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范文

2024-07-17

癌症患者范文(精选12篇)

癌症患者 第1篇

选自2009~2011年收治住院病人共52例, 男40例, 女10例, 年龄最大80岁, 最小25岁。食管癌25例, 胃癌15例, 肝癌10例、胰腺癌2例。

2 护理

2.1 基础护理

如果晚期癌症病人身体极度衰弱而无法起床活动, 发生口腔并发症及褥疮的几率相当高, 故应每天为病人做口腔护理, 用花生油或橄榄油涂在病人口唇上防止干裂。为防止褥疮发生, 应每2h帮助病人变换一次体位。用毛巾、枕头、气垫将病人的足跟、踝关节、髋关节等容易发生褥疮的部位垫好, 并定时为病人擦洗, 按摩骨突出部位, 保持衣、被、褥整洁, 若有皱褶、脏、湿应及时整理更换, 以减少褥疮和交叉感染的发生。为病人提供轻松的住院环境, 有可能小房间居住。

2.2 饮食护理

由于晚期病人长期消耗, 大都存在营养不良, 再加上化疗药物的应用, 往往食欲不佳, 故应给予病人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清淡食物, 最好符合病人的口味, 同时保证食物色香味俱全, 以增强病人的食欲, 多进食蔬菜、水果。同时为病人创造良好的进餐环境, 鼓励病人多进食, 以少食多餐为佳, 或行高营养鼻饲, 必要时采取静脉高营养输入, 以补充营养和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鼓励病人床上活动, 能下地活动的, 可适当做做气功、太极拳等, 以调理正气, 调节其精神及身体状况。

2.3 疼痛护理

难以忍受的疼痛对于癌症晚期病人是最痛苦的, 有的病人为了达到止痛的目的过分依赖药物。对于这种情况, 医务人员及家人应耐心解释、安慰, 分散病人的注意力, 使其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同时家人应掌握病人疼痛发生的规律, 及时提醒医生, 在疼痛发作前一小时左右给药, 减轻患者的痛苦。对轻度疼痛患者, 采用非麻醉性镇痛药;对中度疼痛患者, 采用弱麻醉性镇痛药;对重度疼痛患者, 采用强麻醉性镇痛药。

2.4 心理护理

由于病情发展, 患者往往对治疗失去信心, 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 癌症晚期病人的心理反应尤为强烈。根据临床观察, 病人的心理行为有:希望、否认、抑郁、发怒、拼搏。因此家人要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 进行体贴入微的心理护理, 如谈心交流思想, 抚慰病人, 帮病人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让希望之光充满病人的最后生活阶段。不告知病人实情是最好的心理疗法

2.5 亲情护理

癌症给病人和家属都带来了强烈的震动, 极大的痛苦, 沉重的经济负担, 病人在心理上存在恐惧不安和悲观失望情绪, 一般都渴望与亲人团聚在一起, 希望在生命最后时刻享受天伦之乐。因此, 家人应经常陪在病人身边, 唠唠家常话, 回忆家人曾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 让病人时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减少心理上的孤独感和凄凉感, 让病人安详、无怨地离开人世。

2.6 化疗血管护理

2.6.1 化疗前应了解化疗用药方案以及每种化疗药物的刺激性, 避免局部静脉反应的发生。

2.6.2 经常按摩四肢末梢血管, 搓手背、足背, 参与气功锻炼等, 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及血管弹性, 保护好局部血管。

2.6.3 静脉注射化疗药物前, 应先注0.9%氯化钠50~l00ml, 确保穿刺成功后, 再使用化疗药物。

2.6.4 告知患者注药过程中感觉疼痛或有异常感觉, 应及时告诉护士, 及时处理, 护士要及时观察局部皮肤有无丘疹、发红、外渗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拔针并给予相应处理, 以免因药物对局部的强刺激性或不慎药液渗出引起并发症。

2.6.5 化疗药物注射完后, 应继用0~9%氯化钠100~250ml, 以冲洗停留在静脉血管壁上的药物, 从而达到防止静脉血管变黑的目的。

2.6.6 注射完毕, 拔针时应在针眼处多加压片刻, 并嘱患者抬高被注射的肢体, 有利于化疗药物随静脉回流。

2.6.7 若不慎将化疗药物漏到血管外, 可应用硫酸镁冷湿敷。

2.6.8 静脉注射时, 要交叉使用静脉, 勿在一条静脉上长期注射

2.6.9 注药后24h内最好不要洗热水澡, 注药局部皮肤不要烫洗, 洗脸时局部应避免水太热, 夏天可用凉水, 冬天用温水, 如果局部皮肤有反应或疼痛, 可在护士指导下进行冰敷、局部皮肤涂擦氢化考的松尿素软膏、喜疗妥软膏等, 必要时护士会进行局部封闭等处理, 严忌局部热敷。

摘要:晚期癌症病人深受疾病的折磨, 身心承受着极大的痛苦, 全部病例均根据病情采用免疫、中医药、对症支持及放疗、化疗等治疗。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如何减轻晚期癌症病人的痛苦, 让病人顺利度过生命的最后时期, 延长其生命, 是医护人员及家人面临的一项重要护理措施。

癌症患者的人文关怀 第2篇

仇春勤225300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肿瘤科

摘 要 目的: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加强护理人员素质教育,树立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创造和谐的人文气氛,主动与病人沟通,实施持续护理服务改进措施。结果:护理服务满意度由原来的91%上升至97.4%,护士的责任心和爱心得到强化,就诊推荐率提高。结论:对癌症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促进护患和谐。

关键词 癌症患者 人文关怀 生活质量 护理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据统计,癌症占男性死因的第2位、女性死因的第3位,某些国家和地区已占到病死率的首位。[1]癌症作为应激原使患者出现严重的心身反应。现代肿瘤学认为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比生存率、病死率更能准确地反映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状况;因此,医务人员不仅要关心患者的生存数量,更要关心他们的生活质量。[2,3]而癌症患者的护理,除了提供必要的护理技术服务,还要提供有效的关怀服务,满足病人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健康需要。2007年始,我科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策略,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3年来我科对癌症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做法介绍如下。

