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鼓励艺术

2024-07-26

语文课堂的鼓励艺术(精选7篇)

语文课堂的鼓励艺术 第1篇

一、让语文学习充满自信成功

美国作家艾默森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学生如果充满自信, 那么他们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当然, 语文老师也可以创造契机, 让学生找到自信。有一位特级教师在担任语文老师时, 在9月1日, 他布置学生就开学的第一天感受写一篇作文, 班里有位坐在后面的男同学突然站起来说:“老师, 我不会写, 我从来没交过作文的。”一看就知道这是特差的学生, 不过老师还是很有耐心地问:“你不会写一篇作文, 那会写一段话的作文吗?”这位同学摇摇头。“那你会写一句话的作文吗?”老师继续问。“一句话?”“恩。”“那好, 我试试看吧。”第二天, 这位学生终于将一张只有一句话的作文交给了老师。老师当众将那句作文念给全班同学听并作点评。作文里写道:“今天开学了。”老师的点评是:“这篇文章中心突出, 言简意赅。”学生过后很激动地对老师说:“老师, 我还可以再写一句吗?”第二天, 这位同学在他的作文里写道:“今天开学了, 语文老师对我真好。”经过三年的培养, 那位学生代表学校参加当地的作文比赛并获奖。

也许我们无法做到像特级教师如此的耐心, 但如果我们能够在分发试卷时, 把成绩较好的和进步较快的学生公布一下;如果我们能够在评改作文时, 对经常得低分的学生适度拔高几分;如果我们能够时刻激励和提醒学生:你看, 大街上招牌、标语、广告……小到请假条, 大到法律文件, 语文几乎无处不在。学好语文, 以后写份情书也能够像样一点;如果我们能够在家长来访时, 多一些好话, 少一些责备;如果我们能够让学生知道语文稍微用点功, 那么我相信学生就能够出成绩。没有哪一门学科会有如此丰富的人性、人情、人世, 也没有哪一门学科会有这样至真、至美、至纯。只要老师肯付出真心, 我们就可以让更多的人喜欢学习语文。

二、让激情风趣调动语文课堂

课堂是核心, 是主阵地, 是情感的栖息地, 教师在这个天地里, 必定要有激情, 这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效的一种方法。记得有一次下午第一节课我看到一个学生趴在桌上, 我走过去问:“你又打瞌睡啦。”“哪有, 你的声音这么大, 刚要睡下又被您吵醒了。”学生答道。因此嗓门大、授课时语音语调的起伏变化、抑扬顿挫, 面部表情和手势的搭配运用, 都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提高教学效率。但激情不是声嘶力竭的叫喊, 而是真实的、感人至深的情感。如果能做到这一点, 那么一堂《妈妈的爱》能让我们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一节《养花》会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一课《我有一个梦想》, 能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对梦想的执着与追求, 而这一切都要靠教师情感的激发。

三、让语文教学走向广阔生活

“生活处处皆语文, 语文无处不生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 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才是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因此, 阅读课上, 不应只停留在课堂中教师的讲解分析、学生的洗耳恭听的层面上, 而应寻找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 使课文内容走进学生的生活, 让学生的生活充实课文内容。这样学生不但可以获得课本知识, 还能积累生活经验。

在讲《师恩难忘》时, 可让学生说说心里话, 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在讲《美丽的集邮册》时, 可让学生把自己收集的邮票带到课堂来, 提高学习的兴趣;在讲作文时, 让学生有意识地去体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感受自然世界五彩缤纷与人类社会的真善美, 这样他们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一位语文老师就应像站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彩虹桥上, 像扇动洁白羽翼的信鸽, 向学生传递人类最美最辉煌的文化。

让课堂走向生活, 让知识带进课堂。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上, 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 才能发芽、开花、结果。让我们“展开语文与生活的双翼, 自由地飞翔”,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谈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艺术” 第2篇

本文认为, 语文教学艺术一定是有的。钱梦龙扎实的语文功底、魏书生对教材熟练的驾驭能力、于漪娓娓动情的语言表达, 都从不同的方面典型地表现出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从而使他们成为杰出的语文教师。

那么,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内涵是什么呢?

