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流行范文

2024-07-26

艾滋病流行范文(精选10篇)

艾滋病流行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 包括自愿咨询检测、羁押场所在押人员调查检测、吸毒人员调查检测、血站献血前检测资料, 医院术前检测、输血前检测资料, 婚检、孕产妇筛查资料以及娱乐场所检测资料, 以及辖区内HIV/AIDS随访调查资料。

1.2 方法

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中HIV/AIDS病例报告中资料分析定时统计中得出,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概况

自199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毒感染者以来, 截止2012年6月底, 全市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共104例, 其中患者34例, 感染者70例, 现已死亡45例, 存活59例。

2.2 时间分布

2007年前疫情相对稳定, 2007年后上升速度明显加快, 与2009年相比, 2010年病例环比增长率为150%。死亡病例也出现快速增长 (见图1) 。

2.3 人群分布

2.3.1 性别、年龄分布

病例中男83例、女21例, 男女比例为3.95。年龄最小1岁, 最大71岁, 高发年龄为20~49年, 共报告90例, 占86.5%, 为高发年龄组。

2.3.2 职业

职业分布以农民最多共44例、占53.7%, 其次是工人10例、占12.2%, 商业服务和干部职员各8例, 分别占9.8% (见图2) 。

2.3.3 婚姻

已婚病例最多为57例, 占54.8%;未婚28例, 占26.9%;离异或丧偶13例, 占12.5%;不详6例, 占6.8%。

2.3.4 文化程度

文化程度初中及初中以下为主, 为65例, 占62.5%, 高中或中专及以上39例, 占37.5%。

2.3.5 传播途径

以性接触传播为主, 近几年同性传播速度增长较快。经性途径 (异性/同性) 传播者84例, 占80.8%。其中异性49例, 占50.0%, 男男同性间传播35例, 占35.7%;经血液传播12例, 占12.2%, 母婴传播2例, 占2.0%。不同年份报告病例传播途径见图3。

2.3.6 地区分布

全市辖区8个县 (市、区) 均有病例报告, 其中市委、市政府驻地所在的区病例最多, 为31例, 占29.8%, 其次是紧依河南省的两县, 病例分别为15例和11例, 分别占14.4%、10.5%

2.3.7样本来源分布

感染人群分布检出病例数来源前三位依次是自愿咨询检测、 (医院) 其他就诊者检测和无偿献血检测, 且每年呈现增长趋势 (见表1) 。

3 讨论

资料分析显示, 本地艾滋病疫情有以下特点:一是本地区艾滋病疫情仍处于低流行地区, 二是感染者以男性、中青年、农民和已婚者为主;三是传播途径以性接触为主, 同性传播上升明显;四是疫情呈阶段性变化, 2007年以前疫情相对稳定, 2007年后病例数量上升明显。五是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存在家庭间传播。

感染人群以男性青壮年为主, 与该类人群的性活跃度有关, 同时包含男男性行为人群, 男男性行为人群感染增加明显, 这与男男性行为人群是AIDS传播的高危人群和核心人群的调查相吻合[4,5]。农民或农民工发病人数增多, 与其文化水平低和流动性强有关, 有报道建筑工地农民工知晓率仅为25.16%[6];这说明在文化水平较低人群中普及艾滋病防范知识刻不容缓。出现家庭内传播或母婴传播, 表明疫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需要针对HIV感染单阳家庭提供100%安全套和咨询服务, 进一步扩大艾滋病相关人群的检测面, 以最大限度地早发现感染者和病人, 减少二代传播。

总之, 采取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扩大监测检测覆盖面、扩大预防母婴传播覆盖面、扩大综合干预覆盖面、扩大抗病毒治疗覆盖面、加强组织领导和防治队伍建设等综合措施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关键。

摘要:目的 了解19952012年某低流行地区艾滋病疫情流行特征, 为今后当地预防控制艾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的上报数据, 对19952012年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HIV/AIDS) 的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52012年累计报告HIV/AIDS104例, 其中男性83例, 女性21例, 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职业分布以农民和工人为主, 占78.7%;高发年龄为2049年龄组, 占86.5%。感染者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 占62.5%;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 占80.9%;自2007年以来, 报告病例数逐渐增多。结论 该地区疫情仍处于低流行地区, 2007年以来, 感染人数逐年增多, 感染人数主要集中在文化程度低的男性青壮年农民 (农民工) , 性途径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男男性行为传播上升明显。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人群监测,流行病学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S].北京:2011.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 (2010) 48号[S].北京, 2010.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办发 (2012) 4号[S].北京, 2012.

[4]Catchpole MA.The role of epidemiology and surveillance.Systems in the control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J].Genitourinary Med, 1996, 72 (5) :321-329.

[5]陈培明.同性恋性病与健康教育[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3, 17 (1) :62-63.

艾滋病流行 第2篇

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及预防策略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简称,是由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艾滋病自 1981 年被发现至今已有 20 余年,对社会、家庭造成极大影响,其广泛流行成为当今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虽然艾滋病的流行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但迄今为止,仍无特效治疗药物及安全、有效的抗 HIV 疫苗。因此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等措施仍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流行的最有效方法。关键词:艾滋病;流行现状;预防策略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1246(2009)03-0135-02

戴翠萍

(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淮安 223300)

1.2 传播途径

1.2.1 血源性传播 HIV 经血源性传播方式包括:(1)静脉注射

吸毒。静脉注射吸毒者共用注射器或注射器消毒不严是感染

HIV 的危险行为。截止 2007 年 10 月底,累计报告的 HIV 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中,经吸毒传播的占 38.5%,2007 年新增病例中经吸毒传播的占 42.0%。(2)血液或血液制品。这是 20 世纪

[4]

年代中期 HIV 传播的特点,有偿供血污染和临床用血污染

[5]

导致艾滋病在局部地区的特殊人群中爆发流行,据统计输入一

次 HIV 感染者血液受到感染的危险几乎是 100.0%。目前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医务人员和广大群众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不必要的临床用血也大幅度减少,经血液或血液制品感染 HIV 艾滋病概况

1.1 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 的现象已基本得到控制。(3)医源性感染。主要指医疗器具不洁,造成接受医疗服务者感染 HIV,或医务人员在为艾滋病病人抽血或输血时发生意外感染。在医疗卫生服务中,由于针刺或锐器损伤造成医护人员感染 HIV 的危险发生率约 0.3%~

[6]自 1985 年我国发现首例 HIV 感染者以来,艾滋病在我国流行经历了 3 个阶段:1985~1988 年为第 1 阶段即传入期或散发期,HIV 感染者主要为外来人员,4 年报告病例总数为 22 例;

0.4%。

1.2.2 性接触传播

[5]

性接触传播发生在同性恋或异性恋之间,1989~1994 年为第 2 阶段即扩散期或局部流行期,6 年共报告病例 1 221 例;1995 年至现在为第 3 阶段即增长期或广泛流行期。我国在 2001 年前 HIV 感染主要发生于高危行为人群和部分脆弱人群,一般人群感染率低。2003 年 HIV 感染从有高危行为的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HIV 感染者约 84 万,艾滋病病人约 8 万,成为世界上艾滋病感染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2005 [2][1]

