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创新人才范文

2024-09-17

大学创新人才范文(精选10篇)

大学创新人才 第1篇

关键词:考试制度,考试改革,创新人才,高等教育

一、目前高校考试中仍然存在的弊端

(一) 考试目的存在误区

有的高校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仅把考试当作决定学生是否升级、毕业的手段;有的教师认为考试仅是为了给学生学了某门课程下个结论而已;对于学生来说, 考试就是为了得到分数, 取得学分, 是谋取文凭的敲门砖。由于对考试目的存在上述认识上的误区, 其结果是:有的学生学习目的是为了考试及格, 靠死记硬背;教师改完试卷分数一填便算完成任务, 考试成了课程结束的标志, 很少有人就考试结果对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认真分析, 做出评鉴, 并反馈给学生。这样不仅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不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而且不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质量。

(二) 考试形式单一, 存在五多五少的弊端

即闭卷考试多, 开卷考试少;笔试形式多, 口试、答辩方式考试少;理论考试多, 技能、操作实践应用能力考试少;统一考试要求多, 因材施考少;一次考试定结论多, 数次考试综合评价少。这种单一、缺乏弹性的考试方式使得学生学习单调、惧考, 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并且使其动手操作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养成受到限制。

(三) 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 划范围、定重点, 没有严格按教学大纲确定考试大纲

考前教师划范围、定重点, 学生学习无动力, 致使一部分学生往往平时不努力, 考前复习“重点”, 抄笔记, 背答案, 投机取巧, “临时报佛脚”轻松过关。这种现象的存在, 其结果是严重挫伤了认真学习学生的积极性, 助长了部分学生的惰性, 不利于高校良好学风的形成, 不利于学生对课程系统知识的掌握, 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四) 考试题型不合理

受标准化考试方式影响, 填空、判断、单选、多选、简答、释词等客观性试题多, 综合性思考、分析论述、证明、应用等主观性试题少, 而且试题答案多数是唯一的, 留给学生探索创新的机会少。许多学生在考试时, 可以不动多少脑筋地打叉划钩, 作弊也方便得多。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高校考试改革中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

(一) 树立科学的考试观念, 为培养新型人才提供良好的思想环境

更新考试观念是考试制度改革的前提, 科学的考试观是从“人”出发的, 着重强调的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考试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 而且更强调通过考试让学生学会学习, 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同时, 科学的考试观要求考试增加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考查, 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充分体现考试的教育功能。两种考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不一样, 但都以考试为手段来实现各自不同的目的。显然, 在当今社会, 知识创新的速度不断加快, 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已成为趋势, 因此, 必须树立科学的考试观, 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造良好的思想环境。

1.树立考试不是为了获得学期成绩, 而是作为前期学习效果总结的观念。学生在一个阶段学习后, 通过考试进行自我衡量、自我提高, 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尚未掌握的知识既是补课, 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也是下一阶段学习的起跑线。

2.树立考试不是一门课程的教学结束, 而是师生对课程教学的一种互动方式的观念。通过考试, 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 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疏忽和缺陷, 并且通过与学生的交流, 指出学生在前期学习中的不足, 鼓励他们积极思考, 指导他们进行深入探索。

3.建立考试后的信息反馈机制。考试管理部门要对试卷中反映出来的情况和问题加以研究, 并将有关的信息反馈给学生, 促进以后教学活动的发展, 同时在制度上制定相应的政策, 积极鼓励教师开展考后的试卷分析, 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二) 明确考试目标, 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

1.考试目标应体现出对人的价值重视。

要想人才多样化,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最根本的是要尊重人的个性。理想的考试应对每一位学生都设计考试标准和模式, 以适应每位学生素质发展的需要。这样, 不仅避免了学生缺乏个性, 千人一面, 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努力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2.考试目标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考试目标应以教学目标所规定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为出发点和归宿, 在教学活动中, 它对教学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通过考试诊断教学问题, 反馈教学意见, 检测教学效果, 从而调节教学双方向目标迈进。

(三) 改革考试形式, 实行多元化考试

传统考试一般是单一闭卷笔试模式, 弊病很明显, 它的导向作用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发展提高, 已不能完全适应全面衡量学生水平的要求, 因此, 需要建立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科学、合理、规范的考试、考核体系, 克服单纯以一次考核的学生成绩为衡量标准的传统作法, 要将学生的全面素质纳入评价体系。考试时, 要将失眠考试与诸如科研论文、产品设计、社会调研报告、成果答辩等形式相结合, 在学生的综合考核成绩中各占一定比例, 这样能体现出一名学生在思维、实际操作等多方面的发展, 仅就其对思维能力培养而言, 它能从多途径、多角度不同性质的操练中得到锻炼, 这比书面考核的涵盖面要广得多。还可设立一些考试外模式, 譬如进行以小组为单位, 针对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进行小的课题研究, 或举办各式学术讲座, 适当降低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 并且活跃课堂气氛, 改进讲授方法, 实行启发式教学, 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为广大学生的自我发展营造一个多元化的、富有选择性与创造性的氛围。

(四) 改革考试内容, 调整考试题型

考试内容要从单纯检查学生对现有知识的掌握过渡到检验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 命题应以教学大纲为依据, 能够反映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情况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 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 而应该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总结提高。鉴于标准化考试暴露出来的弊端, 减少一些只有一种方法、一种标准答案的题目, 增加主观题比重, 尤其要多出一些综合性、一题多解的题。在主观题的评分中, 不要订千篇一律的标准, 要有利于把学生从死记硬背的方式中拉出来, 只要学生言之有理, 均可得分, 答题观点基本准确, 思路脉络较清晰的学生给予及格, 对于那些学生在答题中有自己独到见解, 思路广且论据充分者, 给予其高分。无论客观题还是主观题, 都应尽量避免过分侧重对知识机械地记忆与再现。题目的设计应能够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和可能,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五) 注重平时成绩, 成绩组成多元化

改变过去“一次考试定终分”的状况, 加强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 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将考试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平时成绩的给予要有依据, 避免人情分。平时成绩应包括出勤情况、课堂笔记、作业成绩等, 每一部分按权重进行量化, 这样做到公平, 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因此, 我们在现有教育条件下, 可采取“平时成绩+阶段测试+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成绩评定方式, 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使成绩评定从多个方面进行, 考核更为合理。另外也可以改革传统的百分制, 尽量采用等级制, 淡化考试分数之间的微小差异, 使教师和学生都从分数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改革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

考试作为检查教与学的基本状况, 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一种手段,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建立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考试制度并非易事, 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必须扎实的工作, 努力实现考试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彻底转变传统考试观念, 通过考试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玉月.考试改革几点设想[J].辽宁师专学报, 2004, (6) 35.

[2]周治淼.高校考试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7.9

[3]钟琳.改革高校考试制度培养创新人才[J].当代教育论坛, 2004, (8) 120-122.

高中与大学合作培养创新人才 第2篇

2009年,教育部专门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选择北大、清华、复旦、南大等16所大学的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生物5个学科率先进行试点。大学固然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的阵地,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却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形成的。高中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大学是学生专业发展方向确立的关键期,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因此,在整个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中,普通高中起着重要的“下连义务教育、上通高等教育”的桥梁纽带作用,理应在创新人才的发现、培养和输送方面,担负着重要的使命。淮北一中作为安徽省首批25所省重点中学之一,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示范高中,省新课程实验样本校,教育部特色高中建设项目培训校,淮北地区高中龙头学校,深感加强中学与高校合作、共同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

当前,中学与大学的衔接往往只发生在高考环节,这样的联系非常薄弱。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中学与大学必须加强融通、深度互动,这是高中与大学校长们的共识。

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提出,中学在高校选拔人才时可以有更多声音和权重。他以杨振宁、李政道等科学大师的成长经历为例,指出拔尖人才多在中学时期就确立了志向和兴趣,所以大学与高中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必须走得更密切、更贴合。

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是中学与大学面临的共同使命。中学要真正改变培养学生的观念,探索更符合学生兴趣需要、个性化需求、特长培养、潜能发挥的创新型教育模式。下面我就高中如何与大学合作培养创新人才,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要更新办学理念。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科技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愈来愈重视,把对他们的培养视为应对新技术革命及激烈国际竞争的重要举措。在教育理论界,让有天赋、能力突出的孩子得到适合于他们自己发展潜力的教育机会,从而实现高端教育公平,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随着知识经济的初显端倪,国家对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渴求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领导人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我校实际,校党政领导班子按照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秉承“团结求实勤奋进取”的校训;以建设“书香校园、活力校园、欢乐校园、和谐校园”为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二是加强国际交流。