首先来看关于艺术的内涵, 所谓艺术, 首先是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现实生活, 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如表演艺术、造型艺术、语言艺术、综合艺术, 这些都是社会意识形态。其次, 艺术就是创造性的方式方法。那么, 语文教学艺术是指哪一项呢?本文认为两项都有。

就第一个义项而言, 是因为语文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 靠的是老师的语言来传达信息, 要讲究说话的准确性、感染力和方法、技巧。那么有人会说, 别的课也是靠语言传达啊, 是的, 可是关键是语文教学的内容又大都是文学艺术, 是用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那么, 教师在讲这些艺术形象时一定是用形象性的语言, 一定要懂这些语言的形象。所以, 一个语文教师, 他的语言不仅要准确、规范。而且还必须优美、生动, 形象可感, 比一般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要强, 要更讲究。那么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是一项具有更高要求的基本功。同样, 一个语文教师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 懂得文学艺术, 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语文教师, 甚至他最好还要能够进行一些文学实践, 要有较高的朗诵水平、演讲能力甚至于能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 进行编导, 指导学生演课本剧。这都是艺术, 是综合艺术。就语文能力来说, 语文能力主要是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除了“听”以外, 如何说, 如何读, 如何写都有其艺术性, 这都是艺术。

就第二个义项而言, 因为语文的课文大都是文学艺术, 它的表达是讲究艺术性的, 而艺术就是创造。假如语文教师上课不讲究创造性, 势必平铺直叙、照本宣科, 势必不能挖掘出它的艺术内涵, 势必降低了它的艺术性, 势必上不好这堂语文课。所以语文课最难备, 语文课最难上, 语文教师最难当。如何用最生动而又最有创造性的方式把课文的精髓展现给学生是每个语文老师最头疼的问题。难怪有的学生说“我在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哭了, 而老师在讲它时, 我睡着了”。

综上所述, 本文认为,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包括了语言艺术、综合艺术和创造性的方式方法。所以, 一堂有较高艺术水平的语文课, 一定是具有较高的语言艺术、综合水平和处理课文的较好的方式方法。

关于语言艺术, 它所包含的内容很广, 其中幽默是语文教师的一件核武器。曾经有人在中学做过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幽默的老师。谁能够掌握它, 谁就拥有了强大的武器。幽默能让课堂活起来, 能让教材生动, 能让学生有学习兴趣, 也能让教师充满魅力。很多教师都知道幽默的力量, 但不知道该怎样幽默。在语文教学中, 幽默的方式可以很多, 比如利用课文内容借题发挥, 利用学生的语言或者问题幽默, 还可以应用一些修辞格进行适当的幽默。但是幽默不能是油嘴滑舌, 不能是无边无际, 而应该结合教学内容, 用教师的机智, 用教师的语言魅力顺其自然地幽默。

关于综合水平, 那是指一个语文教师除了语文修养, 如听、说、读、写方面的水平外, 还必须有文学修养, 高尚的情操, 高雅的格调。有文学修养的教师就爱好文学, 就能自然而然地引领学生爱上文学。没有什么教学方法能比让学生爱上文学更能教好语文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假如能爱好文学, 那学好语文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语文水平往往不是学好的, 而是养成的, 是长期的文学爱好形成的素养。很多作家都不是学中文专业的科班出身, 而是因为自己爱写, 有写作欲望而走上了文学的道路。所以一个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来说非常重要。

语文教师的高雅格调对创造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要求语文教师有品位、有层次, 宽容大度、与人为善, 仪表大方。有了这种底蕴, 外化出来则言行举止大方、高雅, 显出一种大家之气。渗透在语文教学中, 则让学生赏心悦目、如坐春风。很难想象, 一个品位底下、猥琐, 心胸狭窄的语文教师可以创造出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关于处理课文的较好的方式方法, 这就更需要艺术性、创造性了。没有艺术性、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就只能照本宣科, 或者死搬教参, 那么, 再好的课文也会失去它的生动性和文学色彩, 平铺直叙, 其结果必然是象学生说的那样:当自己看时哭了, 老师讲时却睡着了。怎么处理课文, 除了要吃透教材外, 那就要根据教材的内容、体裁、风格等因素合理而巧妙的设计教学方案。比如如何梳理思路?如何抓住主题?如何分析人物?如何展现课文的艺术特色?包括如何和学生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如何设计板书?如何设计练习, 这些都要做全盘的考虑。要努力做到设计的“新”、“奇”、“巧”, 这样才能体现出课文处理的艺术性和创造性, 让学生能很快的掌握课文的精髓, 也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那么, 什么样的语文教师才能具有以上所说的这些较高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呢?本文认为, 第一是敬业精神, 第二是高素质。

所谓敬业精神, 就是对教育事业的忠诚, 对语文教学的热爱, 就是强烈的责任感。敬业精神, 也是创造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底蕴。

有了敬业精神, 就会随时随地把学生放在心上,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学生教好。

钱梦龙老师是“我当了教师, 面对我的学生的时候, 总是扪心自问:我这样教是不是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是不是有利于学生今后的成材?这种自问, 不但使我经常意识到教师的责任, 而且帮助我认清了语文教学的方向, 教学中就瞄准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读写听说能力和自学习惯这个大目标”。

