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路文化建设

2024-07-31

基层公路文化建设(精选12篇)

基层公路文化建设 第1篇

一、公路文化与企业文化、交通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 又叫组织文化 (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sational Culture) , 是一个组织有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 是以人为载体的现象。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

作为政府职能机构的组成部分, 交通部门可以看做是国家经营的特殊企业, 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组织文化, 为社会与国家经济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当前, 我国正着力构建“公铁水空”的大交通体系, 整个交通行业发生着从思想方针到工作实践的巨大变化, 和谐、人文的观念更为深入地融入到我们的工作、服务中去。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大文化建设力度, 这种文化建设不仅仅要“自上而下”, 同时也应该“自下而上”。

公路是“大交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占有极其重要的份额。公路文化是组织文化的一种, 隶属于交通文化。

二、基层公路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内容

(一) 加强基层公路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作为基层公路部门如何使用当前形势的发展, 如何在发展壮大自身实力的同事更为有效的为人民服务, 为公路事业现代化服务、为构建社会和谐服务, 值得我们认真探讨与研究。作为公路事业的核心与灵魂, 公路文化建设凸显其重要性, 既要符合地方实情, 又要符合行业实际。

(二) 基层公路文化建设包含哪些方面

顺应新形势要求, 公路部门经历了多次职能转换, 由原先的建设型部门逐渐向服务型部门转变。从工作实践看, 文化建设应包含对内凝聚和对外扩散两个方面。对内, 要形成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者兼而有之的公路文化;对外, 要树立社会知名、群众认可、管理相对人支持的单位形象。

三、基层公路文化建设的一些思考

(一) 对内凝聚的文化建设

作为公路行业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公路文化是构建和谐公路的重要保障。对内凝聚的公路文化包含了表层的物质文化, 中层的制度文化和深层的精神文化。三者互为因果, 相互作用。物质文化是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基础, 制度文化制约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则是两者的思想保证, 也是公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首先从公路的是物质文化建设来看, 它指的是公路的实质状态, 包括公路、桥梁、路容路貌、职工物质生活条件以及公路技术、效益水平等非实体的物质现象, 是整个公路文化的载体和外在标志。随着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 在公路人的辛勤努力下, 一条条安全畅通、绿色环保的公路拉短了空间距离, 将城市、城乡相互连接。

其次是制度文化建设。形成切合地方实际、符合公路部门特点的规章制度, 为促进公路事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围绕“廉洁高效、安全畅通”这项目标, 全面推进路政管理、规费征收、养护监管等工作有序开展并稳步提高。随着物质文化的发展, 制度文化应不断完善, 并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的要求, 做到与时俱进, 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再次是精神文化建设。公路文化的精髓便是精神文化。在公路事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意识形态, 道德规范、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 都是支持和维系公路职工奋发向上的源泉, 是整个行业的精神支柱和凝聚力所在, 是公路行业充满生机和活力及持续和谐发展的保障。

随着构建和谐社会新形势的要求, 公路部门工作必须走的更好更细。然而随着道路的越来越平坦越来越便捷, 投诉的现象却越来越多。究其原因, 是老百姓对公路的期望值越来越高, 法律意识越来越强, 为此, 作为服务行业的公路部门, 不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加强自身的作风建设, 更新服务意识, 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更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牢记以人为本的宗旨, 着力构建和谐公路与和谐公路文化。

(二) 对外扩散的文化宣传

公路文化建设的薄弱点更多的体现在对外宣传上。“酒香不怕巷子深”。公路人很多时候一心保障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 却往往忽视了对社会大张旗鼓地宣传公路部门发生的新人新事新气象, 在做好公共服务工作的同时还应打理加强对外宣传工作, 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对公路事业的关注程度, 把公路行业最真实、最鼓舞人心的一面展现在人们面前, 发动全社会的力量一起关心公路, 这对公路事业的发展无疑起着更为重要的推进作用。

如何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 就是要我们多走出去, 让老百姓了解公路部门的机构职能, 让大家知道公路事业的发展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改变宣传方式, 变单一的平面媒体宣传为多样灵活的全方位宣传, 应与报社、电视台、电台加强横向联动, 让公路文化对外辐射的能力更加强大。例如, 某段公路因特殊情况发生水毁对行车安全构成了威胁, 就要通过电台及时向车主提供路网信息, 避免交通堵塞或意外事故的发生。这样既为群众提供了便捷, 也使公路部门的形象更加的充实饱满, 还可采取“热线电话”等形式加强与群众的沟通联系, 倾听他们的心声, 解决他们的困难。

我们身处一个高歌猛进的社会发展时代, 随着公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形势需要, 公路文化建设也应不断增强和提升自身的“马力”和“功力”, 不断创新观念, 建设并完善新颖独特的公路文化, 并通过积极探索、培育和开发其深层潜能, 使公路文化的力量孕育在公路事业的蓬勃发展、公路管理的和谐进步和公路文化的生动活泼中。基层公路部门作为与人民群众联系最为密切的前沿窗口, 公路文化的建设更能体现公路系统的形象与发展, 因此, 只有不断加强公路文化建设, 扩大社会影响力, 使全社会都加入到关心公路事业发展、支持公路行业工作的行列中来, 公路事业发展的明天才会更加璀璨夺目。

摘要:文化是一个地区与部门综合实力的重要构成要素, 是任何事物发展、进步不可或缺的内在驱动力。公路文化是公路行业的灵魂, 是推动公路事业持续和谐发展的不竭动力。特别是基层公路部门, 公路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基层公路文化建设 第2篇

根据县局党委、县局关于在全局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要求,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和盛市、县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切实加强我站基层基础工作推动公路事业的健康发展,我站结合公路养护工作实际,在全站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一年来,由于宣传到位、领导重视、落实措施得力,使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我站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制定方案,大力宣传

为确保活动真正取得实效,3月21日站召开了由站领导班子、中心主任参加的“基层基础建设年”座谈会,重点研究讨论我站养护工作存在的差距、不足及发展战略,并根据养护工作实际,制定了一套可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同时确定了洪建和同志为组长、耿旺同志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组员的活动领导小组,以加强领导、督促落实,站领导对此项活动非常重视,要求全站职工把此项工作放在近期工作的首要位置抓紧、抓好,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发展和交通建设这个中心,抓基层、强基储凝全力、聚人心,从自身的思想知识入手,着力解决影响公路养护事业发展问题,唱响“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的主旋律,形成人人都关心养护发展,人人都参与养护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纷繁复杂,如何在工作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谋求发展是全站上下一直非常关注的问题。特别是今年以来,我站紧紧围绕“平泉要发展,交通怎么办”这一主题,正确认识和分析我站的养护工作现状,对日常工作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再分析、再研究、再论证,努力探索符合实际发展的新路子,站在公路养护发展大局上进一步谋划今后的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目标,制定促进公路养护发展的具体保障措施,一步一个脚印,认真抓好落实。同时,建立基层基础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严格执行县委、县政府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规划及相关措施。

1、日常养护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国省干线公路的规范化养护,努力提高好路率及养护质量;加强辖区路段的公路、桥梁、险方、险坡的日常巡查工作,责任到人,避免汛期期间造成水毁等事故发生。抓好中心自身建设和管理工作,严格对照《合同》条款,好的予以表彰,该奖励的奖励,该重用的重用。对于完不成任务、工作散漫,责任心不强,影响较坏的全站通报批评,该罚的罚,该待岗的待岗,彻底打破“大锅饭”思想,创造“不爱岗就下岗,不敬业就会失业”的紧张、严肃的工作氛围,采取一切措施,充分调动养护职工的积极性。同时树立了李相新等一批先进典型,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多种措施的实施使养护职工的积极性普遍有所提高,责任感、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养护工作也达到了历史最佳水平,受到了市、县领导的一致赞誉。

2、路政管理工作:坚持24小时上路巡查制度,及时查处一切违章侵权行为,从加大行风建设力度入手,强化路政管理的制度建设和自身建设,对执法队伍进行定期军训,思想理论学习、业务技能培训及考核,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坚决杜绝执法过程中“吃、拿、卡、要”、“冷、横、硬”等不良作风,文明执法、文明服务,树立良好的路政执法新形象,无公路“三乱”及“两错”案件的发生。

3、公路工程建设:省道平青乐线红山咀至宽城界37km大中修工程于4月15日开工建设,已于9月20日竣工通车。此项工程的胜利竣工,使平青乐线南线路况得到了彻底改观,为进一步优化我县经济发展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全县干线公路危桥维修加固工程已于9月中旬全部竣工通车。

4、公路绿化:绿化、美化工作在去年的基础上得到了大力完善,尤其是“红花绿叶”工程,更是有了跨跃式发展。同时加大了新植、补植乔灌木的后期管护力度,成活率达98%,认真总结一年来的绿化工作取得的成绩经验和存在问题,和兄弟县绿化工作相比较,取长补短,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为更好地完成明年的绿化工作打好基矗

三、因地制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公路养护工作特别是施工期间,具有点多、面广、人员分散等特点,为此,我站支部成立了大修工地临时党小组,明确职能,以便集中人员能够更好地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一年来不断加强对党员的学习教育,深刻学习和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精神,增强干部职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牢记“两个务必”,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强化了组织生活,坚持完善“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项制度,用制度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认真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四大纪律、八项要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主题活动,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措施。坚持周五学习日制度,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党的十六大精神和时事政治,促进干部职工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发展党员工作积极稳妥、程序规范,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做到年初有计划,培养有目标,发展有重点,积极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一年来,有1名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吸收了4名符合党员条件的同志加入党组织,为党组织注入了新的血液,全站又有4名同志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四、加强队伍整体建设,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中,我站通过狠抓四种建设,努力提高优质服务水平。

(一)抓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张贴上墙。规范办事程序,引导干部职工按原则、制度、程序办事,真正形成了有章必循、违章必究的良好局面。

(二)抓形象建设,加强我站“机关形象”、“执法形象”、“道路形象”、“领导形象”建设,努力树立良好的公路养护与管理新形象。

(三)抓作风建设

。大力开展“创建文明机关”和“抓党建、保稳定、促发展”党建主题活动。深化服务承诺,加强政务公开。抓素质建设,按照“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的要求,结合公路养护行业特点,着力树立十种正气,加强十方面教育,抓好职工的素质教育。

(四)抓环境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大力整治环境卫生,推进站办公楼和各养护中心的绿化、美化、净化、靓化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开展“革除陋习、树立新风”活动,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加强干部管理,规范办公秩序,坚持文明办公。热情服务、依法行政,坚持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现象,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五、加强综治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强化我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一切以交通建设大局为出发点,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和治安隐患定期排查调处网络,认真组织开展治安隐患、矛盾纠纷、群体性事件和信访苗头排查活动。大力规范信访程序和群众信访行为,引导职工、群众依法逐级有序信访。积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全面抓好安全生产各项措施的落实,建立健全抓好安全生产的长效运行机制。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继续开展“以德治交”创建活动,杜绝赌博、迷信等一切不文明之风,把全站职工的注意力引导到加快发展和健康向上的活动上来。

