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存储设备范文

2024-07-31

网络存储设备范文(精选11篇)

网络存储设备 第1篇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存储设备,网络存储,发展状况,分析

可以说从计算机诞生的那天起, 人们就没有放弃过对其硬件存储设备的研究, 如今一个钮扣大小的硬件存储设备的容量大得惊人, 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因为以前只能提供很少存储空间的硬件存储设备的体积却大得可以。

1、计算机硬件存储设备及其分类

1.1 计算机硬件存储设备

计算机硬件存储设备是指用于计算机储存信息的设备, 通常是将信息数字化后再以利用电、磁或光学等方式将数据进行存储的实体电子设备。存储设备就像是计算机的“仓库”, 负担着数据的存储、调出与存入。

1.2 计算机硬件存储设备有哪些

计算机硬件存储设备包括硬盘、移动硬盘、内存、光驱、移动光驱、光盘、U盘、记忆棒、记忆卡等。其中硬盘、内存、光驱是最为常用的硬件存储设备, 一台电脑里可不能没有它们。硬盘是其内部有若干张硬质磁盘而得名;移动硬盘是将硬盘做成能随时拆除并携带的大容量便携式硬件存储设备, 它也被叫作便携式硬盘;内存因其直接参与CPU内部数据的交换而得名;光驱是用来读取光盘上面的数据而得名;移动光驱与移动硬盘类似, 可以随时携带, 便于读取光盘;光盘因其表面涂有若干层能起到保存数据的光感介质而得名;U盘也因U与“优”谐音而被称作优盘;记忆棒、记忆卡在一些专门的电子设备如手机、相机当中可以见到它们的身影, 相当于手机或是相机的“仓库”。

1.3 计算机硬件存储设备的分类

按存在形式分为可移动式存储设备与不可移动式存储设备。可移动式存储设备有光驱、移动光驱、光盘、U盘、记忆棒、记忆卡、移动硬盘等;不可移动的存储设备有硬盘、内存等。

按与C P U交换数据的形式分为外部存储设备与内部存储设备。外部存储设备有硬盘、光盘、光驱、移动光驱、U盘、记忆棒、记忆卡;内部存储设备有内存等。

2、以硬盘为代表的计算机硬件存储设备的发展状况

世界上第一块硬盘是1956年在IBM诞生的, 当时只有5MB容量的硬盘却需要用小车推行;1973年, IBM又推出了首次采用“温彻斯特”架构, 容量达640MB的硬盘, “温彻斯特”架构也一直延用至今;1991年, IBM磁阻磁头 (MR) 硬盘出现, 同时硬盘的存储容量进入GB时代;1993年, IBM推出巨磁阻磁头 (GMR) 技术, 硬盘的存储密又上了一个台阶。此后随着新技术的不断问世, 硬盘的单碟容量不断攀升, 现在1TB、2TB的硬盘已经不足为奇了, 之所有有这样大的突破, 全赖当今的硬盘普遍采用了一种名叫“垂直记录”的技术, 从而使得硬盘的单碟存储密度得到质的飞跃, 这还不算完, 前不久硬盘厂商希捷还推出了比“垂直记录”技术更为提高单碟存储密度的新技术“热辅助磁技术”, 从而使得硬盘容量向60TB迈进成为了可能。硬盘的容量不断提升着, 现在还出现了固态硬盘和混合硬盘, 甚至还出现了无线硬盘。未来硬盘将朝着轻、薄、容量大, 存储速度快, 易操控、安全性与可靠性更高的方向不断迈进。

3、网络存储及其发展分析

网络存储指存储设备通过标准的网络拓扑结构 (如以太网) 连接到一群计算机上。网络存储分为:附属于网络的存储即存储系统不再通过I/O总线附属于某个特写的服务器或客户机, 而是直接通过网络接口与网络直接相连, 由用户通过网络访问;存储局域网即利用Fiber Channel等存储协议连接起来的可以在存储资源和服务器之间建立直接的数据连接的高速计算机网络。光纤将多个存储设备和服务器连在一起, 形成一个存储局域网, 其中存储设备共同构成一个存储池, 都能方便地添加到网络中去, 具有较好的扩展性。网络存储的主要技术是Jini, 它是一种新的网络体系结构, 实现了网络设备的自发组网, 即网络中的“即插即用”功能。网络存储中的附属于网络的存储又分为依赖于服务器和独立于服务器两种。存储局域网是目前最发展潜力的存储技术方案, 未来其发展趋势将是开放、智能、集成。而附属于网络的存储则是目前增长最快的网络存储技术。未来它将与存储局域网在应用层面实现完美融合, 这两个网络存储技术是当今数据备份的主流技术。

4、结语

硬件存储设备还在不断向前发展, 它将是多元化的, 且多种存储设备并存。网络存储是部件级的存储方法, 专注于迅速帮助解决增加存储容量。网络存储通过通过光纤通道连接到一群计算机上, 它主要应用于存储量大的工作环境。网络存储还专注于存储容量大的工作环境, 它便于集成, 能发问数据的可用性及网络性能, 还可以减轻存储管理的负担。

参考文献

[1]包容玉.计算机存储设备发展史[M].信息技术出版社, 2010.11.

[2]郭宇轩.网络存储的产生及发展[J].硬件学习网, 2011.07.

[3]齐玉明.存储设备新趋势[J].电脑月报.2012.03.

智能网络存储 第2篇

它可广泛应用于大规模视频处理、INTERNET信息发布、数字资料库等海量数据存储领域。

关键词:网络存储 SAN MAS NAS服务器

计算机网络无疑是当今世界最为激动人心的高新技术之一。

它的出现和快速的发展,尤其是Intenet(国际互联网,简称因特网)的日益推进和迅猛发展,为全人类建构起一个快捷、便利的虚拟世界。

一、概述

目前,数字视音频网络的数据网络的大量应用成为电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提供更大、更快、更有力的网络数据存储和共享途径。

网络存储技术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

二、网络存储技术的分类

目前的网络存储技术大致分为三类:1.直接依附存储系统(Di-reect Attached Storage)DAS)DAS又称为以服务器为中心的存储体系,如图一所示,其特征为存储设备为通用服务器的一部分,该服务器同时提供应用程序的运行,即数据访问操作系统、文件系统和服务有程序紧密相关。

当用户数据增加或服务器正在提供服务时,其响应速度会变慢。

在网络带宽足够的情况下,服务器本身成数据输入输出的瓶颈。

现在已渐渐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不再为大家所采用。

2网络依附存储系统(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NAS的结构是以网络为中心,面向文件服务的。

在这种存储系统中,应用和数据存储部分不在同一服务器上,即有专用的应用服务器和专用的数据服务器。

其中专用数据服务器不再承担应用服务,称之为“瘦服务器”(Thin Server)。

数据服务器通过局域网的接口与应用服务器连接,应用服务器将数据服务器视做网络文件系统,通过标准LAN进行访问。

由于采用局域网上通用数据传输协议,如NFS、C1FS等,所以NAS能够在异构的服务器之间共享数据,如Win-dows NT和UNIX混合系统。

NAS系统的关键是文件服务器,一个经过优化的专用文件服务和存储服务的服务器是文件系统所在地和NAS设备的控制中心,该服务器一般可以支持多个I/O节点和网络接口,每个I/O节点都有自己的存储设备。

3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SAN)SAN是一种以光纤通道(Fiber Channel,FC)实现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之间通讯网络结构,如图三所示。

SAN的核心是FC,其中的服务器的存储系统各自独立,地位平等,通过高带宽(传输速率为800Mb/S,全双工时可达1.6Gb/S)FC集线器或FC交换机相连,可避免大流量数据传输时发生阻塞和冲突。

各应用工作站通过局域网访问服务器,在各存储设备之间交换数据时可以不通过服务器,这样就大大减轻了服务承受的压力。

三、NAS和SAN的比较

NAS、SAN与传统网络存储技术相比而言,无论是从网络传输带宽、数据共享性还是从存储容量的可扩充性、数据的一体化和安全性等各方面来说,其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现在众多的用户在对其存储方案进行选择时,实际上也就成为对NAS和SAN的选择了。

NAS和SAN有许多共同的特点。

它们都提供集中化的数据存储和整合优化,都能有效的存取文件,都允许在众多的主机间共享并支持多种操作系统,都允许从应用服务器上分离存储。

而且。

它们都提供数据的高可用性,都能通过冗余部件和RAID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NAS和SAN也有着一些不同点。

首先,实施和维护的难易程度不同。

上面曾提到,NAS的存储设备与众多访问客户的连接是通过标准的LAN进行的,也就是说,直接将NAS存储设备接入LAN中就可以使用了,管理者所要做的只是来定义网络寸取权限或为每个用户定义磁盘限额。

而且由于NAS采用了热插拔和即插即用技术,所以在新设备接入时无需关闭数据服务器或进行重新配置,新增的存储空间可以立即为众多的应用服务和客户机所共享。

而SAN的存储设备与客户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专用FC集线器和交换机来进行的,如果客户端增加,就要对交换机进行级连,这就大大增大了安装与设备难度。

其次,二者的设备管理难易程序不同。

由于NAS中每一个I/O节点都有自己的存储设备,而这些设备又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的界面,所以管理人员就必须逐一管理每个NAS设备,从使管理成本随网络上的NAS设备的增多而线性增加。

