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引入范文

2024-08-16

语文引入范文(精选12篇)

语文引入 第1篇

一、导入激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儿童天性好奇, 当他们接触到新事物时, 往往会产生探究的欲望,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点, 设置多种多样的导入激趣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他们的求知兴趣。新颖别致、风趣幽默的开场白, 能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有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导入的方法很多, 可以运用故事、诗词、音乐、看图、笑话、名言警句、设置悬念等方式。

例如在讲《美丽的丹顶鹤》这篇课文时, 我采用了谜语导入新课, 我先讲了一个谜语请小朋友们猜一猜:“腿细长, 脚瘦小, 戴红帽, 穿白袍。”小朋友们一听要猜谜语可带劲儿啦, 侧耳倾听, 我刚把谜语说完, 大家就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 一个个都举得高高的, 嘴里不停地说着“我知道, 我知道”, 同学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等同学们回答完毕, 听播放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 同时伴随着美丽的丹顶鹤图片, 使同学们在悠扬的歌声中感受丹顶鹤的美丽形态,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再如, 讲解《云房子》这篇课文时, 我首先提出问题:“同学们见过什么样的房子?”学生回答:“平房、瓦房、楼房、草房……”我接着又问道:“同学们见过云房子么?”通过这样的提问, 同学们的兴趣马上就起来了, 非常想看看云房子到底是什么样子。

二、情景激趣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使学生或触景生情、或疑窦顿生、或欲罢不能、或求知未得, 形成一种渴望解答、不知不觉跟随教师学下去的心理态势。

例如在讲《朱德的扁担》一课的时候, 在教学的过程中, 我在相关的影片中收集了一些资料在课前播放, 把学生置身于故事所在的背景中, 使得学生把自己当做是故事中的一员来参与, 参与其中的艰辛, 参与其中的心理过程, 让学生心灵深处受到强烈震撼而产生共鸣, 这样不但有助于教学的开展, 而且也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加感同身受, 激发学生对革命领导人的尊敬与热爱。

创设情境要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创设有趣、能唤起学生愉悦情绪的情境, 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 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经常创设教学情境, 能使学生的注意由无意注意逐步发展为有意注意, 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

教学中比较常见的创设情境类型有: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游戏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根据教学内容, 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 诱发学生的好奇心,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丰富学生的想象,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三、语言激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教师的语言, 掌握和运用儿童化的语言既是每个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也是一个激发学生兴趣的好方法。教学中教师要不断锤炼教学语言艺术, 精心设计闪耀着智慧火花的教学语言, 变无趣为有趣, 变无声为有声, 变无形为有形,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勾画出作品所表现的画面, 启发学生去追问、去探索, 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让课堂出现欢快、热烈、生机盎然的景象, 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作品意境, 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我认为, 一个语文老师首先要做到语言饱含慈爱之情, 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 时缓时急, 抑扬顿挫, 声情并茂, 和谐动听, 教师要焕发童心, 进入角色, 使语言生动形象、娓娓动听、富于音乐美感, 使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

例如在讲《嫦娥奔月》这篇课文时, 描述嫦娥奔月的句子文采相当优美, 通过教学语言的美妙舒展, 恰到好处地呈现文本的意蕴情景, 让学生披情入文地感受美丽的意境, 从而使学生享受丰富多彩、曼妙丰盈的语文的快乐, 在美妙的语言中体会升天成仙飘飘悠悠的感觉。

四、活动激趣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把人的发展基础确定在主体对客体的主动实践活动上, 指出兴趣、内化等心理不仅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 而且在活动中形成。形式新颖的课堂活动更容易撩拨学生的情绪情感, 使他们在新鲜的刺激中产生参与的愿望和冲动, 进而在一种兴奋的情绪状态下开始活动过程。设计精巧的课堂活动, 能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其中, 有利于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小动物过冬》这一课时, 我设计了一个课堂活动, 让同学们扮演不同的小动物进行表演, 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

五、效果激趣

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到一次成功的喜悦, 就会激发他一百次追求成功的欲望。不管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 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与肯定。因此, 教师要注意把握学生成功的喜悦, 把他转化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因。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尽可能多一些赏识与鼓励, 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为了让全体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寻找学生的闪光点, 哪怕学生的发言中只有一个用得好的词, 只有一句说得好的话, 也要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赞扬。例如我们可以使用“你这个词用得真准确!”“这个句子真美!”的语言来表扬。如果他们的发言中实在连值得夸奖的词句也没有, 我们还可以夸他们:“你真自信!”“真大方!”“你敢于发表自己意见, 进步真大!”这样可以让每一个学生意识到教师在时时关注着他们细微的进步, 并和他一起分享这种进步带来的快乐。

学习兴趣问题, 历来受到众多教育家的重视, 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自己丰富的教育经验出发, 总结出:“学习有了兴趣, 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 学与乐不可分。”当然, 语文课堂教学的激趣方法还有很多。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应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尤其应注重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手段, 多方法、多途径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入“生活”学习语文浅思 第2篇

我们在“自主说读”实验中设计了一种课型――“见闻述评”。把语文阅读课“还”一节给学生,引导他们看一看社会,在生活中“走一走”,让他们学学用自己的眼睛“读读”生活,用自己的耳朵“听一听”生活,用自己的头脑“想一想”生活,然后再在课堂内用自己的口“说一说”生活,用自己的智慧在课堂中再造“生活”。由此对学生的观察、思维、情感、表达等进行一番锤炼,既提高语言能力,又增加文化积淀,是改善语文教学的一条路子。

课例:

见闻述评

将“微写作”引入语文课堂 第3篇

在和学生网络交流的时候,发现一个奇妙的现象。很多学生,包括那些平时语文成绩不怎样,也不爱学语文的学生,在空间的说说、微博里面,却是妙语连珠,时常还会有一两段含义深刻的人生感慨。反思之后,发现不爱学语文的问题,根源还是在于语文教学没有更好地把学科和生活结合起来。只有“学而时习之”,才能真正的“不亦说乎”啊。

因此,尝试把网络时代的“微写作”引入语文课堂,因为少则几十字,多则百余字,易于操作,便于交流,谈天说地,容量不小。实际上,这并不新奇,只不过把仿写这个“旧酒”装进了微写作的“新瓶”之中。于是,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吸取各家经验,做了一些粗浅的尝试。结果,发现学生比较乐于接受,真正动手动脑的课堂,才是学生需要的课堂。

一、关键词介绍重要作家作品

对于重要的作家,请学生以仿写颁奖词的方式在课前进行创作。先给出感动中国的一组颁奖词作为示范,布置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以“关键词”加“关键词解读”的方式,对作家进行介绍。

譬如,《记念刘和珍君》的作者鲁迅,学生很熟悉,但是缺乏序列性。布置下去之后,学生认真地查找了鲁迅的相关资料。梳理出了“弃医从文”“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等关键词。不仅走近了作家,也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能够用文气通畅、文采斐然的“微写作”来替代以往的教师讲述和学生识记,学生收获的当然不仅仅是作家作品介绍那么多。

二、衔接语串联单元教学

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除了《沁园春 长沙》是古典诗词以外,其他三首都是现代诗,这个单元,教学往往以指导朗诵作为主要手段。“利用课文内容来设置语用情境,不同于以往一般的课堂练习,它类似于军事训练中的实战演习,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因而具有更大的教学价值。”(秦训刚,蒋红森,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现代诗歌,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诗歌朗诵比赛。每个小组为这三首诗设计衔接词,自己当主持人。通过比赛,学生为了写出不同凡响的“微文字”,深入地研读了诗词,很多文字让人不由为之动容。把学生从被动的听讲,转变为主动的挖掘,锻炼了他们的语文能力,也让他们收获了现代诗的美。

三、仿写古诗词,浓缩美文意境之美

《故都的秋》在意境上与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有异曲同工之妙,学习之后,让学生选取文章中的典型意象,仿写《天净沙 故都的秋》。学生写得不亦乐乎,通过讨论评比,小组推选出优秀作品进行板书。不仅深化了对作品主题的理解,也对古典诗词的章法有了粗浅的认识。

四、微博分享,巩固教学重点

对于一些重点篇目,课后的巩固很重要。以往都是以习题来加以巩固,学生疲于应付,大多都是“仿制品”,千篇一律的答案让教师啼笑皆非。可以安排学生在学完之后,以“微博”的方式,向没有读过这篇文章的人进行介绍,要突出文章的“闪光点”。教师可根据课题,圈定几个备选内容,比如,主题讲解,语言风格,写作技巧,等等,实际上就是短小的赏析文字。这样,不仅强化了课堂教学的要点,也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把语文阅读引入课堂 第4篇

我们能从语文课堂上给学生提供自主阅读的时间吗?

