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消防安全教育

2024-08-06

国外消防安全教育(精选6篇)

国外消防安全教育 第1篇

一、国外小学安全教育的措施

1. 法国。

法国政府认为:“小学是处于危险海洋中的与安全息息相关的一个孤岛[1]”, 因而, 法国非常重视小学校园的安全。

法国为维护小学校园安全提供武装力量。法国的小学划分为不同的学区, 法国政府在每个学区都设有机动队。机动队由20到50人组成, 其领导人为学区督导, 其职责就是防范小学安全事件。一旦小学发生暴力事情, 机动队会迅速出动, 平息事态。法国的小学如果认为自己学校的安全有问题, 它们就可以向警察局报告, 警察局会派遣一两名警察身着便装驻扎在校园内维护校园治安, 直到校方认为治安好转为止。法国的小学校园里设有很多醒目的报警电话亭, 按任意键都可以报警, 而且警方的电脑上还可以清楚地显示报警者所处的位置。法国小学的大门口和附近的十字路口, 在上学、放学的高峰时, 有专门的警察负责疏导交通。在警察的指挥下, 小学生可以安全地过马路, 而汽车有时候不得不等待半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法国警察的这一做法极大地避免了交通事故对小学生造成的伤害。

法国从1957年开始规定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都要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道路安全”课程, 教育学生怎样骑自行车, 怎样过马路, 让小学生系统地掌握交通法规、了解交通标志, 使交通安全意识成为学生的一种本能反应, 最大可能地避免交通事故。法国在很多城市建立了交通公园和交通法规学校。在交通公园里建设有不同类型的城市道路, 学生通过亲身实践, 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交通法规学校实际上是一座微型的现代城市, 在这个缩微城市里, 人行道、自行车道、汽车道、停车场、铁路、高速公路、快速公交专用道、立交桥、高架桥、人行天桥等现代的交通设施应有尽有, 各种交通标志也随处可见。每天, 不同的小学会带学生到交通法规学校进行实践活动, 让学生对交通安全获得具体直观的感受。

法国的小学生放学时, 老师会把学生当面交给接送的家长。在上学时, 如果到校较早, 校门还没有开, 学生不用在校外等候, 他们可以在校门旁边的一个大厅休息。该大厅可以容纳全校的学生, 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这就为学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法国小学的老师会经常与学生谈话, 从谈话中了解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从而提前做好准备。

2. 日本。

日本的小学都建立了一个立体的联动的安全保卫体系。该体系由学校、家长、警方、医院、社区、教育部门等组成, “融合了各方的力量, 可以使得孩子们在更加安全的环境中生活、学习、成长”[2]。日本在每个学期开学时, 都会召开一个安保联动会议。在会议上, 警方会通报近期释放的劳改人员及治安事件多发地带。社区会通报当地有无精神病人。日本的教育局长会身着便服悄悄地到所管辖的小学附近巡逻, 一旦发现潜在的危险便立即解决。

日本小学的安保措施做得很细致, 很到位。每个教室都配备有催泪喷雾器、盾牌、钢叉等防备武器。校园里布满摄像头, 任何地方发生的事情都可以一目了然。校方在所有学生的书包上都安装了GPS电磁接收器, 如果学生在上学或者放学的途中遇到不测, 可通过接收器向警方求救。

除了硬件方面的安保措施之外, 日本还在软件上下功夫。在日本, 安全教育是小学生的必修课, 贯穿于整个小学教育过程中。日本的安全教育包括交通安全、家庭安全、地震逃生、受伤自救等, 内容丰富。日本安全教育的形式非常灵活, 老师不但在专门的安全教育课堂上向学生传授安全知识, 而且“还注意在其他科目的教学及道德课和综合学习的教学中, 抓住一切机会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3]。地理老师会让学生画一幅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作为家庭作业上交, 在批改时, 会告诉学生哪些路口比较危险, 上学放学时要小心。历史老师会讲述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展历程, 告诉学生如何注意交通安全。在语文、数学、美术、音乐等课程中也不时地加入安全教育的内容。

日本的各个小学都组织了志愿者服务队, 在上学放学的高峰期穿着特制的服装在校园周边巡逻, 带领学生过马路。学生在上学放学途中如果遇到麻烦, 可以进入贴有志愿者标志的路边商店求助。在日本, 马路两侧的人行道是严禁车辆停放的, 如果停放, 会受到警方的严惩。

2006年日本制定了《校园安全法》, 主要内容包括:第一, 国家要从小学生的生理及年龄特点出发来制定适合他们日常学习及活动的最低安全标准, 各级政府必须遵守这个标准。第二, 建立“学校安全职员”制度。为了给小学生提供更好的安全环境, 《校园安全法》规定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要划拨专门的经费, 建立“学校安全职员”制度, 给小学配备门卫、治安员等维护校园安全的专职人员。第三, 成立“日本学校安全中心”。该中心的职责是对学校的安全措施进行监督, 对学校发生的安全纠纷进行调解。[4]

