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

2024-07-18

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精选12篇)

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 第1篇

一、任何科学性的行为设计一定包含目标、过程和方法三个环节, 音乐教学亦然。一般而言, 目标明确可以为方法的糅合和过程的实施提供宏观的理论指导, 方法的合理运用可以减少操作过程的盲目带来的资源浪费, 进一步压缩过程延续的时间和空间, 以期在获得最有效的目标实现。也即是说, 方法与过程存在着更为紧密的联系, 两者都是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的设计, 有效的教学方法会使过程变得简单而富有成效, 反之亦然。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总是来自于反复的对教学过程的总结和洗炼上, 并升华为理论再次指导教学过程的实践。换言之, 教学方法可以是具体的, 譬如在新课标当中提出的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完全可以视其为具备的可操作的教学方法。作为语义模糊的音乐语言, 中小学生可在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获得听觉体验、视觉体验和心理体验, 体验的方法最为直接且感性, 但是不是有了体验就会获得最大的审美感受, 从而向美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目标进行无限靠拢?当然不是, 体验同样带有差异性和不可辨识性, 要想使体验变得饱满而立体, 单靠这一办法是行不通的, 因此就有了模仿这一手段。模仿是人的本能, 如同婴儿模仿走路、说话一样, 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充分的参与演唱、演奏甚至是编创过程, 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练习进行模仿, 以获得和积累更为丰富的感性经验, 这种参与式的模仿教学, 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加生动的心理感知, 从而为审美体验打下基础。

同理, 探究、合作、综合的教学方法也具有独立的意义, 它们都可以使得教学过程饱满而充实。所以说, 教学过程因为具体方法的科学运用而变的具体化, 但也正是因为教学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使得“过程”本身的概念无法确立, 因为教学方法并非是千篇一律的, 新课标上提出的方法也只具备宏观的指导意义, 它并不是充斥整个教学过程的简单累加, 也不可能是机械化的重叠使用, 而是针对什么样的目标实行什么样的过程和方法, 因此在新课标中一样陈列了1-2年级、3-6年级、7-9年级三个分段教学目标, 不同的目标决定了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决定了教学过程具有短效性特征, 并且, 它还受到时间、地域、教学内容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二、抛却一切外在因素, 我们以一堂标准的音乐课设计作为案例, 来看看教学过程中应包含哪些环节和资源。

案例:《小黄鹂鸟》 (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教材, 六年级用, 内蒙古民歌)

教学过程:

1.播放多媒体课件, 让学生视听歌曲 (体验式教学) ;

2.请学生回答对蒙古草原的认识 (互动式教学) ;

3.讲解歌曲背景, 附带民族历史、文化知识的讲解 (综合式教学) ;

4.再次播放音乐, 让学生带着对草原的憧憬体验音乐 (情景式教学) ;

5.弹奏键盘, 教唱音乐旋律, 并对合唱部分分声部练习 (模仿式教学) ;

6.齐唱加二声部合唱完成教学 (合作式教学) 。

从以上的课程设计来看, 至少包含了这些内容:教学内容为小合唱;教学对象是已经具备音乐基础知识也演唱能力的六年级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资源有音乐教师、多媒体声像、键盘;使用的教学方法有体验、互动、综合、情景、模仿、合作。在不出现意外的情形下, 这堂音乐课的设计应该是科学合理的, 合理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充足的教学资源, 再加上合理的时间安排, 相信这堂课会是生动、具体的, 整个教学过程应该是紧凑、严密、环环相扣, 充满情趣, 方法因为过程而取得了意义, 过程因为方法而具体和饱满。但这仅仅是假设而已, 如果其中的任何一个关键链条发生断裂, 这堂课的设计必然会大打折扣, 哪些资源算是关键链条呢?

其一, 教师资源。从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资源的配置来看, 经济发达地区好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 东部好于西部, 城市好于农村。尤其是实行地区性的教师编制考试以来, 音乐教师的配备更是捉肘见襟, 也就是说在音乐素质教育实际运行的过程当中人力资源的配备并不尽如人意, 带编制的音乐教师还存在着很大的缺口, 这种情形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尤为严重, 在不发达的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更为严重, 在地区人文意识稍微靠前的学校里在缺乏专职音乐教师的情况下, 音乐课由其它专业教师兼职, 更甚者是连音乐课都不安排。试想, 一个没有音乐教师的学校如何体现美育教育、素质教育?没有专业音乐修养和教学理念的老师如何懂得体验、模仿、综合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势必会素质滥造、大打折扣了, 实际上这种情形并不少见。

其二、教学设施。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已经大大改观了音乐课堂原有的教学设施, 在发达地区的中小学里多媒体设备、各类乐器、舞蹈房、合唱教室已不鲜见, 这些硬件设施的加入极大提高了教学环节的有效性, 丰富了教学过程, 也可以说某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产生都围绕着先进的教学设施提出的, 如果没有这些先进的教学设施会如何呢?连基本的放音设备都没有的学校何其一所?既然没有就谈不上生动的听觉体验、视觉体验, 体验式的教学方法也不可能行得通, 情景式的教学模式也是纸上谈兵。即便是有高层次、高水准的教师资源的配备 (支教老师) 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再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也难以实现教学过程的紧凑、生动。

就假设的《小黄鹂鸟》的课堂设计而言, 教师资源的短斤少两和教学设施的不健全都不可能使教学过程达到完美, 相应的目标呈现就会弱化。因此, 教学过程不仅仅充斥的是方法, 它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具有被动性。即便是在所有条件都具备的前提下, 教学内容的不同也会使得教学过程产生异动。上例《小黄鹂鸟》是一堂小型合唱课, 但音乐课绝不单单是唱歌课, 换成器乐鉴赏课又如何?如鉴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整个的教学过程就不能同唱歌课一样设计, 至少模仿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在这里弱化, 而更加突出以“赏”为主的体验式教学。再如戏剧表演课, 就以突出综合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不同教学内容合理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得教学过程连贯和有价值。

三、从以上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关系分析中不难看出, 新课标中之所以笼统的把过程和方法融合在一起, 绝不是无稽之谈, 它摒除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切羁绊, 无明确指向性的教学过程和方法目标规划是站在国情的高度上进行的宏观理论“调控”, 带有高度开放性和自由性, 这一特征可以从两大方面进行解读。

1.音乐“新课标”的制定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 他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新形式出发, 从基础教育领域着手以引领式的姿态提出当前和今后音乐教学的总体发展方向和目标, 因此它不可能带有普适性特征, 它可能适合经济最发达地区存在的最先进的音乐教学理念, 但也给经济不发达和欠发达地区较为落后的美育教育以启发性的昭示。我们可以欣喜的看到在一些教学条件落后的学校里音乐教学一样有声有色, 一些不甘人后的教师“穷则思变”, 积极响应美育教育的号召, 在条件极为有限的条件下, 极大扩张音乐的内在功用, 例如打节奏、做律动, 玩音乐游戏、唱歌接龙, 调动了学生对音乐的爱好程度, 使他们在游戏中获得音乐的美感体验, 这与美育教育的初衷是并行不悖的。

2.“过程”一词的内涵在新课标中寓意颇深。音乐教学过程是个“过程”, 九年制义务教育也是一个“过程”, 基础音乐教育的过程最终目标就是提升国人的整体素养, 打造新时期需要的新型建设人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过程”赋予的音乐新课标本身就应是以个敞开的系统, 而且在这个敞开的系统因为某些因素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的时候还有其它的“过程”来加以弥补。除去中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过程以外, 高考阶段在综合素质科目考试中也纳入了音乐基本常识的考核, 大学阶段也开设公共音乐课程, 在义务教育阶段不能获得充分音乐审美体验的个体可以在后天的继续深造中得到弥补。即便是在义务教育阶段, 在课堂上难以实现音乐素质锤炼的学生又可以从社会音乐教育的实践中得到弥补, 所以“过程”本身无法也不可能向教学方法一样具象化。

总而言之, 对音乐课程新标准下的“过程与方法”中“过程”的理解应该站在更高的纬度上俯视它, 才能了解其中的真谛。作为提倡素质教育的中小学音乐教学纲领性文件, 它起到的作用是引导和开发, 作为教育者决不能犯固守其身、生搬硬套的形而上的错误, 对其作片面化的理解。

摘要:2011年实施的音乐课程新标准中对“过程与方法”目标进行了较为模糊的规划, 其中出现的体验、模仿、探究等词汇很容易让人当成“方法”来解读, 而误解为对“过程”的疏漏。笔者从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学的一般规律出发, 结合音乐课程新标准的总体内容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剖析, 在分析教学“过程”与“方法”关系的基础上, 阐述新课标中“过程”一词的一般涵义和外延涵义。

关键词:音乐,课程标准,过程,方法,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锡祥.小学教育大全:九年义务教育[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1995.

