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模式范文

2024-06-01

理性模式范文(精选12篇)

理性模式 第1篇

一、传统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缺陷

1. 管理理念偏差

高校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人才, 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实现这一重要目标的根本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的理念应该是为学生的成才服务, 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及个性化发展作为管理目标, 并紧紧围绕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来开展工作。

在传统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中, 学校与学生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教育与被教育、主动与被动的关系, 具体地讲, 就是学生管理工作中, 过分强调规章制度的地位与作用, 把它作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 并力求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来“管住”学生, 由于过多地关注学生行为规范的“管”, 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导”也就相对较少。这种管理模式虽能一时地强化学生有序管理, 保证正常的教学、校园秩序, 但却忽视了学生的真实内在需求及主体地位, 不仅会造成学生对管理的逆反心理, 增加管理的难度, 影响管理的效果, “学生中的反管理倾向是学生管理工作中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 因为它的消极影响……使学生管理的总体成败受到很大影响”, [1] (P86) 还会制约学生个性及全面的发展。

2. 管理重心错位

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决定了学生管理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成人、成才、成长, 重心是学生的行为管理而不是事务管理, 在工作中更应注重的是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适应社会的发展, 实现自身的价值。

在传统模式下, 学生管理定位不准、重心错位。在管理过程中, 管理者更重视外在形式而不是管理实质, 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学生事务管理上, 用于思考、培养、教育和引导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则较少。所以, 尽管学生管理工作忙忙碌碌, 但是实际收效甚微。此外, 高校是以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工作为中心任务, 管理是为了更好地教育, 是更好地为社会培养人才, 学生教育管理者为管理而管理, 常常将管理游离于学校的中心工作之外, 远离大学的基本功能, 离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越来越远。

3. 管理主体不明

学生教育管理的对象是学生, 高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以大学生为中心来开展的。学生管理工作不但是对人的管理, 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培养。所以, 学生既是管理的客体, 又是管理的主体。

长期以来, 学生管理未能很好地根据学生的需要, 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管理, 而是过分强调班级和学校的利益, 把实现学校和班级的利益作为最大的利益与目标;强调行政本位或制度本位, 强调管理权力、地位的重要性;强调命令及纪律、法规条例及学生遵守的义务。这实质上是把管理视为对人的行为与意志的限制与防范, 将学生看作盛装东西的“器皿”, 是规范与标准的机械的、被动的接受者, 对学生主体人格、主动性视而不见, 不仅压抑了学生的个性, 遏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而且导致了学生对自我的人格、价值、尊严渐渐忽略。

4. 管理方法机械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门艺术。管理工作是很讲究方式方法的。工作方法不同, 效果就会大不一样。在中国古代就讲“因材施教”, 表现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就是要认真研究管理对象的生理、心理、学业等特点, 依据特点寻找相应的管理方法。在高校以往的学生管理工作中, 过于强调大学生必须在同样的环境中接受同样的制度约束, 履行同样的被管理的义务, 否则便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 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在这一理念指导下, 学生管理就机械地以一个模式适用所有学生, 以一种方法管理全部管理对象, 实际上, 大学生们在性别、能力、专业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 所以, 管理的效果可想而知。

依据以上种种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的一个根本失误就是管理中“人”的缺失, 必须把“人”重新放回到管理中去。

二、以人为本是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的必然选择

1. 以人为本是高校学生管理适应形势发展的现实要求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大学生心理压力较大, 成才的愿望非常迫切, 并主动在学校里积累就业资本, 主体意识增强, 迫切需要改变过去被动的被管理者的地位与角色, 而成为独立的主体, 所以, 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也面临改革和调整的实际需要。另外, 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生活态度逐渐多样化, 传统的家长式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大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需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 大学生的数量剧增, 高校学生管理的工作日益繁重, 传统的管理模式已满足不了现状。所以, 面对独立意识较强且思想多元变化的众多大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就成为高校学生管理的应有之义。以人为本, 就是要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不断满足人民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反映在高校学生管理上就是要把学生当成管理的主体, 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而培养其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最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

2. 以人为本是高校学生管理适应大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客观需要

大学生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是顺应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发展, 更是思想道德政治素质的发展。当前, 由于对科技兴国的过分强调等原因, 高校过于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而忽视了对学生意志品格、道德情操、社会责任、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的教育与培养, 不同程度地导致其人文素质、人文意识的缺失, 呈现思想观念发展和行为规范滞后于知识能力技能发展的倾向, 这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 必须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教育管理, 使之在具备智力、知识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同时, 在高校学生管理中, 我们还要充分了解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 要根据对象分层次、有侧重点地采取管理方法, 使大学生的个性得到良好发展, 成为具有优秀个性特征和良好素质的社会主体。

3. 以人为本是高校学生管理本身的内在要求

现代教育管理的重要要求是以人为本, 它强调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统一, 人作为手段与作为目的的统一, 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统一。以人为本不仅是现代大学, 而且是现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理念, 其主张把培养健全、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人”作为教育管理的中心。

三、确立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

1. 学生管理的目标是学生的发展

学生的教育管理固然是对人的管理, 更应该是为了人的管理。弘扬人的个性、价值, 谋求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应当是高校学生管理的根本目标。

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就是把学生当作学校的管理之本, 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 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通过开展各项管理活动, 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知识, 提高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 及时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使学生获得超越生存需要的、更为全面的自由发展, 这是人本管理的核心。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衡量学生管理的主要标准, 尤其是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发展, 最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培养其独立、鲜明、多元化的个性,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 学生管理的内容是学生的内在需求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都有其自身具体的、特殊的需求, 如生理的、心理的、物质的和精神等方面的需求。对高校学生管理而言, 管理对象即学生对自身所处管理环境的感受, 对自己在学校中的教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对学习、恋爱、人际关系、就业等个人发展需要得以满足的程度, 都影响管理的效果。

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 充分考虑其内在需求及个体实际情况, 重视个人需要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收到预期的效果。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包括学生家庭基本状况、生活经历、学习情况、个性、兴趣、诚信等方面的个人档案, 并根据调查随时更新补充, 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 针对性地满足其需要, 尤其是对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如:贫困生、心理障碍学生、残疾生、后进生等, 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体现管理的人文关怀。

3. 学生管理的方法是学生的自主管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够使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今日的学生, 就是将来的公民;将来所需要的公民, 即今日所应当养成的学生。专制国所需要的公民, 是要他们有被治的习惯;共和国所需要的公民, 是要他们有共同自治的能力……想有能够共同自治的公民, 必先有能够共同自治的学生。”[2] (P20) 所以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应当把引导学生实现自我管理作为工作目标,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参与管理的主动性、创造性, 形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的教育管理模式。

比如尊重学生的权利, 给学生更多的发言权, 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 推出管理措施之前, 我们要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 增强认同感, 使其变成“活的制度”。学生参与了就会容易认同, 而只有学生从内心真正认同, 才能发挥作用, “应该看到, 只有学生愿意接受且愿意服从的制度才能发挥良好的管理效益……”。[3] (P45)

4. 学生管理的环境是“全员育人”的校园氛围

一草一木皆可育人, 著名北大校长蔡元培认为, 学校环境也有育人功能, 学校应有山水可赏, 周围有园林, 学校的建筑、器具都要体现美。这样, 学生置身于校园之中, 既接受美德熏陶, 又接受美的教育。良好的管理氛围对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高校从教学到行政管理, 从学生学习到后勤服务, 都要树立以学生为学校主体, 所进行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创造民主、自由与和谐的育人环境, 真正践行“一切为了学生, 为学生的一切, 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创建平等、人性、和谐的校园文化, 以学生为中心,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开展一系列活动, 内容上服务学生, 形式上贴近学生, 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并且受到良好的教育, 真正实现合力育人的目的。

摘要: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 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已不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及社会发展的形势, 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是高校学生管理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缺陷,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成长春主编.学生管理学[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7:86.

[2]宋农村编.生活教育与德育[C].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工业品营销:理性面对渠道模式创新 第2篇

对于工业品企业来说,营销模式就是企业的“稳定器”,工业品营销渠道模式正在酝酿着一场变革,而这种变革可能会对传统渠道模式产生巨大的冲击。不管渠道怎么变,有四个大趋势,工业品企业要予以把握:一是渠道组合多元化。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工业品企业开始采取混合渠道模式,进行渠道组合,以期多路并进,提升产品销量与市场占有率;二是渠道功能复合化。新型渠道力量必然出现,并追求展示、销售、服务、配件、信息等多功能一体化,这不但是企业经营的需要,也是满足客户多元化服务的需要;三是渠道规范形象化。新型渠道商追求渠道形象,包括对经销商/代理商的经营店面视觉形象、人员形象、服务形象等方面;四是第三方渠道崛起。所谓第三方渠道是指独立于工业品企业、独立于客户的产品流通通路,但又不同于传统的经销商/代理商。对于新兴的第三方渠道,以规模化经营、连锁化发展、标准化管理为特征。尤其是以工业品超市、大卖场为核心的渠道力量,必然成为工业品营销的亮点。传统渠道及销售模式分析

对于工业品渠道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经销代理模式。工业品企业通过发展经销商、代理商的模式,让产品实现区域市场分销的目的,这是工业品企业最为常用的渠道模式。在经销商代理模式下还存在两种情况:(1)厂家——分公司/办事处——经销商/代理商——最终客户;(2)厂家——区域经理——经销商/代理商——最终客户;二是合作经营模式。工业品企业与经销商合资合作成立区域分公司,采取股份制的形式。当然,主要是工业品企业与区域市场上的强势经销商合作。这在行业也有所尝试,但是不多见,如格力中央空调就是采取这种渠道模式;三是渠道自营模式。工业品企业通过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直接面向目标客户开展市场销售与推广。

渠道模式是产品分销与流通模式,销售模式则是如何使工业产品完成与客户交易的模式,是直接针对最终目标客户而言。可以说,销售模式是在渠道模式下的“具体动作”。总体来看,传统工业品销售模式主要有以下五种:一是人员推广模式。这是最传统、最古老的销售模式,也是非常关键的营销手段。但是,实际情况是只通过个人公关还是不够的,因为工业品采购正在逐步规范化,有很多中间环节与程序。并且,工业品采购通常由一个团队来负责进行,涉及使用者、影响者、决策者、批准者、购买者、把关者等众多采购参与者。因此,在营销过程中需要从销售人员、服务人员、技术人员和领导者等多个角度开展人员推广,实行立体式营销,兼顾每一个参与者的利益,这样才能提升成功几率。