实施方法

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树立人文关怀护理理念。首先,要确立诚心为患者服务的原则,在护理技术服务的同时,护理人员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主动、真诚地关注癌症患者的生命与健康、人格与尊严、权益与需求,促使他们获得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诸方面的满足与舒适。其次,要求我们对待癌症患者要有高尚的敬业精神和对护理对象正确的移情心理。态度上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患者,不因为患者的职业、地位、贫富悬殊而有不同对待,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和分享患者的处境和感情,以严谨慎独、热忱周到的护理行为去为他们办实事、办成事,绝不无动于衷、推诿拖拉、敷衍塞责和弄虚作假,并与细微处见精神,让患者感动和惊喜。我们一方面组织全体护士进行人文关怀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对护士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实践指导,从而真正理解何为人文关怀护理、如何和患者交朋友,从而达到优质护理的最高境界。

注重护患沟通,融洽护患关系。希波克拉底说:“医生有三大法宝,即药物、语言、手术刀。”这体现了语言和沟通的重要性。[4]护患沟通、交流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善于与病人沟通交流能较好地解决病人在住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性情绪,减少纠纷,拉近护患距离,融洽护患关系。首先要重视癌症患者入院时的接待,接待患者时实行首遇负责制、首问负责制,注意患者初入院的心情及接受能力,积极热情地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及各种制度,但避免教条、刻板或填鸭式的宣教,消除住院给患者带来的紧张情绪和陌生感,使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生活。尊重、信赖、同情、理解、关怀患者,重视收集患者资料,给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并与其建立友善、信任、民主的护患关系。其次,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应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维护患者的利益为原则,并根据不同的对象、情境等差异灵活对待,制定出人文关怀护理实施方案,做到既有原则,又为患者所乐意接受。癌症患者大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影响着肿瘤的治疗和康复,因此,护士要充分表达对患者的善良意愿,善于诱导、善于疏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使护理对象倍感温暖和受尊重,从而帮助病人燃起希望的信念,树立战胜癌症的勇气和信心。

创造人文关怀的和谐氛围,给患者更多的温暖。病区在不断完善各种硬件设备的基础上,更注重创建便民的新措施,如随处可见醒目的指示牌、提醒牌;免费提供消毒水杯、针线等等。合理布局病区环境:病室墙上挂有精心挑选具有田园风光的油画;窗上配挂色调柔和的窗帘;走廊上间隔不远便摆放一盆新鲜的绿色植物。努力为患者创造优美、舒适、安宁、温馨的治疗环境。在日常工作中则更注重营造关心病人、尊重病人、以病人利益为中心的人文环境:护士在为病人进行护理操作时,如涉及病人私密部分则及时采用屏风或隔帘遮挡;气候寒冷时及时为病人增加盖被、调高室温。工作中礼貌称谓,依据病人不同的年龄、身份、职位等恰当地称呼病人,禁止叫床号代替患者。为住院的患者过生日时送上生日蛋糕等等。责任护士开展“六个一”的人文关怀活动,即:入院时一定热情接待、入院后每天与病人交流1次(每次不少于5分钟)、静脉穿刺一次成功、晨晚间护理一丝不苟、健康宣教一定到位、出院时一定送至电梯口。

重视健康教育,鼓励病人共同参与。健康教育是人文关怀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分析自己起病的原因,并协同患者寻求对策,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同时有助于消除疑病心理,减少焦虑和烦恼等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教育内容:肿瘤并存病及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化疗、放疗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化疗、放疗后病人的生活指导、用药指导、饮食指导、活动指导等。教育形式:集体教育与一对一教育相结合。集体教育是将相似病例(如化疗、放疗病人)共同的医疗及护理问题集中起来,每月召开一次由医生、护士、患者共同参与的健康教育会,在健康教育会上,医护人员和病人展开互动,收到良好的效果;病房内、走廊上、病人活动室均放置各种健康教育手册免费提供给病人和家属阅读。一对一教育是根据每个患者的病情、文化程度、社会经济状况、家庭背景等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指导;针对不同病人的心理问题实行个体化心理干预;对每一位出院的患者均在一周内用电话进行回访,并跟踪咨询教育指导,大大增加了病人的治疗信心。

结 果

护理服务满意度上升:由2007年的91%上升至2010年的97.4%。

护士的责任心和爱心得到强化: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后护士被广大患者和家属认可和表扬,成就感显著提高。由此形成良性循环,护士在工作中责任心和爱心不断强化,最大程度地优化了自身形象,实现了人生价值。

就诊推荐率提高:患者及家属愿意推荐其他患者到我科就诊的推荐率从2007年的40.8%上升至2010年的90.3%。

讨 论

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加强了护患沟通、交流、理解,使癌症患者感受到关怀,增加了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提高了对疾病的认识,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乃至患者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护士必须紧跟现代医学科学改革前进的步伐,不断适应护理模式的转变与更新,转变服务理念,提高自身修养,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为癌症患者提供最佳服务,以病人及家属得到最系统的护理和最广阔的支持为最终目标。人文关怀护理对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促进护患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钱玉秀.日本国关于癌症病人是否告知诊断的做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3):190-191.

邱彩峰,赵继军.QLQ-C30的应用及计分方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11):701-703.

张红霞.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3):45-46.

癌症患者怎样进食 第3篇

1.不要强迫癌症患者吃某些食物,而应让其挑选自己喜欢的食物吃。

2.癌症患者要少食多餐。

3.癌症患者要吃高热量、高蛋白的普通食品,如花生酱、奶酪、烤土豆加黄油等。

4.癌症患者不要吃味道或气味很强烈的食品(如鱼或添加了较多香料的食品),因为这些食品可加重恶心和食欲减退的症状。患者应尝试吃一些冷盘、三明治、水果及凉粥等较为清淡的食物。

5.癌症患者在出现了食欲减退的症状后,可尝试更换进食的环境(如一边看电视一边进餐),以改变进餐时的心情。

6.应提醒癌症患者,食欲减退仅仅是暂时的,吃好一点,吃多一点才能战胜癌症。

雷氏的上述建议是非常正确的。但他提出的各种“普通食品”指的是西方人的普通食品,这些食品对我国癌症患者并不合适。我国癌症患者应按照自己的饮食习惯合理地选择食物。在我国,不少癌症患者的家属往往只知道让患者多吃高营养、高蛋白的食物(如甲鱼、黑鱼等),使很多本来就食欲很差的癌症患者一看到“高营养食品”就食欲大减,形成了条件反射。这种明显脱离日常饮食习惯的做法近似于强迫患者进食。对食欲很差的癌症患者a来说,吃甲鱼、黑鱼可能还不如吃一小碗榨菜蛋花汤或番茄土豆汤更加可口。因此,让患者挑选自己喜欢吃的普通食品才是正确的做法。专家认为,癌症患者应经常食用各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以便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从而能更好地对抗癌症。下面就介绍几种比较适合我国癌症患者食用的常见蔬菜,供参考:

1.花椰菜:花椰菜中含有纤维素、维生素C、胡萝卜素及钙、钾等营养物质,并具有低脂肪、低热量的优点。此菜中还含有较多的异硫氰酸苯乙酯,这种物质对卵巢癌等癌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芹菜:芹菜中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尼克酸等营养物质。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食用芹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治癌症的作用。

3.茄子:茄子中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P、维生素E以及钙、磷、铁等营养物质。特别是维生素P的含量非常丰富。研究发现,茄科蔬菜中含有的一些物质可以阻止癌细胞的形成。中医认为,茄子可通过散血、止痛、消肿、宽肠等功效起到抗癌的作用。因此,癌症患者经常吃一些茄子对病情的康复是很有益处的。一些接受了化疗的消化道癌症患者在出现发热的症状时,也可多吃一些茄子,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4.芦笋:芦笋中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1及钙、磷等营养物质,具有促进消化、增进食欲、防治便秘的功效。研究发现,芦笋中还含有较多的组织蛋白、核酸、叶酸、微量元素硒和天门冬酰胺,这些物质对膀胱癌、肺癌、皮肤癌、淋巴瘤及白血病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5.黄瓜:黄瓜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丙醇二酸等营养物质。中医认为,黄瓜性凉、味甘,可入肺经、胃经、大肠经,具有清热利水、解毒消肿、生津止渴的功效。无论是癌症性发热还是炎症性发热的患者,食用黄瓜都可以起到清热止渴的效果。伴有腹水、胸水或全身水肿的癌症患者,适量地食用黄瓜还可起到利水消肿的作用。

6.胡萝卜:胡萝卜中含有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尤其是胡萝卜素的含量极为丰富。研究发现,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疗时,若多吃一些胡萝卜可减轻化疗的副反应。

7.红薯:红薯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赖氨酸及多种维生素,其中胡萝卜素、维生素E和维生素C的含量最为丰富。红薯中还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能消除人体内的自由基,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增殖。美国、日本的科学家还从红薯中提取出一种活性物质——去氧表雄酮,这种物质对结肠癌、乳腺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癌症患者疼痛的护理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癌症患者65例, 男35例, 女25例。年龄32~82岁, 平均 (55.7±11.5) 岁。其中肺癌15例, 消化道肿瘤15例, 乳腺癌14例, 头颈部肿瘤12例, 泌尿生殖系肿瘤9例。

1.2 护理方法

1.2.1 饮食护理

坚持饮食结构均衡化、多样化、易消化和低脂化是饮食护理的原则, 这样才能减少继发感染, 增强患者痛疼耐受力及免疫力。家属和护士都要调整患者饮食结构, 弄清患者最喜爱吃的东西及味道, 刺激患者食欲, 鼓励患者进食索菜和多饮水, 少量多次吃苹果、香蕉, 同时为促进胃肠蠕动, 可用麻仁丸、番泻叶、酚酞等缓泻剂如, 减少止痛药物的不良反应, 防止因服用止痛药物所致的便秘[2]。

1.2.2 心理护理

癌症患者的精神支持和心理护理极为重要, 因为癌症患者大多伴有怀疑、焦虑、恐惧、绝望等负性心理, 对镇痛药物的治疗效果具有负面影响。因此要增强患者的安全感, 争取患者的信任, 帮助患者因势利导, 树立信心, 稳定情绪, 解除顾虑, 调动患者积极的心理因素, 帮助其克服消极的心理因素。

1.2.3 舒适护理

舒适护理就是将护理渗透于每一项具体的护理行为中, 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的始终, 强调患者在享受医疗的任何时期, 护理人员应以患者的舒适为考虑重点。使患者在得到舒适护理后, 不论在心理上, 还是在病体上, 都有较为满意的效果。舒适护理是一种个体化的、整体的、有效的、创造性的护理模式, 它涵盖了人性化照护及整体护理的内容, 井赋予更深刻的境界[3]。它使癌痛患者感受到家庭、医护人员及社会的关爱, 愉快地配合癌痛治疗, 提离患者生活质量[4]。

1.2.4 给药护理

麻醉止痛的理论知识和三阶梯止痛方案的基本原理是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 另外还要掌握药物止痛的实施原则。 (1) 按时给药:有规律地按时给予止痛药物, 先经观察是否能够控制患者疼痛是一种止痛药再此给予前必须的工作, 为了连续不断地解除疼痛, 下一剂量的给予应在前一剂量药效完全消失之前。 (2) 按阶梯给药:止痛药物的选择由轻到重顺序根据疼痛程度选择不同强度的止痛药物。

1.2.5 阶梯止痛护理

传统观念为防药物成瘾, 减少止痛药用量, 认为对癌痛的给药治疗尽量延长给药间隔时间, 以患者的耐受为主。但这样会使患者形成对止痛药的心理性成瘾, 还极大增强患者的恐惧心理, 反而不能使患者摆脱癌痛的痛苦。所以, 目前癌痛护理均提倡根据疼痛程度按时给药的阶梯止痛法, 而不是按痛给药。

1.2.6 癌症疼痛的非传统护理措施

目前整体观念逐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渗透到疼痛护理的工作中, 一些非传统疼痛护理措施开始被大部分患者主动接受, 其中包括替补充疗法和替代疗法[5]。 (1) 补充疗法。是指为增强常规方法的止痛效果, 将松弛、音乐、意想转移、体位保护等与常规的止痛方法联合使用; (2) 替代疗法, 也叫非常疗法。即使用针灸、按摩、低频刺激、冷敷、热敷、皮肤电刺激等疗法替代以往常规的药物止痛方法。

1.2.7 精神安慰及社会支持

为达到用积极的心理情感, 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 护理人员或家属应鼓励患者参加病友支持组织、抗癌协会、宗教信仰等社会活动, 争取病友、亲人、朋友及社会的支持。

2 结果

通过对60例疼痛患者采用放疗、化疗等手段治疗的同时, 配合疼痛患者护理干预及心理支持, 以有效的缓解疼痛, 增强镇痛药物的镇痛效果。50例完全缓解, 7例部分疼痛缓解, 3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95%。

3 讨论

疼痛是造成癌症患者恐惧的主要原因之一, 持续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 而且引起严重的心理障碍。对于癌症患者, 治疗由积极的抗肿瘤治疗转向以姑息治疗为主的阶段时, 控制症状, 提高生存质量成为临床的首要工作。所以如何有效的止痛, 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现代护理对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对癌痛患者的护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癌症疼痛的治疗在坚持三阶梯止痛原则的同时, 要重视癌症患者的心理反应, 准确护理评估疼痛程度, 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 提高癌症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癌症患者疼痛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65例癌痛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给药护理、阶梯止痛护理等系统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癌症疼痛的护理, 使那些害怕药物成瘾者主动要求用药, 使90%的癌症患者得到有效缓解, 75%以上的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得以缓解。结论 正确的护理措施配合药物治疗, 多种方法相结合, 可使癌痛患者解除痛苦, 比单一方法疗效好。

关键词:癌症,疼痛,护理

参考文献

[1]史晓云, 随丽娜, 王大丽.癌痛护理[J].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7, 21 (5) :498-499.