六、抓住关键,制定整改措施

为了切实加强我站的基层基础工作,推动公路养护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7月26日由主管理副局长杨国升同志亲自带头,站班子组成的调研组深入平青乐线大修工地及各养护中心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基层基础调研工作,广泛听取基层反馈的意见、建议,查摆工作中存在的阻碍发展的主要问题。谋划促进公路养护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同时根据查摆出来的问题及时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以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各项工作。

由于站领导的高度重视,加之职工的共同努力,使此次“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职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忱明显提高,整体素质明显增强,各项工作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此次活动的成功经验再次向我们证明,健全的工作制度,强而有力的保障措施和合理的约束机制是加强和完善我们各项工作的关键。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继续建立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长效机制,常抓不懈,以现有的成绩为起点,不断寻找不足,努力使各项工作得以进一步完善,为全县经济建设和交通建设服务。

平泉县公路管理站

基层公路文化建设 第3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4)20-0036-02

我省高速公路营运单位从管理主体多有不同:有事业单位的,有国有企业,有上市公司,有股份制或民营;从管理方式上主要有两种:传统分站式管理,聚核集中式管理。但共同的特点是,收费、路政、监控等基层党员分布点多面广,且大多都是全天侯轮班,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组织生活开展都是困绕各营运单位党组织的一大难题,本文结合自己的党务工作实践,总结一些值得推广的经验,仅供交流探讨。

1党建工作深入基层,工作开展贴近群众

2003年4月3日,京珠北正式开通营运,建设时期的党支部统一管理党员的方式已不适应党组工作的开展,于是公司召开党政班子会议,讨论党小组的设立,针对如何设置,主要有两种不同意见:一是成立公司机关、收费、路政三个小组,小组长分别在党群部、收费部、路政大队中选;二是成立公司机关、收费站和路政中队分南北段成立共三个小组,小组长分别在党群部和南北收费站路政中队中选。考虑到收费部、路政中队为业务主管部门,主要业务繁忙,且主要办公都在公司本部,不利于党务工作的贴近群众性,会议最后确定选第二种方案,后来党支部升级为党总支后,又将党支部设在原先的党小组上。通过近七年的实践证明,这种组织方式有利于党务工作的开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有利于对党员的管理。由于党支部委员、党小组成员大都是由收费站、路政中队管理成员担任,他们与一线党员朝夕相处,能及时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和学习、工作情况,同时也容易掌握党员的问题和困难,使党员的动态管理更直接更及时。

②有利于组织生活的开展。由于每个站都相隔10 km以上,一个支部所属3~5个站队,且所有党员分布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班,这给组织生活的开展带来了不便,这时,兼职党支部干部的优势就突现出来了,因为他们熟悉每一个党员的作息,可以准确的安排组织生活,使组织生活尽量不影响党员的工作和生活安排。

③有利于发展新党员。由于兼职党支部干部平时与员工一起工作,一起生活,充分掌握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动向和工作学习情况,使组织在发展新成员时党、组干部能把好第一关,确保党“新鲜血液”的质素。

2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增加群众员工的参与性

思想是灵魂、是导向、是行动指南。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党员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组织建设的重要途径,新形势下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为创建学习型组织为目标,把握“讲党性、树正气”这个主题,形成“党建促管理、管理要党建”局面,分公司党组织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的同时,多措并举,积极探索组织生活新思路,努力改变以往读书看报、开会学习传达的形式呆板的组织生活模式。主要做法有:

①组织党员上午爬山、下午上党课,使党员的思想教育与强身健体相结合。

②开展利学发展观党务知识和业务知识相结合的竞赛,使员工提高业务能力和政治觉悟。

③邀请当地全国模范和分公司先进模范给全体党员做报告会,培育党员学习模范、学习典型、争当模范的氛围。

④每年纪律教育月期间,党总支都会安排党员干部到韶关监狱听党纪案犯现身说法活动,以反面活教材使党纪警钟长鸣。

⑤在站队图书室建立“流动书屋”,交流互换图书,拓宽党员的知识面,同时丰富了员工的业余生活。

3基层调研常态化,实事求是的开展党务工作

各分公司党政班子在开展工作时,把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要求制度化,严格落实省公司的“四访”机制:领导干部基层接访、上门探访、带案下访和基层巡访,特别是在分公司制度修订、薪酬改革、人事调整、新收费营运政策执行等涉及员工、顾客利益的事情时,党政领导更是非常注重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工作,在开展调研工作时,坚持民主决策,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排除党员群众中存在的问题和不稳定因责,教育引导群众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发挥群众力量,同时,党政干部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吸取营养、经受锻炼、接受监督,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4把党组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促进分公司

科学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党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两项不同的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许多方面都是相同、相通的。其一,对象相同。其二,方向与目的一致。企业党建的中心工作是服务于企业发展,服务于经济建设。企业文化和企业党建必然是互相交织、密切结合,并且共损共荣。

因此,分公司早在开通之初,就本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原则,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和发展紧密结合,引导党员成为先进企业文化的实践者、倡导者和示范者。主要有三种做法。

4.1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企业管理知识告诉我们,企业的员工并不是只要给钱就会卖力干活的“经济人”,而都是活生生的“社会人”:他们并非只要物质满足,还需要友谊、尊重、关怀等,进而还有自我实现的需求。思想政治工作应以此为切入点,研究职工的需求与思想动态,引导员工的价值取向,不仅可以让企业的目标成为职工的努力方向,而且还能让员工有被认同感与归宿感,提高对企业的忠诚度。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还在于人才的优势,依照“把企业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企业骨干”的工作思路,吸引优秀员工向党组织靠拢,进而扩大党建文化、企业文化在在广大职工中的影响。例如:开通初期,由于各站队硬件缺失,站内除了蓝球场基本无其它娱乐设施,加上站队都地处偏避的乡镇,站队工作性质单调,业余生活又枯燥、乏味,且倒夜班又辛苦,公司员工流失率相当高,分公司领导掌握这一情况后,除了下基层做了大量的就业形势教育和思想工作外,上报省公司同意为各站队建立了“职工之家”,每个职工之家都设立了图书室、网吧、棋牌室、健身室、多功能影音室,现分公司职工之家还被全国总工会评为“模范职工之家”称号,并定下每年秋天举办一届“职工运动会”,使员工不再感觉到枯燥、乏味,与之相代替的是企业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

4.2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文化建设

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更是引领文化建设尤其是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的重要指导思想。

分公司早在开通之初,党支部就提出了开展“十个一”工程的企业文化创建活动:“喊响一个口号、树立一面旗帜、唱响一支歌、组建一支业余文体队伍、建立和完善一套规章制度、制作一套宣传资料、延伸一条‘绿色通道、建立一系列服务措施和应急预案、创建一个国家级文明示范窗口、形成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并通过工程启动仪式、“十个一”知识竞赛等方式提高全体员工对工程内涵的认识。2005年7月,交通集团在全省系统内推行首届以“阳光之路、阳光服务”为主题的文明服务月,至今年已开展到第五届,在全省高速公路系统推行品牌创建活动,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争当创建“和谐交通”领头羊;与此同时省高速公路公司向全司子、分公司提出了“纵横南粤、高速广东”的核心价值观和“一路畅行”品牌创建号召,而京珠北分公司也向全体员工提出了“服务从细微起步”的核心价值观和“贴心服务”品牌创建动员,运营高速公路作为“窗口”单位,提供给司乘最好服务就是我们的目标,而服务往往由小见大,因此,为了使广大员工领会其精神实质,我们编印企业文化宣导手册,并人手一册,还运用墙报、内部刊物作主题宣传,并将企业文化内容作为业务知识一样在每季度的业务考试内容,使广大员工耳熟能详,牢记于心,且领悟其内涵,从而自觉落实在行动上。

4.3加强制度建设,让企业文化转化成为具体的规范

《易经》中有这样一句话:“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指圣人在考察人类社会的文明时,用诗书礼乐来教化天下,以构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体系和制度,使得社会变得文明而有秩序。而对于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的关系,联想控股的总裁柳传志有个更形象的比喻:企业的价值观是公理,企业的规章制度是定理,定理是在公理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也就是说,制度是在企业文化基础上的具体体现。企业文化没有强制力,它是软性的,而企业制度是刚性的,具有强制性,要求全体人员都必须遵守。所以,通过制度建设,就真正保证了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分公司一向来非常重视按照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包括党建工作的制度在内,不仅全面、完善,而且有效执行、落到实处,有效保证了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2008年春在抗冰雪灾害天气、应对突发情况等行动中,党员更是冲锋在前,在群众中树立了党组织的良好形象。所以,党组织在企业日常工作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就能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是党建工作的需要,也是企业发展的要求,是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成果的直接体现。

要想以党建工作为企业科学发展保驾护航,首先需要明确企业党组织的作用与任务,找准角色,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等优势,认真学习,加强团结,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党建工作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就象公司开通十年的发展,正是从点点滴滴的积累,才有现在质的大飞跃。站在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构建“和谐交通”为目标,发展创新企业文化,赋予“精、诚、守、道”这一企业精神更多时代内涵,让它成为我们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 徐平涛.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现状与对策[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2,(12).

基层公路文化建设 第4篇

近年来, 作为当前承担公路路政管理工作职责的公路路政执法单位, 为了全面落实完成“保平安、保稳定、保畅通保形象”中心工作的目标任务, 推动公路路政管理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不断加强公路路政文化建设, 有力提升基层执法部门的形象, 持续提高执法队伍的凝聚力, 做了大量文化建设工作的探索和实践。本文将对近年来基层公路路政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和启示进行简要总结。

二、如何建设基层公路路政文化

(一) 着力在加强公路路政环境物质层上下功夫

在公路路政文化建设中, 环境物质层是文化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和物化形式, 是指承载组织文化的各种客观条件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公路路政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 以及各实体之间的结构关系, 无不反映了部门的某种管理理念和价值理念。完善的办公生活设施、科学合理的布局安排、清新优雅的工作生活环境, 能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 不仅有助于陶冶路政人的事业情操, 有助于塑造路政人的美好心灵, 更有助于激发路政人忘我的开拓进取和无私奉献精神。

(二) 着力在加强公路路政管理行为层上下功夫

管理行为层是树立外部形象和促进内在发展的根本, 对文化的确立有着重要的影响。管理行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制度;二是行为规范。

公路路政制度文化建设作为路政文化的内在机制, 主要涵盖的是本部门本单位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是保障日常路政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必不可少的机制。俗话说:“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只有建立起完善的规章制度, 规范路政人执法工作及服务管理行为, 才能保证我们路政管理工作井然有序并卓有成效地开展。事实上, 在我们的基层公路路政执法部门中, 通过积累公路路政管理工作实践经验和做法, 结合路政管理实际, 也制定出了操作性比较强的工作管理规章和制度, 并装订成册印发到所有在岗路政人员遵照执行, 而且在管理工作实践中也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 着力在加强公路路政理念精神层面上下功夫

