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加剧范文

2024-05-15

竞争加剧范文(精选12篇)

竞争加剧 第1篇

三大巨头软件商店现状

App Store仍是目前最成功的软件商店,但也有缺点。首先,任何一款软件如果想要上传到App Store,必须符合苹果的各种规范。另外,随着开发者的大量涌入,来自App Store的收益正在迅速摊薄,99%的开发者并没有从苹果App Store中获利。此外,App Store注册和身份审核通常需要14天时间,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开发者就必须重新进行注册,身份审核过程的复杂和严格挡住了不少怀揣梦想的开发者。此外,苹果公司对开发授权协议进行修改,限制开发者在开发iPhone和iPad应用时使用的工具种类,尤其是在修改授权条款之后,苹果公司将开发者使用的工具限制为三种,使得开发者的创造性及积极性大大降低。

2008年10月,Google推出手机应用商城——Android Market,很快成为App Store最大的挑战者,而开放性在助推Android Market的同时,也成为阻碍它的绊脚石。首先,由于Google不对Android Market中的软件进行苛刻的审核,这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大量开发者进驻其中,但同时使Android Market中的应用程序质量参差不齐。此外,Android手机硬件体系差异巨大,导致应用软件兼容性欠佳,使得不同Android手机之间的用户体验存在差异,这也成为目前Android Market面临的最大挑战。其次,宽松的策略不仅使大量的免费应用程序在Android Market泛滥,同时使开发者的获利有限。

诺基亚直到2008年才推出在线程序商店Ovi Store,但不是很成功。首先,Symbian系统的竞争力有限,落后于iPhone和Android,结果Ovi Store中应用程序的实用性及竞争力低于App Store和Android Market。对很多中国用户来说,Ovi Store的代表作Ovi Map就是诺基亚仅有的应用程序。而且,诺基亚作为传统的终端制造商,很难获得其竞争对手的支持,不仅导致Symbian无法大规模推广,更使得Ovi平台无法获得最大的兼容性。

国内运营商软件商店

国内运营商也纷纷介入软件商店,Mobile Market、天翼空间应用商城、unistore都已推出,运营商如何后发制人?43%的Android Market开发者认为,如果使用了运营商计费或其他简单的计费系统,他们能够销售更多的应用程序。

显然,“做集成者,而非原创者;做开放者,而非封闭者”将是运营商在软件商店的制胜之道,毕竟多达数亿的用户群与计费通道是运营商的最大优势。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曾表示,“我们都是移动应用商场的主人”,这正是中国移动MM乃至所有运营商的最大优势,利用对于用户的了解,整合产业链各环节的力量,而非简单地复制App Store。

MM与App Store最大的不同在于终端支持的差别,App Store始终只针对iPhone这一种机型,而MM覆盖各种操作系统的手机终端,而这一模式的实质则是在于中国移动作为“集成者”的角色,利用计费通道及用户基数的优势直接带动相关业务的发展,进而创造双赢乃至多赢的格局。此前,MM与诺基亚合作的MM-Ovi的店中店的模式就充分发挥“店中店”模式的作用。此外,MM提供给开发者更大的空间,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与此并存的是,由于MM的“兼容性”,各种类型的创业者都可以将自己的创意成果提交到MM平台,而且他们开发出的软件不仅可以在MM上销售,也可提供给手机厂商、软件公司。另外,运营商的软件商店同样不能简单地对Android Market进行模仿,MM就是由于中国移动在制定规则,保证有章可循。

竞争加剧,外资零售巨头发展受阻 第2篇

近日,高鑫零售发布年中业绩报告,旗下法资品牌欧尚上半年在中国未开一家门店。不仅如此,全球三大零售巨头沃尔玛、家乐福和乐购此前也传出了将要调整在华战略甚至被收购的消息。

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外资零售巨头在华发展遭遇困境主要是受我国宏观经济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影响。今年以来,国内零售企业普遍业绩下滑,这导致了外资巨头放慢了在华发展的步伐,持以观望的态度审视国内市场。

首先,人工、租金成本的大幅上涨,是零售巨头们无法避免的痛。2011年,连锁零售企业人工成本上涨26%,租金成本上涨10%,成本上升压榨零售企业利润将无法避免。外资巨头在2005年前后加快在华扩张步伐,以大卖场形式一路高歌,实现在华市场的领先地位。但前期疯狂的扩张也是导致其当前业绩困境的重要原因,人工、租金的上涨将大大压榨了核心商区大卖场的毛利空间。

其次,来自电商、社区超市等多业态的竞争,也是导致外资零售巨头们在华业绩下滑的重要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卖场郊区化、消费者需求便利化,核心商区大卖场逐渐不受消费者的欢迎,而外资巨头却以大卖场经营为主。另外,电商的冲击,也对零售巨头业绩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服装、家电等领域,电商引流作用非常明显。

最后,同业态国内超市巨头的崛起,也与外资零售巨头形成激烈的竞争。国内发展势头良好的超市巨头如华润、永辉超市不断加速全国扩张步伐,地盘的抢占加剧了三巨头与国内超市的竞争,导致了其在我国市场份额和业绩的下滑。国内超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资金、经营管理能力、管理理念等方面逐渐成熟,使得外资巨头的优势逐渐丧失,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无法避免。

前瞻网指出,短期内,国内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市场竞争环境渐趋激烈将无法改变,外资零售巨头应该从加强自身经营管理能力,调整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以适应中国市场。加强供应链管理能力和物流配送能力以形成良性的盈利模式,同时不断的开拓多种零售业态以适应中国市场,如社区超市、标准超市、电子商务等。

前瞻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零售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提到,我国已形成内资区域割据,外资全国布局的超市市场竞争格局。外资巨头依托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管理理念、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和政策的倾斜快速地占领了我国零售市场。但随着国内超市的崛起和政策红利的退出,我国将形成内外资超市全国争霸的局面。

硝烟弥漫 电商平台竞争加剧 第3篇

战场上炮火充满了整个空间。2011年,电子商务行业在取得骄人销售额的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电商们既要盘活自身,又要投入激烈的行业竞争,日子似乎越来越不好过。

传统卖场的颓势已显现。在电子商务的冲击下,传统卖场一路走低。7月1日,中关村电子卖场三强之一的“太平洋数码城”正式关闭;从12月1日起,中关村海龙也开始进行大幅调整,五层DIY专区的100多个商家全部撤离。

不过,电商的日子也并没有因传统卖场的倒下变得特别好过。虽然2011年预计网购销售额为7500亿元,但是在一片繁荣的背后,电商仍然淹没在融资难、价格战、大量裁员的硝烟中。

与上半年相比,2011年下半年的融资状况呈现很大落差,资本迅速从电商行业“抽身”。上半年,乐淘网、好乐买均成功融资;天天网、聚美优品等网站,以及麦包包、七格格等淘品牌也获得注资。而从下半年开始,融资明显减少,拉手网叫停IPO计划,凡客诚品也推迟了IPO进程。

“用钱砸规模,增强对供应链的控制,获得低价、低折扣;用钱做推广,在地铁、电视、网络等地方大打广告;用钱攻占重点城市并扑向二、三线区域以求快速扩张;用钱租赁或自建仓库、组建物流配送队伍等,是电商盈利困难的最主要原因。”业内人士分析。