首先,学生阅读量少,阅读能力低。从小学到初中,大约有2050节课,如果每节课45分钟,每分钟阅读字数以280字为准,那么每课可阅读8000~9000字,12年累计,学生可以阅读1800万字。而现在的事实是,学生到了初中毕业依然大面积阅读能力不强,作文写不通顺,语文成绩不理想,不喜欢语文课。这不能不令我们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堂。我们的每堂语文课,老师和学生都在干什么?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我们的语文课堂:语文老师自己花大量的时间备课、研究教材、编写教案,设计课件,上课时按照教案、课件从容施教,安排课堂活动,织学生讨论,布置学生作业,整堂课大约给学生3~5分钟时间预习课文——这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时间,而这3~5分钟间也不是每节课都有。中间穿插让学生朗读一些段落,这就是我们很多语文课堂的常态。在课堂上,学生自己阅读的时间非常少,甚至没有,老师讲得太多,设计的活动太多,老师陶醉的呈现中,“尽心尽责”地剥夺了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乐趣。

其次,“用教材教”与“教教材”的问题依然没有很好解决。课改前全国学生使用一套教材,课文分靖讲和自读,再配上一套教学参考书(即教案),老师们只要按照教材、教参的要求讲授就可以了,那是典型的“教教材”;课改后,有了很大改进,无论小学、初中、高中都有几个不同版本的教材供选择。多了版本就有了竞争,也就促使教材越编越好。但是,一套教材的选文要能够让所有使用的老师和学生都满意是很难做到的,这一方面源于对课程标准解读的差异,另一方面源于编者阅读的视野和个人喜好,还有其他的原因;再一方面是教师或学生的个人喜好,因此,提出“用教材教”是很大的进步,给了教师、学生选择哪些课文的自主权。但是,从目前的现状看,我们的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能够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师、学生的实际,“用教材教”的老师不多,更多的老师依然是按照教材的体例把选文一篇篇的讲授(只要时间允许),而不太顾及学生的感受。

我认为以上三个方造成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学生厌倦语文课的部分原因。

那么,我们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实现自主阅读呢

一、给学生选择学习课文的自主权

语文学科,从古到今,一直是选文式的教材。选择哪些篇章作为范例学习虽有高下之分,但都能实现殊途同归的目标。正因此,教学没有必要依照教材一篇一篇的教,老师和学生们完全可以在每学期开学伊始,大致把教材浏览一遍,从中选出大部分学生都喜欢的课文,把它作为课堂上师生共同学习和研究的课文,大家普遍不喜欢的课文就可以舍去。然后补充新的文章,新的文章可以是记录反映现实生活的时文,可以是老师和学生喜欢的文章,可以是喜欢的教材选文中的作家的其他作品,或者是与喜欢的教材选文相关的其他文章。这样一来课堂学习的是学生喜欢的文章,阅读的容量加大了,这岂不是皆大欢喜的事情,这就是“用教材教”这一理念提出的价值所在。有一位老师每个学期都是这样处理教材,一本教材几周时间就讲完了,更多时间用在指导学生阅读和写作上。如要求学生自拟标题写一篇有关自己母亲的作文。学生把古今中外描写母亲的诗文全部收集起来了,阅读、研究,然后全班讨论,谈谈阅读后的感受,点评这些诗文精彩之处,然后,再写自己的母亲。所有学生写的母亲没有是雷同的,都能选择不同的视角写出自己的母亲。这是阅读与写作结合得非常好的做法。因此,这位老师的学生只要跟他学习一年,阅读和写作能力就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学生特别喜欢这位老师的课。

二、要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

一篇文章先让学生在课堂上反复读几遍课文,然后教师再组织讨论,让学生们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理解不到之处,再加提示、补充、引导,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是先接受老师的说教、灌输,而是有充分的时间,一遍、两遍地阅读课文,然后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疑问;阅读让学生积累,思考让学生质疑,讨论让学生思想碰撞,学生在阅读、思考、讨论的思维活动中享受了阅读过程的快乐。

三、把课外阅读引入课堂,加大学生的阅读量

把对联引入语文课堂(网友来稿) 第5篇

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大树上绽放着一朵奇葩--对联。名山大川、楼台亭阁、寺庙道观、商肆民居,无处不联;庆生悼死、怀远伤别、试才竞捷、外交辞令、报刊标题、戏剧唱词也往往运用对联。对联因其精致、高雅、丰满、对称、华美的艺术效果广受中国老百姓的喜爱。在传统的私塾教学中,“对课”是学生的必修课。它不仅充分体现了汉语的特点,而且对提高语言素养有很高的价值。因此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也可以把对联引入课堂。这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还可以增强语文课的知识性、生动性和趣味性。使课堂增添浓郁的文学品位。

一、故事引路,激发兴趣。

小学生喜欢故事,是个不争的事实。对联故事更是通俗易懂、曲折有趣,富有生活气息。在课堂中穿插些有趣的对联故事,寓对联教育于故事情节当中,让孩子们在故事中感受到对联的魅力,从而对对联产生兴趣。如:“比目鱼”对“独角兽”讲的是鲁迅小时侯入学应对的故事;“父望子成龙”对“子以父为马”讲的是解缙小时候智对的故事;“六七八九”对“二三四五”讲的是郑燮关心民间疾苦的故事;“投石冲开水底天”对“闭门推开窗前月”讲的是秦少游和苏小妹的才子佳人风流逸事;“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对“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岂为山乎”讲的是讽刺贪官的故事;“黄溪黄狗吠黄昏”对“白石白鸡啼白昼”讲的是家乡才子上京赴考途中的故事;(黄溪、白石都是家乡地名)……一个个对联故事穿插着讲,日积月累,在故事打动孩子心灵的同时,孩子对对联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对联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二、诵读对句,探究规律

新课标重视对学生民族审美个性的培养,对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在人教版新课程第五册“语文园地三”的“日积月累”中就已安排了这样一块读背的内容:“天对地,风对雨,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秋月白,晚霞红,水绕对云横,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教学参考中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在吟诵中引导学生探究对句的要点:上下联字数相同,用字不重复。因为是初学者,什么韵律、平仄皆可忽略不讲。只要读着顺口就好,感觉好就好。在此基础上教师更可安排拓展,如“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皓月对长空。斗转对星移,春花对秋月,水底天对镜中花,刀子嘴对豆腐心。百花齐放对一枝独秀,青山不老对绿水长流”等大量的常用对句。同时也可增加古诗中的大量对仗的句子,如“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信息输入与输出的过程,输入时要注意积累。没有丰厚的积累,创新就成了无水之源,空中楼阁。同理,一定数量对句的积累,才能为学生创作对联奠定基础。

