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

2024-07-11

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精选9篇)

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 第1篇

关键词:胎儿唇腭裂畸形,彩色多普勒超声,二维超声,三维超声TUI技术

唇腭裂畸形是临床面部常见的发育畸形, 主要与遗传因素、药物服用不当、环境因素、孕妇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1]。唇腭裂畸形分为单纯腭裂、单纯唇裂、唇腭裂三种类型, 且以唇腭裂居多。胎儿唇腭裂畸形影响外观形象, 造成新生儿吞咽障碍、发音功能障碍, 给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的困扰。超声检查是临床进行产前检查的主要诊断方法, 操作简单[2]。但是进行超声检查对胎儿单纯唇裂、单纯腭裂的检出率不高, 随着临床对唇腭裂畸形的诊断研究结果发现, 二维超声对单纯唇裂的检出敏感性强、检出率高[3]。三维超声TUI技术对单纯腭裂、唇裂的检出率高, 将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二维、三维超声进行诊断可以提高对胎儿唇腭裂畸形的准确诊断率, 为分娩方式的选择提供诊断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6年5月本院产科分娩的60例唇腭裂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 经产后确诊为唇裂16例, 腭裂7例, 唇腭裂37例。60例产妇年龄为22~39岁, 平均 (26.3±2.6) 岁;孕周为19~40周, 平均 (28.1±3.1) 周。

1.2 方法

(1) 彩超联合二维超声检测:采用美国GE公司VOLUSON-E8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超声检查, 探头频率为2.5~7.0 MHz。孕妇取仰卧位, 先通过普通探头对胎儿的面部组织结构行全面探查, 观察胎儿鼻部、口部有无异常现象, 鼻面部成像不清晰时引导孕妇调整体位。对不能明确诊断的唇腭裂畸形胎儿采用二维超声进行检查。二维超声检测时, 使用二维超声探头对胎儿的颜面部进行检测, 旋转探头对唇部进行冠状面、横切面扫描, 准确显示胎儿的眼眶、硬腭、鼻孔、鼻腔、上下唇、人中线、牙槽骨等部位有无异常现象, 对异常图像进行详细检查, 使鼻唇部成像清晰, 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2) 彩超联合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TUI技术检查:在常规超声检查、二维超声检测基础上对异常图像使用三维超声容积探头、TUI技术进行诊断。将探头固定于胎儿颜面矢状位的体表位置, 利用4D容积取样框搜集胎儿的面部容积数据, 利用表面成像模式、骨骼成像模式对胎儿的硬腭、鼻腔、上下唇、人中线、牙槽骨进行探测。然后在胎儿唇部冠状面采集容积数据, 利用TUI技术的超声断层成像, 对胎儿口唇部形状、腭部连续性、牙槽骨等清楚显示, 判定胎儿唇腭裂畸形类型及程度。

1.3 诊断标准

胎儿唇腭裂畸形诊断标准:唇连线部位有不连续或者中断的回声, 唇连线间隙狭窄, 唇连线未到达鼻孔, 鼻孔不对称。二维超声显示鼻部呈“三角形”, 三维超声显示呈“兔唇”, 上唇部有明显的豁口牙槽弓消失, 鼻部扭曲, 舌尖可以从鼻腔处伸出来。唇腭裂畸形程度: (1) 唇裂:Ⅰ度即裂口位于唇红部, 范围较小, 未涉及上唇部位;Ⅱ度即裂口达到上唇部, 未涉及鼻底部位;Ⅲ度即裂口达到鼻底, 有鼻孔不对称、变形、鼻翼塌陷等症状, 常常合并有腭裂现象。 (2) 腭裂Ⅰ度即裂口位于软腭或腭垂部;Ⅱ度即裂口位于牙槽突外的全腭部位;Ⅲ度即裂口涉及牙槽突、全腭部位。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0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超声联合诊断方式的唇腭裂类型检出情况比较

60例唇腭裂畸形患儿引产4例, 自然分娩56例。彩超联合二维超声检测准确诊断47例 (78.33%) , 彩超联合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TUI技术准确诊断58例 (96.67%) , 两种超声联合诊断方式结果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15.3763, P<0.05) , 见表1。

例 (%)

2.2 两种超声联合诊断方式对胎儿唇腭裂畸形类型的程度检出情况比较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TUI技术检查对Ⅰ度和Ⅱ度唇裂、腭裂、唇腭裂检出率均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二维超声检测,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两种超声联合诊断方式对胎儿唇腭裂畸形的漏诊率与误诊率比较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二维超声检测的误诊率为2例 (3.33%) 、漏诊率为11例 (18.33%) 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TUI技术检查的0、2例 (3.33%) , 两种超声联合诊断方式对胎儿唇腭裂畸形的漏诊率与误诊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X2=9.8864、5.1282, P<0.05) 。

3 讨论

3.1 产前超声诊断对胎儿唇腭裂畸形的作用

胎儿唇腭裂畸形是一种常见的面部畸形, 产前超声诊断是临床对胎儿健康状况的常用诊断方法, 操作简单, 价格合理, 通过产前诊断旨在提高新生儿的出生质量[4]。彩超检查可以对胎儿的形态、颜面部结构进行探测, 了解胎儿的健康状况[5]。单侧唇裂胎儿一般无染色体、解剖结构的异常, 约有25%的腭裂胎儿有染色体异常表现, 通过超声可以明确检出。超声检查可以筛查胎儿的畸形情况, 初步筛查胎儿是否有颜面畸形, 为分娩方式提供诊断依据。

3.2 胎儿唇腭裂畸形与正常胎儿的超声图像表现

正常胎儿的超声图像表现:上唇人中线清晰可见, 双鼻孔对称, 唇缘连续性好且完整。胎儿闭嘴时上唇、下唇清晰显示, 为“桔瓣”状, 张口时表现为“0”型[6]。 (1) 单纯唇裂:二维超声显示胎儿鼻孔变形、不对称, 上唇裂口在鼻底部及以下范围, 回声中断, 间隙有狭窄或者增宽的迹象, 鼻翼塌陷。三维超声显示胎儿的上唇部可以见“豁口”或者“兔唇”症状[7]。 (2) 单纯腭裂:二维超声显示胎儿鼻孔无明显变形, 横切面成像显示牙槽突的连续性中断, 对硬腭进行矢状面成像显示腭部回声中断[8]。三维超声显示胎儿的牙槽突有不规则的强弧形回声, 硬腭内的裂隙无回声[9]。 (3) 唇腭裂:二维超声显示胎儿上唇的连续性中断, 牙槽骨有凹陷切迹, 牙槽弓的回升中断, 且弧度消失, 胎儿的舌头可以从口腔进入鼻腔。三维超声显示胎儿的鼻唇部结构不清晰、紊乱, TUI断层成像可清楚显示硬腭裂隙内无回声[10]。

3.3彩超联合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TUI技术对胎儿唇腭裂畸形诊断的临床意义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唇腭裂畸形有筛查作用[11,12], 但是仅对胎儿进行冠状面成像, 脐带遮挡、胎儿姿势对诊断结果有干扰, 而且对于复杂、结构异常不明显的唇腭裂畸形就容易漏诊或者误诊[13,14]。通过临床对胎儿畸形诊断技术的完善和研究发现, 二维超声、三维超声TUI技术在常规超声诊断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图像信息, 从多个切面对胎儿结构进行探查, 提高了超声成像质量及胎儿唇腭裂畸形检出率[15,16]。二维超声利用二维探头通过横切面、矢状面、冠状面立体成像可以从不同切面对胎儿的眶、硬腭、鼻孔、鼻腔、上下唇等进行探测, 弥补常规彩超诊断的不足。通过梨状孔经口部对下颌部位、硬腭进行探测, 使腭裂、唇腭裂、唇裂的诊断率得到提高。二维彩超对单纯唇裂的检出率较高, 但对于深达牙槽弓的腭裂畸形还不能明确诊断[17,18]。且诊断效果受检验医师的技术、临床检验经验、裂口大小的影响, 临床在诊断时对检验者的要求较高。三维彩超利用三维超声容积探头结合TUI技术进行胎儿颜面畸形诊断, 通过对颜面部的容积信息进行搜集、处理, 可以清晰地观测唇部结构、裂口范围、裂口深度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利用TUI技术可以对鼻唇部进行断层超声成像, 立体成像技术对胎儿的骨性标志、颜面结构、鼻唇结构可以清晰显示[19,20]。通过旋转和调整探头角度可以对唇中线、鼻切迹、牙槽突等进行贯序显示, 比二维超声检查更为简单, 对检验医师的要求低, 诊断时间快。但是, 羊水过少、胎动频繁、脐带上肢遮挡都会影响颜面的成像效果, 所以, 针对三维TUI技术的缺陷临床采用超声诊断、二维、三维超声联合诊断, 提高颜面畸形检出率[20,21]。