[2]廖乃雄.音乐教学法[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5.

[3]曹理, 崔学荣.音乐教学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理解与设计 第2篇

主讲人:孙向军

[关键词]过程与方法,设计,理解认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0014-03 这次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之一是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明确提出。按照新课程理念,“过程与方法”不仅是中学历史教与学双方的手段,更是教与学,特别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对这一目标的设置和理解认识,存在一些争议,目前,可能会影响和制约新课程若干新理念的贯彻与落实。

近年来,笔者有机会参加了几次新课程下的中学教师说课、授课竞赛和观摩,并拜读了一些教师的新课程教学设计。在这些教学设计中,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理解和设计,角度各异、提法不一,存在诸多倾向。现将所听、所见几种理解设计问题筛选归类,扼要分析如下,供同仁思考。

一、以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方法,代替学生学习、思维、参与学习的过程和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

这是在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与理解上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或倾向,按照新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是课程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与预设,其实施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然而,在目前的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与认识仍然存在着问题。即对教学目标设计的行为主体与指向含混不清,或理解为纯粹的教师行为.或在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之间游移徘徊。表现在“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上,要么设计成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要么理解为教师为主的师生结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等等。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一个角度和表述的问题,其实质还是反映了教学理念问题。

案例1: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高三旧课程的新设计)一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问题教学法,辅之以多媒体课件,并注重学法的指导。”这个设计,显然纯属教师“教法”的设计,基本没考虑“明清时期外交关系”主要内容的教学过程设计安排,未考虑怎样让学生体验、感知、学习,更未考虑引导学生运用什么方法来学习、体验和感知。

案例2: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本课以启发学生活动为主,辅之以讲授法。主要包括四个环节:①提供历史资料、营造历史情境;②学生阅读、欣赏、理解;③学生活动、再现历史;④学生感悟、教师评价。各环节均以学主为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这个设计主要也是在考虑老师如“何教”,“启发为主,辅之以讲授法”,明确地设计了教师的“教法”;后面的“四个环节”,似乎设计出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思路,但学生的学习“方法”是什么?看不出来。后的“均以学生为主”是“过程”的特点,还是什么?不明确。“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用什么内容?训练什么方法?培养哪类“历史思维”?都显得空泛,不得要领。

二、以“能力”代替“方法”(或能力与方法混淆)

能力与方法,是认知心理学中相关联的两个基本范畴。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心理条件,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一般能力是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通常也叫智力。新课程下的历史学科的“能力”(合学科技能),如历史观察能力与历史想象能力、搜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理解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批判推理与创新的思维能力、综合与应用能力等。

方法,泛指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途径、程序等,在认知心理学上的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方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为达到学习目的、掌握学习内容而采取的手段、途径以及学习所应遵循的一些操作性原则、环节。狭义的方法是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所采取的具体活动措施与策略。包括记忆、思维、听说、阅读、观察、练习、写作、实验、参观、表演、欣赏、研究、总结、评论、创作、讨论、访问、调查、游戏、收集资料、制作图表、社会活动等。

通过具体的方法,可以训练、培养、形成一定的能力。两者在某些方面有相关之处,但并非等同的,不能简单混为一体。

案例1:七年级“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总结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丝绸之路的教学(教的角度),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通过对丝绸之路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显然,这也是从教师教的角度设计“过程与方法”,“三个通过”“三个培养”,都是指的老师。假如“三个通过”是教与学的“过程”设计,那么“三个培养”(“培养”的行为主体是教师,应该表述为学生为主体的“学会”之类为好),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应是能力,当然最好能进一步明确是什么样的读图识图方法、怎样的具体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案例2:初中“大变革时代”的“过程与方法”设计为:“引导学生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及其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利用都江堰模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引导学生评价李冰、商鞅,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这个设计主要是要通过商鞅变法、都江堰工程等重要史实的教学过程,引导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引用“两个主义”的理论引导训练学生相应的学习观察历史事物的方法,虽然显得过大些,但设计还算贴谱,然而,这里应该表述为“方法”,而不是“能力”。

在一般的课时教学目标中,按照三个维度的划分,“能力目标”应该在第一维度中结合重点“知识”学习目标的要求,进行的设计处理,在这里再作设计处理,难免重复。当然笔者所见,有一部分教师的目标设计,有意无意地在第一维度中,只设计“知识目标”没有能力目标”,而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又有意无意地添加了“能力”目标。这样设计是否恰当,可以再讨论。但问题是,不能简单地以“能力目标”置换或取代“方法目标”。否则,新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就在无意中被阉割和架空了。

三、方法”设计的泛化、笼统化(旧标的无效)

在“方法”目标设计中,有的设计,思考的角度、方法的设计,也还算合适,但是,“方法”不具体,可操作性欠缺,失于笼统、空泛,很难想象其能否落实和实际教学如何。

案例l:某教师在设计历史必修(Ⅲ)专题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百家争鸣”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设计是: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方法,以及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基本方法。”显然,这个设计在教学实施中,是没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的。因为,这只是一种泛泛的学习方法要求,本节课究竟如何落实、如何体现,根本没有涉及。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属于无效的。另一个设计:“根据自己的探究主题,有侧重地收集关于孔子、孟子、庄子、韩非子及百家争鸣的资料,并加以选择和分析,构建论据,提出并阐释自己的见解。”这一设计尽管不够完善,但是它至少在具体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体现的比较好,因而是比较可行的,也容易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案例2:高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 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为:“通过感性认识,积累历史知识,理解历史和现实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史论结合,独立思考,合作学习。”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空洞设计。前一点,可以理解为是“过程”的思考与设计,后两点应该是“方法”的设计。三点都属

于“放之四海”皆可通用的“过程与方法”。姑且不论其“过程”设计是否贴切,即便将就着成立,也还有一个通过本节课学习“积累”什么重要知识,对什么主要内容“感性认识”,“理解”什么“历史和现实问题”的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是新课程对学生学习方式提出的很突出的总体要求,具体在本节课中怎样实施?学生“自主学习”什么内容?“合作探究”哪些问题?都须明确设计安排。“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史论结合”也须结合本课内容实际而设计实施。是使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哪一个、或哪几个具体理论观点,分析理解本课中的哪些问题?这都需要具体明确,否则难脱空泛。顺便说说,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史论结合”分析问题的方法要求,既是新课程的方法要求,也是老课程一直强调的。在新课程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并能恰当运用之,分析理解重要历史事物、历史问题,是毫无疑义的。但笔者所闻所见,在诸多教学设计上,往往 流于空洞、形式。

四、过程与方法设计上的残缺

曾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设计考虑到了过程,但方法不知所云;有的设计明确了方法及指导方法的思路,但却没有过程,看不出方法是在怎样的教学内容情境下贯彻落实的。笔者所听说课、所看教学设计,漏掉方法的有,更多的是缺失了“过程”,而孤立地思考、设计方法。

案例1:“教师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呈现历史材料创设情境,循循善诱,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通过阅读、讨论、体验感悟历史。”(强调教;有过程,方法不明确)这个设计,除去教师行为主体的痕迹之外,“过程”设计尚能看出,但在这个过程

中,引导学生主体学习的方法残缺,前一要点基本看不出方法,后一要点的“阅读、讨论、体验”则失去“过程”的依托,“阅读、讨论、体验”的“方法”也有失笼统,缺少针对性。

只有孤立的方法目标,缺漏了必要的、恰当的学习活动的过程设计,方法就失去了依托,也就无法落实,无法变成学生自己的能力。

从心理学意义上考量,“过程与方法”理应贯穿于“知识与能力”培养、“情态价值观”渗透的整体过程中,三者是不应截然分开单独实施的。退一步而言,仅“过程与方法”二者,又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不可能只留用一个,而有意无意地 抛弃,舍掉另一个。

五、求全贪多、缺少选择

考虑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和实效性,一节课能围绕主要、重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一两个有针对性的、适用的学习方法,基本就可以了。有的教学内容比较丰富,可能适合多种方法的设计引导,但也应有所选择、择其要者,不能凡适合的,不分轻重缓急,一律拿来设计使用。

