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标准化综合标准

2024-05-15

综合标准化综合标准(精选12篇)

综合标准化综合标准 第1篇

综合标准化不只是改变了传统的标准化计划工作方法, 而是开创了一整套标准化的新方法。这一整套方法又是建立在系统理论基础之上, 彻底地遵循系统科学的整体性、结构性、动态开放性、目的性和系统的自组织原则, 从而使综合标准化成为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论的实现形式。这是标准化这门学科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近代标准化, 如果从1901年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成立算起, 至今已有110年的历史。在这百多年里世界上的标准化发生了很大变化, 产生了一系列优秀的标准, 标准化的地位和作用今非昔比。但标准化的理论建树不多, 方法变化不大, 并且已经出现了诸如标准制定周期过长、速度过慢、修订不及时、标准老化、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满足不了个性化需求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简单地说, 就是时代进步了, 而且进步得很快, 但标准化的理论和方法没有进步或进步的很慢。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时代的挑战。现在表现得非常明显的就是, 现今的每一个标准化失误和错误的指导都会给经济和社会造成重大损失。社会越是认同和重视标准化, 标准化的风险便越大。标准化发展到今天确是到了要用先进的理论和方法论来指导工作的时候了。

综合员工作标准 第2篇

综合员主要负责公司竣工工程开票,工程款回收,质保金回收,档案管理,工程信息沟通、传达等日常工作,为规范工作时间节点,特制定如下工作标准:

1、竣工工程开票:拿到审计报告后,本地工程三个工作日内完成,其余工程七个工作日内完成(特殊情况书面说明),并按公司财务部要求上报相关表格。

2、工程款回收:得到回款信息后,本地工程三个工作日内完成,其余工程七个工作日内完成(特殊情况书面说明),以对方财务手续完成为节点,并把对方相关负责人、要求等以书面形式反馈至公司财务部。

3、质保金回收:以质保金到期前十五日为起点,一个月内准确书

面回复公司财务部相关情况。

4、档案管理:严格执行公司档案管理制度,做好相应记录和台帐,以每月为节点与相关部门核对整理。

5、工程决算报送、合同流转、决算审核情况、流转至何部门等信

息清晰明了,以半个月为节点书面汇总上报主管部门。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课程标准解读 第3篇

【关键词】网络综合布线技术;核心课程;教学分析;课标解读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4-0152-03

【作者简介】沈斌,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南京,210000)信息技术系主任,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教学。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是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园区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和施工的能力。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网络综合布线技术”是“计算机网络基础”与“CAD工程制图”的后续课程,同时还是“网络组建与应用”的前导课程,可以说它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

本课程的课程标准开发周期为一年半。课标明确了课程的性质,规定了学时与学分,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统一规划的课程设计思路,首先设定了课程目标,继而按照项目教学法的架构详列了课程内容与要求,最后从教学、评价、教材编写与选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实施建议。

笔者通过“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开发过程以及一线专业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的经验,对提升“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课程标准的实施质量提出以下三条建议。

一、领会课程标准理念及实施策略

课程标准提出,“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课程应体现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归纳起来,本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高度体现了“工匠精神”,具体表现为培养三个意识:

第一,工艺意识。“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课程是建立在实操基础上的专业课程。实训教学与生产实践有效对接的桥梁是工艺意识。耗材的制作、安装、调试、检测过程实现由“完成”到“竣工”的转换。转换的目标为工程标准,这也是课程的终极要求。项目任务过程中对精细度、平整度、贴合度、整齐度、牢固性、美观性的要求是培养工艺意识的内涵。

第二,规范意识。规范意识又分为操作规范与安全规范。操作规范体现在工具的使用(选型、力度、角度等)、材料的使用(领取、材质、分类、标识等)上。实践过程中可辅之以相应的模具(如用于切割的铁质模具)和附件(如九宫收纳盒等)。网络综合布线的施工要使用到手枪钻、打线刀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工具。工具使用过程中的握持方法、动作要领、摆放状态以及施救措施等是培养安全规范的核心因素。项目实践的过程既是掌握操作技能的过程也是培养规范的过程。

第三,协作意识。网络综合布线施工是团体项目,因此,团队协作意识是学生必备的职业素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可根据异质性原则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配置项目工程师等岗位并适时进行轮岗。团队协作中对技术指标的统一认识、工序的统筹、完整链路标准统一性的把握是对协作意识的有效训练。

二、理解课程标准的架构与要求

课程标准的第五部分“课程内容与要求”是本课标的核心内容。可以从“架构”与“要求”两个维度来解读。

(一)课程内容的“架构”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五门课程标准全部采用“项目—任务—内容”的三级架构。在“项目”层面上,“认识”“设计”“施工”“检测验收”“综合实训”五个项目搭建起综合布线工程的主线,适应企业施工的需求,以期达到专业教学与企业施工的有效对接。在“任务”层面上,任务的设置面向综合布线系统的常见子系统,兼顾目前中职学校主流的实训环境与学情,同时也将中职学校技能竞赛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一定的整合。在“内容”层面上,践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从课程目标的定位出发,理论知识强调必备性与实用性,先理论,后实操,理论为实操服务。在“内容”的顺序上注意先易后难、先小后大、先虚后实。在教学实践中,设计与施工的“任务”可根据学情再细化为“工序”,在每步“工序”的操作中强化工艺意识、规范意识与协作意识。

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中出现了诸如“会从招投标文件中获取工作量、技术指标等相关信息”“会合理核算、列表、领取材料和工具”“会根据客户要求拟定相应的需求分析报告”等与工程联系比较紧密的知识与能力要求,这些要求在教材中可能会存在着一些缺失,因此一些经验性知识与能力的培养需要授课教师具备一定的企业实践经历。

(二)课程内容的“要求”

课程标准在对课程内容的把握上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分别使用了“了解”“知道”“掌握”“会”等行为动词进行程度的划分。在教学实践中应结合学情与实训条件对各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程度要求,操作实践中要参考相应的技术标准。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工具、不同的耗材在实操中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而这又很难通过文本进行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操作实践中进行相应的经验传授,培养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来控制不同工具在不同耗材上操作的力度、火候等经验性能力。这些经验性能力的培养是本课程的特别之处,也是“工匠精神”的重要体现。

三、合理选择教学模式与方法

(一)教学模式重在“生”与“能”

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就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能力为本位,学生“做中学”、教师“做中教”。利用一周时间进行综合实训,综合实训按工程流程进行。学生微观学技能、宏观学流程。实训教学的内容与企业施工的要求进行无缝对接,这就对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双师型”不再是对专业教师在资质上的要求,而是一项体现在操作层面上的技术要求。本课程的授课教师除了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与教学能力,还应有企业实践的经历。工程施工流程的进度控制、体现在每道工序中的操作规范与安全规范、操作经验的传授等,这些重要的环节都需要教师具备工程实践经验。否则,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便是无本之木。

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对工程的感性体会、对项目的理性认知、对任务的明确认识以及对工序的规范操作上。这种从宏观到微观、从感性到理性、从认识到操作的大范围、深层次的实践体验是保证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重要举措。因此,在“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首先组织学生参观学校的网管中心、布线桥架等。教师创造条件使得课程的整体流程从施工现场进入实训空间,再由实训空间回到施工现场。

(二)教学方法重在“活”与“趣”

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小组合作法、问题探究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激发其学习与操作的兴趣。建议教师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项目组的划分。组内设项目工程师、项目施工员,规范监督员等岗位,组内人员各司其职。需求分析、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检测、施工监理等各个环节构成了项目教学的主线,切合企业施工的流程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自我认同意识,岗位意识与规范意识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三)教学手段重在“实”与“新”

在教学实践中,网络综合布线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网络综合布线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等重点内容可采用微课、课件等辅助教学;电动工具操作、光纤熔接等核心技能,教师可先行示范,学生模仿、训练,教师适时指导,并将学生不规范的操作拍摄后通过投影进行点评、指正。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使得在传统教学中“进不去、看不见、摸不着、难理解”的教学难点得到有效的突破。

(四)教学评价重在“细”与“准”

综合标准化综合标准 第4篇

李春田是我国标准化战线的老领导、老专家,出版了《标准化概论》、《现代标准化方法——综合标准化》等多部专著;季恒宽是原国家电子工业部老领导,为我国彩电工业综合标准化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刘英是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原总工程师、科技委主任、研究员。三位专家围绕综合标准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了精彩、生动的学习辅导并进行了互动交流。

国标委陈钢主任指出,本次学习研讨活动仅仅是推动综合标准化研究与应用的一个重要形式,而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要求大家要按照“十二五”规划和今年的工作部署,扎实地抓好综合标准化有关工作。把综合标准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研究课题,深入地组织学习研究,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工作决策和相关业务开展,提供积极的支持。

综合布线系统国内标准 第5篇

1、协会标准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在1995年颁布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 72:95)。该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北美的综合布线系统标准EIA/TIA 568,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规范。

经过几年的实践和经验总结,并广泛征求建设部、原邮电部和原广电部等主管部门和专家的意见,该协会在1997年颁布了新版《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 72:97)和《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 89:97)该标准积极采用国际先进经验,与国际标准ISO/IEC 11801:1995(E)接轨,增加了抗干扰、防噪声污染、防火和防毒等方面的内容,与旧版有很大区别。

2、行业标准

1997年9月9日,我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926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正式发布,并于1998年1 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包括以下3部分:

YD/T

926.1-1997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1部分

总规范 YD/T

926.2-1997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2部分

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技术要求

YD/T

926.3-1998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3部分

综合布线用连接硬件技术要求。

2001年10月19日,由我国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926-2001《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二版,并于2001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包括以下3部分:

YD/T

926.1-2001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1部分

总规范

本部分对应于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SO/IEC 11801«信息技术-用户房屋综合布线»除第8章、第9章外的部分。本部分与ISO/IEC 11801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効,主要差异如下: —对称电缆布线中,不推荐采用ISO/IEC 11801中允许的120Ω阻抗电缆品种及星绞电缆品种。

—链路的试验项目与验收条款比ISO/IEC 11801更加具体。—对综合布线系统与公用网的接口提出了要求。

—对称电缆D级永久链路及信道的指标较ISO/IEC 11801:1999提高,与ANSI/EIA/TIA-568-A-5:2000的指标一致。符合本部分的综合布线系统也符合国际标准ISO/IEC 11801:1995+A1:1999+A2:1999 YD/T

926.2-2001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2部分

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技术要求 YD/T

926.3-2001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3部分

综合布线用连接硬件技术要求。

本标准是通信行业标准,对接入公用网的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提出了基本要求。这是目前我国唯一的关于Cat.5e布线系统的标准。参考:美国ANSI/EIA/TIA

568A:1995 《商务建筑电信布线标准》及ANSI/EIA/TIA – 568-A-5:2000《4对100Ω5e类布线传输特性规范》

ISO/IEC 11801:1999《信息技术—用户房屋综合布线》

我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926《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是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的技术标准。符合YD/T

926标准的综合布线系统也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SO/IEC 11801:1999。

3、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是于99年底,上报国家信息产业部、国家建设部、国家技术监督局审批,并于2000年2月28日发布,在2000年8月1日开始执行。该标准主要是由我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926-1997《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升级而来,与YD/T 926 相比,敲死了一些技术细节。并与YD/T

926 保持兼容。这两个标准只是关于100M 5类布线系统的标准,不涉及Cat.5e以上的布线系统。现在适用标准:

综合标准化综合标准 第6篇

据了解,2013年12月,乐亭正式获批建设国家级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项目,成为全国首批39个示范县(市)之一,建设期限为3年。“乐亭具有深厚的农业标准化发展基础。”谈到成为全省两家示范县之一,乐亭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刘丽茹认为“当之无愧”,“乐亭自1998年起就先后建立了贝类养殖、设施桃树无公害栽培、毛皮动物养殖等5个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自2014年起,乐亭全面启动建设国家级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项目,以蔬菜、果品、毛皮动物养殖和扇贝养殖四大主导产业为重点,以“一行一品”、“一业一品”为产业导向,坚持推动县域农业战略性调整,在全县掀起一场“绿色革命”。

