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双边活动范文

2024-06-06

师生双边活动范文(精选7篇)

师生双边活动 第1篇

笔者认为,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提高师生双边提问的有效性。

一、做好“起始提问”, 让实践活动精彩开篇

在活动起始阶段, 引导学生正确、科学地提出与主题相关的问题, 不仅有利于师生更顺畅、更成功地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研究, 还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实践提供能力上的保障。

(一) 教师把握发问角度, 提高学生提问的精确性

学生提问能力最基本的体现是该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是否与该次的活动主题具有紧密的联系。

【案例一】

我校响应少工委号召开展“做最美光盘小达人”活动。开题课, 教师放了一组照片:有学生浪费饭菜的;有饭店服务员宣传”光盘行动”的……观看之后, 教师问:“看了这组照片, 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老师, 照片中的女生为什么把青菜全倒掉?”“她叫什么名字?”其余学生也议论纷纷。

案例中两位学生将关注焦点集中到谁倒掉了饭菜这个问题上, 干扰了其他学生提问的方向。究其原因, 指导教师提问过于松散, 没有深入思考、用心斟酌。教师的发问是需要用心斟酌的。比如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浪费现象非常严重, 你看第一张照片中的同学把好好的饭菜都倒进了垃圾桶, 太可惜了。我们该怎么做呢?关于光盘行动你们想了解哪些信息呢?这样引导, 学生自然将思考点转移到“光盘行动”上。

所以, 教师在创设情境之后, 应该选择恰当的角度发问, 让学生围绕活动主题, 快速、精准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为后续活动的高效实施提供保障。

(二) 学生着眼生活提问, 提升主题研究的可行性

叶圣陶曾说过: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 是最好的教育。笔者理解为:源于生活的问题, 才能最大程度为学生提供实践体验的舞台, 才能体现综合实践课程的宗旨。

【案例二】

我校开展“远离阴霾”活动, 上课伊始, 教师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宁波连续阴霾事件的新闻报道, 接下来两位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甲同学:我国每年因阴霾等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约占GDP多少?

乙同学:阴霾天气危害很大, 为减少空气污染,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甲同学的问题提到了“GDP”, 小学生能提出这个概念的确值得表扬, 但这个概念解释起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没有条件提供学生体验实践活动的过程。与此相比, 第二个问题普通又贴近生活, 同学们探究之后, 提出可通过宣传、讲解、实践等方法, 向父母和身边人宣传购买低排量汽车、少开空调、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等。这样的活动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知识, 也帮助学生实现用自己的力量保护环境、改善生活的目的。

二、关注“中期提问”, 让活动实施高效推进

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决定学生做事的效率和探究活动的质量。教师应关注“中期提问”, 通过改进师生双方提问的品质, 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 教师启发式追问, 养成问题思维的逻辑性

在活动实施之初, 学生常常无从入手。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上网查阅资料, 而非思考解决问题的先后步骤。这时我们可采用追问来启发学生的思维。

【案例三】

《米醋探秘》一课, 笔者从不断追问学生未知问题入手, 引导学生构建解决问题思维的逻辑性。

师:想探究米醋软化东西的本领, 你们首先想到了什么?

生:做实验得出结论。

师:怎么做实验?

生:先准备实验材料。

师:你们需要哪些实验材料?

生:米醋、鸡蛋、饼干、苹果、铅笔、尺子……

师:打算用什么器皿盛放?

生:纸杯会打湿。塑料盒可能会腐蚀。老师, 玻璃瓶行吗?

师:考虑得很周到, 玻璃器皿借你们一用。开始实验?

生1:不行, 还要设计实验的方法。

生2:还要思考实验的记录方式。

……

师:在探究活动没有任何思绪之前, 我们可以先思考哪些问题急需解决?把问题罗列出来, 然后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这将很快帮助我们解决具体问题!