而SAN对整个网络中的存储设备的管理。

是采用SAN专用管理软件来进行集中式管理的,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图形界面来管理不同平台和介质上的数据,也就是说,在SAN中,其整个存储网络成为一个集中化的存储池,这样,管理人员管理起来也就非常简单了。

再者,NAS和SAN的管理对象也不相同。

SAN管理的是磁盘空间,而NAS管理的是文件,也就是说,SAN是个磁盘工厂,而NAS只是一个文件服务器。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二者在性能上有所不同。

NAS是基于传统以太网络的存取设备。

虽然减轻了服务器所承担的压力,但势必严重增加网络的负荷。

而且无论存储磁盘的速度有多快,存储速度只可能与网络带宽所允许的速度一样快。

即NAS达到高性能的前提条件是网络带宽足够。

否则其性能将急剧下降。

而如果为了解决带宽问题而增设宽带网段,就势必丧失NAS价格较低、安装设备容易的优势。

与NAS不同,SAN构建于基于光纤的专用数据网络,可以提供极高的带宽(新的FC标准可使带宽达到4GB),不必担心由于带宽不足而引起的性能下降。

可以说,NAS和SAN各有其长短之处,在实际应用中也各有不同之处。

对于经济实力不足,有传统以太网络,且急需扩充存储空间的用户,NAS无疑是一种便宜、快速的方案。

而对于拥有强大经济后盾,对网络性能要求较高及未来发展势头强劲的用户,则应该选择sAN。

四、SAN的现状和发展

1 现状

由于自身所具有的高速、集中化存储管理及几近无限的扩充能力这些特点,特别适合对海量数据的视音频数据进行存储、传输和实时处理,所以采用FC技术的SAN目前在很多电视台得到了推广,甚至已成为电视台运做的核心。

在视频处理领域里,SAN就像数字视频网络中的大本营,不但承担着视频数据的存贮、迁移、交换、共享,而且掌管着网络设备的登记、删除、查询、维护。

可以这么理解,SAN是电视台视频网络的主干,在SAN网上可以挂接诸如新闻生产系统、非线性编辑系统、广告非线性插播系统、数字化节目库系统等。

SAN在日益广泛的应用中也暴露了一些缺点和不足。

SAN网络仍然采用传统网络结构进行存储操作,网络结构主要由交换机与集线器构成。

将这些传统规范的硬件应用于新的存储结构中,并应用传统的网络管理技术进行存储管理。

最终导致了系统的匹配问题。

存储区域网络应用和存储发展探讨 第3篇

关键词:存储区域网络;光纤网络交换机;Tivoli SAN Manager;存储虚拟化;云存储

中图分类号:TP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13-0000-01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orage Area Network

Xu Jiang

(Airbus Tianjin Delivery Center,Tianjin300042,China)

Abstract:From the view of system manager describes Storage Area Network(SAN)demand generation and related product and software of SAN vendors.Then talk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storage technology on storage virtualization and cloud storage topics,and the choice of solutions in order to explore together.

Keywords:Storage area network;Fiber network switch;Tivoli SAN Manager;Storage virtualization;Cloud storage

一、存储区域网络需求

存储区域网络是一种高速网络或子网络,提供在计算机与存储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存储设备是指一台或多台用以存储计算机数据的磁盘设备,通常指磁盘阵列。一个SAN网络由负责网络连接的通信结构、负责组织连接的管理层、存储部件以及计算机系统构成,从而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力度。通常SAN与其它计算资源紧密集群来实现远程备份和档案存储过程。SAN支持磁盘镜像技术、备份与恢复、档案数据的存档和检索、存储设备间的数据迁移以及网絡中不同服务器间的数据共享等功能。

二、IBM的解决方案实例

IBM的解决方案有:1.入门级SAN交换机,专为满足中小型SAN环境的需求而设计,它可用于构建各种高性能SAN解决方案,从简单的单交换机配置到支持光纤网络连接和高级业务持续功能的大型多交换机配置。2.中端SAN交换机,是针对可扩展的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解决方案,随需增加端口的可扩展性,支持非中断性的容量激活。3.企业级SAN导控器,专为企业数据中心而设计,是针对最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的企业解决方案,能够应对数据增长和服务器虚拟化,实现服务器、SAN和数据中心整合。具有光纤网络优化服务,包括瓶颈检测、高级性能监控和自适应网络,以及入口速率限制、流量隔离和质量服务。

三、Tivoli存储区域网络管理器

Tivoli SAN Manager是IBM的SAN管理解决方案,作为一个提供全局性存储管理视图的应用程序,比传统的SAN管理定义提供了更多的扩展服务。Tivoli SAN Manager能够管理存储区域网络基础结构及相关联的存储资源,在自动化和分配SAN附加磁盘资源的同时,还能发现、监视和管理SAN的其他组件。Tivoli SAN Manager能够直接与Tivoli NetView集成,能够通过与管理LAN和WAN一致的界面来监视和控制SAN基础结构,发现SAN的拓扑并显示整个SAN的存储组件和存储资源。

四、存储虚拟化

存储虚拟化的思想是将资源的逻辑映像与物理存储分开,从而为系统和管理员提供一幅简化、无缝的资源虚拟视图,目的是提高基础架构的效率,使存储管理变得更加轻松和提高性价比。虚拟可以减少多个存储设备、存储供应商、设备驱动器类型、拷贝服务和管理界面导致的复杂性,并为管理员提供单一虚拟资源的公有视图。管理员可以方便地进行日常维护或者更换老化的阵列。存储虚拟化在SAN中实施后,把来自多个异构网络存储设备的物理存储资源汇集起来,作为一套虚拟存储卷呈现,供主机使用。在虚拟化的SAN架构中,有四种方法可以提供存储虚拟化服务:带内设备、带外设备、分离路径虚拟化的混合方法,基于控制器的虚拟化。所有存储虚拟化解决方案都必须做三件基本的工作:维持虚拟磁盘和物理存储的映射图以及其他配置元数据;执行命令,以便执行配置变更和存储管理任务;在主机和存储之间传输数据。一个好的存储虚拟解决方案是有价值的,存储虚拟可以使企业不再被捆绑到存储硬件上,带来灵活性和节约成本的回报。但企业为实现存储虚拟必须对自身的基础架构和解决方案进行评估,考虑各种可行性和投资,进行科学地决策。

五、云存储

云存储是从云计算概念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云计算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发展,是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云存储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服务系统,是使用整个云存储系统带来的一种数据访问服务。云存储是由网络设备、存储设备、服务器、应用软件、公用访问接口、接入网和客户端程序等多个部分组成的复杂系统。各部分以存储设备为核心,通过应用软件来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服务。

六、结束语

网络存储技术浅析 第4篇

以存储为核心的技术通过相应的存储设备虚拟技术、服务器虚拟技术、文件系统虚拟技术等一系列虚拟技术, 把大量存储设备、服务器、相关应用和管理等虚拟化并进行整合, 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存储、备份系统, 完成了网络数据的集中存储和备份。以网络存储为核心的网络包含有应用服务器、系统服务器和网络存储设备, 其中网络存储设备是数据存储和备份的核心。与传统的存储方式不同, 网络存储设备是直接连接在网络上而被访问的。所有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都是通过交换网络来连接的。这种系统结构中, 网络的可扩展性得到很好的体现, 随着网络带宽的增加, 只需增加系统服务器就能支持更多的应用服务器, 而无须改变系统结构。同时, 也正是基于这种系统结构, 整个网络系统建立了更加可靠的网络数据存储和备份机制, 对保护关键应用的数据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发生人为或者自然灾难的情况下, 数据都不会丢失。网络存储系统提供了更迅捷的数据访问和有效的数据管理, 增强了数据的安全性、稳定性, 节约了成本, 提高了网络的性价比。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网络存储方式, 并就在选择和制定网络存储方案的时候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对我们认识、理解、选择和应用网络存储技术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几种常见的网络存储技术

(一) 直接附加存储

直接附加存储 (DAS, DirectAttachedStorage) , 也可以称为服务器附加存储, 是指将存储设备通过SCSI接口或光纤通道直接连接到一台服务器上。在DAS结构中, 数据存储设备 (DAS磁盘阵列) 直接连接在各种服务器或客户端的扩展接口, 它完全以服务器为中心, 存储硬件设备依附于相应的服务器, 不带有任何存储操作系统, 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之间的访问请求直接通过电缆进行传输。

当服务器在地理上比较分散, 很难通过远程连接进行互连的时候 (如商店或银行的分支机构) , DAS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甚至可能是唯一的解决方案。有的时候, 包括许多数据库应用和应用服务器在内的应用, 系统要求它们必须直接连接到存储器上, 例如Microsoft Cluster Server或某些数据库使用的“原始分区”, 以及群件应用和一些邮件服务等。还有一种情况是用户决定继续保留已有的传输速率并不很高的网络系统, 只有通过DAS的方式来存储数据。

由于DAS成本低、见效快, 安装方便, 存储容量扩展简单, 因此, 特别适合对于存储容量要求不高、服务器数量较少的中小型局域网。

(二) 网络附加存储

网络附加存储 (NAS,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是一种专业的网络文件存储及文件备份系统, 它通过标准的网络拓扑结构 (如以太网) 连接到计算机网络上, 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接入专用的网络存储设备, 因此, 也称为网络直联设备或网络磁盘阵列系统。

