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解题策略

2024-05-25

文言文解题策略(精选12篇)

文言文解题策略 第1篇

一、信息筛选题

信息筛选题往往考查文中主人公的性格、能力、精神等。这类题型在题干之下会给出几句话, 要求选择适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组合。我们在做题时务必要审清题干, 充分挖掘出题干的所有信息。一般情况下, 信息筛选题的题干会包括三方面的要求, 即怎样表现、谁的、什么方面。我们也可以简化成三个“W”, 即HOW、WHO、WHAT。

第一个要素:HOW, 即怎样表现。表现形式分为直接表现和间接表现两种。直接表现是通过当事人语言、行动、心理等方式表现人物性格、精神或能力;间接表现则通过他人的评论、反应等侧面体现。2012年山东卷要求找出“全部直接体现阴兴美德的一组”, 其中第二句“是以世称其忠平”、第六句“应蒙恩泽, 兴皆固让, 安乎里巷”分别是从世人、皇帝的角度对阴兴做出的称赞, 不属于直接体现, 通过排除法, 直接能够得出答案, 方法简单易行。

第二个要素:WHO, 即针对谁而提问, 表现谁的素质。审题时一定要弄清楚所指对象, 命题者多在这里设陷阱, 张冠李戴。我们在做题时一定要头脑清醒, 手眼勤快, 认真比照原文, 明确每句话对应的主人公。这样, 不仅可以快速排除干扰项, 缩短做题时间, 还能大大提高正确率。例如, 2012年高考湖北卷要求找出“全都表明家人不了解王湛的一组”, “家人”一词成为了一个关键点。其中, 第六句“卿家痴叔死未”是晋武帝的看法, 可以据此排除两项。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题干要求找出“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题目明确指出了所劝诫的对象是皇上。其中第二句体现的是马文升的正直敢言, 第三句表现的是马文升对太子的严格要求, 经过筛选, 答案一目了然。

第三个要素:WHAT, 即什么方面。审题时要彻底理解人物的考查方面, 如廉政、公正、节俭、守职、爱民、勇猛、机智等, 同时还要明确考查的是原因还是结果, 尤其要读出题干的隐含意。如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挑选“全都表明萧燧恪尽职守的一组”。“恪尽职守”是这道题的关键考查点, 它的意思为“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 强调的是对自己工作的一种态度。如果只是泛泛地理解成工作认真负责则容易判断失误。第六句“为请诸朝, 发太仓米振之”请求赈济严州超出了在婺州为官的萧燧的职责范围, 可以排除。又如, 2013年石家庄质检二要求挑选“全部表明长孙嵩受到君王重用的一组”, 备选句中第六句“后高祖追录先朝功臣, 以嵩配飨庙庭”说的是长孙嵩死后的事, 看似受到皇帝的重视, 却已无法任用, 更谈不上重用。从这一句出发, 可以直接排除两个选项, 缩小选择范围。

以上提到的三个方面都是解题的关键所在。相信只要学生真正吃透了题干的考查要求, 保持冷静、细心的状态, 一定可以轻松取胜。

二、概括分析题

概括分析题主要从宏观、微观两方面考查学生对原文的把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务必要将每一个选项仔细与原文比照, 正确理解原文意思, 不能仅凭印象判断。例如, 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D项“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 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原文明确提到“卒后逾年, 大盗至钧州, 以文升家在, 舍之去。”去与不去非常明确。

综合以往试题, 我们发现干扰项往往有以下特点, 比照时要格外注意。

其一, 事件混乱。选项中罗列一个或多个人物的诸多事件, 于不经意处调换原始顺序, 造成事件先后顺序的混乱。如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B选项“花云驻守太平时, 陈友谅率水师攻破城池, 元帅朱文逊战死。”原文朱文逊战死在前, 城池被攻破在后。如果不注意事件顺序就会导致误选。

其二, 张冠李戴。选项有意将人物和事件错乱排列。如2012年江苏卷C项“苏涣认为他儿子不合书手的要求, 加以杖责。”原文的意思是苏涣认为张宗父子不合书手的要求, 杖责的对象是府尹的信使。2012年辽宁卷B项“文中周顗在不同场合中两次以尧舜比况皇帝”, 而文中第一次自比尧舜的是元帝, 并非周顗, 所以答题时一定要特别注意事件和执政帝王的对应关系。

其三, 无中生有。2012年安徽卷B选项“许曾裕出任通判之职以后, 清正为民, 消除了公船私用造成的弊端。”但原文并没有涉及这方面的信息。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A项“与其亲党密告萧”, 原文表述为“其亲党密告燧”, 凭空添加的一个“与”字于细微处布下陷阱。

其四, 实词上做文章。命题者在设题时漏译、错译的情况经常出现, 而我们在做题时, 由于受题干的影响, 容易将注意力放在宏观事件上, 忽视了对细节处实词的关注, 造成不必要的丢分。如2012年天津卷D项“薛雪行医救人很有成就, 但盛年辞世, 令人痛惜。”原文的表述为“高年不禄”, 意为高寿而亡。考查的就是对“高年”和“不禄”的理解。可见, 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既从宏观大面入手, 又要注意细微末节之处。

经过以上的分析, 我们发现要想在文言文的内容理解题中拿高分甚至满分并不是一件难事。除以上几点之外, 学生还可以多了解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 多积累一些诸如官职调动、断案、民俗等方面的常见词语, 会对文言文阅读有很大帮助。相信只要我们做有心人, 讲究方法技巧, 就一定能在文言文内容理解题上冲破迷雾, 找到真相。

摘要:文言文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也是学生普遍认为的难点。本文从高考命题角度和学生答题现状出发, 对信息筛选、概括分析等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进行技巧性破解, 希望对考生应考有所帮助。

文言文解题技巧 第2篇

一.文言文阅读文意理解解密

文言文阅读中有一个考点为“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这是对考生分析、理解文意能力的综合考查。应对这一考点,训练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上。学会分析,又须从研究试题是如何“设障”(即设置与原文说法不一致的干扰项)开始。

综观十八份高考试卷,命题者设置干扰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曲解词义

指命题者在设置干扰项时,故意对文言材料中某一词语错误地加以解释,从而导致叙述出错。

1. 四川卷第10题B项(选文出自《元史·贺仁杰传》):

贺仁杰屡建战功并数进忠言,颇得世祖喜欢;他敢于为民请命,深受百姓爱戴。世祖曾以供养母亲为由把其父所献之金送还给他,但他最终未接受。

原文中写“帝一日召仁杰至榻前,出白金,谓之曰:‘此汝父六盘所献者,闻汝母来,可持以归养。’辞不许,乃归白母,尽散之宗族”,这里所谓“辞不许”,意思是贺仁杰推辞而皇帝不答应,最终他收下了银两;如果我们联系后面的“乃归白母,尽散之宗族”,判断起来就容易了。

2. 福建卷第7题A项[选文为《书博鸡者事》(节选)]:

博鸡者一向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使性好斗,所以乡里侠者都瞧不起他。

文中说博鸡者“任气好斗,诸为里侠者皆下之”,这个“下”是“服从、退让”的意思。高中课文《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中有“公子为人,仁而下士”一句,其中的“下”就解释为“谦逊地对待”,可见A项背离了原意。

3. 上海卷第23题A项(选文为《〈酌古论〉序》):

古代文士和武将的成功道路只有一条。

选项错误理解了文中“文武之道一也”这句话(主要是句中的“道”与“一”),原文意思是“文、武的规律是相通的”,而非“古代文士和武将的成功道路只有一条”。

4. 上海卷第23题C项(选文为《〈酌古论〉序》):

后世的文士、武将只注重自己的名声。

选项错误理解了“凡后世所谓文武者,特其名也”(主要是句中的“名”字),这句话的意思应当是“大凡后世所说的文和武,只是个名称罢了”。

二、夸大其词

命题者在构拟这类选项时,常常在大体准确的概括、分析中,夹杂一两处故意夸大的地方作为干扰。

1. 全国卷Ⅱ第10题B项(选文出自《新五代史·安重荣传》):

安重荣愤然于高祖屈尊事夷,每遇契丹使者均极力轻慢侮辱对方,甚至抓捕杀死他们,高祖屈己礼待契丹,而对重荣的一系列做法坚决反对。

“对重荣的一系列做法坚决反对”这一说法夸大其词,因为依据原文,当安重荣诱吐浑白氏入塞、契丹责问高祖时,高祖曾一度“姑息重荣不能诘”(即“姑息安重荣不加责问”)。

2. 重庆卷第11题C项(选文出自《明史·李东阳传》):

李东阳一路上听取了各种意见,认为产生灾异的根源在于势家巨族、亲王贵戚、内廷官员互相勾结,危害百姓。

原文只说“臣访之道路”(意思是“我在道路上询问”),那么选项中“各种意见”属夸大其词。事实上,李东阳是通过调查(主要是目睹)了解灾异情况的。

三、张冠李戴

命题人故意把发生在甲身上的情况说成发生在乙身上,这就属于典型的张冠李戴。

1. 全国卷Ⅰ第10题D项(选文出自《后汉书·宋均传》):

宋均认为烦苛的人,可能廉洁守法,而那些狡诈刻毒的人,却会带来灾祸;早年任尚书令时即想以此向上陈告,只是限于当时形势,因而未敢上奏。

原文中写“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意思是说苛察之人自身可能廉洁守法,却也“巧黠刻削”、毒害百姓,而非“那些狡诈刻毒的人,却会带来灾祸”,命题人有意张冠李戴,设置陷阱。

2. 全国卷新课标卷第6题C项(选文出自《新唐书·韦丹传》):

韦丹对贪污现象仔细核查,责之甚严。仓库主管十年间侵吞粮食三千斛,韦丹抄没其家,查得实据,下令一月之内如数补还,保住国家财产不受损失。

比照原文,并不是仓库主管十年间侵吞粮食三千斛,韦丹也不是下令他一月之内如数补还,应该是当权的官吏强取粮食,韦丹下令侵吞粮食的“权吏”们一月之内如数补还——相关原文为“乃权吏所夺”、“召诸吏曰”。

四、颠倒事实

命题人故意颠倒事实,造成选项错误。

1. 北京卷第10题D项(选文出自《淮南子·泰族训》):

治国离不开严刑峻法,否则就会人心涣散,乱象丛生。

《淮南子·泰族训》总论天人之际,古今之变,而落实于治国之道;节选部分主旨在于强调礼义教化的作用,认为君主应该修治礼义,任用贤能,这样就可做到“法设而不犯,刑措而不用”。D项的表述与文章主旨相抵触,在文中找不到任何依据。

2. 辽宁卷第12题A项(选文为《冉氏烹狗记》):

作者对冉氏烹狗的行为虽然表示理解但并不赞赏。

原文中说得很清楚——“苟其职之不举,斯固无所用矣,况益之以噬人,庸可留乎”、“由是言之,冉氏之智,过人远矣”,而非“并不赞赏”。

3. 湖南卷第12题B项(选文出自《韩非子新校注》):

在作者看来,“舜鼓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以及“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都是治国有“术”的表现。

“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不是作者所赞成的——文中说“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其观行也贤其远,故群臣士民之道言者迂弘,其行身也离世”(意思是“君主听取言论时欣赏说话人的口才,君主观察行动时赞赏他们远离实际,所以群臣、士人、百姓讲话都深远阔大,行为也远离实际”),它不属于治国有“术”的表现。

4. 广东卷第8题C项(选文为《聊斋志异·郭生》):

叶公名气很大,郭生珍藏了他的文章抄本,但狐狸却在抄本上泼墨,郭生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

选项中“郭生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与文意相悖,原文为“忽被倾浓墨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又拟题构作,自觉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渐不信狐”。

5. 上海卷第23题D项(选文为《〈酌古论〉序》):

作者对于写文章和行军打仗都很擅长。

与原文“吾鄙人也,剑之事,非其所习;铅椠之业,又非所长”相矛盾,作者明确表示“非其所习”、“又非所长”,即自己不擅文武。

五、无中生有

这种陷阱的设置,在高考中是常见的——干扰项在文段中找不到根据,是命题人臆造出来混淆视听的。

1. 安徽卷第10题D项(选文为《古砚说》):

文章对当时盲目好古、仿古、造假的风气进行针砭,体现了作者直面时俗的批判精神和卓尔不群的个性特征。

实际上,《古砚说》一文并没有谈到“仿古、造假的风气”,只是谈及“真好古”与“假好古”;另外,“体现了作者……卓尔不群的个性特征”,也属无中生有。

2. 江西卷第12题B项(选文为《催科》):

驼者之子把治死其父的“驼医”告到了官府,“驼医”辩白说,自己的职业是治疗驼背,只负责使驼背变直,哪管病人的死活。

原文为“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呜诸官”,这个“欲”是“想要”、“打算”的意思,显然“告到了官府”一说在文中是找不到依据的。

六、偷梁换柱

命题者通过偷换某个概念来设置陷阱,这在高考中也是很常见的。

1. 天津卷第14题D项(选文出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文中有的事例“类是而非”,有的事例“类非而是”,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