“该项工作的基础是构建农业标准综合体。”刘丽茹介绍说,乐亭的农业标准综合体共有4大类总计93项产业标准组成,其中由乐亭承担制定的省、市级地方农业标准就有20余项。

“每一个标准,都要在在全省或全市收集大量数据,之后进行反复实验,还要经过省内权威科研部门和主产区农业部门的认可。”刘丽茹告诉我们,每一小项标准的制定都凝聚着乐亭各职能技术人员的大量心血。

据介绍,近年来,乐亭累计制定各类农业标准40余项,其中省级农业标准7项,市级农业标准达到了30余项,既展现出乐亭农业技术的深厚积累,又为农业综合标准化建设抢占了“制高点”。

建立标准综合体只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开端,与之紧密相连的,是将标准化综合体应用到全县农业领域的服务体系。“服务体系的核心是由全县农业技术精英组成的4个推广指导组,承担着推动全县农业标准化进程的使命。”刘丽茹介绍说,围绕技术推广组,乐亭还组建了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安全检测和农业公共性服务等配套系统,共同组成了“面面俱到”的标准化服务保障体系。

据统计,三年来,全县共举办大型标准化培训班200余期,开展集中现场技术指导4000余场次,培训指导农户43万人次。

截止到目前,全县果菜种植示范面积达80万亩,扇贝养殖示范面积达44万亩,标准化覆盖率达到97%,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8%。

随着农业标准化进程的推进,乐亭农业悄然发生着蜕变。乐亭县万事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育苗室员工冯敏楠切实感受到了农业标准化所带来的变化,“以前育苗大伙主要靠经验,实施标准化后才知道,育苗的学问深着呢。”冯敏楠说,“现在全部按照育苗规程生产,每一个环节都有标准可循,种苗成活率和质量明显提高了。”

农业标准化使乐亭农业步入了现代化发展轨道,不仅改变了传统种植模式,还对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模式、销售等一系列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丞起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乐亭20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之一,丞起依托自建的“省级院士工作站”,开展果蔬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研发中心+培训中心”的新模式,实现了一二三产有机融合发展,辐射带动农户5000户,助农增收超千万。

位于胡坨镇的金畅果蔬专业合作社也受益于农业标准化建设,作为该县两家省级示范社之一,近三年快速发展,组建了农技服务队、蔬菜销售中心和运输车队,建设了育苗、试验等多个专业基地。“农业标准化是我们快速发展的基础和助力。”理事长谭景辉同时坦言标准化也是产品品质的可靠保障,合作社旗下品牌“金畅王”被评为河北省名牌,依托其优质品质,畅销北京各大超商,日供果蔬量超10吨以上,成为社员增收“利器”。

综合标准化的特点 第7篇

1 整体性

所谓“整体性”也可以说是“系统性”。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来说,就是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或者是用系统观点考虑问题。综合标准化是遵照系统科学的原理发展起来的,系统理论的首要原则是整体性原则,系统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特点就是整体性。例如:在研究大系统时,对每个子系统的着眼点不在于它们各自可能发挥的作用,而是着眼于它们保证整个系统最有效的运转的功能。这就是系统方法从整体出发考虑局部,这也就是所谓的“见树先见林”;而传统的方法是离开整体孤立地考察局部,这就是“见树不见林”。这是综合标准化与传统标准化在方法论上的本质区别。

为什么说综合标准化是“见树先见林”呢?例如,综合标准化过程中建立的标准综合体,其中的每一个标准,从形式上看虽然也是分散地、单个地并且是由不同的人分别制定出来的,但实际上它们是围绕一个共同的整体目标,遵照统一的规划,在限定的时间内按事先规定的分目标和应满足的要求制定的。每个标准虽然都有各自的目标和功能,但它的目标和功能既不是任意的,也不是孤立的,一切都是从保证整体目标实现和整体目标最佳为出发点,它只要求每个标准承担起整体目标所赋予它的功能,并不刻意追求每个标准都达到最高水平。这就是制定每个标准时,“着眼点不在于它们各自可能发挥的作用,而是着眼于它们保证整个系统最有效的运转的功能”,这就是“见树先见林”的标准观。

传统标准化则不然,它不仅单个地、孤立地制定每一个标准,而且单纯地追求每个标准的最佳。这样的最佳标准,在独立应用时常常能发挥出很好的功能,这是传统标准化至今不衰的原因。然而,一旦用这类标准去处理系统性问题,即要把许多这样的标准“组织起来”共同去解决问题时,它们是很难“组织起来”的。因为当初制定每一个标准时,并不知道将来会被“组织起来”,也不知道会参加什么样的“组织”,更不可能知道“组织”将分配它承担什么任务、发挥什么作用。即使它单独存在时是个优秀标准,到了这时可能并不符合“组织”的需要。这就是“见树不见林”,也就是不见“整体”、不见“系统”,因此无法“组织”。这是传统标准化遇到的尖锐挑战。

传统的标准化活动是很规范的,每一个标准的制定,从立项到审批发布,要经历许多环节,要做大量的调查、研究、试验、验证工作,是一项严密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科学活动。标准在建立生产秩序、技术秩序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这在整个工业化时代表现特别突出,贡献特别巨大。但是,当科技进步表现为综合趋势,标准化对象的技术综合程度越来越高,必须把这类单个制定的标准“组织起来”形成系统,综合应用时,则必须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或改造。而这种对现行标准大规模的事后改造,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根本不可能。这就是以整体观、系统观为指导的综合标准化应运而生的技术经济原因。

2 目的性

综合标准化的目的性非常突出,这也是它与传统标准化的重要区别。不是说传统标准化就没有目的了,传统标准化也是有目的的活动。所不同的是两者的目的是有区别的。

传统的标准化的目的有时是比较抽象和笼统的,如:加强企业管理、促进对外贸易、保护生态环境等等。这类宏观、抽象的目的,很难转化为具体指标落实到标准上。那些孤立、分散、单个制定的标准,也不能说都是盲目制定的,它们是各有各的“适用范围”,各有各的目的或目标。这些目的有时能达到,有时达不到,但这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追求每个标准形式上的完美和指标先进。通常是越先进越好,渐渐地把这个也转化为标准制定者追求的目的或目标。总的来说,传统标准化是有目的的标准化,但它们的目的是互相独立的、分散的、各自为政的。把许多标准集中起来便不知道什么是它们的目的或目标了,标准化的目的对标准化的导向作用不明显。

综合标准化是多个标准围绕一个目标,它不容许分散,更不容许各自为政。标准综合体中不论包括多少标准,都必须服从一个总目标。标准综合体中的每一个标准虽然也有各自的目标,但这些目标都是为保证总目标的实现而确立的。

综合标准化首先要明确标准化对象,当标准化对象确定之后,接着就要明确标准化的目的,即该对象标准化要达到的目的(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要求?),为使目的更加清晰、明确,还必须规定具体的目标,如果综合标准化对象是产品,通常还要规定参数和参数值。只有标准化的目的和目标非常明确、非常具体,相关的活动才能有所遵循。为实现标准化的目的,为保证目标实现制定相关标准才有所依据。否则便不可能知道要制定哪些标准?标准中做何规定?规定到什么程度?

综合标准化不仅一开始就确立明确的目标作为主攻方向,而且还要将这个总目标分解为若干分目标并分别落实到相关标准的制定任务中。在对所有标准进行系统处理、整体协调时,也要以能否保证总目标实现为准则。直到最后阶段对综合标准化项目进行验收时,还要以是否达到了预定目标为判定标准。这个目标自始至终引领着综合标准化全过程,因此才说综合标准化是目标导向的标准化。目的性或目标性不仅是综合标准化的特点,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原则。

目的性和目标性这个特点,听起来很平常,也很容易理解,但真正做到,做得彻底是很不容易的。只要仔细观察和分析就会发现,许多标准化活动和标准的制定是在目的并不明确或根本就没有明确目的和目标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盲目的标准化随处可见。诸如,制定出来的标准无人用、出版的标准没人买、庞大的标准系统成了摆设等。其中的原因,多数情况下就是最初的目的不明确,或虽有目的,但这个目的和目标是虚幻的,根本起不到导向作用,最后必定是目的和行动分离。越是高层的、大规模的标准化活动,越是容易发生这类问题。所谓的“一开始就要把事情做对”,这个“一开始”应该就是目的和目标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制标三原则”其中第一原则就是目的性原则,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不过它同综合标准化的目的性原则有程度上的区别。ISO的原则是针对单个标准中的规范性技术要素,目的是保证有关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而综合标准化的这一原则针对的是一个标准综合体,并且指引综合标准化全过程。

3 成套性

综合标准化不是一次只制定一个标准,而是在限定时间内制定一整套对实现既定目标起保证作用的标准,这叫标准的成套性。

这种同时成套制定标准的方法有什么意义呢?简单地说,就是它能有效地保证标准化整体目标的实现。也就是说,这个成套性是由综合标准化的整体性和目标性这两个特点决定的。整体性告诉我们,综合标准化的对象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一片森林,一个有特定功能的系统。这个有特定功能的整体系统是怎么形成的呢?是在综合标准化的目标指引下形成的。例如:我们把提高某种产品的质量指标作为综合标准化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不可能自我实现的,它受到诸如原材料、工艺装备、操作方法、设备、环境条件、生产管理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质量目标同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由于存在内在联系,它们便结成了一个系统,成为一个整体。这样一来,标准化的任务就由当初提高某一产品的质量指标,演变为处理一个系统的整体性问题。也就是说,必须把这些影响因素同要达到的质量目标一起考虑,相关标准一起制定、一起实施,才能最终解决问题。这就是综合标准化必须成套制定标准的原因。

这种成套制定标准的方法,从理论上讲也是符合系统论的观点的。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存在于普遍联系之中。我们认识事物,是要把握事物的本质,但不通过对各种联系的考察是无法把握本质的。我们处理问题,是要解决事物本身存在的问题,但要不掌握该事物与相关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从这些联系中找到发生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把问题孤立起来是难以解决好的。

综合标准化成套制定标准,不是盲目成套。它是当标准化的对象和目标确定之后,经过系统分析、目标分解,建立起来的目标保证系统。这个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都是必不可缺的和有用的,都是依据目标的要求量身定制的。这种成套制定标准的方法相当于按订单生产,每套标准都有特定的用户,并且令用户满意;而常规的标准化相当于生产库存,谁使用谁就是用户,没有用户便积压。这两种方法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并且还可互相补充。哪些适合定制?哪些适合库存?两者如何结合?这是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前苏联标准化学者在分析了两种标准化方法之后认为:“国家标准化工作的全部注意力,不应当放在一些个别产品标准的制定上,而应当放在相互联系的成套系列的编制上。”他的这个观点是否可取,同样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4 敏感性

什么是敏感性?前苏联学者A.K加斯切夫认为,具有整体性特征的标准系统,“是一个十分敏感的综合体”。这就是说,如果我们确实是按照一个统一的目标建立了一个协调的标准系统(标准综合体),就一定是个敏感的综合体,即其中的任何一个标准(尤其处于核心地位的标准)的变更,必将明显地影响到整个综合体,要求综合体做出反应——对其他标准进行相应调整,这就是标准综合体的敏感性特征。

标准综合体的敏感性是怎么产生的呢?按加斯切夫的说法,那就是“整体性”产生“敏感性”。“整体性”可以说就是“系统性”的同义语。因此,只要是一个有机整体,只要是名符其实的系统,它就具有敏感性。那么标准综合体的敏感性是从那里来的呢?很显然,这种敏感性是标准综合体整体协调造成的。因为是整体协调,才把标准综合体变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具备了“整体性”,方才有了“敏感性”。未经整体协调的标准不可能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也就不具备“敏感性”。