HIV 经性接触传播的比例从 1997 年的 5.5%上升至 2002 年底的 10.9%,2007 年 5 万新发感染者中,异性性传播占 44.7%,男男性传播占 12.2%。提示性传播在我国呈明显上升趋势,并逐渐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应引起社会关注。

1.2.3 母婴垂直传播 母婴垂直传播可以发生在孕期、分娩时

和产后哺乳期(尤其是初乳产生的阶段),母亲体内病毒载量

[8]

[7]

[4]年 HIV 感染者约 65 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约 7.5 万人,2005 年 越高,围产期母婴垂直传播的危险性就越大。邓莉平等对我国 中部某血源性艾滋病流行地区的母婴垂直传播情况进行调查 [3]当年新发生的 HIV 感染者约 7 万人。2007 年底,我国现存

HIV 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约 70 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约 8.5 万

2007 年我国艾滋病流行呈现出疫情上升速度有所减缓的特点。目前,云南、河南、广西、新疆、广东和四川 6 省累计报告的 HIV

[4]人,2007 年当年新发 HIV 感染者约 5 万人。与 2005 年相比,感染者和病人数占全国累计报告数的 80.5%。HIV 感染者以

研究,发现 107 例 HIV 阳性母亲及其 136 名子女中,有 50 例儿童 HIV 阳性,HIV 母婴传播率为 36.8%,与李关汉等报道的中国部分地区 HIV-1 的母婴传播率(35.0%)基本一致。

[9]

1.2.4 其他传播途径 目前有经肾脏、肝脏、心脏、皮肤和骨髓移植以及人工受精而造成 HIV 感染的报道,也有实验室工作人

员经皮肤感染的报道。此外也存在通过纹身、共用刮脸刀、穿耳洞感染 HIV 的可能。预防策略

[10]20~39 岁年龄组为主,占报告总数的 70.0%;艾滋病病人和患艾滋病死亡以 20~49 岁年龄组为主。表明我国的艾滋病疫情处于总体低流行、特定人群和局部地区高流行的态势,艾滋

目前艾滋病虽无特效治疗药物及安全、有效的抗 HIV 疫 [4]病疫情地区分布差异大。

苗,但它是一种完全可以预防的疾病。各地方应贯彻落实《艾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 40.0%的注射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有 滋病防治条例》,建立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60.0%的暗娼不能坚持使用安全套;有 70.0%的男男性行为者有多

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艾滋病流行史表明,在预防和控制艾滋个性伴侣,其中只有 30.0%坚持使用安全套;约 50 万感染者还

病上只要严格执行有效的预防措施,人类就一定能将艾滋病没有被发现,不了解自己是否被感染。由于社会对感染者的歧视,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这些措施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许多有高危行为的人不愿接受艾滋病检查,检出的感染者不愿暴露 2.1 宣传教育

自己的感染状况。因此我国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仍广泛存在,扩2.1.1 宣传教育形式 HIV 感染与流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及行

[4]大流行的潜在危险性很大。

35-为密切相关,加强全社会的宣传教育至关重要,包括发放宣传性材料、张贴宣传画、建立宣传栏等;鼓励受益人群,特别是

以上。通过预防干预措施,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减少了近60.0%。

[4]

2.3 加强对艾滋病病人的管理

HIV 感染者参与艾滋病宣传工作;新闻媒体定期介绍有关艾滋

病的防治常识;对广大医务人员进行艾滋病知识培训;在医疗机构设立咨询站或咨询电话;专业人员每年根据不同主题进行有关防治艾滋病宣传活动等。

2.1.2 宣传教育内容(1)预防性接触传播的教育。遵守性道德

加强对无症状 HIV 携带者和艾滋病病人的严格管理,对发现的艾滋病病人应集中进行治疗,并积极探索适合 HIV 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综合管理的模式。

2.4 哨点监测

目前各国均开展了艾滋病、性病的哨点监测工作,以及时了解艾滋病流行动态。1995 年我国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推荐和帮助下,开始对部分高危人群进行哨点监测,截至 2006 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积极鼓励人们使用安全套。(2)预防血源性传播的教育。禁毒、戒毒教育,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减少不必要的输血。(3)预防母婴传播的教育。女

年底,我国艾滋病监测哨点已达 3 930 个,省级哨点达 500 个,基本覆盖各地区。监测内容包括病例报告、行为监测和专题调查等,哨点监测范围覆盖吸毒者、暗娼、男男性行为者、性病门诊就诊者、长途卡车司机等重点人群,哨点监测不仅对高危人群非常有效,对脆弱人群和一般人群更可以提前发现艾滋病流

[4]性艾滋病感染者应尽可能避免怀孕,若执意怀孕,要主动向专业医生咨询,及时采取母婴垂直传播阻断措施。(4)对 HIV 感染者和 AIDS 病人的关怀教育。通过强化关怀教育,让全社会充分认知艾滋病的性质,努力为 HIV 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创造一个宽容、接纳的社会环境,使他们理性面对疾病,积极治疗,最大限度降低社会危害。

2.2 行为干预措施

[12]

行的潜在威胁。小结

近年来,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虽逐步加强,但人们对艾滋病的危害、传播途径、防治方法及意义并没有全面的认识。早期进行目标性防治仍十分必要。实践证明,正确、及时治疗和管理性传播疾病,在重点人群推广使用安全套,坚持对 HIV 感染者的追踪、管理及终生治疗;提高妇女地位;打击非法采、供血行为,提倡无偿献血;在吸毒人群开展不共用注射器行为、禁毒教育;使用药物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等措施已被公认为全球预防艾滋病传播的成功经验。许多国家的实践经验已经证实,艾滋病传播是完全可以控制的。目前我国艾滋病行为干预的重点是对可能造成艾滋病传播的危险行为进行干预,减少和改变高危行为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有效途径。

2.2.1 针对血液传播途径的行为干预措施 对吸毒人群的干预措施有以禁毒、戒毒为基础进行的教育及干预;加强血液、血液制品和其他生物制品的 HIV 检测,严禁血液及血制品的进口,献血和供血时,做到 HIV 的双检测,保证安全供血,加强对高危和重点人群的血液监测,鼓励和发展自体血液输注,从而杜绝

HIV 通过输血或血液制品传播;坚决贯彻《献血法》,打击、取缔非法地下血站,坚持受血标准。据统计,到 2007 年上半年止,全国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的比例由 1998 年的 22.0% 上升到

98.0%,其中自愿无偿献血比例从 1998 年的 5.5% 上升到

95.0%,全国已有 100 个城市率先实现临床用血 100.0%来自自

[4]愿无偿献血。

参考文献:

[1]曾毅.艾滋病的流行趋势、研究进展及遏制策略[J].中国公共卫生,2001,17(12):1061~1062.[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中国艾滋病防

治联合评估报告[R]. 2003.[3]孙宝志.艾滋病流行形势与艾滋病健康教育[J].中国热带医学,2006,6

(7):1299~1301.[4]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R]. 2007.2.2.2 针对性接触传播的干预措施 使用避孕套是控制 HIV 经

