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信息管理系统

2024-07-28

社区信息管理系统(精选12篇)

社区信息管理系统 第1篇

关键词:社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发展背景,建设目标

1 社区信息管理系统发展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社区所发挥的基础作用越来越重要。对社区管理手段、管理能力、管理方式的要求也日益增多, 信息化应用需求和应用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时社区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就变得更为重要。社区信息管理系统运用计算机全面、准确、可靠、及时地记录和处理社区日常业务运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业务信息, 规范社区工作, 提高社区的工作效率, 为政府提供准确、有效的基础数据。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社区信息管理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也日趋完善, 并和国家的整体电子政务系统有机结合起来。经过多年建设, 我国社区管理部门基础设施逐步改善, 信息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业务协同的信息化应用水平、面向社会公众的便民服务能力都有了较大进步。

2 社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目标

社区信息管理系统将整合人口、社会事务、城市公共服务、就业、社保、民政、卫生、文化以及综治、信访、维稳等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 以网格化作为切入点、户况作为支撑点搭建社会管理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 真正实现“一口采集、多口使用”、“一方采集、多方使用”的信息采集合作与共享机制的资源共享, 构建全地区统一的社区信息管理平台, 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其一, 社区服务方面。搭建人口社会事务平台, 对全地区所有人口信息及与人相关联的社会事务信息建立动态数据库, 能够有效地整合各级政府和社会资源, 为百姓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同时有效地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的综合服务和管理水平。通过平台的预警管理可以有效地使各部门从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 真正实现政府职能转变, 寓管理于服务, 通过服务加强管理。

其二, 社会管理方面:在人口社会事务基础之上建立了综治信访维稳系统, 依托于人口社会事务平台的网格化管理体制及时了解掌握居民的诉求、社会问题以及不稳定因素, 并通过网格责任人及时进行登记、排查、调处整治、结案分析、反馈于民, 对承担社会管理职能部门的信息资源与管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梳理, 对事关全局的重点人群和重大紧急事件进行预防控制和监督管理, 系统还建立了一套体系完整的政府综合治理交互平台:公安部门、民政部门、卫生部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工商部门、交通部门、人力资源保障部门等进行信息通报。涉及人口及社会事务相关信息时及时地进行了交互, 整合了各部门信息资源, 消除了信息孤岛带来的弊端。系统平台真正做到了各部门同使一个平台, 共享一个数据库, 服务与管理一体化, 真正实现了各部门“管理互补、服务互动、信息共享”, 形成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五级服务”的社会管理创新模式, 实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数据共享、信息共用、资源整合、动态跟踪、全面覆盖的社区服务与社会管理新格局。

社区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的子系统有:全员人口社会事务综合服务系统、综治信访维稳服务系统、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服务系统、城市公共服务系统、新市民服务系统、居民网上申报审批服务系统、社区地理信息系统、党员服务信息系统、公共应急服务系统、社区便民综合服务系统、城市服务110系统、为老服务系统, 构建了社区服务与社会管理为一体的社区管理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3 社区信息管理系统特色

其一, 以社区网格化为切入点、以户况为支撑点, 网格化管理模式贯穿整个社区服务与社会管理服务信息流程, 实现了社区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 使服务更精细化。

其二, 平台以辖区居民实际需求为基础, 整合居民各项信息并加以延伸, 强化社区服务并使其全面覆盖整个社区。

其三, 平台整合了综治信访维稳信息、城市公共服务信息, 并建立了统一指挥中心, 协调、指挥参与社会管理各部门联动调处整治、结案分析, 并及时反馈于民, 实现“前台整合、后台共享”创新管理模式。

其四, 建立了“全貌划片、户况显示、分类管理、以片定责”的户况管理体系。

其五, 电子户况图创新管理模式的应用, 使社区的“人、地、物、情、事、组织”一目了然, 做到了“地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的创新社会事务的管理模式。

其六,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使用, 提高了事件处理的时效性与各项服务水平。GIS系统的引入更有效地保证了各种应急事项的及时预警, 尽量避免了各种人工操作带来的失误。

其七, 系统建设以网格化为基础、信息化为支撑、组织化为保障, 最终实现服务化, 为根本宗旨的四化建设。

4 社区信息管理系统前景

社区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一套为面向社区管理部门而设计的系统, 高效、快速、便捷就应成为它的基本要求, 并应立足于社区日常管理各项业务操作的相关要求进行开发, 力争满足社区信息的各项管理工作, 详细记录辖区居民及辖区单位住户等信息, 为社区工作提供全面、准确、便捷的信息管理工具。同时按照统一的数据格式记录和处理信息, 为其他相关部门提供准确、有效的基础数据。社区管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 还应具有强烈的服务性和可操作性, 应切实为社区民众提供一个享受贴心服务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冯润民.基于SSH的高校学生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 2009, 35 (6) :280-282.

社区人口信息管理系统 文档 第2篇

最新功能

一、2003.12.20 5.0 版居民户口簿重要更新:

1、新增功能:● 现在家庭信息中的“户籍状况”已经移到“个人信息”中。

● 新增“本村迁移(分户)”迁入迁出类别项目。

● 在迁入类别中新增一个“出生申报”的类别。

● 新增“自由组合排序”功能,该功能在“资料排列”菜单中。

● 新增一个按“组别、户别顺序及年龄大小倒序排列”的快速排序项目。

● 新增人口数据导入工具,允许从 txt、xls 文件中导入人口数据。

● 新增数据合并功能,允许将多台机器中的数据合并到一个数据库中。

● 新增列表数据批量替换功能。

● 家庭列表中现在默认使用双击鼠标左键来查看人口数据,以提高大数据量的软件运行性能。(该功能在“参数设置”中设置)

● 加入 户口迁移证 套打功能。

● 新增 户口登记表 套打功能。

● 新增 户口簿 套打功能。

2、增强功能:● 增强的居民信息编辑功能,现在不再强制要求输入“家庭信息”,这将由系统自动处理。

● 增强“与户主关系”列表功能,现在“性别”与“与户主关系”能够对应起来。

● 增强的另立新户(转到他户)功能,可以一次性将一个家庭中的多位成员迁移到新户中。● 人口信息统计表现在能够统计往年出生本年登记的人口数。

● 其他一些界面和操作方式上的增强。

3、移除功能:

● 去除“按周岁计算年龄”选项,现在居民列表中的日期全部按周岁计算。

● 去除“家庭信息”中的“户籍状况”项目。

4、居民通讯录重要更新:

● 新增农历日历功能,可以查阅 1901 年至 2050 年之间的农历日期。

● 新增全国行政区划代码、名称、邮编以及电话区号编辑功能。只需在各相应列表中双击鼠标左键即可进入编辑状态。

二、2003.5.204.5 版

1、居民户口簿重要更新:● 新增外国人国籍选择录入功能。

● 更加方便的高级查找功能,现在在一个界面中就可以根据户口簿、家庭资料、救助资料来查找人员。

● 在 户口 菜单下新增一个 家庭列表 子菜单。

● 修改另立新户功能,现在操作方法与 转到他户 功能相同,以达到一致的操作习惯。● 新增社区救助对象工作对象(重点人口)的管理功能。

● 在居民资料录入窗口中新增救助对象提示功能。如果当前人员已加入到某一个救助对象项目中,现在将以 红色呈现相应的项目,使得操作更直观。

● 修正删除、注销一个居民时不自动更新家庭人数的问题。

● 修正在检索数据时继续操作其他功能将导致软件异常终止的错误。

● 新增更多快捷键,在录入居民资料时如果当前光标在家庭信息中,可以使用 Ctrl + W 切换到 基本资料 录入窗。还有以下快捷键: 新增同户居民:Ctrl + A、新增新户居民:Ctrl + N

● 新增日期选择对话框,现在输入日期也可以用鼠标来完成。

● 修正其他一些已知的问题。

居民通讯录重要更新:

● 全面改进 常用电话簿 功能,现在用户可以自由添加和删除以及查找常用电话号码。● 改进居民通讯录启动速度。

三、2003.3.14.0 版4.0 版本功能得到了全面的升级,以下是该版本的重要更新:

1、居民户口簿● 使用标准的户口类别,使得对村居(社区)的人口管理更加规范。● 新增全新的户别树图列表,现在能够更加实时、直观的反映各组各户人数。

● 新增居民家庭资料的管理,能够全面记录各个家庭的户籍状况、生活状况、住房状况等资料。

● 新增救助对象管理功能,现在能够对村居(社区)的低保人员、失业人员、优抚人员、老龄人口等进行全面的管理。

● 新增户口项目自扩充功能,用户现在可以自行扩充一些特殊的项目。请参阅 附加项目录入 一节了解更多。

● 新增更多常用功能:整户注销、另立新户、转到他户 等功能,更加方便用户。

● 新增健康状况、户籍所在地、户籍所在地行政区划代码、籍贯行政区划代码、原住地行政区划代码、迁出地行政区划代码等项目。

● 新增户口项目内容变更历史记录功能,以完整的反映户口内容的更改历史。有关该功能的详细说明,请参看 项目内容变更记录 一节。

● 新增列表布局方案预制功能,用户可以自由定义各种常用的列表布局方案以方便查看和打印各种资料。

● 新增 人口及其变动情况统计表 报表。现在报表可扩展能力更加强大,能够挂接多达 60 多种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报表。

● 新增多操作员管理功能,并且具备非常实用的权限控制能力。

● 新增更多参数设置选项,包括:开启时是否自动显示全部数据,是否总是显示“家庭信息”等。

● 更加强大的照片管理能力,现在照片文件可存入数据库中。

● 提供更加详细的功能提示,并且更富人性化。

● 其他更多的界面和性能改进。

2、居民通讯录 ● 取消通讯录中联系人的“户口类别”项目,现在联系人资料独立保存,如果要与户口簿中的资料关联,需特别指定,但直接从居民户口簿中加入的联系人会自动关联。(有关此功能的详细说明,请查看“居民通讯录操作指南”一节)

● 新增快速查找面板,现在查找联系人更加方便。

四、2002.11.123.2 版

● 扩充更多户口类别,现在支持对待定户口、暂住户口资料的管理。

● 加入更多的常用条件,现在可以快速找出征兵适龄青年、市(县)内(外)迁入(出)人员等资料。

● 调整“常用”条件页位置,以方便用户使用。

● 修正户口登记表身份证号不能完整打印的问题。

● 增强资料导出功能,现在完美支持将户口资料导出为 Excel、TXT、WPS、WORD 等文件。

● 更改家庭分组方式,现在只按楼号、户号来区分一个家庭,户口类别不再作为条件。● 加入 人口与计划生育报告单 报表。

五 2002.11.13.0 版

● 全新的管理界面,现在支持列表、家庭、相片簿和详细资料 四种查看方式。

● 新加入五个居民资料项目,现在包括其他住址、迁入类别、迁出类别、迁出原因 以及死亡日期,以用于更有效的生成上报派出所的各种报表。计划生育信息资料表中也新加入一个“已生育子女数”项目。

● 新增多个查找条件项,分别是出生年、出生月、出生日 以及 注销年、注销月、注销日等。

● 支持快速条件调用,该功能在 查找 按钮旁边。

● 支持自己扩充常用查询条件,该功能在 快速搜索栏的第 6 个选项卡中。(有关此功能的详细说明,请参看 常用条件一节)

