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玉米间作范文

2024-05-21

小麦玉米间作范文(精选10篇)

小麦玉米间作 第1篇

1种植土地的选择

想要实施小麦间作玉米套种大豆套种技术, 首先要选择一个土层深厚、结构良好的土地, 还要保证可以对其方便地灌溉, 其土壤的肥力要在中上等, 并且种植土地的周围不能有树木遮荫来抵挡阳光照射, 栽种时要进行统一的连片种植。

2种子的选择以及相关的处理措施

2.1在进行选种的时候, 冬小麦要选择成熟期短、中矮杆、抗旱能力强以及产量高的京农411、兰考906或者京农437这样的品种, 春小麦的选择要选择早熟类型的, 比如张春811品种。玉米种子要选择成熟期早, 抗病能力强、种子颗粒紧凑和产量高的酒单2号、豫玉22号以及沈单16号等玉米品种, 大豆选择要使用丰收10号品种。

2.2选择小麦和玉米种子的时候都要进行精细地挑选, 以求达到种子纯度、干净以及饱满的要求。对于容易发生地下虫害的种植地域, 每一百斤的种子要用100毫升40%的甲基乙硫磷乳油加5千克的水进行搅拌后再进行播种。

3播种的最佳时期与数量以及播种的种植规律

3.1冬小麦的播种时间应该选在前一年的9月20日到25日之间, 其播种的数量大约在每公顷300千克。春小麦的播种时间应该在当年的3月5日到3月10日之间, 播种数量为每公顷240千克。玉米的播种在当年的4月20日到25日之间, 每公顷22千克。在间苗定苗之后, 保苗的数量要确保每公顷50000株。大豆的播种要在当年的4月20日前进行, 其数量为每公顷22~30千克, 其保苗的数量为每公顷41000株。

3.2种子的种植行带要选择从东向西的走向, 行带的宽度大约在160厘米左右。小麦要播种6行, 带宽为80厘米, 玉米要起垄种植2行, 其带宽为80厘米, 行间距为26厘米, 每株的间距为25厘米, 播种以后要覆盖保温膜, 在玉米垄的两侧斜面种植大豆, 其每株的间距为30厘米。

4种植的田间管理措施

4.1玉米播种以后的8~12天就可以出苗, 放苗的时候使用细铁丝把地膜划破即可, 放苗之后要及时地把口封住, 3~5片叶的时候进行间苗和定苗, 要把长势健康强壮的苗留下, 体弱的去除, 每个苗穴只可以留一株苗。

4.2施肥与追肥

(1) 基肥:在种植冬小麦之前整地结合每公顷一次性地要施入45000~75000千克的优质农家肥, 每公顷300千克的磷酸二铵作为基础肥料, 在种植玉米的时候, 在玉米的行带中每公顷要施入150千克的磷酸二铵与60千克的尿素。 (2) 追肥:在冬小麦返青之后、春小麦第一次浇灌水的时候, 要查看幼苗的长势并对其追施75千克的尿素, 大豆通常不进行追肥。

4.3在种植冬小麦以后的11月上旬, 其平均气温还维持在零摄氏度左右的时候, 要对冬小麦浇灌冬水, 在冬小麦返青之后要尽早的浇水, 两次浇灌的时间间隔要控制在1个月左右, 在小麦抽穗、灌浆以及麦黄的时候都要进行1次浇水。玉米在拔节的时候要施肥灌水同时结合进行, 在喇叭口时要进行2次。在小麦成熟收割以后, 每隔15天对玉米浇灌1次。

4.4在小麦生长的拔节期, 每公顷要使用3000毫升的矮壮素, 用750千克的水进行喷雾。玉米在抽雄之前每公顷使用450毫升的矮壮素, 对750千克的水进行喷雾, 这样可以使种子的杆变得强壮以防弯折, 还可以增加籽粒的重量。

5粮食收获

小麦在蜡熟的末期要及早地收割, 玉米的收割要在玉米的包叶全部变白, 玉米叶子发黄变干而且玉米籽粒变硬而富有光泽的时候进行, 在大豆的叶子发黄, 豆荚变硬的时候收割大豆。

6结束语

随着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 小麦间作玉米套种大豆技术日趋成熟和完善, 其会在我国得到广泛的推广, 会不断的改革和创新, 研究出更加先进更加完善的高效高产的栽培技术, 合理地利用我国的土地资源, 增加我国的种植产量, 为农民群众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所以小麦间作玉米套种大豆技术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我国的农业种植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为了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 我国在一些地区实行了套种技术, 这样既做到了土地资源地合理使用, 同时也增加了农产品的产量, 但是套种要满足一些必要的生长条件, 还要进行适当地管理, 小麦间作玉米套种大豆技术是我国地区实行的一种套种技术, 本文对小麦间作玉米套种大豆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小麦间作玉米套种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张伟, 罗家传, 韦胜利, 朱高纪, 吴秋艳, 孙艳华.高产稳产抗病抗寒小麦新品种泛麦5号的选育及推广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6 (7) .

[2]罗亚红, 周正邦, 欧珍贵, 龚德勇, 钱保霖, 张爱玉.紫叶红花芭蕉芋宽厢套作玉米增效模式[J].贵州农业科学, 2010 (12) .

玉米间作萝卜高效栽培技术 第2篇

录入者:zy002来源:本站收录

O3Zs彝hSZqi苨0QIQk衭a蕋芳BJQB9鉴蓄諪�┓襆JCJqIYk�RMhJl玉米间作萝卜高效栽培模式种管简便,适宜在鲁中南向阳、水肥条件好的土壤推广。O3Zs彝hSZqi苨0QIQk衭a蕋芳BJQB9鉴蓄諪�┓襆JCJqIYk�RMhJl

一、种植形成。2.4米为一带,玉米种两行,行距40厘米,占地80厘米,萝卜种4行,行距40厘米,占地160厘米,玉米与萝卜间距40厘米。

O3Zs彝hSZqi苨0QIQk衭a蕋芳BJQB9鉴蓄諪�┓襆JCJqIYk�RMhJl

二、整地施肥。小麦收获后及时浇水、施肥、整地。每亩施碳酸氢铵50公斤,普通磷肥30公斤,有机肥3000公斤,耕翻耙地、整平整细。

O3Zs彝hSZqi苨0QIQk衭a蕋芳BJQB9鉴蓄諪�┓襆JCJqIYk�RMhJl

三、品种选择。玉米选用高产、综合性状较好的农大108、聊玉18号等;夏萝卜应选用耐热抗病生育期短的品种(生长期70~90天),如夏长白2号、四季萝卜、富源1号、夏速生、夏抗40等。

O3Zs彝hSZqi苨0QIQk衭a蕋芳BJQB9鉴蓄諪�┓襆JCJqIYk�RMhJl

四、科学播种。6月中下旬玉米萝卜同期播种,玉米采用点播、穴距15厘米,每亩3700株左右。萝卜采用条播、留苗株距20厘米,每亩4500棵左右。

O3Zs彝hSZqi苨0QIQk衭a蕋芳BJQB9鉴蓄諪�┓襆JCJqIYk�RMhJl

五、间苗间苗。萝卜出土后子叶展开时进行第一次间苗,2~3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3~4片真叶时进行定苗。