性接触传播的有效手段。我国在加大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并从法律上禁止卖淫、嫖娼的同时,推出了以暗娼为目标的推广安全套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2007 年暗娼行为干预工作扩大到全国所有的县(区),干预覆盖率比 2005 年上升了 12.0%。男男性行为推广使用安全套人群干预工作在试点的基础上,正逐步扩大和深入。

2.2.3 针对母婴传播的干预措施 HIV 感染的高危人群是青年妇女,预防生育期妇女感染 HIV,是预防母婴传播途径的主要策略。对孕产妇免费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在高感染率地区应对所有妊娠妇女进行 HIV 检测,HIV 阳性妇女怀孕前应进行医学咨询,指导其怀孕;对 HIV 阳性已孕妇女应实施特别护理,孕期适当服用预防性药物避免感染胎儿,分娩时行选择性剖宫产 [4]

[5]梁浩.艾滋病及其诊断治疗的进展[J].广西医学,2006,28(2):169~

173.[6]王陇德.中国艾滋病流行与控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7]Lallemant-le-coeur S,Nzingoula S,Lallemant M.Perinatal transmis-

sion of HIV in Africa[J]. Child Worldw,1993,20(2):23.[8]邓莉平,桂希恩,庄柯,等. 中国某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母婴传播与阻断的调查研究[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23(3):183~186.[9]李关汉,程雨荷,何云,等.中国部分地区艾滋病病毒 1 型母婴传播回顾性追踪调查[J].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2,8(4):204~207.[10]庄坤玉.艾滋病预防控制培训教材[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术,可使母婴传播的风险降低 50.0%[11]。所有 HIV 阳性产妇分娩 的婴儿均需进行常规临床、免疫学和病毒学监测,并免费为其

提供药品进行治疗。对 HIV 感染的产妇提倡安全人工喂养,以

2005.[11]Kind C,Rudin C,Siegrist CA,et al.Prevention of vertical HIV trans-

mission:additive protective effect of elective Cesarean section and zi-

dovudine prophylaxis[J].AIDS,1998,12(2):205~210.

[12]陈宏平.艾滋病的防治进展[J].中华医学与健康,2007,1:55~56.降低母婴途径传播率。目前全国 31 个省、市、区已建立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点 4 293 个,每年接受咨询检测的总人数在 100 万人

艾滋病流行现状与危害 第3篇

目前我国艾滋病流行主要有以下特点:

流行范围广,地区差异明显,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目前,艾滋病疫情已波及我国30多个省市,在不同地区流行状况存在明显差异。中原各省的流行,主要是由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非法和不规范的单采血浆,导致有偿献血员感染艾滋病病毒。西部地區的流行,主要是因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吸毒而感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有82%是20-39岁的青壮年,70%分布在农村地区。

疫情发展迅速,疫情正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局部地区面临艾滋病集中发病和死亡高峰。近年来,吸毒者、卖淫妇女等高危人群的感染率上升趋势明显,母婴传播的比例逐年增加。河南、安徽等省的艾滋病感染,主要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

艾滋病的传播和流行不仅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严重的威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庭的医疗费用大大增加,一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有的因为社会歧视,收入大大减少。由于艾滋病的流行,使一些地区医疗救治压力越来越大,社会、卫生资源大量消耗,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zhaozhen1996@sina.com

流动人口对艾滋病流行的影响 第4篇

1 流动人口在艾滋病传播过程中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

1.1 人群年龄、性别特征。

相关统计资料显示, 流动人口中青壮年为主, 15~49岁青壮年劳动适龄人口占流动人口的69.9%, 其中25~34岁占30.7%[1], 流动人口中男性为多, 占57.64%, 女性占42.36%, 性别比是1.36:1, 高于同期全国总人口性别比1.04:1[2]。流动人口正处于性活跃期, 离开原住地后, 他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交往范围和性行为等方面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生理需求、观念转变、经济考虑和艾滋病防病知识缺乏、居住环境及卫生状况差等因素使他们更容易发生不安全性行为, 与城市居民相比, 流动人口从事性交易较多或有多个性伙伴, 流动人口中的婚前性行为也非常普遍, 性病发病率较高, 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据卫生部公布的数字显示, 我国有80%的外来农民工都处于性饥渴状态[3]。据调查, 50%以上的农民工依靠性幻想、看黄色录像或色情书刊、嫖娼等方法来解决性饥饿问题[3], 已构成艾滋病病毒 (HIV) 感染和传播的高危人群。

1.2 流动人口的地区流动特征。

从流向看, 绝大多数是从农村到城市、从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从内地到沿海城市。还有一小部分跨国打工及进行边贸交易的流动人员, 他们在艾滋病的传播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跨省流动人口未婚比例高达29.2%[4], 已婚者也多数是单身流动。

1.3 流动人口的文化、职业特征。

流动人口总体的综合素质、文化程度较低, 以初中文化为主, 约占81.0%[5]。调查资料显示, 流动人口业余娱乐活动主要是睡觉 (60%) , 其次是打牌、逛街、聊天、看电视等, 业余生活单调[6]。就业形式多为一种自发性的、不稳定的流动就业。流动人口成为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和城市文化等方面都低于流入地人口的弱势群体[7]。流动人口所从事的职业主要为建筑工地工人、工厂工人、五小服务行业从业人员 (小食品、小旅馆、小理发店、小浴室、小吃店) 和娱乐场所从业服务人员 (歌厅、酒店、浴室、洗头房) 等[8]。

1.4 流动人口在艾滋病传播过程中的季节性温床特征。

在春季和冬季天气比较寒冷, 白天工作时间较短, 夜晚时间相对较长。对于打工在外的流动人口这两个季节也是比较容易想家的季节, 夜晚的漫长与孤寂使处于性活跃期的他们比较容易出入卖淫场所, 寻找性活伴。

2 流动人口的心理、行为特征

流动人口离开原居住地后, 大城市的物欲横流、五光十色的环境, 使他们的心理不断发生着变化, 导致其性观念和性行为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出现了一些对婚前性行为的放纵以及把性商品化的不良倾向。同时, 由于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城市与当地居民接触机会少, 导致他们社会活动范围狭窄, 心理上有孤独感, 而且大多数流动人口从事的都是一些体力及低级技能职业, 他们多处于社会的底层, 不易被当地社会认同, 有时可能被歧视, 容易产生无助和不安全感, 甚至不满或怨恨的情绪[9]。由于上述社会环境、心理、行为的变更, 为逃避社会隔离造成的孤独、挫折和不满, 有些流动人口转而走向吸毒、卖淫或嫖娼[10], 在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 吸毒、嫖娼会使经济拮据, 于是有些人还从事非法的卖血行为, 为艾滋病的传播提供了必要的传播途径。

3 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认知情况的缺失

3.1 流动人口对传播途径、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参差不齐。

对建筑类、个体类、雇佣劳动力、服务类4类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对问卷涉及的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 (血液、性、垂直传播) ”的知晓率普遍较低且有所不同, 特别是对血液和垂直传播的认识参差不齐, 但对性传播途径的知晓情况在各类人群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均对安全套的保护作用有较低的认识 (卡方检验) , 流动人口中的女性大部分只是认为安全套的作用是用来防止怀孕。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晓率的卡方检验,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行×列表检验, P=0.084) , 均普遍缺乏相关知识[11]。

