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教育目标范文

2024-07-27

武术教育目标范文(精选8篇)

武术教育目标 第1篇

1.1 精英教育及精英人才的内涵

精英教育是一种优质教育过程,要求有高水平的师资、高水平的科学、高水平的科研、高水平的管理等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实施高水平的教育与教学,培养精英人才。精英人才的内涵是:先进思想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捍卫者和引导者;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导者。精英人才的素质特征是: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高尚的道德品质、宽厚的知识基础、突出的能力潜质、健康的心理素质、优质的综合素质和开阔的国际视野。

1.2 实施精英教育的理念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肩负着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这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就是指社会的精英。研究型大学必须树立精英教育的理念,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必须是精英教育,它培养的是高层次、研究型、复合型,在全社会各行各业起着引导作用和推动作用的领军人物。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至少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致力于学生知识结构在广博基础上的专精;致力于学生思维方式在开放中的执着;致力于为学生探求知识、服务社会、发展自我做好准备。因此,要承担起精英教育的任务,研究性大学应该在人才培养上体现知识结构的综合性、广博性,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体现研究性、探索性,在人才质量上体现高素质、精英性,在育人的最终目的上体现发展性、创造性。

1.3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新体系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初步框架》,即一个目标、三种模式、两项保障。一个目标是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三种模式为多元化的培养模式、研究型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模式:两项保障分别是师资队伍保障和教学资源保障。具体实施措施为“五种模式、五个推进、两个实行”。“五个推进”分别是推进研究型课堂教学模式,推进大规模的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推进教学与科研的密切结合,推进课内和课外的密切结合,推进教书与育人的密切结合。

2“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的意义

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的素质特征是: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高尚的道德品质、宽厚的知识基础、突出的能力潜质、健康的心理素质、优质的综合素质和开阔的国际视野。武术既使是一种传统体育项目,又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武术教学不仅具有增强体质、防身自卫、修身养性的功能,而且通过武术教学训练进行个性、身心健康、思想道德、人文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些意识形态的精神要素和内外兼修的运动特色,是其他体育项目无法比拟的,也是高校实施精英教育不可缺少的体育项目。这与精英人才的培养完全吻合。

3 中华武术教学的现状

3.1 武术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大连理工大学体教部武术教学有一块跆拳道、散打的室内训练场馆,场馆有关教学的设备、器材非常齐全,场馆空间大,场地有标准的训练垫子及器具,为散打、跆拳道教学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校园有着标准的田径场,每年武术套路课程选课学生人数多,良好的校园环境为武术套路教学提供良好的授课环境,体教部为武术套路授课所需器材投资很大,完全能够满足教学需求。校部领导重视教学训练馆设施的建设,教学条件得到了不断改善。

3.2 武术教学师资基本情况

民族体育教学俱乐部进行武术教学的有7名教师,其中有3名散打教师,2名武术套路教师,2名跆拳道教师。30—40岁之间教师的占42.8%,这一年龄阶段的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富有一定的经历投入教学,并具有创新和应变能力。40岁以上的占28.6%,这些教师从事多年的教学工作,已经具有了很丰富的教学经验。

学历是显示教师综合知识水平的重要指标,民族体育教学俱乐部85.7%的教师是研究生毕业,这些教师的学历水平能够胜任武术教学。他们都毕业于专业体育院校,经过专业的训练。教学训练的基本素质较高,在教学内容、方式、方法不断改革创新。大多数教师多次获得教学方面的优秀奖,在教学多方面得到了部及院里的好评。

武术教师相关培训机会不多,缺乏与外界经验交流的机会。对武术发展及走势了解深入,在某种程度上将阻碍了今后武术教学的改革。科研与教学结合不明显,科研成果不足,相关的科研资源、科研项目和前沿成果还没有被很好地融入到武术教学过程中去,科研对教学过程的支撑和带动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科研能力的高低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武术教师需进一步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

3.3 武术教学课程设置情况

课程的设置关系到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对专业技术的理解。大连理工大学根据学生的需求开设的课程有太极拳、散打、跆拳道,由学生自己选择项目、时间、教师。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散打课设有11个班,共有344名学生;武术套路课设有15个班,近650名学生。跆拳道课设有6个班,近240名。近几年看来选择这些项目的学生人数呈上升趋势,2008—2009年度散打设有15个班,设11个武术套路班,设11个跆拳道班。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武术教学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也不断改变,武术教学课程设置越来越完善,课程的设置保证了学生的需求。

4 实施精英教育,构建中华武术教学人才培养新体系

4.1 大力推进武术教学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的“教”和“学”必须是探究式的。要大力推进以探究问题、启迪思维、师生互动、双向交流为基本特征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是时代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是研究性大学的标志,是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及核心地位,突出研究的重要作用,突出知识、素质、能力的教学目标:强化教与学结合、教与研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

武术教学也要以围绕着这种教学模式,引导和鼓励武术教师努力提高研究型教学能力,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技能,而且要注重学生全方面能力的培养及人格教育,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授课—作业—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增加作业和讨论环节,使课堂焕发出求知、探索与创新的活力。根据武术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等。武术课的考试也应改革只重视技术的考查,而忽视理论知识的掌握、实践能力的获得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应确定多维度、符合精英教育要求的考试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武术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研究的重要作用,突出知识、能力素质的统一,使学生从被动的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主动的爱好者,在技能和理论的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组建武术兴趣小组、武术健身俱乐部、武术表演队、武术训练队等多种课余武术活动形式,积极参与和武术比赛,到动学生的习武积极性。

4.2 武术教学与科研的密切结合

积极探索建立科研资源促进武术教学的激励机制,建立科研与武术教学结合的有效组织形式,把相关科研资源、科研项目和前沿成果合理科学的地融合到武术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科研对武术教学过程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提供武术教师参加国内外相关学术交流的机会,了解国内外同行的科研动态,掌握武术发展的前沿水平,为研究打下基础。可以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两个途径提高科研水平。武术科研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武术教学的需要,应服务于教学、服务于人才培养。因此,在具体实践中,将武术教学研究项目或以改进武术教学为目的的项目也纳入武术科研管理范畴,这样既提高武术教师的水平、强化了科研队伍。协调好教学与科研两者之间的关系,将其有机的统一起来,协调发展。

4.3 进一步加强武术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武术教学质量

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师,精英教育的通识教育体系和研究型教学模式,对教师队伍的质和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武术教师也不例外,必须进一步加强武术教师队伍建设。要按照精英人才培养要求,有计划地提升武术教师队伍素质,要求武术教师必须承担并且高质量地完成武术教学工作,建立健全教师从事武术教学工作的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积极培养现有的武术科研队伍,增加队伍的自身培养,增加外出学习深造的机会和力度,鼓励短期培训及学习深造。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与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沟通,了解青年教师关于教学方面的想法、建议及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青年教师座谈会暨教学经验交流会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完善武术教师岗位培训、定期考核评价,为精英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保障。

摘要:当今社会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这样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是研究性大学肩负的时代使命,是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培养的新理念。高等学校的各方面教育始终以这一理念为主旨。文章以当前武术教学的现状为出发点,以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为新理念,通过文献资料、讨论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华武术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构建中华武术教学人才培养新体系,走出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更符合精英教育的武术教学新体系,为今后武术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精英教育,精英人才,新理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第十四次本科教育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2008.

[2]第十四次本科教育教学研材料汇编[C].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2008.

[3]王战军.什么是研究型大学—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基本问题研究(一)[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1).

武术教育目标 第2篇

[关键词]普通高校 武术教学 学习性目标定向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10-0120-02

武术是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必修内容,但由于其动作复杂多样,且对身体协调性要求较高,动作难以掌握,学生往往喜欢武术,但不喜欢上武术课,从而影响了武术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怎样解决这些现实存在的教学问题,保证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是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目标定向的分类

根据个体行为习惯的不同,目标定向可分为学习目标定向和成绩目标定向。学习目标定向是指学生自身通过学习新的技能控制新的环境来发展自己能力的定向;成绩目标定向则是指通过寻求有利的评价和避免负面的评价,来显示和证明自己能力的定向。心理学家指出,具有较强学习目标定向的学生能为了获得成功更加努力,对学习显示出内在的兴趣,能使用有效的学习手段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对学习有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有坚强的意志,而成绩性目标定向者则相反。因此,在普通高校的武术课教学过程中,要营造良好的武术课堂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将学生的学习目标指向学生掌握武术套路技术、提高运用技术的能力、增加身体素质、培养意志品质的学习性目标定向上,组织好武术课的教学。在理论课教学中,可以讲解武术运动发展史、武术的内容特点以及对学生身心发展的意义。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向学生介绍武术运动发展的最新动态,观看一些高水平的武术比赛录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课时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使学生先掌握套路的基本技术,并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不同确定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使学生克服紧张心理,大胆学习技术动作,保证武术课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二、普通高校武术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成绩目标的培养

在学习武术课内容时,掌握正确的学习目标定向会比成绩目标定向更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普通高校的武术课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着力对学生进行学习目标定向的正确培养。

(一)设计科学合理的武术课教学任务

普通高校武术教师在对课堂教学任务的制订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从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教学和学习目标。教师教学任务的制订,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的目标定向,武术课堂教学任务的设计应当遵循武术的内在价值、方法多样性和具有有挑战性的原则。首先,要在思想上使学生意识到所从事任务武术的内在价值,如果教师通过言传身教点明学习武术课的理由,强调武术课学习的任务与学生自身的个人关系与意义,学生会表现出积极参与和掌握目标定向一致的行为模式。其次,武术课的教学任务应具有多样性,这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使学生全身心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完成武术课的任务本身。此外,武术课教学任务还应具有挑战性,挑战的难度应适中。