O3Zs彝hSZqi苨0QIQk衭a蕋芳BJQB9鉴蓄諪�┓襆JCJqIYk�RMhJl

六、其他栽培管理措施。萝卜苗期要结合间苗进行浅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萝卜一生中都要注意及时中耕除草。莲座期适当控制水分进行蹲苗,防止叶片旺长。肉质根生长盛期保持土壤湿润,每亩追施尿素25公斤。收获前5天浇一次水,以有利于贮藏和减少糠心。萝卜生长期间防止土壤忽干忽湿,以免影响萝卜正常生长及品质下降。玉米管理同一般大田。

O3Zs彝hSZqi苨0QIQk衭a蕋芳BJQB9鉴蓄諪�┓襆JCJqIYk�RMhJl

春玉米间作南瓜高效种植技术 第3篇

一、选用良种,规范种植 良种是获得丰产和高效益的基础和内因。玉米品种选用优质、丰产、抗病、适应本地气候和栽培条件的优良品种如兴黄单89-2、屏单5号,南瓜品种选用优质、抗病、丰产和肉质细腻,味甜,产品销路好,效益较高的广东蜜本南瓜。间作规格:播幅为3米,宽窄行种植,种两行玉米间作1行南瓜,玉米行距0.4米,穴距0.4米,每穴定苗两株,每亩2223株;宽行中间种南瓜,南瓜行距玉米行1.3米,株距0.6米,亩植南瓜370株。

二、精细整地,施足底肥,覆膜栽培 播种前对种植地块进行两犁两耙,人工细碎大土,精细整地。玉米地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750~1000千克,玉米专用复合肥25~30千克,硫酸锌500克,化肥与农家肥充分拌匀后施作底肥。南瓜地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1000千克,硫酸钾30千克,硼砂1千克,化肥与有机肥拌匀后施入打好的塘内,每穴施拌好的肥料4.5千克,将肥料与穴内土壤充分拌匀。南瓜行要整理成宽1.6米,高15~20厘米的厢面,用两米宽的地膜盖上,膜四周铲土压实,以确保增温保湿。

三、南瓜的育苗和移栽

1. 苗床地的选择与整理。苗床地选择在地势平坦、水源方便、背风向阳、光照充足、离移栽地较近的地块。苗床宽1.2米,长4~5米,床底刮平,低于地面10厘米。

2. 营养土的配制。选用60%过筛菜园土,30%充分发酵腐熟细粪,9.5%草木灰,0.5%硫酸钾,将肥料与菜园土充分拌匀,堆闷发酵10天后再用。

3. 种子处理及播种。育苗时间于2月上旬,播种前晒种1~2天,浸种时用0.1%高锰酸钾浸种5~6小时进行消毒,控水后用清水冲洗种子3~4遍,再用草木灰拌种。育苗用纸袋或塑料营养钵均可,先将营养钵(袋)装土2/3,每钵放1粒种,种子要平放,再盖上两厘米厚的营养土,同时把营养钵整齐地排放在苗床上,接着用喷壶浇透水后用两米长的竹片插成小拱棚架,覆盖上两米宽的薄膜保温,膜四周铲土压实,以确保增温保湿,保证出苗整齐。

4. 苗床管理。①温度控制:南瓜播种后至出苗前,白天控制在30~35℃,夜间保持在15~20℃,白天膜内温度超过35℃时应揭开膜两头,放风降温,下午关闭。阴雨天全天关闭保温。②水分管理:播种后出苗前一般不浇水,出苗后如气温高、光照强,每隔1~2天浇水1次,阴雨天不浇水。

5. 移栽定植。当瓜苗长到2~3片真叶时移栽于定植穴内,破膜移栽,每穴定植1株,定植后浇足定根水,并用细土封严破膜口,视天气状况隔3~4天浇水1次,直到成活。

四、玉米播种 玉米播种时间于雨水前后(即2月15~25日)播种,按宽行2.6米,窄行0.4米,穴距0.4米打塘播种,每穴放种3粒,盖土后用宽80厘米的地膜盖上,再将膜四周铲土封严,以确保增温保湿。

五、田间管理

1. 玉米的田间管理。①放苗、间苗、定苗:玉米出苗后及时破膜放苗,用刮胡刀片或小刀将膜划成“十”字形小口,将苗放出,用细土将破膜口封严,防止风吹漏气散失土壤水分和降低保温效果。在幼苗长到2~3叶时分次间苗,间弱留壮,如有缺塘,可用其他多余的苗带土移栽补齐,确保全苗。当幼苗长到4叶时及时定苗,每穴定苗两株,多余的苗全部拔除。②追肥、除草、培土:幼苗定苗后,每亩施尿素10千克做提苗肥,破膜处长出的杂草要及时用手拔除,并及时铲土将破膜口封严,膜外杂草也要及时锄掉。在玉米大喇叭口期重施穗肥,每亩施尿素20千克,同时中耕培土1次,以防止植株倒伏。

2. 南瓜的田间管理。①摘心整枝:当瓜苗主蔓有5~7叶时摘心,每株留2~3个健壮侧蔓,利用子蔓结瓜。侧蔓快速生长期先行理蔓,使瓜藤均匀分布于大行中间,同时进行压蔓,促进发生不定根,增强吸收能力,扩大吸收面积。②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坐瓜率:正常情况下,南瓜主要靠蜂类昆虫授粉坐瓜,开花期间如没有蜂类昆虫活动授粉,将严重影响坐瓜率。实践证明,实行人工辅助授粉是提高坐瓜率、增加产量的有效措施。授粉方法:在南瓜开花期间,于早晨7~9点直接采摘当天开放的雄花剥去花冠将雄蕊的花粉轻轻涂抹在雌花的柱头上,1朵雄花可授2~3朵雌花,可保证每根藤蔓坐瓜1~2个。③合理追肥:当幼瓜坐稳后,如植株叶片深绿带黑,说明肥料充足,可以不追肥;如坐瓜后植株叶片变淡变黄,说明土壤缺肥,应及时追肥,每亩用尿素10千克拌硫酸钾12千克,拌匀后施于距根部20厘米处,采用穴施,每株施50克,施后覆土,以充分满足植株所需营养,促进瓜体迅速膨大。追肥时切忌单施氮肥,以免降低南瓜的含糖量,导致品质下降而影响销售,降低种植效益。④病虫害防治:为害南瓜幼苗期的害虫有地老虎、黄守瓜,中后期有白粉虱、蚜虫、蝽蟓等;病害主要有白粉病。防治害虫可选用敌百虫、辛硫磷、杀虫双、吡虫啉、功夫等药剂喷雾,其中防治地老虎用1000倍液的辛硫磷灌根;防治白粉病选用15%三唑酮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10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雾,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六、适时收获 玉米在果穗苞叶全部变白松散,籽粒成熟变硬时采收。南瓜采收嫩瓜上市,一般在授粉后7~10天,瓜重0.5千克左右时即可分批采收上市销售;采收老瓜应在坐瓜后50~55天,当瓜皮蜡粉增厚,皮色变为淡黄褐色,表皮变硬,用指甲刻入不易破裂时进行。