3.2 影响“知晓率”的因素。

通过综合得分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与艾滋病防治知识有关的12道题作答情况进行评分, 比较各影响因素与“知晓率”得分情况的关系, 作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4类调查对象中建筑类与雇佣劳动力人群的“知晓率”综合得分情况与文化程度、年龄两个影响因素有关, 即文化程度越低、年龄越大, 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越低下;个体经营类和服务业人群的知晓率与文化程度及性别两个影响因素有关, 文化程度越低, 则相关知识知晓率越低, 另外, 女性人群的知晓率较男性低, 文化程度在其中的影响因素尤为重要, 4类流动人群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且与艾滋病“知晓率”呈正相关关系[11]。

3.3 感染艾滋病后的就医行为。

。在相关调查研究中, 感染性病的流动人口中男性大部分人选择去性病专科医院治疗, 只有极少数自己购药治疗或到私人诊所治疗;女性相反则大部分去私人诊所治疗。但是二者都是对症治疗, 很少有人去检测HIV[12]。

4 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流动人口的数量急剧增长, 他们成为流入地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大有出现“倒挂” (赶超流入地人口数量) 现象, 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近年来艾滋病患者的不断增加, 不断深入研究流动人口的相关特征, 找出影响艾滋病流行的因素, 从而制定防治艾滋病的策略和措施是当前防“艾”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是分析了国内流动人口对艾滋病流行的影响因素。同时, 对于跨国的流动人口以及进行边贸交易的流动人口的艾滋病传播问题也不容忽视, 在以后的研究中将作相关分析。

参考文献

[1]葛风琴.我国流动人口感染性病艾滋病的相关特点及健康教育模式[J].中国健康教育, 2007, 23 (7) .

[2]徐缓.中国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J].中国艾滋病防治, 2001, 7 (6) :376-377, 384.

[3]王清.流动人口特征与艾滋病防治对策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 (国内访问学者、进修教师论文专刊) , 2006.

[4]王明, 李彦昌.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防治政策与建议[J].中国性科学, 2004, 13 (3) :30-34.

[5]张可.中国农村地区AIDS临床发病特点及应对策略[J].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4, 10 (1) :13-15.

[6]田凯.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 1995, (5) :92.

[7]吕柯.农民工的特点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初探[J].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5, 11 (4) :312-313.

[8]李小宁, 陈连生, 陈潇潇等.流动人口不同方式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 2006, 22 (9) :650-653.

[9]蔺秀云, 方晓义, 林丹华等.北京市农村流动人口的HIV/STD高危性行为和知识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6, 12 (5) :426-428.

[10]骆华松, 敬凯.流动人口与HIV/AIDS扩散[J].人文地理, 2000, 15 (3) :76-79.

[11]戴敏, 易辉容, 王志勇等.流动人群艾滋病认知状况及高危行为[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7, 23 (5) :528-531.

警惕:艾滋病毒的两种流行型 第5篇

艾滋病毒在非洲和亚洲的传播速度远比在欧美快的事实早已引起人们的注意。这除与非洲和亚洲大部分地区的贫穷、战乱、性不平等、医疗条件落后等因素有关外,最新的研究说明了造成这两种明显不同的流行特点的根本原因。即:“西方艾滋病毒的主要类型——B型不是通过粘膜而是通过血液传播;而非洲的A型和亚洲的E型则可通过粘膜传播。B型通过性传播的危险估计仅有1/1000;而A、E型通过性传播的几率则高达约1/20或1/10。”

研究还提示:“在其他因素等同的条件下,在非洲和艾滋病毒携带者发生性关系时,其感染艾滋病毒的危险性约是美国的100倍。”这一调查结果也说明了同是性开放国家和地区,为什么非洲妇女感染艾滋病毒的危险远远大于美国妇女。

通过血液传播的B型,其主要对象是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同性恋和静脉吸毒者。这种传播趋势进展较缓慢;而通过性传播的A、C、E型,其传播速度则成指数增长。虽然研究也表明,在亚洲,尤其是印度、泰国等两种流行特点并存,但增长的速度却大相径庭,B型已不再增长,而C、E等型则呈指数增长。

通过血液传播的B型已遍及世界各地,但由于医疗条件的改善、血液及其制品的严格把关、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针头等医疗器械的广泛应用,致使B型的发展势头已基本得到遏制。要想从根本上阻止住艾滋病的泛滥,只有严格卡住性传播这一关。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由于与亚洲艾滋病高发地区的印度、泰国等接壤,再加上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外来文化糟粕的影响等,中国也面临着艾滋病的潜在威胁。在此,希望艾滋病毒的两种流行特点能给人们敲个警钟。

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流行状况与预防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选自2009年8月至2012年2月来我区院治疗的HIV感染孕产妇35例, 年龄19~34岁, 平均年龄27岁。均给予药物治疗和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 产前、产时阻断, 婴儿生后人工喂养。

1.2 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流行状况

目前, 全球HIV感染者已达3320万 (3060万~3610万) , 其中妇女1540万人 (1390万~1660万) , 接近一半。在新发HIV感染者中, 女性占到50%, 女性感染比例明显增加。艾滋病感染者相对年轻化, 母婴传播问题严峻, 儿童感染艾滋病增加。15岁以下感染儿童约250万, 死于艾滋病者达约38万, 每年新发约42万人, 占新发病例的14%。儿童感染者中, 90%以上是母婴传播。我国艾滋病疫情呈现总体低流行、特定人群和局部地区高流行的态势;艾滋病疫情仍呈蔓延趋势, 近两年上升速度有所减缓;地区分布差异大, 80%分布于云南、河南、新疆、广西、广东、四川;三种传播途径并存, 性传播正成为主要传播途径。20~39岁HIV感染者占70%, 女性艾滋病感染者人数迅速增加, 女性感染者比例由19.4%上升至28.7%, 新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中女性占29.5%, 而艾滋病病人中女性占到了35.3%, 男女比由5:1上升为2:1。由此看来艾滋病流行从高危人群走向普通人群;妇女感染比例增加;母婴传播比例增加;部分艾滋病不同高发地区研究显示, 对80万名孕产妇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 阳性检出率为0.3~1.8%。部分艾滋病病毒高流行区的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率为33~35%左右;经过综合干预, 经母婴传播儿童感染率降低60%。

1.3 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

倡议、发起HIV检测咨询, 是全面普及HIV预防、治疗、关怀和支持策略的核心内容。HIV检测咨询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先决条件, 应在产前门诊开展HIV检测咨询, 促进更多的孕产妇接受HIV检测。为妇女、孕产妇及其家人提供相关信息, 帮助减少高危行为为及发现HIV感染孕产妇, 为HIV感染孕产妇提供干预、治疗、关怀和支持。预防HIV母婴传播的策略主要包括:青年和育龄妇女HIV感染的初级预防, 预防HIV感染妇女的非意愿妊娠, 预防HIV母婴传播, HIV感染妇女及其婴儿和家庭的关爱及支持。