为了培养师生的国际视野,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广泛开展国际交流,我校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建立了师生学习交流联系,定期和不定期互派师生,双向学习。早在1999年前就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市的“科技先锋学校”诺斯科特中学结为友好姊妹学校;此后,学校又与加拿大哥伦比亚学院、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圣马克斯分校、美国魏雷中学等多个学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09

年开始,我校又与美国美中商学院合作举办了国际班。广泛而深入的对外交流,让师生有机会接触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经验,从而进一步开拓教师的教育视野,培养学生成为创新型先进人才。

三是加强与高校的交流。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中提出“有条件的普通高中可与高等学校合作,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

我校定期请大学教授以专题报告、讲座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辅导;定期派教师到北京大学、中科大等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加强创新人才培养。高校教师到高中为学生举办讲座,开设拓展性课程交流。多年来,师生交流频频,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截止目前,我校已有一批学生考入国外一流大学,并获全额奖学金。

中学的兴趣小组也邀请淮北师范大学的老师担任竞赛辅导老师。让学生了解大学的学术环境、学习气氛,拉近中学与大学的距离。我们积极主动地争取高校的支持,高校也将自身的优质教育资源与高中共享,开阔高中学生的视野、提升高中学生的品质,培养出更多符合高校和社会发展的创新型高水平学生。四是注重教师培养。

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要有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实施创新教育的师资队伍,我校特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计划,进一步健全青年教师培养方案,着力实施“一年合格、三年成熟、六年骨干、十年名师”的培养工程。发挥骨干教师,特别是特级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继续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实行新、老教师结对活动,帮助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学校注重教师培训,学习交流工作,既“引进来”,又“走出去”。多年来,学校多次邀请省内外各类专家专家来校为全体教师作新课改、教学研究、专业发展等多方面的专题报告,通过专家引领,进一步提升教师素养。同时,常态性的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包括西工大附中、衡水中学等名校。

五是培养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决定着学校未来的发展潜力。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并且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八大报告中,特别提出“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目标,要求“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为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创新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而中学教育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国家要求中学探索招生制度改革,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有条件的可成立实验班,探讨进行大学预科班、高校直升班的试点等。清华大学副校长袁驷教授提出正确理解教育公平,“区分对人的公平和对才的公平,区分对起跑的公平和对终点的公平”。他认为,对人的公平,意味着有教无类、机会均等与教育均衡;对才的公平,意味着因材施教、人尽其才、才尽其能。集中优势资源为优秀学生提供特别教育,在更深层面上恰恰体现了教育的真正公平。

1、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坚持做到因材施教,多元发展;以人为本,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充分考虑学生发展方向与兴趣取向差别,从培养学生兴

趣入手,注重扬长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把自主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成长的土壤与空间。

2、在教科研中,我们坚持做到不仅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更要研究行之有效的、学生喜爱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没有科学的理论就没有正确的行动,没有实践的基础就没有理论的价值。我校近几年的教育教学成果的取得与实施“科研兴校”方略,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是分不开的。学校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目的是提高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效率。

3、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坚持做到以弘扬人文精神,塑造健全人格,培养创新人才,努力使学生在富含人文滋养的学习过程中,成长为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创新人才,使教师根植于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土壤中获得持续发展的空间。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是构建校园和谐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学校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全体师生魅力展现的一个平台。科技创新教育活动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熔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炉,集素质教育与特色文化为一体,是学生提高素质,发挥个性的重要舞台。我校每年都要举办科技文化节。几年来,科技活动硕果累累。2010年以来,学校有17位同学获得科技创新“市长奖”,其中李石擎同学荣获安徽省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并继而代表安徽省获得全国二等奖。2012年,任泽宇同学凭借优异的托福考试成绩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7所大学同时录取,史彦龙同学荣获第十七届国际天文奥赛银牌,胡雪同学在第七届全国创新作文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刁灵慧同学在第十一届全国创新英语大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另有李石擎、朱书琦、王松、王倩、郭恒麟等等一大批同学在全国及省市组织的各级各类比赛中表现突出。一长串熠熠生辉的获奖名单,彰显淮北一中推行创新人才培养的卓著成效。

4、在开设科技特长实验班中,坚持“因材施教,多元发展;优化个性,培养特长;注重素质,全面提高”的原则,努力培养学生的“理想情操、意志品质、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具有特长的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智力潜能得到开发,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2008年,首开奥赛班和文科课改班,在三年后的2011届奥赛和高考即取得辉煌战果。在此基础上,2011年首开理科创新实验班,目前看来效果明显。在已经结束的各项学科竞赛中,共有19人次获得全国奥赛安徽省一等奖。我校作为省新课程实验样本校,教育部特色高中建设项目培训校,中学生学科竞赛是我校的又一奇葩,近五年来,高中学科竞赛获省一等奖励人次,史彦龙同学2012年荣获第19届国际天文学奥林匹克竞赛银牌。尤其是2012年有21人次获省一等,数学4人获一等奖,物理2人(其中1人安徽省第二名,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赛),化学3人(其中1人安徽省第一,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赛),生物6人。我校的创新实验班正努力向“人才的摇篮,名师的沃土,科研的基地”这一既定的目标迈进。

总之,就中学与大学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如何衔接的问题,我认为,要形成创新人才培养“一条龙”机制,要打通小学、中学、大学的培养路径,使小学、中学和大学携手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更加便捷的条件。因为,虽然大学是人才的终端产地,但中外高端人才在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上的差距,从教育的起点就开始拉开,在受教育的整个过程中而逐渐加大。基础教育同样承担着创新人才

大学创新人才 第3篇

关键词:创新训练;创新人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43-02

“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是在原“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基础上拓展而来的。教育部高教司于2006年11月设立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首次在国家层面上直接面向本科生立项,旨在通过创新训练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这一计划于2006年开始在部分高校试点,2011年开始,教育部决定把原来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名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把原来的“创新性实验”一个项目拓展为“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三个项目。

一、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组织形式

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下面简称“创新计划”)是面向本科生(1至3年级学生),以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的形式展开的科技立项项目,一个项目一般限3人参加。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由选题,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的设计、准备、实施和项目完成后的总结等一系列工作。创新计划目前只对部分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和地方所属高校开放。中央部委所属高校的申请计划直接向教育部提交,由教育部组织专家论证通过。地方所属高校需要由省级教育主管部门推荐,向教育部提交申报计划,再由教育部组织专家论证通过。

二、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目标

教育部最新下发的教高函〔2012〕5号文件明确指出:“通过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1]。

三、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实施与管理

1.提高全体认识,做好宣传和申报组织工作。各级组织部门要注重引导学生申报项目和参与训练过程,认真做好项目申报的宣传发动工作,向学生宣传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背景、形式、要求、目的和意义等。在申报项目时,力求学生自愿与选拔相结合,一般要求申请者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科研精神,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择优录取,选取创新性强的优秀方案向上级推荐。

2.制定配套管理措施,政策上保驾护航。学校不仅要从政策上大力支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活动的开展,而且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使大学生创新计划进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为此,可以考虑把创新项目作为选修课程开设,参加项目的学生能由此获得一定的学分。对于通过创新计划认定的项目,可替代部分与专业教学相近的实验或实践课程学分,通过验收的项目计算第二课堂学分。此外,学校可制定相应的评奖、评优和免试研究生的优惠、倾斜政策,引导和鼓励学生多产出创新成果。

3.创造良好外部条件,为创新计划实施提供物质保障。各高校可以依托学科优势,建立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相结合的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依托国家或省级教学基地、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人才培养基地、创新实验区等等,建立本科教学与学科建设密切结合的教学体系,推进多层次、多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开放学校创新实践教学科研基地,实施自主型、开放性的创新实验教学改革,为学生创新训练实施提供良好外部条件和物质保障。

4.加强跟踪管理工作,确保项目的有效实施。对于获得批准的项目,要狠抓落实,切实执行。把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的中期检查、终期答辩工作列入到学校本科教学督导的工作计划。组织专家认真做好项目的中期检查工作,听取项目中期汇报,并跟踪后续工作成果。在进行中期检查时,特别要注意发现和解决问题。对可能出现的诸多问题,如学生在项目进展中碰到困难,更改题目、更换指导教师等,要及时了解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创新计划提供师资保障。鼓励校内教师,特别是有科研项目和科研实力的教师担任大学生创新计划的导师,积极聘请企业导师指导学生的创新训练和实践,可以实行双导师制。定期组织项目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参加全国经验交流会议,多方接受先进的组织和指导经验,组建一支稳定的、既有科研项目实践水平又有指导学生实践经验的优秀导师队伍,为有效实施大学生创新计划提供可靠的师资保障。

