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散文鉴赏范文

2024-07-23

写景散文鉴赏范文(精选6篇)

写景散文鉴赏 第1篇

一.明“形”辨“神”

1、寻找线索, 领悟喻义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看似很散的几段内容却有一条线索贯穿全文。线索在散文作品里, 是不可缺少的东西, 它是“形”“神”的结合点。弄清散文的线索及线索在文章中的作用, 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文章的主题。

散文的线索是灵活多样的, 在一些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抒情散文中, 作者最爱用某一物既作标题, 又作为行文的横贯线索。此物既是线索, 更是作者情感寄托点, 常常具有某种象征和寓意, 这就要学生掌握其双层含义, 这样, 既了解线索在文章中结构的作用, 同时也有助于对文章的主旨把握。《行道树》中的“行道树”是写作的对象, 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既指路边的树, 又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而文章的主旨也就是借行道树的自白, 抒写奉献者的襟怀, 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透过线索, 我们也进一步了解了文章的“神”。

2、概括事件, 明确主旨

作者表达中心要依靠“形”——一组描写或者几个片段, 尤其是叙事类散文, 它的主题主要是通过对某个人物某些事情的叙述, 来抒发某种感情, 表达某种思想, 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启迪, 使之在思想上产生强烈的共鸣, 或感情上激起激烈的震荡。对于这些片断学生要学会概括。学生的概括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养成, 这需要在平时教学中反复训练。

《老王》《藤野先生》等这一类的课文, 是我们在这方面训练的母本。《老王》这篇文章的人物特点是在琐碎的事件中表现出来的, 因此, 进行这篇文章教学时, 可以让学生概括文本中的事件, 来体会人物形象, 从而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主旨。《藤野先生》通过典型事例多方面地表现人物品质的, 教授这篇文章时, 可以设计这两个问题, 来培养学生的这方面的能力: (1) 作者选择了哪些典型事例来刻画藤野先生?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 这些事例分别侧重于体现藤野先生什么样的品质?通过事件的提炼也是在明确散文中的“形”, 才能对人物形象特征有更全面的归纳总结, 才能对文章的主旨更深入的理解。

二.析句品情

一篇好的散文, 作者的遣词用句必然有它独特的一面, 不同的作者及作品风格自然不同, 但只有认真品味这些词语句子, 才能更好的领会文章的内容和进一步了解作家的思想感情。

1、赏语言

品词析句, 是散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赏析语言可从字词含义、词语妙用、精彩句子三方面入手, 赏析时要要结合语境、作品的主题思想、作者的思想感情、景物意境、人物性格、特殊的表达效果 (修辞、描写等手法) 以及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 句子含有的哲理, 或在结构上起到独特作用。坚持“词不离句, 句不离文”的原则, 切忌“断章取义”。

2、赏意境

古有“诗文一家”“文中有画”之说, 揭示了意境美不独为诗, 也为散文所有。散文, 作者常常会创造出一种意境, 有的绚丽多彩, 如《春》;有的浓烈奔放, 如《安塞腰鼓》;有的淡雅剔透, 如《贝壳》;有的平实质朴, 如《背影》;有的凝重深邃, 如《风筝》;有的充满诗意, 如《春酒》……不管哪类文章, 总体形象上都给人以美感, 但感受到文章的意境不仅仅是通过文字上来领悟, 还与学生的自身体验和生活经验有密切关系。因此,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要不断引导学生去深入理解、涵咏, 反复体味作者透过字里行间所持的对人生对世事的认识和情感, 提升自身的底蕴, 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审美情趣, 提高对散文作品的鉴赏能力。

3、赏手法

散文通常有种含蓄美, 会适当的留白, 这是种“意在笔先, 神余言外”的意境, 也是种“若隐若现, 欲露不露”的效果。所以通常作者会通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正面侧面、对比烘托、详写略写、伏笔照应、悬念释念、欲扬先抑、象征双关等一些表现手法来达到这一美感。学生对文章的各种表达手法与写作技巧的辨识、理解、分析、欣赏, 会更能深刻的品味文章的内涵。我们在教学时要把这些概念介绍给学生。鲁迅的《雪》描写了江南与北方的雪景, 并在对比中体现出作者的情感倾向, 学生倘若能找到对比的语段, 就能迅速捕捉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小思的《蝉》则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来表达主题。而冰心的《荷叶母亲》短短的一篇散文, 却综合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 是我们教学赏析表现手法的一篇好例文。