错在“文中有的事例‘类是而非’,有的事例‘类非而是’”,选文中讲得明白——“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D项将“言辞”偷换为“事例”,添加上原文中没有的“类非而是”的“事例”,这样的理解和分析自然不准确。

2. 湖北卷第12题C项(选文为《先祖事略》):

颍川公聪敏好学,博览群书,为官即赴颍川王府任教授,刚到任就患病,一年后去世。

“为官即赴颍川王府任教授”不合文意,原文的说法是“官永平郡司训,劝学兴行,为多士式。最后迁教授颍川王府”。

3. 浙江卷第14题B项(选文为《王定国诗集叙》):

作者在评论王定国诗歌时,称赞他的“清平丰融”之作,认为有“治世之音”;对他的“幽忧愤叹之作”则略有微词,“废卷而叹”。

本项错在“对他的‘幽忧愤叹之作’则略有微词,‘废卷而叹’”。“幽忧愤叹之作”是王定国诗歌的一部分,表达的是报答“天子之恩”的愿望,本文作者苏轼并无微词;“废卷而叹”的原因是“自恨期人之浅也”,即对自己“期人之浅”的行为感到遗憾。

4. 江苏卷第10题A项(选文出自《三十国春秋》):

高进之十三岁,母亲去世,父亲因救朋友的妻子而杀人,亡命江湖,进之四处寻父不得,便投奔征北将军刘牢之。

“高进之十三岁……父亲因救朋友的妻子而杀人”说法有误,原文为“父瓒,有拳勇,尝送友人之丧,丧反,友妻为士宦所掠,瓒救之,杀七人,而友妻亦刎颈死,遂亡命江湖。进之生十三年,母刘死,葬毕,走四方,求父不得,乃谒征北将军刘牢之”,也就是说,高进之父亲“因救朋友的妻子而杀人,亡命江湖”的具体时间,原文并未涉及。所以正确的表述应是“高进之父亲因救朋友的妻子而杀人,亡命江湖;进之十三岁时母亲去世,他四处寻父不得,便投奔征北将军刘牢之”。

5. 山东卷第12题C项(选文出自《晋书·王戎列传》):

王戎不拘礼法,在母亲去世后仍然饮酒吃肉,经常下棋娱乐,以致容貌憔悴,拄着拐杖才能站起来。

选项因果关系不当,“在母亲去世后仍然饮酒吃肉,经常下棋娱乐,以致容貌憔悴,拄着拐杖才能站起来”本身相当牵强,不合常理;其实,王戎容貌憔悴是因“性至孝”——依据原文“至于王戎,所谓死孝,陛下当先忧之”、“戎先有吐疾,居丧增甚”,这一点不难判断。

此外,命题人还可能“综合设误”,即在同一个选项中,综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设误法。

二.借助语法分析,巧解文言试题

高考一般不单独设题直接考查语法分析,但这并不意味着考生就不需要掌握语法分析技能。事实上,近年来高考试卷中的不少文言试题,比如实词题、虚词题、翻译题、断句题,如果借助语法分析,解题则会更具理性,更有成效。

一、借助语法分析推断文言实词词义

高考考查的文言实词,相当一部分不在课本范围之内,很难举一反三,这就要求考生要学会推断词义,而推断的方法之一,则是借助语法分析。

例1:自放驴,取樵炊爨樵:打柴 (全国卷第11题C项)

“樵”作为“取”的对象,处于宾语位置,应该是名词。由此可推断,选项释为动词“打柴”有误。(“樵”的正确解释是“柴”)

例2:君行坏堰 坏:使……毁坏 (浙江卷第11题B项)

“坏”介于动词谓语“行”与名词宾语“堰”之间,系形容词作定语。由此可推断,选项释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毁坏”有误。(“坏”的正确解释是“毁坏的”)

例3:庭除甚芜除:废弃(浙江卷第11题B项)

“除”与“庭”一样,处于主语位置,应该是名词。由此可推断,选项释为动词“废弃”有误。(“除”的正确解释是“台阶”)

例4:多辩,常以谈笑讽谏辩:辩驳(20全国卷Ⅱ第8题A项)

“辩”用于动词谓语“多”(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富有”)之后,作宾语,应该是名词。由此可推断,选项释为动词“辩驳”有误。(“辩”的正确解释是“辩才”)

二、借助语法分析判断文言虚词用法

文言虚词总是出现在一定的句子结构中,因此,借助语法分析,弄清其所处的语法位置,则可以确定其词性,进而判别其作用。

例5: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全国卷第17题)

①俅以幸臣躐跻显位 ②得全首领以没 ③扈从以行 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

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B.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

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①句中“俅”为主语,“躐跻”(越级升官)为谓语,介于二者之间的“以幸臣”则为状语。其中,“以”为介词,“幸臣”为介词宾语,该宾语表身份,则该介词译为“凭”。④句中“以刃”置于动词短语“裂颈断舌”之前,为状语。其中,“以”为介词,“刃”为介词宾语,该宾语表工具,则该介词译为“用”。可见,①、④句中“以”的词性相同,意义不同。由此,可排除A、B两项。②句中“以”介于状语“全首领”与中心语“没”之间,③句中“以”介于状语“扈从(随从护驾)”与中心语“行”之间,二者均为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与被修饰关系。据此,可排除D,答案非C莫属。

例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年湖南卷第12题)

例句:故予之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惧者

A.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

B.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

C.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

D.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弃废之时

例句中“之”用于主语“予”与谓语“仕”之间,系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A项中“之”用于动词谓语“视”之后,系代词作宾语,译为“书”。B项中“之”介于定语“所藏”、“韩氏”与中心语“文”之间,系结构助词,译为“的”。C项中“之”介于定语“尹师鲁”与中心语“徒”之间,系结构助词,译为“的”。D项中“之”介于主语“予”与谓语“得”(“始”为状语)之间,系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由是观之,本题答案为D。

三、借助语法分析突破文言翻译难点

文言语句翻译难点(其实也是试题的赋分点)往往落在某些语法现象上,比如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突破这些难点,借助语法分析则是一条有效途径。

例7: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

(福建卷第9题第2小题)

该句难点落在两个“富”上。这两个“富”为形容词,其后分别带宾语“之”和“桀”,则活用为动词,系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富有”。突破这一难点,该句可译为:君王不向往王道,不追求仁政,(侍奉国君的人)却谋求使国君富有,这是让像夏桀一样的暴君富有啊。

例8:饮酒于斯亭而乐之(20湖南卷第15题第1小题)

该句翻译难点有二:一是“于斯亭”,二是“乐”。前者置于动宾短语“饮酒”之后,作补语,系介词结构后置,译时需将其调至“饮酒”之前;后者“乐”为形容词,其后带代词宾语“之”,则活用为动词,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即“以……为乐”。突破这两个难点,该句可译为: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

例9:其李将军之谓也?(全国卷第16题第1小题)

该句翻译难点,除了文言虚词“其”作语气副词,表测度语气,译为“大概”外,就是文言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李将军之谓”。这里“之”为结构助词,帮助宾语前置,译时需将“李将军”调至“谓”之后。突破这一难点,该句可译为: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例10: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20全国卷Ⅰ第11题第1小题)

该句翻译难点落在“近代未之有”上。这里“未”为否定副词,“之”系代词作宾语前置,译时需将“之”移至“有”之后。突破这一难点,该句可译为:从县令升任京城附近的大郡长官,近代从未有过这种事。

四、借助语法分析给文言文断句

文言语句除了特殊句式,其结构与现代汉语没有太大区别。其基本结构是:主语+谓语+宾语。有时结构主干的前或后有附加成分,比如主语前有定语或状语,谓语前有状语或后有补语,宾语前有定语。作主语、宾语的一般是代词、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的一般是动词、动词短语或形容词、形容词短语,作定语的一般是名词、代词、形容词、数词,作状语的一般是副词、形容词、介词结构,作补语的一般是副词(介词结构作补语系文言特殊句式“倒装句”——状语后置句)。借助语法分析给文言文断句,至少可考虑:⑴主语前、宾语后需断;⑵谓语后不带宾语需断;⑶补语后需断;⑷主语与谓语之间一般不能断;⑸谓语与宾语之间一般不能断;⑹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一般不能断。

例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2005年北京卷第11题)

匡 庐 奇 秀 甲 天 下 山 山 北 峰 曰 香 炉 峰 北 寺 曰 遗 爱 寺 介 峰 寺 间 其 境 胜 绝 又 甲 庐 山

元 和 十 一 年 秋 太 原 人 白 乐 天 见 而 爱 之 若 远 行 客 过 故 乡 恋 恋 不 能 去 因 面 峰 腋 寺 作 为 草 堂

第一段“奇秀”为形容词作谓语,其后无宾语,应当断。“天下山”为宾语,其后应当断。“山北峰曰”后的宾语是“香炉峰”,还是“香炉”?这是难点。从“峰北寺”与前文“山北峰”构成隐性的前后相承的关系推断,“山北峰曰”后的宾语是“香炉”,其后应当断。“遗爱寺”为宾语,其后应当断。“峰寺间”为介词结构作补语(其前介词“于”省略),其后应当断。“绝”为补语,其后应当断。

第二段“元和十一年秋”为时间状语,因其较长,其后需断。“爱之”的“之”为宾语,其后应当断。“故乡”为宾语,其后应当断。“去”为谓语,其后无宾语,应当断。该题参考答案略。

文言试题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重头戏。从高考答题实际情况看,这一块又是容易得高分的区域。因此,如果能熟练掌握语法分析手段,则一定能为实现这个理想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文言文使动用法例析

掌握使动用法对学习文言文帮助很大。文言文的使动用法有三种形式,分别为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的使动用法。

动态的使动用法

一、概念认识

例1: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郑伯克段于鄢》)

引文中加下划线的“惊”字是典型的动词使动用法。句中“吃惊”的不是庄公,而是姜氏,是难产而生的庄公“使(她的母亲姜氏)吃惊”。

为什么这么说?从上下文意来看,姜氏从此之后就不喜欢庄公,其原因就是庄公出生的时候是脚先出来,这种“逆生”就是难产,很容易导致母婴的死亡,因而,姜氏的“吃惊”就是很自然的。另外,刚出生的婴儿没有意识,不可能对生养自己的母亲表示“吃惊”。所以说,“惊”这一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只能是宾语姜氏。

例2: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此句中的“舞”、“泣”这一动作的施行者分别是“潜蛟”和“嫠妇”,而使他们“舞”、“泣”的则是“余音”。

从以上例子的.分析来看,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认识:

1.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某个动词充当句子谓语的时候,句子的主语并不是这个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施行者,也就是说,充当谓语的动词的动作行为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的这个动作。

2.解释这个动词时,应该在前面加“使”,成为“使(让)+ 宾 + 动词”的格式。

例3: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贾谊《过秦论》)

秦族不会主动灭亡自己,而是山东豪俊“并起”的外部原因使自己灭亡了。

所以,判断一个动词是否是使动用法的方法之一,就是看这个动词的动作行为是不是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发出的。

二、形式特征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语法特征是能带宾语,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动词都带宾语。能带宾语的动词称之为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的动词称之为不及物动词。

比如,醒、徘徊、合作、觉悟、休息、前进、竞赛、冲突、灭亡等动词就不能带宾语。

在古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常就是指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换言之,古汉语里,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最多见。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当它们以使动用法出现在句中时,也就带上了宾语。

例4: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苏洵《六国论》)

例句中的“却”是不及物动词,后面带了指代“秦”的宾语“之”,“却”就是使动用法,解释为“使(之)退却”。

所以,判断一个动词是否是使动用法的方法之二,就是看句中的作谓语的动词是不是后面带宾语的不及物动词。如果是,就可以尝试从使动用法的角度去理解。

下列句中加下划词都是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郑伯克段于鄢》)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司马迁《陈涉世家》)

大夫种、范蠡存亡越,霸勾践,立功成名而身死亡。 (司马迁《淮阴侯列传》)

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这种情况在古汉语里很少见。这种用法有两种情况:

一是及物动词带宾语,在形式上和动宾结构没什么区别,区别只是在意义上。也就是说,使动虽然也是及物性质的,但是,它的动作行为不是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主动发出的,而是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使他们有这种动作行为。

例5:

序八州而朝同列。(贾谊《过秦论》)

这句中“朝”是及物动词,意为“朝见”。但是,各诸侯国去朝见秦国,并不是自愿的,而是能“序八州”的强大的秦国迫使他们来朝见的。所以,“朝”应解释为“使(同列)朝见”。

所以,判断一个动词是否是使动用法的方法之三,就是看宾语是不是主动发出这个动作行为,如果是外部的原因使宾语施行了这个动作行为,那就是使动用法。

二是有些及物动词读音的改变(一般变为第四声),往往是使动用法。

例6: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sì)以草具。(《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这句“食”字后省略了代词“之”,应理解为“使(让)(他)吃粗劣的饭食”。

例7:

