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社区范文

2024-05-30

外来社区范文(精选6篇)

外来社区 第1篇

关键词:外来老人,社区融入,对策

一、研究背景

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口流动性增大以及我国家庭结构和养老方式等的变化,我国老年流动人口将越来越多。改革开放政策推行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迅速,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成为“流动人口”。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中,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达到2.6亿,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长81.03%。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趋势研究表明,随着迁居批次的升高,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例不断下降,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逐渐成为迁居人口的主体。很多老人跟随子女到异地生活,帮子女带孩子、做家务等,形成“外来老人”群体。

外来老人是指“那些现居住在新城市半年以上但其户口登记不在新城市的60岁以上人口”。近年来,外来老人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一些社区和机构逐渐把这部分外来老人纳入到服务对象的范畴,不再仅限于本地居民。但是,还有很多社区并没有重视这一群体的特殊性,甚至把他们排除在享受服务和福利范围之外。通过对外来老人的问卷调查及访谈中发现,外来老人目前在社区融入中存在文化融入、生活习惯融入与心理融入的困难,社区也忽视外来老人的社区融入问题。因此,希望通过提出相应的对策来加强外来老人的社区融入度,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环境,享受晚年生活。

二、外来老人社区融入现状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求学者毕业后选择在城市中生活发展,外出打工者选择在城市定居发展,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老人迁入子女所在城市居住。结合笔者个人学习生活经历以及开展的调查研究为立足点,此次调查研究对象为南充市顺庆区辖区内的外来老人,对100位外来老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及访谈,针对这些外来老人在新环境的生活状况和社区融入情况展开调查。

(一)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得到以下结论:(1)大部分外来老人的年纪较轻,且大多集中在60~69岁之间;(2)外来老人中大部分文化程度较低,且多集中在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3)外来老人群体中来自外省市城镇的老人占较大比例;(4)从外来老人婚姻状况看,以老年夫妇共同迁移为主。(表1)

(二)外来老人社区融入现状

1、社区生活融入现状。

在调查中发现,外来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根据调查研究显示,多数外来人口的社会交往存在内卷化和封闭性,即交往对象仍然是以血缘和地缘为主体的初级社会群。外来老年人的交往对象大多为亲属及同乡人,很少与社区内的其他人有接触;(2)外来老人在社区活动、选举等社区参与度方面远远低于所在城市老人的参与度。调查中,有84%的被调查外来老人几乎不参加社区文体娱乐活动,社区参与度较低;(3)外来老人对新社区的环境、生活习惯和方式等不适应。据调查了解到,有较多外来老年人由于长期不和新社区居民接触,封闭的待在家里,导致他们对新社区的各种设施都不了解。由于和家人及同乡人接触的较多,因此对新社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也不能适应。

2、心理状况融入现状。

根据调查发现,外来老人心理融入状况不容乐观,他们对新社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弱。(1)身份认同存在问题。外来老人排斥融入社区,心理上不认同自己是新社区的一员。在调查中,较多外来老人认为自己是外地人而排斥谈论社区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有88%的外来老年人认为自己不属于新社区的一员,认为新社区的各种活动与福利都与他们无关;(2)调查中了解到,一部分外来老人把社区视为暂时居住场所。他们认为在新社区住的时间不会太久,也有一部分外来老人由于文化程度、个人经历或是传统思想限制,不能适应新社区没有熟人的生活,导致回老家念头强烈;(3)由于外来老人的福利水平目前还不能完全与本地居民一致,导致有些外来老人对新社区存在不满,影响对新社区的心理接受进程。

三、外来老人社区融入困难原因分析

据调查,影响老年人社区融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个人性格特质。

在访谈中发现,有些外来老人很健谈,也很开朗,愿意配合调查,也能很好地与初次见面的调查成员交流,这类老年人在社区融入中较为主动,他们在刚到社区的几天就会先熟悉社区环境,之后会主动与社区内其他老人进行交流;另一类外来老人则相反,他们呆在家里,帮忙做家务、带孩子,对社区环境比较陌生,这类老人的社区参与度非常低。外来老人不同的性格特质,其参与社区活动、适应社区环境、了解社区文化的主动性程度不同,因而社区融入的积极性也不同,社区融入度也有较大差异。