可见,工业品企业要想以一个人(销售人员)之力去影响整个采购团队,已经越来越不现实了;二是直复营销模式。直复营销也称直效行销,是指工业品企业通过非人员的媒体面向客户、潜在客户提供产品或服务信息,而客户通常通过邮政、电话、电脑或其他科技类媒体完成产品订货过程。这是指采取信件函、电话、目录、DM(工业品类直投媒体)、E-MAIL等方式进行销售,目前这种模式只能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对于达成实质性交易,还需要很多工作要做;三是网络营销模式。实际上,网络不仅指互联网,而且还包括手机网络、数字电视网、Web2.0的网络应用(博客、移动博客、RSS等)、分众传媒网等基

于新技术构建的新传媒,是一个更大范畴的网络。目前,互相联网还是主要媒介,可在企业网站、专业垂直网站、门户网站进行销售推广,但其主要是展示信箱、传递信息作用。目前,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1亿,这是一个乐观而不容忽略的数字,这对企业开展网络行销与传播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尽管如此,由于工业品采购往往具有大规模、批量化、长期化等特点,依旧很少会有客户很草率地根据网络信息就做出购买决策;四是会议销售模式。主要是工业品企业参加展会或自行举各种会议的方式实现产品销售,这种方式有一定的销售效果。当然,会议形式多种多样,诸如客户研讨会、技术演示会、技术培训会、专家交流会、媒体沟通会、现场推广会、渠道招商会、代理商会议等等。会议营销在工业品营销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通过开展会议营销,可以实现以下目标:集中接触目标客户、展示并塑造企业形象、讲解和传播企业理念、介绍并演示产品机理、有效挖掘客户需求、达成现场交易意向等等;五是参与采购招标。这是一条“正路”,这也是趋势,客户不但要“比质量”,还要“比知名度”、“比价格”、“比服务”。同时,客户采取招标形式进行采购,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增加交易的透明度。因此,企业必须在销售体系内建立专业招投标团队,通过竞争实现交易目标。

新型渠道势力粉墨登场

2006年7月,国内某网站刊登了一则企业招商广告,内容是这样的:为适应中国快速增长的工业品市场需求,(MANLF)曼菲实业工业品事业部本着“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经营原则,提出工业品“产品电子商务+实体形象店+印刷品DM广告+万种工业品产品样本+直销商务人员推广”的经营模式面向全国招商,欢迎有志于共同发展的厂家和有识之士共谋加盟“曼菲工业品配送事业”!后来,笔者通过网上查询得知,早在2002年元月,曼菲工业品事业部在上海创立了第一家以经营各类工业品为主不足三十平方米的小店。在经营运作上,曼菲公司正逐步发展成为以“电子商务+实体形象店+印刷品DM广告+万种工业品产品样本+直销商务”营销模式的新型渠道力量。另外,曼菲实业还非常注重企业及品牌形象建设,以“商者无域,相融共生”的经营理念,并塑造“谦虚的行业领袖”、“成本控制专家”、“消费行家和服务专家”、“网络营销专家”、“供应链管理专家”的品牌形象,还实施了“选、用、育、留并重”的人才战略,为企业发展扩张进行了基础性铺垫。当然,其根本目的,就是把工业品营销事业做大。在2005年年底,曼菲实业便基本完成网络平台建设、印刷品DM广告、万种工业品产品样本出版,同时扩展到较为富裕的二、三级市场,并制定了2007年实现销售额1亿元的宏伟目标。另外,这家企业计划2006年在北京、天津、上海、成都、重庆、西安、广州、深圳等国内32个城市拥有地区服务商,以打造国内、外工业品厂家在中国最大的网络经销商。截至2006年7月,这家企业已成功地发展了上海、江苏地区十七家地区服务商。可以说,虽然曼菲实业旗下的工业品经营门店的规模不够大,但其在营销理念、商业业态等方面的都有很大的创新,很值得赞赏、关注与研究。

不仅如此,工业品流通领域内的“好戏”还在不断上演,主要有两个“亮点”:一是美林(中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政府共同合作,投资4.8亿元打造的现代工业品流通全新模式——中国首家大型企业超市,即万博港工业品超市。

无疑这是现代工业品流通模式在中国的具体实践,将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产品展示、产品交易、物流配送和信息交流的基地,为中外企业打开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提供了一个崭新平台。万博港工业品超市的定位是致力于工业品流通行业采用欧美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填补国内流通业空白。超市搭起了高起点、低成本、合作共赢的采购、销售和服务平台采,是集采购、物流、销售与服务四位一体多功能终端。万博港工业品超市的核心优势采用多渠道、多方式的立体化营销模式,集中采购、连锁经营,以现代化物流体系为依托,全面实施供应链管理,具有极大竞争优势和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二是2006年7月,台资企业华王工业集团计划将在大陆打造工业产品连锁卖场,这又是工业品流通领域的一件大事。这也是华王集团策划的第二轮发展目标,以连锁经营方式,在大陆各城市建造35个产业市场,为机械制造和原材料业等台商拓展市场。目前,华王集团正在实施第一期的第一批机械产业市场建设,在上海、吉林、成都、合肥4个城市中展开,已经进入运作阶段。

可以肯定说,这些工业品连锁销售终端的出现,在工业品行业还是一个“新鲜事”,无疑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总结起来,其新鲜之处主要有五点:一是第三方工业品流通渠道势力的崛起。我们知道,在家电行业,出现了国美、苏宁等第三方渠道势力,在建材行业出现了诸如百安居、欧蓓德、东方家园等第三方渠道势力,在医药行业也出现了老百姓医药连锁等第三方渠道势力。如今,在工业品领域也出现了这种第三方渠道势力,意味着工业品分销领域将迎来一次重大变革;二是工业品营销复合模式的出现。可以看到,这些新兴渠道力量都具有多种功能、多种销售模式,使工业品终端功能复合化,经营业态也具有复合性;三是工业品营销连锁扩张形式出现。以前,工业品企业的渠道虽然在全国也可能星罗棋布,并且一些工业品企业也鼓励经销商/代理商建立了一些连锁门店,但由于其品牌、经营、管理、形象等方面没有进行规范与统一,所以根本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连锁。从这个角度来说,工业品新型渠道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应全球零售业革命的脉搏而来;四是工业品渠道商品牌出现。经销商或代理商可能在各自的领域内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但未必在品牌与形象上做文章,处于企业(指经销商/代理商)无品牌化经营状态。这些新型卖场的出现,无疑会提升工业品流通管理的整体水平,促进工业品流通业的进一步发展;五是工业品流通的规模化经营,不仅体现在连锁规模上,还体现在产品规模上,即产品采购规模、产品销售规模。通过大规模进、大规模出,必然要冲击原有的价格体系与市场格局,甚至引发工业品流通领域的地震;六是工业品流通的规范化经营。无疑,这有利于改变过去工业品小而散、散而乱的经营状态。在过去,无论是在店铺服务人员的素质,还是在价格营销商,以及销售服务上,都可能存在很大的问题。

理性面对新型渠道势力

那么,上述这些新型渠道势力会成为工业品流通领域里的“国美”吗?对于这些新型渠道商,工业品企业会欢迎吗?那些传统渠道商,即经销商或代理商会欢迎这些“新成员”吗?他们又会做出什么反应呢?

在工业品流通领域出现家电流通业的“国美”或建材流通业的“百安居”并非不可能。但是,这类新型渠道商在工业品流通领域里的影响力不会像“国

美”在家电领域里那样大。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家电产品以个人用户为主,家庭消费占主导,当然也有一些商业用户。但工业品主要是商业用户,商业用户是企业的命脉,并且能为工业品企业创造80%利润的往往就是那么20—30%的关键客户。而对于那些重点及关键客户,是企业的命脉,工业品企业往往会直接或间接地予以重点维护。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些商业用户至少能解决工业品企业的温饱问题,甚至已经相当“富足”。而新型渠道势力(指工业品超市)即便是规模再大,解决的也只是让工业品企业“生活得更好一些”的问题,影响不到工业品企业的“基本生活质量”。

那么,工业品企业与传统经销商/代理商如何面对新型渠道势力呢?对于工业品企业来说,应该持欢迎态度。理由很充分,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工业品需要形象化的终端,而在这类以超市、大卖场为业态的超级终端,可以说是工业品企业的形象阵地,能够进店销售就是一种品质保证;二是有利于工业品企业走出假冒伪劣的困扰,加速“真品”流通,维护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三是有利于工业品企业开辟新的战场,尤其工业品超市大都采取连锁扩张,扩张速度快且可能延伸至企业空白市场,达到填补市场空白的目的;四是有利于一些工业品企业降低渠道分销成本,因为这类工业品超市或大卖场往往会直接对厂家说话,中间渠道环节将减少,无疑会加速工业品渠道扁平化过程;五是通过产品集群与扎堆,可以获得更大的关注,工业品企业将获得更多市场机会,更广泛地参与到市场竞争去。

但是,作为一种新生的渠道力量,必然要面对传统渠道势力的抵触,因为涉及“抢饭碗”的问题。这需要一个过程让工业品企业与经销商/代理商去适应。对于工业品企业,可能要过工业品超市这类新型渠道商“要政策”这一关。其实,这很正常,因为对于新型渠道商来说,企业规模就是资本,包括资金规模、门店规模、采购规模等等,就是讨价还价的资本。因此,往往会以其规模实力直接面向工业品厂家进行采购,并要求工业品厂家在价格、政策、资源等方面予以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工业品企业必须全面研究是否有必要借助这种新兴业态来拓展市场,要从战略、全局的角度去衡量并做出决策,要把握大局。而对于区域市场上的经销商/代理商,面对突然冒出来一个与自己分食市场的竞争对手,难免会给工业品企业施加压力,或者进一步要政策、要资源,甚至提出与工业品企业终止合作关系。对于这些,工业品企业都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对于新业态的出现,对原有市场秩序的最大颠覆性可能就在于价格,如何进行有效的价格管理,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并保护好原有的经销商/代理商利益成为一个关键性问题,也是工业品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这些工作做好了,与工业品超市这类新型渠道商合作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语文“教学模式”的理性思考 第3篇