3. 英国。

英国通过立法来保证小学校园安全。1988年英国通过了教育改革法案。其核心内容就是切实保护小学生安全。该法案要求学校必须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和安全技巧的教育, 安全教育要贯穿日常教学工作的始终, 让学生从小形成安全意识。该法案要求教师在传授安全知识时要根据情况, 灵活地进行传授。1999年英国通过了国家健康学校标准 (the National Healthy Schools Standard) , 把小学生的校园健康及安全作为考核学校的一项重要指标。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 英国政府要求各个小学制定危险应急预案。预案的对象包括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媒体及教育主管部门等。英国小学应急预案的制定科学合理, 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校的建筑布局。每周, 小学都会对学生进行应急训练, 使训练变得经常化。这样, 教师和学生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在突发事件中该怎么办,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 学生就可以从容地应对。在英国, 安全课程是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该课程的目的就是培养小学生的安全意识, 锻炼他们应对危险的能力。老师在日常教学中, 不但在理论上进行说教, 而且还通过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对安全的切身体会。老师“鼓励学生为其他小弟弟和小妹妹树立好榜样, 并教给他们应对危险的健康的方法。[5]”由于在课堂上学习过也实践过安全知识, 所以一旦遇到安全事故, 小学生可以及时正确地做出反应。

鉴于网络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 而且上面的不良信息很多, 中小学生的分辨能力和抗诱惑能力不强, 英国政府2009年12月8日宣布, 从2011年开始, 网络安全教育将成为英国中小学的必修课。届时, 英国所有中小学将全面实行“绿十字互联网安全守则”教育, 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 学校要教育学生不轻易在网上公布个人信息;第二, 学校要教会家长和学生如何识别及过滤不健康的电子邮件;第三, 学校及家长要教育监督学生不登录浏览色情网站;第四, 教育学生一旦发现不良网站, 要及时向老师、家长及警方报告。

为了切实保障学生安全, 英国小学要求学校员工注意学校周围的情况, 一旦发现可疑人员, 马上上报。英国的小学都设有专职的校警, 校警一般都有一个单独的房间, 他可以根据情况, 灵活行动。英国小学校长的办公室就设在大门口。校长认为,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监控校门口, 发现危险情况, 及时处理;另一方面, 校长每天可以第一个问候学生, 让学生感觉到校长在关心他们, 从而开心、快乐、自信。同时, 通过和学生打招呼, 校长也可以观察学生的精神状况, 对于有问题的学生, 校长可以事先提醒教师密切关注。学校的很多安全问题, 可能学生都知道, 而校方却不知道, 为了及时了解隐藏在学生中的信息, 英国小学校长的办公室布置得很卡通, 里面摆满了小学生喜欢的玩具和书籍, 这样可以吸引小学生主动到校长的办公室和校长交流。通过和学生谈话, 校长能够掌握大量的信息, 而且为学校的安全措施提供更坚实的基础。保障学生安全, 调动老师的积极性至关重要。只有关爱而不是压迫老师, 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英国小学的校长很关心老师。每个老师的办公室都配备了空调、沙发、床、微波炉、冰箱、电脑、打印机等, 使得老师的办公室很有家的感觉。英国小学的校长认为, 只有让教师在学校产生家的感觉, 他们才会为学校的发展尽心尽力。在英国的小学, 校长不会让教师加班, 不会侵占教师的休息时间和节假日。

4. 美国。

美国从立法上尽力保证小学安全。199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学校安全法》, 该法律的核心就是保证校园安全, 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国会的带动之下, 美国的各州及地方政府也制定了各自的校园安全法, 这就为校园安全提供了最大程度的保障。

美国的小学安全措施是立体的和全方位的。校方认为“校董会和学校行政人员不可能独自维护校园安全[6]”, 对小学生的安保工作是全社会的事情。校方的这种看法不是在推卸责任, 而是实事求是。正是因为能够清醒地认清现实, 所以美国的小学积极主动地与教育行政部门、公安部门、学生家长、社区机构、新闻媒体等合作, 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体系。教育行政部门作为美国小学的直接领导者, 经常深入小学调查研究, 与小学的师生座谈, 了解小学师生的想法, 尽可能地从人力和财力上给小学提供充分的安全保障。美国小学经常聘请警察到校园进行安全讲座。警察不但给小学生传授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的安全防范措施, 而且还帮助校方制定校园安全计划, 最大限度地降低非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小学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时, 也有警察参加, 警察通过实践活动使小学生切身体会到安全防范的重要性。目前, 美国小学和警方的合作已经形成了一项制度, 从制度上为小学安全提供了保障。

美国小学大都实行封闭式管理, 对于来访人员实行登记制度。来访人员在学校呆的时间也有限制, 不能过长。美国小学大都配有金属探测器, 可以检测出匕首、枪支等金属武器, 这对打算携带武器到校园寻衅滋事的不法分子是一个有力的震慑。美国的小学安装有一种名为“校眼” (School Lobby) 的信息系统, 不但可以存储老师、学生的相关信息, 还可以通过学生随身携带的与“校眼”相配套的磁性ID卡随时定位学生, 了解学生的安全状况。对于来访者, 美国小学配备了一种名叫“计时徽” (Timebadge) 的系统。安装这种系统的目的在于监控来访者在学校停留的时间。如果来访者停留的时间超过了限制, “计时徽”就会发出警报, 提醒校方来访者该走了。从2006年开始, 美国的小学先后都配备了虹膜识别仪, 此仪器是用来控制校门的, 比较昂贵。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及来访者只要在小学的安全网络中预留有虹膜记录, 虹膜识别仪就可以自动打开校门。反之, 只有和校警联系, 才能进入学校。虹膜识别仪为小学安全插上了高科技的翅膀。