中军置酒饮(yìn)归客。(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句诗中的“饮”的词义就是“使饮”,使动用法就是当然的了。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使动用法的及物动词的读音都改变,而且改变读音的也不限于及物动词,因而不能单纯从读音的变化来判断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以,判断一个动词是否是使动用法的方法之四,就是思考上下文意是否表示的是使动的意思。

3.使动用法的语法特点。

使动用法实际上是以动宾式的结构表达了兼语句的内容。虽然古汉语里并不常见兼语句,但是,能用兼语句的结构特点去理解古汉语的使动用法,帮助应是很大的。

先分析两个现代汉语兼语句的结构。

句中的“我们”和“我”都是兼语,“让”、“使”都是表示“使令”意义的动词。如果将这两个动词去掉,并且把兼语后面的动词“读”、“吃惊”移到兼语前面去,那原先的兼语句就成了使动句。

老师读我们书。他的做法惊我。

再看古汉语的例子:

庄公使姜氏惊——庄公惊姜氏。

这样分析只是帮助理解使动用法,决不要误认为古汉语使动用法是兼语句转变而来的,其实古汉语里是极少兼语句的。

所以,判断一个动词是否使动用法的方法之五,可借助现代汉语兼语句表达内容的方式来判断。

4.使动用法的特殊现象。

使动用法会造成一些特殊现象。比如:“胜之”和“败之”的意义相同,而用法不同。“胜之”是一般用法的动宾结构,“败之”是使动用法。为了能区别它们,我们只要换种说法就可以看出不同来了。

“败之”——打败了他;换成使动——使他打了败仗。意义一样。

“胜之”——战胜了他;换成使动——使他战胜了(我)。意思不一样了。

所以,判断一个动词是否是使动用法的方法之六,就是遇到特殊的现象或拿不准时,不妨将句子换成使动用法来表达一下,看看表达的意思有没发生变化,变了就不是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在古汉语里,形容词也常常作使动用法。前提条件有三:

形容词在句中作谓语;活用为动词;这个词表示的是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的性质和状态。

例8: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此句中的“苦”、“劳”表示的是“心志”、“筋骨”的状态,是使动用法。

下列句中的加下划线的形容词都是使动用法:

君子正其衣冠。(《论语·尧曰》)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战国策·赵太后新用事》)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贾谊《过秦论》)

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判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的方法,可参见动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用如一般动词的时候,也能作使动用法,但是在古汉语中不多见。

例9:

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此句中的“生死”不是并列结构,而是动宾结构,“生”是不及物动词作使动,意思是“使死者复生”;“肉骨”也是动宾结构,“肉”是名词的使动,意思是“使白骨生肉”。

名词的使动用法的前提是:名词要活用为动词,而且要带宾语。其意义可按“使宾语怎么样”这一关系来判断。

例10:

孟尝君客我。(《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司马迁《鸿门宴》)

加下划线的名词都表示的是“使宾语怎么样”的意义关系。

使动用法是古汉语里的一种特殊的词类活用现象,理解其运用特征,掌握学习的方法,对学好文言文是有很大帮助的。

四.处理好文言翻译的直译和意译

翻译文言文,要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

“直译”就是从词语到语法结构直接对译,要将原文字句落到实处;“意译”则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它是在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把原文词语、句子结构作适当改动或灵活处理。一般来说,“意译”是在难以“直译”时采用的一种方法。如:

①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秦论》)

②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归园田居》)

③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赤壁怀古》)

④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

⑤权起更衣(《赤壁之战》)

⑥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论语》)

①②句中的“藩篱”和“尘网”都是借喻,翻译时就不能直译,必须把喻体还原成本体,分别译为“边境”、“官场”;③④句中的“樯橹”和“口舌”运用的是借代,若直译或保留原词,都很别扭,都应还原成它们所代替的人或事物,分别译为“军队”、“言辞”;⑤⑥句运用了委婉的修辞格,这是古人为了避免粗俗、避忌讳、图吉利或出于外交的需要,有时故意不直陈其事,把话说得很含蓄,这就是委婉。翻译时应还原其本来的意思。

像这些句子涉及到借代、借喻、委婉等修辞格,如果我们采用直译的方法,翻译出来的句子只会风马牛不相及,闹出笑话来。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要运用意译的方法。

目前,对文言语句的考查要求是要将原文字句落到实处。从高考评分标准来看,还是对关键词语、语法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的考查。所以,在翻译时我们还要遵循“直译为主”的原则,要将字句落到实处。要想将原文字句落到实处,准确、晓畅地翻译文言语句,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作好知识的迁移,重点落实实词的意义。

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一般不会出现生僻的词语及用法,重要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在高中教材中多是学过的,因此,在翻译文言文的时候,抓住关键词语,作好知识的迁移,落实字句,就能准确翻译。

如2003年北京春季高考试题第16题,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

翻译这句话,我们就可以利用高中所学的知识,落实关键词语的意义:诚,实在;可谓,可以说;达,通,引申为了解;仆,谦词,我;微,隐藏的、隐蔽的,指内心;趣,意向,志趣;规,谋划、谋求,指打算。落实了这些词义,译文也就出来了。即:先生的话,实在可以说是苦口良药,但还没有完全了解我内心的志向。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各人打算各有不同。

2.落实实词的意义,还要准确把握实词的语法特征。

古汉语有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如通假、词类活用等,如果不能准确把握这类用法,就很难准确翻译。

如2003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6题,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这个句子的翻译关键在于能否看出“廷”和“面”是名词活用作状语,而这一知识就来自于高中课本。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两句中的“面”和“廷”就是这种用法,分别译为“当面”、“当廷”。明确了这两个词的用法和意义,整个句子的翻译也就不成问题了。可译为: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

3.准确翻译文言语句,还应注意特殊的文言句式。

特殊的文言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省略句等。这些特殊的文言句式在课本中常见。虽然《考试大纲》明确了目前不会就一知识点单独设题来考查学生识别、判断文言句式的能力,但文言语句的翻译离不开句式的表达。因此,特殊的文言句式更是不容忽视。

如2002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6题,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李将军之谓也。

这个句子就涉及到了特殊的文言句式。要判断这一文言句式,关键是明确“之”的用法。我们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不难断定“之”的用法,它是宾语前置句的标志,从而,可以确定这是一个宾语前置句。教材中典型的例句也有不少,如《烛之武退秦师》中:“夫晋,何功之有?”《齐桓晋文之事》中:“夫子之谓也。”明确了文言句式,上句就可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其谓李将军也”来翻译,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可译为: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五.【文言阅读实践】

班超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耶。”

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超乃闭侍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当与从事议之。”超怒曰:“吉凶决于今日。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众曰:“善。”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明日,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超晓告抚慰,遂纳子为质。

(选自《后汉书·班梁列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 诣:到,赴任

B.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殄:灭绝

C.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细节:小节,无关大体的行为

D.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 夹门:夹在门的两边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B.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D.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B.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

C.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

D.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班超为朝廷建功立业的志向或行为的一组是( )

①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②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

③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

④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

⑤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

⑥超晓告抚慰,遂纳子为质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班超出身贫寒,幼年在家从事艰苦的劳动,后又被官府雇佣抄写,以此供养老母,主要是为了表现他是一个有名的孝子。

B.班超少年好学,博通经史,立志仿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城,以取封侯。后来,班超奉命出使西域,为朝廷建立了卓越的功绩。

C.班超出使西域,仅带吏士数十人,主要靠他的机智和胆略,战胜对手,取得成功。

D.文章开头总述班超的出身和为人,接着写他为官佣书的事,是为写班超立功西域作伏笔,所以写得简略,而他出使西域的经过则详写。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2)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

1.D(夹门,门的两边。夹,在两旁。)

2.D(两个“因”字都是介词,第一个是“凭借”,文中是“利用”的意思。第二个可译为“经由,通过”。A项两个“为”都是介词,表示被动,可译为“被”。B项两个“其”都是人称代词,可译为“自己”。C项两个“则”都是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就”。)

3. B(从事,古代官职名。在现代汉语里是动词,指投身到某项事业中去。)

4. B(①介绍班超为人。③写窦固出击匈奴。⑤是班超属下说的话。)

5. A(文章开头部分概述班超的出身和为人,以及“为官佣书”的经历,并非主要表现班超是“孝子”,而是为写班超立功西域作伏笔)

6.(1)班超家境贫寒,常常被官府雇佣以抄写来赡养老母。

(2)你们可曾感觉到鄯善王广对我们的敬意减少了吗?这一定是有匈奴使者来到鄯善国,鄯善王心存疑惑不知听从谁的缘故啊!

【参考译文】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班超为人有大志,不重视修饰小节。然而对长辈孝顺恭谨,在家常干些苦活儿,不以劳苦为耻。班超有口才,而且广泛阅读史书经传。明帝永平五年,兄班固被朝廷召见赴任做了校书郎,班超和母亲就跟随到了京城洛阳。因为家境贫寒,班超常被官府雇用以抄写来赡养老母。由于长时间劳苦,班超曾停止抄写放下手中的笔叹息:“男子汉大丈夫没有别的志向才略,还应当仿效傅介子、张骞到异域去建功立业,以获取封侯的荣耀,怎么能长期从事抄抄写写的工作呢?”身边的人都讥笑他。班超说:“你们这些目光短浅的人怎么会理解壮士的远大志向呢?”

永平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兵攻打匈奴,让班超任代理司马,举兵攻打伊吾,与匈奴人在蒲类海打了一杖,斩了多个敌人头领的首级凯旋回国。窦固以为班超作战很能干,就派他和从事郭恂一起出使西域。班超到了鄯善国,鄯善国王广敬奉礼节很是周到,后来突然变得疏远懈慢起来。班超对他的属吏说:“你们可曾感觉到鄯善国王广对我们的敬意减少了吗?这一定是有匈奴使臣来到鄯善国,鄯善王心存疑惑不知听从谁的缘故啊!明智的人能够看出没有露出苗头的事物,何况现在已经很明显了呢!”

于是班超召见派来侍侯他们的鄯善人,欺骗他们说:“匈奴使臣来了几天,现在住在哪里?” 鄯善人很害怕,完全承认了这些情况。班超把这些鄯善人禁闭起来,又把自己的随从吏士三十六人全部召集起来,与他们一同饮酒,当大家正喝得痛快时,乘机激怒他们,说:“你们和我同在异国他乡,都想立大功,以获取荣华富贵。如今匈奴使者到鄯善才几天,可鄯善王广对我们的礼节敬意就没有了。如果匈奴使者让鄯善王把我们全部抓起来送到匈奴去,我们的尸骨只能去喂豺狼了!你们看怎么办?”属吏们都说:“如今我们都处在接近死亡的危险境地,要死要活都听从你的安排。”班超说:“不进老虎洞,就捉不到小老虎。当前的办法,只有乘黑夜用火攻匈奴使者,他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兵力,一定会很震惊恐惧,可以把他们全部消灭。处死了这些匈奴人,鄯善王就会吓破胆,这样我们就事成功立了。”部属们说:“应当跟从事商量一下。”班超怒道:“是吉是凶决定今日。从事是文弱平庸的官吏,听了我们的计划必定会害怕从而泄露机密,死了不为人所称道,就不是一个豪壮而勇敢的人。”大家说:“好!”初更时分,班超就率领随从吏士奔往匈奴使者的营地。正好天刮大风,班超派十个人拿了鼓藏匿在匈奴使者的营地后面,约定说:“看见大火烧起来,都要擂鼓大喊大叫。”余下的人全部拿了刀枪和弓箭,埋伏在营门两边。班超就顺着风势放起火来,在营地前后擂鼓大喊大叫。匈奴兵众十分慌乱,班超亲手杀死三人,随从吏士砍下匈奴使者及其士兵三十多个人的人头,余下一百多个士兵全部都被烧死。第二天,班超于是召见鄯善王广,拿匈奴使者的人头给他看,鄯善国上上下下都很震惊害怕。班超贴出告示安抚鄯善国的臣民,鄯善王就把儿子送到汉朝做了人质。

《聊斋志异》选读

《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集,为清代蒲松龄作。蒲松龄从20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志异》,大约40岁左右初稿完成,以后不断修改、增补,近50岁才定稿。小说题材大部分源于民间故事和稗文野史。全书有400多个短篇。

就《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而言,可分三类:第一类,尖锐地暴露政治的黑暗,鞭挞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同情劳动人民的痛苦遭遇;第二类,揭露和抨击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的罪恶;第三类,批判不合理的封建婚姻制度,反映当时广大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礼教樊笼的愿望和行动。当然作品中有的地方也宣扬封建伦理道德或因果轮回的迷信思想,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局限性和世界观的矛盾。《聊斋志异》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杰作。作品中的角色,大多是花、妖、狐、怪,但又都有人的特征、人的性格,个性十分鲜明。情节多奇幻复杂。《聊斋志异》标志着我国古典短篇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

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过其中的《狼》,高中我们学过《促织》。2005年高考湖北卷以其中的《武技》作为文言文阅读材料,来考查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下面选二篇供大家品读、学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材料,根据要求回答1~5 题。

鸟语(节选)

中州境有道士,募食乡村。食已闻鹂鸣,因告主人使慎火。问故,答曰:“鸟云:‘大火难救,可怕!’”众笑之,竟不备。明日果火,延烧数家,始惊其神。好事者追及之,称为仙。道士曰:“我不过知鸟语耳,何仙乎!”适有皂花雀鸣树上,众问何语。曰:“雀言:‘初六养之,初六养之;十四、十六殇之。’想其家双生矣。今日为初十,不出五六日,当俱死也。”询之果生二子,无何并死,其日悉符。

邑令闻其奇,招之,延为客。时群鸭过,因问之。对曰:“明公内室必相争也。鸭曰:‘罢罢!偏向他!’”令大服,盖妻妾反唇,令适被喧聒而出也。因留居署中,优礼之。时辨鸟言,多奇中。而道士朴野多肆言,辄无顾忌。令最贪,一切供用诸物,皆折为钱以入之。

一日方坐,群鸭复来,令又诘之。答曰:“今日所言,不与前同,乃为明公会计耳。”问:“何计?”曰:“彼云:‘蜡烛一百八,银朱一千八。’”令惭,疑其相讥。道士求去,不许。逾数日宴客,忽闻杜宇。客问之,答云:“鸟曰:‘丢官而去。’”众愕然失色。令大怒,立逐而出。未几,令果以墨败。呜呼!此仙人儆戒之,惜乎危厉熏心者,不之悟也!