NAS由核心处理器 (如一组简易的服务器) 、文件服务管理工具 (如文档存储及服务、电子邮件、互联网缓存等) 、一个或者多个存储设备 (如硬盘驱动器阵列、CD或DVD驱动器、磁带驱动器或可移动的存储介质) 组成。它与用户端的操作系统无关, 是专门用于数据存储的网络存储设备, 集成在NAS设备中的简易服务器可以将有关存储的功能与应用服务器执行的其他功能分隔开。NAS可以应用在任何的网络环境当中, 以LAN为基础使用TCP/IP协议进行通信, 以文件的I/O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NAS从两方面改善了数据的可用性。第一, 即使相应的应用服务器不再工作了, 仍然可以读出数据。第二, 简易服务器本身不会崩溃, 因为它避免了引起服务器崩溃的首要原因, 即应用软件引起的问题。

NAS产品是真正即插即用的产品, 可以完全实现文件在不同操作系统平台下的共享。NAS设备一般支持多计算机平台, 用户通过网络支持协议可进入相同的文档, 因而NAS设备无需改造即可用于混合Unix/Windows局域网内。

NAS设备的物理位置同样是灵活的。它们可放置在工作组内, 靠近数据中心的应用服务器, 或者也可放在其他地点, 通过物理链路与网络连接起来, 网络管理员可以方便地管理数据和维护设备。

NAS设备内置优化的独立存储操作系统, 可以有效释放系统总线资源, 无需应用服务器的干预, NAS设备允许用户在网络上存取数据, 这样既可减小CPU的开销, 也能显著改善网络的性能。NAS设备一般会提供错误恢复系统, 将报警信息自动发给系统管理员, 同时进行动态监测, 提供详细的日志报告, 以求全面保护数据。

NAS是部件级的存储方法, 它的重点在于帮助工作组和部门级机构解决迅速增加存储容量的需求, 如需要共享大型CAD文档的工程小组就是典型的例子。

(三) 存储区域网

存储区域网 (SAN, Storage Area Networking) 以数据存储为中心, 采用可伸缩的网络拓扑结构, 通过具有高传输速率的光纤通道直接连接, 提供SAN内部任意节点之间的多路可选择的数据交换, 并且将数据存储管理集中在相对独立的存储区域网内。

SAN由光纤交换机、存储设备、备份设备和存储管理软件等组成, 高性能的光纤通道交换机和光纤通道网络协议可以确保设备连接可靠且有效。这些连接以本地光纤或SCSI为基础, 一个或多个光纤通道交换机以网络拓扑 (SAN架构) 形式为主机服务器和存储设备提供互联。

SAN的结构允许任何服务器连接到任何存储阵列, 这样不管数据置放在那里, 服务器都可直接存取所需的数据。因此, 用户可以自由增加磁盘阵列、带库和服务器等设备, 使得整个系统的存储空间和处理能力可以按客户需求不断扩大。因为采用了光纤接口, SAN还具有更高的带宽和处理能力。

因为SAN解决方案是从基本功能剥离出存储功能, 所以运行备份工作就无需考虑它们对网络总体性能的影响。SAN方案也使得管理及集中控制实现简化, 特别是对于全部存储设备都集群在一起的时候。光纤接口提供了10公里的连接长度, 这使得实现物理上分离的、不在机房的存储变得非常容易。

随着技术的发展, NAS和SAN之间的许多原有差别开始消失。例如:NAS设备逐渐采用SAN来解决与存储扩展和备份恢复相关的问题。尽管这两种技术类似, 但是NAS不能提供SAN所带来的全面商业优势。然而, 与传统的服务器附件存储相比, 不管是SAN还是NAS技术都能减少用户的总体成本, 并能提供更好的投资回报。大多数分析都认为SAN是未来企业级的存储方案, 这是因为SAN便于集成, 能改善数据可用性及网络性能, 而且还可以减轻管理作业。

由于SAN具有较强的可伸缩性, 提供灵活、高性能和高扩展性的存储环境。对于大数据量存储、需要实时访问数据的企业应用 (如ISP、银行等) , 推荐使用SAN进行数据存储和备份。虽然SAN产品的性能出色, 但由于需求量不大、成本很高, 标准尚未确定等因素, 影响其市场前景, 目前基本是大企业的选择。不过, 随着这些用户业务量的增大, SAN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网络存储系统方案的设计

设计一个成功的网络存储系统方案, 首先, 应该明确网络设计的目标。一个成功的设计, 应该保证在实施后能够满足用户对存储设备性能和容量方面的要求, 能够满足数据的高可用性和抗灾的要求, 能够提供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 能够满足数据备份的要求, 能够满足未来数据与业务增长的要求, 还要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用户可以从数据保护能力、性能、容量、连接性、管理性和附加功能这几个方面来综合考虑, 再结合各自网络规模以及经费状况来决定存储系统的基本架构。一般情况下, 对于存储容量要求不高、服务器数量较少的中小型局域网, 建议采用直接附加存储 (DAS) 。对于重点在于帮助工作组和部门级机构解决迅速增加存储容量的需求, 则采用网络附加存储 (NAS) 。对于大数据量存储、需要实时访问数据的企业应用 (如ISP、银行等) , 推荐使用存储区域网 (SAN) 。

在方案设计过程中, 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 需求分析

设计存储方案之前, 设计者必须首先了解和收集用户需求信息, 了解不同应用对存储容量的要求, 以及系统所需要总存储容量的需求;分析数据备份与恢复的要求与策略, 决定不同数据的重要性级别;确定按照计划停机备份的数据量大小;了解有关数据高可用性的要求;了解数据抗灾的要求;了解异构连接的要求。在了解用户的业务需求与对整体方案的要求后, 需要进一步了解用户应用环境并进行分析。

针对用户的需求, 在系统数据保护、数据管理、数据利用等需求方面做好分析:

其一, 数据保护———系统运行的稳定安全性要求。最值得关注的就是系统失效、数据丢失或遭到破坏, 以及威胁数据的安全。建立存储系统, 使维护人员可以容易地恢复损坏的整个文件系统和各类数据。

其二, 数据管理———实现数据分布处理和集中管理的要求。建立完整的网络数据备份系统, 以备份服务器形成备份中心, 对各种平台的应用系统及其他信息数据进行集中备份, 系统管理员可以在任意一台工作站上管理、监控及配置备份系统, 实现分布处理和集中管理的要求。

其三, 数据利用———大量数据和多用户并发的效率要求。大规模数据执行日常的联机事务处理业务和各种类型的记录查询操作, 都对主机和数据库系统的执行效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多用户的并发操作要求主机服务器系统有很好的并发处理性能, 才能保证不再有效率问题出现和严重的瓶颈情况发生。

(二) 确定系统结构

建立存储系统的目的, 就是保护、管理和利用数据。选择和确定存储系统结构的出发点, 也就应该关注在这三个方面。

1. 数据保护能力

就数据保护而言, SAN和NAS结构都具有非常好的数据保护能力。二者都可以提供冗余结构, 实现高效率的数据备份和远程容灾。一般情况下, 备份效率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备份数据是否过多占用网络资源。在SAN结构中, 备份数据通过专用光纤传输, 大大降低了对网络资源的消耗。而在NAS结构中, 备份用的磁带设备可以连接到文件服务器后端, 备份软件指挥文件服务器将数据直接备份到磁带设备上, 同样可以避免备份数据对网络资源的占用。

2. 数据管理能力

就数据管理方面而言, NAS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优势主要在于安装配置的方便和快捷。SAN结构中存储设备是被当做本地设备访问的, 文件系统和数据的维护在主机端完成, 一般情况下需要基于主机的数据隔离。NAS结构中, 文件服务器是一台提供NFS和CIFS共享服务的主机, 使用NAS存储空间的其他主机不需要维护文件系统。

3. 数据利用方面

就数据利用方面而言, 性能是至关重要的指标。SAN专门为高性能存储要求而开发的光纤通道技术在带宽、连接能力、I/O性能、连接距离和扩展能力等方面, 都大大前进了一步。它可以构建类似于传统以太网结构的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而NAS产品的数据传输途径是传统以太网协议, 这种协议并不是专门针对存储数据的要求而产生的, 它更多涉及到的是关于如何保证连接和交换过程的建立。NAS除了在性能方面略逊于SAN之外, 其具有先天的技术成熟性和成本低廉的优势。

用户结合实际情况, 根据选择的系统结构进行网络拓扑设计与存储设备的内部划分设计, 最终确定设计方案。

(三) 产品的选型

确定了存储系统的基本结构后, 接下来就可进行产品选型。存储产品的评价基本可以集中在容错能力、性能、容量、连接性、管理性和附加功能这几个方面, 其中容错能力是最关键要考虑的因素。

容错能力是指在存储设备的设计方面, 对各种偶然性错误和意外情况的预期, 以及采取的预防或补救措施。存储系统是一个从软到硬的复杂系统, 所以, 对数据保护能力的评价应当考虑到整个系统。

对于一些中小型用户, 采用了RAID、热交换磁盘及双电源等数据保护技术的一些低端磁盘阵列, 基本可以满足要求。但是对关键性业务的用户来说, 这些技术只能算数据保护的最基本前提。对数据完整性的保护、对写缓存的保护、对主机连接的保护, 以及对远程容灾的支持等方面, 往往才能够体现出存储产品的真正数据保护能力。