一、正确定位课堂目标

语文教学该走哪条路?自然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问题的焦点在学习语文的目的、方法上。以“获得语言文字所负载的信息”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侧重于思想教育、情感熏陶、创造力的培养上。与之相对应的产生了课内比重最大的精读、研读,都是围绕课文情节、思想内容阐幽发微,条分缕析,课堂成了一场思维游戏。换句话说,这种教学模式过于注重逻辑的推理、思维的碰撞、智慧的交锋,而忽略了语言文字作为“工具”的磨练,或者缺乏对语言的必要的关注。语文课成了没有“语文”的语文课。其次,学生的发言、老师越疽代庖,老师的讲解成了课堂最重要的学习内容,课文语言反倒不是学习重点,这又是重大的目标误区。“学生学习语言的直接感知以积累为主,理应让他们品尝到课文的原汁原味,不需要第三者太多的解说”,总之,不管哪一类课文,阅读教学必须以学习语言为核心,任何训练应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进行。《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的课程目标作出明确阐述:“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三维目标”的提出,是当今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同时也为中小学阅读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二、课堂“选择”的有效的落实

无论是何种教学模式,为了体现主体性价值取向,都非常注重“问题的自主提出”、注重“选择”。例如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研究问题、课文段落)、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主选择学习伙伴、自主保留观点见解等等,但是,这些选择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落实呢?纵观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选择”并不是真正的“选择”,教师在让学生“选择”的同时,其实内心非常心虚。害怕课堂上产生“矛盾”,出现“节外生枝”。也就是说害怕学生的选择跟自己的“预测”出现出入。希望学生“善解人心”,能迎合自己的心思。当学生的选择跟自己的“预测”不一致时,教师总能通过巧妙的办法把学生的选择纳入到自己的预设轨道上。因为教师的“预案”并没有各种学生走向的应对措施。所以,这种“选择”是引起“伪选择”,是教师为顺从社会舆论,顺应教育潮流,博得教育专家、教研员的赞赏而作的一场演出,是一种教育装饰。在此过程中,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就成了解释教师所谓新的教学理念的道具。

三、课堂的主体定位——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主体”

课堂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呢?一是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促使他们主动地读,专心地读,兴致勃勃地读,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产生独特的个性化感悟。二是要为学生在文本言语与主体直接经验之间架起“桥梁”。阅读的过程是文本的言语形式与阅读主体的生活直接经验之间进行相似选择、相似匹配、相似激活的过程。文体中蕴含着的生活底蕴往往是丰富多彩的,但对于学生来说,文本所反映的生活是间接的,学生对此没有直觉的经验,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启发学生唤醒记忆,借助自己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相似的直觉经验去解读文本的内容。二是要积极鼓励学生通过批判性阅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阅读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答案。事实上,学生阅读一篇课文,不应是被动接受型的同构解读,而应是主动批判性的异构解读。异构解读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有效地解决问题。这样做,既可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教学过程的转化,变“传话”教学为“对话”教学

对话,是人与人之间思想的交流与沟通。在能够对话的空间中,人人都是独立自由的,都是平等友善的,都可以有自己的见解,也可以接受或反对别人的见解。教育,就是要创造这样一个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无心理压力的对话空间。

因此,在对话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在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当发现学生在对话过程中有独特地见解时,教师要充分进行表扬和鼓励,以激发他们对话的热情,让他们从对话中体会到成功的欢乐,从而促进他们认知与情感的协调发展。

总之,“课改”之花遍地开,新型模式创出来!我们相信:在我们教师的辛勤努力下,“课改”会让教学模式更优化。

关于公安法学教育模式的理性思考 第4篇

公安法学教育是基于公安职业需求和法学教育相结合而形成的特殊的法学教育。它既是法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公安工作服务的法学教育活动,是公安教育与法学教育的交叉。公安法学教育针对的对象是特定的,包括警察和即将从事警察职业的人们(公安院校的学员们),具有区别于典型意义上的公安教育与法学教育的独特之处。因此,迫切要求我们对新世纪的中国公安法学教育作出深刻的反思,以期建立科学的、适合公安特殊需求的公安法学教育模式。

一、我国公安法学教育模式的现状

在公安法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使得我们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目标之间存在很大距离。首先,教材不具有公安特色。目前我们所采用的公安法学教材,大都选用普通院校法律专业通用教材,使得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教材体系完整和突出公安特色的矛盾很难解决。对公安职业教育有积极作用的案例没能编入教材,不利于发散思维的训练。其次,教学方法以填鸭灌输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自己没有主导权。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不利于学生思考能力、推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缺乏对学生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考核。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无限扩大了考试的功能,学生的能力以分数为标准,忽视对法律的整体理解和运用能力掌握程度的考查,更不可能涉及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考查。

长期以来,我国公安法学教育,尤其是对在校学生基本上仍是一种学历教育,教学目标及教育模式也是围绕学历教育设立和展开的。在教学模式上,是以教会学生知识为主,而不是形成学生自己的观点,很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导致一些公安院校的毕业生走上公安实践岗位后,一方面法律基础知识不扎实,另一方面缺乏将课堂知识外化为执法技能的能力。

二、我国公安法学教育的目标定位决定了其应采取复合型教育模式

“法律教育的目的,是在训练为社会服务为国家谋利的专业人才。”[1]公安法学教育是公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体现公安教育的宗旨和目标。公安机关担负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驾护航的重任,这就要求公安法学教育目标必须重视执警为民与人权保护的一致性、优化执法环境与人权保护的必要性、人权保护与警察素质提高的迫切性、执法不公与执法不严影响执法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必然性,找准法学教育与人民警察应该履行的政治和社会责任相结合的落脚点。二十一世纪公安法学教育的目标,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在新世纪的奋斗目标,立足现代警察执法的新形势,体现现代社会法治的新要求进行设定。

公安工作是执法工作,是法律运行的一个环节,是形成法治状态和建立法治国家的必要组成部分。公安院校作为培养合格人民警察的摇篮,担负着为各级公安机关输送高素质执法人才的使命,是加强公安建设的重要基地。公安法学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和学术培养,更是一种职业训练。作为公安院校的法学教育,其职业教育的色彩较一般的法学院校更为突出。毕竟,公安工作一线需要的主要是实际的操作能力,技术环节是其次的,理论性环节更在其后。我们的公安法学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本法律知识,而且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观念,树立依法办案的法治意识和责任感,训练学生的执法能力,使学生成为既具备现代警察执法的综合法律素质,又具有崇尚法治、公正执法的优良品格,还具备警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应以塑造现代法治精神,培养合格法律人才,更好地为执法实践服务作为公安法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同时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题,把发展作为公安法学教育的核心目标。公安法学教育的目标决定了公安法学教育模式应界定在集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一体的复合型教育的位置。

三、公安法学教育首先是基础性的素质教育

法学教育是以传授法律知识,训练法律思维,培养合格法律专业人才为内容的教育活动。这种教育一方面使法学学科的学生掌握法律角色的参照系,即懂得作为一个法律工作者在其所处的位置上如何培养对外观察问题的方法以及独特的推理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就是把法学院校的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优秀社会人才。[2]公安院校的法学教育从社会这个大角度讲首先应定位为基础性的素质教育。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由法律事业的崇高性所决定的。

素质教育是一种实践与政策导向的观念,其核心是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具体而言包括三个方面:1.系统扎实的法学专业知识。这是法律人才素质的基础。2.法律思维能力。这是法律人才所共通的基础素养。3.法律职业相关的综合素质能力。这体现了法律的实践性特点,强调对法律人才实践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法律职业所特有的社会使命决定了法学素质教育必须培养受教育者具备较高的法律职业伦理道德和强烈的人文关怀意识。新世纪的法学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现代法律意识和法律职业道德,通过法学教育塑造学生民主、法治、正义、平等和自由等现代法律意识及与之相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并使之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意识。

公安法学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培养学生尊崇法治的基本理念。这种理念要求法学教育应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法律理性,要求学生进入公安院校第一天起,就应确立自己作为一个人民警察所应有的行为操守和法律素养,并从心底生出对以正义为内核的法律精神和法律职业的崇尚,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

公安法学教育应从提高法律素质的培养入手,以增强和提高警察法律意识为最终目的,使学生在最初的基础教育阶段就形成较为明晰的法律思想和法律意识,从而为以后的警务实践提供法律需求的最低保障,使后期的警察业务工作能够体现出应有的社会效益和法律效益。学校教育的任务不仅是向受教育者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胜任职业的基本能力,为其日后发展打下基础。因此,我们应教会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法律思想的精髓。

四、公安法学教育更是一种职业教育

从现代社会的发展来看,警察机关的主要职责是执行法律,给公民提供一个有法律安全感的社会环境。要完成这一使命,出于职业要求,必须对警察进行职业化的教育。由此,公安院校的法学教育职能应是首先要让受教育者知法,然后守法,最后执法。如果警察不知道法律都赋予公民哪些合法权利,不了解当前社会的法律价值取向,就必然会出现公权力违法践踏私权利的现象,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多情况下是由于执法警察的法律意识淡薄而不是无知。所以,对于警察,首先应进行的职业教育就是法律学教育。公安院校通过法学教育使毕业的学生有较为明确的法律使命感,了解现代社会安全感是建立在法律安全感之上的。

从现代法治的基本要求来看,公安法学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当前国际形势,以保障人权、维护公民合法权利为重心。我国传统的法律文化和法学教育,无论在行政执法方面还是在刑事司法方面都过于强调公权力的行使而忽略对私权利的保护。其实,“警察执法时对人的不尊重,也是公众对警察不信任的根源之一”。[3]当代,人权保护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各国都注重加强人权保护。为此,相关的法律保障功能理论及国际规则都应在法学教育中得以充分的体现和落实。

从公安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来看,公安法学教育面向公安实践工作,以公安执法需要为教育导向,培养的是应用型的公安执法专门人才。因此公安院校的法学教育应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案例教学的比例和力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战能力。

五、结语

现阶段公安机关的社会管理任务的两大主题是服务与执法。无论是从服务还是从执法的角度而言,对社会产生最终影响的内容,都是由法律规范预先确定的,法律规范是国家机关管理社会的首要依据及最后屏障。要使警察具备法律知识并最终形成法律意识,主要是通过法学教育的方式来实现的,因此,法学教育就成为公安教育的核心,法律规范的教育及对法律精神探求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公安法学教育应找准法学教育和公安职业需要的衔接点,站在公安工作的全局,从提高整体队伍的执法意识、执法水平、执法效果的角度去考虑这个职业所需的法学教育模式,体现警察职业的特殊需求。所以,笔者认为,应当立足于公安工作的实际,以素质教育为公安法学教育模式转变的目标,从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入手,把法学的博雅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水平。由此可见,公安院校的法学教育采取集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一体的复合型教育模式是符合现代法学教育的发展趋势的,更是符合公安教育的内在规律的。

摘要:公安法学教育是基于公安职业需求和法学教育相结合而形成的特殊的法学教育。其任务是培养学生获得从事警察职业所必须具备的法律知识结构和能力。因此, 法学教育应强调公安法学教育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复合型公安法学教育模式。

关键词:公安法学教育,能力培养,复合型模式

参考文献

[1]孙小楼.法律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91.

