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宣泄范文

2024-05-27

情感宣泄范文(精选8篇)

情感宣泄 第1篇

宣泄是指人通过倾诉或者是其他的方式, 将情绪以另外一种方式表达和释放出来, 以达到缓解压力, 舒缓心情的过程.只要符合的都可以称为宣泄。卡耐基说过:“生活就像一面镜子, 你对它哭, 它就对你哭, 你对它笑, 它就对你笑。”如果不良的情绪长期得不到合理宣泄, 日积月累就会形成潜在的能量即“情感势能”, 这种能量一但超越个体所能承受的限度, 就会出现情绪爆发。而教师整日面对繁重的工作、复杂多变的教育对象, 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极情绪, 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 不仅影响自身, 还会投射到学生身上。因此, 教师要在课下采取多种形式对情绪进行疏导和发泄, 以免将烦躁、冲动的情绪带入课堂, 影响师生之间的正常交往。就目前来说, 高中学生情绪宣泄的方式有向朋友倾诉;体育运动解压情绪缓解;想象一些美好的事物忘掉烦恼;用音乐的情绪感染力来解压;还可以找个没人的房间大哭一场、大骂一顿或拳打脚踢一阵, 发泄完了, 心里感到平衡了, 情绪就得到缓解了。或者逛逛街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 还可以出门旅游, 在大自然中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等方法来排解压力情绪。

1、情感宣泄是学生本能

当前的高中学生由于要参加高考, 加上家长和教师的期望值过高, 致使学生学习方面、家长方面、教师方面给的压力加大, 再就是学生在学校宣泄情绪的方式几乎没有, 这就是说教师、家长给予孩子的重压让很多学生出现厌学情绪, 出现学习压力。对于高中生的心理压力, 作为教师应该有正确的认识, 人应该有点压力, 只要心理压力或适度焦虑在可控范围内, 会对学生具有激励学习, 指导行为方向的作用。但时如果出现以下情况, 学生的情绪处于高度焦虑状态, 注意力涣散, 思维清晰度降低, 从而使学习效率降低。一是课堂上不能集中精力听讲, 有些学生虽然想听但听不进去, 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知识连续性, 让学生觉得学习更加困难, 情绪会更加低落。二是有打电子游戏、上网的习惯, 学生为了上网、游戏会因耽误学习时间而自责, 如果再加上教师上课内容有难度, 就会出现心理上, 甚至行动上的逃避。时间一长学生心理压力就会加大, 就会出现失眠、焦虑、厌食等状况, 最终失去学习兴趣。

《现代社会心理学》认为:攻击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 在一个人的心灵里常以破坏的能量存在, 如果没有办法来对这种能量有意识的进行释放, 最后它将会越积越强, 并以侵犯自己或侵犯他人的形式不由自主的释放。鲁迅先生所说也说过类似的“不在沉默中灭亡, 就在沉默中爆发”名言。所以说必须让学生进行宣泄情感, 如果教师、家长一味的对学生这种情感进行压抑, 并想办法来控制学生的“火气”的攻击性, 最终出现的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所以说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教师要试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情感外露的苗头, 采取“疏而不堵”的工作方法, 差找出是由于“学生学习压力过大”、“缺乏愉快的情感体验”等原因, 分散感情过分压抑的“愁感”, 帮助学生找到适当的释放途径, 减少或者免除“攻击性”本能。如果学生由于教师、家长、同学等在心理和生活上的疏导而自由释放“攻击性”的本能, 这就是学生的宣泄。

2、学生情感压抑的表现形式

(1) 沿用传统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不注重学习氛围的构建, 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方式是“满堂灌”, 单调的知识无谓重复;过分强调考试的知识点, 课堂教学效率提不上去;缺少人文关怀, 致使学生情感压抑, 学习积极性没有, 更不用谈兴趣学习了。

(2) 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疲劳”感, 有学生说经常无味的发“无名火”。

(3) 课业负担重。虽说是现在实施的是素质教育, 但要升学还要看分数, 教师还要绩效考核, 所以教师安排有“考试”, 不得不布置“作业, 把学生“折腾”的疲惫不堪。真正的智力教育完全荒废。我们逼迫孩子从小学到大学一路走过, 为了拿那一张最后的文凭, 不知要经受多少作业与考试的折磨。

3、体育运动帮助学生情感宣泄

以“宣泄说”为理论根据, 现代的西方人往往借助艺术行为来发泄被压抑的情感和潜意识, 因而创造了歇斯底里的霹雳舞、声嘶力竭的摇滚乐等, 这些作品虽然能够像体育运动一样起到刺激人们的生理感官、满足人们的肉体欲望的目的。前面已经提到学生的情感压力的种类和表现, 这些压力势必让学生体质在受到影响而逐年下降, 最终会使得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潜在的威胁.而在当前的素质教育中, 体育运动完全可以作为一种“对抗”学生情感压力的教育形式“堂而皇之”的当上课堂, 他是它是学生情感宣泄不能替代的一种运动形势。

(1) 加强高中学生心理健康内容的教学。一是高中体育理论课一直是学校的薄弱环节, 学校应给予体育理论教学足够的重视, 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方式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让学生了解真正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者缺一不可, 其中身体健康是其他两个方面的物质基础, 心理健康能使生理健康产生更大的价值。同时,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掌握心理健康保健方法, 使学生能及时而恰当地调节自己的心态, 并鼓励学生经常参加体育运动, 在运动中寻求快乐, 陶冶情操。二是发挥教师的心里疏导。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优化体育课堂心理环境的前提, 课堂心理环境主要是教师行为的产物, 教师心理健康、情绪稳定, 在教学中能使学生在一种心情平静、愉快而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反之, 教师情绪的失控, 往往会导致师生关系冷漠和教学气氛紧张。心理健康的体育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修养和师德修养, 有较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 能真诚地接纳学生, 理解与尊重学生, 创设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