6.营造创新文化氛围,不断探索新路子。在校园内营造一种创新文化氛围,为参加创新项目的学生搭建交流平台,定期开展交流活动。支持有创新计划项目的学生参加校内外学术会议,为学生创新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和共享资源的机会,探索一套从大学生创新计划到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子。

四、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进一步思考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举措,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创新人才培养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更不是执行一个项目就能完成的工程,而是需要大学阶段一系列的综合训练培养才能达到目标。因此,高校应该以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为契机,大力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策略。下面我们就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提出几点探索性建议:

1.重视基础教育,谨防拔苗助长。创新人才培养,离不开基础教育。要特别重视大学数学、英语和计算机三门基础课程的教学和训练。由于学生在大一时就可以参加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很容易导致学生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项目中,导致只重专业、忽视基础的倾向。如果不及时引导就很容易助长急功近利的风气,不仅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反而容易造成人才的夭折和损失。

2.把创新能力培养的意识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去。首先,教师必需牢固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建立一套合适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引向探究历程,把创新意识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和研究事物,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敢于质疑,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其次,教师要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把学科前沿的内容不断地注入教学内容中,把科研过程中的科学精神与研究方法带入到课程教学中。

3.搭建多种科技竞赛平台,建立团队式创新活动机制。充分利用各种科技竞赛平台,如“挑战杯”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械设计竞赛等,在科技竞赛平台上,学生通过亲身设计、制作和运行各个环节的技能训练,激活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借助各种竞赛或创新训练计划建立相应的竞赛或项目组,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协作完成实际任务。利用学生社团建立各种创新团队,近年不少高校在这方面都做了有益的尝试,如华中科技大学的dian团队、联创团队等都是十分成功的例子[2]。

4.做好拔尖人才的发现、跟踪和持续培养工作。对于从各种竞赛或项目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人才要及时发现,跟踪服务,重点培养。对这些学生可以实行特别的精英培养模式,为他们提供进一步的跟踪培养方案,例如,配备专门的导师、提前进入硕士阶段的学习,或提前跟着导师做实际课题等等,让他们成为更优秀的拔尖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

[2]从Dian团队到种子班[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1):109-115.

创新创业视域下的大学创新人才培养 第4篇

一、分析我国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认识

( 一) 创新型人才的界定

目前,我国学者在界定创新型人才中各抒己见,存在不同的观点,主要如下: 一是普遍认为创新型人才既需要继承前人的工作成果,也需要做到超越前人,从而深入分析问题,并且能够主动解决问题,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称之为创新型人才。二是普遍认为创新型人才需要充分利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通过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揭示出事物中所存在的普遍规律,并且在探索规律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文化成果。三是普遍认为所谓的创新型人才,主要是指那些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型人才,他们需要具备创造思维和创新意识,主动掌握创新方法以及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并且主动完成一些创造性的活动,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在这种情况下,综合国内外学者的各种观点,笔者认为所谓的创新型人才应该是具有强烈好奇心并且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敢于突破传统思想工作模式,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创新服务理念以及生产出新的产品,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并且将技术成果转化为新产品的高技能人才。但创新型人才并不是指某一特定区域的人,他们既可以是研究水平较高的科研工作者,也可以是企业管理者或者是基层工作者。总之,创新型人才应该是具备创新意识和具有工作能力的人。

( 二) 创业型人才的界定

对于创业型人才的定义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是创业型人才主要指具备创业企业家能力,善于抓住机会,努力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人才; 二是创业型人才主要是指具备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人。结合这两方面的分析来讲,创业型人才应该是具备企业家精神,并且善于抓住机会,敢于承担工作中的风险,通过建立新企业充分实现自身价值的人才。

( 三) 理清创新与创业的关系

我国学者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提出创新创业人才这个概念,其他国家在创新以及创业教育这方面研究较多,并未将创业与创新相结合而研究,但是这并不是代表其他国家并不重视创业或者创新,主要由于发达国家在改革创新与创业技术中已经取得很明显的效果,他们认为只有具备创新意识,才能成功创业。从我国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来看,我国缺少大量的创新创业型人才,这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所以,我国领导人在各项重大会议上,多次提出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想要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首先需要理清创新与创业之间的关系。对于创新来讲,主要强调发现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所谓的创业也就是指创造新事业,主要包括新企业创立和新事业创造以及企业创建。从广义上来讲,我国所提出来的创新创业人才不但包括创业人才,而且包括创新人才; 从狭义上来讲,创新创业人才不但具备创新精神,而且具备创业潜能的高素质型人才。

二、探讨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育模式中的问题

( 一) 三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目前,我国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模式主要分为三种: 一是以传统高校为主体所进行的自我培育模式。高校承担着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任务,通过设置创业类课程或者创新类课程,并且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到创业计划大赛各种活动中,能够将课堂中所需的理论知识,在创业模拟中结合相关实践知识,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这种模式适合大多数大学生的学习习惯,这种模式应该大力地推广,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很多不足,所培养的创新创业人才缺少相关实践锻炼,也没有很好地掌握企业管理知识,根本无法真正体会到创业的辛苦以及创业的乐趣。二是以企业为主体,与各大高校所进行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中,企业作为主要参与者。从各方面来讲,企业具备丰富的创业资源,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也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很多企业家自身就是创业者,如果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高校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那么高校所培养的创新人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创新创业实践。这种培养模式需要高校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并且将企业实践资源充分结合,但是我国政府在这方面的政策和体制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导致我国企业并不愿意与高校展开合作。三是以学生为主体,政府推动的创业示范园模式。这种模式鼓励和支持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加入创业园。创业园可以通过整合企业组织、高校、科研机构等方面的资源,在税务、企业管理、风险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和指导,并且建立起相应的大学生创业平台。这种模式所培养的创新创业人才的实践能力也会随之提高。但是这种培养模式也存在不足之处,政府所建立的创业园区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大学生创业实践中,没有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紧密相连。

( 二) 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体系的不足

虽然探索和研究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体系已经建立,但是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我们从三次产业角度上探讨这些问题。从第一产业方面来讲,我国目前在人才培育上,将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放在培养劳动力上,尤其是在培养致富能手以及技术能手方面,希望通过他们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这种人才培育方式是有问题的,我们需要重视培养未来农村劳动者,做好农村教育各项工作,为农村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教育环境,加强我国各地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针对各地区发展情况,调整好中职学校的专业,培养出更多实用型人才。同时,我国现代所引进的创新创业人才,主要集中在手工艺术品创新和网络创业等方面,发展空间有限,但那些有着更大发展空间的创业领域却没有引入相应的人才。另外,不重视农村教育,尤其是投入的资金有限,在这个方面上,既要加大财政支持,也需要动用社会力量,鼓励和支持更多企业家以及社会组织者为农村教育发展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我国农村人才服务机制并不完善,所建立的农村人才信息库也没有及时更新,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从第二产业方面来讲,第二产业提供大量的人才,但是这些人才并未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在我国农村教育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仍然是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要求,无法从根本上激发出学生创新潜能,也无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具体实践教学中,缺少有效的监督管理反馈机制,这导致所指定的监督管理机制形同虚设,也没有涉及与创新创业理论相关的课程,因此,我国农村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加以完善。学校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规划出与之相符的培养模式,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能够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调动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校企合作的稳定发展。

三、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育模式的具体措施

( 一) 高职院校需明确培养目标

我国各大职业院校都应该明确好自身培养人才方向和目标,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力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培养目标处于指导性的位置,对确立培养人才制度以及完善组织管理等起到积极的作用。

( 二) 结合企业需求培养人才

根据当代社会的发展形势,特别是企业用人制度和要求,需要调整各专业结构。我们以松原地区职业教育学校为主要例子,其所设置的专业,很多都只停留在传统专业发展方向,如机电工程系、石油工程系、农学农业等,所培养的人才都是针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需求,但是,我国现代主要发展第三产业,包括物流业和旅游业,这就需要大量相关专业技术的人才,但是这方面的人才需要从其他地区引进,因此,各地区职业学校需要根据当地企业发展需求,培养出企业所缺少的人才,保证人才的多样化。