美国小学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并且还进行演习, 比如火灾演习、地震演习、自救演习等。这样一旦发生安全事故, 学生就会训练有素地逃生, 而不至于惊慌失措。因为火灾的危害比较大, 所以学会使用灭火器是美国小学生的必修课。美国是汽车王国, 美国小学教育学生坐车时一定要系紧安全带, 并且以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如何系紧安全带及系安全带的好处。对于没有家长陪伴上学的小学生, 美国的小学会传授给他们路途中自我保护的方法, 比如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 不买地摊的东西, 不理陌生人的搭讪等。如果被人跟踪, 要马上呼救。美国的治安体系很完善, 小学生一旦呼救, 警察马上就会到现场。

美国小学放学时, 家长只有签了字才能把学生从学校带走, 没有家长的签字, 学生不能离开学校。美国大部分孩子上学都坐校车, 这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学生的安全。小学校车的运行费用由政府负担, 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由此可见美国对小学生安全的重视。美国法律规定, 小学上学、放学的高峰期, 校门口马路两侧25米之内, 任何车辆不得通过, 除了校车之外, 从而避免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美国人已经形成了共识:小学生是美国的未来, 他们的安全至高无上。

二、国外小学安全教育的启示

法国、日本、英国和美国小学的安全教育及措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第一, 小学要和家长、社区、警方、教育部门等形成联动机制, 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这样的联动机制可以使小学得到更多的安全信息, 从多方面保护小学生的安全。

第二, 小学要有常驻的安保人员。目前我国小学大多没有专职的安保人员, 尽管有些学校聘请有保安, 但是仅仅充当了门卫的角色, 一旦遇到突发事件, 保安也是无能为力。政府应该拨出专门的经费, 为学校配备安保人员, 并且还要对安保人员进行培训监督, 使他们对校园安全工作尽职尽责。

第三, 在日常教学中, 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目前我国的小学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 学校仅关心学生的学习, 对于学生的安全教育并不重视。尽管教育部门也要求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但都流于形式, 并没有切实执行。我们应该开设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 使安全教育成为学生的必修课, 要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应急演习。这样, 学生就会从小养成安全意识, 一旦遇到紧急情况, 就能采取正确的措施。

参考文献

[1]Julius Menacker, Ward Weldon and Emanuel Hurwitz.School Order and Safety as Community Issues[J].The Phi Delta Kappan.Sep., 1989:40.

[2]Mavis G.Sanders.School——Family——Community Partnerships Focused on School Safety:The Baltimore Example[J].The Journal of Negro Education.Summer, 1996:370.

[3]张克勤.守护生命:日本中小学的安全教育[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9 (6) :35.

[4]钱丽霞, 郭琳, 徐新容.国外中小学安全教育比较研究及启示[J].基础教育参考, 2009 (7) :19.

[5]Deeda Sessoms.A Safety Project in Elementary School[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Nursing.Sep., 2000:1289.

国外消防安全教育 第2篇

一、学校是防灾教育的主要阵地

在日本, 一般学龄前儿童就已接受过3小时的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并有计划地组织地震应急演习, 这3个小时往往使他们受益终身;在墨西哥, 政府对全国青少年实行地震灾害的义务教育, 让他们知道如何防御地震灾害;1999年, 美国红十字会开发了“灾难演习”培训课程, 该课程面向5-14岁的儿童及他们的家庭, 教师将重要的灾难安全教育融入到日常核心课程的教学中, 让他们学会如何做好防灾准备, 这已经正式列入美国全国的校园课程;在墨西哥、罗马尼亚、新西兰等国有关自然灾害的教育也是中小学的必修课。

启示一:学校应该保证一定数量时间的安全自护教育课程的开设, 充实安全教育课程的内容, 并且要推出权威自护教材, 开展必要的安全自护演练。学习阶段是学习灾害及其相关知识的最好时段。课堂教育是灾害教育的重要阵地, 安全知识教育应该跟进课堂。尽管目前一些学校都制定了安全教育管理规定, 但是总体来讲安全教育的教育模式落后, 对学生缺乏深入、系统的教育, 安全教育的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安全形式的发展和学生对安全知识的需求。所以, 我们应该将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考察纳入到学生正常学时中, 开设安全教育演练课程, 提高学生的自助自救技巧。

二、利用先进媒体多渠道多方位进行防灾教育

利用报刊、手册、图书、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的宣传推广手段, 来传递防灾知识, 有着便利、快速、直接、有效的作用。日本早在1961年制定的《灾害对策基本法》中就明确规定日本广播协会 (NHK) 属于国家指定的防灾公共机构, 从法律上确立了公共电视台在国家防灾体制中的地位。韩国在1996年根据《灾难管理法》将韩国公共电视台 (KBS) 列为报道灾难的指定台;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委员会 (PEMA) 在其官方网站上专门设立了灾害知识版, 可供社会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人了解相关的知识;德国政府通过宣传手册、互联网、展览以及听众热线介绍如何应对危机。在墨西哥, 所有公共场所都贴有如何防范地震的宣传牌教育公众如何防灾减灾。

启示二:网络、电视、书籍三大媒介是安全教育的主要手段, 文化长廊、壁报、公益宣传品是安全教育手段的有效补充。运用好电视、网络多媒体手段是深化安全教育的必由之路, 加强减灾防灾教育手段体系建设, 增强抵御和承受灾害的能力。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尽可能开设相关栏目, 为社会减灾奉献力量, 不断推出有深度的安全文化栏目和节目, 编撰通俗易懂, 生动有趣的安全教育教材, 甚至可是推出一些印刷安全常识的日用品。