● 支持打印 户口登记表 和 实有人口底数表。

● 支持多种户口资料编辑方式,现在既可以在新开窗口中编辑,也可以就地进行编辑。● 全面更新 与户主关系、文化程度、兵役状况等列表资料。

● 增强的数据刷新能力。现在数据完全支持自动刷新,并且速度更快。

● 为了用户能够更好的试用本软件,3.0 版本取消了未注册时不能打印报表的限制。

六、2002.7.212.5 版

● 集成计划生育信息资料管理功能

● 加入更多的居民基本资料项目,现在包括身高、血型、出生地以及户口登记日期等信息都可全面记录

● 加入更方便的快速查找功能,可以根据楼号、户号、姓名、户主以及身份证号进行查找● 支持按 类别/楼号/户号 进行顺序和倒序重排户口资料

● 改正旧版本中汉字模糊查找不精确的问题

● 集成全新的数据库升级工具

七、2002.7.62.1 版

● 改正数据库备份功能,修复有时无法成功备份的问题以及成功备份后检索数据时会产生错误的问题

● 支持按周岁计算年龄(此功能可以在 参数设置 中设置。默认不按周岁计算年龄)● 支持在个人资料表中打印照片(此功能可以在参数设置中设置。默认不打印照片,以适合使用针式打印机用户的需要)

● 支持更多的显示过滤能力,并且该功能现在完全开放,用户也可以自行扩充以方便使用

八、2002.6.152.0 版

● 支持图像扫描和截取照片

● 集成居民通讯录管理功能

● 支持同时管理居民和村民

● 加入分户人数统计功能

● 支持查看相关家庭成员功能

● 加入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但仍然保留自动数据备份功能

● 改善户口数据录入界面

● 支持更多的显示过滤能力

九、2002.5.121.0 版

城镇社区智能化系统的信息网络构建 第3篇

关键词:智能化社区信息网络系统自动化系统

0引言

社区智能化是利用4C(即计算机、通讯网络、自控和IC卡),通过有效的传输网络,将多元的信息服务与管理、物业管理与安防、住宅智能化集成,为社区的服务与管理提供高技术的智能化手段,以期实现快捷高效的超值服务与管理,提供安全舒适的家居环境。智能化社区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即通常所说的4C,更有效地实现上述特征,同时利用这些技术突出实现住宅信息渠道的开放性、社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性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它是建筑艺术、生活理念与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现代高科技的完美结合。它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足不出户而纵览全球。电子商务、远程教育、家庭网上办公、网上购物、网上旅游聊天、社区智能系统管理……,将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智能社区的主要的特征是智能化,它采用一系列的高新技术,实现服务、信息和系统资源的高度共享,为社区住户提供安全、环保、高效、舒适、方便的生活空间,实现以人为本的建筑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经济目标。智能化社区信息网络系统主要由社区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管理系统和社区物业管理系统三个部分组成,他们分别实现社区信息化、社区活动管理和社区活动管理智能化的功能。

1智能化社区的信息网络建设

智能化社区的核心是智能化社区网络的建设。智能化社区网络属于园区网络,它是一个公用的运营网络,其设计包括以下5个方面:区网络控制中心的设计,包括宽带Internet接入方式、网管技术选择和核心交换路由设备的选择等;基础物理传输网络设计,包括物理线路和传输协议等;网络逻辑设计,包括路由服务和网络流量控制等;网络运营管理平台设计,包括基于用户的认证、计费、网络安全和服务质量等;Internet服务网络平台设计,包括防火墙、WebCache和服务器负载均衡等。

智能化社区网络的建设重点就是物理网络传输技术即社区用户接人技术的选择,在目前主要有4种接人技术:以太网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有线电视网数据传输技术和数字电话线路传输技术。

1.1智能社区以太网技术此方案是以局域网络以太网技术为基础,建设智能化小区的园区网络。在住户的家中添加以太网络RJ45信息插座作为接入网络的接口,可提供10M,甚至100M的网络速率。由于采用以太网络技术,故其基础网络设计方案和技术实现比较简单成熟,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园区结构化布线:在楼宇之间采用室外光纤(多模或单模)形成网络骨干线路,在单个建筑物内,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室内光纤作为楼内垂直主干和五类双绞线到每户内的方案,或全五类双绞线的方案。骨干网络拓扑结构一般采用星型,但可根据实际情况及要求,采用树型、环型或混合型。②以太网络设计与实现:网络结构基本上分为核心和边缘。网络核心即社区网络管理中心,一般采用核心级以太网骨干交换机。网络的边缘即各个建筑物内,一般采用工作组级以太网交换机。可根据每个建筑物内用户数量,来确定交换机端口数量,从而决定采用交换机的数量。

1.2无线局域网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是采用以太网技术建设社区网络的有益补充,实际上也是建设社区以太网。无线局域网设备由无线客户端和访问单元(Access Point简称AP)组成,有时为了增加无线网络的传输(连接)距离,还包括高增益定向天线,现有的无线局域网设备可以提供2Mbps-10Mbps的传输速率。AP通常还提供以太网接口,以方便超出传统传输介质连接范围的多个局域网互联,因此AP也被称为无线网桥,一些厂商生产的AP还可以互联,以增加无线局域网的覆盖范围。采用无线局域网技术建设社区网络与前面所介绍的以太网技术基本相同,都是先在社区网络中心及单栋建筑物中建设以太网,然后在各楼交换机与网络管理中心骨干交换机之间,利用无线AP及高增益天线配合使用充当网桥互联,以解决传统以太网建设过程中社区楼外布线成本高及利用率低等弊端,特别适合楼栋分布范围广和用户群分散的社区采用。社区用户只要拥有无线网卡及可移动计算机,就可以在社区随时随地上网,实现了住户与社区网络的无缝链接。

1.3有线电视网数据传输技术有线电视综合信息网采用频率分割、数字压缩、调制解调等技术,是面向大众的宽带接入平台。它具有其他网络不可比拟的优势:高人户率、高带宽、建网成本低、能综合传输图像、数据和语音等多媒体业务。作为现代化的智能小区,有线电视服务必不可少。因此,为该解决方案提供了良好的线路基础。对于已经建成的小区,为了不破坏建筑室内外的装修,有线数据网络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替代的解决方案。有线电视的传统业务是传输电视模拟信号,要在它的网络上开展数据业务,建设数据网络,需要增加相应的设备,将数字信号调电视电缆相应的频带上。其中,在用户端需要添置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在小区的有线中心需要添置电缆调制解调头端设备CMTS。传统有线电视网是广播式的单向传输网络,而为了传输双向的数据业务,头端设备及户端设备需要将HFC网分成上行和下行通道。上行通道提供用户向中心传送数据的通路,下行通道是中心向用户传送数据的通道。因为在传送数据时,不应影响电视信号的传送,所以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的工作频率不能与电视信号频率相重叠。下行一般采用OAM64或QAM256调制方式,最高数据传输速率可达38Mbps;上行一般采用QPSK或QAM16调制方式,最高速率可达10Mbpso

上面所讲的组网方式是针对支持双向传输的HFC网络,如果原有有线电视网络是单向的,则可采取两种解决方式。其一是进行双向网改造,通过改造部分线路及分配器、放大器等使网络变成双向网。另一种方式是利用现有的电话网,下行通道依然不变,而将电话拨号信道作为上行通道。此时,头端设备应能同时作为电话拨号的接入设备。从服务于用户的角度来说(如带宽,使用方便等),以采用第一种方式,即对小区有线电视网络进行改造,使其支持双向传输的方案为佳。另外,在选择头端设备CMTS和用户端的Cable Modem时,应注意该设备是否符合工业标准,只有符合工业标准的产品,才能保证其与不同厂家设备的互操作性,以及以后设备升级的可能,从而保证用户的投资不会浪费。目前,业界主流的工业标准为MCNS的DOCSIS 1.0和DOCSIS 1.1。

1.4数字电话线路传输技术对于已经建成的社区,如要采用以太网社区接人解决方案则需要重新进行数据网络结构化布线,这对于高档社区的用户可能是无法接受的。采用数字电话线路传输技术

建设智能化社区就是用户利用电话线和调制解调器接人社区网络管理控制中心。为了实现数据传输的高速性,通常利用比较成熟的xDSL(如ADSL)技术。该方式利用现有的电话线路,为社区住户同时提供语音和高速数据传输服务,因此,它的适用范围很广,特别适合于不便于进行结构布线的社区,不仅节约了投资,也有利于日后的维护管理。但是,通过目前的电话线路,还无法实现交互式的视像服务节目。该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用户端的网络存取单元(NAU)、中心的网络集中单元(NCU),网络交换机和电话布线系统。这种组网方式不需要重新布线,在传输网络数据的同时,仍可提供电话业务服务。例如利用3Com公司的Ethernet Over VDSL技术,可以在1类到5类双绞线上同时传输传统的语音业务和标准的以太网数据,即全双工10Mbps的数据业务。

2社区网络建设技术的选择

智能化社区网络的建设是智能化社区建设的核心,对接人技术的选择是其中的关键,一旦选定更改不易,因此需要慎重考虑。具体选用哪种接人技术,需要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而定,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2.1从布线的角度考虑如果是新建社区或老区改造用户接受重新布线,则可以采用以太网技术或无线局域网技术。否则,就选择有线电视数据传输技术或数字电话线路传输技术。同时如果小区范围广,光纤铺设相对较为昂贵,同时需要住户计算机能无缝接入社区网络,则可以优先考虑无线局域网技术。

2.2从社区用户接入的带宽需求角度考虑以太网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和数字电话线路传输技术都可以向用户提供10Mbps的网络接入速率,对于高带宽的网络应用(如视频点播等)支持较好,而有线电视数据传输则相对带宽较小。

2.3从网络安全的角度考虑由于以太网技术原本是为局域网而开发的技术,将它用于公共接入运营网络,将存在相对较为严重的安全问题。无线局域网和数字电话线路传输技术由于也采用了以太网技术,所以也有相同的问题。而有线电视数据传输技术本身就是为宽带接入运营网络而设计,比如DOCSIS标准中就定义了基于网络链路层的安全措施,所以安全性较好。

2.4从网络设备管理的角度考虑采用以太网技术和无线局域网技术的网络设备可分别放置在各个建筑物内,网络设备需要分布管理,并且需要考虑网络设备的运行环境。而采用有线电视数据传输技术和采用数字电话线路传输技术则不存在这类问题,其所有网络设备均集中放置在网络中心室内,且管理和维护方便。

3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也可称为楼宇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BAS可以通过对整个建筑的电气设备,如空调设备、新风机组、风机盘管、水箱液位、照明设备及给排水等系统进行信号采集和控制,实现楼宇内设备管理系统的自动化,从而起到集中管理、分散控制、节能降耗的作用。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由楼宇机电设备控制构成的设备环境监控系统和由消防系统以及保安系统组成的安全保卫监控系统两大块。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按照控制方式可分为直接数字控制系统,设定值控制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

3.1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直接数字控制系统是计算机的过程输入,通过控制算法得到控制输出以后,以计算机取代模拟调节器,直接通过接口控制执行机构,从而实施对现场被控过程的控制。

3.2设定值控制系统设定值控制系统是通过过程输入和控制算法求得一个指导性的设定值,再以其来规定回路控制的目标值,最后由回路控制设备完成具体的控制输出。

3.3分布式控制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是以多台计算机分别承担不同控制功能和处理范围,不仅使处理能力大大提高,而且将危及系统安全的因素降低。