(2) 情感宣泄可以作为体育运动的“殉葬品”。一是我们都爬过山, 打过篮球、足球、排球、集体接力、拔河等项目, 这些项目登上山顶我们虽然疲劳但不忘“吼”两嗓子, 这就是宣泄。有许多体育类似爬山的运动项目, 尤其是像拳击等对抗项目本身就为了斗志而进行的情感宣泄。再比如跑步也是在规则限制下的和平对抗发泄情绪。二是学生可以在慢跑、长距离的步行等以及游泳等体育运动项目可以在运动中“发泄”情绪;三是对缺乏自信的学生应选择一些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简单易做的项目, 让他们在活动中释放情绪;四是对于外向型的学生可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健美操、技巧、长跑、跳高、跨栏等技巧性项目, 让他们在活动中宣泄情绪

(3) 体育运动可以让学生在互动“宣泄情感”。学校的体育运动不论是个人的的运动, 还是集体的运动都能够宣泄情感。一是个人的跑步运动, 能够让个人有心里负担或者压力时, 在跑步中淡化或者消失。二是像拔河类的集体性运动项目, 学生需要交流, 需要站位、需要沟通达到齐心协力, 再然后通过比赛而战胜对方, 获得成功的快感, 这是学生的情感或释放或宣泄, 有挫折的学生可以在运动中重新得到情感的满足, 或者在比赛中从他人那里提供的对策性建议来“融化”需要宣泄的情感。体育运动过程中存在着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的相互交往性, 这种交往性可以使群体中的成员在体育运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产生情感上的相互感染、沟通, 从而增进了解, 宣泄情绪。

(4) 体育运动调节学生的情感。目前不正规的素质教育使得教育成为学生的负担, 那么学校和家庭就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体娱乐活动, 来释放、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所以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教学应该意识到体育运动对情感宣泄的重要作用。

(5) 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 增强学生独立性, 减少学生过于依赖性。在学校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教育学生学习文化知识, 而且需要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它是通过课外体育活动科学、合理、有效的安排身体负荷和心理负荷, 从而提高学生心里的耐受、耐挫和包容的心理过程, 提高学生意志品质或意志能力。大量研究显示出, 体育活动能够较为有效地改善人脑的调整活动机能, 提高人的行动协调能力和发展意志品质意识。通常情况下, 体育运动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对抗性以及竞争性强等特点。作为学校, 也应该更新旧的学校教学和管理观念, 发挥学校体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需要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课外体育活动实施中去, 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制定可行的方法和做好可行的考核办法。充分挖掘各类教材心理健康教育作用、提高学校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挖掘课外体育活动的心理健康教育潜力, 为提高高中阶段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

总之, 新时期的教师和家长都要加强对学生的监管和疏导, 切实防止学生由于学习、生活等问题而出现情感压抑, 一旦出现情感压抑的苗头, 学校和家庭都有必要进行及时的疏导, 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活动, 让学生抛开烦恼问题, 参加身心健康体育活动, 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摘要:体育运动作为对抗“过度”教育的教育能够让学生宣泄情感, 释放压力。本文从情感宣泄是学生本能谈起, 随后就学生情感压抑的表现形式进行了说明, 最后就体育运动帮助学生情感宣泄进行了探究分析。

关键词:体育运动,宣泄,情感

参考文献

[1]陈光顺.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J].体育世界 (下旬刊) , 2013, 01.

[2]郑斌.呵护心灵翅膀放飞青春梦想——浅谈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 (安徽卷) [C].2010.

[3]王广亨.新课标视野下甘肃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操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14.

[4]隆吉贤.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导学-学导教学法在高中篮球教学的实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14.

宣泄情感的经典个性签名 第2篇

1、风吹呀吹,吹散了我对你的思念。

2、我没有哭泣,只是突然学会了思念而已。

3、伤口就像莪一样,是个倔强的孩子,不肯愈合

4、多少人在不知不觉中无言以对,多少人在了无声息中暧昧不明。

5、如果没有人爱我们,我们也就不会再爱自己了。

6、最痛的距离,是你不在我身边却在我心里。

7、我想哭泣,可是我的骄傲告诉我不可以

8、爱情里流过的眼泪,从刻骨变得无所谓。

9、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10、爱一个人,就别让他从你身边溜走了。

11、我仿佛又看见湖面两个人幸福的倒影。

12、时间会犹豫会呼吸 ,会为我们停。

13、幸福是什么模样,应该在路上。

14、爱情,扯淡的东西,是你让我懂得!