(二)家庭环境氛围。

调查发现,家庭中有孙儿辈的外来老人,与社区内其他老人接触少,主要时间与精力都放在照顾孙子孙女,没有时间参加社区活动。外来老人很大一部分是与子女居住,子女的态度将对外来老人的社区融入产生很大影响。外来老人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如果子女能帮助老人适应新环境,比如带父母熟悉社区周围环境,给她们说明一些当地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等,将有利于老人对新环境的心理认同;反之,如果子女太忙而忽略了刚迁移过来的老人,或者希望老人多留在家中不要在陌生的环境里走动,将阻碍老人对社区的适应,因此家庭环境氛围影响老人走出家门、融入社区的可能性。

(三)语言障碍。

语言是沟通交流的前提,一些来自省外的老年人,不会当地的方言,再加上老人学历水平大多为小学,普通话也不流利,导致语言不通,极大地阻碍了与新社区人员的交流。调查中,有22%的外来老人来自省外,听不懂当地方言,而当地老人也几乎不用普通话交流。这部分老人交流对象多为子女及老伴,很少有其他交流对象。由此可见,语言不通极大地阻碍了外来老人的社区融入。

(四)社区支持系统薄弱。

外来老人社区支持薄弱,隔离现象存在。一般来说,作为社会个体的我们可以从自身熟悉的环境周围,比如家庭成员、亲戚、邻里、同事和团体组织上获得精神上、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但由于外来老人离幵家乡,原来的邻里、熟人关系和能提供的社会支持不在新城市中,老人自身对社会消极地评价以及城市居民的难以接纳致使外来老人难以建立新的支持网络,只能依靠有限的血缘、地缘关系等提供部分社会支持。据调查发现,社区工作者对外来老人关注较少,也没有统计他们的相关信息,给予应有的关心。而社区本地居民也很少会主动与外来老人交流、结伴出行,缺少社区帮助和支持,使得外来老人社区融入更加困难。

(五)制度性障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管理条例》在1958年正式实施。户籍制度的初衷是由于社会控制和管理的需要,而由户籍制度衍生的各种福利制度,如城市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等,都是以户口为标准,进行不同的制度安排,由此而将平等的社会成员分割为不同级别。制度因素构建的身份标签成为主流社会公开的话语,全社会认可、接受并根深蒂固。长期依据地域为载体形成的各种地域文化,构成特有的“中国式”社会状态。

在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学术研究中,普遍认为制度性障碍因素是流动人口至今未能融入到城市社会的主要原因,学术界普遍呼吁要变革包括户籍在内的种种阻碍流动人口融入的制度性因素。而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外来老人反映,户口限制了他们在新社区享受福利与待遇的权利。

四、加强外来老人社区融入度的对策

外来老人的不断增多给社区管理带来困难,如何加强外来老人的社区融入度,关乎家庭、社区甚至社会的稳定。笔者主要从社区、家庭及个人层面探索加强外来老人社区融入度对策。

(一)营造关爱外来老人的社会道德环境。

社区方面应营造关心外来老人的社会道德环境,减少外来老人的孤独感和社会隔离感,消除一切形式的对外来老人的忽视。社区应通过宣传,改变社区居民对新居民的认识,使得居民认识到新居民的到来是伴随着我国工业化、社会化进程的一种必然现象。引导社区居民接受新事物,形成一种友善、关爱的社区文化环境。

在社区服务中重视“助人自助”社会工作核心思想的灌输,采用宣传、引导、谈话、组织活动、郊游等方式,可以到高校招募志愿者,组织志愿者进入社区帮助老人,与老人沟通,或者组织志愿者和老人一同参与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提升老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多种方式结合,让老人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外来老人的城市融入在源头上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社区在福利和保障方面,应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外来老人,逐渐给予他们与本地居民一样的待遇。