写景抒情散文鉴赏方法 第2篇

一、掌握散文的特点

散文的特点可以从内容上与形式上来分析。

1、内容上“神不散”: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2、形式上“形散”:

(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

(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

(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

(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3、语言上“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1)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2)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鉴赏散文时,就是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二、掌握散文的分类

散文一般分为三类,即记叙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这里重点分析写景抒情散文。

(1)写景散文: 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的表现主题。例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

(2)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 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风物,也赋予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优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还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冰心的《樱花赞》。

三、抓住散文的线索

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为线索;以行为为线索;以文眼为线索。有的文章不但有明线,还有暗线,线索的特征有:在结构上贯穿全文,时隐时现,有明显的标志(或是标题本身,或在文中反复出现)。

四、掌握散文散文的语言特点

散文的语言感情色彩浓厚,委婉含蓄,声调和谐,表现力强。在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它在语言环境中的特定含义,要结合上下文,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文章的语言风格,甚至修辞,才能既理解词语的表层意义,又理解其深层含义。

五、理解散文的意境

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情感相熔铸的产物,具有含蓄深邃的美。优美的散文可谓“无韵之诗”,其意境可以与诗相媲美。阅读散文时,就要善于通过自身的感受,进入散文所描绘的`意境中去。不能忽略了语言的揣摩,要调动丰富的想象,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情感,获得主观体验,才能达到思想的共鸣与升华。

六、重点散文的表现手法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象征、托物言志、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寓情于景、借物喻人、联想想象、设置悬念、借景抒情、渲染、修辞等。

(1)象征  散文往往运用象征的写法,象征就是托物喻义,即通过一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一种深远的意义。这里的“具体形象”——“物”就是本体,与之相对应的事物就是象征体,“深远的意义”就是象征意义。

(2)托物言志  就是借物喻人,是散文中写景状物的重要方法。也就是把所写的景物或景象拟人化,赋予它人的思想情感和志向,

(3)对比烘托  在散文中,为了突出作者所写的对象,作者往往运用对比烘托的写法。

高考写景诗鉴赏攻略 第3篇

意象是指诗歌中的具体物象,诗人利用这些物象来表现自己的情思意趣。“意”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说,诗词当中的那些意象都是经过诗人感情过滤的具体物象。

一个诗人,面对大自然或社会场景,所看见的东西不一而足,但不一定都得把它们写进诗中。如王维在《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其中选用了四个物象: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诗人来到塞上,为什么看到的是“这些”,而不是其他的景物?值得我们思考。

首先,“大漠”一词能够突出沙漠的空旷,给人造成心理的失重感。“孤烟”不仅仅给人孤独的感觉,还能反过来衬托沙漠的空阔;其次,“长河”一词,让人看到的是黄河水的滔滔不尽,想到的是时间的永恒。而“落日”又让人感觉到时光易逝的紧迫。此时的作者,真该慨叹自身: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有时在同一首诗中的意象是经过移植组合起来的,甚至是想象出来的、虚幻的景物。如杜甫的《月圆》(2015年高考安徽卷)中“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六句,都是眼前实景:孤月当空,请回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而结尾“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却不是实景,作者在这里用想象的手法,描写故园桂花开放,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可见,优秀诗词中的意象都是经过诗人精心挑选的,因为这些物象能够寄托诗人复杂的感情。

意境由意象组合而成,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从读者的角度来看,它是意象叠加在一起所产生的整体感觉。意象在诗句中是明确的,意境却隐含在众多的意象之下,必须由读者把意象逐个筛选出来之后,经整体感知,再综合概括才能得出。