教师通过追问拓宽学生思路, 引导学生罗列出急需解决的问题, 然后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直至产生行之有效的活动方案。

(二) 学生三思后设问, 确保问题措词的严密性

在活动实施中, 学生常常会采用采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活动, 此类活动成功与否很大程度由活动前设计的问题品质决定。

【案例四】

H7N9禽流感病毒的出现令群众闻流感色变, 为此, 我校开展“和感冒SAY NO”活动。其中有一组同学设计了一份《我校师生感冒情况调查问卷表》。

1. 你经常会感冒吗?A经常B不经常C从不

2. 你得了感冒一般多久可以恢复?A三天B一星期C一星期以上

……

分析如下:

(1) 问题概念不清。究竟一年感冒几次算是“经常”呢?类似问题是不能得到准确、有效的回答的。如果把问题设计为:你每年感冒的次数是多少?A.0~2次B.3~4次C.4次以上显然更恰当。

(2) 问题回答预设不全。第二个问题, 选项中缺少了“三天以下”的可能性, 而预设的不完整使得原本非常切题的提问失去价值。

上述案例提问出现的偏颇源于学生缺乏思考。为此, 教师在平时课堂常规中, 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三思后提问的习惯, 注意措词用句的严密性。

三、注重“后续提问”, 让活动成效明显提升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展示交流评价过程看作成果分享过程, 看作学生发现自我、欣赏他人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评价等环节进行真实情感的抒发, 思维的交锋, 从而产生新的问题、想法和继续探究实践的欲望。

(一) 教师倡导炮轰式提问, 捕捉活动资源的生成性

炮轰式提问即在一连串的提问互动中进行思维碰撞, 得到启示, 论证已完成行为的正确性, 进而促成新的思考, 调整下一步行动。

【案例五】

我校在上《我与中草药有约》中期成果汇报课时, 教师先请“常见中草药知多少”小组展示研究成果, 交流实践体会, 然后请学生进行炮轰式提问:你们现场展示的这些中草药是从哪里找来的?你们确定这些草药属于常见的吗?你们在研究草药过程中有没有碰到过困难?……

发言同学质疑的背后都需要一个思考的过程。汇报小组一一解答, 是对前期活动的再次回顾与反思。令人惊喜的是, 活动交锋过程中无法解答的问题, 恰好成了该组后续活动的研究方向。

在中 (终) 期成果汇报、活动方案制定等课堂均可采用“炮轰”式提问。不仅利于学生间思维碰撞, 还能及时捕捉生成性资源, 把实践活动做深、做透。

(二) 学生撰写问题式反思, 推动活动实施的持续性

写活动反思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 没有反思就很难进步。在成果交流后, 教师要组织学生反思整个活动历程, 让同学们习得反思与评价的方法。把在活动中碰到的问题描述出来是小学生比较容易实现的一种反思方法。

【案例六】

生1反思:同学们在课堂上做一周蜗牛探秘汇报, 我很羡慕, 我想, 为什么我当时就没有实践的兴趣呢?

生2反思:每次讨论, 组长总是否定我的建议, 慢慢地, 我不再发言。一次上课, 我介绍了滚铁环的方法, 老师夸我真能干, 还奖励我实践星, 以后我一定认真参加实践活动。

上面两段自我反思说明:完成一个主题活动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小学生年龄小, 兴趣持续度不高, 时间一长就失去了实践的动力, 然而老师的一次表扬, 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为此,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学生撰写的问题性反思, 了解学生的实践状态和心理需求, 从而思考选择哪种合适的办法进行引导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活动赞助双边协议书 第2篇

一、协议双方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外联部

二、协议内容

经多次商讨权衡,商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称甲方),愿意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提供赞助,现正式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外联部(以下称乙方)签订如下协议

1、乙方承诺,为甲方提供以下宣传: :

(1)3000份传单的发放,40张海报的张贴,主要宣传地在龙泉校区,其次在航空港校区进行少量宣传。

(2)航空港校区进行一天发单宣传,龙泉校区进行四天发单宣传。两校区同时张贴海报宣传。

(2)学校贴吧上以及学生会官方新浪微博上的网络配合宣传。

2、经甲乙双方协商,宣传资料由甲方制作。在宣传活动中,乙方尽量满足甲方的要求;