案例l:必修I第一单元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过程与方法”设计为:“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等方法获取知识;从对‘始皇帝’和‘皇权至上’的学习中,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掌握比较历史问题的方法;绘制‘中央官制’示意图,学会构建知识体系;讨论‘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基本方法。”

这里涉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获取信息与知识的方法、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评价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等。或许这是由于高中新课程开始阶段的课时教学设计,需要指导、训练学生了解和掌握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很多,而且也都是必要的,因而有“贪多”“求全”的倾向,也许这属于个例,尚可实施,但在一般的情况下,课时“方法”的思考设计还是以适合、适量为原则,须有所筛选,择其要者,以确保其有效贯彻落实。

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 第3篇

新的高中政治课程标准与其他课程标准一样,也提出了三维目标,就是强调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内在统一。倡导在政治课堂中,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自由发展自己的个性。这种教学理念可以说起对高中政治课教育教学的良性发展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但是,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够透彻,加上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在高中政治日常教学过程中,“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还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贯彻。具体表现在:

1. 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了整个课堂,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缺少了学生的独立思维,少有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而且还忽视了学生良好的政治学习方式和习惯的养成。使得教师的主导作用变为主体作用,致使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学生的高中政治学习能力难以提升。

2. 能力与方法的关系没有理清。表现在,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只在培养学生的政治学习能力领域下功夫,而忽略政治学习方法的培养。不明白政治课程的学习方法是解决政治课程学习问题的必不可少的内容,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进行训练最终可以演变为政治课程学习能力。

3. 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传统教学模式在应试教学层面上是功不可没的,但是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是有致命的缺陷的。有些政治老师还在单纯为学生的分数下功夫,不能很好地领悟新课程的精神。

总的来说,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未达到预期目的,与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学思维密不可分。对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与方法没有引起重视。不能够从心理因素、认知特点、学习行为等领域对学生进行引导。因此,要组织教师对新课程标准进行深入学习,吃透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明确“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也是三维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重要途径。这一理念强调高中生在政治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和运用的学习方法。其中“过程”就是指学生在自我体验、自我活动、自我探究中经历知识学习和技能形成的过程;“方法”则是学生为了掌握各种知识与技能而采用的学习方式和策略。也就是说,“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连接“知识与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标准中把“过程与方法”列为三维目标之一,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改革。“过程与方法”目标重视教师角色的转换。强调教师要转换自己的角色,逐步变为学生学习、思考指引者。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对学生得到学习行为进行宏观上的指导,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建立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把师生都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应试教学模式中,一般认为“过程与方法”只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和运用的手段,并没有把它们提到新的高度。然而,在新课程标准中,把“过程与方法”作为一种学习目标来看待,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获得,进而形成“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方式,从而提升学生对政治课教学的情感体验,为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奠定基础。

二、实施“过程与方法”目标

既然“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高中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政治老师的全力以赴地去实践。但是如何实施这一目标,本人在新课程标准的知道下,结合多年的高中政治教学经验,做了以下分析:

1. 创设良好的情境。政治课程中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地引入或创设具有生动形象的场景,把政治教学内容融入特定的场景之中,让学生能够引起自己的态度体验,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让学生在体验、感悟学习的内容中,寻找到切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需要教师在政治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学习平台。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效率。

2. 设置合理的疑问。讨论式教学是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前期,教师以教材中的重难点为主要内容,通过设置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就特定问题谈谈自己的理解。目的是培养高中生政治学科的独立思考能力。也可以针对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也可以针对社会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比如,大家比较关心的养老问题、环保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搜集材料,在课堂上讨论。通过这样的学习课堂,学生能够全面提升自己的整治课程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 第4篇

关键词:过程与方法,高中历史,研究

新世纪钟声的敲响, 不但让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还让文化思想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让教师们的教学方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材, 敦促教师们转变新的观念和思想。

一、关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高中历史

过程指的是为了达到给定目的而执行的一系列活动的有序集合。方法指的是解决具体问题的途径。过程与方法指的是认知的过程和方法, 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认知过程中人际交往的过程和方法。

(一)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内容

在新课标当中, 过程与方法主要表达的宗旨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学会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 懂得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会学习, 养成创新和实践的能力等。

(二) 重过程

高中历史的过程目标包括了教与学, 这也是两个最基本的活动, 教与学不仅是相互统一的, 而且是相互区分的, 历史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站在历史学的角度, 重视历史过程, 包括了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发生以及发展演化等过程。历史学习对象经常要涉及历史过程, 主要包括在一定时空范围内, 按一定规律运动或变化的历史过程, 新旧更替与盛衰消长的演变历史过程, 通过对过程的了解推断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发展趋势及可能产生的历史影响。

(三) 重过程, 转变观念

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不应该仅仅是按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地教学, 指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去死记硬背, 而是要总览全书, 对历史的发展要有纵向和横向的认识和理解, 使历史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起来, 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 能力和素质都得到提高。例如,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把学习知识和相互之间共同合作统一有机地结合起来, 让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一个质的飞跃和更好的锻炼, 实现重视过程的这一教学目标。

(四) 重方法

方法主要指的是教法和学法。布鲁纳就认为:现代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合作的方法。历史的教法和学发其实是互为一体的。教法可以理解成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方法, 尽量不要狭隘地理解成教授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就好。学法可以理解为学生怎么样去学习和研究历史, 形成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方法。

实施新课改的目的就是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为了实现这样的一个目标, 教师应该在教学方法的实施上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习。在高中教学中会有许多评论性题目, 比如, 对于秦始皇的功过评论, 这需要掌握一定历史资料并且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做出, 对于其评价应该全面客观。在教学中, 教师便可以总结解答该种题目的有效方法, 并且进行针对性的锻炼, 使其转化成为学生自己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评价

现代教学当中, 评价占了举足轻重的位置。为了可以更好地完善教学, 评价应运而生, 带着新时代的新要求。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后, 各方面的要求就发生了难以置信的改变, 比如说, 其要求改变传统评价单一的情况, 评价不再是教师单方面的评价, 评价的对象也是在不断的变化着的, 这样可以让大家共同参与到评价中来。把教师点评和学生自评, 学生互评和家长评价互相完美相结合配合, 实现评价全面客观化, 这对学生的成长来说, 是具有非常积极促进作用的。

新课程还倡导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对于不同的学生评价标准也是不同的, 学生是不是优秀的也不再是过去传统的考试试卷分数决定, 而是通过建立多元的评价标准, 帮助被评价的人提供空间, 评价的多元化不仅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度, 还可以发挥很好地评价激励作用。

最后, 新课程主张摒弃书面的评价方式, 强调本质的重要性, 不要一味地寻求数量上的多, 提倡鼓励选择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

曾经有人说过, 江山是用白骨堆成的, 历史是用鲜血写成的。换个角度想, 觉得学习历史这门科学, 除了是对价值观的正确认识之外, 还得有客观的理解。读史使人明智, 历史总是会以一种特有的方式, 告诉后来人不知道的往事。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 教师应该要学会摒弃传统根深蒂固的腐朽观念, 选择适合当前的形式的创新模式, 打开一扇属于适合新世纪的大门。

参考文献

[1]程婷.浅论“过程与方法”目标:从初中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比较[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2011 (1) .

[2]缪宏.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10.