4办公自动化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等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使人们的部分办公业务活动物化于人以外的各种现代化办公设备中,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公效率和改进办公质量,改善办公环境和条件,缩短办公周期,并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借助于各种先进技术和辅助决策,提高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以实现办公活动的科学化、自动化。现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是融信息处理、业务流程和知识管理于一体的应用系统,将现有的决策支持系统推进到更高级的决策智能系统,强调以知识管理为核心,提供丰富的学习功能和知识共享功能,确保每一个使用者通过学习使之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地位能从被动向主动转变,从而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核心是计算机网络支持下的各类应用软件。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集成主要是各种软件界面的集成,办公自动化的核心就是信息技术,在客户机、服务器等方式下,通过局域网互联快速地实现楼宇的管理功能,或者由基于TCP/IP协议的In-ternet、Intrnat网络和Web,通过浏览器Browser模式对网络数据进行发布和交换,是智能楼宇办公系统自动化追求的目标。

5物业管理自动化系统

智能社区物业管理是指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依照合同和契约,在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支持下,采用先进和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对已经竣工验收投入使用的智能社区以经营的方式进行管理,同时对社区的环境、清洁绿化、安全保卫、租赁业务、机电设备的运行与维护实施一体化的专业管理,并向社区的使用者与承租户提供高效和完善的优质服务。

物业管理系统能够对物业管理工作提供准确及时的管理信息,大大提高物业管理部门的管理效率和质量。智能物业管理系统一般有单机版和网络版,其中网络版又分为局域网版和广域网版。

5.1单机版IB FMS单机版IB FMS运行于单机环境,只是用于小型抵挡楼盘物业管理,通过人工输入信息,对数据进行处理、存档,便与信息检索和数据统计。

5.2局域网版旧FMS局域网版IB FMS适用于大中型楼盘的物业管理,局域网目前多采用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建立智能大厦或住宅小区内部的内联网是网络化IB FMS的发展方向。除了具备单机版功能外,还通过与智能建筑各智能化子系统的联网使用,具备了实时数据采集和动态监控功能,如:水电气表的远程自动计量、水暖电气设备的自动监控、停车场的自动管理、火灾自动报警、“一卡通”、物管网站等基于网络的物业管理功能。局域网版FMS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和操作界面,具有与其它智能化系统的接口功能,实现了智能建筑各种物业管理信息的综合,增强了对智能建筑全局事件的反应和处理能力,提高了智能建筑物业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社区信息管理系统 第4篇

如今, 在我国“看病难, 看病贵”已经成为百姓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医改后百姓看小病得自掏部分医药费, 而社区卫生站服务方便, 价格低廉的特点又正好能满足医改后市民的要求。医改后政府大力推广社区医疗卫生服务, 社区医疗服务站中仅能售卖《中国药典》中规定的304中基本药物, 因此逐步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社区医疗服务站药品信息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市场的需求和技术的支持, 最终会导致越来越多的优秀医药管理软件的出现, 并在竞争中得到不断的完善和优化。

本系统开发设计思想是实现药品管理的数字化。尽量采用现有软硬件环境, 及先进的管理系统开发方案, 提高系统开发水平和应用效果的目的;系统具备数据库维护功能, 及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数据的添加, 删除, 修改等操作。总之, 它满足了人们多方面、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 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和医疗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本系统中药品信息数据来源于《中国药典》, 社区医疗服务站中仅能售卖《中国药典》中规定的304中基本药物, 采用统一编码。

系统分析

1.用户需求

这个系统是帮助社区医疗服务站医疗人员完成日常繁重窗口业务的工具。借助计算机系统, 使他们凌乱的工作变得有条理, 解脱他们需要记忆大量信息 (药品的规格, 价钱, 疾病的名称与编码等) 的困难。保证他们遵守某些规范, 减轻他们汇总、统计、报告和传递这些信息的负担。因此, 尽量符合这些事务处理级工作人员的工作秩序与工作习惯, 功能完整, 操作简单, 响应迅速, 界面友善, 易学易用成为这类软件必须满足的功能要求。

2.主要功能

(1) 登录功能

由于是限定医疗服务站使用, 人员较少, 分工并不完全明确, 因此登陆后可以使用所有功能。

(2) 用户管理功能

用户可以更改用户名和密码。

(3) 药品预览功能

在主窗口下用户可以看到所有的药品及其药品名称、药品编码、药品剂型、药品规格、药品包装、价格等信息, 点击左侧预览即可在右侧区域中看到。

(4) 药品管理功能

对药品进行添加删除已经数量上的买进售出等方面提供管理功能。

(5) 药品查询功能

点击工具栏或菜单栏的“查询”, 可以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要查找的药品名称或剂型, 由此可以查找该药品并能查看其详细信息。

模块结构

系统管理模块分为用户登录、用户管理、药品信息管理、药品查询、入库管理和出库管理;药品管理模块主要有数据修改模块;入库单模块主要有入库数据修改社区医疗服务站医药信息管理系统 (入库) ;出库管理模块主要有出库数据修改。

系统体系功能模块见图1:

系统开发环境

1.系统的运行环境

2.服务器端技术指标

1.服务器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5

2.采用IIS 6.0作为系统运行服务器

3.客户端需要客户下载并安装, 占用空间小, 满足客户易用性要求。

4.客户端须满足如下技术指标:

(1) IE 6及其以上版本

(2) Windows XP版本操作系统及以上版本

系统的处理流程及实现

1.用户登录

(1) 功能流图

(2) 功能描述

用户根据已知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 只有登录成功才能进行系列的药品管理、库存管理、入库及出库管理的操作。

2.药品管理

用户进入系统以后, 首先需要添加药品信息, 没有药品信息就无法进行库存管理了, 更做不到药品买进和售出。药品信息作为库存管理的一部分, 是药品入库和出库的编号查询;还有为提供药品有效期的报警来源。

3.售出管理

用户在售出管理的时候, 要先根据已有的可以售出的药品信息才能出库, 出库时候进行出库药品信息核对之后便可以完成药品出库了。

4.买进管理

用户在买进管理的时候, 要先根据已有的药品信息才能入库, 不能插入没有名目的药品。入库时候进行入库药品信息核对之后便可以完成药品入库了。

开发模式和实现

1.MVC模式

在系统整体设计中采用常用的MVC模式, 即操作界面为视图层 (V) , 整体的跳转控制为控制层 (C) , 与数据库连接的业务为逻辑层 (M) 。在本系统中MVC具体实现见图3。

2.系统实现

图4为系统实现的主界面。

社区信息管理系统 第5篇

一、我国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历程与取得的主要成绩

社区信息化是在政府主导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下,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社区服务和管理水平的过程。

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社区信息化构成了国家信息化的微观基础,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06 年初印发的《2006—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明确提出社区信息化是“推进社会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内容,要积极“整合各类信息系统和资源,构建统一的社区信息平台,加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信息化管理,改善社区服务”。

我国社区信息化是在社区建设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国家信息化工程的快速推进为社区信息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和良好条件;适应政府职能下移、构建和谐社区,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创新社区管理方式,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成为推动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强大动力。

在各级领导重视下,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表现在:

1、规划先行, 带动社区信息化建设。为加强对本地区社区信息化的指导, 推动社区信息化建设,有的地区出台了社区信息化建设规划或指导意见, 有的地区出台了社区信息化建设标准, 以标准化推动信息化。如重庆市出台了《重庆市信息化示范社区评选标准》, 从重视程度、经费保障、社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社区信息网络平台及应用、社区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来评比信息化示范社区;杭州市出台了 《杭州市社区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纲要明确了杭州市社区信息化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实施进度和保障措施;部分地区虽然没有出台专门的社区信息化文件, 但在本地区的社会发展和社会信息化规划、社区建设总体规划中, 都列出专门的章节,2、积极探索,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模式。我国一些重要城市,如北京、杭州、上海、重庆、武汉、深圳、南京、大连、青岛等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特点的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模式。北京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和96156热线呼叫系统实现了全覆盖。上海实现了市、区、街三级联通和社区服务信息网、热线电话网、实体服务网“三网联动”。重庆构建起区、街、社区三级服务网络。嘉兴通过1221工程,形成了嘉兴模式。青岛市四方区综合管理各级社区基础数据,构建起社区信息管理系统,并逐步扩展为四方区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等等。

3、通过社区信息化,有效地提升了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推动了和谐社区建设。社区信息化成为新形势下改进政府公共服务方式、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和强有力抓手。从全国社区信息化试点单位的成功经验看,通过社区信息化,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社区管理和服务方式,而且满足了居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精神生活需求,对于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建设和谐社区产生了积极作用。青岛四方区通过便民综合服务系统,既解决了居民缴费难、老年居民出行难等问题,又通过收费企业提供的岗位解决了部分社区实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我国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分析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社区信息化建设虽然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观念、体制、财力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总体上尚处在探索阶段,问题在所难免,其中有些问题在全国带有普遍性。

(一)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需要统一规划,并建立行业标准。标准问题既涉及到数据标准, 又涉及到管理与服务标准。数据标准包括数据采集的基本要素、数据的来源、数据采集的方法及要求等, 标准统一有利于各地系统间的融合贯通;管理与服务的标准包括社区管理与服务的范围、内容、深入的程度以及如何将管理与服务有机结合等问题。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导致各地政府各自为战,不仅模式多样,而且进展明显不平衡。不仅城市与城市之间存在鸿沟,即使同一个城市的社区之间,发展也很不平衡。如,青岛虽然是全国社区信息化建设先进城市,但只有四方区82个社区居委会引入了城市社区便民服务系统,其他区还没有引入这个系统。同样的情况在全国其他城市也普遍存在。

(二)多头管理、重复建设,导致成本过高。社区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参与。由于体制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部门间条块分割严重, 一些门专业性强, 权力相对集中, 条线管理也非常明显, 对于社区信息化建设而言, 要进行条块整合时就显得困难重重。目前的情况是,很多职能部门均在社区开展相关管理工作,同一批居民的基本情况, 在不同部门建立的系统中多次出现, 而且数据采集的方法和标准差异很大, 这样既造成了重复建设, 也严重增加了社区的工作负担。广州市曾经有的街道共接到了6个部门下发的9套软件,重复建设现象非常严重,成本过高现象十分突出。这样做的另一个不良后果是资源整合力度不高,“信息孤岛”现象大量存在。有的部门观念滞后,实行信息封锁,将自己掌握的信息视为机密,不愿意共享;有的部门忽视信息资源整合的意义,担心对自己的工作造成额外负担,进行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动力明显不足。

(三)系统的扩展性不强,整体架构和技术有待提升。现代社区的发展要求社区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的拓扑结构具有延展性,既要满足社区群众当前的需求,又要满足社区群众长远发展需求。在模块设置上要突出适用性的同时,体现前瞻性。过去,社区居民对养老、医疗、收取水、电、煤气等事项比较关心,但目前出现的一个趋势是,社区居民对政治参与愿望强烈,对教育、健康的关注度明显提高。这个变化要求信息服务系统能够及时调整,进行技术升级,不断满足社区群众新的需求。

(四)社区信息建设人才匮乏。信息化社区的建设和管理最终还是要通过人来完成,而人才队伍的质量对于社区信息化建设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 虽然大部分街道干部都已接受过计算机知识培训,但由于从事社区信息管理的人员大都年龄老化,知识程度不高,计算机基础知识严重匮乏,网络维护能力低下,遇到一点小的故障就无能为力。有的社区经常出现连线障碍,使前来接受服务的群众深感不满。