(二)创设活跃的武术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研究表明,具有自主学习意向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呈正相关,因此普通高校武术课的教学应当多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教师如果在武术课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较多的选择权和参与制订自己学习计划的机会的话,在某种程度上会使学生产生较强的自信心和对任务的胜任感,从而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目标定向,这是普通高校武术课传统教学过程中以武术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所达不到的。学生自主的学习并不是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放任自流,而是在遵循教学原则和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去选择所要掌握的内容。教师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教师为学生所提供的选择内容,不能让学生感觉没有方向,避免教师为学生提供的选择影响学生的自主权;二是教师在为学生提供任务的同时要与教学大纲的要求相似,避免学生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去选择那些不需要努力或只要很少努力就能完成目标的内容,要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依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学习内容;三是教师应区别对待每一名学生,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当个别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低的时候,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制订学习目标,以利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正确的评价

正确的评价对个体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评价的正确与否会影响学生目标定向的选择。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带有对学生的控制企图,即利用评价来使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学习,就很有可能降低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如果教师强调评价的功能,对学生某一方面的进步进行表扬和奖励,学生则会被激发更多的内部学习动机,增强自信心,有利于形成和掌握正确的目标定向。此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尽可能不公开,使学生自身的满足感和价值感源于自己与自己的比较,从而促使学生关注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提高,使学生形成和掌握正确的目标定向。

(四)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多进行合作式学习

有研究发现,在竞争、个人主义和合作三种课堂目标教学结构中,学生所形成的目标定向是不同的。在竞争的目标结构下,学生把超过他人作为学习目标,容易导致学生形成成绩目标定向;在个人主义目标结构下,学生衡量自己是否成功的标准是完成任务的质量与自己以往的任务质量的比较,这种以自我为参照目标的目标定向,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目标定向,但是高能力知觉是个人主义目标结构的前提,同时也使这一目标结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合作目标结构下,学生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自身所在小组是否成功,因此在衡量学生的进步幅度时是以小组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淡化了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力的差异,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完成任务本身中去而不是与同学之间相互比较。合作目标结构在分组时应按学生能力高低进行混合编组,这样有助于提高那些学习能力低的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学习能力高的学生在帮助学习能力低的同学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任务的掌握和理解,也有助于促进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的形成,这是其他两种的目标结构所不具备的优点。因此,教师在普通高校的武术课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合作学习机会,鼓励学生多进行合作学习。

(五)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自主制订学习计划

普通高校传统的武术教学模式是所有学生采用同样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同样的教学进度,这样极易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现象,身体素质好的同学会觉得任务难度过低,放弃努力,相反则认为难度太高而失去完成任务的自信心。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和进度时,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和身体素质上的差异,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在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同时自主制订学习计划,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形成正确的目标定向。

(六)优化学生的考核评价方式

对于学生而言,考核是影响他们目标定向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正确地使学生选择并确定自身正确的目标定向,不仅仅与评价的过程本身有关,更重要在于教师在评价过程中所采用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后者更易影响学生目标定向的形成。传统的对学生考核评价的方法,使学生更多只是关注成绩的高低,多同他人进行比较,缺乏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内在兴趣,目标定向仅局限于学习成绩的排名,忽略了自身学习的重要性,并认为不被教师作为考核评价的内容不值得学习。如果普通高校武术教师能够在传统考核评价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对学生的评价从学生自身的努力程度和进步情况来分析,评价的内容也不局限于考试成绩的高低,而是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使学生改正自己的错误,提高自身学习动机,树立正确的目标定向。

在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改革之际,武术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师应在武术课堂教学中着力对学生进行学习性目标定向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给予学生自己做主的权力,让学生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由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制订适合自己的教学进度。教师应多给予学生与学生之间更多合作学习的机会,改善传统的考核模式,取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比较,让学生自己与自己比,促使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和锻炼的方法,这在很大程度上将有助于推动学生成绩的提高,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结合作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对于当下我国提倡素质教育来说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和推动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 郗琳.成就目标定向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体育学刊,2003,(1).

[2] 于晶,崔野.体育运动中的目标设置理论研究述评[J].体育学刊,2005,(4).

[3] 李燕平,郭德俊.激发课堂学习动机的教学模式——TARGE-I模式[J].首都师范大学报,2000,(5).

[4] 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 张承芬.成就目标相关研究评述[J].心理学探新,2004,(2).

[6]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武术教育目标 第3篇

截至2012年, 我国具有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招生资格的高校已达到46所。但是, 随着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迁, 这个专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 固定的培养目标受到了质疑和挑战, 教育体制的改革, 竞技体育体制的变化, 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变, 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和需求变化, 学生和家长提高的教育需求等等, 都使民族传统体育的培养目标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 甚至出现了目标定位的随意、多变和众说纷纭的现象, 这使得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现行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了要求和挑战。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存在两大问题亟需解决, 一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导致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实际需求不符使得毕业生去无定向, 二是由于课程设置偏差与教育管理不善致使人才能力与素质普遍平庸难以胜任工作。[1]

因此, 在市场经济下, 欲提高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市场竞争力, 在这种优胜劣汰的办学环境中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就要求民传专业的办学能敏锐地捕捉人才市场的信息, 分析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的偏差, 把调控信息反馈到培养体系的各个要素当中, 及时调整培养过程中相应环节与维度, 改变因子之间的匹配与组合, 实现以市场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体系结构的最优化, 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的功能, 使其人才品质始终与市场的需求相适应, 实现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2 现行培养目标下的人才培养现状

2.1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约束条件, 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 即学生的预期发展状态所作的规定。[2]现有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都是以国家体育总局和体育院校本科专业于1998年制定的培养目标为指导思想, 结合各个体育院校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但此培养目标距今已有十几年, 而且2012年原来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也改成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因此, 现有的培养目标虽然反映出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性, 但也说明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本科) 培养目标的统一性和时效性的缺乏。而且与其它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相似程度高, 所培养的人才在就业方面交叉性很大, 从某种意义上所有体育专业的学生都面对同一就业岗位、同样可以胜任工作, 果真如此的话划分专业的意义则不存在了。

其次, 各级各类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基本相似。体育院校, 包括综合院校、师范院校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和方向大体相同。几乎都包括教学、训练、管理、科研的人才。[3]另外, 各地区、各级别、各类型的学校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并没有突出学校特色、区域特点、专业特点, 这样就造成了专业技术学习范围过窄, 削弱了民族传统体育的特殊地位和功能, 毕业生实际就业与培养方向存在差距等问题。

第三, 根据学生就业形式, 应以市场为依托和根据, 不能脱离市场而孤立确立培养目标。目前的培养目标主要涉及了教学、训练、科研、管理等行业领域, 但对目前在民族传统体育表演、旅游、经济等行业方面的需求却没有提及。而对人才的定位, 如专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新性人才、应用技能型人才等的定位, 也反映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在社会的具体要求, 也要求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正逐渐地向着全面、多层次、多元方向发展。

2.2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培养过程

培养目标的实现, 主要是通过课程设置来反映的。在现有的课程设置上, 没有根据社会需求, 造成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比较低。如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现在很多同学在准备考教师资格证、英语四、六级、考研, 但是相关的培训班和培训课程并没有开设, 即使有相关课程, 内容也与社会需求脱节, 对这些考试帮助不是很大。这样学生又要花时间和精力重新学习。

在一些普修课程设置中, 有些课时短的技术课, 只要掌握技术, 在讲授和练习技术时讲解一些理论, 没有必要进行单独理论考试;现在武术系的学生就业, 还是以教师为最优先和可能的选择, 但学生现在学习的都是本专业的课程, 其他如田径、球类等, 在中、小学中普遍开设的课程, 我们没有涉及, 这样在就业时, 就没有竞争的优势, 比较单一。

在套路专修中, 各层次、各水平的同学都在学习同一个内容, 都用一个考试标准, 不能做到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而且虽然现在社会存在对教练员的需求不太多, 但是高水平的教练员还是很有市场的, 但我们的课程设置内容和时数并不有利于培养高水平的教练员;在散打专修中, 所教内容和考试内容还是重复入学前的内容, 这样也是不利于因材施教;有些课程重复开设。如龙狮运动理论, 在民族传统体育概论和龙狮实践课中已经有涉及, 再单独开设是否有必要。

3 市场需求与现行培养目标的偏差

3.1 现行市场需求特点分析

3.1.1 传统市场对民族传统体育人才需求分析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一般以学校和公安系统为主要方向的传统层面上, 而且在教育系统居多;其次是去体育类或非体育类等具有公司企业性质单位, 如一些从事娱乐、健身等行业俱乐部。

我们也可以看出, 毕业生选择公司就业的比例在增高, 但公司或企业并不是民传专业的就业方向, 在培养目标和现有的课程设置中也没有这方面的培养;也有一部分选择去政府或者考研等继续深造, 而且考研的群体随着就业形势的困难和国家研究生扩招, 还在进一步增多。

在这些传统市场需求领域中, 根据调查和访问相关领域的专家,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就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招生制度、培养模式和就业指导, 如在传统的教育市场, 就业人数也不容乐观。