三、灾后遗址教育在防灾教育中的特殊地位

将灾害遗址作为教育基地是一种比书本教育和宣传更直观的方法, 其教育“映像”可长久地镌刻在人们的脑海里。在日本, 建于震源附近的北淡町震灾纪念公园是普及地震知识的专题公园。园内的野岛断层保存馆内, 人们可看到由实物再现的高速公路倒塌后的场景和被完整保存下来长达140米的地震断层, 直观地了解到地震蕴藏着的巨大能量。日本的“京都市民防灾教育中心”是1994年专门为民众用于防灾教育而成立的, 中心用各种图片、文字、影像向民众介绍日常各种防灾知识, 并可看到三维立体震动电影“京都大地震”。

启示三:历史是最生动的教材, 充分利用已有的历史经验, 开展现实的安全教育工作, 加强防灾抗灾研究, 将未来的灾害损害减少到最小。有条件的高校应该建立地震博物馆, 不能仅止于“见证”与“缅怀”的意义, 更应提供普及地震科学的最佳氛围。其主要职责应包括:搜集地震文物;研究震灾史料;普及地震科学知识;利用馆藏资料, 组织人们感受地震发生时的紧张状态、组织逃生演练等。地震博物馆的主要功能应侧重于, 以馆藏资料展示地震的清晰面目, 从而达到防震减灾的最佳教育效果。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我们应该充分借鉴别国先进的安全教育经验, 根据我国的国情, 加强青少年的安全文化教育, 增强防灾减灾的意识, 维护国家的安定和谐, 保护国家的人才资源。

摘要:本文通过借鉴别国防灾救灾教育的经验, 对我国当前学校救灾教育做出了思考, 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防灾,安全,启示

参考文献

[1]卢宏国外民众的防灾教育《中国减灾》2008年第10期[1]卢宏国外民众的防灾教育《中国减灾》2008年第10期

国外消防安全教育 第3篇

孩子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火灾事故中,那些触目惊心的伤亡数字里,少年儿童无疑是最大的受害者。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是一个不成熟的群体,我国每年因儿童玩火、用火不慎和火灾中没有自护自救、逃生能力等引发的消防事故逐年持高。反思教训,我们早已清楚地认识到,确保消防安全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是家庭、学校、政府为主的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消防安全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正常教学,使消防安全教育进课堂,才能从根本上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

不久前,笔者参加了本市的一次消防安全教育课评活动,让我感悟良多,久不释怀。

课堂的大致描述是:

1. 情景感受,走近火灾

展示图片,让学生通过浏览体会,自由表达火灾给人们带来巨大伤痛和严重经济损失。引导认知,一旦发生火灾,美好的一切却如此不堪一击,引发学生感受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2. 七嘴八舌,认识消防

让同学们根据搜集到的材料,交流一些有关火灾事故的实例,展示自己认知的安全标志等,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消防,了解随意玩火、燃放烟花爆竹、使用电器、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的危害性和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及严重后果,了解相关的安全常识。

3. 实践演练,报警自救

把学生分为报警组、驱蚊组、用电组、燃气组、逃生组等小组,做好任务分工,进行充分准备,完成实践演练。引导学生通过演练,掌握安全用火、用电、用气要领,以及发生险情报警、自护、自救、互助、逃生的要领。这也是本节课的重头戏。

4. 分享收获,总结评价

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教师引导总结评价,给表现好小组戴花,并把消防安全常识编成顺口溜,让同学们铭记于心。

最后,笔者还动情地寄语同学们,“生命像是一根五彩的丝线,一端系着昨天,一端系着明天。站在两端之间,我们才知道: 因为生命,我们才会拥有美好的今天; 拥有生命,我们才能创造希望的明天; 珍爱生命,我们才能拥有宝贵的一切! 生活中总有一些突发事件,这些突发事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自救互救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消防安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希望同学们多学习一些自救互救的方法,在紧急时刻能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去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因为是一堂市级课,所以重视程度就非同一般。校长、主任、组内教师、学生,乃至家长都各层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参与,充分的准备也使笔者对这节课的理解和反思相对深刻的多,感动之余,述诸笔端,与同仁分享。

一、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安全教育课更具时效性

以前说教式的课堂,教师泛泛地讲解安全知识和自救逃生技能,同学们被动地听,根本没有主动学习的机会,更谈不上实际技能的培养,加之自身素质不高,未经过专门培训,掌握的消防知识有限,内容局限、单一,以理论知识为主,缺少生动的案例讲解,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学生,授课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内容,学生的安全常识并没有从根本上有所提高。一旦发生险情,大多数学生就会像无头苍蝇,盲目逃生,最后总还是酿成悲剧。这节课给我最大的震撼就是学习方式转变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学生收集资料、交流故事案例的过程就是掌握安全知识的过程,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实践演练的过程就是形成安全本领的过程。而在这些过程中,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地内化珍爱生命的价值观,强化消防意识的观念。比如,学生在演练中惟妙惟肖的表现,以及体现出的积极主动的意识、镇定自若的神情、互助合作的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等,都令人超乎想象、赞叹不已。

二、学生家长的支持是安全教育课的重要条件

学生还小,搜集资料、准备案例故事是要家长参与的,课后笔者私下了解到,那些在课上发挥出色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家长比较支持的孩子。家长对孩子的支持,不仅是帮助孩子完成学习过程,也是一次亲子的过程,更是给孩子学习上的安全感的过程。与此同时,也给了家长一次向孩子传授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机会。