(二)重视家庭环境对外来老人社区融入中的作用。

子女在老人心中的地位是其他人所替代不了的,因此应重视在老人社区融入问题中对老人子女的宣传和教育工作。社区可以对外来老人情况做详细记录,调查他们的需求,把调查收集上来的老人需求反馈给子女,给予子女在促进老人社区融入的建议。社区工作者可以定期回访老人子女与老人沟通和照顾老人的情况,子女也可以从自身角度为社区工作者提供相关信息反馈。对于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照顾老人的子女,可以采用“互助合作”的方式,几个家庭组成一个小组,每个星期轮流由一个家庭负责与小组里的老人沟通交流。

(三)增强老人自身融入意识和能力。

社区应重视外来老人心理建设,多做宣传和引导,开展新社区居民的教育活动,针对外来老人在生活习惯、思想观念、文化素质、法律意识等方面的不适应,帮助他们树立乐观开朗、积极进取的心理意识,提高对新的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社区工作者应多与这些外来老人交流,逐渐消除他们认为自己是外地人的心理,与他们建立起信任,让他们觉得自己是社区一员,是同样的个体。

参考文献

[1]张慧.随迁老人社会融入个体因素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2]盛亦男.中国流动人口家庭化迁居[M].人口研究,2013.4.

[3]朱晓军.进城农村老人社会融入社会工作介入实践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高春凤.融入视角下流动人口的城市社区管理[J].安徽农业科学,2014.

XX社区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工作计划 第2篇

为进一步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提高文明素质,加快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决定在我社区外来务工人员中开展文明素质教育工作,现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美好家园、构建和谐社区”为中心,坚持对外来务工人员“公平对待、完善管理、搞好服务”,充分调动外来人员对社区教育的积极性,扎实开展文明素质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文明素质,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外来务工人员文明素质教育,使外来务工人员掌握我市文明公约、文明守则、文明礼仪、职业道德等相关文明知识,文明素质得到整体提高。

三、工作重点

1、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的作用,组织志愿者到建筑工地进行宣讲,通过宣讲让外来务工人员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增强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律素质和自我维权意识。

2、将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纳入到市民教育体系中,将文明公约。文明守则、文明礼仪、职业道德为重要培训内容。帮助外来务工人员了解各种政策,促进他们与城市群体的沟通。

3、社区要组织号外来务工人员的业余文化娱乐活动,活动室、图书室等活动场地向外来务工人员开放,力争有计划有组织的安排好外来务工人员的业余活动,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中得到精神上的充实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要把对外来务工人员文明素质的提高作为创建文明城市,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内容来抓。

2.、扎实工作,务实求效。按照工作重点内容,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实施,不折不扣的落实号各项工作。结合工作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多种方法,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努力使外来务工人员文明素质得到提高。

3、积极探索,总结经验。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工作经验,认真研究探索对外来务工人员文明素质提高的有效方式和措施,积累工作经验。

XX社区

外来社区 第3篇

尽管从中央到政府,我国对外来农民工子女安全教育煞费苦心,但是有关于外来农民工子女的安全事件依然在今年暑期内频发不断。为全面推进农民工子女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教育长效机制,确保农民工子女的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国内各个地区也相应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上海江川路街道汽一居委暑期班为小区内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办安全教育课堂;宁波东区组织“三多”行动保障农民工子女平安、快乐的暑期生活;江浦街道求雨社区开展外来务工子女暑期安全问题知识讲座等等。不仅如此,放眼国外,学生的安全教育也是每个国家所高度重视的问题。美国作为西方强国、世界大国,其对于学生安全教育模式的开展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代表性,通过观察比较,有以下几个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