大型企业中的数据库软件有容错和自动恢复功能, 双机热备份和容灾系统的目的在于保证系统数据和服务的“在线性”, 即当系统有错误发生时, 仍然能够正常的向网络系统客户提供数据和服务, 以使系统不致停顿。而备份技术是“将在线数据转移成离线数据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应付系统数据中的逻辑错误和历史数据保存。在各种容错技术非常丰富的今天, 备份系统仍然是不可替代的。

重启网络设备 解决网络的疑难故障 第5篇

故障回放

单位的一位员工说他使用的计算机不能访问Internet网络了,而且单位的局域网也不能访问了。原以为这只是个别现象,可谁曾想到,单位的其他同事陆陆续续打来电话,向笔者反映他们的计算机都不能正常访问外网和内网。

笔者尝试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并将它接入到局域网尝试上网访问,看看局域网网络是否真的无法上网,结果发现笔者的笔记本能够正常上网,这表明局域网是能访问外部网络的,而同事们向笔者反映的故障应该属于个别现象。

于是,笔者用一位同事的故障计算机以系统管理员身份登录进该计算机系统,并打开该系统的开始菜单,再执行其中的运行命令,从弹出的系统运行对话框中输入字符串命令“cmd”,单击“确定”按钮后,将系统状态切换到MS-DOS工作窗口;在该窗口的命令提示符下输入“ipconfig /all”命令,单击回车键后,笔者从其后弹出的结果界面中发现该计算机的网络参数没有错误。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该计算机不能访问局域网呢,难道是该计算机系统的TCP/IP协议受到了损坏,或者是安装在该计算机系统中的网卡设备自身遇到了硬件故障?为了检验自己的分析是否正确,笔者在该系统的运行对话框中执行了“ping 127.0.0.1”字符串命令。

该命令返回的结果表明该故障计算机的网卡设备安装正确,TCP/IP协议也没有受到损坏。为了测试网卡设备是否能够正常工作,笔者又在系统运行框中执行了“ping 192.168.10.11”字符串命令(其中192.168.10.11是该故障计算机的本地IP地址),测试表明本地网卡也是能够正常工作的。

在排除了本地计算机的网络配置因素后,笔者又Ping了局域网网关的IP地址,以检测故障计算机是否能够正常访问局域网路由器,这一次Ping命令返回的测试结果竟然是“Request timed out”,这难道是局域网中的路由器出现了问题,或者是本地计算机与路由器之间的线路连接出现了故障?考虑到笔者事先已经成功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尝试了局域网上网,因此局域网中的路由器应该是正常的,这么说来唯一的可能就是该计算机到路由器之间的线路连接出现了问题。

会不会是物理线路发生了短路或断裂现象,从而导致了同事的计算机不能正常上网呢?为了测试物理线路是否正常连通,笔者立即找来了专业的线缆测试仪,对连接该计算机的网络线缆进行了连通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物理线路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在毫无头绪的情况下,笔者开始怀疑同事的计算机可能感染了蠕虫病毒,因为病毒有时也会导致网络不通的故障现象。

考虑到查杀病毒是一件很费时间的事情,而且现在也不能确认一定就是病毒“惹”的祸,于是笔者决定使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临时替代故障计算机接入到局域网中。当笔者将同事办公室中的网络线缆插入到自己笔记本电脑的上网端口中,并且尝试Ping局域网中的网关地址时,竟然发现笔者的笔记本电脑也无法Ping通网关,这说明计算机不能上网的故障肯定与病毒无关,也与本地计算机中的配置无关;而且打开本地连接的状态显示界面时,笔者看到通过同事办公室的网络线缆访问网络时,计算机只能对外发送数据包信息,而无法从网络中接受到信息,

由于笔者的笔记本电脑完全是正常的,现在连笔记本电脑也无法通过该网络线缆上网,那问题的原因肯定还是出在网络连接方面,那会不会是局域网中的某些网络设备出现了问题?笔者来到该同事的隔壁办公室,并尝试借用该办公室中的网络线缆进行上网测试操作,测试结果让笔者感到非常意外,居然能够正常上网,这是怎么回事呢?同一个楼层中的所有计算机应该都连接到同一台交换机中的呀,为什么有的计算机能上网,有的计算机不能上网呢,莫非是交换机的部分端口出现了问题?

到了这里,笔者也没有什么好的招法可以利用了,只好来到局域网机房打开接线柜,准备查看交换机端口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打开接线柜后,笔者仔细观察了几台二层交换机中的信号灯状态,发现所有信号灯几乎都处于绿色闪烁状态,这种状态看上去也是正常的呀。既然用眼睛无法看出故障出来,笔者只好使用笔记本依次连接每一台二层交换机进行上网测试了。

当笔记本连接到第一台交换机中时,笔记本能够正常上网,连接到第二台交换机中时,笔记本也能正常上网,偏偏在连接到第三台交换机中时,笔记本就不能正常访问网络了,难道是第三台交换机有问题?笔者不放心,在该连接状态下,又Ping了一次局域网路由器地址,结果发现路由器竟然不能Ping通;接着,笔者又将笔记本电脑换插到第三台交换机中的另外一个端口,并继续进行Ping命令测试,但是所有端口测试下来后都不能Ping通网关地址;再仔细观察第三台交换机控制面板中的信号灯状态时,笔者竟然发现所有端口的信号灯都是绿色的,按照道理来说只有插入网络线缆的端口信号灯是绿色的,为什么空着的端口对应信号灯也是绿色的呢?很显然第三台交换机自身工作状态出现了故障!

找到故障原因后,笔者立即断开了第三台交换机的电源,过一段时间后,又重新接通电源来重启了一下该交换机;待该交换机启动稳定后,笔者立即用笔记本电脑测试了该交换机的连通性,这次笔者发现通过该交换机笔记本电脑已经能够Ping通网关地址了,看来第三台交换机的工作状态已经恢复正常了。于是,笔者又火速赶到故障计算机旁,重新进行了上网访问操作,结果果然没有让笔者再失望,故障计算机终于能够正常上网了;与此同时,其他报修故障的几位同事也都说网络访问又恢复正常了。

故障小结

虽然故障已经被排除了,但笔者还是有一点没有弄明白,那就是为什么处于同一楼层中的计算机有的能够上网,有的不能上网呢?按照每一楼层中的计算机都连接到同一台交换机的组网结构,不应该出现这样的现象呀,除非交换机的端口发生问题了!后来,笔者花了一定的时间梳理了机房中的线路连接,结果发现那台不能上网的计算机已经被连接到另外一台机动交换机中了,而那台机动交换机出了问题后,所有连接到这台交换机中的计算机自然就不能上网了,这也是其他一些同事同时报修故障的原因。

再次回顾该故障的排除过程时,笔者认为日后在检查交换机或其他网络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时,不能简单地通过观察信号灯是否处于绿色闪烁状态得出结论,因为许多网络设备在长时间工作后,可能会出现系统缓存错误,从而容易出现一些虚假的状态信息;而且考虑到类似交换机这样的网络设备一般不容易发生损坏,因此当我们怀疑它们的工作状态出问题后,往往只需要重新启动一下,说不定就能轻松解决各种奇怪的网络故障。

网络存储技术浅析 第6篇

关键词:网络存储,直接连接存储,网络附加存储,存储区域网络

卡行划账, 并把结果返回商家, 交易结束。

三、SSL协议和SET协议的对比

SSL协议和SET协议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SSL协议已被浏览器和WEB服务器内置, 无需安装专门软件;而SET协议中客户端需安装专门的电子钱包软件, 在商家服务器和银行网络上也需安装相应的软件。

2.处理速度

SET协议非常复杂、庞大, 处理速度慢。一个典型的SET交易过程需验证电子证书9次、验证数字签名6次、传递证书7次、进行5次签名、4次对称加密和4次非对称加密, 整个交易过程可能需花费1.5至2分钟;而SSL协议则简单得多, 处理速度比SET协议快。

3.认证要求

早期的SSL协议并没有提供身份认证机制, 虽然在SSL3.0中可以通过数字签名和数字证书实现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的身份验证, 但仍不能实现多方认证, 而且SSL中只有商家服务器的认证是必须的, 客户端认证则是可选的。相比之下, S E T协议的认证要求较高, 所有参与SET交易的成员都必须申请数字证书, 并且解决了客户与银行、客户与商家、商家与银行之间的多方认证问题。

4.安全性

安全性是网上交易中最关键的问题。S E T协议由于采用了公钥加密、信息摘要和数字签名可以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可鉴别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 且SET协议采用了双重签名来保证参与交易活动的各方信息的相互隔离, 使商家只能看到持卡人的订购数据, 而银行只能取得持卡人的信用卡信息。S S L协议虽也采用了公钥加密、信息摘要和MAC检测, 可以提供保密性、完整性和一定程度的身份鉴别功能, 但缺乏一套完整的认证体系, 不能提供完备的防抵赖功能。因此, SET的安全性远比SSL高。

5.协议层次和功能

S S L属于传输层的安全技术规范, 它不具备电子商务的商务性、协调性和集成性功能。而SET协议位于应用层, 它不仅规范了整个商务活动的流程, 而且制定了严格的加密和认证标准, 具备商务性、协调性和集成性功能。