标准综合体的敏感性有什么意义呢?最重要的意义是使标准综合体具有动态适应性,也就是对环境的应变性。当我们用整体性原则考察标准系统时,必须把环境放到系统之中通盘考虑,因为系统是离不开环境的。按订单开发的标准综合体,也是离不开用户环境和市场环境的。我们不仅要在建立标准综合体时充分考虑环境的要求,使所建立的标准综合体与环境相适应,而且要在标准系统建成之后,同环境保持信息沟通(系统应有这个功能),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尤其市场需求变化),原有标准系统不能满足需要时,标准系统必须快速反应、及时应变。由于我们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多变的环境,这就决定了我们所建的标准综合体必须是能适时调整,具有动态特征的系统。标准系统的敏感性恰是使标准系统能够“适时调整”并具有“动态特征”的原因。这可以看作是标准系统的(有人参与的)自适应和自组织功能。

[延伸阅读]匈牙利标准化局主席N.奥拉热什说:“科学技术革命决定了一些标准很快就陈旧了,在开展综合标准化时,经常是上百个标准共同发生作用,因此标准的任何部分如果陈旧,这就意味着与其相关的整个标准综合体已陈旧。根据这一观点来看,传统标准化对于时间因素并不如此敏感。根据我们的经验,相对于技术发展而言,综合标准化比传统标准化更有活力,这就是综合标准化的新性质之一,它对标准化的效果和产品质量的改善可以施加直接的影响。例如:现代汽车已经达到的高速度要求改善充气轮胎的质量。为此化工部门就必须实施重大的技术发展措施,而实施这类措施,就需要制定和修订一整套有关耐磨性、耐热性和使用寿命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充气轮胎。”

5 全过程管理

标准化是一个活动过程,这个过程是由一系列互相关联的活动组成的。其中的每一项活动又是由一系列更具体的活动组成的子过程。我们通常把标准制定、标准的实施和信息反馈这三个环节组成的连续过程视为标准化的基本过程。

所谓“全过程管理”,是指综合标准化不仅通过标准的制定,建立标准综合体,而且还要实施这个标准综合体,实施中或实施后都要通过监督检查反馈信息,对标准进行调整和修订,直到达到预定目标,实现标准化的目的。(这个“全过程管理”的内容,即本刊第4期所讲的“综合标准化的一般过程”)。

从理论上讲不论采取哪一种方法,只要是开展标准化,那就应该包括这些过程。但是,实际工作要比理论复杂得多。譬如:国家制定的标准,都是很重要的标准,制定的目的当然是希望得到普遍的实施,以体现标准化的效益。但标准的实施是企业的事,尤其是推荐性标准的实施更是企业自愿的事。如果国家标准化机构能以大量的人力、财力投入对标准的宣传推广,有可能会有更多的企业实施这些标准。但是这很难做到,原因就是国家标准化的人力、财力资源不足,地方标准化又没有这项职能,只能把有限的资源主要用在标准的制定上。这就出现了实施不利的情况。由于标准中存在的问题,有许多是要等到实施时才会暴露出来,由于实施管理不到位,相关的信息也不能及时反馈,这就不利于对标准的及时调整和修订,有时还会造成经济损失。这就是传统标准化活动中常常会出现的所谓“重制定、轻实施、无反馈”的现象。

综合标准化是全过程的标准化。因为综合标准化从本质上就决定了它不以制定标准为目的,而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因此,综合标准化的工作程序和活动内容,与传统的标准制定程序有很大的不同。综合标准化除了要在对象和目标明确之后要通过系统分析进行目标分解,在标准综合体建立过程中要进行整体协调之外,尤为突出的是,标准综合体建立之后,接着就要组织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跟踪检查、收集信息、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直到实现预定目标。这就是“全过程管理”,这才把标准化真正的“化”起来了。

综合标准化的这个“全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完整的“PDCA”循环过程。综合标准化之所以能解决问题,之所以能把标准化贯彻始终,原因就在这里。从理论上讲,它符合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从实践上讲,它不仅是用标准化解决实际问题的理想模式,而且它也是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标准化工作的那个“重制定、轻实施、无反馈”顽症的最佳方法,是从根本上消除各种“为标准而标准”,以及图虚名、摆花架子而不求实效等现象的对策。

6 计划性和风险性

综合标准化的计划性这个特点,同它是计划经济年代的产物没有直接关系。今天我们开展综合标准化,仍然有计划,计划性这个特点是综合标准化固有的。但这并不是说只有综合标准化才有计划,传统的标准化就没计划了,传统标准化也是有计划的标准化。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计划的深度和广度不同。这主要体现在前期的标准综合体规划,中期的标准制修订工作计划和后期的实施计划上面。可见综合标准化的每个主要阶段都有相应的计划,并且一环扣一环,成为综合标准化工作的具体路线图和每一步工作的依据。它把一个有许多人、许多单位参与的复杂庞大的工程规划得井井有序。例如,通过编制标准综合体规划,明确综合标准化对象及其相关要素、需要制修订的全部标准(课题)、每个标准的最终目标和相关要求、必要的科研项目等;通过标准制修订工作计划,落实制修订标准的名称、适用范围、对该标准的要求、该标准与其他标准的关系、承担单位与负责人、参加单位与参加人员、起止时间等;通过技术组织计划和科研计划,明确规定须提前进行的科研课题和调查项目、设立相关的组织、规划技术措施和经费等,通过标准综合体实施计划,明确实施的方式(是否试点或试行)、实施的组织领导、实施的任务和工作内容、实施日程、实施过程的跟踪记录、信息传递等。如此庞大的标准系统工程,如果没有科学周密的计划保证,是不可能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的。

综合标准化与传统标准化相比较,可以说综合标准化是高风险的标准化,传统标准化是低风险甚至无风险的标准化。

综合标准化之所以有高风险,这个特点是它自身所固有的。也就是说,当初设计的这个标准化模式,就是一个充满风险的模式。

首先,综合标准化的对象和目标通常不是由标准制定者提出的,这个对象和目标常常是国家或企业的重大项目或攻关目标(例如:彩色电视机的综合标准化),综合标准化是作为一种方法和工具用于这些项目的实施。但是,综合标准化一旦承接了这个项目,就必须努力实现项目的目标。这个最终目标的能否实现,就是综合标准化的最大风险。其次,上面提到的那些环环相扣的规划和计划,都是涉及到众多的单位和众多的人,一旦计划失控,一旦产生脱节,就可能产生不良后果,失败的风险概率不是很低的。风险是和困难并存的,除了上面所说的组织管理上的困难之外,还有技术上的困难,开展综合标准化技术上的最大困难是,必须同时保证所有相关标准中所包括的大量参数、要求和特性的最佳协调。经过协调成为有机整体的标准综合体,又是一个非常敏感的系统,某些参数的改变可以导致成百上千其他参数也必须改变,使参数协调这一任务只有使用电子计算机才能完成。相比之下,那种以制定标准为目的、以积累标准为特征的传统标准化,就省心省事多了。它基本不过问标准是否被实施,也不担心目标是否实现,多年积累的“刚性”系统,对外界的变化又不敏感,也就无所谓有什么风险了。

但是,人们知道,高风险常常伴随着高效益,伴随着国家和企业的重大经济利益。这个风险既是标准化工作者肩上的巨大压力,也是促进标准化工作者一丝不苟地做好每一步工作的推动力。它激励着标准化工作者有所作为和建功立业的精神,也推动着人们去思考、去创造。例如:原全苏标准科学研究院,就是在实施综合标准化过程中,为了做好全套标准的协调,研究开发了“参数最佳化”的理论与方法;为了做好系统分析和系统处理,编好综合标准化计划大纲,创造了“计划目标法”;为了防止相关标准指标落后于技术发展的步伐,他们又创造了“超前标准化”;以前苏联国家标委副主席B.B特卡琴柯为首的一批专家还开创了“综合标准化原理”。再例如,我国彩电综合标准化过程中,为了解决整机可靠性与元器件可靠性之间的大量协调工作,标准化工作者们制定了《彩电可靠性分配和预计方法标准》,编制了彩电可靠性预计计算程序软件包,不仅解决了可靠性预计评价的困难,还免除了许多不必要的可靠性验证试验工作;为了做好整机与元器件不良品率的协调,他们在拟定各类产品的管理方案的基础上,推行PPM管理代替了费用昂贵的抽样检验,既推动了企业的质量管理,又实现了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的完美结合。当他们完成这项光荣任务时,一位参加者这样写道:“彩电综合标准化作为标准化工作中的一项大型系统工程,它是广大科技人员集体智慧与劳动创造出的重大科技成果,是电子行业标准化战线广大科技人员共同谱写的一支开拓、奋进的凯歌。”标准化界的朋友们,在您的标准化生涯中,可曾有过如此的壮举和如此豪迈的机会吗?

参考文献

[1] (苏)A.A.科赫捷夫,机器制造业标准化的技术经济原则,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65.

[2] 全国综合标准化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标准化协会(内部资料),1989.

[3] 综合标准化的一般过程,中国标准化。2011. (4)

综合标准化的理论基础 第8篇

综合标准化的任务,同传统标准化的任务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综合标准化的做法也同传统标准化的做法有所不同。

首先,综合标准化不是以制定标准为目的,而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以制定标准为目的的标准化,工作重点放在制定环节上,追求标准数量的增加和单个标准水平的提高,很少顾及标准的应用;综合标准化则把工作重点放在用标准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上,它不追求标准数量,主张够用就行;综合标准化也不笼统地要求所有标准都要高水平,主张适用就行,追求标准之间互相关联、互相协调,能形成一个最佳的有机整体。也就是说综合标准化不刻意地追求单个标准最佳,而是追求标准系统整体最佳。

其次,综合标准化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个别的、孤立的简单问题,而是整体地解决复杂的综合性问题。个别的、简单的问题用单个标准就能解决;复杂的综合性问题之所以复杂就是相关因素多而且千头万绪,要整体地解决就必须把它们的关系理清楚,必须有针对性地制定一整套标准才能解决问题。

第三,这一整套标准如何确定?如何制定?各个标准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如何使它们密切衔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并且真正解决问题,这是综合标准化过程中必须处理的难题。

第四,从标准的制定到标准的实施、实施过程的管理,直到问题得到解决,要涉及诸多部门和环节,要组织许多人参加,要做大量的协调和组织工作。

由此不难看出,综合标准化不同于传统标准化,它虽然与传统标准化有诸多相同之处,但比传统标准化工作复杂得多、难度大得多。它处理的不是一个孤立事件,而是一个包括诸多方面的系统。面对这样的标准化课题,没有与其相适应的科学理论的指导,没有科学的方法是难以成功的。

2 系统理论与标准化的交叉

综合标准化是标准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标准化实践经验的总结。但这种总结恰是由于接受了系统理论,才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和科学的方法。

这里所说的“系统理论”是一个统称,包括由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组成的一个学科体系。它是20世纪以来最伟大的科学成果。它的普及和应用,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新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综合标准化过程中所蕴含的那些与传统标准化不同的原则、方法和特点,实际上都是系统理论的映射。