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 第5篇

过程与方法目标,这是新课标所特有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总目标”中第五条是有关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在实践过程中学习。“过程”重在亲历,有一句话说得很有道理,“我听了就忘了,我看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学会了”。“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都要让学生经历过程,在过程中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方法”应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应伴随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情感的体验,如影随形,而不能游离其外。

“过程与方法”的基本要义一般应是:要十分地重视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发现、总结和掌握知识的规律和学习方法。

教师不要一味地进行终结性的结果评价,要十分地注重进行形成性的过程评价。概言之,即是注重让学生经历过程,掌握方法。强调“过程与方法”,其实质就是强调必须增强学生的主体性;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在“过程与方法”中,我们应注意面向全体,让所有的学生都经历过程;让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随机地进行创新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的最高境界应该说就是创新性的思维。在评价时,我们也应注意要在民主性评价中让学生全员参与“过程”;在延时性评价中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过程”。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去发展,去分析,去论证,然后给以适当的评价或点拨。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理解并落实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的,以下是笔者多年来摸索出的点滴经验,与大家共商榷。

1、我们必须认清语文教学的现状,切实转变教学观念,真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现在语文教学仍然存在目标过大,教学过程华而不实,老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乏味等问题,其根本原因是人们对语文学科的本质认识模糊,又受到传统教学观的影响,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仍然存在“填鸭式”的满堂灌现象。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到教材无非就是个引子,明白通过这一“引子”所要达到的目标,然后根据自己的学业特长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真正精讲多练,彻底抛弃“一言堂”的毛病,真正把有限的学习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就像新大纲所说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在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思考中练习、在练习中体味文字的美感、语言的魅力,使学生成为“我要学习、我会学习”的能够适应终身学习这一世界潮流的人。

2、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提高老师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科性质上看,语文学科和其它学科的区别很大,学语文不是像其它学科那样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的过程,而是在己知己会的基础上不断加工、不断生成的过程。语文教学也是如此,不同的老师可能有各种不同的教法,教出来的学生也可能有很大的不同。这种种不同也使得语文学科更加复杂。我们认识到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和语文学科教学的复杂性,我们就必须广泛地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想,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艺,根据学生的实际随时调整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的比例,这样就会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真正地精讲多练,讲在要害的地方,练到实在的程度,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我们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简单的结论。因为我们真正要培养的是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能力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培养,不是接受教师灌输的结论就能培养起来的。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于直接灌输现有的结论,告诉学生“1+1=2”,却从来不会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为什么“1+1=2”?不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结论,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兴趣的形成。重视过程,实际上是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也就是重视阅读实践活动、写作实践活动、口语交际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给学生留有阅读的空间,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文本的思想内容、遣词造句的精当。例如,在教鲁迅的《故乡》时,应该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阅读文本,通过诵读、默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悟出故乡的变化、悲凉。而通过阅读文本,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其他能力的提高也会有很大帮助。比如识字写字能力、写作能力等。在阅读中学生会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获得一定的思想教育,这对写作中语言的运用、行文的技巧、思想内容的提炼等都是有好处的。在写作实践中,教师应该利用好每一次课堂习作,给予方法上的指导,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体会到写作的快乐。教师要注意让学生锻炼多种文体的写作,而不是仅仅关注中考最常见的文体。比如可以采取周记的形式,让他们有随心所欲倾吐心理话的场所,能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课堂教学当然也应该重视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程度,不能像以往教学中,学生听、教师讲,自己却什么也说不出来,甚至连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都感到困难。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营造学生听说的情境,让他们能大胆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4、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应该注意要面向全体,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过程中来。

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 第6篇

關键词:导学案;过程与方法;目标

传统教学重教师的教,新课程则重学生的学,新课程关注的核心是学生的发展。传统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目标,而新课程标志性的目标则是“过程与方法”目标。为了落实这一变革,出现了许多教学模式。目前,许多学校正在推广使用的“导学案”教学模式就在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有其独特优势。

一、“导学案”与“过程与方法”目标含义

“导学案”是以研究学生、研究学情、研究学法为基础,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通过“服务于学”让学生“会学”和“创学”,是变传统的教师课堂为学生学习课堂,变传统的“惟教”为“惟学”、“惟师”为“惟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把学习还给学生,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过程,通过找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

新课标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指:让学生了解学科知识形成过程,亲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强调的是学会学习,形成创新能力。

二、“导学案”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制定

“导学案”的“导”是引导,“学”是目的,“案”是设计,教师通过“学案”来引导学生的“学”。教师要准确理解并能在“导学案”中准确表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要素。

首先,目标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所以“案”的设计主体对象是学生,要通过“案”的设计“带着学生走向知识”,通过“案”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授之以“渔”而不是“鱼”。

其次,在“案”的设计中关注学生的体验与感悟、探究与实践、合作与交流。所以,在表述中的相关动词有感受、尝试、观察、讨论、寻找、解决等。

第三,在“案”的设计中“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有层次。如,第一层设过程的活动,让学生从中建立感性认识,获得“经历”;第二层,通过经历解释知识的形成,让学生体验知识应用;第三层是探索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在“导学案”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

“导学”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也就是学生“学的过程”,用“导学”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有其先天优势。

1.精心设计的“案”,“导”学生走进“过程”,探索“方法”

“导学案”是一种工具和手段,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通过自己对课程目标和教材的理解,多个教师合作研究(学科组活动),加上自己对学生的了解,精心编制“学案”,巧妙设计问题或实验,让学生在经历—体验—探索过程中,逐步深入,在发现问题、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知识结构得以建构和完善,掌握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

如高中化学《乙烯》一课“导学案”的问题设计:

(1)通过实验观察到哪些现象?

(2)与烷烃对比,本实验的生成物的性质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3)生成的气体是烷烃吗?探索产物的结构特点。

学生通过“学案”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地去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的感性活动获得探索知识的“经历”,再通过问题2引发思考,问题3的探索解决问题,这三个问题贯穿始终,层层上升,用三个问题与过程目标的三个层次对应,结合学生展示、讨论和点评,让学生自主课堂,还课堂给学生学,老师则通过“导学案”导演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2.创设情境,点燃学生经历“过程”的激情

教师自身对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虽然非常清楚,但如何让学生走进这一过程呢?这就要看老师在“导学案”中如何创设情境了。创设一定的气氛和背景,让学生自然地走进去并开始思考,这就要求教师研究并了解学生,创设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情境和背景,同时还要对大多数同学有一定的挑战性,能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在这方面,随着各种现代教学设备和技术广泛应用,广大教师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四、在“导学案”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导学案”在教学目标的实施中,教师是主导,把握方向,但不是主演,要让学生进入“过程”,要让学生进入情境“主演”。

其次,教师在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控“过程”目标,使目标更适合学生。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把“知识与技能”目标融入到“过程与方法”目标实现过程中。

总之,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制定科学合理的三维目标,并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去实现,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只是对实践“导学案”教学模式的一点探索,还有待更深入研究和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反思。

参考文献:

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 第7篇

以高中英语教学为例,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来看,至少应涵盖四个要素,即学习条件、学习结果、学习方式、学习程度。其中前两个要素反映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把握深度;后两个体现教师对学生的研究程度。

一、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设计对应的学习过程

教师要明确学生在什么阶段需体验什么样的学习过程,就应首先明确学科的总体目标、学段目标、学期目标,进而明确单元目标、课文目标,最后确定课时目标。换句话说,教师要关注本节课的教学材料在一套教科书中所处的位置,他在这个位置可以承担的教学任务是什么,这些教学任务以什么样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将更有利于学生接受与消化。

例如,我针对S2A第四单元“More reading:.The rise of chain stores in China”阅读课做了以下过程设计:首先,认真阅读课文,梳理细节。其次,让学生在第二段中找出“连锁店成为人们生活一部分”的四个例子,并找出构成每个例子的三个要素(when,where,what)和关键词。接着,让学生填写相关表格。最后,我让学生不看书,用这些关键词复述四个例子,可复述单句或整段。

在阅读中寻找细节是阅读的基本策略之一。本单元的要求是“理解信息的安排方式”,与此相对应的写作要求也是“Writing based on a plan”。由此可见,无论从课程安排、还是本单元的输出输入任务,都突出了获取细节并梳理框架这一策略目标。因此我对本篇文章补充、设计了以上的导读过程,无论从强化还是检测的角度来看,都是恰到好处的。

二、根据不同的知识类型,设计匹配的学习过程

过程设计还要针对不同知识类型,做到繁简适度、恰当有效。否则一堂课学生什么都尝试了,结果却什么都没吃透。像pad(浮叶)、gingko(银杏树)、water lily (水莲)这样的单词,有没有必要图片、录像一哄而上?其效果究竟如何?恐怕就是搬来一棵大树,下次学生也未必认得这就是银杏树。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我们结合外语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将其大体归类为:(1)陈述性知识,也就是所谓的“知识点”,包括单词的音、形、义及其用法、搭配,语法规则,固定句型的构成要点。(2)程序性知识,即词语、规则、句型等在听说读写中具体灵活的运用。(3)策略性知识,即学生在学英语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有效方法和良好习惯。

例如,我针对词汇教学课的目标做了以下设计陈述:学会使用与本课单词(regard,attempt,offer,distant,complex,reputation)有关的短语及固定搭配。一类学生用其中的五个短语写一段话;二类学生用其中的五个短语各写一个句子;三类学生用其中的三个短语各写一个句子。