四、总结

由于S S L协议的成本低、速度快、使用简单, 对现有网络系统不需进行大的修改, 因而目前在电子商务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但随着电子商务规模的扩大, 网络欺诈的风险性也在提高, 需要对参与交易的多方进行认证, 在未来的电子商务中SET协议将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雷音彭友霖赣南医学院

一、引言

信息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 信息的可靠存储是一个企业得以正常运作和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随着越来越多的关键信息转化为数字形式并存储在可管理的介质中, 用户对存储和管理信息的能力产生了新的需求。为更有效地使用和管理信息, 用户对信息系统的搭建、数据中心的建设、数据的管理模式、数据的有效使用、信息存储介质的选择以及信息的安全存储等方面, 提出多样化的要求, 以达到数据的最佳利用。

网络存储设备提供网络信息系统的信息存取和共享服务, 其主要特征体现在:超大存储容量、大数据传输率以及高可用性。要实现存储设备的性能特征, 采用RAID作为存储实体是必然选择。传统的网络存储设备都是将RAID硬盘阵列直接连接到网络系统的服务器上, 这种形式的网络存储结构称为 (DAS Direct Attached Storage) , 目前, 按照信息存储系统的构成, SAN (Storage Area Net-work) 和NAS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是最常见的两种选择。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种存储技术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 并将介绍几种新的网络存储技术。

二、传统网络存储技术

1. DAS存储

直接连接存储 (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 是指将存储设备通过SCSI接口或光纤通道直接连接到服务器上的方式。这种连接方式主要应用于单机或两台主机的集群环境中, 主要优点是存储容量扩展的实施简单, 投入成本少、见效快。

DAS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 服务器在地理分布上很分散, 通过SAN或NAS在它们之间进行互连非常困难时; (2) 存储系统必须被直接连接到应用服务器, 如某些数据库使用的“原始分区”上时; (3) 包括许多数据库应用和应用服务器在内的应用, 它们需要直接连接到存储器上。

当服务器在地理上比较分散很难通过远程连接进行互连时, 或传输速率并不很高的网络系统, 直接连接存储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甚至可能是唯一的解决方案, 但是由于DAS存储没有网络结构, 存在许多缺点:一方面该技术不具备共享性, 每种客户机类型都需要一个服务器, 从而增加了存储管理和维护的难度;另一方面, 当存储容量增加时, 扩容变得十分困难, 而且当服务器发生故障时, 数据也难以获取。因此, 难以满足现今的存储要求。

2. NAS存储

网络附加存储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即将存储设备通过标准的网络拓扑结构例如 (以太网) , 连接到一群计算机上, 提供数据和文件服务。NAS服务器一般由存储硬件、操作系统以及其上的文件系统等几个部分组成。简单的说, NAS是通过与网络直接连接的磁盘阵列, 它具备了磁盘阵列的所有主要特征:高容量、高效能、高可靠。

NAS由于其较好的可扩展性、可访问性、低价位、安装简单、易于管理等优点, 广泛应用于电子出版、CAD、图像、教育、银行、政府、法律环境等那些对数据量有较大需求的应用中。多媒体、Internet下载以及在线数据的增长, 特别是那些要求存储器能随着公司文件大小规模而增长的企业、小型公司、大型组织的部门网络, 更需要这样一个简单的可扩展的方案。

但在实际应用中, NAS也存在着以下不足: (1) 在文件访问的速度方面。NAS采用的是File I/O方式, 这带来巨大的网络协议开销。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NAS不适合在对访问速度要求高的应用场合, 如数据库应用、在线事务处理。 (2) 在数据备份方面。需要占用LAN的带宽, 浪费宝贵的网络资源, 严重时甚至影响客户应用的顺利进行。 (3) 在资源的整合和NAS的管理方面。NAS只能对单个存储 (单个NAS内部) 设备之中的磁盘进行资源的整合, 目前还无法跨越不同的NAS设备, 难以将多个NAS设备整合成一个统一的存储池, 因而难以对多个NAS设备进行统一的集中管理, 只能进行单独管理。

3. SAN存储

存储区域网络 (SAN--Storage Area Network) 是指存储设备相互连接且与一台服务器或一个服务器群相连的网络。其中的服务器用SAN的接入点。SAN是一种特殊的高速网络, 连接网络服务器和诸如大磁盘阵列或备份磁带库的存储设备, SAN置于LAN之下, 而不涉及LAN。利用SAN, 不仅可以提供大容量的存储数据, 而且地域上可以分散, 并缓解了大量数据传输对于局域网的影响。SAN的结构允许任何服务器连接到任何存储阵列, 不管数据置放在哪里, 服务器都可直接存取所需的数据。

SAN的应用主要可以归纳为下面集中应用:构造群集环境, 利用存储局域网可以很方便地通过光纤通道把各种服务器、存储设备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具有高性能、较好的数据可用性、可扩展的群集环境。 (1) 数据保护, 存储局域网可以做到无服务器的数据备份, 数据也可以后台的方式在存储局域网上传递, 大大减少了主要网络和服务器上的负载, 所以存储局域网可以很方便地实现诸如磁盘冗余、关键数据备份、远程群集、远程镜像等许多防止数据丢失的数据保护技术; (2) 数据迁移, 可以方便地进行两个存储设备之间的数据移动; (3) 灾难恢复, 特别是远程的灾难恢复; (4) 数据仓库, 用来构建一个网络系统的存储仓库, 使得整个存储系统可以很好地共享。

在实际应用中, SAN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1) 设备的互操作性较差。目前采用最早和最多的SAN互连技术还是Fibre Channel, 对于不同的制造商, 光纤通道协议的具体实现是不同的, 这在客观上造成不同厂商的产品之间难以互相操作。 (2) 构建和维护SAN需要有丰富经验的、并接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 这大大增加了构建和维护费用。 (3) 在异构环境下的文件共享方面, SAN中存储资源的共享一般指的是不同平台下的存储空间的共享, 而非数据文件的共享。 (4) 连接距离限制在10km左右等。更为重要的是, 目前的存储区域网采用的光纤通道的网络互连设备都非常昂贵。这些都阻碍了SAN技术的普及应用和推广。

三、新的网络存储技术

1. NAS网关技术

NAS网关与NAS专用设备不同, 它不是直接与安装在专用设备中的存储相连接, 而是经由外置的交换设备, 连接到存储阵列上——无论是交换设备还是磁盘阵列, 通常都是采用光纤通道接口——正因为如此, NAS网关可以访问SAN上连接的多个存储阵列中的存储资源。它使得IP连接的客户机可以以文件的方式访问SAN上的块级存储, 并通过标准的文件共享协议 (如NFS和CIFS) 处理来自客户机的请求。当网关收到客户机请求后, 便将该请求转换为向存储阵列发出的块数据请求。存储阵列处理这个请求, 并将处理结果发回给网关。然后网关将这个块信息转换为文件数据, 再将它发给客户机。对于终端用户而言, 整个过程是无缝和透明的。NAS网关技术使得管理人员能够将分散的NAS filers整合在一起, 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与可伸缩性, 为企业升级文件系统、管理后端的存储阵列提供了方便。

2. IP-SAN技术

网络存储的发展产生了一种新技术IP-SAN。IP-SAN是以IP为基础的SAN存储方案, 是一种可共同使用SAN与NAS, 并遵循各项标准的纯软件解决方案。IP-SAN可让用户同时使用Gigabit Ethernet SCSI与Fibre Channel, 建立以IP为基础的网络存储基本架构, 由于IP在局域网和广域网上的应用以及良好的技术支持, 在IP网络中也可实现远距离的块级存储, 以IP协议替代光纤通道协议, IP协议用于网络中实现用户和服务器连接, 随着用于执行IP协议的计算机的速度的提高及G比特的以太网的出现, 基于IP协议的存储网络实现方案成为SAN的更佳选择。IP-SAN不仅成本低, 而且可以解决FC的传播距离有限、互操作性较差等问题。

四、结束语

数据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未来网络的核心将是数据, 网络化存储正是数据存储的一个发展方向。这里我们简要的介绍了几种当前比较流行的网络存储技术, 当前网络存储技术还在不断的快速发展, SAN和NAS的融合、统一虚拟存储技术是未来发展的两个趋势。

参考文献

[1]江小云:浅谈存储技术的发展历程[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15)

[2]周可黄永峰张江陵:网络存储技术研究[J].电子计算机与外部设备, 2005, 24 (2)

网络存储设备 第7篇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企业网络数据存储量迅速增加, 具有集中性和高效性的网络存储系统将代替传统的直接附加存储方式, 成为网络存储系统的主体。

基于SAN架构的数据中心网络存储系统, 不仅能够解决数据中心大容量数据存放及传输的问题, 而且还可以提高数据中心数据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这也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奠定了稳定的基础。

传统IDC存储过于分散

长久以来, 企业在网络建设中积累了大量网络信息资源, 而这些信息资源都以各自独立的服务器内置硬盘或直连存储为存储空间存放, 各个应用相互独立, 属于典型的分散式架构, 并存在着以下问题。

首先, 存储空间不能满足数据增长的需求。

服务器直连存储 (DAS) 方式在网络数据中心中被广泛应用。这种方式下, 存储设备作为服务器的一部分, 被挂接在服务器上, 通过SCSI等总线技术与操作系统紧密整合在一起。