公路路政的理念精神即公路路政行业的精、气、神。表面看来, 似乎“虚幻”“无形”, 但一旦形成, 便能在广大干部职工中自觉地起到凝聚、熏陶、驱动、激励、评价的实实在在的作用, 从而可以自觉营造出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比学赶超、争先争优的激情创业的良好氛围。比如, 目前有些基层公路路政执法单位出台《组织文化手册》, 《组织文化手册》包括核心理念、应用理念和处世哲学。手册的出台通过调查问卷形式汇总了所有队员意见和建议, 队员的文字可能不够精练, 不够完善, 但能真实的反映出队员的内心想法, 对文化建设的指导性作用非常强。在广泛调研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 所形成的具有时代特征、行业特点和路政特色的文化理念体系, 也成为基层公路路政文化建设进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成果。在《组织文化手册》的基础上, 制定文化宣贯计划, 开展动员大会、文化测试、文化讲座等活动, 开放图书阅览室, 定期发放文化书籍, 使文化建设做到了入脑、入眼、入心。

三、如何使公路路政文化建设走得更远

(一) 做好文化建设阶段性总结

要认真总结文化建设前一阶段的实践经验和不足, 尤其是对存在的不足要结合实际采取不同形式去发现、收集、研究, 比如开展调查问卷、基层走访、座谈会等形式收集干部职工对当前单位公路路政文化建设情况的意见和建议, 在细致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 形成对存在问题和不足的完善的解决提高方案, 并积极执行改进工作。不能只陶醉在过去的荣誉和文化建设成就里, “止步不前”、“固步自封”就等于“落后”。要在原有的文化建设目标上树立新的文化建设目标, 不断总结, 不断提高, 不断完善, 才能持续调动干部职工对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才能有效发挥文化建设在增强公路行业发展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 提高队伍思想道德素质, 推动公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上的重要作用。

(二) 做好文化建设长远规划

公路路政执法单位实施文化建设应该有一个长远的战略规划。目前, 基层公路路政执法单位的文化建设, 在文化理念的提炼、宣贯上都有成功的例子, 有些单位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基层特色, 制订了三年、五年公路路政文化建设方案, 成功走过了文化建设启动、发展、深化、巩固等阶段, 美化了办公环境、受益于干部职工, 也为干部职工谋得了实实在在的福利, 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 加强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

基层公路文化建设开展多年以来, 公路路政执法单位都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 在这个基础上, 应该对公路路政文化在执法单位的建设和应用进行理论研究, 同时要加强对文化建设考核评估体系的建立进行研究, 建立考核评估体系, 形成一整套科学有效、操作性强的考核评估体系, 才能促进公路路政文化建设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国交通运输文化品牌建设理论与实践培训班资料, 2011 (4) .

水泥稳定碎石公路基层施工探究 第5篇

水泥稳定碎石公路基层施工探究

本文阐述了二级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原材料、配合比、施工程序以及施工机械的要求等几个方面,总结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质量控制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作 者:韩明祥 邹阳春 作者单位:抚州市公路局乐安分局,江西,抚州,344300刊 名: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英文刊名:BUILDING AND DEVELOPMENT年,卷(期):“”(5)分类号:U4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 基层 技术性能 质量控制

高速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 第6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基层;施工工艺;半刚性基层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51-0044-01

近年来,我国正处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期,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已经超过2万Km,将用30年的时间完成“7918”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建设。届时国家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要达到12万Km左右,加上其他各种基础工程建设,其规模将是空前罕见的。

1概述

1.1名词术语

基层是指直接位于沥青面层下用高质量材料铺筑的结构承重层或直接位于水泥混凝土面板下用高质量材料铺筑的一层;路面基层(又称底基层)是沥青路面基层下用质量较次材料铺筑的次要承重层或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下用质量较次材料铺筑的辅助层。基层和底基层均可以是一层或两层,可以是一种或两种材料。

1.2路面对基层的要求

高速公路常用的路面结构情况如图1所示。沥青路面的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它承受着有沥青面层所传来的所有车辆荷载的垂直力,并将它扩散到下面的垫层和土基中去,这就要求沥青路面基层具有足够大的强度和刚度,且具有非常良好的扩散应力的能力。路面对其基层的具体要求如下:①拥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②拥有足够的水温性和冰冻稳定性;③拥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④拥有较小的收缩性;⑤拥有足够的平整度;⑥与面层有良好的结合性。

1.3路面基层的基本类型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起步较晚,并且起步后建设速度快、力度大,对路面基层的研究较少,路面基层按其结构组合设计可分成四种类型:第一类是柔性基层材料,包括级配型集料、嵌锁型碎石以及沥青碎石混合料等;第二类是半刚性基层材料,包括水泥稳定类、石灰稳定类和石灰工业废渣稳定类等;第三类是刚性基层材料,它包括水泥混凝土、贫混凝土和碾压混凝土等;第四类是混(复)合式基层,即上部使用柔性基层材料,下部使用半刚性基层材料。

2高速公路基层施工技术和工艺特点

据统计我国90%以上的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基层和底基层均采用了半刚性材料。半刚性基层已经成为了我国高等级公路路面基层的主要类型。半刚性基层是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类材料铺筑的一定厚度的基层。按其组成结构状态可分为均匀密实结构、悬浮密实结构、骨架密实结构和骨架空隙结构等四种类型。

下面以半刚性基层中的水泥稳定

图1高速公路路面结构

碎石(砂砾)基层施工工艺为例进行说明。本工艺适用于新建、改建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基层施工。

2.1施工准备

1)材料。水泥稳定碎石(砂砾)混合料的质量应符合有关设计和规范标准的要求,水泥稳定碎石(砂砾)混合料要求为厂拌混合料。2)主要机械、检测设备。摊铺机、铲车、振动压路机、自卸汽车、水车、胶轮压路机、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弯沉仪、钻芯机、靠尺等。3)作业条件。水泥稳定土的下承层表面应该平整、坚实,各项检测指标必须要符合有关的规定。恢复中线,直线段每隔20m要设一中桩,平曲线段每隔10m要测设一个中桩,同时必须测放摊铺面宽度,并且在摊铺面上每侧200~500mm处安放中墩同时测设其高程。摊铺应采用双基准线控制,基准线可以采用钢丝绳或铝合金导梁,高程控制桩间直线段宜为20m,曲线段宜为10m。当采用钢丝绳作为基准线时,应该注意紧张度,200m长钢丝绳紧张度不应小于1000N。

2.2施工工艺

1)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如图2)。

图2工艺流程

2)混合料运输。拌合好的混合料要尽快运输到现场进行摊铺,混合料从加水拌和到现场挤压成型的时间不得超过6h;若运输的距离较远,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应加以覆盖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水分的蒸发;运输车从拌合机出料斗装料时,要适当移位,采取分次装料的方式,从而使混合料均匀装满车厢,降低混合料的离析程度;运输车要具备足够的载运量,一般宜大于15t,以保证摊铺作业均匀、连续。3)混合料摊铺。在路段正式施工前应先铺筑实验路段,通过试验路段检验所采取的施工设备能否满足上料、拌合、摊铺和压实的施工工艺、施工组织,以及一次性碾压长度的适应性等。要采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或稳定土专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在摊铺机后面必须设置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应该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4)混合料碾压。当混合料摊铺完后,应检测其中的含水量,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略高于最佳含水量时,再进行压实作业,但需要严格控制碾压时段在混合料的延迟时间内。混合料碾压可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①混合料初压时,应采用轻型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对结构层在全范围内进行稳压,先静压1~2遍,碾压速度要控制在1.5~2Km/h。②混合料复压时,采用重型压路机振动碾压,一般碾压4~6遍。在按试验段所确定的碾压遍数碾压完成后,应立即检测压实度。若压实度未达到规定的压实度,要继续碾压,直至压实度合格为止。碾压速度应控制在2~3Km/h为宜。③混合料终压时,采用轻型压路机,静压1~2遍。碾压速度应控制在3~5Km/h为宜。混合料压实后表面要求平整,无轮迹或隆起、裂纹搓板或起皮松散等现象。在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起皮”、“松散”等现象,应该及时翻开重新拌和(加适量的水泥)或采用其他的方法处理,务必使其达到质量要求。5)混合料接缝处理。混合料摊铺过程中,不宜中断,如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h应设置横向接缝,横向接缝要垂直于道路中线。混合料摊铺过程中应避免纵向接缝,若分两幅摊铺混合料时,要采用两台摊铺机一前一后相隔约5~15m同步向前摊铺混合料,并且一起进行碾压。若无法避免纵向的接缝时,处理方法与横向接缝相同。6)混合料养生。碾压完每一施工工段,并且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要立即开始混合料养生,其养生期不应少于7d。一般养生方法宜采用临时覆盖法,如草帘和砂层、塑料薄膜等覆盖,例如,砂层保护法进行养生,砂层厚度宜为70~100mm。对于上基层,也可以采用沥青乳液进行养生。若上述方法均无法进行时,也可以采用洒水车经常洒水进行养生,每天洒水的次数要视气候条件而定。

2.3季节性施工

1)雨期施工。基层施工雨期时应随时掌握天气变化的情况,降雨前应停止施工,降雨后腰对进场混合料的含水量加强监测,以保证摊铺混合料的含水量适当。应特别注意施工前排除下承层积水。2)雨期施工。基层施工时,若气温低于5℃时不宜进行水稳基层施工,另外,在重冰冻期(-3℃~-5℃)之前半个月到一个月,要停止水稳基层施工,否则必须要有妥善的保温措施。

3结论与展望

路基是高速公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保证高速公路具有坚实而稳定的路面基层,是路基设计的中心任务。一直以来,半刚性基层广泛应用于我国高等级高速公路的路面基层和底基层。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级高速公路的蓬勃发展,修筑高速公路的经验越来越丰富,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对路面基层的研究也会越来越深入。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虽然还存在不足之处,通过大家共同探索,定会创造出更加优质的工程。

参考文献

[1]胡明毅.高速公路基层设计与施工探讨[J].科技资讯,2008,2.

[2]曾志强.半刚性在高等级公路路面基层的应用[J].四川建材,2007,33(5):89-90.

[3]张明.高速公路路面基层施工中若干技术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3:28-30.