( 三) 加强企业合作的积极性

在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课程过程中,需要加大力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设置教学课程时,可根据学校教育情况,适当减少一些理论课程,并且增加一些实验课程和实践课程; 在改革教学方法上,采用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形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并且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从企业参与方面来讲,需要从两个方面加以改进: 第一,企业应该积极与职业学校展开合作,促使企业与高校的共赢。企业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职业学校培养人才和建设人才过程中,并且结合自身实际发展状况,向学校表明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的机会。学生在企业实践中,也能不断拓宽自身知识视野,对企业和对社会都能有着更深的认识。第二,规模较大及实力雄厚的企业,应该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简单来讲,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过程中,企业应该提供实践导师。很多大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都具备一定的创业经验和管理能力,这就需要这些高级管理者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水平,将自身创业经验传授给想要创业的学生。在创业园,企业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为那些想要创业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过程中,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不管是建设创业园,还是企业积极与学校展开合作,这都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制定相关政策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展开,对于与学校展开合作的企业,可以减少相关的税费或者其他费用等。总之,政府应该明确自身的职责,并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从各方面来讲,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育,既是学校的发展目标,也是政府与企业的责任,所以,需要加强学校与创业园之间的联系,学校、企业、政府共同合作和配合,尝试各种新的培育方法,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

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建议

一是加大力度扶持职业教育的发展,积极鼓励和支持职业教育学校取得更好的发展。对于培育创新创业人才来讲,教育基础薄弱是主要的问题,只有解决这个主要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加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二是建设创业园区,完善和整改服务体系,根据创业园实际情况,开设相关创业辅导班,为具有创业意识的学生提供专业性的指导,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鼓励他们创业的同时,防止他们盲目创业,应该掌握每一个地区的发展形势,准确定位所要创业的项目是否与当地发展需求相符合。三是我国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投资教育事业,虽然我国政府一直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中,不可避免要对教育事业投入。在这个方面上,既要财政投入,也需要尝试着吸引企业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既可以减少政府的压力,也能促使企业的发展。四是完善高层创新创业引进人才中的不足,并且健全相关制度政策,减少人才流失现象,在制定政策时,需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不能一味地强调资金优惠或者政策补贴,应该重点突出在创新创业服务方面所存在的优势。五是引导学校与企业展开合作,共同培养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所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可以说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工作是很复杂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仅仅依靠学校或者企业根本无法完成。只有企业和学校共同配合以及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才能完成这项复杂的工程。企业与学校无论从资源上来讲,还是从能力上来讲,有很大的互补空间,如果学校理论与企业资源相互结合,二者最终可实现共赢的局面。虽然创业大赛或者一些培训活动可以起到实践教育的目的,但是其所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如果创业企业家能够主动到各大职业学校中,讲述自身创业的经历,帮助想要创业的学生解决一些困惑,那么会直接加强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五、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所建立的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够完善和健全。我们需要以大学生创业园为基本核心,企业、学校、政府等三者共同努力和合作,完善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不足,促使我国培养出更多创新创业人才。

摘要:随着各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加强,想要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我国现代经济发展实际状况来讲,与发达国家相比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低、创新总量不足等方面,导致我国经济发展与其他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因此,只有培养出更多创新创业的人才,才能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

关键词:创新创业,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参考文献

[1]于忠海.官僚化与专业化:大学行政化的双重归因及其超越[J].高教探索,2012(2):78-79.

[2]眭依凡.关于理想大学和大学理想主义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2(4):65-66.

[3]朱清时.求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困局[J].中国高等教育,2009(20):287-288.

[4]孙波,杨欣虎.加强激励机制建设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7(8):97-98.

大学创新人才 第5篇

一、大学德育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现状分析

大学德育教育还未完全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理念,从几个方面可以看出:从大学德育的目标来看,侧重于满足社会需求,个人的发展比较轻视。重视知识的教授,轻视能力的培养。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教学及教育出现分离的情况,重视教学,轻视育人。重视理论,轻视实践。而教育管理方面,老师队伍人为的划分成两个队伍,一个队伍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另一个队伍是专业教师,这两个队伍从表面上看各有所重,但其实教育的整体性已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导致培养人才的方面工具性被增强,削弱了价值性,缺乏创造性,没有良好的实践能力。从本质上来讲,这种情况的出现最根本的原因是大学把德育片面的理解为仅仅是进行政治教育。教育活动如果过于共性化及模式化,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才将缺乏特色及个性。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满足工业化的发展需求,对院校进行了结构性的调整,完全打破了高等教育原本的规律,高等院校中的大多数专业学科都是由社会中的各产业部门来决定的,具体的培养目标是“为了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培养人才”。根据这一目标,综合性的大学转换成单科性的院校,而相同行业院校的课程及专业也要求做到整齐化一,相同的培养模式,把高等院校变得跟工厂一样,跟据不同行业的需求,大量“生产”其行业所需的专业人才,培养出来的人才没有特色及个性,总体的人文素质比较低。从实践中可以看出,虽然这种培养人才的模式能让社会需求得到满足,但培养出来的人才有没良好的适应能力,缺乏创新意识,完全适应不了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至今,大学德育活动仍然没能从根本上转变其基本状况,教育活动不能体现出个性及特色。教育活动太过片面,德语首位出现缺位。这里的“德育首位”可以说是教育最重要的价值目标,并不是教育活动的某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本质就是“传道”及“育德”,要求院校中的所有课程要把育人做为最重要的价值导向。专才教育模式中的价值导向是职业需求,由于功利性过于的强导致大学中的德育失位,逐渐发展成传授知识,与学习其它的课程基本上没有区别。大学中如果出现德育缺位的情况,会直接的影响到培养创新人才的工作。

二、基于创新人才培养下的大学德育工作

(一)转变观念创新德育满足创新人才培养需求

当前的大学生德育工作,需要站在创新人才培养的层面来进行。需要及时地转变观念形成创新的德育,才能更好地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通过相互之间的促进更好地提高大学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面对当前社会以有国际市场竞争的复杂性与激烈性,人才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任何国家中都对人才的需求都是有目共睹的,同时所有国家都在转变更新人才观念。以往的人才培养目标,只是单一的培养合格人才,在现代环境的影响下,人才培养已经转变为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观。同时,要把创新人才培养观念作为德育教育的指导观念来进行发展。其次,要打破传统德育观念,及时消除陈旧的、单一的、封闭的价值取向,以开放的视野结合时代的需求来进行现代大学德育工作。提供给当代大学生一个开放的平台,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国际观,培养他们对现代社会以及社会发展的理解能力。德育工作人员可能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借鉴先进国家的德育经验,丰富我国大学生的德育内容以及现代观念、创新能力的提高。其次,要丰富当代大学的学习内容,创新人才需要具备高度综合的知识体系。教育的本质就是文化知识的传承,因此要打开当代大学的知识层面,不仅要让他们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给他们提供一定的哲学、社会学等知识理论,把这些学科都融入到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当中。最后,要提供给当代大学生德育实践,让大学生回归生活。如果脱离了现实的德育是没有活动的。因此,当代大学生的德育工作需要结合现实生活来进行,最终让其来服务社会。结合着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学校、老师要组织更多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活动,从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思维与创造能力。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念增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当代大学生的德育,需要通过马克思主义来进行指导。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念,从而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全面自由的发展。首先,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把育人作为工作的重点,全方位地为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服务。比如:当前大学生具有自我表现欲强、个性独特等特点,因此选择更加适合的教育方法更为重要。在进行德育工作过程中,应该依照不同的学生的要求进行教育,通过身边的事与人来进行感染教育,也可以通过环境意识来开展教育。总体来说是要完全吸引当代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当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德育工作者在生活要密切关注大学生的生活情况,及时发现需要帮助的学生,有效地维护他们的相关利益,适当时还可以针对问题较大的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发动起全体师资力量为当代大学营造出一个积极的、健康的良好环境。其次,传统的德育都是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严重地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来进行德育教育,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处于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学习交流环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提高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创新能力。在这个教育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于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创新要给予一定的鼓励与肯定。对于学生在创新过程时所犯的错误要给予包容与理解,并及时进行指导与纠正。最后,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要考虑到社会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性。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方式,以增强学生思想素质为首要目标,通过综合素质的培养引导学生多元化地发展。要教学会学做人、做事,激发出学生的个人优势,并加以重点培养,为将来更好地服务人民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合多元渠道途径拓宽德育渠道

(一)校园文化要不断创新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文化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影响范围是全面的,不仅影响着人们获取文化知识,还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及思想品质。在大学德育工作中,要把文化当作重要的渠道,更好的适应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断建设校园创新文化。把大学的实际发展、文化积淀、历史发展等特点结合起来,更好的建设创新文,把课堂、图书馆当作重要条件,将校园环境建设、制度建设、校歌、校风、校训、校史等结合起来完成。建设创新文化其实是一个动态过程,把道德教育所包含的内容融入到文化建设中,在文化建设中充分的发挥出道德教育的功能。