与此同时,价格战也让电商们的处境更加尴尬。

继年初京东商城、当当网与卓越亚马逊三方的多轮图书价格战之后,3C类购物网站的价格战也愈演愈烈,京东商城、当当网、苏宁易购、國美、亚马逊等纷纷加入其中。此外,双十一光棍节期间,淘宝商城、京东商城等均上演大规模促销。11月11日淘宝商城全天交易额达33.6亿,比2010年的纪录增长了近170%;淘宝网“双12”销售额再创新高,全天成交43.8亿元。目前各电商又在紧锣密鼓地布置圣诞节、元旦和春节的营销活动。然而,电商们几近疯狂的促销带来的却只有漂亮的成交额。以当当网为例,当当网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50%,但净利润却亏损7340万元,而去年同期当当网的净利润是3270万元。

此外,团购也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洗牌期,从今年9月起,700多家团购或消失、或转型,包括高朋、团宝、窝窝、拉手、满座、24券等大型团购网站也掀起了裁员潮。

产业升级竞争加剧 第4篇

有人说国际农机展每年都差不多, 只不过每年都挪了个新地而已, 其实不然, 尤其是2013国际农机展跟以往相比有了很大变化。

首先是展会组织有变化, 以往开幕即闭幕的陋习终于改过来了, 而且为方便观众参观, 组织方还在火车站、机场和长途汽车站开通了免费摆渡巴士, 这些都向其他行业的展会靠近了一步。当然, 由于青岛博览中心本身的问题, 还是给展商和观众的交通带来了困扰, 相信有了本届展会的经验和教训, 以后的交通问题一定会得到改善。

其次是展会活动和内容有变化, “亚太区域可持续农业机械化论坛”、“2013年农机行业经济运行与市场分析报告会”、“农用航空发展研讨会暨农用无人遥控飞行器模拟作业演示”、“数字化制造技术与装备演示推介会”等一系列高质量、高水平的论坛活动为展会充实了内容、提升了档次。另外, 参展商的宣传形式也一改过去锣鼓队、卖吆喝的习惯, 开始宣传理念、宣传服务, 让逛农机展也变得越来越有意思, 越来越快乐!

再次是展会出现的新面孔, 令人感兴趣的新面孔倒不是冒出来组装拖拉机、收割机、犁和耙的生产商, 而是那些电控系统、液压系统、传动系统、行走系统、驱动系统和作业系统等整套解决方案的提供者。众所周知, 中国农机行业已经进入产业升级阶段, 但是依然有很多关键技术瓶颈难以突破, 其中尤以液压技术和电控技术为最, 如今这方面的专家把自己的解决方案搬到了国际农机展上。这些专家, 在汽车、工程机械, 国外农机上, 已经有非常成熟应用和解决方案, 正是看到中国农机产业升级的机会, 把目光瞄准中国农机市场, 这对于中国农机工业来讲, 即是机会也是挑战。

另外, 国际农机厂商展示方式发生了变化, 过去可能是带几件展品来中国试水, 如今, 他们已经开始把理念、文化、服务和农业生产机械化解决方案带到展场进行展示。应该说, 国际农机企业深度介入中国农机市场, 而中国农机产业经历转型升级, 双方的正面竞争即将全面展开。

竞争加剧 第5篇

来源:证券日报 时间: 2011-12-22 11:03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与寿险业2011的负增长相比,财产险前十月17.6%的增长率已经很难得了,但这个数字与去年同期的32.67%相比已是不可同日而语。

地方强势渠道围追堵截险商各有高招

车商强卖豪车 经纪公司动辄加点

编者按:与寿险业2011的负增长相比,财产险前十月17.6%的增长率已经很难得了,但这个数字与去年同期的32.67%相比已是不可同日而语。据《证券日报》保险周刊独家统计,财产险公司无论是前三家还是第二、第三梯队的“小朋友们”今年以来日子都明显不如去年,大都增长乏力。本刊特开设“走转改之明察暗访”栏目,本刊记者将带着这些数据去实地走访一些险企和相关方面,期待用鲜活的市场现象诠释这些实实在在的数字。

车商渠道:“买多少车就给多少保险份额”

本报记者 路 英

“今年的任务完不成喽。”某公司支公司工作人员小刘(化名)边开车边与记者聊着。这意味着,今年的年终奖要大打折扣,而令其“业务完不成”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渠道困境。其中,车险因在财产险规模保费中占七成左右,因而这个渠道的变动对财产险保费收入影响最大。

多渠道遭遇困境

年底保费任务难完成

“去年我们支公司保费过亿,总公司很高兴,今年给我们定了百分之五十的增长目标,本来可以完成的,可是车商渠道突然就出了问题,一下少了几千万的保费收入,现在已经是十二月了,任务肯定是完不成了。”小刘对《证券日报(微博)》保险周刊记者表示。

不过,该支公司工作从上到下似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紧张,“完不成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今年我们七个旧渠道中,好几个都遇到了问题,这都是行业内普遍的现象,完不成任务的不只我们一家。”该支公司总经理(以下化名孟先生)在接受《证券日报》保险周刊记者专访时表示,“另外,去年市场情况好,各家保险公司保费收入都比较高,所以上级在去年比较高的起点上定了更高的目标,今年各个渠道同时遭遇困境,结果可想而知了。”

与寿险业2011的负增长相比,财产险前十月17.6%的增长率已经很难得了,但这个数字与去年同期的32.67%相比已是不可同日而语。

据某财产险公司的支公司介绍,其现有八个主要渠道:车商渠道、重客(重要客户)渠道、直销渠道、经代渠道、银保渠道、中托渠道(寿险公司帮忙销售财产险公司业务,或叫交叉销售)、电销渠道以及今年即将刚上线的网销渠道。在这八个渠道中,其最为倚重的是前两个。

但据《证券日报》保险周刊记者统计发现,今年前十个月,国内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379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226亿元增加17.6%,这个数字从全国来看还是可观的,但与去年同期32.67%的同比增速显然差了一大截。

另外,从公司层面来看,规模保费排在前十名的保险公司当中,大部分同比增速低于去年,而且同比出现负增长的公司也多于去年。

如,老三家人保财险(微博)、平安财险和太保财险今年前十月的保费收入分别为1442亿元、677亿元、51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1.88%、34.87%、19.58%,而此数据在去年同期分别为24.92%、57.65%、46.14%,远高于今年。

第二梯队十余家公司中,只有中华联合、国寿财险、永安财险同比增速高于去年,增速对比分别为6.92%VS-5.39%、42.04%VS37.25%、8.51%VS5.75%,而这其中,中华联合整顿后逐步走上正规、国寿财险依傍国寿已有渠道优势等原因不可排除。今年第二梯队财险公司中保费同比增速下降较多的有排在第八位的出口信用保险,同比增速由去年同期的73.87%降为今年前十月的3.74%;排在第九位的天安保险由19.01%降至-6.20%;第十位的安邦财险,从39.53%降至6.81%;第十三位的永诚财险,由35.52%降至-3.31%;十五位的华安财险由61.19%降至18.58%。

