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范文

2024-07-25

究竟范文(精选11篇)

究竟 第1篇

中暑是指人在高温 (气温34°以上) 或强辐射 (特别是湿度大、无风) 环境下, 由于体温调节失衡和水盐代谢紊乱产生的以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综合病征。

中暑的症状:

1.发热、乏力、皮肤灼热、头晕、恶心、呕吐、胸闷;2.烦躁不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3.重症病例可有头痛剧烈、昏厥、昏迷、痉挛。

中暑后的急救措施:

轻度中暑:1.请患者速离高温现场到阴凉处, 同时垫高头部, 解开衣服, 以尽快散热;2.在病人头上经常更换凉水毛巾, 以及冷水淋浴或酒精擦身;3.轻度中暑病人可喝一些淡盐水或防暑药解暑;4.在头部、腋下等身体一些大血管处放置冰袋 (用冰块、冰棍等放入塑料袋内, 封严密) ;5.每10—15分钟测量1次体温, 直到皮肤发红就可以停止了。

重度中暑:发现有重度中暑的要及时送往医院, 在送往医院时, 要做好解暑工作, 请大家多注意!

如何避暑:

你究竟怕什么 第2篇

经常有人会问: 你究竟怕什么?不同的人会又不同的回答,我怕这个或我怕那个。但是,你究竟怕它什么?

读过『怕』这篇杂文后,我有了莫大的感触。文章中,作者分别描写了一个少年怕独自走夜路,一名新兵怕跳低板墙和一名失业青年怕自己因没学历而应聘不上某报社的编辑。但他们三个经过努力,都克服了自己的.恐惧。原来,这三个故事都发生在作者自己身上。作者曾反复品味父亲的问题,你究竟怕什么?作者最终的回答是:怕心中的那个与生俱来的“怕”字。

读到这里我也非常有同感,是呀,我们究竟怕什么呢?

以前,我最怕独自睡觉,总要和父母一起睡,但是妈妈认为,我是缺乏独立性,一定要锻炼我自己睡。开始,是妈妈陪我一起睡,慢慢地只需要妈妈讲几个小故事,把我哄着,就可以离开了。到后来,妈妈根本不需要等我睡着,我做完功课,独自就可以睡觉了。这样,妈妈也省心了。

同样,在生活中,很多让我们害怕的事情其实也没有什么。只要你努力克服他们,他们就不会成为阻挡你前进的绊脚石,更不会成为你心中的障碍。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能不能克服一直在我们心里搞鬼的那个“怕”字……

创新究竟在哪里? 第3篇

9月3日晚间,三星GALAXY Note 4如期而至。全球同步首发的Note 4,尽管顶着5.7英寸Quad HD Super AMOLED屏、1600万像素光学防抖主摄像头等光环,但仍旧未免遭遇了不少拥趸的吐槽。还有那个有些搞笑的、由Oculus赞助的、需要配套Note 4使用的Gear VR,着实让人大跌眼镜。幸好有GALAXY Note Edge来阵场子,借助“独一无二的曲面侧屏”设计,让人眼前那么一亮,果然有点意思啊!就是不知道它那曲面侧屏扛不扛得住粉丝们的“热情”,更希望大家能真正把这个巧妙的硬件设计玩转起来,从而迸发出更多奇思妙想且高效实用的创新应用。

至于9月10日凌晨,让大家翘首以盼的iPhone 6发布会,令Tim Cook终于摆脱了乔帮主的精神束缚,以自身擅长的市场化风格,向全世界展示着全新苹果智能设备:4.7 英寸Phone 6 和5.5 英寸的iPhone 6 Plus。但看了半天,我甚至有些分不清这是苹果发布会,还是穿越回到三星发布会了。不过,至少有点让 iOS开发人员蛋疼的是,现在做iPhone展示类应用开发的,必须要面对一个略显尴尬的选择:要面对至少3种屏幕尺寸比例,1334×750、1920×1080和1136×640(即便iPhone 4 可以被忽略)。虽然这3个屏幕比例,看起来似乎非常接近,但做开发的人都明白,这比例上仅仅差出的2~3个像素,就意味着要么容忍在不同的手机上出现一条细微的黑边,要么就做3套画面素材,以完美匹配不同屏幕分辨率的显示效果。