15、当拥有已经是失去,就勇敢的放弃。

16、我给你。最后旳疼爱是手放开。

17、世界上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18、我想念你,但是我错过你了

19、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为你胡思乱想的人有多么爱你。

20、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个神经病。既纠结了自己 又打扰了别人。

21、表白或被表白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结局不是谈一次恋爱而是少一个朋友。

22、我的世界因为有你而满满。

23、有一种想念叫避而不见

24、不离不弃,每天都有奇迹。

25、纸飞机飞的再远带不走我的心情

26、我的温柔,除了你,谁都不给。

27、很需要你,就像蒲公英需要微风。

28、不是怕你丢弃,只是怕失去你

29、我的挽回你都没感觉,只是面朝北面说再见

情感宣泄 第3篇

一、网络文学对大学生情感宣泄方式的影响现状

早在10年前, 就有资料显示, 从1991年初网络小说最早出现到之后的十年间, 互联网上出现的以“网络文学”命名的文学网站就有241个, 发表网络原创文学作品的文学网站共有268个, 小说网站也有486个;新浪、雅虎等大型综合网站上丰富的网络文学信息也为大学生读者获取网络文学作品提供了便利。[1]近年来, 文学网站发展由小到大, 不断整合, 现在注册的网络文学网站已有5000家左右。2010年4月28日公布的“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 18岁以上国民数字出版阅读率为24.6%, 这主要通过网络在线阅读和手机阅读实现, 读者多为社会青年和在校大学生。[2]由于具有自由、灵活、简便的特点, 集虚拟性和娱乐性于一身, 直接反映当下都市的人情世态、都市青年的时尚、情趣、追求、智慧和想象, 网络文学对年轻人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刚经历了高中三年艰苦奋斗期的大学生, 紧张的身心得以放松, 也有明显增多的机会接触网络。充足的时间、便利的上网环境、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使大学生成为了网络文学最大的读者群及作者群。网络文学作品阅读之所以受当代大学生追捧, 不仅仅是因为其作品多描写作者的情感经历和内心世界, 更是因为网络文学作品要传达的主旨、观点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 让大学生读者内心的情感能与作者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可以说, 网络文学正日益成为大学生发泄平日生活和学习中被压抑的感情、不满情绪和欲望的主要方式。那么, 网络文学究竟会对大学生的情感宣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二、网络文学对大学生情感宣泄方式的影响

总的来说, 网络文学对大学生情感宣泄的影响主要可以概括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从大学生情感经验角度来说, 网络文学使任何个性、情感和经验都可以在匿名状态下轻易融入网络生产链中, 因此, 网络文学文本完全成为了众多个性经验的集合体和聚合厅。在这里, 大学生读者可以将虚拟匿名的网络作为屏障, 通过网络文学阅读或写作, 向众多似曾相识而未曾谋面的同类倾诉尘封已久的感情。[3]读一本好书如同交一个知心的朋友, 可以无话不谈。同样, 读一篇好的网络文学作品, 也如同找到了一个可以倾吐心中苦闷和情感的挚友, 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甚至能够鼓舞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风雨兼程、勇往直前。然而,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从自身的局限性来看, 由于网络本身的开放性、虚拟性等特点, 以及法律规范的缺失, 网络文学作品良莠不齐。部分网络文学作品存在严重的审美缺陷, 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理性思考, 片面追求感官刺激。因而, 虽然这些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部分读者的欲望, 却将许多借网络文学来宣泄情感的大学生引入“歧途”, 使他们盲目、冲动行事, 个性和欲望也通过网络文学迅速膨胀。

(一) 网络文学对大学生情感宣泄的积极影响

1.网络文学赋予大学生情感宣泄即时性

这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可以利用便捷的上网条件, 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文学阅读和进行网络文学创作宣泄心中郁积已久的负面情绪或者在第一时间记录下自己的喜怒哀乐, 与众网友分享。通过阅读网络小说、对他人的作品发表评论或自己写博客、从事网络文学创作, 大学生读者能最直接、最迅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网络文学容纳了现代人纷繁复杂的情感和经历, 内容和语言表达的自由使读者获得空前的释放感, 能够及时满足大学生读者宣泄内心渴望和郁闷的心理。大学生的职业、收入和地位等可能与梦想差距甚远, 个性、思想和情感在现实中也经常被压抑, 面对现实, 他们不但无能为力, 而且不能随便地把自己心中所有的不快、不满和愤怒及时表达出来。然而在网络文学写作和阅读活动中, 他们却可以直接地、随时随地记录和思考内心深处的细腻情感与触动, 及时排解、发泄内心的情感与苦闷, 通过文字嬉笑怒骂、呐喊哭泣, 让自己所有委屈、怨愤的复杂情感化作无尽文字, 在心底尽情流淌。于是, 踌躇满志的大学生就能在短时期内, 甚至是在阅读网络文学作品时移动鼠标的瞬间或指尖敲击键盘的片刻让烦恼烟消云散。因此, 可以说, 网络文学为大学生宣泄情感和压力提供了一种更为及时、健康、便捷、痛快的方式。特别是在科技和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 手提电脑、手机已成为了时尚前卫的大学生们的必备之物, 使他们足不出户可以在网络论坛里发表自己的见解, 甚至是打开手机, 就能随时阅读网络小说。无论是阅读网络文学作品, 还是发表自己的见解, 通过这些网络文学活动, 大学生们在虚拟的网络文学世界里都能得到个体精神和情感的满足。