究其原因, 固然与专业人才供大于求,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减少有关, 主要是因为现有的教师招聘制度和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是学校直接招人, 这样学生求职就相对容易。现在的制度是除了要具备教师资格证等一些硬性要求外, 最重要的是要先通过入门的资格考试, 才能由有关部门统一安排。这样的制度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为的因素, 但同时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招生制度和培养制度提出了挑战。

由于单招考试内容和分数的特殊性,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生源的文化基础水平相对较差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因此在教育系统就业的难度就相对增加。

另外, 虽然研究生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 但统一的招生制度又使很多人因为外语分数线的限制而望而却步。而在进入公安系统的人力资源却有很多的优势, 这跟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性质和学习内容有极大的相关性。但进入这些部门也有不确定的因素, 就是招生的人数和区域。

3.1.2 新兴市场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文化产业的兴起, “文化传承创新”是当前高等院校四项重要任务之一。[4]中国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 在传承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武术也大力开拓其文化表演市场, 各种武打影片和各式武术表演团体风起云涌, 对中国武术文化传播和武术产业化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武术为基本元素的舞台表演市场日趋成熟和扩大。在对外交流中, 以武术表演为主的团体每年有上百次到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因此武术健身与表演市场将是未来重要的选择。而要做大做强这个市场, 不但需要有专业技能的武术表演人才, 还需要大量的既懂体育、又懂经营管理的实践型人才。[5]

除此之外, 我国的体育产业已经由简单的对场地设施经营管理创收外, 已经发展到经营国内外竞技比赛、商业比赛等, 那么就需要与国际接轨, 要与世界竞技体育比赛接轨, 但世界顶级水平比赛国际惯例是由体育经纪人来牵线搭桥的, 然而, 中国体育经纪人才非常缺乏, 很多包括武术散打世界级别比赛的更多地要由国外体育经纪人来完成。因此, 经纪人市场也是未来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一个培养方向。

另外,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网上了解一项运动, 在网上完成一些健身、比赛的订制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因此, 我们也可以培养这方面的互联网电子商务人才。

3.2 市场需求与现行培养目标的偏差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不论是传统的就业市场还是新兴的就业趋向, 都要求学生具有一定质量的综合素质。但是纵观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在招生———培养———就业等三个重要环节的制度和模式, 现有的培养目标与实际的市场需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3.2.1 生源情况

招生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选材质量, 而选材质量又直接影响育材质量。从学生的来源看, 占65%的学生来自于普通中学或其它途径, 来自高水平专业队的学生只占很少的部分。[6]单独考试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 虽然具备单招资格的院校不断增多, 但是招生质量却在不断下降, 经过高水平专业训练的运动员通过单招进入高校的人数和比例在逐年减少, 而未经过高水平专业训练的运动员人数和比例在逐年提高, 此乃为一级以上水平运动员比例缩小的主要原因。一级以上水平运动员的资源是有限的, 而规模的扩大不可回避地增大了二级水平运动员的比例, 甚至是普通高中生的比例。

3.2.2 培养过程

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题:第一, 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方向课具有很大的内在一致性, 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形式等方面。第二, 课程设置要求“统一化”倾向突出, 体现在不同学生的个人培养计划都相同, 其专业特色课不明显, 对个体之间的差异关注不够。第三, 本科课程主要还是着眼于专业人才的培养, 重视运动技术, 以学科体系为主, 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而研究生课程中却没有设置民族传统体育的实践课。第四,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中民间体育理论较为薄弱, 专业课也以竞技武术为主。

3.2.3 毕业生综合实践能力与就业

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方面的专家和各用人单位领导的访谈、咨询、调研,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综合实践能力不够理想, 而社会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需求亦不容乐观, 可以说在社会需求与培养就业趋向、学生意愿之间存在着一定矛盾。如要做社会体育指导员, 仅仅有一定的运动技能是不行的, 必须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 并能够针对不同人群制定出相应的运动处方并对其进行监督。如果想到中小学当老师, 仅仅会套路或者散打是不够的, 还得掌握其它运动技能和教法。再如保安已经成为一种国家认可的职业, 也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的方向之一。但保安不等于门卫, 社会需要的是能系统掌握高级保安知识和技能, 熟悉法律、法规及有关方针、政策, 能具体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法律和高级保安技能的复合型人才。[7]

4 多元需求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多维目标的建立

4.1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多维培养目标建立的指导思想

通过理论和实践, 很多学者认为:培养目标确立的依据, 除了要根据教育部的指导思想、社会需求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特点, 还要根据市场的特点, 不能脱离市场而孤立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

因此,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确定应遵循两个规律:一是在大的目标指导下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因为高等教育的目标在于育人, 它培养的是学生对自己人生的看法, 对整个世界的看法, 对人生价值取向的要求及态度, 也即是培养学生止确介理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8]二是根据社会需求多样性、区域经济非均衡性、办学条件差异性、个人专长倾向性而设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规格。因此可以说, 培养目标不是一元的, 而是多元多维的。

4.2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多维结构构建的理论依据

根据我国体育教育改革历程, 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1997年以前) 。在这个阶段基本上以政府行为指导, 办学主体组成统一的培养体系, 通过教学过程控制人才的品质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见图1) 。

这个时期的特征是:社会需求信息反馈到人才品质, 由人才品质反馈到教学过程发现其中的不足, 再由教学过程把信息反馈到办学主体, 最后反馈的政府有关部门对培养体系做出统一的调整, 再通过办学主体对教学过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使其人才品质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第二阶段 (1997年—现在) 的教学改革在导向上引入了市场调控, 但其教学改革还明显地依赖于政府行为, 同样要经过很多的反馈环节才能使培养体系中的某些要素得到有效的调整, 教改的周期很长, 与人才市场需求的多变性相比, 教学改革严重滞后 (见图2) 。第三阶段 (以后发展趋势) 为了使体育教学改革与社会需求始终相适应, 实现体育办学的适时性、前瞻性与预见性, 就必须建立一个反馈环节少, 反应灵敏的闭环反馈调控系统见 (见图3) 。

根据系统科学的有关理论, 我们可以把第三阶段图的培养体系看作一个反馈系统, 其中, 又包含两个主要的子系统:信息反馈系统及教学过程系统 (控制系统) , 而教学过程系统又包括教学目标、课程方案、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与评价等要素。

从辨证唯物主义的全面性与灵活性原则出发, 要求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多变量地认识信息反馈系统及教学过程中 (控制系统) 的各个要素。可以把各要素按不同的维度进一步分解成因子。因此以市场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就是要优化教学过程与整个反馈调控系统, 而这个信息反馈系统的各个要素就是多维培养目标建立的依据和方向。因此, 首先建立一个由多维 (一般按三维度) 因子组成的信息反馈系统。 (见图4)

———渠道轴的构建:因子1:人才市场反馈;因子2:用人单位反馈;因子3:毕业生的反馈

———要素轴的构建:因子1:思想素质反馈;因子2:专业知识反馈;因子3:专业技术反馈;因子4:相关知识反馈;因子5:业务能力反馈

———范围轴的构建:因子1:局部地区反馈;因子2:较大地区反馈;因子3;全国范围反馈

4.3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多维结构模型

通过一些专家学者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探讨, 结合实践教育教学, 归纳总结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诸要素多维结构的构建内容, 如见图5所示:

———目标内容轴的构建:因子1:基础课程目标:厚基础;因子2:选修课程目标:强适应;因子3:专业课程目标:扬特长

———要素轴的构建:因子1:知识目标:人文知识、健康知识、相关知识。因子2:智能目标:一般智力、运动智能、教学业务能力、与体育相关领域业务能力、创造能力。因子3:价值目标:在体育规则性影响下所形成的规范意识目标, 在体育欣赏性影响下所形成的审美情趣目标, 在教学过程的影响下所形成的世界观目标。因子4:情意目标:体育教学过程所要达到的非智力因素目标:包括情感、意志、态度、动机、兴趣等目标。因子5:行为目标:体育动作技能目标、行为规范目标、健康行为习惯的目标。

———水平轴的构建:因子1:基础层目标:人文科学基础目标、信息技术基础目标、工具性科学基础目标。因子2:适应层目标:体育领域的工作适应能力目标、相关领域的工作适应能力目标社会适应能力目标。因子3:特长层目标:基于适应层上的某一专长能力目标。

5 结语

在多维培养目标确立的基础上, 教学过程同样也是多维结构, 包括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

其中教学过程 (控制系统) 与市场信息反馈系统都可以实现优化, 但市场需求是多变的、非线性的, 任何教学改革都不能一劳永逸。

如何根据市场反馈信息, 运用动态规划、多级决策的方法, 选定不同的决定变量, 再从不同决定量构成的“决策集合”中选取最佳方案组织适宜的培养体系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的关键, 因此, 培养目标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时期等因素设置多维的培养目标。

摘要:在市场经济下,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已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这就要求民传专业的办学能敏锐地捕捉人才市场的信息, 及时调整培养过程中相应环节与维度, 实现以市场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体系结构的最优化, 使其人才品质始终与市场的需求相适应。文章通过文献分析和调查访问, 从实践出发, 分析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现有的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偏差, 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全面性与灵活性原则和系统科学的有关成果, 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多变量地审视人才培养过程中各个要素, 构建多维度的人才观和培养目标体系。并提出要适时地对人才培养体系的反馈系统和培养过程诸要素进行优化。

关键词:市场导向,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多维结构

参考文献

[1]高河永, 杜国友.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成立以来专业建设研究综述[J].体育科学研究, 2007 (6) .