单个服务器的每一个SCSI通道上最多可挂接15个设备, 一台文件服务器只允许连接一台磁盘阵列。SCSI的总线结构从根本上限制了DAS方式的扩展, 要增加存储空间容量, 只有通过不断地增加数据服务器来解决。

其次, 数据分散管理导致投资成本增加。

数据中心应用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不断增加, 不仅使数据中心拥有不同的软、硬件平台和彼此相互独立的应用系统, 形成服务器分散式管理局面, 也导致了数据中心设备投资成本的增加。

传统的服务器连接存储方式通常难于更新或集中管理, 服务器分散管理方式也很难评估、规划当前和未来数据存储容量增长变化的需要, 数据中心的整体存储空间不能有效地整合和进行智能化管理。

对于系统管理员来说, 在物理位置分散的数据存储方式下, 要正确、快捷地管理应用系统或数据库系统是极不容易的, 尤其是数据的备份和数据的恢复工作, 管理环节增多, 操作复杂, 费时费力。

最后, 数据处理量增加导致系统和网络运行效率低下。

网络环境下, 数据中心依托网络开展业务工作, 提供网络信息服务, 数据处理业务繁忙。数据的上载、发布、更新、备份、恢复等操作往往要占用网络带宽和服务器资源。

尤其是当网络上数据存储发展到一定规模时, 数据服务和数据管理不仅严重影响主机系统性能, 还要大量占用网络资源, 增加网络负担, 使网络运行效率低下。数据中心既不可能根据各种应用数据处理的增加而随时增加网络带宽, 也不可能根据不同的应用请求而不断地提高服务器的处理性能。

有限的服务器和网络性能与持续增长的数据处理需求形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 以服务器为中心的数据网络转变为以数据为中心的存储网络, 是网络存储发展的必然趋势。

网络数据存储具备三要素

网络数据存储主要包括业务系统、FTP服务、重要的应用系统及公共数据库、各类网站以及大规模的邮件系统以及相应的邮件网关系统等。

笔者认为, 网络存储系统存放的是企业的核心业务数据, 其性能与质量的优劣将对企业的信息化产生重大影响。因此, 建设时须考虑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 系统必须具有高可靠性。网络存储系统是集中存放数据的载体, 一旦出现故障, 将造成极坏影响。因此在建设时一方面要选择技术成熟的设备;另一方面, 系统要具有容错性, 采用备份等容错、容灾措施。

第二, 系统必须具有灵活扩充性。由于信息技术不断发展, 在建设存储系统时不仅要立足于当前的需要, 还要保证系统本身的扩展性, 能根据技术的发展进行二次开发和利用。

第三, 系统必须具有开放性。企业的各种信息处理系统如邮件系统、计费系统、业务管理系统等所需环境各不相同, 存储系统要能够将这些不同厂商、不同操作系统环境的服务器集中起来, 因此存储系统应遵循国际标准, 具有开放性, 能被不同的服务器接受。

建设前的总体规划更重要

在日常工作中, 需要调用网络内核心数据和普通数据, 使用多台操作系统及各不相同的服务器, 不仅应用环境复杂, 且数据库呈现多样性。笔者建议, 对于现代数据中心存储系统系统的设计, 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在整体架构层面, 根据建设原则和需求分析, 我们可以在现有服务器的基础上构建光纤存储系统 (FC-SAN) 。该系统包括四个组成部分:服务器、存储设备、备份设备和互联设备。

对于备份系统, 它由备份管理服务器和高速磁带机组成, 它为整个存储系统提供了网络数据备份和恢复系统两方面功能。数据备份采用增量备份的形式 (即自上一次备份以来更新的所有数据) , 在每日用户量较少时进行。我们可以采用Veritas Netbackup Enterprise Serve数据备份管理软件。

该系统软件可以为大规模的Unix、Windows、Linux环境提供大型机级别的数据保护, 还可以为Oracle、Mircosoft SQL Serve、Lotus Notes、Domino Sybase等提供相应的数据库和应用的备份与恢复解决方案, 符合现代信息存储系统数据库多样性的特点。

至于存储阵列, 作为FC-SAN的主要组成部分, 其性能的优越与适用与否决定了SAN的整体效能。不同品牌的存储设备在性能和技术参数上有很大差别。我们应将存储供应商提供的设备性能指标、特性参数及产品优势等数据逐一对比, 结合企业特点和需求, 合理选型。

网络存储设备 第8篇

关键词:医院信息管理,数据备份,数据存储与安全

0 引言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是现代医院运营的必要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 是应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为医院各部门提供病人医疗信息、病人费用信息和决策分析统计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工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该系统在医院的日常管理、医疗活动和经济成本核算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在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优化就医流程和提高医疗效率的同时, 与其它仪器设备一样容易出故障, 而一旦系统出现故障对医院医疗活动的影响可以说是全方位的, 将对医院的医疗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 甚至导致医疗活动不能正常进行。因此, 系统的维护、数据的安全管理与存储成为医院信息管理的关键任务。如何对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至关重要。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 对数据存储也越来越高, 而原有的存储系统体系结构和容量负载都无法满足信息迅猛增长及对存储系统高性能高可用性的要求;新一代企业存储平台建设就是要对现有的存储资源进行整合, 建立以数据为中心, 分布处理、集中管理的存储体系;同时采纳SAN结构, 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个系统的性能。

1 存储区域网络 (Storage Area Network) 介绍

SAN采用高速数据连接通道---光纤通道 (Fiber Channel, FC) 连接服务器和存储系统。从结构上看, 服务器和数据存储系统相互独立。将设备连接到FC集线器或交换机上, 便于扩展系统规模。在SAN中, 所有的存储设备和存储数据均可采用中心化管理, 使得整个存储系统具有可伸缩性。并且, 可以通过存储设备的集群方式而达到高可用度。存储设备与服务器通过HBA (Host Bus Adaptor) 、光缆、FC集线器或FC交换机连接。客户则通过局域网访问服务器。在存储设备之间交换数据时, 可以不通过局域网。可以避免大流量数据传输时发生阻塞和冲突, 特别适合高速和不间断数据传输。SAN存储区域网络的特点

(1) 管理上的方便性, 集中式管理软件允许远程配置、监管和无人值守运行; (2) 可扩展性, 容量可扩展以符合网络需求, 在不影响LAN性能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存储硬件的功能; (3) 容错能力、高可靠性和高可获性, SAN就绪的磁带库具备可热插拔的冗余磁带机、介质、电源和冷却系统以确保可靠性; (4) 配置的灵活性, 具备长达20公里距离的远程功能以及灵活的网络部件, 基于光纤通道的SAN可以根据要求进行配置; (5) 支持异构服务器, UNIX、NT和Net Ware服务器可同时连接。

2 基于SAN架构的医院数据中心设计方案

光纤交换机选用IBM 3534-F08交换机, 其具有8个2G端口。

磁盘阵列选用IBM FASt T600, 具体配置如下:

Fast T600-1:RAID组1 (采用36G热插拔硬盘、3+1方式) 为门诊系统数据存储空间、RAID组2 (采用36G热插拔硬盘、) 为住院系统数据备份存储空间。

Fast T600-2:RAID组1 (采用36G热插拔硬盘、3+1方式) 为住院系统数据存储空间, RAID组2 (采用36G热插拔硬盘、) 为门诊系统数据备份存储空间, RAID组3 (采用73G热插拔硬盘、) 为备份镜像卷存储空间。

所有三台服务器均通过各自主机上的两块HBA卡分别与两台光纤交换机连接, 同时两台Fast T600也通过各自控制器上的接口与光纤交换机连接, 这样服务器系统与存储系统通过光纤交换机就连接在一起。

3 备份与恢复系统工作方式

采用磁盘缓存 (Disk Staging) 方式进行数据的备份与恢复, 磁盘缓存分为三个阶段:先在磁盘阵列上专用的备份镜像卷上创建工作卷的备份镜像, 之后再定期将备份镜像转移到磁带中, 最后会自动删除磁盘中的备份镜像。恢复时, 如果磁盘数据可用, 则直接进行快速恢复。由于将更快的磁盘存储设备用作中间介质, 从而提高了备份性能和恢复性能。其工作方式示意图如下:

上图中备份服务器为HRIP服务器集群中的备份服务器, 镜像卷选用与3块73G硬盘构成RAID5, 磁带库选用Net Stor TA108磁带库, 备份管理软件选用IBM Tivoli Storage Manager (TSM) 。

以门诊数据库系统备份方式为例说明备份过程:

在镜像卷通过快照方式对门诊RAID5卷组进行镜像;

将镜像卷中的镜像备份到磁带库中。

上述两个过程均是通过SAN进行的, 对于工作主机来说基本没有资源上的需求, 因此备份过程对工作主机只有很小的影响, 同时由于采用的是快照方式进行镜像, 镜像过程很短, 同时也不需要数据库进行归档操作, 备份过程不需要工作主机停止数据库操作, 因此备份时可照常提供应用服务, 并在此基础上很好的保证了数据一致性 (备份完成时的数据就是进行快照一瞬间的数据) 避免了传统备份时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备份完的数据已与备份开始时的数据产生偏差) 。在镜像卷向磁带库备份时就脱离了工作主机, 只由备份管理机进行操作。