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仪说明书 第2篇

1.1、设备用途:主要用于腹部、心脏、妇产科、浅表器官、腹部实时四维等部位的彩色超声显像和科研。

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包括:

#1.2.1、彩色监视器:17寸高分辨率彩色液晶监视器,自由臂设计,可上下左右前后任意旋转,多达360度。(附证明资料)1.2.2、操作键盘:可多方向控制转位 1.2.3、全数字化超宽频带波束形成器 1.2.4、超宽频带探头, 频率范围1---12MHZ 1.2.5、数字化高分辨率二维灰阶成像单元 1.2.6、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部件 1.2.7、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CPA)1.2.8、方向性能量图

1.2.9、M模式, 彩色M型(附图片证明),解剖M型 1.2.10、脉冲波及连续波模式,并具备高PRF脉冲波

1.2.11、实时动态频谱多普勒显示及多参数分析系统,并可输入报告系统 1.2.12、三同步功能

1.2.13、组织谐波成像单元,采用脉冲反相谐波技术,并具备多组谐波选择 #1.2.14、160DB动态范围,可视可1DB的调节 1.2.15、1500数字化通道

1.2.16、复合成像技术可选(同时作用于发射和接收,至少5线发射,要求作曲别针试验并附图片)1.2.17、斑点噪声抑制技术,提高图像对比分辨率,减少噪声的干扰。#1.2.18、组织差异校正技术,利用声波在不同组织传播速度不同,对不同组织进行回声校正,改善远场穿透,提高分辨率,分多种组织可选,≥4种(附证明资料)1.2.19、智能图像优化技术:根据人体不同的声学特性及医生的诊断需求进行快速的图像优化条件设置的选择。

1.2.20、智能图像一键优化技术(作用于2D及Doppler),单键操作,可自动调节增益,动态范围,Doppler基线,标尺等参数(附证明资料)1.2.21、梯形成像,线阵探头视野扩展15%

第 1 页 1.2.22、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可由TGC控制 1.2.23、自由臂三维技术

1.2.24、可选时间空间智能成像技术,用于胎儿心脏扫查,在MPR多平面显示以及三维模式显示,支持二维模式

*1.2.25、一体化先进四维成像,具多平面MPR模式显示在X,Y,Z轴的不同层厚, ROI感兴趣区域于多平面MPR及动态三维容积显示模式均可灵活调节,可在不同MPR层厚旋转,擦写以及修改,可调节透明度,组织定征(组织,囊肿,肿块)等多种参数(附证明资料),使得到最好的动态三维图像。具有静态三维以及动态三维两种模式可任意选择;并具有3DCPA以及3Dcolor功能(附证明资料),具有经腹部和经阴道容积探头选项,*1.2.26、具备实时智能容积断层成像功能可选 :实时状态下将容据数据信息在A,B,C参考平面自动智能断层,瞬间即可获取0.5mm间隔任意深度的高分辨率断层图像,使病变图像一目了然,更能获取常规二维超声不易获取的断层图像,最多6x4显示格式(附证明资料)

1.2.27、具备多平面智能容积断层成像功能

1.2.28、具备容积不规则体积测量功能,具备VOCAL不规则脏器计算机辅助分析工具

1.2.29、具有任意平面CT样成像功能:利用容积透视技术切取任意平面信息进行各个方向的观察(附图片证明)

1.2.30、3D非常规观察技术:利用采集到的3D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得到任意径线上的图像,并且可以自己定义取样线位置,长短,曲直,勾画出所需的图像。#1.2.31、具有中英文操作界面,为完全汉化的操作系统,支持中文标注,并且标注及测量数字字体大小可调,可调级数≥8级(附图及证明资料)

#1.2.32、所配软件为最新版本,要求所投产品中国注册时间为2009年后(含2009年),产品注册证以中国相关部门颁发时间为准。

1.3、测量和分析:(B型、M型、频谱多普勒、彩色多普勒)

1.3.1、一般测量(距离、面积、周长、容积、角度、时间、斜率、心率、流速、压力、流速比等)

1.3.2、产科测量,具有产科应用软件(具有胎儿体重孕龄评估,生长曲线显示,胎儿超声心动图计测)

第 2 页 1.3.3、心血管系统测量与分析(具备多种测量公式及心功能分析方法等)1.3.4、外周血管测量与分析

#1.4、全数字化硬盘,硬盘容量为120GB,CD-R/CD-RW/DVD-RW,≥5个USB图像存储,电影回放重现单元3000帧(附证明资料)1.5、参考信号:心电、心电触发 1.6、输入/输出信号:

1.6.1、输入:VCR、外部视频、RGB彩色视频 1.6.2、输出:复合视频、RGB彩色视频、S-视频,USB 1.7、图像管理与记录装置 1.7.1、超声图像存档与病案管理 1.7.2、磁盘:USB,CD/ DVD-RW盘 1.7.3、DICOM3.0接口

1.7.4、USB接口支持打印和数据输出 1.8、技术参数及要求: 1.8.1、系统通用功能:

1.8.1.1、彩色监视器:17寸高分辨率彩色液晶监视器,自由臂设计,可上下左右前后任意旋转,多达360度。1.8.1.2、标准激活探头接口:3个

1.8.1.3、安全性能:符合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要求 1.8.2、探头规格:

1.8.2.1、超宽频带探头, 高频探头中心频率>7.5MHZ 1.8.2.2、类型(数量):凸阵探头(1个)、相控阵探头(1个)、线阵探头(1个)、腹部四维探头(1个)1.8.2.3、阵元:

线阵探头有效阵元≥256阵元 相控阵探头有效阵元≥128阵元 凸阵探头有效阵元≥256阵元

1.8.2.4、穿刺导向装置,标准套探头具有穿刺装置 1.8.3、二维灰阶显像主要参数

#1.8.3.1、腹部凸阵探头频率2.0-5.0MHZ

第 3 页 线阵探头频率5.0-12.0MHZ 相控阵探头频率2.0—4.0MHZ 腹部四维探头频率3.0-7.0MHZ #1.8.3.2、相控阵探头最大扫查深度30cm(附图片证明)

1.8.3.3、成像速度:相控阵探头,85°角,18CM深度时,帧速度≥62帧/秒

凸阵探头, 85°角,18CM深度时,帧速度≥35帧/秒 1.8.3.4、扫描线:每帧线密度≥230超声线 1.8.3.5、可选配腔内探头

1.8.3.6、发射声束聚焦:发射≥8段

1.8.3.7、接收方式:前端接收超声信号动态范围≥160dB,可视可调.1.8.3.8、数字化声束形成器:连续动态聚焦,可变孔径及动态变迁 1.8.3.9、回放重现:灰阶图像回放≥5000幅

1.8.3.10、预设条件:针对不同的检查脏器,预置最佳化图像的检查条件,减少操作时的调节,及常用所需的外部调节及组合调节。1.8.3.11、增益调节:

B/M可独立调节 STC分段调节

1.8.3.12、空间分辨力:符合GB10152-1997国家标准,并提供检测数据 1.8.3.13、具备可选配弹性成像技术的功能 1.8.4、频谱多普勒: 1.8.4.1、B/D兼用:

线阵: B/PWD 凸阵: B/PWD 扇扫: B/PWD, B/CWD, B/HPRF 1.8.4.2、多普勒基准频率:

线阵:PWD;3.5-7.5MHZ 凸阵:PWD;2.0-5.0MHZ 扇扫: PWD/CWD: 2.0-4.0 MHZ 1.8.4.3、最大测量速度:

PWD:正或反向血流速度6m/s

第 4 页 CWD:血流速度15.0m/s 1.8.4.4、最低测量速度:≤0.6mm/s(非噪音信号)1.8.4.5、显示方式B, B/PWD、B/CW, B/HPRF, B/M、B/B、B/CFI/M, B/CFI/D, 3D 1.8.4.6、Doppler及M型电影回放时可以测量和计算 1.8.4.7、取样宽度及位置范围:宽度 0.5 –15 mm可调;1.8.4.8、滤波器:高通滤波和低通滤波两种,分级选择

1.8.4.9、显示控制:反转显示(左/右;上/下)、零电位、B-刷新(手控、时间、ECG同步、D扩展、B/D扩展,局放及移位 1.8.5、彩色多普勒 1.8.5.1、显示方式:

速度方差显示、能量显示、速度显示、方差显示

二维图像/频谱多普勒/彩色血流成像三同步显示

1.8.5.2、扇形扫描角度:10°-90°选择

1.8.5.3、彩色显示帧频:相控阵探头,18cm深时,成像彩色显示帧频≥10帧/秒,凸阵探头,18cm深时,成像彩色显示帧频≥8帧/秒

1.8.5.4、显示位置调整:线阵扫描感兴趣的图像范围:-10°~+10° 1.8.5.5、显示控制:零位移动8级可调

1.8.5.6、彩色增强功能: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及方向性能量图 1.8.6、超声功率输出调节:B/M、CWD, PWD、彩色多普勒输出功率可调

1.8.7、超声图像存档与病案管理功能(内置或外置)实时动态静态捕获/存储超声图像,硬盘容量≥120GB, 可进行调节动态图像的压缩比, 无需特殊软件即能在普通PC直接观察图像,具USB接口进行图像存储。1.9、江西三甲医院该品牌装机≥12家 1.10、备件、资料及其他 #1.10.1、备件

卖方应在国内设有维修备件库,国内零配件保税仓库≥3家,保证供应(提供零配件保税仓库地址、联系电话)等 1.10.2、资料

1.10.2.1、提供操作手册,维护手册等

1.10.2.2、卖方须向买方提供设备的运行,安装,使用环境要求等

第 5 页 1.10.3、服务

1.10.3.1、在货物到达用单位后,卖方应在7天内派技术人员到达现场,提供安装、调试等服务,并协助医院组织验收

1.10.3.2、保修期为壹年,卖方须保证提供8年以上的优质服务

1.10.3.3、卖方须为买方提供现场操作培训,保证操作人员正常使用设备的各种功能

二、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进口产品)

12导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技术参数

一、技术参数 1.1 电脑配置:

1.1.1 CPU:高性能的英特尔双核处理器2.8GHz或以上 1.1.2 内存:1GB DDR内存或以上 1.1.3 硬盘:160GB或以上 1.1.4 光驱:DVD刻录机

1.1.5 显示器:19”液晶显示器或以上 1.1.6 打印机:激光打印机 1.2 分析软件:

1.2.1 WINDOWS中文操作界面

1.2.1 房颤及阵发性房颤分析、P 波与 T 波分析

1.2.2 各时间段心律失常事件随机统计、查询、趋势图下的栅状图显示 1.2.3 前瞻式扫描和自学习功能 1.2.4 不同界面间自由切换

1.2.5 模板动态确认,分析参数实时调整 1.2.6 导联 ST 段趋势图和 T 波交替分析

第 6 页 1.2.7 心室电活动QRS波分析 1.2.8 心率振荡分析

1.2.9 心率变异性综合分析和昼夜交替 1.2.10 12导联显示,任意通道选择分析 1.2.11 起搏器分析,QT/Qtc变化分析功能 1.2.12 各种编辑和条图存储打印 1.3 12导联记录器:

1.3.1 标准10线12导联ECG记录 1.3.2 CF卡存储,内存512兆或以上

动态血压技术数据

系统:

电源:2节NiMH AA可充电电池(≥ 2300 mAh)LCD:背光显示,多种语言菜单

接口:USB接口用于数据传输和设置 程序:菜单引导;2个按键

安全标准:IEC/EN 60601-1;UL 60601-1;C22.2 No.601.1-M90;IEC/EN 60601-1-2(EMC)保护等级:内部电源供电

应用部分:BF,符合IEC/EN60601-1 认证:CE 0123,符合93/42/EEC指示(医疗设备)分类:IIa,符合93/42/EEC指示 测量:

测量方法:示波振荡法 和 听诊法(柯氏音法)测量间隔:24小时或48小时 血压测量范围:30 – 300mmHg 心率测量范围:25 – 300 bpm 放气速度:2 – 9mmHg/S 自动测量间隔:10 – 120分钟

存储容量:可存储超过400个测试和30秒钟语音记录 选项:Mini SD卡用于存储额外的原始数据 标准附件: 袖袋(M),4节NiMH可充电电池,充电器,安全袋含带子,用户手册,尼龙搭扣垫片,固定

第 7 页 麦克风的粘性电极片,MT-300 Light分析软件和USB电缆附件。选项:

各种尺寸的袖袋 分析软件(选项)MT-300程序:

-EMR系统接口(GDT)PDF文件生成便捷的分配Pentium 500MHz或更高256 MB RAM80%

8、吸气流速压力双触发

9、吸气流速触发 1—10升/分钟

10、呼气触发 0—90%峰流速

11、吸气压力 2—99厘米水柱

12、持续正压通气压力CPAP 2 –50厘米水柱

13、氧浓度调节21—100%

14、叹息通气 1-2个潮气量

15、智能吸氧功能

16、吸气斜率: 20—200cmH2O/秒

第 8 页 *

17、通气模式: VCV, PCV, SIMV, PSIMV, PSV, PRVC, CPAP, Duo-Level, PS-Pro窒息通气

*

18、无创通气模式:CPAP,PSV NIV, DUOLEVEL

19、内置同步气动雾化 1-20升/分钟 20、监测:流速压力容量环路和实时曲线,*

21、监测参数: 分钟通气量,吸气和呼气潮气量,呼吸频率,气道压力,PEEP,auto-PEEP,平台压力,氧浓度,吸气百分比,平均压,浅快呼吸指数,自主呼吸频率,自主呼吸分钟通气量,自主呼吸百分比,漏气百分比,吸气呼气峰流速,漏气流速22、80小时的历史记录趋势

*

23、数据传输和连接: 具有连接投影仪大屏幕的视频输出 和 OTP连接功能。

24、报警: 气体供应报警,电源和内置电池报警 病人回路脱落报警

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 第3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组78例为我院2004年5月至2005年3月门诊围绝经期阴道异常流血,全部病例采用经腹超声检查,并经手术与病理对照,患者年龄最大59岁,最小35岁,平均47岁。其中以子宫肌瘤与子宫肉瘤的超声诊断易于混淆。

1.2 检查方法

嘱患者适当充盈膀胱,以横切、纵切或斜切的扫查方式多切面进行探查,以横切及纵切面对子宫进行测量,取其均值,同时观察子宫大小、形态、附件及其周围组织的关系,对具有特征性改变者留取资料,对检查结果详细记录,并把各种资料保存,与病检结果一一对照。

1.3 使用仪器

采用韩国麦迪逊SA-3200A,SA-6000超声诊断仪,日本东芝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5.0MHZ。

2 结果

78例围绝经期阴道异常流血患者为子宫肌瘤48例,占74.4%,子宫肉瘤10例,占12、8%,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5例,占19.2%,子宫内膜炎5例,占6.4%,其中子宫肉瘤误诊为子宫肌瘤的为3例,以下举其中2例并加以分析讨论。