1.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募食乡村募:募讨

B.众笑之,竟不备 备:采取措施,防备

C.逾数日宴客逾:过

D.令果以墨败墨:笔墨

2.下列加下划线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因告主人使慎火/因留居署中

B.皆折为钱以入之/未几,令果以墨败

C.而道士朴野多肆言/丢官而去

D.优礼之/不之悟也

3.下列各句中,文言句式与“令适被喧聒而出也”相同的一项是()

A.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B.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古之人不余欺也

4.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篇小说以滑稽的样式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奥秘,同时更是讽刺了当时封建社会官吏贪虐的现象。

B.第一段描述道士拿鸟语告诫主人防火,预言婴孩出生和夭折的时间,这两件事都应验了。

C.文章的二、三段,从侧面详细描写了县令的丑行并加以揭露和调侃,语句轻松,讥刺严厉。

D.小说以小见大,借道士懂鸟语说事,既有正面描写,又有巧妙衬托,看似奇特,实在刺贪,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蒲松龄小说讽刺艺术的风格。

5.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日果火,延烧数家,始惊其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邑令闻其奇,招之,延为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日所言,不与前同,乃为明公会计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材料,根据要求回答1~5题。

口技(节选)

村中来一女子,年二十有四五,携一药囊,售其医。有问病者,女不能自为方,俟暮夜问诸神。晚洁斗室,闭置其中。众绕门窗倾耳寂听但窃窃语莫敢咳内外动息俱冥至夜许忽闻帘声。女在内曰:“九姑来耶?”一女子答云:“来矣。”又曰:“腊梅从九姑耶?”似一婢答云:“来矣。”三人絮语间杂,刺刺不休。

俄闻帘钩复动,女曰:“六姑至矣。”乱言曰:“春梅亦抱小郎子来耶!”一女曰:“拗哥子!呜呜不睡,定要从娘子来。身如百钧重,负累煞人!”旋闻女子殷勤声,九姑问讯声,六姑寒暄声,二婢慰劳声,小儿喜笑声,一齐嘈杂。即闻女子笑曰:“小郎君亦大好耍,远迢迢抱猫儿来。”

既而声渐疏,帘又响,满室俱哗,曰:“四姑来何迟也?”有一小女子细声答曰:“路有千里许,与阿姑走尔许时始至。阿姑行且缓。”遂各各道温凉声,并移坐声,唤添坐声,参差并作,喧繁满室,食顷始定。即闻女子问病。九姑以为宜得参,六姑以为宜得芪,四姑以为宜得术。参酌移时,即闻九姑唤笔砚。无何,折纸戢戢然,拔笔掷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既而投笔触几,震笔作响,便闻撮药包裹苏苏然。

顷之,女子推帘,呼病者授药并方。反身入室,即闻三姑作别,三婢作别,小儿哑哑,猫儿唔唔,又一时并起。九姑之声清以越,六姑之声缓以苍,四姑之声娇以婉,以及三婢之声,各有态响,听之了了可辨。群讶以为真神。而试其方亦不甚效。此即所谓口技,特借之以售其术耳。然亦奇矣!

1.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携一药囊,售其医售:兜售,卖

B.腊梅从九姑耶 从:堂,如“堂姐妹”

C.听之了了可辨 了了:清楚

D.特借之以售其术耳 特:只是

2.下列加下划线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女不能自为方/六姑以为宜得芪

B.九姑之声清以越/特借之以售其术耳

C.六姑之声缓以苍/听之了了可辨

D.而试其方亦不甚效/携一药囊,售其医

3.下列各句中,与“晚洁斗室,闭置其中”的“洁”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A.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B.渔人甚异之

C.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4.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首先交代村中来了一个二十四五的年轻女子,说她自己能借助神仙的神力来为人们治病,但是要等到晚上才能应验。开篇就写得一波三折,悬念陡起。

B.原来这女子是为了借助口技来推销自己的草药罢了,作品共描绘她表演了主人、九姑、腊梅、六姑、春梅、小孩子、四姑、阿姑、猫等人与动物,演得惟妙惟肖,令人叹服。

C.文章重点描述了青年女子表演三个“姑”的不同个性,即使那三个女仆的声音也各有特色,外面的人可以清楚地分辨出来。

D.村子里的人听了这场“神仙会”,以为她们真的都是神仙,惊讶不已。

5.文言断句和翻译。

(1)将下面文言句子加标点符号。

众绕门窗倾耳寂听但窃窃语莫敢咳内外动息俱冥至夜许忽闻帘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路有千里许,与阿姑走尔许时始至。阿姑行且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遂各各道温凉声,并移坐声,唤添坐声,参差并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D(应该是“黑心,贪污”。) 2.A (都是表示结果的副词,就,便。B项第一个是表示目的的连词;第二个是介词,因为。C项第一个是表示转折的连词;第二个是承接连词。D项第一个是代词,他;第二个是代词,它,作宾语,用在否定句子中而前置。) 3.C(C项是被动句式。A、B、D项分别为判断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 4.A (“揭示生活奥秘”错了。)5.(1)第二天,这人家果然发生火灾,大火蔓延着烧了好几户人家,人们这才惊异道士的确神奇灵验。(明日、延、神)(2)县令听说道士有这种神奇的本领,便把他招来,敬为上宾。(奇、延)(3)鸭子今天所说的,与以前不一样,是在替大人算账呢。(言、明公、会计)

二、1.B (应是“跟从”)2.D (D项都是代词,她,她的。A项第一个是动词,开具,开;第二个是动词,与“以”结合,翻译为“认为”。B项第一个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第二个是连词,表示目的。C项第一个是结构助词,的;第二个是助词,用在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无义。) 3.A (“洁”和“弱”都是形容词使动。B、C、D项的“异、正、私”分别是形容词意动、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 4.C (“三个姑”之外,还有女主人公也是重点表演对象。) 5.(1)众绕门窗,倾耳寂听。但窃窃语,莫敢咳。内外动息俱冥。至夜许,忽闻帘声。(2)①有一千多里路哩,和阿姑两人走了好长时间。阿姑走得实在是慢。(许、且、缓)②于是,又是一番问候寒暄声,移动座位声,叫添凳椅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温凉、参差、作)

参考译文

鸟语

从前,河南境内有位道士在乡村化缘。他在一个人家吃完饭后听见黄莺叫,便告诉这家主人要注意防火。主人问是什么缘故,道士回答说:“刚才树上的鸟叫着说:‘大火难救,可怕!’”这家人听了都笑话道士胡说八道,根本不采取防火措施。第二天,这人家果然发生火灾,大火蔓延着烧了好几户人家,人们这才惊异道士的确神奇灵验。好事的人们便追赶道士,称他为神仙。道士说:“我不过是懂得鸟语罢了,哪是什么神仙!”这时恰好有只黑花雀在树上叫,众人问他鸟雀在说什么。他说:“雀子说:‘初六生的,初六生的,十四、十六就死。’大概有人生了双胞胎。今天是初十,不超过五六天,两个都要死的。”人们一打听,果然有户人家生了一对双胞胎。不多久,两个孩子都死了,与道士讲的时间正好吻合。

县令听说道士有这种神奇的本领,便把他招来,敬为上宾。当时有一群鸭子路过,于是县令就问他鸭子说什么。道士回答说:“大人的妻妾,一定在拌嘴。鸭子说:‘算了,算了,偏向她,偏向她!’”县令听了很敬服,原来县令的大小老婆在家吵架,县令就是因为被吵得不耐烦才出门的。于是县令便将道士留在衙门里居住,以优厚之礼待他。时常让他辨别鸟禽在说些什么,道士每次都说得出奇地准确。然而这个道士既质朴又耿直,说话常常无所顾忌。这个县令很贪婪,地方上供给衙门的一切东西,他都折变为钱塞进了自己的腰包。

有一天,道士和县令正坐着,一群鸭子又来了,县令又问道士。道士说:“鸭子今天所说的,与以前不一样,是在替大人算账呢。”县令问:“算什么账?”道士说:“它们在说:‘蜡烛一百八,银珠一千八。’”县令感到很惭愧,怀疑道士是在讥笑自己。道士也觉得这个县令太贪太黑,不愿与他为伍,请求离开县衙,但县令不答应。过了几天,县令请客,席间忽然听见杜鹃叫声。客人问道士杜鹃在叫什么。道士回答说:“鸟儿说:‘丢官而去。’”众人听了,大惊失色。县令大怒,马上将他赶出了衙门。可是过了不久,这个县令果然因为贪污而被罢官。唉!其实这都是仙人在警告他,只可惜身处危境而利欲熏心的人,不能醒悟世事。口技

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位青年女子,她的年纪大约二十四五岁。只见她随身携带着一只药箱,在村中卖药治病。村里的人听说后,便出来请她诊治,但这位青年女子说是自己不能开药方,要等到天黑以后向神灵请教。到了傍晚,她把一间小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将自己关在里面。村里的人围绕在门窗外面,侧耳倾听。这时候,人们自觉地停止了喧闹,说话也只是窃窃私语不敢咳嗽,小房子里外都听不到响动声息。当夜晚来临的时候,人们忽然听见小房子里有掀帘子的声音。青年女子在里边问:“九姑来了吗?”只听另一个女子回答说:“来了!”又问:“腊梅跟九姑一起来的吗?”一个像女仆的人说:“来了。”然后,这三个女人错错杂杂地叽叽喳喳,说个没完。

一会儿,外面的人又听见小房子里有帘钩子声响,青年女子说了声:“六姑来了。”她旁边的人说:“春梅也抱着小公子来了哎。”一个女子说:“犟脾气的公子哥!哄他他也不睡,非要跟着六姑来。他的身体有百钧重,背着他真累死人了!”接着,就听到青年女子道谢声,九姑问候声,六姑的客套话,两个女仆彼此慰劳声,小孩的嬉笑声,众口纷纭,吵吵嚷嚷。那青年女子带着笑声说:“小公子也太喜欢玩了,这么远还抱着猫来。”

这时,里面的声音慢慢变小了。帘子又响动起来,小房子里又是一片喧哗。有人问:“四姑怎么来得这么晚?”有一个少女细声细语地说:“有一千多里路哩,和阿姑两人走了好长时间。阿姑走得实在是慢。”于是,又是一番问候寒暄声,移动座位声,叫添凳椅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满屋喧闹,过了好一阵子才安定下来。直到这时,小房子外面的人才听到青年女子向神仙请教治病的药方。九姑认为应该用人参,六姑认为应该用黄芪,四姑说是该用白术。她们思考了片刻,然后,听见九姑叫拿笔墨来,不一会儿,纸折得“吱吱”响,拔笔,笔头套丢到桌上“叮叮”作响,磨墨之声十分清晰。写好药方之后,九姑把笔扔到桌子上,笔震动作响,抓药包装,发出“苏苏”声。

不一会儿,青年女子掀开帘子,叫村里的病人拿药和药方。随即转身回到房里,接着,就听到三个姑姑告别,三个女仆告别,小孩咿咿呀呀声,小猫喵喵叫声,又一时并起。九姑的声音清脆响亮,六姑的声音缓慢苍老,四姑的声音娇柔婉转,那三个女仆的声音也各有特色,外面的人可以清楚地分辨出来。村子里的人听了这场“神仙会”,以为她们真的都是神仙,惊讶不已。患病的人拿回青年女子从“神仙”那里讨教的药方和草药,赶紧煎熬饮用,但药吃完了,病却未见好转。后来村子里的人才明白,那青年女子表演的是口技,其实并没有什么神仙,她只不过是借助口技来推销自己的草药罢了。然而也真的神奇啊!