[2]哀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3]栗鑫, 孙向豪.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文献综述及再认识[J].搏击·武术科学, 2012 (5) .

[4]冯思思.我国体育类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现状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01.

[5]黄光佐.北京体育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1998至2004届毕业生流向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6]薛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7]林秋平.我国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必本科学生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武术技理:学校武术教育的基石 第4篇

1 武术技法原理即技理

关于“技理”和“技法原理”文献资料中鲜少有具体释义,许多学者虽然在使用“技理”“技法原理”这两个词,但很少有人解读两者的关系。其中,温力教授对武术“技法原理”的解释比较具有代表性,认为技法原理是通过长期实践检验的、在练习武术的过程中所应该掌握的各种技术方法和技术规范而应遵循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和规律。[1]关于武术技理,李龙教授认为,武术技理是有关武术技术的理论,它是在一定历史时空语境中,灌注于习武者的习武活动和结果中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理念和法则,其基础是习武者的习武实践,即武术技术技法,武术技理来源于武术技术技法,武术技术技法和武术技理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武术技理来源于武术技术技法,又反过来指导武术技术技法。[2]前者的观点是武术技法不仅仅是技术方法,还包括武术动作的技术规范,武术技法从实践中来,同时指导着实践。后者虽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但其解读与前者是同一种含义,认为技理来源于实践,是习武者的习武理念,即指导思想,是习武者的习武法则,即习武规范,同样指出技理指导实践。无论是“技法原理”还是“技理”两个词都强调来源于武术实践,都是从实践中提炼和总结出来的,都以实践为基础。同时,都认为对武术实践是指导作用,促进武术实践。武术“技法原理”与武术实践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武术“技理”与武术实践“相互依存”“辩证统一”。但是,“技理”的武术实践中指的是武术技术技法,“技法原理”一词包含的是武术技法,然而技法原理的内容中武术实践同时包括技法和技术,显然“技法原理”一词不能更好地包含武术实践内容,而“技理”则更准确地表述了武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2 技理:学校武术教育的重要内容

“武术传统是真正维系武术发展经久不衰的生命力”,[3]武术的发展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实质是武术传统的传承与发展,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武术教育就是武术传统的教育传承。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要形式,学校武术教育是武术传统得以继承发扬的基础。技击作为武术本质,是武术传统的重要内容,正是这一本质吸引学生了解武术、学习武术,但在武术教学中却达不到学生的期待。因此,将技击元素带入武术课堂对于武术发展是必要的,武术课堂技术教学中技理的讲解在承载学生期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技理是学校武术教育的基石。

“技击就是攻防”[4]攻防的变化使学生不断思考,提高学生积极性,调动课堂气氛。一般学生对武术的认知就是攻防技术,通过学生的这种认知习惯,在基本掌握动作要领后,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动作原理,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深究其所以然。如刀术中缠头裹脑,要求刀尖下垂,刀背要紧贴肩背,这是用刀保护自己身体的攻击方法;扎刀要求刀臂成一条直线,力达刀尖,唯此才能将刀尖的锋芒和快利发挥出来;冲拳要求蹬地、转跨、拧腰、顺肩,是为了整体发力,体现的是拳击打对方时的动作规律。通过技理的讲解使学生清楚的知道所学不是花架子,在掌握技术的同时也掌握了保护自己的方法,使学生愿意学习武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研究武术。技理讲解“正是把学生内在的学习乐趣和思维探索视为动作技能学习的关键,学生在“乐学”的状态下进行学习,自然效果倍加。”[5]

技理渗入武术教学不仅满足了学生期待,而且能使学生运动技能的增加,同时也是武术文化传播传承的方法。武术是中华民族独有的非物质财富,作为一个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技击术,其技理必定受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国传统的影响。“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着技术的实践,技理来源于技术实践,也影响着其技理。“由着熟而渐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是太极拳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完美解读。太极拳的学习让学生在武术实践中体会传统文化,以身体感知武术文化。以冷兵器为主要兵器的时代,中国传统哲学“知行合一”的特点和重实用的思维特点决定了武术实践都强调实用性,凸显了技击特点。武术演练中手心向上称之为阳手,手心向下称之为阴手,这正是阴阳变化观念在武术中的直接反映。武术攻防转换中也时时处处体现着阴阳变化,双方攻防转换过程中,双方你来我往,攻防互换,这一过程中包含着阴阳相互渗透、相互转换的过程。实践过程蕴含着传统哲学思维,技术学习中这些技理的讲解既加深了技术动作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传承了武术文化的内涵。

武术将技理融入到武术教育,在武术套路中突出技击这一本质,使学生学到他们心中的武术,不是武术操,更不是武舞,“在武术的学习中找到他们的期待,发现学习武术的快乐,喜欢武术而终身锻炼。”[6]技理在学校武术教育中的渗透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武术期待,提高运动技能,传承武术文化,最重要的是还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3 武术技理助推培养健康学生

3.1 从阴阳之道学会处世之道

中国哲学的阴阳观念影响着武术的拳理,阴阳变化原理是在武术技理的各个方面得到很多的体现。“对武术来说,所谓阴阳变化,主要就是指攻防技击的变化,”[7]刚柔、虚实、快慢、动静等都是与攻防变化相关的变化。武术作为一种技击术,在一般人眼里出太极拳之外的拳种是刚性的,看似只刚不柔,但实则有刚有柔。武术的技击理论中不仅不主硬,反而忌“犯硬”,吴殳在《手臂录》中说:“彼以硬来,我亦以硬抵,是为犯硬”双方对抗时有攻有防,则力法上就有刚有柔,因此武术拳种强调刚柔相济。在武术教学中忌“犯硬”学习,力法刚柔控制训练,引导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不要“犯硬”,将武术学习实践于生活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疏导自己的情绪。武术学习既是学生发泄的途径,又能引导学生柔化自己的刚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外在技术学习增强自制力,启发学生不仅技术学习不能“较力”,而且在与同学交流相处中不能“较力”,与同学沟通时也要刚柔相济,不能强硬,亦不能过于忍让。《华拳秘谱》说:“纯柔纯弱,其势必削;纯刚纯强,其势必亡;不柔不刚,合道之常”,这一理论不仅是拳理,更是与人相处之道,处事之道。

“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这一动静关系的精当描述使人明白,“静”不是指一动不动迎敌,而是指双方在进行攻防动作时相持待机的状态。武术的本质是技击,在与他人较量中胆气为战胜之道,在武术文明化的进程中,武术由重“较技”转化为重“较艺”,武术的格斗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嗜血格斗进化为心理较量。文明的较量方式培养学生重内在的特点,在教学训练中有助于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处惊不乱的心理品质。“好妇”表现出的是不张扬,谦虚的心态,“惧虎”表现的是做事情的认真与专注。这一技击原理在武术教育中的解读于引导既让学生懂得做事的精神,又让学生懂得谦虚,“见之”“夺之”的状态引导学生做事情要有做事情的样子,帮助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2 从认识器械到认识自己

武术的技术动作时通过人体运动完成的,在学习掌握的各种技术动作必然与人体各部位的解剖特点和运动特点相适应,武术技理也就要符合人体结构特点。不同部位有不同的特点,做技术动作时要顺应不同部位的运动特点,才能将动作做得顺势顺力,并获得最佳运动效果,这就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有正确的认知。拳谚说:“古人制艺,必立一意”,每一种兵器都有它独具的技术特点,每个人也有自己的优势,对自己进行认识的过程也是寻找自己“立一意”的过程,通过掌握拳种或兵器的技术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独具之处,让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这不正是体育课中因材施教的好方法吗?尤其对于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来说,更是一剂良方。

“枪扎一条线,棍打一大片”“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大刀看口”“鞭舞一堵墙,拳打一片星”等一些拳谚,揭示了器械在攻防运动中的运动特点和规律,人们在单练或者对练时都离不开器械特点所决定的器械规律。因而,武术技法还有符合器械形制特点原理。每一种器械都有自己的形制特点,每名学生也有自己身体的特点,根据学生身体特点的不同,学生适合学习的器械也就不同,有的同学适合练棍,有的适合练剑,有的适合练枪,而对于适合练剑的同学来说练棍很吃力,这是因为武术技法原理与人体结构特点息息相关。根据自身身体结构特点和器械形制特点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器械,这种方法使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以后做选择时学会衡量自身条件和外部条件,从而做出最有利的选择,让学生通过这种原理特点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的优缺点,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3.3 在内外兼修原理中实现真正健康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外练手眼身法步,内练精神气力功”“内六合,外六合,内外相合益处多”等拳谚都表明武术非常重视内外相合,这种内外相合在武术技理中表现为内外兼修的原理。内外兼修就是指武术演练中的形神兼备,要求练习者既要处理好动作的规范又要注重精神和内在的表达。这一内练与外练并重的原理特点使武术教育更有利于增进健康。内外相合,是武术技术对和谐追求的表现,这种内外相合的特点在武术教学中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和谐。