久违的iWatch终于降世,不过Tim Cook将其命名为了Apple Watch。尽管Retina 屏和可以区分轻、重触控的Force Touch、Digital Crown,都还算是有些新意,但总体说来Apple Watch 仍像是iPhone的扩展附件,而很难与Cook对它的期许画上等号。我想谁也不会因为Cook把i换成了Apple,就认为它足够划时代了吧?现在的用户,口味都刁得很,那是那么容易被忽悠的呢?Cook毕竟不是乔帮主了。

再联想到百度刚刚宣布的,前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正式就任百度总裁,以加强其百度大脑的战略宏图。你是否也有所感触,或许来自具体产品端的微创新正走向一个瓶颈期,在未来的一段时间真正革命性、颠覆性的创新,却已经在酝酿之中了。

刘斐:在“究竟”中前行 第4篇

ASTM是一家专注于材料及其应用系统的国际标准制定机构, 涉及90多个行业, 包括冶金、建筑、能源、环境、航空、医疗、塑料、纺织、体育等。说起成为ASTM在中国的主要负责人, 用刘斐自己的话来说, 就是“有机会, 有积累, 所以很荣幸被美国ASTM总部看重并选中”。

“我的目标是, 帮助中国建立起一两家符合全球技术与市场规律的标准化机构。”刘斐说。这个努力的过程需要付出很多, 刘斐说他一直在探究着, 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和具备深厚西方涵养的他, 引用“究竟”这个词来形容进入ASTM工作的经历和状态。“究竟”在古文里有探究的意思, 恰恰能贴切表达刘斐心中的工作感受, 在过去的8年时间里, 刘斐在能源、环保、建筑、医疗等众多行业主导建立并保持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关系, 并借由ASTM的标准体系与资源, 支持并推动中国标准化进程。

为什么说是8年呢?8年前, 在2006年之前, 原来的刘斐, 有国有企业和中国驻外国大使馆的工作经历, 后来又成为美国驻中国大使馆的中国工作人员, 期间在美国使馆有中美WTO协议履约与研究经历, 为消除中美合作的技术壁垒做了扎实工作, 后期受邀到美国标准与合格评定联盟担任运营总监, 积累了扎实的标准化知识。

“2006年全面转入ASTM”, 那时ASTM中国办事处寻找中国负责人, 刘斐基于丰富的标准化经验和两国通的优势得以担纲此任, “我的主要工作有两项:一是推动中国在各个层面使用ASTM标准, 包括制标时采用和企业采标用标;二是鼓励中国专家尽可能积极参与ASTM活动, 扩大中国人在这一国际组织中的发言权, 以使中国的创新技术进入国际标准体系。”刘斐介绍。

通过多年来的努力实践, 刘斐的体会是“我找到了标准化的深层规律, 找到了标准化的真实内涵和意义”。在探究和实践中, 他发现“标准不是简单一个文本, 而是系统里一种局部或全局的技术规则, 是一种隐形制度。如果说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标准化让科技向好的方面转变, 标准化在科学技术的正能量释放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作用”。

“和光同尘, 究竟天地!我注重与他人与环境与周围的自然和谐统一, 积极探索, 究其效用, 在标准的相互融合及合作机制探索方面, 在标准化宣传与教育方面, 一路前行!”