[2]韩东梅, 冯奇, 刘思玮.对肿瘤患者的疼痛评估及护理于预[J].吉林医学, 2007, 28 (10) :1174-1175.

[3]韩翠燕, 靳杭红.舒适护理在门诊患者中的应用[J].中网误诊学杂志, 2006, 6 (10) :20-22.

[4]李静.舒适护理对癌痛患者止痛效果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7 (4) :706.

[5]易建莉.癌症疼痛的规范化治疗[J].现代肿瘤医学, 2004, 13 (2) :283-282.

癌症患者 第5篇

一、癌症体质没有改变

每个人的体质是一定的,而癌症在特定的一些环境中更加容易出现,这就是人们口中所说的癌症体质,虽然说有些患者在经过手术化疗或者其他方式将癌症治愈,但是身体体质依然没有改变,也就是说患者身体对于细胞的分化没有发生改变,这种情况之下癌细胞依然可以存活复发并发生转移。

二、免疫力低

我们的身体之所以可以抵御病毒的伤害是因为免疫系统的帮助,免疫系统对于*而言就像一个安全罩,将我们的身体罩在远离病毒的地方,一旦免疫力下降,当身体出现异常之后就无法阻挡调整而出现问题,而且我们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新陈代谢,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可能会出现基因突变,可能会形成肿瘤细胞,正常情况下身体的免疫系统可以消灭这种突变,但是当免疫力下降之后就无法对抗突变,只能任其发展。

而癌症患者在经过相应治疗之后不仅会伤害肿瘤细胞,也会伤害正常细胞,因此癌症患者在治愈之后免疫力依然比较低下,当癌细胞再次侵袭身体无力抵抗就容易复发,因此癌症患者在治愈之后一定要调节自己的抵抗力。

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有些人做事比较大大咧咧,对于健康也是一样,在癌症治愈之后重新回归到正常的工作生活当中,感觉重获新生有很多事情想要做,想要放纵想要无所顾忌,结果抽烟、喝酒、熬夜这些会导致癌细胞迅速增长,也会导致癌症复发。

四、治疗不彻底

对于癌症现在生活中可以选择手术、放疗以及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手术可以将癌细胞彻底切除,但是普通的化疗、放疗只能将不断长大的癌细胞消灭,对于较小的癌细胞作用较小,因此当身体出现问题之后,这些比较小的癌细胞就会苏醒,这就是为何在癌症治愈之后患者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免复发。

癌症患者康复过程的注意事项

1、调整情绪

多数癌症患者情绪都比较低落,而这种情况不利于身体内环境产生抗体,对疾病的康复不利。

2、规律生活

癌症患者身体抵抗力本来就不好,在治愈之后一定要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不要熬夜,让身体逐渐恢复正常。

3、健康饮食

癌症患者的食物很差,因此在恢复过程中要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饮食宜清淡、有营养。

4、积极治疗并发症

癌症患者身体素质较差,很容易引起一些并发症,因此一定要积极治疗,以免在治愈之后导致癌症复发。

通过介绍我们了解到做到以上这几点能降低手术后癌症的复发几率,对于癌症患者做完手术后一定要注意有规律的生活,千万不要熬夜,尽量让身体逐渐的恢复正常,同时还要调整好的情绪,良好的情绪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癌症患者适合怀孕吗 第6篇

癌症患者能否怀孕主要看患者的具体身体情况,在医生明确告知能怀孕的情况下才能准备怀孕,一般不建议癌症妇女怀孕。

癌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大“杀手”,全世界每年大约有800 万人死于癌症,我国每年大约有150万人死于癌症,其中以肺癌、食管癌、胃癌等疾病居多,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但近几年来40岁以下发病者有增长趋势。对于女性来说,得了癌症能否生育是面临的一大难题。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理论上,只要癌症病人的生殖系统正常,生育是可能的事,但是从医学和优生优育的角度考虑,不建议癌症病人怀孕和生育。

妊娠会影响患者的营养和体力,如果癌症病人仍需进行间断的药物治疗,药物多对胎儿有毒性作用,会导致胎儿畸形、早产甚至流产。癌症患者若已经怀孕,应尽快终止妊娠。

临床资料表明,妊娠可以促使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也会给治疗带来很多困难,影响疗效。如果是患生殖系统或乳腺肿瘤的患者,是否可以怀孕应经肿瘤科及妇科专家会诊,确诊对身体健康没有影响,并且具有妊娠生育能力时,才可以考虑妊娠。但一般不予妊娠为好,以免内分泌系统平衡紊乱,扰乱患者健康。

有些患者在妊娠期内发现肿瘤,应迅速终止妊娠,及早治疗肿瘤疾病。如果临近生产,可以进行引产或剖腹产,然后治疗肿瘤。?笪

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第7篇

1 癌症晚期患者的心理反应

1.1 希望期

患者知道自己患不治之症后,常常会有侥幸心理,此期患者的反应很短暂,面对死亡他们会迫切求医,寻求最好的药、最先进的方法给其治疗疾病。对待疾病仍抱有一丝希望。

1.2 抱怨期

此期患者会愤怒地想为什么是自己,因此经常抱怨、挑剔甚至斥责医护人员与家属。表现为生气与愤怒,充满怨恨与嫉妒的心理,难以接近。继而不与医护人员合作,拒绝做常规治疗。

1.3 绝望期

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认为自己得的是癌症,不能治愈,因而怨天尤人,还有的则出现悲观绝望甚至濒临死亡的心理。

