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

2024-09-16

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精选12篇)

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 第1篇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育,社会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 必须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并把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社会建设的首位。而建设农村人力资源强国, 必须重视和发展我国基础教育。

一、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概述

每年招生时, 城市中小学、民办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就展开了生源大战, 优秀学生更是各方志在必得。为此, 有的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各种优惠条件, 而由于物力、财力和人力等有限, 农村中小学处于不利地位, 其优秀学生只能任其“挖走”。为实现“让所有的孩子都上得起学, 都能上好学”的目标, 在全社会实现起点公平, 政府对农村中小学实施了两免一补政策, 同时地方政府也加大了对农村中小学的投入。但是近年来, 农村学生的减少已成为教育界的一大问题, 在全省甚至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存在。

值得庆幸的是, 现今农村中小学校生源减少主要是“分流”而不是辍学。但是农村中小学校生源的“分流”, 对农村教育带来严重的影响。一方面, 造成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的浪费, 部分学校有了教学楼却没有了学生;另一方面, 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不利于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二、农村中小学校生源流失的原因分析

教育公平是整个社会公平的起点和基石,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始终不懈的追求目标。当前维护教育公平所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主要是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滞后, 师资力量薄弱, 很难满足群众的需求。“娃娃越来越少, 教师越来越老。”有人形象概括了当前农村教育的尴尬局面。那么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

1、农村中小学教师群体出现“一江春水向城流”和“一江春水向民流”现象, 导致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更加薄弱。

农村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一江春水向城流”已成为普遍现象, 这导致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非常薄弱。可如今又出现了新的情况, 随着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 民办学校遍地开花, 农村教师又出现了向民办学校流动的强劲趋势, 农村中小学教师“一江春水向民流”现象, 导致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更加薄弱。造成此情况有三个原因:一是农村学校的环境差, 待遇低;二是民办学校的师资需求旺盛, 而一些农村优秀教师一般可直接用在教学第一线, 不需要再培训, 这对民办学校是既省钱又省力的好事;三是地方政府的桥梁作用, 由于招商引资的困难, 地方政府往往会给出很多优厚的条件, 考虑到民办学校的需要, 给民办学校于优秀教师的扶持往往排在第一位, 这对民办学校来说是很有诱惑力的。

2、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很难满足群众的需求。为促进教育资

源均衡, 实现教育公平, 国家加大了对农村中小学投入, 农村学校有了明显的改善, 但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很难满足群众的需求。河南省教育厅厅长蒋笃运曾说, 针对农村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状况, 近两年, 国家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远程教育工程等, 农村学校硬件设施有了明显改善, 但与城市学校的差距仍然相当大。电教设备、图书室、运动场等严重不足, 很多农村学校的孩子还喝不上自来水, 有的教室用电都无法保障。其中最典型的是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已成为农村突出的社会问题。但农村中小学校没有跟上社会变化的步伐, 没有建立起农村留守儿童需要的宿舍、食堂等完善的后勤服务。因此家长只好把孩子送进城里后勤比较完善的学校。

3、办学理念和模式落后, 群众不信任。

由于农村人力、财力等方面的不足, 农村中小学不能进行深入的、实质的改革, 结果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但没有提高, 而且农村中小学生的成绩也呈相对下滑的趋势。每年中招考试中, 一个乡镇的全部中小学能考上县重点高中的也只有几位或十几位学生, 而县城的一个学校就能考上一百多个。这些使群众对农村中小学教育不信任, 而且也不敢信任。

三、关于加快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 推进社会建设的建议

结合我国国情和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快中小学教育的发展。

1、政府应把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放在重中之重,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经费支持。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扶持力度, 给予政策上的倾斜。保障农村教师工资和福利, 统一城乡同类学校教师的收入分配政策, 保证中小学公用经费和校舍维修建设经费等农村教育经费的落实。整合城乡教育资源, 有计划地开展“城镇支援农村, 强校帮扶弱校”工作。

2、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整体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帮助和引导农村学校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 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建立农村骨干教师评选激励机制。

3、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增强和完善学校后勤服务意识。

合理调整和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 因地制宜实施中心乡镇寄宿制小学建设, 努力建设好农村中小学食堂, 解决好师生就餐困难, 增强后勤服务意识, 满足群众的需求。

4、搭建网络平台, 定位农村教师。

搭建起城乡学校同步互助教学、教科研的教师培训的平台, 使农村教师不出校门就可以参加各类教学研究活动, 促进农村教师教育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 教育既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也是公民个人发展的迫切需要。当代中国, 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红濮.试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J].求实, 2009, (S1) .

[2]钱虎.武隆县教育系统如何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Z].决策导刊, 2008, (01) .

[3]张舟.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 (01) .

[4]丁晋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学习十七大报告的体会[J].南方论丛, 2007, (04) .

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 第2篇

麟游县丈八镇中心小学 张伟

【内容摘要】美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独特的育人功效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但在潜含的应试教育的冲击下,小学美术教育出现了困境,如何正面的解决存在的问题,完成美术教学任务,提高美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亟待解决,本文对此做刍荛之见。

【关键词】 农村 美术教育 策略

美术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育价值的角度看待美术教育,其内涵在于有目的的培养人的道德感、审美趣味、意志、智力和创造性等基本素质和能力。从教育的最高目标看,美术教育在于最大限度的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纵观目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其面临着极大的困境,由于家长的认识程度不同,学生受教育的方式不同,学校对美术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同,致使美术教育在小学教学中开展的情况参差不齐。作为小学美术教师,该如何面对农村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更好的完成美术教学任务,提高美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对以上问题做刍荛之见。

一、当前农村美术教育现状的分析

目前,在中国,有一半以上的小学生在农村学校读书。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表面上他们像城里的孩子一样接受学校教育,似乎也在全面的发展。但事实不是这样,这些占全国小学生人数一半以上的孩子,几乎都是在接受着应试教育,所谓的素质教育只是一种口号。而

这些孩子将来会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中的一员,他们的人格能得到全面发展吗?这是一个让人担忧的问题。结合在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经历,和目前的现状,自认为造成农村美术教育的这种困境的原因,概括地说,主要表现三个方面:

一是观念的陈旧。应试教育体制在现行的教育模式中仍旧起作用,和考试无关的学科,可有可无。家长偏废的认为:学好语、数、英,其他技能课可应付了之。加之农村学生对系统性的美术知识的学习欠缺,导致学生家长对美术学科的重视大打折扣。

二是经济的滞后。经济的滞后,导致师资力量的薄弱、以及教学设施的不完善等。受学校固有条件的限制,许多学校无法配备专职的美术教师,任由其他教师兼任,美术课任由其他课程占用,无法确保美术课的正常开展,遂导致效果不佳。

三是文化的落后。文化是美术教育方向的大旗。在一种文化较为落后的大环境中,美术教育很难得到良好发展。很多学生由于家长的不支持,学校的不重视,连最起码的美术学习用具都无法配备,更谈不上按照美术教材的要求,配齐其他材料,没有一个好的美术学习环境,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术课教学任务的完成,阻碍了美术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美术教育应有的多重功能

美术教育的学科功能是美术学科之本和学科的价值之所在,它是传递美术文化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学科教育。对于美术教育的功能,简单的来讲,正如美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所言:不求学生作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能用作画的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平和。良好的审美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乃至一生都将有积极的影响。

英国著名艺术教育家、艺术理论家和评论家赫伯特〃里德提倡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儿童人格成长,他认为艺术在教育中的地位很高,把艺术看成是适应社会的人的个性的自我定位最有效的手段。他认为人类的不幸主要溯源于个人自发创造力受到压制,人格自然的生长受到阻挠。教育唯有运用艺术,才能摆脱这种状况,达到自我实现。简而言之: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促使少年儿童自发创造力与人格自然地成长,在德、智、体各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导向作用。