[2]郑成良.法律思维是一种职业的思考方式[A].葛洪义.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 (第1辑) [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理性模式 第5篇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实行收费上学制度和后勤社会化以后,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明确,高校和学生之间已不完全是一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关系。目前,高校学生的消费者意识和权益意识已普遍增强。“花钱买学上”使他们感到已用价值交换的手段部分地取得了对教育资源的使用权和消费权,他们开始以消费者的心态思考自己缴纳的费用是否得到有效回报,并且按自己的意愿主动地寻找学校在教育设施、教育手段和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差距,而且逐渐习惯于根据其合理利益来评价学校的各项工作,包括学生工作。有专家认为,学校能否在校园生活环境、学习、交往、精神和发展等方面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已成为学校能否获得学生信赖和支持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学生工作必须进一步深改革,突出学生工作的服务职能。

1.2构建高校服务型学生工作模式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在全面素质培养的基础上重视人的个性培养,是真正重视人才全面发展的正确观念。高校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必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学生个性的充分张扬,使不同层次、水平、志趣、爱好、性格特征的学生都能够充分地展现自己,发展自己。这就要求学生工作必须从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将服务功能放在学生工作的重要地位,通过加强服务平台建设、服务机制建设、服务制度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等,强化学生工作服务职能,营造起有利于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良好校园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和尽可能好的条件,让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专业服务中得到良性培育和引导,以促进学生全面、协调与可持续的发展。

1.3构建高校服务型学生工作模式是增强学生工作实效的必然要求

在以教育管理为主的高校传统学生工作模式中,教育着重于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上多以灌输、说教为主:管理着重于外在行为规范,以确保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学生安全、校园稳定为工作目标,方式上多以防御型、被动式的管理为主,方法上习惯于采取一些灌输式的、强制性的方法或手段。这种管理模式将学生摆在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被管理者位置,更多地强调学生要自下而上的服从接受学校的各项教育管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意识的培养和学生个体的客观差异性,使学生工作呈现为一种单向的、主体缺失的行为。这种管理模式由于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发展需求,不仅使被教育者不断远离教育者,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不能形成双向互动,而且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事实上,这种离开了服务的教育管理工作模式已经暴露出了教育功能弱化、管理权威削弱、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既不符合以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为对象的学生工作特点和要求,也从根本上违背了教育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也很难从根本上落到实处,更不可能从根本上取得良好效果,实现学生工作的最终目的。而服务型学生工作模式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通过突出服务职能,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生活服务,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环境。不仅顺应了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工作成效。

1.4构建高校服务型学生工作模式是高校参与国际教育竞争的现实需要

我国高等教育要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借鉴国外先进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经验。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学生事务发展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学生服务,它要求学生事务管理要以服务学生为使命,向学生提供一系列专业服务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如美国就一直十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服务至上”的理念,它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作为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思想,其目的就是通过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英国、法国、卢森堡等欧洲国家国在学生事务工作上的共同点就是服务学生,他们为青年学生提供的服务比较多,主要是开展活动(校外文体活动等)、进行培训(对青少年进行生存能力的训练)以及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等。如英国高校倡导和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其学生事务部认为头等重要的工作必须是专注于为学生提供服务,因此,他们把学生当作大学的顾客,因而替代“管理”出现的是服务、支持、指导、帮助,保证学生得到各种较好的服务。

国内教学模式改革现状合理性分析 第6篇

关键词:教学模式;信息加工理论;策略运用;合理性

在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助推下各地方普遍进行适用于本地方的教学模式改革,并推出以山东杜郎口中学模式为优秀改革实例的一系列教学模式。然而任何一节课或教学事件都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就要符合信息加工机理。在各地方教学模式及其环节的制定中教师往往出于经验,只重视模式的流程及形式,却忽略了对模式进行认知理论的支撑,整个教学流程缺乏信息加工策略的依据,也就缺少了理论基础和理性思考。国内各教学模式改革是否具有这样的合理性?又该如何设计和修改将信息加工策略融于其中?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反思与研究。

一、国内现阶段教学模式改革纵观

2009年山东省杜郎口中学提出以过程分配为主线的“三三六”教学模式。之后各地纷纷临摹效仿,制定了符合自己地方特点的多种本土化教学模式。

(一)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模式

1997年崔其升校长本着颠覆传统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初衷,率领教师积极探索着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经过多年实践与积累最终确定了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

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2008年杜郎口中学召开了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初中教育改革现场会,李锦韬理事长高度评价此次教改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一面红旗。

(二)天卉中学“大单元教学”模式

河北围场的天卉中学在杜郎口模式改革基础上推出了“大单元教学”模式,其具体表现形式是“三型、六步、一论坛”。

三型是指预习展示课、提升展示课、巩固展示课三种课型;六步是指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展示拓展,穿插巩固,当堂测验;一论坛,即以讨论形式,在课程结束之后以单元为总目标,教师进行循环滚动精讲,对挖掘不到的问题或提升不到的层次,进行有效的“二次作业”。

天卉中学“临帖”杜郎口而“破帖”形成的“大单元教学”模式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被誉为“当代最先进的课改理念”。

(三)立人中学的“124”模式

沈阳立人中学在李锦韬老先生的考察与指导下推出了整体教育系统和“124”教学模式。

整体教学系统包括“整体整合,两案呼应,两型四步”三大模块。总体来说就是“三加工”和“三导”:一是教师加工知识导图,编制导学案以图导案;二是教师加工导学案,实施教学以案导图;三是学生加工学案,形成学习导图以学导图。“124”模式,“1”指整合后一节课的内容;“2”指自学课与验收课两种课型;“4”指四大教学操作环节,目标明确,指导自学,合作探究,训练验收。

立人中学获得了“中国改革实验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也被教育界同行誉为“辽沈大地上的杜郎口”。

(四)教学模式改革中面对的困惑

三所学校通过教学改革使教学质量与学习风气变得截然不同,然而在赞扬声中不乏也存在一些困惑。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正确认识这些教学模式?国内教学模式改革的主线万变不离自宗,都是“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教师指导—评价反馈”的过程。自主学习阶段,教师提供的导学案、课前学习任务单或微课等材料怎样编排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动机?合作探究阶段,学生分组或独立学习的过程,是否符合信息加工机理与记忆理论,如何对学习内容进行科学的认知?教师指导阶段,相应的教学事件是否能够给与学生有力的加工助推?是否完全可以勘察学生的认知障碍?评价反馈阶段,怎样的考评与迁移才能使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长久记忆,转变为智慧的提升?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把教师与学生看作是信息的主动加工者,将教学事件看作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只有符合信息加工机理的教学模式才是理性正确、具有理论依据的科学教学模式。

(一)信息加工学与学习阶段理论

1、信息加工学

信息加工学研究的是人脑学习加工知识的过程和规律。根据加涅对学习内容的分类,认知就是对信息译码、编码、储存、提取和控制。学习的过程也是信息加工的过程,是接收信息、处理信息、编码信息、形成知识网络并用来处理问题的内化过程。

2、加涅学习过程的八大阶段与教学事件

根据学习层次理论,每一类学习中都蕴藏着前一类的学习,学习过程就是由一个个具体的有层次的学习阶段构成的。教学事件是依据学习者进行学习时的内部心理变化规律而产生的,依据加涅八阶段理论,提出一系列合乎学生认知水平、满足教学学科特点、符合国家课标要求的教学事件,构成合理完整的教学流程。

动机阶段——引起学习注意 领会阶段——告知学习目标

获得阶段——呈现教学内容 保持阶段——提供学习指导

回忆阶段——回忆相关旧时 概括阶段——引发行为表现、评估行为表现

操作阶段——强化保持迁移 反馈阶段——给与信息反馈

(二)信息加工策略的运用

1、皮连生“六步三段两分支”模式

皮连生教授提出的“六步三段两分支”模式着眼于师生互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然而基于此模式,笔者认为还存在以下问题。

问题1:在“新知识进入”步骤中如何引入新知识?信息的给出应该遵循怎样的顺序才能突出重点?没有给出可行的知识引入策略。问题2:在“巩固和转化”与“转移和应用”阶段,对于知识的分类处理十分模糊,缺乏信息加工策略的运用,也没有基于加涅八阶段理论落实到相应的教学事件。

2、基于信息加工理论的模式研究

通过对以上相关理论的研究,提出改进后的教学模式流程图。

三、基于信息加工理论的教学模式合理性分析

任何一个教学过程都是认知的过程,就应该符合加涅的信息加工机理。以认知心理学为依据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将模式中的每一环节都贯以信息加工策略的运用,才应该是合理的教学模式。

(一)杜郎口“三三六”模式合理性分析

预习环节

“三三六”模式与传统课堂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预习阶段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根据加涅学习阶段理论,引起学生注意的第一步就是在预习的阶段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带着兴趣与问题进入课堂。教师在分组阶段给出了学习目标,但是在35分钟的大量自由时间里,学生始终是“表现欲”大于“求知欲”,无法判断重要的预习环节中,学生是否对信息进行了采集与输入,是否达到了应该处于的“动机”、“领会”与“获得”阶段。

展示环节

基础问题的解决在于个体学习,提高问题的解决则在于合作学习。没有个体学习作基础,合作学习无法如履平地,所以对合作学习的认知要有明确的定位。教师应在展示的过程中,将个体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交流按照螺旋上升的结构进行安排,将信息以螺旋的结构进行编码与储存,并额外加以学习指导,不断提供学过的相关知识来引导学生主动建构学习内容,引发更积极的课堂讨论并加以评价。如此,合作学习才有质量、深度,学生的学习也能在课堂时间内充分达到“保持”、“回忆”、“概括”及“操作”阶段。

反馈环节

反馈阶段也被视为回归性检测阶段,是勘察学生认知障碍,强化学习内容重难点的关键步骤。学习课程内容只是言语信息、认知策略的掌握,能否在反馈的过程中将所学内容进行迁移,学以致用,则是对智慧技能的锻炼。达标测评,不仅是对预设目标的测评,还应该注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质疑、批判、反思、创新等,达到“反馈”阶段应该达到的水平。