温力教授关于“合”认为:外在的动作协调,发端于内在的思维和完成具体动作的意向,通过调息、运气、发力,完成外在动作;而通过外在的动作演练又可以进一步增进演练者的内心思维活动。内与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武术演练的动作与“心”的差异在实践中使身与心不断进行调整,在调整中达到一个又一个的和谐与平衡。身心平衡不仅是武术演练要求,也是人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的重要准则,甚至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人自身、人与社会和谐的基础。武术教育中,外练使学生骨骼、关节、肌肉等所组成的运动系统得以充分锻炼,促进身体健康,武术内练使学生学会正确指导自己的行为,掌控自己的情绪。武术的内练与外练使学生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相统一,即身心健康。“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心”的作用在于思维,因而“心”起主导作用,引导了具体动作意向。张立文说:“只要主体意识修养好了,感觉器官九窍亦会治理好,这样就不会失事。”武术动作的习练由心指导,练动作的过程亦是练心的过程,通过练心,培养学生镇定自若应对各种情况的本领,开发学生智力。“心练则智自出,胆练则勇自生”练武术不仅是练身也是练心,通过武术习练促进学生内外兼修,身心共同发展。

4 结语

从以上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武术技法原理即是武术技理,武术技理是武术传统的重要内容,学校武术教育承载着武术传统——技理的传承重任,学校武术教育技理的传承要突出和保存武术技击特点。将技理作为武术教育的基石,在传承武术文化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和积极性,满足学生的武术期待,使学生在技理中学会处世之道,正确认识自己,使身心共同发展,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康,培养健康学生。

摘要:文章以学校武术教育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结合学校武术教育状况,探讨武术技理在武术教育中发挥的作用。研究认为:学校武术教育应该突出和保存技击特点,将武术技理讲解渗入学校武术教育,传承武术传统,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关键词:武术技理,技击,学校武术教育,武术传统

参考文献

[1]温力.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2):171.

[2]李龙.武术的大本大宗:武术技术技法和武术技理[J].武术研究,2016(04):2-3,18.

[3]李龙.论传统武术与武术传统[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3(12):14-17.

[4]温力.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2):179.

[5]崔铁成,张宗程,刘文娟.技能掌握式和启发式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网球选修课中的对比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04):121-123.

[6]赵光圣.戴国斌.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现实困境与改革路径选择——写在“全国学校体育武术项目联盟”成立之际[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01):84-88.

武术教育中武术文化传承的研究 第5篇

1、正确认知与定位武术

武术的历史由来已久,在我国的历史甚至达到几千年,而伴随社会的变迁、外部环境的变更,武术的定义、作用和功效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体现模式。武术在发展中,由最初的军事功效渐渐向体育文化教育的方向演变, 而现在的武术也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和体育性质,它的功能渐渐向强身健体的方向倾斜。

武术是体育领域中的传统体育项目,其融合了哲学、养生学、兵法学等多类传统文化项目。显而易见,武术既是体育项目,由不单是体育项目那么简单,它与西方教育有着显著的差异性。西方体育以解剖学为出发点,遵照人体运动学,有着一定的科学性。

与此同时,武术的内涵也在演变,在“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建造中国人民独有的精神世界”的态势下,我国不应将经济的复苏当作唯一的努力目标,而应对国家的综合实力进行考量。所以,武术文化教育的发展更是大势所趋。在该类社会需要不断增长时,人们不能单将武术看成是一类单纯的体育项目,更应该强化其教育功能。

也就是说,武术除开表面的技术和技巧外,其身后的我国历史文化的底蕴才是精粹所有。正确的认知和定位武术,才能完成武术的继承和发展。

2、为武术提供策略支撑,提高武术教育质量

武术要传承,武术文化更应传承,而其传承必须得到国家策略的支撑。在教育中,更要明确武术的地位。政府策略的支撑可以推动武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并将武术作为一个常规的体育项目予以继承和发展。

而在体育教学中适度增添武术的传授, 并将武术教学当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润滑剂,是顺应时代的表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市场竞争渐趋白热化的大环境中, 我国应重视武术教育中武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而并非将武术当成单纯的强身健体的体育项目。武术与我国文化的渊源甚深,甚至可以说已与我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 而武术教育作为武术文化———甚至是整个国度文化最高效、最科学、最宽泛的传承媒介,它对我国武术的发展来说有利无弊。有的专家指出:将武术教育作为国家的基础教育来抓,从文化的角度来权衡和订立武术策略, 确保武术在教育中独树一帜的作用。

3、明了武术文化传承内容

武术文化要通过教育的方式继承和发展, 首要任务就是明了武术文化继承的内容。武术文化体现了我国文化的底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构成元素,并有其特有的表现模式。它持续继承和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与哲学、政治、军事理念、文化艺术、医学、风俗等科目紧密相连,组成了异彩纷呈的文化系统。它映射出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史。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武术历经裂变、整合、时代更替,其涵盖的领域众多。而我国武术教学中,学生怎样才能学到原汁原味的武术,并将其继承下来,从而明了继承的内容,并符合目前素质教育的需求是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武术文化要想继承和发展,就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参考文化教育的模式进行教学。老师和有关武术领域专家应秉承宣扬武术文化的宗旨,引导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编写武术文化课程,避免武术文化教育出现文化断层的现象。此外,应让学生体会到武术的魅力和精粹,激发学生学武的积极性,这样武术教育中的武术文化的继承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另外,教学中的不同时段对武术文化的需要也不尽相同。教育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历程。在武术文化教育时,应依据学生不同时段的心理特征展开教育,规避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失去探寻、了解武术文化的动力。比如:小学时期,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很容易遇到外界的干扰,对自身爱好的定位也不牢靠;而且,在小学时期,学生对周遭环境充满了好奇心理,其记忆仍然以无意识的认知为主;其注意力不够集中且时断时续,并且和其爱好紧密相连。面对小学生的上述心理特征,武术老师在武术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应交给学生浅显的武术,教授基础的仪态、武术道德等等,并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武术名仕的趣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完成武术仪态和武术道德的传授。

4、重视专业的武术老师的培育

武术老师是武术学识与学生间的纽带,是武术传承的媒介,它是教授、继承武术的教学活动的履行人,其作用应引起高度重视。武术纵古通今,并不是纯粹的强身健体的活动,它在技术训练的外衣下有着引人思考、发人深省的哲学理念。一个称职的武术老师,必须通过正式的训练和培育才能肩负起武术传承的大业。所以,武术文化要在武术教育中传承,需要老师有过硬的业务水准、高尚的武术道德,这两个元素对于武术老师来说缺一不可。

一位称职的武术老师不单武术造诣要深厚, 更要了解武术修为背后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与此同时,还应融合修为与文化底蕴,使之为武术教育服务。所以,在培育武术老师时,武术修为与武术文化应相融合,不能分离教学。一位武术老师假如只有深厚的武术修为而缺乏文化教育技能,就会使武术文化教育活动流于形式;相反的, 假如只有文化教育技能而武术修为稀松, 则显得太过飘渺。但是,就当前的状况来说,武术老师的培育却忽视了武学修为与武术文化的融合。

笔者认为,武术老师的培育,可以从以下内容着手:

4.1、准武术老师的培育

准武术老师是指各武术院校、体育学校的武术专业的学生。

第一,各武术学校、体育学校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对武术的理解不够到位,尽管其学的是体育专业,然而其武术造诣不高,无法上好武术课;第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高材生,拥有较高的武学造诣,但缺少武学学识。

对于上述体育院校或武术院校的学生,应狠抓武术教学能力,并让学生创造性地开展学习;此外,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并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4.2、对武术老师的培育

武术老师处于教学的前线,教育经验相当可观,然而其缺少新型的武术理念,致使武术教育手段过于单一、呆板,长此以往对武术的继承和发展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所以,对教育前线的武术老师应实施强制性培育,并对其灌输武术新理念。

5、加大宣扬力度,使学习武术的人数增加

武术的继承和发展必须有强大的受体才有可能完成, 这和国民质素的提升要依靠教育的推广的道理是相同的。实施武术教育时,学生是庞大的武术教学受体,他们有着继承和发展我国武术文化的责任和使命。所以,要使武术教学受体不断增多,才可以让武术文化继承和发展起来,我国的武术文化教育才能走上正轨。

在武术教育中,老师应让学生体会到武术文化的精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为武术“发烧友”组织武术团队,一起推动武术的发展。此外,定时举办武术比赛,激发学生习武的积极性。

6、结束语

武术文化在武术教育中传承的研究 第6篇

1.武术文化与武术文化传承概述

1.1、武术文化的内涵

基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武术文化已经被世人看作为中化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并且受到国际社会友人的高度追捧,而何为武术文化是当前急需诠释的主要内容。在相关研究领域中,关于武术文化内涵的阐述受到广泛认可的观点为:中国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历经历史长河洗刷过程中而逐渐沉淀形成的一种文化形式,是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在具备中国传统文化共性特征的基础上,又彰显出了自身的独特文化形式与文化韵味。虽然对于武术文化内涵的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对于武术文化最根本认识是一致的,同时也是随着历史文化的变迁而逐渐变化发展的,其是中国传统文化整体的构成部分之一,但又具备着独属于自身的文化体系,能够将中国武术运动进行全面且集中的反映。