一、游戏式教育

美国的安全教育模式更多的是将安全教育融合在游戏中,并结合生活,让儿童在玩乐中自行体会什么是安全,由此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安全意识以及应对危险的能力。教师不是以说教式的灌输方法去传播安全知识,而是根据孩子的需求,先选择孩子们感兴趣的消防安全内容,如怎样逃离火灾现场等进行交流式的讨论,接下来在各种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就可以去亲身体验刚才所讨论过的内容。这是美国这个国家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方式——将教育内容渗透到游戏中。农民工子女的知识基础相对城市孩子较薄弱,因此学校的安全教育必须要注重方法和实效性!游戏式教育则避免了城乡孩子学习能力的差距,相对于枯燥乏味的安全教育讲座,美国的游戏式安全教育则更多地考虑到了孩童的爱玩的天性,各种实践说明,其效果对于农民工子女更显著。

二、注重实践体验

美国教育强调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这在美国家长和中国家长的教育观念上就有所体现,美国家长更愿意放手让孩子去接触新鲜的事物,认为孩子就应该在磕磕碰碰中学会独立和成长,而中国家长对孩子存在过度保护的行为方式,以致于阻碍了孩子应对意外事故的能力,许多到国外幼儿园参观的中国教师看到外国孩子拿着锯子或斧头等尖利的工具正在认真地敲着钉子时,都会瞪目结舌、惊叹不已,因为这在中国是绝对不可能的,即使教师提供这些工具,家长也决不会同意孩子使用。而在美国,为了培养孩子预测、判断、回避危险的能力以及探索、创新、自主的精神,教师允许孩子尝试各种他们自创的具有“冒险性”的活动及自己发明的一些游戏设施的“非常规”玩法,不会轻易制止或强调幼儿完成某一项动作或活动。这就是我们的家长与国外家长在“什么对孩子是安全的”这一问题存在的观念上的差异。因此,在暑期安全教育上,我们也可遵循实践体验原则。多组织一些安全演戏、模拟求生等针对性的实践性活动,这对暑期无人照管的农民工子女来说是防患于未然。

三、借助社工的力量

社工在中国是新兴职业,而在美国等发达的西方国家,这是一份非常受人敬重的职业,且普遍存在社会中,如医院、学校、慈善组织、工业组织等等。他们有着光荣而艰难的使命——促进社会公平。他们的服务对象更多的是一些弱势群体,其中自然包括儿童。社工与志愿者很相似,但其专业程度却远远高于志愿者,社工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美国的社工队伍非常庞大,大约300人中就有一位专业社工,他们在儿童、家庭和学校三个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所有的服务项目都围绕着儿童及家庭成员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来制定和实施。因此,在安全教育中,美国社工能综合学校、家庭、社区三方力量,确保儿童身体、心理、智力全面健康成长。反观我国,一方面国内专业社工群体稀少,更多的是志愿者,但是毕竟志愿者的专业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针对外来务工子女群体的特殊性来服务,培养专业的社工服务者亟亟可求;另一方面。我国存在着城乡硬件设施分布不平衡,公共基础设施匮乏等问题,使外来务工子女不能平等地享受社会公共服务。外来务工做为新城市的建设主导力量,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由政府部门派驻社会工作者,培养专业的社工,以给予外来务工子女足够的关心和照顾,让孩子远离危险、保障人身安全,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已成为当今紧迫事务。

外来社区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5月第一次来广州市白云区景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划免疫门诊进行接种的外来儿童的父母。被调查中父亲155人,母亲424人;21~30岁家长411人,31~40岁的161人,41岁以上的7人;文化程度为文盲及小学的30人(A组),初中245人(B组),高中/中专179人(C组),大专88人(D组),本科及以上37人(E组);职业以个体经营者居多206人,其次是无固定职业或待业130人,其他职业106人,共占76.34%。

1.2 方法

问卷参考有关文献和教科书自行设计,由计划免疫人员向家长讲明调查目的及填写要求,由家长自行填写,文盲则由计划免疫人员按其意代为填写。发出问卷600份,回收579份,回收率96.5%。

