些费用归集到顾客身上即为顾客成本,从而顾客成本又可划分为获得成本和保留成本。

以上对顾客成本的计量方法各有优劣。平均成本法简单易行,但不切合实际;作业成本法能够比较准确地归集顾客成本,但仅是对顾客已经发生的成本的计量;模型法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笔者认为,将作业成本法和模型法结合能够比较好地计量顾客终身成本,可以首先计量顾客已经发生的成本,在此基础上预测顾客未来可能发生的成本。但是模型中参数(如顾客获取概率Pa、顾客维系概率Pr、顾客维系成本Cr等)的确定成为顾客成本计量的难点,目前的文献尚未对这些参数进行研究和说明,所以如何确定这些参数就成为我们未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赵乾坤, 何岑成.企业的客户成本.民营科技, 2009;1

[2].刘向阳.顾客资产价值预测模型及其在营销决策中的应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5

[3].Thorsten Wiesel, Bernd Skiera, Julián Villanueva.Customer equity:an integral part of financial reporting.Journal of marketing, 2008;3

[4].程志宇, 李翔.顾客盈利率分析中的顾客成本问题研究.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6;3

[5].林建, 张国刚.作业管理的顾客成本计算与客户管理研究.企业经济, 2001;3

[6].田丽凤, 刘丽文.运用ABC方法评估顾客价值.现代管理科学, 2003;12

国内外财务困境研究综述 第10篇

早期的MM理论认为资本结构对公司业绩 ( 价值) 和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没有任何影响, 然而这一模型并没有得到大多数实践者的认同。越来越多的业界学者发现随着公司负债规模的增加, 公司债务违约的概率可能也在逐渐增大, 从而导致融资成本的上升。债务的违约最终会迫使企业进入破产清算或重组, 权衡理论认为, 经理人在做出资本结构决策之前, 要权衡可能的破产成本与债务税盾利益的大小, 破产成本必然成为企业考虑的重要因素。与破产成本一样, 财务困境成本也被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财务困境成本在资本结构决策中扮演者什么样的角色, 同时它又对公司的破产清算、债务重组、杠杆收购等产生什么影响。要搞清楚这些棘手的问题, 首先必须对财务困境成本进行计量, 确定其在公司价值中的地位。但是, 财务困境成本的计量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题, 尤其是间接财务困境成本的计量, 其性质是隐性的机会成本, 很难直接加以衡量。为此, 国内外许多学者付出了大量的精力, 经过不断探索在对间接成本计量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得出了许多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二、国外关于财务困境的研究

Altman ( 1968) 将财务困境定义为进入法定破产的企业。Ross ( 1999) 则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定义财务危机:1. 企业失败, 即企业清算后仍然无法支付债权人的债务; 2. 法定破产, 即企业或债权人向法院申请企业破产;3. 技术破产, 即企业无法按期付息还本; 4. 会计破产, 即企业的账面净资产出现负值, 也就是资不抵债。然而无论哪种定义, 大多数学者认为当债务违约概率增加的时候, 实质上企业已经开始面临财务困境。

Baxter ( 1967) 是最早将财务困境 ( 破产) 成本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他认为破产概率的增加是“毁灭风险”。因为过度运用财务杠杆会使得破产成本增加, 进而增加企业的平均资本成本, 对企业价值产生负面的影响。同时他认为区分企业销售和盈利的下降是财务困境造成的还是前者本身导致了财务困境的发生是比较困难的。Warner ( 1977) 在《金融》杂志上发表的“破产成本: 一些证据”一文中, 研究了处于破产程序中的11 家铁路公司, 实证结果表明, 直接破产成本平均只占企业市场价值的1% , 这与Baxter ( 1967 ) 研究结果不同, 后者的研究表明直接破产成本占企业价值的20% 。Warner认为这是由于Baxter选取的样本公司的市场价值与铁路公司相比都比较小。Warner研究了从破产前7 年到申请破产日之间的数据, 结果显示, 市场价值越大的企业, 其破产成本也越大, 并且破产成本占企业市场价值的比例与企业市场价值之间呈负相关。然而Warner的研究是对破产成本问题的首次实证研究, 其中有许多缺陷。首先, 选取11家铁路公司的样本容量太小, 且集中在同一个行业中, 不具代表性; 其次, 对于间接的破产成本并没有深入的分析和计算。