表达意境的词语一般为形容词。在意境的创设上,画面或雄浑壮阔,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或幽雅明净,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空明澄澈,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或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或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或沉郁寂寥,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或荒凉破败,如“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等。但表达意境的形容词和诗句之间绝非一一对应关系,有时不同的词语可以被用来概括同一诗句的意境。如“幽雅明静”和“和谐静谧”区别就不是很大,能把意境大致概括出来即可。

鉴赏意象和意境的时候不能只关注“象”,更要把握其中蕴含的“意”。诗中说“大漠”“落日”“明月”,而不说“沙漠”“太阳”“月亮”,都是被赋予了诗人之“意”的。捕捉意象、概括意境的能力在诗歌鉴赏中居于核心地位。只有把握了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才能准确地推知诗人在诗中的感情。

二、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又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指诗人借助对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主观感情的写作方法。在寓情于景的诗词中,写景而不只是为了写景,抒情而不明说感情,情在景中,含而不露,因此诗歌显得蕴藉悠远,耐人回味。

如赵执信的一首《秋暮吟望》(2014年高考四川卷):“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后面的问题是“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分析诗中作者的感情,首先要看到“不为秋悲”的字眼,说明作者有“悲情”。再联系诗中的意象也可以看出来:寒山、斜阳、新月、落叶、烟水、鸿影、霜风、无姿的菊、短烛、低横的北斗等,全是冷色调的词语,这些冷色调的词语叠加在一起能组合出凄清冷静的意境。这种意境之下,作者的孤独、寂寞、失落的心情就可以被推知出来。

欣赏借景抒情类诗歌的一般步骤分为三步:首先筛选诗歌中的全部意象,然后根据意象中的“意”来概括出诗歌的意境,如“寒山”的“寒”、“斜阳”的“斜”、“落叶”中的“落”等,它们既表明了物象的状态,也是诗人在特定心情之下的视觉再现。概括出意境之后,即可判断诗人的感情。有什么样的意境,就会有与之接近的感情。一般情况下,春机盎然的意境就会有恬静愉悦的心情,而凄清冷静的意境就会有孤独寂寞的心情。总之,意境好心情就好,意境不好心情就不好。

三、借景说理

并不是所有的写景诗都抒发诗人的感情,有些诗歌是作者在看到特定的景物之后,突然悟出相关的生活道理,并用诗歌的形式一吐为快。人们常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虽说有些绝对(唐代和唐代以前的诗里面也有说理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宋代以后说理的诗歌多了起来。在写景的基础上说理的诗歌,著名的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苏轼的《题西林壁》、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陆游的《游山西村》、朱熹的《观书有感》、杨万里的《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

对借景说理的诗歌,不能再用分析抒情诗的方法,即不用再去关注意象和意境。阅读时应该先概括诗中景物的特点,并由此联想到它和道理之间的逻辑关系。诗中所包含的哲理更需要读者依据特定的诗句去领悟和概括。

如在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是“离离原上草”先引起了诗人的注意,这些草的特点是“一岁一枯荣”,荣了又枯,枯了又荣,年年如此。作者最后总结出一个规律:即使野火把它从地面上烧掉,但是它的生命并不会结束,东风浩荡,那些小草又勃勃地冒出地面。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展开相关的联想,这里的“草”只是一个代表,那些像草一样看似卑微的生命都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如果错误地把哲理诗当作抒情诗来分析,就会误入歧途。用筛选意象的手法看,《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原上草”“野火”“春风”三个意象,但这三个意象比较分散,不能构成一个浑然一体的意境,所以也就不能推定作者的感情。

四、乐景写哀情和动静结合

寓情于景,是中国古诗中常见的写作手法,我们知道了在古诗词中“一切景语皆情语”,即诗中万物皆着“我”色彩。景色清新明丽,感情就会轻松愉悦;景色荒凉衰败,感情就会凄然颓伤。但似乎也有特殊情况,如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排列出很多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其中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都能寄托“断肠人”漂泊异乡的痛苦,唯有“小桥流水人家”一句与整首曲子的格调好似不太协调,令人费解。