三、改进小学消防安全教育进课堂的几点思考

1. 学校应承担起消防安全教育职责。大多数学校能按上级要求把消防安全教育纳入常规教学,但由于学校领导重视不够,缺乏组织架构、教学检查、师资培训、活动开展、设施配备,有的对课程的内容以及授课效果不管不问,有的是安排了课时但被其他课程或活动占用。学校应建立长效机制,规范消防安全教育课的时间、内容、形式,避免授课的随意性。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消防安全教育活动,举行灭火疏散逃生演练,建立消防文化长廊等; 实事求是地结合城乡生活环境、当地火灾特点和青少年的特点,开发校本教材; 不失时机地结合“中小学消防安全教育日”“119消防日”等进行消防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

2. 教师应肩负起消防安全教育的重任。消防安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师是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的实施者,只有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合作,才能达成消防安全教育的教学目标。上好安全教育课是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是把消防安全教育落到实处的根本。教师要增强消防安全课的计划性,做好充分的前置性准备; 要顺应新课程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课堂实操的本领; 要架起学校、家庭、学生三方的桥梁,凝聚家校的合力,让消防意识从小根植在孩子们心中,伴随孩子们的终身成长,让惨剧不再重演。

3. 社会应履行好消防安全教育的义务。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社会的未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决不仅仅局限于校园,课堂决不仅仅局限于教室,教学决不仅仅局限于教师。政府是教育的主导,社会是一个大课堂。

当前幼儿消防安全教育探析 第4篇

1 幼儿消防安全教育的现状

据全球儿童安全网络曾有统计资料显示, 我国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 每年有将近600名8岁以下的儿童死于火灾。幼儿玩火引发的火灾事故也呈上升趋势, 达到平均每年3000多起。目前, 这种态势依然不容乐观, 幼儿消防安全教育业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1.1 幼儿监护人的消防安全素质不高

幼儿监护人如家长、教师等对消防安全重视不够, 缺乏对幼儿从小培养消防安全意识;消防知识欠缺使幼儿监护人难以展开消防安全教育。如一些幼儿园教师无法胜任消防安全教育辅导员的角色, 纷纷聘请消防部门人员担任院内安全员, 但消防工作人员对幼儿的学习习惯、认知能力、性格特点不够了解, 进行消防安全知识传播力不从心。

1.2 幼儿消防安全教育的缺乏完整性

幼儿教材中消防安全教育内容单一, 更没有统一的消防安全读本, 读本出现五花八门、质量良莠不齐之态;幼儿消防宣传活动开展无规律、不定时, 幼儿园在重点节日、重要时期开展消防宣传不持续, 而消防及教育部门又无法兼顾到每个幼儿园, 出现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没有连续性、完整性。

1.3 幼儿消防安全教育的方式单一

专门对幼儿的体验式教育不足, 很多幼儿走进消防队参观, 对于消防队员抛水带、灭火演示等都停留在观看层面。目前, 国内专为幼儿设计的消防体验类场馆、玩具缺口较大, 消防体验类场馆、玩具不仅能提高小朋友们的参与性, 满足孩子的新鲜感、好奇心, 而且能在体验过程中熟悉某样消防物件, 利于将来消防设备的实际操作。

1.4 教育缺乏科学性, 不利于幼儿身心发展

幼儿的认知有限, 心理承受能力较低, 针对幼儿的消防安全教育要讲究科学性, 符合教育规律, 应减少警示性教育的比例。而现实中, 大多数的消防安全教育时常呈现“惨烈”的警示画面, 给幼儿心理上容易带来的负面影响。

1.5 教育理念落后, 缺乏结合幼儿特性

在中国, 开展幼儿消防安全教育起步晚, 教育理念相对落后, 大多以通过授课、散发传单、张贴标语等传统方式开展幼儿消防安全教育, 缺乏针对幼儿特性的教育方式。

2 幼儿消防安全教育的发展理念

2.1 普及幼儿对消防安全的认知

对消防知识进行精化、简化, 删除繁琐和复杂的部分, 依据幼儿的认知能力程度, 遴选最核心的消防安全知识, 使用易于幼儿接受的方式进行引导。如参照《消防安全常识二十条》做法, 挑选幼儿消防安全常识, 使幼儿轻松接受, 以至于达到人人会背、人人会用的程度。

2.2 强化身心健康协调发展

在身体健康方面, 注意选择安全的活动场所、活动器材等, 如在火灾疏散演示时, 严格选择所使用的烟气, 确定不会对幼儿造成伤害;多开展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通过设计一些消防小游戏来增强体质, 培养幼儿的团体协作意识。在心理健康方面, 应要求知识传递者认识到幼儿与成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差异性, 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严格过滤不良信息, 比如一些血腥的灾害事故画面。

2.3 提高消防安全知识的趣味作用

提高消防安全知识的趣味作用, 趣味性认知教育, 符合幼儿性格特点, 提升幼儿消防教育的参与积极性, 会运用高科技手段, 开发寓教于乐的消防游戏和消防玩具。

2.4 遵循幼儿成长规律, 体现阶段性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不同, 进行安全教育因年龄而异, 制定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 明确阶段重点, 循序渐进进行教育引导。如小班幼儿其动手认知能力较差, 可认识火灾的危害, 看见着火赶紧离开, 并告知幼儿监护人, 拨打火警电话等简单常识。中、大班幼儿动手能力相对较强, 可以教他们认识消防器材, 尝试进行火场逃生等内容学习。

2.5 利用好重点节日, 推进幼儿消防安全教育

在消防安全教育的重点节日, 可固定开展消防教育活动, 体现严肃性和延续性。教育、消防部门应结合寒、暑假等幼儿安全问题高发阶段, 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以多种活动形式强化时效。