基层公路文化建设 第7篇

当前,基层公路人才队伍中还存在思想比较封闭,观念比较落后,知识更新较慢,对新技术的接受还比较差等问题。同时,人才队伍的结构还不尽合理,学历层次偏低,高层次的人才和特殊工种的人才还比较缺乏。究其原因,客观上是由于公路职工工作环境大多地处偏僻、信息闭塞,工作任务单一,吸收新知识的渠道狭窄,管理分配体制的相对平均等因素所致。主观上还存在部分职工自觉学习意识淡薄,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不强,对公路发展的现状和方向不清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等问题。

要抓好基层公路人才队伍的素质建设,结合公路工作的特点,应提倡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和职工个体素质的提高并重,全面深入掌握公路工作者的思想动态,探寻具有普遍针对性的方式方法,制定有广泛适应性的、灵活多样的措施,通过内练外引、办班送培、传帮带教以及交任务、压重担等方法,由点及面,层层深入,实现公路职工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进而加快公路事业的现代化建设步伐。

1 当前基层公路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思想建设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职工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的春风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极大地开拓了职工们的视野,也促使职工的思想空前活跃。尤其是网络等现代化信息传播方式的出现,使职工们受到了来自国内外各种信息、思潮和不同价值观的冲击和影响。职工们开始学会从接收到的多种信息中,对各种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比较、思考并作出自己独立的判断,对一些社会的焦点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种活跃的思维,使得现在的思想政治工作所面对的对象已不再是单纯接受型而变为独立思考型。这种变化一方面使职工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思想观念更加解放,另一方面,社会上的各种文化思潮甚至一些不良思潮也随之进来,从而面临各种文化产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全面冲击。多元价值观或多或少冲淡现有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在公路行业内部存在着行业精神的淡化现象,部分职工存在着理想信念淡化,社会公德与责任淡化,利益自我化和功利化等问题。

(2)职工的趋利意识日益明显。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思想曾经给国人以深刻的影响。它使得人们习惯于“言不及利”,并信奉着“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在此思想基础上,多年来在我们党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所进行的理想信念教育、无私奉献教育和以精神鼓励为主的教育方法,在调动人的积极性方面曾极易奏效。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出现和发展,特别是今天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的现象,在极大地促进和增强了我国经济活力的同时,也对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形成了极大的冲击,职工开始由过去的“重义轻利”到关注甚至追求自己的物质利益。职工的趋利性有着很强的正面效应,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生产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公路事业的发展。但这种趋利性又有负效应,会导致部分职工过分重视物质利益,追求个人利益至上,对自己有利的事就干,不利的事就不干。例如某单位推行的计件工资制,待遇多少取决于完成的工作量,但公路养护生产管理的行业特点是点多线长面广工作分散,难以保证十分准确地对工作量进行考核计量,导致少部分职工赚钱的事争着干,不赚钱的事不去干,有的甚至不顾质量乱干。部分职工过分追求个人利益,既造成了对集体利益的损害,又影响了团结,还使单位的凝聚力受到削弱。

(3)干群关系的协调性不够。由于公路行业的特殊性,身处基层的职工与在机关工作的同志之间,管理干部和普通职工之间,常因工作中的沟通交流不够,生活上缺乏相互之间的关心和理解,致使出现了一定范围内的干群关系不够协调的现象。

1.2 干部选拔、培养和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干部队伍的管理不够规范科学。干部队伍的规范化科学管理,具体特征是通过制度化管理,维护公平正义,创造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通过人性化管理,激发人的潜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统筹管理,兼顾各个群体的利益,做到平衡发展、和谐发展;通过规划管理,科学指导和规范各级组织和各支队伍的发展目标,以保障各方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在公路行业干部队伍的管理方面,仍有制度建设还不够健全,激发潜能方面的管理力度不强,规划管理方面存在薄弱环节等问题。

(2)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是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的治本之策。在近几年实施的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程序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选人用人原则,但还是没有很好地体现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另外,在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制度和办法上还需进一步完善。

(3)考核激励机制不够健全。考核是干部人事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激励广大干部实现共同目标的重要手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干部队伍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思维的多变性、思想的趋利性和心理的差异性增强了行为的选择性和复杂性。在这样的态势下,传统的干部考核激励机制存在的缺陷和弊病已日益显现出来。

(4)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仍然偏低。这既有历史遗留原因,又有行业特殊性因素,由于工勤人员所占比例偏高,整体学历偏低,与社会接触面狭窄,学术研究氛围不浓,缺乏学科带头人等,导致了公路行业的职工队伍素质仍然偏低。

2 加强人才队伍素质建设的路径分析

2.1 突出思想政治建设,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

思想政治建设在各行各业中均是带动其他方面建设的根本性建设,必须抓紧抓实。抓思想政治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并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坚持不懈地推进政治理论和业务技术的学习,才能开阔眼界,坚定信心,进而提高广大职工的综合素质,最终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

(1)大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是能力之基,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因此,在抓学习上要从领导做起,通过集体学,个人自学,理论结合实践的学,向书本学,向历史学,学习一切有用的知识,大兴学习之风,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任务抓好抓实。如近年来,上林公路管理局通过出台相应的配套文件,对发表学术论文者给予奖励,鼓励大家开展学习研究,通过经常性的举办专业技术理论学习、应用软件、先进仪器使用等综合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参加广西甚至全国性的专业技能培训等,使广大职工不断有机会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近几年来,该单位组织举办的各种类型的培训近20次,送出去培训人员达40多人次,在增强单位职工队伍学习意识方面效果明显,学习氛围日渐浓厚。

(2)大力弘扬公路行业精神。公路行业精神是公路事业之魂,是公路事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公路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大部分职工常年要战斗在远离城市闹区的乡村荒野,在工作、学习、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要有耐得住寂寞,甘于奉献的精神。因此,职工在工作中要树立以苦为荣、以苦为乐、淡泊名利的思想,以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尽职尽责地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

2.2 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用人导向,造就一支骨干队伍

(1)要注重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新时期公路管理新思路的指导下,公路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突出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升和能力建设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尤为重要。一是要真正把能力建设放在工作的首位,形成崇尚能力、选贤任能的用人导向。二是突出干部能力的本质要求。加强能力建设,在公路系统中,应紧紧围绕充分发挥公路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作用。三是坚持素质与能力的统一。素质是能力的基础,主要包括知识、观念、气质、性格、修养、品德等。加强干部能力建设,既要加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又要注重提高干部的实际能力;既注重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也要通过提供机会和舞台,让干部的潜在能力充分显现出来。

(2)注重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干部。以提高综合业务能力为目标,把新招考进单位的同志安排到不同的科室、养护站工作,既锻炼了综合业务能力,又能按照其在不同岗位的表现,分配到能发挥其特长的部门工作;以丰富阅历、积累经验为目标,有计划地推进干部跨部门轮岗交流。要通过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把干部放到各种岗位上去磨炼,切实解决干部能力提升渠道单一的问题,全力打造一支业务精、素质高、能力强的骨干队伍。

(3)要把好选人用人关口。坚持以能选人,搭建能力实现的平台。要坚决摒除“唯资历”“平衡照顾”等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以“能”作为识别、选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把能力突出、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干部给予提拔或选拔到重要岗位上,切实做到能者有位、能者有为。如上林公路管理局自1997年以来,历经多轮人事制度改革后,通过竞争择优,群众评议,领导考察等,层层筛选,现任的中层干部及管理人员均为专业学(院)校毕业,年龄在40岁以下的中层干部占到了80%,其中,有不少是从基层养护站选拔上来的,做到了人员的能上能下,合理地调整了人员结构,基本达到了革命化、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的干部任用要求。

2.3 重视制度建设,盘活干部资源

(1)制度建设是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要完善和健全长效机制和制度,通过制度进行规范,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要不断完善和创新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执行责任、督促检查和科学考核3个体系,形成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才能把制度的激励作用转化为对干部资源的盘活,促进各项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2)加强制度建设,要在长效、求实效上下工夫。充分认识到制度建设对于事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持之以恒地把制度建设当作一件大事来抓,真正做到靠制度管人、靠制度办事。狠抓制度的贯彻和落实,让其融入到每一项具体工作的每一个具体环节中。要把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和责任层层分解,件件落实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做到领导有责任,部门有目标,层层有担子,人人有任务,事事有着落,件件有结果。再通过督促检查来保证工作进度,使各项工作目标既有量的标准,又有质的规定,还有完成的进度要求,才能确保各项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督促检查工作需要投入专门的人力和物力,常因实施起来存在较大困难而忽视了这项工作,导致在工作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领导提的要求满口答应,领导提的标准双手赞同,但就是不能按质按量按进度来完成任务。因此,要高度重视督促检查工作,采用专门的督查组督查、分管领导巡查和中层干部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项目标任务特别是主要业务指标进行检查,坚持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跟踪问效,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好落实,促进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

(3)有了执行责任,开展了督促检查,还要进行科学考核。先要制定科学的、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办法,然后,考核结果要与干部使用和奖惩挂钩,形成责任明确、奖惩严明、有序有效的责任机制。如这些年来上林公路管理局在机关开展的《机关效能综合考核评比》和在养护站实行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等,对全局的工作促进就很有效。通过竞赛评比,对推进力度大、亮点多、成效显著的部门,给予表彰奖励;对完成任务拖拉、质量低下的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及扣发奖金等。对成绩突出的个人,优先提拔重用;对于工作没有起色,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则进行诫勉谈话,再没有改进的就调整岗位或免职。形成在重点、亮点、难点工作中考核干部、选拔干部的用人导向,让德才兼备、勤奋工作、敢于创新的干部,政治上得到重用,经济上得到实惠。使责任目标管理体制真正起到激励先进、鞭策落后的作用。

总之,抓好基层公路人才队伍素质建设,应找准员工思想上的问题、纠正态度上的偏差、根治作风上的漂浮,利用具体有效的措施,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促使广大干部职工自觉、自发地去钻研业务、努力工作,实现打造素质高、业务精、能干事、懂管理等多元化人才队伍的目的,为公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坚强的人才队伍支撑。

摘要:当前,因公路的行业特殊性,基层公路人才队伍存在整体素质不高,业务知识单一,对社会的认知面狭窄等问题。文章结合新时期、新形势对公路工作的新要求,基于对广西基层公路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系统分析基层公路人才队伍的现状与特点,研究影响基层公路人才队伍素质提高的因素,探索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基层公路文化建设 第8篇

近几年, 在党中央及省市新农村建设优惠政策下, 县到乡镇公路建设全面铺开。而县到乡镇公路建设投人不高, 建设质量要求高的特点, 使得水泥稳定基层材料得以推广应用, 亦逐步形成了我市公路路面设计与施工的基本特点。

(1) 薄沥青面层水泥稳定基层是路面结构的基本模式, 沥青面层厚度一般为2.5 cm~3.0 cm的沥青表处。

个别交通量大的二级公路的沥青面层为4.0 cm的沥青混凝土。其中2.5 cm以下的沥青面层采用沥青洒布层铺法工艺, 3.0 cm厚的面层采用下封上拌施工, 下封层0.8 cm~1.0 cm。上拌层2.0 cm为热拌热铺沥青碎石或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而我市县到乡镇公路建设多采用3 cm沥青混合料拌和法表处;水泥稳定土基层厚度一般为巧-20 cm, 其表面容许弯沉值控制在40×10-2mm~60×10-2mm范围内, 若设垫层时, 通车路段采用泥灰碎 (砾) 石结构, 不通车路段采用低水泥剂量的水泥稳定土。