所以, 要想成为一个具有较高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教师, 首先的条件就是敬业。老一辈教师大多都兢兢业业, 淡泊名利, 为年轻一代教师作出了很好的榜样。在市场经济活跃的今天, 一个教师要能守住清贫, 爱岗敬业, 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其次, 就是教师的综合素质要高。它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知识面要广。教师的知识结构要科学、合理, 不仅是具有语文学科的知识, 还包括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等知识。有广博知识的教师上课时才能纵横捭阖, 游刃有余, 就有教学的广度, 而不至于捉襟见肘。钱梦龙老师上课, 有学生突然提出“时座上有健啖客” (《大铁椎传》) 中的“时”是不是“食”的通假字, 如果教师的古代汉语知识不是很精通就很难回答这个问题, 而钱梦龙老师凭着自己渊博的古汉语学识就能毫不犹豫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第二个方面是具有很高的专业技能, 作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 必须掌握高超的专业技能, 即听、说、读、写等语文的技能和教学技能。一个语文教师专业技能高超, 才有教学的深度, 才能不人云亦云, 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而不是只依赖于教参。

由此看来, 一个语文教师, 要在教学中形成自己的风格, 给学生的语文修养带来深远的影响, 成为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 不能仅仅停留于只是一般的应付教材, 应付学生, 而应该毕生追求教学的艺术性、开创性。那么他就要不断的学习, 不断的探索, 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识和修养。同时他还必须具有健康的思想、高尚的情操、高雅的格调;具有先进、科学的教学观念;具有显著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具有高强的思维能力;要尊重、热爱学生;要有丰富的情感, 有幽默感, 有良好的气质和形象。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具备艺术性, 才不愧为一个真正的语文教师。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有其独特的课堂教学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包括了语言艺术、综合艺术和创造性的方式方法。一堂有较高艺术水平的语文课, 一定具有较高的语言艺术、综合水平和处理课文的较好的方式方法。

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第3篇

一、课堂提问要精心研究提问对象

一切最佳的提问都建立在教师对教材透彻了解, 对学生十分熟悉, 对提问艺术谙熟的基础上。教师在熟悉学生、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想学生之所想, 根据学生意愿而设计提问, 把学生的价值实现要求摆到了思维的首位, 自然就要考虑瞄准教学要求与学生兴趣的交会点, 匠心独运, 精心构设, 巧妙切入, 把问题提到点子上。这种提问, 具有结合现实的思维价值, 既不简单行事, 空泛被动, 又不烦琐模糊, 千篇一律。它是一种合乎教师和学生的自然语言信息交流, 是一种师生思维的谐振。师生思维的对接往往能打破课堂教学“满堂灌”, 教师问而无效、学生学而无趣的被动局面。

二、课堂提问要开拓学生思路, 活跃学生思维

语文课堂提问应选择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角度, 提问不能停滞在“对不对”“是不是”的浅层, 不能满足于一哄而起的热闹表象, 而应该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 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 开拓知识的深度, 使学生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如钱梦龙老师在教《石壕吏》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提问:“有人认为《石壕吏》不是一首好诗, 因为诗人杜甫在这首诗里始终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 没有出来表态。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这个问题在课堂上一提出, 立刻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 有的同学表示同意, 有的表示反对, 各自在文中找依据, 最后统一于“诗人是通过人物刻画和情景描写来表态的”。我们不能不为钱老师所选择的这一新颖有趣的提问角度而拍案叫绝。

三、课堂提问要扣住重点, 抓住难点

中学生是具备了一定文化基础和社会经验的阅读群体, 课文教学已无须从头至尾, 逐词逐句逐段讲解。应打破程式,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首先设计课堂提问应根据教学目标, 扣住重点。重点解决了, 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比如鲁迅的《祝福》一文, 其篇幅较长, 可让学生通读课文, 在大体了解全文的情节、结构、环境等基础上, 重点引导学生研究对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我让学生画出有关语句后提问:在三次肖像描写中, 鲁迅先生是怎样用“画眼睛”的技巧写出祥林嫂的眼神变化的?让学生在分析比较中领悟祥林嫂一次次备受摧残和令人心酸的悲剧命运, 从而激起学生对被迫害的劳动妇女祥林嫂的同情和对封建礼教的无比憎恨, 同时学习到鲁迅先生“画眼睛”的高超艺术技巧。扣住重点引导点拨, 可谓事半功倍。其次抓住难点。比如《拿来主义》一文, 第一至第六小节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 如何突破呢?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既然标题是“拿来主义”, 为什么这里要用那么多的篇幅来写“送去”“送来”?第二节和第五节删去, 文章也通顺, 这两节是否可有可无?问题一提出, 学生就兴味盎然地讨论开了。研读后同学们各抒己见, 热情大胆地交流, 从而顺利把握了作者的思维过程, 也为把握后文的内容打下基础, 同时加深了对全文的理解。