1.4 接受期

此时患者对死亡已有准备,恐惧、焦虑、悲哀也都随之消失,显得很安详,身心均已衰弱,对周围任何人和事物都不感兴趣。

2 护理对策

针对癌症晚期患者的心理反应,采取下列护理措施: (1) 对患者要有高度的同情心,护理人员要用良好的神态和安慰性语言激发患者坚强的意志去战胜疾病。从各方面多关心和体贴他们,从而解除患者精神上的痛苦,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 (2) 向患者讲授治疗癌症的新进展、新成果,坚定患者对治疗癌症的信心。 (3) 向患者讲解化疗药物的作用、副作用、治疗效果,并且说明药物疗效的高低并不取决于价格的高低,要患者正确对待药物治疗,有些药物对某些人有效,有些对某些人可能无效,这是因人而异的。 (4) 对多次住院的患者,更要热情接待,细心讲解疾病复发、转移的原因,使患者了解疾病,正确对待疾病。 (5) 对于晚期癌症患者,除给予必要的止痛药物外,还要根据其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耐受力,进行必要的调整,增强耐受力,减轻疼痛,帮助患者解除肉体上的痛苦。

癌症患者疼痛的合理用药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将我院2009-2010年的门诊麻醉处方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引起笔者注意的是, 有两名癌痛患者一直使用杜冷丁, 且未换用其他止痛药, 直至病人死亡也没有达到止痛的效果, 每张处方达到100mg×10支的用量, 甚至高达100mg×15支。

3 讨论

我院医师长期习惯使用杜冷丁为癌症患者缓解慢性疼痛属不合理用药。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癌痛三阶梯治疗方案中, 对癌痛治疗不推荐使用的第一个药物就是杜冷丁。理由是:1) 杜冷丁的止痛时间可维持2.5~3.5h, 而吗啡止痛时间可维持4~6h。2) 杜冷丁的止痛作用为吗啡的1/8。3) 杜冷丁的代谢产物去甲杜冷丁的半衰期长达3~18h, 且具明显的神经毒性, 反复给药在体内蓄积产生神经毒性反应。4) 口服杜冷丁的生物利用度低, 需增大剂量才能起到镇痛效果, 但这会造成体内去甲杜冷丁的残留量成倍上升。5) 在临床应用中, 杜冷丁多采用肌肉注射给药, 缺点是会导致疼痛。因此, 建议医师改变不合理的处方习惯, 不再把度冷丁作为缓解癌痛的常规用药, 而应该使用阿片类的缓释剂或控释口服制剂如吗啡制剂, 代替杜冷丁针剂。

癌痛治疗, 应遵循三阶梯用药原则为了减轻晚期癌症患者的痛苦, 提高其生活质量, 1982年, WHO制定了癌症镇痛三阶梯用药方案。其临床基本用药原则就是按阶梯, 按时, 个体化给药, 尽可能口服给药。

3.1 按阶梯给药

主诉疼痛可分为重度疼痛、中度疼痛、轻度疼痛、无痛五级, 按疼痛的级别选择止痛药。第一阶梯给药为解热镇痛药, 代表药物为阿司匹林, 具有无镇静安眠作用、无成瘾性的优点。第二阶梯给药为弱阿片类镇痛药, 代表药物可待因, 替代药物有强痛定、高乌甲素、曲马多等, 第三阶梯给药为强效阿片类镇痛药, 代表药物吗啡, 替代药物有羟吗啡酮氢吗啡酮、美沙酮、氢吗啡酮、芬太尼贴剂等。但在具体应用中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明确患者疼痛的程度后, 不必机械地先从第一阶梯药物开始给药, 可以直接进入第二阶梯治疗。2) 合理选择止痛药。3) 合理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是提高止痛效果的重要方法, 应用过程中要注意个体化差异, 根据每位患者的特殊情况确定合理的联合用药方案。4) 要控制突发性疼痛。选用控释止痛药时, 提前备好短效或速效止痛药, 应对癌痛患者可能出现的突发性或爆发性疼痛。

3.2 按时 (3~6小时) 给药, 而不是按需 (只在疼痛时) 给药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 按需给药会造成患者对现有治疗方法或镇痛药物产生耐受性, 而定时给药不仅会起到较好的镇痛效果, 而且还能选择小剂量且镇痛强度低的药物。

3.3 给药剂量个体化

个体化用药是指用药剂量应以使患者达到有效镇痛为准来调整。不同的群体、性别、年龄对药物的敏感性存在着个体差异, 因此, 推荐剂量标准不是的用药剂量的唯一限制条件。此外, 阿片类药物长期使用易形成耐受性, 且形成的快慢不一, 用药剂量也会不断的增大, 应以有效镇痛量来调整用药剂量, 可适当突破规定的“极量”限制。

3.4 尽量选择口服给药

通过口服止痛药物, 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癌痛。与注射给药相比较, 口服阿片类镇痛药不易形成依赖性。此外, 口服给药这种无创伤性给药途径利于癌痛治疗, 便于患者长期用药。

癌痛治疗时还应注意的其它几个问题

3.4.1 癌痛治疗追求的是疼痛完全消除。

3.4.2 在癌症各个时期, 均可根据治疗需要使用最大耐受量。

3.4.3 .应防止和降低不良反应, 而不是一旦出现不良反应便立即停药。

3.4.4 应改变一旦使用阿片类药物就无法停用的观念 在临床实践中, 癌症患者疼痛病因一旦得到控制, 疼痛消除, 应立即停用阿片类镇痛药。一般情况下, 当吗啡每日用量为30~60mg时, 突然停药不会发生意外。而对于长期大量用药的患者逐渐减量停药也不会发生意外。

3.4.5 改变肺癌患者不能用阿片类药物的观念 有人认为阿片类药物具有呼吸抑制作用, 故不能用于治疗肺癌患者的疼痛。实际上, 使用阿片类药镇痛的肺癌患者, 出现呼吸抑制情况很少。分析原因有二:一是阿片类药导致的呼吸抑制副作用可被疼痛症状天然拮抗;二是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的肺癌患者能很快对其产生的呼吸抑制产生耐受。