2.6 培养幼儿消防安全常态化

培养良好习惯是幼儿消防安全教育中的关键, 而每个习惯的建立是需要通过日常性、经常性的练习, 最大限度地将消防安全教育融入到幼儿日常生活中, 使消防安全意识常态化。

3 幼儿消防安全教育的主要途径

3.1 幼儿监护人的潜移默化, 教育引导幼儿

幼儿监护人应当对幼儿加强监护管理, 教给幼儿一定的消防安全知识, 及时对幼儿进行火灾危害性教育, 使幼儿做到不玩火, 不随意触碰电器;对幼儿模仿大人吸烟的行为要制止;要制止幼儿在室内、可燃建筑、柴草堆等易于引起火灾的场所燃放烟花爆竹, 并教育幼儿在燃放烟花爆竹后要检查残骸、纸屑飞落地点, 发现残火立即熄灭, 更不准幼儿摆弄鞭炮中的火药;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多种方式, 教给孩子在紧急状况下的应变措施, 让幼儿知道在发生火灾时如何应对。

3.2 结合教育教学, 开展全方位的消防安全教育体系

开展多种形式的幼儿消防主题教育活动, 以年龄段为单位开展消防主题教育活动, 观看消防常识画册、挂图、防火录像, 观摩消防官兵灭火演练, 邀请消防专业人员进行消防知识讲座, 参观消防站去了解消防车、消防器材, 开展灾害事故紧急疏散演练掌握避险、逃生、自救的方法。将幼儿消防安全知识有机地融汇到教学活动中, 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精心地教学设计, 更好地引导、启发幼儿理解和掌握。如在语言活动中, 通过故事、儿歌等让幼儿了解一些消防安全知识, 从而提高幼儿的消防安全意识。创设环境让幼儿感受消防安全教育的常识, 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感受消防安全教育。在幼儿园的公共活动空间, 绘制日常消防安全的有趣的、生动形象的卡通连环图片、漫画、标志、符号、照片等, 布置在安全宣传栏或墙饰上, 让幼儿从图画中了解在火灾发生时该如何处理。

3.3 社会及消防部门要因势利导开展幼儿消防安全教育

社会、政府级消防部门应创造条件, 结合适宜,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向幼儿宣传消防知识, 专门开展一些针对儿童的消防教育活动。

4 结束语

总之, 幼儿知识经验缺乏, 能力有限, 在体力和神智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各种复杂情况, 极易成为火灾事故的肇事者或受害者。因此, 必须加强对幼儿消防安全的监管和教育, 让孩子们远离火灾, 健康成长。

摘要: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他们的健康成长涉及亿万家庭的幸福, 事关国家的未来发展。纵观我国近年来的火灾情况, 每年因火灾造成的死亡人员中, 幼儿及未成年人所占的比重最大。加强幼儿消防安全教育, 是摆在消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立足幼儿消防安全教育的实际情况, 分析幼儿消防安全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对幼儿消防安全教育的工作途径和未来展望进行探索。

关键词:幼儿,消防安全,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Z].

高校消防安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第5篇

一.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现状

近年来, 随着国家对教育产业投入的不断增加, 高等教育产业规模也随之扩大, 出台了一系列的帮扶政策, 使得高校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从招生人数和校园面积都有所体现, 高校消防安全问题就显得越发重要性。

但是, 我们应当看到, 在某些高校内消防安全的观念还比较落后, 对消防安全重视不够, 只注重日常文化教学, 而忽视安全方面的教育, 大学生及教师接受消防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 消防安全意识薄弱, 这些都难以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而且部分领导对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消防安全主体意识薄弱, 使得许多高校中由消防部门牵头举办的活动参与人数较少, 许多师生都认为消防工作只是高校保卫部门的事, 与自己没有关系, 对最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都不甚了解, 发生火灾时不知所措, 不能在第一时间逃生或者报警, 也不会使用灭火器等日常消防器材, 更不会减小或者扑灭火灾, 眼睁睁看着火势越来越大, 最后悔之晚矣。这些都是侥幸心理, 是高校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但正是有关领导的不作为, 给这些高校的消防安全增加了难度, 也增加了火灾危险性。

另一方面, 消防经费投入不足也是普遍现状, 许多高校教育经费大量投入到基础建设方面, 忽视了对消防安全方面的投入, 导致使消防设备设施落后或不完善, 这样都极易埋下事故隐患。有些高校仍然在使用老式建筑, 其本身的建筑结构就不合理, 缺乏现代的消防基本措施, 改造不合理会增加其安全隐患。而且部分高校新建工程在设计使用过程中不合理, 未经消防设计竣工验收, 从而导致建设留下布局不合理。

二.加强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对策

首先应当加强高校的消防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力度, 转变师生消防观念, 普及消防安全教育。通过对新生入学时的教育、利用平时举办一些科普活动及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开展贴近生活的消防警示教育、组织师生导消防站参观以及举办一些易于接受和简单易懂的日常防火措施, 比如各种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消防栓怎样使用, 安全通道的设置等, 让广大师生员工认识到火灾的严重性和防火的重要性, 学习和掌握防火和灭火的基本常识和技能。

