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服务业

2024-06-09

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精选12篇)

计算机应用服务业 第1篇

关键词:DEA,计算机应用服务业,上市公司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经过“十五”时期的快速发展,我国信息技术业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随着“十一五”规划的提出,信息技术产业再次成为政府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之一。据中国上市公司年鉴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信息技术产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达4.82万亿元,同比增长0.36%,其中,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5万亿元,同比增长29.04%。行业内,计算机应用服务业上市公司达53家,占业内比重的43.80%;境内总市值2 766.80亿元,占行业内比重的34.67%;营业收入稳定增长12.61%,达到人民币643.34亿元。 随着国内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普及,通用型系统集成业务的萎靡,软件外包行业的蓬勃发展,大量仍未上市的相对较小规模企业的快速成长使得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的竞争更加激烈,由此,对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的效率研究势在必行。

1 DEA模型方法简介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是由著名的运筹学家A.Charnes、W.W.Cooper和E.Rhodes以相对效率为基础提出的,是用于评价具有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的同类型单元间相对有效性的一种非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可以使用不同量纲的数据,从而大大增加了指标数据的选择范围,避免了因指标选择限制导致的评价不准。

DEA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同类型的评价单位作为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s,DMU),通过对决策单元输入输出数据比率的综合分析,得出评价群体的有效生产前沿边界,凡是落在有效生产前沿边界上的DMU都是有效率的,否则就是相对无效率的。对于不在有效生产前沿边界上的DMU,可以根据投影原理所得松弛变量指出非DEA有效决策单元的调整方向和程度。

本文选择最常用的CCR模型与BCC模型。CCR模型测量的结果为DMU的规模技术效率(STE),BCC模型的测量结果为纯技术效率(TE)。假设规模效率用SE表示,则有:STE=TE×SE。

模型假设有n个决策单元(DMU),Xj=(x1j ,x2j,…,xmj ), Yj =(y1j ,y2j,…, ysj ),(j=1,2,3,…,n)分别为第jDMUj的输入和输出向量;eT=(1,1,…,1)为求和向量;s-=(s-1 , s-2,…,s-m )T为输入松弛变量;s+ =(s+1 ,s+2 ,…,s+s )T为输出松弛向量;λi=(λ1,λ2,…,λn)T为输入输出指标的权系数。为了克服CCR模型对多个最优解难以检验的困难,引入非阿基米徳无穷小量ε,在计算时可取ε=10-6 。

基于凸性、锥形、无效性和最小性的公理假设,得到如下基于投入的CCR模型:

Μin[θ-ε(eΤs++eΤs-)]S.t.nj=1λjXj+s-=θXj0nj=1λjYj-s+=Yj0λj0,,j=1,2,3n

; s+ , s- ≥ 0 (1)

利用此模型可以一次判断出DMUj0是否DEA有效。假设模型的最优解为θ*,当θ*=1,且s+ =s-=0时,认为DMUj0规模技术有效,即DEA有效;若θ*=1,但s+ ≠0或s-≠0时,认为DMUj0至少为弱规模技术有效,即DEA弱有效;当θ*<1时,才认为DMUj0规模技术无效,即DEA无效。

但(1)式是基于规模收益不变的假设构造的DEA模型,即满足锥性条件,而这往往与现实差距过大,因此,在(1)式中加入约束nj=1λj=1。当nj=1λj=1时,表示DMU j0规模收益不变,此时DMU j0达到最佳规模收益点;当nj=1λj1时,表示DMUj0规模收益递增;当nj=1λj1时,表示DMUj0规模收益递减。

由此基于凸性、无效性和最小性的公理假设就产生了如下一个基于投入的规模收益可变的DEA模型:

Μin[θ-ε(eΤs++eΤs-)]S.t.nj=1λjXj+s-=θXj0nj=1λjYj-s+=Yj0nj=1λj=1

λj ≥ 0,,j=1,2,3,…,n; s+ , s- ≥ 0 (2)

在(2)式中,当θ=1,且s+ =s-=0时,认为DMUj0纯技术效率有效;当θ=1,但s+ ≠0或s-≠0时,认为DMUj0至少为纯技术效率弱有效;当θ<1时,才认为DMUj0纯技术效率无效。

2 实证分析

2.1 数据收集与评价指标选取

本文以新浪财经网上计算机应用服务业栏目下的71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决策单元进行分析,相关数据来源于2011年6月30日公布的财务数据。

DEA方法的优越性主要在于通过多指标输入和多指标输出对决策单元进行评价,因此在评价指标的选取上,首先要能够反映评价的目标,并且具有可比性;其次在不影响分析结果的前提下,避免各输入或输出指标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最后要考虑到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综合以上几点考虑,本文选取3个输入指标,分别为:净资产、管理费用、营业成本;2个输出指标,分别为: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这些指标能够较为全面反映计算机应用服务业上市公司的管理效率和盈利能力。

由于其中4家上市公司(湘邮科技、汉王科技、联信永益、启明星辰)的输入输出指标的数据存在负值,不能用DEAP2.1计算,而且与这四家上市公司规模及经营情况相似的公司在剩余样本中也有代表,所以本文为了计算方便,将这4家上市公司剔除,用剩余的67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2.2 模型求解

根据新浪财经网站所公布的67家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运用DEAP2.1软件对这67家计算机应用服务业上市公司的相对效率进行评价,选取投入导向型的、规模收益可变的BCC模型,得到的结果如表1所示。

续上表

注:STE表示在规模报酬不变(CRS)的情况下计算的综合技术效率; TE表示在规模报酬可变(VRS)的情况下计算的纯技术效率;SE表示规模效率;drs ,- ,irs分别表示规模收益递减、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收益递增

2.3 结果分析

根据表1的运行结果整体来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在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的上市公司中,DEA规模技术效率有效(综合技术效率为1)的公司有11家,仅占样本总数的16.4%;加上纯技术效率为1的公司,总共18家,占总数的26.9%;其余49家公司均为DEA无效,效率最低的浪潮软件综合技术效率仅为0.033。这说明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的上市公司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效率并不高。

(2)从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平均值(分别为0.514、0.645、0.785)也可以看出综合技术效率的平均值仅处于中等水平。虽然规模效率的平均值相对较高,但由于纯技术效率的平均值相对较低,导致了综合技术效率的平均值偏低。

(3)此外,对规模收益的考察情况表明,除了9家上市公司处于规模收益递减(drs)状态以外,其余的综合技术效率小于1的公司都处于规模收益递增(irs)的状态。说明我国计算机应用服务业上市公司在完善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扩大规模提高效率。

2.4 对策建议

根据表1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将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的上市公司分为三类:

第一类规模、效率都有效的上市公司,即综合技术效率值为1。属于这一类型的公司有11家,它们处于最优效率和最适合生产规模状态下,对于资源配置以及规模的控制目前都处于最有效率的状态。这类公司要继续保持目前的经营态势,紧密观察市场,及时动态地调整经营策略。

第二类是纯技术效率为1但规模效率小于1的上市公司。属于这一类型的公司有7家,他们对于资源的配置是相对有效率的,除了综艺股份、四维图新、神州泰岳三家上市公司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其他的都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表明这三家公司对于资源的配置不够合理,扩张速度过快,需要适当地通过缩小规模来提高效率。而新开普规模过小,营业成本等经营费用无法摊薄,无法形成规模效应,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扩大规模,占领市场份额,从而获得规模效益。

第三类是规模、效率都无效的上市公司,即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小于1。这类公司不仅在资源配置方面不合理,经营规模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各项投入要素都没有发挥到最佳使用状态,存在资源的浪费情况。

针对第三类规模、技术效率都无效的49家上市公司,我们从投入要素的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方面进行分析。要成为相对有效的评价单元,就需要按照表2中投入冗余值与产出不足值进行调整。

续上表

根据表2的数据显示,无论是从各项投入指标的冗余角度,还是产出不足的角度,用友软件都需要做出很大幅度的调整。在投入指标上,它需要将净资产降低1 503.429万元,降低幅度为0.6%;管理费用降低28 120.368万元,降低幅度为60.2%;营业费用降低107.316万元,降低幅度为0.6%。在输出指标上,它需要将净资产收益率提高7.88,增加幅度为159.2%,净利润保持不变。由此可见,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动幅度最大,表明目前公司获利能力较差,需要适当调整公司的资产结构,减少营业成本与管理费用,提高公司的获利能力。

东软集团作为中国领先的软件与解决方案提供商,涉足的市场涵盖了电信、电力、金融、政府以及制造业等众多领域,但却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从各项指标的调整值可以看出,在资源配置方面公司表现良好,但规模无效导致了东软集团综合技术效率偏低,盲目的规模扩张导致了公司经营效率低下,所以公司应该透彻地分析市场形势,通过适当地缩小规模,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 其他上市公司也可以参考表2中的调整值,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公司的经营策略。

3 结论

目前运用DEA方法评价上市公司效率的论文众多,而对于计算机产业效率的研究论文却很少。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计算机服务业”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仅有袁志忠等运用综合指数法构建了我国创业板上市计算机服务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因此,本文运用DEA模型对我国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的67家上市公司的效率进行了评价,通过DEAP2.1软件的运行结果确定了各个公司的相对有效性,为充分全面认识我国计算机应用服务业上市公司的运营效率提供了可靠性的依据;最后以用友软件和东软集团为例,结合投入冗余值与产出不足值给出了效率改进的方向与措施,其他上市公司也可以参考表2中的投入产出指标的调整值改进公司的经营策略。

参考文献

[1]吴育华,刘喜华,郭均鹏.经济管理中的数量方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58-70

[2]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上市公司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262-279

[3]周丽虹.基于DEA的我国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行业上市公司效率评价研究[J].金融经济,2010(12):83-85

计算机应用服务业 第2篇

简化操作系统安装过程能够减少管理云计算环境所需的时间,本文讲解如何在新的 IBM Power? System 或 System p? LPAR 上自动安装 SUSE Linux?。这种安装方法也适用于安装 Red Hat Linux 或 AIX?。

云计算的特性之一就是能够将应用程序从一个处理器环境移动到另一个。这个特性要求在移动应用程序之前 存在一个接收它的目标操作系统。如果能够自动化新操作系统的安装,不是很好吗?