(二)多样性活动的开展

活动渠道其实说的是德育工作者所组织的各项活动,把德育工作融入到活动中,让人们从活动中接受教育,让思想道德的总体素质得到提高。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开展的德育活动要把活泼性、趣味性、科学性、思想性等结为一体。如开展教育基地参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学生社团、知识竞赛等活动。利用德育活动所开展的道德教育工作说服力强、感染力强、容易被接受、贴近生活、形式活泼。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德育教育的含量,活动指导要加强,每一项活动都要精心设计,让受教育者能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其中,实现最终的.教育目的。

(三)传媒渠道的建设要加强

传媒能把信息进行快速的传播。高校德育中经常用到的传媒渠道主要包含了校园电视、校园广告、报刊、校报这几种。校刊和校报主要是向全校的学生及老师定期、连续发行的,信息量比较大,且有一定的深度,可以把德育教育融入到不同的板块之中。校园广播是依靠无线电波进行传播的,其覆盖面比较广,传播速度比较快,这种传播方式感染力较强,通过不同类型的节目进行间接或直接的道德教育。校园电视主要是运用文字、声音、图像等不同的方式进行传播,能让人感到亲切、真实,传播速度也是非常快的,同样能进行德育教育。将不同传媒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传媒渠道的建设要不断加强,把德育工作更好的融入到传播中。

(四)网络渠道要合理利用

现在的生活中,网络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或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网络中,人们能将自己的身份隐藏起来,不会受到空间及时间的限制,更方便的进行相互间的交流。网络传播的手段多样化、能平等的进行交流、信息量非常大,能把图像、文字、声音等结合在一起。在网络中进行道德教育有明显的成果,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负面影响。所以,运用网络进行道德教育时要掌握好教育的主动权,将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可以通过网络开展道德调查问卷、知识问答、问题辩论、网页制作竞赛等活动。根据培养创新人才所提出的要求开展不同形式的网络活动,占有网络德育的主支权。

(五)德育发展要结合社会实际晃个体需求

一直以来,满足社会发展及集体主义的需求都是德育工作所强调的,但忽视了个人发展的需求问题。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实施战略、国际竞争需求、经济社会发展改革等不同方面上,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至关重要,而创新人才的高素质培养也是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大学德育是培养创新人才最主要的途经,是根据每个人的成长需求建立起来的,在提高大学生整体综合素质方面起到了促进和带动的作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和个性有所不同,要不断的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让他们的创造能力得到培养。同时,要与社会相结合,对学生的创业、就业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例如,针对毕业生建立起相关的跟踪档案,经常进行交流沟通,对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情况进行了解,让学校道德教育实施效果得到提高。

(六)借助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开展教育

当前,许多高校都相应地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我们要利用好这个平台的教育作用,把一些与德育教育相关的课程融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当中。通过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中的各项活动,让学生能够提高思想认识。在今后的创业或者工作当中,保持良好地思想品质,为国家以及社会做出自己就有的贡献。

四、结语

大学德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从我国的大学生德育现状来分析,在某些方面还不太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对于大学生德育工作应该从整体进行出发,结合一定的发展规律与培养目标来进行,在效地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统一意识。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潘懋元论高等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发社,.34.

[2]刘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78.

大学竞争力与创新人才培养 第6篇

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人才是我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的关键性因素,是大学发展战略选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大学竞争力的关键要素。21世纪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知识经济逐步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这不仅要求我们通过大学加快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各类专门人才,而且要求大学培养能够创造和开拓新思想、新成果、新领域,对社会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创新人才。

一 学校管理体制应以人为本,树立高效、快捷的服务意识

我国高校的管理体制,在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大学组织法》之后,由原先的校系两级改成了校院系三级,并一直被我国大学广泛使用。这样的管理形成的交流渠道是:学生系学院学校,这一方面有利于校方的管理,即有利于信息的下达,另一方面却不利于信息的上传和反馈。学生和学校之间交流渠道的层次越多,就越难保证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及时性。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校理应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需要,而这种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显然不利于学生与学校的协调发展。可喜的是,目前很多高校已经通过设立“校长信箱”、“院长信箱”、“校园论坛”等方式方便学生与学校的直接交流,这些都是学校管理体制以人为本的体现。

二 教学模式也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需求

我国自古以来就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即授课方式以老师讲解为主,缺乏讨论课或研讨会等教学互动,考试方式以笔试为主,通过提供考试范围迫使学生记忆,缺少灵活性。这种强调老师而忽视学生的被动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对教育产生误解,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如此下去,高等教育改革很难有突破性的进展。因此,必须对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将教学的中心定位到学生身上,把被动式教育转变成学生主动式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创造性,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 教学方法也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造性与主动性

推进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既是社会对人才的现实要求,也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迫切需要。传统的教学方法,“重单向灌输、轻启发讨论”,强调“尊重权威,尊重书本”,反对“怀疑提问,标新立异”。这种灌输式教学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失去了对学习知识的热情和主动性,不利于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这种灌输式的学习方法一方面使学生长期地处于被动状态,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得不到调动,学生主体精神和主动性弱化,不会积极地思考问题,严重影响创新人格的形成。另一方面,一味地注入强化了学生吸收接纳能力,致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进取精神。传统的教育统一教学计划、统一学制、统一管理,忽视学生天赋、潜能、兴趣、优势开发,以牺牲学生个性发展为代价的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方面的需求。

当今社会,知识经济已初露端倪,国力竞争、经济竞争、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当今社会所需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技术,更应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1 注重发散式思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帮助学生们掌握书中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地调动思维,发散思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做到“举一反三”。

2 发扬民主精神,培养思维多样性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勇于提问,勇于质疑,发表不同意见,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大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还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学生自信心的增强

3 提供轻松的氛围,培养思维积极性

经过实践证明,在欢乐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更有利于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发散思维,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大学生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四培养学生既要注重全面发展、满足社会需求,又要培养个性、弘扬人的主体价值

纵观古今中外教育史,不难发现,对教育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主张。一种以孔子、纳托普、凯兴斯坦纳等人为代表,主张根据社会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受教育者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材料,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社会化,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全面发展的公民;另一种以卢梭、赫尔巴特等人为代表,主张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来确定教育目的,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有用的人,充分张扬受教育者的个性。

现代学校教育目的应该是双元的,既要注重人的个性培养,弘扬人的主体价值,又要促进人的不断社会化,培育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也就是追求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完美统一。

1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前提

高等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应着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和信息素质教育。很多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方面由于学习的环境变化难以适应,人际交往经验不足,感觉前途一片渺茫等原因,另一方面又由于大学生在自我认识上极易走向以自我为中心的误区。因此,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信息素质是人们在信息认知、获取、利用、交流等方面所具备的比较稳定的长期起作用的一种基本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它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能力,是较高层次的认知能力。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知识和信息更新的度非常快,要适应信息时代的环境,就必须加强信息素质教育,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目的。

2 人文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支撑

21世纪是新的综合世纪,认识世界的重大发现和改造世界的重大成果,都将依靠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结合。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理工轻人文的观念,并不利于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加强人文教育,有利于大学生领悟人文的科学内涵,陶冶情操,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人生追求。

3 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

没有个性,人就没有创造性。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没有个性发展不是全面发展,没有全面发展的个性发展是一种不健康的发展。因此,高等教育必须从标准化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变,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鼓励创新,在规范要求的同时发展个性。

在当代,成为有个性的人才,强调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意识包括:自强意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选择能力、反思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五 培养学生既要注重能力,又要注重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

1 具有高尚的爱国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

高尚的爱国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具有高尚的爱国情操,就要有强烈的爱国情感,这是爱国情操的核心;具有爱国情感,就要有坚定的爱国行为,这是爱国情操的归宿。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要求:第一,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自觉顺应历史潮流,合理地安排人生,正确地看待人生道路上的各种矛盾。第二,要坚持在实践中自觉磨练,积极投身于各种生活实践。第三,要时时以榜样的力量来激励自己。第四,要严格解剖自己,主动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教育。

2 具有奉献精神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要成为有奉献精神的人,首先,要为社会多做好事。主动关心人、帮助人,热心为他人、为社会服务。其次,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以人民的利益为重。

3 具有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客观性和求实性,二是追求真理,三是推崇理性,四是不断发现和创新。崇实尚新、崇理求真是对人才的科学精神最基本的要求。

4 具有环保观念

环境的恶化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保护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为此,首先要从小树立生态意识和环保观念,自觉树立以爱护环境为荣、破坏环境为耻的环境意识,从小事做起,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其次,要树立环境法制观念。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规,用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的行动。再次,要养成节约资源的习惯。

5 具有健全人格

要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人,就必须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为此,要做到:第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心胸开阔,善解人意,悦纳自己也悦纳别人。第二,要有理性的心态,能客观地认识自我;善于控制自己,喜怒哀乐适可而止,情绪反应要适中。第三,要合理、充分地运用个人的能力,善于引发自己的成就动机,并把这种动机和个人的能力相结合,从而引发强大的创造力。

21世纪将是一个充分尊重和发挥个性,以人为本的时代。高等教育以人为本,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和必然要求。以人为本的核心和要旨是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瑞文.高等教育应坚持适度和可持续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4(13).