3、乙方对甲方在校宣传进行跟踪,于宣传活动结束后,以照片或者文字的方式向甲方做宣传效果反馈。

兹由乙方逐步完成以上工作,甲方将按谈判决定完成以下协议内容:

1、甲方向乙方支付由宣传费用1500元人民币(人民币大写:壹仟伍佰元人民币);

2、甲方付款方式:

赞助资金采取一次性付清方式,于宣传开始前支付,乙方做收款记录,由甲方确认签字认定(农行***7119)资金到账后开始宣传工作。

3、甲方尊重乙方的工作指导思想,配合乙方履行工作职责;

此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其一,经签字盖章后生效。乙方——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秉承“对内优质成长,对外优质服务”的学生会工作指导思想,竭诚为甲方提供优质的宣传工作,尽职尽责的完成协议规定的所有工作。

甲方签字:乙方签字: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师生双边活动 第3篇

目前,地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普遍现象是:虽然广大教师和学生很努力,教师备课下的工夫也很深,学生学习也十分刻苦,但每次考试过后,学生成绩总是不很理想,知识掌握不牢靠,令师生苦恼万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当然很多,但仔细分析后不难发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没有重视师生双边活动,没有在教学的实效性上多加关注是其重要原因。

实效性,是指地理课程中的生成教学中实际产生的教学效果问题。即在生成教学中通过什么策略和方法,能够迅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主动、健康的发展。

一、明确思路,认真备课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教学也是如此,要上好一堂课,教师首先要有充分的准备,这里所说的准备,包含了教学思路和具体操作程序两个方面。

首先,教师要对该节教学内容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有一个整体的思路。多数情况下,教师会过多的突出自己在教学中的的主导作用,而不自觉的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由此,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言堂"、"满堂灌"现象严重,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知识的理解、运用程度较差,直接的反映就是不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来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实际也就是没有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所以,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思路,即,如何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结合。根据当前教学实践,教学设计中,缺的不是教师的的主导性而是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在确定教学思路时,应关注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例如,在进行区域地理的教学设计时,首先设计为从介绍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入手,然后再按照各区域自然、人文地理特征以及人地关系的线索进行教学设计,思路为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教师要认真备课,做好充分准备。教师要熟悉教材、考纲以及相关资料,对本节课将要讲授的知识点要有全面、清晰的认识,包括知识的重难点、常见问题的设计等,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设计中,规划出合理的教学程序,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在非洲气候教学设计时,根据教材、考纲的要求,可设计下列问题贯穿于教学中。一是非洲气候类型为什么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二是非洲气候类型为什么呈南北对称分布,三是热带沙漠气候为什么一直分布倒西部沿海。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就有助于学生更好掌握非洲气候知识。

二、师生互动,协调统一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师如何体现能动性和自主性的主体性的本质特征呢?

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应变"灌注"为"启发引导",把课堂教学变成一个不断提供信息、分析信息、评价点拨、及时调节的、带有意向性的、连续的认识过程,让学生在思想、知识、智力、能力等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

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注意科学性和实效性。教学内容的确定,既要照顾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又不能降低大纲、教材的要求。

从教学手段来看,教师必须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合理巧妙使用各种教学媒体,及时反馈调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如果脱离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就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当然主体,谁也不能代替学生去学习。学生通过积极的活动、主动的参与、开动思维器官,通过抽象概括,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完成"第一个飞跃"。在此基础上,教師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知识能从理性应用于实践,完成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飞跃"

学生作为教学认知的主体,是不完善的,是处于不断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学生的主体结构还处于不断建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能力需要提高。因而,学生还难以独立的充当教学认知的主体,这一主体是在教师指导、帮助下的主体即有主导的主体。教学作为学生的个体认知,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不忽视学生主体的不完备性。