这个设计,体现出学习由陈述性知识(单词音、形、意和相关搭配)向程序性知识(造句和写段落)、策略性知识(校正错误总结经验)进步的过程。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学习结果也略显差异,有人仅仅做到记住,有人则能在不同语境中准确使用这些词汇。这好比有人画了大圆,有人画出的是小圆,每个学生都通过这一过程实现了各自学习效益的最大化。

三、根据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设计学习过程

过程设计的另一个要素,是为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尽可能地设计与其学习风格、基础相适应且可接受的学习过程。无效的过程体验,很大程度上是教师忽视学生能力层次和个性差异所致的。因此,过程设计有效与否,折射出教师对学生学习特点、学习方式、学习需要、已有知识水平的把握程度。

例如,S1B第一单元课文“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表述如下:在规定时间之内快速默读课文,概括段意。第一组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二组学生在各段落圈出不超过5个关键词(主语+动词)。

本文作为故事体裁,没有现成的段落主题句,概括难度较大,文体具有一定代表性。这段表述很清楚地告诉我们:教师抓住“主语+动词”,为初次学习者提供了一种具有示范意义的概括方法,针对难度,设计梯度;而“不超过5个关键词”和“用自己的话”则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提出了相适应的要求和达成途径,针对学生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提供了可选择的学习方式。

四、根据外部的教学情境因素,设计有效的学习过程

所谓教学情境因素,涵盖了学校文化、教学课时、考核要求等诸多外部的现实条件,这些往往也是影响学习过程有效性的客观因素。有一种片面的认识:认为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合作、回答问题过了,就是体验学习过程了。

比如,毕业班学生由于考试频繁、心理压力大,课堂上往往因为注意力过于集中,表现得较为沉闷。而“接受式学习”正适合这种容量大、节奏快的复习课。针对这类课堂,在思考过程与方法目标时,更应关注:教学内容应如何组织、以何种程序呈现、用什么方式巩固,将更有利于学生“听”和“思”。

例如,高三“分词短语做状语”的复习课教学过程有如下设计:1.识别两种分词的主动和被动意义。学生完成第一组练习(用所给动词的正确形式填空)。划出句子主语、说出他和分词动作是主动还是被动关系。2.理解分词短语做状语的功能。学生完成第二组练习(状语从句转换为分词短语)。说出为什么这里使用现在分词或过去分词。3.正确使用分词短语翻译句子。学生完成第三组练习(翻译各句括号内的中文)。

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 第8篇

学期初的一次数学练习,布置了这样一道题目:

有三种不同长度的小棒,你能摆出几种不同形状的长方体框架?

____4cm 6根

______5cm 8根

________6cm 9根

学生第一次作业十分不理想,存在许多问题:

1. 钻题目空子,学生根本不去思考。

许多学生作业中这样作答:“我能摆出1种”、“我能摆出2种”。这样的回答其实学生的思考性几乎为0。作业访谈中一个学生坦言:“老师,这种题目既然说有几种不同的方法,那肯定有1种以上的方法的,又没要求非得写出全部。我想都不用想就答有1办法了。”

2. 没有合理的过程展现,学生思考深度不深。

上述这样表达的学生中,也有部分是在思考之后作出回答,但结论显示出他们的思考深度是欠深的。学生大部分只是直觉应该各选4根。对于这里的8根、9根两种材料信息根本没有去思考多选的可能性。当然两面是正方形的情况也就根本不能发现。其实这种长方体的特征在新课探索中学生都有发现。为什么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就联想不到?

3. 结果表达不完整,思考过程混乱。

在具体每种选择分类记录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在记录方式上暴露出记录的随意与方法的无序。许多学生记录“我选4cm长的4根,5cm长的4根,6cm长的4根。”或者就在原题三根线段边上记一下“4根”。

4. 思考记录方法不多、不善用、不会用,影响了问题解决质量。

其实诸如此类多可能性的问题解决采用列表记录、分类整理记录等,这样的思考过程与方法在新知探索阶段的课堂上是展现过的,学生应该有经验基础,但当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时,却用不出来。

根据这些问题,笔者便安排时间让学生再次集中做一做。并明确要求:写出所有的情况。

(二)交流过和剪辑

师:你是怎样选的?

生1:4cm4根,5cm4根,6cm4根。

(教师随即利用题目内容绘制了一张记录表)

师:为什么这样选?

生:长方体有12条棱,4根一样长,4根一样长……

师:那这样的长方体接近下面的哪个图,为什么?

生:正方体,因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很接近的。

师:感觉真不错,找到了数量间的关系。还有不同的摆法吗?

生:4cm4根,5cm8根。

师:这样选的长方体有什么特点?

生: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

(生的思路忽然被击荡开了)

生:还可以是4cm4根,6cm8根。

生:也可以是5cm4根,6cm8根。

………(五种方法纷纷展现。)

师:刚才我发现有的同学思考记录很有方法,有的像老师一样用表格,保证清楚又准确,也有同学用符号:A、(1) 4根(2) 4根(3) 4根;B、(1)____4根(2)____8根(教师随机展示了学生中几种不同的思考记录过程。)

师:这些记录方法清晰,又反映了思考过程,是数学学习思考能力的一种表现,我们在分析思考时要会用各种简单的符号记录思考过程,做到有序清晰的思考……

(三)思考

“过程与方法”是三维目标之一,也是教学学习务必高度关注和追求的目标。平日应更多地从新知的探究中去发掘“过程与方法”时机,把目标达成融化在新知探索中。这也逐步成为对“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及落实的一种惯性思维。但数学新课探索交流阶段让学生有了方法与思考过程的初浅体验,可是学生个人对这些方法与策略的认知建构是不到位的。上述案例中,学生在独立练习时出现方法运用力不从心现象。主要原因是课堂探索阶段看似形成了多种方法,老师也进行了当场展示,但这更多的是学生的集体(群体化)的方法,并未让每个学生真正理解或掌握。

练习中是不是可以强化这种过程性功能?练习是不是也应该起促进过程与方法目标达成的作用?在本案例的尝试中,笔者认为数学教学应该挖掘出“练习”中的方法价值。因为练习不只是一种单一巩固与训练基础知识技能的活动。

1. 练习是学生新课后真正独立的学习时间,是学生数学知识与学习方法真正掌握与提升的过程。

新课中对方法掌握的程度如何?在独立练习中就可以“牛刀初试见分晓”,这也符合学习认知心理规律。为此,练习不是方法目标落实的盲区,而是“亮点”。

2. 练习能最真实地再现出学生的学习水平。

练习中,学生自然会摆出自己经过课堂交流后所形成的个性化的新知识建构内容,这其中会真实的再现出学生的真正“学会”程度,成功、成熟与不合理、错误的情况一览无余。积极地把握练习中的生成资源,课堂会展现出许多新的思路。通过组织学生再次交流与关注,会再次强化水平滞后学生的能力培养,提供提升机会。

3. 练习是一些常用思考方式方法的必要训练平台。

新课更多地关注解决策略,思维拓展,但就“方法论”而言,“策略层”是核心,“表现层”是外衣,“表现”即借用一定的文字、图形、符号及一些合适的组合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这种表现能力也应该是方法的重要内涵。如一些专用方式:图表法、符号法、集合法,演绎记录程式等。这些技能性的东西要在练习中有机强化训练。本案例中,第一次练习时许多学生的思考是散乱的。为此,教师特意安排了第二次有任务性的再练习。结果孩子想到了列表、归类、整理、符号记录等。在这些良好的表现形式助推下,5种结论大部分学生想到了。

4. 练习是“类问题”学习过程的必经之路,也是“类方法应用”“类思维”体验的必由之场。

这个环节是真正巩固落实双基、形成能力的空间。本案例中,“长方体长、宽、高”的特点,学生在新课学习时只是经历了特性发现过程,此问题是特性的应用过程。但练习应用知识过程,其实与新课探索中的学习过程是完全不同的,关键在于此过程是以“应用”性思维为主,是新课探索中“棱分组”思维过程的逆向展开。为此,这个过程有其独特具的价值。

(四)应对措施

鉴于此,数学练习应该是“过程与方法”目标达成的有效平台。在实践中尝试“练习过程与习题设计”双关注,以挖掘练习习题及练习过程中的“过程与方法功能”,促进学生真正用起常规思维方法,实现数学思考能力的提高。

1. 关注“习题”的类方法训练价值。

学生在新课中初试的解决策略,往往建立在对别人思维结果的回思过程中,有很深的他主影响,支架痕迹十分明显。为此,教师往往要设计大量“基础题”,顺学生思路,强化学生新体验;同时,跟进练“变式题”,旨在丰富“类思维”的广度,让学生在多种思想交融中增强自己的理解,发展数学思维。

2. 关注“练习”的体验(过程)价值。

练习不应该只是传统意识中一种“习题——生”的简单单向对话,而应该是“问题——学生——教师——同伴”间的多向对话过程。也就是练习要以习题设计为起点,学生、教师、同伴共同介入展开多层面的互动,实现一个多流向的对话过程。前不久听特级教师丁杭缨老师《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丁老师的练习展开设计与教学行为,让笔者更深体会到练习是教学中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积极有效的过程。丁老师在练习环节只抓住了书本中一道题:

下列每组中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吗?