大体第一

——作者:[唐]赵 蕤

臣闻老子曰:“以正理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荀卿曰:“人主者,以官人为能者也;匹夫者,以自能为能者也。”傅子曰:“士大夫分职而听,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总方而议,则天子拱己而正矣。”何以明其然耶?

当尧之时,舜为司徒,契为司马,禹为司空,后稷为田官,夔为乐正,垂为工师,伯夷为秩宗,皋陶为理官,益掌驱禽。尧不能为一焉,奚以为君?而九子者为臣,其故何也?尧知九赋之事,使九子各授其事,皆胜其任以成九功。尧遂乘成功以王天下。

汉高帝曰:“夫运筹策于帏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约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有天下也。”

故曰,知人者,王道也;知事者,臣道也。无形者,物之君也;无端者,事之本也。鼓不预五音,而为五音主;有道者,不为五官之事,而为理事之主。君守其道,官知其事,有自来矣。

先王知其如此也,故用非其有如己有之,通乎君道者也。

人主不通主道者则不然。自为之则不能任贤,不能任贤,则贤者恶之,此功名之所以伤,国家之所以危。汤武一日而尽有夏商之财,以其地封,而天下莫敢不悦服;以其财赏,而天下皆竞劝,通乎用非其有也。

故称,设官分职,君之体也;委任责成,君之体也;好谋无倦,君之体也;宽以得众,君之体也;含垢藏疾,君之体也。君有君人之体,其臣畏而爱之,此帝王所以成业也。

我曾听老子说过:“以正规的办法治国,以奇妙的办法用兵,以无为的办法来夺取天下。”荀子说道:“做君主的,以善于管理别人为有才能;普通之人,以自己能干为有才能。”傅玄说:“让士大夫忠于职守,服从命令;让诸侯国的君主分到土地并守住它;让朝廷三公总揽天下大事并参政、议政,那么天子就可以拱手治天下了。”这个秘诀是如何知道的呢?

在唐尧时代,舜作司徒,契作司马,禹作司空,后稷管农业,夔管礼乐,垂管工匠,伯夷管祭祀,皋陶判案,益驯化作战的野兽。这些具体的事尧一件也不做,为什么能悠悠然地做他的君主?而这九个人为什么会心甘情愿俯首称臣呢?这是因为尧懂得这九个人的长处,然后量才使用,而且让他们各自成就了一番事业。尧依靠他们成就的功业而统治了天下。

汉高祖刘邦说:“运筹帏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定国安邦、安抚百姓、供应军需、保证粮道通畅,我不如萧何;统领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豪杰。但是我会任用他们,这就是我夺取天下的原因。”

所以说,知人,是王道;知事,是臣道。无形的东西,是有形万物的主宰;看不见源头的东西,是世事人情的根本。鼓不干预五音,却能作为五音的统帅;掌握了君道真谛的人,不去做文武百官各自负责的事情,才可以成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做君主的谨守这一准则,政府官员知道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正因为君主通晓这个道理,所以他才会把不是他自己的东西当作自己的一样来使用。善于这样做的,才算懂得了君道。

那些不明白君主之道的统治者就不是这样做了。他们往往事无大小,都要亲自做才放心,因此不会任用有才德的贤人。不用有才能的人,有才能的人就会讨厌他。其最终结果,只能是功名、事业受到伤害,国家、社会出现危机。

从前,商汤、周武消灭了夏桀、纣王,一旦拥有了夏、商的所有国有财产,就把土地封赏给有功的大臣,举国上下没有不心悦诚服的。用亡国者的财产赏赐功臣,整个国家的臣民都会拼死效命,这就是懂得如何处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的做法。

所以说,设置官员,分清职责,是为君之根本;委任官职,按职责成,是为君之根本;爱好谋略而乐此不疲,是为君之根本;宽厚待人而深得民心,是为君之根本;含污纳垢,虚怀若谷,是为君之根本。君主有君主的职责,能够做到这几点,文武百官就会对他既畏惧又敬爱,这就是君主统一大业的根本。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官人为能者 官:管理

B.何以明其然耶 明:阐明

C.不绝粮道 绝:使……中断

D.而天下皆竞劝 劝:勉励,引申为“效命”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以无事取天下 ②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B.①无端者,事之本也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C.①人主不通主道者则不然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①不能任贤,则贤者恶之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是阐明明君要有“拱手治天下”的胸襟或才略的一组是( )

①以正理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②有道者,不为五官之事,而为理事之主

③自为之则不能任贤

④知人者,王道也

⑤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

⑥使九子各授其事,皆胜其任以成九功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④⑥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为君之道要鞠躬尽瘁,对国家大事要亲历亲为,这样国家才能大治,才不会让没有才能的庸人或小人乱政。

B.明君治国,首先要知人善用,让他们各得其所,并合理设置官员,分清他们的权力与责任,以此才能“乘成功以王天下”。

C.“知人者,王道也”,即君主要擅长管理文武百官,使文武百官忠于职守,服从命令,以达到“君守其道,官知其事”,从而“拱己而正”。

D.文武百官各司其职,君主不必“自为之”,否则,就会出现“功名伤,国家危”的局面。君主要奖惩分明,这样才能“天下莫敢不悦服”,“天下皆竞劝”,帝王才能“成业也”。

5.翻译下列句子。

(1)以正理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2)汤武一日而尽有夏商之财,以其地封,而天下莫敢不悦服。

参考答案

1.B(明,知道、明白。)

2.D(A.介词,用、凭借/介词,在;B.助词,的/音节助词,无实在意义;C.助词,……的人(统治者)/助词,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译;D.连词,那么)

3.C (③是不明白为君之道的统治者所作所为 ⑤说的是萧何)

4.A(不是明君所为,因其最终结果,只能是功名、事业受到伤害,国家、社会出现危机)

5.(1)关键词:“以”“正”“奇”“无事”

文言文解题策略 第3篇

一、浏览题目

做文言文阅读题时我们会发现,很多问题都常会带有文中的某些重要信息或帮助我们阅读并理解文章,而部分试题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在阅读文言文之前,应先阅读题目,并带着题目所给的问题阅读文章。尤其在面对考试时,这样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

二、速读全文,理解文意

了解了文言文阅读的问题,就应该立刻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文言文。通常文言文阅读资料下都会对文中较难理解的字词进行注释,学生应在速读文章的同时结合文下注释尝试对文章进行翻译。

在阅读时应注意,对个别较难理解的句子应暂时越过,不要浪费时间去研究。同样的,对部分比较容易理解的句子则大概了解其意思就可以,如在阅读《桃花源记》时,“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如果题目中没有要求翻译,我们只需要知道是形容桃花源中优美的景色就可以,而无需逐字理解。这样争取在通读一遍之后理解全文所要表达的思想,并对相应的部分问题进行作答。

在这一阶段并不需要学生逐字逐句的研究文章中的每一句话,只需通过全文速读大概了解文章意思即可。

三、结合具体问题理解文章中重点词句的意思并做答

目前,我国语文考试中,文言文阅读题主要分为词语解释、句子翻译与内容整理三部分。而针对不同的问题,解题方法也有所不同。

(一)词语解释

文言文考试中的实词解释大多是考察文中的实词或古今异义词。其中有不少我们曾经学过的字词,都比较容易翻译,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和“绝境”,都属于古今异义词。对这样的词语解释题,只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注意知识积累。

此外,在解题时还应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进行解释,而不能一味的生搬硬套。如“出”在“不复出焉”中是“出去,离开”的意思,而在“皆出酒食”中则是“拿出”的意思。

(二)句子翻译

首先,在对文言文中的句子进行翻译时,主要应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并注意对文中涉及的人名、地名、年号等必须原词保留。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应先翻译文中的部分关键字,通过直译得到“询问现在是什么朝代,不知道有汉朝,不用说魏晋。”这之后再结合上下文对句子进行润色,就可以得到“(桃花源中的人)询问(捕鱼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之后的)魏晋了。”

其次,在翻译时对部分没有实际意义的拟声词、虚词等删除。如“不足为外人道也”中的“也”在这里是语气助词,在翻译时应当删去。而这句就可以直接翻译成“(这里的情况)不值得跟外面的人说。”

再次,对文言文中诸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等特殊的语法句式,根据现代汉语的语言结构,应先进行相应的调整再翻译。如在翻译“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倒装句)时,应将这一句翻译为“渔人将自己知道的事情一件一件告诉桃花源中的人,村里的人们都很感叹。”

最后,对部分省略句,在翻译时应对句子中省略的主语进行增补。《桃花源记》中有多处省略主语的句子,如“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省略主语“小口”,“便舍船,从口入”省略主语“渔人”在翻译时,应将省略的主语填补上,否则会导致句意不完整。

(三)内容理解

由于文言文理解难度较大,内容理解题大多较为简单。因此,在完成对文章的翻译之后,内容理解题反而较为容易做答。在应对这类题时,大多只要摘录原文中的相关句子或稍加翻译即可。

高考文言文解题技巧 第4篇

文言文的选材不再局限于史传类的文章 ,而是日趋丰富 多样。因此,平时阅读文言文要各种文体兼顾。

对文言实词考查较多的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的 实词,要注意实词的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 类活用等 现象。对虚词的考查重点是具体语言环境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基本原则是“疑而有定”,即某一个虚词的用法表面上看好像难以确定,但实际上有明确的释义和用法 ,不可能有多种不 同的理解。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就是将文言句子转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 白话文 , 要求做到“信” (忠于原文)、“达” (准确表达出原意)、“雅” (简明通畅、有文采)。句子翻译涉及常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以及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有的还要求表达出语气、情感、态度。

筛选文中的信息,指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识别和区分,找出基本信息 ,与题干中的内 容相对照,并从中筛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筛选文中信息的题目大多采用定向筛选的方式,即对要筛选的范围、题干作了明确的限定,考生根据要求判断待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考查在理解文意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难点之所在。这种对文言文中重要信息的归纳和概括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论述道理进行综合判断和推理的一个思维过程。这种考查应用性、综合性强。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考查是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一起出题考查的,由于试卷采用的是客观题,所以并不要求考生作主观的评价。在答题时,主要考虑出题人对所选文章的内容等评价是否正确。

文言文阅读题的设题,大多是四道:一是词语解释。此题多数考实词的解释,选出解释有误的一项。另外,有的实词与虚词合在一起出一道题;有的实词、虚词各出一题。2014年江苏高考题中就专门对虚词“其”设置了一道选择题,虚词大多考查比较意义和用法的异同。二是信息筛选。这种题目常见的命题方式是题干中限定信息指向,大多将6个句子组成4组,要求考生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一项。三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与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合出一道选择题,多数是选出概括分析错误 的一项。四是 翻译。翻译考查的是学生的对文言文正确理解的能力,包括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方面的内容。

文言实词的理解: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利用字与字、词与词的结构特点,采取由彼到此的联想方式,迅速理解词义。选项中给出的 解释 ,可代入句中,结合上下文,反复印证。另外要特别注意词的多义、词的活用、词的古今异义、通假、词的偏义等文言现象。

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理解句意为前提,根据词在句中的位置,抓住语法功用、分析逻辑关系、明辨词性、熟记固定结构等来断定词性和用法。

翻译文中的句子,要遵守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特别注意根据语境理解词义。翻译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努力做到字字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对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要译出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句式。常用的方法是:

1.留。保留古今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些词语。如专有名词中的国号 、年号、帝号 、官名、地名、人名 、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多保留原句的结构形式,不得随意变换词序等。

2.增。文言句中省略成分多,翻译时要将省略 的内容增添 进去,以求句子完整。

3.删。对无法译出和不必译出的一些虚词,翻译时要删除。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词、表示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的虚设成分等。

4.调。指句式的调整,特别是变式句 (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定 语后置、介宾 短语后置等),翻译时要按照现代汉语的结构进行调整,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语法的规范。

5.换。将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换成现代汉语中相应的句式,如古文中的判断句、被动句等。

做信息筛选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项:

1.审明题干要求,细致辨别。

2.紧扣原文,分清主体。解题时结合原文,分清谁是 当事人,以防主体与对象错位,从而导致张冠李戴。

3.进入语境,确定句意。

4.逐一比较,确定答案。根据题干的要求,逐句分析,运用排除法,最终确定答案。

做“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整体把握,避免一叶遮目,不见泰山,防止出现以偏概全的错误。

2.联系试题,回扣原文,做出的判断在原文中一定要找到可靠的根据,切不可凭借自己读完原文后留下的印象去对选项做判断。

3.利用选项,帮助对原文疑难之处的理解,加深对原文思想内容的认识。试题要求选出错误的一项,其余三个都是正确的。这些选项实际上起到了注解疏通的作用。所以在确定答案之前,我们不妨把四个选项都当作正确的看待 ,代回原文 ,然后再回读。之前对原文理解不太深刻的地 方 ,借助选项 ,就会加深 理解 ,甚至原来读得不 太懂的地方,借助选项而读懂了。这种题型,解释正确的,往往是考生平时学习中未接触过的,比较难的字词;而有错误的选项,往往是考生以前接触过的,或者是按照一般的高中生 水平应该能理 解的。因此,对眼熟的字词不可轻视,防止落入出题人设的陷阱之中;对眼生的词语也不要畏惧,不能凭自己的想当然而轻易肯定或否定,要把各个选项逐一同原文的表述核对,确定错误或不符合原文意思的表述,从而准确判断出答案。