而对破产成本问题作出巨大贡献的学者是Edward I. Altman, 他于1968 年提出的Z值模型用于衡量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可能性的大小, 此后他又对Z值模型进行了修正并提出ZETA信用风险模型, 该模型通过企业的财务报告来分析其信用风险水平, 预测会发生破产的公司, 预测精确度高达96. 2% , 不会破产的公司, 精确度达到89. 7% 。Altman ( 1984) 提出直接破产成本主要包括: 律师和会计师的费用、申请登记费用以及其他行政管理成本; 间接破产成本主要包括由于破产可能性所带来的预期未来利润的损失。对于资本结构决策的意义在于, Altman认为这取决于预期破产成本的现值和预期税盾利益现值之间的权衡。Altman选取了12 家零售企业和7 家工业企业, 这比Warner采用的样本覆盖更全面, 其实证结果表明公司在破产前3 年, 破产成本平均占公司总价值的11% ~ 17% 。虽然Altman的研究较之于以往财务困境成本的估计更全面、更准确, 但其研究方法可能引起因果倒置的问题。由于他使用的样本是破产公司, 所谓的“破产成本”也就是销售收入和不可预期的利润下降可能不是由于破产引起的, 而正是由于后者才导致了破产。更重要的是, Altman的研究样本并未考虑那些非破产企业, 因为, 只要企业有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 实际上财务困境成本就必定会发生。

为了避免可能的因果关系倒置问题, Opler和Titman ( 1994) 使用处在不景气行业的高财务杠杆企业作为研究样本, 采用OLS回归检验1972—1991 年有不同财务杠杆水平的企业经营业绩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行业整体下滑期间, 高财务杠杆企业将失去相对更多的市场份额并承受更多的利润损失。财务杠杆和经营业绩之间的这种关系对于研发支出较高和行业集中度较高的企业就更为显著。高财务杠杆公司销售收入的损失至少有一部分是由客户驱动和竞争者驱动的, 而不是管理者驱动的, 说明财务困境给股东带来了成本, 这支持了财务困境间接成本显著为正的结论。由于Opler和Titman观察的是困境行业而非困境企业, 并且观察的公司业绩是相对于行业平均水平而言的, 因此这使得因果关系倒置的问题降低到最小。但正因为如此也引发了其他问题, 比如在文中所述的, 由于其研究样本是可能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 就有可能包括了大量的没有真正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 同时又排除了大量的困境企业。这样, 相对于只检验财务困境企业样本的研究来说, 检验程序没有说服力。此外, 这样的样本选取把经济困境和财务困境混淆在一起, 得到的结果不是纯粹的财务困境成本。后续的研究中, Andrade和Kaplan ( 1998) 对财务困境和经济困境进行了区分。对20 世纪80 年代美国31 宗后来陷入财务困境的高杠杆交易进行研究, 结果发现高杠杆交易与财务困境的净效应使企业价值略有增加。总的财务困境成本估计占企业价值的10% ~ 20% , 最高不超过25% 。同时也对那些未经历经济波动的公司的财务困境成本进行了估计, 发现在扣除经济因素的影响后, 财务困境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此后的学者们更加深入地研究了财务困境问题, 许多人试图建立财务预警模型, 对财务困境进行更为准确的预测和判断。Almeida和Philippon ( 2005) 认为前人的研究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缺陷, 忽略了财务困境和宏观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 从而在对财务困境成本进行计量的时候没有考虑财务困境的系统性风险。他们认为前人的研究在计算财务困境成本净现值时, 几乎都使用的是无风险利率, 然而在进行折现时应该使用风险调整后的利率。在计算财务困境成本净现值的公式中, 应该考虑财务困境边际概率的时间变化和利率期限结构的形状, 更重要的是, 他们认为利用财务困境历史概率和无风险利率去估计财务困境成本的大小是错误的。

三、国内关于财务困境的研究

国内关于财务困境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证券市场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造成的。我国A股市场从建立初始就缺乏完善的退市制度, 我国的资本市场相对比较封闭, 加之上市审批流程复杂, 监管严格, 只有符合严格的财务规定、公司治理优良的企业才能上市融资。如果公司因为经营不善最终要面临破产, 往往会进行资产重组, 被“* ST”或“ST”的企业也是一种很好的“壳资源”, 非上市企业可以买壳上市或者借壳上市。造成国内学者在研究时, 没有足够数量的实际破产公司作为样本, 所以学者们经常将* ST或ST公司当作研究对象。