1、美术学科的德育功能

德育是倡导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美术学科借用美术形象,传达社会思想,对人起到教化的作用。例如教材中通过人民英雄纪念碑、兵马俑、敦煌莫高窟等一些积极的美术素材引导学生从中感受祖国文化魅力,从而得到民族情和爱国情的熏陶。美术教学通过直观的感知形象引起学生情感、道德的共鸣和感悟,从而产生自我教育的内化作用,让学生树立道德意识。

2、美术学科的智育功能

智育包括的范围宽泛,而美术学科在绘、雕、刻、剪、贴等动手能力的培养中促进学生的感知和观察能力,在活动中学会动手,在动手中开发智力。吕叔湘先生说“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们动脑筋,这是根本”。智力开发是落实在美术学习的具体技能操作之中,而技能又要靠知识和理论的指导,所以美术学习中的智力开发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意义。美术教育作为一种开发智力、培养形象思维和

创造意识的教育活动,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3、美术学科的体育功能

美术学科的教育功能,能促进对人体美、运动美的鉴赏和创造。例如生活中的增高、减肥现象的运动都是为了达到人们的体形美。所以随着人们对审美的提高和自身美的追求,参加运动的人越来越多。

三、小学美术教育现状的解决对策

美术教育在塑造健全人格,培养识别真、善、美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诸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的分析,综上美术诸多教育功能所述,如果要改变目前的现状,很大程度上要因地制宜,根据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和家长现有的素质,不断的创新美术教法,才能确保农村美术教学任务的完成,才能激发孩子的美术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农村孩子的美术技能技巧和审美情趣。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美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独特的教育功效是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目前小学美术教育出现的困境,最根本的原因不是经济上的,而是观念上的。经济上的困境是暂时的,或者说是可以解决的,而观念上存在问题却是致命的。教育主管部门改变了观念,就会改变评价体系,改变了评价体系,学科就不会有“贵”“贱”之分;学校改变了观念,就会在师资及教学设施上作应有的投入;家长改变了观念,就会对孩子作精神上、经济上的小小的支持。当所有的人改变了观念,学生自然也就改变了对美术学科的态度,增强了学习

兴趣。在课堂中,教师不要用太高的标准去评价学生,要多给予肯定,少一点居高临下的指责,不断的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2、扬长避短,巧用资源

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相比,不如城里的孩子见多识广,对新生事物比较陌生,但是和大自然接触多,自小与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为伴,出门即鸟语花香,放眼是田园风光。这都是可贵的资源,是城里的孩子不能拥有的。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扬长避短,教材上脱离实际的课要适当删减,多开发和孩子们生活实际接近的课程。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可以把学生带到室外进行教学,充分利用大自然中免费的资源,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3、钻研教学,勇于尝试

长期以来,由于受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美术教师的授课基本上还是停滞在一根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模式之下,教师的主动性差,教研教改更是一纸空文,课堂气氛沉闷。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在教学之余深挖教材,锐意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丰富课堂内容,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法,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建设,改善条件

小学美术教师的紧缺,让美术教育频入低谷,在专业教师紧缺的情况下,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对现有美术课教师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培训和进修,以提高专业素质。

从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条件和设施来看,几乎为零,有些美术设施

陈旧,利用率低,甚至闲臵。学校要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改善办学条件,营造美育环境。通过各种艺术竞赛活动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施展才华,形成良好的美育氛围。

美术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作为美术教师,既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态。首先,当教学工作受阻时,自己不被重视时,劳动成果不被承认甚至不被尊重时,要学会平衡自己的心理状态。在具体的工作中,对受教育者要求不能过高,不要试图教孩子怎样绘画,而应该只是提供材料和刺激,让他们自我表现,以自己的速度,自己的方式发展他们的美术能力。其次,对农村美术教育要有一个理性的思考。因为环境的原因,美术教育状况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那么就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到最好,在教学中让学生得到快乐的学习理念,把美术功能发挥好,把美传递给每一位学生,用情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爱上美术,真正的学好美术,从而促进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梯度发展。

【参考文献】

丰子恺《丰子恺论艺术》P 63 上海教育出版社

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 第3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问题;对策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重要工作,促使教师不断提高美术教育质量和效率。在农村小学中,美术教育存在更大的弊端,极大地影响到农村教育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及时发现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成为众多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重要议题。基于此,本文以此为主题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一、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农村小学存在师资力量薄弱、设施设备不健全的问题。由于农村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导致学校的财政状况并不良好。因此,部分农村小学无法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也无法为学生提供应有的美术学习设施。

其次,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地位仍然较低。一方面,农村教育的水平从整体上相对不足,导致美术教育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另一方面,农村学生以及家长对美术教育的认可度并不高,多数家长不愿意支持美术教育,致使学生也不愿意主动积极地进行美术学习。

最后,农村学生的情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学生对美术的认识不同,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也不一样。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成效并不明显。

二、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要解决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从制度上进行宏观调控。政府需要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要不断提高小学美术教育的地位。同时,政府需要在财政上给予农村小学一定的补助,要为其配备基本的美术教育设施和设备。此外,政府也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吸引优秀的教师加入农村小学,逐步增强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师资力量。

在此基础上,农村小学需要与家长进行沟通,要让家长认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长愿意支持学生进行美术学习。

另外,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也需要针对农村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要认识到农村学生的特殊性。这就需要农村小学加强美术调研工作,要针对农村学生较为特殊的审美观和基础,要以此为基础调节美术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在增加教学趣味性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

总的来说,当前的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与反思。教师需要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推動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与建设。

参考文献:

刘颖.浅析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4(12).

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 第4篇

从以上两表可以大体看出,制约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主要有两方面,即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对这两种因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细致分析,可以真实再现农村小学教育中教师方面的问题,而对原因的探讨,也会得出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客观环境不利

(一)教师数量缺乏,结构失衡。

在我实习的菏泽市某农村小学,一位老师至少要上两门课。语文教师除了任教语文外,还需担任思想品德课;数学教师除任教数学外,还需负责英语和科学科目。仅仅两位教师担任了整个年级的所有课程。至于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几乎无法开展。例如体育课,只局限在随便跑步和自由活动的范围内。因为教师短缺造成的学生发展片面,根本无法开发学生潜质的现象,是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而相比之下,县城小学不仅在主要科目上设有专职教师,音体美科目齐全,而且设有书法、自然、历史、地理等丰富的科目。因而农村小学生在起跑之时就比县城就读的小学生慢了很多,更无法与城市小学生相比。

(二)教师工作负担重,待遇偏低。

农村小学教师多负责多门课程,平均每周要上25到30节课,但他们的工资水平却比县城小学教师的工资低一半左右。这样极大的负担使得农村教师只能疲于应付,对工作缺乏积极性,从而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而更加严重的问题在于,某些农村教师工资根本不能满足家庭各种支出,因而担忧生计,兼谋其他出路,更加无心工作。在教学质量无法保证的同时,还会使学生对教师职业、对学习态度产生许多负面印象。

(三)教师工作环境差,培训落后。

1. 农村小学硬件设施普遍不足。

教室和办公室冬无暖气,夏无风扇。而在我实习的某农村小学,连课桌椅都需学生自带。这样简陋的教学环境使得学校师生不可能在严寒和酷暑中安心工作和学习。相比之下县城小学就舒适多了,不但有整齐的桌椅,而且冬夏都有空调,以及纯净水设备。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学习的高热情、高效率都有了可能,同时也更加有利于教师体力的保持,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