例1:患者女性,49岁,不规则阴道出血半月,量多,淋漓不断,来我院门诊妇科检查,因阴道出血,无法内诊,直接行B超检查,充盈膀胱后超声显示:子宫大小为9.5cm×7.6cm,形态不规则,后壁肌层向后、外突出,结构杂乱,以低回声为主,间有中等及强回声,边界尚清,无明显包膜回声。宫颈厚3.4cm,回声不均,内可见多个小囊性无回声区。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彩色多普勒显示:在病灶内部、周边仅见少许血流信号。超声印象:①子宫实质性占位(肌瘤?)②宫颈肥厚并多发囊肿。因出血量多,患者呈贫血貌,全身乏力,要求住院治疗。后入住妇科行子宫全切术,术中见子宫如拳头大小,瘤体剖面呈灰黄色,呈鱼肉状,局部有出血、坏死,即送病检,结果提示:子宫内膜基质肉瘤。病理表现:镜下所见,细胞纵横交错排列,呈弥漫分布,排列较疏,胞浆大小不等,核染色质多而深染,有明显的异型性,核分裂相较多见。

例2:患者女性,54岁,围绝经期前后3年阴道不规则出血,曾行B超检查示:子宫肌瘤。此次再次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伴腹疼,自诉平卧时可触及腹部有一硬块,来我院行B超检查,B超示:子宫体积增大,约10.2cm×8.7cm,形态失常,其内可见一低回声光团,团块内间有数十个囊性无回声区,呈蜂窝状,边界不清,未见正常子宫肌层回声。彩色多普勒显示:瘤体内部、周边血流信号增多,流速增快,血管形态不规则,排列杂乱,管径粗细不均,血流方向无规律。超声印象:子宫实质性占位。该患者后行子宫切除术,术后病检结果为:子宫平滑肌肉瘤。后随访病检显示:镜检可见平滑肌细胞增生,排列紊乱,漩涡状结构消失,细胞大小形态不一致,核异型性明显,染色质多而深染,分布不均匀,核膜不清,核仁明显,该患者为平滑肌瘤肉瘤变性所致。

3 讨论

子宫肉瘤为一种罕见的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占子宫恶性肿瘤的1%,恶性程度很高,多见于绝经前后的妇女,这种肿瘤来源于中胚层,可来自子宫的肌肉、结缔组织、血管、内膜基质。组织学起源多是子宫肌层,亦可是肌层内结缔组织或子宫内膜的结缔组织。肉瘤可见于子宫各个部位,宫体部远较宫颈部常见约为1.5:1。而宫颈葡萄状肉瘤多见于幼女。因早期无特异症状,故术前诊断率仅30%~39%。子宫肉瘤最常见的症状为阴道异常出血,表现为月经异常或绝经后阴道流血,占65.5%~78.2%。腹部包块多见于子宫肌瘤肉瘤变者,包块迅速增大,若肉瘤向阴道内生长,常感阴道内有块物突出,子宫常增大,外形不规则,质地偏软。腹痛亦是较常见的症状。由于肌瘤迅速生长令患者腹部胀痛或隐痛。晚期患者可有消瘦、贫血、发热、全身衰竭、盆腔包块浸润盆壁,固定不能活动。子宫肉瘤无特异的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与其他生殖道肿瘤有许多类似之处,且发病率低,易被忽视,欲提高术前诊断率,必须予以重视。

4 鉴别诊断

子宫平滑肌瘤:最常见,其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特征与子宫肉瘤容易混淆,肌瘤一般为多发,圆形或椭圆形病灶,体积增大缓慢,多显示清晰的包膜回声,罕见侵袭性生长,液化坏死少见。子宫肉瘤多发于绝经后妇女,平均发病年龄约晚于肌瘤10年;一般为肌壁间、宫腔内单发病灶,形态不规则,,绝经后妇女出现短期内子宫迅速增大,高度怀疑肉瘤,或平滑肌瘤肉瘤变;子宫肉瘤体积大,直径为8~10cm,边界模糊,阴道超声可清晰显示病灶向肌层和宫颈的浸润性生长及浸润程度。子宫肉瘤液化坏死的发生率超过50%,明显高于肌瘤,且坏死区域面积更大。肌瘤血流分布相对规则,实质内部较少探及动脉血流,频谱m>0.6,子宫肉瘤患者的子宫动脉及肿瘤病灶内部、周边的血流分布和多普勒频谱呈恶性肿瘤的特征性表现RI<0.6。但子宫良、恶性肿瘤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有部分重叠,频谱参数不能作为子宫肉瘤的惟一定性标准,二者的鉴别诊断需采用多参数,结合肿瘤的形态、体征、血流分布特征和频谱参数与临床特点综合诊断。

摘要:方法对我院2004年5月至2005年3月门诊以阴道异常流血就诊的围绝经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8例围绝经期阴道异常流血经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对比,总符合率为78.2%,各类疾病的符合率为:子宫肌瘤82.3%,子宫肉瘤33.3%,子宫内膜炎69.5%,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83.4%。结论超声检查对围绝经期阴道异常流血患者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可作为常规检查项目。但从此78例病例中发现子宫肌瘤与子宫肉瘤的超声诊断不易鉴别,造成误诊的病例不少,以下就二者的鉴别诊断作详细分析。

关键词: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围绝经期,阴道异常流血

参考文献

[1]吴钟瑜.实用妇产科超声诊断学[M]3版.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公司.

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 第4篇

摘要:目的 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8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资料以及手术鉴别资料的差异。结果 术后病理鉴别为急性阑尾炎阳性57例,阴性29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急性阑尾炎41例,蜂窝织炎性阑尾炎22例,坏疽性阑尾炎20例,准确性为96.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急性阑尾炎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效果,且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效果。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鉴别;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中一种常见引起腹痛的疾病[1],在传统的急性阑尾炎诊断中主要对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体征变化和血常规检查等进行推断,其需要进行尽早的诊断与治疗,才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随着我国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超声技术的发展以及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临床诊断与鉴别中起到了很到的作用[2]。文章主要针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阑尾炎诊断与见表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实验观察,先研究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8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男性46例,女性40例,患者的年龄为年龄为(17.5~68.6)岁,平均年龄为(33.5±1.2)岁,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可比性较大。术后病理鉴别为急性阑尾炎阳性57例,阴性29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本院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进行检测,使用高频3.5MHz探测头以及低频7.5MHz探测头.所有患者在检查前不能上厕所,确保膀胱中的物体存在,患者在检测时调整为平卧的体位,首先使用腹部探测头对腹腔进行常规检测,然后使用高频3.5MHz探测对患者的右腹进行全面的扫描,扫描的重点是患者的右下腹的麦氏点周围或患者可感到明显的疼痛部位。对患者的阑尾及周围组织进行全面的扫描,若腹部脂肪较多的患者可以使用谐波扫描,并对患者的阑尾局部血流进行扫描,将患者的检验资料进行保存,可以与术后的`病理分析相对比。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资料以及术后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资料以及手术鉴别资料的差异差异采用P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术后病理鉴别为急性阑尾炎阳性57例,阴性29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急性阑尾炎41例,蜂窝织炎性阑尾炎22例,坏疽性阑尾炎20例,准确性为96.5%,说明测试多普勒超声诊断在急性阑尾炎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 第5篇

关键词:阴道超声,二维基波,自然组织谐波,彩色多普勒超声,未破裂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是妇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近年来其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上升趋势, 未破裂异位妊娠团块是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难点。近年来, 随着腔内探头的使用, 异位妊娠尤其是未破裂异位妊娠的诊断率明显提高。对该病的早期确诊具有降低危险性、保护患者生育能力的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7年5月~2010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 根据临床表现及化验高度怀疑异位妊娠者。年龄21~49岁, 平均29.1岁。有明显停经史者91例, 停经时间35~60 d;无明显停经史者76例。107例有下腹痛伴阴道流血, 60例无明显症状。血HCG均可见升高。