小麦玉米间作 第4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在甘肃农业大学校地联合绿洲农业科研教学基地 (武威站) 进行, 该站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东端, 属寒温带干旱区, 大陆性气候, 太阳辐射总量6000MJ/m2, 常年降雨量156mm, 年蒸发量2400mm, 干燥度5.85, 土壤容重1.57g/cm3, 类型为厚层灌漠土, 适于发展间作套种。试验年度内, 小麦播种到收获期降水量为65.80mm, 玉米播种到收获期降水量为179.08mm。试验于2010年3月开始至2011年10月完成, 2010年为预备试验, 2011年为主试验并进行数据采集和整理。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处理9个, 各处理重复3次, 田间随机排列。预备试验年度内种植模式与本试验设计相同, 小麦收获时进行相应的秸秆处理, 玉米收获后进行相应的耕作处理, 为翌年试验提供茬口和耕作基础。试验参试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品种为“永良4号”, 玉米 (Zea mayz) 品种为“武科2号”。小麦于3月28日播种, 7月22日收获;玉米于4月17日播种, 9月29日收获。同种作物在单作和间作模式中的播种、收获时间相同。试验处理和灌溉制度如表1所示。

(单位:mm)

注:T0表示免耕、T表示耕作;S1、S2、S3、S0分别表示立茬、等量覆盖、等量翻压、不留茬;W表示单作小麦、M表示单作玉米;I表示间作。相同种植模式灌溉制度相同。单作玉米苗期灌水90mm, 大喇叭口期灌水75mm。

试验中单作小麦采用平作, 条播, 行距12cm, 播种密度675万粒/hm2;单作玉米覆膜平作, 地膜间距60cm, 行距40cm, 株距30cm, 播种密度为82500株/hm2;小麦//玉米按照小麦带宽80cm、行距12cm, 6行, 密度375万粒/hm2, 玉米 (覆膜) 带宽80cm、行距40cm、株距24cm, 2行, 密度52500株/hm2进行播种。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土壤含水量:测定时表层30cm土层按每10cm划1层分为3层, 采用烘干法计算;30cm-110cm按30cm划1层进行分层, 采用中子水分仪测定。单作处理中, 每小区设1个测定点, 3个重复的平均值作为该处理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值;间作处理中, 每小区分别在小麦带和玉米带各设1个测定点, 2点平均值作为小区土壤含水量测定值, 3个重复的平均值作为一个处理的土壤含水量测定值。

作物耗水量:耗水量= (播前土壤贮水量-收获后土壤贮水量) +生育期降水量+灌水量。本试验中, 视耗水量与蒸散量 (ET) 相等。

棵间蒸发量 (E) :采用自制微型蒸发器 (Micro-lysimeter, ML, 高15cm, 直径11cm) 进行测定。ML中土样每减少1g相当于蒸发水分0.1052mm, 用精度为0.01的LP3102型电子天平称重以计算棵间蒸发量。为保证ML内土体水分含量和结构与大田相似, 每隔3~5d更换器内的原状土体, 并且在下雨或灌水后加测。单作处理每小区安装1个ML;间作处理分别在小麦和玉米种植带中部各安装1个ML, 2点平均值作为小区蒸发量;同一处理3个重复的平均值作为该处理的棵间蒸发量测定值。

E/ET:棵间蒸发量占蒸散量比例, ET为实际蒸发量即作物耗水量, 主要由棵间蒸发和作物蒸腾两部分构成。

1.4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EXCEL整理汇总, 用SPSS 17.0软件进行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的日均棵间蒸发量和蒸发总量

如图1所示, 单作玉米的日均棵间蒸发量显著大于小麦间作玉米和单作小麦, 而间作群体的日均棵间蒸发量大于单作小麦。间作模式中TS0I日均棵间蒸发量最大, 为1.69mm/d, TS3I (1.61mm/d) 次之, T0S2I (1.54mm/d) 最小;单作模式中T0S1W日均棵间蒸发量最小, 为1.26mm/d, TS0W (1.42mm/d) 最大。以单作小麦和单作玉米日均棵间蒸发量的加权平均为对照, 比较间作与单作日均棵间蒸发量差异表明, T0S1I、T0S2I、TS3I和TS0I生育期日均棵间蒸发量高于加权平均2.5%、0.6%、2.5%和5.3%, T0S2I日均棵间蒸发增加不明显。秸秆覆盖处理的棵间蒸发量低于TS0, 且差异显著。间作模式下T0S1I、T0S2I和TS3I日均棵间蒸发量分别为1.56mm/d、1.54mm/d和1.61mm/d, 比较发现, 各间作处理较TS0I分别降低了7.5%、8.9%和4.7%;单作小麦T0S1W、T0S2W和TS3W (1.26mm/d、1.27mm/d和1.35mm/d) 分别较TS0W降低11.2%、10.6%和4.8%。说明, 秸秆覆盖有效的减少了水分损失, 提高了水分的有效性。

棵间蒸发总量的差异表现为, 间作显著大于单作, 单作小麦棵间蒸发量最小, 单作玉米棵间蒸发量高于单作小麦但低于小麦间作玉米处理 (图2) 。同一种植模式内不同处理的棵间蒸发总量差异与日均棵间蒸发差异相同。以单作小麦和单作玉米棵间蒸发总量的加权平均为对照, 比较间作与单作棵间蒸发总量的差异表明, T0S1I、T0S2I、TS3I和TS0I生育期总棵间蒸发量高于加权平均39.8%、37.3%、40.6%和45.1%, 间作明显增加了棵间蒸发。秸秆覆盖处理的棵间蒸发总量显著低于TS0, 且差异大小与日均棵间蒸发相同。说明, 秸秆覆盖可有效降低棵间蒸发量。

注:不同字母表示在p<0.05水平上达到了显著, 下图同此。

2.2 小麦间作玉米复合群体内棵间蒸发的时空分布特征

2.2.1 麦收前后间作棵间蒸发的差异

如图3所示, 间作群体的棵间蒸发主要发生在小麦收获前, 小麦收获后的棵间蒸发仅占总蒸发量的约30%, T0S1I、T0S2I、TS3I和TS0I的棵间蒸发量收后较收前降低了54.1%、54.9%、57.2%和57.9%, 降低显著。小麦收获前, 秸秆覆盖对棵间蒸发量的降低作用显著, T0S1I、T0S2I和TS3I麦收前棵间蒸发量分别为203.2mm、201.1mm和213.7mm, 与传统耕作相比, 三个处理较TS0I (225.5mm) 分别降低9.9%、10.8%和5.2%, 麦收后秸秆覆盖对棵间蒸发量的降低作用不显著。由此说明, 秸秆覆盖对棵间蒸发的效应主要体现在第二年生产中, 而覆盖当季对棵间蒸发的降低作用甚小。

2.2.2 间作群体不同带内的棵间蒸发量

间作各处理生育期内棵间蒸发量小麦带明显高于玉米带 (图4) , 说明小麦间作玉米复合群体的棵间蒸发以小麦带为主, T0S1I、T0S2I、TS3I和TS0I小麦带棵间蒸发量分别为336.9mm、335.1mm、345.7mm和362.9mm, 较对应玉米带 (289.0mm、287.1mm、293.3mm和302.9mm) 分别高16.6%、16.7%、17.8%和19.8%, 因此对间作复合群体棵间蒸发的抑制主要从小麦带着手。比较各间作不同秸秆覆盖处理与传统耕作处理, 玉米带秸秆覆盖处理对棵间蒸发量的降低作用显著, T0S1I、T0S2I和TS3I棵间蒸发量分别降低了6.1%、7.6%和3.9%。同样比较小麦带发现, 秸秆覆盖处理棵间蒸发较传统耕作处理有显著降低, 各处理较TS0I分别降低8.6%、10.0%和5.4%。