其次, 高校应该确保消防经费的投入比例, 要把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到学校日常的经费开支当中, 对较长使用年限的设备要做到有专人及时维修或更换, 及时能够发现和解决问题。高校要建立分工明确的防火安全责任制, 对不符合要求的建筑进行改善和加装相应的消防设施, 高校要建立健全的用火用电管理制度, 对一些危险性较大的用火用电设备应在某些不适宜场合应当禁止使用, 重点检查教职工宿舍、学生集体宿舍、教学楼、图书馆等人员相对密集的场所, 增加楼宇门禁数量,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用火用电管理制度, 不使用大功率用电器, 制定相应奖惩措施, 对必须使明火、用电等器件具作好看护工作, 做到专人负责。

三.结语

高校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管理探析 第6篇

一、加强高校消防安全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一) 从火灾的危险性看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高校是人员相对密集的场所, 从以下火灾事故的事例可说明其对校园安全的危害性。2008年11月14日, 上海商学院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 造成4人死亡;2008年5月5日, 中央民族大学一女生宿舍发生火灾, 上千女生被迫疏散;2007年1月11日,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宿舍发生火灾, 500余名学生被困寝室;2003年2月20日武汉大学一男生宿舍三楼突发大火, 整个三楼被烧得只剩断壁残垣。可见火灾会造成人员的伤亡、财产的损失, 破坏校园的安全稳定、影响教学秩序、给事故学校带去负面影响等。据不完全统计, 1998-20l0年间, 全国高校发生的70起学生公寓火灾中, 因用电引起的火灾有42起, 占60%。由此可见, 学生寝室是火灾多发区, 加强对学生寝室的安全消防教育, 对于高校的安全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 从当前安全观念现状看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不管是管理者还是学校的师生, 对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普遍比较麻痹大意。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管理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消防安全意识薄弱的一面。学生主要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 往往在安全意识方面不上心;教师则把工作重点放在各自课程的教学上, 加上安全知识教育一般由相关安全保卫部门负责, 再受到人员、经费等因素的影响就忽视了必要的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而管理者则由于各自分工不同、注意力有所侧重, 导致在安全学习、教育与管理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洞, 在消防安全方面的认识程度也明显不够。火灾的预防, 需要平时加强消防意识, 注意身边可能导致火灾的隐患, 往往一些细小的疏忽, 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往往是由于对安全的不重视造成的。平时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提高他们的预防意识, 对于学校安全消防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三) 消防安全教育是确保校园稳定的客观要求

校园消防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涉及面广, 既有宿舍、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食堂等区域, 又要设及到不同部门、不同人员、不同情况。高校校园与中小学校园有着根本的不同, 因为它是一个开放的校园, 而不是封闭的校园。这就给消防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难度和压力。

对于高校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我国高校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多校区、多层次办学使治安管理难度加大;二是校园内盗比外盗多;三是突发性、群体性伤害案件增多;四是智能化犯罪增多;五是由于心理问题导致的校园安全事故增多。这种复杂的特征, 给校园的管理者增添了管理难度, 但校园稳定又是必须要得到保障的。因此, 加强校园的安全消防教育和管理是客观现实的需求, 也是维护校园广大师生安全的要求, 对此不能存在丝毫的麻痹大意, 不允许有不安定因素的存在。

二、高校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管理有待加强

(一) 消防安全观念和防范意识薄弱

不管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师生, 在消防安全问题上普遍存在着侥幸与麻痹的心理, 总觉得火灾不会发生在自己的学校和自己身上, 所以安全意识薄弱, 平时也不太注意安全问题。就拿事故发生较多的寝室来说, 学生宿舍一般是6-8人住在一间寝室, 人员住宿密集, 大量使用电脑等电器, 宿舍内摆放的物品杂乱无章。《楚天金报》记者采访武汉市消防部门得知, 武汉市当年发生校园火灾43起, 其中电气引发火灾22起, 占火灾起数一半以上。但是在校园的学生寝室, 不时出现部分学生违规私拉电线、私自使用大功率电器的现象, 甚至还有使用伪劣电器的现象。这些伪劣产品尽管从外在看不出问题, 但是由于没有达到安全标准, 极容易成为火灾事故的隐患。这些现象的存在都给校园安全埋下了不同程度的隐患, 因为它们很容易造成火灾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火灾, 火势又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加上学生遇到火情时往往会不知所措、惊恐不安, 这就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 消防安全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有缺失

高校的课程设置上关于消防安全教育的内容极少, 一方面造成了学生对消防安全的认识不足, 让他们误认为这一课程是可有可无的, 这也说明学校对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导致学生缺乏现场自救与逃生常识。大部分高校进行火灾安全教育是在大学新生刚入校的时候, 往往以广播、墙报、班会或者以学院讲座的形式开展消防知识宣传, 因为这些形式比较传统和单一, 没有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也没有提高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能力, 导致学习效果明显不足, 最终没有达到学生安全消防教育的初衷。同时, 高校进行安全教育的宣讲者大多是非专业人员, 很少有专职消防人员进行讲解。少数高校是请专职消防人员进行讲解, 而大多数学校是让本校负责安全保卫的老师来讲解, 还有的就是让学生自己组织安全教育班会来完成学习。即使有的学校以公共安全教育课的形式进行讲解, 也是让对安全消防缺乏实际经验的教学人员来上课。由于教师本身缺乏实践经验, 只能照本宣科, 泛泛而谈, 缺乏真正的实际操作经验与应战能力, 因而不能让学习者对消防安全学习产生兴趣, 安全教育若流于形式, 教学效果必然是大打折扣。当学生们遇到突发火灾事件时, 由于缺乏必要的火灾逃生技巧, 往往表现出惊慌失措、束手无策。