癌症临终患者的临床护理 第9篇

1 减轻疼痛, 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

疼痛是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 它不仅给患者带来躯体上的痛苦, 还会使患者产生一些消极的心理反应。无法消除的疼痛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严重持久的疼痛对晚期癌症患者是最大的痛苦和严重的威胁。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在接受治疗的癌症患者中, 50%感觉疼痛, 70%以疼痛为主要症状。有3%的严重疼痛虽经治疗, 很少或根本得不到缓解, 甚至到死亡亦无法从疼痛中解脱。不少患者被疼痛折磨难耐而寻求自杀或要求尽快结束其生命。因此, 充分地控制疼痛, 是对晚期癌症临终患者最好的关怀。护士首先要以亲切的态度, 稳重的举止, 娴熟的技术去稳定患者的情绪, 增加患者的安全感, 取得患者信任。及时掌握患者疼痛的原因、性质、程度, 配合医师及时、安全、有效地正确使用各种止痛剂。同时在控制疼痛的过程中, 做好患者心理护理, 从而提高止痛效果。严密观察止痛剂使用后的效果, 给予及时评价, 以达到最佳的止痛疗效, 从而缓解症状, 减轻患者痛苦, 尽可能地使患者处于舒适状态, 提高临终期的生存质量。

2 做好基础护理

癌症临终患者可出现程度不同的疼痛、呕吐、水肿、排便异常、衰弱、失眠等症状, 有的甚至丧失了自理能力, 给患者身心带来很大痛苦。此时良好、细致、周到的护理最能缓解症状, 解决患者的生活基本需求。而提供精心的护理又是护理人员应尽的职责, 也是晚期癌症临终患者护理工作的重点。因此要帮助患者解决饮食、饮水、排泄、睡眠、安全等生命和生活的最基本需要。

及时巡视患者, 为卧床患者定时翻身, 床上擦浴, 按摩皮肤受压处, 做好皮肤护理, 并协助其大小便。保持病室整洁、安静、空气新鲜。每日定时通风换气。室内温度、湿度要适宜, 床铺要保持清洁、干燥、平整。及时更换污染床单等。

每日做好口腔护理, 以促进患者有良好的食欲。可依照患者的饮食习惯, 提供家庭式饭菜, 提高患者食欲, 保证食物的摄入, 提供机体所需要的营养。

为保证患者良好睡眠, 特别要做好晚间护理。各种操作尽量要照顾患者自尊, 维持其尊严, 使患者身心痛苦得到减轻。临终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并处于舒适、安静状态。另外, 当患者尚能自理时, 要帮助患者实现自我护理等措施, 提供对临终患者人道主义支持和伦理道德上的服务, 通过帮助, 指导患者认识自己生命弥留之际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帮助患者从对死亡的恐惧与不安中解脱出来。以比较平静的心态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 较舒适地渡过临终过程的各个阶段。从而减少了家属的后顾之忧, 使患者家属感到满意。

3 加强医患双方沟通, 做好细致的心理疏导

癌症临终患者由于长时间机体消耗, 全身状况极差, 各脏器功能衰竭, 加之经历了长时间治疗和病痛的折磨, 对生存完全丧失信心, 从而产生一种非常悲观、恐惧、绝望的心理。此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细致的心理疏导十分重要。要充分理解、同情患者, 多与患者交谈, 经常了解临终患者心理反应和需求, 鼓励患者讲出内心忧虑和痛苦, 认真倾听, 采取语言性和非语言性交流方法, 给予安慰、疏导和支持。尊重患者生活习惯、习俗, 满足患者合理的要求, 用自己良好的态度、情绪、行为动作去影响和改善患者对死亡的认识, 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规律, 每个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死亡是人生的自然归宿。使他们能较顺利地超脱面对死亡的恐惧, 做好心理支持, 从而改善了患者的精神状态。

4 尽量为患者提供较佳的住院环境, 动员家属参与临终护理

要为患者提供较佳的住院环境, 有可能的安排小房间居住。一方面给患者及家属一些尊重、安慰和满足, 另一方面使患者在弥留之际有一个独立的空间, 子女及家属陪伴在身边, 同时也减轻其他患者对死亡的恐惧。家属及子女比较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性格行为、生活习惯, 对患者的关怀和照顾是其他人所不能替代的。要及时指导家属及子女参与一些生活护理, 使患者得到心理支持和情感交流, 减少孤独感。这时还应加强同家属的沟通。通过有效的语言交流, 同情和理解家属的需要, 并给予关心和咨询, 使家属从情感上得到一些慰藉, 减轻一些悲伤情绪, 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 能与医护人员通力合作, 使患者临终期的护理达到满意的效果。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 面对癌症临终患者不能视为一种负担, 而消极地等待患者的死亡。如同出生一样, 临终同样需要得到精心照顾和关怀。护理人员应为患者积极做好一切护理工作。满足患者需求, 提高癌症晚期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只有这样, 每个临终患者才能在尊严、舒适、平静、安详中走完人生路, 并使患者家属也得到最大的精神安慰。另外, 患者临终期间, 护士与家属的沟通、交流也十分重要, 一方面可使患者家属了解患者已进入临终阶段, 各种治疗护理仅仅是延长患者生命, 减少些痛苦而已, 使患者及家属能面对现实, 正确对待临终期各个阶段, 另一方面, 有效的医患沟通, 可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通过对癌症临终患者提供积极的临床护理, 可增强护士的道德情感和责任, 理解临终患者, 为患者解决生活需求, 保证了癌症临终患者的护理质量, 使这种综合性全方位的身心整体护理工作更趋于完善, 从而提高患者家属对医护人员的尊重, 为提高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妇科癌症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第10篇

1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8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妇科癌症患者100例, 其中卵巢癌33例, 宫颈癌35例, 子宫内膜癌24例, 绒毛膜癌3例, 侵蚀性葡萄胎4例, 外阴癌1例。手术81例, 化疗39例, 放疗44例。

2心理问题

2.1 围手术期的心理问题

(1) 对疾病的诊断和预后产生震惊、焦虑和恐惧的心理, 尤其是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产生绝望和轻生的念头。 (2) 因担心疾病发展、手术不能控制病情及疗效不理想而产生抑郁心理。 (3) 癌症手术范围大, 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多, 对手术可能产生的各种并发症担心, 惧怕手术。 (4) 因癌症会转移, 最终导致死亡而加重思想负担。

2.2 放疗前后的心理问题

(1) 告知患者放疗的必要性和可能发生的放射反应、远近期并发症及预后, 初次放疗者对放疗过程可能造成的身体损害及治疗效果感到担忧, 再次放疗的患者对所出现的放射反应感到恐惧。 (2) 患者对放疗效果担忧, 惧怕放射治疗不能缩小肿瘤, 病情得不到控制, 情绪悲观、消极。 (3) 放疗时间长, 对工作、学习及生活产生影响, 担心家庭及社会地位受到影响, 从而产生焦虑或抑郁情绪。