Intel? 架构系统的一个为人熟知的特性就是能够自动安装 Linux。不过,对于使用硬件管理控制台的 System p 或 IBM Power Systems,自动安装 Linux 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本文讨论的解决方案的优点之一是:它是一个纯 Linux 解决方案,并且不要求您掌握任何具体的 AIX 技术。

自动化解决方案概述

这个解决方案的目标是通过使用一组易于维护和修改的配置自动化操作系统的安装。它具有以下特征:

●刚创建和安装的 LPAR 使用一个静态 IP 地址。这仅与 LPAR 的最终配置相关;您可以在安装过程使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Automatic Linux Installation and Configuration with YaST2(AutoYaST)配置 XML 文件是很通用的,可以在许多服务器类型上使用,包括 HTTP、MySQL 等。

●AutoYaST 文件不 包含特定于系统的信息,比如 IP 地址、主机名等。

●使用这种方式自动化所有内容,这样在 HMC 上使用一个命令就可以安装新的 LPAR。

●构建和使用自动化解决方案的步骤包括:

1.配置 AutoYaST 文件

2.配置 DHCP/BOOTP 和 TFTP 服务器

3.使用 HMC lpar_netboot 命令

4.使用 -g 参数自动化 lpar_netboot

5.重用自动化解决方案

步骤 1. 配置 AutoYaST 文件

SUSE Linux 使用一个名为 AutoYaST.xml 的 XML 配置文件控制操作系统的安装。默认情况下,每次使用 AutoYaST 时它都会使用相同的配置安装系统。这使您能够获得特定于不同配置的 AutoYaST 文件。例如,您可能有一个针对 Web 服务器的 AutoYaST 文件,以及另一个针对 MySQL 服务器的 AutoYaST 文件。然而,如果服务器仅是 IP 地址和主机名不同,为它们配置和维护多个 AutoYaST 文件是相当困难的,并且很费时。

要创建一个从 DHCP 服务器获取 IP 地址和主机名的定制 AutoYaST 文件,必须从 SUSE 安装 CD 复制 AutoYaST 文件,并按以下的说明修改它:

1.将标准的 AutoYaST 文件配置为使用 DHCP。将网络区段修改为仅在首次安装操作系统时使用 DHCP。进行检查,确保这些网络区段中没有分配主机名。如果某个区段存在主机名,必须完全删除该区段。

2.如果 XML 文件包含静态 IP 信息、DNS 信息 或其他网络信息,请将这些内容从文件中删除。

3.将清单 1 中的代码复制到 AutoYaST 文件的最后一个 XML 标记之前的位置。这个新的部分包含一个脚本,它将当前的引导 DHCP 配置转换成静态网络配置(在下一次引导 LPAR 时使用该配置)。

有了这个脚本之后,就不需要单独为每个 LPAR 准备硬编码 IP 地址的 AutoYaST 文件。因此,您只需维护 DHCP 服务器。

清单 1. AutoYaST DHCP 转换脚本

步骤 2. 配置 DHCP/BOOTP 和 TFTP 服务器

这个解决方案使用标准的 Linux DHCP 服务器,该服务器是所有主要的 Linux 发行版的一部分。在这一步骤中,需要配置 DHCP 服务器以为新的 LPAR 提供网络引导信息。初始代码通过 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TFTP)服务器装载到 LPAR。要设置网络引导,必须将 DHCP 服务器和 TFTP 服务器装载到网络中的服务器。

这个解决方案使用的 DHCP 服务器并没有配置为动态地向网络中的系统提供 TCP/IP 地址,但它能够在同一个网络上和担任这一传统角色的 DHCP 服务器共存。即使 DHCP 服务器所在的网络与引导系统的网络不同,也可以使用这种类型的配置。例如,它可以通过德克萨斯州的服务器动态地引导在纽约的系统。

要使 lpar_netboot 命令能够按照这个解决方案的 步骤 3 那样工作,则需要为每个安装的 LPAR 配置 DHCP 服务器。这个方法的优点是:自动安装 LPAR 所需的所有配置信息都包含在 dhcpd.conf 文件中。因此,在前面步骤中更改的 AutoYaST 文件不需要包含任何用于定义 LPAR 网络配置的硬编码信息。

清单 2 包含了一个示例 dhcp.conf 文件。使用这个示例作为一个模型,并为每个需要配置的 LPAR 添加额外的 host 定义。本文 下载 小节的压缩文件包含一个名为 addsystem 的脚本,您可以使用它来自动化 dhcpd.conf 文件的编辑过程。

每次更改 dhcpd.conf 文件时,必须重启 DHCP 服务器使更改生效。

清单 2. 示例 dhcpd.conf 文件

ddns-update-style. ad-hoc;

allow bootp;

subnet 0.0.0.0 netmask 0.0.0.0 {

host rcc-hny-poc-003 {

option host-name “myserver.cloud9.ibm.com”;

fixed-address 192.168.0.203;

hardware ethernet 16:E9:10:94:87:03;

filename “inst64”;

}

next-server 192.168.0.201;

option routers 192.168.0.201;

}

下面详细说明示例 dhcp.conf 文件中的选项:

●subnet 将该服务器配置为响应其他服务器的请求,而不考虑这些服务器在网络中的位置。因为没有将这个 DHCP 服务器配置为动态寻址,所以它将响应来自 LPAR 的引导请求,并且不影响在网络上进行正常的 DHCP 操作。

●host 部分定义每个需要配置的 LPAR。配置文件中可以拥有多个 host 部分。这个示例的 host 部分仅包含安装 LPAR 所需的最少选项(并且以后将 LPAR 作为 DHCP 客户机引导时还可以使用这个选项)。

host-name 是 DNS 分配给客户机的 IP 地址的名称。如果客户机没有 DNS 条目,这个选项应该指定需要包含在 LPAR 的本地主机文件中的名称。

fixed-address 是分配给 LPAR 的 IP 地址。这个指定的地址用于代替 DHCP 服务器的默认地址池,

这样做的优点是在每次引导操作系统时为 LPAR 保留这一 IP 地址。

hardware ethernet 指定 LPAR 的 MAC 地址。使用这个选项在安装的 BOOTP 阶段将 LPAR 和 host 条目关联起来。

●filename 指定响应 BOOTP 请求时需要装载的 Linux 内核。必须能够通过由 next-server 选项指定的服务器上的 TFTP 访问这个文件。或者,如果忽略 next-server,则必须能够通过 DHCP 服务器上的 TFTP 访问这个文件。

●next-server 指定服务器的地址。在这个服务器上,通过 TFTP 可以访问在 filename 选项中定义的 Linux 内核。如果 TFTP 服务器与 DHCP 服务器都在同一个服务器中,则可以跳过这个选项。

option routers 指定 TFTP 服务器的地址,前提是将路由器配置为在网络中不将 TFTP 服务器请求转发到 TFTP 服务器。如果 TFTP 服务器和 DHCP 服务器在同一个机器上,则可以跳过这个选项。

可以使用 SLES 发行版中的 atftpd 包配置 TFTP 服务器。TFTP 配置提供一个目录,在这里可以使用 TFTP 下载文件。下载目录通常为 /tftpboot。在 dhcpd.conf 文件中的每个 host 部分的 filename 参数上指定的文件必须位于该下载目录中。

例如,对于网络安装 SUSE,该文件为 inst64 文件,可从 SUSE 安装 CD 的 /suseboot 目录获得。您需要将该文件放到 /tftpboot 目录,确保所有人都有读取它的权限。步骤 3. 使用 HMC lpar_netboot 命令

就像 HMC 可用于激活现有的 LPAR 一样,它也可用于在一个新的 LPAR 上安装操作系统。虽然 HMC 提供了一个图形用户界面,但所有 HMC 功能也可以通过命令行来使用。通过命令行可以进一步自动化这个步骤。

开始网络安装的 HMC 命令为 lpar_netboot。本文的 参考资料 小节包含详细说明如何使用 lpar_netboot 命令的链接。这个解决方案使用 lpar_netboot 通过网络引导 LPAR。

清单 3 是一个示例 lpar_netboot 命令。根据需求修改这个示例,然后在一个 LPAR 上使用它,并尝试从网络中的服务器引导它。

该示例命令假设:

●如本文的前一个步骤所述,配置 DHCP/BOOTP 服务器,使其带有新的 LPAR 的 MAC 地址,并且有一个针对 SUSE 安装程序的条目。

●通常将新的 LPAR 作为 DHCP 引导,并且在 dhcpd.conf 文件中包含为它定义的静态 IP 地址。

清单 3. 示例 lpar_netboot 命令

lpar_netboot -f -t ent -m 16E910948703 -s auto -d auto -S 192.168.0.201 -G

192.168.0.201 -C 192.168.0.203 lpar1 lpar1 SystemA

注意:清单 3 使用反斜杠字符表示连续行;它不是该命令的一部分。输入命令时切勿使用反斜杠。

以下是该示例中所用的参数的详细说明:

●-m 需要引导的客户机的 MAC 地址。可以通过使用另一种形式的 lpar_netboot 命令获取 MAC 地址。

●-S 是 DHCP/BOOTP 服务器的 IP 地址。

●-G 是到达 DHCP/BOOTP 服务器所需的网关的 IP 地址。如果 DHCP/BOOTP 服务器位于本地网络,则改用 DHCP/BOOTP 服务器的 IP 地址。

●-C 是分配给被引导的客户机的 IP 地址。

●命令末尾有 3 个名称:

LPAR(lpar1)的 HMC 名

LPAR 配置名,默认情况下与 LPAR 本身同名(lpar1)

在 HMC 上拥有 LPAR 的服务器的名称(SystemA)

本文 下载 小节的压缩文件包含一个名为 autoinstall 的示例脚本。您可以将该脚本安装到 HMC 服务器,以使用本文描述的技术自动安装新的 LPAR。该脚本自动获取 LPAR 的 MAC 地址,接着调用 DHCP addsystem 脚本来配置并重启 DHCP 服务器,然后调用 lpar_netboot 命令安装 LPAR。最后,它调用一个 mkvterm 命令,使您可以看到安装过程。步骤 4. 使用 -g 参数自动化 lpar_netboot

新的 LPAR 使用本文前面提到的步骤装载 Linux 安装程序。如果从 HMC 打开一个到 LPAR 的控制台连接,就可以看到安装程序的初始屏幕。

要进一步自动化安装,可以使用 lpar_netboot 命令的 -g 参数,将其他参数传递到刚引导的系统的安装程序。Linux 发行版(比如 SUSE 和 Red Hat)允许通过网络完全自动化安装,前提是要将正确的信息传递给安装程序以启动安装。

在 -g 参数上传递的信息是一个字符串,它包含安装程序查找 SUSE AutoYaST XML 文件和 SUSE 操作系统安装 RPM 所需的信息。该信息的格式由每个发行版进行归档,并且对所有架构都是一样的(i386 和 Power 等)。

清单 4 是 -g 参数的一个示例,它从服务器启动一个自动化安装。根据需要修改这个示例,然后将它和 lpar_netboot 命令一起使用,以开始操作系统的自动化安装。

这个示例假设:

拥有一个在安装服务器上运行的 Web 服务器。这个 Web 服务器可以包含 DHCP 服务器和 TFTP 服务器,但这不是必须的。

已经将 SUSE 安装 CD 映像复制到 Web 服务器文档根目录下的一个目录中。

已经将在本文的 步骤 1 中配置的 AutoYaST.xml 文件的一个副本放置到 SUSE 安装映像所在的 Web 服务器目录中。

清单 4. 示例 lpar_netboot 服务器 -g 参数

-g “hostip=192.168.0.203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0.1 nameserver=192.168.0.1 insmod=ibmveth

install=192.168.0.201/SUSE autoyast=192.168.0.201/autoyast.xml”

注意:清单 4 使用反斜杠字符表示连续行;它不是该命令的一部分。输入命令时切勿使用反斜杠。

清单 4 中的 insmod 参数装载一个虚拟 Ethernet 适配器。如果当前引导的 LPAR 拥有一个物理 Ethernet 适配器,则不需要该参数。步骤 5. 重用自动化解决方案

现在,您已经拥有一个在云环境中轻松管理 LPAR 的配置。通过以下步骤添加新的 LPAR:

1.在 HMC 上创建 LPAR。

2.登录 HMC SSH 界面并运行 lpar_netboot,确定 LPAR 的 MAC 地址。

3.使用新的 LPAR 信息重新配置 dhcpd.conf 文件。

4.重启 DHCP 服务器使对 dhcpd.conf 的更改生效。

5.再次登录 HMC 并运行 lpar_netboot 以在 LPAR 上安装操作系统。

关于云计算应用服务模式的思考 第3篇

关键词:云计算 应用 服务模式 IaaS PaaS SaaS

一、云计算的概念与特点

云计算是一种能够被运用于商业化运作的技术架构,它代表着新一代的计算机技术模式,是当前信息技术领域的热点问题。不管人们从何种角度对云计算进行定义,但是,他们所要表达的云计算的特点是一致的,即集约构建弹性服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资源系统化,云计算能够聚合网络、软件、硬件等各方面的资源,并通过整合,使其成为一个庞大的资源系统,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服务定制化,在对外服务上,云计算能够为人们提供弹性的可定制的服务,这样就能够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提高适应性;管理透明化,在云计算的管理上,它是面向资源和服务的一种管理模式,管理十分方便,管理效率高。此外,从技术层面上来说,云计算在提供对外服务的时候,需要满足性能高、可靠性高、实用性强、可伸缩性高的特点,以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要,为人们提供满意的服务。

二、云计算的应用模式

云计算是以服务为导向的,它的目的就是为人们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因此,云计算也有众多层次的服务,包含从硬件设施到高层软件的各个层次。由于服务对象不同,服务功能存在差异,因而一般来说,对云计算所提供的服务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1、服务层次。云计算所提供的服务层次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SaaS:该层次服务是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器上面,用户通过互联网就能够向厂商定制应用软件服务,大多数采用的是租用的方式。此外,厂商还能够通过浏览器向客户提供软件的模式。比如google doc,google apps,zoho office等。第二、PaaS :在该服务层次中,能够将应用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作为服务来提供,满足客户的需求,给人们带来方便。比如amazon 的aws,salesforce 的force.com平台等等。第三、IaaS:在该层次服务中,将支撑软件运行的基础设施作为服务提供给客户,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内容:服务器、操作系统、磁盘存储、数据库、信息资源、内存、I/O设备等等。IaaS不仅能够为客户提供服务,还能够将这些基础设置整合成为一个虚拟的资源池,这样就能够为整个业界提供相应的服务,比如存储资源、虚拟化服务等等。我们比较熟悉的是IBM的bluecloud,amazon的EC2等等。

2、部署模式。在部署模式上,云计算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三种模式。公有云主要面向中小型企业,服务于大众化,建立统一的服务中心,基于网络提供服务。私有云主要是面向大型企业,建立专门的服务中心,基于企业内网提供服务。而混合云模式是在私有云的基础之上,拓展公网入口,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对于一个标准的云计算来说,不管它是何种模式,都必须体现IaaS、PaaS、SaaS三层服务,然而在应用本身并非需要构建完整的服务层次,需要由硬件提供商、平台服务提供商、集成商等按照层次提供相关的支持,由此就形成了云计算产业链。对于私有云来说,它更接近传统的企业级应用,服务提供商往往结合云计算和企业应用技术,建立相关的运行维护机制,以支持大规模数据中心,并提供便捷灵活的业务服务。公有云需要对外运营,在服务评估和计费方面比较显著,它最终服务的是个人或者租户,并且通过SLA体系提供免费服务或者是收费服务,在对外体系服务中,公有云既可以是某个具体层次的,也可以是多个层次的。互联网企业更倾向于公有云的实施,它能够聚合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并使之形成资源池,面向特定的领域提供服务,进而通过网络带动传统产业的发展,比如淘宝、腾讯等等。而对于政府、机构、大型企业来说,私有云更加适合。由于其内部资源丰富,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拥有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并且有较多的企业应用需要统筹,因而私有云不仅能够使企业长期的投资得以降低,还能够加速内部资源的整合。

三、IaaS应用模型

1、服务模式。将物理资源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一个可统一管理的资源池,其中包括服务器、硬件、交换机等等,利用虚拟化技术进行资源分配,包括计算、存储、网络三个层面,构建虚拟网络,从而形成虚拟的基础设施环境。为IaaS运维管理建立监控管理服务器集群,并且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统一管理平台,其目的是管理硬件、绑定虚拟化设施。监控管理服务器集群需要满足以下特征:故障可转移、资源注册与退出、资源负载动态均匀。

2、核心技术。其核心技术是虚拟化技术,是整个应用模型中最关键、最重要的技术,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桌面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技术又可以分为两类,全虚拟化技术和半虚拟化技术。

四、PaaS应用模型

1、服务模式。要实现云计算的应用,最为关键的部分是PaaS,它在整个服务体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理想中的PaaS应用模型应该在核心技术设施基础上进行扩展,这样便可以高效的负载上层的SaaS应用。在构成上,PaaS应用模型包括核心计算设施、分布式计算设施、云存储设施、云管理监控设施、运营設施。

2、核心技术。PaaS应用模型的核心技术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运行支撑技术、管理支撑技术、开发支撑技术、业务支撑技术、运营支撑技术。事实上,PaaS技术是整合了传统企业级框架技术,使其变得一体化,不同的是,云计算技术较为广泛的引入分布式处理技术和云存储技术。其中,云存储技术又涉及到分库分表技术和NoSQL技术。

五、SaaS应用模型

1、服务模式。SaaS的前身是ASP,它在云计算出现之前就得到了运用。SaaS直接向软件最上层用户提供服务,常常以租用的模式提供服务。根据SaaS的服务特征,可以分为四个级别的成熟度模型:level1:特设/定制:这个阶段能够解决可定制化问题,不过很难实现资源共享,也难以对其进行扩展。Level2:为每个租户提供独立的实例,并且这些实例都是一样的,能够进行代码复用,不过增加了物理资源成本。Level3:在该层次实现了多种功能,包括可配置、多租赁、用户自定义等等。Level4:它在Level3的基础上实现可扩展功能,还可以为不同的客户提供服务。总之,SaaS应用模型具有多租户、可伸缩、定制化、随需应变等特征。

六、结束语

云计算代表着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在理念和模式上给传统的软件硬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文章主要探讨分析了云计算的概念、特点、应用模式、实施策略等内容。可以预见,由于云计算能够为信息资源利用和信息服务模式提供全面的支持,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其应用服务模式也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将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进一步满足人们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鹏.云计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俞乃博.云计算-IaaS服务模式探讨]D].2011年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年会征文

[3]刘威.云计算的安全服务体系和关键技术探讨[J].中国金融电脑,2011(5)

[4]汪来富,沈军,金华敏.云计算应用安全研究[J].电信科学,2010(6)

计算机应用服务业 第4篇

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视。 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 人力资本具有稀缺性和难以模仿性,使得人力资本成为企业关键资源,也成为企业经营决策所必须考虑到的重要因素。 佟爱琴(2014)认为学术界已对人力资本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性达成共识,然而在进行融资决策时,大部分企业仍局限于固有的财务资本筹资框架,未将人力资本纳入考虑。 这是企业经营中的一个巨大缺陷,特别是对于以知识和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1傅永刚(2007)认为信息技术行业作为一个高竞争行业, 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目前信息技术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离职率较高, 员工跳槽现象严重。[1]另外,计算机服务业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典型代表,业内企业资产负债率相对其他行业较高,员工整体知识文化水平较好,能够意识到潜在公司破产的风险。 因此,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与员工的离职率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呢? 本文试图人力资本角度研究企业资本结构与员工薪酬之间的关系。

二、文献综述及理论分析

1、资本结构与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

佟爱琴等(2008)认为资本结构问题关系到企业经营全局,对企业的发展意义深远。 随着社会变迁和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 物质资本不再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唯一驱动力,企业已成为基于契约的各个利益相关者的联合体, 企业的正常运营需要各利益相关者的资本投入。 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员工的人力资本投入对企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2]Titman (1984) 认为员工具有企业专用型人力资本 , 公司破产会导致其人力资本价值受损,因而公司需要给员工施加补偿。 认为企业对客户、员工、供应商具有一定的专有性, 公司一旦破产他们会遭受很大的损失。 员工具有企业特有的人力资本,企业破产会降低其人力资本的价值。[3]

韩鹏(2011)从人力资本角度,研究“企业资本” 的专用性、风险性、能动性对企业资本结构所产生的影响, 并以中小企业板成长型中小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人力资本整体水平与资本结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证明人力资本能动性可以有效提升资本结构的稳健性。[4]Berk, Stanton,and Zechner (2010) 认为高负债率会导致较高的财务危机或破产的危险。 员工大多是风险厌恶者,因此员工无法确保自己的人力资本风险,员工需要一个 较高的工 资去弥补 所要承受 的风险 。[5]Priscilla Butt and Anjan V.Thakor(1994) 认为企业专用人力资本与资本结构存在一定关系, 高负债率率会增加员工道德风险, 随之带来的损失会与避税收益逐步实现均衡,最终得到合理的资本结构。[6]

假设1: 企业较高的负债率会导致较大的平均员工工资支付。

2、人力资本成本对资本结构的约束作用

传统的权衡理论认为破产成本是制约公司增加负债的重要因素。 然而大量实证研究表明,破产成本有限,不足以成为阻止公司实行高负债率的资本结构的关键因素。 然而,一些学者提出间接破产成本是公司低杠杆率的关键。

张娟(2006)认为债务增加导致传统权衡理论中所描述的破产危机成本的增加的同时, 也增加了 “人力资本机会成本 ”,如果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那么企业的业绩就很难得到提升。 因此为促进公司员工人力资本投资的可持续性,增强公司软竞争力, 资产负债率就不能太高。[7]Berk,Stanton,and Zechner (2010) 认为与公司财务危机和破产成本有关的人力资本损失足够抑制公司发行更多的债务。[8]Jaggia,P.,Thakor,A (1994) 认为员工的人力资本具有专用性,这种专用性投资在市场交易时会遭受很大的贬值,有可能员工被解雇后,其已有的专用性技能会失去价值,这也使得员工在意识到公司即将出现危机时,会要求企业进行相应的补偿,否则员工一般情况下不会愿意进行这种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 因此, 需要较多人的力资本专用性投资的企业的最佳选择就是较少负债融资,提高资本结构的稳健性。[9]基于现在的资本结构受到人力资本的约束下权衡的结果,是一种均衡态势,如图1所示:

假设2: 因负债增加而提高的劳动成本能抵消因负债增加而带来的税收优惠。

三、模型设计与数据来源

1、模型及变量定义

通过对相关已有研究文献的梳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际分析,构建适合计算机服务业的模型:

其中,leverage为资产负债率,growth为成长能力,profit为盈利能力,lnavgsale为人均销售额,lnsize为公司规模,technology为技术人员比例 , 具体变量定义见表1。

2、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文依据Wind数据库板块的分类,选取20092013年计算机应用服务业110家上市公司作为初始样本, 并剔除了当年净利润为负、*ST、ST以及金融数据缺失的公司,最终得到56家上市公司的280个观察值。 为了避免异常值的影响, 对数据进行了1%的Winsorize处理。 数据描述性分析见表2。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1、回归分析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进行OLS回归,(1)、(2)、(3) 分别对应三种不同形式的资产负债率, 对应Adj– R^2分别为0.6868、0.7289、0.6112, 整体拟合程度都较好。 根据F检验和Hausman检验结果认为固定效应模型更适合本文数据分析,具体回归结果见表3。