1.2、武术文化传承的具体文化内容

第一,实现传统哲学的传承。在中国武术文化中,自古以来强调的是“阴阳相融,天人合一”思想,突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对于习武之人而言,在熟练掌握武术动作的基础上行,能够达到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作用,并且能够在体会其中内涵与意境的基础上,悟出其中的哲学性思想内涵,所以实现武术文化的传承,能够将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文化思想进行传承。第二,实现道德礼仪的传承。在中国武术文化中,习武之人需要具备基本的武德,行侠仗义是习武者需要具备的基本品质,因此,在习武的过程中,还能够在练就精湛武艺的同时,提升武者修为,实现中国传统道德礼仪的传承,彰显出中国道德礼仪之邦的本色。第三,实现美学艺术的传承。武术动作动静结合,每个招式各具特色,但又需连贯,如同行云流水般,韵律感较强,所以也具备了一定的观赏性,其中所蕴含的美学艺术价值是传承武术文化的重点之一。

2、以武术教育为桥梁实现武术文化传承的优势与作用

2.1、优势

学校是传授文化知识的阵地,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的桥梁,要想实现中国武术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就需要借助学校教育这一途径来进行践行,通过系统性知识文化的传授来确保实现武术文化能够得到完整且系统的传承,并为实现武术文化的创新与发扬光大奠定基础。同时,政治方针政策指引着教育活动的开展方向,而当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是党在新时期对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武术教育成为传承武术文化的桥梁也是社会政治、文化发展下的必然需求。此外,要想将武术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发扬光大,就需要确保拥有该种文化人群数量的不断拓展,而武术教育面向着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在武术教育阵地中实现武术文化的传承自然具备了绝对优势。

2.2、作用

在武术教育中,实现武术传承能够促使习武者在练习武术动作的过程中,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并因武术动作对习武者所提出的种种严格要求,比如最基本的蹲马步,都能够实现对习武者意志力的磨练,所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习武者需要具备这样的意志力与品质。同时,在习武的过程中,对于习武者而言,需要去反复琢磨动作,领悟武术文化的内涵,不断提升自身的修为,并具备习武者应有的礼仪素养,从而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之作用。此外,还能够促使促使习武者在接受这一教育的过程中,系统的掌握武术文化,并在全身心投入其中的同时,具备自强不息、永不言败的精神,进而为培养出合同的武术文化传承者以将武术文化发扬光大奠定基础。

3、在武术教育中实现武术文化传承所面临的问题

3.1、片面强调竞技武术的发展,忽略了武术文化的传承

无论是在近代史中西方列强入侵中国,还是在当今全国文化一体化的趋势下,都使得中国人在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下而“忘本”,在我国教育事业中也是如此,教育理念与内容的逐渐西化致使传统文化教育逐渐边缘化。在当前的武术教育中,利益的趋势促使武术教育将教育的重点放在了“竞技武术”上,且呈现出舞台化的发展趋势,进而致使武术文化难以在此过程中得到传承与发扬光大。

3.2、现有师资力量薄弱

对于武术教育而言,作为武术文化传承、创新与发扬光大的主要阵地,要想实现这一桥梁作用的发挥,就需要以充足的师资力量为支撑。但是,从实际教学的现状看,大部分武术教师来自于体育院校相关专业,虽然具备了良好的文化基础,但是武术基础却十分薄弱,缺乏武术技能下致使在实际教学中难以承担起相应的教育任务,武术实践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种形式,“花拳绣腿”的武术招式甚至连最基本的强身健体作用都难以实现,何谈武术文化与精神内涵的传承。加上现有人员培养理念与模式的滞后性,致使无法为实现武术文化的传承提供必要的支撑。

3.3、习武人数锐减,武术文化核心内容难以呈现在教育中

一方面,在当前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人们的价值观在慢慢发生改变,并在西方文化的侵蚀下而逐渐出现崇洋媚外的现象,很多时候,大部分人会选择跆拳道、瑜伽术等内容,不仅符合现代人的价值与审美需求,还能够在社会中以此来谋生,成为一种职业选择方向与出路。而习武之人却在慢慢减少,并逐渐呈现出边缘化发展趋势,而一种文化的兴衰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拥有该种文化的人数,这就致使武术文化因此而逐渐走向没落。另一方面,在武术教育中,教材匮乏,教学内容单一,对于武术文化核心内容并未给予充分重视,很多时候武术教育又片面强调技艺的传授,忽略了文化内涵的价值与作用,致使武术文化难以得到有效传承。

4、以武术教育来实现武术文化有效传承的途径

4.1、实现对武术文化的全面解读,强化对武术教育的政策支撑

要想借助武术教育来实现武术文化的传承,首先就需要从思想上提升对武术文化的重视程度,要对武术的内涵进行诠释,以实现对武术的准确定位。武术除了具有体育竞技项目的特点外,还具备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着深刻的哲理性与艺术性,在当今全球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今天,民族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内容之一,需要充分发挥出武术文化内在的价值,规避多元文化的冲击并强调武术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同时,要借助武术教育来实现武术文化的传承,就需要国家层面加大对该项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以提高武术教育的地位,将武术教育逐渐发展为国学教育中的品牌,从武术文化传承角度来促使武术教育理念的更新。

4.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武术教师的能力素质

武术教师作为武术教育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要想借助武术教育来实现武术文化的传承,就需要针对当前武术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教师能力素质偏低的问题进行解决。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要求要加大武术教师的培养力度,在开设武术专业教育的同时,注重将文化课与技能课进行统一,以确保在提升武术教师基本功的同时,促使教师具备完善的武术文化知识体系,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武术教师来服务于武术文化的传承。在此基础上,要加大对武术教师的培训力度,确保现有武术教师能够在进一步提升自身理论与实践能力素质的基础上,能够在教学中做到“知行合一”、“为人师表”,为培养出优秀的习武之人,并将武术文化发扬光大奠定基础。在电影《叶问》中,叶问作为咏春拳的传承者,具备了习武之人所应该有的一切美好精神品质,也正是基于此,才使得其门徒如师,武艺精湛的同时,以武德赢得世人尊重与敬佩,让人再次深刻体味到了中国武术之魅力。

4.3、加大宣传以提升习武人数并完善武术教育内容

基于当前习武之人锐减的现状下,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将中国武术以多种形式展现在社会大众面前,以武术的魅力来吸引更多的人来加入这一队伍之中,并以武术文化之魅力来折服人,促使再加入习武队伍之中时,习武者能够端正心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为培养出合格的传承人奠定基础。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武术教育内容,充分挖掘武术文化的内在,并将其融入到武术教育内容之中,实现教材的更新与完善编写,并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下对教育内容进行创新,以在吸引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主观积极性的同时,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国武术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去领悟武术文化的内涵,并在提升自身能力素质与修为素养的同时,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国武术文化传承者。

综上,基于当前中国武术文化在多元文化冲击下逐渐边缘化的背景下,为了实现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光大,则就需要借助武术教育这一桥梁的搭建来实现武术文化的传承。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需要在全面解读武术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加大对武术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并强化武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加大武术文化宣传力度、完善武术教育内容,以促使武术教育能够为实现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光大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何艳强.武术教育中武术文化传承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3.

[2]高玥.浅谈传统武术文化在武术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J].现代妇女(下旬),2014.

[3]马永军.传统武术文化在武术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J].搏击(体育论坛),2010.

[4]孙成岩.武术教育由技能传习向文化传承转变的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5]刘雷.中小学生武术文化认知教育的实践与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3.

[6]管罗红,成征涛.论传统武术文化在武术教学过程中的传承与创新[J].宜宾学院学报,2007.

武术教育目标 第7篇

1 武术高等专业的“竞技体育化”教育

1.1 课程设置

当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武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依然以竞技武术为主,专项课程设置上主要分为套路专项和散打专项。武术套路以教授刀、枪、剑、棍、拳各种竞赛规定套路为主,即使是传统武术,也仅仅是教授一些如各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以及形意拳、八卦掌等传统套路;武术散打单纯教授“中西合璧”的现代竞技散打。同时,以武术为学科的相关课程尚显单薄,除中国武术史、武术理论基础、武术概论等少数课程外,其他如传统哲学、武术医学、武术文化学等课程尚没有建立起来。

1.2 竞技武术竞赛训练一枝独秀

武术,无论是传统武术还是以竞技武术为代表的现代武术,都有其竞技性。但是,当前全国体育院校武术比赛是单一的竞技武术项目,因此在训练体制上,导致重视竞技武术的训练,而忽视了传统武术的开展。虽然部分体育院校如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组建了太极推手队,对传统武术的训练竞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仍改变不了竞技武术雄霸天下的局面。

1.3 生源的选择

学生是武术教育的受体,当前武术通行的评判标准是竞技武术的评价体系,体现在招生的条件上显得尤为突出。现在各体育高等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招生条件是要具备“武术二级运动员或以上等级”,从招生层面上就体现了竞技武术至上的思想。此举虽然为从事专业竞技武术训练的运动员提供了求学之路,但是却将大批热衷于传统武术的青少年排除在武术高等专业教育的大门之外。同时,其隐性的影响造成了青少年如果想接受武术高等专业教育,走竞技武术是一条捷径,挫伤了青少年从事传统武术的积极性,从而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2 竞技武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在现代与传统的纠结中,继承与发展失衡