传统标准化孤立地、零星地制定标准,虽然这样制定的标准也有作用,甚至在大工业时代发挥过显著作用(例如标准零件的大量流水生产)。但到解决复杂问题时,把这些不同时期、基于不同目的所制定的标准集中起来,却形不成一个有机整体,也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标准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这个难题,其根源归咎于传统标准化的方法论。传统标准化是同工业化社会一道发展起来的。工业革命以后,以分工为特征的工业生产专业化迅速普及,为提高专业化生产的效率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产生了对标准的强烈需求。与此同时,近代科学也急剧发展并不断分化。各门学科各自孤立地进行研究,采取对个别事物深入分析的方法。这种思维方式虽然可以加深对某些领域的认识,但由于它割裂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很好地把握事物的整体。整个社会,包括科技领域和标准化领域都被这种机械论和孤立地、静止地分析事物的思维方法统治着。标准的研究也同其他学科的研究一样划分为不同行业和专业,分散、孤立、单个地制定标准,而且与生产的分工相对应,标准也越分越细。每个标准孤立地看都很优秀,像一棵参天大树。但是,因为它割断了树与树之间的联系,所以形不成森林,产生不了森林效应。19世纪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动摇了机械论和形而上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形而上学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并树立了用系统观点分析社会的典范。到20世纪中叶,系统理论逐步形成并开始被人们所接受。今天系统科学不仅作为主导理论已经渗入到当代各门学科的研究领域,而且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思维方式的主导因素。此后,科学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局面。一方面,各门学科继续分化,分支学科越来越多,越来越专;另一方面,呈现出由分化走向综合的趋势,各学科之间在不断地相互渗透、交叉,走向综合,产生了一系列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综合学科。与此同时,工业上也由专业化、自动化发展形成一个个现代化综合生产体系。特别是像宇宙飞船、航天飞机、战略导弹、通信系统、空中客车(飞机)这样的现代工业产品,大都横跨许多专业和工业部门,甚至跨国生产,这是任何一个企业、一个部门都无法独立完成的。横向综合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必然。综合标准化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顺应时代的要求,在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的指导下产生的,可以说是系统理论和标准化交叉的产物。这个交叉,在前苏联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都是基于系统科学的普及和标准化的理论需求。到今天,标准化园地也和其他科学园地一样,一方面是以分析为主要方法的标准化侧重于认识部分;另一方面是侧重于研究整体的综合标准化。这对不断加深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不断提升标准化的现代水平具有极重要的意义。从发展趋势来看,跨专业、跨学科的、综合的标准化对象将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重要,因为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总趋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用综合标准化取代传统标准化,而是用综合的整体观,克服传统标准化的盲目性和局限性,并努力把二者统一起来。分析和综合,是今后标准化方法的基本走向。但是,这种分析必须是在综合指导下的分析;这种综合又是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在这方面将衍生出一系列现代标准化的理论课题。

3 综合标准化的方法论基石

综合标准化不仅是标准化的新方法,而且它还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论。综合标准化的方法论是怎样形成的呢?是标准化实践经验的积累,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它们在理性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是等效的。这一点在前苏联上个世纪60年代表现得特别明显。如果当年他们不是遇到那么多的困惑,如果不是在大量的复杂系统面前束手无策,他们是不会轻易地放弃传统标准化而去探寻新方法、新途径的。前苏联和中国的标准化工作者都把目光投向系统理论,从系统理论中吸取营养,形成指导工作的理性思维,这种现象不是巧合,是合乎逻辑的必然选择。

综合标准化发展到今天,仍处于不断积累经验阶段,它的方法论尚在形成或不断完善过程中。现在看较为成熟的是:目标导向、系统分析和整体协调这三个方面,它们是综合标准化方法论的三块基石。

3.1 目标导向

传统标准化制定每一个标准虽然都有各自的目的,并且分别起到各自的作用。但这些目的是互不相同的,并且是互不关联的,作用的方向也不可能一致,而且不同时期制定的标准它们的背景也互不相同。这些日积月累搞起来的标准不可能自动形成共同的目的,更谈不上有明确一致的目标了。这样的标准看起来好像规模庞大、门类齐全、应有尽有,但到解决特定问题时,不论怎样组合,它们都难以围绕当前的特定目标,形成一个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综合标准化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标准化,而且它所要解决的不是孤立的局部或部分问题,而是系统地处理综合性问题。传统标准化孤立地处理局部性问题时,单个地制定相应标准就够了;综合标准化要处理的是一个由诸多部分组成的整体。针对这类整体性问题开展的综合标准化,仅靠那些单个、零星制定的标准是无济于事的。它必须把相关标准组织成一个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也就是要建立一个标准系统,发挥系统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把相关标准结成一个有特定功能的系统呢?从方法论层面来说,首要的就是目标导向。

所谓“目标导向”,简单地说,就是综合标准化是先有目标并且以目标为先导,引领标准化全过程。展开来说,目标导向包含这样几层意思。

3.1.1 这里所说的目标不是上面提到的那些单个标准的目标,那是互不统一的分散目标。综合标准化的目标是整体目标。什么是整体目标呢?整体目标是把综合标准化对象及其相关要素视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从整体效果最佳(系统最佳)出发确定的目标。它不仅仅是把分散的互不统一的目标变为统一的目标,而且是整体最佳目标。

3.1.2为了提出并确定整体最佳目标,就必须把握这个整体,研究这个整体以及整体与各部分的关系。通常要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拿出几个备选方案,全面权衡、分析论证,经过比较才能从中选出最佳方案。为此,有时要建立数学模型,做量化的比较研究,还可能用到各种最佳化的方法和技术。

3.1.3 要使目标起导向作用。这里所说的导向,系指目标所具有的指向性、针对性和方向性,在整个标准化过程中提供未来活动的指引。由此可以理解目标的重要作用。它既是综合标准化的起点,又是综合标准化的归宿,伴随综合标准化全过程。例如,制定标准综合体规划时,要以总体目标为根据,找出相关要素;要将总目标分解,确立各相关要素的目标;要将相关要素的目标落实到每个标准;实施标准过程中的检查、评价,直到最后验收,都是这个目标在起指引和导向作用。否则,这一系列活动便无据可依。

目标导向是综合标准化方法论的一块重要基石。参与综合标准化活动的人员不论有多少,也不论他们来自哪个单位、哪个部门,都能用整体目标把他们的意志统一起来;标准综合体中不论包括多少标准,它们都分别承担着为确保总目标实现的分目标,从而形成标准化系统工程的高度组织性和整体效能。

3.2 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系统工程的主要方法。它是把要解决的问题视为一个系统(整体),对系统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的咨询方法。系统分析的对象是整体系统,这和综合标准化的对象是一致的。系统分析是以系统整体效益为目标,寻求解决特定问题的最佳可行方案,为决策者提供判断的依据。系统分析的这些特点和功能,特别适用于综合标准化。因为在综合标准化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决策和执行的反复交替。诸如选择综合标准化对象、确定总目标、明确相关要素、分析要素之间以及要素与整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决定综合标准化深度、目标分解、对标准综合体规划的评审,直到综合标准化项目验收。这其中既有对相互关系的分析,又有重大问题的决策。每次决策几乎都要以系统整体效益为目标,寻求最佳方案,为决策者提供判断的依据。例如:在综合标准化对象确定之后,设定整体最佳目标,就是一次重要决策。如何保证所设定的整体目标是最佳的,这是很难做到的。再如:相关要素的确定,特别是目标的分解和落实也是工作量很大、难度很高的决策。怎样才能保证相关要素不发生重大遗漏、相关关系符合实际、目标分解准确到位,不借助科学方法,靠拍脑袋是不行的。这就要有选择地采用系统分析的具体方法和工具,如:规划论、预测技术、构思方法、技术经济分析、模拟技术、评价方法等研究方法,对这些问题提出各种可行方案和替代方案,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和进行评价,提高所研究问题的清晰程度或提出有根据的结果,为决策提供精简有效的信息,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失误。只有综合标准化过程中这一次次的决策都不发生失误,综合标准化的最终目标才有望实现。

正是因为系统分析方法在综合标准化过程中显得如此重要,不论是苏联国家标准还是中国国家标准,在给综合标准化下定义时,都把应用系统分析方法作为综合标准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3.3 整体协调

整体协调的实质是整体优化。协调是方法,优化是目的。它是从系统整体的立场出发,运用系统优化方法,综合地掌握系统内部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使系统达到整体最佳状态。因此,它要求标准化工作者首先要树立科学的整体观。什么是整体观呢?贝塔朗菲在论述普通系统论的原理时指出,把孤立的各组成部分的活动性质和活动方式简单地相加,不能说明高一级水平的活动性质和活动方式。他主张从事物的关系中、相互作用中发现系统的规律性,这就是整体观的具体表述。系统的整体性是系统的最基本特征,重视系统的整体性目的是要获得最佳的整体效益。那么,怎样做才能获得最佳的整体效益呢?这就必须进行整体协调。通过整体协调,使针对综合标准化对象及其相关要素所制定的全套标准,形成一个互相支持、互相配合的有机整体。实施这个“整体”,便可“获得整体效益”,而且是“最佳整体效益”。这个“最佳整体效益”是“整体协调”的结果,即“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从这里我们发现了综合标准化之所以能产生效益的机理。这也就是贝塔朗菲说的,把孤立的各组成部分简单地相加,是不能产生整体效益的。因为“简单地相加”不能成为整体,必须像他所说的那样“从事物的关系中、相互作用中发现系统的规律性”,这就是整体协调的内涵。

因此,我们不能用“简单地相加”的方法建立标准综合体。必须把标准化对象及其影响因素视为一个整体(系统),并且要仔细分析和确定它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性质和作用,针对这些因素所制定的每一个标准,到综合应用时都要同其他标准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这就要求每一个标准都必须放到系统中加以考察和调整,都必须符合系统整体的要求。这时,每个标准便失去了独立性,它的性质、地位、功能都要受系统整体的规定。之所以要这样做,就是因为系统的整体性是由系统的有机联系(即系统内部诸因素之间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来保证的。对人造系统来说,这种有机联系不是天生就有也不可能自动形成,必须经过协调才能建立起来,而且还必须是整体协调。所谓整体协调,简单地说,就是为实现最佳整体目标而制定的全部标准,根据总目标的要求同时相互协调。通过协调建立起要素(标准)之间的联系,如:系统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联系、系统之间的层次联系、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中的参数和变量与系统特定功能之间的关系等等。把这些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联系建立起来,才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传统标准化也强调协调,但那种协调是单个标准之间的协调,或者是新旧标准之间的协调,或者是上下级之间的协调,协调的内容不外是处理相互之间的重复和矛盾,并无整体目标为依据。在整体目标尚不清楚、保证整体目标的标准系统尚不存在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进行整体协调的。整体协调是综合标准化最难的工作,同时也是最具特色、最有价值的工作。可以说,整体协调是创造价值的活动,是综合标准化之所以能获得最佳整体效益的内在根据。

标准综合体 第9篇

国家标准给标准综合体下的定义是:综合标准化对象及其相关要素按其内在联系或功能要求形成的相关指标协调优化、相互配合的成套标准(引自GB/T 12366-2009)。

国家标准的这个定义揭示了标准综合体的如下特征。

1.1 标准综合体是一整套标准(成套标准)

这里所说的“一整套”,有完整成套的意思。既有量的含义,也有质的含义。从量上说,标准综合体不是由少数一两个标准构成的,是与实现综合标准化目标有关的全部标准的集合;从质上说,这许多标准不是互不关联的,也不是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的,而是非常有序的,这个序的特点就是“相关指标协调优化且相互配合”。

1.2 标准综合体的构成要素

标准综合体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呢?首先是综合标准化对象的标准;其次是相关要素的标准,即能对综合标准化对象的功能和综合标准化的目标产生影响的那些要素的标准。通常可把它们分为物质性要素和非物质性要素两大类标准。

物质性要素的标准,是指形成综合标准化对象物理实体所需要的标准,如:原料、材料、零部件、配套制品、辅助材料等标准。如果综合标准化对象是一项工程,还会涉及到配套设备、设施和与施工有关的标准。