师:先请大家自己判断(生——习题对话)

师:第一组3cm、4cm、5cm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这三个数据有什么特点?

生:连续的自然数。

师:那说明什么?

生:连续的三个自然数就能围成三角形。

师:是吗?

生:不对,1、2、3这种情况就不对。

师:其他情况行吗?(学生的思维被引爆,对连续自然数这种组成关系的三条线段,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了深度思考,经历了完整与深刻的体验过程。)

……

师:3cm、3cm、5cm能围成什么样的三角形?

生:有两条边长度是一样的三角形。

师:那这个三角形中5cm线段能换其他长度吗?是怎样长的线段?

生:小于5cm都行。

师:那请你在脑中将这几个三角形画一画,感觉一下分别是怎样的三角形?

生:越来越尖的三角形。

生:越来越窄的三角形

师:你脑中的图形是不量这样的(师电脑展示:)

师:能换3cm这条边吗?请试着换一换。

……

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 第9篇

2012年6月, 浙江省教育厅正式发布《浙江省深化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以往数次课改, 过分强调学习的结果, 而忽视了学习的过程。而课改的精神, 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快乐, 增长知识, 学会学习, 树立目标, 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浙江省深化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中指出:“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 其中的课程目标是最核心的部分。”把“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结合起来阐述课程目标, 其意义何在?对中学地理教育会带来哪些冲击?笔者基于上述背景下展开“过程与方法”目标研究。

1.“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的基本要义一般是:十分重视学生经历的学习过程,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发现、总结和掌握知识的规律和学习的方法, 注重学生的经历过程和掌握方法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主要是指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 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

2.“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研究意义

深化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 其意义就是让学生经历与体验探究过程, 掌握地理探究的科学方法。为了使学生形成一个科学的学科认知结构, 发展与提升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维训练, 只能是学科的概念原理和探究过程及方法理论相结合。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呢?

二、“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实施策略

理念决定行为, 突出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需要反思与重建课堂教学的观念。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传递和灌输而来, 而是建构而来的;强调用情节真实复杂的故事呈现问题, 营造解决问题的环境;强调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 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强调用产生于真实背景中的问题启动学生的思维。要突出“过程与方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 充分利用教材

丰富多彩的新教材为实施“过程与方法”提供了一个载体。例如湘教版教材中开设了许多阅读等小活动, 是教材内容的补充, 活跃了课堂气氛, 对课堂教学实施起到了指导作用。“阅读”栏目积极鼓励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 在探究中感悟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 促使学生思考、质疑、发现和创新。湘教版教材必修一中共安排了几十个小活动。例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课中安排了“海陆风的形成———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力环流的研究”, 建议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来证明白天和夜晚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力差异, 实验物质是沙和水, 然后通过实验操作、小组讨论、教师评价, 最后得出结论。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学习任务和进程, 尽量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实验设计、仔细观察, 学生分析讨论得出实验结果。

2. 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重组和改造。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创造活动往往来自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形成悬念, 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让他们寻根究底。如在教学《等高线地形图》一课时, 可利用四川雅安芦山地震、救灾情况来设计“为何地震发生之后, 救援人员、救援物资不能及时到达重灾区?如果上海有一批救援队即将进入雅安芦山, 最需要哪种地形图”等问题, 用意是引导学生关心国事, 并认识到学习地形的重要性。“学习了这些, 有些同学可能跃跃欲试。上海派出的救援队还缺一位地图专家, 报名的人很多, 这里给大家提供一次机会, 看谁能快速地读懂下面的一幅图, 并回答下列问题。”过渡性的语言与前面地震救援队呼应, 通过问题呈现新情境。

3. 精心构思问题

教师可以把知识设计成适当的学习问题, 用问题驱动学习。涉及的概念、原理或规律均是为了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始终处于解决问题的情境脉络中。问题设计的目的是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探索空间。如讲《气温的垂直变化》时, 学生常有海拔高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强因此气温高的经验意识, 这时提出:“那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天山等山峰海拔高, 离太阳更近些却终年积雪?”认知上的冲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通过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4. 关注师生互动

备课要把学生引进来, 引进的办法就是设计预习提纲。通过预习提纲, 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 编写的教案针对性更强。通过预习提纲在备课环节和学生展开互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备课时以课本为依托, 然后跳出课本的窠臼。教学中一些似是而非、容易混淆的问题或难以理解的问题, 采用讨论互动的方式, 把时间留给学生去讨论、分析、总结, 实现师生、生生互动, 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太阳辐射》时, 让学生讨论太阳辐射和温度的关系。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 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最后得出太阳辐射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

5. 指导学习方法

学习的基本方法是在学习研究过程中产生、发展并升华的, 其本身也是一个过程。学生的认识过程有一定的阶段性,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认知特点设计教学过程, 在过程中加以引导。比较法、归纳法是常用且有效的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如何做笔记, 怎样观察和对比, 怎样归纳总结知识。学习方法指导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 因人而异、因势利导, 做到个别指导, 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常说“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也是同样的道理。

比如怎样在等高线的基础上认识地形, 可就这个问题开展学习活动。活动中通过学习单方面的知识将不同地形作对比, 获得更深一步的认识。对比中主要按照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对比实际地形和等高线地形;二是画出地形的相似比和用图形的形式突出两者的不同之处。把握好这两种方式, 可以充分提高学生对这方面的理解能力, 更能培养他们细心解题的好习惯。

在解图之前, 应先给学生一个基本注意要素。如读数的时候要按照大小, 分析疏密程度, 认真分析地形形状。然后在之前分发的学习单上标注出来。又如在分析地形的坡陡时, 首先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读地势高低时, 要抓住等高线上数值的变化程度;比较什么是山脊什么是山谷的时候, 首先分析等高线弯曲方向的数值变化。多次以这种方法分析, 会发现学生的学习效率越来越高, 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效果最明显的, 就是学生解题的思路及方法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明确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首先, 三个维度之间相互渗透, 融为一体, 共同构成课程目标。过去, 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只重视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却忽略了一个问题, 就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 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教师教什么会什么, 只会死记硬背, 不知道举一反三。学生认为学习是一种痛苦, 而不是带着探究知识的心理去听课、学习, 可见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很差的, 更甚者会引起学生的厌学心理。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 越是教师讲授的知识, 越不愿意去识记, 这样对学习是非常不利的。不能只强调结果, 而不注重过程。

其次, 三个维度之间相互支持, 有机整合, 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从“知识与能力”目标来看, 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实践和学习体验、科学学习方法的教学引导和运用, 都有助于加强对知识的把握、能力的提高。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来看, 价值观是广泛而具有深度的人文涵养, 价值观的形成, 不仅仅是加强外在就可以的, 而是必须通过现实的实践与切身的体验才可以形成。从“过程与方法”目标来看, 不管是何种学习过程, 它们都是一个获取知识, 消化知识为自己用, 并且提高能力的过程。现行新课程标准下“过程与方法”的引用, 在很大程度上将以往的课程认知、课程情感以及动作技能的孤立状态做了很大调整, 也因此形成了新的情感与动作技能的目标。情感与动作技能已经不单单是依靠知识单一传授的方式, 而是变成了一种有所依托的传授形式, 这也促使课程目标更加的合理紧凑。三维目标的相互支持, 使课程目标更具完整性和操作性。

三者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 不能单纯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 才能有绚烂的结果。基础知识固然是重要的, 但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寻求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与学生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惟其如此, 我们的教育教学才能承担起塑造“全人”的使命。

2. 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重视接受式学习, 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 抑制了学生独立探究的意识, 培养出的人才极不适应多元化社会发展的需求。新的时代赋予教育新的启示, 必须改变单以获得知识为目的的学习方式, 既要强调以人为本的学习, 要关注获得知识, 还要强调如何获得知识及如何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中, 要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就要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合作地、探究地学习, 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头脑亲身体验, 在与同学的交流合作中相互鼓励和帮助, 激发对问题的探究意识。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建立与学习方式相适应的教学方式