1.3 调查内容

父母的一般情况、接种态度及第一、二类疫苗知识等相关问题,将结果逐一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利用Excel 2000软件进行录入,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家长接种态度

调查表明,77.0%(446人)的儿童父母积极去了解相关的计划免疫知识,99.1%(574人)的儿童父母觉得小孩进行疫苗接种有必要,99.0%(573人)的儿童父母主动带小孩进行疫苗接种。父母亲、家长年龄、职业对儿童父母接种态度的影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文化程度对儿童父母接种态度的影响,见表1。儿童父母文化水平越高,越会积极去了解相关的计划免疫知识,而对接种疫苗必要性及主动性则没有较大影响。

2.2 儿童父母对第一、二类疫苗知识的知晓率

父母亲、家长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对儿童父母对第一、二类疫苗知识的知晓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家长对第一、二类疫苗知识的知晓率普遍不高,知道什么是第一类疫苗、第二类疫苗的只有40.1%,详见表2。

2.3 儿童父母接种态度对第一、二类疫苗知识的影响

觉得小孩进行疫苗接种有必要,主动带小孩进行疫苗接种的外来儿童父母对第一、二类疫苗知识的影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积极去了解相关的计划免疫知识的家长对疫苗知识的知晓率是较高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3。

3 讨论

3.1 调查结果表明,儿童父母认为接种疫苗是必要的,而且都能主动带小孩去接种疫苗,与家长年龄、职业关系不大。这与多年来政府主动宣传计划免疫重要性及积极推进计划免疫工作密切相关,也说明接种疫苗能预防疾病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3.2 儿童父母不知道《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对何谓一类、二类疫苗认识很少,仅为40.1%,比相关报道的要低[1],这可能与广州外来人口素质相对复杂有关。对疫苗的接种程序及预防哪些疾病的知识的知晓率仅为48.2%、49.7%。文化程度直接影响儿童父母去了解相关的计划免疫知识,文化程度越高,积极性越高。文盲及小学文化水平的家长积极性为66.7%,本科及以上达94.6%;越是积极去了解相关的计划免疫知识的家长对疫苗的知晓率越高。相关文献报道:文化程度与计划免疫意识有明显的一致性,即文化程度越高,计划免疫意识越强[2]。

3.3 本次调查的父母以初中文化居多(245人,42.3%),职业以个体经营者及无固定职业居多(336人,58%)。说明外来儿童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工作稳定性不强,并存在对疫苗知识的获取意识不强、积极性差的现象。

综上所述,外来儿童家长缺乏的不是接种疫苗的主动性,而是疫苗的知识性。因此要做好外来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重要的是对外来儿童家长加强计划免疫疫苗知识宣传力度及普及度,尤其是低学历者。现在家长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因此对儿童的健康也比过去更为注重。在家长对疫苗知识了解不多情况下,如果发生疫苗副反应,会引起其不必要的恐慌及误会,给计划免疫日常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外来儿童不断增多,而家长的文化水平有限,给计划免疫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针对家长学历低、工作不固定的情况,除在计划免疫门诊进行宣教外,还可到外来人口集中居住或工作的地方,进行面对面针对性教育,特别是《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宣传,深化家长对疫苗的认识,而且这种面对面的教育,能有效加强沟通,从而减少医患纠纷。

摘要:目的 了解外来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疫苗知识的认知情况,针对性加强免疫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方法 调查员现场进行问卷调查,对回收的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儿童家长的计划免疫知识认知程度与文化水平密切相关,积极去了解相关的计划免疫知识的儿童家长知晓率较高。结论 对外来儿童家长加强计划免疫疫苗知识宣传力度及普及度,尤其是低学历者,有助于加强沟通,减少医患纠纷。

关键词:计划免疫,疫苗,调查

参考文献

[1]卜庆联,刘德顺.金乡县城乡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及行为认知调查分析.医学动物防制,2007,23(10):737-738.