2.3 不同处理的耗水量与耗水结构

如图5所示, 小麦间作玉米全生育期耗水量最大, 单作玉米次之, 单作小麦最小。间作各处理中TS0I耗水量最大, 为770.9mm, TS3I (756.4mm) 次之, T0S2I (736.5mm) 最小, 单作中T0S2W耗水最小, 为403.7mm, TS0W (424.0mm) 最大。比较间作与单作耗水量的差异表明, T0S1I、T0S2I、TS3I和TS0I生育期耗水量较各处理对应单作小麦和单作玉米加权平均分别增大了42.2%、40.6%、41.7%和44.4%, 间作耗水量明显增大。T0S1I、T0S2I和TS3I耗水量分别为752.4mm、736.5mm和756.4mm, 通过比较, 各间作处理较TS0I分别降低了2.4%、4.5%和1.9%, 且降低显著;单作小麦中, T0S1W (413.9mm) 和T0S2W耗水量较TS0W显著降低, 分别为2.4%和4.8%。说明, 小麦秸秆覆盖可降低作物耗水量。

不同处理的E/ET随T0S1、T0S2和TS3依次升高, 但均低于TS0 (图6) 。间作模式下, T0S1I、T0S2I和TS3I生育期E/ET分别为39.4%、39.6%和40.4%, 较TS0I (41.6%) 降低了5.2%、4.7%和2.9%, 降低作用显著;单作小麦T0S1W、T0S2W和TS3W生育期E/ET为33.5%、34.5%和35.1%, 较TS0W (36.8%) 有显著降低, 分别为9.0%、6.1%和2.1%。若E/ET减小, 表示棵间蒸发占耗水的比值减小, 使更多的水分用于作物的蒸腾作用。因此, 小麦秸秆覆盖减少了水分的无效损失, 促使更多的水分为作物蒸腾所用, 提高水分利用率。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试验研究了单作和间作两种种植模式与少耕和秸秆覆盖相结合对棵间蒸发的影响, 结果表明:小麦间作玉米的总棵间蒸发量显著大于单作小麦和单作玉米, 但间作的日均棵间蒸发量显著低于单作玉米而高于单作小麦。间作各处理中TS0I棵间蒸发量最大, TS3I次之, T0S2I最小;单作模式中T0S1W最小, TS0W最大, 小麦秸秆覆盖对间作和单作棵间蒸发量的降低作用显著。试验发现, 小麦收获是间作群体棵间蒸发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小麦收获后棵间蒸发显著降低。间作群体的棵间蒸发主要发生在小麦带, 比玉米带高出约17.7%。小麦间作玉米全生育期耗水量最大, 单作玉米次之, 单作小麦最小。间作模式中TS0I耗水量最大, TS3I次之, T0S2I最小;单作中T0S2W耗水最小, TS0W最大, 小麦秸秆覆盖可有效降低作物耗水量, 同时能显著降低E/ET。说明, 小麦秸秆覆盖在单作和间作模式下均能减少水分无效损失, 提高水分利用率。

3.2 讨论

小麦玉米间作 第5篇

关键词:大豆;玉米;间作;氮肥水平;磷肥水平;植株生长

中图分类号: S34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7-0094-03

收稿日期:2013-09-13

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编号:2011CB100400)。

作者简介:陈建斌(1970—),男,云南红河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植物保护技术推广与应用工作。E-mail:cjbin2@vip.sina.com。

通信作者:汤东生,男,湖北保康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E-mail:eastuptang@126.com。作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1],多种作物以间作或套种的方式种植在一起,利用形态上的差异进行空间上的合理互补,可充分利用田间光照[2-3]及肥、水[4]资源,增加作物产量[5],有时还起到控制病、虫、草害[6]的作用。由于资源竞争或其他化学效应,生长在一起的不同作物种群中的一种作物群体可能会对另一作物群体的生长产生限制或促进作用[7-8]。作物栽培学家过去往往从提高资源利用率[9-11]的角度分析田间生物或经济产量来考察栽培的成效,而对于相邻作物之间直接相互影响的研究报道并不多见。玉米大豆间作是我国最为普遍的间作方式之一,人们选择这种种植模式的目的在于通过大豆的结瘤固氮来减少氮肥的投入,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12]。相对于玉米单作,大豆与玉米间作后,总产量和经济价值得到提高。而从生态学的角度看,间作在玉米行间的大豆是否对玉米生长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并不清楚,特别是产生这种影响的条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氮肥和磷肥是限制作物产量的2个重要因素,因为作物获得高产必须保证获得足够的氮肥和磷肥。本研究将探讨盆栽条件下,在不同氮、磷施肥水平下,大豆对玉米生长的作用,旨在深入揭示玉米大豆间作的生态效应,从而为提高间作的生产效益作出初步的理论探讨。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玉米品种为寻单7号,由昆明市种子公司提供;供试大豆品种为滇豆6号,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提供。

1.2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1年4月在云南农业大学的温室中开始实施。试验用土取自昆明市附近农田表层0~20 cm的耕作层土壤,经自然风干、粉碎后过直径为1 cm铁网筛。然后将过筛后的土与腐熟风干后的有机肥按体积比4 ∶1进行充分混合待用。土壤混合后经测定可知,含有機质50.65%、碱解氮115.44 mg/kg、速效磷55.92 mg/kg、速效钾 117.48 mg/kg,pH值为6.01。

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施磷处理,设低磷(100 mg/kg)、中磷(200 mg/kg)和高磷(400 mg/kg) 3个水平;副区为施氮处理,分别设0、150、300、450、600 mg/kg 5个氮肥施用水平。磷肥用过磷酸钙,以底肥一次性施入;氮肥用尿素,底肥施40%,4周后追施剩下的60%,为保证均匀性,追施氮肥时先溶于水中,再按量均匀施入土中。

采用盆栽试验,试验用盆为直径为30 cm、高25 cm的PVC塑料盆,每盆用土8 kg,装盆之前将化肥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然后将催过芽的种子播入盆中,每种种子每穴播2粒,出苗后每穴保留1苗,设每盆1株玉米、每盆1株玉米1株大豆2种播种方式。以后根据土壤墒情适时补充水分。每个处理设5次重复。

1.3测定项目与方法

从大豆结荚初期(7月初)开始,用剪刀将大豆的地上部与地下部分开。然后将每盆的所有植株连土倒出,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测定株高,将地上部和地下部植株在70 ℃下烘72 h后称重。

1.4数据分析与处理

用Microsoft Excel 2007软件进行绘图,用SAS 9.2软件分析数据,采用邓肯氏法进行平均数显著性检验。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施肥水平下大豆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由图1可见,在不同施肥水平下,大豆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差异较大。低磷(100 mg/kg)条件下,在氮肥施用量较低情况下,大豆对玉米株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显著;当氮肥用量增加到450 mg/kg时,大豆显著影响了玉米株高的增加。在中磷(200 mg/kg)条件下,仍然是低氮条件下大豆对玉米的株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00mg/kg的氮肥用量就显著地抑制了玉米株高。在高磷(400 mg/kg)条件下,尽管玉米株高均比低磷、中磷水平下同等氮肥用量的增加许多,但氮肥用量在300 mg/kg或更高的情况下,则表现出大豆对玉米株高的抑制作用。由图1还可以看出,在同样氮肥用量条件下,玉米株高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大豆对玉米株高的影响规律基本不随磷肥用量增加而改变。