1.3.1 艾滋病自愿咨询与检测

是指人们在经过咨询后能够对艾滋病检测做出明智选择过程, 这一决定完全是求询者自己的选择, 过程完全是保密的。是HIV检测咨询的主要模式, WHO和UNAIDS强烈支持, 主要目的是对危险行为进行评估和处理;解释检测的必要和意义;解释检测结果及应采取的措施。期间医师中立态度, 只与求询者讨论其相关的危险因素, 由咨询者自己决定是否接受检测。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试点工作地区的助产机构应为孕产妇提供自愿咨询与检测服务, 总结出较为可行的技术流程。为争取有更多的孕产妇接受检测, 由填写“知情同意书”改为多种形式的告知, 多采用在孕妇学校集体告知, 或设专人负责推荐告知的形式, 或通过社区、多部门的网络宣传动员。为孕产妇提供自愿咨询与检测服务应具备特定的平台:妇幼保健服务网络;特定的人群:婚检人群、孕产妇及其婴儿;特定的时期:婚前、孕产期、产时、产后;特定的措施:国际公认、有效的预防措施。其检测流程主要为:检测前咨询 (基本情况登记, 为所有对象提供PMTCT信息, 告知、评估危险行为, 介绍HIV检测, 提供HIV检测) ;检测后咨询 (登记结果、填写个案, 告知结果, 提供PMTCT信息, 保持阴性重要性及预防措施, 为感染孕产妇提供干预措施, 确定随访方式及关怀措施) 。

1.3.2 母婴传播的阻断

孕早期及早发现HIV感染孕产妇并知情选择妊娠结局。孕中期加强产前保健、注意监测胎儿宫内发育、及早确定抗病毒治疗方案, 为HIV感染的孕产妇和所生婴儿备好孕期、分娩及产后需用的抗病毒药物。分娩前应用抗病毒药物, 分娩时改善产科习惯, 产后改善婴儿喂养习惯。母婴HIV阻断治疗方案为分娩前100mg AZT PO×5次/d, 孕14~34周开始服药。分娩时负荷剂量2mg/kg IV×1h, 之后1mg/ (kg·h) 直至分娩。分娩后2mg/kg po q6h×6周, 出生后8~12h开始服药。生产过程中的母婴阻断:避免人工破膜;减少阴道检查的次数;尽量缩短破膜和生产的时间;避免侵入性操作/器械生产;避免外阴切开术;考虑用剖腹产。选择性剖宫产问题上, 由于当病毒载量低至一定水平时剖宫产未显示比阴道分娩有降低传播作用, 且有更多的并发症和不良后果, 不主张将HIV (+) 作为剖宫产指证。对于接受AZT单药治疗或没有用药的妇女1.8%通过剖腹产传播, 10.5%通过阴道分娩传播, 在宫缩和破膜前选择剖腹产可以最大程度上减轻传播的危险。对于接受了HAART的妇女传播率已经<2%, 目前推荐剖腹产只向HIV RNA1000拷贝/mL的人提供。产褥期安全处理HIV感染产妇的恶露和排泄物, 建议正确和坚持使用安全套, 既预防性传播疾病或HIV感染, 又可避孕。母乳喂养增加会5%~15%的传播概率, 禁止混合喂养, 在分娩前应做好充分的喂养咨询。如果母亲可以接受并且有干净的水源, 鼓励配方奶粉喂养。需要教给母亲使用干净的水源, 并且注意根据婴儿的体重增加奶粉用量。如果可以做到仅仅母乳喂养 (实际上很难做到) , 尽早断奶, 可以在六个月时突然断奶。选择人工喂养的母亲要注意回奶的问题, 乳房的护理:乳头疼痛、乳头皲裂、乳房肿胀、乳腺炎、乳腺脓肿。应该对母亲进行相关教育, 并解释一些问题如为什么他们不适于母乳喂养。所有HIV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都应该在出生后6周开始予以复方新诺明预防性治疗, 直到HIV感染被排除。

2 结果

35例HIV感染孕产妇中, 3例发生早产, 其余均正常生产, 1例发生婴儿感染HIV。

3 讨论

目前全球母婴传播的比例 (未治疗) 发达国家为15%~25%, 发展中国家为25%~45%。发展中国家传播率高的原因主要为营养差, 没有或很少的产前关怀, 母乳喂养。母乳喂养人员, 总的传播率为40%, 其中怀孕期传播率为20%, 分娩期传播率为40%, 母乳期传播率为40%。非母乳喂养的人群, 总体传播率为25%, 怀孕期传播率为30%, 分娩期传播率为70%。影响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有母亲的因素;产科的因素;婴儿的因素。HIV母婴传播可发生于怀孕, 分娩和或通过母乳。没有通过治疗的母婴传播率分布达15%~40%, 母亲, 生产, 胎儿和婴儿因素都可对母婴传播产生影响, 母婴传播危险性可以通过应用抗病毒药物和调整生产过程以及喂养方式来减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工作应与与生殖健康、性传播疾病防治、婚前保健、妇产科工作相结合, 与妇幼保健工作相结合, 在产科门诊、孕妇学校、新婚学校、父母学校中开展咨询和健康教育。其次对所有孕产妇和婚前保健人群进行HIV检测 (知情选择、opt-out) , 充分的咨询与检测, 与孕前保健结合主动提供 (VCT/PITC) , 孕期尽早检测HIV, 及早发现感染者, 检测前咨询–检测–检测后咨询。HIV感染产妇在阴道自然分娩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侧切、人工破膜、使用胎头吸引器助娩、宫内胎儿头皮监测等可能增加传播危险的操作。产时应用抗病毒药物 (根据孕期用药方案) 。提倡人工喂养, 避免母乳喂养, 杜绝混合喂养, 提供婴儿喂养咨询, 对不适宜者采取纯母乳喂养6个月。做好选择人工喂养者的指导、儿童特殊护理和保健及预防性复方新诺明。开展预防HIV母婴传播服务人员业务知识、伦理学培训;加强宣传教育, 开展孕妇HIV防治知识咨询;重点做好孕期HIV筛查工作, HIV感染孕妇及所生儿童抗HIV病毒药物应用、人工喂养、降低儿童HIV感染率。

参考文献

[1]李燕.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8:37-107.

[2]支玉红.河南省某县外籍嫁入妇女HIV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3 (10) :1380.