2.网络文学赋予大学生情感宣泄方式多样性

一方面, 大学生作为网络文学的最大读者群, 可以通过匿名方式, 自由地对任意一篇网络文学作品发表自己的评论。此时, 网络文学似乎成为了一个聚众狂欢的场所或是一座垃圾场, 大学生读者可以各抒己见, 或表达阅读该作品的无限喜悦, 或联系实际, 倾吐内心的无奈压抑, 而这些评论又不可避免地带有大学生读者当时的个人感情色彩。著名的网络小说作家明晓溪有一篇网络文学作品《会有天使替我爱你》, 很受大学生读者欢迎。我们通过“新浪读书”视窗链接在线阅读该网络原著, 发现该作品第一章共有31035名读者发表了评论, 其中有许多读者都是大学生。然而, 大学生读者对这同一篇网络文学作品却褒贬不一。有不少读者的评论是“感动”, 然而, 也有一部分读者称其“老套, 没意思”, 更有女大学生读者痴情地问:“会有天使这样爱我吗?”显然, 网络文学作品的“好”与“坏”并不完全在于作品或作者本身, 而更多的在于大学生读者带着自己或悲或喜的情感在阅读这部作品, 带有很强的个人情感色彩。在读到与自己所面对的困难相似的情节时, 就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学习、工作和生活遇到的挫折、委屈和负面情绪全部宣泄到这部网络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 从而产生“不耐烦, 厌恶”和“感动”两种截然相反的评论。可见, 对网络文学作品发表评论其实是大学生发泄情感的一种方式。

另一方面, “网络文学的自发性与传播自在性, 使这种写作成为写作欲望的自由表达, 也成为写作权利的自我掌控与自行利用”。[2]作为网络文学的作者, 大学生网络写手笔下多表达的是残酷的社会现实、自己的感情经历、面临的压力、理想抱负或内心深处的欲望。大学生写手的心声通常会蕴含在网络小说、诗歌或散文等作品里, 有时也可能以作者状态、心情或日志的更改来体现。可见, 不同网络文学评论、创作形式的出现, 让大学生开始尝试以多样化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大学生发泄情感、表达思想和抱负拥有了更为广泛的渠道。

3.网络文学赋予大学生情感宣泄可借鉴性

网络文学创造的虚拟空间, 可以让人足不出户便能了解世间百态,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性化特点。其中, 许多优秀的励志网络文学作品, 通过描写年轻人诚实的奋斗历程, 为正处于事业发展期的在校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如网络作家阿南的《十年光阴———梦想带我去飞翔》, 对引导大学生以健康向上的方式宣泄压力和情感有着积极的作用。这部作品真实客观地记录和描写了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普通“70后”大学毕业生, 面对初入社会的事业迷茫和感情磨砺, 从城市最底层起步, 追逐着青春的梦想, 跨越到国际外企的真实故事。书中融入了一个男孩蜕变成男人的故事:初恋的情怀、外企的奋斗与斗争、职场的经验感悟、“北漂”的辛酸、梦想的力量……这些无一不能触动当代大学生的心灵, 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这部网络文学作品传达出的主人公坚韧、执着、坦诚、勤奋的优秀品质也为面临着就业压力、生活烦恼和感情问题的大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 宣泄自己的情感和抱负, 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成功范例, 引导大学生将难以宣泄的情感压力化为为梦想拼搏的动力。因此, 可以说, 这些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为大学生学会以正确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感, 将内心的压抑苦闷转化为动力和信心开辟了又一条捷径。

(二) 网络文学对大学生情感宣泄方式的消极影响

1.网络文学使大学生的情感宣泄方式带有鼓动性

据2007年7月份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在北京发布的《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在我国约2650万网民中, 18—24岁者占36.8%, 而这正是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结合我们在互联网上作的一项“大学生上网目的”的多项选择问卷调查结果, 我们发现, 除57%的上网查找资料、43%上网查看新闻、40%聊天以外, 大学生上网主要逛论坛的占29%, 阅读网络小说的同学也占到20%。可见, 论坛发贴、阅读网络小说都是大学生很重要的消遣方式。然而, 论坛或网络文学作品中一些肤浅的思想鼓动了部分大学生争相效仿, 使部分大学生模仿了作品中一些不健康的、低级的情感宣泄方式。网络文学作品中不健康的内容描写或淫秽用语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某些大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渴望。因此, 许多大学生, 特别是男大学生, 才会开始选择通过模仿网络文学作品中描绘的不正确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感, 开始以不正当的, 如浏览色情网站、看色情电影、阅读黄色书籍、出入不健康场所等方式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2009年6月18日播出的《焦点访谈》节目中, 一位名叫高也的大学生接受采访时痛斥“谷歌中国”链接色情信息, 说网站、博客和网络小说作品中的黄色信息害得他的同学“心神不宁”。随后, 搜狐网也报道, 一位名叫王靓伊的女大学生在新浪开博客教网友搜索色情小说, 王靓伊坦言自己16岁便开始在网上搜索色情小说, 并引用王家卫《堕落天使》中的台词, 说这是无聊空虚时“自己满足自己”的最佳方法, 靓伊还声称曾有过自己写美女色情小说的想法, 但是因为学习时间紧, 一度放弃, 并表示以后有机会一定重新执笔写一篇让男生销魂的色情小说。这些不健康的信息, 很大一部分正是通过博客、网络小说等文学活动形式传达出来的。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显示, 有70%的少年犯是因受网络色情暴力内容影响而诱发盗窃、抢劫、强奸等严重犯罪的。[5]走上犯罪道路, 是学生, 特别是中学生和大学生为网络不健康内容所伤的极端表现。