在第一第二梯队增速放缓的情况下,第三梯队公司由于起点参差不齐,基础差异性大等原因,反而是同比增速超去年最多的。比如,阳光农业今年的同比增速为17.74%,而去年仅为-17.75%;安诚财险今年与去年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7.05%VS1.28%;渤海财险为30.29%VS8.13%;鼎和财险为91.39%VS79.57%;安信农业为9.28%VS-10.18%;安联保险为39.62%VS14.31%;日本财险为42.52%VS35.42%;丰泰财险为34.82%VS33.82%;华农财险为37.08%VS4.01%;中煤财险为259,363.13%VS-99.93%。车险本就是财产险公司的主要保费来源,当地一些大的车商也就自然而然成为各家保险公司的“财神爷”,需要保险公司市场打点、供奉一下:“搬家了,他们拿来一张发票,„我配了20个显示屏,你给报了吧。‟要么报,要么退出去。”孟先生告诉记者,“保险公司在地方需要生存,有些事不得不做。”

“这还不是最离谱的,”坐在一旁的张女士(该公司副总经理化名)接话,“通知你来买车,买多少车就给多少保险份额。”

孟经理接着说:“是的呀,现在又是奔驰车卖不出去了,要不就进来,要不就别进,进来的前提就是要把车买了。话刚放出来,有公司已经把钱送过去了,如果你不进去,他们是当地最大的车商市场,有上百个品牌,你要退出来就等于是自找死路了。”

上述人士表示,在这方面老三家可以很轻松解决掉,这点钱不算什么,第三梯队很多新生公司也多会为了在市场上立住脚而不惜一切代价。

从数据方面看,据中国太保(18.54,-0.16,-0.86%)2011半年报显示,其上半年实现财产险保费收入322.67亿元,同比增加19.2%,高于行业平均增速2个百分点,市场占比13.2%。车险方面“太保产险克服新车销量增速大幅回落等市场不利因素,持续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强化续保管理,坚持多渠道发展车险业务的策略,加快面向个人客户的新兴渠道发展。”

上半年太保财险车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238.12亿元,同比增长17.6%,占财产险保费收入的73.8%。其中,电销车险渠道实现保费业务收入19.55亿元,同比增速485.3%,占到车险业务保费收入的8.21%。

中国平安(33.80,-0.63,-1.83%)半年报显示,2011上半年,平安财险保费收入407.3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5.9%。按险种分,今年上半年平安财险的机动车辆保费保费收入30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30亿元增加33.9%。机动车辆保费占平安财险保费总收入的75.3%,较去年同期的76.2%比例有所降低。

受成本约束

多数车型不能做

“受成本约束,我们公司„砍红(该公司规避高风险业务的术语)‟,之前的很多高端车去年我们都不做了。”某第二梯队财险公司支公司办公室工作人员小刘对记者表示,刚进入当地车险市场时,公司对车型基本上没有选择。从去年开始,公司改变策略,基本上把风险较高的高端车都砍掉了,低端车基本没有,业务就只剩下风险较小的中端客户群。

“但现在车险市场竞争太激烈了,今年开始,公司又大量进入高端车市场。”小刘说,大部分中小财险公司都从风险较低的中档车做起,但也有特殊情况,有些财险公司会瞄准特殊客户群,比如也有公司专做卡车、农用车等车型。

“但大公司对车型基本是不挑的,像人保财险什么车都要,只要是车就行。”做勘察理赔多年的小周(化名)开玩笑地对记者说,“虽然这样会提高成本,但薄利多销么。我们公司之前挑车型,很多客户过来投保,我们不能接,后来人家转投他处了,我们再想挽回也晚了。”小周与小刘同在一公司,公司的“砍红”政策使该支公司失去了不少客户,他们都能感觉到。但从公司“砍红”到重新回到高端车市场,我们也能看到中小险企在渠道发展上的无奈。

保险经纪公司:“加五个点,要么就退出去”

本报记者 路 英

“保险行业真是一个最最弱势的行业,谁跺脚我们都要震一下,谁都可以对保险说不。”在二线城市从业多年的某支公司总经理杨先生(化名)慨叹。今年保险市场不景气,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在地方上受到各个渠道挤压的现象尤为明显。

“就不用说银保渠道,或者有着明显卖方优势的车商渠道,经代渠道也能在必要的时候要挟我们一把。”杨经理对《证券日报》保险周刊记者表示。

都说保险中介是在夹缝中生存,其实在许多地方,经纪公司、代理公司有着股东背景、政府背景,垄断性较强,如果其要提高代理费,保险公司只能“听着”。

有句话叫“自己不争气就要到处受气”,用在中小保险公司身上,则是“到地方上,自己个头小就要到处受气”。杨经理所在财产险公司是一家成立时间较短,但发展较快的第二梯队公司:“老三家成立时间长,公司规模又大,很多时候渠道上还能有发言权,占主导,但像我们这种规模的公司,到哪里都要求着别人,经代公司也不例外。”

杨先生说该市只有一家经纪公司,该经纪公司有背景,并且当地市场不大,一般小的中介公司也很难进入,客观上形成了该经纪公司的垄断局面。

“保险行业真是一个最最弱势的群体,谁跺脚我们都要震一下,谁都可以对保险说不。”杨经理话里满是无奈:“就拿经代渠道来说,我们年初签好协议,说帮我们代理多少的,条件也都谈好了,代理比例是„10+4‟:交强险是4,商业险是10,到半年的时候就变了,„加五个点,要么就做,要么就退出去‟。”

“银行自身的紧缩政策,加之准入三家的规定,财险公司、人寿公司都在争这块市场,而这块蛋糕明显减少了。”该支公司副总经理刘女士(化名)与《证券日报》保险周刊记者谈道。

在这里,杨经理只能哀叹:“为什么保险这么大的一个行业就这么没有地位呢?保险行业有太多竞争没有一点联合,没办法维护行业形象,进行行业维权。”

刘经理也打趣道:“真是各有千秋,什么渠道都知道怎么利用自己的权利,来跟我们要这要那,我们地位是不平等的么。”

客观上讲,在保险公司工作十几年时间,刘经理也理解其背后的原因,“经济大形势变化也比较大,企业要考虑自身成本,对保险这块的费用也会有挤压,银行是紧缩了,车商那边,其实车价也打压下来了,同样一辆车的保险,价格降低了,因为保险公司是按照购置价在保险么。”

据保监会《2011年3季度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经营情况报告》显示,截至今年3季度末,全国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567家,比2季度末减少21家。其中,全国性保险专业代理机构28家(3季度设立6家),区域性保险专业代理机构1812家(3季度设立36家,退出74家),保险经纪机构413家(3季度设立10家),保险公估机构314家(3季度设立4家,退出3家)。全国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注册资本达到104.16亿元,同比增长25.43%;总资产达到159.73亿元,同比增长28.53%。

前3季度,全国保险公司通过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实现保费收入660.26亿元,实现业务收入106.38亿元,同比增长39.19%。

其中,全国保险专业代理机构实现保费收入394.89亿元,实现业务(佣金)收入59.46亿元,同比增长37.61%,实现财产险佣金收入35.12亿元;全国保险经纪机构实现保费收入265.37亿元,实现财产险保费收入207.71亿元;实现业务收入37.67亿元,同比增长27.87%,其中实现财产险佣金收入27.40亿元。

2011保监会4成罚单指向中介

1292.1万元罚款 险企、中介是谁连累了谁?