四、课堂提问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 平中出奇

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可是学生读书, 往往一读而过, 不留印象, 究其原因则是不会“生疑”, 因而领略不到文章的“妙处”, 理解课文就不深, “长进”自然也就不大。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 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 在阅读教学中, 当学生初读课文后似乎没问题时,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问题, “平中见奇, 一石激起千层浪。”比如《孔乙己》一文中有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对于这句话, 学生很可能一掠而过, 不去领会其内在深意。对此可以提问学生: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根据何在?“大约”和“的确”是否矛盾?学生经过琢磨, 讨论, 就能进一步明白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善于在学生容易忽视而又与理解课文有关的地方巧设疑问, 能促使学生发掘其中蕴藏较深的内容。同时, 也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 让他们体味咬文嚼字的甘甜。

五、课堂提问要化深为浅, 化难为易, 深题浅问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 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 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 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 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 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 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 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特点, 学生的实际水平, 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 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 层层深入, 一环扣一环地问, 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这样的提问处理, 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小说《范进中举》一文在解决小说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环境这一问题时, 也应从浅处提问:范进中举前后, 众乡邻、胡屠户及张乡绅的态度有何不同?通过引导学生对比, 就会较容易地理解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 从而对这个问题作出比较全面、准确的回答。这种深题浅问的方法, 可以化难为易。

总之, 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 是发展学生思维, 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创新, 就能把握好语文课堂提问这门艺术, 就能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新的光彩和魅力, 就能启开一扇扇心灵的门扉, 让无比灿烂的知识阳光装满中学生的心坎。

(龙川县铁场中学)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是语文老师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创造力和审美价值的取向, 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晶, 是一个老师在长期课堂教学实践中积累出来的教学经验。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根据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要求, 富于创造性地选择恰当的课堂提问艺术, 使学生善于思考, 乐于学习,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驾驭语文课堂的艺术 第4篇

一、语文教师应变“滔滔不绝地讲”为艺术地“点讲”

在新课程的课堂中, 教师都很怕“讲”, 能少讲则少讲, 能不讲则不讲, 尽量让学生讲, 让学生活动和探究.越来越多的教师认为, 落实新课标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 教师就必须让出“讲”坛, 做到少讲, 甚至不讲, 在听课中, 我们就常常看到, 有的教师自己退居第二线, 让学生代讲或让学生自学汇报, 为了不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对学生汇报中出现的错误教师也很少进行纠正.那么, 新课标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到底要不要“讲”?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讲”当然是必要的, 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教师的任务在于借助教材这个“例子”,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引导他们学会读书, 学会学习.所以, 教师不是不能“讲”, 而是要“精要地讲”.只让学生各抒己见, 而没有教师精当的讲授和适时的点拨, 学生的思维就不可能发展;只让学生想象、体验, 而没有教师开启智慧的引导, 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很难得到培养;只让学生诵读感悟, 而没有教师的品词析句, 学生的学习势必欠缺深度和广度.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 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要精心选择和设计好自己的“讲解点”, 要使自己的“点讲”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热情, 要使自己的“点讲”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要使自己的“点讲”更有利于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教师在几个重要环节一定要“点讲”: (1) 自读之前启发讲.在学生自主阅读前, 简明扼要地揭示阅读要求和重点, 提示阅读方法及注意事项; (2) 重点难点着重讲.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 进行重点讲解, 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 疑点歧点明确讲.当学生遇至疑难问题时, 教师要有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领悟课文内容的明确讲; (4) 合作方法提示讲.当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能抓住要点、有效合作时, 教师要有使合作学习更为有效、深入的提示讲; (5) 未知领域补充讲.当全班学生对一些科学领域的知识尚属空白, 而这些知识对学生理解课文又有帮助时, 教师应做完整、准确的补充讲.