例如,在"西亚、北非"的教学中,教材上提到了"五海三洲"的地理位置,为加强学生对这一特点的理解和掌握,我们设计了让学生课堂填图、相互定正的方法来掌握,效果不错。

三、练习巩固,增强实效

课堂练习是检验教学效果,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达到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能力的目的,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应该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师生双边关系刍议 第4篇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只有教师爱学生,学生才能爱教师。没有对学生满腔热情的热爱,便没有教育。所以教师爱学生是教学工作中的一种动力、一种力量。人们常把教师爱誉为“照亮学生心灵的火焰”,“开发学生心智的能源”,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浸润在充满爱的阳光的教学中。学生一旦意识到教师真的爱护自己 ,就会信赖老师、亲近老师 ,乐于与老师交流。

对后进生的关爱更不能忽视, 应作为爱心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进生的形成因素多种多样,无论是先天智力,还是后天 教育不得 法 , 但他们都 或多或少 地受过教 师、家长、同学 的冷眼、讽 刺 ,甚至训斥 ,使他们感 到孤立 ,无所依靠。因此,他们比一般学生更需要关爱,这就需要教师细心寻找后进生的闪光点, 表扬激励, 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老师的温暖,从而强化他们的成功意识,促进他们转化。如上课时,每到简单的内容总让后进生先回答,回答正确后总是投以赞赏的目光。平时,只要后进生取得进步,哪怕是极其微小 的成绩 ,也要表扬 、赞赏他 ,从而提高 后进生的 学习兴趣。

二、用诚心对待学生,增强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

真诚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品德。但这对于教师来说,更为重要 ,正如美国 教育家H.C.登斯所说 的 :“对一个教 师来说,在我看来这一点是必不可少的,就是在知识和道德两方面都表里如一、诚实坦率”。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应坦率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而不是说大话、说假话,戴着虚伪的面具。

真诚是建立良好师生人际关系的基础。教学中,教师只有真诚地 热爱学生 ,关心学生 成长 ,与学生诚 心地交往 ,才能让学生认为老师并非高高在上,而是和蔼可亲的大朋友,和他们一样,绝非完人。师生之间应相互依赖、相互提高,两者应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如在一次讲课时,由于大意,我出了一个 错 ,有个学生 发现后 ,下课给我 指了出来 ,面对学生的这种行为,我没有为了自己的面子责怪他,反而表扬了他。然后说:“看来不论是谁都可能出错,想要少出错、不出错 ,以后怎么 办 ? ”学生异口 同声地说 :“认真、认真 、再认真。”这场景感动得我差点流下泪来。这件事更激发了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他们在认真听讲时,又主动承担了帮助老师检查的任务。

教师的诚心还表现在与学生打成一片,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师可以信赖,永远和他们在一起,是他们中的一分子。

三、用耐心引导学生,加深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

“人无完人 ,金无足赤”。学生年龄不大 ,犯错在所难免 ,教师在对学生做思想工作时,要有较好的耐心,切勿急躁。尤其现在的学生在家里备受宠爱,其独立性、自觉性相对较差,往往需要下很大决心才能改正错误,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表现得没有毅力,有时同一错误会犯几次。如果教师缺乏耐心,就会大大降低教育学生的质量,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站在学生角度认识他们、理解他们、引导他们,不能实行独裁统治,更不能有学生干了什么, 纪律上就自动加上一条不准干什么的做法。如自习课上,个别学生爱说话,点名又不起作用,教师可以采用商量的语气说:“同学们, 我们能不能做到这一节课不说话,安安静静。”那么说话现象就会因学生的承诺而得到有效禁止。

四、用良好的品融化学生,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交往

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品格,也就是良好的人格表现。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 人师表”、“以 身作则”、“诲 人不倦”等 ,既是师德 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品格特征的体现。陶行知先生曾说:“教师的道德品质不仅是规范自己行为的需要 , 更重要的是用于教育学生的需要。”教师要在长期教育教学工作中逐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质,如为了完成工作,要不断学习。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往往会吸引、感动学生,学生会暗暗下决心,做老师那样的人。老师这个学习榜样会使学生努力学习,并愿意与教师接近,与教师交往。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往了解学生,探索学生的发展规律,寻找学生成才的方法。