本报记者 路 英

截至昨日,今年以来保监会共开出10张罚单,其中,四张是对专业中介的处罚,而这之中的主角是华泰系中介公司,罚款金额共计96万元。令有14家保险公司因为中介问题被罚款1196.1万元。

14公司80机构违规

12月19日,保监会发布处罚公告,针对2011年保险公司中介业务检查情况,分别向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微博)、永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16.46,-0.29,-1.73%)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民安保险(中国)有限公司、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信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微博)等14家保险公司发出监管函,详细通报各公司被查基层机构违法违规问题,并提出综合性整改要求。

在2011检查中,上述14家公司的80个机构违法违规问题集中表现为虚构中介业务、虚构销售人员、虚列中介业务费用等手段非法套取资金等。

有关保监局依法对上述80个机构合计罚款1006万元、警告2家次、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6家,涉及业务3项、销售渠道3个;依法警告79名责任人,罚款78人计190.1万元。同时,依法向税务部门移送了偷逃税款等违法线索2起。在此基础上,向14家保险总公司发出监管函,进一步要求法人机构要在做好自查自纠、健全内部管控制度、完善信息系统建设、严格内部责任追究、狠抓制度执行等方面采取措施,全面规范中介业务经营行为,督促其与保险中介机构建立起合法、真实、透明的合作关系。

4罚单指向华泰经纪/公估

另外,今年9月保监会连发四张罚单,罚款共计96万元。

其中,华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2009年向上海石港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石港”,后变更为上海石鼎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累计支付顾问费5412356.88元。经查,上海石港(上海石鼎)未向该司提供任何技术方面的支持,主要通过直接引荐该司认识投保单位的相关人员,协助开展业务。而该你司则在扣除营业税后将获取的佣金收入以90%的比例作为“顾问咨询费”支付给上海石港(上海石鼎)。该公司按照经纪费收入总额90%的比例,向上海石港支付所谓的咨询顾问费,造成业务数据不真实,被处罚款27万元人民币。

保监会于2010年7月至9月对华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进行了现场检查,同时对该公司开展了延伸检查,发现北京华泰保险公估有限责任公司存在财务数据不真实,少计收入35.1万,应收账款账龄披露不真实的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款1万元。另外,华泰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吉林分公司,存在经纪费收入107万元未入账核算,以及货币资金科目金额不真实的违法违规行为,被处罚款21万元。华泰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因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等行为,被处罚款共计47万元。

一步起晚 步步窘迫

■路 英

年底,又到了保险公司定下年任务指标的时候。

定高了,完不成,年终奖没得拿;定低了,没动力,浪费成本。怎么样才能皆大欢喜,这成为许多高管闹心的事情,但作为门外汉,能从现实中得到点启示,笔者还是很高兴。

于保险公司的销售策略而言,对市场发展的前瞻性非常重要,特别是条件相对简单,受影响方式相对单一的地方市场,更为敏感,更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做到前瞻,或许是合理规划很重要的一个条件。

近日,笔者在某沿海省份经济较发达城市走访,当地某支公司管理层的一些话很有意思:“前两年我们这边经济比较好,大家都疯狂买车,所以去年我们保费增长很快,很多公司都上了很高的平台,所以每家公司的上级公司都对我们期望很大,都按照去年的增长给我们下任务。但是城市很小,换车是要周期的么,今年我们发现发展势头都往三线城市去了,他们发展很快,我们这边倒是也就这样。”李女士(化名)告诉笔者。

现在二线城市车辆销售直线上升的时段已经过去,对保险公司而言,要盈利,公司的策略和方向都要有所调整。

经济发达地区的二线城市,曾是保险公司疯抢的地盘,但在二线城市的带动下,现在三四线城市汽车的销量反而更大,增速更明显,这些地区成了冲规模的宝地。

对二线城市而言,目标制定起来或许麻烦得多,提高服务品质、细分客户,借鉴一线城市经验……

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国内保险市场,真是一步起晚,步步窘迫。

就如天平车险、平安保险的电销,早做了一步,不仅抢占了市场先机,更是在品牌宣传上如虎添翼。今年刚刚起步的某些老牌保险公司,虽花巨资研发、大力宣传,但效果寥寥,但又不能放弃这块肥肉,只能忍痛前行。

当然,在二线城市还有很多现实原因需要克服,有时候想要进入市场,未必就万事俱备,只等“你”进去捞钱:“今年我们这里就在申请高端车,但建4S店要有很多标准,明年高端车型会红火起来。”二线城市对高端品牌的需求已经有了,但基础设施设备尚不完善,另外,日本地震致使日系车受影响等突发因素也造成了沿海地区的二线城市车险业务受影响。

竞争加剧,资本战蔓延到快递市场 第6篇

快递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虽然它在中国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前就已经逐渐兴起,但互联网市场的发展无疑给了它一块最好的土壤。而最近,随着资本化运作逐渐“入侵”这一领域,传统的快递业也开始由被动触网向“主动触网”转变。

很多人可能都记得,在2月底,中国快递业就出现过“一周三融资”的“盛况”,宅急送、申通与天天、顺丰纷纷拥抱资本。在这之前,申通和圆通也分别公告借壳上市,中通、全封也传出了正在着手上市前的准备,到了3月22日,大杨创世发布重组预案,拟通过重大资产出售、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及募集配套资金等一系列交易,由此让圆通速递实际控制人成为大杨创世实际控制人。别看中国的股市就是一个大写的悲剧,但是快递业们却一直在使劲对着资本市场猛抛媚眼。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在争相上市潮的行业背景中,上市了未必能拿到更多钱,但不融资,却就是等死。

在互联网时代,用互联网思维说话

“不融资,几乎就等死”,这绝非是资本在忽悠快递业的老板们。目前中国快递业在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之后,还存在着“用二十年前的标准看待当今市场”的尴尬现状。这带来的问题也很明显,就是行业资源整合度不够,快递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很容易出现瓶颈。而目前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在迅速拉动着快递行业爆发式增长,而各大快递公司上市除了扩充产能之外,更重要的目的就是去圈更多的钱来整合自己的加盟商,加速完成一体化。“花钱”的目的,其实还是在于为了以后省更多的钱,最终实现通过上市来进行外延式扩张。这就是“四通一达”和顺丰正在做的事情。

竞争加剧 第7篇

2009年1~10月, 我国汽车产销1086.12万辆和1087万辆, 同比增长36.23%和37.71%。乘用车产销812.86万辆和819.03万辆, 同比增长42.41%和45.18%;商用车产销274.26万辆和267.85万辆, 同比增长20.73%和19.14%。

2009年1~10月我国汽车产销数据分析

统计显示, 2009年前三季度汽车销量增速分别为32.01%和34.24%, 然而由于小排量车型突增, 加之市场竞争激烈, 导致整个汽车产品的价格中枢下移, 结果同期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仅增长14.76%, 要明显低于产销量的增幅。整体看目前汽车业的发展态势还是令人感到满意的。