从(1)、(2)、(3)可以看出,企业资产负债率与与员工薪酬呈正比例关系,除了(3)资产负债率显著性稍差之外,都很显著。 另外,回归结果显示企业成长性与员工薪酬呈正相关,具体表现为企业规模和人均销售额的增长速度与员工薪酬成正比,这与鲁小东(2011)[10]依据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分析普通员工薪酬、 公司规模和成长性之间的关系的结论基本一致。 但发现企业盈利能力却与员工薪酬成反比,这与通常认识相悖。 分析发现,这是由计算机服务业的行业特征所决定的, 因为科技型企业更多的是成长型企业,现在是规模扩张阶段, 一些技术开发成本比较高, 所以净利润并不是此阶段所看重的。 高丽丽(2013)在研究计算机服务业上市公司效率中发现, 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变动幅度比较大,目前获利能力较差,需要适当调整资产结构。[11]另外,技术人员比例与职工薪酬成正比,这反映了企业,尤其是技术型企业对专业型人才的重视。

2、稳健性检验

固定效应模型存在内生性问题, 严重的内生性会导致模型估计系数有偏且不一致, 而解释变量及各控制变量与残差项相关往往是产生内生性的主要原因。 本文回归分析采用的是固定效应模型, 为了保证计量方法使用的合理性和回归结果的稳定性, 将样本区间缩减到2011—2013年,用两阶段系统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对本文的假设重新进行检验, 并与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到的结果 (1)、(2)、(3)进行对比 ,对比发现两种方法回归结果基本一致,限于篇幅具体回归结果不一一列示。 因此, 以上本文回归结果通过了稳定性检验, 假设1得到证实。

3、进一步分析

Thomas J.Chwmmanur(2013) 测量中等水平的资产负债率的企业,负债率增长23%,所带来的相应员工薪酬的增量和避税效应的增量,得到结果是增加一个标准差的资产负债率,带来的劳动力成本的增加足够抵消避税带来的收益。[12]另外,张志强、肖淑芳 (2009)[13]认为节税收益的价值V可以根据所有债务价值X、平均期限T和平均利率b估计债务在未来无限长时间的节税收益现值,即。 本文借鉴张志强、肖淑芳(2009)的计算方法,通过测算可以得到计算机服务业2013年的节税平均收益为1.94亿元,2012年的节税平均收益为1.43亿元。

通过计算, 得到计算机服务行业2013年平均资产负债率40.53%,平均职工薪酬总额7.03亿元, 2012年平均资产负债率37.28%, 平均职工薪酬总额6.16亿元;通过对比可以看出,2013年平均资产负债率增加, 引起平均职工薪酬增加0.88亿元,平均节税收益增加0.51亿元。 从中可以看出普通员工工资对资产负债率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抑制作用,也相应证明了假设2。

注:* 表示在 10%的水平下显著,** 表示在 5%的水平下显著, *** 表示在 1%的水平下显著 ;括号内为 t 值 。

但是,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从2009年开始资产负债率在不断地增加,反而因负债增加带来节税收益与员工薪酬增加额之间的差距在不断地缩小。 这说明一个潜在的问题,那就是员工薪酬的增长速度明显滞后于资产负债率的增长速度,才导致了这种背离的现象。

五、结论

企业构建合理的资本结构应当考虑人力资本。 以往对资本结构的研究往往忽略了人力资本成本作为间接破产成本的存在,对破产成本的研究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层次,没有用具体的指标去衡量破产成本的大小。 本文通过人力资本成本来刻画破产成本,通过实证证明了企业资产负债率与人力资本成本的正比例关系,并将人力资本成本与避税收益相比较,得出作为间接破产成本的人力资本成本能够约束资产负债率的过度增长的结论。 管理层需要采取措施, 激励员工继续投入专用型人力资本,避免无谓的人才流失。

计算机外包服务合同 第5篇

客户名称:

生效日期:

合同期限:

为提高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维护的速度,高效、优质排除故障,确保办公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提高信息的快速传递,提高工作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经甲方

、乙方

友好协商,双方在平等、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签订本合同,共同信守。具体条款如下:

一、总括

1.甲方自愿将本单位的计算机、网络及附属设备外包给乙方维护,乙方指派公司技术工程师

提供上门常驻服务。

2.合同期为壹年,外包劳务费为

元/年,大写:

元整。

该款项自合同签订后,甲方一次性付给乙方,乙方自签订合同后,开始提供服务。

二、服务约定条款

1.服务产品: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PC服务器、网络、打印机、电话等。

2.现场服务(常驻服务):乙方工程师每周五个工作日常驻甲方工作地,对甲方的计算机、网络及附属设备等进行全程跟踪维护服务。

3.服务内容

(1)常规软件服务:系统软件、工具软件、应用软件、驱动程序等安装及各种软件故障排除。

(2)常规硬件服务:安装调试、故障检测、配件维修。(3)常规网络服务:文件共享、打印共享等。

(4)常规安全服务:防杀病毒、系统补丁、数据备份等。(5)电话技术支持:提供24小时电话服务支持。

(6)咨询配送服务:为甲方提供各类IT产品性能和价格咨询。(7)服务记录报表:提供电脑设备的服务记录、故障分析。(8)体检服务:为电脑设备提供定期巡检和保养。(9)电脑应用指导:为甲方提供电脑软件应用的指导。4.服务项目描述

(1)故障检修,无法启动,不能进入系统,运行速度减慢,常死机,电子邮件设置等,操作系统重装。

(2)外设维护打印机、扫描仪等。(3)在甲方需要时提供电脑服务人员应急。(4)电脑板卡及部件,各类硬件的安装调试。(5)各类电脑病毒查杀。(6)数据的备份与恢复。

(7)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行维护,检测并提高网络系统的安 3

全性,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

5.硬件维护的范围:

本条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各类电脑硬件维护及故障检测。但有下列约定的除外:

(1)服务费不包含电脑部件(如显示器、光驱、软驱及板卡等)修理费用。甲方可委托乙方送修,部件修好后,乙方将为甲方送回及安装,修理费用按实际修理费收取,不另收取服务费。

(2)甲方所需增加或更换的电脑部件,甲方可委托乙方代购,不另收服务费,保修期由厂家提供。

(3)甲方损坏的电脑部件仍在厂家保修期内,乙方免费送至厂家保修或更换。

(4)甲方损坏的电脑部件不在厂家保修期内,乙方可为甲方修理,修理费用按实际修理费收取,不另收取服务费。

三、甲方权利和义务

1.按照本合同的服务约定条款,监督乙方的服务质量,并提出改进建议;

2.甲方对指定的服务工程师不满意,有权要求更换;

3.有权监督乙方服务行为,并要求乙方按照甲方的需要提供服务;

4.服务过程中换下的零配件归甲方所有。四﹑乙方权利和义务

1.乙方有义务在服务过程中或取回维修时,妥善保护甲方设备的完好性和完整性;

2.乙方有义务在双方约定时间内修复设备故障,特殊情况必须提前1天告知甲方,并取得理解;乙方电脑工程师在甲方服务期间,应尊守甲方规章制度;

3.乙方电脑工程师必须严以自律,不得做出任何损害甲方利益的 4

行为,如因乙方工程师主观原因造成甲方损失,乙方应承担相应责任;

4.乙方在服务过程中,不得复制或泄漏甲方硬盘中的信息,有义务保护和保密甲方的IT数据;

5.服务前,甲方应对报修电脑内的数据进行备份,乙方应将服务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数据损坏或丢失的风险告知甲方,若在甲方确认数据已经做过备份的情况下仍发生数据丢失,乙方不承担责任。

五﹑合同终止、续签

1.甲方有权在下列情况发生时单方面终止本合同(1)乙方服务存在严重的、不可弥补的服务质量缺陷;(2)乙方不遵守本合同的服务约定,导致严重影响甲方工作的;(3)发生不可抗力情形,不得不终止合同的; 2.乙方有权在下列情况发生时单方面终止本合同(1)甲方没有按时或没有足额向乙方支付服务费;

(2)甲方不遵守本合同的服务约定,导致乙方难以为甲方提供正常服务;

(3)发生不可抗拒力情形,不得不终止合同的。

3.合同期满15天内,甲乙双方可就合同的续签进行协商。合同的有效期限以新合同约定的期限为准。如果双方不再续签,本合同即为终止。

4.本合同有效期从

****年**月**日至

年 月

日。六﹑本合同如有补充条款,以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签订为准。补充条款效力优先于本合同条款。

七、争议的解决

1.本合同如产生争议,应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在协商、调解或诉讼过程中,本合同中无争议的部分仍应继续履行。

八、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生效。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地址:

签字代表: 联系电话: 签约日期:

****年**月**日

地址:

签字代表:

联系电话:

签约日期:

计算机和互联网服务业并购将大增 第6篇

中国并购市场2004年的表现超出了全球市场,交易量和交易额增幅分别达到73.5%和90.5%。西方工业化国家进入中国市场,当前更多选择了合资方式,风险投资这种成熟资本市场最完善的一种并购形式,在中国上扎根仍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看到,中国和全球市场在产业分布上的最大差异体现在服务业等领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预计接下来的10年,衡量成熟经济体指标之一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服务将在中国极大地扩张。2月18日披露的盛大网络收购新浪网19.5%的股份只是这一行业并购活动的开始。

交易量和交易额增幅超过全球市场

自2003年年中美国各项经济指数回暖之后,全球兼并收购市场终于松了一口气。因为在这之前,虽然2000年的蓬勃发展产生了大约27400亿欧元的交易额,然而接踵而来的“.com”市场崩溃和全球性产业衰退使并购活动陷入了低谷:2001年交易额仅为19900亿欧元,2002和2003则更是跌至12700亿欧元和11500亿欧元。然而,曙光的出现并不遥远。截至2003年底,ZEPHYR并购数据库观察到当年宣布或正等待完成的并购案已经达到大约13000亿欧元。很明显,如果把这些数据和美国市场的复苏结合起来,2004年的情况将极为乐观—而这正是2004年我们所目睹的事实。全球范围内已完成的交易数量上升了39.1%,达到46189宗;交易额增长了39.6%,恢复到大约16000亿欧元的水平。

中国并购市场在2004年的表现甚至超越了全球市场(表1)。这具体表现在:交易数量较前一年上涨了73.5%,达到1558宗;交易额涨幅更是高达90.5%,达到约731亿欧元。这种状况其实并不让人惊讶,因为西方工业化国家当前急需进入中国,并和这个即将成为全球最大市场的国家建立经济伙伴关系。

目前,中国政府正面临经济调控,平衡发展的挑战。失控的增长率导致经济过热、通货膨胀难以控制的局面有可能会发生。可是另一方面,如果政府对经济过分严加管制的话,增长率也有可能骤然下滑,从而引发大规模的失业。但是现在看来,中国经济的平衡发展是在有效掌控之内的。

服务业并购远逊全球市场,未来10年或扩张

从表2的信息中可以略知全球和中国并购交易在产业分布上的一些异同之处。例如,“银行、保险和金融服务业”都是两个市场中占据交易额最大的行业。在西方,银行通过收购来扩张的胃口极大,弱肉强食意味着不吞食别人就会让自己成为目标。我们看到同样的趋势正在中国市场崭露头角。

而全球和中国市场在产业分布上的最大差异在于“商业服务”、“计算机和互联网服务”以及“生物科技和制药”领域。随着国家的发展进步,经济的重心随之变化,从以煤炭挖掘和造船这样的产业为主,过渡到受服务业驱动的模式。随着经济的不断成熟,中国最终也会朝着这个方向迈进。计算机和互联网服务会成为一个成熟经济体的衡量指标之一。因此,在接下来的10年中,预计这个行业将会在中国极大地扩张。