4.掌握命题规律,做到胸中有数。解题时,要特别注意错项中“误区”的设 置。所谓“误区”,就整体而言,都是对文意的误解。但就具体而言,又各有不同。不过这里所列举的常用命题规律的分类,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逻辑分类,只是为了论 述方便,从某个角度划分而已。如果换个角度,又可以归到另外的规律中。

常见的误区设置规律有以下五点。

1张冠李戴。“张冠李戴”指本来是张三做的事,结果归到李四的头上。如2011年江苏卷第7题C项中的“继任者陈公弼认为王正民无罪,安排他到鄂 州做官”。原文中安排王正民到鄂州做官的是皇帝,选项中说是陈公弼,所以错了。

2无中生有。“无中生有”指文中没有的内容而强加在选项里。如2014年大纲卷第19题B项中的“皇上不听从,他又会同其他官员一同谏诤”。原文中并无相关的记述,属无中生有。

3错解或曲解词语的意思。如2011浙江卷第18题D项把原文中的“迁”错解为“贬谪”。

4偷换概念。“偷换概念”指原文中表述的人、事、地、时等方面的内容 转换为选项的 时候,出题目的人故意混淆概念,以此来考查考生对原文理解是否准确。如2014湖南卷的8题B项“但其中 孕育的生 机能消除 灾祸”,原文的表述是“万物埋没无所见,其生意不几于息乎?孰知生意反寓于其中也”。而B项的翻译和后文中一句“是雪也,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尚也,盖有生意弥灾之功在焉”,两句混淆翻译了。

5事理与结论缺乏可靠的根据。

高考语文文言文解题技巧 第5篇

一、读透原文

读透原文是解题的关键,考生接触文章以后先测览文章1-2遍,先求“通达”,即对文章中的基本名词术语例如人名、地名、官职名以及其他文化习俗名要心中有数,接着可凭借设题内容进一步确定文章中的精读,跳读部分(设题部分要细读、防陷阱;未设题部分可粗读、不多纠缠),据此文章的基本情节,内容已经有了粗略了解,可再次借助最后一个题点的设题内容,进一步解决尚未落实的疑难情节。这时,解题的时机基本成熟,可进入作答各题点阶段。

二、明确考查内容,谨防设题陷阱

1、考查常用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

一般实词在不同语境中所表达的意义是不尽相同的,而命题者通常将甲语境中的义项移用至乙语境从中混?考生视觉,造成错误。例如“尝置二簿识民善恶”(《资治通鉴》)“识”;识别。在古汉语中“识”有两音,念“shi”时有“知道”,“识别”“见识”等义项;而念“zhi”时有“记住”、“标志”等义项,本例题中的“识”应念“zhi”取“记住”义项。又例如高考第11题“(广)专以射为戏竞死”“竟死”:竟然因此而死。古汉语中“竟”有“竟然”、“自始自终”等义。要判定其正确义项,只要把备选义项代入原文原句,结合上下语境义,如果造成上下语意不畅或矛盾者,那么可断定使用该义项必然有误。如将上例中的“竞然”义代入原句,全句意思为“李广竟然因此死于射箭”,显然与后文“李广自杀身亡”矛盾。

由于部分实词的词义古今有较大差异,命题人有意将古义译为今义而迷惑考生:

例如“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家”家庭,这里明显用今义取代古义。春秋时期,大夫受封的城邑,叫采邑,这便是大夫的家。原句中的“家”是指大夫的采邑,而非现代汉语中家庭的“家”,所以,“以御于家邦“应译成进而治理自己的采邑和邦国。”解答此类考点,一般考生总是先确定词汇的现代汉语义,用现代汉语义去估测句子的语境义,这种思维容易形成一种定势难以自拨,我觉得解题还是要立足文章的整体才有较大的视觉能力,在字词前后语境上多分析就不易出错。

2、考查常用文言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作用

该题点设题通常采用如下形式: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身我立尽

今以钟磐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己失期

c.既出塞,出东道

始皇既没,余威震干殊俗

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20高考第12题)

这种设题形式的四组备选句子,每组各有一句出自考生熟知的教材中,命题人有意让学生凭借已有的思维优势去推断查核另一陌生的知识内容,体现了“课本知识,课外设题”的精神,这说明平时文言文字、词教学要严谨到位,学生学习要务实勤奋。

3、理解并直译文中关键性句子

年高考该题点考查形式由往年的客观选择改为主观直译且置于ⅱ卷中的笔试中进行。直译文句对考生无疑加大难度,因为以往的客观选择题,考生往往不排除利用猜押的思维心理得出答案的可能,而主观直译却要求考生要具备娴熟的语言表达基本功,否则译文非不通达即不得体。

一般说来,翻译句子有提供比较详细的语言背景,如2002年高考文言译句是ⅰ卷中语段内容的延续,所以译句子对考生来说实际上是在原有的思维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思维,具体说就是对古汉语字词的再度考查,如何译好句子,我认为:

(1)译好古义:

例如“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左传、曹刿论战》)要译成“下了战车、察看齐军战车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掺望齐军败逃情况。”如果把“下”译为“俯下身子”、“登”译为“登上车前横木”就错了。

(2)译出字词的活用义

例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齐策》)要译成“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句中“美”由原先的形容词活用为意动词“认为美”,“私”由原先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偏爱,如果译文没有体现这种变化,就错了。

(3)要译出某些虚词的语气

例如“技盍至此乎!”(《庖丁解牛》)译文①技术非常高明译文②技术怎么高明到这样的地步。“盍”在句中表达一种强烈的赞叹语气,而译文①译成一般陈述语气,大大削弱了原句的赞叹力度,而译文②则十分贴切译出原文的语气。一般说来,实词译得准,能传真虚词译得好,能传神,但要达到传神境界,实属不易,但做为教学方向,可深思力求。

(4)注意译文的规范与简洁

译文规范,即用规范的现代汉语直译原句,遣词造句要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规律。

如“君子哉若人”(《论语公冶长》)按古汉语语序译是“君子啊,这个人!”但这不符合现代汉语语序,应译为“这个人是君子啊!”所谓译文简洁,指译文不得?唆,拖泥带水。例如2002年高考第16题(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译文是“到死的`那天,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有些考生译文冗长,加上许多无关的内容,既不准确也不得体而因此失分。

4、赏析作品中的形象意义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选择与时政热点不无联系,设题内容有以下几种倾向:

(1)表现人物除恶打黑当仁不让

(2)表现人物勤于政务孜孜不倦

(3)表现人物用兵神算锐不可当

(4)表现人物怀柔有方夷狄归顺

作品中的人物或文官或武将都以肯定颂扬正面立论为主导,为此命题人通党采用与题干无关的信息“鱼龙混杂”以假乱真而迷惑考生。

例如高考第15题:以下句子分别偏为四组,全部表现田单“兵不厌诈”手段的一组①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②乃令甲卒皆伏,便老弱女子乘城。③遗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④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⑤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⑥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④d、②⑤⑥

解答此题,首先必须明确成语“兵不厌诈”义即“作战时不排除使用欺诈策略手段迷惑对方。”据此可以排除①项(燕王行为),a、b项不可选,⑤、⑥项都是“田单用计的结果而非用计手段”,故排除d项,答案为c。一般说来,解答此题,可用反问思维法去排查与题干无关的项,即可快速准确选中答案。

5、综合评价作品思想内容:

此题为文言阅读最后一道题点,侧重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全面把握,一般说来通常有两种没题陷阱。

(1)无中生有:选项中所陈述的信息内容在文章中压根就无,纯属子虚乌有,而命题人却有意识地利用句子中部分有多种义项的实词来个移花接木,让学生不知所措。说明白些其实质仍然是查检字词。

例如《元史.儒学》有这么一段话“程万海方显贵里,其家气焰熏灼,即违法,不不敢呵问,其树外门,侵官道,长孺亟命撤之。”命题者这样表述“……长孺秉公执法,亟命权贵程万海砍掉侵占官道的门外大树。”学生没有读透末字“撤”的意义,很显然“长孺不是撤树”(文意不通),而是“撤去他侵占官道而修建的外门。”命题人巧将文中的“树”译成名词“门外种的树”,却不知在这里是动词“建造”。因为设题十分精巧,陷阱隐蔽极深,考生若不细致分析上下语义,深入思考,极易上当。

(2)混杂信息:

高考文言文断句的解题技巧 第6篇

断句是今人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也是文言文的一个常考点。文言文断句的方法有哪些呢?首先语感对断句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以下方法进行断句。

一、找虚词,定句读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应该断句的地方。

在文言文中,一些发语词常常用在句子开头,如“夫、惟、盖、凡、窃、请、敬、微、今、初”在这些词的前面一般需要断开;还有一些常用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在这些词的前面一般也需要断开;还有一些用在句末的语气词,如“乎、哉、也、兮、矣、欤、焉、耳、耶、邪、而已”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在这些词的后面一般需要断开;还有复句中的一些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等词,在它们的前面一般也要断开。这些特点,非常有助于断句。

例如: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二、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往往和籍贯官职名连在一起,人名在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如: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三、察对话引文,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白”“语”“道”“谓”“对”等作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的双方来断句。

例如: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四、依总分结构,定句读

文言文中,句子结构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

例如: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例如: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而无告者也。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而无告者也。

五、据修辞,定句读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文言文句式整齐,四六句居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比如:

顶真——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例如: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2)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对偶(对称)——对偶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例如:

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过失未足以亡积恶多者虽有一善是为误中未足以存人君闻此/可以悚惧/布衣闻此/可以改容。

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过失/未足以亡/积恶多者/虽有一善/是为误中/未足以存/人君闻此/可以悚惧/布衣闻此/可以改容。

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

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

反复——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

例如: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六、辨句式,定句读

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

在平时的断句考查中,应综合运用以上几种方法,先易后难,逐层突破,兼顾上下文的联系,仔细推敲。断句过后,还应该作些检查。一是检查断句后意思是否讲得通;二是检查断句后上下文内容是否合理。

文言文断句的考察,归根结底是对文言文内容的考察,因而,除了掌握以上几种方法外,还应指导学生积累大量的文言知识,多种方法相辅相成,才可以收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考文言文断句命题分析与解题技巧 第7篇

一、命题分析

由上表可以看出, 最近几年, 高考文言文断句题考查呈现如下特点:

1.高考文言文断句考查题命题省 (市) 在逐年增加, 近两年已到半数。2014年全国课标I卷、II卷也加入了考查断句的队伍。用考查断句来考量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将成为一种趋势。

2.主观型试题 (用“/”标注断点) 居多, 且相对稳定, 起步较早的北京、浙江等地坚持用主观型试题命制。客观型试题 (选择用“/”标注断点正确的文句) 较少, 但近两年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从试题难度来讲, 主观型试题难度明显大于客观型试题, 对学生语感要求更高。

3.选用文句方式发生变化。文句的选用有的来自文言文阅读文本中的语句, 有的来自独立文段或独立文段中的句子。就近两年考题而言, 由单用走向合用, 出现由分而合的趋势。一直坚持独立选文命题的北京, 2014年起用阅读文本中的语句, 这应该是回归文本整体性、完整性, 突出考查整体阅读能力 (文句的整体性、文意的完整性) 、注重文意理解与文句理解结合的命题理念使然。

4.考查文句能体现出文言文用字、用词、用句的行文特点。所选文句主干词、修饰限制词、造句功能词, 充分体现文言文特点, 突出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在言语中独有的造句功能。所选文句, 突出文言基本句子结构以及对称工整的表达特点和特殊句式语法特点。

二、备考策略

(一) 熟知文言文语言表达用词特点及规律

1.熟练掌握文言文常用虚词在句首、句中、句尾的用法。

(1) 句首词。如“夫、惟、盖、凡、初、斯、岂、若夫、且夫、呜呼、嗟夫、悲夫”等, 句中见到这些词, 一般可在此词前断点。

(2) 句中词。如“苟、假使、虽、虽然、纵使、至于、已而、于是、若、至若、故”等, 句中见到这些词, 一般可在此类前断点。

(3) 句尾词。如“也、矣、者、乎、焉、与 (欤) 、邪、之、哉、耳 (尔) ”等, 句中见到这些词, 一般可在此类词后断点。

(4) 对话词。即人物对话常用到的词, 如“曰、云、语、言、道、白、对、谓”等。一般情况下, 碰到此类词都要断点。

2.熟悉一些文史常识和固定词特点和规律。

文言文中的一些地名、人名、官名、谥号、年号、帝号等词后, 可断点。有些约定俗成的文言词, 在断句时, 不能将其拆开, 如“是时、昔者、既而、俄而、下官、寡人、然则、是故、何以、得无、何其”等。“吾、予、余”等第一人称代词, “汝、尔、子”等第二人称代词, 用在句首, “之”作第三人称代词用在句尾等。