[2]王锁明.大学竞争力研究综述[J].学理论,2011(22).

[3]党传升,刘喜华.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及改革路径[J].科学管理研究,2010(3).

[4]王丽芹,刘风先.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及其制度创新[J].理论导刊,2009(2).

[5]戚业国.我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反思[J].中国高等教育,2012(9).

大学创新人才 第7篇

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关系

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同时对于学科的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层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今世界正处于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时期,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提高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利于营造创新型的成长氛围

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环境氛围主要是指大学生通过个人性的活动所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和社会氛围, 同时形成了社会性的行为习惯以及精神认知状态。大学的文化氛围以及文化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校的人才培养概念以及具体的培养结构。大学文化上的传承与创新促使其形成更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 因此对科研文化、服务文化、交流文化以及社团文化等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总而言之, 大学文化上的传承与创新有助于高校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 有助于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上的规范化。

2.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利于提高创新性人才的创新素质

创新型人才更加注重创新素质的培养, 通过创新活动的方式来实现特性以及品质上的保障, 通过创新意识、精神以及能力、意志上的培养来实现创新成果的主动获取, 进而为人类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高校文化上的传承与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新型人才素质的层次性以及全面性。通过科学文化知识的培养来实现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推动创新型人才形成更高水准的社会心理素质。创新型素质的培养不仅包含文化知性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 同时也包含了怀疑一切的精神认知以及敢想敢干的无畏精神等。通过对这种精神的塑造, 提高创新素质, 进而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文化传承与创新背景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1.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理念上的强化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 理念实际上就是文化现象的传达。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大学文化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理念性非常强的重要机构, 大学对学生的理念形成以及能力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则是大学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力量以及重要的发展源泉。大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的思想、在社会上的定位、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目标的实现等。作为大学独具特色的文化建设理念, 需要重视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注重脉络上的清晰以及条理上的清楚, 既要体现高校的文化特色, 突出高校的精神以及深刻内涵, 又要体现出文化在意识形态上的差异, 体现办学特色和办学特点。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社会的不断进步促使大学文化更加注重传承与创新, 通过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来实现促进与融合, 不断地提高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与发展, 最终形成更加具有创新性的人才培养发展制度。总之, 高校需要将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 进而构成多元化、全方位的核心发展理念, 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自由的社会环境中, 学生的自主性对其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这就需要坚持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 通过理念上的转化来提高实际关注度, 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自主选择性, 充分地体现出高等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及教育发展理念, 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弘扬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液以及精神主旨, 是该民族通过不断的生产实践以及社会生活积累所形成的, 是知识、礼仪以及规范、习俗等内容的总和。传统文化主要是通过文字的形式来进行传承和发展, 其内容对人们的行为以及认知等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中, 需要坚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的原则, 通过横向以及纵向的多角度学习来实现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把握。高校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传统经典著作的阅读以及国外经典著作的阅读等等, 让学生在不断的阅读和积累的过程中结合个人的兴趣爱好形成独特的见解。大学生在进行文化的传承过程中也实现了一种文化上的创新, 进而将选择与研究相结合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通过不断的感知与加工来实现创新意识的提高, 最终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发展前提。

3.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良好的教学文化氛围

高校的中心工作仍然是教学方面的内容, 其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国外的经典著作、国内的优秀文化著作等对于学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高校需要认识到其重要作用, 进而利用教学媒介来实现文化内容和文化理念上的传承, 同时利用教学理念、风格以及课程等相关文化来凝聚出独树一帜的教学文化, 最终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树立正确的培养目标。大学在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需要注重教学氛围的营造, 认识到课程教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通过个性化、针对性的课程设置来实现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学习氛围的营造, 让学生在更加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 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 高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实际上是一项非常繁杂并且持续性非常强的任务, 这就需要转变传统的人治理念, 通过共同的努力和参与来实现良好的校园环境的营造, 实现传统知识和文化的弘扬与发展, 为其提供良好的教学文化发展范围, 塑造出更加积极向上的形象, 完成中华民族所赋予的重要使命。结合社会发展现状以及人文发展的特点, 不断增加汉文化的对外传输与交流, 实现文化传承的意识以及方式等方面的与时俱进, 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摘要:作为大学运行的重要职责之一,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于提高大学教育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是大学的重要使命和职责所在。大学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全方位培养, 通过不断加强的文化建设来培养创新型人才。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主要集中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性现实文化、国外经典性文化以及大学所具有的特色文化等方面。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之间的关联, 进而对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创新型人才,关联

参考文献

[1]商筱辉、钟颖:《大学治理的文化价值研究》,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

[2]张斌:《大学文化传承创新智能实现路径》,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7期。

[3]李运庆:《大学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传承与创新》,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3年第9卷第3期。

[4]张德祥:《高等教育研究 (院校研究) 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现代教育管理》2012年第7期。

大学创新人才 第8篇

湖南地处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南, 是一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的神奇热土。全省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6800万, 辖14个市州、122个县 (市、区) 。湖南既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也是中国革命圣地, 不仅享有“炎舜故地、屈贾之乡”的美称、“惟楚有材, 于斯为盛”的盛誉, 而且涌现了黄兴、蔡锷、宋教仁等一批民主革命先驱和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等50多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湖南也是资源宝地、旅游胜地, 被誉为“鱼米之乡”、“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矿产之乡”, 境内洞庭湖、张家界、岳阳楼、炎帝陵、岳麓书院、韶山、南岳、凤凰古城等驰名中外。改革开放以来,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 湖南人民弘扬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湖湘精神,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特别是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 全省上下立足科学跨越发展, 抢抓中部崛起、“两型社会”建设、国内外产业转移等重大历史机遇, 大力实施“一化三基”战略, 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 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作, 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08年, 在面临百年一遇的冰灾、煤电油运空前紧张、国际金融危机等重重困难和挑战的情况下, 依然实现了GDP首次迈上万亿元台阶、规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各项存款余额首次达到万亿元规模。今年以来, 我们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紧紧围绕“弯道超车、科学跨越、富民强省”的新思路和“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强基础”的总体要求, 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 推动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季度全省GDP同比增长12.9%, 比去年同期约高3.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均好于去年同期,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 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稳步推进, 文化强省、教育强省、人才强省和创新型湖南建设日见成效。其中, 高等教育蓬勃发展, 目前全省共有高等学校100所, 2008年招生总数达30.87万人, 在校生超过95万人, 毛入学率接近20%, 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 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跨越, 为推进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就业是民生之本, 创业是就业之源。当今世界, 大力推动全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 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学毕业生是国家精心培养的高素质人才, 同时也是潜在创业能力最强的群体。在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 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 对于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 湖南推出了一系列举措, 如:培育高校毕业生就业增长点、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等。其中, 建立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环境被作为拓宽就业面、改善民生的一项重点工作。从2009年起, 湖南省政府将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专项资金, 并动员社会各方面参与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畅通大学生创业“绿色通道”;加强对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指导, 把大学生创业资金的投入、创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创业教育培训的质量、创业服务的水平、创业带动就业的效果等, 作为衡量大学生创业工作的主要指标, 纳入就业工作考核重要内容, 推动形成以政策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循环。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推动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近年来, 中南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专门成立了创业教育组织机构, 建立健全了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 形成了“专业教育+创业教育”的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创办了中国大学生创业网站, 建成了600余个创业依托基地、实践基地、模拟基地和就业基地, 组织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 取得了一系列创业教育成果, 在校学生已创办企业和创业工作室150余家, 为省内外高校开展这方面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今天,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成立大会在中南大学举行, 这既是对该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充分肯定, 也是对湖南高校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的极大鼓励和鞭策。希望全省高校以此为契机, 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大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创业型高素质人才, 为国家和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省委、省政府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和支持全省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 并将竭尽所能地支持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又好又快发展。希望各位领导、专家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湖南的教育事业, 经常到湖南来走一走, 看一看, 为湖南教育事业的发展多提宝贵意见。