而生物科技和制药产业则另当别论,因为这类行业存在着巨额研发费用所产生的“进入壁垒”。低成本的中国市场很有可能吸引西方制药公司转移制造活动。然而研发部分在近期进入中国的可能性不大。这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长处—低成本的人力资源。

合资形式多,风险投资有待发展

从交易类型来看,中国市场上合资企业仍然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资本投资方式。原因是显而易见的:成熟投资者和发展中经济体合资的形式互惠互利—西方合作伙伴寻求有潜力的市场,同时拥有足够的资源和才能来支持;而本土的企业则能从合作中获取先进的技术。

另外,“风险资本”这种较为低调的资本来源也使中国市场区别于其他地区。风险投资是成熟资本主义最完善的一种形式,可是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扎根仍将需要一定的时间。专业化的管理知识是风险投资成功的金钥匙。风险投资项目的成功有赖于以下过程:寻找一个有潜力的目标,筹集资金购买其股份,在维持或增长营业额的同时削减开支,随后,用三、五年的工夫把企业推上股市。这些领域的专业知识都需要时间来累积。

在今后几年里,并购市场面临的担忧会是美国的巨额财政赤字和走弱的美元。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下去,将显著地冲击并购市场。而对于中国来说,维持平衡的发展才是首要的议题。它至今的良好表现表明中国市场今年的并购活动将以2004年的势头,按照相近的速度继续增长。

计算机应用服务业 第7篇

关键词:云服务,高校计算机,实验

1 引言

随着高校改革的进程日益加深, 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从过去注重理论教学逐渐转变为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 高校的实验教学在当前高校教学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实验教学也发挥着理论教学不可比拟的作用, 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的高校实验教学, 尤其是计算机实验教学在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下显示出很多的滞后性, 因此就需要需要建立一种能够适应教学目的并且达到培养要求的实验教学新模式。为了能够更好的加强实验教学管理, 并且有效、合理的利用高校计算机实验资源, 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素养, 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在探索着实验教学的各种新模式。不过由于国内大部分高校的计算机实验教学的经费有限, 并且不论是实验设备、实验资源都极其有限, 这就严重制约了实验教学的积极开展。而云服务的适时出现为这种困扰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法, 同时也为开放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方法。

2 云服务对于高校实验的启示

云服务的含义是利用网络资源提供一定的计算服务。最早使用云服务的是美国互联网公司亚马逊和谷歌。但随着云服务因强大的功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运用。云服务的定义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目前云服务的定义是能够在最短时间迅速为客户解决各种问题的服务, 而在提供服务的同时, 可以避免过度浪费或过低使用网络资源。云服务的特点是按需服务, 在云服务模式中, 用户的需求和服务并不应用在传统的客户端上, 而是将需求放在互联网上进行大规模的云计算, 利用先进的云计算服务器进行各种各样的按需服务。在云服务诞生的几年时间里, 在学术界和IT界共同努力下, 云服务发展的非常迅速, 国际很多大公司如亚马逊、谷歌、IBM都推出了自己的云服务平台, 而这种基于云服务的模式的兴起也对我国高校计算机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冲击。

云服务最早应用与教学领域要追溯到2008年谷歌和IBM推行的“云服务”计划, 该计划集合了美国众多的大学, 如麻省理工、斯坦福、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都参与了此次计划。这项利用云服务的计划为这些大学解决了日遗赠脏的各种计算需求, 该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不受时间、不受地域影响, 通过自助的形式为各种客户提供各种计算服务。而我国的很多高校也看到了云服务对于教学领域提供的帮助后, 也开始进行专项研究。例如黎厚德教师就结合信息化教育和云服务的特点就提出了“云服务辅助教学”的概念, 黎教授强调利用云服务的特点来搭建个性化教学环境, 该环境支持师生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 为教师提供了有效的教学环境, 并且也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极大的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因此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很好的方式。从以上国际和国内的云服务对于教学帮助的案例看到, 基于云服务架构的计算机实验教学环境在世界尤其在我国教学领域中有着非常光明的前景。

开放实验教学做为我国实验教学的新阶段, 体现了我国当前最新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不过, 虽然很多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都开放了自由上机、自主实验的管理, 但严格意义上来说, 这还不算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或者说, 这种不受时间制约的开放模式, 只不过是开放实验教学的初级阶段, 只有达到可以跨学科、跨专业并且将实验内容和学习科目紧密联系的实验模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式实验教学。开放式的实验教学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可以大幅培养学生钻研科学的兴趣。这才是从根本上改变实验教学依赖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 因此, 开放性实验教学对于传统理论教学更具体、更直观, 并且在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都挥发着举足若轻的作用。这也真正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地位, 在具体的实验中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科研创新水平。因此, 全面开放实验教学对于高校的实验设备、实验资源、实验管理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而面对这些问题, 引入云服务就可以有效的降低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的成本, 从而最大程度上优化实验资源和利用率, 从而从整体上提高高校的实验教学能力和水平。

3 云服务环境下的实验改革

云服务在网络上是以服务形式出现的。分析云服务可以将其看成是一个具有三层结构的服务集合, 而提供服务的类型主要分成基础服务、软件平台服务以及软件即服务。

从云服务目前应用现状分析, 基础服务主要为客户提供虚拟化的存储、处理。例如亚马逊的EG2、Apache的Hadoop。而软件服务是以基础服务为平台, 用于提供云环境下的程序应用开发, 软件服务支持用户使用云服务平台上的各种软件工具自行配制换件。例如谷歌的APP Engine和IBM的IT Factory。而软件即服务也是基于云平台之上的应用服务, 这种服务支持用户使用各种浏览器进行调用服务, 例如谷歌的Doc。

云服务将分布在网络上的数量庞大的分布式计算机的内存、存储和计算能力协调集中, 从而构建成一个超大型的虚拟资源库, 然后利用这种资源库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 这种依赖于网络而不依赖于用户的终端的服务特点对于用户来说十分便利, 并不需要用户具有太高的硬件配置, 即可完成各种需求, 而云服务应用在高校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中, 会对实验教学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变。

3.1 基于云服务的实验室管理

传统的高校实验室比较依赖于实验室管理平台, 并且实验室的搭建成本也比较昂贵, 主要是软硬件的购买成本以及维护、更新成本。但是如果引用云服务方案, 那么实验室管理成本就会大为下降, 首先是维护上就不需要做太多的工作, 其实硬件升级也不用很频繁, 因为实验室的各种实验需求都是通过云服务中的网络环境中完成, 对于实验室硬件并无太大要求。

此外, 使用云服务管理平台后, 学生可以通过客户端使用云服务程序, 而不用频繁改变实验室硬件设备的配置, 这就大幅度提高了使用效率, 减少了实验室设备的损耗。

3.2 基于云服务的实验环境

在传统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中, 为了面对各种实验需求, 教师和学生会频繁改变实验设备的软硬件环境, 这直接造成了设备过度使用、效率不高的情况, 而一旦发生配备失误, 就会造成设备的损害, 以至于无法完成实验需要。并且实验室为了能够满足各种实验需要而不得不花更多经费去购买其他实验设备。但引进云服务后, 这些因为软硬件而造成的问题都可以很好的解决。首先, 云服务对各种硬件以及操作平台都提供了各种的VM;另外, 云服务中的软件即服务的存在, 使得实验室不必在购买实验商业软件的授权, 因为云服务提供的软件的价格非常低廉。

3.3 云服务数据中心

云服务能为高校实验室提供非常可靠的数据存储服务, 这样就可以方便学校更科学的管理实验信息和数据。很多高校的计算机实验教学积累了很多的数据和资源, 而将这些资源通过云服务存储到网络中, 这不仅可以节省了大量的数据维护成本, 同时也保证了一旦有巨量的访问量, 也能够从容应对。高校在建设数据中心时, 会优先考虑数据的处理能力, 但如果遇到访问量激增时, 服务器就会瘫痪。因此, 当使用了云服务存储时, 这种情况就不会存在, 云服务能够利用虚拟化技术临时调用云服务数据池中的资源来进行解决。此外, 用户也可以将实验数据和信息存储到云服务计算中心, 这样不论是安全性还是使用上都更为安全和便捷。

4 当前遇到的问题

随着云服务的出色能力和适用范围, 对我国高校的计算机实验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改变。不过, 很多高校在云服务应用中还处于初级阶段, 依然有一些问题存在。

4.1 安全问题

云服务的安全性是很多信息安全专家讨论的话题, 这关系到云服务的前景和未来。高校在使用云服务时, 会经常上传各种信息, 而围绕着这些信息的安全问题涉及到了认证和授权、数据泄露和防护等问题, 一旦解决不好, 云服务的安全性受到质疑, 那么就会影响云服务在高校实验教学中的广泛开展。

4.2 成本问题

高校在适用云服务时, 会将过去的软件移植到云服务平台上, 这就需要考虑原来的软件是否能在云平台完美运行的问题, 并且云服务的价格和云服务的各种产品的价格是否能被高校所接受。

4.3 技术问题

云服务从诞生到今天, 也并非是十全十美, 也有一些技术问题有待解决, 例如采用何种标准来加强云服务的供应商和用户之间的交流、如何分析云服务应用的数据流和控制流等, 这些技术问题也影响着云服务在高校实验领域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苏方.计算机实验室的维护与管理[J].中国科学技术, 2010 (02) .

[2]罗梅.云服务在计算机实验室的实践应用[J].计算机时代, 2010 (02) .

[3]周鸿.云服务在计算机实验教学应用[J].河北科技大学大学学报, 2012 (04) .

计算机应用服务业 第8篇

高校档案管理部门除了要在短时间内准确无误地转寄毕业生的档案材料, 还要应付大量的问询, 这项工作不仅仅是一个集中性的短期工作, 这种问询已经成为一项持续性的日常服务。目前的大学毕业生, 已经是人手一部手机, 档案方面的问题, 随时会用手机、电话联系到学校的档案管理部门进行查询。为了迎合毕业生的现实需求, 减轻档案工作人员的事务性工作压力, 及时、准确、无误地解答毕业生的问询, 有必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进服务。

一、计算机电信集成中间件

计算机电信集成 (CTI) 由传统的计算机电话集成演变而来, 是将计算机、数据通信、传统电话通信网进行集成的技术。CTI技术跨越了计算机和电信两大领域, 涉及多项信息技术的集成, 如用户的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交互式语音应答、文语转换, 成为呼叫中心的一项核心技术。

交互式语音应答 (IVR) 是一种基于电话语音的增值业务的统称, 是电话用户根据电话中播放的语音提示菜单进行选择操作的交互式互动服务。很多特服电话都会采用IVR以提供自动电话查询服务, 例如电话银行、证券电话自助交易查询系统等。

文语转换 (TTS) 是计算机自动把文本信息转换成语音的技术, 是涉及语音学、数字信号处理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多学科综合性技术, 是人机交互接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CTI应用中, 借助于TTS, 将用户查询到的最终文字信息转变为语音, 在电话中播放, 实现IVR中完全无人值守的自助服务。

中间件是一类高复用、相对独立的处于系统软件与用户的应用软件之间的软件系统, 主要用于帮助用户灵活、高效地构造和集成专业的应用软件。这类软件, 屏蔽了其底层硬件、软件的差异, 能够通过简单的客户化定制, 快速实现与不同客户的业务紧密结合的各种应用信息系统。