2.2不同施肥水平下大豆对玉米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由图2可知,在不同氮磷水平下,大豆对玉米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差异较大。在低磷(100 mg/kg)条件下,除 300 mg/kg 氮肥处理外,其他各氮肥施用量下的大豆均对玉米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差异显著性增强,在600 mg/kg的氮肥用量下,玉米地上部干质量增加12.29%。在氮肥用量相同的情况下,玉米地上部干质量随磷肥用量的增加迅速增加,但大豆对玉米的促进作用却表现得越来越弱。由此可知,在低磷、高氮条件下,大豆对玉米地上部生物量的促进作用最强。

nlc202309012229

2.3不同施肥水平下大豆对玉米地下部生物量的影响

由图3可以看出,不同水平的氮、磷肥对玉米地下部的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低磷(100 mg/kg)水平下,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大豆对玉米的抑制强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大抑制强度发生于氮肥用量为450 mg/kg时,抑制率达48.34%。在中磷(200 mg/kg)水平下,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大豆对玉米的抑制强度持续增加,在氮肥用量为600 mg/kg时,抑制强度达36.03%。在高磷(400 mg/kg)水平下,只有在600 mg/kg氮肥用量水平下,大豆对玉米地上部生长才有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低磷水平和一定氮肥用量范围内,大豆对玉米地下部生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加;大豆对玉米根系的生长没有促进作用。

3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从物种间相互作用的角度探讨了在不同施肥条件下,大豆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低磷和高氮肥条件下,大豆对玉米株高的抑制作用较强;对玉米地上部干质量的促进作用较强;同时对玉米地上部生物量的抑制作用较强;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大豆对玉米生长的影响作用减轻。

物种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在不同的环境因子作用下,生活在一起的相邻2个物种间的关系可能会发生变化[13]。本研究表明,大豆对玉米的影响在不同的氮磷肥施用水平下会表现不同强度的抑制或促进效应。在农业生产中,通过更低的投入获得更高的产量是提高栽培管理水平的目标。通过间作提高作物对光、温、肥、水等热资源高效利用的前提是提高农田的栽培管理水平,而不同肥料的合理搭配是重要的田间栽培管理措施。维护土壤健康、减少肥料的损失和浪费是现代农业栽培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14-16]。当前我国肥料使用过程中的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农业污染程度持续增加,其中关键的因素是化肥使用的数量和结构极不合理,农业效率低下。因此,深入研究间作系统下作物稳产甚至增产条件下,作物对肥料数量和结构的需求规律显得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Haddad N M,Crutsinger G M,Gross K,et al. Plant diversity and the stability of foodwebs[J]. Ecology Letters,2011,14(1):42-46.

[2]Keating B A,Carberry P S. Resource capture and use in intercropping:solar radiation[J]. Field Crops Research,1993,34(3/4):273-301.

[3]Morris R A,Garrity D P. Resource capture and utilization in intercropping;non-nitrogen nutrients[J]. Field Crops Research,1993,34(3/4):319-334.

[4]Morris R A,Garrity D P. Resource capture and utilization in intercropping:water[J]. Field Crops Research,1993,34(3/4):303-317.

[5]Fukai S,Trenbath B R. Processes determining intercrop productivity and yields of component crops[J]. Field Crops Research,1993,34(3/4):247-271.

[6]Trenbath B R. Intercropping for the management of pests and diseases[J]. Field Crops Research,1993,34(3/4):381-405.

[7]Maestre F T,Valladares F,Reynolds J F. Is the change of plant-plant interactions with abiotic stress predictable? A meta-analysis of field results in arid environments[J]. Journal of Ecology,2005,93(4):748-757.

[8]Callaway R M,Brooker R W,Choler P,et al. Positive interactions among alpine plants increase with stress[J]. Nature,2002,417(6891):844-848.

[9]何海军. 小麦/玉米带田不同玉米群体结构对光合特性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29(1):201-205.

[10]宫秀杰,滕云飞,钱春荣,等. 玉米/辣椒间作复合群体生理效应研究Ⅰ.不同间作方式对玉米/辣椒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1):111-114.

[11]徐 强,程智慧,卢涛,等. 间作对植株生长及养分吸收和根际环境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2010,30(2):350-356.

[12]Li L,Sun J H,Zhang F S,et al. Wheat/maize or wheat/soybean strip intercropping:Ⅰ. Yield advantage and interspecific interactions on nutrients[J]. Field Crops Research,2001,71(2):123-137.

[13]Brooker R W,Callaghan T V. The balance between positive and negative plant interaction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environmental gradients:a model[J]. Oikos,1998,81(1):196-207.

[14]耿士均,王波,劉刊,等. 专用微生物肥对不同连作障碍土壤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2012,28(4):758-764.

[15]贾蕊,陆迁,何学松. 我国农业污染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8(1):59-63.

[16]苏琳,张仁陟,蔡立群.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2012,28(3):524-529.

羊肚菌棚栽与小麦间作栽培 第6篇

一、大棚栽培羊肚菌

1. 环境要求

羊肚菌属低温高湿型真菌, 生长期较长, 除需较低气温外, 还要较大温差, 以刺激菌丝体分化。菌丝生长温度为18~22℃;子实体形成与发育温度为4.4~16℃。空气相对湿度为75%~90%。微弱的散射光有利于子实体生长发育, 忌强烈直射光。因此, 大棚栽培地点最好选择意杨树林中。

2. 栽培料配方 (可任选一种)

(1) 粉碎玉米芯42%、纯木屑20%、豆壳13%、麸皮20%、磷肥1%、石膏1%、糖1%、草木灰2%。 (2) 细木屑75%、麸皮20%、磷肥1%、石膏1%、熟腐土3%。 (3) 棉籽壳75%、麸皮20%、石膏1%、石灰1%、熟腐土3%。 (4) 农作物秸秆粉75%、麸皮20%、磷肥1%、石膏1%、石灰1%、熟腐土2%。培养料料水比1∶1.4, 含水量60%~70%。

3. 制袋接种

将配方料拌好后堆积发酵20天, 采用18厘米×33厘米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装料, 每袋装料500~600克, 在100℃条件下灭菌8小时, 即可接入菌种。采用两头接种法, 封好袋口, 置于22~25℃温度下培养30天, 菌丝可长满袋。菌丝满袋后5~6天, 即可栽培。

4. 培育子实体

大棚消毒后, 先在每层床面上铺塑料薄膜, 其上覆盖3厘米厚的熟腐土, 均匀压平, 然后脱去塑料袋的菌棒, 排列在菇床上, 每平方米床面可排18厘米×33厘米的塑料菌袋40个。摆好菌棒后用喷壶均匀喷水1次, 覆盖细土3~5厘米, 表面再盖2厘米厚的阔树叶, 保持土壤湿润, 待1个月可长出子实体。一般10~12月栽培, 翌年3月初至4月初出菇 (亩产羊肚菌50~75公斤) 。