三、搜集生活对联,赏析品评。

著名学者刘征说过:“生活是语文之源,社会处处皆语文,生活处处用语文。”对联,在生活中更是比比皆是。教师应引导学生融入生活,搜集对联,并调动学生品味、赏析这些对联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如“担四海风险,保九州平安”是保险公司的,一“担”一“保”体现了保险公司的性质;“笑迎八方旅客,喜送四海宾朋”是宾馆的,一“笑”一“喜”体现了宾馆高档的服务质量;“佳照传神亦庄亦谐,芳容写真惟妙惟肖”是照相馆的,“亦庄亦谐、惟妙惟肖”体现了高超的摄影技术;“酿成春夏秋冬酒,醉倒东西南北人”是开酒店的;“九曲夷山采雀舌,一溪活水煮毛尖”是开茶馆的;“巧缝千家衣,美化四时春”是开服装店的;“桃李满天下,雨露遍神州”是赞誉老师的;“东方不老岛,海山仙子国”是赞美咱们象山的……通过对大量对联的品味、赏析,使学生真正体悟到对联那精炼的语言、独特的风姿、奇妙的魅力和高雅的情趣。

四、填补对联,锤炼语言。

有人说,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一切。如何让语言牢牢粘住读者呢?这就需要我们反复琢磨,精心锤炼语言,在把语言写生动、简练、明白等方面狠下一番功夫。而对联语言高度凝练,准确,正是锤炼语言的一个极好的途径。我多次尝试填补对联关键词的方法来锤炼学生的语言,发现效果十分明显。如:“豆角开花藤牵藤,朋友相处心 心(连、交)”、“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 (归来)”、“宝剑锋从磨砺 (出),梅花香 苦寒来(自)”、

“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莫来 者来(道)”、“海到无边天作岸, 山登 我为峰 (绝顶)”、

“傲骨梅无仰面花, 竹有低头叶(虚心)”、“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 (知难不难)”、“月无贫富家家有,燕不炎凉 (岁岁来)”等等。学生在填补过程中,积极讨论、比较、甄别、选择,从中能推敲、锤炼、运用语言的一些方法,这是语感培养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五、尝试创作,简易入门。

当学生能欣赏对联的时候,学生对对联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此时应让他们牛刀小试了。1、结合课文征对。依据课文内容,根据特定的教学目的,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广泛地应用对联的形式。如:学了《西门豹》,有学生这样写到“老巫婆装神弄鬼谋财害命, 西门豹将计就计惩恶扬善”、“官绅勾结,借河伯娶媳妇,大捞钱财,使邺地民不聊生,西门巧计,除恶人驱迷信,兴修水利,让百姓安居乐业”等;又如学了《三顾茅庐》之后,学生写道“三顾茅庐求贤若渴终请良才归,一心为蜀鞠躬尽瘁为报明主恩”、“刘备胸怀天下求贤若渴,孔明躬耕陇亩卧龙待飞”、“刘备以诚待人终得人心,张飞鲁莽行事险误大事”等。2结合生活运用。 结合社会生活的大环境,让学生灵活运用对联,则符合语文源于生活实践又回归社会实践的规律。如有次以象山一风景点“蒙顶山”作为上联征对:“巍巍蒙顶山云雾缭绕”,结果学生人人参与,较好的有:“幽幽仙子谷兰桂飘香”、“清请白蟹潭鱼虾成群”、“悠悠东谷湖杨柳拂堤”、“茫茫千步沙游人如织”、“弯弯欧阳桥百年沧桑”等等。(蒙顶山、仙子谷、白蟹潭、东谷湖、千步沙、欧阳桥皆是象山名胜。)

陈寅恪先生说过“对对子形式简单而含义丰富,又与民族语言文字的特点有密切联系”。我认为将对联引入小学语文课堂中,对学生进行语言和思维的训练,丰富其文化底蕴,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但要求不宜过高,只要有内容,大体对仗即可。我们语文教师在传统文化教学中,要作到“莫为时尚放弃永恒,不被传统禁锢思想”。

作者邮箱: oxc7862@163.com

小学语文童话的引入教学探索 第6篇

一、童话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趣

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从课堂的一开始着手,教师要在课堂的初期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往的课堂导入方式一般都是教师口头上的讲解,这样的方式相对来说是比较单一的,并不能真正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改变课堂导入的形式,运用童话导入的形式,童话本身有着有趣的故事情节,同时故事里面鲜活的人物形象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习《小马过河》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故事,讲童话故事的情节讲述出来,学生跟随着教师的讲解脑海中浮现出画面感,精彩的故事情节会让学生感觉到非常有趣,想要继续知道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并且凭借着自身的想象勾勒出相应的画面。小学生在了解了童话的基本情节之后也会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教师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起来,接下来进行具体文章内容的分析,学生也会集中精力去听,集中注意力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课堂学习的效率,更加轻松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来。

二、利用童话开展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语文课堂如果仅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那么整个课堂就会显得沉闷枯燥,所以说为了改善目前的课堂状态,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童话故事,在课堂上开展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猜谜的方式来进行游戏,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童话故事,让学生根据教师描述的故事情节来展开想象,学生沉浸在自身的现象世界当中的同时又在积极的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讨论,探讨正确的答案。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根据小蝌蚪遇见的各种动物的描述,小蝌蚪要找的妈妈有大大的眼睛,白肚皮,四条腿,学生根据教师的描述也在跟随着小蝌蚪的寻找轨迹在不断的思索,最终想到小蝌蚪的妈妈就是青蛙,原来青蛙小的时候是这个样子的,小的时候和长大了完全不一样,怪不得小蝌蚪找不到妈妈。通过这样的猜想游戏,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被调动起来,学生之间的讨论也能够增加同学之间的感情,同时这样的童话故事情节让学生增长了知识,对于接下来的学习更是充满了信心。教师适当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加一些小的游戏会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并不是那么沉闷乏味的,学生课堂参与的程度高了也就会使得课堂的气氛变得更加的活跃,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堂游戏当中来,更加配合教师的讲解,进而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了。

三、以童话为背景,组织学生进行训练表演

童话一般都是具有精彩的故事情节的,故事对于小学生有着强大的吸引力,童话故事中人物特点以及故事情节都是比较鲜明的,出现的事物也不是局限在人类,像一些动物或是植物等在童话故事中都是可以进行交流,有自己的思想的,这也是比较吸引小学生的地方。教师可以选取比较经典的童话故事作品,让学生以话剧的形式来表演出来,将故事的情节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都展现出来,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具体细致的了解故事的情节。比如,童话故事《狐假虎威》这篇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文中的角色来将故事演绎出来,有得学生选择扮演老虎,有得学生选择扮演狐狸,了解基本的故事情节之后让学生细致具体的揣摩人物的表现,应该以怎样的状态演绎出来才能够最真实的还原童话的内容,比如饰演狐狸的学生要充分的抓住狐狸那种想要炫耀的心理,将狐狸的狡猾和奸诈演绎出来,饰演老虎的学生则是被狐狸的花言巧语所蒙蔽,糊里糊涂的受到狐狸的利用。将故事中人物心理和特点揣摩清楚之后,教师就要组织学生进行排练,将童话故事以话剧的形式演绎出来,让学生对于故事的情节记忆的更加深刻。表演其实是考验学生能力的一项教学任务,在演出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上承受着一定的压力,另外在临场发挥和心理素质等方面都能够对学生进行锻炼,表演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神态自然还要互相配合,将各自的台词陈述出来,相互合作以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不仅是在完成一项教学任务同时也是在享受这样的表演,表现自我,得到认可能够让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学习当中去,提升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有更大的动力去学习。