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是密不可分的, 建立与学习方式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 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1) 教师要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教师要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 引导学生将各科知识综合运用, 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从而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

(2) 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 设计可行的教学活动, 重点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情绪下学习和研究。

(3) 善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教学中要淡化结论, 突出过程, 在过程中能够引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 教师要设法创设问题情境, 如实验、网络查找、讨论等方式, 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 在愉快的趣味性的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4) 教师要以合作的精神引导学生学会合作

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就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 教师要有合作精神, 增进相互之间的学习, 并相互鼓励和支持。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 不仅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 也学会了与他人相处与合作, 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同时, 教师要善于摸索如何与他人合作, 掌握必要的社交技能。在教师间合作的影响下, 带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并使学生掌握合作的方法和技能。

4.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 第10篇

一、整合课程资源,搭建落实过程 与方法目标的载体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材是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但是课程资源的使用者, 而且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开发挖掘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涵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对课程资源的有效挖掘和整合、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挖掘教材中的显性知识素材,还要挖掘教材中的隐性思想、方法、观念,挖掘教材中“科学与探究”、“思考与交流”、“学与问”、“实践活动”等栏目的教学功能,做好教材的调整、重组、增减,做到“继承与发展、呈现与发现、分散与整合、补充与舍弃”的有效结合。要广泛地吸纳与生活、生产、 民生问题等密切相关的素材, 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网络资源、社区资源、社会课程资源和多样化的辅助教学等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内涵,并结合具体化学事实、认知方法、学习活动设计出具有导向性、可操作性、可行性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过程与方法设计有目标、落实有措施、评价有根据, 使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不在形同虚设。例如,必修①P46“交流与思考”栏目教学功能的认识: 首先要认识到它是初高中学习金属性质的衔接点, 对新知识学习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次它是从物质分类角度认识金属性质落实 学习方法的生长点, 另外它还是探究金属性质落实科学探究方法的探究点, 不要把它的教学功能仅仅停留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纠错上。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教材中图片 “铜树”、“银树”诱导学生观察、分析,并进行如下探究:①铁置换出铜、铜置换出银揭示了什么化学反应原理? ②通过这两个反应能比较金属铁、铜、银的金属性强弱吗? ③将少量的锌加入到硫酸亚铁、硫酸铜、硝酸银混合溶液中,会有什么化学现象? ④将足量的锌加入到硫酸亚铁、硫酸铜、硝酸银混合溶液中,又会有什么现象? 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 进行探究性思考,得出“一般情况下, 活泼的金属可以从不活泼的金属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的结论,既获得知识又获得方法, 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显得鲜活而具有生命活力。

二、突出探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让学生亲历科学的过程, 感悟科学探 究的方法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科学探究是认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途径,实验对探究、验证物质的性质、应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要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利用教材中探究素材、实验内容设计科学探究活动,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亲历“提出问题———猜想与 假设———制订计 划———实践探究———收集证据———形成结论———反 思评价”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会科学的探究认知方法,感悟、体验、形成科学的态度与科学的精神。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突出四个要素: ①设计出具有探究驱动性的问题; ②要有可靠的预测和假设作支撑;③要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支架; ④要有可靠的结论。例如,在二氧化硫性质教学中针对二氧化硫还原性质探究的教学可进行如下教学设计:①提出问题:如何研究一种物质是否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如何通过实验验证的方法证明物质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 二氧化硫应具有怎样的性质? ②猜想与假设: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 可能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③设计实验探究方案,用溴水、酸性KMnO4溶液、氢硫酸验证猜想;④小组实验探究,收集记录实验现象; ⑤分析得出结论:SO2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同时引导学生反思总结交流评价。这样的认知程序不但使学生获得了对二氧化硫性质的认识, 而且体验了科学的探究过程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后续认识元素化合物知识具有借鉴指导价值,达到实现多重教育目标的功能。

三、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建立基本的 化学观念

新课程元素化合物主要安排在必修①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物质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知识之后及元素周期律之前学习, 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为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提供一种认知的方法, 让学生在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 深刻理解和掌握有关的化学知识和核心概念,在对知识的理解、应用中不断概括、提炼而形成元素观、分类观、转化观、实验观、微粒观等的基本观念,让课堂教学从“知识为本”转变到“观念建构”的教学策略上来。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法的指导,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分类、归纳、比较的方法认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要指导学生通过抓“八大核心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学 习建立元素观; 要指导学生运用微粒观从分子、原子、离子的角度认识化学物质, 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 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分类观从不同角度预测元素化合物知识,归纳同类物质的共性与个性,学会从同类物质具有的通性,如从金属、非金属、酸、碱、盐等物质类别所具有的通性预测某个具体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从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角度预测物质 是否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基本认识思路; 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转化观归纳梳理元素化合物知识之间的转化关系,从不同角度自主构建知识网络结构;通过利用实验、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等栏目,挖掘开发实验教学的隐性价值,指导学生全面有序的观察、记录实验现象、科学分析、解释实验结果,将观察与思维紧密结合,帮助学生学成科学的实验探究观,让化学的基本观念根植于学生的头脑中, 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化学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与还原性, 在转化观的指导下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0价铁、二价铁和三价铁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从而理解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避免了将单质铁、氯化铁、氯化亚铁、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等逐一系统讲解。这样的处理既是学习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也是巩固与深化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 不但学习了新的化学知识, 也获得了新的 研究物质 性质的思 路———从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角度分析物质是否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 通过实验进行检验的科学认知方法。

四、联系生活实际,拓宽知识视野,体验化学学 科的价值观

新课程倡导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社会的课程理念, 充分体现化学学科在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科技进步、人类健康、解决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环境保护、物质供给保障、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的学科价值。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拓宽学习的视野,学以致用,要用化学的视角关注生活、生产,弘扬化学学科的核心价值。例如,在乙醇的教学中以社会问题为中心, 将乙醇化学性质的学习置于真实的情境中, 通过让学生解决如何利用乙醇和钠为原料制备乙醇钠? 乙醇在人体发生了哪些化学变化? 交警用吹气法检验酒后驾车的反应原理是什么等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乙醇的化学性质, 不但能对乙醇的性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而且能引导学生用化学的视角关注与社会、生活相关的问题,体现化学学科的价值观。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活动,参观化学化工生产基地,了解化学在工农业生产、生活实际的应用,让学生课内学到的知识得到应用,拓宽知识视野,体现化学学习的实用性和价值观。例如,我们曾根据塑料袋使用过多造成白色污染问题和限塑令实施状况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兰州市限塑令实施状况的调查研究》综合实践活动, 让学生通过选择研究题、设计活动方案、制作调查问卷、选择调查样本、实施调查研究、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汇报交流成果等环节的实践, 达到课内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知识与科学方法的结合。又如,在学习《硫和氮的氧化物》时,我们配合市科协组织的水资源调查实践活动开展本地区雨水pH的测定、探究酸雨的成因、提出防止酸雨形成、减少酸雨危害的措施专题科技创新实践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既深化了课内知识, 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 第11篇

在这一章节中,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如下:1.学生应较全面地体验古代艺术的各种形式,認识其丰富内涵。2.教师应注重直观教学,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3.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让学生和学生之间充分交流。 中学生对于中国的古代艺术具有一定的史实基础,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本章节内容的目标要求,笔者通过以下几条途径来落实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

一、精心建构人文课堂,有效张扬学生个性

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关爱学生、倾听其心声,才能悉心了解他们,才能耐心地去塑造他们。这要求教师用爱心融化、打动学生,一方面通过谈心、书写等手段,了解学生的所知、所思、所为;另一方面要深入学生的生活,关注其个性发展,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给予同样的关注,尊重学生的人格,在这样一个遵循平等、尊重的原则下, 建构一个宽松、民主的人文课堂,能张扬学生的个性。

在学习本课知识前,从学生现在的书法现状聊到书法的起源,学生的兴趣相当浓厚,接着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即搜集、整理和中国古代艺术有关的资料包括图片,同时提醒他们课堂将以五个艺术小组pk的形式展开教学,即书法组、 绘画组、音乐组、舞蹈组、戏曲组,每位学生各司其职,主人翁意识增强。这样,让他们在宽松、民主的人文课堂氛围中主动参与学习,乐意学习,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己去体验中国古代艺术的各种形式,发现中国古代艺术的美。

