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的引入范文

2024-07-25

英语课的引入范文(精选12篇)

英语课的引入 第1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英语新闻,英语教学

在对于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将英语新闻引入大教学之中,能够让学生对于英语产生一种真实的具体的感知,并且英语新闻具有比较强的时代特征,所表现的内容也是极为丰富,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对于传统的不敢说,不会说的现象进行改变。

一、英语新闻的特点

1.英语新闻的结构特点。英语新闻也是新闻,不过是使用英语进行表达的,通常情况下所使用的结构方式都是“倒金字塔”式的结构,新闻中的具体内容基本上都是根据新闻事件的重要程度做出排列的,最前面的事件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每一篇英语新闻都包含着“5 W 1 H”,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原因(why)以及方式(how).对于一篇新闻来说,一个优秀的导语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对于我们之前所提高的五个W做出简要准确的回答。在进行英语新闻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必须要让学生认识到导语的重要性,并把握新闻的这一特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定的侧重点。

2.英语新闻的语言特点。词汇特点。我们都知道,新闻对于其本身就有着一定的要求的,必须要及时迅速,写作简单明确。所以这就要求英语新闻在用词方面必须是开门见上的方式,以最少最准确的词来完整的表达整个事件的意思, 主要表现如下:首先是英语新闻中小词的使用频率较高; 其次是在英语新闻的报道中会经常出现缩写;最后是新闻会使用很多的新型词汇。社会的不断发展促使着新事物的不断出现,也导致新词汇的不断涌现,这在新闻报道中是非常普遍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语法特点。英语新闻在报道过程中的语法特点主要表现如下:首先是现代时态的运用。在英语新闻的报道中,对于现代时态的运用是非常 “偏爱”的,不管是在正文的阐述中还是在标题的制定上, 很少会用到过去时态,这是为了让人感觉到事件依然在进行,给予受众以新闻真实性的感受;主动语态的大量使用。 在英语新闻的报道中,主要使用的语态就是主动语态。当然这并不是说新闻中不能够出现被动语态,只是使用的很少, 有时为了对于新闻的主角进行凸显,就会使用被动语态。省略的频繁应用。在对于英语新闻的标题设定的时候,省略的方式会被频繁的应用,目的就是为了使之更加的简短精炼。

二、英语新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选取合适的英语新闻素材。英语新闻的素材是非常庞大的,如何选取有效的英语资料对于教学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选取英语新闻素材的时候需要主要:选取的新闻要具有时效性。教师在选取英语新闻素材之前,要首先观察学生对于时事热点的关注,学生们大多都是偏爱什么话题,是体育还是经济,是文化还是民生等等。 通过选择让学生感兴趣的新闻,能够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提高。新闻素材和知识需要具有必要的联系。新闻素材的选择不是任意的,而是从新闻的内容中可以发现有和知识相切合的部分,让学生从新闻资料中学习到课文中的知识,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扩展学生的视野和信息储备。把握所选择的新闻素材的语言难易度。这一点对于吸引学生兴趣方面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如果说选择的新闻语言比较简单,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就没有什么挑战,对此学生也只会敷衍了事;但是如果语言难度比较大,专业性的生词过多,学生在理解的时候非常困难,那么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教师在选择英语新闻教学素材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水平。选择具有权威的新闻报道。教师在选择新闻的时候不是从乱七八糟的新闻杂志或者报刊上选择的,而是把握新报报道的权威性和真实性。比如BBC或者是CCTV9等,一方面新闻的报道具有一定的权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接收到最为纯正的英语,纠正发音和交流过程中的问题。

2.利用英语新闻进行课堂的设计。对于大学英语的教学通常可以从语言、视觉以及听觉等方面进行的,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落实到课堂的具体来看,可以播放一遍或者两遍新闻语音材料,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听到的音频材料对于新闻做出大概意思的总结,然后适当的提出一些其中的细节问题,最后在和学生一起对于问题进行核对。对于不同的新闻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比如让学生跟随播音员进行跟读;在听完一段音频资料后让学生英语对于该段内容做出自己的意见表达。这种听、说、读甚至是写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还能够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提高,锻炼学生敢说敢练,促进英语水平的提高。

总而言之,英语的学习是英语的英语而服务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切不可脱离实际而单独存在。对于英语新闻特点的分析是为了能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英语新闻的作用。英语新闻有着其独特的优势所在,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对于新闻英语的英语,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出必要的知识补充,让学生认识到更为真实的英语学习和应用,促进学生在语言的知识宽度;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口语方面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竞争机制的引入 第2篇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许多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竞争无疑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通过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竞争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手段。在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很符合喜欢争强好胜的小学生的心理,可以很好的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发现了这一现象:当学生步入高年级后,随着英语词汇量的增加,课文篇幅的增长,学生学习英语的氛围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英语课上,他们不再像三、四年级的时候那样积极举手发言,踊跃参加角色表演,课堂气氛略显沉闷;在课后,一旦牵扯到背单词、记语法这一系列繁琐的学习任务时,他们常常会表现出来畏惧心理。长此以往,则会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中渐渐的落后,最终形成了所谓的后进生。如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一直是困惑我们英语教师的难题。法国教育家、思想家卢梭提出“有比较才有进步”,在自我比较和与他人比较中,人类的学习活动才会更有效。如果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中,学生就会把学习当成一种比赛而不是负担。从学习的心理环境来看,学习者是愉悦的,且享受每一次竞争所带来的心理体验,从而自觉的给自己定下学习目标,为赶超对手而自发的努力学习。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激励学生竞争的方式:

一、一对一竞争

“对学习产生饥渴的状态是学习的最佳状态”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但是如何让学生进入这种状态,让他们如饥似渴的扑到学习中来呢?这还得需要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我们发现让学生自由选择一名与自己学习能力相当的“竞争对手”进行“你追我赶”式的学习,不仅能长期保持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和自信心,还能有效地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动力。于是,在教学中,我要求每个学生互相选择竞争对手,并把他们自由配对的结果公示出来,制作一张竞争榜来记录每次的比赛成绩。学生在自由选择竞争对象的时候一般会遵从这一原则:选择和自身水平不相上下的同学作为竞争对手。俗话说,棋逢对手,这样竞争起来就会更加具有挑战

性。在每次比赛后,我都会公布成绩,一方面充分肯定在比赛中胜出的同学所付出的的努力。另一方面也积极的引导暂时落后的同学奋发向上,争取下一次的胜利。在这样的的良性循环下,我发现每位同学都进步了。优秀的同学在竞争中对自身的要求越来越高,竞争让他们不断地攀向高峰。而平时学习态度懒散的同学,在面对竞争对手时,也憋足了劲,不甘落后。一对一竞争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

1、“一对一”竞争可以让“后进生”建立自信,在全班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传统的竞争往往制定目标规则后让全班学生集体朝着目标奋进。但实际操作就会发现很多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没有太多积极性,整个竞争只是部分“好学生”的舞台。“后进生”因此丧失了体验竞争的乐趣,久而久之差距会越拉越大。针对这种情况,我把学生分成“一对一”的若干竞争小组,自己去找竞争伙伴。由于对手旗鼓相当,学生不易产生挫败感,他们会为了赢对手主动去改善自己学习方式,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不会随着一堂课的结束而消失。

2、“一对一”竞争方法操作方便,不会给英语教师太多负担。时下很多好的教学管理方法因为其繁琐复杂的程序而不能得到推广使用,很多一线教师课业负担繁重,如果再增加负荷,既不现实也会引起本能反感,久而久之,好的方法只会停留在理论上,束之高阁。“一对一”竞争不需要教师做太多文字工作,把任务布置下去,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

二、小组竞争

小组竞争指以以小组获奖为单位的竞赛形式。可分为任意小组竞争和男女小组竞争两大类。

1,任意小组竞争

任意小组竞争方式有很多种,如两人小组,四人小组或以座位排放的大组等多种竞争方式。在英语课教学中,我们在读单词,表演对话,大多采用这种竞争。它的优势主要在于,每个小组包含的人员较少,便于组织,活动起来较方便。教师调动起来比较容易。它是我们英语教师教学中运用最广的活动方式。