引入源头活水激活语文课堂 第7篇

一、提倡诵读, 促进感悟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这样一个先生读书的情节:他总是微笑起来, 而且将头仰起, 摇着, 向后面拗过去, 拗过去。很多人笑话这位教书先生的读书姿态, 看起来的确是生硬无趣;其实, 仔细想想, 这副样子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读书人的投入。古人十分重视诵读, “诵数以贯之, 思索以通之”,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投入的诵读是学生进入文本的桥梁, 诵读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集体学习的气氛更浓重, 使文章中不可触摸的思想情感立体起来。朗朗的诵读声中, 学生的内心更容易激动起来, 学习兴趣也更容易调动, 课堂的熏陶感染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学习《滕王阁序》时, 可以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朗读, 然后听范读录音, 体会骈文节奏, 之后再品读文章。品读中, 要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反复吟咏以体会语言的精妙。师生互动理解课文, 明确了作者的美好用意后, 齐读感受文章的思想情感。也可以变换形式, 根据内容分层朗读:第一段内容有亲切、赞颂的特点, 由女生读;二三段写景轩昂大气, 由男生读;四五段言人生志气, 可以齐读;而六七段为作者自谦答谢之词, 可由男生放低声调朗读;结尾的律诗格调清新高雅, 让清亮的女声来朗读会更能突出其特点。

提倡诵读, 其实是引领学生进行形象思维, 让学生在想象与联想中体会文中的情境, 真正地走入作品, 融入课堂。

二、创设情景, 激发共鸣

新课程标准要求还课堂给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使他们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内容的分析与评价中来。具体的知识技能可以灌输、模式化的过程方法可以教会, 但是, 学生“愿意学”、“喜欢学”是没办法硬性要求的。创设情景就是为了让学生“愿意学”、喜欢学”, 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带动思维的活跃。适当的情景创设可以巧妙地揭示课题, 引导深入, 促进巩固提高。

讲解盛唐诗仙李白的作品时, 可这样处理主题导入时的情景创设:播放制作的蜀地风光视频, 同时, 教师解说李白和这里的故土情缘:四川, 是著名的文化之邦, 地灵人杰, 从这里走出了一位光耀千古的伟大诗人李白。他从秀美的巴山蜀水起步, 以隐隐雷声的脚步闯进诗坛, 唱响了盛唐诗歌的最强音。这样的开场简单、自然, 充满了诗情画意, 可以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角色, 投入地学习。

学习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时, 如何让对种族平等话题感觉距离遥远的学生能深入体会作者那悲愤而热烈的情感呢?怎样才能让他们不仅在情绪上受到感染并能在思想上得以升华?可以选取反映美国黑人血泪生活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的部分文字, 加上配音朗读, 再结合电影《辛德勒名单》的拍摄背景以及内容简介, 甚至是相关视频片段, 让学生们认识到种族政策的残忍与暴虐, 能够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

三、鼓励质疑, 扩张思维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们习惯于课本上写的内容都是不容置疑的, 老师讲的都是对的, 没有大胆质疑的意识, 这是新课程教学必须扭转的。古人早就提出了“疑是思之始, 学之端”的教学观点, 今人何以不悟呢?

学生在课堂上的质疑, 我们决不能认为是爱出风头, 不尊重老师, 恰恰应给以鼓励, 促其发扬;因为我们培养的是人才, 而不是工具。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才不会抑制学生大胆敏锐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才不会泯灭语文课堂鲜活的生命力, 做到还语文教育以人性化。

例如, 在教授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和《归去来兮辞》时, 可能都会对陶渊明的隐逸大加赞赏一番, 说他的人格、诗文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但有一次在讲解时笔者就碰到一位学生的特殊提问:陶渊明的人生观是否太消极?大家难道一遇到艰难时势就去隐居?他这个问题提得有道理, 恐怕不止他一个人这么想, 只是他有胆量质疑。就着他的问题, 笔者和同学们专门讨论了半节课。讨论中, 我们认识到陶渊明思想中的道家影响, 也理解了他的特殊处境、个性做法, 更明确了其对现代人生活的指导意义:社会要发展, 时代要进步, 我们欣赏陶渊明, 不是要模仿他的生活方式, 而是要比他站得更高, “我身本无乡, 心安是归处”。

四、丰富活动, 提升能力

与知识本位的传统课程观相比较, 新课程教学理念提倡教学要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相匹配, 要在一些活动实践中让学生感到:学习是生活的需要而不是额外的负担, 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转化为创新能力。

我们可以不拘一格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把语文教学变成活的、立体的;并且综合其他学科以及现代社会的内容, 运用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 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得到全面提高。

在进行专题学习时, 可以采用探究式学习活动课的形式。例如, 曹操的诗歌是魏晋风骨的代表, 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从文学和历史两个角度来认识曹操就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学习专题。老师可以激励学生分组合作, 分别就不同角度阅读有关曹操的书籍、信息, 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探究, 引起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思维碰撞, 以产生新的认识, 提高知识运用的能力。

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形式, 让语文活动丰富, 促学生能力提高:社会热点话题辩论赛、赏经典影片写评论、编写课本剧练表演、替本地特产写广告词……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不仅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 充实学生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 认识社会, 提高对事物的判断力和语文实际操作能力。

语文引入 第8篇

简单解释,“随笔化写作”所指的就是一种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写作教学方式,它的主要特点是能够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并让学生的内在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在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写作所带来的乐趣,从而更加主动地加入学习写作的队伍中。随笔其实是散文体裁中的一个小分支,它不仅字数较少,而且在表现形式上也显得非常的灵活和自由。写作者既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变化而写出一些抒情文字,同时也能够在经历某一件事情以后记录下对事件的评论与心得。“随笔化写作”的教学理念中,教师不必硬性规定学生必须在某个时间段中完成多少字数的写作任务,而是让孩子们跟着自己的“感觉”来进行写作即可,无论是在听讲的过程中还是在课后的业余时间,学生都可以随时随地写下自己所感悟的文字。长此以往,学生会在这种零压力且无负担的状态中积累更多的写作经验,从根本上达到提高小学写作教学效率的最终目的。

二、“随笔化写作”的教学措施

1. 开发课堂资源

喜欢游戏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而穿插在课堂教学中的游戏则更是让小学生所喜欢和青睐的,为此,教师应当学会投学生所好,让他们可以在玩乐的状态中更好地掌握写作知识。例如,“击鼓传花”“狼来了”“魔法变身”以及“纸飞机大战”等充满童趣的游戏都会将孩子的神经充分调动起来,不仅完全忘却了传统作文课堂中的“清规戒律”,而且还会对作文学习抱有更高的期待感和积极性。在这些游戏元素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实行接下来的“随笔化写作”,让孩子们将在游戏当中感受到的心情记录下来,让整个写作过程都尽可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

2. 打开学生的想象之门

在小学阶段的写作课程中,写作灵感一般来源于两个渠道,第一种是在生活中可以触碰到和看到的真实经历,例如纪实类文章;而另一种则是凭借自己的想象力与渲染能力所创作出来的,例如童话类文章。那么,针对这些在生活中没有出现过的情景而言,怎样才能够让生活与情感经验都比较贫乏的小学生产生比较深刻的体验呢?首先,教师应当全面且深入地了解班级学生的心理特征,通过文字渲染和情感铺垫将学生带入接下来的写作氛围里,不断引导他们在写作的世界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且让自己解析出来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设定尽可能具有逻辑性;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同作品当中的人物进行沟通,帮助孩子们成功跨越文学创作与现实生活之间的鸿沟,让他们的想象力如同生长出了翅膀一般可以随心所欲地飞翔,从而创作出一篇篇令人意想不到的作品。此种方式更加适用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只要能够准确地把握孩子们的兴趣和喜好,就可以让他们很快进入想象情境之中。