(二)天卉“大单元教学”模式合理性分析

预习展示课:

学生的学习需要一定动机的驱使,因此在预习阶段,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是需要、也是必要的步骤。明确目标并不能将学生的思路与注意力集中在学习内容上,根据认知心理学,只有对发出的信号给与反应,才能将信息有效采集并进行提取。可以将教学目标与教学情境相整合,以达到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注意”与“领会”阶段。

提升展示课:

我们已经知道展示的过程,是学生将所学信息进行编码,并进行长期记忆储存的过程。虽然大单元模式的点睛之处在于循环滚动、二次作业,可如果在第一次展示的过程中教师不提供指导,那么错误的信息编码将可能长期停留在学生的头脑中,导致日后每次涉及到该知识点,学生都会模糊概念造成认知障碍。所以,教师在此阶段应及时对学生编码信息进行定向引导,使学生走出误区,达到学习的“获得”与“保持”阶段。

巩固展示课:

穿插巩固不只要求教师对当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巩固,还应适当提供学习过的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知识点(“回忆”阶段),并提出不同情境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甚至举一反三(“概括”与“操作”阶段)。

一论坛:

再循环,依据信息加工理论其实就是对信息的提取与精加工过程。提取的线索,也就是教师“精讲提问”的方式,毫无疑问对于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记忆存在显著的影响,但更重要的还是使学生自己进行信息提取线索的掌握。不仅可以增强信息回忆量,成功存储信息,记忆知识点之后的喜悦与满足也是对学习动机的强化,精湛完美的完成全部学习阶段。

(三)立人“124”模式合理性分析

“1”整合后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导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导学案,或课前自学任务单。导学案作为信息采集的第一步素材应具有多元化、新颖化等特点。课前自学阶段既是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又是对课堂内容知识信息采集与获取的阶段。采取的自学形式应该多样化,精心编排中引入信息加工策略,尽可能利用回顾所学知识的情景记忆,唤起储存在学生感觉器中的“粗加工”信息;或设计通过阅读教材的工作记忆独立完成实验,操作的过程也是对知识信息再提取的过程。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认知水平及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高效的教学质量,使学生达到对知识信息注意、激活与选择的学习成果,完成“动机”阶段。

“2”自学课和验收课两种课型

“4”即四大教学操作环节

将“领会”与“获得”阶段相融合,可以清晰地将教学目标带入到呈现的学习内容中,实现信息的快速提取与加工,利于形成短时记忆,为展示过程提供简洁的思路。

人的头脑对信息加工的能量是有限的,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信息,不留有思考的时间,结果必然事倍功半。所以将三个环节融合在一起,必然对学生造成一定的认知障碍,所以应适当减少该环节任务,使学生在“保持”、“回忆”及“概括”阶段多停留一些时间,为信息的储存提供时间支持。

“验收课”则是学生巩固提升所学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最适合对学生认知障碍勘察的过程。学生是否对课程目标中所列举的信息提取完全,是否有遗漏;学生是否是因为自身思维特征导致对信息无法理解,或是由于信息结构不良使学生受到认知水平上的限制,这些都是勘察障碍的思路。使学生在“操作与反馈”阶段避开错误路径,将信息正确提取并再次储存,形成永久记忆,牢牢掌握知识点。

四、结论与反思

(一)结论

1、对模式改革的结论

国内现有的教学模式改革,由于教师往往只出于教学经验,没有深谙改革的实质,只在模式的形式上遵循信息加工理论;然而在每一环节的具体运用上,缺乏信息加工策略的支撑。

2、对模式合理性的结论

以认知心理学为依据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将模式中的每一环节都贯以信息加工机理,使每一阶段的教学事件都蕴含信息加工策略才应该是合理的教学模式。我们应该持有批判性的目光来审视当今的国内模式改革,不应该盲目跟风与推崇。

(二)反思

1、对模式运用的反思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教学的重心已经从知识转变为认知。毫无疑问信息加工理论将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一线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不应该为了制定出一种新模式而改革;而是应该更多的把心思用于一种模式下各环节信息加工策略的运用上。

2、对教师PCK的反思

一线教师应该立足于日常的教学实践,经常进行经验反思。加强专业活动与交流,丰富自己的基础理论,主动建构PCK,才能将科学的教学模式加以良好的运用。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2009年1月修订版

[2]张树彬.杜郎口模式的总结与实践[J].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4月

[3]余文森.杜郎口模式也需完善与发展[J],福建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报2010年9月

[4]陈琦,刘如德.教育心理学[M].2011年6月,第二版

[5]时晓玲,于维涛.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省思与多元创新[J].教育研究.2013年5月

[6]苗玉辉,王燕.论信息加工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南阳师范大学.文化教育.2015年6月

[7]于慧荣.谈精加工策略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教育学院院报.250001

理性模式 第7篇

一、当代中国家族企业文化模式的争论

在以提高生产力、加速现代化为目标的改革过程中, 中国的家族企业出人意料地飞速发展起来, 成为我国当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从不同的切入点出发, 学术界关于家族企业的文化模式形成了激烈的争论。

持肯定态度的人认为延续家族所负的强烈使命感提供了中国人在商场的强烈动机, 而基于家族成员间共同信仰和价值观形成的人格化交易网络, 为现代管理注入了重人际关系的伦理观念, 表现为家族成员间凝聚力强、组织结构简单、决策灵活等, 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 家族企业是一个高效率的企业组织。

持否定态度的人则强调建立在家族关系上的企业结构不符合现代企业的管理原则, 它抵制了现代管理文化和思想的植入, 表现为人治管理, 缺乏公平的竞争机制, 为了保证家族对于企业的控制权, 无法考虑事业的长期发展, 发展空间有限。总之, 家族经营难以摆脱传统规则, 必须改变文化模式中的家族化状况。

以上观点均分析了家族企业文化模式的某个侧面, 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难以形成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而且现有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大多以华人家族企业和西方科层制企业为坐标展开, 把家族企业和科层制企业置于传统——现代、中国——西方二元对立的两端, 呈现出血缘和绩效、感情和规则、人治和法治的区别, 研究者易被意识形态、情感信念左右, 不知不觉地满足于好或坏的非黑即白上, 形成对家族企业文化模式的不同评价结果。

二、家族企业文化模式的双重机制

当代家族企业的基本特征是以家族关系为基础构建的企业组织形式, 组织中家族系统与企业系统同时存在, 而又相互重叠, 两个系统按照各自的逻辑法则同时对企业的运行产生作用。两者重叠的情形表现为多种形式, 是一个从完全重叠到完全分离的连续谱系。两者完全重叠时, 家族系统完全控制企业系统, 家族成员之间的情感性关系支配着企业系统, 家族的关系模式、处事方式等被自然而然地带入到企业系统中, 基于特殊主义的家族伦理成为组织的核心。它一般出现在企业的创始阶段, 这时企业规模小、人员少、结构简单, 影响有限。而一旦两个系统完全分离, 企业脱离家族的所有影响, 组织内部的交往各方都是为了达成各自目的而和他人交往, 无法形成建立在长期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 人际关系表现为暂时性的、讲究公平的工具性关系, 基于普遍主义的科层治理成为组织的核心。

现实中的家族企业大多处于连续谱系的中间阶段。组织中的企业系统和家族系统同时存在而又部分重叠, 基于特殊主义的家族伦理和基于普遍主义的科层治理共同构成了家族企业文化模式的双重机制, 两者各有自己的成员身份准则、价值及组织结构, 家族企业中的同一主体往往同时履行两个系统的职责, 扮演两个冲突的角色。双重机制不可避免地相互作用, 相互制约, 家族伦理的强化会制约科层治理发挥作用的范围和强度, 同样, 科层治理的强化会弱化家族伦理的影响力。在家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 两者的强弱程度会有所不同, 但不可否认两者同时对家族企业发挥影响。

毋庸置疑, 我国当前家族企业大多数处于家族系统影响大于企业系统的阶段, 家族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是辐辏式的, 企业主掌握着企业的一切大权, 依据其家族系统中的血缘、亲缘等级, 把各种家族成员相应地安排到企业的不同层级上, 关键岗位的领导基本上来自一个家族, 核心成员甚至一般员工都是其直系亲属或有亲缘关系、人情关系的亲戚、朋友。家族企业文化模式的双重机制表现为强家族伦理和弱科层治理:家族伦理在家族企业文化模式中居主导地位, 科层治理处于次要地位, 家族系统的关系、忠诚原则影响、限制着企业系统的能力第一原则。

但易被忽视的是家族企业中的科层治理对家族伦理的弥补、制约作用。首先是家族系统内部也存在工具性色彩, 在家族成员的使用上, 能力和绩效也是决定家族成员能否获得企业地位和权力的重要参考因素, 企业主最信任也最需要的往往是那些能力、素质足以承担家族事业的家族成员, 而能力不足、无法完成工作任务的家族成员常处于尴尬的位置;其次, 企业主会依据科层治理原则, 发现、培养、提拔有一定的经验和能力的外人, 并以认干亲、结弟兄等多种方式构建起一种虚拟的亲缘关系, 把外人变为“准家族”成员, 从而在科层治理中渗入了家族伦理的因素。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家族企业科层治理发挥作用是以不危及企业主对企业的权威和控制为前提的。只有双重机制才能合理解释家族企业主对家族成员的不同评价方式以及对家族外人才的迫切需求和培养、使用方法。在家族企业文化模式双重机制作用下, 人际关系中先天形式上的归属和后天交往中的效果都影响着人际的亲疏程度。“自家人”不一定再局限在家族成员内部, 不一定再依附于原来社会认可的血缘、亲缘等先天关系, 而成为一个社会心理概念, 任何做到“自家人”所预期做的事及所付出情感的人, 都可以成为“自家人”。在家族企业中, 家族伦理发挥作用受科层治理的影响, 而科层治理又带上家族伦理的色彩, 表现为一种矛盾却又灵活的文化模式。

三、实用理性:中国人的行为逻辑

自卡尔·波兰尼提出企业经济活动的“嵌入性”问题之后, 企业研究开始出现新的转向, 格兰诺维特以后的新经济社会学更以“嵌入性”问题为出发点, 从社会网络的角度来观察和研究企业的经济行动, 宣称企业是嵌入于社会网络中的, 网络、规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运行, 企业必须兼顾各种社会关系来开展其经济活动。企业文化模式的选择, 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文化选择, 民族的、历史的、时代的因素及社会制度等都在企业的文化选择中留下各自的痕迹。对家族企业这一双重机制文化模式的评价不能满足于表面的功能分析, 简单地发现应然和实然的差距, 而应该探寻支撑这一文化模式的社会基础, 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家族企业文化模式变迁的可能性依据及其途径。