4 备份策略和灾难恢复计划

备份策略:业务数据由于已采用大量的冗余措施进行数据保护, 因此业务数据的备份可采用每周在访问量比较小的时候做一次基于磁带的全备份, 平时每天进行一次基于磁盘的镜像即可。

灾难恢复计划:一旦运行数据发生问题, 从备份介质中恢复出最当前的数据, 经过对系统的初步运行环境分析, 归纳出以下有可能会出现的几种情况,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4.1 数据磁盘故障

如只是数据盘单盘的故障, 由于数据盘组使用了RAID5技术, 则应该可直接热替换硬盘;若两个数据盘组已不能访问, 则需先修好物理盘, 然后从备份介质恢复数据

4.2 主机物理损坏

替换主机, 使用原来的系统盘或数据盘, 若不使用原来的系统盘或数据盘, 可以通过灾难恢复功能恢复操作系统, 然后恢复数据

4.3 系统盘物理损坏

替换系统盘, 通过灾难恢复功能恢复操作系统

4.4 操作系统不能启动

直接通过灾难恢复功能恢复操作系统

4.5 磁盘上数据损坏

从备份介质上的数据备份恢复数据

5 总结

系统是基于模块化、可扩展、无单点故障的SAN解决方案, 具有容灾和业务连续性等特性。它对医院的业务系统能够提供无缝的异地容灾备份解决方案, 为高效、高可靠性的双磁盘阵列系统容灾备份方案提供了良好的可用性支持。

参考文献

[l]孙国强, 李包罗, 魏永华, 等.医院信息系统数据的备份方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1, 17:189-190.

[2]张煦芳.医院多通道信息冗余信息网建设[J].医学信息, 2005, 2:82I84.

浅谈网络存储技术 第9篇

1 传统网络存储技术

传统网络存储技术大致分为三种:直连附加存储、网络附加存储、存储区域网络。这三种网络存储方式特点各异, 应用在不同的领域。

1.1 DAS存储

直接连接存储 (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 是指将存储设备通过SCSI接口或光纤通道直接连接到服务器上的方式。这种连接方式主要应用于单机或两台主机的集群环境中, 主要优点是存储容量扩展的实施简单, 投入成本少、见效快。

DAS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 服务器在地理分布上很分散, 通过SAN或NAS在它们之间进行互连非常困难。 (2) 存储系统必须被直接连接到应用服务器。 (3) 包括许多数据库应用和应用服务器在内的应用, 它们需要直接连接到存储器上。

当服务器在地理上比较分散很难通过远程连接进行互连时, 或传输速率并不很高的网络系统, 直接连接存储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甚至可能是唯一的解决方案, 但是由于DAS存储没有网络结构, 存在许多缺点:一方面该技术不具备共享性, 每种客户机类型都需要一个服务器, 从而增加了存储管理和维护的难度;另一方面, 当存储容量增加时, 扩容变得十分困难, 而且当服务器发生故障时, 数据也难以获取。所以很难满足现今的存储要求。

1.2 NAS存储

网络附加存储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是指存储设备通过标准的网络拓扑结构, 连接到一群计算机上, 提供数据和文件服务。NAS服务器一般由存储硬件、操作系统和文件系统等几个部分组成。简单的说, NAS是通过与网络直接连接的磁盘阵列, 它具备了磁盘阵列的所有主要特征:高容量、高效能、高可靠。

NAS由于其较好的可扩展性、可访问性、低价位、安装简单、易于管理等优点, 广泛应用于电子出版、CAD、图像、教育、银行等那些对数据量有较大需求的应用中。多媒体、Internet下载以及在线数据的增长, 特别是那些要求存储器能随着文件大小规模而增长的企业、小型公司、大型组织的部门网络, 更需要这样一个简单的可扩展的方案。

但在实际应用中, NAS也存在着以下不足: (1) 在文件访问的速度方面:NAS采用的是File I/O方式, 这带来巨大的网络协议开销。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NAS不适合在对访问速度要求高的应用场合, 如数据库应用、在线事务处理等。 (2) 在数据备份方面:需要占用LAN的带宽, 浪费宝贵的网络资源, 严重时甚至影响客户应用的顺利进行。 (3) 在资源的整合和NAS的管理方面:NAS只能对单个存储设备之中的磁盘进行资源的整合, 目前还无法跨越不同的NAS设备, 难以将多个NAS设备整合成一个统一的存储池, 因而难以对多个NAS设备进行统一的集中管理, 只能进行单独管理。

1.3 SAN存储

存储区域网络 (SAN———Storage Area Network) 是指存储设备相互连接且与一台服务器或一个服务器群相连的网络。其中的服务器用SAN的接入点, SAN是一种特殊的高速网络, 连接网络服务器和诸如大磁盘阵列或备份磁带库的存储设备, SAN置于LAN之下, 而不涉及LAN。利用SAN, 不仅可以提供大容量的存储数据, 而且地域上可以分散, 并缓解了大量数据传输对于局域网的影响。SAN的结构允许任何服务器连接到任何存储阵列, 不管数据置放在哪里, 服务器都可直接存取所需的数据。

SAN的应用主要可以归纳如下:构造群集环境, 利用存储局域网可以很方便地通过光纤通道把各种服务器、存储设备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具有高性能、较好的数据可用性、可扩展的群集环境。 (1) 数据保护, 存储局域网可以做到无服务器的数据备份, 数据也可以后台的方式在存储局域网上传递, 大大减少了主要网络和服务器上的负载, 所以存储局域网可以很方便地实现诸如磁盘冗余、关键数据备份、远程群集、远程镜像等许多防止数据丢失的数据保护技术。 (2) 数据迁移, 可以方便地进行两个存储设备之间的数据移动。 (3) 灾难恢复, 特别是远程的灾难恢复。 (4) 数据仓库, 用来构建一个网络系统的存储仓库, 使得整个存储系统可以很好地共享。SAN方案简化了管理和集中控制, 这对于全部存储设备都集中在信息中心, 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因此, SAN非常适用于非线性编辑、服务器集群、远程灾难恢复、因特网数据服务等多个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 SAN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1) 设备的互操作性较差。目前采用最早和最多的SAN互连技术还是Fibre Channel, 对于不同的制造商, 光纤通道协议的具体实现是不同的, 这在客观上造成不同厂商的产品之间难以互相操作。 (2) 在异构环境下的文件共享方面, SAN中存储资源的共享一般指的是不同平台下的存储空间的共享, 而非数据文件的共享。 (3) 连接距离限制在10km左右等。更为重要的是, 目前的存储区域网采用的光纤通道的网络互连设备都非常昂贵。这些都阻碍了SAN技术的普及应用和推广。

2 新的网络存储技术

2.1 NAS网关技术

NAS网关与NAS专用设备不同, 它不是直接和安装在专用设备中的存储相连接, 而是经由外置的交换设备, 连接到存储阵列上。无论是交换设备还是磁盘阵列, 通常都是采用光纤通道接口。正因为如此, NAS网关可以访问SAN上连接的多个存储阵列中的存储资源。它使得IP连接的客户机可以以文件的方式访问SAN上的块级存储, 并通过标准的文件共享协议 (如NFS和CIFS) 处理来自客户机的请求。当网关收到客户机请求后, 便将该请求转换为向存储阵列发出的块数据请求。存储阵列处理这个请求, 并将处理结果发回给网关。然后网关将这个信息转换为文件数据, 再将它发给客户机。对于终端用户而言, 整个过程是无缝和透明的。NAS网关技术使得管理人员能够将分散的NAS filers整合在一起, 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与可伸缩性, 为用户升级文件系统、管理后端的存储阵列提供了方便。

2.2 IP-SAN技术

网络存储的发展产生了一种新技术IP-SAN, IP-SAN是以IP为基础的SAN存储方案, 是一种可共同使用SAN与NAS, 并遵循各项标准的纯软件解决方案。IP-SAN可让用户同时使用Gigabit Ethernet SCSI与Fibre Channel, 建立以IP为基础的网络存储基本架构, 由于IP在局域网和广域网上的应用以及良好的技术支持, 在IP网络中也可实现远距离的块级存储, 以IP协议替代光纤通道协议, IP协议用于网络中实现用户和服务器连接, 随着用于执行IP协议的计算机的速度的提高及G比特的以太网的出现, 基于IP协议的存储网络实现方案成为SAN的更佳选择。IP-SAN不仅成本低, 而且可以解决FC的传播距离有限、互操作性较差等问题。

网络存储空间就要这样玩 第10篇

网盘整合

利用网盘,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和朋友分享优秀资源或备份文件。但每次都要打开浏览器才能将文件传到网盘中,的确有些麻烦,特别是拥有多个网盘的用户在管理不同网盘时会更加的烦琐,好在笔者在名为AsLocal的第三方应用的帮助下,将网盘接口直接添加至“我的电脑”中,就像管理本地硬盘、U盘文件一样,轻松地通过复制粘贴删除就能直接操作网盘上的文件。