2. 培训存在较大的差距。

农村小学没有能力给教师提供必要的职业培训,教师只能凭借自己的觉悟等个人因素,对自己的业务水平进行有限的提高。这种提高存在太多的偶然因素,效果也无法确定。而县城小学恰好相反,每学期都有定期的时间进行教育培训,也有比较具体可参的目标作为指引。

(四)教师职称评定存在问题。

虽然国家教育部对教师职称的评定进行了改革,而且评审标准也对农村有了一些倾斜,但是不公平现象依然存在。许多偏远地区的农村小学教师,兢兢业业在工作岗位上拼搏奋斗了二十余载,却不能得到应有的那份荣誉。农村小学教师多是通过自考电大的方式获得了中专、大专及以上的学历,这占到70%左右,但由于地区偏远的原因,在职称的评定中,被中心地区的教师挤出了门外。这种现象和现实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小学教师形成了“努力无用”的想法。时间久了,也便失去了进取心。与此同时也让一部分教师不安分教师工作,日积月累造成了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师资队伍不稳定也是农村小学教育的瓶颈问题。

二、个人素质有待提高

(一)整体学历低,缺少教学经验。

2010年全国农村小学教师学历结构合格率达到96.04%,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20.26%。从统计数据上看,农村学校的教师已经拥有了能够胜任小学教学的知识、能力。但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有些学校并未达到这个要求。我实习的某农村小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小学的教师几乎全是专科学历,无一例本科学历。而县城最一般的小学也是以本科学历居多,偶有硕士学历。学历低,说明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不足够。但是倘若在各科教师的分布上比较均衡,尤其是教龄方面,那也许能弥补学历低的问题。然而事实恰好相反,例如我实习的某小学,教师教龄以15年以下居多,且年龄多在中年人的范围内。这说明在农村小学,青年教师少,教学经验很丰富的老教师也少,那么年龄方面就无法形成优势互补。这种学历和年龄方面的不合理布局,势必会影响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

(二)教学观念落后,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农村教师以中年人居多,虽然比青年教师在经验上有一些优势,但是他们的教学方法和观念比较保守和落后。农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使农村教师的教学方法得不到及时的改进,仍然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方式阶段。在教授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方面也是如此,学生的学法仅仅停留在“听写读背考”的循环中。这样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不但影响了教学质量,而且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使他们都没有比较积极的态度,当然也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有一点就是农村教师对现代化教学设备普遍陌生。首先,农村不具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其次,教师对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也不热情。

教师的思想观念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倘若一个教师仅仅以讲授知识为目的,不关心学生的接受状况,更不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那么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死板的知识,不但缺乏知识应用的思考,在其他非知识方面也无法正常发展。

(三)职业道德偏低,学生素质受影响。

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会直接决定他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质量。而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还有待提高。首先,在我实习的某小学,有80%的教师上课不能使用普通话;其次,上课时自我要求不严格,有的教师自习课玩手机,有的教师无故离开教室;再次,个别教师在生活作风上十分散漫,有的教师嗜酒,有的教师用暴力解决并不十分严重的问题;最后,在教学态度上,不少教师不备课,仅仅倚仗多年不变的教学经验授课,或者抄袭教案以应付领导的检查。而最严重的是,有的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业绩,不让学习稍差的学生参加考试。这样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急需教师认识和改正。

三、均衡发展,社会关注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交流会上指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学校均衡。学校均衡的关键是教师均衡。而从我的实习调查情况看,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是农村教师的均衡。这是应当引起关注的重要问题。

具体来讲,针对农村教师缺乏和年龄分布问题,政府应当在不降低标准的前提下,增加教师数量。由于农村的教学环境差,很多大学毕业生不愿意选择到偏远贫穷的农村任教。那么政府除了“三支一扶”的政策外,还应当以大幅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的方式来吸引更多人才到农村来发展。只有注入了新鲜的专业人才到农村教育中,农村小学教育才可能充满活力。

吸引人才的关键是改善各种条件,国家政府应当特别关注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前苏联时期,其政府就曾明文规定:“为了使农村教师安心工作,其住房、取暖、照明全部免费供用。”而学校放假期间,不扣教师工资也是世界各国教育的普遍政策之一。

对于教师培训问题,政府可以建立专门的师资培训学院,或者与各高校教育系等建立互助关系,提供比较可行和效费比高的提高自我专业素质的机会。专业素质的提高还需要整体提高农村教师对现代化技术的熟悉和学习,尤其是网络等信息渠道。此外,赠送专业的相关参考书目也是可行办法之一。还可以定期安排农村教师到县城、城市优秀学校观摩优质课程。专业素质的提高也应当与思想素质的提高同时进行,这需要教育部等国家部门加强宣传和教育。

总之,农村小学教育与高等教育一样,也关系着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更加关系到农村人口的人格培养和塑造,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阶段。这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程,其意义非同一般。只有努力实践教育科学发展观,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和管理,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舆论、监督,我们才能真正促进教育的公平发展和均衡发展,这也是希望的萌生之处。

摘要: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引起社会对农村等偏远地区小学教育的关注。农村小学教育与县城及城市小学教育相比, 存在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这些问题有其背后的深刻原因, 针对这些问题, 积极地思考和政策的倾斜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瓶颈问题,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仲惟岳.从失衡看农村小学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9.

[2]刘霖芳.农村地区小学教育现状个案研究[J].教研教改, 2009.1.

[3]刘惠芳.农村学校教育的现状及思考[J].广西教育, 2009.9.

[4]王春萍, 慕彦瑾.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教育资源配置探析[J].社科纵横, 2005.8.

浅谈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第5篇

新课改已在全国遍地开花,教育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但是由于长期的传统应试教育影响,我们的教育表面上来讲是在推行素质教育,实际上还是应试教育,可谓只吹来了春风看不到春雨。长期以来我们只是片面的重视语文、数学课业,而对提高国民文化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美术教育却没有自己的天地。美术课成了学校的“摆设”,素质教育成了“纸上谈兵”,导致了学生长期以来得不到全面、有益的素质发展。缺乏技能技巧,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从而大大制约了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长期来农村基础教育几乎毫无起色,特别是美术教育,对于农村教育来讲美术教育是一块荒土,无种无收。结合实际,我觉得农村美术教育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一)师资的缺乏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落后的根本点在于师资缺乏,绝大多数的农村小学都没有专业的美术老师,美术课都是其他科目老师越俎代庖,似乎人人都可以是美术老师。然而农村小学的教师队伍中又绝大多数老师是民师转正的,对于这样的专业课更是无从下手,于是大多都是敷衍、应付了事。甚至有的农村小学有美术教师,但担任的课业居然是语、数科而不是美术,简直是人力资源的浪费,令人瞠目结舌。

(二)教育观念的陈旧

农村教师由于条件的关系和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以及教学设备的限制,忽视了美术教育和美术学科的探索性。在新课程下,美术教学要求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观念上依旧是旧的美术技能技巧的训练,仅仅注重教师示范,而完全忽略学生的自主性及美术文化知识的传授。教室仍是教学的唯一场所,教材仍是教学的唯一内容。一个不变的教学场所一本不变的教学内容,致使很多学生在学习时只是单调的照课本临摹,没有有效地启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自主性,更没有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直接导致或影响了他们对这一科目的荒废。