与中国社会长期的农业社会小生产相适应, 中国人的观念、行为、思维方式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讲实际、重实用, 一切以有用为目的和评价标准的实用理性决定着中国人的行为逻辑, 并积淀、转化为一种稳定的“文化一一心理结构”。在近代中国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 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作为实用理性经济基础的农业社会小生产虽也遭到一定破坏, 但仍长期存在, 与之相适应, 实用理性得以顽强保存, 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逻辑。

实用理性构成了中国人经济心理的基本前提, 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人们处理经济事务、经济关系的指导原则和基本方针。一方面注重现实, 讲求效用;另一方面又强调以理智控制行为, 从而保持“一种清醒冷静而又温情脉脉的中庸心理”, 一般不拘泥于概念定义的究竟是“什么”, 而关心客观现实到底“怎样”;不苛求事先的精密构思或完美设计, 而重视现实的实用、实利和实效, 讲求结果和目标的达成;不追求极端和完美, 而尊重、包容理论上带有瑕疵但能化解当下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当代家族企业文化模式双重模式的产生和优化都与实用理性这一中国人深层次的行为逻辑有着密切的联系。

四、双重机制的产生和优化

当代中国社会中处于转型过程之中, 本土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明的影响同时长期共存。一方面, 以家族血缘为主的人际关系在社会纽带中继续发挥突出的作用, 家族企业主面对社会结构转变中的不确定因素, 只有充分利用可以依赖的家族资源才能生存下来, 而家族资源也确实支持了企业度过生命周期开始阶段的危险期。于是家族伦理自然而然地在家族企业文化模式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另一方面, 西方科层制以其管理的准确性、连续性、可靠性和高效性成为与工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最为理想的企业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它以形式理性设置的制度规范为运作规则, 依照职能和职位对权威资源进行配置, 在高流动性的现代社会以其管理的实效性而获得了话语权。而取长补短、兼收并蓄, 学习融汇各种优秀的文化模式和管理技术在实用理性思维看来是完全正常而合理的, 科层治理进入家族企业文化模式也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正是在实用理性作用下, 一方面重人际关系的家族伦理观念被注入家族企业的管理过程, 另一方面科层治理的组织形式、规章制度, 能力和绩效考核等在家族企业中也开始发挥作用, 从而构成了家族企业文化模式的双重机制, 双重机制之间虽然有矛盾、有冲突, 但实用理性却能包容两者于一体, 巧妙地结合了传统家族和现代组织形态, 融汇了家族利益和公司利益。正是在双重机制的共同作用下, 通过发挥各自的优点, 造就了我国家族企业的经济奇迹。

尽管家族企业文化模式双重机制的形成原因复杂, 但实用理性的思维方式和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是导致这一表面矛盾的双重机制在当代中国出现的主要因素。社会转型中多种经济基础的共存、转换使得两种机制都有存在的合理性和现实的条件, 而实用理性则为矛盾的两个系统结合在一起提供了逻辑的可能性和拓展的空间。双重机制适应了社会转型的背景和要求, 同时也是社会转型尚未完成的表现。

我国改革三十年来, 在旧机制和市场化的相互作用下, 家族企业文化模式形成了独特的双重机制, 它推动了我国三十年来的经济发展, 但双重机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构成了自身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对家族企业文化模式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的要求和压力,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 特殊主义的家族伦理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而实用理性则为其进一步优化提供了可能性, 重视经验和实际效果的思维方式为企业主适应社会变迁, 突破传统的、伦理的障碍, 完成企业文化模式的现代性转换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 重视制度理性、普遍主义, 正确对待血缘、亲情之类的隐性关系, 探寻中国人行为逻辑规则与以市场经济、科层制等为代表的现代理性文化规则的衔接点、结合点, 进而建立富有中国特色的、高效率的企业文化模式应是家族企业文化模式建设、发展的方向。

摘要:当前对于家族企业的评价大多忽略其文化模式的双重机制, 表现为强家族伦理和弱科层治理的同时存在。实用理性是家族企业主行为的深层次逻辑, 并为家族企业文化模式的优化提供可能性。

理性模式 第8篇

拉兹曾言“作为实践理性的法律”, 这体现了法律是源于实践的规范性组合。法官作为法律的实践者由于自身知识和实践的限制得不到专业的成长。法律实践理性是法官培训的核心基础, 启动法律的经验总结之旅。

一、法律实践理性与法官培训模式关系

(一) 法律制度来自于人类实践活动, 是为了满足社会的文明需求而生发的人类智慧结晶

人类制定的法律规范是为了保障社会秩序顺畅的运行。这说明法律制度首要的特征是实践理性, 实践理性是判断法律正当性的标准, 这个观点可以追溯到古罗马的辩论术中。法律实践理性包含思维理性和行为理性, 思维理性受到自身法学知识深度和宽度的影响;法官是行为理性的实践者, 将内在的法律方法理性思维具体化为有意识的司法技术的运用。

(二) 法官培训模式, 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各国因为经济水平、社会政治制度和历史文化的差异造成各国法官培训模式也不尽相同。概括来讲由于法律自身具有知识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双重含义, 法官培训不仅要依托于知识理性学习更要关注法律实践理性。法律实践理性是法官培训模式选择的一个重要方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命题在此处也是成立的。

二、法律实践理性与法官培训模式的改革

(一) 两大法系的法官培训模式

由于社会的经济与历史的发展差异, 形成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 两大法系各具特色, 但是一致点是都重视法官的培训教育。英美法系的美国, 它的法官选拔范围大多来自于律师队伍, 律师的法律实践能力很强却忽视了法律知识的系统与提高, 在全美建立的联邦司法中心负责提供不同的法官教育培训, 主要是集中培训形式。左贝尔法官就指出“任何法律制度都必须拥有与之配套的法官教育和培训措施”。作为大陆法系的澳大利亚建立了国家司法学院, 将法官的培训上升到国家人才计划层面, 运用现代高科技通讯手段对联邦法官和州、地区的法官进行有目标的培训。

(二) 我国法官培训模式

在我国大学内设的法学院肩负着培养具备理论知识的法官人选重任, 法律课程庞大而复杂, 短短4年学制很难腾出课程给学生实践学习, 法官实践知识往往是依靠于法院的相传受教, 但是完善的法官培训制度。法院被称为“大学校”, 以大量的人财物力支撑着法官的教育培训运转, 但是现实中受到这样培训的法官流动性很强, 很多人离开了审判岗位。总之, 弊端的出现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法官的培训制度缺乏严格的规范和管理性。

三、法律实践理性给予我国法官培训模式的启迪

法律的实践理性是以知识理性为前提的, 因此, 我们在提高法官实践的技能的同时, 应该实行法学知识和实践行为双重并行的培训模式。这就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 强化法官职业使命感

法学家伯尔曼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 否则它形同虚设。”当法官将对法律的信仰上升到精神追求, 会更加维护法律的权威, 会更加慎重的判断与裁量, 会将这种法律精神作为毕生的理想追求。把法律作为事业敲门砖的行为就会减少, 真正追求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把法律注入自己的血液和灵魂中。

(二) 强化实践理性在法官培训中的作用

法律是实践的结晶, 是理性的思维集合。要建立法律实践理性的法官培训机制, 必须紧密与法学院校的协同关系, 实现法律资源的合理利用。第一, 改革现行法学的体制与教育模式。根据法律学科自身的特点延长学制至5年, 开设法律的实践类课程学习, 有计划性的进行实习, 将这些法律人才的胚子优化在最初阶段。第二, 完善现行的法官培训模式。结合职业法官的能力需求, 开设针对不同层次的培训。例如对于基层法院法官要加强技术多样的培养, 可以引入先进的培训模式例如美国的案例培训制度。第三, 法官与法学院合理流动。在我国法律教师和法官看起来是不同的两种职业。我们可以考虑二者之间通过合理的渠道进行流动, 例如任职多久的教师可以专做法官;法官在累积多少次理论学习后可以转入高校任职实践性教学, 实现资源的交流。

(三) 强化法官培训模式的创新与实用性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 涌现出许多新型的法官培训模式, 例如网络培训、座谈会等形式的培训活动层出不穷。据了解, 现在中国合格的法官人才并非想象中的过剩还是供不应求, 我国的司法制度要不断自我充电才能适应复杂的实践基础。法官培训模式要在适用的基础上开拓适合自己的新方法和新路径, 提高效率和实用性。

四、结语

法官是法律实践理性得以发展的重要主体, 担负着将法律知识转化成实践性操作的任务, 法官培训模式是把知识理性与实践理性想连接的关键一环, 这对于我们而言任重而道远。

摘要:法律的正当性来源于法律的实践理性。社会秩序需要理性的法律来调整, 这是人类为自己设置的理性规范;法官作为法律专, 将抽象的概念、法理、逻辑运用到不同案件, 解释法律的规范性。为了更好在法律的实践理论性与法官培训的合格性上有完美的结合, 本文以此为契机, 展开论述。

关键词:法律的实践性理论,法官培训,法官职业化

参考文献

[1]葛洪义.法与实践理性[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2797.

[2]陈全国.黄国民国外法官教育培训工作借鉴[J/OL].上海法院网, 2008, 1:2.