二、小麦田间作羊肚菌

1. 环境要求

间作羊肚菌的小麦田, 宜选择pH值6.5~7.5的中性土质, 因为中性或微碱性有利于羊肚菌生长。小麦种植南北行向, 以大小行方式播种小麦, 大行宽120厘米, 中间道宽40厘米, 小行宽约20厘米。

2. 菌料培育

一种是先培育成菌袋, 后种入小麦田。其菌袋制作方法:农作物秸粉75%、麸皮20%、磷肥1%、石膏1%、石灰1%、腐殖土2%;或细木屑75%、麸皮20%、磷肥1%、石膏1%、熟腐土3%, 料水比为1∶1.3, 拌好料后堆积发酵21天, 含水量65%。采用17厘米×33厘米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装料, 每袋装料550~650克, 在100℃条件下灭菌8小时, 灭菌后采用两头接种法接入菌种, 封好袋口, 置于22~25℃下培养30天左右, 菌丝可长满袋。菌丝满袋后5~6天, 让其充分长足, 即可栽培到小麦田间。另一种是直接与小麦间种。10月下旬, 小麦播种后, 在留下的行间整地耙细, 然后按木屑75%、麸皮20%、磷肥3%、石膏2%的比例拌匀配料后均匀撒在条垄上 (每亩撒配料200~250公斤) , 再将配料与土壤翻拌均匀, 水分欠缺的土壤要一次性均匀灌足水, 一般保持70%~90%湿度。水渗完后直接将菌种接入土壤中, 并覆盖2~3厘米细土, 喷适量水, 以利菌种保湿。小麦地间作羊肚菌每亩产量75~80公斤。

三、栽后管理

番茄—玉米间作效益研究 第7篇

关键词:番茄,玉米,间作,效益

间作是一种集约利用光、热、肥、水等自然资源的种植模式[1]。目前在玉米花生间作、苜蓿玉米间作、西瓜旱作水稻间作、棉花与花生间作等方面研究较多,番茄与其他作物间作的报道比较少[1,2,3,4,5]。本研究将番茄与玉米间作,以期提高番茄产量,改善番茄群体的抗病性,为农户增收、番茄病害防治等方面研究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3个番茄品种为:豫星1887(宁夏巨丰种苗有限公司)、6629(四川种都种业有限公司)、金矮红(双鸿种业有限公司);供试2个玉米品种为:甜糯八号(四川种都种业有限公司)、田蜜二号(四川种都种业有限公司),其中6629番茄为西昌主栽品种。

1.2 试验方法

2009年在西昌学院农场露天栽培,设3个处理,即番茄—玉米间作、番茄单作、玉米单作,2次重复。番茄采用双行栽培,株距33 cm,行距60 cm,小区面积10.8 m2。2009年3月9日开始育苗,4月19日定植,单干整枝,出现5个果枝时,人工封顶。番茄玉米间作行数比例为3∶1,3个番茄品种各种植2行,然后种植2行玉米(玉米株距30 cm,行距45cm),设3次重复。生产过程中仔细记载成本投入、播种期、定植期、始收期、末收期、产量、产品销售价格、产品销售收入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植模式下的番茄产量比较

由表1可知,番茄—玉米间作条件下,3个番茄品种的产量以豫星1887最高,达41 827.5 kg/hm2;其次是6629,为37 312.5 kg/hm2;金矮红产量最低,为36 720.0 kg/hm2,番茄总产量为115 860.0 kg/hm2。单作条件下,3个番茄品种的产量最高的也是豫星1887,达118 132.5 kg/hm2;金矮红产量最低,为106 027.5 kg/hm2;6629产量居中,为116 760.0 kg/hm2,这与间作模式下产量规律一致。玉米甜糯八号单作时产量达到16 882.5 kg/hm2,较田蜜二号低1 320.0 kg/hm2,2个品种在与番茄间作时,田蜜二号产量稍高,为3 922.5 kg/hm2,甜糯八号为3 825.0 kg/hm2。

2.2 不同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由表2可知,番茄单作时农资投入达24 000.0元/hm2,玉米单作农资投入为11 250.0元/hm2,而当番茄玉米行比以3∶1间作时,农资投入为20 812.5元/hm2,比番茄单作降低13.28%。间作时,番茄总产值为167 997.00元/hm2,分别比6629和豫星1887单作少1 305.0元/hm2和3 295.13元/hm2,比金矮红产值高14 257.12元/hm2。间作模式下玉米产值为13 558.20元/hm2,番茄—玉米间作总产值达181 555.2元/hm2,纯收益为160 742.70元/hm2。3个番茄品种中豫星1887单作纯收益最高,为147 292.13元/hm2,间作纯收益比豫星1887单作纯收益提高了9.13%,比6629和金矮红分别提高10.63%和23.90%。

3 结论与讨论

番茄产量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单作时产量表现为豫星1887>6629>金矮红,这与间作中产量高低规律一致。间作形成的带状结构,改善了田间小气候,如通风率、CO2浓度等显著增加[6,7,8],抑制植物病虫害的发生[9],减少农药的使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收益。据Olesantan(1988)报道,玉米与西瓜间作土壤含水量比玉米单作增加30%[10]。今后,应进一步从栽培模式、间作品种选配、间作对病害的控制效应等方面进行研究,为番茄生产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焦念元,宁堂原,赵春,等.玉米花生间作复合体系光合特性的研究[J].作物学报,2006,32(6):917-923.

[2]张桂国,董树亭,杨在宾.苜蓿+玉米间作系统产量表现及其种间竞争力的评定[J].草业学报,2011,20(1):22-30.

[3]苏世明,任丽轩,霍振华,等.西瓜与旱作水稻间作改善西瓜连坐障碍及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8,41(3):704-712.

[4]罗星录.木薯与花生间作产量效应及生态经济效益研究[J].耕作与栽培,1998(4):1-3,8.

[5]盛良学,黄道友,夏海鳌,等.红壤橘园间作经济绿肥的生态效应及对柑橘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6):677-679.

[6]PEOPLES M B,HERRIDGE D F.Nitrogen fixation by legumes in tropicaland sub-tropical agriculture[J].Advances in Agronomy,1990(44):155-223.

[7]张建华,马义勇,王振南,等.间作系统中玉米光合作用指标改善的研究[J].玉米科学,2006,14(4):104-106.

[8]郭江,郭新宇,郭程瑾,等.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群体结构的调控效应[J].华北农学报,2008,23(1):149-153.

[9]陈明,周昭旭,罗进仓.间作苜蓿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生态位及时间格局[J].草业学报,2008,17(4):132-140.