在标准的相互融合方面, ASTM的中国专家会员已从8年前170多位增加到目前的600多位, 在ASTM的110多个委员会参与标准制定活动。中国采用ASTM标准的数量也逐年增加, 目前中国国家标准已经采用了1, 000多项ASTM标准, 各个行业也越来越多地采用ASTM的标准, 据估计, 大约已有3, 000多项ASTM标准为中国各个行业标准采用。中国已主导制修订了4项石油产品和2项电磁屏蔽材料方面的标准, 目前还有6项在进行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电磁屏蔽材料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 刘斐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时中国专家向ASTM总部提出制修订电磁屏蔽材料标准, ASTM总部的美国官员鉴于美国国内电磁屏蔽材料产业现状, 起初未予通过并提出疑问:“电磁屏蔽材料有关标准在美国已经取消了, 提议修订有没有现实意义?”刘斐作为中国乃至东南亚国家的国际标准化的研究者和推动者, 专门向美国总部解释并说明情况, 对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在电磁屏蔽材料的产业发展状况和标准需求以及中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创新作了说明, 使ASTM总部认识到电磁屏蔽材料国际标准制修订的现实意义。2013年, ASTM D2865M-2006《电绝缘材料测试用标准和设备的校准规程 (Practice For Calibration of Standards and Equipment for Electrical Insulating Materials Testing) 》制修订被上海计量院成功承担。

说起这个事情, 刘斐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这是他在标准化“究竟”过程中, 在2013年的重要一笔。这项活动也让国际标准化界更深刻认识和了解中国, 对东南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美国ASTM总部在2013年终对其提出了表扬。

在标准化的合作机制方面, 在刘斐“究竟天地”的努力下, ASTM已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标准化协会、上海标准化研究院4家标准化机构建立起正式合作关系, 在此基础上, 中国又成立了5个ASTM的对口委员会, 这利于中国同一行业专家整体性地参与ASTM标准化活动。其中一位中国石化领域专家担任ASTM一个分技术委员会主席, 这有助于中国自主创新技术转化成国际标准, 高效带动中国技术及其相关设备出口。目前, 正在推进中国医药包装材料、稀土技术与标准进入ASTM体系。

在标准化宣传与教育方面, 刘斐每年在不同规模的研讨会、企业实地培训会、大学讲座中进行数十次有关标准化基础知识、标准与创新、标准与企业战略、国际标准与全球贸易促进、标准与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宣讲, 以帮助提升中国企业通过标准与标准化参与全球竞争的理念和能力。

他积极参与中国标准化教育活动, 提供建设性建议, 深入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等学校同师生座谈。

他推动引进ASTM纺织服装培训项目、资产场地环境评估培训项目、地下水环境监测培训项目以服务中国相关行业。

他介绍中国标准机构和企业派出专家组到ASTM总部进行现场培训, 参加ASTM石油、体育、电磁屏蔽、建筑物外墙保温、水泥等委员会标准制修订大会。

他推进两家中国检测机构进入美国官方认可的全球消费品安全检测机构名单, 4家在中国的实验室成为美国农业部认可的生物基产品的检测机构。

其他方面, 刘斐先生同中国标准界一道推进标准版权保护, 倡导使用正版标准。ASTM已经通过中国的法律途径关闭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标准盗版企业及其网站并刑之以法。

“究竟”, 就不能停在表面。刘斐认为, 目前中国的标准化领域存在一定假象和误区。他说:“许多企业管理者只是从形式上重视标准化, 但不是真正地重视, 没有从本质上去理解标准化的意义。”只是数量堆砌, 不能领会标准化对企业的战略价值, 不懂得标准化的深层规律, 很难制定出高品质和有效的标准。另外, 中国也存在标准的执行不到位的情况, 要在发挥作用上下功夫。

究竟学什么 第5篇

考生的志愿,除了大学,就是专业的选泽,这两者在志愿中都缺一不可. 如何选择专业的方法,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根据自己的理想志趣、性格与特长来选择.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无疑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只要有了这个“主心骨”,就可以大胆取舍,果断选择.