一般来讲,在古诗中景与情之间是正衬关系即以乐景写乐情,哀景衬哀情。但要注意有时所写景物,是从对立面的角度来反衬诗人心理的,即利用良辰美景来反衬忧思愁苦的心情。以乐景写哀情,往往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例如,黄庭坚在《清明》(2011年高考江西卷)一诗中开篇写道:“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从下面注释可以看到,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因此诗人心情一定很不好。又从首联的后一句中的“自生愁”也可以得到印证。但第一句却写“佳节清明桃李笑”,在景与情的关系上,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在表现手法上就叫做衬托:清明佳节,春光明媚,桃李争艳,我在荒芜的田垅却自生一种哀愁。

至此,可以说“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在《天净沙·秋思》的作用也不难理解。“小桥流水”固然是一番温馨的景象,“我”多么渴望它即刻就属于“我”。但那毕竟是“人家”,“我”远在天涯漂泊,乡关何处?

有时候,诗中描写动静结合,别有情趣。如江湜的《山寺夜起》(2013年高考山东卷)“烟色如白云,流来野寺前”,“如白云”是对烟的静态描写,写出了烟像云一样的烟色,而“流来”描写了烟的动态。此处动静结合,突出山寺美丽的夜景,也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乐景写哀情和动静结合都属于反衬手法。理解了融情于景,还要看到乐景与哀情的关系,不能硬把两种感情色彩不同的意象概括在一起,揣摩不出作者的真正意图;还要看到动静变化,体会写景之妙。

五、固定意象涵义的方法不可取

有一些意象在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笔下反复出现,其涵义也具有了相对的稳定性。如“梅”是“孤独”“寂寞”“孤芳自赏”“高洁坚贞”的代名词,“蝉”是“清高孤傲”“珍惜时光”等语义的同义语。因此就有人主张对这些常见意象应作为读诗常识去把握,好像对待数学公式一样,在阅读诗词的时候,只要把这些“成见”代入进去,就可以理解作品了。殊不知,只有在整体把握诗人感情的基础上,才能看到诗中万物皆着“我”之色彩;如果固定了意象的涵义,并依靠只爪片鳞的意象去反推诗人感情,往往越想越乱。

大多数学生都是小学时候就接触到了李白的《静夜思》,里面有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们被告知“月亮”在古诗中常常代表着思乡之意。在后来阅读古诗的过程中也偶尔遇到这种情况,于是这种理解就根深蒂固,不再改变。

“月亮”大概是古诗当中最受诗人青睐的意象,它当然也就被赋予千变万化的感情。李白在《月下独酌·其一》中有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里明月成为了诗人的朋友,李白邀请明月喝酒,可以让人看到他洒脱不羁的个性。但是自己、影子、明月三“人”一起喝酒,实际上还只是一个人在喝酒,邀请明月更让人看出李白的孤独寂寞,此处并无思乡之意。

王维在《山居秋暝》中也写到了明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里的“明月”透过松林,照在流动的溪水之上,让人看到一阵空山新雨之后那种澄清透明的意境,诗人的目的是要表现自己“山居”的悠然闲适之情,也无思乡之意。

而张孝祥在《水调歌头·金山观月》中写道:“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词中所描写的月亮如玉镜般透亮,如白银般明亮,如冰雪般洁净。这里用万里皓月营造了一个澄澈、清明、旷远的意境,也借此映衬自己高洁的追求和旷达的胸襟。

所以,理解一首诗歌,应该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从诗歌的标题、诗句和注释中的背景介绍,去整体把握诗人的感情,然后通过分析该诗中意象的情感色彩来强化这种认识,切不可用固定的意象涵义去死搬硬套。

写景散文鉴赏 第4篇

笔者以为, 如果掌握了此类诗词的鉴赏要领, 那么对试题中古诗词鉴赏便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那么这类诗词在解读时重点应关注哪些方面呢?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找准鉴赏的切入点呢?下面笔者以2011年高考诗词考查情况为例, 谈谈自己的看法, 并以此与各位同仁探讨。