2,男女小组竞争

在小学阶段,男女生之间的关系可以称之为两大永远对立的“阵营”,时刻上演着精彩的“争斗”。男生经常指责女生爱打小报告,女生则是抱怨男生总是爱搞恶作剧。殊不知男生女生之间的阵营,其实是在互相较劲。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让男生,女生展开对抗,以实际的成绩来比较,这样很容易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在单词默写比赛中我就采用这一方式,比赛的方式是:每次单词默写我分别叫一名男女同学上黑板,其他同学在下面备好一张默写纸,比赛内容为默十个单词,哪一方对得多,则哪方赢,赢的那方代表所有的男同学或女同学可以获得大奖,即当天的回家作业可以少做一遍,这一大奖深得学生们的欢迎,于是黑板上两同学的默写就牵动着所有同学的心,这样他们的默写会很认真。为了让比赛更加具有吸引力,我换了花样,比赛选手由同学选举产生,男选女,女选男,于是男生选了他们眼里认为最落后的女生,女生则选了她们眼里认为最落后的男生,这样就把平时默写较落后的学生推到了台前,而他们迫于压力,不得不在课后精心准备,争取在默写中却的好成绩。而且我欣喜地看到男女同学在课后自发地去帮助那些后进生,目的就是为了要在默写的时候能够胜出。渐渐地同学们默写进步了,学习主动了,整体水平在慢慢地提高。

不管是任意的小组竞争还是男女生之间的竞争,小组竞争都是行之有效的比赛方式。它的好处有下列几点:

(1),提高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开展小组竞赛必定要求学生做到“组外竞争,组内合作”。竞争与合作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和相互补充的关系。在开展小组竞争时,可以提高小组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的能力。因为其一,团结协作是小组内学生的道德要求,同组的学生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增强小组综合实力,提高他们整体水平,小组才有望在竞争中获胜。其二,团结协作也是处理竞争中的组与组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在竞争时,小组之间应做到竞中有帮,争中有让,互相学习;

每个组不仅要发挥本组优势,还要激励其他组发挥自身优势。组与组之间既是对手,又是朋友,这样才能促使每个组的水平日益提高。(2),强化优秀生的责任感

在小组竞争中,势必要有组织小组活动的带头人。在这种情况下,优秀生通常被队员委以重任。在比赛中他们通常扮演两种角色,一种是活动的组织者,另一种是队员的协助者。他们的责任可以说是相当的艰巨。在竞赛中,他们的自身能力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能使他们明白“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句话的真谛。

(3),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

由于后进生有可能对自己的个人荣誉持放弃态度,有时甚至破罐破摔,认为上课与自己无关。可是往往这种学生反而对比赛非常有兴趣,对自己的所在队有一种特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许为自己的队伍增加一颗星星是他们最大的梦想,他把成为本队英雄当作对自己最大的肯定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在比赛中他们会一改学习上的惰性,努力展示出他们积极的一面。这时我们教师,可以适当引导,真正让这一群体的学生走出负螺旋的低谷,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三、班级之间竞争

英语教师一般都需要任两个班的英语教学任务,如果正好是平行班,那就可以开展班级之间的友谊竞赛了。在学生们的心目中,班级荣誉胜过个人荣誉,例如:看到自己的班级在运动会中夺得第一,每位成员都会欢呼雀跃。相反,若是成绩不佳,女生大多会留下失落的眼泪,而男生则是一脸的懊恼。其次,每位学生都有向师性,他们渴望老师认可自己的班级,夸奖自己班的同学。我们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在班与班之间开展多方面的竞赛。适时给予夸奖和提醒,会提高学生的荣誉感和鼓励学生做的更好。

在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中,我采取争夺流动红旗的竞争方式,比赛方式是:在每班的醒目位置贴上光荣榜,来记录各个班一周里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认真程度及单词、课文的诵读情况等等。每天都将两个班级的情况进行汇总,一周评比

一次,胜出的班级获得一面流动红旗。最终每学期末评出优胜班级。对于胜出的班级在肯定的同时给予一定鼓励。而落后的班级也会适时进行激励,鼓励他们赶超兄弟班级。

在开展班级间的竞争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竞争的本质是在目标成果的分配上不平等,但一项良好的竞争规则就是造成机会上均等但目标成果上不平等的竞争。在开展班级竞争时,各班的环境条件应该相同、相近,尽量让各个班级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实现平等竞争。另外我们教师在对待各班的态度上要平等,对竞争过程中的各个班级应做到一视同仁,不得厚此薄彼,在考核不同班级的成绩时,我们要用同样的标准、尺度,不能凭个人的成见、好恶行事。

初中英语课堂引入戏剧教育的思考 第3篇

英国早在17世纪就将戏剧运用于课堂教学,采用戏剧手法进行教学的课程贯穿了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教学体系,戏剧在英国普通教育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戏剧教育发源于英国,并且在欧美等国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基础教育中得到充分的发展与广泛的应用。相对于香港,台湾地区在学校范围内开展的戏剧教育更为成功,台湾教育戏剧专家张晓华将戏剧教育定义为:“戏剧教育是运用戏剧与剧场之技巧,从事于学校课堂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指导者有计划与架构之引导下,以创作性戏剧、即兴演出、角色扮演、模仿、游戏等方式进行。让参与者在互动关系中,能充分发挥想象,表达思想,由实作而学习。”其实早在20世纪初,大陆地区也有学者进行过认真的探索和实践,并提出将戏剧教育引入学校,作为教育的一种有力有效的方法,使之成为一种教育方式,然而,并未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建国后,由于种种原因,戏剧一直未被纳入学校的课程设置,直到2001年,国家教育部制定了《艺术课程标准》,首次将戏剧纳入中小学的学科教学中。

二、戏剧教育的特征

戏剧教育在时间、空间和人物的创造性和象征性上,都是其他教学方法不可比拟的。在戏剧里,无论是时间、空间还是人物角色都可以自由地发生转变。戏剧可以创造一个非常形象生动的环境,在戏剧里面,老师和学生合为一个整体,彼此之间必须相互信任、密切配合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成功地创造那个虚拟的世界。这种时间、空间和身份的变化给学生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他们会从中产生一些新的看法、观点、价值以及行为语言,由此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此外,他们全情投入到戏剧中,因为不用担心剧中的行为会给他们真实生活带来任何负面影响,所以他们能够在这个没有压力的虚拟世界里尽情地释放自己。因此,参与戏剧表演能够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个性特点,如:自信、自尊、社交技巧、交流、情感共鸣、情感收放、肢体语言、协作及合作技巧,有利于他们人格和心理的培养。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戏剧教育更能直接改善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三、戏剧教育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戏剧是一种融合了多种形式的艺术表现方式,包括了视觉、听觉、言语及肢体语言,能够多方位、全方面促进学生的学习,这种学习形式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体验,从而加深他们脑海中的学习过程。因此,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戏剧活动,从而获得自信是很有必要的。

1.戏剧教育有利于口语能力的培养

交谈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绪,明白我们的真实感情。戏剧是一个集体构造的虚幻世界,因此创造戏剧亦需要一个相互支持相互协作的集体氛围。学生只有参与集体讨论,才能从同伴那里学到东西,才可能获得来自同伴的支持。戏剧表演的本质就是要引导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交流彼此的思想。然而,英语老师常常抱怨,学生的参与热情并不高,很难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所以老师们不得不通过自说自话,滔滔不绝地讲述来填补课堂的安静。是什么阻碍了学生在语言课堂上开口交流呢?在英国霍恩比文化协会的一次英语教学研讨会上,有学者曾指出: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交流的原因是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或者,老师让他们讲述的内容是让他们觉得很没有意义的东西。由此可以看出,老师仅仅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语言技巧而给学生提供一些缺乏意义的材料显然是不够的。Byron对语言学习真实需求与学习者花费时间两者之间做过调查,得出:只有当学习者对语言有真正需求的时候,他们才会带着目标充分练习语言技巧。他强调在语言学习中,学习者对语言的需求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为了打破学生的沉默,教师应该从情感上去鼓励他们,用戏剧的内容去吸引他们,让学生觉得参与戏剧表演很有意义。戏剧教育在英语教学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对戏剧感兴趣,是否愿意投入精力去面对表演戏剧中会遇到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当学生有意愿加入戏剧表演,才能相互合作、彼此协调,使戏剧表演获得成功。在这个虚拟的戏剧世界里,学生要具备主人翁精神,他们积极参与,大胆练习口语以保证戏剧的顺利进行,并让它在宽度和广度上得以延伸。在一个设计完美的戏剧环境中,学生对交流的需求有助于克服他们由于语言知识的欠缺导致的害怕心理,让他们最大限度地运用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戏剧教育对于发展学生口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应该大力推进戏剧教育以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戏剧教育有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是一个多方面的、复杂的过程。阅读和口语不一样,口语通常伴有辅助语言特征以及肢体交流以帮助学生理解话语内容,而纸上的文字没有任何特点,也不带任何视觉冲击,因此很难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更别说让他们置身于书面文字中,发掘文字潜在的内容。对于读者来说,当语言转换成文字后,会有大量信息丢失或改变,缺乏即时关联、缺乏形象性、缺乏寻找文字真实意义的心理支持,面对只有文字组成的文章,读者主要是依靠背景知识和翻译技巧去推知文章的意思。