吴世农、黄世忠 ( 1986) 较早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进行预测研究。陈晓、陈治鸥 ( 2000) 运用多元逻辑回归方法建立的最优模型能够从上一年ROE公告小于5%的上市公司中较为准确预测出下一年会进入ST版块的公司, 预测误判率仅为3. 68% 。吕长江、韩慧博 ( 2004) 研究了1994—2001 年间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成本。他们定义财务困境时认为, 财务困境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 1994 年以后连续两年流动比率小于1; 2. 这两年中至少有一年营业利润小于零。据此他们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成本问题。结论显示我国上市公司的间接财务困境成本显著为正, 从总体上来看, 间接困境成本约占公司价值的25% ~ 36. 15% , 而且企业的资本结构对财务困境间接成本具有显著影响, 即负债率越高的企业在财务困境期内将损失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吴世农、章之旺 ( 2005) 选择1998—2002 年沪深股市40 家ST摘帽公司为财务困境研究企业样本, 分别从“经营业绩观”和“权益价值观”两个角度考察我国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财务困境成本, 研究发现, 从陷入财务困境之前到解除财务困境之后, 企业经行业调整后的平均主营业绩虽然有所增长, 但经过市场调整后的权益市场价值平均下降了2. 04% , 表明投资者平均承担2. 04% 的财务困境成本。实证检验同时表明, 当财务困境企业在行业业绩不佳时财务困境成本更高。鲜文铎、向锐 ( 2007) 基于混合Logit模型对财务困境进行预测, 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模型拟合度还是在预测准确度方面均优于标准Logit模型。

四、结论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 到目前并没有真正意义的上市公司破产案例, 对于非上市公司而言更缺乏相关法规制度和信息披露, 因此国内学者在研究企业财务困境问题时遇到许多障碍, 样本数据的不可靠、不准确性大大降低了研究结论的效力。在研究方法上, 国内普遍借鉴国外的研究经验, 应该把财务困境问题与我国的特殊环境相结合, 而且研究样本不能仅仅局限于上市公司,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关乎国计民生, 应该试图建立非上市企业的财务预警模型, 对破产可能性和财务困境成本进行准确的估测。把财务困境问题时刻与国家的宏观经济环境相联系, 同时财务困境问题也是企业微观决策的基础。笔者认为, 宏观环境与微观主体之间的关系研究是国内学者们应努力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E.Altman.A Further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Bankruptcy Cost Question.The Journal of Finance.No.4 (Sep., 1984) pp.1067-1089.

[2]Jerold B.Warner.Bankruptcy Costs:Some Evidence.The Journal of Finance.September16-18, (May, 1977) pp.337-347.

心理授权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11篇

关键词 心理授权 研究综述 国内外

一、国外心理授权研究现状与成果

1、心理授权的概念

授权的概念最初来源于“参与式”管理理论。McCelland最先提出,授权是使企业员工有完成工作的能力,这说明通过发展强烈的自我效能,也就是完善他们的工作能力,能够提升员工工作动机。Burke提出了操作性极强的概念,认为授权是上级将职权授予下属,使下属在一定范围内有权作出决策并承担相应责任。Conger等首次从心理感知的角度来定义授权,他认为授权是提高组织成员间自我效能感的过程,它本质上并非是对个体外部行动的设定,而是一种改变个体内在信仰的过程。之后很多学者也对心理授权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从上述定义的发展过程来看,学者们对授权理论的认识逐步由结构授权向心理授权发展。心理授权更重要的是员工对授权的认知感,这种内在的认知感会增加他的工作动机。它是一个多维的概念,主要包括工作意义,自我效能感,自主决策性和工作影响力四个维度。

2、心理授权的维度

欧美企业管理学者对员工心理授权的组成成分及其计量方法进行了不少研究, 开发了不同的心理授权测量问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Spreitzer在前人构建的心理授权模型的基础上,开发出四个维度12个题项的量表。工作意义、自我效能感、自我决定及工作影响这四个维度分别通过3个项目来进行测试。

此外,Meno从心理层面出发,认为个体的心理授权包含三个部分,即控制感、胜任感和目标内化。在此基础之上,他编制了三个维度9个题项的量表。通过对该量表的质量进行检验的结果表明:各维度的a系数在0.80一0.88之间。

3、心理授权的前因变量

对心理授权前因变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性特征对心理授权的影响

Thomas和velthouse在1990年就提出个体的控制倾向显著影响心理授权。spreitzer实证研究了控制倾向和自尊分别对心理授权的各维度的影响。

(2)工作特征对心理授权的影响

Kraimer]提出工作特征的不同方面与心理授权各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工作意义,工作自主性,任务反馈都与心理授权的各维度相关性显著。Liden等指出,任务的多样性、完整性、重要性和任务反馈均显著影响心理授权。