外来社区 第5篇

尽管从中央到政府, 我国对外来农民工子女安全教育煞费苦心, 但是有关于外来农民工子女的安全事件依然在今年暑期内频发不断。为全面推进农民工子女安全教育, 落实安全教育长效机制, 确保农民工子女的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国内各个地区也相应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上海江川路街道汽一居委暑期班为小区内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办安全教育课堂;宁波东区组织“三多”行动保障农民工子女平安、快乐的暑期生活;江浦街道求雨社区开展外来务工子女暑期安全问题知识讲座等等。不仅如此, 放眼国外, 学生的安全教育也是每个国家所高度重视的问题。美国作为西方强国、世界大国, 其对于学生安全教育模式的开展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代表性, 通过观察比较, 有以下几个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

一、游戏式教育

美国的安全教育模式更多的是将安全教育融合在游戏中, 并结合生活, 让儿童在玩乐中自行体会什么是安全, 由此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安全意识以及应对危险的能力。教师不是以说教式的灌输方法去传播安全知识, 而是根据孩子的需求, 先选择孩子们感兴趣的消防安全内容, 如怎样逃离火灾现场等进行交流式的讨论, 接下来在各种游戏活动中, 孩子们就可以去亲身体验刚才所讨论过的内容。这是美国这个国家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方式——将教育内容渗透到游戏中。农民工子女的知识基础相对城市孩子较薄弱, 因此学校的安全教育必须要注重方法和实效性!游戏式教育则避免了城乡孩子学习能力的差距, 相对于枯燥乏味的安全教育讲座, 美国的游戏式安全教育则更多地考虑到了孩童的爱玩的天性, 各种实践说明, 其效果对于农民工子女更显著。

二、注重实践体验

美国教育强调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这在美国家长和中国家长的教育观念上就有所体现, 美国家长更愿意放手让孩子去接触新鲜的事物, 认为孩子就应该在磕磕碰碰中学会独立和成长, 而中国家长对孩子存在过度保护的行为方式, 以致于阻碍了孩子应对意外事故的能力, 许多到国外幼儿园参观的中国教师看到外国孩子拿着锯子或斧头等尖利的工具正在认真地敲着钉子时, 都会瞪目结舌、惊叹不已, 因为这在中国是绝对不可能的, 即使教师提供这些工具, 家长也决不会同意孩子使用。而在美国, 为了培养孩子预测、判断、回避危险的能力以及探索、创新、自主的精神, 教师允许孩子尝试各种他们自创的具有“冒险性”的活动及自己发明的一些游戏设施的“非常规”玩法, 不会轻易制止或强调幼儿完成某一项动作或活动。这就是我们的家长与国外家长在“什么对孩子是安全的”这一问题存在的观念上的差异。因此, 在暑期安全教育上, 我们也可遵循实践体验原则。多组织一些安全演戏、模拟求生等针对性的实践性活动, 这对暑期无人照管的农民工子女来说是防患于未然。

三、借助社工的力量

社工在中国是新兴职业, 而在美国等发达的西方国家, 这是一份非常受人敬重的职业, 且普遍存在社会中, 如医院、学校、慈善组织、工业组织等等。他们有着光荣而艰难的使命——促进社会公平。他们的服务对象更多的是一些弱势群体, 其中自然包括儿童。社工与志愿者很相似, 但其专业程度却远远高于志愿者, 社工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 以科学知识为基础, 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美国的社工队伍非常庞大, 大约300人中就有一位专业社工, 他们在儿童、家庭和学校三个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 所有的服务项目都围绕着儿童及家庭成员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来制定和实施。因此, 在安全教育中, 美国社工能综合学校、家庭、社区三方力量, 确保儿童身体、心理、智力全面健康成长。反观我国, 一方面国内专业社工群体稀少, 更多的是志愿者, 但是毕竟志愿者的专业能力有限, 不能很好地针对外来务工子女群体的特殊性来服务, 培养专业的社工服务者亟亟可求;另一方面。我国存在着城乡硬件设施分布不平衡, 公共基础设施匮乏等问题, 使外来务工子女不能平等地享受社会公共服务。外来务工做为新城市的建设主导力量, 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由政府部门派驻社会工作者, 培养专业的社工, 以给予外来务工子女足够的关心和照顾, 让孩子远离危险、保障人身安全, 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已成为当今紧迫事务。