五、用乐观的态度面对学生,活跃师生之间的和谐气氛

人生是一种经历,有的是酸甜苦辣,当教师的同样有自己的悲欢离合。但在工作中,我们不能将自己的情绪写在脸上面对学生。正确的做法是以乐观态度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到和你在一起永远那么快乐,那么无忧无虑。你的乐观不仅会改变他们对你的看法,而且能感染他们,使他们受到某种鼓励而走近你,有勇气诉说自己的内心世界。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双边活动的探索 第5篇

一、明确行动口号和进取目标

(一)让时事进入课堂。结合时事、实际进行教学是政治课的特殊使命和显著特征,因此我们要求教师:1.每周至少在一节课中安排2至5分钟时间,指导学生自选自编《时事要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演讲和述评活动。2.在教学中,能有机地把教材中的基本理论、观点同社会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观察、讨论,提高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责任意识。

(二)让学生动起来。检验双边教学活动成功与否,关键是看学生能否围绕教学目标,开动脑筋,身体力行地去积极感悟。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差异,我们初步形成了愉快教学模式、体验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思辨教学模式等教学模式。

二、在双边活动中教师的职责

首先,要精心构建教案。在课前教师应细心地研究大纲、吃透教材,深刻把握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知识体系及精神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并结合学情选择教法、教具,精心设计好施教思路、活动方式及基本练习,构建出科学、灵动的教案,为教学时呈现出一定的特色奠定基础。其次,要认真锤炼教法。教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策略、技能、手段。因此,每个教师都应注意梳理和构建自己的教法,并长期坚持锤炼出过硬的本领。再次,要善于安排课堂结构。既要有既定方案奠基,又要有随机应变准备,且要和采用的教法联系起来思考,注意复习衔接,导入启发,小结简洁,练习优化等序与质、时与空的巧妙穿插等等。对教学结构的设计或实施,教师除要精心酝酿外,还要具有厚实的功底和灵活的反应。

三、探索双边教学活动模式,明确教师实践的途径

(一)探索“以智引导,重在启智”的教法

在政治学科开展双边教学活动中,如何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目的呢?如何在上述的基本环节中处处能体现这一探索呢?为此,我们依据许多政治教学先进经验的总结,归纳出了读读、议议、理理、练练四步可交融、可渐进的常规教法,作为政治课的教学方式框架。1.导读:针对学生不爱看书、不会看书的问题,用布置、检查、鼓励、默读、朗读、单读、群读和整段阅读或精要选读等方式落实读书,提高兴趣;用明确读书目标或读书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会读、读出质量。2.导议、导理:让学生议清、理清知识,这是课堂教学的目的和检验标准。为达此效果教师努力的重点在于导问,以问导向,以问激趣、激思,在问中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活动,议清理清学习方法,理解重难点,以及与实际的关系,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导问要体现科学性和艺术性。除此之外,教师还需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指导延伸,认真构思教学步骤。合理选用教具,科学组织学生活动,才能与导问有机结合,达到教学目的。3.导练:练不只是单纯布置作业,不是压学生战题海,而应是教师先行优化,确保学生减负无怨;生练师导,教师责无旁贷。教师应做到问中有导、活动有导、作业有导。让学生有梯度地练,有选择地练,有时空去练。布置练要有完整的过程,从命题到落实,有检查、有评价、有纠正,梳理出简便易行、科学有效的思路及措施,使学生越练越有兴、越有劲,练出能力与成功。