二、注重体验、感悟的同时, 更应艺术地融入知识技能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中没有了“训练”一词, 取而代之的是感悟、体验、领悟等说法, 强调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以及“三维目标”的落实.有的教师据此把引导学生“有所感、有所悟”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 忽略了基本技能的训练.现在, 在语文课上, 我们经常听到教师这样问学生:“你读懂了什么?”“读了这段话, 你体会到了什么?”“请说说你的感受.”在课堂上很少, 甚至不再进行字词等语文知识的训练, 出现了另一种倾向:重视人文性, 忽视工具性, 偏重对人文内涵的开掘, 疏于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 变过去的“重训练而弃感悟”为现今的“重感悟而忘训练”, 造成语言文字本体的失落或淡化.我们说, 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 是人文性的载体.“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离开了语言文字, 离开了工具性来谈人文性, 有舟无水, 寸步难行.只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而忽视知识和能力的训练, 学生就会“营养不良”, 长此以往, 学生怎会拥有一个健全的知识体系?有专家说:“语文, 语文, 学语学文.语文课程最重要的平衡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平衡.”科学而有效的训练是语言实践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方式.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宜采用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训练方式, 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也必须建立在对语言文字理解的基础之上.由此看来, 训练本身并无多大过错, 关键是如何进行科学而有效的训练, 使训练包容感悟, 促进感悟, 加深感悟;让感悟体现语文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在《观潮》重点段的学习中, 我是这样将训练与感悟融为一体的.为了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 结合手中的课文, 看学生有什么感受和体验, 首先, 我让学生反复读这一段, 看自己能读懂什么.学生纷纷回答:“潮来时的形态像一条白线, 逐渐拉长、变粗, 犹如水墙, 气势壮观”“浪潮的声音非常大, 如千万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山崩地裂, 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第二步:找能体现出大潮浩大的声势和巨大的响声的语句进行品味.有的学生找出了描写潮水形态和声音的形容词、比喻句, 能够体会到大潮声势浩大, 气势雄伟、壮观……有的同学找出文中表现潮水变化和移动的动词, 感受到大潮瞬时间的变化, 如吞噬天地, 令人惊叹.第三步:说体验, 读出钱塘江大潮的气势.师生对话, 是否见过类似的潮水?感知了钱塘江大潮的特点你有何感想?试着读出钱塘江大潮的气势.由于在学生头脑中已经形成了钱塘江大潮表象, 此时,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自然会读出大潮的特点.第四步:合作讨论.作者写钱塘江大潮要表达的情感.第五步:再读这一段, 把你的感受、体验、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这个教学板块中, 我艺术地将语言学习融于浓郁的情感氛围之中, 通过读、说、议等训练, 让学生在运用词语、品味语言的同时, 情感受到陶冶, 能力得到发展.其中“动词联用”和“比喻句的作用”“通过感觉描写景色”训练不露痕迹, 润物无声,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到作者用词之精妙.这种把语言学习与悟意熔为一炉的训练, 确实起到了包容、促进、加深感悟的作用, 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做了很好的诠释.总之, 我们不要人为地割裂训练与感悟.只有做到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相互依存, 两者才能互相促进.

三、在“张扬个性”的同时, 应艺术地促进“全员的全面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等新理念, 于是课堂中, 便片面地演绎成“谁能读一读”“谁愿演一演”等教学行为.在一节课中, 始终处于活跃状态的学生就那么几个、十几个.开朗活泼、好问乐学的学生愈加能言善道, 内敛孤僻、沉默寡言的学生愈发缄口不言.教育实践告诉我们, 能言善道的学生未必知识扎实, 知识扎实的学生未必能言善道.如果这样, 许多学生不仅能力没得到多大发展, 而且知识也没掌握多少.如何让能言善道的学生也有扎实的知识基础, 让缄口不言的学生也能滔滔不绝, 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呢?首先, 教师必须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优势与不足, 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前预设, 根据教学实际, 巧妙地挖掘教材潜在的教育资源, 进行多方面的引导、训练.其次, 进行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个体的实际, 有目的地“训练”到人.除了“征询式”的“谁来读”“谁愿演”“谁来说”之外, 还必须有“强制式、激励式”的“请你读一读, 相信你能读好”“请你演一演, 你演得也一定精彩”“请一个没有发言的同学说一说”等.使敢读的、能演的、愿说的学生有展示的舞台, 使不敢读的、胆怯演的、不善说的学生有锻炼的机会.

四、课堂问题的设计应具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充满延伸性的艺术特点

新课标提倡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教师要想使学生的学习省时高效, 问题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课堂上最忌讳提那些大而不当的问题, 由于学生的思维还没有进入理想的境界, 提问的时机尚未成熟, 就提出些研究成分很高的问题, 自然会使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然不知所措的境地, 同时, 提出的那些游离于主题之外的琐屑的小问题, 让学生在一个个无聊的问题前疲于奔命而又难于实现训练价值, 课堂会陷入一种庞杂而又无序的混乱状态, 所以问题的设计必须讲究艺术性.我们不妨用几句诗来说明问题设计的艺术:

1.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设计的问题, 要经过学生的积极的思维活动, 方能找到答案.语言具有建构性和创造性, 学生在同文本对话的过程中, 往往带有个人色彩和主观性, 教师也不要急于抛出标准答案, 而要给学生打开一扇窗子, 让学生欣赏到更美的风景.“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让学生经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思考过程, 通过自身的努力, 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

2.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 个人阅历、价值观的不同导致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自然不同, 教师应在设计问题时考虑用学生的知识沉淀和情感经验去体验作品, 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 力求对作品做出个性的反应,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过程中, 获得独特的感受和经验, 以达到“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效果.如学《幸福是什么》一课时, 对“三个男孩的追求的幸福是什么?你追求的幸福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设计就达到了这一效果.