而对于年幼的英语学习者来说,他们更需要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去形象地理解一篇文章。Byron在观察不同的年幼学习者阅读文章后得出,他们在阅读中的行为,或者说words-embedded-in-action,远比他们单纯阅读文字的效果要好得多。想象力,不管是静止的还是动态的,在儿童的认知能力上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也必须考虑到视觉冲击和多种模式授课的重要性。Kress和Van Leeuwen强调,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广泛地培养学生运用“visual grammar”的能力,鼓励他们去体验文字和文字代表的隐藏意义。戏剧教育能够让体验式语言教学变为现实,因为戏剧能够把枯燥、抽象的文字转变成具体的事物,通过戏剧表演,能够让年幼学习者进入到一个由作者创造的虚拟世界,他们亲身实践着文字描述的角色,通过个体和集体的表演,真正明白文章所要表达的真实意义。这种情感上的参与能够激起年幼学习者的阅读兴趣,他们会觉得,他们不是在阅读纸上那些枯燥乏味的文字,而是进入了一个鲜活的虚拟世界,他们将接触人物的内心,并与作者产生共鸣。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即便是一段未有记录的对话、未提及的想法、未得文字描述的情节或场面,学生们也能够通过戏剧去探索这些未知和悬念。这样的体验,能够激励学生为了从文章中获得真实意义而发展更高的理解水平和阅读水平,带着认同的想法去阅读文章,便能够更准确地去理解它。

3.戏剧教育有利于写作能力的培养

Cameron指出,作者在写作时首先要明确阅读受众、写作目的以及主题思想,即“APT”(Audience,Purpose,Topic)。如果写作被当成一个任务,其目的仅在于熟练掌握标点符号、单词拼写和语法结构,那么这种写作方法只能是“will produce competent,though,disengaged,writers”。然而,如果在写作前教师根据写作内容创造一个戏剧,学生在戏剧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让他们可以亲身体验戏剧中的角色,感受所扮演角色的喜怒哀乐,那么,投入了情感表演的学生将与文中所要塑造的角色产生共鸣,增强写作的真实性。Steel把角色扮演当成学习者思考、交谈、相互交流思想的唯一途径。通过戏剧,学生们把自己的理解建立在亲身体验上,把故事中的时间地点与现实生活中的时间地点连接起来,从而能够增强写作的形象性和真实性。

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戏剧类型学习不同的写作方法。Grainger曾列出不同类型的戏剧活动以及与之相对用的文章类型,如:freeze frame(定镜)对应记叙文;thought tracking(思路追踪)对应日记、书信等需要反思的作文;hot seating(焦点人物)则对应新闻报道或杂志访谈等文体。Crumpler和Schneider在研究中指出,传统课堂上的集体讨论对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并无多大效果,相反,戏剧世界中的交流却可为学生收集到很多素材,为下一步写作做好充分准备。

写作本身不是静止的,它是思想协调的动态过程。假如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写作中,做到手脑并用,那么,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写作潜力。我们不能把写作技巧等同于语法知识,写作中最重要的是要呈现一个有上下文的场景。大量研究表明,戏剧教育包括了写作过程中所有重要的因素,通过戏剧,能够实现书面文字和真实场景的相互转化。

4.戏剧教育有助于非语言(辅助语言要素)交际能力的培养

非语言交际在沟通、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成功的交际往往来自非语言交际因素。非语言交际因素主要包括表情、行为、举止、声音等。在传统的二语课堂上,通常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坐在下面被动地听。老师们似乎都同时忽略了非言语交际因素,其原因在于他们认为非言语交际因素不能直接导致语言输出。然而,正是这些被忽略的非语言交际因素,能够在课堂上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小孩子天性好动,如果能够得到有效正确的引导,把旺盛的精力放到课堂上,那么必将大大提高课堂的效率。戏剧表演中的各种各样的活动则能够满足孩子们想要动起来的需求,同时,还能让他们充分体验交际中的各种非语言因素。通过戏剧表演的方式来教授一篇文章,就像Rastelli所说的那样,当我们赋予文字生命以后,学生便能够更好地认识到文中的各种语言特征和辅助语言特征。如:教师在戏剧表演中使用freeze framing(静止框架)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了解到,通过表情、动作、手势等非语言因素也可以传达信息,还可以通过语气、氛围等强调所要传达的信息。甚至,学生可以结合一系列的非语言交际因素来塑造人物性格特征,创建戏剧场景,如:在与喜欢的人、物交流时,人们的语气往往比较温柔甜蜜和宽厚,而当面对讨厌的人、物时,人们的语气则变得急促冷漠和生硬尖锐。通过各种语言辅助要素,学生能够在戏剧表演中更加自信、清晰地表达自己,同时学会用不同的语气来表达不同的情感。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引入戏剧教育将大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戏剧表演,教师能把课本中枯燥的文字变成鲜活的人物或事物,能够通过戏剧活动进行有效的语言学习,能够让学生在戏剧表演中表达和交流思想,有助于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英语教学中开展的各式戏剧活动,能够从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两个层面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实际交际的能力。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广泛使用戏剧教学,并且积极拓展思路,不断更新适合学生英语水平和符合时代特征的戏剧,让学生对英语戏剧产生兴趣,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才能够体现戏剧教育的优势。然而,在现实英语教学中开展戏剧教育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一是国内中小学校普遍缺乏戏剧传统,二是大多数英语教师不具备戏剧表演的一般知识。因此,这就需要大力开展针对英语教师的戏剧教育培训,让非戏剧专业出身的英语教师掌握戏剧教育的基本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戏剧教育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得到广泛应用,让戏剧教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教学方法,在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Byron,K.1986.Drama in the English classroom. London:Methuen.

[2] Cameron,L.2001.Teaching languages to young learner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Kress,G.And Van Leeuwen,T.2006.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2nded.).London:Routledge.

[4] Packwood,A.and Messenheimer,T.2003.Back to the future:Developing children as writers.In E.

[5] Bearn,H.Dombey and T.Grainger(Eds.),Classroom interactions in literacy.Maiden head:Open University Press.

[6] Steel,S.2003.First persons:Writing and role at key stage two.In M. Barrs(Ed.),The best language matters.London:Centre for Literacy in Primary Education.

[7] 黄爱华,朱玉林.探索与实践: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戏剧教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8] 张晓华.创造性戏剧创作与实作.台北:成长文教基金会,2003.