2.3 化疗前后的心理治疗

(1) 惧怕化疗反应及并发症, 尤其初次化疗的患者对化疗过程、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担忧, 惧怕化疗不能缩小肿瘤, 病情得不到控制, 产生焦虑情绪。 (2) 化疗引起的脱发、月经失调、局部组织损害等不良反应, 常使再次化疗患者畏惧, 产生悲观情绪。 (3) 同病房内其他化疗患者的负面讲述, 与出现的不良反应对其心理产生很大影响, 担心自己不能耐受化疗反应。 (4) 化疗患者对家庭主要成员及同事, 特别是配偶的态度与行为十分敏感, 家庭成员的悲观情绪可能导致患者丧失战胜肿瘤的信心。

3心理护理

3.1 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1) 首先认真倾听患者诉说, 允许其宣泄内心的震惊、恐惧及悲伤, 提供患者表达感情的机会和环境, 以评估患者对疾病的发生、治疗和转归的认知和心理承受能力。 (2) 根据评估结果, 在一定程度上向患者讲解疾病的诊断和预后, 介绍手术治疗前后的准备及可能发生的情况, 已取得配合。 (3) 进一步与患者一起探讨其所关注的问题, 缓解心理压力, 尤其对重视身体完整性的女性, 可能有术后自我身体意象紊乱发生者, 对于一些年轻女性由于手术切除子宫或卵巢, 尤应向其讲解疾病和手术虽然可能导致的各种并发症, 但手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或延缓病情的发展。 (4) 教会患者应用放松技巧, 帮助患者采取自我情绪疏导、注意力转移等方式释放压力。 (5) 鼓励患者家属及亲朋好友与患者沟通, 获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使其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6) 向患者提供同种疾病患者的信息, 积极促进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以增强其坚持治疗的信心。

3.2 放疗前后心理护理措施

(1) 首先评估患者对自身患恶性肿瘤的认知程度及告知采取放疗后, 可能发生的放疗反应及预后, 以评估患者对放疗相关知识的认知和心理承受能力、会有的心理状态, 是充满信心、积极配合, 还是缺乏信心、消极抵触。 (2) 认真倾听患者诉说在放疗过程中的不适和焦虑, 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各类问题并一起探讨, 再次向患者讲解放疗过程中或放疗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使其放松心情, 积极配合治疗。 (3) 对育龄期女性担心疾病对健康、生育的影响, 详细耐心解释病情及应该采取的治疗措施, 配合治疗, 鼓励其坚持疗程治疗, 正确对待放疗。 (4) 对于惧怕放射反应不愿意下一个疗程放疗的患者, 向患者耐心解释放射反应产生的原因, 要坚持足够的疗程;且多数放射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后能够逐渐消失, 以增强患者坚持治疗的信心。

3.3 化疗前后护理措施

(1) 化疗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以消除其紧张心理, 详细介绍化疗方案, 告知化疗药物的性质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症状与应对措施, 让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2) 在化疗过程中关心患者, 尤其当出现严重的化疗反应时, 应多陪护患者, 尽量减轻其不适症状。 (3) 重视患者家属的心理支持, 尤其当患者出现白细胞降低, 需保护性隔离时, 要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 同时及时传递双方的感情信息。 (4) 当一次化疗完成后, 患者往往因害怕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而出现抵触情绪, 应鼓励患者尽快调整身体与心理状态, 树立继续化疗的信心, 使之能够坚持整个化疗过程。 (5) 鼓励家人及亲朋好友与患者沟通, 获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使其以最佳的心态接受化疗,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体会

心理治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癌症患者的思想压力, 增加手术及放化疗的疗效, 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 提高患者的机体抵抗力, 是妇科癌症患者不容忽视的治疗手段之一[2], 采取心理治疗的患者能较好地渡过围手术期、放化疗期。

关键词:癌症, 妇科,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1]李金凤, 高奇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 2009, 6 (35) :200-201.

癌症患者处世的心态   第11篇

医生把我叫到室外,对我说:“你的朋友小王可以出院了。原先我们预测他活不到年底,可现在康复得相当好。”我大吃一惊,高兴地问:“怎么好得这么快。”医生说:“也许是那些笑话帮了他的忙。”

不久小王出院了,病友都舍不得他走,开玩笑地说:“你一走,我们就要死了。”“不会,”他说,“你们死了,医生也活不了。他们上哪儿去收医药费?”又是一阵笑声。笑声能自动调节病人的生理状态,使病人心情愉快,自我感觉良好。

癌症患者要像小王那样保持良好的心态,就应以正确的处世原则对待下列几个问题:

1正确对待疾病。患癌的经历对于弱者来说是一个深渊,对于强者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自古英雄多磨难”,“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无病的人不见得生活得幸福,有病的人不见得生活得不幸福。关键不在于病的本身,而在于对病的态度。要克服不良心态,诸如恐惧、悲伤、忧愤、孤独、焦躁、疑虑、消沉、绝望等等。要振奋精神,寻找支持自己活下去的精神力量,诸如为了年幼的孩子、年迈的父母、风雨同舟的爱人,或者为了自己的信念和事业。切忌整天想着自己是个病人,该做的不敢做,该吃的不敢吃,该玩的不去玩。只要按照“争取活,不怕死;不在乎,不马虎”的原则,就能战胜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种种磨难。

2正确对待过去。很多癌症患者都曾是生活中的强者。过去的已经过去,“好汉不提当年勇”。只有全力投入到眼前的抗癌斗争中去,才有可能东山再起。怨天尤人,与事无补,对康复不利。

3正确对待现实。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用笑脸迎接厄运,用勇气战胜不幸。豁达处世,乐观开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但主要应看到光明的一面。有这样一个故事:一老妇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开印染店,二儿子开伞店。下雨时老妇为大儿子担心,没有太阳晒干染好的布;有了太阳,老妇又为二儿子担心,怕雨伞卖不出去。久之患了忧郁症。老妇去看大夫,大夫告诉她,如果下雨,二儿子生意好;如果出太阳,大儿子生意好。老妇改变了看法,情绪乐观了,不久病也好了。

4正确对待工作和生活。应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不勉强自己去做力不从心的事,更不要过度疲劳。即或在家做家务,自己感到不舒服时,哪怕只做了一半,也应立即去休息。因为疲劳时机体免疫功能最低,癌细胞最易借机兴风作浪。日常生活应有张有弛、动静结合、劳逸得当,以维护人体机能平衡,增进心身健康。牢牢地把握住今天,在现实的今天里生活得更愉快,更充实。