(2) 我市县到乡镇公路建设路面设计遵循“就地取材、降低成本”的原则使选择基层材料具有多样性。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广辟料源、降低成本”是我们选择基层材料的依据。根据各种土可以作水泥稳定材料的特点, 摸索总结了下列材料组合可以作基层材料:水泥稳定天然砂砾、水泥石灰土稳定纯净河砂;水泥稳定山砂碎石;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山砂掺河灰;水泥稳钒渣碎石和水泥稳定桃林铅矿渣等这些材料的配比是通过试验确定和应用成功的。

通过水泥稳定土基层材料的应用实践发现, 其沥青面层总是多少出现开裂现象, 有的路段还相当严重。

2 水泥稳定类材料的特性

用水泥做结合料的混合料称为水泥稳定类材料。经过粉碎的或原来松散的土中, 掺人足量的水泥和水, 经拌和得到的混合料在压实和养生后, 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时称为水泥稳定土。它具有一系列重要的技术特性, 因此, 在路面设计与施工中是应该高度重视的。

2.1 用作水泥稳定的土的类型

除了有机质和硫酸盐含量大的土外, 只要土中的最大颗粒粒径不超过规范规定的路面基层或底基层的材料最大粒径, 几乎各种类型的土都可以用水泥稳定, 这里包括了依据土颗粒组成, 规范所划分细粒土、中粒土和粗粒土的各种天然土壤, 以及各种人工轧制的粒料和粒状工业废渣。当然, 在用水泥稳定各种类型的土时, 应该首先考虑这种土的特性及其经济合理性和施工的可能性。实际上对适用于水泥稳定的土的颗粒组成范围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作了一定限制。据经验证实, 含有10%~35%的粉粒和粘粒的砂土和砂砾土, 用水泥稳定最好;液限大于40%, 塑性指数大于20%的土, 用水泥稳定不经济。

2.2 水泥在稳定土中的作用机理

当水泥加人土中并加水拌和后, 水泥中的各种成分与土中的水分发生强烈的水解和水化反应, 从溶液中分解出氢氧化钙, 并生成各种水化物可继续在土中形成水泥石骨架, 而氢氧化钙积极地与土发生各种反应, 主要的水化物是碱性的硅酸钙、铝酸钙和消石灰, 前二种产物是主要的胶结成分。

当水泥稳定细粒土时, 胶结作用包括机械结合和化学结合, 化学结合包括水泥和土颗粒表面的相互作用。土中的粉粒和粘粒含量增加时, 颗粒表面面积大大增加, 水化水泥和颗粒表面间的化学作用机会也大大增加。永化过程中产生的石灰, 首先与颗粒表面附着的离子起交换作用;其次与硅土和铝土作用。在土颗粒表面形式辅助的含水硅酸钙和铝酸钙胶结物, 它进一步使颗粒相结合。这种离子交换作用使土的塑性减小, 使土对水分的敏感减小。当水泥剂量增加时, 自由粉粒和粘粒的数量明显减少, 得到一种持水能力低, 体积稳定性增加, 承载能力增加的粗颗粒, 直到全部土颗粒都保持在一个固体内, 形成一种结构。此乃水泥土。

用水泥稳定粒料土 (中、粗粒土) 时, 胶结很像混凝土中的现象, 只是水泥没有填满土颗粒间的孔隙, 胶结作用主要靠硅酸钙和铝酸钙与砂质颗粒表面的结合。水泥在非粘性土中, 由于非粘性土的单个土颗粒的尺寸大于水泥颗粒, 水泥有可能全部或部分地包覆单个土颗粒, 单个土颗粒如被包覆, 通过压实使颗粒紧密接触。当水泥硬化时胶结在一起, 胶结使非粘性土具有明显的粘性, 能够具有抵抗交通荷载或温度应力引起的变形能力。混合料中胶结面积增加, 能改善材料的强度。增加水泥剂量, 选择接触点多的级配材料以及压实都能使接触面增加。

综上所述, 水泥在稳定土中的作用主要是:①改变土的塑性。水泥掺人塑性土中后能大大降低土的塑性。而且土的塑性指数降低程度随水泥剂量而增加, 且塑性指数还随龄期增长而减小;②增加土的强度和稳定性。水泥加人土中后, 将大大增加土的强度和稳定性。而且水泥剂量愈大, 稳定土的强度愈高, 稳定性也愈好。

2.3 水泥稳定土的收缩特性

水泥稳定土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的特点。其强度可以适应不同交通量和不同等级的道路的需要, 规范对不同等级的道路的基层底基层的强度作了规定。在缺乏优质粒料的地区, 采用水泥稳定土做基层是比较经济的, 只要设计正确, 施工质量好, 水泥稳定基层的使用效果也是好的, 从我地推广应用充分体现了上述优点。

但是, 水泥稳定土基层在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收缩裂缝, 致使其上铺薄沥青面层也产生相对应的反射裂缝。水泥稳定土的收缩裂缝是其本身的特性, 这也就是水泥稳定土的弊端, 是水泥稳定土基层薄沥青面层路面结构的典型病害之一。

水泥稳定基层的收缩裂缝依据产生的原因又分为干缩裂缝和温缩裂缝。

2.3.1 水泥稳定土的干缩特性

水泥与各种类型的土, 加水拌和压实后, 由于蒸发和混合料内部发生的水化作用, 混合料的水分会不断减少。由于水分的减少而发生的毛细管作用、吸附作用、分子间力的作用, 材料矿物晶体或凝胶体间层间水的作用以及碳化收缩作用等会引起水泥稳定土材料产生体积收缩。因此新铺的基层随着混合料中水分的减少要产生干缩和干缩应力, 水分减少得愈多愈快, 产生的干缩应力愈大。干缩能使水泥稳定基层表面产生很大的拉应力, 并且由表及内形成从大至小的梯度变化, 当表面拉力大于水泥与土颗料的胶结力时, 基层表面便出现了裂缝。值得注意的是, 干缩应力是在施工后的头几天内就达到最大值, 随着材料的应力松弛性质和强度随龄期增长, 其抗应变能力增强而降低。

水泥稳定土的干缩应力与土的类型和土中粘粒含量种类、水泥剂量及施工碾压时的含水量等有很大关系, 如细粒土的干缩应变大于中粒土和粗粒土;土中粘粒愈多, 干缩应变愈大, 粘粒为蒙脱土的干缩应变比粘粒为高岭土的大, 水泥剂量越大, 干缩应变也越大, 裂缝也越多, 因此水泥的最大剂量以不超过6%为宜;水泥剂量的影响还随着集料平均粒径增大而减小;施工碾压时, 混后料的含水量越大, 干缩应变也越大, 导致裂缝增多, 缝宽增大, 且随养生暴露时间长, 失水量大而增加。

据对水泥稳定土基层裂缝地段的路况调查和弯沉值测试资料表明, 凡缝宽不大的细小干缩裂缝, 对其基层的承载能力没有多大影响, 有的微细裂缝并被碳酸钙材料填满。

2.3.2 水泥稳定土的温度收缩特性

同土压成型后的相组成情况一样, 掺入水泥的稳定土通常由固相土的矿物颗粒, 液相土颗粒间隙的水和气相颗粒间的空气三相组成。在降温的过程中, 相间互相作用, 使水泥稳定土产生体积收缩即温度收缩。就组成固相的矿物颗粒而言, 砂粒以上颗粒的温缩系数较小, 粉粒以下颗粒特别是粘土矿物的温缩性较大;存在于材料内部的较大孔隙、毛细孔和凝胶孔中的水通过“扩张作用”、“表面张力作用”和“冰冻作用”, 对水泥稳定土材料的温度收缩性产生极大的影响, 使材料在一般含水量下有较大的温度收缩。环境温度的变化, 在水泥稳定基层内部的温度会产生梯度温缩应力。在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冷时, 基层表面温度低, 其顶面会产生温缩拉应力而开裂;在温度较高的季节, 基层表面温度高, 而其底部温度低产生拉应力, 这个拉应力与行车荷载在底部产生的拉应力结合, 会使底部开裂。因此, 水泥稳定材料的温缩特性对沥青面层, 特别是薄沥青面层的开裂有重要影响。

影响水泥稳定材料温缩性质的主要因素是含水量、土的矿物成分、粒料或土的含水量、环境温度和龄期。试验表明, 温度收缩的最不利情况是接近最佳含水量和环境温度在0 ℃~10 ℃温度区间;稳定粒料土的温缩系数明显小于稳定细粒土的温缩系数。稳定粒料土中土的含水量愈大, 当温度愈低时, 温缩系数的影响愈大。水泥稳定砂砾在半刚性路面中温缩性是最小的。另外, 当温缩性最小的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在较长时期的暴露或在上仅有一薄沥青封层, 由于会受到日温差产生的温度应力的反复作用, 与基层顶面产生的干缩应力相结合, 更易引起基层的开裂。

3 水泥稳定基层收缩裂缝的防治

为了节约沥青用量、节省能源和降低造价、减少投资, 所以在一般道路上路面面层采用的是薄沥青面层, 通常厚度2 cm~3 cm沥青表处或4 cm~6 cm的沥青混凝土。在这种薄或较薄的沥青面层下, 水泥稳定土基层在铺筑沥青面层前, 即使没有出现开裂现象, 但是在铺筑后也难免其不会产生干缩裂缝和温缩裂缝或干缩与温缩的综合裂缝。基层面出现的收缩裂缝必然会自上而下引起薄沥青面层也开裂, 形成所谓的“反射裂缝”。为了减轻水泥稳定土基层的收缩开裂或防治薄沥青面层的“反射裂缝”病害, 需要从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采取措施。

应做好水泥稳定基层的材料组成设计。应考虑选用抗冲刷性能好, 干缩和温缩性小和抗拉强度高的材料做基层。

(1) 在选择水泥稳定土基层的料场时, 应首先考虑土颗粒小于0.075 mm粉粒含量少的粒料, 它是最适宜做沥青路面的基层材料。粒料可以是碎石、砂砾、矿渣和其他具有一定强度的粒状废渣。

(2) 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已对水泥稳定的土颗粒作了要求, 这是选择材料的重要依据, 要尽量符合其技术规定。但实际上在一般公路基层的施工中均采用的是天然土质材料, 其颗粒组成是很难符合规范要求的, 因此需要对土质进行改善。经验证明, 当土颗粒大于5 mm以上的成分达到50%~60%的材料用水泥稳定时, 收缩裂缝很少。

(3) 当采用细粒土做基层材料时, 必须掺加一定比例的粗集料。粗集料在基层结构中起到骨架作用, 当基层内由于干缩和温缩而产生拉应力时, 粗集料骨架就如混凝土中钢筋一样承受其拉应力, 以减少基层的收缩裂缝。