国家多项刺激经济的政策效应在2009年1~10月充分体现, 诸如养路费取消、1.6L以下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汽车下乡、汽车以旧换新等政策的实施, 使得汽车业继3月份产销突破百万辆后, 到10月份已经连续八个月出现产销超过百万辆的格局, 且这一系列政策效应目前仍在持续, 2009年剩下的两个月汽车产销仍有望继续突破100万辆, 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开始步入“每月百万”的新时代。

2009年的增长应该分为三部分因素:一个是对2008年的补偿。原来预计200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50万辆, 增长15%左右, 上半年已经销售520万辆, 其中3月份超过100万辆, 这说明当时的市场还是正常的, 形势的突变发生在8月, 最后几个月的月销量只有60万辆左右, 消费者持观望态度。所以2009年的增长中有一部分是观望者转变为购买者。第二个因素是2009年汽车市场本身也会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原来预计在8%~10%, 原因是第四季度中国政府已经开始采取经济刺激措施,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不会大幅度下降。第三是政府出台了针对汽车消费的刺激政策。

2010年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1.部分鼓励政策将延续

2010年刺激汽车市场的部分政策将延续。2008年刺激市场的三大政策: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汽车下乡、以旧换新, 这几项政策在2010年还将继续施行, 并有所调整。按原来规定, 在2009年6月1日~2010年5月31日期间, 报废使用不到八年的老旧微型载货车, 老旧中型出租载客车, 使用不到12年的老旧中、轻型载货车, 出租车以外的老旧中型载客车以及提前报废“黄标车”, 并换购新车的, 根据报废车型可享受3000~6000元不等的补贴。但实行几个月, 进行报废更新的车辆非常少, 远没有预期中的大, 主要是补贴标准较低。有关部门表示, 将于近期做重大调整, 大部分符合《办法》要求的老旧补贴标准将有所上调, 而且上调的幅度可能会很大。在欧、美、日, 政府刺激汽车市场的主要措施就是以旧换新, 但是补贴的标准比较高, 可以达到3000欧元 (美元) 。中国政府提高补贴标准之后, 对市场的刺激效果就会比较明显。

2.2010年并购、重组力度将加大

由工信部牵头起草的《关于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将于近期出台, “汽车行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也将一同发布。政策内容涵盖了银行对企业的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地区间利益共享模式的探索以及汽车产品及资源的整合等。

近日资本市场上的异动也能充分证明国内企业的重组欲望。2009年11月3日, 已经连涨数日并持续放量的东安动力停牌, 公司公告称, 公司收到实际控制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通知, 中航工业正在就汽车业务与投资方谈判, 公司实际控制人可能发生变更。

从2009年年初广汽收购长丰, 到现在吉利收购沃尔沃, 汽车业并购、重组业务开始跨越“国界”, 2010年并购、重组风潮有望“愈演愈烈”。

3.二手车市场2010年将取得突破性发展

2009年以来, 各地都在规划和发展二手车交易市场, 有了很大的作为, 各大中城市二手车交易十分活跃, 市场规模较大, 一点也不亚于新车市场。从政策层面来看, 新车拉动消费的政策已经出台了不少, 二手车拉动消费的政策目前还没有, 仅有汽车以旧换新的相关政策, 意味着2010年拉动汽车消费政策潜力之一, 应该是出台促进二手车消费的相关政策, 这方面的建议也是十分丰富的, 也是非常可行的。随着第二辆车进入家庭和购买第二辆车的市场快速发展, 特别是驾校的高速发展, 新手的快速增加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生活居住工作的流动性增加, 二手车市场已经具备了巨大的市场潜力。从各方面信息反馈来看, 2010年二手车市场将会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4.自主创新与新能源汽车相结合

日前, 北汽方面传出消息, “北京汽车新能源有限公司”已经注册成功, 这家北汽控股的全资子公司不久后将挂牌成立, 同时成立的还有一家北汽与国内某企业合资的负责电池与电动机生产的企业。公司将负责北汽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业务。新一阶段的新能源汽车将步入真正的自主创新而非“拿来主义”阶段。日前, 上汽称其相关核心零部件的创新技术已经规避了国际混合动力轿车技术壁垒, 上汽将率先在国内实现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

振兴装备制造业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水平

1.《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细则

汽车产业结合实施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重点提高汽车冲压、装焊、涂装和总装四大工艺装备水平, 实现发动机、变速器、新能源汽车动力模块等关键零部件制造所需装备的自主化。

实施装备自主化, 就要提高产业装备技术, 低端技术一定会被淘汰, 而且装备更新要有大量资金, 所以实施起来还需要政策上的持续大力扶持。这些项目均是我国装备制造行业的薄弱环节, 也是目前政策支持的重点和未来的主要发展领域。

2.提高我国机床工业水平, 助汽车工业腾飞

机床是汽车生产的重要设备, 汽车的制造水平和质量, 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机床的水平。机床是汽车制造企业投资的主要部分。通常, 机床投资占汽车制造厂固定资产总投资的2/3左右, 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制造成本。汽车工业是机床的最大用户, 是机床消费的主体。汽车工业需要大批柔性、高效及可靠性高的国产机床以满足需要。

随着汽车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制造技术的变革, 汽车工业对国产机床的要求越来越高。所需要的新机床与传统的设备已有了质的不同。由数控机床组成的柔性生产线成为需求的重点。

(1) 较高的柔性设备柔性指机床能完成多种加工, 利于实现批量生产、降低库存费用、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缩短加工周期。物料运送柔性指物料运送设备能运送多种物料, 具有较高的可获得性和利用率。制造过程柔性指制造过程能同时生产多种产品, 具有混合比柔性,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产品来提高客户满意度。操作柔性指不同加工工艺的工件能以多种方式进行加工, 在机器出现故障时易于实现动态调度。

(2) 生产效率高生产效率是企业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 高的生产率就要求机床具有高移动和高进给速度, 满足大切削量加工, 并且辅助时间短。一条缸体加工生产线在多品种情况下, 年生产可达20多万件;一台大型汽车车身覆盖件冲床每分钟冲压9~13次;必要时在生产线中要求采用复合机床, 在一台机床上能完成复合工序和复数工件的加工, 从而可以进一步实现生产的高效化。

(3) 精度好高品质汽车产品需要高精度机床加工, 而高精度不仅是要求机床的定位精度和重复精度高, 更重要的是工程保证能力强, 能保证被加工产品精度稳定, 产品尺寸精度一致性好。要做到精度好, 机床不仅需采用精良的主轴系统、传动系统、导向系统等机械结构, 而且需采用可靠的控制系统和在线检测技术。

(4) 可靠性高保证制造过程的一致性和无故障对于汽车制造业是很重要的。机床可靠性不好, 就不能为用户创造较高产值。

竞争加剧 第8篇

中国电信多方面出击3G

谈中国3G的发展, 绕不开中国电信业的重组。也正是中国电信业的重组, 让CDMA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电信移动终端产业高层论坛上, 中国电信党组书记尚冰透露了中国电信的3年发展计划, 即力争通过3年努力使用户总数达到1亿, 在2009年力争实现新增用户3500万, CDMA手机市场容量增加5000万部。

简单的几个数字已经预示, 今年中国CDMA产业将迎来高速发展, 而这仅仅是电信重组以来中国CDMA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自接手CDMA网络以来, 中国电信已经频频出招, 去年7月-8月, 该公司率先完成了第一轮总额超过100亿的设备招标;此后, 中国电信移动业务“天翼”迅速实现了普及;在终端设备上, 中国电信已经进行了几个轮次的招标, 在此次论坛上, 该公司又明确了CDMA终端要强化社会渠道的发展思路。