外来社区 第6篇

1 课题设计的背景

广州市海珠区2000年至2004年死亡孕产妇36例, 计划内10例, 计划外26例, 死亡地点分布情况, 产妇家中占47.2%, 途中占8.3%, 私人诊所占13.9%;36例孕产妇死亡中猝死孕产妇20例占55.6%, 猝死孕产妇中本地户籍1例, 外来孕产妇19例, 分别占5%、95%[3]。为积极配合落实广州市启动实施降低孕产妇病死率项目, 2006年, 海珠区妇幼保健院刘传勇等人组织申报了市科技局课题“外来孕产妇管理模式的研究”, 选取辖区流动人口最聚集的凤阳街康乐社区进行实施。凤阳街康乐社区地处海珠区城乡结合部, 是海珠区流动人口最多的街道之一, 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 设10个居委会, 常住人口约8万人, 户籍人口数为1.6万人, 流动人口约6.5万人。

2 课题实施的主要方法

2.1 成立专门领导小组

由凤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牵头, 于2006年8月召开了由凤阳街办事处社工委、民政科、计生办、城管科、街道妇联、派出所、海珠区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租屋主代表等参与的专题座谈会, 讨论了该课题的具体实施环节, 达成一致共识, 成立了外来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该小组由街道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领导担任管理领导小组正、副组长, 办公室设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小组成员包括本项目组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人员、街道民政科、计生办、城管科、妇联、出租屋主代表等相关工作人员。

2.2 制定管理模式, 明确各部门职责

(1) 外来人口在本社区居住, 首先到城管科登记, 并由城管科出具登记卡, 民政科把外来人口情况转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外来人员的情况制定孕产妇保健措施。 (3) 派出所凭登记卡办理暂住证。 (4) 建立出租屋屋主责任制, 出租屋屋主不得接纳未办证者居住, 出租屋屋主有责任督促租住的孕产妇按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系统管理, 否则追究其责任。 (5)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居委会管理目标责任制。每个居委会由一名医生、一名护士、一名防保人员组成的团队负责, 实行网格化管理, 制定考核标准, 每年的年中、年终均有项目考核评价。

2.3 启动贫困孕产妇救助资金

贫困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之一[4]。选择家庭或是私人诊所分娩的孕产妇多数的原因是家庭经济拮据[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海珠妇幼保健院共同制定住院分娩贫困救助标准 (顺产费用约3000元, 个人支付27%;剖宫产费用约5500元, 个人支付31%) 及具体实施方法 (由贫困家庭提出申请, 经街道民政科、计生办核实后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交区妇幼保健院存档。分娩时由贫困救助绿色通道直接入住区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 出院时按救助统一标准收取低于成本价的住院费用, 补差费用由市、区财政审核后拨付) , 2006年来由市、区财政局划拔救助资金15万元, 全区受惠贫困孕产妇78例。

2.4 加强社区健康教育

社区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 促使人们自愿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 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 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致死率, 提高生活质量, 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针对本课题人群的特殊性, 除了妇女保健门诊常见的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外, 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 (1) 印发大量的宣传单张及小册子, 设计专题宣传栏, 如《给外来人员的一封信》、《住院分娩的好处》、《住院分娩贫困救助程序》、《妇幼保健知识》等。 (2) 举办咨询义诊活动, 结合外来人口文化素质较低等因素, 在一些人流较多的场所如农贸市场、居委会等处举行咨询义诊活动。

(3) 上门挨户进行宣传, 利用每月的查漏补种及每年的查漏补种周对康乐社区的10个居委会出租屋居住者进行挨家挨户的上门宣传活动, 派发宣传单张及小册子, 提高对住院分娩、妇幼保健等知识重要性的认识。