(二) 熟悉古人用句的基本特点及规律

1.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子结构特点。

用“也”表判断语气, 用“矣”表陈述语气, 用“乎”“邪”等表疑问语气, 用“哉”“耳”等表感叹、祈使语气等。这些表句子结构的词后往往就是断点。

可用固定结构帮助断句。如“……者, ……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 “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 “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 还有“如……何、况……乎、何 (以) ……为”等固定句式。在断句时, 可在观照句式来进行正确断点。

2.熟悉文言文对称工整和音韵和谐的表达习惯。

文言文, 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表达, 都讲究对称工整和音韵和谐。文言文句子常常句式整齐, 讲究对称, 如果遇到对偶句式, 可适当利用骈偶结构的对称性推断短语结构及其词类性质。掌握了这一特点, 就能把握古人用句的基本规律, 断点就容易找到。

(三) 加强课内外朗读, 培养文言语感

利用早读或复习课, 多读课文或精选一些古代经典文章, 结合文言文用字用词用句相关知识及特点规律, 培养好学生文言语感, 学会正确的文言断句。

(四) 选用真题仿题, 加强断句训练

1.高考断句真题仿题训练。让学生熟悉题型, 了解命题特点, 熟悉选文特点, 总结解题方法技巧。

2.选取课外经典文言文本进行断句训练。每种文体 (传记体、散文体、议论体) 选取1~2篇, 精练精讲。

文言文解题策略 第8篇

文言文让许多高中学生头疼,一看是文言文,就退避三舍;一看是文言文,就感觉无处着手。其实,我们在教授学生文言文时,首先打消学生的难学顾虑,让学生感觉文言文并不难,原来就是一些实词和虚词,实词的许多意思我们现在还在用,而虚词就根据具体语境来推测,文言文中的句式无非是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等,并给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学生就不会再躲着文言文了。下面结合高考和平时的教学,对高中文言文学习中的知识重点进行浅析。

纵观历年高考,全国卷II中文言文阅读占考试内容一大块,分值一般是19分,无论题型如何变化,从考查的内容上看,总离不开“言”与“文”这两个方面,所谓“言”,是指文言文的词汇知识、特殊句式和习惯用法等,所谓“文”,则是指对涉及文段内容的诸要素的理解。

在高中语文的文言文学习中,在“言”中,须重点掌握实词和虚词两大部分。我们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拓展延伸归纳,并让学生掌握。

一、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对于文言实词,很多学生感觉学习时非常吃力,觉得无规律可循,其实不然。

首先,正确理解一词多义。在高中阶段,考纲要求重点掌握120个文言实词,其本义是重点记忆的。掌握了本义,再由本义延伸出引申义或比喻义,这样就能比较快捷地掌握词语的含义,以简驭繁,从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正确理解古今异义。这类古今异义词并不多,可以归纳记忆,还可以根据词语本身的含义与上下文的文意来推断出与现代汉语的异同,如“妻子”,这个词在文言文中指妻子和儿子,是两个人,而在现代汉语中指男子的配偶,是一个人。

第三,正确理解通假字。所谓“通假字”,是指古代汉语中用音同或音近字的字代替或假借某个字的现象,比如:“涂有饿菜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涂”通“途”,意为道路,通假字是约定俗成的,不可随意通假。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应注意归纳。

二、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在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主要有:“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等等。学生应结合教材熟记这些虚词的词性、意义和用法,有助于在高考中正确解答试题。

首先,看该虚词的词性。词性不同,用法肯定不同,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中“而”表递进关系,译为“并且、而且”。在“缦立远视,而望幸焉”中“而”表目的,可不译。

其次,可根据虚词的不同位置。判断该词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往往处在不同位置上的虚词,其意义和用法也不相同。如“因宾客至蔺相如谢罪”中的介词“因”,表示方式、手段,译为“经由、通过”,而在“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中介词“因”是表原因,译为“因为”。

第三,可以利用以前所学。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它们的意义和用法,注重课本注释,系统性积累,熟悉语境,灵活记忆,这样可以轻松地解答试题了,面对文言虚词,有7种常见的推断方法:1句意分析法。2上下文推断法。3代入筛选法。4结构推断法。5成语联想法。6标志确认法。7句例推断法。

三、掌握文言句式和语法。

在解决了以上实词和虚词的基础上,还要正确理解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在古代汉语中,有一些特殊句式,就是指古代汉语中与现代汉语的句式不同的特殊的语法现象,最常见的有被动句、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以及主谓倒装)和文言固定结构,而这些最好能够记住一些例句,以便在解读时对照分析。有助于翻译文言语义,是翻译部分必考之一,也是读懂文言文必不可少的。

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有。被动句。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2用“被”表被动;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4用“于”或“受……于……”表被动。判断句。1用“者……也”表示判断;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3用“者”表判断;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5…,….“也”表判断。宾语前置句。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前置。格式:主 + 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 宾(余、吾、尔、自、之、是)+ 动词。例:时人莫之许也,古之人不余欺也,2疑问代词中代词作宾语前置。例:沛公安在?大王来何操?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例:“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4用“之”“是”作标志的句子,宾语前置。例:唯利是图,何罪之有?状语后置句。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的后置。例: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劝学》2用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的后置。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3用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的后置。例:具告以事。《项羽本纪》定语后置句。1用“之”使定语后置。例:四海之大,有几个与欠? 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2用“者”的后置。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文言文解题策略 第9篇

关键词:高职类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高职类高考语文科目共150分, 除了作文70分以外, 整个试卷中分值最高的是文言文阅读题, 共28分, 占总分的19%。抓好文言文阅读题的教学, 让学生能拿到文言文阅读题的大部分分数, 是拉开高职类高考语文成绩的关键。但是职业高中学生的文言文基础比较差, 他们普遍对文言文阅读学习不感兴趣, 加上大部分职业高中只在第三学年甚至第三学年的下半期才开始进行高职类高考教学, 因此, 采用一些适合短期教学又能收到较好效果的方法, 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 跨过掌握文言文阅读的难关是非常必要的。

众所周知, 要具备良好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必须通过文言文知识的长期积累和文言文阅读语感的长期培养来实现, 即使是在如上所述的高职类学生文言文基础知识较差和复习时间较短的情况下, 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仍然是做好文言文阅读题目的大前提。不同的是, 正常的教学中我们常常通过四到五年的文言文教学来帮助学生积累文言文知识和培养语感, 而高职类高考的文言文教学是一边做题一边积累文言文知识和培养语感, 并且教学内容以文言人物传记为主。

在高职类高考的文言文教学中, 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能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 较有效地积累文言文知识和培养语感, 并拿到文言文阅读题的分数。

一、阅读前准备

1.一本《古代汉语词典》。方便查询古代汉语实词。

2.古代文化常识检索。方便查询古代地名、官名、天气名称等。

3.古代官职变迁常用词表。

4.古代人称代词表。

4.高职类语文高考必须掌握的15个虚词表。

5.在笔记本上摘抄掌握得不够好的实词和典型文言句式。

二、培养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意识阶段

以《萧何月下追韩信》第一自然段为例进行讲解。

1.指导学生初步阅读《萧何月下追韩信》第一自然段, 用小横线划出里面不需要翻译的固定名词 (人名、地名、官名等) 。

2.再次阅读《萧何月下追韩信》第一自然段, 用小双线划出里面的虚词。

3.第三次阅读《萧何月下追韩信》第一自然段, 用小斜线划出单音节词。

及/项梁/渡/淮, 信/仗/剑/从之, 居/麾下, 无所/知/名。项梁败, 又/属/项羽, 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 羽/不用。汉王之/入/蜀, 信/亡/楚/归/汉, 未得/知名, 为/连敖。坐/法/当/斩, 其辈十三人/皆/已/斩, 次/至/信, 信/乃/仰视, 适/见/滕公, 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 壮/其/貌, 释而/不斩。与/语, 大/说/之。言/于/上, 上/拜/以为/治粟都尉, 上未/之/奇/也。

4.小结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题的文段一般都能按照以上三个顺序进行解读, 划小横线的固定名词和划小双线的虚词在阅读的时候可以不译。我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除固定名词和虚词以外的实词上, 尤其要注意古代汉语中实词多是以单音节的形式出现。这一阶段可以按照上述方法多划几个文段, 不必翻译。方法熟悉了以后, 不必严格按照初步阅读、再次阅读和第三次阅读的顺序训练, 学生可以通过一次阅读同时完成三次阅读的内容。

三、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知识积累阶段

1.按照上面的三个步骤指导学生阅读其它文言文人物传记8到10篇, 用笔记本摘录经常出现的虚词、固定词组并查字典解释其意义。

2.完成以上阅读训练之后, 可以开始对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训练。强调尽量把单音节实词翻译成两个字的现代汉语词语。每个句子翻译完词语以后再进行词语组合, 调整语序, 添加连词, 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在翻译训练中, 必须让学生达成共识, 即不必过于追求每个词语的准确性, 而应当建立整体观, 大致了解文段意思即可。用笔记本摘录文段中经常出现的实词并查字典解释其意义, 摘录经常出现的文言句式归类并进行总结。

四、文言文阅读解题实战

在完成了以上准备之后, 学生可以开始做文言文阅读题进行实战训练。

高职类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一般设四个客观题和一个文言文翻译题, 其中客观题的第一个小题一般考查文言文实词, 第二个小题一般考查文言文虚词, 第三个小题一般考查文言句式或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第四个小题考查理解和把握文段的中心思想。

在这个阶段的实战训练中, 要求学生在阅读文段之前首先阅读该题目的第四个小题。如果第三个小题是理解文段内容, 学生还必须在阅读完第三个小题的选项之后才开始阅读文段。文段阅读完成以后再次阅读第四个小题并完成它。第四个小题的选项通常是对全文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的概括, 对学生掌握文段意思有很大的帮助。接下来可以完成其它三个小题, 尽量在文段里找出选项的出处, 联系前后文寻找答案。做好四个选择题, 翻译文段也就水到渠成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一般能在选择题中拿到6到9分, 翻译题中拿到3到7分。

文言文解题策略 第10篇

所谓“分析综合”是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 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对于文言文, 高考定位在“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上。而“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一、关于“筛选文中的信息”

近十多年里, 高考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多取史书的人物传记的片断。同现代文一样, 文言文也是由诸多信息组成的。这就要求考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 准确把握文中的主要信息, 诸如何人、何时、何地、何情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等, 并且根据题目要求, 筛选所需信息。

本考点一般采取客观题的形式, 在第1卷中单独设置一题, 常常要求“选正”。命题者依据所选文段中传主的主要材料或文章的主要信息, 以某个标准为依据, 编选出一般含有六个语句的一组材料;交叉省缺地编为四项, 要求选择完全符合所定标准的一项;以此来考查考生是否从整体上读懂了全文, 是否准确地把握了文中关键语句和主要信息。如2001年第15题就是要求在六句话中筛选“全部表现田单‘兵不厌诈’手段的一组”。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近几年高考文言文的命题有几个变化:一是所选人物形象是“圆形”的, 而非往年或忠或奸都是一贯而终;二是文章分为两部分, 分别引自不同的典籍;三是常常从两个“向度”对人物的个性品质进行考量, 如2003年全国卷第13题选择“下列各组句子中, 分别表明裴矩‘佞于隋’和‘忠于唐’的一组”。这给考生以新的提示:今后文言文中的人物将有可能比以往更加丰满、多元。因为一篇文章中对一个人的评价是一致的, 但两部不同典籍中的相同人物形象可能就会见仁见智。因此, 要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解答“筛选文中的信息”这道题的思维规范:首先通读全文, 理解所选的用来作判断的句子的含意, 捕捉重要信息;其次审读题干, 彻底弄清标准;第三, 依据标准, 逐一检查, 再作出选择。选择时要特别注意文对句中陈述对象的检查。一般来说, 陈述传主的文句, 常常是符合标准的;有时某些文句虽然也是陈述传主的, 但用标准来衡量, 它并不符合要求, 这就应该排除;有的文句虽然不是直接陈述传主的, 但它却是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来写传主的, 这也应该仔细辨别。

这类命题常设的陷阱有张冠李戴、跳离限制、以结果代行为等。

二、关于“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这两者的考查基本采取客观题的形式, 设置在第1卷中的一道题目里, 常常要求“选误”。前者是指对文中所述事件或所说的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 要求考生答出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等;因为命题比较稳定地取材于史书的人物传记片断, 所以突出地考查了人物的言行经历及形象特点。后者要求考生对于作者叙述事件、阐释道理的目的以及基本观点态度, 能作出准确的回答。

由于本考点一般采取客观选择题的形式, 因此, 考查本考点时, 实际上并非真的要求考生自己去“归纳”“概括”, 而只是要求分析判断由命题者设计的有关题目。当然, 要能正确回答, 得有归纳、概括的能力。