非物质性要素的标准,是指为实现综合标准化目标必不可少的规范性文件,如:设计、工艺方面的标准以及设计文件和工艺文件,测试和试验方法方面的标准、操作维修标准和规程等。

总之,标准综合体只包括与综合标准化对象相关的标准。也就是说,对综合标准化对象目标的实现有直接和间接作用的标准。

1.3 标准综合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标准综合体中的标准,不仅仅是齐全的、成套的,而且是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关指标优化的、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一点是标准综合体最本质的特征,是综合标准化优势的总根源。因此,也是标准综合体建设的核心任务。

2 标准综合体的建立

建立标准综合体不是综合标准化的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实现综合标准化的目标)。建立标准综合体只是综合标准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工作。但是,这个阶段的工作非常重要,因为所建的标准综合体是用以解决问题、实现综合标准化目标的工具和途径。标准综合体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地关系着综合标准化目标的实现程度。因此,这一阶段工作的中心任务是使标准综合体的内部各要素构成一个“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关指标优化的、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就是保证综合标准化目标实现的根据,是标准综合体最本质的特征。

标准综合体的这个本质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呢?是整体协调的结果。因此,这个整体协调工作就成为标准综合体建设的核心内容。

整体协调是综合标准化的典型方法(见第三章),具体操作要遵循一些过程,要有前期准备,大体上是按以下的逻辑步骤进行的。

第一步,是在综合标准化对象确定之后,进一步确定综合标准化总体目标。这个总体目标非常重要,不仅要非常明确,而且要非常具体。如果总体目标是提高产品质量,那就要具体到产品的主要参数指标,并且要有参数值,因为这时的协调主要是参数协调。

第二步,是通过系统分析确定对总体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并且弄清楚它们是怎样产生影响的?它们同综合标准化对象存在怎样的联系?它们相互之间存在哪些联系?这些关联搞得越清楚越好,有时还要绘出关联图(相关要素图),用来帮助分析思考。

第三步,是在理清上述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目标分解,就是把总体目标分解为各要素的分目标。换句话说,就是要想实现总体目标,各相关要素该达到什么目标和满足哪些要求?这就是协调。因为是所有要素同时协调,并且以总体目标为导向,追求整体效益最佳的协调,所以称作整体协调或整体最佳协调。如果具体到参数就是参数协调。具体的协调方法没有太固定的模式,也不都是自上而下层层分配指标。虽然通常情况下是总体目标一经确定,随后就是确定分目标加以保证。但客观情况非常复杂,有时由于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原因某些分目标难以实现,这就要采取其他措施,甚至调整总体目标。协调过程常常是通盘考虑、反复迭加和替代,有时要拟订几个方案从中优选,有时要做技术经济论证,最后确定一个整体最佳方案。

第四步,是编制标准综合体规划。通过规划,将保证综合标准化对象整体目标的所有标准,以及最终目标值和对相关要素的要求等予以明确,作为后续工作的依据。实际上,标准综合体的构成这时便初步确定下来,在后续的制标过程中会有少量调整。

第五步,是按规划和计划完成所有标准的制定和修订。经过必要的试验、验证,履行批准手续。所有标准在限定时间内成套,标准综合体即告建成。

3 标准综合体的结构

标准综合体是许多标准的集合。这些标准不能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它们必定要形成某种结构,也就是以一定的方式把它们组织起来。标准综合体的结构没有固定的模式,每个标准综合体采取什么样的结构,这是一个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创造的工作。因为系统的性质不单由要素决定,还要由结构决定。创造出好的结构,会更有利于系统功能的发挥。总的原则是,所采用的结构要充分体现综合标准化对象和相关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并有利于标准的实施和标准功能的发挥。标准综合体的结构设计,为标准化工程师提供了发挥创造力的空间。下面提供几种可供参考的结构。

3.1 串列式结构

这种结构的特点是标准综合体的要素(标准)按先后次序排列,前一要素的输出是后一要素的输入,前一要素为后一要素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这样依次进行下去,直到最终目标的实现。反过来,从最终目标开始,依次对前一要素提出要求,这些要求便是制定标准的依据。这个标准综合体的结构和要素之间的参数协调,是在这样的反复过程中完成的(如图1所示)。

这样的综合体的内部结构比较简单,它常常反映的是一系列过程或生产流程。例如某些钢铁企业的生产过程常包括:[脱硫预处理]→[转炉初炼]→(LF炉精炼]→[VD炉真空脱氧]→[连铸成坯或模铸浇锭]→[初轧]→[连轧]→[热处理]→[定尺]→[剪切]→[包扎]→[成品],也可依此形成串列式结构。这种结构在冶金工业、化学工业、制药工业等流程性行业里是较为普遍的。再如:供应链上下游之间、价值链各环节之间,以及依据“过程方法”建立的系统(前一要素的输出是后一要素的输入),都适用于这样的结构。此外,许多地方在农业综合标准化试点过程中所建立的标准综合体,也大多是按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形成串列式结构(如图2所示)。

许多地方的试点经验均证明,这种串列式结构,符合农业生产的实际。农民是到什么季节干什么活,标准也恰好是按这个顺序安排的。农民只需记住当前要执行的内容就行了,很受农民欢迎,标准易于贯彻落实。

3.2 并列式结构

这种结构的特点是系统内各要素是并行地作用于综合标准化对象,要素间呈并列关系(如图3所示)。

这是一个较复杂产品(汽车)的标准综合体。这个综合体本身是企业标准系统中的一个模块。它的构成要素为什么还是模块呢?这是因为,现今的任何一个汽车制造厂,都不是“大而全”的企业,图中的多数实体模块都是外购或外协的。这些模块(可以叫做分模块)所包含的标准,不论由谁制定,它的功能必须满足汽车总功能的要求,并且符合相关的法规。各分模块之间的协调,通过共同遵守的“设计规则”来解决。这样的标准综合体反映的是最终产品的构成,特别是依据模块化汽车的总功能要求确立的对各功能分模块的要求(应具备的功能、安装及连接尺寸、与其他模块的界面和接口等)。其中的多数模块或外包或采购,但供应商应依据上述要求建立该分模块的标准综合体(如:发动机标准综合体)。在装配式生产企业里,常按产品构成要素建立并列式结构。这样有利于配套齐全。但是装配式生产也是有流程的,如果流程管理更重要,也可按流程形成串列式结构或既有并列,又有串列的混合式结构。此外,企业的管理大都实行职能分工,各职能部门之间是并列的,它们是相对独立的,为实现企业总目标行使自己的职责,这也是并列的结构。

(按棉纺织产品工艺过程形成的标准综合体)

(按烤烟各生产阶段形成的标准综合体)

3.3 混合式结构

上述两种结构是两种比较典型的结构,但实际情况往往不都这么单纯,常常出现串列中有并列,并列中又有串列的情形。这种结构的特点,是要素之间既有先后的次序关系,也有并列关系,两种方式互相交织在一起,形成较复杂的系统结构。这种混合式的事例非常多,因为实际生产过程或管理过程大多属于这种情况(如图4所示)。

这是一个按目标导向原则建立起来的标准综合体。这个标准综合体也是由若干个并列的分模块构成。从总体上看是并列式结构,但各个分模块之间在实际运作时并非完全独立,常常需要串列成一条流畅、快捷、完整的服务流程。有时交通-景点-餐饮-住宿等分模块组成一个串列式结构;有时住宿-餐饮-娱乐-养生组成一个串列式结构。倘若给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还可能同时要形成多种组合。这就显示出标准综合体内部采取模块化结构的优越性,它可以随时任意地重组工作流程。因此,它不是一个静态结构,而是一个动态结构。从实施过程看,它是一个混合式结构。这是一个休闲村镇标准综合体的形成过程。它把建立标准综合体的过程简化为如下4步。

(按模块化汽车功能块形成的标准综合体)

第一步,确定目标。综合标准化的目标来源于综合标准化的目的。休闲村镇开展综合标准化的目的是要更好地满足休闲者的需求。顾客的需求是什么呢?由于这类需求难以用量化的参数来表示,便将其概括为“安全、卫生、舒适、健康、自然、淳朴”等6个方面。

第二步,明确相关要素。这就要通过各种方式(包括走访调查)搞清楚对上述6个方面发生影响的因素(这里列举了12个方面)。这一步很重要,一定不要遗漏主要的影响因素。

第三步,提出规范内容。这一步是更为细致的分析工作。要对上述的12个方面逐个分析。分析该要素应该是怎样的?不应该是怎样的?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才能保证目标实现(满足顾客需求),这实际上是为制定相关标准做准备。这一步工作做得越是细致,对顾客的需求理解得越深刻,掌握的信息越是充分,最后定出来的标准越能真正发挥作用。

第四步,建立标准综合体。这一步就是要把所有的标准制定出来。通过上述分析,搞清了哪些方面是要通过制定标准加以规范的。有些要素制定一个标准就能解决问题,有些要素(如景点、卫生院)只用一个标准难以规范,有时要定几个标准,形成一个小综合体(分模块)。不论制定单个标准还是小综合体都要明确执行部门。

标准综合体的结构不只这三种,在这三种的基础上,可以派生出各具特色的结构来。

4 标准综合体的特点

综合标准化的目的是解决具体问题,其最终成果表现为问题解决的程度。标准综合体是用来解决问题的标准化工具,虽然问题的最终解决还要有其他因素起作用,如:人的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等。但这个工具的作用不可轻视,因为它不是一般的工具,它实际上是一个把人的因素、物的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组织起来并为它们指明方向的系统管理工具。它告诉你谁先做?谁后做?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与谁配合?怎样配合?不管任务多么千头万绪,分工多么复杂,都能秩序井然,形成无缝连接,这实际上就是以目标为导向的标准化系统工程。标准综合体之所以有这样的重要作用,是因为它有如下的特点。

(1)标准综合体是隶属于某一标准化对象(产品、过程或服务)并为其服务的工具。它的针对性、专用性特别强。

(2)它有明确的对象、确切的目的和具体的目标。通过目标分解,将总目标层层落实到每个具体标准上,形成一个目标保证体系。这就是目标导向型的标准化。

(3)标准综合体的形成过程是围绕这个总目标,在限定时间内,制定出与实现目标相关的成套标准。标准综合体就是这个成套标准的同义词。

(4)成套标准整体协调,通过协调使之成为互相配合、互相保证、互相关联的有机整体并达到整体效果最佳的目的。

(5)由于它是一个有机整体,便具有极强的敏感性,即综合体中任何一个标准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标准的变化。如果综合标准化对象主体发生变化,则整个综合体都要变化。这种敏感性使标准综合体具有应变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

(6)标准综合体具有系统的全部属性,是典型的标准系统。因而可以借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它进行系统处理。

(7)系统结构的多样性。这是由标准化对象的多样性及要素间联系的复杂性决定的。多样化的结构形式,为标准化工作者留下了创造空间,防止生搬硬套和千篇一律的形式主义。

标准综合体的这些特性规定了综合标准化的特性。简单地说,综合标准化就是建立标准综合体并全面贯彻实施。

[学者评论]标准综合体与某些企业编制的标准体系表虽有一定联系,却有本质的区别。编制标准体系表是为了加强标准化工作的计划管理,对一定专业范围内的标准进行的总体规划。在某种意义上,它是把标准按目前的标准化管理层次进行分类汇总。因此,它的编制原则在于追求一定范围内标准的完备性。从标准化管理,特别是加强标准化计划工作来说,这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我国目前标准化计划工作中的一种主要手段,它能为实现管理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但标准体系表并不能保证相关标准之间内在协调关系,从而也就无法保证解决整体是否最佳的问题。(摘自:何振华、宣湘、张贵源编著《国家标准综合标准化导则说明与示例》)

[延伸阅读]综合模块化方法

按语:张天林和张思敏同志在《关于量子通信标准化的思考》一文中提出“综合模块化方法”的概念,并提出了在量子通讯设备综合标准化中的应用思路,很有创见。该文发表于《标准科学》2009年第10期。现摘录其中有关段落,供读者思考。