2.网络文学使大学生情感宣泄具有盲目性

相对于传统文学而言, 网络文学是无序化和低门槛的, 作品中所宣扬的思想也带有作者很强的误导性。部分网络文学作品一味地宣扬个人享乐、英雄主义、爱情至上等思想, 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等都产生着极大的误导作用, 使大学生的行为模式、情感发泄都具有一定的盲目性。[6]并且, 网络文学作品中描绘的一些消极的应对现实生活的方式引导了大学生在内心压力得不到宣泄和释放的情况下采取不正确的态度和解决方式。安妮宝贝的小说作品《彼岸花》, 通过第一人称, 讲述了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作品中“我”的同居女友绢生, 和一个英俊而不专情的男人相恋, 最后为爱自杀。这种动人的唯美爱情故事, 很受正处于恋爱年龄的大学生欢迎。然而, 这部网络小说传达出来爱情至上和完美主义思想也给那些多愁善感而又自制力不强的大学生带来了可怕的误导, 让他们错误地形成了爱情就是一切的错误思想, 盲目地扭曲了价值观, 甚至是对待生活的态度。

另外, 某些网络文学作品一味地宣扬拜金主义, 反复描写“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 给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由于现实生活的种种不如意, 大学生的情感和抱负未能实现, 于是, 他们开始沉迷于网络文学作品描写的虚幻世界, 希望嫁 (娶) 一个“某集团的接班人”, 从此衣食无忧;更有已经通过这条路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成功人士”, 在网上发帖或写博客, 炫耀自己的幸福生活。我们通过在百度中搜索, 发现标题为“晒晒小三的幸福生活”、“小三的幸福生活”的链接竟有几十个[7]。该类文章通常高呼“当小三有什么不好”, 更有甚者, 提出“宁为小三, 不做穷人”, 内容多描写自己成为“小三”后有房有车、一掷千金的奢靡生活, 语言极具煽动力和诱导性。炫耀一番之后, 还不忘留下自己的身份———“我是今年毕业, 现在马上就要离开校园了”, 而底下居然也有许多网友发帖支持这一做法。无可否认,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 但大学生这种满足欲望、逃避现实的做法实在叫人扼腕叹息。发帖“晒幸福”、顶帖、评论回复等网络文学活动使拜金主义、嫁个“富二代”、争做“富豪的小三”成为了一些女大学生梦寐以求的生活。风华正茂的年纪, 她们的理想、渴望和情感都在这些网络文学活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被扭曲了。

以网络科技传媒为平台的网络文学, 集网络便捷迅速的优点于一身, 符合当代大学生时尚、灵活的思想特点和表达自我、发泄自我的需求。对于大学生宣泄情感而言, 网络文学在许多方面较传统的文学形式都有着巨大的优势。然而, 受网络客观环境和作者等一系列其他因素影响, 它又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鼓动性和盲目性。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 尽管它对大学生的情感宣泄方式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我们还是应该谨慎地对待这一新事物,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营造健康积极的网络文学环境, 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文学对大学生情感宣泄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欧阳友权.风景我国网络文学现状调查与走势分析.三峡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1年11月, 第23卷, 第6期.

[2][4]广东作家网.理论研讨专题.白烨.网络文学的超文学意义.2010年8月30日.http://www.gdzuoxie.com/?gdu rle=1358.

[3]吴鸣.论网络校园小说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及对策.时代文学 (下半月) , 2009年, 第12期.

[5]王克生.大学生犯罪成因及预防之浅见.时代文学 (双月版) , 2007年, 第4期.

[6]唐哲.网络文学的基本特征初探.作家 (下半月) , 2009年, 第6期.

情感宣泄 第4篇

星,当然,你也可以追劳动模范,因为他们也可以算半个星,要不还可以追感动中国人物,都上了电视了,好歹也算个星了。

(对方会说,痴迷于现在的明星会使人不可自拔,从而模仿他们,导致学业的荒废,而且有些明星时不时的爆出些丑闻,会污浊心灵。)

学生的成长需要宣泄 第5篇

这些祸不单行的事情,让一个大人都无法承受,更何况是一个年幼的孩子。因此,每当上课我都会多看他几眼,发现他脸色有点不对,下课后就会找他了解情况,尽量的鼓励他。批改作业时,他的作业我会多留心。当他马虎时,我会及时去关心他;做得好时,一定会夸夸他。这个孩子在上学期的表现还很平静,没有发生什么大风大浪。我们都庆幸:这个孩子真的够坚强的!虽然班主任让他的父亲在狱中给他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也让他的母亲经常来看他,但是我们都不敢有丝毫大意,因为小小年纪的他,真能够这么平静的承受生命如此巨痛吗?

在下期的一次周记中我发现了他这样写着:“说句实话,对于学业方面,我以前总感觉自己是幸运的。老师对我都很器重,什么都看好我,都认为我聪明,是个能干大事的人。以前我觉得这是一种赞美,但经过时间的流逝,现在,我觉得这是一种讽刺!是一种很可笑的讽刺!现在,我总感觉自己很蠢,学不会很多东西,记不住很多东西,而更多的,是看不清身边的人情世故。”

看了他的周记,我的心反而轻松了些,因为每个人心中都会产生不满,这种不满情绪要有发泄的渠道。如同气球,只充气不放气,迟早会爆炸。人如果不及时将不良情绪宣泄,同样会爆发。不良情绪在人身体滞留的时间越长,危害就越大。

改完周记后,我及时的找到他,我没有说我知道他的实际情况,只是问他,以前的语文成绩不错,怎么近段时间下滑了,字也没以前漂亮了,肯定是遇到什么事情了。如果信任老师,说来听听,老师看能不能帮忙解决。他看了看周围,嘴动了动,可是没有说什么。我知道,他是觉得办公室的老师太多了,他不想让其他老师知道他的情况而同情他,他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孩子。我于是对他说,你可以用笔写出来,老师一定会帮助你的。晚上放学时,他把一封信塞进了我的办公桌。

他写道:“一个人经历的东西多了,他就会成长,但这几年我经历了太多太多,我亲眼见证了操黑社会的代价,我亲眼看见自己的好兄弟,在我面前死去。亲眼看见他是如何被江水淹没,而我却束手无策,救不起来他……这些让我的心在滴血啊!一切的一切让我看透了,世界其实一点都不公平!