3. 万绿丛中一点红, 动人春色不须多

语文教学讲究一个“拈”字, 洪振涛老师说:“变全盘授予为拈经取要, 教师拈得好, 拈出一点, 带动一个面;拈一叶而知天下秋, 拈出一朵花, 带给学生的却是整个的春天.比如:学习《观潮》, 拈出“奇”;学习《蟋蟀的住宅》, 拈出“住宅”;学习《爬山虎的脚》, 拈出“爬, 它怎么爬”, 只要拈出文章的关键词来, 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达到“提领而顿, 百毛皆顺”的效果.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第5篇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一些误区

(一) 空洞浮泛, 使学生一头雾水。

问题大而无边, 抽象空洞, 让学生茫然无措, 提问后课堂一片哑然, 冷场司空见惯。

(二) 形式主义, 让学生厌倦抗拒。

有的老师有时上课就是演课、作秀, 提问完全是形式, 连问哪个学生答都已提前定位, 这种提问根本无生成可言。

(三) 浮光掠影, 让学生浅尝辄止。

教师从头到尾, 一问到底, 问题无深度, 学生回答不假思索, 一问一答, 教师不了解学生最近发展区在哪里。高耗低效, 没有必要。

二、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三适原则”

(一) 适度原则。

适度原则就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让学生想一想, 能解决。要回避“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等无思考价值的简单问题, 也要避免难度过大、过于宽泛的问题。问题过于简单, 会使学生产生思维惰性;过于困难, 会压抑孩子的答题兴趣。所以, 问题一定要难度适中, 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让学生跳一跳能够得到。

(二) 适量原则。

适量原则就是繁简得当。一课下来, 设计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 一般说来, 导入新课, 问题要具有启发性, 能把学生快速带入情境;教学中段的提问, 能把学生带入自主实践;结尾提问能深化思维或检测教学任务完成情况。

(三) 适时原则。

课堂提问及时, 把握好最佳的提问时机, 这样的问题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适时提问的时机一般包括学习的重点、难点、盲点、疑点, 因势利导, 启发学生思维, 答疑解惑。

三、小语课堂提问常用策略举隅

(一) 提问成为学生思维的助推器。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 是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 它可以激励和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 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因此, 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 特别是在新旧知识的衔接、过渡、转向、总结处更要沿着学生思路精心设计, 让课堂提问真正成为启迪学生思维的“助推器”。如《狼和鹿》 (见苏教版小语第六册) 教学提问片断:

1. 导入提问:

小朋友们, 在你们的心目中, 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呢?

生1:狼是一种狡猾、奸诈的动物, 《小红帽》中狼假扮外婆把小姑娘吃了。

生2:狼是一种讲集体的动物, 我在《动物世界》里看过……

2. 课中提问:

为什么说是狼是功臣?鹿是祸首?你能从文中找出理由吗?

生1:有狼时草原生机勃勃, 没狼时萧条无比……

生2:没狼时, 动物濒临灭绝, 疾病缠身……

3. 结课提问:

通过《狼和鹿》的学习, 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提问一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二要尊重文本主旨, 将阅读提问变成一个充满创造和体验的活动。

(二) 提问要创设畅所欲言的交流场面。

学生思维的碰撞, 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 包括学生之间一起讨论, 相互倾听, 相互评价, 相互合作与竞争。学生间热烈交流的局面一旦形成, 每个学生就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思维的积极性, 以及语言表达、个性形成等方面都会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高。如《三袋麦子》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提问设计:

提问1:小猪、小牛和小猴, 你认为谁做得好?

生:小猴做得好, 它最聪明, 懂得把粮食种下地, 以后就有吃不完的麦子了。

提问2:那你们觉得小猪和小牛怎么样呢?

生1:我认为小猪虽然很贪吃, 但是它很能干, 能做出那么多好吃的东西来。

生2:我认为小牛的做法也是对的, 小牛很勤劳, 把麦子保存得很好。

在这个片断中, 学生的思维一下就打开了, 都说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 真正做到了不拘泥于课本, 不寻求唯一答案, 思维得到了发散, 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三) 提问要促使学生在质疑辨疑中体验成功。

质疑主要指学生质疑问难, 目的是培养学生多思善想的习惯,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机会,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尊重学生的见解,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辨疑是指教师在学生学完一个单元或一部分知识后, 对易混易错的相类似的字、词、句、段、篇组织学生讨论辨析, 通过争论辨析后形成正确认识, 正确掌握知识并体验成功。如:《秦兵马俑》提问片断:

提问:通过两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秦兵马俑举世无双、享誉世界, 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1:我想知道秦兵马俑是谁第一个发现的?