高中英语课堂“翻译”的引入 第4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翻译

翻译在高中英语的学习中占据着很重的的分量, 从表面上看, 翻译虽然很少作为高中英语考试题型来对学生进行考察, 但是, 翻译作为一项英语技能, 确实无时不刻的渗透在高中英语的学习之中的。例如, 对阅读理解的把握, 对完形填空的理解等等, 要想正确率高的完成这些传统类的题目, 离不开隐含其中的翻译技巧。所以, 在高中阶段训练学生的翻译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高中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

目前而言, 在国内唯有上海市明确要求高中生要具备一定的翻译水平, 并且具体反映到高考试卷中予以考察, 大约占20分的分值。全国的其他城市所用的高中英语课本都没有系统性的对相关的翻译基础知识进行介绍, 而教师更是缺乏系统性的翻译训练, 导致他们在课堂上完全不注意学生翻译技巧的培养, 使学生的翻译能力提不上去。因此, 高中生在做英语的翻译时, 缺乏有效的翻译理论及翻译技巧的指引, 因此会常常犯一些比较低级的错误。翻译的教学向来被国内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所忽略。所以, 将英语翻译的教学恰当的引入到课堂之中, 将翻译巧妙的融合进英语的教学之中, 这是十分有必要予以探索研究的课题。

二、高中英语课堂“翻译”的引入

1.适当的引入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和翻译教学。语法翻译法指的是用母语来翻译和教授外语的传统教学方法, 即通过讲解语法以及练习翻译的方法来进行外语的教学。英语翻译是比较重要的教学方式 (特别是语句的翻译) , 同时也是教学的目的。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讲解语法和操练翻译互相促进。语法翻译法要尤为注重学生阅读水平以及翻译技能的培养, 注重语法习惯以及单词的记忆。然而,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各类语言学与心理学理论的走红, 以往的语法翻译法受到了不可避免的冲击同时也迎来了理论界广泛的批评。

我们提倡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应当适度的引入翻译教学, 正是基于充分的认识到以往的语法翻译法虽然过于强调语言和知识的传授, 不太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这些缺点, 但不可否认的是语法翻译法也具有使用便捷、较好控制教学的进程、教学成果见效较快等等。它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 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把握目标语言, 能够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掌握英语的基本语言结构, 从而提升英语的学习水平。

2.适当的引入翻译教学和交际法。交际法重点体现交际能力, 主要在于提高学生英语的应用技巧。但是, 只是学习语言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有更多练习语言的机会来让语言得以实践的运用。

交际法灵活性但是随意性比较大。它以学生的行为为中心, 注重语篇的教学, 重点训练交际的能力, 却往往将语言的纯洁性忽视掉, 同时假设的场景往往不够客观真实。而语法翻译法是以语法的学习为中心, 同时有着自身可取的地方, 然而, 弊端也很突出, 已经无法和时代相接轨。所以我们应当扬长避短, 各取所长的加以运用。

三、高中课堂引入英语翻译需要注意的事项

语言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文化, 语言和文化紧密相关联联系。所以, 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 应当妥善处理好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在高中英语的翻译教学中, 教师可以句法和词汇的角度予以对比和分析, 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引导, 让学生深切的领悟到英汉这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 从而理解语言背后所蕴含的厚重文化积淀。词汇的部分首先指的是词意的方面。语言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发展的。所以一词多义的情况比比皆是。例如“marriage”这个单词, 既可以是“娶”的意思同时也可以是“嫁”的意思, 怎样作出恰当的语意选择就要看具体的语境了。

除此之外, 就要看语句的顺序, 尤为突出的是句子中定语和状语所在的位置。在英语中, 定语的位置是比较特殊的:例如“夏天酷热的早晨”, 翻译成英语就是“ahot summer morning”。而对于状语而言, 例如, “我在房间里面看书”这句话翻译成英语就是“I'm reading in thebedroom.”在汉语中, “在房间里”这一状语应当放在谓语动词“看书”的前面, 而在英语当中放在谓语的后面。

除此之外, 英语中还存在一些极为常见的惯用句子表达方式, 例如我们特别熟悉的一句俗语“Love me, love mydog”, 意思为“爱屋及乌。”汉语中, “他打我的手”翻译成英语就是“He beats my hand.”这是错误的, 而要根据习惯说成“He beats me by the hand.”汉语中有“虽然…但是…”的关联词结构, 许多学生在使用英语进行表述时特别容易疏忽, 因为在英语中“although”和“but”这两个单词一般不同时的使用。有时学生虽然掌握了这些语法的使用规则, 但是在具体运用时, 学生仍然会特别容易忽视具体的细节, 所以从英汉之间的差异来看待英语翻译的学习, 可以促使学生对英语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总之, 21世纪高技能翻译人材将主要来源于具备一定外语技能的专业人员, 而并不是专业外语院校的学生。翻译在语言的学习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所以在高中阶段就要打好基础, 为将来更深层次的外语翻译的学习提供扎实的基础前提。因此, 将翻译引入高中英语课堂是极其必要的。

参考文献

如何把审美教育引入英语课堂 第5篇

如何把审美教育引入英语课堂

着重从听、说、读、写等方面来探讨英语课审美教育的几种方法:在视听中欣赏英语美;在朗读中体验英语美;在说写训练中完善英语美.

作 者:陈淑霞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河南,郑州,450053 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23) 分类号: 关键词:欣赏   体验   创造   完善  

大学英语教学引入翻转课堂的分析 第6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 翻转课堂 自主学习

前言: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习惯。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完善,能够使用互联网制作课件,并在课堂上对学生启发、引导,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一、翻转课堂的定义与发展

1.翻转课堂的定义。翻转课堂,即FCM,指的是教师将教学中新知识、关键点、疑难点加以综合,制作成视频;学生在课堂外观看教师制作视频学习教学内容,完成知识的传递;之后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在线测试,巩固所学内容;

2.“翻转课堂”的发展。“翻转课堂”模式的提出起源于19世纪著名将军Sylvanus Thayer的教学创新。他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可在课前发给学生资料、让他们事先了解,再在课上展开小组讨论、使学生在交流中化解疑问。这种方法在锻炼学生沟通合作能力的同时,还充分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翻转课堂”的理论形成源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Eric Mazur教授提出今后多媒体教育会逐渐普及、并总结出知识的“传递”、“内化”两大关键步骤;其模式初步形成于21初的美国迈阿密大学经济课堂上,教授鼓励学生事先在家中或实验室中观看视频内容,再在课上合作完成所布置作业;在07年时,美国化学教师将所教内容制作成视频和PPT传到网上、便于没来上课的同学课后补习,但未旷课的同学通过观看该内容也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于是,该化学教师据此创设新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引起很多其他美国学校的模仿、广泛开展“翻转教学”实践;至11年底,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已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环球邮报》将其称为“本年度颇具影响力的重大教学变革”。

二、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现在很多大学都在进行英语教改工作,在大一阶段的综合课上分“听说”教学“、读写译”教学两部分、大二阶段增加了“通识”、“拓展”内容。在英语的综合课上,涉及多项语言训练,被教师普遍使用的“任务教学”和“交际教学”实现了网络平台有机结合。大学生的入学基础不同、语言能力参差不齐;同时,很多学生因长期的枯燥学习,对英语产生厌倦,上课主动性并不强。并且,大学中的自学中心建设不尽完善、互联网工具使用比较单一。大学英语网络教辅工具主要有:公共资源网站、邮箱及QQ群。表一为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分析表:

表1: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分析表

在表1中,通过分析“教学模式”、“评估方式”可知,英语教师熟悉互联网使用的基础知识及现代教育理念,并在有意识采用多种方式展开教学,但课堂氛围仍相对沉闷,学生往往在被动接受教学。无法有效改善教学质量,主要因为课上、课外的教学安排不平衡,普遍存在课上教师布置大量任务、课外学生一味做作业的现象。

三、翻转课堂中的关键问题

1.关于英语教学中“翻转”教学的所占比例,有关专家认为并非所有教学都应进行“翻转”,如导论课的讲授。关于导论课教学,教师可直接在课上介绍理论,并对一些主要内容重点讲解;教师除了引导外,还应当向学生展示英语魅力及个人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关于“翻转教学”中制作视频的必要性,应注意制作视频是为了更好实现教学理念、而不是制作视频本身。现在大学生接受能力已经很强,有时只需看下本节课教师提供的课件就能够理解重点内容。

2.设计网络平台。“翻转课堂”的实现需要优秀的网络平台加以保障。学生应当在网络学习中可以依个人意愿进行暂停、回放等操作。平台种类及资源优化是网络平台设计的两大重点内容。