作 者:罗斌利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刊 名:高校招生 英文刊名:CHINA COLLEGE AND UNIVERSITY ADMISSION 年,卷(期):20xx “”(8) 分类号: 关键词:

学校处分究竟为哪般? 第6篇

一、正视学校处分的教育性

中小学生由于正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心理不够稳定和成熟,辨别能力差,易出现焦虑、烦恼、激动等心理状态,容易与别人产生矛盾与冲突,又很难恰如其分地掌握正确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对不良行为和事务缺乏相应的抵制能力,这些都是不成熟的表现,但并不是故意或有预谋的。通常,学校会根据学生的行为给予不同的教育和指导,学校纪律处分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教育法》规定学校有权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但从学校的终极目标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这一点来看,学校所有教育方法手段的使用都应以这一目标为归宿。纪律处分的终极关怀也应是教育违纪违规学生改正自己的错误,不仅要从行为上改正,还要从思想意识上接受和认可。在具体实施处分的过程中,学校应坚持教育优先的原则,切实把处分作为一种教育的手段,更好地实现处分的教育功能。

长期以来,我们把处分当作一种管理措施,甚至带有制裁的意味,过多地强调了其管理职能,而忽视了处分的教育功能。把处分当作一种管理的措施,也许能促使学生守纪,但由于在实践过程中缺乏教育说服,学生也许只是在表面上被迫表现出“听话”状态,而实际上并没有将他律内化为自律。这似乎也与教育目标背道而驰。

二、案例原因分析

本案例中,学生小倩受学校处分的原因在于迟到和旷课,学校想要通过纪律处分来对小倩及其他同学进行教育,以保证学校进行正常有序的教学,这一点无可厚非。但从案例提供的信息来看,似乎收效甚微,如小倩前来找老师撤销处分的原因是因为担心去不了心仪的企业;当老师提出“有没有改正迟到旷课的毛病”时,小倩并未直面正视问题而是再次强调能否参加面试的事宜;自一年级受到处分起至面临实习就业的几年时间里,小倩根本没有任何改进。由此可见,在受学校处分的同学小倩心目中,学校处分就是阻挠她实习就业机会的绊脚石,而并非帮助她习得、改正某些不良习惯的教育方式。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其一,处分后的教育指引没有跟进。案例中,小倩到需要面试实习时才意识到处分的存在,这说明“改正迟到旷课”这一观念还未存在于小倩的意识之中,更不用说体现在行动上了。相信在处分之前,班主任以及学校肯定给予过小倩机会,在“屡教不改”的无奈情况下,才会动用“处分”这一方式。问题是,处分之后不能“一罚了之”,更应关注处分后的教育指引。“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行一种确定的、有目的和有系统的感化作用”。为更好地实现处分的教育目的,在处分后,学校德育处和班主任应及时进行后续的关注和教育引导。

其二,缺乏撤销处分的过程机制。实施处分后,撤销处分完全凭学生的自觉和自控,而缺乏相应的反馈和基于反馈的强化机制,如分阶段的评议机制以及减轻或加重处分措施等。这样容易造成的结果是:刚受到处分时,学生可能会收敛一些,时间一久,学生又会淡忘并走回老路,重蹈覆辙。毕竟,未成年人的意志和自控力还是比较薄弱的。

三、对策建议

从小倩本身的问题而言,教师应该与小倩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小倩理解处分的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同时强调这种习惯的养成不仅对学习甚至对以后的工作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次难得的实习机会,教师可以如实地把学生受处分的事实与原因告知用人单位,同时也可以反映小倩在学习、专业技能或其他方面的一些特长(小倩被酒店人事经理看中,说明她一定有着一些优秀的特质),并建议用人单位可以酌情给小倩一段缓冲考察期。如果小倩格外珍惜这次机会,在缓冲期改正自己迟到等行为规范方面的问题,这也能很好地达到了学校纪律处分的教育初衷。

对于学校在“学生处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建议校方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关注处分前后的指引功能,完善学校处分机制。

1. 建立处分学生的教育跟踪档案。

在实施处分的过程中,学校德育处和班主任可以建立处分学生的教育跟踪档案。档案的具体内容可以包括处分决定、处分缘由、观察期表现、分阶段目标、与该生交流的内容记录、学生体会记录、评议情况等。记录过程有助于监测处分的有效性,同时也可作为日后处分撤销的依据。