(三)教学方式落后 美术课不单单是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而且还担任着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让他们在学习中去感受生活、去体验美。长期以来农村小学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一成不变、墨守成规的,既使目前的新课程要求、倡导转变教学理念,把课堂交还给学生,但由于传统教育根深碲固,我们的教学方式仍是讲解、示范。只重视单纯的技巧训练,而忽略了文化知识的教育,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没办法用自己的内心去感悟而只是照书临摹,成了课本的模仿者,复制者。没有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精神,而使他们成为了一个傀儡、木乃伊、复印机。

二、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

通过对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分析,深感素质教育在农村难以实施,素质教育无法做到全面推广,更不能说学生的全面培养了,因此制约了我们农村的教育发展。农村小学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美术教师的缺乏,绝大多数农村小学没有美术教师,使美术课形同虚设。再者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大量的美术专业毕业生都留在城市工作,而不愿回农村任教。造成原本就缺少这方面师资的教育队伍更是雪上加霜,这不仅是毕业生的个人问题而且是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工作辛苦的问题。导致了毕业生不想去农村工作,直接影响了这些学校的美术教育的开展。一方面就是师资的流动,由于美术教师的缺乏,很多乡镇老师向县城集中,县城的向更发达的城市集中,这就使农村学校在教育方面可是釜底抽薪。或者有一些美术老师是早期毕业的,但由于时间的关系,他们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教育。这就使美术师资水准的落后,影响了美术教学的发展。由于农村小学办学的条件有限,很多学校没有教学用具,没有设施。有些学校有教学用具但没有专业的老师而成摆设,学校领导从思想上也非常重视各门文化课的教学,而美术教育则被视为玩耍的“副科”,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由于传统教育中“光宗耀祖”的观念深层影响,很多家长都把希望寄托到孩子身上,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受到大人们的价值观的影响。过度重视文化课知识而忽略了孩子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则是我国的考试制度历史悠久,长期来一直都是实行应试教育,从不关心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一个模式,没有创造力,只是一本不变的百科全书。虽然近几年大力倡导素质教育,这只仅仅是锦上添花没有真正做到雪中送碳。加之现在的人才选用都是考试为主,更加剧了应试教育的深层发展。加之学校的教学质量都是以升学率来衡量,至使校长们不能完全摆脱压力,继续让学生们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三、解决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主要方法和对策

针对上述种种现象分析,为了更好地开展农村美术教育,我谈谈我对如何搞好农村美术教育的几点观点:

(一)改变教育观念,让美育显活力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受到应试教育深层影响,加之当前的人事制度和高考制度的负面影响。给我们的教育改革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压力,要由旧的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个坚巨的过程。在传统教育根深碲固的今天,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美术教育的实施。传统教育中注重的知识巩固性也是个优点,但是传统教育中的死板性则影响了人的发展。我们应该吸取其精华用于新课改,在思想上进行改革。就要打破传统观念,确立新的“教育观”,使学生全面发展,才是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教育模式,才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美术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份,我们要意识到它的重要性,让美术为学生创造美好的心灵,让学生走向开放,把生活融入到美术中来。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的全方面的人才。

(二)改善条件,加强师资建设

制约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农村小学生活条件相当辛苦,待遇低,是最根本原因。乡村的美术师资相当薄弱,而且兼多职,因此我们的教育部门应当改善条件,对农村小学大力扶持,把优秀的毕业生招进来,留得住,让他们把自己的所学在这块热土上发光。一方面加大对现有的美术教师进行培训,鼓励教师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一方面定期举行美术竞赛让美术教师学有所用,不断巩固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强化学校设施,增添教具,配备专职美术教师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培养特长生。让一部分学生“富”起来,让学校的教育教学向更高水平迈进。同时,可以研究乡土美术,把乡土文化引进课堂,发展独具特色的乡土教学。

(三)改变教学方式,让课堂充满活力

目前农村教学模式由于受到教师自身水平的影响,教学方式较落后。很大程度上还是以讲授为主,课堂没有活力。加上美术课都是其他科目老师兼任,更谈不上“活”起来。现在农村小学都配备了远程教育设备,我们可利用这些设备开展美术欣赏,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运用这些设备改变之前的教师只重示范的缺点,引导学生去自由发挥。让美术课堂充满活力,真正做到把课堂交给学生,改变了教师以往的以讲授为主的角色,把自己的感情通过电化手段淋漓的前忏发出来,让学生感受到周围的美,从而培养了学生美好的道德品质。从以前的教教材到现在的用教材,因地制宜地编教材转化。

(四)多元化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评价是美术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评价一个学生的作品是至关重要,它会关系到对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提倡课堂活力的同时,学生的感情表达也是各式各样,我们再也不能用以前的统一标准去评价多元的东西,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表达方式和进步。我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生生互评。小学美术教师往往同时教多个班级人数较多,对很多学生了解不是很清楚,因此评价有很大的主观,不能做到公平、公正,这样太单一的评价,不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我们可以采取学生与学生互评的方式,充分考虑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让学生在学生之间找到优缺点,从而相互之间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评价公平、公正。这样才能使一堂课在短时间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座谈的方式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课业进行评价,采取好的评价方式就会收到好的效果。在评价时我们可以考虑让学生和老师之间以座谈的方式来师生共同评价,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老师作为指导者,进行引导,让学生从别人身上找优点,看到自己的缺点,提高了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能力。这样即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又铸造了学生的品格,提高了学习效率。

3.评价要模糊不能太直接。评价不是只单单是对学生的作品评价,而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好的评价往往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之会让学生失去这门课的学习欲望,而不利于学生的审美教育。我们老师往往喜欢以分数来评价一个学生的水平,这样太直接,容易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冲击,降低了学习美术的兴趣。我想我们可以以一种含糊的方式来评价,比如在作业上以优、良、及格等方式来批注。这样含糊又有区别,切合实际,也不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伤害,再加上简洁的点评,让学生及时发现缺点改进学习方法。

4.鼓励与表扬。评价不能是单调的,要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心情愉快,提高学习兴趣。而不能批评、训诉、讽刺,这些行为会打击学生的自尊心,给学生带来恐惧。我们对课业的评价的目的是什么?除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就是在评价中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学生的课业如果受到老师的表扬或得到大家的赞扬,心里是非常兴奋的,也会给学习带来巨大的动力。除了表扬我们还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鼓励,让他们有一股动力促使他们努力学习,爱学习。这样不但不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反而增加了他们对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充满兴趣地上好每一节美术课,那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

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 第6篇

新课改的声势已在全国中小学浩浩荡荡的展开,纵观九年制义务教育新教材,有其成功之处,比起旧教材来内容更加丰富,更切实际。但是美术教育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我认为在方向上没有根本的改变。而美术作为人类的一大社会精神行为,其本质从来就是以审美与实用共存共荣的一门艺术。美术教育也就必须适应于时代的要求,必须为现代化的需求和国家精神文化建设服务的同时为物质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而当前农村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美术教育,是提高整个国民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很长的时间里,农村美术基础教育总是没有起色,真正相当一大部分还没落实美术课,由于片面强调给语文、数学教师的作业课、自由课、轻松课;长期如此语文、数学成为老师的责任田,而艺术学科则成为被遗弃的一片荒土,无种无收。大部分农村老师将美术课视为负课,可上可不上,有美术活动任务就上一上,活动一过,学生就再也想不到上美术课,在各级各类美术竞赛活动中,农村学生获奖甚少。严重的是使学生失去一个最重要的培养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机,因为多数农村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毕业后就不升学了,他们再也没有机会接受应有的美术教育,于是许多人在艺术方面就成了终生"荒废",造成农村人口素质低下,长期以来制约了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

针对上述种种现象,在当前农村小学美术课堂中,我觉得不例外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教学理念的陈旧