凭借前期打下的基础, 中国电信提出了3月份实现3G试商用、5月份规模商用的发展进度。有业内人士认为, 在3G的竞争中, 中国电信已经获得了先发优势, 在初期的竞争中这种先发优势将成为中国CDMA产业高速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运营商渐成产业生态核心

在2G时代, 中国移动通信领域可以看做是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双雄争霸。而进入3G时代, 电信重组使得三家运营商分别拥有了不同的技术标准。由于技术标准的不同, 三家运营商分别成为各自所在产业生态的核心。而以此为基础, 中国电信业的竞争已经悄然转变成3个“产业生态”之间的竞争。

谁能在技术标准下的产业生态拥有最强的竞争力, 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更为有利的位置。纵观全球电信产业的发展, 全球电信行业的竞争正是一种产业生态的竞争。但凡具备生命力的产业生态, 往往就是最健康、最具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比如2G时代的GSM以及3G时代的WCD-MA。这些产业生态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 那就是技术标准并不掌握在一家厂商手中, 不管是设备供应商还是终端供应商, 都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

尽管看起来一片繁荣景象, 但是业内专家仍旧对于中国CDMA产业的发展前景表示担忧, 因为在由企业竞争向产业生态转变的过程中, 中国CDMA产业仍旧没有解决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那就是如何构建一个开放的、健康的产业生态。

国内厂商欲破手机芯片垄断

在终端设备领域, 中国电信已经凝聚了一大批合作伙伴, 但是在产业标准的制定以及芯片产品的研制/生产环节, 都处于一种事实垄断的局面。凭借1400多项专利技术, 高通将CDMA (包括CDMA2000) 的标准制定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种情况已经对中国CD-MA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有关统计数据表明, CD-MA手机与几乎相同配置的GSM手机相比, 在生产成本上要比后者高出20%甚至更多。

在此次论坛上, 来自手机厂商的代表纷纷表示, 当前中国CDMA的产业力量仍旧脆弱, 个别上游厂商所收取的过高入门专利费、软件服务费等费用大大削弱了手机厂商的竞争力;此外, 该上游厂商对手机厂商实行“差异化提成”政策, 即对采用其他上游厂商芯片产品的终端厂商收取多达数倍的销售专利提成费用, 这在更深层次上抑制了手机厂商的产业热情。

竞争加剧 第9篇

雨果网从《加拿大华人网》近日的报道获悉:一年一度的全球最适宜经商的国家和地区排名, 是针对145个国家进行十一项测评, 包括产权、创新、税收、技术、腐败, 以及个人、贸易和货币的自由度, 还有商业禁区、投资保护和股市的表现等。加拿大排名尽管仍居前十名, 但与前几年相比有较大幅度下滑。据悉, 加拿大今年排名第八位, 去年则是第五位, 前年更是荣登榜首。今年的第一位则由爱尔兰获得, 紧随其后的是新西兰、香港、丹麦、瑞典、芬兰和新加坡。值得注意的是, 美国下滑至第十四名, 已经是连续第四年下滑, 主要原因是美联储的货币宽松政策, 导致价格扭曲和长期通胀风险。

或许是因为本国的经商环境让人堪忧, 美国零售商纷纷入驻环境相对较好的俄罗斯市场。根据安省贵湖大学 (University of Guelph) 所做的食品价格研究报告指出, 由于沃尔玛不断增加食物类产品, 美国的Target公司也陆续在加拿大各地开分店, 导致Superstore及大统华的母公司———加拿大超市龙头Loblaws公司及经营Sobeys超市的帝国公司 (Empire Co.) 等, 均面临竞争压力。

因此, 这份研究报告显示, 起司 (乳酪) 、鸡蛋、牛奶、意大利面以及冷冻蔬菜, 在明年均可能出现价格下降;而业界在这些食物调降价格的做法, 是希望藉此吸引消费者上门后, 能在其他产品上获得较高利润。由于美国零售业加入竞争, 奶制品类、鸡蛋与冷冻蔬菜明年有降价空间。

对此, 大统华超市发言人黄民强表示, 还未听闻明年会在特定几项产品降价的做法, 不过, 他说超市同业总是互相比价, 不愿让消费者留下某家超市比较贵的印象。因此, 如同业在若干产品调价, 其他业者就可能会跟进。

雨果网了解到:亚裔消费力的崛起, 带动食品零售业出现更多的族裔大型超市。除此之外, 加拿大整体零售业还面临着另一项新的发展趋势, 过去十年零售业所习惯的太平盛世将崩解, 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几家境外零售业, 如Target和Nordstrom积极部署进军加拿大市场, 对加拿大零售业者虽然是严峻考验, 但消费者可以从中获利, 因为选择变多了, 价钱势必也将下降。

竞争加剧 第10篇

随着通信网络的发展, 其承载的应用更加多元化, 这不仅给予传统电信运营商发展的契机, 也给互联网企业以新的市场机会。

侵蚀运营商语音业务

近日, 有消息称谷歌正准备启动谷歌光纤 (Google Fiber) 计划, 该计划旨在与传统的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展开竞争。目前已经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堪萨斯城开展试运行, 谷歌承诺该服务的互联网接入速度要比传统的美国有线电视及电子通讯公司的服务快100倍。无独有偶, 腾讯日前也升级了微信i OS, 推出4.2版, 增加了视频及语音通话功能。

运营商的蛋糕频频被互联网企业触动, 引发了业界的激烈争论。

纵观全球, 这些冲击一般主要表现为互联网厂商基于IP承载提供各种与电信运营商基础电信业务直接竞争的互联网应用, 如VoIP、基于移动终端的IP message、IP视频对讲等。对此, 有业界分析师表示, 这些应用将直接导致运营商在获得IP通道费用的同时传统通信业务收入大规模流失。

“从目前来看, 互联网企业对电信运营商冲击的影响力已经开始逐步显现。以国内为例, 在移动QQ、米聊、微信等各类移动IM的快速规模发展的背景下, 移动运营商的短消息业务增速放缓, 部分省份甚至史无前例地出现了负增长;此外, 在3G网络下的视频对讲或视频消息等业务, 更是直接替代掉运营商尚未建立起足够规模的可视电话、视频短信等业务。在国外, 影响似乎更大, 除了以上影响之外, VoIP的开放使得互联网企业提供的语音业务可以直接侵蚀电信运营商的移动或固定的语音业务。”有业界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

通信技术IP化趋势难挡

通信技术IP化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尽管有一些国家的运营商曾提出互联网企业尤其是占据大量带宽的互联网巨头应该分担基础网络设施建设费用, 但截至目前仍没有成功案例。与此同时, 运营商被管道化的趋势却进一步加剧, 互联网企业基于开放的IP网络正越来越多地侵蚀和替代传统通信业务。

也有业界人士对此类业务态度淡然, 业界专家毕朝晖表示:“微信的特点不是所谓免费信息推送、语音和视频, 用户也不会因此而舍弃电话和短信, 这些业务和网络只是皮和毛的关系。微信最大的优势是信息聚合, 也就是媒体+通信, 或者是SP+CP, 这才是未来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 这也是运营商应该学习的。”