(二)尝试“课堂三艺”,让学生心动的教法

从我区现行的政治教学的可行性出发,我们正在推行“课堂三艺”的教法,即多媒体方式;让学生参与编排小品节目方式;组织学生议论、辩论方式。以使课堂时现音像、跳动、热烈的情境与流程,用来提高学生凝神注意、参与投入、深刻体验、发散思维。采用“课堂三艺”的教学方式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那种只凭一本书、一张口、一支粉笔的陈旧教学方式,备课注意采纳,教学注意穿插,让学生视、听、触的全面感受,产生18条牯牛拉不去的学习劲头和水到渠成的学习效果。

(三)探索激励途径,加深师生情感的教法

探索激励教学途径是现代教育的根本要求。要求教师教理有法,不仅“授人以鱼”,而且“授人以渔”,使学生学习能得以主动,终身受益;要求教师教学能留有更多的开放时空、探索余地,让学生在学海中自由翱翔;要求教师身姿具有情意,能撼动学生的心扉、能激起学生之间互敬互爱言行;要求教师善于洞察、善于发现,能体贴入微肯定学生的点滴成功;要求教师对学生难免的违纪现象,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善于疏导,能如古人所示:“攻人之过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勿太多,要令其可从。”采取着眼于高,着手于浅,顺乎自然发展的方式,使学生见理、见情、有安全感,能自发产生克服的勇气,能自觉增强进取的信心。

浅谈教学中的双边活动 第6篇

在教学中,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构成了一种双边活动。这种双边活动共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 即“教”是指教师以及他所发出的教的活动;“学”是指学生及其从事的学的活动。教学必须是“教”和“学”的统一, 是同一个活动的两个方面。教和学是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的。分离状态下的教和学不可能产生有效的教学。

二、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四个条件

在新课改的指引下, 要想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 其条件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形:一是课程设置与学生知识结构的契合。课程设置是学生智能结构的蓝图, 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要求, 按不同的知识设置不同的课程, 限制必修课, 增加选修课、活动课和实践课, 组成合理的课程结构, 为学生的自由发挥提供必要的条件。二是配备好课堂教学上的硬件设置。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创建一个理想的教学环境、学习环境以及全新的学习方式, 从而逐步地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 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 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 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使课堂的教学结构发生根本变革, 把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三是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 要把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占有者的权威地位切实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其次, 教师主导作用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的引导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 科学教学方法的点拨, 资料的抛售整理和对题目的分析、阐释、评价、作业的布置与处理。四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作用, 即如何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价值, 发掘学生的主体潜能和个性, 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只有具备课堂教学上硬件, 即课程设置和教学设施, 软件即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才能真正发挥课堂教学上师生双边互动,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师生之间达到真正的和谐统一。

三、教师在双边活动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另外, 教师善于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轻松而愉快地进入课堂, 这也是提高师生之间双边互动的方式之一。例如, 本人在大学实习期间给学生讲《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鲁达三难郑屠”这一部分时,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 提出了一个问题:“鲁达要打郑屠便痛痛快快地打就是了, 为什么还要三难他呢?”显然, 大家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 同学们的回答非常圆满:有的说是鲁达为了争取时间让金氏父女早点离开是非之地, 有的用书上的句子回答, 说鲁达是为了“消遣” (捉弄) 郑屠, 还有的说鲁达是为了激怒郑屠, 在道理上取得优势等。这些回答各有特色, 并且能互相补充完善。反之, 如果这样提问:“鲁达三难郑屠是不是为了捉弄郑屠, 是不是为了争取时间等”这样会钳制学生的思想, 必然是由教师牵着走, 而不是由教师引着走。类似的这种课堂教学, 让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 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 在这种欲望驱使下, 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 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 从而达到接受教育的目的。

总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 要把教学这一双边活动很好地落实, 它要求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 树立整体的教学观, 在课堂上有意识地给学生创设具有创新意识的问题情境, 使学生产生创新情趣, 适时适度地引导。同时, 教师要不断总结经验, 大胆改革, 正确引导, 及时点拨, 学生的创新潜能就会不断得到开发, 创新意识就会不断增强, 创新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摘要:教学是一种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这意味着教和学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 而且这种联系和影响应是多重的、反复的、内在的, 而非单层面的、一次性的和机械的。离开教, 学生的学就变成了自学, 而不是教学环境下的学;没有学, 教师的教就从根本上失去了目的和意义。因此, 任何教学都必须体现教和学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教学,新型学习方式,新课改,双边活动

参考文献

[1]宋亚静.数学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探讨[J].时代教育, 2007 (26) .