(3)组织的情境特征对心理授权的影响

Thomas等提出组织环境特征对心理授权有显著的影响。Spreitzer研究了企业组织结构特征中的控制幅度、社会政治支持、主管角色模糊、获得信息机会、获得资源机会及参与型单位气氛特征分别与心理授权的关系。Seibert等提出“授权气氛”这一概念。研究结果表明:授权气氛显著影响个体的心理授权水平。Alge等研究了组织中员工的信息私有感知会显著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行为。

4、心理授权的结果变量研究

(1)心理授权作为自变量的研究

Spreitzer研究发现,随着工作意义的提升,工作紧张与工作满意度会显著增强;工作能力感知与工作效率显著正相关,与工作紧张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影响和自我决定对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提升作用。之后Spreitzer继续研究发现,心理授权对管理有效性、创新性和鼓舞人心均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2)心理授权作为中介变量的研究

Liden等提出,工作意义是工作特征与组织承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感知的工作能力是工作特征与工作满意度之间起到中介作用。Hepworth等的研究发现,心理授权领导类型与工作表现的关系具有中介作用。

二、国内心理授权研究现状与成果

国内有关心理授权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是在借鉴国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刘耀中研究了心理授权的结构维度,并且研究了各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马宪婷从培训和奖励的角度出发,研究心理授权对服务补救的影响。吴敏,刘主军,吴继红 探讨了变革型领导、心理授权与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心理授权的中介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曾玲芝对饭店员工心理授权与工作满意度进行了实证研究。袁庆宏,王双龙对心理授权与主动性人格对个体创新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三、研究述评

通过以上文献综述可以发现,国内外对于心理授权的概念、维度、影响因素、结果变量都进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我们本次的研究提供了丰厚的研究资料。但同时也发现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第一,概念和结构维度不统一。对于心理授权概念的界定,现在存在多种观点,而针对心理授权的维度有一维说、三维说、四维说等多种说法。

第二,各种变量研究结果不一致。通过大量文献查阅后发现各研究者在研究心理授权与相关变量关系的过程中,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存在多种引发原因,需要进一步探讨。

第三,缺乏对心理授权的中介作用的研究。虽然已有学者对心理授权的中介调节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还不够完善,未来还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耀中.心理授权的结构维度及其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2008(11): 116-121.

[2]马宪婷.基于心理受权的培训、奖励对饭店服务补救质量的影响研[D].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8.

[3]吴敏,刘主军,吴继红.变革型领导、心理授权与绩效的关系研究[J].2009(10) :136-141.

[4]曾玲芝.饭店员工心理授权与工作满意度关系实证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湘潭大学,2009.

国内外注册入学研究综述 第12篇

除此之外, 对其他相关学科专业对注册入学在某一领域理论探索和成果的研究, 有助于启发旅游管理专业, 具体落实到针对注册入学后的不同文化层次的学生的差异教学, 对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的系统教改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无论最终教改试行是否成功, 也都均有推广意义。

一、国外高职入学模式发展

自1965年朗格郎 (Panl lengrand) 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以来, 终身教育的思想已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并逐渐发展为一个涵盖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等核心理念的完整理论体系。降低入学门槛甚至不设置门槛, 实施开放教育, 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尽可能多的高等教育机会, 最大限度地促进成人发展, 是大众型成人高等教育区别于精英型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特点, 也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

(一) 日本。

日本作为今日世界瞩目的技术大国和经济大国, 在职业教育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这一体系分为三块:学校教育体制下的职业技术教育, 在企业内的职业技术教育, 社会办的公共职业训练。

(二) 美国。

美国不同类型和不同水平的高校采取不同的招生政策。一是社区学院。开放招生政策。二是一般州立大学。入学后实行筛选政策, 入学条件也较宽。三是著名大学。实行选择性政策。

(三) 德国。

德国的高职教育主要由高等专科学校和以巴符滕州为代表的职业学院承担, 两类学院采用不同的高职入学模式。

(四) 英国。

英国没有专门的高职院校,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在大学与原来的“多科技术学院”以及“高等教育学院中实施。

由此, 国外先进国家的高等教育模式可谓是百花齐放, 形式多样化。“注册入学”制度在发达国家已经开花结果, 我们可以很好地借鉴国外的“注册制度”, 国外的“注册制度”的精髓不在于“宽进”, 而在于“严出”, 入口放开, 出口则一定要关紧, 这样学生的培养质量才能得以保障。我们不能完全照搬国外注册入学制度, 应分析我国教育所面临的具体情况, 因地制宜发展注册入学制度。