1.2 仪器和方法

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G60型及GE-L9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配有经腹及经阴道探头。经阴道探头频率为7.0~10.0 MHz, 经腹探头频率为3.5~5.0 MHz。检查方法:先让患者喝水憋尿后用腹部探头检查, 然后排空膀胱后用经阴道探头检查, 经阴道检查时取截石位, 并将避孕套套在探头上, 再将探头放入阴道。先观察子宫的大小、内膜的厚度、宫腔内有无真假妊娠囊, 排除宫内妊娠;再观察双侧附件区, 有无包块、包块大小及血流情况, 通过脉冲多普勒技术显示血流速度, 测量其阻力指数, 并了解盆腔积液情况。

2 结果

(1) 167例患者发现附件区团块者有118例, 其余49例中可疑附件区团块者27例, 22例未见明显团块图像。进一步经阴道超声检查及追踪随访后确诊为未破裂异位妊娠的有97例 (见表1) 。

(2) 167例患者经腹探头检查后, 嘱患者排空膀胱后经阴道探头检查, 经阴道探头检查附件区未发现团块者13例;发现团块者154例, 其中1例确诊为卵巢囊肿蒂扭转, 1例确诊为卵巢小畸胎瘤, 1例因血HCG升高不明显及临床症状不典型一周后随访阴道超声示团块消失, 确诊为黄体囊肿。151例确诊为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未发现团块的13例中1例为误诊, 超声初次检查后未向患者建议复查, 在半月后该患者因急腹症入院, 再次行超声检查确诊为异位妊娠破裂 (见表1) 。

(3) 167例患者在经腹探头检查和经阴道探头检查中, 均同时进行了彩色血流的检查, 经统计, 经腹检查确诊的97例未破裂异位妊娠团块周边见彩色血流环绕或半环绕的有51例, 在经阴道探头检查确诊的151例未破裂异位妊娠团块周边见彩色血流环绕或半环绕的有109例 (见表2) 。

(4) 167例患者在进行超声检查时, 尤其是对于妊娠囊型的31例异位妊娠团块分别在二维基波及自然组织谐波条件下进行对比观察, 发现无论在团块边界、内部, 或是团块与周围组织关系的显示方面, 自然组织谐波条件下均要比在普通基波条件下清晰。

(5) 151例患者98例子宫略增大, 53例无明显增大, 内膜厚度8~15 cm, 呈不均匀稍强回声, 部分患者宫内可见少许低回声区;29例宫腔内可见“孕囊”;31例卵巢旁探及圆形囊性无回声, 其中10例探及胎心搏动。105例卵巢旁探及边界尚清的环形稍强回声, 中心部位呈不规则无回声区, 呈“甜面圈”样声像图, 直径为1.6~3.2 cm (见图1) ;137例盆腔内子宫直肠窝探及无回声, 深度为1.5~4.6 cm;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 109例团块周边血流信号丰富, 有的可见彩色血流信号环绕, 此彩环结构的显示对输卵管妊娠的确诊有较特异的诊断价值 (见图2) 。

(6) 临床追踪29例宫腔内见“孕囊”者, 其中2例行刮宫术, 病理未见绒毛组织, 1例系宫腔积液, 1例系宫壁囊肿。49例患者行手术治疗, 术中均见妊娠侧输卵管增粗, 呈紫蓝色, 但均未见破口, 病理检查均可见绒毛组织。102例患者临床进行药物保守治疗, 最短2个疗程, 最长4个疗程, 进行阴道超声复查异位妊娠包块均消失, 血HCG降至正常。

3 讨论

(1)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97.5%的异位妊娠发生在输卵管内[1]。其病因很多, 常见原因为附件炎导致的输卵管炎性狭窄及蠕动异常。近年来由于附件炎的增多其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早期诊断异位妊娠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及生育能力, 故对早期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诊断非常重要。常规的腹部超声检查易出现漏诊、误诊, 而经阴道探头检查则大大提高了该病的诊断率。本文旨在探讨应用经阴道探头对早期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

(2) 经阴道探头检查的优势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不需要充盈膀胱, 且是把探头放入阴道内进行检查, 所以不受盆腔肠管中气体的干扰, 不受体形及疤痕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图像更清晰, 检查所需时间更短。 (2) 阴道探头是高频探头, 其分辨率比腹部二维使用的探头分辨率要高。 (3) 经阴道探头检查通常在末次月经后5周就能见到宫内妊娠囊, 有时可见卵黄囊;而经腹部探头检查一般要到6周后才能见到宫内妊娠囊, 故经阴道探头检查可以比经腹部探头检查更早发现宫内妊娠囊, 排除异位妊娠, 为患者进一步就诊提供依据。 (4) 经阴道探头可更清晰地显示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特征:即Donut征[2], 宫外发现此征可基本确诊异位妊娠。如在妊娠囊内见到胎芽及原始心管搏动, 更是确切的证据。 (5) 阴道超声检查能更敏感地观察到妊娠囊周边典型的环状、半环状的彩色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可见丰富的滋养层血流, 且舒张期血流丰富, 并可探及低阻力型动脉频谱。

(3) 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鉴别诊断: (1) 与黄体囊肿的区别:宫内或宫外妊娠者中有部分人均可见黄体囊肿, 早孕时黄体囊肿图像表现各异, 需注意厚壁型和低回声型容易被误诊为附件区的异位妊娠团块。首先要仔细观察其是位于卵巢内还是卵巢外, 如为前者则黄体囊肿的可能性大。其次还要观察其血流情况, 黄体囊肿周围可见丰富的彩色血流, 且有时周边亦可见彩色血流环绕, 其阻力指数亦较低, 但其内记录不到滋养层周围血流频谱和怪异型频谱, 这就与未破裂异位妊娠有所区别。经阴道探头检查可以更好地观察其位置, 更准确地显示其血流、采集其频谱。 (2) 与不全流产相区别:2者均有停经史及阴道出血史, 尿HCG均为阳性或弱阳性;腹部探头检查在宫腔内均未见妊娠囊;盆腔内可见少量或不见液性暗区。经阴道探头可清晰显示宫腔内情况, 为2者的鉴别提供更可靠的信息。不全流产时虽然宫腔内未见妊娠囊, 但宫内可见不规则杂乱回声团块, 可呈强、弱、无回声, 若流产时间不长, 则在宫内杂乱回声处可见异常局灶性血流丰富区, 若残留物存在时间长, 则无明显彩色血流信号, 且双侧附件区未见包块, 有时可见黄体囊肿回声。

综上所述, 经阴道探头检查对未破裂异位妊娠的诊断具有实用价值, 能明显提高未破裂型异位妊娠团块的显示率。彩色多普勒血流有助于未破裂异位妊娠的诊断, 二维基波、自然组织谐波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作为临床诊断未破裂异位妊娠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周永昌, 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3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7.

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2例病例均为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大邑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再度妊娠孕产妇, 年龄20~38岁, 平均 (28.4±5.2) 岁;孕产次2~4次, 平均 (2.9±1.2) 次;检查时孕周:28~38周, 平均 (34.7±2.6) 周, 所有病例检查后均在我院分娩, 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植入患者经手术病理确诊。将孕产妇根据检查方法分为二维超声组和二维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组, 分别纳入病例297例和305例, 两组年龄、孕产次、检查时孕周组间比较, 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 (1) 双胎及孕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系统性病变患者; (2) 检查后失访患者。

1.2 设备及方法

超声检查采用GE LOGIQ E9彩超诊断仪, 凸阵探头频率2.5~3.5 MHz, 阴道探头频率5.0~9.0 MHz。两组适度充盈膀胱, 常规扫描子宫及双侧附件区, 对子宫切口部位、胎盘边缘与子宫颈内口之间的关系进行重点检查, 注意子宫切口处是否有包块或囊肿, 测量孕囊或包块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周围血流情况等。二维超声下主要表现为下述情况者诊断为胎盘植入:胎盘后间隙消失, 胎盘基底有多个静脉血池, 膀胱壁与子宫浆膜层间距变薄, 连续性中断, 子宫浆膜下有与胎盘回声相同回声的组织突向膀胱。胎盘植入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下主要表现为:胎盘后方/胎盘实质内部有丰富的血流或血窦, 可清楚探测到紊乱、湍急的动脉血流情况;胎盘与子宫肌层间有异常血流, 与子宫膀胱壁之间血供丰富[1]。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计算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正确诊断指数、Kappa系数 (K) , 以K≥0.75为一致性极佳。