计算机电信集成中间件跨越了各种不同的CTI板卡、操作系统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差异, 集成了国际先进的TTS技术, 具有快速构造各种IVR、Callcenter系统的能力和特性。在该中间件的支持下, 通过业务定制的客户化二次开发, 实现了学生档案数据的一次处理, 电话、网络多种信息服务和数据管理的集中和共享[1]。

二、毕业生档案电话服务

在该中间件中, 将毕业生的档案电话服务作为档案行业的一项特色服务, 与通用的、专用的CTI的业务进行了剥离和分层, 这种分层是将不同高校的、特色的服务部分进行定制, 再调用下面各层提供的通用的功能, 实现各种不同档案服务的共性需求和特色需求。

在高校的毕业生档案电话咨询服务系统中, 传统的服务主要以网络为主。在继承传统的服务的基础上, 开发电话语音自助学生档案查询服务, 只需要增加一台CTI服务器。这台服务器实际上也就是在一台普通的电脑上插入一块电话接入的板卡, 再安装上CTI中间件及其相应的业务定制模块, 如IVR流程定制模块、不同数据库和学生档案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接口等, 使一台普通的电脑转变为CTI服务器。

IVR流程定制是业务应用层的二次开发工具, 借助于这个工具, 与档案管理和服务的具体业务结合, 可视化地编辑、修改服务的语音提示菜单。该模块可以定制、设置不同应用的IVR流程, 并可以根据上下班的时间条件启动不同的流程配置, 最终定稿的IVR流程交CTI中间件执行。如果流程中设置了时间条件, CTI中间件会自动判定当前的时间, 启用不同的服务流程[2]。

不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支持, 中间件中配置了当下流行数据库系统ORACLE、SQL SERVER、My SQL、Postgre SQL、Access等的接口, 支持从这些数据库中实时地提取所需要的毕业生档案信息。

一般地, 毕业生关注的档案去向主要是寄出的时间、接收单位及邮寄地址、可跟踪的邮寄机要编号。系统自助查询到的结果的文字组合为:您的档案已于YYYY年MM月DD日按机要件寄出, 接收单位:XXXX (接收单位名称) , 邮寄地址是:XXXX, 邮寄的机要编号是:XXXX, 请向接收单位或机要局查询;而对于未寄出的档案, 则回答:您的档案仍然保留在我馆。

除此核心功能外, 还可以利用IVR进行档案管理的手续、流程的介绍, 档案馆地址和交通的介绍也为多校区高校提供了查询服务。

三、学生档案管理岗位的华丽转变

传统的学生档案管理, 由于事务性工作量太大, 很少的档案工作人员始终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 无法抽身来做好服务, 需要借助于勤工俭学的学生来协助完成事务性劳动。

借助于计算机电信集成中间件进行业务定制后形成的档案席位服务软件, 将传统学生档案管理转变为管理与服务并重, 以服务为主。在CTI中间件基础上, 档案管理业务定制后形成的服务管理席位软件, 主要提供给学生档案管理岗进行日常的学生档案管理、服务统计使用。其主要功能包括: (1) 自助服务与人工服务的结合。CTI中间件和IVR模块实现了完全的毕业生电话自助查询服务, 而档案席位服务模块则为席位人工服务提供了很好的支撑。应用实践中, 仍然会有一些毕业生喜欢人工服务, 而选择由工作人员接听电话, 档案席位服务模块正是为此而设计的。 (2) 毕业生档案信息的维护功能。毕业生档案信息年度批量导入、导出和转移, 个别毕业生档案的随时增加、减少、修改、查询等, 鉴于数据的集成特性, 使信息的一处维护能够各处共享。 (3) 来电、来访历史情况查询与统计, 使档案服务情况一目了然, 统计情况客观真实, 为提升和考核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4) 档案邮寄信封、转递单、交寄单打印功能。根据学生档案数据库中的信息, 自动批量打印学生档案邮寄的信封、转递单、交寄单等信息, 减轻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手机是大学生人人拥有的通信终端, 电话仍然是最方便的沟通工具, 为了利用档案服务促进毕业生安心就业, 解决毕业生就业后顾之忧, 利用CTI中间件能够快速地进行二次开发, 构造具有全自动服务特色的毕业生档案自助语音查询系统, 减轻档案管理人员的事务性重复劳动, 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爱振.CTI技术与呼叫中心[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

计算机应用服务业 第9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各岗位对高职毕业生的计算机实际使用能力担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信息类专业的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成败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后续课程的兴趣和自信心。对于非信息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各种职业人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掌握信息化技术的高低。因此,深入探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从实际教学分析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思考教学改革的方案,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入手,使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教法和学法上切合实际是极其重要的。

1 现状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传统基础课程,虽然一直在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但还是处于笼统的“演示+操作+讲解”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因为过级的影响,也只能注重简单的计算机基本概念、基础知识以及Office的常用操作技能,这种孤立于本专业进行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未能使学生达到较高的实际应用水平形,也不能很好地服务于本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与本专业教学脱节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只能让学生简单认识计算机,既不能很好地应用于本专业,也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促进本专业的发展。

现行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主要存在着不能有效地完善学生计算机知识结构、不能很好地服务于本专业等问题。如何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搞好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是从事这方面教学工作的教师需要认真研究探索的问题。

2 改革方案

针对现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与缺点,也进行了相关服务于专业的“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改革实施过程中,从能力培养出发,以日常活动的行为规范为主线,以实际应用案例为引导,《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4个方面进行改革。

2.1 在教学内容上,推行分专业“情景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所推行情景教学,就是针对该专业学生的工作方向,模拟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的情景,并设计与工作情景无缝对接的案例,同时将所需的知识技巧融合其中,这样使得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应用,了解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给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工作带来便利。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根据专业需求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融入6个课程模块(计算机基础知识模块、Word模块、Excel模块、Power Point模块、计算机网络基础与Internet应用模块、多媒体软件应用模块)中,模块内容可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进行增加或减少(如电会专业增加财务函数,调用现有模板创建企业财务报表等专业内容)。在设计过程中根据真实工作情境构建完整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切实感到现实工作的实际需要,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根据各专业情况和教育部关于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方针策略,结合理论实践一体法的教学思路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本身的特点,将教学模块划分为:

2.1.1 公共模块

通过对各专业系的调研,结合社会对计算机操作的整体要求,确定公共模块。通过公共模块的学习,学生会配置计算机,并能安装计算机外部设备;会使用一种输入法进行文字录入;会制作简单Word文档和Word表格,熟练进行图文混排以及长文档的排版;会制作简单Excel图表并能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能制作简单演示文稿;会使用搜索引擎,能利用MSN等网络工具进行通信并收发电子邮件;会使用软件对图像进行简单加工处理。

2.1.2 选用模块

根据各专业系对计算机的特殊要求,如电工类公式的录入、计算机工作原理的了解、电路图与流程图的绘制、文本录入速度的提高、Word表格的美化、Excel表格的高级操作等,以及社会对某些职业的特殊要求,并结合各专业系的计算机应用课时量来确定各选用模块。

2.2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任务驱动”方式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有针对性的案例,提高学生组织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的能力。例如我们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公共模块中设计了“求职简历”的案例,这个是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可能要面临的“任务”,这样的“任务”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信息检索、概括总结及组织文字的能力,同时也是对Word、Power Point教学内容的巩固,教师主要是在一些思路上给予指导,使得学生处于学习的主导地位;而在选用模块中设计了与专业岗位密切相关的工作任务案例,例如文秘专业的学生设计了“公文起草”的任务、模具等工科类专业设计了“电路图”绘制的任务。通过这些任务的学习不仅拓宽了学生计算机的知识结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专业的学习和工作。

2.3 在教学手段上,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

对于像《计算机应用基础》这样的实操性课程,将原有的理论课和实验课合并来上,直接在配有E-leaning电子教室的计算机机房中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授课。教师通过E-leaning的广播教学、分组讨论、学生演示等功能,能够快捷、直接地完成教学和练习两大步骤,而且两者同时进行会使所学知识印象会更深刻,学习效率会更高。真正实现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一体化、任务教学和案例教学的一体化、教师操作示范和学生模仿实践的一体化。

2.4 相结合的模式

在考核方式上,不再采用传统的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简单模式,而是采用过程考核、纪律考核、6S考核、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以考核学生对该课程的不同阶段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过程考核是根据课时分配,大概每15课时进行一次过程考核,以检查学生在相应课时段的学习情况;6S考核是考核学生在学习过程以职业人的状态对模拟的工作现场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等要素的管理;纪律考核是考核学生平时的出勤情况、上课纪律、学习态度及课堂回答问题情况;综合考核是在学完整门课程以后安排一次综合考试,考核学生对该课程所有考核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3 改革成效

推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显著,如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有80%多提高到90%多。通过不同专业相关模块的选取,既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和职业化办公能力,同时也提深了学生在不同专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学习能力。

但对如何保证案例教学的效果,确保每一个层次不同的学生都能达到利用计算机进行职业化办公的能力;特别是把学生相关专业内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应用软件建立起联系还有待改进。如何培养学生掌握自主、持续学习软件的方法并应用到日常办公活动中,从而进一步增强个人素质,这些问题还需要不断的摸索解决。

参考文献

[1]陈平生,蔡博.基于职业岗位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绍兴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任昌荣.对计算机相关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探讨[J].福建电脑,2008(2):186-187.

云计算应用服务模式探讨 第10篇

本文结合传统应用特征和问题,提出一个云计算应用模型,并分析涉及的技术,服务模式以及实施策略。

1 云计算及其应用模式概述

1.1 云计算的本质

无论云计算概念如何定义,云计算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集约构建弹性服务,体现为:

资源统筹化:聚合硬件,软件,网络等资源,使其邮寄整合成为庞大的资源地;

服务定制化:对外提供弹性可定制的服务;

管理透明化:面向资源和服务的高效管理。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云计算对外提供的服务需求满足高性能、高可用、高可靠、高可伸缩几个方面的特性。

1.2 应用模式概述

云计算既然是以服务为导向的,包含了从硬件设施到高层软件的多层次服务,往往基于服务的对象和功能差异划分为三层服务。

Saa S: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器上,用户通过互联网以租用方式向厂商定制应用软件服务,服务提供商根据客户服务协定进行收费,并且通过浏览器向客户提供软件的模式。如Google Doc,Google Apps,Zoho office;

Paa S:将应用运行环境及开发环境作为服务来提供,如Google App Engine,Amazon的AWS,Salesforce的force.com平台;

Iaa S:将支撑软件运行的基础设施作为服务提供给客户,包括服务器、操作系统、磁盘存储、数据库、信息资源、内存、I/O设备等,并整合成为一个虚拟的资源池为整个业界提供所需要的存储资源和虚拟化服务器等服务。如Amazon EC2,IBM的Blue Cloud。

在部署模式上,云计算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公有云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大众,建设统一的服务中心,基于Internet提供服务。私有云则主要面向大企业,建设专属的服务中心,基于企业内网提供服务。在私有云基础上拓展公网入口,提供相关服务,则为混合云模式。

对于一个标准的云计算应用,无论是公有云、私有云还是混合云,Iaa S、Paa S和Saa S三层服务必须得到体现。但应用本身并非需要构建完整的服务层次,往往会由硬件提供商、平台服务提供商、集成商等按层次提供相关支持,这样也就形成了云计算产业链。