3. 培养学生的言语成就感

在很多教育者和学生家长的认识中,他们觉得小孩子的成就感是相对较弱的。但实则不然,孩子们的内心深处是非常希望自己被人所关注的,当他们的作品有了读者以后会产生更大的动力,希望通过不断提高自己写作能力的方式来获得更多的好评。基于此,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更多发表文章的机会,例如让孩子们将自己的文章作品在班级上朗读,在班级的板报上发表,参加校内评奖以及送到正式的杂志社刊登等等。只有让孩子们的成就感得到应有的满足,才能促使他们朝着更高的平台所努力和成长。

4. 加大学生的阅读量

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写作水平的提高与阅读量的提高永远是两条共同前行的轨道,可以丝毫不夸张地说,如果说写作是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输出,那么阅读则是为生命提供营养和血液的必要基础支持。

(1)“随笔化写作”教材资料的阅读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将每位学生看作与自己平等的个体,不仅要充分尊重他们的言谈举止,同时还要保留他们自己的性格特点。在当前的写作教材中,几乎所有课程都没有涉及“阅读其他同学的作品”或是“拜读老师的作品”等板块内容,从而让很多教师和学生本身都对阅读和欣赏有了一些忽略。为此,在日后的教学课程中,教育者应当预留出一定的时间来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充分感受他人文字与自己文字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从而为日后随笔化写作教学的顺利开展夯实基础。

(2)语文课本资源的阅读

小学生的阅读教学应当从根本上凸显出“表现本位”的课程理念,通过增加课内阅读量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和参考经验。语文教师应当将所有写作活动都归入提升学生语言表现能力的范畴当中,将课本资料中的写作重点呈现给学生,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言语美”的作品来进行阅读和点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领悟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均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从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树立起明确的写作志向和学习目标。

摘要:针对“随笔化写作”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结合教学经验总结出了几点可行性较强的教学措施,其中包括开发课堂资源,打开学生的想象之门,培养学生的言语成就感以及提高学生的阅读量等,以期能够给我国小学作文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随笔化写作,课堂资源,阅读量

参考文献

[1]姚淑琪.“随笔化写作”引入作文教学[J].教育旬刊,2014(8).

[2]赵慧.关于随笔化写作的实践与思考[J].教研天地,2015(11).

语文课堂引入影视作品的尝试 第9篇

关键词:教学资源,影视作品,激发兴趣,提升素养

2009年修订的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教育规律, 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探索富有实效的教学模式, 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 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到“倡导教师积极开发、利用教学资源, 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中职语文课, 作为中职学校基础课之一, 承担着为提高学生文明素养和文化素养服务, 以及为专业课学习服务的任务。对这些本来文化基础就不好, 学习自觉性又不强的中职生来说, 如果语文教师还是一成不变地按照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仅凭借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 学生对语文学习必然缺乏新鲜感, 缺乏兴趣。我也曾有过困惑, 不过很快意识到, 寻找一个突破口来激发这些中职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最关键。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我认为身处影视业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 不是每个学生都愿意从教材中汲取精神滋养, 但每个学生都会受到影视作品的影响。为此, 我尝试着在课堂上引入影视作品, 感觉此举令语文课堂更加生动了, 学生们的表现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一、引入影视作品的功能

电影艺术自它产生的那一刻起就发挥着巨大作用, 在很多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20世纪初期, 北大之父蔡元培先生就指出, 要“倡导媒体教育, 特别是电影媒体”。他说:“电影是唤起民众之利器, 也是教育之有力工具, 电影对兴我中华有大用处, 得教育者得人心, 得人心者得天下。”而且, 他特别强调电影是“七分教育, 三分娱乐”。

可见, 影视作品对于语文教学来说, 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影视作品有着教材文本无法企及的优势, 它综合了文学、戏剧、绘画和音乐等各种艺术形式。同时, 影视作品还与许多课文内容相互联系, 又具有直观可视特点, 易构建视听觉体验的教学情境, 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能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 提高语文素养, 增强审美品味。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在我们的时代, 电影是最有力的教育因素, 对儿童是这样, 对成人也如此。”当代影视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尹鸿也说过:“电影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加健康快乐和充满爱心地成长。而优秀的电影, 依靠具体生动的故事和情节来吸引人们的注意, 有利于学生理解一些复杂的东西。”

二、引入影视作品的方法

方法一:语文课堂引入根据教材内容直接改编的电影, 通过情景呈现,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中职语文教材尽管在编排上已经考虑到学生特点, 但是对这些无法很好静下心来阅读的中职生来说, 显然仅让他们从文字角度根本无法达到深入理解文本的效果。而引入根据教材内容直接改编的电影, 刚好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因为影视是一门综合艺术, 声画结合, 亦静亦动, 而且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影视作品, 往往比一般的文字作品更形象, 比一般的表演更生动。

比如, 语文 (基础模块) 上册编排了一篇课文, 是日本作家栗良平的作品《一碗清汤荞麦面》。文章叙述的是母子三人遭受厄运之后团结拼搏而苦尽甘来的感人的励志故事。作品洋溢着浓浓的人情味, 可如果直接让学生通过文字去感受理解故事的感人之处, 他们可能只会停留在表面肤浅的理解。所以, 我上这篇课文前, 先在课堂上播放了1992年日本根据作品改编拍摄的同名电影《一碗清汤荞麦面》, 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看得很投入, 课后有同学说当看到一些感人画面时感觉自己的眼睛都湿润了。这部影片的播放, 既缓解了平时语文课沉闷压抑的气氛, 又对学生的心灵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洗礼。影片让学生明白了:生活中, 天公把一种魅力隐藏在困难的事业中, 只有敢于且尽力直面困难的人才能够意识到这种魅力。所以之后的一堂语文课, 我顺势让学生进行大讨论, 引导学生让影片中的情景再次在头脑中呈现, 从母子三人、老板夫妇等角度来说说文章的感人之处及给自己的启示。结果我发现这堂课学生表现相当活跃, 感觉他们对文本确实有了深入理解。

方法二:语文课堂引入与教材内容有一定关联并延伸到课外的影视作品, 既对教材进行了拓展, 又帮助学生扩充了知识。

语文课堂上如果教师仅局限于教材知识的传授, 内容不够丰富暂且不说, 单从教学过程来说也会显得枯燥乏味, 势必调动不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引入与教材内容有关联的影视作品, 这样一方面丰富了课堂容量, 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影视作品中获得众多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规范的语言示例以及丰富的民间用语。这些都是学生学习语言的绝佳平台。

比如, 语文 (基础模块) 下册编排了作家王宗仁的作品《藏羚羊跪拜》, 课文描述了一个发生在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凄美故事:一个老猎人正要捕杀藏羚羊的时候, 这只藏羚羊用哀求的眼神望着他, 双腿扑通地跪倒在地, 流出了眼泪……课文的一个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感受藏羚羊伟大、神圣、悲壮的母爱, 理解文章所蕴涵的道理, 树立尊重自然、关爱生命、珍惜环境的意识。简单讲授完课文后, 我特意安排在课堂上播放了电影《可可西里》, 这是一部反映民间保护野生藏羚羊的影片。学生看完这部影片, 被里面的场景深深震撼了, 明白了何为广义的“责任”, 人生中该如何来尽责任, 这已经远远超出了影片表层所传达的保护野生动物的主题。

又如, 语文 (职业模块·服务类) 编排了一篇课文《邮差弗雷德》, 课文叙述的是相貌普通的弗雷德, 从事着一份在别人看来枯燥乏味的工作———邮递, 却实现了由平凡到杰出的跨越。刚好我所教的是物流专业的学生, 这篇课文与他们的专业特点联系相当紧密, 所以我较为全面地引导学生学习了课文, 鼓励学生争做“弗雷德”。文中的弗雷德是美国一名普通邮差, 继而我向学生介绍中国同样有着这样普通但却不平凡的邮差, 比如王顺友。刚好国内2007年拍摄的一部名为《香巴拉信使》的电影, 就是根据邮差王顺友的真实事迹改编的, 把一个乡邮员辛苦孤独的生活和工作生动地展现了出来。为此, 我在课堂上专门播放了《香巴拉信使》, 看完影片后不少学生表示, 内心有一种由衷的感动, 有经过一次洗礼和陶冶的感觉。