三、积极推进我国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一)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社区信息化建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是满足社区群众服务需求,根据群众服务需求变化,科学设置社区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内容,增强服务的便利性和实效性。

2.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正确引导的作用,以社区为基础,组织、培训、鼓励、扶持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这项事业。

3.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约建设,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促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4.因地制宜,梯度推进。鼓励各地从实际情况出发,创新发展,突出重点,试点引导,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地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

(二)总体目标

到“十一五”末,社区信息化工作覆盖到80%的地级以上城市和60%的县级城市。通过社区信息化建设,推动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新的体制、机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社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显著提升,努力将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三)模式选择

社区信息化系统由一般由外网应用和内网应用两个部分组成,外网部分依托国际互联网,内网部分依托已经建成的政务网络平台(金宏网),两个部分物理隔离,可以通过网闸进行数据交换[见图1]。这种模式的基本特点是:统一平台,资源整合、集中共享、安全便利。

1、外网应用系统

外网主要为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服务。社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接入社区信息化平台,进行基础数据维护、信息发布、网站管理等日常工作;社区居民则通过浏览社区网站得到各类资讯、党员远程教育、居民文化资源共享等多类信息服务。社区信息化平台包含基础业务处理、网站信息发布、便民服务、政民互动等应用系统复合应用,并通过信息门户进行整合后以社区网站的形式展现给终端用户。

外网网站分为区、街道、社区三级模式,区级网站为全区社区服务平台,下设街道子网站,每个街道子网站又分各个社区子网站,每个街道社区都有自己的用户名,在自己的网站上发布自己的信息,在社区服务平台上会把所有的信息体现出来。社区服务平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社区门户网站。主要栏目应该有以下几个:

政务公开:政府、街道、社区三级单位的政务信息、政策法规;

便民服务:包括民政服务窗口、社区义工、婚姻时空、家政服务、社区医疗等项目,该栏目应由社区服务中心维护;

行政事项审批:社区居民需要到政府部门进行审批的事项,可以通过该系统平台进行网上事项填报、预审、审批、反馈;

爱心超市:红十字会提供的捐赠物品拍卖等事项,该栏目由区红十字会维护; 交换空间:社区居民提供不用的物品交换需要的物品,该栏目由区社区服务中心维护;市民直通车:社区居民可以通过该栏目直接与政府各部门进行直接对话,提出问题,由负责的部门进行回答,该栏目由各部门共同维护; 网上购物:各商家可以在网上发布自己的产品,社区居民可以通过网络订购自己想要的产品,该栏目区社区服务中心维护;

网上办事:配合市里正在实施的网上行政审批项目,社区居民在网上即可完成行政审批流程;

社区论坛:社区居民进行交流的空间,以及政府领导与社区居民进行互动交流的空间。二是网站内容管理平台。开发专门的内容管理平台对网站的信息栏目和信息内容进行管理,并以内容管理平台为依托构建和管理社区网站上的信息栏目。内容管理系统主要负责信息的采集、分类、整理、审核、发布以及信息栏目的管理,还会通过数据接口从现有的各种应用中转入数据,在内容管理系统中统一管理。

三是社区便民服务热线。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基于社区信息化平台,建立社区便民热线,该系统以网络、电话的形式,整合社区信息化社区网站、社区信息化基础数据管理系统,将社区便民服务、服务预约、健康养老等服务凝成一体,并形成了一个相互联动的综合性便民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二)内网应用系统

内网主要为政府部门各级工作人员和领导服务,以金宏基础办公平台为依托,利用信息交换中心和认证授权中心提供的服务开发应用。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社区基础业务平台。社区信息化中核心的内容是面向街道、社区基层工作事项的业务处理和数据采集,社区基础工作事项涵盖党建、统战、治安、民政、文化、城管、计生、财政、劳动保障、工青妇、社区服务等几十个门类的一百多项业务。

二是社区基础数据利用。利用外网应用中社区基础数据管理系统所采集到的基础数据,开发出专门的应用系统,为政府部门和领导决策服务。基础数据决策系统通过社区录入的居民基础数据生成各类查询报表、图表,并通过相应表现形式展示出来,为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三是与现有应用系统的整合。内网中有很多宝贵的信息资源,如公文、信息、法律法规等。信息采集发布系统采集这些信息,经过审核后,通过网闸发布到外网的社区网站上。

(三)基于社区信息化平台的其他应用系统一是信息化便民综合服务系统。信息化便民服务平台系统作为区域性的跨平台、跨行业、多功能、多媒介的城市社会化服务的BTOC类大型综合服务平台,面对各类群体,通过广告宣传和商品直销等方式,使本平台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供应、生产、销售链中的销售这一环节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布置在居民小区等人流相对集中区域的信息终端,可以方便居民、游客进行商品购物、车船票订购,提供社保、医保、气象、物价等信息查询。缴费业务方面可进行水、电、煤气、手机、电话、小灵通等项目,并可当场获得交易发票或凭证。项目突出“便民、利民、为民”的原则,有利于电子商务应用的普及和提高,使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真正渗透到老百姓的生活中去。

二是地理信息城市管理系统(电子地图)。以多媒体电子地图为载体,将区域主要地理信息数据内容进行展示,以进一步提高办公的数字化、网络化为目的,搭建起来的综合性办公服务平台。该系统是一个综合系统,是采用“一体化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地网GeoBeansv4.5”,应用MS SOL Server 2000 数据库,asp脚本语言编写的基于网络的电子地图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可以达到信息共享。各职能部门作为一个子系统,同时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达到保密性的工作。该系统既可以领导决策,招商引资,发展区域经济等服务,同时为各职能部门提供了一个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工作经费的应用性工作平台。

三是电子商务平台。由政府出面,与大型商业集团、网络运营商、电子产品供应商及软件公司开展合作,搭建电子商务平台,推动区域商贸服务业的深入发发展。具体操作方式:由大型商业集团提供区域内的商品货源、配送及服务,由网络运营商和电子产品供应商联合推出“宽带+电脑”的低价优惠套餐,为居民提供便利的网络信息平台,由软件公司设计完成网站及后期的运行维护,政府对整个项目进行引导规范和监督。

四是党员远程教育网。各社区居委会通过社区信息化平台网络,连接党员远程教育网,社区的党员即可在社区内接受党的教育,学习党的重要会议精神,远程参与党的会议。

五是社区居民文化资源共享。基于社区信息化网络平台,建成全区居民文化资源共享系统,如影视文化网上观看、网上数字图书馆,网上数字档案资源等。

(四)推进措施

1.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的统一规划,抓建制订和完善城市社区信息化标准,为各地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指导,促进我国城市社区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

提升中国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统一规划和通用标准。2007年4月2日,原国家信息产业部与民政部在北京召开了社区信息化标准研究起草小组成立会。会议就成立社区信息化标准研究起草小组、社区信息化标准研究起草小组工作规则、社区信息化标准制定工作的实施计划达成了一致,并对有关企业进行了标准化知识培训。可以说,此项工作已经正式启动。当前的任务是尽快总结成功经验,制订城市社区信息化发展规划,明确时间进度等要求,使国家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做到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

2.制订分步推进策略,逐步构建市、区、街、社区四级信息网络系统。上海等城市的经验表明,社区信息化的投入力度大,资源整合工作复杂,工程量十分浩大,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分步实施。与城市管理体制相一致,城市社区信息化的基本目标应该是构建四级网络体系。首先做好社区与街道两个信息节点,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扩展到区和市。为此,必须制订相应的推进计划,明确目标和责任,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确保目标计划的顺利推进。

3.明确社区功能,构建科学的社区管理系统。要通过调查,仔细梳理居民社区管理,特别是服务需求特点,根据实际情况,构建社区管理系统。[见图2] 图2 社区信息化管理系统模块

该系统由三大板块构成:系统管理、便笺服务和业务模块。三个板块对应不同的功能,共同运行于一个基础平台上。这个管理系统总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实用,易于操作。

4.以信息决策预警和公共服务为突破点,加强基础数据的建设和更新,加强系统的扩展性,将公安、民政、劳动、统计、司法、档案等体系的相关数据导入社区系统,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各个行业信息交换和利用。克服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需要有效整合各个部门手中掌握的大量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必须打破条块分割,建立由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牵头,相关行业领导参加的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推进委员会,其职责是制订计划,定期研究信息资源交换、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加速信息整合进程,更好地发挥社区信息化平台作用。

5.构建分布式查询系统,建设城市社区数字地图,并将之上升为区域地理信息系统,实现社区信息系统功能的优化与升级。这是未来城市社区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青岛市四方区已经建立了这样的范例。该区信息中心依托社区信息化平台,独立开发了四方区社区数字查询系统。只要打开数字地图,每一个街道、社区内的单位、居民住户的基本情况都可以在这个系统内找到。以家庭为例,可以查找到每个家庭的人口、年龄、职业、计生、健康等各种信息,为社区科学管理和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加大社区信息建设人才的培训工作。对街道、居委会工作人员有计划实施定期培训,提高社区一线工作人员的基本技能。要将社区信息工作人员培训列入计划,分批分期进行技能操作培训,使之能够较为熟练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同时,加紧补充年轻的大学生到社区工作,每年补充一定数量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到社区任助理,不仅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也能从整体上提高社区一线工作人员的信息管理技能。同时,要建立系统维护中心,设置专线、故障排除电话等方式,强化指导力度,随时解决大的局部性故障,维护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社区信息管理系统 第6篇

[关键词]自管会;“三自”模式;制度

在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推行下,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在高职教育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立足以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以提升学生干部综合能力为根本,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信息书院为载体,基于“三自”教育模式下,打造一支以学生为主体的公寓专属的学生干部队伍,即信息书院公寓社区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

一、关于“三自”教育模式

“三自”教育模式是让学生做自己能做的事;让学生管自己能管的事;让学生服务自己可以服务的事。 “三自”教育模式是指在学生中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活动。“三自”教育模式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是指在学校的指导下,学生把自身作为教育、管理、服务的对象,按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发挥主体能动性,通过自主、自觉、自为、自律,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活动。

“三自”教育模式的核心内容是突出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在教育、管理、服务中的发挥,从而达到最佳的管理成效。

推行“三自”教育模式,可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意识、纪律意识、劳动观念和团队精神,达到学生自我约束管理的目的,不仅能够促进校园管理的民主化、提升学校的行政管理效能,而且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的民主情操和责任感。

二、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的研究

1.简介

信息书院公寓社区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简称“自管会”,由信息技术系学工办团总支领导,它由热爱宿舍之家、建设公寓之家、创建温馨之家的热心同学组成,以人文素质教育、公寓社区文化建设为依托,以建设育人特色社区和公寓文化、维护良好公寓秩序和环境、维护公寓同学正当权益为主要目的的,以实现公寓内学生的自我管理与服务为宗旨的一支公寓专属的学生干部队伍。

2.职能

(1) “自我完善”:不断完善和健全组织运行机制,重视团队熔炼和项目拓展,创建特色组织文化,给予成员丰富的发展平台。

(2)“自我教育”:积极宣传并模范执行学校公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促进公寓社区同学自律自省,自觉为建设文明和谐公寓社区贡献力量。

(3)“自我管理”:促进同学树立公寓社区主人翁意识,主动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积极创建和维护良好的公寓秩序和宿舍环境。

(4)“自我服务”:广泛收集同学的意见和建议,维护同学正当权益;推进公寓社区文化建设,营造惠及更多同学的公寓社区文化。

3.组织框架

信息书院公寓社区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下设部门如下:

(1)办公部

(一)学生公寓个人档案统计组。统计公寓里的每一位同学的扣分情况,制作学生公寓个人档案。

(二)经费管理组。协助公寓社区开展公寓文化活动,向上级申请活动经费,并做好汇总定时向指导老师汇报。

(三)建议收集组(意见箱)。收集并适当接受同学们的意见或建议。

(2)纪律督察大队

(一)卫检组。负责公寓内各个寝室的卫生检查工作。

(二)考勤组。负责督促住校同学在校期间的面部或指纹考勤,定期统计为考勤人员汇总。

(三)安检组。负责定期对公寓内各个寝室进行违规电器检查工作,并不定期抽查寝室内部的安全情况。

(3)创意实践部

(一)宣传组。协助自管会,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信息书院公寓社区的最新消息做宣传,将信息书院公寓社区文化宣传做到第一时间发送,确保其宣传效果到位。

(二)活动策划组。编写自管会对公寓社区开展的活动策划(如:公寓文化节)

组织结构框架如下:

三、结语

通过这段时间的研究,基于“三自”教育下,通过引导自管會对学生宿舍进行自我管理,培养学生自强、自立、自尊、自爱、自律的性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公寓社区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的组织框架与组织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已经打造了一支以公寓社区为主要阵地,以学生为主体,以服务学生为主要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与吃苦耐劳的公寓专属的学生干部社团。

参考文献:

[1] 黄锦红. 浅谈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J]. 卫生职业教育. 2003(06).