综合标准化综合标准 第10篇

传统标准化以制定标准和不断积累标准为特征, 综合标准化以应用标准解决问题为特征。把综合标准化列为重中之重, 就意味着要把“应用标准、解决问题”作为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这个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的调整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转型。

由于综合标准化注重应用, 可以称其为“应用主导型”的标准化, 而传统标准化偏重标准制定, 可称其为“制标主导型”的标准化。所谓转型, 即由“制标主导型”向“应用主导型”转变。

转型是必然趋势, 是时代的要求

传统标准化是指工业化时代开创的标准化。从1901年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成立算起, 至今已有110多年的历史。在这100多年的时间里, 传统标准化伴随着大机器工业一道发展, 为工业化时代做出了巨大贡献, 立下汗马功劳。因此, 有的经济学家甚至把工业化时代称为“标准化时代”。

随着时代的进步, 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传统标准化遇到了许多难以应对的新问题, 即所谓的“时代的挑战”。

传统标准化以制标为主导, 制定标准成为标准化工作的中心任务。标准化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工作计划、考核奖励、培训课程等大都围绕着标准制定;标准化的资源 (人力、物力、财力) 也几乎全部用到标准的制定上。“重制定、轻实施、无反馈”是它的普遍性;一味地追求标准数量、不断地积累标准是它的基本特征;标准水平低、适用性差、效果不明显是它的直接后果。这些弊端, 在计划经济年代和技术进步较为缓慢的时代表现还不突出, 但是到了今天, 与国际之间经济竞争的要求与科技进步形势的要求愈发的不相适应。

当今的技术进步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综合化趋势以及大型系统工程的日益增多, 都要求跨行业、跨部门、跨专业的标准协同。然而, 传统标准化恰恰是按行业、按部门、按专业分工, 自成体系, 使实现体系之间的标准协同变得十分困难。

战略性新兴产业, 不仅是全新的产业而且是具有重大需求的战略性产业, 是现今每个国家的必争之地。由于这个领域的产品是在前沿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基础上产生的, 并且从技术突破到产品的工业化生产的过渡时间较短, 产品一经问世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快速变型发展。它要求标准及时成套、全套标准整体协调, 还要求标准具有动态适应性, 传统标准化的特点是分散、孤立、单个的制定标准, 不同部门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制定的标准, 它们的目标是不可能一致的, 既难以成套又无法整体协调, 满足不了这些新的更高的要求。

总之, 标准水平低、适用性差、效果不明显, 不能同国家和企业的重大关键项目深度融合, 不能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标准的要求, 不能适应科学技术日益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是传统标准化必须转型的根本原因。

转型的内涵

(1) 标准化观念的转变

标准化工作转型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任务, 是从观念到方法的一系列转变, 而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其中主要有:

●树立标准化的系统观。开展综合标准化要以系统理论为指导, 从系统整体出发考虑问题, 并且对整个标准化工作实施“系统管理”。

系统观就是整体观、全局观。这就是说, 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标准化, 都要从国家和企业全局的需要出发, 部署标准化项目, 组织标准化活动, 彻底杜绝“两张皮”的现象;在对标准体制和标准化管理体制进行顶层设计时, 只有从系统整体出发, 统筹全局才能做出最佳决策;在标准化活动中, 无论是标准内容的设置还是参数指标的选择, 都要始终遵循全局 (整体) 利益最佳原则。系统观为标准化工作转型提供了理论武器。

●树立标准化的实践观。转型的目的就是要使标准化工作从实际出发, 面向国家和企业的重大需求, 解决国家和企业的关键问题。

实践观告诉我们, 标准不是用来给人看的, 而是要用的;制定标准不是目的, 用标准解决问题才是目的;不能为定标准而定标准, 而是为解决问题才定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在标准化工作中牢牢把握目的性原则, 把国家的重点、社会的急需、企业的关键纳入标准化的工作目标。实践是标准之源, 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的标准, 才能解决问题, 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标准才是好标准。

●树立标准化的效益观。标准化要解决问题, 要有实际效果, 要能为企业创造价值, 产生增值。

效益观告诉我们, 标准化不是没有成本的, 也不可能不计成本。国家和企业之所以投资开展标准化, 归根结底是要通过标准化解决问题、创造效益。

但是, 不是什么标准都能解决问题、创造效益, 如果所定标准不符合实际, 有可能产生反效果。树立标准化的效益观有利于减少无用标准、垃圾标准和起反作用的标准。效益是个试金石, 哪里的标准化见效益, 那里的标准化必受重视。

(2) 标准化管理方法和工作格局的转变

转型不是用综合标准化取代传统标准化, 而是两者的完美结合, 充分发挥各自特长。

●传统标准化做的是‘面上’的工作 (通用性、基础性) , 满足一般的标准化需求;综合标准化做的是‘点上’的工作 (重点、关键点) , 满足特殊的标准化需求。两者相结合, 便会出现“点面结合, 以点带面”的生动工作局面。但是, 实现这样的结合是不容易的, 它极大地提高了标准化的工作量和工作的难度, 要求标准化工程师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组织能力。

●传统标准化的日常计划与综合标准化的项目计划相结合, 传统标准化的单项制定与综合标准化的成套制定相结合, 传统标准化的单项协调与综合标准化的系统整体协调相结合, 必将使标准化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但是, 这样的结合不可能是轻而易举的, 它要求标准化工程师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实施综合标准化必将改变制标机构的运行模式, 有可能实现传统标准化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横跨许多专业的综合标准化机构的兼容与结合。这种结合有可能成为未来制标机构的发展方向, 但组织与管理的难度较大, 对标准化管理部门的要求会很高, 现行的管理方法肯定是不能适应的。

●全过程的标准化将成为标准化的主导模式。只有全过程的标准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并且是见效益的标准化。然而, 全过程的标准化是最难管理的标准化, 因为它要对最终成果和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检验和验收, 这就要求标准化过程的每一步都不能马虎, 切切实实地按科学规律办事。

转型的意义

●标准化走上“系统管理”的轨道。综合标准化解决的是系统性问题, 要求运用系统思想进行管理。只有实施系统管理, 才能解决标准体制和标准化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只有实施系统管理, 才能从整体上解决标准化全过程中的不协调、不统一、不合理等问题;只有实施系统管理才能使标准化工作取得最佳的国民经济效益, 使标准化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标准化能与事关国家重大利益的关键项目和科技进步的战略性课题深度融合, 并起引领和导向作用, 这个作用是由综合标准化方法的特点决定的。正是由于综合标准化具有这样的特殊功能, 才能把标准化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也正因为如此, 国家标准委才把综合标准化作为转型的方法和工具, 并把它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

●开创“点面结合, 以点带面”和“重点突破, 整体提升”的发展模式。

传统标准化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它制定和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标准和通用标准, 解决了国家、行业和企业日常管理的需要, 这是‘面上’的标准化基础工作。

综合标准化是在面的基础上突破有重要意义的关键性问题, 这是‘点上’的标准化。这类关键问题的突破, 常常有可能带动整个面上工作的提高。对工业部门和企业来说, 这是一条产业和产品升级的路子;对标准化自身来说, 恰是符合“重点突破, 整体提升”的战略思维。

●标准化工作的转型, 必将对产品的升级和企业转型起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而有可能对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起重要的导向作用。

●传统标准化与综合标准化并举, 有利于克服条块分割的标准化体制所带来的弊端, 形成“专业基础上的综合, 综合指导下的专业”, 专业与综合协同发展的格局。标准化工作一旦走上这条路子, 必将把它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标准化奇迹, 我国彩色电视机的综合标准化就是这样一个生动的事例。

●标准化工作最需要的人才是既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积累, 又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 即所谓的“T型”人才。开展综合标准化解决综合性问题, 就要由来自各专业的人才组成工作团队。在这个团队里, 每个人都必须了解系统整体对各个专业的要求, 同时又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专业才能。这个综合与专业, 横向与纵向的反复迭代, 恰是使专业人才既能较快扩展知识面, 又能发现综合对专业的要求, 明确专业的发展方向, 使自己专得更深, 从而找到一条在实践中培养高素质“T型”人才的路子。

●综合标准化的对象是复杂系统, 综合标准化活动的每一步都充满问题和矛盾, 都要从整体最佳出发进行分析与选择, 不仅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 更需要科学的方法。它必将催生新理论、新方法以及数学和计算技术的应用, 从而使标准化成为一门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的学科。

综合标准化综合标准 第11篇

1. 从课堂材料入手,精心整合课堂资源

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听力习惯,提升综合英语听力素质,教师必须最大化地利用课本听力材料,将其进行整合并针对不同的听力内容设计练习。在调查众多优秀教师的听力教学策略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之后,笔者总结出在提高学生英语听力综合能力素质方面大多数老师达成一致意见的一项教学理念——有效整合课本听力材料,合理设计随堂练习。作为国际性的应用语言英语的教学,其实际应用性以及时效性逐渐引起众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除了教授《新目标》外,我校又引进了剑桥出版社English in Mind等一系列拓展性教材。不管在哪种教材的听力材料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都会先以课本材料为主,根据学生听力水平的不同设计听力课堂的步骤和课堂练习,确保做到听说课的实际运用性、多样性以及趣味性。

2. 适当加入英文歌曲辅助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情绪在英语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是提高其英语听力综合素质能力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可适当加入优秀英文歌曲的听力练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秀的英语歌曲是英语语言的精华,将一些耳熟能详的歌曲运用在听力教学中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听力课后学生在其一遍一遍的模仿阶段中可以纠正以往的错误发音,增强语感。英文歌曲主题多样,涉及面广,学生能从中接触到大量的单词、词组、习惯用语,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逐步扩展词汇量。

3. 合理利用英文视听课,使学生置身真实的跨文化语言环境

英语课标基本理念指出英语教学必须“注重素质教育,倡导体验参与,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那么英文视听说课程在中学英语教学阶段的开设即是一项新型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大胆尝试。原版英文电影赏析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常规教学内容,在选材上做足准备工作,保证所选的英文原版影视片段材料有利于教材中词汇学习和扩展,并适合学生年龄段观看。

二、 听力教学的策略

1. 根据课堂听力材料,合理设计多样化练习

课堂听力材料的合理利用是提高学生英语听力综合素质的基础和根本之所在,因此怎样有效最大化使用课本听力材料,调动学生对听力课的积极性及参与性是众多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所关注的问题。笔者以英国剑桥出版社教材English in Mind Unit 1中对听力材料的课堂处理为例,对合理利用并整合课本资源进行了一次尝试。

首先,在播放录音稿前通过图片来导入课程,使用课本问题“Which picture shows Mark??s hobby?”来引起学生对听力的兴趣。

其次,播放第一遍录音,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对话。听力材料播放完毕后学生利用刚刚获得的信息完成T or F的四个小题的判断。

再次,播放第二遍录音,学生完成教师结合听力材料设计的练习Blank Filling, 在听音过程中,对于较长的单词学生使用缩写词或一个词的头几个字母代替。如“hate practising”可以在速记时写成“ha prac”, 在此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实际反馈情况,必要时按下暂停键,给予其充分条件记录重要信息。

最后一遍听力播放后,学生按照之前划分的若干小组(课前教师根据学生听力水平好、中等、较弱划分),通过组员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原文重现并挖掘其中深刻含义。

2. 使歌曲赏析与听力训练相结合,借助多种训练方法提高学生听力水平

英文歌曲赏析也是中学英语听力教学阶段提高学生听力综合素质能力的一种重要辅助方式,因此我们要将赏析与听力训练相结合,借助多种训练方法来提高学生能力水平。

(1) 歌词填空。教师可以根据歌词的内容设置空格,让学生带着问号去听歌曲,之后学生将其听到的歌词进行填充。此类练习适合旋律缓慢、吐字清晰的歌曲。如“When Christmas Comes to Town”此类节奏较为舒缓的歌曲,便可以设计成歌词填空,设置名词、介词以及与课本相关的词组等填空题。