方法三:语文课堂适当引入一些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影视作品, 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感受语文课堂的乐趣。

教育中, 如果单纯地对人说教, 往往会显得苍白无力, 德育效果不甚理想。其实, 学生们从来不是被教师要求才学习的。教师生硬要求学生, 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教师只有让学生在娱乐当中发现什么是有效、正确的方法, 才是最好的教育。

比如, 张艺谋2010年新拍的影片《山楂树之恋》在全国公映后不久, 我就在语文课堂上播放了这部影片让学生欣赏。这部影片被众多媒体评价为反映的是“最纯洁的爱情”。我播放的初衷是想对中职学生中出现的早恋问题进行积极引导。因为对于学生中出现的早恋现象, 现在最常见的做法无非是说教而已, 但是这样的教育效果是不大理想的。所以, 我想通过影视作品让学生认识爱, 探讨爱, 明白究竟什么才是纯洁、高贵的爱, 最终让学生对爱情有一颗敬畏的心。从学生课堂上的观看状态来看, 可以很肯定地断定学生很喜欢这部电影。在之后的一节口头作文课上, 我要求学生针对影片《山楂树之恋》来发言, 可以谈里面的人物形象塑造, 也可谈影片反映的主题思想。不少学生甚至能结合说到影片中人物的台词来发言, 一方面说明他们对语言已经有了积累吸收, 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对爱情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时隔不久, 我又给学生播放了同类题材, 泰国拍摄的一部影片《初恋这件事》。学生除了喜欢里面唯美的场景, 更是被男女主人公为了爱而付出的不懈努力所折服, 也为男女主人公最终收获了真爱而欣喜。两部影视作品的欣赏, 对学生的爱情教育自然也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当然, 影视作品的声像刺激可能会削弱学生对文本品读的思考联想, 所以每学期也只能适当选用, 最多每月播放一次, 否则就不能很好地彰显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

小学语文教学引入创新思维的研究 第10篇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基础最关键的教育, 而作为我国语言文化教学主要承担者的小学语文课, 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如何获得全新的国粹精华, 小学语文课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重任。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主要就是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根本原因在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没有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以至于到了青年时期再想创新, 就很难了。作为大家关注的论题, 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增强是小学语文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那么, 如何寻找创新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着力点, 并将其很好地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当前, 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尤其在一些农村小学或偏远地区的小学课堂。通常的情况是, 教师讲, 学生听, 教师是整个小学语文课堂的主宰, 处于主导地位,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只是将知识机械地传授给学生, 而学生习惯于“拿来主义”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中缺乏把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的过程, 学生往往只会死记硬背, 考试成绩也许不错, 但这种“纸上谈兵”式的教育模式并不能真正让小学生理解语文的意义。他们学会了背课文, 讲课文, 甚至晦涩难懂的文言文, 他们也能信手拈来, 但并不理解其中的精华所在。这种现象是令人感到寒心和痛心的。目前的小学生仅仅把语文课看作是应付考试的一门功课, 只是一门考试科目, 学生在意考试成绩, 教师家长在乎考试排名, 对于语文作为国学的意义关注甚少, 甚至根本不关心。虽说随着时代的发展,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设备层出不穷, 为教师提供了更为便捷灵活的教学工具, 但这些先进的教学工具并没有真正改变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学生的思维还是比较局限, 不能灵活发散,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很少, 甚至根本没有。有的教师也在尝试互动式教学模式, 但收效甚微, 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和教师的影响不是一时半会能改变得了的。因此, 当前的小学生语文课基本上还停留在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模式, 学生的个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被磨灭的所剩无几。对于小学语文来说, 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继续下去, 我们的国学将受到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 因为, 没有真正的国学接班人能把国学反映的思想文化等优秀遗产传承下去了, 大众对于国学的认识会越来越少。因此, 这几年, 有很多学者也在高声疾呼, 我们要重新重视起作为国粹的国学教学和研究, 不能使之失传。这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 我们要把语文更多地作为一种能力, 而不是单纯地应付考试。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引入

既然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存在很多传统模式的不良影响, 那么, 在当前国家和社会都意识到作为国学的语文的重要性时, 我们就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紧跟国际潮流, 努力把我们的学生最缺乏的创新性思维引入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当中去。正如《语文课程标准》开篇指出的一样:“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 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作用, 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 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具体来说,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改变教法方面。

从根本上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授之以鱼”的同时, 更强调“授之以渔”,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艺术性, 打破枯燥无味的机械式教学模式, 努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发挥课堂主体的作用, 而不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比如说, 可以使用“课堂讨论”的方式, 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并及时引导学生对于知识的正确理解, 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人翁意识, 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 还能培养他们的科学严谨的求实态度等非智力方面的因素。

2. 教材内容方面。

努力挖掘教学材料或书本中的创新素材, 要对旧知识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 对于新东西积极引导学生并启发学生的感悟力。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 把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用来分析和学习课本内容, 并能够通过知识联系实际, 做到举一反三, 比如说让学生练习改写、续写和扩写等想象性的作文模式, 可以有效锻炼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此外, 还可以通过教材内容, 扩展到生活中去, 进一步激发出创新思维。这种大语文观的教学训练, 可以使学生们更真切形象地去品味教学内容, 既积累知识, 又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3. 更新观念方面。

教师要首先更新教育教学的传统观念, 不能片面追求所谓的升学率和卷面成绩排名, 而是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灵动性, 不要轻易伤害小学生脆弱的心灵。这样才能真正使小学生成为可爱活泼的小天使, 既发挥孩子的天性, 又让学生主动自觉学习, 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

4. 自身优势方面。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 具有自身的特点, 即工具性、人文新性、形象性、丰富性和实用性。我们要充分挖掘其作为人们交际工具的特点, 并充分利用语文课本中文情并茂的形象丰富的画面, 积极开发人的左右大脑的创新潜能, 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语文的这种学科特性决定了它具有独特的创新能力培养优势。

5. 求异思维方面。

努力寻求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策略, 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发散型思维, 因为发散型思维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发散型思维指的就是教会学生多角度地思考, 解决和论证问题, 不要拘泥于单一的方法, 要多种方法和设想并用。比如说, 对于同一作文题,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观察角度, 不同的思维方式, 以及不同的叙述方式, 标新立异的中心思想来写作。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产生和发挥。还要鼓励学生大胆求异的逆向思维, 这也是一种创新思维的表现。

6. 质疑问难方面。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正如古人所言, 学问即有学又有问。这里的“问”就是质疑。可以说, 质疑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是真正求知和创新的开始。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 鼓励他们质疑问难, 发挥创新潜能。

7. 创造学习方面。

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 学生的“学法”创新是一个必然要求, 因为, 素质要求学生能自主学习, 那么就需要有好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不是任何学生都能做到和做好的。小学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并传授给他们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也可以自己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 让学生学会尝试、探索和体验, 在情境化的学习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结合自己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进行创新性思考, 进行创造性学习。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 在我国整个基础教育阶段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因为语文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国粹所在。小学生学习语文, 不应该把语文只简单地看作一门考试科目, 而是更多地把它作为传承语言和文化的一种能力。教师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创新思维的教育理念,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改变过去机械呆板的语文教学模式, 积极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王德英.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创新思维的培养.魅力中国, 2010, (3) .