最后, 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起步顺利、蓬勃发展!祝各位领导和专家在湘期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大学创新人才 第9篇

1布朗大学“自由教育”的历史与理念

以学风“最最自由”而闻名的布朗大学(Brown U- niversity)建于1764年,是美国的老牌私立大学,也是 “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的成员之一[3]。布朗大学是美国众多著名高等学府当中教学管理最为宽松的大学。这样的情形源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布朗大学先后经历了两次“自由改革”。那时候美国校园运动高潮迭起,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形势,布朗大学决定放弃原有的教纲,而实施与传统教学方针大相径庭的“布朗教纲”,为学生提供完全自主自理、最大程度的自由教育体验。第一次改革是1850年由第四任校长弗兰西斯·威兰德发起的,他主张给予学生更多的选课自由,除了按照自己兴趣所选的课程,学生无需修习其他课程;第二次是在一个世纪以后的1969年,由广大师生共同发起的“新课改”运动,其目的是达到进一步自由开放以实现威兰德校长所勾画的蓝图,真正实现由学生自己主导自己的学业,这在美国其他高校是前所未见的。在布朗大学,教师绝不会为学生指定研究领域,而是鼓励他们自主规划,在以自由和开放来引导学生完成学业的基础上,更加深层次的塑造学生自由独立的人格。

布朗大学坚持本科教育特色,注重通识教育,保持与其他盟校的切磋交流,推行课程完全选修办法,在全美独树一帜。受其自由教育理念的影响,布朗大学医学院的创新教育也别具特色,无论是其创新式的课程设置,还是独具特色的科研项目都值得学习借鉴。

2布朗大学医学院创新人才培养特色

2.1 “宽口径”的人才选拔方式

布朗大学医学院对于新生的衡量要求是既要保留坚定的独立人格,又要具有一些公共品质,如对学术好奇心,对社会政治的热情关注以及高度的团队合作意识[4]。本着以上原则,布朗大学医学院的招生范围非常广泛,来自各个领域不同专业的学生,只需平均学分达到三分,并且拥有一定的生物医学专业背景,均有资格申请医学院学习,这种宽口径的人才选拔方式使得不同背景的的学生齐聚一堂,共同研究,为培养具有宽厚人文、科学知识基础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标准之上,其招生渠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常规招生,即凡是达到申请资格的来自美国各个高校的本科毕业生均可申请;早期指定培养项目,是指在固定的几所高校中每年会从大二的学生中选出一些优秀人才保送入医学院的培养项目;八年一贯制项目(PLME)招生,这是布朗大学的特色拔尖医学人才培养项目,从高中起点招生,一旦入选,本科毕业后即可无须参加入学考试,直接进入医学院学习,除医学课程外,该项目的学生可以继续某一本科专业的学习,在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同时,还可获得一到两个学士以上的学位[5]。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与其他高校的联合培养项目,都是布朗大学医学院的招生途径。由此可见, 布朗大学这种“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选拔方式,无疑为医学创新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自由创新的课程体系

布朗大学医学院课程设置的宗旨是培养以能力为核心的创新型医学博士,所以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兴趣,给予学生最大化的自由选择权。

首先,从本科阶段开始,布朗大学就十分重视课程设置的自由性,为培养具有宽厚的人文、科学知识基础、致力献身于促进人类健康的医生、科学家和医学界的领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经历了1850年和1969年两次课程改革运动后,布朗大学形成了其自由式的教学风格。布朗大学推行学分制,学生自入学开始所有的课程均自主选择,学校没有限制性的必修课,不过每个主攻方向或专业都有基础课,这在美国其他高校是前所未见的。在自由选课的过程中,学生逐步明确自己的目标,通过接触各个文化领域的知识,用一种自由人格来充实自己,不断拓宽人文基础的广度和深度, 为学生在医学院深造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

总体来讲,医学生的课程设置分为两个阶段:前两学年的临床前课程(preclinical curriculum)以及后两学年的临床课程(clinical curriculum)。临床前课程的设置主要采用跨学科、模块式的设置方式,由基础科学综合课程、医学综合课程以及临床技能课程,即行医学(doctoring)三大部分组成。行医学是布朗医学院的特色学科,也是前两学年的必修课,它整合了医学伦理学、物理诊断学、临床沟通技能、职业化训练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在进入临床见习阶段前所应具备的临床技能,学生每周必须有一天半的时间跟在一位医生导师的身边,进行一些临床基本技能的学习。从第三学年开始,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和轮转阶段,每个学生按照其研究领域会被指定到相应的科室进行全职轮转。两年下来每个学生要求至少完成80个星期的临床课程学习,其中50个星期为核心技能的学习时期,剩余的30个星期为选修,学校鼓励和支持学生自己根据兴趣来主导实习内容。

秉承布朗大学自由开放的课程设置理念,布朗医学院也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自由选修的机会,不仅在医学课程和科研领域,甚至在人文学科和基础科学领域,学校也开设了“五花八门”的选修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临床前期的选修课程对所有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开放,学校不仅鼓励学生选修,事实上,很多选修课的设计和实施都是由学生参与的,这也正是布朗自由教纲中说的“让学生自己主导自己的学业”。在后两年的临床课程期间,医学院也开设了临床选修项目,提供了大约150门不同方向的选修课程,涉及心血管手术到儿童心理学再到乡村社区医疗等不同领域。除此之外,医学生甚至可以追求非医学领域的选修,如人文、艺术等社科类。大约四分之三的医学生会选择这些选修课来提升自我素养。

“学术深造项目”(Scholarly Concentrations Pro- gram)是一个选修项目,脱离于常规课程之外,旨在将学生的个人兴趣转化为纵向的、跨学科式的学术研究。 学生在第一学年末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从13个领域当中选择自己想要深入研究的方向,这些领域包括医学、公共卫生、工程、科学、甚至艺术类和文学类。一旦选定了深入研究的方向,在接下来的三年当中,学生将由一位相关领域的专家(项目导师)带领,完成最终的项目成果。在该项目中,学生可以加入自己的观点和方法进行自我探索,加深对某一领域的理解认识。通过这种自由选择,自主创新,极大程度地丰富了医学生人文基础的多样性,其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2.3 “以学生为本”的科研训练制度

布朗大学十分提倡“以学生为本”的科研(student- centered research)制度[5]。所谓“以医学生为本”是指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通过鼓励引导,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研究。科研对于提高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提出假设和小心求证,对知识的理解得到了升华,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在科研过程中,学生有机会与相关临床专家导师公共同合作,收益良多。更重要的是科研对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素质培养至关重要。正是因为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布朗医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做科研,但相对于将科研作为一项强制的学业要求,布朗医学院更愿意以一种轻松、自由的方式来鼓励引导学生。学院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接触科研的机会以及资源,创造了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学生进入科研的常见途径有一下几种:暑期科研机会、国际科研交流项目、临床期选修课程、年度交流会、双学位项目还有“学术深造项目”等。以国际科研交流项目为例,全校有数百个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让学生到国外指定的一些机构一个学期或一年,去做国际卫生调查研究或在发展中国家做临床研究。总之,医学院的四年中,学生在每个阶段都有机会参与科研。其次,每年学院收到的外部科研基金多达2.12亿美元,在布朗大学,所有的临床和基础科学实验室以及附属医院的许多研究部门都对医学生开放,学院还设立了科研奖学金,以鼓励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通过校方的不懈努力,布朗医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非常高,2010年,仅暑期科研项目的参与率就达到了1/8,比全美平均水平高出了56%。

2.4培养目标多样化的医学双学位项目

八年一贯制项目———培养宽基础医学人才。布朗大学医学院其开放式医学教育项目(the Program in Liberal Medical Education,PLME)充分体现了布朗大学“自由的学风”、“开放式课程(open curriculum)” 和“自由教纲(liberal education plan)”等理念,举办二十多年以来,独树一帜,深受美国学生的欢迎。PLME不同于常规的美国医学教育,它采取八年一贯制的培养模式,从高中起点招生,一旦入选,本科毕业后无须参加入学考试即可直接进入医学院学习。PLME不仅是布朗大学医学院的教育项目,实际上更是布朗大学的医学教育项目。该项目的成功之处在于:牢牢地根植于大学教学理念之上,采纳了大学的教育宗旨与培养方式,将该项目的课程体系与大学的课程体系完全融合,将该项目培养优秀的医生的目标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式有机结合,成就了这个独具特色的八年一贯、两段完整的医学教育项目[6]。这种教育模式和管理方法,更有利于培养宽基础、高素质、多潜能、创造性强的高级医学人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医学双博士项目———临床和高端医学科研人才并举。布朗大学的医学双博士学位项目只接受八年一贯制项目的学生和布朗大学医学院的学生申请。该项目旨在促进医学生学术生涯,其中大多数的学生有着广泛的研究背景,以此来确保其有足够的能力将科研与临床医学二者相结合。该项目的学生需要花4年时间在医学院学习和至少三年的生物医学研究生部门的实习。除了在医学院前两年的学费,学校提供全额学费资助,由于该项目对学生的要求很高,所以通常每年只有一两个学生被录取。该项目成功地弥补了目前医学生科研能力和临床能力不可兼得的弊端,对于培养具有临床和科研双向才能的高端医学人才十分有益。