(三) 管理体系松散, 缺乏效率

对于安全消防的管理, 一般学校都认为是安全保卫部门的事情, 而安全保卫部门又以校园的安全稳定为工作重点。这样就缺乏有效的全面的安全消防管理体系, 没有形成校领导———安全部门———班级———师生多级化的安全消防体系, 缺乏安全消防全面联动的机制, 没有很好地实现各级领导、各级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 没有让“预防为主、群防群治”的路线落到实处。部分学校寝室的安全消防任务是由寝室管理员负责, 由于宿舍管理员都是年纪较大的人, 学生寝室的管理又是多方面的管理, 需耗费很多精力, 致使管理员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细致的消防安全的检查工作中去。管理员对消防安全的应急能力也相对比较迟缓, 这样的现象并不利于学校火灾易发区的安全保障工作。不少学校的安全保卫人员配备数量少, 不能满足现实需要, 这就导致安全检查和安全问题落实起来缺乏力度。这样就不能实现安全消防工作落到每一个角落, 不能实现安全消防工作的全面覆盖。让安全事故预防留有死角, 就是给消防安全工作留下隐患。

消防安全工作还存在侧重于学生寝室、教室, 而忽视实验室、图书馆的现象, 这就让实验室与图书馆成为了安全消防的隐患。实际上, 有的实验室中存放着一定量易燃易爆和剧毒化学物品, 如果一旦发生安全事故, 其所产生的后果也不容小视。图书馆的消防安全管理也存在制度不健全, 管理措施不到位的现象。由于图书馆的书籍器材都是易燃物品, 加之高校图书馆各种电子电器设备运用的不断增加,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消防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安全事故的发生, 轻则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使师生的安危受到威胁, 重则引起人员伤亡和重大的财产损失, 对学校和社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实验室和图书馆同样应该成为消防工作的重点对象, 不应成为被安全消防忽视的角落。

(四) 缺乏必要的经费投入和消防设备更新

安全经费投入少和消防器材的更新不及时, 成为安全消防工作的又一制约因素。不少高校由于缺乏正确的安全消防意识, 以致其为减少经费开支而在安全消防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不足, 这种现象在民办高校尤为突出。

消防安全没有建立起消防户籍化管理制度, 各单位之间的有关消防安全相关信息处于彼此分离的现象。没有将各单位安全消防的相关信息, 诸如:消防人员信息、消防器材情况、单位建筑情况、消防记录等建立起完善的消防信息网络体系。区域之间的消防体系缺乏有效的联系, 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 制约了相互间消防力量的支援与沟通, 制约了安全消防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高校消防安全教育管理改进的策略

(一) 提高全体师生的消防安全观念和防范意识

为杜绝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各级领导、部门和广大师生要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 高校的消防安全必须走“预防为主、群防群治”路线, 通过建立有效的多级防御体系, 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与教育, 加强安全投入, 密切区域消防安全的联动机制, 提高全体师生的消防安全防范意识, 尽可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 建立消防安全教育体系的多元化

设置合理的消防安全机构及消防安全教育管理体系。建立起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机构, 由一名学校领导总负责, 建立起院系、班级、师生的多级消防安全联动机制, 发挥好领导沟通各部门的积极作用, 再由学校安全保卫机构具体操作安全事务, 同时利用好班主任、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经常沟通这个桥梁, 发挥宿舍管理员、班级安全员的积极作用。

要运用创新的方式进行消防安全教育, 运用形式丰富的教学活动, 激发师生的学习兴趣, 实现消防安全能力的提升和增强火灾安全事故的应变能力, 让消防安全教育管理起到实际效果。

(三) 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消防设施

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消防设施和装备, 是预防校园消防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保障。学校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要认识到消防安全对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性, 积极加大必要的消防安全投入, 对于老化的消防设施进行及时更换, 对于老教室、寝室加大改造投入的力度, 确保消防安全事故从源头上消除。

增强科技防范的作用, 构建严密的防范体系。改变过去单纯运用人来管理消防安全的局面, 通过加大财力、物力支持, 增加科技在消防安全中的作用。运用校内外安全探头、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漏电火灾报警系统、超电流自动断电等设施, 来有效地防范与控制火灾事故的发生。

(四) 建立健全制度, 强化安全消防机构管理

1. 建立健全全面的规章制度。

每个高校应该在组织广大师生全面学习消防安全法律法规的同时, 根据社会发展与自身特点, 在有关法规基础上制定适合本校校园安全管理的实施细则、宿舍安全管理规定、实验室安全操作管理规定、图书馆安全条例等一系列制度, 通过制度来建立健全安全防护网。对于管理人员、宿舍管理员、校园保安等相关人员, 进行合理分工, 有效管理, 确保校园安全问题万无一失。

2. 利用好消防安全资源。

建立起区域的消防安全相关信息, 利用好网络提供的信息, 实现消防安全资源的共享, 促进消防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

3. 高校应该科学地制定消防安全预案。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料性等特点, 发生突发事件时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进行有效处理。因此, 只有做好平时的安全教育与预防工作, 加强对安全设施的检查工作, 做好应对校园消防安全突发事件的预案, 才可能避免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旭东, 郝向民.智能用电管理系统在高校学生公寓防火中的应用[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5, (05) .

[2]廖善光.新形势下高校安全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5, (11) .

[3]周寿江, 田景超.电器起火成校园火灾“祸首”[N].楚天金报, 2011-11-26, (03) .

上一篇:传统财务报告下一篇:错觉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