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农村教师因信息闭塞、教学设施等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教学磁场仍强于新课程的理念。因此,在教学观念上仍旧是:美术教学就是传统知识与技能,教室是唯一的教学场所,教材是唯一的教学内容;教学还是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的片面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社会、家庭和等各领域只重视语、数教学质量的评价,而忽视了美术等其它艺术学科的探索。其次,学生往往只通过一些简单方式参加美术活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和所需的最基础的"美感",而忽略了发展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再者,因为美术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地位"不高,又不需要应付考试,从而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丢弃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培养;最后教师仍然是教学内容的决定者,教学方法的选择者,教学过程的设计者,教学效果的检测者;学生是美术作品的"复制者",教师仍是应试教育的"效仿者"。

(三)教学方式的落后

美术教学不只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还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努力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持久的兴趣。而在农村小学的美术课堂中呈现出来的现象却是:教师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仍然只重视单纯的技能与技巧的训练,而且轻视美术文化的学习;只重视教师的示范演习,轻视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

(四)评价标准的单一

以往美术教学评价只强调美术技能技法,而忽略认知和情意。即使是技法部分也只强调训练而已,因此评价的内容是单一的。除此之外,传统评价只是学生完成作品,教师一个人给与评价,因此,评价方式、评价人都是单一的。多数美术教师的评价仍是在甄别与选拔功能的层面,忽略了学生在美术学习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注重一些标准化、规范化的技能训练,轻视了学生多元的、逆向的思维创新及人文素养的有效养成。

(五)环境条件的制约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有三大制约:

一是教育管理者教育意识落后,他们往往只是为了任务而任务,特别是山村完小,为了各自的语、数质量在中心的排名,几乎都是语、数教师包班上课,完全剥夺了学生上美术课的权利; 二是农村师资队伍力量不足,大部分担任美术课都由语、数老师兼任,缺乏相应的美术学科的教学培训,所以也缺少这方面的观念,更没有及时开展美术学科的教研探索;

农村小学的远程教育分析 第7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远程教育,意义

前言:

远程教育现在的运用广泛, 也是近些年来新起的一个教育形式, 它是由特定的教育机构组织, 综合一定的教育质量, 有水平, 有方法而形成的一个全方位的为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教育服务体系, 在平常的生活学习中也会帮助到学生的以学习为目的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称。在现代农村发展的发展中, 正是缺少这样一种老师与学生, 学生与教育组织缺少交流的这样的现状, 远程教育的出现与发展, 正是能够帮助到学生更好的学习与生活。

1. 远程教育工程在农村小学的实施

1.1 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

在中国, 农村的高中教育或多或少的由于历史或发展现状的制约等种种原因产生了一些影响。大家都知道, 农村的教学资源有限, 学校较为分散, 学生资源不足, 有时学生要上个学经常得走几十里的山路才能到达学校, 非常的不容易。然而, 这已经消耗了学生的太多体力, 学习不仅需要一个浓厚的学习兴趣, 其良好的氛围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在农村的经济条件键位落后, 政府对教育的投资也相对较少。

在农村, 其粗放的教学管理模式将对教学的定义在就是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和维持学校正常的运行而已, 由于孩子的基础较差, 在原来的学习过程中重视也不是很好, 难免对的学习有些吃力, 跟不上老师的进程, 久而久之, 也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另一方面, 由于农村的资源有限, 学校师资力量薄弱, 工作环境差, 老师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 对农村教师数量的缺乏, 使很多老师同时交多个班的原因, 这样不仅是会使教学水平的质量下降, 老师也会力不从心。还有一些老师教学观念过于陈旧, 小学生课堂活跃度大大降低, 老师也没有将其正确的引导, 教学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缺乏创新能力, 主动地意识较低等都是现代农村小学教育所面临到的一些难题。

1.2 运用远程教育应对农场小学教育的对策

什么是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是教学模式的一种, 指的是通过电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来传播知识文化信息, 与传统的教育方式不同, 传统的教育方式是需要坐在教室内向学生讲课, 而远程教育突破了时空的界限, 不需要到特定的地点上课, 可以随时随地接受知识, 透过电视广播, 互联网, 辅导专线, 科研社, 面授等多种方式学习。现代远程教育一般是通过互联网, 由音频或是视频传播, 是计算机发展下的产物。它一般有四个特征:教学的开放性, 技术的先进性, 学习的灵活性, 资源的共享性。那么利用好这几个特征, 农村小学的教育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远程教育的教学开放性完全打破了以往的时空界限, 其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对象都是开放的, 学生可以不用受到地域或年龄的限制, 根据其爱好, 性格特点就有其专属的教学目标, 英才施教。这也是教学管理体制的优化组合, 全面推动远程教育工作, 使其发挥到最大的意义。

利用最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教学能够大大的提高教学的质量, 又能使整个课堂生动活泼, 直观的教学设备能让学生充分了解所学知识的根本意义, 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表面文字的理解上, 启发教学者的创新意识。

这种学习的教育模式能够大大降低以往传统学习模式的一成不变的模式, 使其学习的灵活性大大的提高, 此外, 对老师的要求也应该相对提高, 利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质的教学资源对广大的教师进行培训, 使同学与老师同步提高。这种具有个性化原则的组织学习形式, 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及时调整教学形式, 真正的做到英才施教。

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给农村教学带来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实现了各种资源的优化与共享, 打破了以往学习资源短缺的状况, 可以集中利用人才, 资源, 设备等先进的教学工具, 大大减少了教学成本, 远程教育工程也可为农村学校提供一些城市老师的教学实录, 参考资料, 及一些课后练习习题等等, 以此可以达成资源的再利用。另外, 学校也可多增加公开课的课程, 可以尽量使每位老师的教学成果与学习者共享。

2. 远程教育对农村小学教育的影响及重大意义

传统的农村小学教学手段极其简单, 基本就是一个老师可以用来教几门课程, 体育老师可以用来教数学, 语文老师也可以兼教英语, 在中国乡下大部分地区都是如此, 这说明了在农村的师资是相当匮乏的, 而且老师的教学工具也是极其简单, 最主要的是通过老师的口述, 讲解课本来向学生授予知识, 这样, 学生对许许多多的事物的认知就很模糊了, 靠的都是自己的想象与老师的描述相结合。而远程教育的传播, 对于农村的教育将是一个质的飞跃。

远程教育主要是通过互联网传播, 通过音频和视频传播。学生们通过对跟读, 可以纠正自己读音上的缺陷, 在农村, 普通话本身就推广不足, 因为大家的文化素质都比较低, 农民大部分都没念过什么书, 加上口音的影响, 就更加不够标准了, 对小孩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因此, 通过音频的传播, 学生可以对课文进行跟读, 以此学习普通话, 而且, 音频的传播对学生学习英语更是一个巨大的催化剂。

远程教育对农村小学教学资源的影响:在农村, 教室备课一般都是靠教学参考与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经历去理解教学内同, 设计出来的教学方案也是单调的, 比较程序化死板的。从而可能导致学生上课无精打采, 对学习失去兴趣。而现代远程教育传入农村, 帮住老师解决了这一难题, 现在教学是信息化的网络化的, 面对教学中的任何一个问题, 老师都可以通过网络向专家学习, 比如可以观看专家设计的教学视频, 从而吸取经验, 开阔自己的眼界, 刺激自我的思维,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设计出符合自己学生风格的教学方案。在农村的小学课堂上, 也变得多姿多彩, 由以前单点静止的黑板平面图形, 变成了有声音有图像, 能活动的视频动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在快乐中接受知识, 学习知识。远程教学对农村小学教室的影响:在我国农村, 教师资源极其匮乏, 老师的素质也比较一般, 这严重阻碍了我过农村教育的发展。老师是知识传播的最主要最关键的途径, 因此, 要想更好发展农村小学的素质教育, 首先要提高老师的素质与教学观念。远程教育在农村小学的普及, 促进了老师参加各种计算机培训, 学会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 比如说制作PPT课件, 上网搜索资料技能等, 大大提高了老师的工作效率。在另一方面, 老师的教学观念也得到了转变与提高, 通过对网络的学习, 接受国家最新的教育体制与任务, 以人为本, 创新的教育观念。