几千年的历史,孕育了中华文明,我们曾经站在世界的顶峰,俯视天下,历史给了我们自豪与骄傲。但是,封建社会的制度以及农耕社会的生产力方式使得中国在近代辉煌不再,并饱受屈辱。传统,给中华民族带来过荣耀,也伴随着剧痛。中国渴望通过现代化改造获得新生。面对现代“西方文明”的入侵与冲击,我们不断地进行反思。在这种反思中,对自身传统的文化,缺乏应有的民族自信。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形式,因其特有的运动形式、功能价值及其文化内涵受到世界的关注。在“武术源于中国,但属于世界”的感召下,我们立志把武术推向世界。然而,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在西式强势文化霸权的当代,对国人的思维方式以及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最终影响着武术的发展。为了武术的对外推广,使得世人了解武术这一传统文化瑰宝,我们不厌其烦地按照西方的价值观对武术进行 “现代化”改造。在这种现代化改造的过程中,武术逐渐泯灭了它的民族特性与文化内涵,使得现代武术空有其表而无其神。

武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强调 “天人合一”,注重对人的内在心性的培养,以追求身与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目标,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形态,其中承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特质,表现出了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虽然经过时代的变迁,却依然保持了文化的独立性和顽强的生命力。武术的当代价值,恰恰体现在这种文化特质里。然而,在武术传统文化与教育的结合过程中,我们人为地割舍了这种文化的延续性,使得武术教育仅仅表现为一种简单的肢体运动而缺乏文化内涵。在武术变革与教育变革的现代化进程中,武术的教育偏离了方向,没有把武术运动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在现代与传统的纠结中,继承与发展发生了异变。

2.2 体育属性的过度彰显,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武术的教育,归根到底是文化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武术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首先应保持其教育的独立性。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当前的武术专业教育中,逐渐丧失了这种独立性。

首先:武术的教育被完全体育化。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改变了中国武术的民主化进程,加速了武术与近代西方体育相融合并同步发展的进程,最终使武术进入了现代体育发展的行列[1],并导致武术向着竞技体育模式快速演变。使得武术的形态、内涵发生了巨变,武术教育沦为体育教育也成了一种必然。

其次:武术教育民族化的缺失。武术是一种以文化为媒介,通过武术的运动形式和武术的内在价值意识,培育和促进人身心的发展的过程。它的使命是要向受教育者传递武术在它的历史发展变化过程中不断积累的文化传统。武术教育,则是通过武术文化和技术符号,以教育为媒介或渠道,传递和交流武术信息,与他人建立共同意识的过程[2]。因此,武术的教育首先是传统文化的教育,其次才是精神的教育和身体的教育,其核心是民族文化的继承。但是,当前的武术专业教育,以西方体育学科理论课程为主作为武术专业课程,而以中国传统武术哲学、武术医学、武术伦理学等传统理论为基础的专业课程难觅其踪,更妄论武术学科理论体系地建立了。中国武术受到中国文化的浸染,特别是传统哲学、中医学、道家、佛家等思想的影响,并以其为基本理论而衍生变化,其核心是传统文化的体现。因此,武术教育民族化的缺失,使得武术教育沦为西方体育教育的附庸,而丧失了其绚丽的民族文化特性,武术的教育,发展了其形,而丢掉了其魂。

2.3 武术形态的裂变与整体观的消失

武术的特点依靠其技法与功法来体现,通过特有的程式化招式和功法进行外在表达与内在的修炼。但是这种特定的程式化招式和功法只是表明自身在武术世界特定种群的一种肢体符号或训练方式而已,其招式及功法的运用、价值的体现才是武术的核心。因此,武术的整体表现为形神兼备、内外结合、体用双修的练武悟道的过程。

但是,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间,武术套路几乎成为了武术的唯一,失去了体用双修的武术俨然变成了中国式的体操,虽然散打运动的开展丰富了武术的内容,但是基于现代体育运动模式的武术套路与武术散打已经成了完全割裂的不同内容,武术的体育化发展使得武术的形态发生了裂变,练的不能打,打的不能练,它们之间的联系仅仅体现在名称前面的 “武术”二字,同时,体育化的套路或散打又使得武术的技法与功法失去了联系,没有建立在形神兼备、内外结合、体用双修基础上的武术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武术。

3 传统武术教育发展的思路

3.1 传统武术资源开发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3.1.1 广泛性与地域特色相结合,开发适合本校教学实际的武术特色课程群

武术的教育的核心是民族文化的继承。中国武术深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其首要的资源就是文化资源。依托中国传统文化,开设如传统哲学、中医学等以及依托传统文化而产生的传统武术理论课程群;传统武术流派众多,技法各异,因此,对传统武术资源的吸取,应注意广泛性与地域特色相结合。既有社会普及度高,有着广泛社会基础的流派拳种,又包含本地区特色的传统武术内容,打造具备本校特色的传统武术技术课程群。通过传统武术特色课程群的开发,有助于武术高等专业教育的重心从竞技武术培养为主,开始向竞技性、传统性并重的综合培养模式转变,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武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

3.1.2 发掘民族传统文化内涵,打造武术特色教育空间

传统武术教育,应注重地域历史文化与特色,通过具体、生动、物化的形式,以具备民族特色的传习场所,结合相关的仪式、礼节等内容与传统武术的变现形式共同构成了传统武术的“文化场所”或“文化空间”,[3]使得受教育者身临其境,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以南京体育学院为例,南京最具代表性的武术历史资源就是中央国术馆。目前,中央国术馆及其相关历史遗迹大都已不复存在,只有其中“中央国术场”相关历史遗迹坐落于南京体育学院内,是南京体育学院宝贵的武术历史资源,但是多年来,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与利用。因此,可以通过对民国时期南京“中央国术场”相关历史与遗存的研究,深入挖掘、利用国术场的价值,探索武术教育中“中央国术场”开发利用的前景与途径。使得历史与现代相结合、传承与发展相呼应,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武术教育、传播的特色空间,开辟传统武术教育、传承新的形式与渠道。

3.1.3 走向民间,建立联合,促进教育与实训相结合

对于传统武术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民间是其保护的主体。[4]因此,武术的教育,不能单纯地依靠学校教育,还应深入社会,走向民间。 学校可以地方各级武术组织如武术协会、不同拳种的研究会、资深民间武术传入等建立合作试点,组织学生深入实地进行实习、培训等。由于目前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招生条件是要“具备武术二级运动员或以上等级”,因此学生的武术基础扎实,同时,又接受着基础学科和相关体育学科的文化知识,具备的较强的理论素养,从而有利于对传统武术的学习与提高。

3.2 以竞赛为平台,大力促进传统武术的交流与推广

竞赛是推动体育运动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传统武术的教育推广过程中,通过建立相应的竞赛平台,可以更好地配合传统武术教育的开展,检验教学效果,传统武术的赛事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是技术比赛,主要体现体用双休、打练结合的传统武术的内涵;二是功力比赛,体现传统武术功力、功法。有了定期的传统武术赛事,必将使得各体育院校重视并深化传统武术的教学与训练。通过成立传统武术代表队,重视传统武术人才的招生与培养,以点带面,促进传统武术教育的发展。

3.3 依靠社会资源,建立高质量的教师团队

适应武术教育转变的需要,与时俱进,建立高质量的教师团队, 是推动武术高等专业教育发展的基本保证和有效手段。教师团队的建设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实现。由于现有的武术师资大多是受竞技化武术教育的培养,其对传统武术的知识、技能的掌握相对缺乏。因此,提高教师的传统武术知识、技能,可以采用以下办法:一是加强现有师资,特别是骨干教师的培训。重点是传统武术的理论、功法和技术的培训,提高体育院校武术教师的整体武术素养;二是聘请民间有造诣的拳师或传人,通过举办讲学、技术交流等,推动传统武术在相关院校的开展;三是引进具有较强传统武术理论基础和技能的优秀人才,丰富教师团队的来源。

4 结语

武术的教育,应深刻认识武术的内涵与价值体系,把握继承与发展的脉搏,武术的现代化教育,应以尊重传统为前提,它是历史的延续以及文化的传承。武术的教育在于保护传统,而“保护”的关键在于保持传统武术本来的面貌[5],重点在于武术的形态、理论体系等方面,使得武术教育具备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因此,武术的专业教育的发展,应转变思想认识,回归传统,立足于继承,改变武术教育围绕竞技武术的模式,使得武术教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这是武术现代化教育的时代需求。

参考文献

[1]张胜利,郭志禹.中国武术的体育化进程及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07,(9):52-54.

[2]刘静.武术人文教育传播的新理念[J].体育学刊,2010,(1):80-83.

[3]牛爱军,虞定海.传统武术的知识产权保护—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3):12-14.

[4]邢中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传统武术保护刍议[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4):64-67.