2 结果

二维联合彩色多普勒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诊断指数以及Kappa系数 (K=0.956) 均高于二维超声, 见表1。

3 讨论

胎盘植入与剖宫产史密切相关, 疤痕子宫再度妊娠后附着于子宫前壁是发生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的主要危险因素。由瘢痕子宫的下段、宫颈处以及瘢痕切口处内膜都比较薄, 胎盘附着于这些部位后, 绒毛容易侵入宫壁肌层, 导致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研究表明, 瘢痕子宫胎盘植入风险是非瘢痕子宫的35倍, 2次或以上剖宫产分娩女性再度妊娠后胎盘植入的的比例最高可达39%[2]。胎盘植入患者在妊娠中晚期可能发生无法控制的大出血, 严重者切除子宫, 甚至导致孕产妇死亡。针对胎盘植入, 应尽早做出诊断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严密产前监护, 尽可能完善术前准备, 以降低胎盘植入患者围生期的风险[1]。本组结果显示, 前置胎盘植入率8.0% (48/602) , 略高于文献报道[3], 这可能和我院收治的该类患者主要是从自贡地区各基层医院转入有关, 本院建卡的孕产妇比例较低。

二维超声是应用广泛, 经济、无创、能反复进行的一种检查手段, 可直接观察胎盘位置、形状、胎盘后间隙以及胎盘在子宫肌层的附着情况, 能清晰显示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 是临床常用的产前诊断合并前置胎盘植入的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已经成熟, 可通过多普勒提示的血流信号, 较清楚地观察胎盘与子宫肌层之间的血流情况, 是目前临床诊断胎盘植入的主要手段[4]。近年来, 磁共振技术也用于前置胎盘植入的诊断, 文献报道[5], 磁共振在判断穿透性胎盘植入患者膀胱受侵程度方面有特别的优势, 但是对设备及操作要求较高, 费用也高于B超, 目前只是前置胎盘植入诊断的一种补充手段。

本研究对二维超声和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前置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进行了对照性研究, 结果显示, 二维超声的灵敏度较低, 漏诊率较高, 阳性预测值和正确诊断指数方面均低于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 但是在特异度、误诊率、阴性预测值方面和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比较接近, 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均与手术结果保持了高度的一致 (K均>0.75) 。这与文献报道[6]的结果比较一致。但是从本组研究中的情况看, 对于胎盘位于子宫后壁的患者, 受胎儿和耻骨联合的遮挡, 图像衰减明显, 二维超声观察时会受到一定限制, 容易导致漏诊和误诊。

综上所述, 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诊断前置胎盘植入、灵敏度、特异度以及诊断准确的均较高, 二维超声有一定的漏诊率, 但是特异度较高, 对于二维超声提示有可疑胎盘植入时, 可考虑联合彩色多普勒。

摘要:目的 探讨普通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将602例孕产妇根据检查方法分为二维超声组 (297例) 和二维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组 (305例) , 评价两种检查方法诊断价值。结果 二维超声灵敏度82.6%, 特异度99.3%, 误诊率0.7%, 漏诊率17.5%, 正确诊断指数81.9%, Kappa系数0.853;二维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上述指标分别为96.0%, 99.6%, 0.4%, 4.0%, 95.6%和0.956。结论 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诊断前置胎盘植入, 灵敏度、特异度以及诊断准确的均较高, 对于二维超声提示有可疑胎盘植入时, 可考虑联合彩色多普勒。

关键词: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瘢痕子宫,前置胎盘植入,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腾想, 郭雪, 朱倩茹, 等.胎盘植入的超声表现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3, 11 (4) :42.

[2]蒋学风, 罗新.剖宫产术后再妊娠前置胎盘的风险[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9, 25 (10) :58.

[3]姬冬辉, 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植入的准确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15, 30 (8) :1297.

[4]薛爱琴, 曹冬梅.多普勒彩超与B超对于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的检测效果比较[J].西部医学, 2014, 24 (4) :487.

[5]徐琚, 李锦丽.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盘植入的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3, 15 (6) :431.

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 第7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03月至2012年09月我院乳腺癌患者29例, 均为女性, 年龄33~65岁, 平均 (43.1±8.5) 岁;病程3个月~5年。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均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检查, 术后行常规病理检查。

1.2 方法

患者仰卧位, 使用Hp 1000超声诊断仪, 设置探头频率为7.5MHZ。先行二维超声检查, 观察并记录肿块形态、边界形态、内部回声、钙化及淋巴结情况等。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观察患者血流情况, 肿瘤周边及内部的血流信号强度, 并记录血流分级:肿瘤无血流为0级;少量血流, 可见1~2个细小血管为1级;中量血流, 可见3~4个细小血管或1个重要血管为2级;血流丰富, 可见5个细小血管或2个重要血管为3级。

2结果

本组29例中, 二维超声影像学特征显示如下:肿块形状不规则24例, 占82.76%;无包膜25例, 占86.21%;内部回声不均26例, 占89.66%;后方回声减弱18例, 占62.07%;纵横比 (L/T>1) 16例, 占55.17%;微钙化12例, 占41.38%;淋巴结转移5例, 占17.24%。

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分级0级4例, 占13.79%;1级5例, 占17.24%;2级11例, 占37.93%;3级9例, 占31.03%。

3讨论

乳腺癌发病率高, 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绝经期妇女 (45-55岁) 发生乳腺癌的机率最高, 且欧美国家乳腺癌的发病率高于亚洲[2]。乳腺癌的治疗关键是早诊断、早治疗。随着乳腺癌治疗技术、诊断技术的发展, 以及女性乳腺癌的筛查制度的广泛开展, 虽然全球乳腺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但乳腺癌的死亡率却有所降低[3]。

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乳房肿块、乳房皮肤改变、乳头改变及淋巴结肿大等, 主要诊断方法有钼靶X线、B超及动态MRI。

本研究选用的是B超诊断方法, 联合运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二维超声可清晰显示乳腺的解剖结构及病理改变, 对肿块的检出率高, 但对肿块细微结构的分辨率较低, 不能准确判断肿块的性质。乳腺癌二维超声特征总结如下:①肿块形状不规则, 边界毛刺样改变, “蟹足状”边缘不齐。主要是因为肿瘤纵向浸润性生长, 且生长速度不一。②内部回声不均, 后方回声减弱。由于肿瘤向周围组织浸润, 并使周围组织纤维化及胶原增生所致。不规则强回声晕是诊断为恶性肿瘤的关键。③L/T>1。因癌细胞脱离了组织平面所致。④肿块微钙化。针尖样钙化提示为恶性肿瘤。⑤淋巴结转移。乳腺癌可向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 引起肿大。

乳腺癌患者体内的恶性肿瘤细胞可释放TAF (脑瘤血管生成因子) , 刺激肿瘤及其周围组织产生一系列新生血管, 该血管壁薄、粗细不一、肌层混乱, 血管吻合紊乱, 可造成血管瘘及血管狭窄[4]。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如下:①肿块血流丰富, 血流分级主要为2级和3级。②肿块的血流信号与肿瘤程度成正比。

综上所述, 乳腺癌患者的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具有明显的特征性, 以二维超声检查为基础, 结合彩色多普勒检查中血流信号及其强度即可判断肿瘤的类型, 对乳腺癌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议临床医师更深入的分析总结其超声表现的特征, 提高诊断正确率。

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分析其诊断特征。方法 选取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重点回顾性分析其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影像学特征, 重点观察二维超声检查的肿块形态、有无包膜、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微钙化、腋窝淋巴转移情况, 以及彩超多普勒检测的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 本组29例中, 二维超声影像中, 肿块形状不规则82.76%;无包膜86.21%;内部回声不均89.66%;后方回声减弱62.07%;纵横比 (L/T>1) 55.17%;微钙化41.38%;淋巴结转移17.24%。彩色多普勒影像学提示血流分级0级4例;1级5例;2级11例;3级9例。结论 乳腺癌患者的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具有明显的特征性, 对乳腺癌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议临床更深入分析总结其超声表现特异性, 提高诊断正确率。

关键词: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乳腺癌,诊断

参考文献

[1]彭娟, 吴敏, 龚黎, 等.ROC曲线评价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诊断小乳腺癌.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0, 07 (6) :647-650.