3.教学资源库。关于教学资源库,应当建立教师个人库及公共库。教师在将个人库中信息向公共库上传时,须通过严格审核、保证公共库的安全性;同时,教师可将公共库信息下载到个人库中、还能将公共库中内容加以任意编辑、制成课件供学生浏览,实现教学个人的个性化管理。在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的同时,资源库没法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4.学习平台。网上学习平台,应当包括网上教学、自学、作业布置、考核、教学反馈多项内容,实现自助性学习。这种系统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类教学辅导服务,使得教师和系统管理人员充分把握学生的学习进程及教学进展。

5.教师个人平台。教师可以通过邮箱、博客、空间、QQ群形成个人网络平台。像群、空间等工具属于交流平台,资料共享比较方便,但不适合观看视频、PPT等信息。若使用相同账号登陆新浪微博、微盘、博客,视频、课件等资料的阅读及下载就变得轻松了;同时,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学生利用移动设备上网学习、学生的作业提交也比较方便。

综上,因网络平台是通过互联网方便教学开展的,若上网不便,则无法实现其功能。对上述平台加以对比,具备移动客户端的学习平台最为方便,不旦整合了各类资源,还为学生的作业上传、师生合作、教师点名提供便利。同时,网速慢、耗费多也成为了它的缺点;新浪个人平台的优点在于使用者只需掌握资料分享、写博客之类的基础操作、携带一部可上网的手机,就能够随时进行学习或监督学习。其缺点是学生能够通过平台看到其他人的作业,但因问题通常会在课上得以解答、问题不大。所以说,“翻转课堂”的出现使得教学活动变得更为高效,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网络平台中应当包括英语基础、主题及其拓展三类知识资源。关于基础知识和单元主题,适合制作成声情并茂的视频、PPT加以展示;搜集拓展类资源时,教师应在全网寻找丰富的文档及音、视频,让学生视野开阔。

6.课前与课上教学的衔接。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在课上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完成布置任务,但不是一味做作业。若想全面检验学生的接受程度,应当了解他们的课前学习状况及是怎样影响课上学习的。若教师设计了生动、简洁的课前学习资料,其课堂教学应具有实效性。

四、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翻转课堂的操作方式

1.转变教育理念。在大学英语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应当在心态树立与学生的“地位平等”观念,不强化其教学中的“权威性”,成为学生的学习中的引导者、协助者。为做好学生学习中的协助者,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长处及其短处,懂得针对不同学生的英语基础及接受程度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在必要时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尽可能的让每个学生的能力、个性充分发展。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及完善,提高其教学水平、英语水平,能够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

2.加强培养师生互联网应用能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社会各领域已广泛使用互联网、并取得很大发展。在大学教学中,英语教师也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完善其教学。在“翻转课堂”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需要具备基本的互联网知识及应用能力。第一,教师在制作视频时要熟练操作计算机,让教学重点、难点内容转化为视频信息。在设计本节训练中,教师应注意设计与本节内容相符,实现视频信息传递无障碍,同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第二,学生应当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平板、计算机终端,顺利实现课前学习、完成测验,总结学习中的疑问。为保证翻转教学的顺利开展,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当努力学习互联网操作知识、培养网络应用素质,保障师生间顺利沟通、合作,实现教学实践的有效开展。

3.培养自学能力。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中的“知识内化”程度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他们课前是否进行了充分的自主学习。不同于传统教学,“翻转课堂”的引入将教学的单向传递化为学生通过阅览资料的逆向探究,完善了知识传递模式。这样一来,学生的自学时间大大增多了,对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自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课前根据教学任务、本人的学习进展协调学习过程。课上,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与教师和老师高度交流,通过讨论在更深、更广层面上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该种学习方式有益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实现个性化发展,让他们终生获益。这样也才能够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并促进“终身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4.“翻转课堂”引入大学英语课堂案例。下面以《英语综合教程》1册“Friendship”为例,讲述一下如何将“翻转课堂”引入大学英语教学中。

5.课前制作微视频。教师要在课前制作10—15分钟的教学视频。第一,教师可以先由名言“A true friend is one soul in two bodies”引出本课主题;第二,教师可用4—6分向同学们讲解主要单词含义,像go by、reply to、think of it的用法及扩展,便于接下来的阅读教学。第三,教师再简单向大家本文作者、并展示图片;第四,安排5分钟左右朗读时间,让学生掌握正确发音的方法;第五,用最后的5分钟左右时间安排习题、在线练习,让学生在自学后了解本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制作信息精炼、生动有趣并包含测试的微视频,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专注力、激发探究热情,使课前学习效果达到更加。

6.课上师生交流。学生通过课下的自主学习,总结出疑难问题,可在网络平台中向教师提出。在课堂上,教师根据网络教学反馈、收集问题点,在课上进行问题解答。在解答完问题后,教师组织小组讨论强化教学。讨论内容以本课主题“友谊”展开,在创设条件训练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塑造了学生的人格。通过课堂训练,学生的英语各项能力会得到大幅提高。

结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要求英语教师具备互联网操作技术、信息整合能力和各种课堂教学方式。课前学生自学、与教师的信息反馈,课上师生合作进行拓展是“翻转课堂”的重要内容。教师还应在阅读本文基础上,结合自身实践完善教学。

参考文献:

[1]仇慧.基于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14.

[2]陈晓华.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探讨[J].校园英语,2015,06(6):10.

[3]郭莉萍.翻转课堂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2014,24(8):34-35.

[4]王斌宏.“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4,01(1):9-12.

情感教育引入英语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第7篇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 学生学的只是英语知识而不是英语技能本身, 主要的教学方法也只是对英语课文的分解教学。教师只是单纯地解释单词的用法和语法规则, 而不是把生词关联到相关文章中, 学生也只是忙于记录教师所讲的内容。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时, 他们的主动性慢慢就越来越差了。但把情感教育引入课堂教学后, 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对英语的认知能力因素, 还要考虑要在教学过程中带入积极的情感, 更好地促进教学, 教师要在英语教学中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情感方面。

总而言之, 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或”以作业为中心”, 而情感教育则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 更多地体现出教师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关注。因此, 作为一线教师, 希望能通过情感教育改进英语课堂教学, 让学生爱上英语学习。

一、关于课堂情感教育的调查

作者所在备课组同时采用实验教学法和问卷调查法分析情感教育对英语教学的影响。根据教学实验的结果和问卷调查的数据可以显示出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上能有多大影响。在实验班的教学中, 教师试图创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来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用准确、真实的语言进行教学, 而这些语言尽可能地接近现实生活。在两个月的时间跨度上, 作者分别分析了实验前后两个班学生的学习成绩, 发现实验班的测试成绩有了明显改变, 平均成绩有了大幅提高。控制班的成绩基本上还是维持原样, 测试成绩也没有什么大的进步。

实验后, 两个班的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方面也产生了明显差异, 这次教学实验的结果显示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学生态度有很大的影响。实验之前, 两个班的学生在英语教学中都是被动的, 而且成绩也相似。两个月之后, 采用情感教学法的实验班学生对英语学习有了较大的兴趣, 而且比以前更尊重英语教师, 在英语课上他们也变得积极了。在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控制班上, 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几乎没有进步。根据此后的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因为觉得教学策略很有趣, 从而对学习该门学科产生了兴趣。

当然, 该实验在研究方法上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限制因素。一是实验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时间过短, 不能明显地反映出情感教育引入课堂的效果。二是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 作者不可能设计出标准化试卷去测试学生的英语熟练程度, 而是采用学校每个月的阶段检测去检测结果。当前的测试结果仅仅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出学生对阶段检测的适应能力, 不一定完全反映学生真实的英语熟练程度。

二、基于情感教育调查的分析与思考

1.情感教育的课堂功能

首先是调整和促进功能。

情感教育可以促进、暂停甚至结束信息处理过程。积极的情感 (如积极的学习动机、强大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态度) 有利于信息处理, 消极的情绪 (如自卑、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缺失) 则不利于学习。情感可以促进或阻止语言的学习活动。学习者的情感状态是动态的和变化的, 并且对学习能力有着显而易见的影响。由于糟糕的成绩而产生的焦虑、交流中的顾虑、考试压力和对消极评价的恐惧都可能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如果一个学生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 他就不会在学习时努力奋斗。恒定的、正确的、积极的情绪会使人们精力充沛并且思维敏捷, 对培养学生的潜在竞争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很有帮助。一个怀着积极情绪学习的学生, 学到的知识将会比缺乏热情和学习兴趣的学生更多。