(4) 限制基层材料的强度和水泥用量。实践证明, 水泥稳定基层材料的强度高, 基层内出现的收缩裂缝的间距大, 裂缝宽度也大, 宽度大的裂缝传荷能力差, 容易使沥青面层开裂产生反射裂缝。因此, 规范对不同等级公路的水泥稳定基层材料的抗压强度范围作了规定, 限制水泥用量的目的也是为了减少水泥稳定材料的收缩性或减轻水泥稳定基层可能产生的收缩应变。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仅对水泥剂量的低限值依据不同土质和施工工艺作了规定。对水泥剂量的高限值未明确规定, 是以强度标准通过试验确定合适的水泥剂量, 据有关资料表明, 许多国家在规定水泥稳定土基层的强度指标的同时还规定水泥的最大剂量, 通常为5%~6%。

(5) 当受条件限制, 须选用收缩应变大的原材料时, 可在基层表面一定距离设置预留应变缝, 缝宽2 mm~3 mm, 深为基层全厚, 必要时可增加切割假缝, 切割缝可参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假缝设置。在铺筑沥青面层时须用土工布或沥青玛蹄脂填塞。

施工过程中, 能做到水泥稳定基层不产生收缩裂缝, 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 但一旦基层在铺筑沥青面层前产生了开裂, 则应采取相应下述措施进行处治。

(1) 严格控制水泥稳定混合料施工碾压时的含水量, 不能超过压实需要的最佳含水量或控制在规范容许的范围内。当碾压完成后要及时养生, 保护混合料含水量不受损失。对于基层可采用沥青乳液按沥青用量0. 8 k~1.0 k群m2m进行封闭养生, 也可以洒水养生。决不能让基层曝晒变干开裂。

(2) 在养生结束后立即喷洒稀释沥青或沥青乳液做透层或粘层进行封底, 并在其上撒布3一8 mm的碎石 (砾石) , 不需密布, 应露黑, 用量约3k群扩。不应撒砂或小于5 mm的石屑。透层或粘层有一定的保温保湿作用, 但时间稍长, 基层中的水分仍会损失, 并产生干缩裂缝或因气候骤变而可能产生温缩裂缝, 为保护基层不产生这些裂缝, 可尽快铺筑沥青面层。对于薄沥青面层宜当基层封底后开放交通半月以上。待基层收缩裂缝完成后再铺沥青面层, 也可明显减少反射裂缝。

(3) 铺筑沥青面层前, 要认真检查基层的裂缝情况, 发现封底层产生裂缝, 应对裂缝认真处治, 可采用沥青玛蹄脂填塞或热沥青封缝, 才能进行沥青面层的铺筑。

(4) 也有在基层施工时, 在水泥稳定材料结硬过程中, 用反复碾压的方法人工制造微细的裂缝网, 使水泥稳定基层预先开裂。有资料认为:水硬性结合料稳定基层内的均匀细裂缝网有好的传荷能力, 作为预防水泥稳定基层裂缝对路面性状产生有害作用的措施。事实上在路面大修工程中采用水泥稳定土补强基层的施工过程中, 由于不能中断交通, 一般当水泥稳定基层尚未到达养生龄期就已放车通行。但铺筑薄沥青面层后并未发现反射裂缝。这实际上已在水泥稳定基层内形成了预先开裂的客观效果。另外, 在稳定细粒土基层的表面, 在施工过程中, 撒2 mm~4 mm碎石作钉石子, 以加强面层层面间的联结和基层表面抵抗裂缝的能力。

当路面施工完成后进人养护工作期间, 由于沥青面层和水泥稳定基层都具有收缩特性, 难免不会产生路面裂缝, 而对于已成型的沥青面层的表面裂缝的处治措施, 是难以找到既能处理好裂缝, 又不损害路面美观的方法。唯一的办法是对已出现的裂缝进行封闭, 避免表面水渗人造成裂缝两侧沥青面层和基层破坏, 一般可用沥青乳液灌缝或橡胶沥青填塞。对于路面裂缝特别严重, 且已达到沥青面层需进行修理的程度可采取中修罩面处理, 但需要对原路面进行处治。

4 结语

随着公路交通量越来越大, 重载车辆越来越多的发展形势, 传统的级配碎 (砾) 石基层, 甚至石灰土或灰土碎 (砾) 石基层已日益不能满足当前交通的需要。实践证明, 水泥稳定土是适应“重荷载、大交通”而经济实用的材料, 除了在高等级公路上广泛应用外, 在一般公路上特别是县到乡镇公路建设也同样得到了推广应用。但在应用中, 由于对水泥稳定土材料的特性认识不够, 施工时未能采取强有力措施预防其收缩裂缝的产生, 是值得注意的。

在水泥稳定土基层的施工中, 须严格加强技术管理, 控制好土颗粒材料的质量, 混合料的含水量、水泥剂量以及基层的压实度和其裂缝处理等措施, 以减轻和预防沥青面层产生严重的反射裂缝。

以上介绍的是水泥稳定材料的收缩特性所产生的非荷载型裂缝, 路面还有其他原因所产生的开裂, 如车辆荷载超重和路基下沉引起的裂缝, 因此还需要保证路基的稳定和基层的强度, 以控制荷载型裂缝。

由于几乎任何土类都可以用水泥稳定, 在当前县到乡镇公路建设公路的建设中, 采用水泥稳定土基层材料, 是经济实用的技术措施。

摘要:针对县到乡镇公路在路面改造等工程中, 采用薄沥青面层和水泥稳定土基层这种结构形式的路面所产生的裂缝原因进行分析, 提出了相关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一般公路,薄沥青面层,水泥稳定土基层,收缩裂缝,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公路基层施工问题分析 第9篇

道路结构层施工采用专用机械都还用摊铺机, 它的作用是将拌制好的铺筑材料均匀地摊铺在下承层上, 构成路面结构层。路面结构层的平整与否主要表现在有无起凸、起拱、弯沉、波浪、搓板、接缝、碾压车辙等。本文着重分析在摊铺施工中, 由于机械、材料、施工工艺等所产生不平整的因素。

1 分析摊铺作业时产生不平整的因素

1.1 参数调整不当

(1) 摊铺机熨平板组合宽度不对称, 不在一个平面上, 当组合后熨平板宽度与机械本身左右不对称, 摊铺机在行驶中容易走偏, 并在混合料的惯性作用下使熨平板前后混合料的压力不一致, 造成在横断面上摊铺厚度的差异。

(2) 摊铺机摊铺厚度较大时, 骨料粒径较大, 若螺旋分料器与熨平板前缘的位置过小时, 满足不了规定的摊铺厚度, 而且使摊铺层出现波纹, 基层平整度下降。

(3) 当摊铺机摊铺较薄时, 振捣器频率过高会造成熨平板共振, 从而影响平整度。

1.2 摊铺速度

在摊铺混合料过程中, 随意变更摊铺机的摊铺速度, 使摊铺速度不匀, 进而导致基层粗糙不均匀, 影响到摊铺后的预压密实度和平整度。另外, 摊铺机中途停机时, 因熨平板自重也会引起局部不平整。

1.3 操作不正确

(1) 在施工中由于摊铺机操作手不按操作规程作业, 技术水平低劣, 在纠正前进方向时, 操作过猛, 基层就会产生凸起, 造成不平整。

(2) 运料车在倒车时撞击摊铺机, 使摊铺机后移形成台阶, 或料车在卸料时过猛, 使摊铺机速度产生变化, 从而使摊铺面形成波动或“搓板”。

(3) 钢丝拉的偏松或两钢钎距离偏远, 钢丝因自重下垂, 电脑自动找平系统沿钢丝的趋势变动, 造成基层波浪状起伏。

(4) 撒落在摊铺机前的混合料未及时清除, 影响摊铺机整体接地标高, 而殃及摊铺层的横坡及平整度。

1.4 摊铺混合料对平整度的影响

(1) 混合料拌和不均匀。含水量不均匀, 含水量变化处在压实后形成一道道脊;各种规格材料拌和不均匀, 造成压实系数不一致, 基层在压实后变的高低不平。

(2) 混合料含水量偏大, 在压实过程中造成翻浆, 表面平整度就难以保证了。

1.5 碾压对平整度的影响

(1) 压实机械的搭配不合理。初压时, 用吨位过大的压实机械, 基层产生推挤变形。

(2) 压路机初压、复压、终压的速度不均匀, 急转弯、急刹车、急调头, 都会切割压实面, 造成推拥。在未成型的基层上停放机械, 也会造成基层沉陷。

(3) 碾压方向不当, 不重视错轮碾压。每次在一个横断面上往返, 尤其是在横向上会起一个明显的脊。

1.6 不注意接缝的处理

接缝有横向和纵向两种接缝。接缝处理不好, 容易产生凸凹或由于压实不足, 结合不好而产生松散、裂纹、剥离等缺陷。

2 基层平整的处理

2.1 摊铺机技术参数的选择和调整

(1) 组合后的熨平板应于机械本身左右对称, 在组合宽度内尽可能减少纵向接缝, 组合后的熨平板应保持平整。

(2) 螺旋分料器与熨平板距离的调整

根据摊铺厚度、宽度来调节混合料闸门的开度, 避免给料器、螺旋分料器摊铺产生过载, 使混合料有较高的下料和通过性, 以保证螺旋分料器中混合料压力的稳定。

(3) 摊铺机振捣器及振动控制

振幅调整的主要依据是摊铺厚度和摊铺层密实度。振动压实时, 大振幅比小振幅有较高的压实能力, 但基层较薄时宜用小振幅。

2.2 摊铺速度的控制

摊铺基层时应匀速行进, 不间断的连续摊铺, 严禁时快时慢。摊铺速度的变化必然导致摊铺厚度的变化, 为了保证一致的厚度, 要及时调整枢抽调节器。

(1) 摊铺机的工作速度应根据工程的要求控制在常用速度2-8m/min。在作业过程中, 要保持工作速度相对稳定, 不要随意变动。

(2) 在摊铺作业时应减少停机次数, 当混合料运送间断时, 就会出现停机, 此时为了避免料斗里的混合料含水量过低, 必须把料斗内剩余料铺完。

2.3 摊铺机操作控制

(1) 选用有丰富经验的操作手。

(2) 在摊铺作业时, 运料车应停在摊铺机料斗前端, 挂空挡, 依靠摊铺机摊动缓缓前进, 运料车倒车时必须有人指挥。

(3) 在摊铺机摊铺过程中, 洒落在下承层上的拌和料要有专人负责, 及时清理, 特别是摊铺机履带下的混合料。

(4) 在摊铺机后面应设专人清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特别应该铲除局部粗集料窝, 并用新拌和料填补。

2.4 碾压质量要求

碾压分三阶段进行, 即初压、复压和终压。碾压时应遵循由轻到重、由弱到强、由低到高的原则。

(1) 初压, 通常选用CA-25型振动压路机静碾两遍, 碾压的速度宜在2 km/h~3 km/h, 碾压时应将驱动轮面向摊铺机。压路机碾压时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 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度, 最后碾压中心部分, 压完全幅为一遍。