[2] 王世佰. 高校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探析[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0(03).

[3] 郭婧,杨薇,邵宝健. 学生自我管理的构成要素及原则[J]. 教学与管理. 2010(24).

[4] 李满林. 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容及类型[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05).

社区信息管理系统 第7篇

1 ASSH框架

Ajax是一种创建交互式网页应用的网页开发技术。Ajax采用异步交互过程,在用户与服务器之间引入一个中间媒体,消除了在传统Web应用的网络交互过程中处理—等待—处理—等待的缺点。Ajax引擎允许用户与应用软件之间交互过程异步进行,独立于用户与网络服务器间的交流。通过JavaScrint调用Ajax引擎来代替产生一个Http请求的用户动作,内存中的数据编辑、页面导航、数据校验、部分数据加载显示这些都不需要重新载入整个页面的请求,可以交给Ajax来执行。Ajax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Web应用程序的交互模式,为开发人员、终端用户带来了便捷,在Web应用中越来越流行[1]。

Struts是一个基J2EE平台的MVC框架,主要是采用Servlet和JSP技术来实现的,是开发Web应用程序的开放源码的Framework。Struts把Servlet、JSP、自定义标签和信息资源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框架中,开发人员利用其进行开发时不用再自己编码实现全套MVC模式,极大的节省了时间,Struts包含一个控制器,能将用户的请求发送到相应的Action对象。JSP tag库在控制器中提供关联支持,帮助开发人员创建交互式表单应用。提供了一系列实用对象:XML处理、通过Java反射自动处理JavaBeans属性、国际化的提示和消息[3]。

Spring是一个开源框架,是为了解决企业应用程序开发复杂性而创建的。框架的主要优势之一就是其分层架构,分层架构允许您选择使用哪一个组件,同时为J2EE应用程序开发提供集成的框架。Spring框架可以将Struts框架和Hibernate框架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软件开发框架体系。Spring能有效地组织中间层对象,易于同其他View框架无缝集成,允许根据需要在某一层选择使用它的某一个模块,对不同的数据访问技术提供了统一的接口,并且采用IoC使得可以很容易的实现bean的装配,提供了简洁的AOP并据此实现事务管理,便于测试,但其Jsp中要写很多代码、控制器过于灵活,缺少一个公用控制器,这又可以由Struts来弥补。

用Hibernate实现数据的持久化能解决因底层的数据结构发生改变而导致应用发生改变这样的问题,同时又可以和多种Web服务器或应用服务器良好集成,如今已经支持几乎所有的流行的数据库服务器。并且由于Hibernate使用了J2EE架构中JDBC、JTA、JNDI等技术,使得Hibernate可以方便地集成到J2EE应用服务器中去,为Java应用提供了一个易用的、高效率的轻量级对象关系映射框架[2]。

Ajax、Struts、Spring和Hibernate框架组合对于业务逻辑较复杂且数据操作需求较大的项目有着非常好的支持。社区医院信息系统流程复杂,各种信息的数据量庞大,对系统灵活性、可靠性要求很高,因此需要J2EE技术解决方案。搭建一个基于ASSH的通用的、开发周期短、成本低、系统松耦合、易于扩展和移植等优点的开发平台,使用ASSH框架指导快速和高效开发社区医院信息系统。

2 系统设计

社区医院信息系统实现医院医务信息的管理包括医院科室管理、医生管理、病房管理。医护人员管理包括医生护士管理、挂号收费人员管理、部门管理员管理;预约挂号管理实现预约挂号信息的管理;病房信息了实现病房使用情况管理功能。

社区医院信息系统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

从医生护士、患者、医院管理者三类对象的使用来考虑,医生护士可以通过联网的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调取病人的电子病历、医嘱信息,辅助诊治和护理工作;患者能通过自助查询系统、医院网站等查询病历、检验结果、费用等,住院病人每天都能收到医院提供的一日费用清单。

门诊挂号功能。可以进行号表建立、录入、查询、修改,以及与号表有关属性的处理。依据门诊各科医生名单,设定科别、医生姓名、职称(医士、医师、主冶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日期、班次(全天、上午、下午、夜间)、诊别或坐班性质(急诊、普通门诊、专家门诊、专科门诊)、限号及加号等项目生成医生作息表(排班表)。系统支持窗口挂号、预约挂号、限号挂号和开放挂号等模式。根据病员要求,快速选择诊别、号别、科别等生成挂号证。支持退号、换号等功能。

患者可以利用个人帐户和密码,通过网络或电话向医院进行预约挂号,通过预约,患者可在预定的时间到达医院,到预约的门诊看病。医生利用微机网络系统,为该患者书写门诊病历,开出各种检查、检验申请单,并自动传送到各有关医技科室。患者在门诊收费交纳费用后,可直接到医技科室进行检查,医技科室医生在微机上直接书写检查报告经网络系统传给门诊医生查阅。门诊医生作出诊断后,在微机上开具处方和治疗方案,如需住院,医生可在微机上进行住院预约登记,办理住院手续。

门诊划价收费功能。由门诊医生站完成医嘱录入时,后台自动划价(有医生工作站时启用);由收费处划价的同时收费;门诊药房执行药品发药医嘱时同时记帐。收费处理按现行科目进行录入收费,应完成相关的退费、发票作废、发票补打印功能。按上级统一规定格式和科目进行套打发票,序号必须连续由计算机自动生成,不出现重号,具有打印容错功能。在打印收据过程中出现故障时具有补救措施,以免发生错误收费和漏费。

门诊病历管理基本功能。病人基本信息登记;病人就诊情况记录;病历借阅管理;病历相关查询统计分析。门诊领导查询基本功能:门诊医生工作量统计;门诊科室费用统计;门诊病人情况查询;门诊工作情况查询。

入院出院管理功能。办理入院病人登记,支持保险医疗、公费医疗及其他医疗,各种医疗分开统计汇总,支持住院号、病区、床号在线查询。收取预交金,打印预交金收据。费用录入采用集中式录入,界面有余额提示或报警。打印催款单,按预交金一定比例,按病区、病人进行打印催款单。出院结帐,办理病人出院、出院结帐。支持中途结帐,转科结帐、召回等。打印费用清单明细及收据。打印病人报销凭证,凭证格式符合财政和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要求或认可的凭证格式和报销收费科目,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

床位管理功能。实现床位分配、空床查询、包床/退床、转床转科处理,病人转床转科后床位费自动结算。医保功能,医保病人作为病人性质中的一种费别处理,费用录入过程中,系统自动给予医保病人有药品、费用限制的提示。根据拨付比例设置,系统自动计算医保病人自负费用、拨付金额。打印医疗保险清单、保险费用汇总表及病人自负费用发票。查询统计,系统模块各基本功能均应具有查询功能,在各子功能模块界面也能按有关条件组合进行多种查询。完成对病人情况、费用、欠款的查询和医生及科室工作量、费用統計和汇总,以及按科别、时间、项目等的查询和統計可查询总帐及明细帐。

统计打印报表功能。可以灵活地按照日、月、年病人预交金、在院病人各项费用、出院病人结帐和退款等统计汇总。收费科室工作量统计功能,完成月、季、半年、年科室工作量统计;完成月科室、病房、药房、检查治疗科室工作量统计和费用汇总工作。打印病人一日費用清单。病人的预交金总帐、明细帐,入院病人日(月)报表、出院病人日(月)报表,各科室汇总表,在院全院(科室)病人费用明细表、出院全院(科室)病人费用明细表、住院病人收费日报表、在院月收入汇总表,出院病人住院费用日(月)明细表,与医保有关的人出院人次及费用的统计报表等。

住院病区管理功能。具有增加/删除科室、病房的开放床位。病人费用管理功能:完成病人费用录入、结帐、费用查询、欠费和退费管理等。病人费用录入形式有单项费用录入和全项费用录入功能选择;病人结帐具备病人住院期间的结算和出院总结算,以及病人出院后再召回病人功能;住院病人预交金使用最低限额警告功能;病人费用查询提供病人(家属)查询自己的各种费用使用情况;欠费和退费病人管理功能。实现本病房的转床管理、病人转科和转病房的床位管理,将病人转后的所有资料及原科室的费用处理保存好。统计病房床位数和病人使用床位情况;病人一日费用清单;查询病人住院病房、床位情况。

住院病历管理基本功能。病人基本信息登记。病人就诊情况记录。病历借阅管理。病历相关查询统计分析。

系统维护功能。建立住院收费管理工作环境参数,设置、维护科别、病区床位设置、收费科目字典、标准收费科目、合同单位、医院及社保要求的信息等。

3 系统实现

Ajax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过程:编写JavaScript事件处理的js文件;为页面的目标控件中添加事件触发属性;在页面中添加事件响应函数sendRequest();编写后台业务逻辑处理程序;在页面中添加响应处理函数callBackRequest(xmlHttpRequest)。

通过Struts Action的管理委托进行Struts和Spring整合。首先在struts-config.xml文件中注册Spring插件,将所有action标签中type属性设为org.springframework.web.struts.DelegatingActionProxy,也就是将action委托给了Spring。因而在Spring配置文件applicationContext.xml中配置一个于action标签path属性对应的bean(也就是bean的name值等于action的path值),将StrutsAction委托给Spring框架可以使代码解耦,从而使可以在Struts应用程序中利用Spring的特性。并且一旦让Spring控制StrutsAction,就可以使用Spring给Action补充更强的活力。例如,没有Spring的话,所有的StrutsAction都必须是线程安全的。如果设置标一记的Singleton属性为“false”,那么不管用何种方法,应用程序都将在每一个请求上有一个新生成的动作对象。

Spring通过applicationContext.xml文件配置管理SessionFactory与数据库的连接。在实际的J2EE应用中,数据源采用依赖注入的方式,将SessionFactory传给Hibernate。SessionFactory由applicationContext.xml管理,并随着应用程序启动时自动加载,可以被处于applicationContext.xml管理下的任意一个bean引用。Hibernate的数据库访问需要在Session管理下,而SessionFactory是Session的工厂。Spring采用依赖注入的方式为DAO对象注入SessionFactory的引用。Spring还提供了HibernateTemplate用于持久层访问,该模板类无须显示打开Session及关闭Session。它只要获得SessionFactory的引用,就可以自动打开Session,并在持久化访问结束后关闭Session。程序开发只需完成持久层逻辑,通用的操作则由HibernateTemplate完成,不必关心Session的打开和关闭。

4 结束语

Ajax、Struts、Spring和Hibernate整合框架利用了Ajax、Struts在表现层的完备,Spring业务管理的灵活和Hibernate在持久层上的成熟这些优点,对四种框架技术进行了整合,从而使系统更易于开发和维护。通过系统开发实践证明,该整合框架给社区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带来了高效能,若应用企业级业务系统的开发应均能起到推动作用。

摘要:医院信息化系统已成为当前医院运营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与技术支撑环境。社区医院信息化软件系统的功能完整、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的可提高社区医院的工作效率,大大促进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发展。社区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支持医院的行政管理与事务处理业务,减轻医务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辅助医院行政管理,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从而使社区医院能够以较少的投入而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关键词:ASSH框架,社区医院,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丁波.基于Struts2框架的Ajax开发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30(16).