其次是影响功能。

学习是一种脑力劳动, 有时是很枯燥的。个体的情感可以影响其他人, 在学习活动中, 学生和教师的情感、学生和学生的情感会相互影响, 并且产生出相同的情感经历, 即“情感共鸣”。如果能让学生知道, 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是常见的社会交流形式, 那么教师就能利用其感染力去发掘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

2.突破情感教育的制约因素, 实施有效的英语教学

情感教育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并非如想象中那样一帆风顺, 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多媒体教学的硬件设备及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在一定程度上对情感教育的实施产生了制约作用和消极效果。当下的英语教学改革容易陷入一个误区, 即根据高科技设备投入的多寡来衡量英语教学是否符合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很多人, 包括学生、教师乃至一些专家都迷失在一种错觉中, 认为有了一台电脑, 一台投影仪, 再加上外放设备和银幕, 似乎就能把英语教学的效果明显提升一个档次。然而事实并非如人们想象中的那么乐观, 通过一些教学实验, 很多教师已经开始意识到多媒体的泛滥往往会给情感教育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师生互动交流变得越来越少, 教师也很少关注学习者的情感, 这就是多媒体教学最突出的不利因素。英语是一门语言, 是用来交流的工具, 所以“听说”是很重要的。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多开口, 并且多和学生交流, 而不是仅仅让他们看着课件学语法。学生们常常忙于抄写课件的内容, 这就使得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灵活的学习变得更加困难。许多参与问卷调查的人都相信一点, 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交流偏少是必然的现象, 原因就是有些教师过度地使用多媒体并且忽视学生的感受。众所周知, 知识建构的本质是学习者积极地从教师的经验中创造他们自己的知识体系, 多媒体可以通过结合图片和声音帮助他们实现这一过程, 这的确能有效地鼓励学生的创造性。但是如今的现状是, 有些教师过度使用多媒体, 使得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变成了学生和电脑之间的交流。学生在课堂上忙于对着荧幕记笔记, 对教师完全没有了相互交流的感觉和意识, 这个问题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了。

所以, 我们需要突破这一制约因素, 并以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为标杆。相比于电脑和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更近, 互动也更加有影响力。课堂互动能够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 并且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因为学生能够从教师那里得到更多的反馈。基于这个观点, 大家一致认同课堂互动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建构主义者也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认为学生需要通过和他人的交流去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因此教师需要和学生进行更多的沟通, 以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这对于改善课堂教学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纵观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对情感教育有足够的思考, 也应刻意地树立榜样, 引导学生的情感, 努力提高学生的精神健康状态。一位名人说过:“情感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作为教师, 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对英语教学是有帮助的, 在英语教学中, 宜多多采用情感教育, 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坚持启发和鼓励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 是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 也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尽管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但事实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摘要:要想关注学生的英语学习, 就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对情感教育的研究和试验在国外已进行了好多年, 但其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方面的应用仍然处于初级水平。在英语教学中注入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能更多地体现教师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关注。因此, 通过情感教育改进英语课堂教学, 通过进行相关的教学改革实验等分析情感教育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是摆在英语一线教师面前的课题。

中职互动英语课堂模式的引入与实施 第8篇

关键词:互动,课堂教学,学生主体

我们身为一线的英语老师,对于课堂的节奏更应该合理地掌握,改变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营造互动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对学生的英语思维进行引导和发展,从而能够把英语的课堂教学效率做到全面的提高。

一、鼓励学生多参加创设的互动环境

对于教室的内部布置要多利用,因为这些都是可以长期使用的,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随时进行改变。比如,把一些名言警句写在教室的墙壁和黑板上,对学生进行鼓励,可以利用教室的一个角落开设英语角,还可以把课桌布置成圆形或者半圆形,和教学的需求相结合,在老师进行一遍课文的教授时候,需要学生对于课文进行辩论,这样的布置就可以让学生面对面进行你来我往的辩论活动。不同的设置和布局可以让学生和老师还有同学面对面,从而把学生和老师的互动,学生和学生的互动范围很好地进行扩展,使得课堂的教学更有互动性。

此外,还可以创设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与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这样的课堂环境可以让学生更加放松地去学习,并且在学习中感受到愉悦感。在实施课堂互动教学的时候,应该主动积极地创造互动的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互动,消除互动障碍。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几分钟的角色对话,猜谜语,单词接龙游戏,唱英文歌等活动,从而可以让学生真正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超级演说家,互动教学活动的设计

中职学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可以说都是高低不同的,很大一部分的学生都不敢使用英语进行课堂的学习。如果想要培养他们说英语的信心,同时提高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还有口语表达能力,就可以在英语的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个超级演说家的活动,就是在每节课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演讲,每一个学生给出几分钟的时间进行不限制内容的演讲活动,要尽量脱离稿件,可以在学生演讲后让演讲者和同学互相进行提问,结束后再由其他同学进行打分,最后计算出平均分,这个分数可以算在平时成绩里,并且评选出最佳的十位同学成为超级演说家,给予奖励。

这个活动在一开始实施的时候,肯定会有很多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这时候老师就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和指导。要选择一些相对简单的小故事来朗读,在提出一些如“Do you like the story?”“What’s the girl’s name?”等比较简单的问题。老师应该对学生尽量多给予一些鼓励和赞赏,让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可以说好英语。而随着活动的渐渐开展,学生可以有越来越多的话题,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就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和谐愉快。

对于中职学校的英语老师来说,虽然在组织这些活动时可能会遇到困难,但是如果能坚持长期进行,并且在内容上发挥想象,在形式上深入探索,或者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就可以让学生增强说英语的信心,同时使互动教学真正得以落实。

三、经过对话来引领课堂

对话,是一种立场,代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师生平等关系,并且能够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对话也是一种进行双向互动的方式,中职学校的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话是非常重要的互动方式,要尽量创造一种对话机制让学生能够愿意说,渴望说,能够在思想和情感上得到充分的交流和共享,从而把课堂的本质切实地反映出来。老师应该在进行英语的课堂教学的时候把对话贯穿其中,或者有针对性地设计出对话片段来对应课堂的教学内容。比如在谈到同学们都很感兴趣的shopping话题时,就可以准备一些商品如衣服、书包、鞋、书等,在谈论物品的大小,颜色等细节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进行感受,把这些实物当成道具,也可以布置更真实的场景来进行情景对话。课堂的对话也要选择一些更贴近中职学生心理的话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关注。在教学中也要抓住教材中的重、难点,要进行合理的话题设计,并且把这些话题在师生的互动中扩展下去,进而在基于师生对话的基础上建构一个认知系统,让中职英语课堂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变得更加灵动,充分发挥互动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

总之,教学能够成功的基础和标志就是将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互动式教学不是只由老师对已知的结论性知识进行教授,而是通过老师和学生的互动对知识进行探究并获得发展的动态过程。这种教学更加注重知识的建构过程,体现动态的知识生成,从而给我们的课堂带来新的活力和希望。

参考文献

[1]戴炜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5).