“如今的我不知是因为什么开始强势、冷酷,眼里容不得一丁点沙子,容不得一丁点为我所讨厌的事,我总是偷偷的流泪;总是狠狠的伤妈妈的心;总是怀疑每个人都在同情我、可怜我;总看班干部不顺眼,总是和他们对着干;总觉得班主任处处针对我!请不要骂我不负责任,这是我的本性,本性懦弱,我怎么会有什么坚强、负责之举呢?我现在只有在有人的地方,努力地让自己看上去不累。也许正如有人所说,我尽力地把自己变成只刺猬,竖起一根根刺,让人惧怕,远离……”

看了他的信,我庆幸他能把我当作他的知心朋友,能把心中的痛苦倾诉出来,相信我能帮助他,我决定先成为他的忠实倾听者。

每当我上课前或下课后,我都会有意无意的与他谈谈话,他有时也到办公室和我谈谈心。他遇到不顺心的事,总会找我谈谈,商量商量。

有一次月假回来后,他非常生气,班主任无论怎么劝他,他都声嘶力竭的冲班主任吼,让班主任非常生气和失望。星期天下午我当时没在校,星期一早上我来的时候,发现办公桌里有一封信。

他在信中说:两年半了,临近毕业,我一直都把班主任秦老师放在心里面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他花在我身上的心血让我感受到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我又何尝不是将他视为自己的父亲一样尊敬?我努力改变自己的恶习,想让他能开心,对他,我是感激的,但这些我也看透了!昔日尊敬的老师却在我家长面前说出这样的话:“我没打他,他可能先把我打了哟!”听到我妈很平静地向我转达这句话时,我笑了,原来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奋斗是不被认可的!我真的笑了,原来一直我的改变都是被视为粪土的!的确,我笑了,笑得很无语,也很无奈,原来一切的一切还是只能做自己才是王道!

看了信后,我马上向班主任反映这情况,班主任才明白为什么陈立信返校后,会像发飙似的在教室和办公室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做一些不可思议的事。

事后班主任向他的妈妈了解了当时的情况,是他的妈妈在转达时,没有把话说清楚。陈立信的妈妈本来打电话让班主任好好的管教她的儿子,不听话可以打!班主任说的是,学校的老师不可能打学生,开玩笑说,我没打他,他可能先把我打了哟!事情弄清楚后,班主任和他的家长一起给他消除了这一误会,他听后痛哭了一场。听她妈妈讲,孩子好久都没哭过了。事后,他在周记中写道:这一次我才知道了,能哭,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后来,班上新转入的毛圆结,因为能力强,得到班主任的重用,陈立信觉得是抢了他的风头,于是心里很不痛快。周末时,他到办公室给他妈妈打电话,对他妈妈的语气凶得像土匪一样,让办公的老师无法办公,招呼他,他骂得更厉害!

当时,我也在办公室,他并没有骂我,他只是很大声的骂他那可怜的妈妈。我觉得那些难听的话比骂我还让我难受。看来只是做一个倾听者,还不能从根本上帮助这个痛苦的孩子。我好不容易让他平静下来,了解了他内心的不平。当时已经放学了,我建议他去打打他酷爱的篮球。

晚自习后,我看他已经很阳光了。问他是怎么回事,他高兴的说:“我把篮球当作了毛圆结了,我使劲的打他,使劲的踢他,真解气!我现在终于找到了能让自己快乐的办法了!”

给孩子宣泄情绪的通道 第6篇

我从陈某手中接过一张小纸条,定睛看了一眼。“假如我有一个沙袋,我会在上面粘上一张纸,纸上写着吴老师,然后对着他狂扁!”在这段话的下面,还胡乱画着几个面目可憎的鬼脸。我当时怔住了,没想到竟然有学生这样恨我,要狂扁我。敏感的神经一下子绷紧了,我下意识地想:我难道做过令他生气的事吗?看来他一直怀恨在心……是谁这么恨我呢?我到底哪件事情做错了,给他带来这么大的伤害……曾经自我感觉良好的我,面对这张纸条再也自豪不起来了。

“这是从哪里发现的?”

“从暖气片夹缝里掏出来的。”说着,陈某指着教室最后排一张桌子旁的暖气片。很显然,这纸条一定是那张桌子的主人写的。很快,几个热心的学生根据上面的字体辨认出了纸条的主人。我私下将那个同学叫到办公室询问情况。那个同学原本不想承认,显然他已经知道这件事即将带来的后果。我极力压住自己将要爆发的怒火,语气平和地劝导他:“不要紧的,你能写这样的纸条,说明老师也有错,这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顿了顿,我又说:“谁不会犯错呢?可是,我们应该知道错在哪里,这样才可以改错,才可能解开思想疙瘩更好地学习,老师也才可以改正错误,更好地开展工作,更好地为大家服务……你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我看到他的额头上已经渗出了汗滴,我继续鼓励他:“你觉得老师可怕吗?如果往日里我们缺乏沟通,那么,我们就从今天开始,平等地开始对话。”为了缓解他的紧张情绪,我搬过一张椅子让他坐下。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也努力调整了一下心情。我想,此时此刻,如果我以一个老师的身份,用一种审问的口气,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与他进一步交流的。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此事因我而起,我就应该虚心地听取孩子的意见。我继续开导他:“不要因为此事,让我们师生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对我们都不好。事情说开了,也就没事了,你说不是吗?”