此外, 更加严峻的是部分互联网企业甚至开始亲自参与部署基础通信网络和数据中心, 如谷歌曾在美国国内提供免费Wi-Fi以及建立全球数据中心等。虽然谷歌光纤计划的出发点是为了降低成本, 目前也仅仅只是在局部地区建网, 但一旦范围扩大并向公众用户开放, 则可直接替换掉运营商的相关业务, 直接升级为新的运营商。

不过也有运营商人士表示:“谷歌这种做法并不适合普及, 因为铺设网络需要非常大的投入, 不是所有互联网企业都有能力且有必要去做, 即使是谷歌, 也难以扩大网络铺设范围。”

运营商应更多关注优势领域

因此, 在这样的背景下, 电信运营商若采取全面竞争的方式还不如局部竞合, 具体而言, 就是首先应与互联网企业展开合作进一步提升流量规模及其对应的收入;此外可选择有优势或容易发挥其协同优势的领域介入, 提供互联网内容和应用, 与部分互联网企业展开竞争, 以获取更多的流量之外的价值。目前国际电信运营商比较常见的对策有以下几种。

一是广泛关注和投入智能管道建设。运营商一方面与OTT企业合作, 加快流量规模的提升, 另一方面深入分析不同的流量使用区域, 差异化建设网络, 使网络建设成本与收入匹配最优化。

二是加强平台类产品研发和建设。运营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运营经验, 加快建设各类内容和应用平台, 广泛引入外部合作伙伴, “不求为我所有, 但求为我所用”, 共同实现用户价值的提升, 以此分享互联网业务带来的收入。

三是选择一些有优势或有潜在优势的内容和应用, 亲自参与并提供业务, 以最大化获取收益。在目前电信运营商的众多转型策略中, 最关键的方向就是在原有通信业务的基础上对关联领域进行战略拓展, 如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业务领域, 以发挥协同优势, 实现收入的稳步增长。

竞争加剧 第11篇

一、2012年7月份外贸景气指数呈现环比下滑走势。

1、纺织品出口疲弱态势或将延续。2012年纺织原料市场上半年呈先微涨后大跌的走势。纺织市场开局基本稳定,但随着消费市场的萎缩、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等问题,至目前整个纺织市场呈持续疲软状态。欧债危机持续升级,对国际市场需求产生明显负面影响。目前业界普遍认为,2012年将是金融危机以来最难熬的一年,出口疲弱态势或将延续,甚至可能出现贸易逆差,出口寒潮来袭。2012年,中国纺织行业的运行呈现趋缓走势,主要产品产量增速减缓,纺织品服装出口数量出现负增长,行业利润增速回落。

2、纺织出口市场行情显现不景气态势。受整体经济环境、劳动力成本增加、国内服装行业产品库存继续高企等影响,纺织终端企业开工率维持低位,出口需求持续低迷,导致市场信心不足。下半年纺织出口市场低迷局面改观不大,国内外消费市场不利因素仍将存在。

同时部分出口企业还面临众多不利因素,特别是纺织中小微型企业依然面临融资不畅、订单数量不稳定、转型困难等问题,抗风险能力较弱,行走在“关停”边缘,对整个纺织行业都存在不利因素。

3、中低端产品订单转移仍较为明显。由于国际市场压力依然较大,再加上国内劳动力成本高企,多数企业用工短缺,工资涨幅15%以上。招工难、留不住和改善职工生活待遇等,均使企业用工成本呈现刚性上升趋势。于是行业内部就发生一些变化,很多国际采购商把纺织服装订单向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等东南亚国家转移。因我国劳动力成本明显上升,致使这些订单向东南亚国家转移仍较为明显。

4、大众产品产能过剩,产业升级是必然选择。今年下半年国内纺织业仍显一定困局,成本生产加大,外需减少,大批企业在内忧外患中求生存。大众产品行业开始出现产能过剩,在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的过程中,低水平扩张反而成了整个行业要饮下的一杯苦酒。反观那些在扩张中修炼内功的企业,他们把资金用在了设备更新和新市场的开拓上,当欧美国家的市场持续低迷、国内生产成本持续升高的情况下,有准备的部分规模型绍兴纺织服装企业在危机中脱胎换骨,产业升级悄然完成。

5、部分纺织品出口环比下跌。本期棉及其混纺面料、化纤长丝面料、刺绣品、针织钩编物外贸景气指数不等量下跌,拉动总类外贸景气指数环比下滑。

二、2012年7月份外贸价格指数呈现小幅推升走势。

1、转型升级步伐继续加快,创意产品附加值继续提振。绍兴许多规模型纺织服装企业转型升级步伐继续加快,创意产品外贸出口逆势拓展,附加值较大路货产品有所提振,拉动外贸价格指数小幅推升。

2、创意产品出口单价继续小幅提振。从国内来看,纺织服装企业的各种生产成本呈刚性上涨趋势,面临的压力有增无减。随着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煤电气等资源型要素价格的上涨,其压力可想而知。目前欧债危机的持续对纺织服装企业影响非常大,原材料成本又没有东南亚一些国家有优势。绍兴许多规模型纺织服装企业继续开拓新兴国际市场份额,适销对路的创意产品出口单价小幅提振,拉动外贸价格指数继续小幅推升。

3、部分纺织品出口单价呈现小幅推升走势。本期棉及其混纺面料、麻及其混纺面料、化纤长丝面料、簇绒织物、窗帘帐幔、针织钩编物外贸价格指数不等量上调,拉动外贸总类价格指数呈现小幅推升走势。

预计2012年8月份外贸景气指数呈小幅回升走势。国际形势的不容乐观,行业产能的过剩,外贸遭遇不景气,劳动力及生产成本上升等一系列因素造成了现在的局面,可以说现在纺织行业正经历一个洗牌的过程。随着各种新型贸易保护和发达国家绿色标准门槛的提高,部分绍兴规模型纺织服装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不断通过探索和创新来寻求发展,整个行业呈现出区域布局调整加快、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的态势,开发更高附加值的产品,扭转长期处于价值链最低端的尴尬地位。

竞争加剧 第12篇

与此相伴随的是实体零售商所受冲击继续增大, 经营更加艰难, 尤其是一些大型企业。一方面是电商继续攻城掠地, 另一方面是店商设法反击图存, 双方开始呈现出集团性对垒PK、手段上相互渗透、资源上合作共赢等“竞合”局面。

1. 实体零售商实施抗争电商的“莲荷行动”