一、景与情的关系

“诗言志”, “志”也就是诗人心中的想法感受。诗人在特定的情景中往往易触景生情, 所以眼中之景便是染上主观色彩之景, 即是心中之景。所以“言志”便成了借景抒情。景可能是着眼于局部, 但情却可着眼于全诗。景与情二者的关系体现为借景抒情或触景生情、融情于景或寓情于景与情景交融、以景衬情 (乐景写乐情、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哀情、哀景衬乐情) 等, 这些是唐诗中最常见的表现手法。

如唐代诗人戴舒伦《苏溪亭》:

苏溪亭上草漫漫,

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

一汀烟雨杏花寒。

全诗均为写景, 而情已在景中。诗中之景是迷蒙的, 色调是灰暗的, 当然所表现的情是哀伤的, 是为寓情于景, 表现了诗人无端的惆怅和无尽的哀愁。

抒情性是诗歌的本质特征, 景与情往往不可分离。对于此类诗词, 我们该怎样鉴赏呢?笔者认为应该分四个步骤来进行:察景、观情、探源、明旨。下面, 就以2011年全国新课标试题《春日秦国怀古》为例, 来谈谈这种方法的运用。

春日秦国怀古周朴 (1)

荒郊一望欲消魂 (2) , 泾水萦纡 (3) 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 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 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 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 (1) 周朴 (?~878) :字太朴, 吴兴 (今属浙江) 人。 (2) 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3) 泾水:渭水支流, 在今陕西省中部, 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问: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5分)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6分)

解题思路与方法:

(一) 察景:

从文题看, 这是春日景象, 诗中所写的景有“荒郊、泾水、远村、原田、春草、古碑、雪、山、烟、阳、绿树、黄沙”等, 而绘景时所用的字词是“荒、尽、古、苍、晚、残、昏、数里”等, 显而易见, 是一些令人觉得哀伤的字词, 描绘的是残败荒凉景象, 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氛围, 全无春日的勃勃生机。

(二) 观情:

全诗直接表明情感的字词有“消魂 (极其哀愁) 、不堪 (忍受) 回首”, 表现的是悲伤之情;再者“一切景语皆情语”, 悲伤景象引发悲伤之情, 哀伤之景蕴含着哀伤之情, 是典型的寓情于景与哀景衬哀情的写法。

(三) 探源:

根据注释 (1) 知道作者是唐代 (618年~907年) 且是晚唐时的诗人。加之诗题 (“秦国怀古”) 与诗意的内容“不堪回首思秦原”, 可想古秦国当日的盛况。

(四) 明旨:

怀古诗词一般是为了怀古伤今或借古讽今, 表盛衰之感。此诗作者怀古的目的明显为“怀古伤今”, 借古秦国今日的破败景象来感伤唐王朝国势的衰微。

参考答案:

8. 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 不见春草, 只见古碑, 行客之路尽是黄沙, 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 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 眼前一片荒凉, 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9. (1) 触景生情; (2) 寓情于景; (3) 写哀景抒哀情。

二、描写景物的角度

赏析写景诗一般都要先观景, 那观景就得注意诗人是如何绘景状物的, 即诗人描写景物的角度有哪些。我总结为以下几种:

1.空间角度

这是指诗人描写景物视角上的变化, 也就是指远近高低的问题, 一般分为由高到低或由上到下、由低到高或由下到上、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赏读诗歌时若能注意诗人绘景的视角变化, 便能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意境, 自然有助于对诗歌内容与情感的理解与把握。如福建卷试题:

晓至湖 (1) 上【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 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 弥漫与天永。

折 (2) 苇动有声, 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 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 泛泛逐清景 (3) 。

【注】 (1) 湖:杭州西湖。 (2) 折:弯曲。 (3) 景:影。

从标题来看, 这是一首山水游记诗。诗人用清凉的晨雾, 清淡的远山, 清澈的湖水, 清灵的野凫, 构成一幅清新宜人的晓湖之景。其中“折苇动有声, 遥山淡无影”是写景名句, 采用了对偶对比的手法, 以“动有声”与“淡无影”对比, 从听觉上近写“折苇”, 视觉上远写“山影”, 以“折苇”对“遥山”, 近景与远景相结合, 听觉与视觉相结合, 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节奏优美, 形象丰满, 层次分明, 构建了开阔、淡雅、幽静、清新的意境。从中可想作者对此意境的喜爱之情。