2. 重视处分后指引。

学校可以密切关注受处分学生在思想、行动上的表现。辅导老师可以耐心细致地进行思想教育,与学生一起分析他们思想、行为上的不足,努力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平时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与沟通,以真诚与耐心打动学生,唤起他们内心的发展动力。总之,可以采取各种措施、利用各种形式,帮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改进问题的必要性、撤销处分的迫切性。只有让学生深刻理解纪律处分的意义和目的,并纳入其自己的认知结构,才能真正促使学生将外在的处分内化为自己改进的动力,并把处分当作一种促进自我成长的方式和途径。

3. 结合学生具体情况,

增强“处分”的灵活性。所谓“灵活性”即学校可根据受处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表现,对学生的原有处分进行降级处理。学校可以帮助受处分的学生设立短期目标,在辅导老师的指引下,用自身的努力减轻处分。这一“灵活性”关注了学生的内心期待,体现出教育的人文关怀。这种方式的使用可以给予学生信心和希望,“积跬步而致千里”,最终达到撤销处分、彻底改正错误的目的。

青蒿素究竟来自哪里? 第7篇

其实, 这是植物学名称和药用名称不统一造成的混乱。

屠呦呦本人就就此做过考证, 原来, 植物学上的同一个物种, 被李时珍分成了“青蒿”和“黄花蒿”两类。

成书于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的《神农本草经》是后世一切本草书的源头和基础, 其中已经记载了“青蒿”之名, 作为“草蒿”的别名。书中对草蒿的介绍是:“味苦寒, 主疥搔、痂痒、恶创、杀虱、留热在骨节间, 明目。一名青蒿, 一名方溃, 生川泽。”此后, 东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青蒿一握, 水二升渍, 绞取汁尽服之”可治寒热诸疟。屠呦呦声称, 她是从这条记载中获取了用乙醚提取青蒿素的灵感。

本草书中的“青蒿”和“黄花蒿”, 在植物学上都是一种。

然而, 在北宋有人发现叫做青蒿 (草蒿) 的植物具有不同的形态, 沈括《梦溪笔谈》记载:“青蒿一类自有二种, 一种黄色, 一种青色……如松桧之色。”这就为后世的命名混乱埋下了隐患。到明代李时珍撰成巨著《本草纲目》, 麻烦终于来了。《本草纲目》对青蒿列举了“草蒿、香蒿、方溃、菣、犱蒿”等别名, 认为就是历代本草书中的青蒿, 其性味和功能自然也与历代本草书记载相同, 是“苦寒无毒……治虚劳寒热、骨蒸、烦热、虚劳盗汗、疟疾寒热、赤白痢下、衄血……”。

但李时珍又在青蒿之后新立“黄花蒿”的名目, 介绍很简略, 只有“ (又名) 臭蒿……此蒿与青蒿相似, 但此蒿色绿带淡黄, 气辛臭不可食”等寥寥数句, 又说香蒿 (青蒿) 和臭蒿 (黄花蒿) “通可名草蒿”。

这样一来, 北宋人发现的青蒿的两种形态在本草书中就正式独立成了两“种”植物、两味药。清代吴其濬的博物学巨著《植物名实图考》也沿袭了李时珍的做法, 把青蒿和黄花蒿作为两种植物处理, 还附了插图。

按照《中国植物志》, 黄花蒿和青蒿是两种不同的植物。黄花蒿是菊科蒿属学名为Artemisia annua的种的中文普通名, 青蒿是蒿属另一种Artemisia carvifolia的中文普通名。根据上面这些本草书记载中的分布、花期、气味等关键特征, 完全可以确定中药里的“青蒿”和“黄花蒿”都是Artemisia annua, 也就是植物学上的黄花蒿。

屠呦呦在进行考证时还对国内市场所售中药“青蒿”的原植物进行了调查, 发现绝大多数为植物学上的黄花蒿, 兼杂有少部分牡蒿 (Artemisia japonica) 和茵陈蒿 (Artemisia capillaris) , 而植物学上的青蒿几不可见。这从民族植物学的角度也证明了民间使用的青蒿自古至今有很强的一致性, 一向都以植物学上的黄花蒿为主。