五年制双学位项目———决策型、领导型人才。布朗医学院双学位项目中还有一类颇受学生欢迎的就是五年制双学位项目。只要是对双学位项目感兴趣的在读医学生,不论其入校途径如何,均可申请双学位项目,以MD/MPH项目为例,此项目设立的目的在于培养公共卫生领域的研究型、决策型、领导型人才,培养时间为五年。培养期间的课程设置及论文答辩等安排都是非常灵活的,然而多余一年的公共卫生课程确是必须的,在这一年里学生必须完成所有学科内的13门必修课以及论文答辩才能拿到学位。除MD/MPH以外,双学位项目还有MD/MPP,MD/MPA等。该项目的培养目标在于为医疗卫生领域储备领导决策型人才,为引导未来医学领域改革而服务。

2.5全面的学业指导支持体系

不论是在学术上还是在非学术方面,布朗大学特别强调和崇尚的一个根基就是“自由”以及随之而来的 “责任”,这正是美国精神的一种体现。为了使这种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布朗大学医学院建立了完善可靠的学业指导制度,并且颇受广大学生所青睐。布朗医学院的学业支持体系大致分为三个方面:学术指导、学业生涯指导以及私人咨询[7]。 由于医学生学业繁重、课业安排紧张,学业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调整学业和个人兴趣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过相关考试的技巧辅导来帮助学生达到学业上的要求。该项目通过研讨会及坐席轮讲的形式,向学生传授有关课程准备、证书考试以及其他学术技巧。具体的学术指导服务包括:同龄导师指导、专家咨询、执业医师考试培训及健康状况咨询等;学业生涯指导是在美国医学院协会(AAMC)的医学生生涯指导项目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会与每一学年的学业目标相结合,通过自我测评、在线工具、小组会议等形式帮助医学生在大方向上把握四年的整体规划。

3对我国高层次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

3.1课程的体系化和个性化设置

我国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普遍存在重专业轻 “广”、“博”的问题,课程与专业的相关性极高,但知识的广博程度和综合程度偏低且缺乏不同学科的交叉和融合,课程设置严重缺乏创新空间,导致医学生人文素质偏低等一系列问题。结合布朗大学课程改革经验, 按照“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首先应改革课程设置方式,以模块化、跨学科的方式,形成科学的医学课程体系;其次,引导医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自我规划, 医学院校应增设不同种类的选修课,尊重学生的兴趣, 给予学生以充分自由的学分制,形成个性化发展的新局面。

3.2重视科研能力,培养创新素质

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加大医学生参与科研的力度。各医学院校应加大引导医学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力度,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研究计划,通过查阅资料、动手实验、师生合作等环节完成计划。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其次各医学院校可从实际出发,把一些有益的做法制度化。例如可开展科研讲座,开设科研训练课程,建设医学生科研创新基地,建立科研基金,创新奖学金等激发学生的创新积极性[8]。

3.3尊重医学创新人才多样化目标的需求

大学创新人才 第10篇

大学生数学竞赛是全面测试大学生的数学知识、修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数学竞赛促进了创新型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因此国内外学者围绕大学数学竞赛,开展了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一系列研究。此文将结合我校自身条件,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依托大学数学竞赛为载体在全校数学教学中进行研究与实践。

一、开展大学生数学竞赛的目的和意义

自从大学扩张以来, 大学数学教育质量与以前相比普遍下降,主要是因为过去大学是精英教育,现在是大众教育。现在一般院校数学专业学生报考积极性不是很高,即使招进来部分学生也学习无兴趣、无动力。在此,我们应该要了解到数学学科及数学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从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许多科学与数学越来越紧密,如大家平时关注的经济、金融、保险等学科,美国科学基金会数学部主任Eisenstenin在评述基金会把数学科学列为2002—2006该基金会之首所说:“创新项目背后的推动力就是一切科学和工程的数学化。”[1]由此可见,数学在当代科技,经济等领域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现在数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已从传统的数学, 科研扩展到信息、软件、经济、金融、保险、管理等行业[2]。

数学课程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 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及文化素养,大学生数学竞赛在这方面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数学竞赛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能拓宽学生知识面,使学生的数学和数学能力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 从而使素质有很大的提高。其次,数学竞赛不同于在学校的相关考试,题型大多比较新颖,有创意,灵活多变,具有挑战性。数学竞赛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扩大思维空间,而且能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方法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许多参加竞赛的学生,通过竞赛培训增进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了攻克难关的自信心,提高了学习和研究数学的热情,受益终身。

二、我校大学生数学竞赛工作的准备及取得的成绩

为了能够取得好成绩, 我校结合数学教学现状及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经过认真思考,并借鉴其他优秀学校开展竞赛的经验和方法,把“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湖南赛区)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长期抓下去。

1.精心安排 ,广泛发动我院数学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培训赛前举办选拔赛, 最后挑选出十名优秀学生参加大学生数学专业竞赛。

2.早 准备 , 加大培训力度 , 增加培训时间 , 精心准备培训资料,优化培训效果。

3.加 强培训师资力量 , 让我院从事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教学的老师都加入到这项竞赛活动中。

至今大学生数学竞赛已成功举办六届, 我校每年都派学生代表赴湖南赛区参加比赛并取得较好成绩。其中2011年的第三届竞赛(湖南赛区)在湖南工业大学举行,共有来自全省23所高校的683名选手参加比赛 ,其中数学类专业组290人。这次竞赛在我院数学与应用数学系的精心组织下, 选派了十名学生参加了数学专业竞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湖南省赛区奖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在近几年的竞赛中,我校获得了较优异的成绩,并取得了更大的进步。

我们相信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一定会把该项赛事办得更好,办出水平,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数学竞赛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就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所从事的产生新思想和新事物的活动,其根本特征是变革、进步和超越[3]。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社会,社会要发展,就必须有创造,而人的创造性是实现创造成果的根本动力, 只有创造性的活动才能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一个人具备了创新能力,体现在其懂得理论联系实际,能把知识综合地运用到各个方面。不仅如此,具备了创新能力,对个人自身的发展也很重要,增强自信对自身学业及今后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1.通过数学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 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竞赛对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热情,能做成事情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创新能力。

2.通过数学竞赛提高学生数学高书评应用能力 , 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高数是理工科的专业学科基础,对应的经济数学也是经济类专业学科的基础。数学竞赛能大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创新实践型人才。扎实的数学功底常常能帮助人们实现创新。

3.通过竞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 成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科技发展水平往往由不断创新的水平决定, 创新水平越高,科技水平也越高,发展就会越快。数学竞赛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产生,竞赛题有很多创新解题方法,促进学生思维创新。一个学生如果对问题有不同于常人的思维,往往会抓住常人难以抓住的机遇,成为一个出色的人才。有了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在任何时候都能成为事业的主动发展者。

4.开放性数学竞赛培训 ,培养实践性创新型人才。开放性题的答案是没有统一的答案, 这样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发展创新。教师讲授设计竞赛开放题,培养大学生的发散思维,这对学生将来创业殊途同归,每条路都会有通向成功的可能, 这也是创新型人才的特征之一。数学竞赛肯定有一定的难度的,而开放性试题则是竞赛中比较难做的一类题, 通过开放性试题的训练,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也是学生解决难题的一个好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竞赛的应试与创新能力。

四、结语

研究数学竞赛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同时,通过数学竞赛的总结和反思,在已有的解题思路的基础上,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变换题目,举一反三,通过对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应变能力,在真正意义上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因此希望通过此文的发表,对研究数学竞赛在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方面的作用起到抛砖引玉的功能

摘要:大学生数学竞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载体之一,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阐述了大学生数学竞赛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所起的作用。

上一篇:老化实验下一篇:初中英语写作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