AsLocal唯一功能就是在“我的电脑”中为网盘增加一个“驱动器”,像管理本地文件一样管理网盘内容。AsLocal的体积很小,支持主流的 Windows 7与XP操作系统。它的安装过程很简单,第一次安装的时候由于系统需要,会自动关闭Windows资源管理器,安装完成后就会在“我的电脑”中多出了一个“我的网盘”盘符。双击图标“我的网盘”之后,右击鼠标,在右键菜单中选择“新建网盘”就可在众多网盘中找到你所拥有的网盘,按照提示输入账户和密码将其添加至管理列表中(如图1)。当你需要上传与下载文件时,直接选择复制粘贴(Ctrl+C/V)或是通过鼠标拖拽。操作与U盘、本地硬盘、移动硬盘完全一致,比起打开浏览器登录后再上传下载要方便许多(如图2)。

AsLocal的最新版本已支持百度、盛大、 网易网盘、腾讯中转站、115网盘、Skydrive、华为网盘、金山快盘,新浪微盘等网盘,对于经常使用网盘的朋友来说,将它们集成在“我的电脑”集中管理肯定会方便不少。

网盘之间的数据转存

相信大家都喜欢将网络上分享的资料存储在一个常驻的网盘中,比如笔者就喜欢将各式各样的资料、电影存储在百度云中。一旦遇到别人分享除百度云以外的网盘数据,且笔者又想将其放置进百度云中进行统一管理收藏时,这让笔者花了大量的工夫来实现这一目的,其中包括将其下载至本地后再上传至百度云空间。网盘间的直接转存功能在现阶段是不会存在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后,发现网盘的离线下载功能在数据转存时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以360网盘转存至百度云为例进行讲解。

首先打开已存储资料的360网盘,选中需要转存的文件点击下载,这时云盘弹出的下载选项界面中会将文件的URL路径提供给我们,如果点击下载后系统直接跳至迅雷进行下载时,我们可以右键点击下载项在菜单中选取“复制下载链接”(如图3),选中此路径将其复制至剪切板中。这时我们再进入百度云,点击主界面中的“离线下载”,将复制的路径粘贴至下载文件链接(如图4),再选择文件路径后,点击开始下载即可。

Tips

不同的网盘在转存数据时的操作大都相同,华为网盘、115网盘均可使用这样的下载方式(如图5)。百度浏览器、搜狗或是QQ浏览器在点击下载后会自动弹出下载选项页面,如果是使用的FireFox或是Chrome浏览器下载时,是自动将文件进行下载,这时我们就需要为浏览器添加迅雷下载插件,这样就能调用迅雷下载器,以便我们获得文件的URL地址。

网盘资源快速获取

网络硬盘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无论是文件资料的分享还是个人存储都十分便利。笔者在百度云空间内存储了海量的电影,为了将其利用起来,笔者决定在网络播放器中直接播放存储在云盘中的高清电影,由于播放盒子中没有百度云的数据接口(由于播放器的不同,盒子中的网盘数据接口便有所不同),因此笔者找来了第三方应用,来实现百度云与播放盒子的互联。

“电视猫”是笔者最终选用的视频播放App,它对百度云的数据支持要优于VST全聚合,并且操作界面要比百度云客户端简单不少。运行电视猫后,选中主界面中的“设置”选项,在下级菜单中选择“绑定百度云”(如图6),这时我们打开手机端安装的百度云并扫描屏幕中的二维码即可实现绑定(如图7)。完成后,先别慌选择百度云选项,我们还需要在手机或是PC端登录百度云,将存储在其中的视频放置在“我的应用数据/moretv”文件夹类(如图8),这时我们再通过电视猫进入百度云,即可在视频选项中看到存储的视频文件了,选中即可调用盒子内置播放器进行播放。

Tips

由百度云分享的电影资源有限,为了丰富我们的影片库,我们可以通过百度云的离线下载功能,将BT种子添加至百度云中进行转存,一部1080p电影转存只需要1秒钟就能完成(如图9)。

网络存储设备 第11篇

1 存储网络管理

只要网络中的服务器与存储器之间还存在隶属关系, 存储管理应用程序的工作重心就将只集中在服务器一端 (存储器的直接所有者) 和特定的操作系统上。存储网络将管理的重心从服务器转变到存储器, 并且允许存储管理程序可以独立于某台服务器和某个特定操作系统而处理数据问题。

SAN的管理具有层次性的功能, 这些功能可以作为单独的应用而存在, 也可以集成在一个管理系统中, 在这个层次结构中, 低层向高层传送一些状态和事件信息, 同时高层也向低层的特定代理 (agent) 发送命令 (command) 和查询 (query) 。管理结构建立在SAN中的可管理设备 (如主机适配器、交换机和桥接器等) 互连的基础之上, 这就好比管理实体存在于磁盘阵列和磁带子系统中一样。上面所列的这些设备通过一些协议, 与其相应的设备管理应用程序进行通信。然后设备管理应用程序进而还可能与上层的存储器以及存储器资源管理器进行通信, 这些存储器以及存储器资源管理器提供了到企业级系统管理平台的接口。光纤通道硬件和软件厂商都有一定的兴趣, 使他们的产品适应这种伞状的管理策略;为这种将组成SAN系统的各个层次聚合在一起的方法, 方便了所有产品的配置过程。

多个存储网络设备的管理就意味着需要多个设备管理器, 相应地, 也就是需要多个管理工作站或是控制台来支持不同厂商的应用程序。对于IT管理人员来说, 使用多个管理控制台并不是一个好办法。在局域网或广域网中并行开展网络管理的方法分割了管理平台的整体性, 这种方法可促进单个存储网络应用中设备管理器的合并。

2 存储资源管理

在SAN管理层次结构中, SRM (存储资源管理) 应用是更为集成的存储管理平台的一个子集。SRM应用既可作为独立的应用程序使用, 也可作为更大的管理应用的一个模块嵌入到其中使用, 同时SRM应用也可以为同构或是异构的操作系统平台编写[2]。对于SAN来说, SRM应用并不是独一无二的, 它的内部也可能包括工作站附接的 (workstation-attached) 、SCSI附接的 (SCSI-attached) 或者是NAS的存储器。存储资源管理应用只有在多个服务器访问同一存储磁盘阵列, 或者SRM应用工作站自身是SAN附接的 (SAN-attached) 时, 才是SAN特定 (SAN-specific) 的。

如果没有存储资源管理机制, 磁盘的管理就会被限制在一台服务器上。对于一个拥有成百上千甚至上万台服务器的企业来说, 人工收集大量的各种信息, 将是无法做到的。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在多台服务器上完全不必要地重复设置相同的应用一些部门的磁盘空间可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而另一些部门的磁盘空间却不够使用不能恰当地估计磁带备份需求;以及不可预见的磁盘短缺所带来的突然停机。

存储资源管理机制解决了上述问题。它将磁盘信息检索的过程自动化, 并为所有的磁盘资源提供了一个统一视图。每台服务器上的SRM客户程序周期性地更新分配给它的卷和目录信息, 并将更新之后的信息上报到SRM管理器。接着, SRM管理平台将来自于多个客户程序上的状态信息存储到相关的数据库中, 并且依据各厂商设计实现的不同, SBM管理平台还可能提供在超过存储使用上限的时候存储器发出警报的功能。与局域网和广域网中的传统工具相似, SRM应用也可能提供强化的容量规划功能, 该功能方便了存储资源的重新分配工作, 并提供了为可能发生的存储需求进行精确预算的功能。

由于SAN是一种以存储器为中心的模型, 所以SRM应用可以更有效地对存储器使用进行优化, 而不是用来巩固SCSI结构。举个例子来说, 存储网络上的JBOD和RAID在SAN附接的 (SAN-attached) 服务器之间磁盘空间的重新分配上提供了较高的灵活性, 同时也可以在不中断系统的情况下更方便地增加存储池的大小。在更高的层次上, 通过SRM的存储器使用数据信息可以与通过存储网络管理应用的传输利用信息结合起来决定最佳的服务器与存储器配置, 这样可以在满足存储容量需求的同时也考虑到网络的通信能力。

3 存储管理

存储管理是一种更广的存储功能范畴, 除了资产跟踪功能以外, 它的范围还包括磁带备份、存档、数据存放以及存储空间和文件管理策略等。存储管理应用可能是一种伞状的多功能平台, 它既可以作为一整套补充软件产品封装在一起, 也可以作为可完成一定管理功能的专门的独立程序而存在。像SRM应用一样, 存储区域网络结构使得存储管理更加容易一些, 但存储管理却不依赖于存储区域网络结构。然而, 存储管理产品的生产厂商却已经是SAN的支持者, 这主要是因为比起其他的存储结构SAN提供了更高、更好的适应性。

除了备份操作以外, 存储管理的功能还可能包括:监控共享资源的访问过程;调度运行不会造成混乱的磁盘整理程序管理文件系统的增长以及完整性;监视对存储器的跨平台访问。在单个应用中集成的功能越多, 那么对于日常的操作来说, 存储管理就会越简单, 随着SAN中存储器和存档系统越来越多, 系统的集成度就会越来越高。

摘要:SAN的管理是一种层析性的管理应用, 包括从硬件设备管理器层到企业级管理应用层的多个层次管理。由于服务器背后SAN形式网络的兴起, 数据的传输和数据本身的管理, 对于稳定运行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对SAN存储网络管理、存储资源管理及存储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SAN,存储网络管理,存储资源管理

参考文献

[1]刘琰.浅谈IPSAN存储技术在高校数据中心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8 (5) .

上一篇:中国电影不会谈恋爱下一篇:学生主体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