(2) 句子排序。可以根据歌词大意写出总结性较强的相关句子,在学生对听力材料反复熟悉过几次了解大概含义之后,要求学生将所给中心句排序。此类练习适合叙事性较强并有一定時间顺序的的歌曲。比如“Moonlight Shadow”“Ding Dong Bell”等。

(3) 歌曲模仿。在进行大量练习的预热后,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歌词的读音规则,在模仿过程中纠正不恰当的发音并提醒学生歌词中出现的连读现象以及一些发音技巧。比如歌词中出现的一些常见连读“full of”、 “When I”和失去爆破、不完全爆破等现象,都是英语听力中特有的现象。在学生课后大量模仿这些优秀经典歌曲的过程中,已经潜移默化地为今后听力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通过精选英文原版片段,促进学生语言习得,培养学生能力

除了上述两种具体实践方式之外,英文原版电影视听课在提升和拓展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小视。初中生作为英语语言学习的一个具有本身特色的全体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时期,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更需要强烈的成功感和认同感。

综合标准化应用案例分析 第12篇

彩电综合标准化是国家标准局、电子工业部等诸多单位共同组织的一项事关国家重大经济利益、事关千家万户的标准化课题,其精彩之处甚多。这里只从总结经验角度,概要回顾几个侧面。

1.1 慎重的选题体现出决策者的智慧

当电子工业部准备开展综合标准化试点时,电子标准化所提供了3个可选方案:雷达、31厘米(12英寸)黑白电视接收机和35厘米(14英寸)彩色电视接收机。经过多次讨论和广泛征求意见后,选择了35厘米彩色电视机,后来又把对象扩展为整个彩色电视机系列。

把选题(综合标准化对象)定位于彩色电视机,有4点理由:①抓住了彩电国产化的历史机遇(这是国家的大战略);②大量引进的生产线急需高质量的国产件;③元器件生产厂急需科学合理的标准;④为自行设计、提高国产质量打基础。这些都集中地体现出国家的重点和国家的急需。

1.2 明确的目的、量化的目标引领标准化全过程

彩电综合标准化的目的极其明确:“为彩电国产化,为开创我国自己的彩电工业体系奠定基础。”其内涵,“就是不仅要为保证彩电质量、元器件和材料代用,制定一批配套协调的标准,而且要为新产品开发、优化设计,制定一批有所遵循、行之有效的标准”。恰是这样一个明确的目的引起了政府的重视,1985年6月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彩电国产化工作会议”把彩电综合标准化列为国产化的重要基础工作,当做一件大事来抓。电子工业部把这项工作列为彩电国产化领导小组的工作重点之一,部内各司局通力合作,国家标准局及后来的国家技术监督局经常给予鼓励和指导,这些因素都确保了工作的成功。事实生动地证明,标准化工作只要目的明确、方向正确,能符合经济、技术发展的需求就一定会受到重视、得到支持。

综合标准化不仅要有明确的目的,而且要将其转化为具体目标。它是整个标准综合体的灵魂,是技术决策的依据,标准化的主攻方向。这个转化是一项难度很高的参数选择和技术协调工作。经过充分论证和多方协调,把总体目标定位为:“保证彩电的可靠性水平MTBF (下限)达到15,000小时、直通率达到90%以上,并在保证各项性能指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节约经费,以获得整体最佳经济效果。”实践证明,从彩色电视机的大量参数中,选择这两个能集中反映彩电生产和使用质量水平的参数(指标)来作为彩电综合标准化的目标,这不仅意味着向世人宣布:国产化的彩电其质量性能将不低于当时的国际水平,牢牢地抓住了彩电国产化的质量要害,而且也给整个课题定了基调,确立了参数选择和技术协调的总依据。这对产品标准化和彩电工业的发展都有重大影响。前苏联的标准化学者曾提出国家应集中力量制定重要产品的基本参数系列标准,不应对质量要求作过细的规定,而把这些工作留给企业去做。现在看来这应该是经验之谈,值得借鉴。

1.3 整体性原则体现于技术协调的始终

整体性是综合标准化的突出特点。从整体效果最佳出发进行技术协调以达到整体效果最佳的目的,这是综合标准化始终不可逾越的至高原则。综合标准化的风险与精彩都体现于这个整体协调过程中。

承担这项工作的电子标准化所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了4个方面的多层次协调,即:彩电总技术条件与相关标准之间的协调、总技术条件内各部分的协调、各类元器件的体制和水平的协调,以及各项标准的时间序列和完成日期的协调。这其中的每一个方面的协调都充满矛盾和困难。但是,每一对矛盾的协调成功都显示出对技术进步的推动和可观的整体效益,以下几点作为例证。

·关于整机可靠性与元器件可靠性的协调。这既是个理论问题,又是在制标中必须正确处理的具体技术问题。按照通常的可靠性分配方法,为保证总目标(大于15,000小时)的实现,对相关元器件则须加严要求,以确保产品的可靠性预计。但是这要对元器件做大量的试验,耗费大量资金,且未必解决问题。他们通过合作研究,制定了《彩电可靠性分配和预计方法标准》,编制了彩电可靠性预计计算程序软件包,为整机的可靠性分配和预计规定较为科学合理的方法,从而解决了整机厂在元器件和材料代用、新产品设计中的可靠性指标的评价计算问题,这就免除了许多不必要的可靠性验证试验工作。

整机与元器件不良品率的协调。一台彩电约由500多个元器件组成,为使直通率达到90%以上,对每个元器件的不良品率要求可高达百万分之几。为证明元器件达到了这个水平,若用抽样检验的方法,须从批产品中抽取125,000个产品进行试验,目.要求在试验中不发生一次错误,这不仅费用昂贵而且难以实行。他们根据质量管理中参数分布在大批量条件下服从正态分布的原理,提出在元器件生产中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一致性,应用质量管理图的数据,向整机厂提供不良品率统计结果的建议。这个建议得到电子部基础产品司的积极支持,该司为此还专门召开了元器件生产单位技术负责人会议,拟定了各类产品的质量管理方案,推行PPM管理(保证元器件达到PPM水平)。不仅解决了问题,还推动了质量管理,实现了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的完美结合,真是令人惊叹叫绝!

·确定指标时的技术经济协调。标准技术指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生产和使用方的利益。指标的确定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问题,同样要依据整体最佳原则进行技术和经济的权衡,而不能有片面性和倾向性。例如:整体厂为保证其可靠性水平,便要求电容器厂提供产品的可靠性预计数据,电容器厂则需用20,000支电容器进行1,000小时寿命试验,耗资约15万元(鉴定额定条件下失效率)。后经分析认为,主机厂的这个要求既不适用也没必要,在制定综合标准时便对失效率指标未做规定。为确保产品质量,他们按国际标准要求规定了耐久性试验,既达到了一定的可靠性水平,又节省了大量的不必要试验费用。

1.4 综合标准化改变了标准化的形象、地位和作用

我国彩电综合标准化始于1985年11月,到1987年12月底的两年时间里,全面完成了列入综合标准化计划的240项共344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编写任务,到1988年底全套标准批准发布。从此加快了彩电国产化的步伐,产量和质量水平迅速提高,到1989年产量就达到1,000万台,跃居世界第三位。随着显像管、集成电路等配套产品的技术突破,基本实现了国产化。电视机的设计生产将立足国内,逐步摆脱了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使中国由一个彩电进口大国变成为彩电出口大国,为国家创造出巨大财富,使千家万户用上了国产彩电。

在这样一项事关国家重大经济利益的战役中,标准化工作者高举综合标准化的旗帜,调动了电子工业部内部各有关司局和化工、冶金、建材等部门,以及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3,000余人,涉及标准项目主办单位200余家,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了整体协调的数百项标准的制定任务。季恒宽同志在总结这段工作时,对综合标准化的意义做了极深刻的概括。他认为,综合标准化“开创了在电子工业中把标准化与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相结合的先例,并使电子工业标准化工作进入了新阶段,即由一项一项地制定标准,发展到应用系统工程原理,成批地、有目的有计划地、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地制定标准的综合标准化新阶段”。他满怀豪情地说:“综合标准化作为标准化工作中的一项大型的系统工程,它是广大科技人员集体智慧与劳动创造出的重大科研成果,是电子行业标准化战线广大科技人员共同谱写的一支开拓、奋进的凯歌。”

(资料来源:①季恒宽.全面贯彻综合标准积极推进彩电国产化.电子工业标准化,1989 (4);②张宝铭.彩电综合标准化计划工作经验综述.电子工业标准化,1989 (4))

2 建筑门窗综合标准化协调创造价值

建筑门窗是国家标准局开展综合标准化试点的首选项目,也是一个成效较为显著的示范项目。

2.1 为什么要选建筑门窗搞试点

开展综合标准化过程中,首要的工作是选项(确定综合标准化对象),它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功或失败。在选择和确定综合标准化对象时,通常要从客观需要和现实条件两个方面,选择具有重大技术经济意义和明显效益的对象,最好是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项目。同时还要考虑有可能通过部门(行业)间的协调解决相关联的参数优化问题。建筑门窗这个产品应该说是一个较为理想的对象。众所周知,从上世纪70年代末直到今天,中国大地上最兴旺的产业就是建筑业。建筑物要有门窗,因此,门窗作为一种产品也随之兴旺起来,需求量非常之大,生产厂遍地开花,产品五花八门、质量失去保证。尤其民用建筑的门窗,较普遍地存在易变形、关不严、开关不灵活、热能损耗大、五金不通用、坏了无处修等质量问题,群众抱怨不断。此外,钢门窗的生产需要冶金企业提供适用的钢材、玻璃厂提供玻璃、五金厂提供配件、橡胶厂提供密封件等等。但是,这些分别属于不同部门的企业,其产品即使有标准也互不配合互不协调。其中最突出的是窗用平板玻璃与窗扇规格不协调、钢窗料与实际需要不符,不仅影响门窗质量,而且造成资源浪费(平板玻璃的切裁率仅达65%)。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从标准的综合协调入手,开展综合标准化便成为最佳选择。

2.2 钢门窗综合标准化取得了哪些成效

钢门窗综合标准化项目自1983年5月国家标准局批准成立标准工作组算起,到1986年1月发布全套48项国家标准。1986年11月1日实施后,据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的测算结果:窗用平板玻璃与钢窗尺寸协调后,切裁率由65%提高到85%,以生产3,000万平方米计算,年节约平板玻璃1,080万平方米;由于门窗密封性能提高、减少热量渗透,可节约建筑能耗10%(绝对数极其惊人);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标准的实施,推动了“房间门”的标准化,进而又与国产胶合板、纤维板尺寸配套,从而提高了板材切裁率,可减少损失20%~40%(年节约可达亿元);25毫米实腹钢窗尺寸规格标准实施后,代替了32毫米钢料,可节约钢窗型材22%以上。除了这些看得见的、可计算的经济效果之外,由于有了互相协调的统一标准为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了桥梁,为加强管理提供了依据,也为城乡建设的加快发展创造了条件,尤其是门窗质量的提高、维修的容易给千家万户带来了满意和方便。此外,在制标过程中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实现了高级门窗产业化,一劳永逸地取代了木窗,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木材资源。

2.3 标准是协调的产物,效益来自协调

协调是标准化工作最主要、最经常的工作,同时协调也是最难做的工作。标准中需要协调的参数(指标)越多,协调的难度越大。如果与某一方或某几方面的利益相关性较强,则难上加难。