生2:秦兵马俑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生3:……

师:老师这儿有一些资料但不很全, 请看图片, 你现在能解答几个问题了?查资料是个很好的方法, 大家回去查一查, 课间也可到台前电脑上上网搜一搜。两周后, 我们开个“发布会”。

(四) 提问要把握好时间。

小学一堂课40分钟, 如何准确地把握和合理分配四十分钟, 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小学生好动、好奇, 但持续时间不很长。如果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只是教学知识,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便是消极的。因此, 教师可以适当穿插课堂提问, 但要科学地利用时间, 一方面让学生有自主思考的时间, 有讨论的时间。这样的提问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还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更有利于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 一节课中也不能都进行提问, 提得多了, 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漫谈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第6篇

(一) 问题多而没有中心

提问并不是随意而为之, 而是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而进行, 有的教师整个课堂上都在提问, 问题多如牛毛, 而学生实际回答的不过那么一两个, 很多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好无用武之地”。可能有的教师错误地将新课标的理解为满堂灌向满堂问转变了。其实, 课堂提问不在多而在精, 如何才能精?就要紧扣教学目的和教材重难点,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精简提问数量, 直入重点。

如在《乌鸦喝水》的教学中, 教学重点是在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认识到乌鸦的聪明能干, 并从中受到启发。为此, 教学中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乌鸦找到水了吗?乌鸦喝水时遇到了什么困难?乌鸦怎么想到办法的?乌鸦想到了什么办法?”接着在对课文进行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来进行实验验证乌鸦能不能喝到水, 再以问题“从这件事中你认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乌鸦, 给你什么启示”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整个课堂中问题不多, 但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 学生在讨论中很快就掌握了重点, 达到了预期学习目标。

(二) 问题空泛而无层次

在语文课堂中最常见的一大问题是教师的提问不会因为学生的不同而区别对待, 基本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提问, 一个问题提出后要求全班学生进行回答。于是, 会的学生不愿意再探究, 而不会的学生则不知该从何说起, 问题提出后很容易陷入有问无答的僵局中。同时还会出现提问过易或过难的现象。提问过易, 学生不需要经过思考便能对答如流。这样的课堂, 看似热热闹闹, 其实毫无意义, 说白了就是浪费时间;提问过难, 超出了学生的思维水平, 造成了学生对问题的畏难情绪, 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也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 课堂提问要做到难易适度。

二.提高提问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一) 转换角色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都喜欢将学生当做学生看, 而没有意识让学生融入到文本中, 让学生成为文本的主人公。如果学生能真正融入到文本中, 成为文本的主人公, 那么, 他们所面对的的问题就不仅仅为了学习知识而去解决这个问题, 而是以设身处地的意识来解决问题。因此, 在提问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让学生进行角色转化。如在《狼和小羊》的教学中, 要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狼的本质, 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进行阅读, 阅读中教师再辅以问题引导, 感受会更加深刻。

(二) 示弱提问

如果让学生给老师帮点忙, 拿个什么东西, 学生都很愿意。把这种“帮助”引进课堂效果也特别好。“老师有个不懂的地方……”“老师还有个问题不明白……”“老师又有不明白的了……”在这样的情况下, 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促使学生认真研读文本。

(三) 点睛设问

根据文中的中心句设置问题。中心句就是文中的总括, 是文章中心的揭示, 是作者的点睛之笔。因此根据中心句设问, 不至于离题太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有这几个问题而逐步引导阅读, 探究, 整个文章的脉络就变得清晰了,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更容易把握住重点。再如《哪吒闹海》的教学中提出的问题是“1.哪吒为什么‘闹海’?2.哪吒怎么‘闹海’?3.‘闹’海结果怎样?”三个问题将整篇文章连成一个整体, 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解决了文章的层次问题, 很好地起到了点睛的作用。

好的问题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 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思考, 对问题的分析会更加深入, 知识构建过程会更加紧凑, 技能培养会更加高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还要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 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来设计问题, 让问题成为构建高效课堂的助推器。

摘要: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问题是最基本的师生互动方式, 教师通过问题可更好地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究, 在对学生的“答”的反馈后及时进行教学策略调整。而学生则根据教师的问题而深入思考, 从而在分析问题中获得知识的构建。但从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现状来看, 教师问题过多, 没有一定的针对性, 问答间的时间间隔过短等都是常见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 就课堂提问需要注意的内容进行简单分析。