二、积极组织教学活动,精心雕塑学生品能

本章节内容涉及艺术领域较多,包括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五个门类,史实较多,且每项艺术的内涵都较丰富。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是组织教学时应关注的重点所在。学习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需要,通过开展多样性的教学活动,如小组学习、古汉字书写、多媒体展示、京剧表演等诸多活动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1.小组合作学习。

把学生分成五个艺术小组:书法组、绘画组、音乐组、舞蹈组、戏曲组,来张扬学生的个性,增强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

2.古汉字书写。

书法艺术组成员介绍每一种书法字体的特征时,单纯的语言表述难以形象说明,他们边介绍边书写相关的字体,这样更形象、具体。

3.京剧表演。

戏曲艺术组在梳理中国古代戏曲发展脉络后,还即兴表演了一些京剧的经典片段学唱活动,有学生还演唱了京剧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说唱脸谱》,学生跟随合唱。此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这一国粹的艺术感召力。

4.音乐鉴赏。

选取唐朝、宋元、明清具有代表性朝代的音乐请学生鉴赏,体味音乐的魅力,感受古人的呼吸。

三、 巧妙运用情境教学,引领学生感悟历史

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强调的是史学的实用功能,即社会价值。而历史学科的特点是只有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环境,才能去真正地解读当时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才能去感知其所思、领悟其所思。结合本课的教学实际需要,可采用展示历史图画、播放历史音乐、编写历史小话剧等诸多方式来创设学生学习历史的情境,使学生进一步走进历史,感悟历史的真谛。

四、 适量组织习题训练,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在学习古代艺术史实的同时,为了训练、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运用问题的能力,还穿插了适量的、合理的习题训练。在设计习题时,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原则上以考查基础史实掌握为侧重点,同时注重史实的融合、贯通能力的训练。如考查宋、元、明、清的文化艺术时,联系这一时期的时代背景来权衡,会更深刻理解其内涵,也能达到提升学生综合认知能力的目的。

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 第12篇

在以往的化学课堂教学中, 许多教师只注重知识点的落实, 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特别是在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教学中, 直接下定义、出结论的现象比较普遍。这就违背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 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 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 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生的认识过程与人类的认识过程有共同之处, 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学习就是依靠发现”, 要求学生利用教师或教材提供的材料, 主动进行学习, 学会自我思考和探究。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坚持以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设计, 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案例1:《强、弱电解质概念》教学

鉴于学生已经学习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因此教师就利用媒体直接提出第一个问题:“下列物质中:NaCl、HCl、N a O H、C H 3C O O H、N H 3·H 2O、H 2S O 4、Ba (OH) 2、酒精、蔗糖, 哪些物质是电解质, 哪些物质是非电解质?”在学生的回答中, 有部分学生对CH3COOH、N H3·H 2O不敢确定。

教师提出第二个问题:“你有办法证明CH3COOH和NH3·H2O是否为电解质吗?”学生思考之后形成统一认识, 因为电解质溶液能导电, 所以只要测定一下醋酸溶液和氨水是否能导电就行了。

学生分组实验:把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盐酸、NaOH溶液以及醋酸溶液、氨水置于五个小烧杯中, 五个灯泡的功率一样大, 电极也一样, 并联后接通电源, 请学生观察现象。

教师提出第三个问题:“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需要解决?”学生们观察后都直接回答:这个实验证明了CH3COOH、NH3·H2O和NaCl、HCl、NaOH一样都属于电解质。但随即有几位同学质疑:“为什么醋酸溶液、氨水对应的灯泡比其余三个要暗呢?”

教师提出第四个问题:“是呀!物质的量的浓度一样的这五种溶液为什么导电能力却不同呢?”课堂一下子静下来了。几秒钟之后, 教师启发:“溶液为什么能导电呢?”学生略有所悟, 此时有学生站起来回答:“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刚才五种溶液导电能力不同说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不相等。”教师没有立即纠正这位同学的错误说法, 而是环视四周。又有同学站起来:“应该是这五种溶液中能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不同。”这位学生还举例:1L、1mol·L的NaCl溶液和10L、0.2mol·L的NaCl溶液, 何者导电能力强?他的回答得到了全班同学的肯定, 但此时又有同学发难了:“为什么在相同的条件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会不同呢?像HCl和CH3COOH都是一元酸呀。”许多学生思考后认为:“肯定是这些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程度不同造成的。”

此时教师接上话题:“对, 原因是有的电解质在水中电离程度大, 有的电离程度小。根据电离程度的大小, 我们把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同学们能对这两个概念下个定义吗?”学生没有阅读教材就直接得出了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在这个概念的教学中, 教师只提出了几个问题, 然后通过学生的回答、质疑、设计、再质疑、讨论、得出结论等环节自行得出了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并且理解了强、弱电解质的实质。在教学过程中, 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主要起到了组织者、帮助者、倾听者和欣赏者的作用, 创设各种问题情景,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培养了他们敢于质疑, 勤于思考的优良品质。

案例2:《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概念》教学

教材中设计的交流与讨论:比较Na2CO3溶液分别与澄清石灰水和CaCl2溶液反应的现象, 两者反应的实质是否相同?然后就直接得出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概念。教师认为这个实验只能说明Ca2+与CO32-发生了反应, 而无法让初学者判断Na+与Cl-、OH-是否发生了反应。学生还不能从反应实质上理解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因此教师设计了现象更为明显的实验来阐述离子反应的实质。

实验1:向滴有酚酞的Ba (OH) 2溶液中滴加适量的稀H2SO4, 观察现象。

问题1:“分析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学生:“白色沉淀是溶液中Ba2+和SO42-反应生成的Ba2SO4, 红色逐渐褪去是由于OH-被H+中和了。”

教师肯定:“Ba (OH) 2、H2SO4都是强电解质, 它们在溶液中的反应, 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 我们把这样的反应叫做离子反应。”

问题2:“是不是电解质在溶液里的反应所有的离子都参加反应了呢?”

学生想了一下之后, 纷纷发表意见, 有肯定也有否定。

实验2:向3ml稀H2SO4中滴加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 Cl2溶液, 观察现象。

问题3:“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还有没有其它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Ba2+和SO42-反应生成了Ba2SO4沉淀, 只是不知道H+和Cl-有没有反应?”

问题4:“能否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 证明H+、Cl-是否参加了反应?”

学生交流讨论后的结果有:

(1) 用石蕊试液检验反应后的滤液是否还有大量的H+。

(2) 在反应后的滤液中加入Na2CO3, 是否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 在滤液中加入锌片, 能否产生H2。

(4) 在滤液中滴加适量的AgNO3溶液, 然后加入少量的稀HNO3, 看能否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沉淀, 来检验Cl-的存在, 等。

根据最简单的原则, 学生们同意用 (1) 、 (4) 两种方案来证明溶液中是否还有大量的H+和Cl-。教师用手动离心机使沉淀快速聚沉, 然后取上层清液, 完成方案 (1) 和 (4) 实验, 从实验现象说明H+和Cl-没有参与离子反应, 只是Ba2+和SO42-参加了反应。

思考问题5:“从上面的二个对比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有的电解质在溶液中反应, 所有的离子都参加了反应, 如Ba (OH) 2和H2SO4反应。有的电解质在溶液中只有某几种离子参加了反应, 如Ba Cl2与H2SO4反应。”

此时, 教师提出:“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是非常必要的, 它能真正揭示电解质在溶液中反应的实质。”于是, 顺利引出了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在这个教学设计中, 教师采用了创设实验情景→质疑→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通过观察、设计、比较、归纳等办法, 最后得出离子反应的实质。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特别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 应用材料的能力, 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科学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学习和交流的能力, 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进学习过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就是落实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创设教学情景, 合理设计教学过程, 改变以往的“只注重学习结果, 不注重学习过程”的现象, 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变“接受式学习”为“探究性学习”。使教学过程不再是单纯的传授和接受的过程, 而是一个互动建构新知识体系的过程。由此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 养成自主探究, 创新的意识和习惯, 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形成良好的科学素质。

摘要:本文从对新课程三维目标中强调的“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出发, 以笔者亲历的两个创新教案为例, 通过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 浅析了化学课堂教学中强调过程与方法的目的意义和操作程序, 提出了当前化学新课程改革中的新观点。

关键词:新课改,过程与方法,教学案例

参考文献

上一篇:传播理论课程教学研究下一篇:绘本中的符号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