流动人口艾滋病流行及其危险因素 第7篇

1 我国流动人口特征及艾滋病流行情况

1.1 流动人口的定义

流动人口是我国特有的概念,是我国特有户籍制度的产物。但由于时间与空间界定的不同,流动人口定义所包括的范围也不同。本文所提及的流动人口引入了“人户分离”的概念[3],指人们在没有改变原居住地户口的情况下,到户口所在地以外的地方从事务工、经商、社会服务等各种经济活动,流动人口是一种临时性的“人户分离”的自流人口,排除了旅游、上学、访友、探亲、从军等原因而流动的人口。在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的主体是农民工。

1.2 流动人口的主要特征

目前,我国从事务工、经商及社会服务的流动人口主要来源于农村。在中国由于户籍登记制度、职业和住房的限制,使流动人口很难改变从农村到城市永久性居住的现状,常常往返于农村和城市之间。据统计,全国人户分离人口约2亿,其中86.3%是农业户口[4]。流动人口中大多为青壮年男性,年龄在15~45岁之间,且大部分未婚,即使已婚也趋向于无配偶陪同的单身流动状态[5]。调查资料显示,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部分地区流动人口的文化水平以初中文化为主,占50.00%左右,小学文化占25.00%左右,还有相当一部分为文盲或半文盲[6]。由于流动人口数量庞大,对艾滋病的知识缺乏且处于性欲旺盛期,加上长期远离家庭和亲人,容易发生高危性行为,甚至从事商业性行为。因此,流动人口被视为HIV感染和传播的脆弱人群和桥梁人群。Anderson等[7]的一项506人的调查即认为在中国的流动人口HIV感染的风险增加,该人群处于一个“临界点”的状态,这与桥梁人群或脆弱人群的概念几乎一致。

1.3 流动人口艾滋病流行情况

目前,我国尚缺少完整的针对流动人口中HIV感染情况的数据统计,但很多省市针对辖区内的流动人口开展了多方面调查研究。深圳市2005—2007年共检出HIV/AIDS 1 727例,其中流动人口1 633例,占94.6%[8]。河北省平山县2003—2010年累计发现的18例HIV感染者中有11例为外来人群,占61.11%;这些感染者中,大部分为已婚男性青壮年农民[9]。石家庄市截止到2008年底,共报告HIV/AIDS 381例,其中62.73%为流动人口,这部分感染者以性传播为主,男性青年居多[10]。成都市1992—2006年间共发现HIV/AIDS1 319例,其中693例为流动人口,占52.54%[11]。综上所述,我国HIV感染者中流动人口占据较大比例,而且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

2 我国流动人口中存在的艾滋病危险因素

2.1 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

近年来,随着艾滋病的相关工作推进,我国开展了很多有关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的调查。这些调查涵盖了对艾滋病3大传播途径的认识、对艾滋病本身的认识等。整体上看目前流动人口对HIV传播途径的知晓率相对较高,但是对HIV的非传播途径的认识相对较低。昆明市一项调查研究显示流动人口中对于艾滋病的基本认识程度较高,有98.13%的流动人口听说过艾滋病,94.16%的人知道艾滋病会传染,72.13%的人知道艾滋病目前还不能治愈[12]。广东省的调查发现,流动人口对艾滋病通过血液传播、共用针具会感染艾滋病及母婴传播有较高的知晓率分别为79.12%、79.18%和77.15%;而对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最低,仅为18.13%[13]。这说明长期以来的艾滋病宣传工作,使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知识水平比以往有所提高,但对于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仍然较低,尚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刘勇鹰等的研究还发现流动人口最希望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途径是电视宣传[13],因此,应加强利用电视媒体进行艾滋病知识宣传,同时发放更多艾滋病知识宣传书籍,在流动人口聚集地方开设更多宣传栏等,进行多渠道宣传,以提高宣传的覆盖面。

2.2 流动人口的高危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情况

由于流动人口主要以青壮年男性居多,这部分人群处于性欲旺盛期,长期远离家庭和亲人,容易发生高危性行为。而不安全性行为是艾滋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流动人口已经成为感染HIV的高危人群。我国流动人口中存在的艾滋病相关危险性行为包括商业性行为、多性伴性行为、临时性行为等[14]。深圳市的一项流动人口相关性行为调查中发现,流动人口多性伴比例为47.41%,女性多性伴的危险性低于男性,首次性行为对象为非配偶的对象其多性伴的可能性高于首次性行为对象为配偶的对象。有52.46%的研究对象近1年内性生活中使用安全套。与男性相比,女性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较低[15]。张学锋等的调查研究发现,南充市流动人口初次性行为发生在婚前的占33.24%,有过性经历者中,97.30%有固定性伴,1.20%有临时性伴。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最近1年内从不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8.20%,与非固定性伴发生性关系时只有12.90%的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16]。而上海市的一项调查显示,被调查的流动人口中只有34.5%的使用过安全套,未婚者中23.1%有婚前性行为,已婚者中4%有婚外性行为;有2个及以上性伴的比例亦占到4%[17]。建议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宾馆、洗浴场所安全套摆放机制,推广使用安全套。史同新等[18]在9城市2 250名男男性行为者(MSM)中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行为状况研究中发现,在近半年性伴数、安全套使用率及其他男男性行为艾滋病危险因素中,MSM流动人口具有比常住人口更多的HIV高危行为、更高的危险因素发生率,该人群具有将HIV传播到其他地区的条件,应加强对MSM流动人口的行为干预,以阻断其在HIV传播过程中的“桥梁”作用。美国的一项横断面调查研究显示,其他地区迁移流动到南佛罗早达州同性恋相对集中区域的有同性恋倾向的人群,与发生高危行为频次和HIV感染有关联,需在宏观层面进行更多的研究[19]。

2.3 流动人口的性病感染状况

生殖器疱疹、梅毒、淋病等性病的存在可促进感染者生殖道中HIV释放增加,从而增加HIV传染性;另外,性病引起的生殖道上皮及黏膜损伤,可增加性病患者的HIV易感性。因此,性病感染是促进HIV传播的危险因素。广东省一项调查研究显示,流动人口中有71.30%的被调查者最近1年内出现过性病相关症状,男性性病相关症状出现率为21.09%,女性为12.19%,出现性病相关症状时79.12%的人能正确求医[13]。有研究表明,男性性病患者在发现性病症状后,仍有40%的人有性行为,并且60%的患者在性病期发生性行为从不使用安全套[20]。这使得流动人口性传播感染状况成为HIV传播的隐患。

2.4 流动人群中其他艾滋病危险因素

在以吸毒为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的地区,流动的吸毒人员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人群。东莞市调查的1 035名吸毒者中,以流动人口居多,占78.55%,而户籍为本市的仅为3.48%[21]。在丁贤彬等[22]人调查的400名流动人口中,7人有吸毒史,其中6人是注射吸毒,均有共用针具史。在连云港市2005—2006年监测的913例吸毒人员中,流动人口有695人,占76.12%[23]。由此可见,流动人口中存在吸毒等艾滋病高危行为,这同样加速了HIV的传播。Verma等[24]在印度的4个艾滋病高流行区的针对流动女性暗娼和男性打工者中的调查显示,接近2/3比例的暗娼和男性打工者以及大部分的嫖客在发生商业性行为前都饮酒,而饮酒与在发生商业性行为时不连续使用安全套显著相关,该文章建议深入研究乙醇在加剧HIV感染风险中的重要性,尤其是流动人群。

3 结语

艾滋病流行 第8篇

1 1993-2008年HIV/AIDS的流行特征 (表1)

1.1时间分布

黑龙江省艾滋病流行大约分为三个时期, 1993-1994年为传入期, HIV感染上升速度较慢, 感染者主要以归国人员为主;1995-2000年为播散期, 在有偿献血人群、吸毒者和性乱人群均发现感染者;2001年起进入快速增长期, 此间HIV感染者大幅度增加, 母婴传播和夫妻间传播开始出现, 感染呈现多元化, 波及的人群越来越多。