[2]刘铭徽.基于Struts与Hibernate框架的图书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

[3]孙强.基于Struts+Spring+iBATIS的轻量级Web应用框架研究[J].计算机应用软件,2008(10):136.

数字社区地理信息系统服务体系探究 第8篇

一、数字社区地理信息系统服务体系的基本概况

(1)数字社区地理信息系统服务体系的基本内容。数字社区是数字城市的具体表现,它是利用4C技术和3S技术对社区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动态的收集、处理、整合与利用,以实现对社区信息的共享和交流为目的。本文所提到的数字社区地理信息系统服务体系主要是以网络技术、Web 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基础,构建社区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服务体系,具体内容主要有六点:①信息管理功能;②财务管理功能;③社区规划管理功能;④物业服务功能;⑤系统运行管理;⑥安全管理。(2)数字社区地理信息系统服务体系的结构。地理信息系统服务体系主要由数据库、客户端和应用服务器构成,其中,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按功能可分为三种结构:一是瘦客户端结构。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只接收PNG/JEPG/GIF格式的地图图片,主要任务是发送请求、结果显示,而服务器处理比较多且杂的数据(好处是不需把数据上传到本地机上处理,比较方便快捷),但它的系统性能相对比较低。二是胖客户端结构。这种结构是先把数据下载到客户端,然后利用客户端的相关程序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显示,它一般只对数据进行过滤和处理,相对降低系统响应速度(主要是因为大量的数据需要通过网络传输),且安全性比较低,比较适用于数据量小或者一些特定用户的系统中。三是混合型结构。它是前两种结构的结合体,根据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功能分布情况决定该结构系统的功能。

二、数字社区地理信息系统服务体系的关键技术

第一,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在数字社区建设中,利用3S技术或其他数据获取技术对社区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并根据相关要求整合录入数据和保存数据。其中,数据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空间数据,主要包括社区空间分布图、基础地理等数据,另一类为属性数据,主要包括与空间数据相关的属性数据和其他的社区管理信息。第二,空间数据库技术。空间数据库技术的运用是GIS技术的核心问题,数字社区地理信息系统服务体系建设中要以GIS技术为核心,综合利用其他技术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空间数据库,为数字社区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数据组织和管理技术。数字社区地理信息系统服务体系涉及内容比较多,相应的数据类型也多,主要有结构化的属性数据(比如社区规划相关图片、视频等数据)和非结构化空间数据(比如社区道路规划等地理信息数据、线缆等管网数据),数据量大而复杂,且数据源呈现分布式异构性的特点,因此要对这些数据进行专门的组织和管理。第四,信息安全技术。在数字社区建设中,尤其要注意信息安全问题,当下使用比较多的信息安全技术有身份验证、访问受限、数据库加密和保密通信等。第五,虚拟现实技术。随着三维技术的不断发展,把三维技术运用到数字社区建设中,实现三维空间目标的可视化。

三、结束语

数字社区是数字地球建设和发展的微观化和精确化体现,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地理信息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建设数字社区地理信息系统服务体系是时代的潮流,利用计算机、GPS、GIS等技术可以实现社区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流,促进数字城市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数字社区地理信息系统服务体系的实现将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王璐,李锐,谢能刚,宋崇智.基于3D GIS的数字社区三维仿真系统[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8)

社区信息管理系统 第9篇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 社区作为现代城市的细胞所发挥的基础作用越来越重要, 对管理手段、管理能力、管理方式的要求也日益增多, 信息化应用需求和应用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时社区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就变得更为重要。社区信息管理系统用计算机全面、准确、可靠、及时的记录和处理社区日常业务运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业务信息, 规范社区工作, 提高社区的工作效率, 便于民政局统一的调度及统计管理, 为其他相关部门提供准确、有效的基础数据。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社区管理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 也日趋完善, 和国家的整体电子政务系统也能有机的结合起来。经过多年建设, 我国社区管理部门基础设施逐步改善, 信息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业务协同的信息化应用水平、面向社会公众的便民服务能力都有了较大进步。同时, 政府的一批重大应用系统也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强公众服务、辅助宏观决策等方面取得了实效, 为进一步建设一体化的社区信息平台, 实现社区工作的电子化、信息化打下坚实的基础。社区管理系统作为社区信息化的基本组成单元, 也具备了开发与使用的土壤。

1 系统需求分析

对于系统的开发而言, 系统的需求工作非常重要, 它规定了系统设计统一的最基本的要求, 需求分析的结果是系统设计实现测试验收和维护的依据。需求分析是在可行性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确定新项目必须完成的工作, 既对项目最终目标提出完整准确清晰和具体的要求。其具体任务是:确定用户对新系统的综合要求, 分析系统的数据要求, 导出新系统数据字典及系统流程, 确定和评价系统方案, 确定系统开发计划。

社区管理部门为了给社区居民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 并对社区进行信息化管理, 响应国家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 将开发一套满足社区日常工作的管理系统。

社区存在的意义在于沟通政府与社会, 进而促进城市的发展, 社会文明的进步并不断的为居民提供城市社区服务, 改善生活环境, 实现这些就有赖于城市社区的功能。作为中介组织的城市社区具有如下功能:

(1) 政治功能 (2) 教育功能 (3) 服务功能 (4) 参与功能

这几个功能细化到社区中可分为社区概况、社区组织、社区治安、社区计划生育、社区卫生等功能。作为基层管理组织, 社区管理工作具有事物多, 需处理并存档事项多等特点。

2 系统方案

2.1 技术可行性分析

系统采用B/S模式进行开发, 三层的B/S体系结构具有许多传统C/S体系结构不具备的优点, 而且在技术实现上采用Struts+Spring+Hibernate三种主流框架相结合, 整个系统框架结构清晰明了, 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和工作量, 使后期的维护简单化, 数据库采用了已经相当成熟而且灵活精简的My SQL, 完全满足了社区信息数据方面的存储需求, 在运行方面也降低了对硬件的要求。

2.2 实现技术

2.2.1 C/S和B/S结构

C/S结构, 即Client/Server (客户机/服务) 结构。它由两部分构成:前端是客户机, 即用户界面 (Client) 结合了表示业务逻辑。接受用户的请求, 并向数据库服务提出请求, 通常是一个PC机;后端是服务器, 即数据管理 (Server) 将数据提交给客户端, 客户端将数据进行计算并将结果呈现给用户。B/S结构, 即Browser/Server (浏览器/服务器) 结构。B/S模式是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结构模型, 即前台客户端采用浏览器, 中间件为Web服务器, 后台为数据库服务器, 形成三层结构。

2.2.2 SSH架构简介

SSH在J2EE项目中表示了3种框架, 即Struts+Spring+Hibernate

典型的J2EE三层结构, 分为表现层、中间层 (业务逻辑层) 和数据服务层。三层体系将业务规则、数据访问及合法性校验等工作放在中间层处理。客户端不直接与数据库交互, 而是通过组件与中间层建立连接, 再由中间层与数据库交互。

表现层是传统的JSP技术, 自1999年问世以来, 经过多年的发展, 其广泛的应用和稳定的表现, 为其作为表现层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间层采用的是流行的Spring+Hibernate, 为了将控制层与业务逻辑层分离, 又细分为以下几种。

Web层, 就是MVC模式里面的“C” (controller) , 负责控制业务逻辑层与表现层的交互, 调用业务逻辑层, 并将业务数据返回给表现层作组织表现, 该系统的MVC框架采用Struts。

Service层 (就是业务逻辑层) , 负责实现业务逻辑。业务逻辑层以DAO层为基础, 通过对DAO组件的正面模式包装, 完成系统所要求的业务逻辑。

DAO层, 负责与持久化对象交互。该层封装了数据的增、删、查、改的操作。

PO, 持久化对象。通过实体关系映射工具将关系型数据库的数据映射成对象, 很方便地实现以面向对象方式操作数据库, 该系统采用Hibernate作为ORM框架。

Spring的作用贯穿了整个中间层, 将Web层、Service层、DAO层及PO无缝整合, 其数据服务层用来存放数据。

一个良好的框架可以让开发人员减轻重新建立解决复杂问题方案的负担和精力;它可以被扩展以进行内部的定制化;并且有强大的用户社区来支持它。框架通常能很好的解决一个问题。然而, 你的应用是分层的, 可能每一个层都需要各自的框架。仅仅解决UI问题并不意味着你能够很好的将业务逻辑和持久性逻辑和UI组件很好的耦合。

3 结束语

社区管理系统作为一套面向社区管理部门而设计的一套系统, 高效、快速、便捷就应成为他的基本要求, 并应立足于社区日常管理各项业务操作要求进行开发, 满足社区信息的各项管理工作, 详细记录辖区居民及辖区单位住户等信息, 为社区工作提供全面、准确、便捷的信息管理工具。同时按照统一的数据格式记录和处理信息以及处理信息, 为其他相关部门提供准确、有效的基础数据。社区管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 还应具有强烈的服务性和可操作性, 也为社区民众提供了一个享受贴心服务的平台。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人口的增加, 人们对网络的需求也越来越苛刻, 越来越贴近生活, 本文设计构想一套基于SSH架构的社区综合管理系统将传统行业的服务延伸到网络, 以方便居民的生活、工作和学习。

关键词:管理系统,社区信息,SSH框架

参考文献

[1]冯润民.基于SSH的高校学生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 2009, 3 (56) :280-282

信息化背景下的社区档案管理研究 第10篇

一、社区档案的概念及其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1. 社区档案的概念提出。

社区档案作为社区发展的产物, 有文字、图表、声音等多种载体, 展现着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社区群众自治组织等在社区工作中的具体活动。它包括居民家庭信息档案、计划生育档案以及辖区失业人员信息档案等内容。它是社区进行自我管理完善的一种方式, 更是社区为居民提供服务和保障的内在要求。