[2]王纪萍.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联合应用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海南医学院学报, 2009, 15 (8) :979-980.

[3]CHEN Yanwei, 于韬, LUO Yahong, 等.彩超在小乳腺癌与乳腺良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14) :19-20.

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 第8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09年10月期间,本院临床疑似DVT的患者9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患肢肿胀疼痛,男53例,女39例,平均年龄53.2岁。患者病程12h~2年,其中急性75例,慢性17例,35例有手术史,20例有外伤史、10例有长期卧床史,糖尿病5例,恶性肿瘤7例,其他不明原因的1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DFI检查,并于2周之内行静脉造影或手术病理检查。

1.2 CDFI检查方法

(1)检查仪器为日产阿洛卡SSD5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5MHz。(2)检查体位:根据患者情况及病变部位,取相应体位,如平卧位、坐位、俯卧位、半卧位等。(3)检查方法:检查股静脉时大腿稍向外旋外展,腘静脉检查先采用俯卧位,小腿稍伸向后方,垫高踝部,如检查者自身条件允许可站立位检查,以保证静脉血管的充盈,有利于下肢静脉的显示。检查时沿髂外、股总、股浅、腘及胫后静脉进行纵切和横切扫查,以保证静脉血管的充盈,有利于下肢静脉的显示。先用二维超声检查各静脉的管腔内径,观察管壁情况及腔内有无异常回声,选择性加压探头或做乏氏试验观察管腔改变情况,然后再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脉冲多普勒(PW)观察血流情况和频谱形态。

1.3 CDFI诊断标准[2]

(1)静脉腔内有血栓时,探头加压后管腔不能被压瘪或部分压瘪。(2)静脉腔内有强弱不等的实性回声。(3)静脉腔完全栓塞时,脉冲和彩色多普勒在病变处不能探及到血流信号;挤压远侧肢体后,血流不增加,则提示血栓在检查的部位或其远侧(见图1)。(4)所查静脉为部分栓塞时,彩色多普勒显示病变区血流变细,即血流充盈缺损,挤压远侧肢体后,可见细小血流通过见图2。脉冲多普勒在非栓塞部位取样时,可探及到血流信号,但频谱异常,即不随呼吸运动变化,而变为连续性血流频谱即缺乏随呼吸变化的血流频谱。(5)当下肢深静脉慢性血栓时,由于血管的纤维化,声像图难以显示出所查静脉的结构,彩色多普勒检查也不能显示血流信号。此时,可见病变的静脉周围有侧支循环静脉形成。

2 结果

(1)本组92例疑似DVT者中,超声检查阳性68例,阴性24例,静脉造影或手术病理检查阳性71例,阴性21例,其灵敏度为92.9%,特异性为90.5%,准确性为92.4%。其中,假阳性2例,假阴性5例。

(2)诊断正确的66例DVT中,左侧下肢50例,右侧下肢14例,双下肢2例。其中,髂一股静脉段21例(7例并大隐静脉起始部血栓),股-腘静脉段27例(9例并小隐静脉起始部血栓),单纯腘静脉内血栓10例。腘静脉-胫后静脉-肌间静脉-小隐静脉血栓8例。其中急性血栓23例,亚急性31例,陈旧性12例。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由于高凝状态,血管内膜损伤导致血流缓慢形成。多发生于高龄患者本身自主活动减少,长期卧床、骨科大手术后制动及产后卧床等,此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代谢紊乱疾病,肿瘤及下肢静脉插管等检查治疗都可引起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肺动脉血栓栓塞(PE)是DVT致命性的并发症,它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不仅在西方而且在我国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误诊率高,病死率居高不下。肺栓塞患者,起源明确的栓子70%~90%来自下腔静脉区域,而DVT患者50%~70%并发肺栓塞,其中25%~30%的患者因未接受正确治疗而死亡,因此对DVT的正确诊断及有效治疗是减少肺栓塞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关键措施[3,4]。

我们采用高灵敏度、高分辨率、数字化电脑彩超系统CDFI诊断DVT,其灵敏度为92.9%,特异性为90.5%,准确性为92.4%,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结果相符[2]。本组有7例超声检查与造影不相符,均发生在小腿深部静脉。因小腿深静脉走行于比目鱼肌和腓肠肌丛中,位置深在,静脉管腔细小,血流速度太低,常缺乏自发血流,往往难以显示血流信号,检查时易造成假性征象。针对这种情况可适当向近心端挤压小腿后群肌肉,使血管尽可能充盈,血流速度加快,从而显示细小静脉,利于检测。在本组病例中,左下肢深静脉50例,发生率明显高于右下肢的14例,其原因是在左髂总静脉前方有右髂总动脉横跨其前方,髂股静脉内有瓣膜并通过形似瓶状通路的沟管内,前面又受制于腹股沟韧带,使血流受到影响。此外,本组病例中急性DVT患者23例,其CDFI征象无血流显示,脉冲多普勒无血流信号。加压试验时,要注意在急性期尤其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新鲜血栓尚未与静脉管壁完全粘连时不要做此试验,以免血栓脱落引起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由于CDFI可重复检查,可以提供血液动力学的信息和动态观察血栓演变过程,临床可以根据血栓的动态、回声特点和血管管腔的变化来制定治疗方案、跟踪血栓大小有利于正确观察DVT的转归及再发。超声诊断DVT除了要有高数字化、高灵敏度、高分辨力的仪器外,对检查及仪器操纵的熟练程度、操作手法、血管解剖走行、疾病的生理病理过程以及认证的尺度都有很重要的关系,文献[3]报道CDFI对腓静脉及无症状DVT的诊断,超声敏感性低,诊断结果不可靠,需要我们密切结合其它的影像学手段来综合评估。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的检查,可对临床上出现的下肢水肿进行鉴别,淋巴管炎是由于淋巴回流障碍而引起的,临床上可有皮肤红肿、发热以此鉴别。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其临床表现为腿肿清早轻,下午重,休息后缓解。其声像图表现为静脉管腔内膜光滑,不增厚,管腔内无实质回声,静脉管腔内为细密回声,呈“云雾状”,探头加压可完全压瘪,顺向血流开放良好,但逆向血流关闭不合拢;以股静脉瓣、大隐静脉瓣及腘静脉瓣多见。反向血流时间大于1.0s,彩色血流充盈不佳或不充盈,挤压肢体远端,管腔内可有血流显示,测多普勒频谱曲线流速很低,此时血流呈瘀滞状态,要对临床加以提示,以防血栓形成。另外,软组织皮下水肿,蜂窝织炎及全身疾病等均可引起下肢水肿、疼痛,通过此检查均能加以鉴别。

DVT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不同程度的下肢疼痛、肿胀、乏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和体征均是非特异性的,必须结合客观的辅助检查进行诊断。目前DVT的诊断检查方法有容积描记法、D-二聚体测定、放射性核素下肢深静脉显像、磁共振成像、静脉造影、CDFI等。容积描记法操作简单费用低,但其敏感性较低;D-二聚体水平升高受很多因素影响,其阴性预测价值高;放射性核素下肢深静脉显像也属于无创检查,准确性高,但其检查过程复杂,需要专业的仪器和显像剂,难以在基层推广;磁共振成像重复性好,同时对诊断腓静脉和盆腔静脉血栓形成亦有相当大的价值;静脉造影仍是目前诊断DVT的金标准,但其属于有创性检查,有一定的危险性及禁忌证,急性肺栓塞患者处于紧急状态下肺动脉造影几乎无法实施[5,6]。CDFI检查无创、可重复检查,目前已成为诊断DVT的重要方法[7]。