[2]李海燕.让数学课堂因倾听而精彩[J].吉林教育, 2009 (11) .

[3]张鹏.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八法[J].黑河教育, 2011 (02) .

[4]陈美华.“效率”与“负担”[J].人民教育, 1983 (02) .

[5]赵明.音乐教学中兴趣培养点滴谈[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2 (03) .

[6]徐佩冲.想学要学会学爱学—让有限的四十分钟发挥最大效益[J].小学教学参考, 2011 (11) .

[7]赵华.喧宾夺主的情境[J].四川教育, 2006 (06) .

[8]郑春壮.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刍议[J].新教育, 2008 (11) .

师生双边活动 第7篇

《机械基础》是技工院校机械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涉及面较少, 知识点较多, 概念抽象, 理论性较强。学生由于缺乏感性认识, 普遍感到此课程难学, 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1 学生的知识基础差

技校生基本是中考的落榜生, 文化基础较差。虽然技校所开设的课程已相当简化, 但由于学生自身素质较低, 物理课学习内容过于简单, 机械制图的基础差, 加上学生缺乏基本机械常识, 所以在《机械基础》的学习过程中, 会感到很吃力。而一旦基础知识不够, 对一些零件的结构想象不出, 受力情况分析不透, 就难以唤起对学习足够兴趣。这给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带来一定的困难。

1.2 教师自身实践知识不足

在《机械基础》课程中, 很多理论知识的来源是实际的提炼, 用于生产实际。例如《机械基础》中的第六章第一节:带传动中的张紧装置, 如果按书上内容讲很简单, 那么要让学生真正记住, 作为我们老师必须给他们找一个实际应用的地方看一看, 就此我找到学校柴油发电机, 它就是利用皮带的张紧装置调节皮带松紧的, 并同时讲出皮带松对机器的影响, 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如果不这样研究教学, 无法进一步深入, 就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1.3 有关机械基础的教学用具不满足教学需要

在教学中使用教具, 安排一定的实验环节, 可提高教学的直观性, 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得到提高。很多技校的教具由于各种各样的限制可能仅限于一些简单的模型, 且不太齐全, 实验无法开出, 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大受影响。

2 解决对策

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2.1 针对学生的基础差的现实, 教师应尽量做到深入浅出, 结合实际进行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 盖在于引导启迪, 促使学生自奋其力, 自致其知, 非所谓教师滔滔讲说, 学生默默接受, 实践证明, 教师滔滔讲说, 虽然呕心沥血, 但方法不当, 结果事倍功半。”尤其是在《机械基础》这门枯燥, 繁杂的课程中, 若照本宣科, 不进行教学信息的双向交流, 学起来必然会学的无味, 学得困难。为唤起并始终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学习气氛, 可根据技校学生活跃好动的特点, 创设情境, 启迪思维,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要做到这些, 教师必须做到厚积薄发, 成竹在胸, 即教师思路清晰, 善于归纳和表达, 能够把复杂的内容转化为纲目了然, 脉络分明, 易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机械基础》对于刚刚初中毕业的技校生来说, 无疑是有较大难度的课程, 容易出现两种极端:程度高一点的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便死记硬背, 程度低一点的学生, 一旦无法战胜困难, 便放弃了。针对这些情况, 教师如何组织教学?