(2) 复压, 最为重要。通常选用YZ-18振动压路机, 复压应紧接着初压后进行, 碾压速度应在2.5 km/h~3.5 km/h, 碾压遍数不宜小于6遍~8遍, 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并无显著轮迹。

(3) 终压, 是消除缺陷和保证表面有较好平整度的最后一步。因为要消除复压过程中表面遗留的不平整, 因此通过YL-16轮式压路机进行碾压, 碾压速度应在4 km/h~6 km/h, 不宜少于3遍。

(4) 横向接缝的碾压, 是工序中重要一环。碾压时应采用CA-25型振动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碾压时压路机应主要位于压实的混合料基层上20cm~40cm, 逐步伸入新铺混合料基层上碾压, 直到压路机全部在新铺基层上碾压为止, 然后进行正常纵向碾压。

(5) 以上压实要在水泥初凝之前进行。

2.5 接缝处理

(1) 纵向接缝

两条摊铺带相接处, 必须有一部分搭接, 才能保证该处与其他部分有相同的厚度, 搭接的宽度应前后一致, 搭接施工有两种情况。

①新铺层与经过压实后的已铺层进行搭接。

半幅施工时, 在摊铺另半幅前, 必须用切割机切齐并清扫干净, 并洒水对接茬润湿, 摊铺时应重叠在已铺层上5 cm~10 cm, 摊铺后用人工将摊铺在前半幅上面的剩余混合料铲走, 然后再进行碾压。应注意新铺带必须与前一条摊铺带的松铺宽度相同。

②使用两台以上摊铺机梯队作业时采用的。

此时两条毗邻摊铺带的混合料都还处于压实前队作业时的状态, 所以纵向接茬易于处理。施工时应将已铺混合料部分留下30 cm~50 cm宽, 暂不碾压, 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 待后摊部分完成后, 一起碾压。

(2) 横向接缝

摊铺完毕后, 应设置横向接缝, 摊铺机驶离混合料末端, 人工将末端含水量合适的混合料弄整齐, 紧靠混合料放两根方木, 方木的高度应跟混合料的压实厚度相同, 整平紧靠方木的混合料。方木的另一侧用土回填并用钢钎固定。碾压完成后, 将土和方木除去并清扫干净, 将端部不密实部分适当切除, 并用三米直尺检查平整度, 不符合要求者应进行切除处理, 以保证横向接缝处的平整度。

公路基层的平整度是施工单位水平的综合反映, 先进的机械设备, 要以人为本, 充分发挥机务人员的才能, 制定强有力的规章制度, 抓好落实, 勇于总结经验, 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才能铺出高质量的道路。

3 结束语

公路基层施工中平整度是反映了施工单位的综合水平。一是先进的机械设备;二是要以人为本, 充分发挥操作机务人员的专业技术;三是制定强有力的规章制度, 抓到实处, 善于总结经验, 提高企业的综合技术水平, 才能铺出高质量的道路。

摘要:本文论述了路面采用水泥稳定土基层, 在基层中如何应用摊铺, 对施工中出现不平整因素, 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公路基层病害及防治 第10篇

路面是整个道路各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由各种材料或混合料分层铺筑在天然地基或者填方路基上, 直接承受行车荷载和各种自然气候因素的作用, 因此, 路面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同时, 为了保证行车的安全和舒适性, 路面又必须具有足够的平整度和稳定性。通常路面一般由面层、基层和垫层, 基层位于面层之下垫层之上, 承受着由面层传下来的行车荷载, 而且将行车荷载扩散和传递到垫层和土基上, 所以, 基层又在整个路面结构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 本文从构成基层的材料、基层的施工工艺两个个方面来阐述基层容易产生的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1 基层可能产生的病害

1.1 强度和刚度减弱

通常因为材料的选用不当或者施工工艺过程中控制不好, 基层的强度达不到使用要求, 基层不能够承受从水泥混凝土路面或者沥青路面传递下来的车轮反复作用的荷载而产生变形, 这种变形会影响到路面稳定性, 进而影响到路面的使用性能, 称之为残余变形;严重的甚至会产生剪切破坏或者疲劳弯拉破坏。

在实际施工中, 基层的刚度很可能与面层的刚度没有保持一致, 如果基层刚度与面层刚度差值过大, 路面面层就会因为过大的拉应力或拉应变而过早开裂破坏, 特别是当道路路面面层采用沥青面层时, 因为资源的短缺和在不影响路面使用效果的情况下节约成本的需要, 通常沥青路面铺筑的并不是太厚, 位于面层之下的基层就要承受来自车辆的绝大部分荷载, 这种情况下基层的强度和刚度的降低或者破坏就会严重影响路面面层的性能。

1.2 水稳定性和冰冻稳定性病害

无论是采用沥青面层还是混凝土面层不可能是完全隔水的, 总有部分水分会从面层渗透到基层, 特别是沥青面层, 极容易出现早期病害产生各种各样的裂缝。水分从面层渗透到基层, 即便基层防渗能力很强, 水分仍然有可能从基层又进一步渗透到路基, 路基受到水的侵蚀, 强度就会受到影响, 长此以往, 基层的稳定性逐渐降低, 整个道路的寿命急剧缩短。

在冰冻易发地区或者重冰冻地区, 基层中含有的水分结冰, 甚至在冬季土路基中的部分水极易形成严重的聚冰现象。等到在春季, 基层和路基中的聚冰融化, 经过这样一个冻容循环, 路基的强度会下降, 受到冻融循环影响的基层材料强度会明显减弱。

1.3 收缩病害

基层的收缩病害主要是指干缩裂缝和温缩裂缝。基层的干缩是由基层水分的减少而产生的。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 基层在摊铺碾压完成之后, 如果没有立即采取覆盖保护措施使基层受到暴晒, 水分散失过多而产生干缩裂缝。并且在碾压时含水率越大, 竣工后基层的裂缝就越严重。当路面面层采用较薄的沥青面层时, 如果采用干缩性较大的半刚性基层材料, 即使在施工时基层没有开裂, 在路面使用过程中基层混合料的含水率仍能明显减少并产生干缩裂缝, 从而促使沥青面层开裂, 产生反射裂缝。

基层的温缩变化是指基层内部因为温度差而产生的温度应力。在寒冷的季节, 基层顶部的温度低, 基层的顶部会产生拉应力;在暖和的春季, 基层底部温度低, 基层的底部就会产生温度应力;这种温度应力与行车荷载在基层底部产生的拉应力相结合从而促使基层地面开裂。

为了防止基层上述病害的出现或者降低病害的程度, 在实际施工中, 我们可以从材料的选择和基层的施工工艺两方面考虑。

2 基层病害的防治措施

2.1 材料的选用

在实际施工过程, 我们必须熟悉各种半刚性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 然后有针对性的选用。通常基层选用的材料主要有: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级配碎石、级配砾石或级配砂砾、填隙碎石、沥青稳定碎石、乳化沥青碎石、沥青贯入式碎石等类型。其中水泥稳定材料、石灰粉煤灰稳定材料适合于各等级公路的基层, 但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细粒土不能用作高等级路面基层。冻雨地区、多雨潮湿地区, 石灰粉煤灰稳定材料宜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下基层或底基层。

2.2 施工工艺

路面基层的施工工艺如下图:

在基层施工过程中, 除了要进行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 确保施工过程的连续, 质量控制最重要的是对稳定土的拌合、摊铺和压实工艺进行有效地控制。稳定土的拌合机的拌合效果直接影响着基层材料的程度和均匀性, 因此, 首先要根据施工的现场条件合理选择施工机械。稳定土拌和机按行走装置的类型分为:履带式、轮胎式两种。履带式的优点:接地面积大, 牵引力大, 减小对下层的作用力, 对下层的平整度不太敏感。其缺点:行驶速度慢, 现场不能长距离自行转移工地;对地面较高的凸起点适应能力差, 制造成本高。轮胎式的优点:行驶速度快可自行转移工地现场, 费用低;弯道摊铺质量好;结构简单, 造价低。其缺点:对路面平整度敏感性较强;机内混合料的多少会改变轮胎的变形量, 影响摊铺质量。其次, 就是选择正确的拌合速度, 并且保证拌合速度的恒定。稳定土拌合机拌合的质量与其工作速度密切相关;而恒定的速度是指在现有的工程条件下按照稳定材料的要求设定最佳机械行走速度和转子旋转速度, 以获得均匀一致的拌合质量。

稳定土的摊铺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主要是摊铺厚度的确定和调整。摊铺厚度的调整应逐渐缓慢进行, 每次的调整量不要过大, 每次调整后应摊铺一段距离再决定是否需要继续调整。每次的调整量以左右前板上标尺一格为宜。可以通过位于熨平板左右两侧的小控制台上的拨动式开关, 控制左右两侧自动找平油缸的上升或下降, 改变铺层的厚度。

碾压过程中除了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正常的碾压程序外, 如果表面明显的水分不足, 应适当洒水。发现“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 要及时翻开重新拌合, 或用其他方法处理, 使其达到质量要求。石灰稳定类混合料拌合后, 应在3d~4d内完成碾压。水泥稳定类结构层施工, 要尽可能缩短从加水拌合到碾压终了之间的时间, 此时间应短于水泥的终凝时间。

总之, 基层在整个路面结构层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路面的使用性能、使用寿命都与其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 在实际工程建设中, 既要对构成基层的各种材料的性质十分熟悉从而合理选择材料, 又要科学地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保证施工过程的连续, 同时加强对施工工艺各环节的控制, 保证施工的质量, 这样才能避免或者最大程度的降低上述病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维勋.路基路面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

[2]韩丽馥.高等级公路养护[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0.