1.2人群分布

1.2.1性别分布

838例HIV/AIDS病例中, 男性654例, 占78.04%;女性184例, 占21.96%;男女比例3.55:1。

1.2.2年龄分布

15岁以下13例, 占1.55%;15~49岁745例, 占80.90%;50岁以上及不详80例, 占9.55%。

1.2.3民族分布

汉族719, 占85.80%。

1.3地区分布

哈尔滨最多, 全省13个地市均有HIV/AIDS病例报告。

1.4感染途径分布 (表2)

2讨论

广河县艾滋病流行现状调查分析 第9篇

1 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1.1 传播途径

报告的38名HIV感染者中有20例是通过吸毒途径传播, 占报告数的52.63%;12例通过性途径传播, 占报告数的31.57%, 近年来经性途径传播病例逐渐增多;5例传播途径不详, 占报告数的12%;1例通过母婴垂直传播, 占报告数的0.026%。HIV感染者主要是通过静注吸毒途径传播, 但是通过性途径传播的感染者已经出现, 且有上升趋势。艾滋病的流行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过渡的速度正在加快。

1.2 年龄分布

报告的38例HIV感染者中31例是年龄在15~49岁之间的青壮年, 大部分感染者在30岁到40岁之间, 正是每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已经死亡的9例感染者死亡时年龄在31~45岁之间。

1.3 职业分布

报告的38例感染者除1例为散居儿童外, 其余全部为农民, 或为农民和个体经营者的双重职业, 这些感染者中有14例是通过戒毒所吸毒人员HIV抗体筛查发现的, 有5例是通过HIV感染者家属抗体筛查而发现, 3例是通过自愿咨询检测发现, 2例通过义务献血途径发现, 14例是通过医疗机构临床发现。由于目前对吸毒人群和对普通人群的检测力度都不够深入, 还可能隐藏着比较多的感染者而没有被发现, HIV感染者实际数与现在报告的数字有一定的差距。

1.4 地区分布

报告的38例HIV感染者分布在全县7个乡镇的29个行政村, 其中城关镇13例, 三甲集镇12例, 排子坪乡4例、买家巷镇3例, 庄禾集镇1例、祁家集镇3例, 水泉乡1例, 住址不详1例。从地区分布上看, 感染者主要集中在吸毒人群和外出人群比较多的城关、三甲集、排子坪等人口相对比较集中且流动比较频繁的乡镇。

1.5 时间分布

自1996年报告首例HIV感染者以来, 至2005年的10年间累计报告感染者15例, 主要是通过疾控部门对吸毒人群的检测而发现;2006年以后感染者报告人数明显增加, 主要是通过感染者家属筛查、临床患者检测、无偿献血人员检测等途径发现。特别是近几年来, 女性感染者报告人数逐年增多。各种情况显示, 我县艾滋病疫情已经开始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2 流行因素分析

2.1 通过吸毒方式传播

虽然近年来我县在毒品整治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摘掉了国家毒品重点整治县的帽子, 但是还没有完全消除毒品危害。目前, 广河县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为1 300余人, 县内吸毒方式主要是以口吸为主。2006年, 我县在三甲集中西医医院开设了海洛因成瘾者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 但门诊量一直比较低。由此可见还有相当一部分吸毒人员在偷吸毒品, 这些社会上的吸毒人群为了逃避公安机关, 往往流窜到云南、新疆等外省进行吸贩毒活动。而云南、新疆等地静脉注射吸毒方式比较流行, 所以这些外流的吸毒人员在外地发生艾滋病高危行为的可能性很大, 是造成艾滋病在我县进一步传播扩散的重要潜在危险因素。省上也多次通过督导检查指出, 我县艾滋病传播的高危人群主要依然是吸毒人员。因此, 做好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 不断扩大药物维持治疗工作覆盖面是我县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所在。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 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进展缓慢, 因此解决好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扩大药物维持治疗工作覆盖是做好我县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关键所在。

2.2 性传播

大多数吸毒人群的性关系比较混乱, 多数吸毒者的婚姻关系不稳定, 所以吸毒者的当前和既往配偶和性伴也是一个主要的高危人群。我县每年有3万余名长卡司机、外出经商和务工人员到外地经商或打工, 这些人群大部分是青壮年, 正处在性活跃期, 他们长期出门在外, 由于生理需要, 在外打工期间发生婚外性行为的可能性比较大, 是受到艾滋病威胁的相对脆弱人群。

2.3 母婴传播

我县已发现7例女性感染者且都是孕龄期妇女, 母婴传播已成为我县艾滋病感染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4 防艾知识欠缺引起的传播

广大群众对艾滋病防治知识认识还不到位, 部分群众虽然了解艾滋病防治知识, 但是还不能自觉地抵制艾滋病易传播的危险行为, 如共用剃须刀、理发工具等。所以, 普通群众中艾滋病流行的潜在危险还很大。

3 防治措施

根据对我县报告的38例感染者人口学特点和我县流行因素的分析, 对我县在今后一段时期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3.1 进一步落实对毒品成瘾者的美沙酮维持治疗

虽然设立在三甲集镇的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于2006年10月开诊收治病人, 但由于许多主客观方面的原因, 致使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进展缓慢。截至目前美沙酮门诊累计治疗阿片类物质成瘾患者196人, 在治人数39人, 保持率仅为48.8%, 脱失现象严重, 对受治者的HIV、梅毒、丙肝检测率均在50%以下。为此, 我们多次受到省上点名批评。美沙酮门诊开诊5年多来, 没能发挥应有的高危行为干预作用。因此, 想法克服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阻力, 全面深入地开展海洛因成瘾者的治疗工作, 是减轻吸毒者对海洛因的生理依赖, 逐步恢复正常人的生活, 回归社会, 减少毒品危害和艾滋病进一步传播蔓延的重要方法和措施。

3.2 加强对艾滋病家庭的管理和治疗

积极开展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患者及其家属的宣传教育和安全套干预活动, 对达到治疗条件的艾滋病患者和所有单阳家庭感染者提供抗病毒治疗, 努力减少感染者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其配偶和家属。

3.3 加强对流动人员防艾知识的宣传培训工作

结合我县城关、三甲集、祁家集、排子坪、买家巷5乡镇长卡司机、外出务工和经商人员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较多的实际, 以上述5乡镇为中心辐射其他乡镇全面深入地开展对长卡司机、外出务工和经商人员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宣传和行为干预, 不断提高他们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通过对这些人群高密度的培训、宣传和行为干预, 促使他们自觉地减少高危行为, 防治和减少艾滋病在这些人群中传播和流行。同时, 以提高15~49岁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目标, 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的宣传教育活动, 提高他们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在普通群众中建立一道有效的预防艾滋病的免疫屏障, 坚决杜绝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的传播蔓延。