上好第一节课。第一节课的教学对学生在整个学期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第一堂课里,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能让学生对本门功课发生浓厚的兴趣, 可以讲在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中已完成40%。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 良好的口才, 能引导学生在有趣的谈吐中学到有用的知识。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所谓“教与学”指的是教师与学生的一个双边活动。无论离开哪方, 教学效果都将成为纸上谈兵。一个好的教师不但是学生的老师, 更应该是学生的朋友。让学生内心对老师敬畏。相反, 如果学生一看到老师就烦。内心产生抵触情绪, 同情教师。教师因学生的屡教不听而产生厌烦情绪, 那么学生不可能学好, 教师也不可能教好。

培养学生对每章节知识掌握重要性的意识, 特别是理论知识相互关链的章 (节) 。在《机械基础》中,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的运用及公式和定义的内容, 我采取了上课小测验, 上课提问, 下课预留下次课要问的问题。尤其是做例题的步骤, 我仔细给学生讲为什么要这样做, 思路是什么, 如何对所做的题入手及技巧。对一些学习底子差的同学, 我讲完例题让他们看几遍理解了, 再让他们背着写一遍, 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为今后学习材料力学打好解题基础。

耐心细致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能对你提出问题, 说明他至少不讨厌这门课或者不讨厌这个老师。作为老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机会, 耐心细致地回答问题,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并适当给以鼓励, 尽可能地使这一双边活动向周围辐射, 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少批评, 多表扬。现在学生大多属于独生子女, 自尊心相当强, 心理承受力相对脆弱, 受不得一点点挫折。面对如此的学生群体, 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应与之相适应, 这样的教育方法也符合心理学的客观规律。对实在调皮的学生, 可采用事后单独教育的方式, 或许效果更佳。

讲课要注意形象引入。课堂教学的有效导入可以控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使学生把注意力较快地集中到学习上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 结合具体教学内容, 有针对性地选择引入方式可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每当讲到一个新机构时, 我常常利用该机构的模型导入, 让学生首先通过有动感, 有色彩, 形象逼真的模型接受信息。这种方式能够给学生以鲜明的感性认识, 降低学生对机构的认识难度。在讲解“齿轮机构”时, 我首先以“齿轮机构”的模型导入, 然后边演示边讲解, 学生的多种感官被调动起来参与教学。借助模型可以完成“齿轮机构”的组成, 齿轮的形状, 从动件的基本类型等内容的教学, 最后再联系实际, 让学生感觉这些机构离我们并不遥远, 而是就在我们身边。

2.2 加强理论课与实习课的联系, 与实习教学相互结合

作为机械专业的教师, 应当不仅具有机械方面的理论知识, 而且对与于在生产中使用的各种加工方法, 机床及设备的有关知识, 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和了解。只有这样, 才能在教学中熟练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上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

《机械基础》是各个工种的专业基础课, 与各工种专业课联系紧密。教师应灵活处理教材, 充分利用现有条件, 在举例讲解时应尽可能使用见过或使用过的设备, 如讲解四杆机构, 可以结合家用缝纫机的踏板机构、内燃机的气缸;讲解链传动时可以利用自行车的链条给学生讲解;讲解轮系时结合学校实习车间的普通车床传动系统, 给学生直接讲解, 即实际又好理解, 不枯燥。因为这些机构都是学生平时生活中和实习中熟悉的机构, 讲解时他们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有可能的话, 教师带领学生去一些机械制造厂参观, 就学生看到的设备的工作原理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这样, 学生上课时就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就不会觉得抽象, 就会产生学习兴趣。

2.3 采用多媒体授课解决模型、教具不齐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 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应该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应当具备计算机操作、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利用多媒体可以使教学具体化, 想象化, 可以把抽象的机构运动形象地展示出来, 将课本中出现的各种机械机构, 传动方式, 加工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在上课时演示, 这样抽象知识, 就可以变得形象生动, 学生的兴趣也会得到调动。我在讲解铰链四杆机构时便将所讲的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齿轮机构、螺旋传动等的工作过程利用Flash做成动画, 加入到用Power Point做成的课件中, 机构的运动可以调控, 可以停留在任何位置, 死点, 极位等抽象概念也有明确的理解。利用课件可以将重要的知识点做成幻灯片, 节约书写更换挂图的时间, 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上一篇:公益基金下一篇:大学生权益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