传统文化引入语文课堂的研究 第11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课堂;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而语文作为较于其他学科有更多人文性的学科,在弘扬传统文化、启迪学生人生方面更应该发挥作用,让学生的发展根植于充满传统文化的课堂,让传统文化的氛围充满我们的语文课堂。

一、语文课堂中传统文化的存在方式

作为引入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其渗透面是广泛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材作为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依据,必须注重传统文化的设置,例如,文言文、古诗词等。以高中语文人教版的五册必修教材为例,共涉及古诗词22首,文言文共17篇。然而语文教材的知识容量毕竟有限,教师可以在学习课文的同時对传统文化知识进行补充,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增加学习兴趣,同时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陶冶。例如,在学习必修三第一单元《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教师不仅应该指导学生这篇课文的主题、内容、人物性格等等,同时还应该点拨学生这篇课文出自《红楼梦》这部经典中,是一个朝代历史背景、传统文化的缩影,所以,可以适当补充给学生清朝的礼仪习俗、建筑风格、等级制度等传统知识。语文课堂上“教教材”不可取,然而我认为只是“用教材教”也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求知欲望,语文课堂传统文化的氛围应该是自始至终的,每个细节是都可见的。在课堂上“教学相长”的同时,养成学生“尊师重教”的礼仪习惯。教师还可以通过板书教授学生书法的写作,让学生感受书法这种国粹的魅力。

二、传授传统文化的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

1.教材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了虽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加强,但是仍然需要强化的问题。也就是说,在语文教材中,涉及传统文化的比重还应该适当增加,教材中编入的不应该只是诗经、楚辞、唐诗、宋词这些司空见惯的学生早已有所耳闻的内容,更应该从培养学生影响学生一生的人格发展考虑。当然这种传统文化篇目也不应只是量的增加,如果为了只是文言文的积累也是顾此失彼的做法。

语文教材不只是教科书一种,这一人文性浓郁的学科更是生活的反映,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诸如,教学视频,戏剧表演等,都可以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教材,也是传递传统文化的途径。

2.教师

教师要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积累,有积淀的基础上的讲授才会有历史的厚重感,才不会只是教案的复述,或者在课文之外问题的束手无策。然后,在此基础上全面备课,由于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悠久,所以,备课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可能提问的问题,可能涉及的知识,这样有准备的课才能有底气地上,有针对性地讲,学生才能有切实的收获。

新时代的语文教师不应该只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应该时刻做好学生的领路人。例如,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书法写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有一定的朗诵能力,让学生可以更身临其境地感受古文的韵律,甚至是一点绘画能力,学生可以更深刻地了解语言的美,更甚至是一点写作文言文、古诗词的能力,这样教学的时候更透彻,知道作者表达时的所思所想。这样的教学才能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在考试的指挥棒下,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篇目不应该只是考试的牺牲品。教师习惯性地将古文的翻译作为重点,将学生的背诵作为目的,这样的课堂难以有美的享受,更没有兴趣可言。有些甚至是只学习考试的重点部分,然后死记硬背,这样的学习脱离了文章内容,考完试后学生都不知道课文内容,变成为了考试而学习。传统文化不是一朝一夕能体会的,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只要教师肯教,学生时间久了就能够感受到它的魅力,抛开考试的压力,不是开篇就讲背诵的任务,在相对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自然能学到他们所关注和感兴趣的内容,然后教师再加以引导,考试的要求也肯定能达到。

3.学生

现在的学生在考试的压力下,面对古代经典篇目的阅读缺乏耐心,缺乏兴趣的培养,因此,刚接触就感觉难以读懂,很快就放弃了,所以,对传统文化感受不深,所学的经典篇目也是蜻蜓点水,没有深刻的印象,更难以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社会的极速发展伴随的是浅阅读的盛行,浏览式的阅读,猎奇式的阅读,多数人很难俯下身子去阅读文化气息浓厚但是需要时间思考的传统文化内容,学生极少有人能自觉领略传统文化的内容。

三、传统文化更深层次进入课堂的策略

1.听

语文课堂中传统文化的传授应该是多角度的,在学习古代诗文时应该不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很多时候应该让学生听一听名家的朗诵,很多时候古代的诗文不是作者自己默默写成的,而是一时兴起的吟唱,抱有感情的唱和,配合音乐的填词等等,听一听别人读的字词,听一听音乐的感受,学生更能够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律美。这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使语文课程做到“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2.说

早在之前,朱自清在《再论中学生的国文程度》中就说:“中学生应该诵读相当分量的文言文,特别是所谓顾问,乃至古书。这是古典的训练,文化的教育。一个受教育的中国人,至少必须经过这种古典的训练,才能成其为一个受教育的中国人。”由此可见,诵读古文的重要意义。诵读可以领略诗文的韵律美、节奏美、意境美,培养语感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领略中华民族的语言魅力,提升语文素养。古诗文比其他经典更需要读出来,《赤壁赋》的大气磅礴,《声声慢》的凄婉哀伤,《蜀道难》的浪漫豪放等等。

3.读

新课标中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语文教学由“认知领域”调整到“生命全域”,当语文课堂的时间有限,语文教材的内容有限时,传授传统文化就要是伴随学生始终的,在语文课堂上应该注重学生经典古诗文的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不再枯燥,让学生喜欢传统文化,在课程紧张的同时应该保证学生诵读经典的时间,给予学生自由读书的空间。广泛的阅读可以触类旁通,吸收古代文化的营养。值得一提的是,有的经典古文,尽管在教材中没有提到,教师可以将它放到课堂上来统一阅读学习,让学生真正领会文化含义,而不只是让学生课下走马观花式阅读。

4.写

语文课堂上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应该只停留在听说读上面,而应该尝试写作,即学习古人的方式用文字将自己的内心表达出来。学以致用,学习古文的最终目的还在于应用,在于将古人的表达方式转换为自己的方式,能够有声有色,或者在表达与古人相同感受时拿来引用。

语文课堂中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授,一定不是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为了考试而加大积累量,而是让学生充分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而受用终生。

参考文献:

[1]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语文引入 第12篇

事实上, 无论你喜欢抑或鄙弃、肯定抑或否定、接受抑或排斥, 都难以动摇流行文学、流行歌手、流行歌曲和热门话题在青少年心目中的位置。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也是祖国的希望, 他们的思想修养与文化修养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那么, 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学校,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 又该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这些深深吸引着学生们的“流行元素”呢?那就是笔者在此要向大家倡导的“拿来主义”———让健康、多彩的“流行元素”走入语文课堂, 走进语文教学领域吧!

一、整理编辑, 去粗取精

语文学科不应该是封闭型的, 而应该是开放型的, 这是它自身所固有的信息符号所决定的, 而整理编辑健康优美的“流行歌曲”教材的过程是一个自主开放的学习过程。如果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 (包括部分课内时间) 在自由组合、自我管理、自查资料 (包括音像制品) 的基础上, 自行编辑健康优美的“流行歌曲”的教材 (可从歌词的题材、风格等不同角度进行不同编写) , 并自立课题进行研究, 正是体现了整个学习活动过程的自主性。与此同时, 又突破教材限制, 将小课堂与大课堂、课上与课下、课内与课外一体化, 开阔了教学时空, 创造了“场效应” (格式塔心理学把物理学概念“场”引进心理学, 提出“心理场”概念, 在语文学科则称做“场效应”) , 使学生生活在语言艺术的审美情境中, 建立起开放型的语文教学新体系, 形成“大语文”的教育教学状态。因此, 整理编辑健康优美的“流行歌曲”教材的过程是一个自主开放的学习过程, 也是让健康优美的“流行歌曲”走入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一步。