大豆间作玉米技术模式效果分析 第8篇

2009年, 祁县农技推广站在昭馀镇城南村布设了大豆间作玉米栽培模式试验示范, 取得了阶段性效果。试验示范点设在昭馀镇城南村, 由种粮大户郝振武具体执行, 规模为5.76 hm2。试验地土壤为壤土, 有机质含量1.6%, 速效磷22 mg/kg, 速效钾113 mg/kg, 碱解氮77 mg/kg。供试材料选用生产上的主栽品种晋遗30 (大豆) 和晋玉811 (玉米) 。试验种植模式为大豆间作玉米, 面积为4.42 hm2, 对照设2个, 分别为大豆、玉米单作, 面积各0.67 hm2。为方便机械操作及田间灌溉, 每畦地块宽均为2.2 m, 每隔2畦设1水渠。试验地块统一实施机械化播种、收获。

大豆机械条播时间为4月25日—27日, 行距50 cm, 大豆留苗8 000~10 000株/0.067 hm2, 播种后地面喷施大豆专用除草剂“豆草威”封地。田埂及渠旁上点播玉米, 株距40 cm。基施农家肥2 t/0.067 hm2, 史丹利复合肥25 kg/0.067 hm2, 大豆初花期 (6月中下旬) , 结合灌水每0.067hm2追施尿素7.5 kg。

对照单作大豆田埂及渠旁上不点播玉米。对照单作玉米为4月25日—27日机械条播, 行距50 cm, 株距40 cm, 每0.067 hm2留苗3 000~3 300株, 播种后地面喷施玉米专用除草剂“玉草克”封地。田埂及渠旁上点播玉米。基施农家肥2 t/0.067 hm2, 史丹利复合肥25 kg/0.067 hm2, 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5 kg/0.067 hm2。

水分利用效益WUE=经济效益/全生育期耗水量。

肥料利用效益AUE=经济效益/全生育期用肥量。

全生育期耗水量-灌区降水+灌溉水。

经济效益=总收入-总成本

总收入=收获经济产量×当地平均价格。

当种植多次收获的作物时, 其产值为每次收获乘以当时价格的累计值。总成本包括种子、肥料、农药、地膜、机耕、机收、灌溉、劳动用工等各项资金投入。

2. 结果与分析

(1) 经济效益分析

如表1所示, 大豆间作玉米模式每0.067 hm2产值1 264.6元, 同比玉米单作增收120.6元, 同比大豆单作增收358.2元;大豆间作玉米种植模式总成本446.9元, 同比玉米单作节支40.1元, 同比大豆单作增支27.4元;大豆间作玉米模式纯收益817.7元/0.067 hm2, 同比玉米单作增收节支160.7元, 同比大豆单作增收节支330.8元。

(2) 节水效益分析

如表2所示, 大豆间作玉米水分利用效益为2.86元/m3, 同比玉米单作、大豆单作分别增加0.96元/m3、1.16元/m3, 同比增幅50.5%、68.2%, 节水效益显著。

(3) 节肥效益分析

如表3所示, 大豆间作玉米模式下, 同比玉米单作N施用数量少6.7 kg, 减幅48.2%, 利用效益高66.3元/kg, 增幅140.2%;施用P2O5、K2O数量增加、利用效益降低。同比大豆单作在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 N、P2O5、K2O利用效益显著提高。

3. 结论与讨论

玉米与马铃薯间作高效栽培 第9篇

一、玉米马铃薯间作技术

1. 选地

玉米二比薯栽培, 一般缺乏水浇条件, 加之枯蔓秋后收获, 薯块在土壤中埋放时间长。因此, 要选择土层深厚、抗旱抗涝、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壤土地种植, 不要选择低洼易涝地, 以防止早熟的薯块度过休眠期而发芽腐烂。

2. 选用良种

实践证明, 选用生育期适宜、抗病性强、丰产性好、休眠期长的中晚熟马铃薯品种好, 既可充分利用5~6月份光照好、温度适宜进行营养生长, 又可利用7~8月份降雨量大满足马铃薯成熟期对水分的需求。中晚熟品种休眠期长, 可防止烂薯, 中薯8号、荷兰7号、克新3号等马铃薯品种均适应大连地区玉米与马铃薯间作种植。

3. 加大种块、适期晚播

玉米二比薯栽培的马铃薯一般种在上岗地没有水浇条件, 加大种块可提高抗旱性能, 促进苗期生长。适期晚播, 延后生育时期, 使地下块茎膨大期延后于7~8的雨季, 充分利用自然降水, 满足成熟生长的用水, 缩短成熟薯块在土壤中埋放时间, 防止了烂薯。大连地区几年的试验和实践证明, 种薯切块以40~60克较为经济实用;播种期以4月上中旬为宜。

4. 增加密度, 保证株数

玉米二比薯栽培是高棵作物与矮棵作物搭配的立体栽培形式, 前期玉米处在苗期地面负载小, 给马铃薯留有较大通风透光空间, 促进其生长。矮棵的马铃薯作为玉米的风道, 有利于玉米生长。因此, 两种作物都要增加密度, 保证株数, 发挥群体增产作用。实践证明, 玉米每亩株数要比清种增加10%~15%为宜, 即每亩保株数3000~3300株;马铃薯每亩保株数2000株为宜。

5. 增施粪肥, 配方施肥

玉米二比薯栽培田间植被负载量大, 吸收养分多, 要增施粪肥, 实行氮、磷、钾配方施肥, 以满足两种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实践证明, 每亩施基肥3000~4000公斤, 秋后装粪做垄, 来年春季播种, 玉米每亩施专用肥N15.8公斤、P2O57.5公斤、K2O7.5公斤, 将土壤的N∶P∶K比例调到2∶1∶1效果最好。马铃薯亩施专用肥N5公斤、P2O52公斤、K2O11公斤, 将土壤的N∶P∶K比例调到2.5∶1∶4.5效果最好。

6. 及时收获

因田间的马铃薯在土壤中埋放时间较长, 玉米收获后, 要及时抢收马铃薯, 防止成熟薯块度过休眠期而发芽腐烂。

二、玉米马铃薯间作栽培的优点

1. 省工节支, 方便作业

秋后玉米割倒收获后再收马铃薯, 田间没有障碍物, 作业方便, 不仅避免了碰伤玉米叶片, 而且节省了收获人工。一般每亩可节省用工1~2个, 节省开支100~200元。

2. 完全成熟, 提高产量

与玉米间作的马铃薯, 因种植在上岗地, 没有水浇条件, 生育期延长。过去, 农民为了早上市, 赶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收获, 马铃薯没有完全成熟, 小薯多, 产量低。秋后枯蔓时收获马铃薯, 延长了生育期, 充分利用大连地区7~8月份雨季降水量, 满足马铃薯后期生长对水分的需求, 完成全生育期的生长过程, 提高了产量。一般每亩能增产215~259.5公斤马铃薯, 增产率在15%~20%。

3. 增大薯块重量, 提高商品率

马铃薯枯蔓秋后收获延长了生育时间, 使地上部茎蔓中的碳水化合物充分转移到地下块茎中, 增大了薯块的重量, 大薯块比率增多, 小薯比率减少, 提高了商品率。据调查, 枯蔓秋后收获的马铃薯75克以上大薯块比率在63%以上, 比7月中旬收获的马铃薯增加24.5%~34%。

4. 错期上市, 提高经济效益

枯蔓秋季收获的马铃薯上市季节赶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 正处于蔬菜淡季, 错开了6月下旬至7月上旬覆膜和园地马铃薯以及早春菜集中上市旺季, 不仅充实了蔬菜市场, 也提高了马铃薯价格, 增加了经济效益。经调查, 秋季上市的鲜薯每公斤1.6~2元, 比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上市的鲜薯每公斤1.2~1.6元平均增加0.2~0.4元, 亩产750~900公斤马铃薯, 可增加经济效益150~180元。