2.感官角度

这是指诗人从感官角度出发, 对景物加以描绘。通常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几大类, 也就是从景物的形、色、声、味等方面加以描绘, 从而表现景物的形象特点。如天津卷试题:

骤雨【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 牛头风雨翩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 十万军声吼鸣瀑。牧童家住溪西曲, 侵早骑牛牧溪北。慌忙冒雨急渡溪, 雨势骤晴山又绿。

——《四库全书》

这是一首写农村夏日急雨之壮观的写景诗。作者在描绘“骤雨”来临前与来临时的特点就从感官角度出发, 从视觉、听觉等角度加以描绘。如“泼浓墨”, 从视觉的角度喻写云色之黑, 写暴雨将至未至的景象;“翻车轴”的“车”是水车, 水车戽水, 轴翻水涌, 发出声音, 从视觉与听觉出发, 既喻形又喻声, 用以形容风雨来临时的景象。三四句依旧从感官角度入手, 用多种比喻写风雨之势。“顷刻”言来势之猛, “十万军声”状雨声之壮, 既写形又写声。“怒涛卷”上“沙滩”, 从视觉来写, 借潮水之汹涌, 喻写雨势奔腾之情形;尤其是“卷”字, 从视觉上突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军声吼”如“鸣瀑”, 从听觉来写, 以“鸣瀑 (瀑布) ”喻“军声”, 又以“军声”喻风雨之声。其中“吼”字从听觉上写出骤雨声势之大。可以说这两句是以形写形, 以声写声, 突出夏日骤雨的磅礴气势。

3.动静角度

这是指在古代诗歌里, 诗人为了创设意境, 特别注意对事物特征做动态或静态的描写, 两者互相映衬, 形成一种情趣。在运用时或以动衬静, 或以静衬动, 或化静为动, 或化动为静, 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其中“动”含动作、动态与声音, 如“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是为动景。如湖南卷试题:

春暮西园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 春色都从雨里过。知是人家花落尽, 菜畦今日蝶来多。

从题目看, 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诗, 写的是晚春之景。首句描绘了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春天美景, “晴波”即阳光, “满”字形象地写出阳光洒满水池的景象, 是静态。次句“春色都从雨里过”, 点明春天的气候特点以及春色将尽的情景;其中“从雨里过”可见白雨跳珠的情景, 是为动态。三四两句“花落尽”、“蝶来多”, 花落无声, 蝶舞有形, 写出了尽管春尽, 但仍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 是动静结合。暗含作者对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4.虚实角度

“虚写”主要是指诗人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来的, 看不见、摸不着而又从字里行间能体味到的景象, 就是诗人所听到的、想象的、回忆的一类景象;“实写”主要是指诗人所见的现实景象。当然从景与情的角度来说, 写景为实写, 抒情则为虚写。虚实的关系主要是虚实相生, 通过一虚一实, 一隐一显, 相互作用, 形成巨大的艺术张力, 从而拓展诗歌的审美空间。如安徽卷试题:

琅琊溪 (1)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 游客渡溪横古槎 (2) 。不知溪源来远近, 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1)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 (今安徽省境内) 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 (2) 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期间。诗歌开头两句描绘冬去春来, 雪融水涨的画面, 并写了游人们为欣赏这美丽的山水而渡溪过桥的情景。结尾两句从溪水飘落花来写溪流之源头, 因见有山中落花从水上流出, 源头当在山中无疑。以眼前所见 (实写) “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来想象推写 (虚写) 未见的溪水源头与溪流的曲折甚至山中的春意, 虚实结合, 激发了读者的想象, 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当然诗人借雪融溪涨、游客渡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景象 (写景) , 表现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 体现了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抒情) , 可谓是寓情于景的写法。

诗歌鉴赏写景角度 第5篇

古诗写景常涉及到声音与颜色,这是诗人利用感官多角度写景,让读者如临其境,收到了很高的艺术效果。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上联是一组对仗句。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翠”是新绿,“翠柳”是初春物候,柳枝刚抽嫩芽。“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自然成行。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写景是诗歌的主要内容,鉴赏诗歌的写景就要从诗人写景的方式入手,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景物中所寓含的诗人的情感。