高速公路基层管理单位普法工作探讨 第11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基层单位;普法工作;有效措施

按照《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发展,到2030年国家高速公路网将覆盖全国,总里程高达8.5万千米,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大。尤其是养护和收费管理工作,作为高速公路管理工作的核心和重点,工作较为单调枯燥,工作时间较长,工作人员法律意识有待提高。因此,深入开展高速公路基层普法教育,注重整体人员的法律素养提升,直接关系到高速工作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

一、高速公路基层单位普法工作现状

基层单位的普法工作是面对整个基层单位内部成员所开展的一项法治文化教育活动。具体到高速公路基层单位而言,需要综合考虑当前我国高速公路管理的特点和现状、高速公路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水平、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完善、普法教育的方式方法等等多方面因素。目前,高速公路基层单位也越来越意识到普法的重要性,定期组织相关的工作人员接受法律学习,聘请有关的专业人士进行普法讲解,尤其是新颁布的法律,在普法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基层单位整体人员的法律素质和意识有所提升。

但是,随着《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和“六五”普法工作的开展,高速公路基层单位在普法工作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我国高速公路管理的立法体系还不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与日益发展的高速公路网不相匹配,导致高速公路基层单位在普法教育中无法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最为典型的就是收费管理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赋予了收费管理人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但是规定的范围过于狭窄,很多违规现象处于立法边缘甚至立法空白,导致各地处理结果不一。其次,基层单位对普法工作缺乏重视,一味追求罚款总额,甚至设置年度罚款任务,导致内部普法工作过于形式化,应付检查和监督。再次,高速公路基层管理人员,尤其是养护和收费管理人员自身法律意识水平不高,再加上单位并不重视普法工作的开展,配备的相关普法教育人员水平有限,普法内容不能满足当前工作需要,导致普法教育效果不佳,普法教育形同虚设。

二、提高我国高速公路基层单位普法工作的有效措施和对策

1.基层单位高度重视普法教育工作,强化整体工作人员的法律观念

随着《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进一步实施,高速公路基层单位内部要开展好普法教育工作,就需要单位领导首先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关注,为单位普法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良好的带头和模范作用,以依法执法为基础和前提,积极制定相关的普法计划和方案,紧紧围绕高速公路管理、高速公路法律建设为中心,在基层内部开展法治建设。还要强化高速公路工作人员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尤其是养护和收费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依法执法,杜绝和抵制乱收费现象。在法律赋予自由裁量权的空间范围内,要做到科学、合理收费。此外,高速工作基层单位还要根据当前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水平,制定相关的普法进程和普法方案,合理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学习法律的时间。

2.结合基层单位的业务需求,配备相关专业精通法律的人才

针对当前我国高速公路基层单位普法工作开展的现状可知,目前基层单位内部缺乏专业精通道路法规的人才,实际的普法教育取得的效果不佳。并且,所开展的普法计划和普法内容与高速公路基层工作人员实际工作遇到的法律问题并不能有效的结合起来,导致学用“两张皮”现象。因此,高速公路基层单位首先要结合自身业务的需要,配备相关精通道路法规的人才,结合本单位人员的实际法律素养和业务水平、业务状况,设置相关的普法计划。其次,专业的普法人员要加强与本单位工作人员的沟通和交流,尤其是实际业务中遇到的法律困境及难题,及时沟通和咨询,尤其是养护和收费管理人员。最后,基层单位还要详细讲述相关的道路法规,如新颁布实施的《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尤其是关于如何依法执法环节,要重点、详细的讲述,同时还要激发工作人员学习法律的积极性,提高普法学习的效果。

3.采取多元化普法宣传教育方式,保障相关普法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目前,各级政府已经将普法工作的经费纳入到当年度的财政预算之内,并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的水平制定了相关的经费保障标准。因此,基层单位在当地财政的大力支持下,不仅要高度重视高速公路基层单位普法工作,还要在各项具体环节实施中提供保障,如开展普法教育的场所、时间、经费等等。其次,高速公路基层管理单位开展普法教育,还要采取多元化的宣传教育方式,如图片、视频、交流会、新法快递、咨询会等等。此外,基层单位还可以借助当地有影响力的媒介,如公益广告、新闻媒体、报纸等等,进行相关的道路安全普法工作宣传和教育。还可以在单位内部定期组织相关法律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开展相关的法律学习活动,在轻松的氛围下提高本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三、结语

高速公路基层单位普法工作的开展,直接关系到本单位高速管理工作的效果和质量,关系到本单位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的提升。因此,加强在高速公路基层单位内部开展普法工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正是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状况,分析当前我国高速公路基层单位普法的现状,并指出有效提高普法工作的措施和对策,以提高我国高速公路基层单位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促进我国高速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军杰.加强政工部门自身建设助推公路工作和谐发展[J].中国科技博览,2013(35)

[2]余来基.如何创新公路系统政工思想建设[J].商情,2013(40)

[3]肖义舜.积极推进基层普法依法治理的新发展[J].法治广场,2012(05)

公路路面基层的施工工艺探析 第12篇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 路面结构的施工是整个公路工程施工的重点。路面基层主要分为底基层和基层两个部分。路面基层是垫层与面层结构的过渡层, 也是承受来自于面层不均匀荷载, 并将其均匀的传递到垫层的重要过渡层。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过程中, 其施工质量如果不达标, 就很容易对路面以下各结构层的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 进而破坏路面的整体质量。因此,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时, 对其施工工艺进行深入研究, 找到控制其施工质量的关键性措施非常必要。

1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的特点

由于公路工程存在线长、点多、面广的特点, 所以在公路施工过程中, 需要面对的环境也较为复杂, 尤其是一些地质条件比较恶劣的地段, 会给公路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施工地处于偏远的地区, 无论是对施工设备还是对施工人员都是一种挑战。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时, 如果自然条件较差, 加上施工作业面较窄, 也会给路面基层施工带来一定难度。此外, 很多公路工程不仅环境恶劣, 且施工工期也较为紧迫, 为了保证路面基层施工的高质量完成, 就必须做好施工组织管理和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以上这些因素都会给路面基层施工带来较大的影响, 一旦基层施工工艺或施工技术处理不当, 不仅会导致基层的稳定性下降, 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公路工程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2 公路路面基层的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

2.1 下基层的准备

公路工程受不同地段不同地质条件的影响, 导致路面基层需要根据不同路段来适当调整其厚度, 同时相关的标准又对路面基层的厚度范围进行了规定。因此, 施工之前需要根据已经确定的基层厚度, 来对基层的单层铺筑厚度与铺筑层数进行明确。目前很多公路的路面是在原公路路面上进行铺筑的, 有些基层的损坏程度不大, 在进行挖补后, 无法采用机械来进行铺筑, 这会给工程施工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 在路面基层施工时,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 通常需要将原来的路面挖除后, 来确定其基层是否可以被继续利用。在基层施工前, 还需要对底基层进行全面的检测, 其中包括对平面位置、调和、横坡度以及表面清洁度等情况的检查, 如果存在质量问题, 必须及时进行处理, 在保证所有项目符合要求标准后, 方可继续施工。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底基层存在松散或起皮等问题, 需要马上处理或清除, 避免存在任何软弱夹层。基层施工之前需要对底基层进行洒水湿润, 但要控制好洒水量, 表面不能存在明水。

2.2 混合料的拌和与运输

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时, 混合料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有粗骨料、细骨料、水泥和粉煤灰等。由于混合料本身的含水量比较低, 所以可采用连续式搅拌机进行搅拌;路面基层施工要求结构层厚且施工快速, 因此, 对混合料的用量要求也较大, 必须保证混合料的拌和生产效率;在运输过程中, 为了避免混合料在运输时出现水分蒸发或流失的问题, 可采用大吨位的自卸车进行运输, 同时考虑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为了避免混合料的性能发生变化, 应尽量控制好混合料的拌和及运输时间, 保证混合料能够在拌和后2 h内完成摊铺和压实。

2.3 摊铺

在混合料运至路基上后, 便需要对混合料进行摊铺。摊铺是路面基层施工的重要工序, 摊铺质量的好坏, 将直接影响到以后的施工质量。在混合料摊铺时, 首先需要控制好其含水量, 通常情况下, 为补偿摊铺与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问题, 混合料的含水量应该控制在高于设计值0.5%~1.0%之间;混合料摊铺可采用带有高强度熨平装置的摊铺机, 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压实度, 也可提升路面的平整度;在摊铺过程中, 如果基层的横坡相同, 可以一次性的进行整幅路面的摊铺。如果横坡与路面的角宽存在变化, 则需要进行分幅摊铺。为了提升摊铺的施工速度, 可同时采用两台摊铺机以梯队的形式进行摊铺。两台摊铺机前后作业时, 其间隔的时间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此外, 必须强调的是, 为了保证摊铺质量, 摊铺前应根据规定的压实厚度来对松铺厚度进行试验, 以选择最为科学的松铺厚度。由于采用分层摊铺的方法, 有可能会导致层间的结合不良, 因此, 当路面基层设计厚度在30 cm内时, 可尽量选择全铺全厚的摊铺方法。但是如果基层厚度超过了30 cm, 就必须根据要求进行分层摊铺。采用分层摊铺时, 为了保证层间的结合紧密, 摊铺新层时需要保持下层的表面湿润与干净。

2.4 碾压

在路面基层施工过程中, 碾压的施工工序也同样重要。混合料摊铺完成后, 由于水分不断损失, 其稠度也会逐渐增加, 容易对碾压质量造成影响。因此, 碾压工作必须在摊铺工作完成后及时进行。另外, 随着摊铺层厚度的增加, 摊铺层下部受到的碾压力就会减少。此时就需要在压实遍数和压实时间上加以保证。但是, 如果压实遍数和压实时间过量, 就容易使基层表面产生波浪或裂纹, 因此, 控制合理的碾压遍数和碾压时间非常重要。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在施工时, 可采用大吨位的压路机, 以初压、复压及终压的方法来进行碾压。首先使用振动压路机对基层进行静压, 然后进行振动碾压, 最后再采用光轮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进行静压。需要注意的是, 振动碾压必须在静压一遍后进行, 在振动碾压时, 如果压路机前进时应为振动方式, 如果后退则应该采用静压的方式。且压路机前进与后退的距离要重合一半以上的轮迹宽度。另外, 为了保证基层混合料的温度, 在碾压过程中, 应及时向稳定的路面基层表面洒水。在碾压完成后对路面基层的横坡和纵断高程等指标进行测量, 在各项指标都符合要求后, 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5 接缝

在路面基层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施工缝, 有干接缝和湿接缝两种情况。湿接缝就是指新料与老料之间的接缝。为了保证新料与老料之间结合紧密, 施工时可在前端预留出30 cm~50 cm宽度不碾压区域, 在新料摊铺以后与新料一起碾压;对于干接缝, 施工时可采用导木法进行处理。当干接缝被作为胀缝时, 可先在接缝内放置好胀缝板, 然后再摊铺新料, 将其作为胀缝的方法来进行施工处理。干接缝的位置必须垂直于中线, 且表面干净密实, 在新料摊铺之前同样需要进行洒水湿润;基层混凝土在固结硬化初期如果受到振动或扰动, 就会影响到其结构强度。因此, 在进行施工缝处理时, 应该避免扰动到已经铺好的基层混合料。此外, 每天停工时, 也严禁将机械设备停滞在已经铺好的基层上。

2.6 养生

由于路面基层混合料的含水量较少, 如果水分损失过快, 不仅容易导致基层强度降低, 甚至会产生大量的干缩裂缝。因此, 在路面基层施工完成后, 需要进行必要的湿润养护, 养护的时间可在7 d左右。养护时, 不能直接将水洒在基层表面, 需要在基层表面覆盖一层土工布, 然后再在上面进行洒水。

3 结语

路面基层的施工质量对公路的使用性能会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 基层施工时, 不仅要按照规定的工序和工艺方法进行施工, 还需要结合工程实际, 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施工优化措施。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 尽量提高基层的施工速度。

参考文献

[1]左东东.公路路面基层的特点及施工方案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 (1) :38.

[2]黄寿吉.公路施工路面基层处理方法探讨[J].科技与企业, 2013 (5) :223.

上一篇:利用零碎时间下一篇:公路路面施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