由此可知, 中国古代的博物学家和传统药学家因为缺乏科学鉴定植物的方法, 对物种的分类常常出现错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传统上被认为是考订严密的, 却也仍然犯了把“青蒿”和“黄花蒿”分别为二物的错误。但另一方面, 只要他们对植物的基本性状描述可靠, 通过多方面的考证, 在今天仍然有可能纠正错误、得出植物古名和学名的正确对应关系。

究竟应当怎样看待员工? 第8篇

2011年, 宁波立华制药有限公司的员工卢仲贤, 获得了公司赠予的一本精美画册——《立华故事》, 这让卢师傅激动不已。他在立华已经工作了32年, 他和26位有着相同厂龄的一线员工就是《立华故事》的主人公。这本画册分为“青春与责任”、“活力与专业”、“协力与动力”、“创新与持续”、“国际化与管理”五个部分, 通过这些老员工的感人事迹, 记录了公司成长发展的历史, 也表达了公司对于这些老员工的真诚尊重。

类似的企业还有很多。1991年, 广州羊城药厂建起了一条碑廊, 里面矗立着5块2米多高的大理石石碑。碑上镌刻的不是什么领导人的题词, 而是本厂195位优秀员工的名字。这一座座“记功碑”树立起来后, 在员工中引起很大反响, 碑上有名者感到自豪, 决心为厂子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碑上无名者由此看到了员工在厂领导心中的位置, 努力工作、争取立功的想法也就油然而生。

从以上两个案例中,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首先, 尊重员工价值应当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在企业的人力资源中, 员工应是最重要的部分。而一些企业却认为“千军易得, 一将难求”, 因此对待员工和管理层的态度有着天壤之别。这种差别不仅表现在薪酬上, 也反映在企业管理的诸多方面, 他们没有看到, 所有的管理措施最终都是必须依靠广大员工高效率的执行才能奏效的。马云曾经说过一句话:“在我的公司, 员工第一, 客户第二。员工高兴了, 他们就能愉快地工作, 更好地服务客户, 客户才能满意。”企业的发展实际也是人的发展, 如果员工的价值得不到重视, 他们对企业就会产生疏离感, 企业便难以形成凝聚力。因此, 高度重视员工价值应当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理念。

其次, 要把尊重员工价值落实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环节中。尊重员工价值, 就应当真心实意地为员工着想, 切切实实地为员工设计创造一个有尊严、受敬重、公平竞争的文化环境。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只是举办一些文体娱乐活动, 而应把培育“尊重员工价值”的理念做为一项重要任务, 尤其是领导层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进而用这一理念修改完善企业的各项制度, 使这一理念真正成为企业一切行为的指针。企业文化建设还应着力建设企业与员工之间思想和情感的纽带, 像立华公司、羊城药厂那样, 通过一定的媒介将企业尊重员工的价值观表达出来, 将员工对于企业的重要价值反映出来, 从而形成企业凝聚力和员工向心力的良性互动。

第三, 要充分肯定员工的劳动价值, 努力满足员工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 是构建企业与员工和谐关系的重要基础。表彰奖励优秀员工, 是体现企业尊重员工劳动价值的重要手段。但是, 一些企业却在表彰奖励的标准上出现偏差, 例如, 对优秀管理者大书特书, 而对优秀员工却轻描淡写;为管理层设置的奖项名目繁多, 而为一线员工设置的奖项却寥寥无几;在奖励方式和额度上, 也存在重管理层轻员工的现象。这不仅有违公平公正, 而且直接伤害员工的自尊心, 挫伤员工的积极性。

第四, 要格外尊重老员工的价值, 而不应“过河拆桥”。固然, 与年轻员工相比, 老员工在接受新事物和体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劣势, 但是企业不能因此而忽视老员工的价值。要看到, 老员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术, 有稳定的职业心态和较高的职业操守, 更对企业拥有深厚的个人情感, 他们是企业应当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 而不能把他们视为沉重的包袱。有的企业把四十五岁以上员工“一刀切”, 且不说这是对人劳动权利的剥夺, 至少也是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企业应充分肯定老员工的价值, 积极营造老员工关爱青年员工、青年员工向老员工学习的氛围。企业珍惜关爱老员工, 青年员工就会联想到自己的未来, 从而增强对企业的信赖感。而这正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不能缺少的关键因素。