5. 培肥地力, 增加土壤有机质

湘北冬瓜间作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第10篇

1 冬瓜间作玉米栽培模式

群体结构为1-1-3-1-1的模式, 即2.2 m的厢宽, 第1厢栽1行冬瓜, 第2厢栽1行玉米, 第3厢栽3行玉米, 第4厢栽1行玉米, 第5厢栽1行冬瓜, 依此类推。具体种植模式见图1。

2 冬瓜栽培技术

2.1 选用优良品种

根据市场以及企业对原料的要求, 同时考虑当地气候条件、栽培方式、土壤条件等方面的适用性, 以及节省劳力的需要, 选择早熟、抗病、耐热及耐寒性强的广东特大黑皮冬瓜品种。

2.2 冬瓜育苗技术

早冬瓜:在2月20日左右播种育苗, 采用大拱棚套小拱棚地热加温软盘育秧, 以提高出苗率及成苗率。 (1) 苗床准备。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的地块作床址, 先在地上铺好塑料薄膜和地热线, 整齐摆好100孔营养钵, 并均匀撒上苗襁褓基质。 (2) 播种。在播种前2~3 d, 可将种子晒3~4 h, 不能直接放在水泥地面上晒, 以防损伤种子。每孔放入1粒种子, 注意种子应平放。 (3) 覆土盖膜。播种后及时用苗襁褓基质中赠送的覆盖料盖种, 洒水至基质湿透即可, 搭好小拱棚并盖膜。

迟冬瓜:在4月10日左右播种育苗, 采用泥团覆膜育苗。 (1) 苗床准备。选择地势较高、通风向阳的地块作苗床。 (2) 制作营养钵。选择肥沃, 没有连作过冬瓜的泥土, 每1 m3土中加入1包育苗宝, 加水拌和后, 用打钵器制钵, 整齐摆放在苗床上。 (3) 播种。每个营养钵放1粒种子, 注意种子应平放。 (4) 覆土盖膜。播种后及时用细土盖种, 搭好小拱棚并盖膜。当苗床出苗50%时揭去底膜, 苗床上严禁使用床草净或高效的复配除草剂[1,2]。

2.3 适时移栽

当冬瓜苗长至2~3叶时, 即可移栽, 早冬瓜一般在3月25日左右移栽, 迟冬瓜一般在5月5日左右移栽, 移栽3 600~3 750株/hm2左右, 移栽后及时淋定根水。

冬瓜移栽之前, 应先整好地开好厢沟、腰沟和围沟, 喷施芽前除草剂, 盖好黑地膜, 然后直接在地膜上挖孔移栽冬瓜。早冬瓜还应搭好小拱棚, 提高地温和拱棚内温度, 防低温将苗冻伤, 加快冬瓜生长, 提早上市, 当气温超过20℃时, 白天应揭膜, 晚上再盖膜, 当冬瓜倒藤之后才能将薄膜移走 (一般在栽后20~30 d) 。

2.4 大田管理

2.4.1 重施基肥。

整地时, 施用磷肥600 kg/hm2、51%复合肥 (17-17-17) 150 kg/hm2、钾肥112.5 kg/hm2、氮肥375 kg/hm2、镁肥7.5 kg/hm2、铜肥15 kg/hm2和锌肥15 kg/hm2, 注意磷钾复合肥是增加冬瓜重量的重要肥料, 不能减少其施用量。

2.4.2 巧施追肥。

每批冬瓜采摘前1周, 追施尿素150~225kg/hm2或51%复合肥300 kg/hm2。注意叶片有水时不能追施肥料, 以免肥料撒施到冬瓜叶片上烧伤叶片。

2.4.3 除草。

冬瓜地一般需要进行2次除草。第1次除草, 覆膜前用丁草胺或乙草胺1 125~1 500 m L/hm2对水450kg/hm2进行一次芽前除草。第2次除草, 当草高出冬瓜苗时, 用盖草能防除禾本科杂草[3]。

2.4.4 病虫防治。

冬瓜应带药移栽, 重点搞好蚜虫的防治。在7—9月重点做好斜纹夜蛾的防治, 可用2.2%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2 500~3 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1 500~2 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2.5 适时采收

广东特大黑皮冬瓜1年可采收3次, 当冬瓜表皮毛掉落、皮色加深和表皮变硬时, 即可采收。

3 玉米栽培技术

3.1 品种选择

选择植株长势旺盛、抗病高产、适应性广、生育期适中的美国201超甜玉米品种。

3.2 适时播种育苗

玉米在3月12日左右育苗, 采用覆膜集中泥团育苗, 可提高植株抗倒性, 促进早熟, 提高产量。具体方法: (1) 苗床准备。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排水较好的田块。 (2) 制作营养钵。将泥土、棉花果蔬专用881肥料加水拌和后, 用打钵器制钵, 整齐放于苗床上。 (3) 播种。种子可不浸种, 每个营养钵放1粒种籽。 (4) 覆土盖膜。播种后及时用细土盖种, 搭好小拱棚并盖膜。

3.3 移栽

3月22日左右移栽玉米, 栽植3.45万株/hm2左右。栽后用过磷酸钙750 kg/hm2和一定量的火土灰填实孔穴并浇水。秧龄期不能超过15 d, 超龄钵土容易窜根, 不利于玉米移栽后返青成活。

3.4 大田管理

3.4.1 施肥。

玉米苗高20~30 cm时, 用尿素75 kg/hm2撒施于植株周围10 cm处;玉米拔节期重施穗肥, 追施尿素180kg/hm2, 以促进幼穗分化, 促穗大粒多。

3.4.2 病虫草害的管理。

在玉米四叶期, 苗高约30 cm时进行1次化学除草, 用50%锈去津3 kg/hm2对水450 kg/hm2带罩定向喷雾于行间杂草上, 注意不要喷施到冬瓜苗上[4,5]。

美国201鲜食甜玉米早熟栽培病虫害发生较轻, 但为了确保甜玉米的品质, 在玉米吐丝抽穗期, 应重点做好玉米螟的防治, 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600~750 m L/hm2对水均匀喷雾。

3.4.3 及时摘除多余穗苞。

有多个穗苞的玉米植株, 及时摘除下部的穗苞, 每株只留取最顶端一个苞穗, 以利于光合产物集中供给一个穗苞, 确保大穗高产。

3.5 适时采收

美国201超甜玉米因主要作为鲜食和制成甜玉米罐头供出口, 因此要适时采收, 保持其品质。当穗苞花须枯萎变黑, 剥开苞叶籽粒变金黄色即可采收。采收时, 将穗棒连同苞叶一起摘下, 轻放装袋。采收过晚, 玉米粒甜度和产量均下降。

参考文献

[1]杨明江, 薛志新.双膜覆盖西瓜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4 (1) :124.

[2]魏国军, 丁玉萍.西瓜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 :137-138.

[3]关旭.麦套冬瓜间套玉米高效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 2007, 13 (19) :184.

[4]陶卫平.马铃薯套种玉米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 2011, 28 (8) :112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小麦玉米间作】相关文章:

间作玉米06-16

玉米大豆间作07-09

抓好小麦秋季播种夯实小麦高产基础09-13

小麦产量06-13

小麦除草06-16

小麦生长07-13

小麦套种07-16

小麦幼苗08-22

小麦品种09-02

小麦高产09-08

上一篇:优质高产水稻栽培下一篇: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