3. 农村现代化教学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 使我国农村的教育教学不断的走向成熟与趋于完善, 它的开始, 把信息化的技术推向广大的农村学生, 从一开始的慢慢探索到现在也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其根本目的就是为农村引入优质教育, 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农村僵硬的传统教学模式, 使农村学校享受到与城市同等的教育资源体系, 不再固守传统, 与时代相同进步, 使现有的教育资源走进农村, 达成共享。

然而远程教育也有其专属的弊端性, 远程教育的优越性在于它的广泛性, 对教学资源的广泛, 对学习材料的广泛, 教学内容的广泛, 教学方法的方法等等, 然而也正是它的‘泛’成为了远程教育的软肋, 由于有了这个特性, 远程教育在某些范围内还是沿袭着以往的学校教材等学校资源, 所以它有时也被称为克隆, 复制校园教育。当然, 每一个新事物的发展与崛起都是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成长具有曲折性与光明性, 但是, 道路是曲折的, 前途永远是光明的, 远程教育工程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 也将会不断的弥补自身发展的不足, 往更好更符合需求一方面去发展, 相信在未来的教育模式中, 远程教育将会成为一种模式, 成为接受知识的教育教学不可替代的一种途径

4. 结语

在我国教育教学这么多年的发展中, 我国的教育教学大多以口头阐述为主, 缺少使学生自己思考的主动性, 单一的口耳传授模式, 不仅禁锢了教师的思维模式, 且限制了学生自我的发展空间。现在, 在农村实施的远程教育中, 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一有效资源, 是课堂的教学形式更加新颖, 丰富多彩。让远程教育达到最佳的效果, 这样我国的农村小学教育也必将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马丽娟.有效教学和谐课堂[J].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2]束鹏芳.中学历史教学评价[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

[3]毕田增敖国儒.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J].新华出版社.2005

[4]陈至昂.远程教育教学创新方案与案例及多种信息技术应用手册[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 第8篇

1. 教学理念陈旧,美术课程资源缺乏。

在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大背景下,美术教师如何走进美术新课程,如何在观念更新、知识更新和教学法实践中贯彻实施新课程,就必须克服其开课率低,只是针对低年级开课,而且也并未按教学大纲规定开足课时量的现象。不能让各种原因随意停课和挤占美术课的情况随意发生。改变由于学校的重视力度不够,使其他学科教师对美术课的认识也有偏见,学生根本就得不到连续的系统的美术教育的现状。

2. 教学目标模糊,美术教师无教学积极性。

师资的不规范和不专业性使学生们上美术课可以做其他课程的作业。一些乡村学校的美术课感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于是美术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放羊式教学,自己轻松舒服、无所事事。浪费师资力量。长此以往美术教师的能力不是体现在教学方面,而是成为一个“在岗美工”,本应该放在教学研究上的时间用在毫无意义的校内繁杂琐事上,使得美术课程变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美术教师自然也不被重视。那种混日子,把美术教师在学校的工作当成“万能胶”的情况在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3. 环境条件制约,学具短缺,影响教学。

由于师资水平参差不齐,不可避免会影响美术教学的质量。更谈不上学生受到好的美的熏陶和教育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被扼杀在萌芽状态。有的非专业美术教师,对课纲和教材一知半解,死搬书本,照葫芦画瓢,把一堂生动有趣、极富创新性的美术教学课上得了无新意,呆板、无聊,部分学生因此失去了学习美术的兴趣。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实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二、如何改变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这些现状

1. 要改变美术教育课在农村中小学校中是“听用课”的尴尬地位,只有改变了农村中小学学校领导的政绩考核方式,不再单纯以升学率来肯定或者否定一个学校领导的成绩,而应该多看看其所在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中学学校领导对美术教育的看法,才能让他们在美术教育中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而这一点,也是改变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现状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目标中提出了“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

对于美术的学习,可以说兴趣是学习过程中的关键。要引起学生的重视,首先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兴趣,而提高学生兴趣的关键就是要如何将课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美术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决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的学习,这就需要每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了。

同时我们还应该适当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使他们有精力来关注美术。让他们了解美术不只是以后有志于向其发展的学生的事,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它来丰富我们的生活,来陶冶我们的情操,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3. 想让学生真正了解美术,还要使我们的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呈现出持续长久的情感态度。

组织不同的学生练习不同难度的绘画部分,以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因材施教。这样的课学生才会有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激发和维持学习兴趣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际训练中,学生积极的观察能力和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是在潜移默化地培养中锻炼出来的。

4. 美术教师在学校的“鸡肋”地位使他们缺乏对美术教育的热情,那么我们只要改变美术教师在学校的地位,让他们体现自身的价值,不再让美术课变成自习课,给他们充足的时间用于美术教学研究,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氛围。

这一现状也不难改变。

5. 而对于农村中学学生地域环境的局限这一问题,随着我们国家的富强,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和环境将会越来越好,而农民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这种所谓的局限不但不是问题,反而是形成优势的必备条件。农村风光、民俗风情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乡村学校美术教育依赖这些丰富的艺术素材,让学生在这样的地域环境之中产生美的向住,热情洋溢的进行绘画体验,激发强烈的美的情操。既开发学生智力,又加深学生对所生活环境的热爱和关心。

三、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前景

美术,又是美的艺术。美术之美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典型化、理想化的“瞬间定格”,而且还直接作用于人的内心情感。美术教育是国家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的进展与否,从一定意义上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素质教学的成效。中小学的美术课堂是用来实施完成美术教育内容的,必须遵守与符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和新课标并行不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给美术教育应有的地位和待遇。那种随意的纯技术教育与纯欣赏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要求讲解与练习、欣赏与创作结合,丰富的理论与动手实践结合;还有就是大力提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远程教育网络直播的综合运用等,给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师提供交流平台,展示、互动空间。在教材内容的组织教学中,通过写生、教师范画、艺术家图片的演示和观察,形成有相互联系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热情。

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折的时代和建设的时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美术教育的变革大大加快了,计算机和通讯的结合等新的科技趋势已强烈的影响着美术教育的方式,我们必须开展一场深刻的而又快速的变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进一步推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教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唐炎朝.浅谈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J].美术教育研究,2013(10).

[2]隋成龙.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现状与未来[D].东北师范大学,2012(3).

[3]肖川.朱小林.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2).