在我不断苦口婆心地引导下,他终于开口了:“老师,是我错了,其实,我对你根本就没意见……”

“那么这纸条是……”我疑惑地问。“我和同桌只是闹着玩儿,没想到……”我猜出他肯定没说出真情,于是干脆挑明了说:“可是,你知道老师看完纸条后是多么痛心呀!”我不能抑制住自己真情的表露,“我就想,老师一定是什么事做错了,才使你那么痛恨我……”我不能自已地垂下头,一手撑住前额,像要吞下这苦果的样子。的确,我那时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心情异常的沮丧,想到自己的教育竟然这样的失败,又有什么理由在这里质问孩子呢?我抬起头来,注视着他,说:“你去吧,如果你想通了就告诉我一声……我想知道真相,不想为难你。”

第二天,我走进办公室,在我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封信。“亲爱的老师,我错了,我很后悔,我的做法给您带来了深深的伤痛,我诚恳地向您说声‘对不起’!我说我想揍你,是因为你这学期代替了我们以前的班主任,我写这话的时候,还不了解您,只想着是您的出现,夺走了我们的爱,但现在,我明白了,你也是爱我们的。我错了,我再次向您道歉。您的学生马某。”我的心为之一震:原来孩子的想法是如此简单,甚至幼稚,而我们却时常用成人的眼光去审视他们,以至于曲解了孩子的心意。

正确对待幼儿的情绪宣泄 第7篇

一、反复沟通, 进行情绪疏导

不同的幼儿可以产生不一样的情绪反应。 有一次, 我班的星星和佳佳为了争夺一个玩具发生争吵。 他们虽然同样受到了我的责备, 但反应迥然不同:佳佳只是不快地低下了头, 而星星顿时面红耳赤地指着佳佳的脸大声说:“ 都是你, 害我被老师说, 这本来就是你的错, 呜……”说完就号啕大哭起来。 我想, 星星会发生这种情况, 主要是由于对自身错误缺乏认识, 对老师责备不能忍受的缘故。 于是, 以后遇到他做错了事, 我尽量不去责备他;另外, 我多次帮助他认识老师的责备是善意的, 如果碰到不满意的事或者哭闹的时候, 只要老师一提醒就应该停下来, 老师喜欢知错就改的孩子。通过多次交流, 他渐渐提高了认识。再有不良情绪时, 我就提醒他, 他宣泄的强度不断减弱, 时间也不断缩短。

二、换位思考, 控制宣泄强度

幼儿的某些攻击性行为也可以称之为是情绪宣泄的一种表现, 当然这是不良的宣泄。 在观察中发现, 幼儿在其意愿没有得到实现或者显得无聊时, 都会出现这种现象。这类幼儿的脾气往往比较暴躁, 而且一触即发。 我班的哲哲小朋友个性强, 喜欢玩皮球, 可老是拍不好, 每次“ 失败”后他就会显出一副沮丧的样子, 随后就顺势推一下、打一下身边的同伴转身就走, 同伴被激怒了, 难免要引起纠纷。为了对他进行情绪疏导, 帮助他克服因情绪波动而产生的坏脾气。 我用“ 换位法”让他多想想:“ 如果你被哪个同伴突然欺负会怎么想, 怎么做?”情理之中让他设身处地地体会到自己的错误, 然后, 再跟孩子们一起讨论:“ 玩皮球老是拍不好怎么办? ”小朋友们为哲哲想了很多办法。我边表扬他们边说:“ 对, 以后碰到不高兴的事, 可以自己想想, 也可以请小朋友帮忙想办法。 好孩子要懂得团结友爱。 ”

三、冷静处理, 合理宣泄情绪

让孩子发泄情绪, 并不是要滋养孩子的坏脾气。 要培养孩子对需要的正确认识, 使之能产生恰当的情绪体验, 要让孩子懂得哪些需要是合理的, 是可以满足的;哪些需要是不合理的, 不能满足的。当孩子提出过分的要求时, 不能迁就, 应采用“ 冷处理”的办法。 等他平静时, 再进行安慰与教育, 让他懂得自己要求的不合理性。 就像班里有个别幼儿, 一旦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开始发脾气, 这时候我会忽视他们的不良情绪, 转而表扬其他幼儿, 等他们冷静后再进行融洽地谈话, 这样的成效很不错。 其实孩子只是一时闹闹情绪, 他们依旧能感受到成人的爱, 所以幼儿的自我发现很重要。

四、兴趣转移, 尝试自我发泄

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 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各种活动, 广泛地与他人特别是同龄幼儿交往, 是让幼儿学会积极的情绪宣泄的又一种有效方法。 记得有一次, 我带孩子们玩“ 滚地雷”的游戏。在第一批孩子中我请了乐乐。看得出乐乐是非常喜欢这个游戏的, 可惜的是第一个回合乐乐就输了, 他急得都要哭出来了。 我却笑着对他说:“ 乐乐, 你最爱讲故事了, 待会儿游戏玩完了, 老师就请你给小朋友们讲个故事好吗?”他使劲地点点头。游戏完后, 当我看到乐乐正有声有色地给小朋友们讲故事时, 我心里乐了, 因为他不再为“ 输”而生气了, 我的“ 兴趣转移法”“ 赢”了。 这种“ 兴趣转移法”不仅使幼儿的情绪得到了良好的发泄, 还使幼儿的心理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五、公正评价, 允许情绪宣泄