2. 社区档案包含的内容。

社区档案是社区实践活动的信息及其载体的统一体, 它具备一切信息的功能, 如存贮、传输、压缩、扩充、共享等信息特点。 (1) 居民个人家庭信息档案。社区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 必须做到有针对性地服务社区居民, 这项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便是了解并掌握居民的家庭情况。社区工作主管部门联合档案管理部门, 对居民的相关信息逐户登记, 采用微机技术, 建立居民家庭档案, 并及时更新信息。居民档案的建立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效用:一是服务社区, 广泛开展一些针对性的社区活动;二是为人口信息普查工作提供便捷条件, 同时也有助于社区管理效率的提高。 (2) 下岗失业职工信息档案。为了进一步彰显社区服务的人性化, 应针对失业居民家庭的特殊需求, 建立下岗失业职工档案。一方面可以为社区的失业群体提供不同类别的岗前培训, 并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另一方面, 在经济能力及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的今天, 人们的各种家政服务需求也越来越多。在对这些基本信息了解的基础之上, 及时就近安排下岗职工从事社区内家政服务, 既满足了社区内家政服务需要, 又解决了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 (3) 社区居民健康信息档案。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 为社区医生便捷、高效地开展医疗服务提供了信息保障, 而且还可以为居民提供优质、综合、连续的社区卫生服务, 可以涵盖预防、治疗、保健、康复、生育计划及健康计划等多个层面和领域。 (4) 城市流动人口信息档案。社区的流动人口也是其管理的一部分。在社区管理工作中, 流动人口管理一直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建立流动人口信息档案, 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此外, 还可以主动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 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有利于建设和谐、安定社区。

3. 社区档案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城市社区档案工作是社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基础性工作, 社区档案直接服务于社区管理, 并作为社区建设的历史记录, 留下社区建设的足迹。由此而言, 社区档案在当前的城市管理和居民的生活中都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1) 社区档案保障了城市居民基层民主权利。社区人口信息档案工作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也关系着居民基本民主权利的行使, 也是社区进行选举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所以社区人口档案建设不仅关乎居民的切身利益, 也深刻影响着我国基层民主制度的发展。同时特别是对于一些社会弱势群体, 建立专门档案, 有助于全面了解其生活现状, 对其开展专门性帮助, 如“低保”等, 保障困难居民的基本生存权。 (2) 社区档案保障了城市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失业及下岗居民的就业及再就业问题, 不仅关乎居民的切身利益, 而且对社区及社会的稳定有着很大的影响。为此, 各街道办事处及居民委员会, 应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之上, 总结分类, 建立下岗失业居民信息档案。另外搜集、整理、分类各种就业信息, 构建就业信息档案, 有针对性地向失业及下岗居民推荐就业机会, 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 在再就业方面有效地发挥了自身的作用。 (3) 社区档案保障了社区的安全和稳定。社区的治安工作关系着一个社区、一座城市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 更是社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社区治安档案的建立, 不仅有助于构建社区治安的防范体系, 维系社会的稳定, 还可以加强社区的群防群治工作, 有针对性地开展群众性的法制教育, 合理安置流动人口, 安抚刑满释放和劳教人员。总而言之, 社区治安档案的建立, 有助于社区安定,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传统的社区档案管理方式的滞后与信息技术背景下社区档案的管理优势

1. 传统的社区档案管理方式的滞后。

(1) 重视保管轻利用, 难以发挥社区档案的职能。在以往的各种档案管理中, 大多注重保管而非重利用, 社区档案的管理也是如此。在传统的社区档案管理中, 档案部门在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仅仅停留在保管工作的阶段, 而忽略档案的利用价值。当然, 这种现象的存在有其一定的必然性。一是因为社区居民对档案的利用需求度不高, 二是较低的档案管理水平使社区档案的利用无法开展。总而言之, 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 传统的社区档案管理工作始终停留在“重保管、轻利用”的局面。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 也严重影响着社区档案工作服务水平的提升。 (2) 计算机化水平不高, 缺乏智能化与网络化管理。社区档案在社区的管理工作中, 为各管理部门提供着可靠的详细的信息, 有着很大的实用价值。然而, 在笔者的调查中, 发现社区的档案管理工作仍然处于传统的保管阶段, 而很少运用在社区的管理工作中。即使是一些工作比较出色的社区, 其工作方法也大多停留在对居民的上门调查、人工查询相关信息等阶段, 很少运用网络化的社区档案系统。 (3) 管理机制混乱, 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例如在档案管理中, 作为主管部门的民政部门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 分别负责社区档案工作的牵头主管及指导、监督工作, 而两个部门的职权分配并非太明确, 当这两个部门在出台一些档案管理标准时, 往往使得档案员陷于两难的境地。另外, 由于档案管理没有统一的领导部门, 也就造成工作中存在一些相互推卸责任、各自为政的现象, 彼此之间缺乏沟通协调, 所出台的指导性文件也缺乏一致性, 在很大程度上给档案工作人员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工作负担。 (4) 信息技术条件差, 社区档案材料遗失严重。在当前的社区档案管理中, 技术条件较差, 大多还停留在原始的纸质的档案袋时代, 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并未得到很好的应用。除此之外, 档案储存缺乏专柜保管, 仅仅是各部门分别摊管, 比较散乱, 档案资料常常因相关工作人员的流失而不知去向。

2. 信息技术背景下社区档案的管理优势。

(1) 信息资源的共享, 可以有效提高社区档案服务质量。社区信息化档案管理的不断发展, 加强了社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改变了传统档案管理工作中各部门工作不协调, 信息重复采集而引起的资源浪费等现象。高效的信息统计, 不仅降低了档案员的工作压力, 也为其节省更多时间和精力, 以便投身于服务社区、建设和谐社区的工作之中。 (2) 信息化办公的方式, 可以大大降低传统社区档案管理的成本, 有助于街道、社区更便捷地报送各类资料。例如有的社区及街道各部门借助于当地政府网的OA办公这一平台, 上报年终总结及各类表格、下年工作计划, 节约了不少交通费用。 (3) 日渐完善的网络体系, 逐步形成了社区全覆盖的档案便民服务。实现社区的档案信息化, 不仅可以更便捷地服务于民众, 高效地为其办理各种事务, 而且还有助于实现行政事务有条不紊的管理。在街区综合服务信息系统这个平台上, 及时和上级主管部门信息系统相连接, 及时方便地为居民提供各种档案信息服务。

三、在社会管理信息化条件下建立与完善社区档案的策略

1. 利用信息技术, 开发社区档案管理软件。

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及运用工作, 往往需要行政主管部门牵头, 社区及街道档案管理部门配合落实。比如笔者曾亲身经历了深圳市社区档案管理软件的整个开发、研制过程。该档案管理软件由深圳市档案局发起, 由深圳各社区、街道提供相关管理因素, 深圳数码技术有限公司研发, 结合社区档案实际管理现状, 用优去劣, 去除一些落后的因素, 保留实用性的项目。在实际应用中总结该软件的不足之处并加以修正, 推进了居委会档案信息网络化的运用水平。

2. 依托电子网络, 完善社区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社区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从本质上说归属于电子政务建设。基于此, 在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中, 需要结合电子政务的特征及发展走势, 借鉴经验。在服务社区居民的过程中坚持“有所为, 有所不为”, 根据居民所关注的问题焦点及弱势群体的需要, 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比如建立流动人口数据库、下岗及失业居民数据库、低保及优抚居民群体数据库等, 及时地将这些数据传送给相关政府主管部门, 逐步实现网络信息化办公。除此之外, 对新产生的电子文件及档案要加强管理, 在电子政务这个信息化的平台上, 促进社区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 更好地为居民提供生活、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

3. 加大力度, 积极推行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以往档案管理工作, 仅仅依靠人力完成, 这是对人力、财力、物力的极大浪费, 而且工作繁杂。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开发、应用网络化档案管理系统已成为一种必然。基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档案管理系统, 不仅大大提高了管理者的工作效率, 节约了社区资源, 还促进了社区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为提升规范化、科学性、统一化的档案管理水平, 最大限度地发掘档案的实用价值, 奠定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4. 强化人才培养, 优化社区档案信息化管理。

档案及社区管理部门应立足于社区档案信息化的实际情况, 加强对社区居民的信息化宣传及培训, 要在实际工作中摸索社区档案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方法, 要对社区工作人员加强档案信息化业务及运用技能培训, 不断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除此之外, 还要增强信息化设备的社区覆盖率, 促进社区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加强社区档案的管理, 除了社区居委会要建立充分的自我发展机制外, 也与民政部门、档案管理部门等密切相关。社区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在很大程度上开拓了社区各部门服务居民的信息化服务方法, 使得居民享受更多的信息资源及社区服务。总而言之, 社区的档案信息化建设, 是未来社区发展的必然趋势, 要不断加强社区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充分发挥社区档案的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邹富联.对社区档案工作建设的思考[J].档案学通讯, 2005 (1) .

[2]吴双.城市社区档案管理研究[D].四川大学, 2007.

[3]栾俊.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难点与对策[J].兰台世界, 2007 (7) .

美国社区图书馆信息自由研究 第11篇

关键词 社区图书馆 信息自由 美国

中图分类号:G258.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美国图书馆协会(ALA)设有信息自由圆桌会议(IFRT),为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关于信息自由的活动、节目和问题提供一个论坛,为信息自由问题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为包含ALA成员在内的捍卫信息自由提供更好的机会,促进人们更好地理解执行ALA有关信息自由政策时的责任。IFRT致力于:为ALA成员在图书馆的自由使用和自由表达提供更多的机会;支持图书馆与审查制度争辩;监控信息自由发展对图书馆和信息服务的影响;组织与信息自由相关的主题会议规划;当ALA成员涉及信息自由问题时,提供一个能够讨论计划、活动和问题的论坛。

1 信息自由相关政策

美国图书馆界的信息自由政策是比较完善的,除了《图书馆权利法案》及其衍生的一系列政策外,还有《自由阅读声明》、《自由观看声明》等相关政策。ALA委员会1991年采用了《广泛的自由表达权利——图书馆权利法案的说明》,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出版社协会在1972年制定了《自由阅读声明》和《自由观看声明》。

美国社区图书馆都支持信息自由原则,社区图书馆在制定规章制度时都明确申明支持《图书馆权利法案》、《自由阅读声明》等信息自由政策。如阿拉斯加州基奈市基奈社区图书馆在《图书馆政策》里面明确规定支持ALA的《图书馆权利法案》和《自由阅读声明》,图书馆被授权提供一个问题的各个方面的信息供公众使用。在“图书选择”栏目中宣称:任何图书或其他图书馆资料都不应该由于其作者的种族、国籍、政治或社会观点而被排斥。委员会认为审查制度纯粹是个人偏见并宣称任何人都有对自己不认可的图书自由拒绝的权利,他不能运用审查制度的权利去限制其他人的阅读自由。委员会保护自由阅读原则并宣称即使涉及到审查制度,图书馆保存的任何图书或其他资料都不会移除,除非有法院或司法机关的命令。

2 社区图书馆信息自由调研

堪萨斯州塞奇威克县海斯维尔社区图书馆①在《挑战资料政策》中规定海斯维尔社区图书馆坚持并完全支持《图书馆权利法案》和《自由阅读声明》,二者均是图书馆政策的一部分。董事会同样采用了ALA的一些声明:《馆藏发展的多样性声明》、《资料挑战声明》、《图书资料的去除》、《未成年人免费使用图书馆声明》。