理性模式 第9篇

一、高校研究生幸福感影响因素

课题组对省内五所高校 (大连工业大学、大连民族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音乐学院) 的硕士研究生进行了随机的问卷调查。课题组发现, 影响研究生幸福观的因素大致如下:

1、就业压力因素。

就业是研究生教育的最终指向。但随着高校研究生扩招, 研究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硕士研究生的原有就业观念受到社会环境的冲击, 与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不对接, 造成研究生就业心理失衡, 导致其幸福感下降。

2、经济状况因素。

硕士研究生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中, 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实现经济的独立, 但在年龄、工作、婚姻等现实问题面前, 他们又需要经济独立来更好地解决自身的实际问题。渴望经济独立却又无法实现的客观现实影响了研究生的幸福感。

3、情感因素。

新时期伴随着社会转型, 社会开放程度的增加, 对研究生的情感产生冲击与影响:个体情感需要的层次性与多元性;情感体验的矛盾性;情感发育与智力发展的不平衡性。这些都影响了研究生对幸福的体验。

二、研究生幸福教育实践模式的构建

研究生幸福教育与其成长息息相关, 但当前的高校研究生幸福教育工作尚未引起重视。因此, 课题组基于施教者、受教者、环境等影响因素, 提出一种研究生幸福教育实践模式的尝试, 希望为提升研究生的幸福感提供可参考的借鉴。

1、优化师生关系, 传递幸福体验

高校导师作为科研的重要力量, 是大学教师群体中幸福感较强的一部分人。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科研活动, 都与导师的言传身教息息相关。因此, 导师的自身幸福体验对研究生的幸福体验起到影响作用。通过导师的生活指导、科研锻炼, 硕士研究生不仅可以在学业上开阔视野, 积累知识, 也可以感受到导师在繁杂的科研活动中所收获的被尊重、被理解、被认可的愉悦情绪体验, 从而通过心灵浸润与人格感受增强自身幸福感的获得。

在这一过程中, 一方面, 高校应为教师创造公平、公正、自由的工作环境, 确保体制上保障高校教师的幸福指数, 另一方面,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幸福感传递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导师不仅应当具有驾驭学术知识的能力, 而且要乐于、善于与学生展开心理上和情感上的交流。因此, 在导师负责制下, 强调师生的互相尊重, 增进师生交流与沟通, 缩短师生距离, 将有利于学生从生活、学习、科研各方面与导师接触学习, 以情感为纽带, 增强学生的幸福体验。

2、培养幸福自觉意识, 提升幸福体验

研究生个体的幸福感自觉意识的培养不容忽视。由于学业与科研的担子重, 当代研究生越来越倾向于深居简出的简单生活, 长期单一的“宅生活”会减弱研究生对外部世界的敏感, 很大程度降低对幸福的感知力。因此, 研究生应适当的走出“书斋”, 增加外出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 开阔视野, 感性地认识社会环境, 丰富自己的精神, 加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同时, 要不断提升自我修养, 尤其是道德修养。幸福是一种主观心理体验, 因此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也不同。尽管对什么是幸福没有统一的定论, 但可以肯定的是, 只有拥有道德的人, 才能体会和感受真正的幸福。对道德人格塑造过程, 是人的自我完善的过程, 更是幸福感的产生过程。研究生唯有通过幸福感自觉意识的培养, 不断地提升自身对幸福的敏锐性, 在道德修养的不断完善中, 提升自我幸福的体验。

3、营造和谐大学文化场

大学校园是研究生生活、学习、科研的重要场所。大学文化场的营造, 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校园文化氛围影响研究生的幸福感受。

作为研究生幸福教育的外部环境, 学校应以制度与经费为保障, 不遗余力地培养良好的科研团队, 良好的科研团队不仅可以给硕士生归宿感, 让硕士生在一个自由、和谐的团队中成长, 有助于加强人际交流、促进身心健康, 增加学生的幸福感。构建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平台:通过学术交流, 共享学术资源, 如学术论坛、国内外学术会议、校级和院级讲座、学术沙龙等。建立专业内部研讨制度, 促进学生和导师间的科研合作能力。釆取积极的政策, 为硕士生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与条件, 促使硕士生积极感情的积累。就业指导工作应贯穿硕士生培养的始终, 引导硕士生构建正确的择业观, 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克服择业的功利化和择业目标短期化的倾向, 努力将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统一起来, 在增进社会幸福的过程中实现幸福人生。

摘要:高校研究生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来源, 研究生的幸福价值取向关系着中国梦、民族梦实现的前进步伐。本文从探讨影响高校研究生幸福感的因素出发, 尝试构建高校研究生幸福教育的实践模式, 为提升研究生的幸福感提供可参考的借鉴。

关键词:研究生,幸福感,幸福教育

参考文献

[1]董嫚嫚.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指导下的当代研究生幸福观问题研究[D].云南:云南大学, 2013.

[2]张莉.南京四所高校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南京医科大学, 2014.

理性模式 第10篇

用科学探究方法,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体会科学家的探究过程,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学生而言, 中学物理运用科学探究式教学具有如下意义.

1.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探究式教学就是保持或者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兴趣, 使它不会因后天繁重的知识学习而丧失.这是学生乃至长大成人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有所创新和成就的重要心理品质.

2.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构建

探究式教学以现实生活、社会问题创设情景, 并与学生的经验结合.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问题, 得出结论.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

3.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

探究式教学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过程, 从问题的提出到个案的设计、操作或信息的收集、筛选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它强调学习过程中探究的经历和体验, 是一个体验丰富而完整的学习过程.

二、现实中应用科学探究的几个误区

虽然科学探究教学模式有那么多的优点, 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

1.依然坚持传统教学模式, 没有转变观念

由于受到高考指挥棒、地方经济等等各种各样的影响, 有些老师并没有转变教学观念, 课堂教学模式依然有过多的传统教学的痕迹, 并没有改变重理论、轻实践, 重动脑, 轻动手, 重知识、轻能力, 重记忆, 轻过程的教学现状.那种缺乏知识引入, 概念讲完, 讲例题, 例题讲完, 学生练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依然经常看到.从宏观上讲这种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必将导致教师累, 学生苦的局面.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学习兴趣逐渐消失, 创新意识逐渐消失, 不能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不能增进独立思考的能力.

2.死抱教条, 不知变通

科学探究存在七个要素, 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和实验;观察和实验 (获得事实和证据) ;分析论证;评估;表达和交流.注意是要素而不是环节, 在具体实施科学探究教学模式的时候, 不一定要全部用到7个要素, 当然也不一定要按照以上7个要素的先后顺序来进行课堂教学.然而, 有些老师在课堂上死抱教条, 不知变通, 刻意得按照以上7个要素的先后顺序来设计教学, 导致教学任务不能完成, 课堂局面失控, 重点没有突出, 难点没有突破.机械地垒砌了一堂原本可以上得非常精彩有血有肉的课.

3.未能很好地创设物理情景

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创设物理情景非常重要, 创设物理情景, 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创设物理情景的过程中, 要避免假大空, 所创设的物理情景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经历.可以利用实验、视频、幻灯片等等一些形式来创设物理情景,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讲授传感器这一章时可以用嫦娥二号发射为例来说明, 可以利用实验来创设情景, 例如可以利用反冲实验来说明动量守恒定律, 用鸡蛋下落到海绵上来说明冲量定理, 在上楞次定律这一节课时, 利用磁铁插入完整和断裂的铁环 (中间用支架支撑) 观察铁环是否发生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4.未能将科学探究方法和重点、难点相结合

任何一堂课都有教学目标, 都有教学重点、难点.如果一堂课将大量的精力安排在探究一些无关紧要无关痛痒的细节上, 而忽略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这样的一堂课是有失偏颇的.例如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一节课上, 我们不应该将探究重点放在什么是电磁感应定律, 而应该将发生电磁感应的条件作为探究重点, 而在电磁感应的条件的探究方面, 闭合线圈这样一个条件是探究的次要点, 应该将磁通量发生变化这样一个条件作为探究的重中之重, 浓墨重彩, 毫不吝啬.

5.脱离学生的实际开展科学探究

要想在课堂上进行科学探究式教学, 必须进行学情分析.科学探究的目标、难度一定要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试想一下在初中阶段就将大学的一些内容来进行探究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例如, 在高中阶段, 物体的平衡一般是共点力的平衡或者平行力的平衡, 如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将空间内非共点力的平衡 (除了合力为零还要求合力矩为零) 来进行探究显然是人为拔高了难度.本人认为是不合适的.

6.未能很好地掌握课堂

在实施科学探究式教学注重教学过程与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 万万不要忘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探究式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应该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 活动是否积极.在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时候, 教师也要掌握好课堂节奏, 调动学生的情绪.如果在一节探究课上课堂气氛乱糟糟, 学生不是在进行有意义的探究而是在天南海北的闲聊, 教学任务没有完成, 教学目标没有达到, 显然这样的探究课没有达到现实意义.

理性模式 第11篇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改革隨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和我的同事们深切感受到学生胆子大了,课堂热闹了,教师满堂讲的少了,学生的身心得到了解放,积极性上来了,他们一动起来,课堂活了。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了,精神处于亢奋状态,灵感自然频频光顾,富有创造性的奇思妙想不断涌现出来。学生陶醉了,在享受欢乐的同时,智力得到了开发。但同时暴露出的问题也来了。因为任何一场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自实施以来,我认为既有令人欣慰的态势,又有令人忧患的不良倾向,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课改“任务”化

所谓“任务课改”,就是把“课堂教学改革”当作是一项被迫完成的任务,大的层面是迫于上级的行政压力,小的层面是迫于学校的强制要求,没有真正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既然是任务,那么时常是用敷衍跟风的态度去实施改革工作,没有主动深入地研究,缺乏体验和感受,课改的工作好像一直在进行,课改的成果却难以逐步生成。

2.课改“形式”化

所谓“形式课改”,就是把课改当作形式,“我的课改我做主”,课改方案可以依葫芦画瓢,课改学案可以网上照搬,课改模式仅是多提问题。既然是形式,那么检查来了,我就把课改形式做足,没有检查的时候,我就老调重弹。

3.课改“僵化”化

所谓“僵化课改”,就是课改进行到一定的阶段,课改的模式已经毫无变化可言,不管教学内容有何不同,不管学情有何不同,反正我是以一变应万变,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僵化为“教有定法”。有的教师将新课程改革理解为教学形式的改革,因而将改革的重心放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化上。为了上好一节课,大包装,大容量,形式多而杂,十八般武艺样样齐全,恨不得把各种教学方法都展示一遍。有的教师把探究变成一种点缀,一种形式,总有一种贴上去的感觉,好像在完成一个过程、一道工序。粗看上去很有创新,细细品味又感到缺乏深入的思考。

4.课改“疲惫”化

所谓“疲惫课改”,就是课改进行到一定的阶段,师生对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早已熟悉,教师先前的兴奋感不再有,有的是对教学的倦怠。学生先前的新鲜感不再有,有的是对学习的倦怠,整个课改陷入十分疲惫的状态。

5.课改“问题”化

所谓“问题课改”,就是课改进行到一定的阶段,随着课改的深入,困惑的问题开始凸显,主要表现有:一是财力支持问题。课改要进行,学案要印制,各类活动要开展,长此以往经费的负担日趋严重;二是课改实效问题。目前阶段的课改轰轰烈烈,照此下去是不是明天的质量红红火火呢?课改是不是就是我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唯一法宝呢?三是课改片面性问题。是不是凡课堂必课改,是不是我们从前的课堂就全部有问题呢?倘若一场教学比武要现场定课题,无学案之准备,无预习之指导,这种情况下是不是还能上出一堂好课呢?四是课改风险问题,目前的课改尚在实验推广阶段,倘若全面铺开,在课改成果尚无定论之前,是不是有风险呢?如何推广,在什么时候推广,以何种模式推广确实还是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以上这些问题,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本人认为已经或多或少地存在于我校的课改实践中,我们必须有所思考和对策。