综合标准化,尤其是国家层面的综合标准化项目,大都涉及好几个工业部门和众多的企业。仅以建筑门窗这个综合标准化项目来说,它就涉及城乡建设部、国家建材局、冶金部、轻工部等部门。为使协调工作顺利进行,国家标准局牵头,成立了包括上述部门的综合标准化协调机构。上述各部门都是协调机构的领导成员,各部门再分别成立相关标准的起草小组。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工作模式,是我国开展综合标准化的一个创造。它是不由标准局亲自唱主角、包揽一切,而是把相关方组织起来,在一个有着共同目标的组织结构中相互协调,这就降低了协调的难度,提高了协调的效率。但同时国家标准局又不是放任不管,它必须牢牢把握大政方针和原则,在每一个关键环节都及时地把握方向进行指导。例如:综合标准化计划由各标准起草小组提出后经国家标准局审批下达。国家标准局在审批下达时是极其慎重的,要通过这个计划实现综合标准化的目标,一定要明确制定哪些标准、哪些要制定系列标准等等。到了实施这个计划(即开始按计划起草标准)时,是协调的关键阶段,这时必须坚持既定目标,才能保证协调成功。

在综合标准化内涵中,不仅包括组织和协调而且包括“科学研究活动”。强调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综合标准化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甚至也可以算做综合标准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因为综合标准化过程中要对许多参数进行选择、协调和优化,以达到总体效果最佳的目的。这其中的许多关系不仅复杂而且难以直观判断,这就会随时产生一些需要通过科学研究才能为选择或判断提供依据的事。这样的事几乎在每一个试点项目中都发生过。综合标准化带动了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而其成果反过来又纳入了标准。

(据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唐正中的总结报告“建筑门窗综合标准化”改写)

3 经济联合企业视综合标准化为瑰宝

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导致了全国范围内经济联合体(企业群体、企业集团)的大量涌现。到1987年中标协召开综合标准化专题研讨会时,全国已有各类经济联合体32,000多个。在这种以横向经济联合为特征的联合体中,每个联合体都由少则几十个,多则几百个小企业组成。

经济联合企业是现代生产技术日益细化和专业化的结果,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但是,由于联合体的成员厂和协作厂来自不同的地区、部门、行业,其技术水平、管理方法良莠不齐,再加上联合体松散的管理体制,使之行政手段“权威”不够,经济手段乏力,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棘手的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虽是联合企业却联而不合,合而不紧。作为企业管理基础性工作的标准化则更加薄弱,许多小企业根本就没有标准,各厂之间的协作配套产品的交接只能以技术协议、交货条件甚至图样为依据,结果是质量得不到保证、经济纠纷不断。此外,还由于主体厂的地位和影响,又给联合体抹上了浓重的“家长制”色彩,从产品到零部件的标准、协议和图纸,以及检验的规范性文件,几乎全是按主体厂的意图制定的。这种“一言堂”下的主仆关系,不仅极大地压抑了广大配套协作厂提高质量、改进工艺、节约挖潜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而且严重妨碍经济联合体的健康发展。

重庆三峡电扇经济联合体就是这样一个被上述问题所困扰、不知如何是好的联合企业。

1985年底,依据国家标准局“关于开展经济联合体综合标准化试点”的文件精神,三峡电扇标准化被列入重庆市重大科技项目。他们制定了依据IEC标准,提高质量、降低能耗和成本,实现系统最优的方针和目标;对包括研制节能电机和电机与扇翼匹配在内的5个项目进行技术攻关。由于工作做得极为周到细致,经过一年零8个月的努力,建立了包括5个标准综合体,共计100个子项目的标准系统,通过实施不仅解决了企业长期存在的技术上和生产上的“老、大、难”问题,而且联合体内厂际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改善,物资消耗降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例如:

·产品质量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了预定的质量目标。节能电扇的节能、温升和使用值等三项主要性能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电扇性能指标达到IEC标准,其中5项指标超过IEC标准水平。

·通过技术攻关实现了节能降耗目标。年节约铝板21吨、油漆17.66吨、节电9.29万千瓦时、节省工时费15.89万元。再加上产品及零件合格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等,年共获经济效益153.31万元。

·节能电扇的一档功率由60W降至45W以下,每台年可节电12.46千瓦时,按年产50万台计,每年可使用户节电623万千瓦时。

除此之外,最为主要的是为经济联合企业找到了一条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

(据重庆市三峡电扇经济联合群体综合标准化项目课题组研究报告改编)

4 综合标准化系统图——中国企业的创造

4.1 为什么要开发综合标准化系统图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了这样一些实际问题:

·生产中使用的原材料以及最终产品的标准,大都不是本厂自己制定的标准,通常是冶金部、化工部、机械部等部门的标准,也有国家标准。这些来自不同方面的标准,是在不同时期、不同的背景条件下,没有具体的目标(或者虽有目标也不可能与企业现在的目标完全一样)的情况下制定出来的,它们不可能完全满足企业的需要。

·企业的产品必须满足用户的要求,企业必须不断地改进产品、提高质量才能适应市场,这就必然要求企业标准具有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动态特征,但这些来自不同方面的标准,特别是由这些标准构成的标准体系,既是静态的又是刚性的。

·企业里经常有一些带有综合性的技术、经济问题,如: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节能降耗、技术改造、产品创新等等,但是这些来自企业之外的标准原本都是孤立地、分散地、单项地制定出来的,根本不可能考虑到标准使用时的综合性和彼此间的衔接配套性,更不要说它们还互有矛盾。而这类带有综合性的重大问题的解决,必须有一整套相互协调、相互适应的标准才行。

·该厂许多产品在生产流程中,存在有把半成品作为产品直接售给用户或者继续进入生产流水线的情况。如果对这部分半成品制定标准时搞一刀切”,就不可能兼顾到用户要求和继续生产“时所需的技术条件。

为此,他们开发了综合标准化系统图。

4.2 综合标准化系统图的结构

综合标准化系统图的结构是以产品标准为标准系统的核心(称为主体标准),与主体标准密切相关的要素(如:原材料、半成品、工艺装备、加工方法等)称为从属标准,与主体标准和从属标准相关的规范、特性参数等称作相关标准。

依据上述关系,他们对厂内的每一个在产的产品均设计出如下的综合标准化系统图(图1为原铝锭的系统图)。

4.3 综合标准化系统图的特点和意义

综合标准化系统图是该厂在综合标准化实践过程中,根据本厂的实际需要和产品生产的实际情况而开发的。它在结构上和功能上有如下特点。

·一品一图(一项一图)。它突破了通常的企业标准体系表的格局,不是以企业为主体而是以产品(综合标准化对象)为主体;不是只编一个无所不包的体系表,而是每个主产品(或项目)都有一个,完整配套、独立运作,以保证标准的成套性并提高标准的柔性。

·行列式结构。它淡化了标准系统的层级关系,特别强调标准的隶属关系。

系统表由纵横排列的标准构成,横向排列的首列是作为主体的产品及其从属要素;首列中的每项下面的行是隶属该项的全部标准。它特别有利于标准的实施和实施中的调整。

·整体协调一致。列入表中的标准有各级、各类标准,除不得更改的强制性标准外,都要通过与主体标准的协调作必要的补充、修改或延伸,使标准满足主产品、产品满足市场。然后严格执行经过整体协调后的标准。

·这个系统图完全出于实用的目的,而不是展示的目的。每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既有独立的功能又有其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既可以独立发挥作用又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独立改进(不受其他系统的制约也不影响其他系统)。它已经具备了模块化结构的许多特点,它向人们预告,企业标准系统的发展方向是模块化结构的系统。

(据林卓毅“运用系统工程理论,推行产品综合标准化”载“全国综合标准化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改写。)

5 质量、采标、创新三位一体的综合标准化

采用国际标准工作抓了多年,声称是采用了国际标准的各级、各类标准不计其数,但收效并不令人满意。这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许多标准的所谓“采标”实际上只是“文本采标”即“纸上采标”,而实际上企业并未按此标准去做。

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把创新成果纳入标准,以提高标准的技术水平。这是近年来宣传频率较高的词语,乃至也成为了工作方针。企业怎么去搞创新开发?为什么创新?创什么?在这一系列与企业利害相关的目的性问题不搞明白的情况下,企业是不会为提高标准水平去搞创新的。

带着这些问题回顾一下20多年前大连录音机器材厂对盒式磁带录音机芯开展综合标准化的做法,应该会有启发。

5.1 提高质量是目的,采标是实现目的的对策

该厂是当年国家磁带录音机芯的定点生产厂由于机芯质量差,国产录音机质量不过关,消费者不满意。所以,提高机芯质量,令消费者满意是他们的目的。

如何实现这个目的,他们选择了综合标准化。因为提高机芯质量涉及方方面面,是个综合性难题,靠采取个别措施、制定单个的“高标准“都无济于事。

他们把机芯列为综合标准化对象,把质量提高的目标定位在:达到当时发达国家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经过仔细研究认定,与机芯配套的主要件,包括磁带计数器、磁头、电机、橡胶件、弹簧、主导轴及飞轮组等必须同步达到相应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水平,于是决定对这些关键件同步采标。其中磁带记录器参照日本田村株式会社标准、电机参照日本米兹米公司1984年样本标准、磁头等效采用日本EIAJ标准、飞轮组件参照ISO1940-1973 (E)和日本鸽子公司技术规定、主导轴参照日本三和株式会社标准、橡胶件和弹簧实测日本数据。

5.2 采标带动了专题科研和技术攻关

由于我国的技术水平和基础工业比较落后,要提高产品的制造质量,需要解决许多相关的技术上的难题,不是制定一个高标准,质量就会自然提高的。采用国外先进标准更是如此,相关的技术水平不提高、技术难题不攻克,采标就会流于形式。

随着这些先进标准的转化,技术难题便一个个地呈现出来。不攻克这些技术难题就达不到质量要求,就无法再前进一步。就这样,从产品质量问题引出采标问题,又从采标引出了技术攻关问题。于是开展专题科研和技术攻关就成了实现综合标准化目标的关键。

·主导轴磁特性研究。通过厂、校、院(所)合作,进行了大量对比试验和“主导轴剩磁对整机音响信噪比的影响”试验,在大量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确定了剩磁量指标(剩磁控制范围);对剩磁量(弱磁)的测量,国内尚无专用仪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填补了这项空白;大连钢厂752研究所又配合解决了导磁率测量问题,这就为主导轴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飞轮组动平衡研究。飞轮组质量直接影响机芯的主要性能指标——抖晃率,加工装配要求极为严格,没有先进合理的标准无法加工和检验。他们收集并分析了国内企业引进的图纸,进行了飞轮组不平衡对抖晃率影响的试验,通过试验数据的分析,掌握了影响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参照ISO标准确定了高中档机芯飞轮组的许用不平衡量数值,同时确立了许用不平衡量的检测方法和计算公式。在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定了飞轮组标准,经电子标准所认定达到了日本三和鸽子公司的水平。以该标准指导设计、制造和检验工作,纠正了设计上的错误、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5.3 实实在在的成果带来惊人的效益

录音机芯这个小小产品的综合标准化给国家创造了可观的技术、经济效益。

·技术性能指标和质量指标均达到日本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标准水平,在寿命和可靠性指标方面更有优势,在国内居领先水平。

·国产化水平(1986年):录音机芯90%,主导轴100%、飞轮组100%、磁带计数器100%、电讯电机85%、磁头79.2%、弹簧90%、橡胶件100%,各项指标均为国内最好水平。

·实现了以最终产品(录音机芯)带动一批配套产品同步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形成了具有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的录音机芯标准综合体(含各类标准154个)。

·仅1986年,由机芯和配套件的生产所实现的经济效益就达1,098.6万元,标准化年节约703.10万元,节约外汇(折人民币)3,880.4万元。

上一篇:休闲农业营销论文下一篇:铁路防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