武术教育目标 第8篇

一、武学世家文武兼备

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长期以来, 一直被视为是“文教”方面的杰出代表, 然而孔子在“武教”方面也有着极为突出的贡献。的确, 很多人会感到不可思议。在多数人的观念中, 儒者的形象往往和“文弱”一词联系在一起, 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 怎么可能与武学产生关联呢?事实上, 孔子本人身材高大, 孔武有力。据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 孔子“长九尺六寸, 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如果司马迁的记载属实的话, 那么孔子的身高将近2.21米了,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小巨人”。孔子之所以会有如此惊人的武学天赋, 完全是因为他出身于一个武学世家。孔子的祖先是商朝时期的军事贵族, 由于宫廷斗争, 最后流落到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当时有名的武士, 战斗英雄。叔梁纥身高九尺有余, 武功可谓是当世无双。在逼阳之战中, 叔梁纥以一人之力, 抵住掉落下来的悬门, 成功地掩护了鲁国军队的安全撤退。在防邑之战中, 叔梁纥不惧个人安危, 与三百死士一同冲杀进被十万齐军包围的防邑城, 正是因为叔梁纥的英勇, 鼓舞了鲁国军队的士气, 从而击退敌军, 保卫国家[1]。尽管叔梁纥身怀绝世武艺, 但是很少参加战争, 每次出手都是在国家危难之际, 由此可见, 他绝非是一个好勇斗狠之人, 而是一个大英雄, 在他的身上体现出一种大仁大义、舍生取义的仁勇精神, 这种精神直接影响到孔子人格的塑造及其武学教育思想的形成。

孔子在“文教”方面的成就是显而易见的, 在“武教”方面的贡献, 则可谓鲜为人知。孔子继承了其父伟岸的身材与惊人的力量, 更是练就了一身惊人的本领,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在武学方面, 孔子也足以称得上是一代宗师。春秋末期, 国家的大小与强弱是以“车”的数量来衡量的, 因此有了“万乘之国”、“千乘之国”以及“百乘之国”的说法[2]。“车”在战国时期, 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 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战争工具。每一辆战车上可以载三人, 中间之人负责驾驶战车, 左边之人负责射击, 右边之人负责用戈攻击。相对于持戈之人, 驾驶车辆与负责射击是更为重要的战斗技能, 而且难度系数相对较大。驾车之人需要保持车辆稳定, 便于士兵射击, 而士兵也必须掌握好动态射击技术, 从而一击即中, 消灭敌人。孔子在射击方面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高手, 素有“弋不射宿”的赞誉[3]。孔子不仅自己善射, 而且在射击方面颇有理论造诣, 在《论语》中有不少关于射击的理论, 孔子曾说:“射不主皮, 为力不同科, 古之道也。”此外, 孔子还将射击视为一种高雅的比赛项目, 他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 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相比于射击, 孔子更为重视的是驾驶技术, 因为驾驶技术在整个战斗中的作用最大。孔子曾对子弟们说:“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意思是说, 如果发生打仗的话, 我来驾驶车辆。的确, 孔子的驾驶技术十分高超, 《论语》中曾这样记载孔子驾车时的情况:“孔子升车, 必正立, 执绥车中, 不内顾, 不疾言, 不亲指。”[4]从这段话来看, 孔子驾车时, 姿态十分庄重, 而且驾驶技术十分标准, 态度十分严肃和认真, 精神十分集中。孔子之所以如此慎重对待驾驶问题, 是因为车作为主要的战斗武器, 驾驶车辆的技术会直接影响到其功能的发挥, 如果驾驶者没有过硬的技术, 以及稳定的心理素质, 那么必然会影响到战斗, 甚至造成整个战斗气势的混乱。

此外, 孔子的高足中有不少是当时闻名的军事将领。孔子的弟子冉有曾是鲁国的元帅, 公元前484年, 齐国再次侵略鲁国, 冉有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 率军出战, 在作战的过程中, 根据战况临时改变作战方法, 采用步兵突击战术, 尤其是在鲁国右翼军队溃败的情况下, 反败为胜, 彰显出过人的智慧与胆识。孔子的另一位弟子公良孺, 在追随孔子经过蒲地时, 遭遇到公叔氏的威胁, 公良孺临危不惧, 亲自驾车带着孔子逃离, 最终摆脱了蒲人的追杀。孔子的弟子子路, 年轻时便以伉直著称, 追随孔子后, 可谓是忠心耿耿, 甚至是用生命在捍卫自己的老师。

二、先教后战, 教民以仁

春秋时代, 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愈演愈烈, 孔子在《春秋》中记载的大战不少于四十次, 小战更是不断发生。孔子根据战争的性质, 将春秋时期的战争分为“侵、伐、战、围、入、灭”等, 其中“灭”是孔子最为反对的一种战争行为。所谓“灭”指的是“绝人之祀”, “灭人之国”[5]。在孔子看来, 这种赶尽杀绝做法从根本上违背了“仁义”原则。然而, 令孔子感到痛心的是春秋时期的大战几乎都是灭国之战, 面对这种残酷的现实, 孔子深知仅仅从道义上谴责是远远不够的,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武备, 则必然会遭遇到灭顶之灾。而想要加强武备, 就必须加强武教, 正所谓“先教而后战”, 在孔子看来, 如果一国之君, 不重视武教, 则无异于将民众推向死地, 同时也是将自己推入绝境之中。

但是, “教民以战”绝不是为了去发动侵略战争, 而是守卫自己的国家。对于一切侵略战争, 孔子表示出坚决地反对。在孔子看来, 仅仅“教民以战”是不够的, 必须“教民以仁”。当时鲁国的季康子想要吞并鲁国的一个附属国, 孔子的弟子冉有与子路都是勇将, 季康子希望他们能够带兵出征, 冉有与子路表示需要征求孔子的同意, 方可出征。孔子在了解情况后, 坚决反对出征, 他对冉有说:“我听说作为国家的统治者, 不应该担忧自己的利益太少, 而应该担忧利益分配不均, 不应该担忧自己贫穷, 而是应该担忧国家不安定。从今天的局势来看, 强敌环伺, 而本邦也处在分崩离析的危险边缘, 这些问题都还没有得到解决, 却想要妄图去夺取其他人的利益, 必然会产生内乱。”冉有在听了孔子的话之后, 原原本本地将其转达给季康子, 并且断然拒绝了出征的要求。因此, “教民以战”从某种意义上而言, 是要让民众了解什么的情况应该去战, 什么样的情况下不应该去战。

三、当仁不让, 智勇双全

孔子一生中参与过两次极为重要的军事行动, 一次是“夹谷会盟”, 一次是“隳三都”。这两次行动都表现出孔子具有过人的勇气与智慧。正如孔子所言“仁者必有勇, 勇者不必仁”, 孔子所具有的勇, 正是源自于他的“仁”。

“夹谷会盟”发生在公元前498年, 齐国大夫犁弥自认为孔子是一个“知礼而无勇”的人, 因而建议齐王乘与鲁国会盟之机, 以武力挟持鲁国国君, 进而吞并鲁国。在会谈之时, 齐国突然发难, 孔子临危不惧, 用身体护住鲁定公, 并且义正词严地斥责齐国的不仁不义。齐国国君被孔子的大义凛然所震慑, 只好放弃此前的阴谋。在会盟的时候, 齐国提出要鲁国一同参与针对其他国家的兼并战争, 孔子乘机提出要求齐国归还当初侵占鲁国的土地, 以表示结盟的诚意, 齐国国君只好无可奈何地答应孔子的要求, 就这样孔子不战而屈人之兵, 收复了鲁国的失地, 捍卫了鲁国的国家尊严。

前497年, 孔子向鲁国国君提议“隳三都”。根据周朝的规定, 贵族诸侯的城墙高度不得超过18尺, 而鲁国“三桓”却在鲁国之内建立起城中之城, 城墙的高度也远远超过这个标准, “隳三都”是为了加强鲁国国君的权力, 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的重要举措, 但是也存在着极大的困难和危险。“隳三都”对“三桓”而言, 既有利, 也有弊, 有利的是他们可以借此削弱家臣的势力, 弊则在于, 他们自身的权力也可能就此被剥夺。“隳三都”行动之初, 费邑宰公山不狃便起兵反鲁, 率军攻入鲁国国都, 鲁定公惊慌失措, 孔子则临危不乱, 指挥作战, 一举击败了公山不狃。“三桓”也由此看到了孔子的过人胆识与惊人的军事才能, 最终联手将孔子赶出鲁国, 孔子便开始了十数年的流亡生活。

前484年, 齐国乘鲁国新君即位, 国内政局不稳, 国力衰退之际, 乘机起兵, 想要吞并鲁国。当时三桓中的季桓子有意请冉有担任主帅, 但是此前正是因为他将孔子逐出鲁国, 使孔子在外流亡了十数年之久。孔子得到消息后, 不计前嫌对众弟子说:“鲁国是我们最终的归宿, 我们的祖先埋葬在那里, 我们也将要埋葬在那里, 我们的父母之邦如今遭遇到了危难, 难道我们不应该挺身而出吗?”冉有回国后, 率领军队, 奋勇反抗, 最终击退了敌军。如果不是因为年事已高, 身体虚弱, 想必孔子必定会亲自挂帅, 迎击敌人。

从这些事迹中, 不难发现孔子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军事家, 而他的勇气与智慧, 正是源自于他对国家的热爱, 对百姓的热爱。孔子是一位真正的“仁者”, 正是他这种大无畏的精神, 感召了他的弟子, 感召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

孔子武学思想是中国武学思想的宝贵精神财富, 对于倡导世界和平, 促进世界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武学思想, 值得世世代代传承与发扬下去。

摘要: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还是一位武术高手, 并且一生从事武术教育活动。孔子以“仁”作为其武学教育的核心思想, 反对非正义的战争, 提倡“教民以仁战”。

关键词:孔子,武教,武学思想

参考文献

[1]居延安.关于文化传播学的几个问题[J].复旦学报, 1986 (3) .

[2]郭守靖.从文化学视角看北京2008奥运会武术比赛[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08 (2) .

[3]郭志禹.武术形神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97 (3) .

[4]欧阳柳青.孔子、颜元与“六艺”教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94 (4) .

上一篇:物理思维能力培养下一篇:土壤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