3 课题实施取得的成效

项目实施历经3年,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康乐社区外来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5.4%, 住院分娩率100%, 外来孕产妇死亡例数为0, 实现了项目目标。

4 讨论

4.1 加强多部门联动, 推进社区卫生网格化管理

外来人口是城市中妇幼保健工作的薄弱环节[6], 其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参与, 其中社区卫生中心医护人员组成网格化小团队与居委会干部一起挨家挨户的上门调查和督导出租屋主覆行责任, 及时摸清和准确掌握外来孕产妇保健管理情况, 这对于加强外来人口孕产妇的管理降低其死亡至关重要。同一时期, 海珠区其他社区孕产妇死亡12例, 全部为外来孕产妇, 其中居住一年以上的5例。所有死亡孕产妇均未办理暂住证, 所在居委会也无相关登记记录。12例死亡孕产妇中1例死于私人诊所, 5例家中分娩情况危急死于转院途中或者三级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而项目实施的凤阳街无一例孕产妇死亡充分体现了项目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创新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发展纲要》要求, 流动人口孕产妇享有与所在地妇女同等的卫生保健服务[7], 我院课题组对于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的措施有利于建立基层网底流动人口的动态观察体系, 将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4.2 制定出租屋屋主责任制的管理模式

计划外超生的外来孕产妇、选择家中或私人诊所分娩, 出租屋己成了外来工躲避《广东省计划生育管理条例》的避风港。在同期其他社区12例死亡孕产妇均居住于出租屋, 但出租屋所在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居委会都未能对住户的情况进行了解, 因此本管理模式着重强调对出租屋屋主的管理, 制定出租屋屋主责任制, 屋主不得接纳未办证者居住, 责任制中并附带有出租屋主有督促租户中的孕产妇按时参与系统保健管理责任。出租屋主责任制这一环节在项目管理模式中显的尤为重要。

4.3 开展有针对性健康教育

本项目中, 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促进外来人口对妇幼保健知识的认识不断提高, 自觉参与妇幼保健, 使得外来人口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和住院分娩率均大幅度提高, 最终达到降低孕产妇病死率, 同时实现省、市“降消”项目规划的目标。

4.4 启动贫困孕产妇救助资金, 切实帮助贫困孕产妇

外来工收入普遍偏低, 同时孕期大部分停止工作, 家庭经济收入偏低, 使得他们对孕期的保健服务利用不高[1]。我院项目组争取到市区的经费配套, 启动贫困孕产妇救助资金共15万, 受惠孕妇78例, 这对于杜绝这部分人流入到黑诊所或者采取家庭无证接生而导致的孕产妇死亡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项目实施期间, 项目点外来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 未发生孕产妇死亡, 提示“贫困孕产妇救助基金管理办法”措施得力, 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程荔榕.流动人口孕期保健工作初步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 2006, 27 (11) :1343-1344.

[2]沈汝, 邓小虹, 杨惠娟, 等.北京市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6, 22 (11) :771-774.

[3]刘传勇, 魏洁玲.2000-2004年广州市海珠区孕产妇死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 2006, 22 (4) :277-278.

[4]梁娟, 朱军, 李明蓉, 等.2007年项目地区孕产妇死亡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09, 36 (10) :1851-1853.

[5]吕占先, 李桂华, 任广华, 等.做好基层孕产妇保健工作,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2003, 18 (5) :269-270.

[6]谢学勤, 詹绍康, 冯学山.外来流动人口孕产期保健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1998, 32 (4) :255-25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外来社区】相关文章:

社区外来务工人员06-09

社区外来务工人员07-30

外来学生06-26

外来经济08-03

外来文化08-24

外来施工单位05-08

外来人员制度05-15

外来人员须知05-24

外来词语的翻译06-20

外来务工人员07-23

上一篇:脑血管意外/康复下一篇: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