英语课的引入 第9篇

课前导入是英语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 它好像是乐章的序曲, 关系到整堂课的成败。我总会在课堂导入时, 创设一些特殊的情境或找出一些能唤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的话题。课堂上, 我总是保持愉快的心情, 我认为快乐是可以感染的。为让英语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我把平时枯燥的教学变成一种游戏。当然, 游戏的材料来源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层面, 让他们参与其中, 体验成功, 享受成功的欢乐, 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自我发挥的广阔天地, 更有助于培养、锻炼他们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的能力。因此, 我总是灵活地处理教材, 活化教材, 把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声情并茂的语言活动。例如, 在牛津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2的词汇教学中, 是关于school subjects的, 我让八个学生到前面演示八个不同的学科, 学生通过亲自实践直接简化这些单词, 让他们记忆起来更容易、更简单。

在课堂中, 我深知英语国家的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用智慧的语言巧妙地化解其中的文化障碍、误解和冲突, 让学生以一种自然的快乐的心情接受, 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培养他们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当然, 在课堂上精选一些具有代表性、激励性、趣味性、思想性的例句, 对于学生轻松、快捷地理解并掌握所学习的知识点与快乐课堂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 两组关于if分别作时间状语从句和动名词做表语的例句: (1) If it doesn’t rain tomorrow, I’ll go to the park;If the cat is out, the mouse will have a party. (2) My job is feeling the animals;The hen’s work is laying an egg.从上面两组, 可以看出学生对每组的第一句感到平淡无奇, 缺乏趣味性, 而第二句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 利用信息技术, 活化教学手段, 也是快乐英语教学方式之一。我经历了由传统的教学手段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转化的过程, 我深知现代化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革命性影响。因此, 我在教学中常常利用电脑、投影仪、幻灯、录音机、简笔画、实物、模型、挂图等多种直观的教学手段, 化静为动, 化无声为有声, 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把他们带入特定语境, 使课文的各部分成为一张张生动的画面。例如在讲wild animals时, 我把去动物园里拍的各种野生动物的照片以及在网络上搜索到的各种动物照片制作成幻灯片, 辅助一些key words帮助,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图文音像并茂的教学课件, 使我的课堂教学色彩纷呈, 学生仿佛游走在一个野生公园里, 与动物们亲密接触, 学生就能很快熟悉内容。这样, 就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并且事半功倍。

课后, 我当然不忘做教学反馈, 因为好的反馈可以促进教、学双方的了解, 调节教学进程, 更是教学的后延, 可以帮助我深入了解学生。我有时会在第二天刚上课时, 进行简单口语交流, 有时我会进行书面检查, 如提问单词、短语、句子等。让学生默写, 当天批阅, 及时讲评。这种反馈的信息量很大, 我不仅大面积地了解学生, 学生也可以了解自己, 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和应用的最好实践训练。尽管这种检查加大了我的工作量, 但它使我的教学效果较之其他人是很明显的。当然, 我也会组织一些其他课外活动, 丰富学生学习英语的生活, 开阔视野, 陶冶情操。虽然课后不是课堂, 但我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学习英语, 喜欢英语。

最后, 我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方法也十分重要。我自任教以来, 多数既是英语教师也是所带班级的班主任, 我深知任务繁重。因此, 我在英语教学中也进行思想教育, 及时发现问题, 有针对性地耐心辅导, 经常鼓励学生学习那些英语成功者的例子, 如李阳疯狂英语, 培养他们的意志力, 把他们的学习方法具体化、明细化, 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收获和能力, 从而信心十足, 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让教与学达到完美和谐、自由开放的境界。

英语课的引入 第10篇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 是唤起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前提和保证。学生在愉快而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容易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并且能激发内在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往往离不开生动形象的教育素材。多媒体正是具有形声、动画兼备的优点, 在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方面, 比其他媒体更直接、更有效。多媒体的合理利用, 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电子课本、教学软件、网上资料三大资源作为基础, 虚拟一个刺激学习的环境。在自然、情趣盎然的学习氛围中, 不仅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存储能力、检索能力、表达能力、协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良好道德情感体验能力, 还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 满足不同知识层次学生的需求, 张扬每个学生的个性。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在传统纸质平面印刷的英语教材中, 有关语音和活动影像的内容无法与文字内容组成一体化的教材, 只能以教科书、录音带、录像带三者各自独立的形式, 分别出版。显然, 由于技术上的限制, 这样的英语教科书, 或多或少会存在单调、枯燥和乏味等不足之处。而现代信息技术则可以把包含不同媒体信息的各种教学内容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还可以根据教材有的放矢地增加一些课外知识,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对课本起到补充作用。

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写作教学的方法

网络为现代英语教学提供了多彩的资源, 玩Flash games, 看Website, 交E-friend, 写E-mail。如何利用这些媒体资源进行写作教学呢? 以编写关于shopping的对话为例, 先将班级分成几个小组, 指定每个小组的任务, 并给出具体的要求。如:shopping术语小组搜集有关单词和短语;顾客小组搜集购物过程中顾客的话语;售货员小组搜集售货员要说的话等。小组成员通过互联网及校园网搜集上述资源, 利用计算机文字处理软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处理, 存放到班级共享的文件夹中, 各小组成员打开班级共享的文件夹, 复习掌握有关购物的对话, 教师通过幻灯片提供关于shopping的对话场景, 各小组研究、思考教师提供的关于shopping的对话场景并选择对话伙伴, 通过聊天室进行有关shopping的对话。

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听力教学的方法

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不断增加, 中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英语听力的培养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训练学生的听力, 利用录音媒体, 对学生进行听文猜词训练。首先选定一篇短文, 从中抽出若干单词, 打乱这些词的次序并写在黑板上, 教师放第一遍录音时, 学生专心听;放第二遍时, 每当放到被抽去单词的地方就停下来, 让学生根据黑板上的单词猜测下一个单词, 待学生猜准后教师再接着放录音。这种根据上文猜测下文的方法, 是一种很好的听力和综合能力相结合的听力训练形式。

5.运用多媒体能营造语言环境, 加强语言操练

英语教学中特别强调环境的创设, 充分利用和开发多媒体进行教学, 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 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例如教学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有关四季的单词时, 可以通过多媒体将春、夏、秋、冬四季优美的画面和情节呈现:春天小草的发芽、夏天花儿的盛开、秋天枯黄的落叶、冬天迷人的白雪, 相信通过电脑呈现这些情景, 会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习内容也简单明了地呈现在眼前。在学生身心投入时, 教师通过循循善诱的导入, 学生的单词记忆效率会提高很多。另外, 学生在欣赏之中, 若老师引导巧妙, 还能复习很多旧知, 将学生思维打开, 为学生写看图说话和写英语小作文起到很好的先导与奠基作用。又如:教学sunny, windy, cloudy, rainy, snowy等表示各种天气的单词, 这些天气在生活中同学们一般都有深刻的体验, 如果课堂中能将各种天气现象逼真地重现眼前, 再配以合适的声音, 学生在看到狂风、暴雨、大风、大雪等场面时, 会不由自主勾起自身以往真实的体会, 这时的学习和操练, 与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融为一体, 记忆起来印象会相当深刻。要给学生展示非常逼真、直观贴切的情景, 多媒体的优势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声音、画面、色彩等多方面的和谐统一, 单靠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表现不出来的。此外, 天气这些单词是有变化规律的, 让学生发现名词变形容词的规律是学习的一个重点内容。新课标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 这个名词变形容词的规律只要通过观察单词颜色、闪动变化、读音特点等, 很容易让学生发现总结出来, 多媒体特有的功能能很快实现这个目标, 能省去老师很多不必要的讲解, 节省宝贵的上课时间,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6.媒体网络技术对中学课程教学的影响

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引入, 给中学课程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导致了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的转变, 引起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环境的一系列变化, 最终引起了教学体制的根本变革。

6.1丰富教学资源

多媒体信息的表现形式很多, 如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及活动影像等。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选择不同的信息表现形式, 甚至同一教学内容可用多种信息形式来表现, 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多媒体网络技术为中学课程教学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网络中的每一个学习者都可以随时访问、使用相应的数据、程序、软件和讨论意见等各种形式的大容量资源。

6.2革新教学方法

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 能使学生观看二维、三维的静止和活动图像, 从而打破沉闷的学习气氛, 改变枯燥单一的学习方式。多媒体网络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交互式地传播大量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式集成信息, 这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和大信息量的教学方式, 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6.3构建学习环境

高职英语教学引入ESP模式的探索 第1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ESP模式 英语教学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与课程设置都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学科式教育,但当前高职英语教学的教育模式仍然与普通高校的基础英语教学相似,教学有效性低,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也不理想,无法满足高职教育的教育目标。基于此种因素,高职院校急需构建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特色英语教学模式。ESP为EGP的教学模式延伸,是于EGP基础上,将语言知识与技能结合,满足英语学习者的特定技能需求,笔者认为该种教学模式十分符合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可尝试将ESP引入高职英语中,构建全新英语教学模式。