“莲荷”即联合的谐音。该词语出典于南宋诗人杨万里描写西湖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2014年10月为迎战电商“双十一”大促销, 在零售门户网站联商网倡导下, 银泰、步步高、天虹、银座等10家国内区域零售商联合行动发出盟誓:在11月11日至16日, 以同类商品不高于电商的价格开展联合大促销。此倡议发出后又有100多家国内大型零售商加盟, 截止11月5日参加联合促销的企业门店总数近1.65万家。有业内专家评论道, 从感情上对于实体零售商的这个行动表示理解, 毕竟被电商年年“蚕食”无路可退, 但从理性上并不认同, 从后果看可能事与愿违。首先, 仅仅比拼价格未必能够击中对手要害。以天猫为例, 其恃强的最大因素并不在于参与它“双十一”促销行动的店铺比“莲荷行动”参加方多出一万家, 也不在于价格有多么低, 其最新的“杀手锏”是, 今年天猫“双十一”将通过其面向全球的国际版“两大在线平台, 实现国内消费者可以买到全球的商品, 全球消费者也能买到中国商品, 这一点是“莲荷盟军”无法做到的。其次, 价格战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真的“血拼”价格, 必然导致双方不惜代价的非理性竞争行为, 但愿“莲荷行动”追求的“别样红”, 不要以商品所有者账簿中的“红字”, 换取一时业绩的红火, 透支市场未来的销售“红利”。至于那些虚假的价格战, 诸如“先提价再打折”、“头戴三尺帽, 不怕一刀砍”的把戏, 则是对商业诚信的亵渎和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

2. 实体零售与垂直电商加快探索O2O模式

2014年初, 永辉超市在福州的8家门店开始上线微店业务。苏宁云商与国美电器在完善线上销售平台的同时, O2O结合促销的痕迹日益明显, 苏宁甚至提出线上线下同价的销售策略。迪信通、中复电讯、乐语等传统手机连锁买场都在天猫或京东商城开设了官方旗舰网店, 以“在店中体验, 在网上下单”或“网上比价, 店内下单”实现线上线下销售流程的对接。2014年底“触网”的步步高将正式上线云猴网平台, 通过其5个子平台形成线上线下的“四流”协同与闭环 (反馈控制系统) , 从而实现信息收集、定单收处、物流管理、货款支付、商品交付等综合能力的升级。

国内最大的自营垂直电商京东商城把O2O的整合对象瞄准了线下便利店, 分别与上海、哈尔滨、温州等15个城市的一万多家便利店达成战略合作。参加的便利店如快客、好邻居、良友等, 在信息系统、会员体系、消费信贷体系及服务体系等方面与京东深度整合, 京东则利用自身平台为上万家便利店搭建入口, 消费者在京东下单后, 由便利店的后台信息系统指导商品的分拣配送。京东O2O模式的合作对象不仅有便利店和药店等小型店铺, 还包括在生鲜产品上与标准超市和大卖场合作, 与服装鞋帽、箱包家居连锁店的品牌实行专卖合作。专家指出, 这类O2O模式在媒体及各种论坛上很“热”, 虽然电商平台与实体店的结合已成必然趋势, 但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调查, 只有大约六分之一的连锁零售企业O2O效果明显, 四成已开展O2O的连锁企业效果未彰, 仍有四成多的连锁企业没有开展O2O。可见, 此项探索尚在途中, 目前尚难言已获得广泛成功。

3. 电商平台以两种方式“接地气”

所谓“接地气”即电商平台与线下结合。大体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电商平台与线下零售商融合形成O2O模式。2014年国内这方面的标志性事件, 当首推万达与百度、腾讯的O2O战略合作。三方共同出资在香港注册成立了万达电子商务公司。该公司由万达持有70%的股权, 百度、腾讯各持15%股权, 合资公司将打通三方线上线下一体的账号与会员体系, 建立通用积分联盟平台, 同时在大数据融合、wifi共享、产品整合、流量引入等方面深度合作, 据称其合作将带来三方共赢的好处:万达借此由单纯线下模式转变为O2O模式, 百度流量得以变现, 腾讯则开拓出除京东以外的O2O第二条战线, 分散投资风险。另一个令人瞩目的标志性事件, 是阿里巴巴计划以53.7亿港元对银泰百货集团进行战略投资, 双方联合打造O2O全渠道流通链。其中, 银泰百货集团将银泰网注入双方新建立的平台公司, 打通双方会员体系、支付体系、商品体系, 实现线上线下商品交易、会员营销及服务的融合通联。第三个标志性事件是群体性的, 即国内大部分一线电商开始选择网购商品后的快递与顾客就近在实体店自提商品“两条腿走路”。京东商城与好邻居、顺丰优选开设了社区“嘿店”;1号店与全家连锁公司在上海的300家便利店达成合作, 开展定单包裹顾客自提业务;天猫、苏宁、当当网、亚马逊等也纷纷推出商品自提业务, 以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运输成本高、送货时间不便民等难题。有论者指出, 尽管这项“网订店取”尝试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快递配送依然是主流, 但毕竟拓展出线上线下结合的新渠道, 从国际上来看, 发达国家的电商在这方面早有探索并有着许多成功的案例。

另一种“接地气”的方式是电商平台直接开设实体店。今年以来, 许多国外电商平台开始直接开设实体店, 如美国最大的服装定制网站Bonobos开出了线下实体店, 可试衣后网上下单, 隔日送货, 其效果是回头客和成交单价都高于单纯的线上销售;亚马逊宣布将于2014年圣诞购物季之前, 在纽约曼哈顿开出第一家实体零售店;英国时尚奢侈品电商MyWardrobe在伦敦Whiteley购物中心开设了首家实体店;日本电商巨头乐天株式会社在东京繁华地段开设出占三个楼层的实体咖啡店, 等等。这种平台电商直接开店的模式在国内也已出现, 专家预计2015年这一类尝试将增多加快。

4. 通过O2O实现C2B个性化定制

家居厂商尚品宅配是这方面的典型, 其详情可参阅本报告热点之关于商业模式创新的评述。

2014年国内电商震惊中外最大的热点, 恐怕莫过于两大事件。第一件大事当属京东商城与阿里巴巴先后在美国成功上市。其中阿里巴巴上市的影响轰动全球, 并创造了两项纪录: (1) 成为美国股市历史上最大的IPO; (2) 在10月28日其股市市值超过了世界最大零售商沃尔玛。第二件大事是2014年中国“双十一”网上促销吸引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网购者参预, 阿里巴巴当天销售达571亿元, 国内电商当天销售总额预计超过800亿元。有业内人士预言, 未来不排除“双十一”将变成世界性网购节的可能性。也有专家提醒, 今年的“双十一”网购投诉量继续上升, 其中上海投诉量已超过去年两成, 退货难成为投诉的重点之一。尽管新《消法》已确定网购“七天无理由退货”的原则, 但天猫预售仍拒不执行。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网购在退货、纳税等问题上不能游离于法律之外。国内媒体喜欢将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首个字母组合成BAT一词, 用以指代这三大互联网公司, 而我国流通业界则往往习惯于把它们仅仅看做是网上零售商。有趣的是, 英文BAT的词义之一是蝙蝠, 如果将零售业比做鸟类的话, 这三大互联网公司尤其是阿里巴巴确实很像似鸟非鸟的蝙蝠, 因为除了网上零售外, 它们还有着社交媒体、支付工具、P2P网贷、金融理财、拍卖、地图、娱乐、医疗、教育等极为广泛的业务范围, 阿里巴巴还正在试图介入好莱坞的电影业。即使是在网上零售领域, 这三家互联网公司也只是为零售商家提供平台及相关服务, 说他们是零售商家的服务商更为贴切。从严格意义上看, 只有京东、苏宁易购之类的垂直电商才是真正意义上线上的零售商。

上一篇:培养基质量控制下一篇:中学古典诗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