整理编辑健康优美的“流行歌曲”教材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在整理编辑健康优美“流行歌曲”教材的过程中, 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互相合作, 探索研究, 取长补短, 教学相长, 改变了过去把学生当成知识容器的陈旧教学理念, 变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动的探索性学习。这既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搜集、分析、归纳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也能培养学生处理反馈信息的能力。在这样一个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收获到的并不仅仅是知识的丰富, 更是方法的掌握、能力的提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整理编辑健康优美“流行歌曲”教材需要个人智慧与集体智慧相结合。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既可以根据自身学习基础和个性特点, 制订恰当的计划, 实现个人的研究目标;同时, 又能自由组合, 群策群力, 靠着集体智慧来实现共同的研究目标。在这一学习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使他们在学习小组里, 学会彼此尊重、理解、容忍, 学会表达、倾听与说服他人。这些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恰恰是社会与时代对青少年的要求。

同样, 热点材料的整理和编辑可以扩充学生的视野。在一次全国性的演讲比赛中, 一名专家评委一语中的:“演讲的好坏除了需要语言表达能力, 更重要的是学生思维的深度。很多学生没有生活经验, 对生活缺乏思考, 是谈不出个所以然来的。”确实, “一个人的媒体———微博”“电脑游戏是玩还是不玩”“说说中国人眼中的君子”“说说南京的梧桐树”, 这些十分热门的话题让参赛学生有点蒙了。从演讲的情况来看, 大城市的学生表现得比较突出, 这可能和孩子的视野有关。

二、精品引领, 提升能力

(一) 学习感悟“流行元素”精品的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情感和道德情感升华的过程

健康的“流行元素”呈现出多元化主题:有对时代精神的反映, 有对特定生活情趣的流露, 有对生命现象的诠释, 也有对强旺的意志和生命力的昭示。由于这些优秀作品的丰富思想内涵是通过与高超的语言艺术相结合表现出来的, 因而学生能在美的享受、心的交流中陶冶情操, 自然地融入情感教育, 净化心灵, 增进知识, 提高能力, 完善人格, 达到共鸣, 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道德观和人生观。例如, 将《哈利·波特》引入课堂, 既能满足哈迷们的愿望, 又可以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哈利·波特》一书有深层次的解读。用这样的形式, “寓教于美”“寓教于乐”, 能使学生在提高审美情趣的同时, 精神世界得到审美升华。

(二) 学习感悟“流行元素”精品的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过程

人的认知因素与情意因素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无论谁, 如果持久地从事一项自己毫无兴趣的活动, 那么不仅难以成功, 而且还会有损身心健康。而优美的“流行元素”引入语文课堂, 给学生带来的是多元化的艺术享受 (文学艺术的享受、音乐影视艺术的享受、媒体艺术的享受, 等等) , 能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鼓起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这样,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研究知识, 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健康发展, 有利于学生良好精神品质的形成, 也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在品读《哈利·波特》作品时, 有一位学生有感而发:“爱, 不仅是魔法世界最伟大的力量, 也是我们的世界最绚丽的魔法。这是一种奇妙的情感, 令人甘愿牺牲和付出所有;有一种伟大的力量, 可以造就超乎常规的奇迹。它比死亡、比人类的智慧、比自然的力量更神奇、更可怕。”另一位学生则指出:“风靡全球的英国魔幻小说《哈利·波特》, 它所倡导的正面思想很多:勇敢、善良、忠诚、平等……但纵贯七部, 其间最为核心的思想始终是爱。爱为纯洁正义的人们守候起一方最美的天地。”

(三) 学习感悟“流行元素”精品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语言鉴赏能力的过程

1. 感悟语言美

歌词中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悦耳的语言就具有音乐美。歌词需要谱曲, 于是就受到了来自音乐的严格制约, 语言讲究节奏和韵律, “诵之如行云流水, 听之如金声玉振”。这样鲜明的节奏, 就使得歌词的语言具有抑扬顿挫、错落有致、曲尽回环跌宕之妙。而句末的押韵, 又充分调动起歌词语言的音乐美, 使之“更完美、更嘹亮、更动人”。歌词中大量地运用了重叠、反复、双关、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 使语言朗朗上口、音调和谐、雍容舒徐、自然活泼, 更好地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创造生动的形象, 形成语言的整齐美、抑扬美、参差美和回环美。流行文学讲究辞藻的堆砌, 如郭敬明小说中景的描写、心理的刻画细腻入微, 语言优美, 引人入胜。所有这一切, 对于学生的语感培养都大有益处。

2. 体味意境美

有些流行歌词乍一看, 似乎并无非凡之处, 然而细细品味, 却意味深长。如《一千零一个愿望》中“就算天再高, 那又怎样。踮起脚尖, 就更靠近阳光”中“阳光”一词就用了象征手法, 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赋予它不同的内涵:好心情、伟大理想、美好未来。又如《致女儿的信》的教学, 以一曲《最浪漫的事》导入, 精美隽永的词语伴着美妙的旋律, 可以让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明白爱情的真谛。

(四) 体味感悟“流行元素”精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丰富学生语言素材库的过程

在“流行歌曲”中, 我们发现有些歌词直接来源于名家名作。如王菲演唱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由苏轼的同名词谱曲而成的, 而罗大佑的《乡愁四韵》的歌词也直接取材于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诗集。这些优秀作品所具有的高度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已经无须赘言。在学习时, 如若让学生在美妙旋律的伴奏下演唱、体味和感悟, 不仅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加深对诗歌语言的理解, 而且也便于他们记忆,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上述这类歌词, 流行歌词中也不乏凝练精美、生动活泼、诙谐幽默、蕴涵哲理的经典语句。我们常常发现, 在学生习作中出现的一些佳句就是学生从流行歌曲中学到的, 例如“不经历风雨, 怎么见彩虹”“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等等。学生摘录经典歌词, 对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丰富他们的语言素材库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创作实践, 驾驭语言

课前五分钟设立班级“热点论坛”、创作《优美歌词集》等实践活动是让健康优美的“流行元素”进入语文课堂的重要一步。围绕追星、选秀可以要求学生谈对追星、选秀、一夜成名等的看法 (要辩证地看问题) , 或以“秀”为话题进行写作。这样就为学生学习驾驭语言, 并在此过程中提高觉悟、陶冶情操、净化情感、美化心灵提供了一个广阔而多彩的实践平台。在这个实践平台上, 我们可以借助媒体最新报道来触发、诱发、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使之投入情感, 进入写作角色和情境。其次, 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对歌词中存在的一些思想或语言上的缺点、错误, 对那些旋律优美而歌词粗劣的作品, 对那些内容无益于学生成长的作品进行再创作 (如重新填词、修改润色) , 让他们从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得到一种愉悦、满足的心理体验, 从而激发起再学习的欲望, 形成更强的语文学习内驱力。最后, 笔者想特别指出, 在这个语言实践的平台上, 要让学生自由地创作, 自由地发表对“流行元素”的见解, 尽情抒发内心的情感, 就不可能让所有的作品都能符合学校、教师和家长的思想, 都符合他们的审美观。例如, 有位学生套用王菲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旋律, 改写了苏轼的词, 创作了一首新《水调歌头·假日几时有》, 内容大致是:假日几时有, 把书问苍天。不知作业多少, 今天抄几遍。我欲乘风逃去, 又恐父母责骂, 心中不耐烦。一周两天假, 初三减一半……其实, 这类通过幽默调侃的方式来抒发、宣泄学生心中的郁闷与不满情绪的歌谣, 在校园中出现并不奇怪, 教师与家长也大可不必紧张。从精神分析学的理论上讲, 这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防御, 学生借此可以使紧张情绪得到缓解和放松。当学生宣泄完了, 心情可能会好受些, 这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无疑是有益的。心理专家认为:那些因生活和学习压力走上绝路的孩子, 如果喜欢传唱或创作童谣, 或许会避免悲剧发生。总之, 提供这样一个平台, 对教师与家长发现孩子的问题并及时有效地加以引导也是大有好处的。

上一篇:广东欠发达地区下一篇:武侠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