5正确对待亲人。不幸患了癌症,自己是非常痛苦的。但是亲人也许比你更痛苦。为治好你的病,亲人到处奔波,寻医问药,日夜操劳,天天祈祷。他们承受着巨大的精神负担,人瘦了、眼红了,有时还要忍受你的无名火。病人千万不要把病做令箭,随便发号施令,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事要商量,不要任性。要知道你的痛苦就是亲人的痛苦,你的欢乐就是亲人的欢乐。只有与亲人绞成一股绳,才能增加力量、增加欢乐。

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护理体会 第12篇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5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癌症疼痛患者110例, 其中男85例, 女25例, 年龄25岁~72岁, 属中晚期癌症患者90例。

2 疼痛的评估

癌症疼痛的评估是控制癌症疼痛极为重要的第一步, 在疼痛治疗前必须对癌痛作出详尽而全面的评估[1]。

2.1 疼痛的评估方法

(1)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在纸上面划一条10 cm的横线, 横线的一端为0, 表示无痛;另一端为10, 表示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2]。了解患者疼痛在横线的哪个位置。 (2) 评估标准:1~3分为轻度疼痛 (如不适、重物压迫感、钝性疼痛、炎性痛) ;4~7分为中度疼痛 (如跳痛和痉挛、烧灼感、挤压感和刺痛、触痛和压痛) ;重度疼痛为7~9分 (如妨碍正常活动) ;10分为剧烈疼痛 (无法控制) 。该法利于护理人员较为准确地掌握疼痛的程度, 评估控制疼痛的效果。

2.2 正确评估

(1) 相信患者的主诉:疼痛是躯体受到有害刺激的结果, 它可由癌症本身、癌症治疗、精神及心理因素等诸多方面引起[2]。对疼痛的评估一定要相信患者的主诉, 患者在疼痛时, 护士一定要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 观察疼痛的部位、强度、性质及疼痛的时间是否有规律等。并将观察的内容及患者的主诉进行综合分析, 对疼痛作出一个正确的评估,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护士及时向医生提出自己的建议, 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止痛效果。 (2) 询问全面、详细的疼痛病史:一份详尽的疼痛病史, 是医生选择止痛剂和制定医疗方案的基础, 它包括疼痛的发病时间、部位、程度、性质、病期、持续性和间断性、加重或减轻的因素、疼痛治疗史 (用药、效果、副作用) 、疼痛对患者及家属的影响、病变范围、癌症治疗 (过去、现在) , 以及目前治疗存在的问题。护理人员应做好记录。

3 临床护理

3.1 药物镇痛的护理

根据WHO三阶梯癌症疼痛治疗方案, 只有正确遵循该方案的基本原则, 才能使癌痛得到控制。止痛药物的选择应根据疼痛程度由弱到强按顺序提高, 应首选非阿片类药物 (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消炎痛等) 用于轻至中度疼痛, 若达不到止痛效果, 在此基础上加弱阿片类药物 (可待因、氧可酮、曲马多等) , 若疼痛仍未得到控制, 应用强阿片类药物 (吗啡、美散痛等) 代替弱阿片类药物。对特殊适应证的患者如特殊神经或精神症状者, 均加辅助药物 (安定、泼尼松等) 。三阶梯疗法的关键是按时、准确给药, 因此在执行医嘱时, 不管患者是否疼痛, 都要按时、准确给药, 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3.2 及时、按时用止痛药

传统观念认为对癌痛的治疗, 以患者的耐受为主, 尽量延长给药间隔时间, 减少止痛药的用量, 以防药物成瘾。事实上, 及时按时用止痛药更安全有效, 而且所需止痛药强度和剂量也最低。临床上目前鼓励癌症患者采用控释剂型的强效镇痛药, 在维持镇痛效果的同时可以避免血药浓度的大幅度波动, 因此, 吗啡剂量不足以产生严重副作用, 产生心理依赖 (成瘾) 的现象也十分罕见。

3.3 个体化给药

药物治疗癌痛的基本原则是对患者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3]。每一个患者所需剂量不同, 应做到个体化对待, 施行个体化的护理方法, 护士要了解每一位患者的疼痛部位、时间、疼痛程度、用药剂量等才能达到有效止痛。

3.4 心理支持

癌痛对癌症患者精神上、心理上产生很大影响, 疼痛可使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增加, 表现抑郁、苦恼、不能集中精神, 过度考虑身体的疼痛而失去生活兴趣, 患者自我控制能力下降。疼痛可使癌症患者更加孤独、焦虑、抑郁, 从而加剧癌症对患者心理上的创伤。护士要对患者的疼痛给予同情和理解, 进行心理安慰, 鼓励其从精神上摆脱恐惧感, 有效地配合治疗, 并取得患者的家人及亲友的配合, 共同关心患者, 减轻患者的疼痛及不适, 提高生存质量。

3.5 放松止痛

全身放松可有轻快的感觉, 能降低精神不安和肌肉紧张度, 肌肉松弛可阻断疼痛反应。如指导患者缓慢腹式深呼吸或闭目进行深而慢的呼吸动作, 能安定身心、松弛肌肉;其他做一些放松操、沐浴、体育锻炼等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3.6 转移止痛

指导患者如读书、听音乐、回忆过去值得留恋愉快的事情, 和患者谈一些感兴趣的话题, 根据患者的爱好选择书报阅读、听音乐、看电视、下棋等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患者疼痛发作时, 护士可适当地在患者床边逗留, 握一握患者的手, 用热毛巾擦一下颜面, 帮助更换一下体位, 精神上给予安慰, 以达到转移止痛的效果。

3.7 保持环境安静舒适

为患者提供相对安静的环境, 阳光充足, 室温适宜, 限制探视, 减少噪声, 定时通风换气, 保证患者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 避免与其他有情绪反应的患者或家属接触, 这样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不适及疼痛。

4 小结

通过对110例癌症疼痛患者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等手段治疗的同时, 及时开展疼痛的评估, 通过评估, 及时给药, 有效地缓解了疼痛, 增强了镇痛药的镇痛效果,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随着疼痛治疗的方法和手段迅速发展以及三阶梯止痛原则的普及, 癌症疼痛控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迅速有效地减轻癌痛是护理的基本要求, 因此, 护士应努力提高对癌痛的认识和护理水平,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文萍.肿瘤与疼痛[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27

[2]潘宏铭, 徐农.肿瘤内科疾病——临床治疗与合理用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127

上一篇:发展新论下一篇:区域特色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