综上所述,CDFI诊断DVT具有安全、简便、经济、无创、可重复检查,准确性高,且便于床旁操作等诸多优点,可为临床了解病变转归过程及进行临床溶栓、抗凝治疗的疗效评价提供决策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啸飞,程显声.深静脉血栓形成流行病学及遗传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中国循环杂志,1999;14:123~124

[2] 何文.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超声检查中华医学杂志,2003;83(7) :615~616

[3] 刘蕴忠,刘秀杰,史蓉芳,等.放射性核素显像对下肢深静脉病变和肺栓塞的临床观察.中华核医学杂志,1997:7:381

[4] Tonsok K,TakamichiM,Masatoshi H,et al.Efficacy of Multi-slice Helical CT Venography for the Diagnosis of Deep VenousThrombosis:Comparisonwith Venous Sonography.RadiationMedicine,2004;2:77

[5] Bernardi E,Prandoni P,Leising AW,et al.D-dimer testing as an adjunct to ultrason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ly suspected deep veins thrombosis:prospective cohort study.The multicenter italian D-dimer ultrasound study investigators group.BMJ,1998;317:1037~1040

[6] Spritzer CE,Norconk JJ,Sostman HD,et al.Detection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hest,1993;104:54~58

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 第9篇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来源于本院2002年4月~2008年5月间经超声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104例,男25例,女79例。年龄15~73岁,平均44岁。乳头状癌91例,滤泡状癌9例,髓样癌2例,未分化癌2例,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乳头状癌10例。

1.2 仪器和方法

采用美国产GEVIVID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10MHZ。患者取仰卧位,颈部过伸,充分暴露颈部区,采用仪器特定的设置条件对灰阶图像上对甲状腺进行检查,确定病灶大小、部位、边界、包膜及内部回声的表现。对病灶内部的血流形态分为4级[1],0级:无血流信号;Ⅰ级:肿瘤周边见点状或短线状血流信号;Ⅱ级:肿瘤内部血流呈树枝状血流,血管走行规则;Ⅲ级:肿瘤内部血流呈树枝状或网络样,可见丰富的短或长的条状血流,走行杂乱不规则。最后用脉冲多普勒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阻力指数,注意血流频谱形态峰值是否前移,升降波是否陡直等,同时检测双侧颈部有无肿大淋巴结,记录其大小、数目、内部声像特征及血流情况做出诊断,术后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

2 结果

104例甲状腺癌患者中肿瘤形态不规则79例,呈低回声的88例,囊实混合回声22例,病灶边界不清晰87例,检出有沙砾样微小钙化灶71例,颈部淋巴结转移47例,超声误诊、漏诊11例,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6例,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1例,微小癌4例,诊断正确率89%。见表1。

3 讨论

高频高分辨力的彩超是诊断甲状腺疾病的主要手段,定位诊断明显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如核素、CT、MR,准确率可达100%[2],对甲状腺术前诊断、拟定手术方案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甲状腺癌二维声像图像常呈不均质低回声状,部分形态不规则,周边呈“蟹足状”或“毛刺状”改变,在本组病例中占85%、75%,部分常伴后方声衰减,因其组成以癌细胞为主,且细胞大而重叠,间质成分减少在超声图像中不会形成强烈的反射的界面,所以实性低回者多见,但随着病性的发展,肿瘤较大时内部可呈现出纤维化坏死的高回声和无回声区[3]。本组资料还显示,L/T>1也是一项特异而又敏感的诊断指标之一,其前后径较大的原因可能与肿瘤前后方向上的癌细胞处于分裂期,而在其他方向上的癌细胞处于相对静止期有关。

沙砾样微小钙化灶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本组病例中占68%,国内外普遍认为它是诊断甲状腺癌特异性最高的指标,文献报道,发现微钙化诊断恶性结节的特异性为90.9%,敏感性为40.4%[4]。而微小钙化在甲状腺其他病变中罕见,故为超声诊断甲状腺癌,尤其是乳头状癌的有力证据。它可能由于癌细胞生长迅速,肿瘤中的血管及纤维组织增生多见,组织过度增生就易出现钙盐沉积从而导致钙化。目前通常将甲状腺钙化按大小分为>2mm的粗大钙化和<2mm的微小钙化,后一类则多呈针尖样、点状、沙砾样,后方无声影。所以术前不均质结节内伴有微钙化,应保持高度警惕。对于囊性结节,发现囊壁上有结节状隆起伴微钙化者,要注意乳头状癌的成分恶变。本组病例中有5例微小癌倾向性诊断上均是依靠结节中微小钙化灶作出的。

GIAMMANCO等[5]认为,甲状腺恶性病变血流一般表现为粗大迂曲,呈高速高阻型,频谱升支陡直,舒张期波出现在收缩期波中点以下。恶性肿瘤内部新生血管多而形态不规则,血管壁薄无平滑肌,少正常血管有的弹性,因此在舒张期不能保持应有舒张压,而且恶性肿瘤内缺乏淋巴管网,瘤体组织的流体静压升高,这些解剖学及组织学的改变可能是引起肿瘤内部血流阻力增高的原因。血供丰富,而良性肿瘤的血液供应主要源于已在的宿主的血流供应[6]。恶性肿瘤血流常呈Ⅱ-Ⅲ型,RI值高于甲状腺腺瘤,良性腺瘤中以0、Ⅰ型为主。另外微小癌观察中可做局部放大图像,如能检测到微小病灶内的血流信号,病灶显示由周边嵌入或穿入性血流分支,则为其特征性血流分布表现。

在扫查发现甲状腺占位的同时,要注意颈部淋巴结检查,特别是下颈段敏感区域如气管旁、颈内静脉周围淋巴结情况。恶性淋巴结肿大号圆形或分叶状,髓质消失,有的呈非均质性高回声表现,部分可见微小钙化、囊性变坏死,发现淋巴结内出现微小钙化者应高度引起注意,为诊断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可靠指标。

超声误诊的主要原因可能有:由于甲状腺疾病中的多源性,多个结节良恶性结节同时并存,超声检查时往往只注意良性病变,而忽略了甲状腺癌的诊断,病理也证实多发结节合并甲状腺癌,误诊率较高。另外在提高甲状腺微小癌诊断上我们认为关键在于全面认真、仔细检查,分析相关超声征象,尽量减少漏诊或误诊。总之,随着高频彩超的应用,在甲状腺癌的诊断上,越来越凸显其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1,2,3,4,5,6,7,8,9]。

摘要: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104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状腺癌病灶多呈不均质性低回声,边界不规则,沙砾样微小钙化灶及肿瘤L/T>1是特异而又敏感的诊断指标,彩色血流丰富程度及频谱多普勒中指标的变化,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将有助于提高甲状腺癌的诊断准确性。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甲状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

参考文献

[1]Oshini H,Hirai T,Yamada R, et al. Three dimentional power Doppler sonography of tumor vascularity[J].J Ultrasound Med,1998,17(10):619 -622.

[2]吴白云,郑宗英,邹利芝.甲状腺癌超声诊断及其误诊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7,13(5):51-53.

[3]侯锐,刘成国,王宝刚,等.甲状腺肿瘤超声图像特征与病理对照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7,11(5):45-47.

[4]吕珂,姜玉新,张缙熙,等.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3,12(5):285-288.

[5]GIAMMANCO M,DIGESU G, MAS;SENTI M F,et al. Role of color flow Doppler sonography in preoperative diagnostics of the thyroid pathology[J]. Minerva Endocrinol,2002,27:1-10.

[6]刘召芬,程红英,江森,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与多普勒频移曲线对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0,11(9):572- 573.

[7]刘思怡,蔡永秋,吴绍锋.甲状腺癌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0):101-102.

[8]胡智慧.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5,2(18):30-31.

上一篇:评价因子下一篇:连续导电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