散文鉴赏四步骤 第6篇

【关键词】 散文鉴赏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9-033-010

一、大珠小珠落玉盘——琅读恬吟

散文号称美文,美就美在情感充沛、思想深邃、语言恰切、结构精巧,而这些,非读难以知其奥,非读不足悟其妙。大儒曾国藩认为“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出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教育家叶圣陶对此也曾有深刻的论述:“诵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既称诵读,就不是默默地看,而是琅琅地读。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字宜正,腔当圆,音节要清晰明快,音调要抑扬顿挫,节奏要疏密有致。文本情感忧郁的,出之以舒缓低沉;情感欢快的,出之以热烈高昂;情感严肃的,出之以平和端正。总之是要读出蕴味,读出情趣,读出美感,读得摇情荡性,心神俱醉。

诵读是整体把握文本内容、领会作者感情的第一步。著名学者陆象山说过:“读书切忌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细思量。”他强调的是学习不要过于匆忙,一开始就字赏句品,切入分析;而应先之以涵咏思量。南宋巨儒朱熹说:“大抵读书,先需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之于口;继之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耳。”他们的话告诫我们,散文学习,首先要让学生熟读,只有读熟了,对文本熟悉了,随后的分析和赏鉴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诵读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忽略。很多教师花太多的时间,致力于文章的分析,然而,这种教学让散文的美与学生愈行愈远,学过文章之后,不用多久,对教师讲析出的妙处就会忘得一干二净。因此,我们有必要大倡诵读之风,要让学生一遍遍地诵读,直至熟极而流,毫无牵绊。

二、解释春风无限恨——入境体情

诵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渐渐深入散文内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对于文本所描写的物象及思想感情已有感性的把握,不过,这种把握和体悟都还不是十分准确的。只有披文入境,理性分析,才能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怎样才能披文入境呢?

第一步,激发想象,感知意境。即随着作者的笔触,想象作者描绘的意象,并把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形成画面。进而分析这些意象的特点和整个画面的特点,这个带有作者思想感表的画面,就是意境。

第二步,品味语言,挖掘主旨。散文是作者心灵的外化,所以必定有些句子,极能显示作者的写作意图,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抓住了这些文眼性质的句子,就抓住了散文思想感情的关键。

三、一语天然万古新——咬文嚼字

学生的鉴赏能力,最核心的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力。而语言的敏锐感受力,是要通过对语言的深度赏析及其长时间积累才能形成的,所以散文教学的一大任务是咬文嚼字。周汝昌先生说:“要想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先要学会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我们语文教师,须以散文中的美的语言来熏陶学生,让他们在持续不断的咬文嚼字中,揣摩语言的精准性、生动性和传神性,从而进一步挖掘有关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表情达意作用。这样,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必能日有所增。

一是鉴赏那些初读就感到十分精彩的词或句。这样的词,往往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写人状物如在目前。比如《记念刘和珍君》,在描写刘和珍的时候用了两个词“微笑”“温和”,引导学生分析,就会知道,这两个字反复出现,就突出了刘和珍的形象特征,给人深刻的印象;同时突出了刘和珍的可爱与凶残杀人者的可恨。这样的句,往往巧妙地运用了修辞手法,形式新颖,手法新奇,意思的表达非同一般。

二是鉴赏那些初读感觉一般,其实大有深意的句子。有些句子没有用什么修辞,却自然而然地能够充分表达作者的意思。它们往往朴实无华,却又达到了语言形式与所表达内容的完全相合。

四、不知细叶谁裁出——察技溯因

文本解读,一般应该走三步,一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接受人文的熏陶;二是分析文本是怎样写的,即分析其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三是分析为什么这样写,即作者选用的写作手法、语言形式何以是最适合作者思想感情表达的。如果学习散文,仅仅“入境”,还只是走完了第一步。更重要的任务是后面的两步,它们才是散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这就需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作进一步探究。

上一篇:动画影片下一篇:木结构建筑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