一、课堂教学改革是全面提高我校教学质量的突破口

通过这个突破口,我们要营造新的教研氛围,加强学习,关注学生,反思教学,全面提高业务水平。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而课堂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近几年来,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在不知不觉中与周边各校拉开了一定的距离,老师们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多了。在积极反思的同时,我们需要一个抓手来带动各级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正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启动,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让我们从课堂入手,沉下心来思考教学,提高质量。

二、课堂教学改革要注入新的理念和方法

新课改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等方面,确实要有开创性的理念。但并不是说就要把传统的东西彻底抛掉,一切从头开始。立,不一定都建立在破的基础上,许多新的东西往往是以传统的为基础的,有些好的传统做法一直被老师们利用,并且有很好的效果,因为这些做法都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是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提炼,我们务必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毋庸置疑,新课改的推行,已将广大教师从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并将他们推到更广阔的教研教改天地中,使他们能站在更高层次来回味、反省并重新审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从而在教育思想上有了高屋建瓴的可能。

可是,目前的现实是,不少进行新课改的教师是把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全部打包封存,重起炉灶,在教育教学方式上追求“花样百出”(尤其是一些做为样板起着示范作用的公开课)。重形式,轻实效,一旦在教育教学质量检测中不理想,便又怪罪于考试这个手段的不合理,进而提出应该取消考试。但是,不断改良、与时俱进的考试检测手段,其科学性、可行性又已为多年来的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所证明。

新课改强调一个“新”字,但并非是将传统教育方式全部存盘、全盘否定,而是对传统教育的创新。譬如,教师的知识传授者角色向学习组织者角色的转变,并非是不要学生学习知识了,而是由“重教”向“重学”的转变,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创新,以往的科学而又实用的课堂教学方式仍旧是应该沿用的。又譬如研究性学习,似乎在传统教育中没有这种提法,但它实际上不正是在传统的“第二课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吗?新课改,需要传统教育这块沃土!

三、课堂教学改革必须突出实效性

我们应该如何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打造高效的新课堂呢?当前,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如果缺乏正确的指导,很有可能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由于教师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有些课堂看上去热热闹闹,教学效果却低于旧课堂,那么,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会受到挫伤。这样一来,新课堂就可能再变回旧课堂,甚至比旧课堂更旧的课堂。所以,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我们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新课改给教师和学生留下的空间是巨大的,如果不认真研究,“空间”,就可能成为一种“漏洞”。从施教者的角度看,一方面,我们要在课堂上解放学生;另一方面,对教学过程控制必须更加力求精细。既要放又要管,搞不好新课堂就成了“四不象”,所以只有实施高效教学,我们才能建立起一种精细化的过程控制程序,才能真正打造出新课堂。

同很多农村学校一样,我们的一些认识、做法和思考还很粗浅,虽然植根于真实的泥土,但终究还是一棵小草,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我们不仅要默默地装扮着大地,还要闪耀那一抹生命的绿色。

参考文献:

[1]刘金玉.“十不”教学策略实现高效语文课堂[N].中国教育报,2008,(06).

[2]朱小娣.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8).

[3]李春艳.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教师,2012,(18).

[4]马永丽.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初探[J].发展,2012,(05).

对家族制经营模式现实合理性的分析 第12篇

1.1 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分析

(1) 民营企业治理模式转型对初始所有权结构的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理论认为, 初始制度安排一旦形成后, 会形成与初始制度安排共生共荣的组织和集团, 他们对这种制度有着强烈的需求, 总是努力去维护和强化这一制度, 使它沿着既定的轨道持续下去。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治理采取的初始制度安排是典型的家族主导型, 在这种情况下, 家族成员的利益与企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当企业制度变迁损害了家族成员的利益时, 为维护其自身的利益, 他们将阻碍制度的变迁。

这种对初始产权结构的过度依赖使得公司治理停留在原有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分, 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合一”的原始模式之中, 初始所有权的持久存在直接制约着公司治理结构的选择, 影响了公司的发展壮大和运行效率。

(2) 民营企业治理模式转型对传统文化的路径依赖。

诺斯将非正规约束的文化视为路径依赖性的重要来源。中国文化传统众的个体在交往过程中, 注重关系网络, 而较少按法律、契约办事。这种传统文化的积淀反映在民营企业中便是:企业主是这个企业的核心, 环绕着这个核心的是与企业主有血缘关系的管理层, 再向外推进, 则是更低级的管理人员和具体的工作人员。这样一个组织结构的运转靠的不是一般的业务关系, 而是特殊的人际关系, 即家族的亲属关系。在企业的经营理念中, 经营者“一把手”观念根深蒂固, 亲属网、关系网在企业中具有强大的支配力量。在这种企业文化基础上, 强调分权与制衡的治理结构显然缺乏生长壮大的文化环境。

(3) 民营企业治理模式转型对企业家行为倾向的路径依赖。

企业是在企业家的领导下从事某种生产经营活动的、证明企业家的市场存在的一种载体, 企业家的行为选择对企业的绩效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整体层面看, 企业存在本身不仅是企业家行为选择的具体表征, 而且是过去时段内企业家行为选择的直接结果。作为企业家的选择行为, 更多的是企业家的认知能力、价值观念和行为偏好的综合作用。基于民营企业家在创业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 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偏好。

1.2 基于信任资源的分析

通过考察民营企业的发展史就会发现, 在以家和家族为核心的特殊信任机制的基础上, 我国社会发展出了一整套超越狭隘的家族信任的规则, 即泛家族的信任资源。泛家族信任的演进机制是:中国人在合作互动的历史实践中不断地将与他们有着联系的外人予以“家人化”, 信任边界在不断扩展着。近代以来的企业之所以能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 主要是得到了传统社会信任资源的有力支撑。这种社会信任资源的特征是:在血缘基础上形成的以家族及泛家族信任为核心内容的伦理信用规则, 以及以这种规则所形成的帮、会、社等社会关系网络。尽管这种伦理信任并未能支撑中国的传统企业成长为现代化大企业, 但这不明证明这种特殊信任机制的无力, 可能的解释是:在这种传统文化中的人治特征的伦理信任基础上所形成的企业融资的广度和有效度, 低于在市场经济中的契约化的制度信任的条件下的企业融资。

2 民营企业家族制经营模式现实合理性的实践分析

2.1 家族制经营模式的产权制度保证了最优决策的制度可能性

家族制企业产权制度的特征是家族成员拥有企业财产所有权, 而这种产权制度比较有利于企业在制度层面做出最优决策。即产权制度通过对决策者的约束, 使得决策者必须对决策的后果负责, 这种有着直接利益关系的产权制度是减少企业决策失误的重要保证。相对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经理式公司, 这个特征就更加明显。

在市场中, 人与人之间以交易制度为基础形成了一个制度化的社会交易网络, 而在家族企业内部, 基于家族成员之间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形成了人格化的交易网络。这两种交易网络相比较, 后者比前者的交易范围要窄许多, 但家族成员间共同的价值取向降低了企业内的委托——代理成本和监督成本。用制度经济学的语言来描述就是:在特定条件下, 家族成员及其之间的忠诚关系作为一种节约交易成本的资源进入企业, 家族伦理约束简化了企业的监督和激励机制, 这时家族企业就能成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所以, 从产权制度层面来说, 家族企业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

2.2 家族化经营模式造就了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的企业文化

家族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主要成员有着相互的血缘关系, 企业的存在和发展与其家族利益是紧密相联的, 他们可以为家族利益而不断拼搏, 这种精神和企业文化是一般的非家族企业所难以具备的。如克林·盖尔西克《家族企业的繁衍》一书中所说的那样, “家族企业从家族成员共有经历、身份及共同语言中汲取特别的力量。当主要经营者是亲属时, 他们的传统价值观念都来自于同一源头。口头的和非口头的信息能在家族内迅速传递…最重要的是, 在整个家庭利益的名义下, 可以要求承诺, 甚至是自我牺牲。”而且家族企业的这种奋斗精神往往会自觉地维护企业内部的权威, 从而减少了内部的管理协调费用;家族企业内决策者的权威地位更多地由血缘关系决定;因此, 家族企业往往表现出一种团结一致、同舟共济的企业精神, 这是一种特殊的、优秀的企业文化。

3 民营企业家族化经营模式的现实选择

民营企业在发展壮大以后, 普遍面临着一个选择:是继续采用家族制管理还是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认为, 一个企业选择家族制管理模式还是现代企业制度, 应考虑企业规模、产业特点、对人力资本的依存度、外部环境和家族对市场的可控性五个因素。。作为一种组织形式, 家族制企业本身不一定是低效率的, 在特定的情况下甚至比市场更有效率和竞争力。家族成员的参与常常是创业初期最需要的低成本组织资源:家族成员更易建立共同利益和目标, 从而更易进行合作;家族制企业的性质更能保证企业领导的权威, 有更强的凝聚力。作为一种企业制度, 家族制更适合市场经济的初创阶段。而在企业发展的更高阶段, 家族制企业也能降低交易成本和代理成本, 自发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从这个层面上, 我们可以把家族制企业理解为一种中性的组织形式, 其合理与高效, 取决于企业特定的规模要求、产品特征、技术特征、资金需求和市场竞争态势等条件而非简单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取舍。所以, 对家族制经营模式的选择或放弃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 而是现实条件的综合选择。

参考文献

[1]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5.

[2]储小平, 李怀祖.信任与家族企业的成长[J].管理世界, 2003, (6) .

[3]张余华.家族企业存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状况[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4) .

[4]陈凌.信息特征、交易成本和家族式组织[J].经济研究, 1998, (7) .

[5]克林.盖尔西克等.家族企业的繁衍[J].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8.

[6]钟朋荣.家族企业生而有道[J].中外管理, 2002, (1)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理性模式】相关文章:

理性运作模式下老年教育论文04-21

关于优化现行税收征管模式的理性思考07-11

生活理性05-11

理性因素05-15

理性调控05-16

理性辨析05-17

理性特征05-30

理性创新06-01

市场理性06-02

理性激情06-06

上一篇:财务与业务融合下一篇:最大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