3.4 扩大对艾滋病的检测咨询覆盖面

艾滋病流行 第10篇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知识,态度,学生,农村人口

据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 (2007年) [1], 河南省艾滋病流行水平较高。初中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 农村初中生数量大、升学率不高, 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生毕业后有半数以上的人将步入社会其掌握艾滋病相关知识情况以及对HIV/AIDS的态度, 将对农村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产生重要影响[2]。为了解初中生有关艾滋病知识态度状况, 笔者于2010年2月对周口汤庄乡艾滋病流行区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河南省周口市汤庄乡2所初中 (一中和二中) 全体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以班级为单位, 总计调查1 152名初中生, 有效问卷1 095份, 有效率为95.05%。其中男生504人, 占46.03%;女生591人, 占53.97%。来自有HIV/AIDS村庄的学生有303人, 占27.67%;来自无HIV/AIDS村庄的学生有792人, 占72.33%。

1.2 方法

参考国内相关调查[3,4], 并结合农村初中生的特点设计调查问卷。在调查员规范化指导下学生独自匿名填写问卷并当场回收。

1.3 统计学分析

答对知识题目或选择积极态度记1分, 其余记0分。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 采用SAS 9.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组艾滋病相关知识答对率、选择积极态度报告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2组知识、态度得分的比较采用t检验, 3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onewayANOVA) , 若有统计学意义, 再采用LSD检验进行两两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及差异比较

见表1。20个知识题目答对率介于20.09%~89.86%, 其中仅有4个题目答对率超过80%, 而有4个题目答对率低于60%。40%左右的学生不知道正确使用安全套的意义和艾滋病的潜伏期。虽然HIV传播途径的总体掌握情况较好, 但还有约40%的学生不知道使用未消毒的器械拔牙、刺破皮肤进行纹身或扎耳眼及不洁性交易感染HIV。能够正确回答艾滋病的不传播途径蚊虫叮咬、与患者一起吃饭的报告率较低, 分别只有20.09%, 40.00%。31.96%的学生知道艾滋病病毒并不通过蚊虫叮咬、共餐、与感染者共用浴缸传播。

有HIV/AIDS村的学生在15个题目中正确应答率高于无HIV/AIDS村的学生,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

2.2 对艾滋病态度及差异比较

见表2。

注: () 内数字为正答率/%。

注: () 内数字为报告率/%。

10个知识题目积极态度回答率介于20.00%~81.37%, 其中仅有个题目积极态度回答率超过而有个题目积极态度回答率低于60%。虽然81.37%认为“感染者值得同情和帮助不赞成远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行为但分别只有49.95%, 45.84%, 28.40%和41.19%的学生愿意与感染者握手、一起学习、进餐和亲自去帮助感染者。

有HIV/AIDS村的学生在7个题目中选择积极态度的报告率高于无HIV/AIDS村的学生,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

2.3 不同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态度总得分比较

如表3所示, 全体学生知识均分为13.05分, 态度均分为6.44分。不同村庄学生比较, 有HIV/AIDS村的学生知识、态度水平均高于无HIV/AIDS村的学生,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男生知识水平低于女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态度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不同年级学生知识、态度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

2.4 不同艾滋病知识水平与艾滋病态度

根据艾滋病知识得分, 将调查对象分为0~6分组 (304人) 、7~12分组 (521人) 、13~20分组 (270人) , 各组学生对HIV/AIDS态度得分分别为 (6.01±2.63) , (6.19±2.57) , (7.42±2.8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4.88, P<0.05) 。艾滋病知识≥13分的学生对HIV/AIDS的态度得分明显高于7~12分组和≤6分组的学生,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LSD-t=6.02, 6.20, P值均<0.05) ;艾滋病知识7~12分组和≤6分组的学生之间预防艾滋病态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LSD-t=0.96, P>0.05) 。

3 讨论

3.1 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分析

在青少年中开展健康教育, 已被证明是最为经济有效的艾滋病应对策略之一[5]。为促进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的教育, 教育部办公厅于2003年颁布了《中小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6]。但本次调查结果表明, 农村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水平并不理想。可能与一些学校领导、教师没有对《大纲》所规定的艾滋病预防专题教育课程给予足够重视甚至从未系统开设此课程有关。与AIDS传播途径知识相比, 学生尤其缺少日常生活中不传播AIDS途径的知识, 提示在预防AIDS教育中, 要注意知识传授的全面性, 加强对不传播艾滋病途径知识的教育, 这对减少学生对艾滋病不必要的恐惧非常重要。

3.2 艾滋病相关态度水平分析

在概括表述关爱态度的题目中, 积极态度比例较高, 如81.37%认为“感染者值得同情和帮助”。但具体接触行为的积极态度比例则明显下降, 如分别只有49.95%, 45.84%, 28.40%和41.19%的学生愿意与感染者握手、一起学习、进餐和亲自去帮助感染者。表明虽然中学生知道不应该歧视HIV/AIDS, 但思想深处却是存在歧视的。消除歧视不仅能提高HIV/AIDS的生活质量, 也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流行的关键环节[7]。因此, 应该重视不歧视HIV/AIDS的教育, 为HIV/AIDS创造一个友善、理解的支持性社会环境。

研究结果显示, 艾滋病知识水平低者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积极态度得分也较低。提示缺少艾滋病基本知识是导致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歧视的一个主要原因, 与相关研究结果[8]一致。

3.3 有HIV/AIDS村的学生和无HIV/AIDS村的学生比较分析

调查显示, 有HIV/AIDS村的学生知识态度水平较高。有HIV/AIDS村的人群当地政府和卫生、教育部门已经进行了多次有关艾滋病预防和控制知识的宣传教育, 健康教育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 也使学生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提示健康教育已取得了一定效果。且被试初中生和HIV/AIDS在一个村居住, 经常接触但从未有人感染上艾滋病病毒, 这也减少了对HIV/AIDS的恐惧,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们对HIV/AIDS的态度。但和国务院办公厅于2006年2月27日印发的《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 (2006-2010年) 》 (国办发[2006]13) 提出的要求 (达到85%以上) 还有很大差距, 说明仍然要继续大力在农村中学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

志谢本课题得到了被调查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大力支持, 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卫生部, 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 (2007) .北京, 2007:4.

[2]张思明, 李松柏, 施少平.袁州区农村初三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现代预防医学, 2006, 33 (12) :2411-2413.

[3]何忠虎, 季成叶.6487名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调查.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9, 43 (11) :1016-1021.

[4]陈晶琦, 杜晓娜, 韩卫民, 等.北京农村初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中国性科学, 2009, 18 (1) :3-6.

[5]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司.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知识要点.北京: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司, 1998:5.

[6]教育部办公厅.中小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1-2.

[7]曹晓斌, 庞琳, 吴尊发.AIDS相关歧视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及消除策略.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5, 11 (3) :235-23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艾滋病流行】相关文章:

艾滋病流行特征范文06-13

艾滋病流行病学现状09-04

艾滋病流行病学范文06-13

艾滋病流行病学现状08-21

艾滋病护理05-11

艾滋病监测06-21

艾滋病控制07-27

艾滋病主题07-23

艾滋病防治干预08-08

艾滋病相关肿瘤09-02

上一篇:服装鞋帽下一篇:煤矿三维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