究竟向名师学什么 第9篇

循厚积薄发的经历。历数名师的成长历程, 无一不是厚积而薄发的典范。几十万字的读书札记、教育随笔和一千多节的听课笔记, 这是一位名师的积淀;8年时间完成100篇中学语文教例品评、几十篇有关教学思路设计的文章、四十多篇“别出心裁读课文”专栏文章、几十篇教案设计、50讲“阅读教学艺术”, 这也是一位名师的成长历程和成功经验。一线教师不能只惊羡名师的光鲜, 不能只模仿名师的精彩课例和先进理念, 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名师成名前长期、丰厚的积淀。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学习名师应该循着名师的成长经历, 静下心来“厚积”, 来等待“薄发”之机。

持潜心坚守的心态。“名由实生, 故久乃大”, 名师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练过程。在历练的过程中, 有“面壁十年图破壁”的苦学, 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清思, 更有“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跋涉……在无为之中有所作为才能成名师。学习名师应该学习他们“沉得下去接地气, 静得下来做研究”的心态。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17岁开始在乡村小学做教师, 潜心教育实践和探索。29岁辞掉教育局长职务, 谢绝到城市学校任教的邀请, 默默守望乡村教育, 苦心实践24年, 终成力作《给老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等, 至今这些著作仍被誉为“教育学的活教材”。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 是由于他们潜心教学, 研究教学艺术, 他们的教学水平和艺术及其影响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而是长期静心研究、不懈追求的结果。

秉卓尔能群的品质。草根教师仰视名师无可厚非, 但若名师“相轻”就有失名师品质。名师之所以为名师, 的确是因为他们卓尔不凡、与众不同。但真正的名师、大师要有“卓尔”的能力和魅力, 更要有“能群”的气度和魄力。《荀子·君道》中说:“君者, 何也?曰:能群也。”名师从来不是“孤独的行者”, 在他成功的路上除了自己的努力和坚守外, 一定还有强大团队的支撑和配合。江苏有一位教师的“数学课学生讲题”、“学生反思小论文”研究受到很多教师推崇和借鉴, 并且借助网络平台, 帮助了众多的“同行者”;有的特级教师成立“名师工作室”, 充分发挥名师的专业引领作用, 组织和带动了整个地区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的提升。这些名师身上体现出来的“能群”的合作品质, 更彰显了他们“卓尔”的魅力, 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建追求卓越的精神。卓越是一种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为了追求这种境界, 名师在教学中付出了我们难以想象的努力。名师大都像艺术家对待心爱的艺术品一样对待自己的课堂教学。通过名师课堂, 可以看出他们对教材研究的深度、广度, 对教学设计的思考、创新, 对教学实施的把握、调控。他们呈现给我们的课堂, 仿佛美轮美奂的艺术珍品, 令人赞叹不已。追求卓越更是一种人生价值观, 俗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不想成为名师的教师也很难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也许我们很难达到那种境界, 但至少不应放弃追求的念头, 不该停止追求的脚步。

名师的确是我们学习的“范本”, 但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说:“学生如果把老师当作一个范本, 而非敌手, 他就永远不能青出于蓝。”中国也有句古话:“水尝无华, 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 相击乃生灵光。”倘若尽信“范本”, 没有“相荡”、没有“相击”, 又何来“涟漪”与“灵光”?因此, 学习名师不能止于表面的模仿, 更重要的是循其经历、持其心态、秉其品质、建其精神。

究竟谁先到? 第10篇

错解 由于甲、乙两球下滑过程中各自机械能守恒,故甲、乙两球处于同一相同高度处的速度大小相等,即整段过程的平均速率相等[v甲=v乙],则下滑时间[t甲=Lv甲],[t乙=Sv乙].

显然[S>L],则[t甲

形成错误的原因是,认为两物体在任一相同高度处的速度大小相等,就以为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率相等.