私有云往往接近传统的企业级应用,服务提供商面向特征化的企业应用领域,结合云计算技术和企业及应用技术,建立支撑大规模数据中心的运维机制,借助商业及开源技术产品的支撑实现灵活敏捷的业务服务体系。

公有云相对私有云来说,除了其本身体现的外网与内网区别外,更有商业模式上的区别,公有云需要对外运营,因此在服务评估和计费方面非常显著,其最终用户体现为面向组织和个人的租户,通过SLA体系提供免费和收费服务,并以租户为中心建立安全服务体系。公有云最终对外体现的服务可以使某个具体层次的,如Iaa S公有云、Paa S公有云,也可以是贯穿多层,比如全层次公有云可以对外提供完整的3个层次的服务。

互联网企业更倾向于公有云的实施,国内的阿里云、淘宝开放平台、腾讯开放平台等都是这样的范例。优势在于聚合中小企业、个人、以及组织资源形成丰富的社会化面向特定领域服务的资源池,以互联网促进传统产业发展。

而对于政府,大型企业与机构则更倾向于私有云的实施,因为其内部的资源丰富,相关管理机制较为完善,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形成共享,并且有较多的遗留企业应用需要统筹,因此私有云可以降低企业长期投资,加速内部资源整合。

2 Iaa S应用模型

2.1 服务模式

构建Iaa S层次服务,主要是将物理资源整合成为一个可统一管理的资源池,包括服务器和硬件,磁盘列阵,交换机等,通过虚拟化技术进行计算,储存,网络三个层面的资源分配,构建虚拟网络,从而形成虚拟的基础设施环境。

为Iaa S运维管理建立监控管理服务器集群,提供基础设施统一管理平台,用于管理硬件和虚拟化设施的绑定以及基础设施生命周期,并具备以下特征:

故障可转移;资源注册与退出;资源负载动态均衡。

如果要建立Iaa S公有云,还需要在以上模式的基础上丰富以下功能:

用户/租户安全;SLA与计费管理;基础设施运营管理

2.2 核心技术

基础设施统一管理平台的核心技术是虚拟化技术。虚拟化也是Iaa S层面的最重要技术,包括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以及桌面虚拟化。

其中,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虚拟化技术,分为全虚拟化和半虚拟化两种。

2.2.1 全虚拟化

通过在Guest OS(客户操作系统)和硬件之间捕捉和处理那些对虚拟化敏感的特权指令,使Guest OS无需修改就能运行。这种虚拟化是业界现今最成熟和最常见的,又包含Hosted(托管)和Hypervisor(虚拟监管)两种模式,知名的产品有IBM PC/CMS,Oracle Virtualbox,KVM,VMware Workstation和VMware ESX;

2.2.2 半虚拟化

利用Hypervisor来实现对底层硬件的共享访问,但是由于在Hypervisor上面运行的Guest OS已经集成与半虚拟化有关的代码,使得Guest OS能够非常好的配合Hyperivosr来实现虚拟化。通过这种方法将无需重新编译或捕获特权指令,使其性能非常接近物理机,代表此类虚拟化的产品有Xen、微软的Hyper-V。

3 Paa S应用模型

3.1 服务模式

Paa S是实现云计算应用的最关键部分,在云计算服务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理想的Paa S应用模式应该在核心技术设施基础上进行扩展,使其可以高效负载上层Saa S应用。

核心计算设施:包括用于运行主应用逻辑的应用服务器集群,用于应用访问负载均衡的Http服务器集群。

分布式计算设施:提供面向任务分发调度、海量数据处理、分布式协调等方面的能力。

云储存设施:提供面向海量数据储存的能力,并有效支持关系型数据,并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等。

云管理监控设施:提供面向计算和储存的监控管理、应用部署以及安全控制等方面的能力。

运营设施:为建立Paa S层公有云提供支持,提供对外运营服务的相关管理。

Paa S服务要能在支撑传统企业应用的基础之上增加面向动态增长的数据与业务的支持,实现高度可横向伸缩、资源调配,从而促进Saa S应用的高效、安全、稳定运转。

3.2 核心技术

Paa S层技术涵盖面十分广泛,总体来说包含以下几个维度的技术:

运行支撑方面:基于Java EE、SOA技术,扩展分布式计算技术和云储存技术;

管理支撑方面:提供面向计算逻辑和存储逻辑的部署技术,过程监控技术、安全技术;

开发支撑方面:面向云计算应用的辅助建模、开发、测试工具;

业务支撑方面:包含应用安全、字典、工作流等通用业务,以及面向行业领域的构建技术;

运营支撑方面:公有云相关的多租户管理技术、SLA、计费技术等。

可以看出,Paa S层的技术实际上是传统企业级框架技术的一体化整合,最大差别在于广泛的引入了分布式处理技术和云存储技术。

目前业界最为广泛认可的Paa S框架当属A-pache Hadoop,它模仿了Google一系列分布式技术。Apache Hadoop中的Map Reduce是最具代表性的云计算技术。

此外,云存储技术也是云计算技术中最具代表性的技术之一,涉及到以下方面技术:

分库分表技术(sharding):基于数据库进行垂直和水平伸缩,尤其是水平分割,实现同类数据的分散存储,从而消除海量数据带来的单库单表存储压力;

No SQL技术:专门为面向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存储的数据库技术,分为列示、文档式以及key/value式三种储存模型。

4 Saa S应用模型

4.1 服务模式

Saa S应用先于云计算出现,其前身是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Saa S和Iaa S,Paa S区别的是,它是直接向软件最上层用户提供服务,并且往往是以租用的模式提供服务。业界根据Saa S服务的特性,定义了四个级别的成熟度模型。

Leve11:特设/定制:这个阶段可以看成是ASP模式,它解决可定制化的问题,但是它很难共享资源和可扩展。

Leve12:仍旧是为了每个租户提供独立的实例,不过这些实例是相同的,可以进行代码复用。但是物理资源成本增加。

Leve13:实现了可配置、多租赁、用户自定义等多种功能,并且用户在同一个实例下。

Leve14:在Leve13的基础上实现可扩展功能,此外,性能方面通过Tenant Load Balancer为不同的客户提供服务。

Saa S应用需要突出以下方面的特性:

多租户(Multi—tenancy)

可伸缩(Scalable)

定制化(Configurable)

随需应变(Agility)

4.2 核心技术

Saa S应用更偏重的是业务特性的呈现,在技术层面,首先应该充分利用下层Paa S提供的支撑,其次,需要面向最终用户提供不仅限于功能,全方位的涵盖性能、用户体验、灵活定制等方面。Salesforce的CRM服务是这方面的成功典范。

5 结语

云计算是继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IT浪潮。云计算为信息资源利用和信息服务模式提供了一种全面的支撑,云计算应用服务模式一定会随着云计算的不断实践内涵愈加丰富。

摘要:云计算在应用模式上分为IaaS、PaaS、SaaS三个不同应用层次,在部署模式上,云计算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针对IaaS、PaaS、SaaS三个不同应用模型分析涉及的技术,服务模式以及实施策略。

关键词:云计算,Saas,Paas,Iaas

参考文献

[1]李开复.云中漫步—迎接云时代的到来[EB]:http://www.chinacloud.cn

关于提升计算机网络服务途径的探索 第11篇

关键词 计算机 网络服务 服务途径 问题 探索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1 计算机网络服务的一些基础性问题

庞大的人口基础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的互联网发展势头也越发迅猛,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需要保持发展的核心,优化服务质量,不能因为网络负荷大而降低服务品质,像这种短视的眼光反而不利于计算机网络的长期发展。网络服务质量的维系及不断优化提升需要计算机系统管理以及开发设计人员在网络开发、设计及管理的各个阶段站在用户的角度,与用户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积极明了的执行方案。

(1)网络服务对服务机器的要求较高,需要有服务器级的机器,具有较好的性能和极高的可靠性,而且服务器工作要有适合其工作的环境。网络服务机器良好的运行是提高网络服务品质的必要条件,良好顺畅的网络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要对网络及网络服务机器进行密切的监控,以保证服务的正常进行。

(2)要保证服务的正常进行,有效提升服务品质,必须保证服务软件和机器的确定性。要保证服务软件和机器的可靠性,服务必须依赖同样作为服务的软件和主机,不能再测试的中途更换服务软件和机器。与此同时更要降低服务的依赖性,站在用户的角度,与用户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保证高品质的服务。

(3)在进行网络服务的过程中,要注意不断提升服务的可靠性和维护性,因为服务不是一劳永逸的,这就需要集中对服务进行管理,服务各项要素都尽量标准化,使用标准配置、软件、硬件。

(4)降低服务的依赖性,使得服务尽可能简单,需要在执行服务的过程中,不依赖真实的主机,而是要在基于服务的基础上,在用户端配置相应的名字。

2 提升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的基本途径

(1)服务是提供给用户的服务,必须必须站在用户的角度,与用户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进而保证高品质的服务。没有用户的需求,那么就没有网络服务的必要,因此要在服务时进行有效的需求分析,提升工作效率。

(2)满足实际操作上的需要。服务不都是切实可见的,那么就需要相关的计算机系统管理以及开发设计人员考虑到新服务的管理界面,与现有服务的融合问题,看新服务与现有服务能否有效兼容。要想不断提升服务的可靠性和维护性,就必须在现有预期的基础上,建立包含从属、群集设备和备份服务器或具有高可用性的硬件和操作系统的预期示例表。

(3)构建开放的体系。新的服务都要建立开放式的体系结构,使得服务之间能够更好地融合沟通。开放式的体系结构有着很大的优势,它不仅形式稳定,又有广泛的支持,能够提供更好的,具有更强兼容性的服务产品。这种开放式的系统可以与其他系统直接连接,不需要再通过额外的网关,省去这一额外的服务,减少服务,可以降低服务的依赖性,进而提升服务的品质。这样的话,软件维护服务人员就可以不再受束缚,可以独立选择服务器硬件和软件,这样开放的体系提供了公平竞争的环境,最终收益的将是广大的用户。

3 在提升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的问题

建立良好的,适合用户需求的服务不仅需要可靠、较好维护性的支持,在提升网络服务质量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其他的问题。在经费可以满足的情况下要使用专门的机器提供相应专门的服务,这样一一对应的关系,可以使得服务有着更可靠、更具维护性的支持,目前规模大的公司一般都采取此种做法,但是在小公司因为资金的问题,很难达到这个标准。在建立服务时还需要有充分的冗余,尽最大可能提高服务的性能,有效进行服务升级,目前在一些大公司,在进行一些重要的服务时都要求的时完全冗余。

(1)尽可能专门的机器提供相应的服务。在提升网络服务质量过程中,最理想的标准是专门的机器提供专门的服务,尽管在现实运行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吗,但是目前规模大的公司一般都采取此种做法,只有在小公司由于资金的问题,暂时很难达到这个标准。大网站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然而在规模小的网站结构调整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庞大的人口基础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的互联网发展势头也越发迅猛,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计算机网络不可避免的超过负荷,大大降低网络服务质量。由于负荷的增长原本一台机器可以提供的服务需要由更多的机器去负担,在服务与机器进行分开时,最难处理的就是IP地址,这就需要使用标准化的基于服务的名字。