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 第9篇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的使用和管理问题。长期以来, 政府和有关教育主管部门, 只注重对学校资金的投入, 而忽视了对学校资金的管理和资金使用的监督。学校上百万元一学期的经费, 都由校长一人随意支配, 导致了教育腐败案件不断增多。针对农村中小学的经费管理和使用比较混乱的情况, 必须加强学校财务会计制度建设, 完善经费使用内部稽查和内部控制制度, 加强经费使用监督, 提高使用效益;完善学校收费管理办法, 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和收费资金使用管理, 严禁铺张浪费, 建设节约型学校;同时要加大惩治教育腐败的力度, 加强支出管理, 严格审查支出的原始凭证和收据。学校对经营收入要实行民主管理, 定期向教职工公布收入、支出和结存情况, 实行财务公开。

关于农村中小学领导班子的建设问题。中小学内部领导体制是学校管理体制的核心和基础, 是直接影响学校全局工作的关键因素, 是办好学校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校长是学校的第一责任人, 是学校的法人代表, 代表全校师生的共同利益, 一所学校的好坏, 关键在校长。所以上级部门必须为农村中小学配备好校长, 完善校长任职条件和任用办法, 坚持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决杜绝用人不正之风, 以及任人唯亲, 买官卖官的不正之风。对不合格的校长要加强教育和培训;对作风有问题, 生活腐化堕落, 在师生中影响极坏的要给予免职, 以净化学校的育人环境。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问题。教师管理制度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制度保障, 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目前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还很差, 教育教学设施简陋, 教师生活艰苦, 工作压力大。这造成了农村教师数量不足, 而城区教师过剩的不合理现象, 严重地制约了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要实现教育公平, 不能只喊口号, 必须落到实处。各级人民政府必须认真落实中央有关政策, 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的经费投入, 改善办学条件, 提高农村教师的生活待遇。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 在工资、职称等方面应实行倾斜政策, 完善津贴标准。对在农村地区长期从教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奖励。另外, 农村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还相对落后, 管理水平不高, 只注重制度而忽视了人文关怀;讲竞争的多, 讲合作的少。本来年度评先进和年终考核, 目的是鼓励先进, 鞭策后进, 增强教师的责任感,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而在一些农村中小学里, 长期以来, 学校的年终评优和年度考核, 学校领导想给谁就给谁。这种状况, 严重挫伤了教职工的积极性, 造成很多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 得过且过。因此, 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可操作的细则, 规范评先评优行为, 保证考核结论客观、公正、准确, 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要建立和健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保证教职工参与管理的民主权利, 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和培养问题。办好农村中小学教育, 关键在教师。而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教育教学观念相对落后, 实际文化专业知识没有真正达到相应程度。特别是“创造型”及“研究型”的教师奇缺, 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要求, 更无法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因此, 对农村中小学的师资水平应有个正确的估计, 不能乐观, 要做好规划, 严格培训。培训要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为目的, 保证教师培训的质量。国家应加强对其他各类培训学校的管理, 保证教师的培养和培训质量, 避免“买文凭”之嫌和“形式主义”。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 要指导各学校结合实际开展校本培训, 努力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知识水平及业务能力;创造条件和机会, 通过学习培训, 让农村中小学教师都掌握现代教学手段, 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浅议农村小学的安全教育问题 第10篇

一.农村小学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一) 校园内部设施陈旧老化

在日常的体育运动或者户外活动中, 学校内部设施是学生经常接触到的东西, 这其中也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然而在如今的小学校园中, 篮球架、单杠、双杠等学生经常游戏的体育器材却存在着陈旧、老化、易倒塌等危险, 对学生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近些年, 发生过多起学生在攀爬篮球架等体育设施的过程中设施坍塌的事件, 校园内部设施的维护整修问题应得到校方的高度重视。

(二) 自然灾害与火灾的发生

地震、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灾害以及火灾的发生也对学生的校园安全造成威胁。在正常的教学期间, 校园是人员极为密集的场所, 一旦突发自然灾害, 学生的疏散和安顿将是学校面临的重要工作。学生对于教学楼内部的逃生路线还欠缺了解, 学校一方也缺乏定期的逃生演习, 人为与自然因素都给学生的校园生活带来安全隐患

(三) 校园突发事件的发生

近年来, 校园暴力现象时有发生。工作、生活带来的压力和心里落差, 造成社会中某些人的心理扭曲, 将对生活和社会的不满情绪用暴力的手段报复给校园。近年来, 我国的一些小学校园曾经发生过社会人员持刀砍杀、砍伤小学生的事件, 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

二.影响校园安全的多方因素

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应当关注的大事, 安全的校园环境的建设需要多方的努力, 而影响校园安全也存在多方面的因素

(一) 安全教育流于形式, 职责落实不彻底

安全教育工作涉及的范围广、内容杂, 需要全校上下的共同参与。目前, 农村小学存在着对工作职责的落实不彻底, 工作不到位的现象。农村小学仍然将教学工作作为主要的任务, 对于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视仍然不够甚至会有疏忽。农村小学对于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并不到位, 没有设计安全便捷的教学楼逃生路线, 也没有安排定期的逃生演习以锻炼学生的应急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传递足够的安全内容, 学生的安全知识缺乏, 自我保护的意识差。

(二) 家庭安全教育的缺失

在农村的大部分家庭中, 安全教育是少之又少的。家长由于文化素质较低, 自身的安全意识就比较薄弱, 学生受到家长或者监护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安全意识也会减弱。同时, 农村小学的学生中有一大部分是留守儿童, 父母长时间在外打工, 孩子则由爷爷奶奶代为照顾, 与父母相比, 祖父母的照顾较为溺爱, 当孩子进行危险游戏或者有不安全行为时, 常常不能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三) 社会层面对于校园安全的关注欠缺

校园的安全教育不是靠学校或者家庭单方面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 社会的关注也起着很大的作用。相较于城市而言, 农村地区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 政府部门往往将工作重心放在提高经济发展和增加收入上, 而忽视对教育, 特别是安全教育的发展。社会上的不和谐因素经常会选择学校这种人员密集, 并且抵抗力较弱的场所进行破坏, 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安全和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加强农村小学校园安全建设的对策

(一) 提高学校对校园安全的重视度和应对能力

安全教育, 重在落实。学校必须真正地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落实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做好对于校园内部设施的维修和保护工作, 成立校园安全应急小组, 制定系统的校园安全教育方案, 设计最方便快捷的逃生路线, 安排定期的逃生演习和校园安全讲座等活动, 使得校园安全教育系统化、制度化, 真正地把安全教育意识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保证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 提高家庭对学生的安全意识的影响力

学校的安全教育需要每个家庭的积极配合。家长或者学生的监护人应当以身作则, 增强自身的安全知识, 为孩子营造和谐安定的家庭环境, 对孩子言传身教。家长应主动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 除学习成绩外还应当关系孩子的学习环境和课余生活。学校可以安排家长会或者安全知识讲座等活动, 集中对家长进行培训, 使家长可以有效地接收学校所传达的安全教育宗旨, 积极合作, 共同维护孩子的成长。

(三) 提高社会对于校园安全的支持力度

谈农村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11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发展这一问题。作为农村小学,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对滞后并且明显阻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特别是有的教师以"独断专行"的教育行为来捍卫在学生心目中"权威"地位,对部分学生的心理造成了伤害;社会上的 一些对教育认识的偏差,也使得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发展。

一、“习以为常”的现象--现状的缩影

让我们先来重新审视一下这些在我们平时教育教学中司空见惯的现象:

现象之一:学生家长对老师说:我的孩子就交给你了,不听话你你就打!没问题!而老师也感到这样的家长真是通情达理,对老师信任,跟老师配合"。

现象之二:老师对学生说:今天晚上的家庭作业谁要完不成,明天早晨你就别进教室了!"第二天早晨,果真有的学生被拒之门外,有的明知"进了门",干脆呆在家里不来了或逃学了。

现象之三:老师对反驳自己的学生说:"你这是什么态度?竟敢和老师顶嘴?你还想不想念书了?!"在老师的呵斥中,学生满腹委屈但不再讲话。而这些现象,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来,也可以说是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浓缩。

二、看不见的危害--心理伤害

上述这些现象,已不是简单的体罚和变相体罚的问题,而是一种心得上的惩罚,心灵上的伤害,这些现象的共同特点是:

1、不尊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对学生的体罚、讽刺、挖苦以及家长式的"霸权主义"作风,使学生感到自己不被尊重,不被理解,不被信任,不被宽容,从而产生了羞愧、自卑、不思进取、委屈、失望、说慌、无助、失落、对老师疏远,逆反心理等心理现象,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

2、不讲究科学,使学生的心理产生障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研究学生的心理,不讲究科学,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滥用不正确的惩罚措施,例如前文提到的罚做100遍作业,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使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如厌学、考试焦虑、学校恐怖、自卑感、受挫感、丧失自信、缺乏兴趣、忧郁、压抑、胆怯、畏难、自我形象降低...总而言之,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小事情",其实不平常,它们造成了我们看不见的伤害却是更深的伤害--心理伤害,破坏了儿童的健康的心理状态。而这个问题恰恰就是长期被我们广大教育者尤其是农村小学的教育工作者所忽视的问题。

三、原因探究

造成这种农村小学面积大学生心理频受不同程度的伤害,从而产生各种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影响学生个人素质的完善与提高的根源何在?也就是说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令人"习以为常"的小事?为什么学生的心理状态不能引起教师、家长的重视?