正解 设甲滑下的斜面倾角为[θ],如图2,则

由于乙的运动可近似看成是简谐运动中的单摆模型,则

两种解法好像都有道理.

再看下面的例题,可证明上述错解思维的荒谬性.

例2 两光滑斜面的高度都为[h],两斜面[AB、AD]总长度都为[L],只是[AD]斜面由[AC、CD]两部分组成,如图3,将甲、乙两个相同的小球从[AB、AD]斜面的顶端同时由静止释放,不计拐角处的能量损失,问哪一个球先到达斜面底端?

错解 由于两小球下滑过程中各自机械能守恒,下滑至同一相同高度处的速度大小相等,故平均速率相等,两物体运动的路程相同,则[t甲=t乙],即同时到达底端.

正解 采用[v-t]图象求解,作出物体分别沿[AB、AD]斜面运动的[v-t]图象,如图4. 由题意,因为两斜面总长度都为[L],则两段图象与横轴所夹的面积应相等,故[t甲>t乙],即乙先到达底端.

反思 上述思维误区的根源在于:物体在变速运动中,整个过程的平均速率值,不一定等于各无数小段相等路程内平均速率的算术平均值. 以直线运动为例:一物体向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总位移为[S],假设将物体的总位移分成无数个相等的小段位移[Sn],在相等小段位移内平均速度分别为[V1、V2、V3、…、Vn],则物体在这整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的算术平均值为

而物体在整段位移的平均速度的实际值为

中国究竟需要怎样的创新? 第11篇

中国企业要改变世界廉价工厂的命运, 就必须转变创新理念。一个企业或者一个行业, 仅仅靠一个人或一个产品的发明或者仅限于外在技术的创新, 是没有希望的, 也是不会长久的。以前我们为了争夺市场仅仅限于产品款式、花色的创新, 依葫芦画瓢, 在表面上做文章, 结果是永远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跑。回过头来看, 低价也同样没出路, 虽然这是很有效的市场策略。

要迎接资本创新对传统制造业的冲击, 要赢得世界市场的品牌声誉和市场效益, 要从传统的点点创新完成向面面创新、系统创新的转变, 我们必须跳出做追随者的困境, 必须破追随创新之局。没有一整套规范的市场规划, 缺乏产品的组合管理, 不改善投资的决策, 我们的创新就会盲目, 风险就会很大。研发仅仅是创新的必要条件, 要完成核心技术, 产品可靠性、安全性、舒适性、健康性, 我们必须站在市场上以第三者的角色看整个创新的通道是否畅通, 看系统创新是否支撑企业整个的战略。创新不是孤立, 而是协同。鼓励协作并使之正规化、系统化, 使企业内外获得协同效应, 从而降低创新的风险和成本。我们要从顾客那里、从市场上、从同行身上不断获得创新的启蒙, 并迅速付诸实施。营造一种创新的文化来鼓励创造力, 推动团队协作, 通过可靠适用的绩效评价指标来保证创新文化的强化。

创新是个系统, 需要产品、技术、市场、管理、服务等等各个方面的协同效应。很多时候, 我们的眼睛往往关注于大创新、局部创新、一鸣惊人的创新, 却常常忽略系统的创新。我们很多人在战略与管理上缺少规划, 更缺少核心的技术孵化;在组织与管理上缺少人才, 没有很好地评估创新的价值, 也没有可量化的、科学的指标来评价研发绩效;在流程和技术上缺乏系统的流程支持, 研发效益低下且不能持续, 更没有使用支持研发流程的技术来确保创新的价值。凡此种种, 都让我们陷入了创新的陷阱。

一个企业必须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才能发光, 一个产品只有在顾客需求的基础上才会热卖。在一个品牌制胜领先的时代, 在一个软实力竞争的时代, 在一个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危机的竞争与挑战时期, 在一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繁荣时期, 如何把握繁荣并管理繁荣, 如何协同创新并实现创新价值, 这才是个真正的挑战。

本期责编:魏莹

投稿邮箱:mcworld_ed@126.com

上一篇:中学物理课堂有效教学下一篇:正则表达式的应用研究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