二、我国注册入学模式历史发展

从相关新闻网站检索中了解到主题含有“注册入学”的重要新闻有7篇, 包括问题解答、会议、通知、调研等, 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通知》中提到: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2013年12月10日, 江苏社会教育暨开放大学建设推进会在江苏常州举行。时任江苏省副省长的曹卫星表示, 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 江苏省将核准建设62所开放大学。这些开放大学将承担起江苏社会教育的重任, 使社会教育网络覆盖到各个社会层面, 使人人都可以上大学成为现实。开放大学将实现按需开课, 不限学习者身份、不限制学习方式, 只要有意愿学习的个人都可以注册入学。

从中国知网的检索中了解到主题含有“注册入学”的报刊文章100篇, 其中题名含“注册入学”报刊文章98篇, 经逐一阅读, 实际与本课题研究有关文章59篇, 包括2000年至2010年发表的期刊论文10篇, 2011年至2012年29篇, 2013年至今20篇, 现有研究成果绝大部分围绕注册入学制度、存在问题、招生培养策略等研究。典型文章有:裴智新 (辽宁高职学报2011.12) 提出, 注册入学后要强化技能型实践型教育, 以实践教学、项目教学不断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余小波 (高等教育研究2007.3) 认为注册入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的必由之路, 关键在于注册入学以后如何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张玉梅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7) 提出注册入学以后生源质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不同专业基础的学生进入同一专业学习, 给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应逐步实施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周任萍 (淮海工学院学报2012.6.15) 认为注册入学给民办高职院校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关键在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让所有学生学有所成。

三、我国注册入学模式发展现状

“注册”入学背景下, 民办高职院校面临的挑战大于机遇, 因此, 民办高职院校如何高瞻远瞩, 面对挑战, 及时应对, 已成当务之急。一是“问题学生”增多, 德育工作面临挑战;二是学校文化基础差, 教学工作面临挑战;三是竞争加剧, 学生就业工作面临挑战。

由于注册入学发展时间不长, 一切都还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 加上可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较少, 在目前仅有试点院校相关探索下, 基本都是进行宏观分析研究, 针对具体专业面对注册入学新生的入学后教育研究较少, 主要也都是围绕对这类学生的德育工作开展, 英语教育以及艺术类专业应对注册入学的研究。典型文章有:张英 (当代职业教育2013.2) 认为第一, 取消分级教学, 优化学习效果;第二, 走“基础英语+职业英语”的道路, 适应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第三, 重视形成性评价, 不在“一考定成绩”;第四, 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 形成学习英语的校园气氛。李丹, 高立庆 (学校体育学2013.3) 发现注册入学招生模式下大学体育教学主要存在: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有所变化、学生考试成绩以及课堂纪律明显下降、教学项目以及教学内容有待创新、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有待加强等问题;并对于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给出建议。任志远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 提出需要我们秉持“学以致用, 快乐学习”的教学理念, 立足于“做中学、该一点、带得走”, 改革课程考核办法, 充分运用各种平台, 使“孝、宽、诚、责、毅、法”精神深入学生内心。

四、我国注册入学模式发展趋势

(一) 深化课程改革与建设。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 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二) 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实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三) 加强“双师型”教育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升, 高职院校要大力推进“双师型”实训队伍建设。

(四) 实行人性化的学生管理。推进人性化和服务性的管理, 重视思想教育工作, 完善学生自我管理制度。

五、结语

通过对注册入学有关文献的研究, 把握注册入学模式整体推进的方向, 在研究其他专业学科探索课改和教改的同时, 找出旅游管理专业值得借鉴和深化的地方, 运用科学的手段建立完善的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注册入学相关文献的研究, 结合我国目前注册入学推进的现状和趋势分析, 完善注册入学政策下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注册入学,国内外,旅游管理

参考文献

[1] .戎华刚.贾媛媛.论成人高校招生注册入学制度改革[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6

[2] .余小波.注册入学: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制度变革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 2007

[3] .孙健.论“多元化”入学制度下的江苏省高职注册入学制度[J].机械职业教育, 2011

[4] .陈燕.发达国家高职入学模式及对我国高职注册入学的启示[J].职教通讯, 2012

[5] .张瑛.注册入学背景下民办高职面临的挑战及其发展策略[J].职业教育研究, 2013

上一篇:古典文学的女性自觉下一篇:薪酬管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