此考点要求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的基础上, 梳理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 依据情理辨清主要信息、次要信息, 从而明确文章主旨。它属于对文章内容深层次剖析, 其中也包含着对原文文意的归纳概括的考查。如1999年全国卷第16题, 从多个角度考查了逆向思维能力, 要求选出与文意不符的一项, 题目是从苏琼的聪明机智、治理结果、清正律己、关心民众等四个角度设计的, 要求从对四个角度的具体解释中选出与文意不符的一项, 整体性强, 综合能力要求高。

解答本测试点考题, 思路与方法有如下几点:首先是总体阅读, 整体把握。必须特别注意第一次阅读的质量, 对传主品质;所写的人与事、情与理;作者选取的材料、记叙的角度、叙述的语气、相关的议论抒情等等, 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是题文对照, 逐项检查。将备选答案中的有疑义的内容与原文相关部分比较, 看是否一致。应该尊重原文不能随意拔高或贬低, 不要遗漏重要内容。凡是对原文有故意夸大、缩小、曲解、混淆等内容的选项, 都是命题者设置的陷阱, 应该特别小心。再次, 要充分利用选项, 排除干扰。在一般情况下, 试题设置常常是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错误的一项, 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这正确的三项, 运用比较法、排除法, 选出错误的一项应该是有把握的。另外, 如果试题提供了文段的题目、出处、尾注、作者的有关情况以及背景知识等, 我们就应该充分加以利用。最后, 认真检查, 全面验证。常用的方法有代入法、析错法、否定法等。

我们还要明白设题者常常借助以下方法来设置干扰项:张冠李戴;任意拔高、贬损;真真假假 (如2005年重庆卷第13题A项“侯可……回来后将钱全分给其他同举者”应该是“回来后将剩余的钱分给其他同举者”;“留下来照顾生病的乡人”显示的良好品格是“乐义”而非“自律不贪”) ;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此种情形最为普遍!如2005年江苏卷第12题的B项“阳城看到朝廷腐败”, 2005年江西卷第14题的D项“对其功高赏薄、晚年被贬的遭遇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等等。

江苏高考文言文考查题型及解题对策 第11篇

一、考查实词类

从2004年开始的江苏高考试题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用选择题型直接判断词义的对错。“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考试大纲》保留内容,要注意两点隐含信息: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关键是理解教材中120个左右的实词;二是“在文中的含义”,这一限制成分是指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掌握6种推断实词的方法是解题对策。

1.语境推断法,即根据上下文意来推断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高考考查的实词大多具有多义性,要紧紧抓住上下文来理解推断。例: 进之此时案腰刀伺道济(2007年江苏卷第8题C项)这儿的“伺”应认真体会语境来理解,这里高进之应该是手握腰间佩刀在一旁观察道济,翻译成“等候”不妥。

2.结构推断法。古人行文,好用整齐句式,相对应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意义相近或相反。根据这一规律,可以很容易推断出实词的含义。

3.语法推断法。根据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形容词、动词充当,等等。我们可以根据文言实词所处语法位置,理顺句意,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例:或多惶惧,失其常度 。(2008年江苏卷第6题D项)这里的 “失”字解释为“失去”,是个动词,所以“度”字从语法结构上看应解释成一个名词“常态”,选项中解释为动词性的“考虑”显然错误。

4.旧知迁移法。近几年高考文言文趋于浅近且贴近课本,在揣测实词含义时可以迁移联想,根据熟知的内容推知实词在陌生语境中的意义。例:率倜傥非常之人(2009年江苏卷第5题D项)。这儿的“率”字,我们可以联想到《六国论》中的“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中的“率”解释成“都”,结合上文“四方奇才辈出,如通明之属”,就可以推断出解释为“率领”是不合语境的。

5.成语联想法,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许多成语为我们推断实词词义提供了方便,我们可以借助常见成语的语素来推求古汉语实词词义。

6.字形推断法,即通过字形结构分析解释词的本义。

二、考查虚词类

虚词选择题常见命题形式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或不同的一组是”(04年江苏卷),或“文中某个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005、2006年江苏卷)。《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虽然江苏省从07年开始选择题中未涉及到对虚词的考查,但牵涉翻译题,还是要掌握“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等规定的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同时要掌握以下解题对策:

1.句意分析法,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如“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一句的“因”是什么词,可以结合句子的意思“府吏听说了这个变故,就暂时请假赶了回去”,确定“因”是连词“于是,就”,表承接关系。

2.代入筛选法,如果给出两个句子或一组句子,让我们判断句中这个虚词用法是否相同,或和题干例句中虚词的是否一致,我们可以判断出一句中的用法意思,然后把它带入到其它句子中去看是否讲的通。

例:2005年江苏卷第10题,题干中“为开救”的“为”可解释成“替、给”,把这个意思带入四个选项中逐一排查,很明显只有A项讲得通。

3.结构推断法,抓住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特点,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而”和“以”用法相同。

4.标志确认法,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2006年江苏卷第9题的C项“不然,籍何以至此”的“以”字解释,就可根据常见句式“何以……”来判断是“凭借”的意思。

三、考查筛选信息类

近几年江苏卷最常见的命题方式是挑选若干文句分别编为四组,要求考生选择出全都说明主人公某个问题的一组。可以把握两个对策:

1.把握“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的主要内容。文言文中“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是建立在对文本的理解基础上的,就文本的主题、环境、情节或细节,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和判断。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信息,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的信息,体现人物主张的信息,表现人物情感的信息,反映人物思想道德的信息,展现人物性格的信息,反映人物志向的信息,表现人物才智的信息,反映任务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的信息。

2.树立全局观念,把握题旨信息,对应、排除、比较。做此题时,一看对象二看类属,最后结合语料与文本的结合点,在对比中比较排除。如08年江苏卷第7题: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吴汉激励士气的一组是③军士激怒,人倍其气。一看对象,这里说的是“军士”而非“吴汉”,且题干中要求是直接表现,故排除③句,这样就很容易解答。

四、考查归纳要点与概括中心类

本考点考查为选择题,一般涉及以下几点:(1)某个论点的依据;(2)某种现象的内在本质;(3)某件事发生的原因,发展所导致的结果;(4)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等等。这类题目中的错误选项,常常是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分析中,夹杂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解题对策有三:

一要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阅读时要注意:①记叙性文字,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的传记文,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②议论性文字要理清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③说明性文字要理清说明对象、说明内容和说明方法。

二是善于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清文章的层次。特别要注意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人物张冠李戴,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三是回文查对,将选项中现代文叙述文字与文言原文对应文字比照判断。例:彭子篯注意到沈通明在邓州的异常行为,前去察看,但两人一见如故,相处很好,于是彭子篯免除了他的罪责,将他释放。(09年江苏卷第7题C项)“将他释放”中后半部分对比原文“引与俱归,日夜与通明纵酒甚欢。居久之,遇赦始得出。”明显不合文意。

五、考查句子翻译类

翻译句子是个难点,解题对策有三:

1.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和原则。文言文翻译的标准是信、达、雅。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命题者一般来说总是立足于要求考生采用直译的方式,尽量字字落实,只有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为辅助手段。

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五字法:①留,即保留古今相同的词和专有名词。②删,一些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应删去。③换,一般指把原文中的文言单音节词对译为现代汉语的双音或多音节词。除了这些,还要注意: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注意词语的语法特点:包括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情况。④补,省略的部分,词语活用相应的部分,代词所指的内容,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容,省略句中应补充的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等。例:及得召见,遂见亲信。(2008年江苏卷翻译第1句)此句翻译时要注意把必要的主语和宾语添加出来,“吴汉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皇帝亲近信任。”⑤调,把文言文中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常用的倒装句有主谓倒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例: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2010年江苏卷翻译第1句)此句翻译时要注意把状语后置调整过来,“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

优化解题策略提高解题能力 第12篇

一、列表的策略

列表的策略就是要求学生会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 在列表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 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一般说来, 用列表的策略较适合解决归一、归总类的实际问题。

如:服装厂加工一批服装, 原来每套用布2.4米, 能做440套, 改进裁剪方法后, 每套节约0.2米, 这批布现在能做几套?

边读题边分析边整理如下表:

使用表格整理后, 条件和问题便清楚地呈现出来了。

在解答归一、归总问题时, 我们甚至可以采用下表的模式:

当然, 其他诸如解答类似于有关面积之和 (差) 的实际问题, 也可采用列表格的策略。列表的过程其实就是整理题中信息、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列表不是目的, 关键是要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策略的有用价值。

二、画图的策略

作图分析、解答数学题目是学习数学最为常用、最富实效的一种解题策略, 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始终。图的表现形式有直观示意图、线段图等。通过画图可以快捷、直观、准确地整理出题目中的信息。

例如:一块长方形水泥地, 长10米, 宽8米。扩建时长增加5米, 宽增加3米。扩建后的水泥地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这道题长和宽同时发生了变化, 我们采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出题目中的信息后, 多种多样的解题思路就不言而喻了。

方法一:5×8+3×10+5×3

方法二:5×8+3× (10+5)

方法三:3×10+5× (8+3)

方法四: (10+5) × (8+3) -10×8

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可以解决许多数学问题, 如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分数应用题等。有时画图策略还要与其他策略综合使用。

作为一项数学学习的基本功,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边读题边画图思考的习惯, 要让学生想到画图、画好图、用好图。

三、一一列举的策略

用一一列举的策略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为了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在一一列举的过程中要合理使用列表或画图的方法, 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同价值, 增强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

例如:六 (2) 班23位同学去植树, 可以3人一小组, 也可以2人一小组 (不可以一人单干) , 有多少种不同的分配方案?

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 可让学生先说说分配方案。当学生觉得怎么也说不清, 或者总觉得说不全的时候, 他们会意识到“一一列举”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策略。接下来便可以通过列表, 不重复、不遗漏地进行列举。

从“安排1个3人一小组”想起, 可以发现有四种符合题意的安排:

也可以从“安排1个2人一小组”想起, 虽然思路不同, 但也能殊途同归。

“一一列举”呈现的答案非常直观, 因而这种方法方便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要注意的是解题时要留给学生充分的、便于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 同时, 在学生思考的关键环节上, 仍需教师必要的点拨。

四、倒推的策略

“倒推”即倒过来推想, 是一种应用于溯本求源式问题情境下的解题策略。学生用倒推策略解决问题要处理好三个环节:1.应用画图、列表等策略整理题中信息;2.借助直观图倒过来推想;3.养成检验习惯。

例如:小军收集了一些画片, 他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送给小明, 自己还剩25张。小军原来有多少张画片?

解决此类问题时, 需要启发学生利用箭头表示数量变化的具体过程, 再用逐步反推。如下图所示:

小军原有÷2-1

还剩25张

一般来说, 解题时需倒推的步数越多, 越复杂。有时只可以逐步倒推, 如上例;有时既可以逐步倒推, 又可以根据变化的比较结果直接倒推。如:王强原来有一些故事书, 今年又买来12本, 送给小亮15本后, 还剩52本。王强原来有多少本故事书?逐步倒推这样解答:52+15-12=55本, 如将买来12本与送出15本合并考虑为送出3本便可直接倒推, 列式为52+ (15-12) =55本。这样的思考过程更加简捷, 但难度有所增加。

五、替换和假设的策略

替换一般是通过等量替换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 本质上就是一种假设, 适用于整个小学阶段。低年级可解答一些简单的替换问题, 如“△+△=○, ○+△=6, △=?”, 而高年级有能力去解决一些稍复杂的替换问题了。

使用替换策略解决问题的时候, 要抓住两个关键点进行思考, 一是能够由题意想到可以把甲事物替换成乙事物, 或把乙事物替换成甲事物;二是正确把握替换后的数量关系。

例如:如意村有3块面积相等的黄瓜地和3块面积相等的西红柿地, 一共是480平方米。每块西红柿地比每块黄瓜地大10平方米, 每块西红柿地和每块黄瓜地各是多少平方米?

教学时,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可以把3块西红柿地换成3块黄瓜地, 也可以把3块黄瓜地换成3块西红柿地。接着就要让学生理清数量关系, 全部换成6块黄瓜地或6块西红柿地后总面积发生了变化, 需要用 (480-10×3) ÷ (3+3) =每块黄瓜地的面积, 或者用 (480+10×3) ÷ (3+3) =每块西红柿地的面积。总量发生了何种变化是解答此类问题的难点, 可以让学生画简图帮助理解。

假设的策略与替换一样都可以使原有的复杂问题转化成一个较为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假设, 问题情境与实际情况发生了变化, 而这种假设后数量关系的变化情况正是问题解决的第一抓手。因此, 解决这类问题要让学生弄清两个问题:“假设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例如: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中国古典算题“鸡兔同笼”问题时, 就要学生弄明白“如果全为鸡, 脚的总数少了, 为什么会少呢?如果全为兔, 脚的总数多了, 为什么会多呢?”

运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时都要有条理地理清数量关系, 确定解题思路, 有效地加以解决, 并能从中感受替换和假设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上一篇:空间教学教研下一篇:分布式制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