一、ESP教学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联系及引入意义

ESP中文解释为专门用途英语,起始于上世纪60年代。二战后世界科技、经济、贸易、通讯、文化交流等全球一体化进程快速加快,作为使用范围最为广泛的英语,其交流作用日益显著,同时各技术领域也对英语有了相应要求,这就是ESP产生背景。而ESP教学就是针对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方式,以能力培养为教育导向,将语言作为实用性工具来学习与运用。由此可见ESP的教学方案设计,不能再如以往仅强调英语的学科性,而是要将系统性的能力培养作为教育方向,并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设计教学重点。

1.ESP教学和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相符。高职院校教育目标是使学生在毕业后可直接从事某项专业性强的工作,以能力培养为教育核心,要强调职业或者行业要求的能力对应。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可利用英语实现信息交流互换。例如汽修专业学生可通过进口汽车的英文说明书,明确汽车的基本构造和维修保养注意事项,营销专业学生可对进口产品的介绍文书,对产品有一定交流,并在涉外推销中自行撰写英文产品说明。对高职学生来说,英语不单单是个考试科目,还是展现其竞争实力的重要指标。

2.ESP模式适合高职学生实际情况。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水平不能和普通本科院校相比,特别是语言应用能力方面就更显薄弱。且高职院校通常为三年制,并有一年时间需要实习,英语课堂教学的总课时十分有限,因此模仿本科院校的英语教育模式显然不切实际,应在有限的课程内突出技能性教学重点,这才是高职院校英语教育的特色。

3.引入ESP模式可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长期以来高职院校以不断向社会输出实用性人才,取得了良好口碑,但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大多是以仿照本科院校英语教育为主,英语教学成效甚微。通过以上分析看出,高职院校应当找到自己的英语教学模式,通过ESP模式使高职生英语水平和专业技能相辅相成,锦上添花,实现更深层次发展。

二、在高职英语教育中引入ESP模式的思考

在高职教育中以ESP模式进行改革,将是对传统高职英語教育的大型转变,是涉及到组织领导、业务创新、思想观念及理论研究等多方面的系统性工程,本文对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先在高职院校中实施由上至下大范围研究ESP模式的活动,使教职人员可深入理解ESP模式的内容及重点,找到ESP和高职英语教育的交集,以此为切入点,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摆脱本科院校的影响,走出符合自己教学特色的英语教学之路。

2.联合各高职院校,在高职英语系统中构建权威性的ESP水平考试,以此引起学生们对于高职英语的重视,带动高职英语教育改革。

3.在教材选编与课程设置中,尽量摆脱普通高校模式,制定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英语教材,并积极开展校外沟通合作,引入成熟的ESP教学模式、教材、教学方案等。

4.强化宣传,加强企业、社会、政府及大众对于ESP的认识,提高认同感,并先选择重点院校或院校中的重点专业进行改革试行,在试行期间不断完善,逐步普及至广大高职教育系统中。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于高职院校中开展ESP教育是社会发展及高职教育特点的共同所需,ESP教学可使高职生在工作岗位中充分发挥自我潜能,突出学以致用的高职教育本质,使学生具备语言应用能力。高职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引入ESP教育模式,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起到大幅推动作用。总而言之,英语作为第一大语言,起到与世界各领域行业交流沟通的重要作用,作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高职教育,应当将英语的实用性凸显出来,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出技能型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晓.高等职业院校实用性英语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2]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兼谈在我国高校开展多种类型英语教学的可行性[J].中国英语教育,2013,(1):34.

[3]郭曦.改进高职院专业英语教学的对策与思考[J].南京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论中职基础英语教学中文化的引入 第12篇

一、文化是语言教学的基础

每一种语言都有发展语言基础的社会背景和生活习惯, 提高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往往也是这种文化背景。在英语教学中一个种族、一个地域所具备的语言系统都是建立在历史发展、地理风情、生活习惯、宗教习俗、理论价值导向上的。英语教学工作中, 学生接受的是一种西方的语言学科, 英语产生于西方特有的地域、人文、社会发展。英语也是在西方人不停的生活生产实践中, 逐步完善发展的。教师在英语教学工中, 在传授单词、语法的同时, 更要进一步深入地了解西方的文化传统, 社会发展。用英语特有的社会背景带领学生用西方的人文理念去吸取西方文化的传统美, 吸收西方语言里面的语法精华。

语言是一门不断发展、不断演变、不断精炼的学科, 不是死记硬背就可以吸收语言精华的。通过英语的学习, 对西方的社会问题产生高度唯物的论证, 正确地判断西方社会的发展状况, 这才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

二、文化引入英语教学的优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一种语言, 感知一种语言氛围, 是靠一个文化层面来巩固的。英语语种是欧洲文化的延伸, 也是欧洲语言的重要体现。文化引入创造的语境真实、丰富、活泼是正确的语言教学方法。教师在文化引入英语教学时, 可以尝试用“英语电影”的方式做初步的尝试。一部优秀的英语原音影片对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中职教育机构都已经具备多媒体教学工具, 英语教学电影以多媒体的形式播放, 在经典语句的表达部分教师可以着重重复回放。电影教学模式是文化的一种传导, 以视觉、听力、口语三位一体, 增加了知识传播的宽度和广度, 充分展现了文化引入英语教学的优势。

一部优秀的英文原版影片里面包含的是欧洲的人文风情、生活习俗、地域特色, 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文化载体。英文影片在多个方面、多个角度不同层次地展示了英语民族的传统文化, 和英语语种形成的具体语言环境。英语电影里的对白向学生展示的是纯正的口语表达方法, 语言环境真实、语速准确丰富, 带着英语本土的文化丰富内涵展示了英美国家特有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情以及人文理念。影片以集中、直观、生动的表现手法反映了英语语种的语言魅力;影片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和艺术表现力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真实的语境, 使学生在语境里对语法表达语义进行推测和理解;影片以一种文化传媒的形式展示了语言文化、表演技巧、情景文化等方式传递的一个具有时代代表意义的文化层面。电影英语字幕的快速切换, 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中英两种语言的融会贯通,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同的剧情场景, 不同的语气表达, 学生的思维随着演员演绎剧情时的情感表达一同感动, 一同激情澎湃。对于语法的语气助词的应用在这种状态下根本不需要教师的再三强调, 学生也会产生过目不忘的学习效果。

三、英语教学中文化引入的方法

英语的学习是通过语言感知一种文化, 接触一个民族的历史, 沿袭这种历史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语言国优秀传统节日的宣传。例如, 中国汉语重视春节的介绍, 因为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可以推举欧洲的节日, 例如, 情人节———Valentine's Day、圣诞节———Christmas、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复活节———Easter Sunday、愚人节———April Fool's Day、万圣节———Halloween, 以及每个节日的由来, 并且在用英文进行节日介绍和说明。

文化是无国界的,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把欧洲文化向学生展示清楚, 也要把本国文化用英语详细地说明, 并且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即便熟练掌握了英语, 也不能忘掉我们的民族文化。教学中, 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身边印象深刻的中国文化对学生进行英语语言教学。例如, 中国的新年、中国的特色美食、中国的名胜古迹等中外驰名的文化。学生用英文熟练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锻炼自身英语基本技巧之外, 也为自己提供了一个可以与外籍教师和同学沟通的机会。欧洲人到中国工作和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赚取人民币, 更主要的是中国是个东方文明古国, 中国的文化在欧洲具有传奇的色彩, 神话般的美丽。外国人最注重的是和中国文化的沟通和交流,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古典文化、中国的餐饮文化都受到世界的瞩目。外国人和中国人聊的最多的话题不是你多么富有, 他们关注的话题是中国各式各样的文化。文化的英语趋向是英语存在的价值和主要意义。利用文化传播在英语中的地位来巩固英语教学方法,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减轻教师教学负担的状态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成绩。

英语的学习和应用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在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文化传播这一媒介提高英语单词和语法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用中西方文化交流提高自身的素质, 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做到学习交流两不误。让西方的文化走进我国, 把我国的文化推向世界, 使英语教学成绩在文化传播的方式下得到迅速提高。

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英语教学中文化引入的重要性, 文化引入的重点内容以及文化引入的目的和方法, 突出了文化传播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职,基础英语,教学,文化,引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研社, 2007

[2].邓玉华、李大军,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中国西部科技, 2006

[3].邹岚, 《浅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科教文汇, 2009

上一篇:增强业务下一篇:外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