(2)足够的冗余,进行一些重要的服务时都要求的时完全冗余。在建立服务时还需要有充分的冗余,尽最大可能提高服务的性能,有效进行服务升级。充分的冗余是指配备了一个或多个复制好的服务器,可以在发生故障的时候备用,尽可能减低故障造成的损失。在故障发生时,不需要太多的干预,备用服务器可以自动连接,继续工作,这样不仅保持数据的整体性,还能够继续运转,另外它还可以有效地进行服务的滚动升级。

4 总结

计算机应用服务业 第12篇

1.1 云计算相关概念与研究现状

云计算的研究在近几年成为热点, 维基百科给云计算下的定义:云计算将IT相关的能力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 允许用户在不了解提供服务的技术、没有相关知识以及设备操作能力的情况下, 通过Internet获取需要服务。关于云计算的研究, 从国外来看, 主要是一些国际知名的大型企业在宣传推广和使用, 如Amazon、Google、IBM等, 这些公司都有比较成熟的相应的云计算产品和服务。国内已有少数公司推出了基于云计算的产品, 如八百客公司推出了基于云计算的在线客户关系系统, 阿里软件建设电子商务云计算中心, 中国移动也正在进行试验性的云计算研究。

1.2 我国医疗信息化现状

当前中国大部分地区医疗卫生条件欠缺, 医疗卫生信息化现状更难以适应新医改的要求。卫生机构现在采用的分散式系统建设模式, 即独立建设系统, 通常都存在着投资分散而导致的系统质量差、多点维护成本高、建设周期长以及信息准确、可靠性低等一系列问题, 若采用自主的集中式系统建设, 各级卫生机构又面临着IT预算少、一次性投资能力差、缺乏专业的技术支持人员、决策时间长等问题。

例如, 在我国西部的一个城市的某个区有60余万户籍人口, 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这些社区卫生系统没有一个专职IT人员, 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仅有一个简陋机房。过去全区卫生系统每年的IT投资不足百万元, 信息系统建成几年后, 由于缺乏维护, 大多处于瘫痪状态, IT系统对他们的工作帮助有限。由于新医改的推行需要配套的信息系统, 卫生局管理层及基层业务人员产生了大量而急迫的IT需求。目前他们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没有专业人员来规划IT系统, 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建设IT系统, 没有合理的机制来运行IT系统。

1.3 云计算应用于医疗信息化的意义

为此, 可以利用云计算来整合医疗卫生行业的资源, 云计算给社区医疗机构带来了很多好的应用契机。云计算能将海量的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 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在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中, 通过云计算所提供的各种虚拟化服务, 可以很好地解决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

现今基础网络已十分发达, 社区医疗机构在缺乏专业人才、缺乏充足资金的情况下, 可考虑放弃自建系统, 而转向购买成熟的信息服务。如果大多数社区医疗机构都愿意转向购买服务, 这样就可以产生规模效应, 汇集零散的资金, 建设对所有社区医疗机构都有吸引力的信息服务系统, 从而使社区医疗机构能够使用更高质量、更可靠、更成熟的应用。

在云服务平台下, 用户从自建信息系统走向购买相对标准的信息服务。基于云计算的低成本共享平台采用集中的系统构建, 较之传统的建设模式有着明显的优势, 它可以托管多种不同的应用, 根据需要动态地部署、配置及回收计算机资源, 实时监控资源使用情况, 给广大前端用户提供共享的计算资源和服务, 并在需要时重新平衡资源分配。

2 移动通信技术与医疗服务结合的意义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 手机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移动通信技术与医疗行业的结合, 目前以减少人为因素导致医疗错误的电子病历、医务人员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随时收到患者呼叫和信息, 实现“随身医疗服务”为应用重点, 国际上舆论甚至将应用移动通信技术上升到带来“新的医疗革命”的高度来评价。

移动通信用户有广大的覆盖面, 因此通过移动社区医疗云服务平台的电子病历共享、远程会诊、网上挂号和预约门诊等高效服务, 可以减少病患排队、报销的疾苦, 节约社会资源;同时可以有效分流各类患者, 普通患者将被科学地分流到社区医院得到就近便利的服务, 而大型综合性医院更专注于疑难杂症和危重病人的治疗;同时也避免了像SARS或H1N1等流行病在患者初诊时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去人流密集的大医院时产生的广泛传染, 更有利于统筹监测和防控, 而压力相对减轻的大医院也得以通过云平台上的远程诊断帮助社区医院提升医疗水平。

3G移动技术是当前最流行的高速数据传输的移动通信技术, 借助3G移动技术, 手持设备可以随时随地快速访问社区医疗平台。例如Google支持下的手机操作系统Andriod, 就可以借助于3G网络连接社区医疗云服务平台, 提供移动社区医疗和移动药店等服务, 也能够以流媒体等介质来播放远程医疗中的视频资源等。由此可见, 移动技术和云计算的无间隙链接是移动社区医疗云服务平台构建得以实施的技术基础。

3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社区医疗服务平台的系统设计

结合以上两种技术, 设计基于云计算和移动技术的社区医疗云服务平台, 以云服务平台作为支撑环境, 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的要求, 以解决居民“看病难”问题, 提高社区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移动社区医疗云服务平台创造了新的医疗商业模式, 搭建了一个共享的医疗信息系统云平台, 为医疗机构、居民等相关人员提供快速高效的服务, 使医疗机构、居民在使用医疗信息系统时就如同居民在家使用水电一样简单便捷。系统应用如图1所示。

系统提供的功能如下:

(1) 移动医疗定位服务。当居民出现病痛时, 可以通过手机将病痛情况发送到云服务平台上, 平台通过定位患者所在位置, 得出距离患者最近的医院情况, 并将该医院的门诊开放信息、位置信息、联系方式、交通信息等反馈给居民。

(2) 移动药店定位服务。当居民需要购买药品时, 可以通过手机将请求提交至云服务平台上, 平台通过定位居民所在位置, 得出距离居民最近的药店情况, 并将药店的开放信息、位置信息、联系方式、交通信息等反馈给居民。

(3) 居民可以通过手机登录云服务平台, 对周边医院的医生预约信息进行查询, 查询到要预约的专家号后, 居民可以通过手机进行预约。预约成功后, 系统会发送预约成功的通知短信到用户手机上, 完成整个预约提交过程。

(4) 医疗机构可以通过手机登录云服务平台, 了解就医患者情况, 通过电子病历共享、远程医疗等云上的手段, 快速、准确地为病人诊断病情。医疗机构只需轻轻一点, 相关的病人档案、药品资源库就展现出来, 完成电子病历。利用先进科技, 支持临床监控和诊断, 方便临床记录, 辅助医疗培训, 并为所有的医疗从业者提供持续可及的医疗资讯。同时, 各社区医疗信息化的需求十分类似, 在本质上没有太大差别。可以把易于标准化的共性部分用云服务的模式进行建设, 考虑一个开放共享的架构, 进行高质量、高标准的建设, 对各社区医疗机构进行开放, 提供服务接入, 而各区域只对自己特有的部分进行补充建设。医疗机构和有关部门只需设置统一的标准, 只需要往云平台上传输档案数据和读取档案数据即可。而传输和读取的终端是手机。剩下的数据交换、存储、查找、共享等服务都可以交给云计算来完成, 而随时可以向云平台里添加新的用户。

4 系统架构

其中, 基础设施虚拟化和应用程序虚拟化的实现方法如下:

(1) 基础设施虚拟化。基础设施虚拟化的核心是服务器虚拟化, 可采用Xen VMM技术来实现服务器虚拟化。Xen VMM (virtual machine monitor) 是由剑桥大学计算机实验室开发的一个Open Source项目, 主要目的是为了建立更多的虚拟机器。采用Xen的服务器虚拟化技术, 可以使得基础设施变成一个资源池, 简化云服务平台的资源共享和扩展。

(2) 应用程序虚拟化。首先要对传统的医疗信息系统进行数据结构的重新设计, 对主要的实体增加医疗机构的属性, 使得医疗信息系统可以为多个医疗机构同时共享使用。通过SOA技术对医疗信息系统进行架构上的优化。SOA与SaaS被称作挛生姐妹, SOA与SaaS是现代软件服务领域的二架马车。SaaS是一种通过Internet提供软件服务的模式, 其核心是共享。SOA是实现SaaS平台的最理想的软件架构。SOA架构的核心就是模块化, 模块之间松散耦合, 资源共享。采用开源SOA项目Mule ESB (Enterprise Service Bus) 对医疗信息系统进行架构上的优化, Mule ESB是MuleSource推出的产品。

5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 实现医疗信息系统的云服务, 也就是实现软件即服务 (Saas) 。建设统一部署、资源共享的医疗信息系统的云服务平台。需要对原有的医疗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首先, 要让原有的医疗信息系统支持多机构共享模式, 这个改造会涉及数据结构的重新设计与实现。其次, 建设云服务平台门户, 门户为个人和医疗机构提供基于Internet和3G移动通信技术的访问模式。再者, 为云服务平台设计计费模块, 实现按使用付费的商业模式。将医疗信息系统重新设计为云服务平台是实现基于云计算的医疗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

(2) 实现服务平台的业务连续性。共享的医疗信息系统的云服务平台, 同时为多个医疗机构服务, 保存多个医疗机构的数据信息。一旦云服务平台出现故障, 影响范围是非常大的。因此, 提升云服务平台的业务连续性显得非常重要。要在云服务平台出现故障的情况下, 保持业务连续性, 这也是本系统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

6 结束语

云计算在信息资源共享方面的优点极为明显, 对于医疗信息化来说, 使用云计算服务是一个发展趋势, 它能实行方便而快捷的医疗服务, 及时提供病人的各种数字医疗信息, 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 改善病人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因此, 利用云计算技术解决医疗资源共享和医疗信息化问题势在必行。结合移动通信技术和云计算技术, 面向居民、医疗机构等提出了移动社区医疗云服务平台的整体解决方案, 实现了医疗资源的最优整合和最大协同, 可以有效解决解决居民“看病难”的问题, 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

摘要:为了解决居民“看病难”问题, 提高社区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 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移动社区医疗服务平台设计解决方案, 能解决现有问题, 为居民或家庭创造一个简单直观、操作方便、功能健全的个性化社区医疗服务平台。通过建立移动医疗云服务平台, 各个社区医疗机构和部门能够减少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重复投入, 降低开发成本。

关键词:云计算,社区医疗,移动医疗服务平台,3G

参考文献

[1]维基百科.Cloud computing[EB/OL].http:∥www.chinacloud.cn/show.aspx?id=65&c id=17, 2009-01-19.

[2]李树波.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网络平台构建研究[J].软件导刊, 2010 (12) .

[3]TAKEHARU SONODA.Evolution of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so-lutions FUJITSU Sci[J].TECH.J, 2011 (1) .

[4]Cloud Computing and health information leah C.osterhaus[EB/OL].http://ir.uiowa.edu/bsides/19, 2010.11.

[5]张工.浅谈云计算及对医院信息化的影响[J].医疗装备, 2010 (12) .

[6]胡新平, 张志美, 董建成.基于云计算理念与技术的医疗信息化[J].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0 (3) .

[7]NEIL BUSIS.Mobile phones to improve the practice of neurology[J].Neurologic Clinics, 2010 (4) .

[8]HAK JONG LEEA.Ubiquitous healthcare service using zigbee andmobile phone for elderly patien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 2009 (3) .

[9]KEVIN PATRICK.Health and the mobile phone[J].American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2008 (8) .

上一篇:听力输入下一篇:存款保险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