幼儿在遭到冲突或挫折时, 往往会将事由或心中的不满感受告诉老师, 以寻求同情和安慰。 记得刚带班时我的教育经验不足, 经常对于孩子的“ 投诉”“ 报告”不予重视。 一天, 轩轩哭着说:“ 老师, 伟伟把我的画全撕了。”我气急败坏地找彭伟问个究竟。她理直气壮地说:“ 上次她把我的纸撕了。 ”我这才想起上次我确实敷衍了事地解决过那件事, 使她在心理上、情绪上一直不能平静, 因而产生了这种不良后果。 打那以后遇到幼儿“ 投诉”, 我就认真地了解孩子“ 告状”的内容、状态和情绪反映。 我仔细地听, 公正地评价, 正确地引导, 稳定“ 告状”幼儿的情绪, 传递“ 老师理解你”的信息, 从而营造一个老师支持你, “ 让你宣泄”的氛围。

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 教师应通过各种活动有意识地帮助幼儿懂得如何对待和处理自己的各种情绪, 重视孩子的情绪宣泄, 引导他们以积极的、 和谐的方式来表达情感, 学会与他人友善相处, 从而获得更多的自信, 形成积极健康和愉快的心境。

参考文献

宋词中忧愁情愫宣泄探究 第8篇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下片具体写离愁, 是词的旨意所在, 也是这首词写的最深刻的地方。“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像波涛汹涌, 把全篇推向高潮。离愁本身是一种抽象的思想情绪, 它能感觉到, 但却看不见, 摸不着, 要对它本身作具体描写, 确实非常困难。然而, 在这首词中, 词人通过比喻使之变得具体可感, 而且表达得如此贴切、自然, 以至成为千古名句。词人却把离愁的愁人、缠人写得无比深刻, 凄凉、寂寞、孤独的心情袒露得栩栩如生, 感人至深, 读者为之泪下。“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又用了一个比喻, 写离愁的另外一个境界, 即人对它的具体感受。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李煜最后的一首感怀故国的名作, 作者以形象的比喻, 诘问的口吻, 悲愤的情怀, 激宕的格调, 放笔悲号, 写尽亡国君主的哀愁。上阕曲调高亢悲慨, 唯有作家经历过大灾难, 炼就大手笔, 才能究诘人生, 写有如此深度和力度的词作, 大有负荷全人类之悲哀的气概。下阕则用了曲笔, “朱颜改”暗描江山易色, “改”字点出全词题旨:是悲恨的根源。最后, 词人把难以说明的去国之思、失国之悲、亡国之恨全部纳入一个“愁”字中了。“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真乃千古绝唱。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类词作, 并不意味着辛弃疾悲愤的心境随着年岁的增长与生活的闲适而谈化。这只是一时的忘情, 也是悲愤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正是因为他经历了许多世事沧桑, 积蓄了太多太深的苦闷, 深知人生的无奈, 才“欲说还休”。他只能在恬静的田园乡村中为自己的感情寻找寄寓, 抚慰饱受创伤的心灵, 这是一个英雄人物在一个平庸苟且的社会中的不得已的选择。理解这一点, 才能明白辛弃疾写这一类词时真正的心态。

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在流亡途中行无定所, 国家支离破碎, 到处物是人非, 这愁就是一条船也载不动啊。这使我们想到杜甫在逃难中的诗句“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李清照这时的愁早已不是“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的家愁、情愁, 现在国已破, 家已亡, 就是真有旧愁, 想觅也难寻了。她这时是《诗经》的《黍离》之愁, 是辛弃疾“而今识尽愁滋味”的愁, 是国家民族的大愁, 她是在替天发愁。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它, 晚来风急。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的作品是和愁字分不开的, 从开始的情愁, 到家破人亡的家愁, 再到江山沦陷的国愁。这纷繁的愁绪令她一步步地迈上了文学的圣殿。真可谓万古愁心!这首词中作者抒发的那种非比寻常的凄苦哀愁, 格调看起来虽显低沉, 但分析此词不能脱离作者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氛围。

通过李煜、辛弃疾、李清照三位词人作品分析, 纵观宋词300年, 真是“怎一个愁字了得”。宋代词人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忧愁情绪需要特别宣泄, 笔者认为原因有二:其一, 词这种诗歌形式比唐代的格律诗可以更好的表现个人的情怀, 而例举三位词人无一不有着坎坷的个人经历, 从开始的闺怨闲愁、情愁, 到家破人亡的凄苦哀愁、家愁, 再到江山沦陷的悲愁、国愁, 这纷繁的愁绪在词中是自然地流淌;其二, 宋词中这一深重的哀愁不仅仅是那种闺怨闲愁, 它更是家破人亡的凄苦哀愁、江山沦陷的悲愁, 是在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所、朝政腐败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之下产生的, 这就使忧愁这一情感有了一个时代依托, 有了一定的现实性和社会意义。

摘要: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宋词时, 会很自然注意到一个现象, 就是宋词中“愁”字使用的频率特别高, 换言之就是宋代词人中有许多忧愁情绪需要特别宣泄。从中揭示了宋代词人中忧愁情愫宣泄的本质, 对宋词的艺术成就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上一篇:微生物源下一篇:灰色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