谈谈语文课堂的艺术留白 第7篇

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教学不但是一门科学, 更是一门艺术。”语文的艺术性在于作者用语言文字借助具体的人、物、景、事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作者一般不直接作出表白评价, 需要读者结合自己的体验经历、认知理解、作出感悟。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全文没有评价菲利普夫妇, 只有通过家人对于勒的态度变化才能理解小说要表现的主旨。散文《背影》把父子深情寄寓在“车站送别”、“望父买橘”的情节的叙述中, 质朴无华, 但读来令人潸然泪下。“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的雄浑开阔,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的幽寂恬淡,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的怅惘无奈, 都留给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 细细品味咂摸这些内容, 进入作者营造的意境中, 我们将获得审美愉悦。

一句话, 留白是文学作品与生俱来的特质, 语文教学只有抓住了这一特性规律, 才不会出现语文课堂的表面浮华和假象热闹。让语文课堂多一点沉寂, 少一点浮躁;多一点思考, 少一点讲解;多一点等待, 少一点急躁。语文, 因留白更精彩。

二、语文教学规律需要艺术留白

自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 教师越来越注重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倡导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诚然, 教师只是课堂的导演, 而不是主角。但是在对语文课堂评价方面, 我们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学习实效和学习方法等方面还是太少。语文是所有课程中人文性最强的一门学科, 其内容的丰富性、情感的多样性、表达的含蓄性、主题的深刻性决定了语文教学有着不同于一般学科的教学规律。

1.读的留白。教师的朗读, 抑或是借助媒体朗读只能发挥激发兴趣的作用, 永远无法替代学生的自主个性的阅读。学生对作品自主阅读的过程就是思维涌动的过程和语感形成的过程。语 文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课堂时间, 而要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 让学生充分地和文本交流、和作者对话。《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互动过程。表面上课堂异常冷清, 体现不出教师的价值, 实则是学生“蓄势”的过程, 这是一种轰轰烈烈的静。课堂留白不仅是一种勇气, 而且是一种智慧, 更是一门艺术。大凡魏书生、余映潮等大家上示范课, 我们发现都会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阅读时间。只有学生读了, 而且读充分了, 才可能有所感悟和发现, 才有思想和老师、同学交流。

2.讲的留白。一位前辈曾经告诫我 , 语文课堂不是你卖弄学问的地方。教师不要试图把自己知道的全讲给学生听, 不要用自己的体验和阅历取代学生的认知, 不要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强加给学生, 而要了解不同时代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生命体验, 尊重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不该讲和不用讲的坚决不讲与本节课关系不大的话不讲, 没有想好的话不讲, 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 让学生多学。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多教不一定学生能多学。因此, 与其低效率地多讲少学, 还不如在讲什么、怎么讲上下工夫, 做到“少讲多学”。

3.问的留白。教师的提问要有价值、有层次 、有深度 , 千万不要用“是不是”、“对不对”等生硬机械的发问方式。如教完《变色龙》, 教师可提问 : “警官奥楚蔑洛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教师抛出这个问题后应停顿, 留给学生反思、整合、表达的时间, 等待学生做出理性而准确的表达。不要渴求全班学生“一起吼”的壮观场面 , 否则会为教师提供假象 , 导致学生形成思维惰性。一个问题的抛出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 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倾听学生的发言需要的不仅是耐心, 还需要尊重与发现。即便是学生回答得结结巴巴、词不达意也不要急于否定, 这至少比不假思索、随口应答要好。

4.说的留白。回答、质疑、交流时, 部分学生胆怯不敢表达, 或语言组织不到位, 或因缺少一个恰当的词句卡壳……老师针对种种情况, 不要急躁, 等一等, 给学生多一点点时间, 多一点点提示, 多一点点鼓励。学生在老师的等待和鼓励中会积极思考, 燃起思维的火花。学生的回答不一定全面完整, 学生的表达不一定准确严密, 学生的思考不一定正确到位。多一点忍耐和宽容, 学生会慢慢在等待中思考, 在思考中表达, 在表达中提高。

三、构建高效课堂呼唤艺术留白

正确认识语文课堂留白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课堂上教什么, 不教什么, 怎么教, 不仅是在课前就能完全把控的, 教师要根据课堂预设和课堂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与语文课堂留白是不谋而合、有机统一的。 凡是学生会的, 教师切勿重复;凡是学生一学就会的, 教师切勿多讲;凡是学生学不会的, 教师切勿费神。一节课, 教师要教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易混和易错点。一节课的时间是常量, 教师教得多了, 学生学的时间势必会缩减。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才是学习的有效途径。学生要思考就要留给他们思考的时间。 教师一定要少讲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思考、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讲, “学堂”一词比“教室”更精准, 更能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课堂留白, 注重实践, 发现和缩小个体差异, 提高学习能力, 这一点早已被“洋思中学”和“杜郎口学校”印证。

上一篇: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下一篇:民政档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