1、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认识不清。提起心理健康教育,很多人想当然地把它理解为思想教育,品德教育,认为思想健康,品德高尚就是心理健康。其实,根本就不懂得心理健康是怎么一回事,就更谈不上心理健康教育了。

2、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也有一些教师,朦朦胧胧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并不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但却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可有可无,与己关系不大,与教育教学关系不大,那不是自己该研究和能研究的,而是专家学者的事。

3、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缺乏。也有部分教师,切身体会到了心理健康对于学生、对于教师、对于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当他想认认真真地来做这方面事情时,才发现,原来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是那么缺乏,无力支撑,心有余而力不足,没办法操作。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念的界定及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的教育的一项内容和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一门全新学科,是心理学理论的技术体现,属于应用心理理解范畴,是直接服务于人心理健康的一门独特的理论与技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不等同于单项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但它包涵了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的某些理论与手段,而更多的则是心理教育与训练。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不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

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具有战略性意义。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助手,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良好的心理素质既是一个人的全面素质的不可或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学生成长发展载体。据有关统计资料表现,87%的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不是智商与学习能力的问题,而是心理状态的问题,也就是说,87%的学生学习困难,是因为他们的心理处于不健康状态。这也足以说明了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所占的伤量之重。其次,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它的新观念、新手段还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法实效,真正取得"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教师在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突破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成长变化。既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教师也接受了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使心理健康工作开展得更好。

六、农村小学怎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要对教师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使教师知道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和意义,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能。作为农村小学,不可能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那么就需要普通教师来"兼职",所以,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尝试通过以下途径: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这应该是应用最广泛也最有效的途径;开展专题教育,如讲座、报告会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使学生有发泄的渠道,减轻心理压力;利用社区资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当然,有些有效的途径是靠教师们在亲身的工作体验中摸索出来的。只要我们有心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途径,把这项工作做好。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初探 第12篇

在农村小学, 艺术教育还没有她应有的位置, 相当大一部分农村小学还没有真正落实美术课。农村小学往往因为班级少, 教师忙而开不了美术课。也往往因为学校没有专职美术教师或美术课不在升学考试之列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然而, 不管何种原因, 农村孩子喜欢美术课, 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和城市孩子相比而言, 农村的孩子们接受美术课学习的机会少了些。从电影、电视、展览中接受美学教育的机会也少了些。因此, 农村孩子一旦能被安排上美术课, 他们更加珍惜那每周只有一节的来之不易的美术课时间。

通过对农村学校美术教育状况的分析, 深感素质教育在农村学校难以真正实施, 特别是小学美术教育后劲不足。在课程改革的今天, 如何更好地开展农村学校的美术教育工作, 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转变观念, 科学育人

多年来, 农村学校的美术教育受传统观念的禁锢。一方面, 教育管理者教育意识淡薄;另一方面, 师资队伍力量不足, 相应的教学设施欠缺或没有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小学美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美术教育实践证明, 学习美术对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思维能力,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提高审美能力, 促进智力发展, 有着独特的教育功效。因此, 重视美术教育, 教育者要有长远的眼光和全面科学的育人观点。认识到美术学科的重要性, 把审美能力的培养引进课堂, 促进其它学科的学习, 更新教学观念。学校要重视各方面人才的培养, 包括美术人才和具有美术特长的学生的培养。

二、加强师资, 改善条件

农村小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而且美术教师多是兼职, 因此学校应加强美术师资队伍建设, 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培训中要充分发挥业务能力较强教师的带动作用, 通过“走出去, 请进来”等多种渠道提高教师的美术素养。此外, 要鼓励教师不断总结经验, 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挖掘乡土文化, 自制乡土教材,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以科学的态度和创业精神去研究美术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全面开展各种特色的乡土教学。

选择美术素质较好的老师任教, 避免出现老师不懂而误人子弟的现象。如果可能的话, 最好设一个专职美术教师, 分管学校美术教学、美术特长生培养、学校宣传等方面的工作, 有利于学校美术总体水平的提高。节庆日可多举办一些作品展览, 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和活跃学校的气氛。

三、重视教学, 因地制宜

美术课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克服两种倾向。一方面, 不能因为它课时少, 对升学率无多大直接影响, 或得不到某些学校领导的重视, 就采取放任的态度;另一方面, 不能因为强调了美术课的重要作用, 就把它放到不当的位置, 挤占其他课时或占用课外时间。不能把美术课当作是为了培养专门人材而设立的课目, 对学生进行过多的美术技能训练或提出过高的要求。

美术课必须走改革创新之路, 教师对教材的运用, 要从传统型向分析型、理解型、应用型和研究型转变。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特长, 尊重学生爱好, 因势利导。

在农村, 要让学生配齐所有的美术用品不太可能, 但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先“富”起来。有些学生的家长对孩子的培养很重视, 教育投资意识比较强。抓住家长的这个心理, 就可以向家长作思想工作, 为孩子买好一点的美术学习用品。一个班里“富”的学生多了, 就会带动整个班的进步。考虑到条件差的学生还占相当大比例, 教学内容不能面面俱到, 就该因地制宜做些调整。比如绘画, 可以选择节材的形式, 教学以线描为主,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构图技巧, 还能培养学生的写生能力和丰富的再造想象力。绘画可以农村为题材进行写生或创作, 不仅形成特色, 区别城镇学校, 还从中给学生进行了爱家乡的思想教育。在教学色彩知识时, 可以演示为主, 并结合一些生活实例, 如服装的色彩搭配等。

工艺课的灵活性更大, 除了简单的剪纸外, 还可以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创意, 剪出与众不同的花样来。泥塑, 没有橡皮泥, 可以用泥土, 泥土大小不受限制, 更能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造力。再如纸塑, 我们可以利用废纸屑为材料进行工艺教学和创作。

树叶也是农村到处可见的, 用各种各样的树叶制作树叶画, 学生特别有兴趣。用家里的蔬果制成果雕, 蔬果不就又多了一个作用了吗?

欣赏课除了书本上的作品外, 还可以走出户外, 欣赏家乡的新楼房, 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培养立志为家乡建设作贡献的思想感情。设计十年后家乡的样子、楼房的样子、马路的样子、学校的样子……

如何利用较少的课时, 教好大纲规定的全部美术教学内容, 让学生掌握应具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呢?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钻研小学美术教材, 认真研究教学方法, 根据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 根据教材中不同内容和不同特点, 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做到课时少, 质量好, 教学效果高。

上一篇:苜蓿产业化下一篇:安徽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