宾夕法尼亚州伯克县埃克塞特社区图书馆②在《馆藏发展政策》的“指导原则”中写到,埃克塞特社区图书馆致力于:坚决拥护言论自由原则,反对对思想、信息和艺术表达的约束和镇压;为所有人服务,无论年龄、种族、宗教信仰、性别、身体状况、经济地位;向所有人提供免费服务并对这些服务做出谨慎的决定;图书馆在进行资料选择时不能排斥作者的种族、宗教信仰、国籍、政治或社会观念。董事会认为审查制度纯粹是个人原因,并宣告任何人都能自由拒绝那些不合意的资料。没有任何人能够对其他人的自由进行审查或限制。在“知识自由”这一栏目写到:社区图书馆董事会委员会采用并宣告坚持和支持以下原则:(1)《图书馆权利法案》;(2)《自由阅读声明》;(3)《自由观看声明》。

美国图书馆的信息自由得益于法律对用户隐私和秘密的保护,宪法为秘密和隐私提供保障。保护用户隐私和秘密是图书馆任务整体的一部分。“The Library Code”第428部分包括了图书馆记录的秘密性:“关系到图书馆流通资料的记录包括州图书馆或其他任何由联邦法律设立或维持的当地图书馆、任何大学图书馆或教学机构的图书馆、联邦慈善机构、任何公共学校的图书馆、分支阅览室、储存站等机构的用户的名字或其他私人身份详细信息应该保密,而不应该让任何人都能获取这些信息,除非在行政诉讼中法院下的命令。”

为了充分保障用户的信息自由,社区图书馆对用户的信息记录进行严格保密,如宾夕法尼亚州伯克县埃克塞特社区图书馆《服务政策》规定:用户记录是严格保密的,根据《图书馆权利法案》的规定所有用户可以使用所有资料。堪萨斯州塞奇威克县海斯维尔社区图书馆的《图书馆记录的保密政策》规定:因为图书馆必须和公众维持信任,海斯维尔社区图书馆董事会应该制定合理可靠的政策为关于用户的信息和私人信息保密。为了使人们能够全面和有效地使用图书馆资源,用户必须能够感受到自己阅读的书籍、使用的资料、询问的问题没有受到他人的限制。

宾夕法尼亚州蒙哥马利县伊格尔维尔Lower Providence社区图书馆③制定的《隐私政策》规定:社区图书馆保护所有个人,包括孩子和成人的隐私和秘密。社区图书馆仅仅收集图书馆运转所必须的用户私人信息。只有图书馆运转需要时,图书馆才会保留用户的私人信息。保护隐私和秘密是图书馆规程的一部分。社区图书馆不会向任何人公开和散布用户的名字、地址(包括邮政地址和电子邮件)、电话号码、借阅记录、计算机使用记录或其他私人信息,除非被法院命令要求拿来做依据、传唤或其他的法律要求。该馆的《馆藏发展政策》规定社区图书馆的馆藏发展政策将遵循《任务声明》、ALA《图书馆权利法案》、《自由阅读声明》和《自由观看声明》。

3 结语

美国宪法为图书馆的信息自由提供了有力保障,信息保密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信息自由,信息自由已成为美国图书馆精神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美国的信息自由也不是绝对的,比如《儿童因特网保护法》(CIPA)就规定凡是使用联邦拨款购置电脑或收取上网费的图书馆必须制定并实施安全的上网政策,采取一定的技术保护措施使儿童免受因特网上淫秽色情信息的危害。因此,许多社区图书馆在儿童上网区都安有过滤装置。911事件后,美国政府于2001年通过了《爱国者法案》,扩大了执法机构监视和调查的权限,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读者的隐私权。

注释

① 萨斯州塞奇威克县海斯维尔社区图书馆[EB/OL].[2014-01-08].http://www.haysvillecommunitylibrary.org/index.html.

② 宾夕法尼亚州伯克县埃克塞特社区图书馆[EB/OL].[2014-01-08].http://www.berks.lib.pa.us/sxt/.

社区信息管理系统 第12篇

1 工作目标

实有人口管理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涉及不同人群、多个部门、众多环节的系统性工作。以往,人口的基础信息管理主要是通过本市人员的户籍管理以及来沪人员的居住证管理来实现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员流动的频繁,人户分离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来沪人员由于各种原因未办理居住证,对这些人如何实现有效地管理和服务,便成为一个崭新的课题,而原先的人口管理方式在管理覆盖面以及信息更新方面的不足便突显了出来。同时,基于实有人口的众多管理业务信息分布在各个职能部门,部门、条块业务信息不共享,使得社区在实有人口管理上也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为此我们按照体制创新、流程再造的要求建立全区统一的实有人口管理信息平台,构建区、街道、居委会三级联动、资源共享的实有人口信息管理维护机制,形成具有我区特色的实有人口管理方法,提升我区实有人口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2 主要做法

2.1 明确职责、规范操作,建立统一的组织领导体系

2.1.1 建立区、街道、居委会三级人口信息管理机构

(1)区层面,成立区实有人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负责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及街道的人口信息管理维护工作,对街道上传至区里的人口信息数据进行审核和筛选,并做好区人口信息数据和市人口信息数据的上传比对完善和下发应用。

(2)街道层面,成立街道实有人口管理领导小组

街道主任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下设街道人口与信息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推进街道实有人口信息的管理维护工作,包括对人口变动信息进行筛选、审核、更新以及组织协调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等工作。

(3)居委会层面,成立居民区人口综合管理服务站

居委会主任担任站长,成员由社区民警、治保干事、就业援助员、计生干事、楼组长、物业公司负责人等组成,具体负责居民区人口信息采集、维护和管理工作。人口综合协管员专职负责采集核对实有人口信息,及时将实有人口变动情况反馈给辖区内的相关职能部门,更新实有人口数据库。

2.1.2 制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先后制定了《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管理考核办法》、《区实有人口数据维护管理办法》、《加强街道实有人口信息库建设的方案》、《关于加强街道人口与信息管理办公室建设意见》、《区街道人口与信息管理办公室工作职责(试行)》、《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及居民区事务受理服务点的工作人员首问责任制》等管理办法和制度,保障了实有人口管理维护工作的高效运作。

同时,还建立各项考核和奖惩制度,区人口办建立日常的检查和考核制度,采取检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实有人口的管理维护工作进行检查考评。同时,街道层面也建立了相应的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科室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2.2 明确内容、动态维护,确保人口信息的准确性

2.2.1 明确维护目标

通过建立维护区实有人口信息平台,全面掌握区域内实有人口的动态情况,规范本区实有人口管理,实现社区资源共建共享,为各项工作的决策和发展提供分析依据,进一步提升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区实有人口管理和服务全覆盖的目标。

2.2.2 明确维护对象

区实有人口信息平台信息维护及更新主要围绕居住在本区域范围内的实有人口变动情况进行,可分为本市常住人口、外地来沪人员、人户分离人员以及居留的境外人员四大类,其中来沪人员、人户分离人员是维护工作重点。

2.2.3 明确维护内容

维护内容主要包括三类信息:人口基础信息、人口扩展信息、人口地图信息。人口基本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户籍地址、住址、联系电话、籍贯、民族等8个关键字段。人口扩展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各种业务、状态等信息,如统战情况、计生情况、婚姻情况等。人口地图信息是指街道新建楼宇、拆迁楼宇,门牌号码变动、新兴产业等涉及到地理位置更新、变动等信息。

2.2.4 明确维护流程

动态维护实有人口数据。根据实有人口信息维护的要求,户籍人口的信息维护主要通过采集、核查人员的基本信息、充实人员的扩展信息来实现,而来沪人员的信息维护主要依托居住证办证信息,对已办证人员进行核查,对未办证人员进行信息采集并督促办证的方式来实现。区实有人口维护的流程图如下图1所示。

2.2.4. 1 基层(居委会)核对采集

以社区综合协管员专职管理为主,利用居委会工作人员、物业管理人员、房屋租赁协管员及楼组长等社区人力资源,采用上门采集数据、下发信息核查、物业提供信息等多渠道的方式,及时维护辖区内人员的变动信息。

2.2.4. 2 街道筛选审核

街道对居委会、业务科室反馈上来的人员变动信息做有效性的初步审核,并对重复性数据进行筛选,对问题数据组织以社区综合协管员等信息维护人员再次进行核查,并协调相关职能科室对实有人口的扩展综合信息进行完善和更新。

2.2.4. 3 区内筛选核对

街道将比对完善后的实有人口变动信息传送区实有人口信息库,区人口办对定期对街道的上传数据进行重复性筛选并核对。

2.3 依托“一口受理”平台,丰富实有人口综合信息

要发挥实有人口信息库的基础性作用,就必须要推进基于实有人口信息库的业务应用,为此我区建设了区级层面统一的,以实有人口数据库为支撑,以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为目标的“一口受理”平台,实有人口信息管理与“一口受理”平台相互联动,实有人口数据为“一口受理平台”提供数据支撑,同时通过“一口受理”平台受理条线业务,沉淀相关业务信息,避免了两次输入,使得条线业务资源为区实有人口管理和业务办理服务,丰富了实有人口的业务信息,也保证了人口业务信息维护的法定性。同时,通过事项办理与状态扩展信息的关联,使业务信息与状态信息保持联动,如:市民到社区服务中心办理独生子女光荣证业务,办结后除产生相应事项的办理记录外,其个人扩展信息的计生一栏就可以看到其生育情况为“一孩”。

3 主要成效

实有人口管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工作,目前在区、街道、居委会三个层面都能够通过实有人口信息管理平台进行相关的管理、维护和应用,同时,我区也在积极推进基于实有人口数据库的业务应用,为进一步做好民生服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1 构建了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数据联动共享

基于实有人口数据库,构建了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整合条块资源,实现数据的联动共享。社区作为实有人口数据变动信息的主要来源,通过基层将捕捉到信息反馈到管理层,以便信息得到及时更新,为各项实有人口的业务应用提供最新鲜的“血液”。同时,在区、街道、居委会三个层面都可以根据权限对相关的实有人口信息进行管理和维护,充分利用实有人口数据库开展工作,真正实现“一次输入,多次使用”的目标。

3.2 开展了多级应用,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基于实有人口数据库,构建了区级层面统一的、条块联动的“一口受理”平台,实现了韩正市长提出的“让市民少跑一趟路,少踏一个门槛,少走一道程序”的工作要求。开发建设了市区联动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信息系统,创新了计划生育管理模式,大大减轻了基层计生干部工作量,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认可。

3.3 提供领导决策支持,提升政府工作效率

基于实有人口数据的管理和维护,利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以及业务处理所沉淀的各种业务数据库,通过信息系统把大量的无序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知识信息,提供精确化的数据分析,为全区各级领导和部门的查询、决策提供科学、全方位、动态和实时的信息和图表,为领导决策、风险分析和预警提供服务。同时,充分考虑整体性、灵活性、多样性的需求,通过多样性的数据统计和图表查询,在不同的层面,给予不同的分析决策支持。

4 结束语

结合区社区信息化工作的实践,对区实有人口管理工作进行了阶段性的总结。由于大城市社区实有人口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非常需要政府部门间的通力协作,具有相应的机制保障,并持之以恒,而目前城市的实有人口管理及社区信息化工作尚存诸多问题,希望本文对同行及社区信息化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汪向东.我国电子政务的进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电子政务,2009(7):44-68

上一篇:铅球项目下一篇:产科医院感染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